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
大種蘊第五中執受納息第四之四以無間道證預流果。修彼道時四念住。幾現在修。幾未來修。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欲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說。無未來修。勿有未作而已得故。為遮彼執顯有未來修。彼雖未起已起彼類故。或復有[4]說二心俱行。以見聞等俱時有故。為遮彼執顯無二心俱行。剎那迅轉非俱似俱故。或復有說。四正斷等非一時有用因異故。為遮彼執顯此同時得有四種體無別故。或復有說。信等[5]唯無漏。經說異生無信等根故。為遮彼執明信等通有漏。契經但說無漏根故。或復有說。根力體異。由彼勝劣位差別故。為遮彼執顯位雖殊而根力用一體有故。或復有說。覺支通有漏。說不[6]淨俱修念覺支故。為遮彼執顯覺支唯無漏。經說有俱非同時俱故。或復有說。近分地有喜。經說依喜斷出離憂故。為遮彼執明近分無喜。經說已斷當斷名斷故。或復有說。正語業命不俱時有。一剎那中無二身語故。為遮彼執。顯[7]三戒俱三根所起。一時可得故。或復有說。預流一來亦得靜慮。為遮彼執顯俱不得未離欲故。或復有說。忍即是智。為遮彼執顯忍非智。以於諦境未審決故。或復有說。異生不斷惑未見諦故。為遮彼執明異生亦斷惑見麁等故。或復有說。聖者不以世俗道斷惑。為遮彼執。顯聖自在隨用何道故。或復有說。上地亦有正思惟支。為遮彼執顯上地無彼支以無尋故。或復有執。無色亦有無漏戒支。為遮彼執。顯彼無戒以無色故。或復有說。三三摩地義別體同。為遮彼執。明體亦異行相別故。為止此等種種異宗顯正所明。故作斯論。
以無間道證預流果。修彼道時四念住幾現在修。幾未來修。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八智三等持。幾現在修。幾未來修。答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未來六。道支現在未來八。無靜慮。[1]無無量。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無智等持。現在未來一。念住現在一。未來四者。此則遮[2]二心俱行。及無未來修執。若有二心俱時行者。則應現在修四念住。然四念住必不俱行。一心相應無四慧故。不可此四一體建立行相所緣俱有異故。非一相續多心並起。勿由彼成多有情故。若未來世無修義者。則所修善無增廣義。起多加行則為唐捐。設功用多所獲少故。又初成佛時應未具足一切功德。勿有此等過失故。有未來修。未來世寬故具修四。現修勢用能引當來種類法。得令現前故。現在一者。謂雜緣法念住。見道諦故。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者。此則遮說正斷神足非俱時有一。正勤體有四。所作如燈。一時有四作用。一三摩地由四因生故。從所因立四名稱。未來修者。亦體一義分故。現在未來各言修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者。此則遮根力體異。及說五種次第生執。雖根力位異而自體無別。即一信等有生破二用立根力名互不相違。相資俱起故。此五種非次第生。覺支現在未來六者。此則遮說近分有喜。此處未得上根本地。未離下怖。不生喜故。經說依喜斷出離憂者。依加行道說。非無間道故不相違。此依未至無喜故六。道支現在未來八者。此則止正語業命不俱者意。無貪瞋癡所發無表。各有七種俱時起故。無靜慮者。此則止預流一來亦得靜慮者意。此未離欲入見道故。已離欲者非二向故。無無量者。此遮無量亦通無漏。及見道中修無量執。此緣有情故。非無漏見道迅速。又初得故不能兼修。又復未得根本地故。不修無量。無無色者。此遮無色有見道執。無色中無遍緣智故必無見道。又此未得無色定故。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者。此遮前三解脫等。亦通無漏者執。十六行相所不攝故不名無漏。又爾時未得根本地故。彼皆不修無智者。此則遮說忍即是智。忍於諦境未如實審決故不名智。又於此位自分修故。不修未來諸智。是故言無等持。現在未來一者。此則遮說三三摩地義別體同。以三等持行相異故。體亦有別。一者。謂無願等持道類忍時。唯修此故。雖八忍皆無間道。依證果位說道類忍非餘。
以無間道證一來果。修彼道時四念住。乃至三等持。幾現在修。幾未來修。答若倍離欲染。入正性離生修彼道時。念[3]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未來六。道支現在未來八。無靜慮。無無量。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無智等持。現在未來一。若倍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此則遮說異生不斷惑。然異生類能以麁等六種行相。離欲界染乃至無所有處染。若先已離六品欲染。名倍離欲。倍後三故。所餘文句皆如前釋。
