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五
爾時復有八億夜叉,見諸阿修羅、[5]伽樓羅、龍女、龍王、鳩槃[6]荼、乾闥婆等,供養如來聞授記已,欣喜踊悅皆得稱心,生希有心得未曾有。知佛世尊智慧無盡、最尊、最[A1]勝、無所罣礙、不可思議,復更得聞法門次第,於佛世尊作導師想,復於佛所作無盡慧想。彼諸夜叉知佛智慧無有盡已,於佛正法生愛樂心。彼於佛法甚愛樂已,為供養故發勤精進,亦以偈讚[7]曰:
爾時世尊知夜叉眾深心信已,現微笑相。爾時慧命馬勝比丘以偈問曰:
爾時世尊以偈答慧命馬勝曰:
[3]緊那羅授記品第十一
爾時復有八億緊那羅眾,大樹緊那羅王以為上首,見諸阿修羅、伽樓羅、龍女、龍王、鳩槃荼、乾闥婆、夜叉等,供養如來及聞授記已,甚生希有未曾有心,作是思量:「此實希有未曾有事。以其眾生不可得故、無命者故、無生者故、無有人故、無摩那婆故、無養育故、無壽者故、無有我故、亦無我所故,以諸陰故名為眾生。一切諸陰亦不可得,以其界故名為眾生。一切諸界亦不可得,以有入故名為眾生。一切諸入亦不可得,以有業故[4]得有果報。而彼行業亦不可得,無上菩提亦不可得,一切菩薩亦不可得,一切諸佛亦不可得。世尊雖爾而復與諸菩薩授記,以何義故如來與諸菩薩授記示其名號,顯現業報說其當來?菩薩大眾復顯諸佛神通之力,又復說於正法之力,亦復顯現莊嚴佛土,宣說眾生有業有報,又復說於清淨佛剎,[5]示顯菩薩遊諸佛國,從一佛土至一佛土。復演菩薩往彼供養,亦說供養殊勝神變,又列供具微妙希有。又復說於經若干劫當得作佛,其佛住世經若干劫,其佛當有若干聲聞,彼佛滅後正法住世經若干劫。何故如來捨諸眾生入般涅槃?」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生此疑已,與八億緊那羅眾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爾時世尊聞大樹緊那羅王等問諸疑已,以偈答曰:
爾時大樹緊那羅王聞佛說於總持之門,心大欣喜。既欣喜已發勇猛心,即時化作八億重閣。此諸重閣或在樹上、或蓮花上、或在山上,皆是七寶之所莊嚴。彼諸重閣,皆以種種眾寶之蓋種種寶幢而用莊嚴,復以種種寶花[3]旒蘇、種種雜色繒綵旒蘇而為莊飾。爾時大樹緊[4]那羅王并及八億緊那羅眾,持香山中所有水陸一切諸花以散佛上。既散佛已,一一各昇七寶重閣遶佛三匝,復以水陸所有諸花重散如來,復遶三匝。爾時大樹緊那羅王及與八億緊那羅眾,從重閣下復遶三匝,頂禮佛足一心合掌,瞻仰世尊目不暫捨,却住一面,思念如來過去現在無量功德。
爾時世尊知大樹緊那羅王及八億眾深心樂欲,現微笑相。爾時慧命馬勝比丘以偈問曰:
爾時世尊復以偈頌答馬勝言:
大寶積經卷第六十五
校注
[0371003] 菩薩【大】,〔-〕【宮】 [0371004] 不分卷【聖】【聖乙】 [0371005] 伽【大】下同,迦【明】下同 [0371006] 荼【大】下同,茶【元】【明】下同 [0371007] 曰【大】,〔-〕【聖】【聖乙】 [0371008] 受【大】,度【宋】【元】【明】【宮】【聖】【聖乙】 [0371009] 月【大】,有【聖】【聖乙】 [0371010] 尊【大】,親【宮】【聖】【聖乙】 [0372001] 難【大】,離【宋】【元】【明】【宮】 [0372002] 卷第六十四終【聖】【聖乙】,光明皇后願文【聖】 [0372003] 〔-〕【大】,(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第十六之五卷六十五,北齊三藏那連提耶舍譯)【聖】,卷第六十五首 [0372004] 得【大】,〔-〕【宋】【宮】 [0372005] 示【大】,亦【宋】【元】【明】【宮】 [0372006] 修【大】,須【元】【明】【宮】【聖】 [0372007] 作【大】,化【宮】【聖】 [0373001] 現【大】,見【宮】【聖】 [0373002] 過【大】,通【宋】【元】【明】 [0373003] 憶【大】,億【宮】 [0373004] 聞【大】,間【宮】 [0373005] 生【大】,出【聖】 [0373006] 方【大】,力【宋】【元】【明】 [0374001] 焦【大】,熱【明】 [0374002] 非是…記說【大】∞願為…調伏 P.375A【宋】【元】 [0374003] 旒【大】*,流【明】* [0374004] 那【大】,陀【宋】【元】【宮】 [0374005] 眾【大】,今【明】 [0374006] 若【大】,善【宋】【元】【宮】 [0374007] 願為…調伏 P.375A【大】∞非是…記說【宋】【元】 [0374008] 遭化生【大】,遣化往【宋】【元】【明】【宮】,遣化生【聖】 [0375001] 不分卷【聖】【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1 冊 No. 310 大寶積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