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卷第六
第二無邊莊嚴會出離陀羅尼品第二爾時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出離諸法陀羅尼門?」
佛言:「無邊莊嚴!此是出離一切文字印法,一切諸法悉入其中。云何名入?以平等故。一切諸法皆入平等,亦不見法入於平等,不可了知、不可得故。於一切法自性如實不分別時,一切諸法悉入其中,離於無作及有作故。由諸文字及以語業演說諸法,如是二種不如實故。性平等故,所有文字及以語業皆悉平等。於諸法中所有言說皆非如實,此是諸法如實句義。所有文字及以語業此二皆無,以無有故,無有真實開示演說。所言文字及以語業無真實者,即是諸法無差別句、無增勝句、無建立句,此甚深法不可宣說。一切諸法皆非真實非不真實。何以故?諸法本性非以文字語業宣說可見可得,一切諸法皆無本性。如是諸法,非作非不作、非等非不等、非寂靜非不寂靜,然於諸法亦住寂靜及不寂靜。所言住者,亦無所住亦不變異,亦復不住不變異法。何以故?法無住故不入算數,非由算數建立言教而能令法入於算數。一切文字語業演說皆不可得,不住於處及一切處。如是文字及以語業,無所從來、去無所至、不住中邊。一切文字及於語業,業非業故、非功用故,以於一切文字語業自性空故,文字語業亦復皆空。亦以文字語業他性空故,他性亦空。乃至自他性空故,自他性亦空。自他空故彼則寂靜,若寂靜者彼則寂滅,若寂滅者彼一切法即寂滅門。由彼彼門得說法名,若說文字,若說語業,彼一切門亦不可得,門清淨故、無所有故。由彼彼門演說諸法,而於此門究竟清淨,能平等入於一切法,如是厭離。云何厭離?謂貪本性。貪本性者彼則清淨,若清淨者彼則究竟,若究竟者云何有貪?云何有說?
「無邊莊嚴!如是略說,無有分別、無有戲論法門清淨陀羅尼門。入是門故,能破無明黑闇重障,能隨憶念明法種性,於一切法得入光明清淨法眼陀羅尼門,及能證得文字差別演說法門。由是門故,便得入於一切智智,及得近於諸佛如來。於諸法中得為勇健,能破外道降伏魔軍,令諸眾生增長善根,入於如來祕密之法,隨得法門陀羅尼門。由是法門,於十力中獲大法光,速疾成就如來之力。無邊莊嚴!諸佛如來以十力為力、為無上力,超過一切世間之力,能於眾中作師子吼。何等名為如來十力?無邊莊嚴!如來於此以無上上一切智智,於處非處以處非處如實了知。此是如來第一之力。由此力故處大仙位,為諸眾生演說正法,及能為轉無上法輪。唯除如來,天人世間先無有能如法轉者。復次如來以無分別一切智智,如實了知過去未來現在諸業、業攝取因善與不善無量行相,無著無礙。此是如來第二之力。復次如來以無分別一切智智無著無礙,能善了知一切有情無量諸行。此是如來第三之力。復次如來以無上上一切智智,如實了知種種勝解、無量勝解、各各勝解所有分別及妄分別。此是如來第四之力。復次如來能如實知無量界、種種界、無量緣、種種緣世間住處。此是如來第五之力。復次如來能如實知若因若緣知見趣道。此是如來第六之力。復次如來以於天眼無礙智見及以無上一切智智,如實了知諸有情等生死之智。此是如來第七之力。復次如來能如實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離染清淨能出入智。此是如來第八之力。復次如來宿住憶念作證明智如實了知。此是如來第九之力。復次如來漏盡智證明智如實了知。此是如來第十之力。無邊莊嚴!如是無量無上一切智力,以是智力悉成就故,為諸菩薩及諸眾生於諸佛智得攝受故,於諸法智證清淨故,開示演此無邊法藏。」