若從預流果以世俗道證一來果。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無。未來六。道支現在無。未來八。無靜慮。無無量。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智。現在一。未來七。等持現在無。未來三。以世俗道。證一來果者。此則遮說聖者不以世俗道斷惑。聖於二道。俱成就故。隨欲現前。即以彼斷。念住現在。一者。謂雜緣法念住。有漏[4]離染無間道。必總緣故。根力現在未來五者。此則遮說信等唯無漏。說觀信等為集等故。佛觀三根。方說法故。有漏亦有根力用故。覺支現在無者。此則遮說覺支通有漏有漏不能如實覺故。說不淨觀俱修念覺支者。依展轉因有俱而說。未來六者。聖者起有漏道時。亦兼修無漏故。道支現在無者。雖道支通有漏。然覺支後說故亦唯無漏。阿毘達磨有如此相。無無量等者。未至定中無彼根本地諸善法故。智現在一者。謂世俗智未來七者。除他心智。以無間道相違故。又未得故。此中但依八智作論。除盡無生。以位局故。等持現在無者。三等持雖通有漏。然此中說無漏者。以無漏是解脫門故。此文說第六無間道。以彼能證一來果故。餘如前說。若從預流果以無漏道證一來果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未來六。道支現在未來八。無靜慮。無無量。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智。現在二。未來七。等持現在一。未來三。念住現在一者。謂法念住。或雜不雜以四法智隨起一故。智現在二者。謂苦智法智二。或乃至道智法智二。等持現在一者。謂三中隨一。餘如前說。
以無間道證不還果修彼道時。四念住乃至三等持。幾現在修。幾未來修。答若已離欲染。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未來六。道支現在未來八。無靜慮。無無量。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無智等持。現在未來一。無靜慮者。見道依下不修上故。餘如前說。
若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未來七。道支現在未來八。靜慮現在未來一。無無量。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無智等持。現在未來一。釋此文句准前應知。
若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六。未來七。道支現在七。未來八靜慮現在無。未來一。無無量。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無智等持。現在未來一。覺支現在六者。靜慮中間無喜根故。依上修下故。未來七。道支現在七者。此遮上地有尋者執此上心細故無有尋。餘如前說。若依第二靜慮。入正性離生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未來七。道支現在七。未來八。靜慮現在一。未來二。無無量。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無智等持。現在未來一。釋此文句准前應知。
若依第三靜慮。入正性離生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六。未來七。道支現在七。未來八。靜慮現在一。未來三。無無量。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無智等持。現在未來一。釋此如前。
若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六。未來七。道支現在七。未來八。靜慮現在一。未來四。無無量。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無智等持。現在未來一。此隨所應如前釋。
若從一來果以世俗道證不還果。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無。未來六。道支現在無。未來八。無靜慮。無無量。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智。現在一。未來七。等持現在無。未來三。釋此文句如前應知。若從一來果以無漏道證不還果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未來六。道支現在未來八。無靜慮。無無量。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智。現在二。未來七。等持現在一。未來三。皆如前釋。以無間道證神境智通。修彼道時。四念住乃至三等持。幾現在修。幾未來修。答若諸異生。依初靜慮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無覺支。無道支。靜慮。現在未來一。無量現在無。未來四。無無色。解脫。現在無。未來二。勝處現在無。未來四。無遍處智。現在未來一。無等持。此中念住現在一者。謂身念住。神境智通。但緣色故。彼無間道亦但緣色。問如金剛喻定緣有頂四蘊。或三界滅道漏盡通。緣有頂四蘊。如是則所緣。或異。此中何故神境智通與無間道。必同緣色。答金剛喻定與最初盡無生智。俱是觀諦斷煩惱道。但求離染非於所緣。有所轉作故。所緣或異。神境通等皆是隨事作意。俱欲於境變現了知故。所緣必同。無量現在無。未來四者。根本地中有漏功德由同地故。隨應皆修解脫。現在無。未來二者。謂初二解脫彼在初二靜慮繫故。勝處現在無。未來四者。謂初四勝處。亦彼繫故。智現在未來一。謂世俗智。問何故無他心智。答無間道中不修彼故。是容睱道之所修故。餘隨所應如前說。
