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三十九
大種蘊第五中執受納息第四之三有二受。謂身受心受。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欲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說。受即是心分位差別。復有說言。[6]唯有苦受無別樂捨。為遮彼意。顯受非心有三差別故作斯論。問此中何故不問一受。答彼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有說。此中顯受差別展轉相攝。非顯受體故不問一。有二受謂身受心受。有三受。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為二攝三三攝二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身受攝三少分即此攝身受。心受亦爾是故說隨其事。二受如前說。有四受謂三界繫受。及不繫受為二攝四四攝二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身受攝二少分即此攝身受。二少分者。欲界繫受。色界繫受。心受攝二全二少分即此攝心受。二全者。無色界繫受不繫受。二少分者。欲界繫受。色界繫受。是故說隨其事。二受如前說。有五受。謂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為二攝五五攝二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身受攝一全二少分即此攝身受。一全者苦根。二少分者樂根捨根。心受攝二全二少分。即此攝心受。二全者喜根憂根。二少分者。樂根捨根是故說隨其事。二受如前說。有六受。謂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為二攝六六攝二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身受攝五全即此攝身受。五全者。眼觸所生受。乃至身觸所生受。心受攝一全即此攝心受。一全者。謂意觸所生受是故說隨其事。二受如前說。有十八受。謂六喜意近行。六憂意近行。六捨意近行。為二攝十八十八攝二耶。答二攝十八非十八攝二。何所不攝。謂有漏樂根苦根。五識相應捨根。及無漏受。問何故有漏樂根非意近行耶。答欲界初靜慮樂根唯在五識。及三識意近行唯在意識。故有漏樂根非意近行。問第三靜慮有漏樂根。唯在意識何故不說。答初非分故後亦不立。有說。彼非全故。謂無全地有漏樂根。在意識者是故不立。有說。彼樂受雖與意識相應。而非捷利。意近行必捷利分別轉故。又所對苦非近行故此亦不立。問何故苦根非意近行。答苦根唯五識相應。意近行者意識相應。有說。苦根不能分別。能分別者立意近行。有說。苦根取自相境。意近行者取自共相。復次苦根唯緣現在。意近行者通緣三世。復次苦根一往取境。意近行者數往而取。復次苦根不能思度。能思度者立意近行。問何緣五識相應捨根非意近行。答如苦根說。問何故無漏受非意近行。答以無漏受無意近行相故。又受若能增益諸有。攝受諸有。[1]任持諸有。立意近行。無漏受損減違害破壞諸有故。不立意近行。又受乃至是身見事。乃至墮苦集諦立意近行。無漏受乃至非身見事。乃至不墮苦集諦。故不立意近行。二受如前說。有三十六受。謂六耽嗜依喜。六出離依喜。六耽嗜依憂。六出離依憂。六耽嗜依捨。六出離依捨。為二攝三十六三十六攝二耶。答二攝三十六非三十六攝二何所不攝。[2]謂如前說。即有漏樂根苦根五識相應。捨根及無漏受。問答分別如前應知。二受如前說。有百八受。謂依三世各三十六。為二攝百八百八攝二耶。答二攝百八非百八攝二。何所不攝。謂如前說。即有漏樂根。乃至無漏受問答如前。三受四受。為三攝四四攝三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樂受攝三少分即此攝樂受。三少分者。欲界繫。色界繫。不繫受。苦受攝一少分即此攝苦受。一少分者。欲界繫受。不苦不樂受。攝一全。三少分。即此攝不苦不樂受。一全者。無色界繫受。三少分者。欲界繫。色界繫。不繫受。是故說隨[3]其事。三受五受。為三攝五五攝三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樂受攝二全。