佛復告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今當觀如來所說如是甚深、如是難了一切智智力清淨故,所有諸法,說名如來及如來力,然於彼法亦不可見亦不可說。無邊莊嚴!所言力者,此是如來不可摧伏無上法門,於彼安住,開示演說此法理趣。由斯理趣建立力故,能演說此一切諸法無建立性,以之為力。如是諸力無生起性、無有自性、離於自性。如是如來十力圓滿,而能開示無量無邊甚深之義。無邊莊嚴!此是諸佛無上法門。住斯門已,便能演說如來十力,及能說此力清淨門普清淨門。無邊莊嚴!我當復為諸菩薩等能於法門得清淨故說陀羅尼,汝應聽受。陀羅尼曰:
「怛姪地也反他鉢囉二合牟折寧一 儞牟折寧二 牟折寧三 毘鉢囉二合悶折儞四 阿折黎五 阿毘耶二合、引咤儞六 鉢囉二合婆怒揭帝七 帝誓八 摩訶帝誓九 阿鉢囉二合底耶二合末囉尼十 阿那引靺囉尼十一 阿引靺囉拏毘戍達儞十二 儞馱那鉢囉二合吠設儞十三 突囉阿儞乞屣鉢儞十四 靺虞十五 靺虞薩嚩黎十六 薩嚩囉尾戍憚儞十七 母達囉二合十八 母達囉二合 尾戍憚儞十九 薩鉢唎縛嚟二十 三漫多鉢嚟嚩嚟二十一 阿揭囉引、二合弩麼底二十二 遏他二合娑憚儞二十三 僧羯囉二合尼麼掣憚儞二十四 戍嚟二十五 戍囉寐唎曳二合二十六 阿引褐囉二合尼二十七 烏波那末底二十八 儞那嚟二合設儞二十九 三曼多波嚟普里也二合揭帝三十 馱羅引弩揭帝三十一 阿儞迷設儞三十二 阿傘儞迷設儞三十三 陀引囉尼揭帝三十四 儞馱那鉢唎戍憚儞三十五 阿弩達囉毘婆枲儞三十六 跋[口*致]囇二合三十七 跋達囉二合筏帝三十八 莫异三十九 莫企筏底四十 珊馱引囉尼四十一 烏筏馱引唎尼四十二 阿難多鉢囉二合皤吠四十三 鉢囉二合步引多鉢唎嚩嚟四十四 設儞四十五 鉢唎二合些設儞四十六 摩訶嚩迦引世四十七 阿迦引捨娑牟薩囉尼四十八 弭底彌囉迦囉尼四十九 薩婆若鉢他上毘輸達儞五十 涅槃那鉢他上珊那唎設儞五十一 莎訶五十二
「無邊莊嚴!此是陀羅尼印法教法門,一切諸法悉入其中。若諸菩薩於此法中如說修行,具勝辯才差別智慧,能善了知最勝出離陀羅尼句。云何名為勝出離句?陀羅尼曰:
「娑上揭囉阿上鉢演多一 蘇迷上嚧囉怛那娑揭囉珊儞折耶二 阿毘怛儞三 阿三毘怛儞四 阿卑靺嚟五 拔折囉二合珊儞六 涅陛設儞七 阿乞芻二合毘儞八 阿僧乞芻二合毘儞九 阿乞沙二合耶十 阿避夜已二合十一 乞沙二合耶阿鉢演帝十二 阿乞師二合、去那乞沙演多薩姪里二合世平十三 阿鉢唎乞沙二合曳十四 阿毘乞疏二合避儞十五 阿毘揭嚟十六 阿毘揭羅若那揭囉尼十七 莎訶十八