若諸聖者依初靜慮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無。未來七。道支現在無。未來八。靜慮現在未來一。無量現在無。未來四。無無色解脫。現在無。未來二。勝處現在無。未來四。無遍處智。現在一。未來七。等持現在無。未來三。靜慮現在未來一者。問聖者已離第三靜慮染得第四靜慮。依初靜慮修神境通。無間道中應言靜慮未來修四。無漏[1]通依上下修故何故但說未來一耶。[2]答有說。應言未來修四而不說者當知有餘。有說。此中依漸次者說。謂從具縛入正性離生。乃至得不還果已。依初靜慮修神境通無間道中。未來修一。不修上者以未得故。有說。假使離第三靜慮染。依初靜慮修神境通。亦但修一不修上地故。問豈不依初靜慮斷上地染。及無學者。修練根時亦修上地所有功德耶。寧說依下不能修上。答斷上地惑能修上者。以彼地道所治同故。法斷彼惑能治必修。無學練根如得彼果。是故此皆依下修上。諸通不爾故不修上。如見道中唯修自下。此例非理。見道是初得種性未自在故。唯自分修。修道是已得種性。於彼自在寧不兼修。然五通是勝功德。修加行時必極作意。若諸靜慮已得自在何理為障而不兼修。由此應知前說者好。無無色等准此應知。餘如前說。
若諸異生依第二靜慮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無覺支。無道支。靜慮。現在。未來一無量。現在無。未來四。無無色。解脫。現在無。未來二。勝處現在無。未來四。無遍處智。現在未來一。無等持。靜慮。現在未來一者。彼已得下地。而不修者。有漏功德唯自地修墮界地故。餘如前說。
若諸聖者。依第二靜慮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無。未來七。道支現在無。未來八。靜慮現在一。未來二。無量現在無。未來四。無無色。解脫。現在無。未來二。勝處現在無。未來四。無遍處智。現在一。未來七。等持現在無。未來三。靜慮未來二者。謂初二靜慮初唯無漏。餘如前說。
若諸異生依第三靜慮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無覺支。無道支。靜慮。現在未來一。無量現在無。未來三。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智。現在未來一。無等持。無量未來三者。除喜無量。無解脫等者。第三靜慮樂所迷故。無解脫等。厭行功德淨解脫等。雖作欣行相。由地有災橫故亦不得。有餘如前說。
若諸聖者。依第三靜慮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無。未來七。道支現在無。未來八。靜慮現在一。未來三。無量現在無。未來三。無無色。無解脫。無勝處。無遍處智。現在一。未來七。等持現在無。未來三。廣釋如前。若諸異生。依第四靜慮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無覺支。無道支。靜慮。現在未來一。無量現在無。未來三。無無色解脫。現在無。未來一。勝處現在無。未來四。遍處現在無。未來八。智現在未來一。無等持。解脫。未來一者。謂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勝處未來四者。謂後四勝處。遍處。未來八者。謂前八遍處。由此地中離八災橫故。有此等清淨功德。餘如前說。若諸聖者。依第四靜慮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無未來七。道支現在無。未來八。靜慮現在一。未來四。無量現在無。未來三。無無色。解脫。現在無。未來一。勝處現在無。未來四。遍處現在無。未來八。智現在一。未來七。等持現在無。未來三。廣釋如前。
以無間道。證天耳智通。他心智通。宿住隨念智通。死生智通。修彼道時。四念住乃至三等持。幾現在修。幾未來修。答如神境智通。應隨相說。由此五種皆依四靜慮。異生聖者俱能起故。然修天耳死生智通。無間道時。現在念住如神境智通說。以俱緣色作身念住故。修他心智通。無間道時。現在唯起心念住。修宿住隨念智通無間道時。現在唯起法念住。餘隨所應皆如前說。