「無邊莊嚴!此勝出離陀羅尼句,若有菩薩於此法中精勤修習,則能增長智慧如海,能以大慈慰喻眾生言:『我授汝廣大法藥,破滅汝等無明黑闇,拔除汝等無始無終生死煩惱憂苦毒箭,亦令汝等愛縛當解,超度一切生死瀑流。』作大法光,使諸眾生善根生長,能得究竟永拔濟故。如是善人為善導首,能令入於一切智智,亦復不令有一眾生從此無上大智退失。能以大慈普遍一切,令諸眾生於未聽受與義相應寂滅厭離無生智門得無礙辯。無邊莊嚴!若諸菩薩欲說法時,云何於此陀羅尼句繫念現前令法不斷?謂諸菩薩處師子座,以無礙辯思惟如來無量功德。由於方便廣大智慧,令善巧地極清淨故。若諸眾生於聽法所來雲集時,當於彼所發生大悲,於諸眾生起大慈心,以廣大智決定理趣,如實開示令不增減。知諸眾生意樂差別,以善分明決定語業及文字句廣為宣說。由是說故,能令自身善根增長,以清淨法攝受眾生。如來能以無量譬喻,開示演說如是法聚陀羅尼門。汝等若能如是宣說無上正法,是則住於佛所作事,速疾圓滿四無所畏。
「無邊莊嚴!如是菩薩以大方便清淨智慧善能修習起神通業,所有諸法即能攝取廣大智聚。此中何者起神通業?無邊莊嚴!若諸菩薩住神足中,以如虛空無所依想,善能分析大種積聚。如來成就無礙智見、無邊智見,以智見力於一切法得善巧智,能善決定,無有少法而可了知,住無所得、住無等等,亦不與俱;住阿蘭若、住無執著、住清淨智,無有少法不知不見,遠離黑闇無有障礙,善住無量無邊智見。是故如來平等見覺一切諸法如幻如夢,及能開示無名法想,是故我等應隨佛學。如來智慧無有障礙,能善了知一切眾生上中下根,令諸菩薩安住平等起神通業,由是成就神足現前。由是神足加持之力,於戒定慧及以解脫智見,淨施法智善能安住。由此能得真實加持,攝受無量差別神變。於梵世間而得自在,處師子座擊大法鼓,令諸眾會皆悉歡喜,及為眾生作大利益。
「無邊莊嚴!譬如大鐵輪圍山王,以諸眾生業增上力,於此世界圍遶而住,不令眾生嗅地獄香、聞地獄聲、見於地獄。如是菩薩於此法中善修學已,為諸眾生除滅一切有障礙法,授與一切無障礙法。如是菩薩以金剛智攝受善巧,於此法教悟入甚深,住無所得甘露灌灑。云何名得甘露灌灑?謂煩惱魔、蘊魔、天魔所不能損,縱於死時雖有死魔,亦得自在不起死想。何以故?由彼正士住於空性無相無願,於一切法無所分別、不生不滅、不墮不起、不來不去不住、不染不淨,亦不怯弱,無有障礙、無有所得,捨離憍慢其心謙下,內離迷惑善了於外,見聞覺知所不能攝。了知諸法皆悉平等,如實入於如來法中,以不虛妄無有變異安住真如。此即名為諸菩薩等所入般若波羅蜜門。於此住已,則能成就無邊智慧。由是慧力,能使入於不思議智及諸如來祕密言說,於一切法能善了知,隨覺無間等菩提故,隨覺無間不可思議,等於菩提不可思議。隨覺無間無所分別,等於菩提無所分別。了知無間及菩提法無所得故,彼亦不作無間差別,不作菩提平等之想。無間菩提不作不壞、不集不散,於此義中能作業者,於此所說寂靜法門而不執著,亦不分別諸業果報,能善了知業果平等,以平等故不得業果,亦不分別亦不執著。何以故?彼於煩惱及以業障,獲得輕安遠離結因,於諸法門能得照曜,於此陀羅尼品能得光明。彼住如是清淨門故,能於十方世界遊化,具清淨行無所住著,不為世法之所染污,於諸世間天人之中堪為福田親近供養。無邊莊嚴!我說供養住第八地諸善男子功德無量,何況菩薩於如是法而修行者。若於菩提及以眾生,眾生之法乃至世間之法,無有所得亦不分別及諸戲論,彼人則能了知此法如說修行,能消世間廣大供養,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
「無邊莊嚴!若諸菩薩修學此法,於諸供養一切所有皆悉具足,離諸怖畏乃至能捨一切身命。彼於諸法無所攝受,而能攝受廣大之法。處無畏座作師子吼。降伏外道及外道法,摧滅波旬及魔軍眾,能除眾生一切覆障。當以法船渡諸眾生,當示眾生一切智道,當能安住一切眾生於隨順道,當能令彼一切眾生隨順聖諦不相違逆,當為眾生開示一切菩提分法,當以法施慰喻眾生,當令眾生能得法喜。無邊莊嚴!若有於此陀羅尼門能忍信受,則與得受菩提記人等無有異。彼既聞法,當於己身而自授記。如來法王施設此法開此法藏,而能安立此陀羅尼印,及能建立此諸法門攝受我等。是我等父、哀愍我者。無邊莊嚴!若有菩薩以勝意樂能於我所起於父想,彼人當得入如來數如我無異。無邊莊嚴!於此陀羅尼門法品之中,此是第二出離陀羅尼印演說法藏。」
清淨陀羅尼品第三之一
爾時世尊觀察四方,作如是類種種神通,以神通力令此眾會諸菩薩等見於十方無量諸佛,及聞諸佛所說之法。爾時佛告無邊莊嚴:「汝觀如來於一切法無有所作,無數離數及寂靜數,能作如是自在神通;如來之力、無畏如是。無邊莊嚴!如來之性,不一不異非不一異,無所有故非有非無,無有自性非無自性,應如是知如來之性,乃至無有少法可得。如是見者亦復無有少法可見,若不可見則無所有亦無所取。無邊莊嚴!如來之性無少真實少不真實。若少真實少不真實,是則應言有如來性、無如來性。如來之性離有離無亦不曾離。無邊莊嚴!一切諸法自性本性猶如虛空。如是法門,諸佛如來未出世時所未曾說。無邊莊嚴,若諸菩薩於此法中如是解者,則能發生無量辯才,於諸法中能為照曜,於佛無畏而作光明。無邊莊嚴!言無畏者,謂得如來最上無畏,能於少法不攝受故、不增長故、不可得故、不遍得故、不隨得故。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不增減、不遍增減。諸法自性本性常住,法界住性、法界定性。無邊莊嚴!一切諸法住法定性,如是無有、不可得故。一切諸法皆妄分別,不以業報而得成就,是故能入一切諸法無業報門。如是諸法無自性故、不如實故,諸業於果非生滅因,於滅趣道亦復非因。如來但以世俗施設說一切法有因非因,因自在故、無有因故。此是如來無畏之地,如來具足無量辯才故能得入大無畏地。
「無邊莊嚴!云何無畏?謂諸如來四無所畏。此四無畏,緣覺尚無,何況聲聞及餘世間。何等為四?一者,唱言:『我是如來、應、正等覺,一切知者、一切見者。或有一切天人世間立論於我,言我不能覺了諸法。無有是處。』由此能得最上無畏,於眾會中正師子吼,我能演說無上甚深廣大法教。二者,唱言:『我是一切諸漏盡者。或有一切天人世間立論於我,諸漏不盡。無有是處。』由此能得住於安樂,我開示此無量俱胝劫所積集無上法藏。三者,『我所宣說出離覺了,於彼修習正苦滅盡。或天世間立論於我,若苦盡道不出離者。無有是處。』我不見此相,我不見此相時得安樂住,為諸眾生示現此法種性,於眾會中作師子吼。四者,『我所宣說諸障礙法,於此或有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眾立論於我,於彼習行無障礙者。無有是處。』我不見此相時,得增上安樂住,我於眾中正師子吼,我能轉此無上法輪,一切外道諸天世間所不能轉。無邊莊嚴!此是如來四無所畏。此中菩薩勤修學時,速疾獲得無畏之地,於人天中最為殊勝。