以無間道。證漏盡智通修彼道時。四念住。乃至三等持。幾現在修。幾未來修。答若依未至定。證阿羅漢果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六。未來七。道支現在未來八。靜慮現在無。未來四。無無量。無色。現在無。未來三。解脫現在無。未來三。無勝處。無遍處智。現在二。未來六。等持現在一。未來三。念住現在一者。謂法念住。或雜不雜。四類智。二法智。隨一現前故。靜慮未來四者。斷有頂惑。通修上下能治道故。無無量等者。爾時不修有漏法故。有漏不能治有頂故。無色。解脫。未來三者。謂前三無色。及即彼三解脫通無漏故。智現在二者。謂滅智法智二。或道智法智二。或苦智類智二。乃至或道智類智二。未來六者。除世俗智。及他心智。彼有漏故。與無間道相違故。等持現在一者。謂空無相無願隨一現前。金剛喻定與六智相應故。此中但說斷有頂惑第九無間道。彼能證得漏盡智通故。餘如前說。
若依初靜慮。證阿羅漢果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未來七。道支現在未來八。靜慮現在一。未來四。無無量。無色。現在無。未來三。解脫現在無。未來三。無勝處。無遍處智。現在二。未來六。等持現在一。未來三。若依靜慮中間。證阿羅漢果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六。未來七。道支現在七。未來八。靜慮現在無。未來四。無無量。無色。現在無。未來三。解脫現在無。未來三。無勝處。無遍處智。現在二。未來六。等持現在一。未來三。若依第二靜慮。證阿羅漢果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未來七。道支現[1]在七。未來八。靜慮現在一。未來四。無無量。無色。現在無。未來三。解脫現在無。未來三。無勝處。無遍處智。現在二。未來六。等持現在一。未來三。若依第三第四靜慮。證阿羅漢果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六。未來七。道支現在七。未來八。靜慮現在一。未來四。無無量。無色。現在無。未來三。解脫現在無。未來三。無勝處。無遍處智。現在二。未來六。等持現在一。未來三。此隨所應如前釋。
若依無色定。證阿羅漢果修彼道時。念住現在一。未來四。正斷神足現在未來四。根力現在未來五。覺支現在六。未來七。道支現在四。未來八靜慮現在無。未來四。無無量。無色。現在一。未來三。解脫現在一。未來三。無勝處。無遍處智。現在二。未來六。等持現在一。未來三。依無色定者。謂依空無邊處。或依識無邊處。或依無所有處。由此三地皆有無漏道。能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故。非想非非想處。定力昧劣非無漏道所依止故。此中不說道支。現在四者。此則遮說無色界有無漏戒。及說上地有正思惟者意。以無所依四大種故。及上地心漸微細故。問如無無漏大種。而有無漏戒。如是雖無彼地大種。而有彼地戒。斯有何失。答無漏戒不墮界地。隨所依身大種所造。由此雖無無漏大種。而有所造無漏戒。有漏戒必墮界地。唯為自地大種所造。彼無大種故戒亦無。問若無漏戒隨所依身大種所造者生欲色界入無漏無色定時應起彼定俱無漏戒有所依身大種故。答雖無漏戒隨所依身大種所造。然隨何地要有大種造。有漏戒方隨彼類起。無漏戒無色中無有大種造。有漏戒故無漏戒於彼亦無。依彼所有發無漏故。問何故戒體唯色。答遮惡色起故。又是身語業性故。身語二業色為體故。問何故意業非戒。答不能親遮惡戒故。問何故惡戒非意業。答未離欲者。皆成就不善意業。彼豈悉名犯戒或不律儀耶。是故惡戒非意業。又善意業若是善戒。則應一切不斷善者悉名住律儀。彼皆成就善意業故。若許爾者。便一有情名住律儀。亦名住不律儀者。則應無有三種差別。如是則與聖教相違故。善惡戒俱非意業。又世共許防禁身語說名戒故。意業非戒。應知意業是發戒因。不可戒因即名為戒。勿令因果有雜亂失。是故無色道支唯四。未來通修下地無漏故。具有八無色解脫。現在一者。謂前所依三地隨一。餘如前釋。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
校注
[0719004] 說【大】,欲【宋】【元】【明】【宮】 [0719005] 唯【大】下同,惟【宋】【元】【明】【宮】下同 [0719006] 淨【大】,淨觀【宋】【元】【明】【宮】 [0719007] 三【大】,二【宋】【元】【明】【宮】 [0720001] 無【大】,〔-〕【宋】【元】【宮】 [0720002] 二【大】,一【元】【明】 [0720003] 住【大】,位【宋】【宮】 [0720004] 離【大】,雜【宋】【元】【明】【宮】 [0722001] 通【大】,道【宋】【元】【明】【宮】 [0722002] 答【大】,〔-〕【宋】【元】【明】【宮】 [0723001] 在【大】,在六【明】【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7 冊 No. 154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楊忠權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法雲寺出版之光碟,日本瑜伽行思想研究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