「無邊莊嚴!若諸菩薩由善修習虛空相故,則能發生不可思議遍清淨門。由是門故,於一切法最初了知,見一切法等虛空相無二無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然於虛空亦不分別亦不戲論,得義善巧。無少法界所從將來,亦不將去,亦不積集,乃能觀察一切諸法無有積集不來不去,於一切法行無所行,燃大法炬為諸眾生作法照曜。無邊莊嚴!汝觀此法能為菩薩幾許利益?幾許事業?謂佛十力、四無所畏,亦復無有少法可得亦非不得。無邊莊嚴!一切諸法等虛空相,為得義利開示演說業所依事及彼業因,於中亦無義利可得。無邊莊嚴!此甚深法一切世間之所難信。一切世間皆是滅壞虛妄建立,由是於此法毘奈耶不能信受,亦非世間能知世間皆悉非法。以執著故,言有世間及安住處,假使乃至法想執著,亦無有法而可執著。由於非法起執著故,則與如來及所說法共興諍論,又不能了一切諸法自性本性,復與無生法等相違,是故於此甚深法教不能解了。
「無邊莊嚴!我為一切天人所信,如實語者、無諍論者,如來世尊息諍論故、捨離蘊故,開示演說如是法教,於中無蘊亦無蘊盡。無邊莊嚴!一切有者,所謂一切善不善法,於中都無善不善法,善不善法皆悉寂靜,善不善法各不相知,善不善法不相映蔽,以善不善執著因緣,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悉無記。以彼真實善不善法不可得故,若不可得則無有記。何以故?於中無因,無因可見。無邊莊嚴!汝今當觀一切諸法皆悉無記。若諸菩薩如是覺已,於一切法無記言說亦不可得。如是法門為諸菩薩於不善法如實見故,得捨圓滿於法不住,以無記門證入諸法。是無記門彼則非門,若非門者則不可得,若不可得彼則清淨,此是諸菩薩所入陀羅尼清淨法門。由是門故,得一切法光明照曜,於諸法中無有愚闇迷惑猶豫,及能獲得無礙法智慧眼清淨。
「無邊莊嚴!於此法中應生願樂。云何願樂?謂於諸法無所取故無有執著,究竟離捨超過攝藏,無希求故、於善不善一切有為及世間法不觀待故。此是無上不放逸地、離攀緣地,於諸法中無有所住,不來不去無所建立,此則說名慧眼清淨究竟遠離。無所取故,善能觀察捨離一切自性本性,此名慧眼。言慧眼者,所謂盡滅厭離智性。如是智性,無生無作本性寂靜,亦復不與寂靜相應,斷相應故,亦復非斷亦非無斷,無缺無減,此則名為清淨慧眼無戲論道。由是慧眼得成就故,以大慈悲攝諸眾生,令其發心住緣眾生無盡妙行,及能覺了一切諸法無有我人眾生壽者。彼若證得大菩提時,決定當能開示演說無上法藏,及能清淨陀羅尼門,為諸眾生種性教法不斷盡故應置法印。」
佛復告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言:「此陀羅尼清淨法門,一切諸佛常所護念攝受開演。住於十方三世諸佛,亦皆宣說如是法門,為諸菩薩開示三世平等法性。由是能於三世諸法如實悟入此之法門,成就菩薩清淨三世總持慧故。彼諸菩薩無有世想,於善不善了知無二,而能生長種種善根,身語意業悉皆清淨,能遍清淨無量法門。為得清淨總持慧故,亦能開演無起作性清淨法教,復能開示一切諸法畢竟空寂猶如虛空,又能示現廣大慧光。而為開示清淨智故,亦能開示一切諸法及與菩提如虛空性。而為示現一切智智道清淨故,又能開示清淨道法即是菩提。隨其所願得圓滿故能正了知,演出實諦方便善巧,而能宣說無分別諦故,能善開示諸佛智慧,隨順覺了一切義故。無邊莊嚴!若諸菩薩於此法中善修學者,能速清淨菩提資糧,得住菩提無有遠近,不與少法共相違背,亦不於此所說諸法而見遠近,不以法及非法隨見菩提。通達菩提絕諸顯示,能以平等無顯示義了知菩提。及觀諸法寂靜義時不分別菩提,亦不見寂靜不寂靜義,非寂靜外見不寂靜,無有少分能觀見想。於一切處能清淨見,亦無少有可能清淨。此是諸菩薩清淨智門。由此門故,而能隨念諸佛如來無邊法藏陀羅尼門,能遍了知諸有情類自性本性,為諸有情開示演說此諸法藏。能遍清淨諸智慧業諸所願求,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等覺已,增上意樂終不退轉,及能隨念善清淨願,於一切法速得自在而能習行。諸佛如來大慈大悲,一切如來善巧法藏,皆現在前。及能示現無量無邊大法光明,身常安住諸佛智境。
「無邊莊嚴!此無量無邊法門,誰之增語?無邊莊嚴!無量無邊者,謂一切法、地水火風虛空識界皆無量故,欲界色界及無色界、諸有情界無有量故,然無少分諸有情界可得了知,有情無故。如是如是,此有情界不可得不可了知,界無有故。是故諸法等涅槃界、趣入涅槃。一切諸法皆同趣入不可說處,於涅槃界無有少分而可說故。涅槃界中無有障礙亦無蓋覆障礙,蓋覆永清淨故,是故涅槃界清淨最清淨。是涅槃界,界亦非界,遠離界故、無有界故、超過界故,然以似界方便顯說。所言界者,安住非界及非非界,於言說中亦無有界,但以語言顯說諸法。所有言說及能說者,皆不可得、不可了知。一切言說即非言說,如是一切言說如虛空性等入虛空。由是地界不能言說、無能說力,乃至空界不能言說、無能說力。言識界者,由是但以語言顯說諸法,而彼識界界亦非界,不入諸界、不與界相應非不相應,從虛空生入於虛空。如是識界,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隨其空分之所攝受趣入虛空,不可施設不可覩見。若不可施設彼無所作,餘緣相應說有識界。此是菩薩之所入門。一切諸法本性自性猶如虛空,以依法界開示演說,而亦無有諸法之界,界非界故。一切諸法猶如虛空,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虛空,量難得故。顯一切法皆虛空性,諸法本性如虛空故,但以語言開示演說。
「無邊莊嚴!汝觀如來智所演說爾所清淨,彼無法可生亦無法授與。如是清淨法教,是諸菩薩不顛倒智。是故汝等應當願樂,不由他緣智得無分別不增分別,及能清淨不可言說理趣法門,由一切法智清淨故。」
佛告無邊莊嚴:「諸飛鳥類於何所行?」
無邊莊嚴白佛言:「世尊!行於虛空。」
佛復問言:「虛空復何所行?」
答言:「世尊!如是虛空無有所行。」
佛言:「如是如是,一切諸法猶如虛空無有所行,行無所行法不可得,是故諸法無有所行亦復不行。諸法本性無有可行及無可說,而此法門為諸菩薩得虛空智清淨故轉。此是無邊光明法門,普遍照耀無量無邊,猶如虛空,彼之光明普遍照耀亦不可見。菩薩得是門已,能遍觀察十方世界,及能隨見一切世間。無邊莊嚴,此是菩薩智所知地、通達智地,而非一切他論者地,彼不能說故。此法理趣是不可說法印,語言顯示不可得故。是故一切諸法不印亦不增印。了知不印,修習善巧故,以虛空印印一切法。以無相印能示現彼虛空無相,無有為相、無語言相,以空無故說此虛空。所言虛空,彼無實體故說為空。以真勝義,應知諸法無言彼岸。無邊莊嚴!我於此中當說陀羅尼印能清淨句,為虛空句,智清淨故。如空無句,無句清淨。如是應當了無諸句。其句云何?」即說呪曰:
「毘筏嚟一 毘筏囉引弩娑呬諦二 鉢囉引、二合弩儞三 儞珊那上尾筏囉尼上四 阿毘夜二合筏迦引賖珊㮈設儞五 鉢囉二合皤去嚟六 鉢囉二合皤去囉弭輸達儞七 涅毘羯鞞八 阿引迦去賖三摩筏娑囉尼上九 儞省霓十 省上伽上波揭底十一 省上、去伽去毘牟折儞十二 阿引娜上馱儞十三 阿引馱去曩毘揭帝十四 薑去乞沙二合掣去那鉢唎羯麼十五 遏掣去泥十六 阿弩鉢掣泥十七 阿三去冥十八 地毘耶二合十九 若曩阿引呵囉寧二十 鉢囉二合攘斫芻毘輸馱儞二十一 設黎耶二合、引播那耶儞二十二 地孕二合祇烏怛囉尼上二十三 阿喻雞二十四 阿毘喻雞二十五 阿三鉢囉二合喻雞二十六 阿毘鉢囉二合喻雞二十七 阿紇囉二合鉢馱涅賀嚟二十八 涅提賖鉢馱毘輸達儞二十九 阿底多引那揭多鉢囉二合底逾二合般那毘輸達儞三十 訖唎二合多鉢唎二合羯麼毘儞諦三十一 曩多引囉他二合弩揭諦三十二 阿僧羯囉二合冥三十三 阿訖囉鉢馱毘輸達儞三十四 鉢馱鉢囉二合陛馱攘那毘輸達儞三十五 涅皤斯三十六 阿去皤去婆毘輸達儞三十七 三漫多㮈賖地賖毘耶二合筏盧羯寧三十八 弭囉引瘧上鉢馱涅訶嚟三十九 鉢囉二合若弭輸地四十 嗚上皤去娑阿鉢囉二合冥迦囉尼四十一 阿矩羅波二合達摩㮈唎設那弭輸達儞四十二 步多去遏囉他二合珊㮈唎設儞四十三 阿怒耄馱遏他二合弭輸誕儞四十四 娑竭囉質多弩鉢囉吠世四十五 謎嚧鉢唎僧薩他二合、引寧四十六 囉濕弭二合鉢囉二合多鉢儞四十七 薩婆路迦引地鉢帝耶攘囊尾輸誕儞四十八 阿鉢囉二合底褐多四十九 阿僧伽攘那㮈唎二合設寧五十」
佛言:「無邊莊嚴!此諸陀羅尼印能清淨句,演說虛空分段之句,無有分段遍無分段,無分段故於中無句。無句清淨,由一切法句清淨故。為彼發趣住大乘者、希求甚深清淨法者,由如來力所加持故,此諸呪句而得流布。無邊莊嚴!若善男子愛樂現證大菩提者、欲為眾生作利益者,於此呪句雖未曾聞而能悟解,若有非人或淨居天,持此呪句當授與彼。若有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諸天子等亦持此呪而授與之。」即說呪曰:
「烏波僧荷嚟一 娑荷嚟二 紇唎二合三 室唎二合地唎二合底弭輸誕儞四 羯量曩遏他二合涅弟閃鉢囉二合底皤底五 質多末弩弭攘那弭輸誕儞六 阿引地耶二合怛麼二合麼呬遏馱鉢唎輸誕儞七 揭底枲蜜里二合底末底八 阿引褐囉儞岌多九 岌多鉢底十 薩嚟十一 薩囉筏底十二」
佛言:「無邊莊嚴!有諸天神住雪山中,彼等天神若如來力之所加持,而能授與諸說法者法之光明。」即說呪曰:
「末底弭輸誕儞一 蘇育多寐唎曳二合二 阿竭囉二合呬多鉢馱涅荷唎三 阿枳邏引枲儞四 阿弭邏枲儞五 欝他引曩三半寧六 弭儞多三麼引那鉢底七 末底阿揭羅二合怒蘖諦八」
大寶積經卷第六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1 冊 No. 310 大寶積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0-11,最後更新:2020-10-2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