即此攝樂受。二全者。樂根喜根。苦受攝二全即此攝苦受。二全者。苦根憂根。不苦不樂受攝一全。即此攝不苦不樂受。一全者。捨根。是故說隨其事。三受六受。為三攝六六攝三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樂受攝六少分。即此攝樂受。苦受攝六少分即此攝苦受。不苦不樂受攝六少分。即此攝不苦不樂受。諸六少分者。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是故說隨其事。三受十八受。為三攝十八十八攝三耶。答三攝十八非十八攝三。何所不攝。謂有漏樂根苦根五識相應。捨根及無漏受。三受。三十六受。三受。百八受說亦爾。皆於三受不攝有漏樂根。乃至無漏受故。問答如上。四受五受。為四攝五五攝四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欲界繫受。攝二全三少分。即此攝欲界繫受。二全者。苦根憂根。三少分者。樂根喜根捨根。色界繫受攝三少分。即此攝色界繫受。三少分者。樂根喜根捨根。無色界繫受攝一少分。即此攝無色界繫受。一少分者。捨根。不繫受攝三少分。即此攝不繫受。三少分者樂根喜根捨根。是故說隨其事。四受六受。為四攝六六攝四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欲界繫受。攝二全四少分。即此攝欲界繫受。二全者。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四少分者。眼觸所生受。耳身意觸所生受。色界繫受攝四少分。即此攝色界繫受。四少分者。眼觸所生受。耳身意觸所生受。無色界繫受。攝一少分。即此攝無色界繫受。不繫受攝一少分。即此攝不繫受。[4]一少分者。意觸所生受。是故說隨其事。四受十八受。為四攝十八十八攝四耶。答四攝十八非十八攝四。何所不攝。謂有漏樂根苦根五識相應捨根。及無漏受。四受。三十六受。四受百八受。說亦爾。問答如上。
五受六受。為五攝六六攝五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樂根捨根攝六少分。即此攝樂根捨根。六少分者。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苦根攝五少分。即此攝苦根。五少分者。眼觸所生受。乃至身觸所生受。憂根喜根攝一少分。即此攝憂根喜根一少分者。意觸所生受。是故說隨其事。五受十八受。五受。三十六受。五受。百八受。皆如前四受十八受等。說[5]是故說隨其所應。六受。十八受。六受。三十六受。六受百八受。當知亦爾。十八受。三十六受。為十八攝三十六三十六攝十八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六喜意近行攝十二全。即此攝六喜意近行。十二全者。六耽嗜依喜。六出離依喜。六憂意近行攝十二全。即此攝六憂意近行。十二全者。六耽嗜依憂。六出離依憂。六捨意近行攝十二全。即此攝六捨意近行。十二全者。六耽嗜依捨。六出離依捨。是故說隨其事。十八受。百八受。為十八攝百八百八攝十八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六喜意近行。攝三十六全。即此攝六喜意近行。三十六全者。六耽嗜依喜。六出離依喜。此各三世。六憂意近行。攝三十六全。即此攝六憂意近行。三十六全者。六耽嗜依憂。六出離依憂。此各三世。六捨意近行攝三十六全。即此攝六捨意近行。三十六全者。六耽嗜依捨。六出離依捨。此各三世。是故說隨其事。三十六受。百八受。為三十六攝百八百八攝三十六耶。答互相攝隨其事。謂三十六各攝三全。即此攝三十六。三全者。即三十六各三世別。是故說隨其事。
問十八意近行云何建立。為以相應。為以自性。為以所緣。設爾何過。若以相應則唯有一。謂意識相應近行。若以自性則唯有三。謂喜近行。憂近行。捨近行。若以所緣則唯有六。謂色近行乃至法近行。何故說十八耶。答總以三緣故立十八。謂一意識相應近行。有喜憂捨三種自性。各緣色等六種境起故有十八。已說自性當說所[1]以。何因緣故。名意近行。答此十八受意為近緣。行於境界。名意近行。又此為近緣令意於境數數行故名意近行。又依意故近境而行。名意近行。於境捷利樂數分別故名為行。如捷利女。數於其夫。起分別行。或取喜相。或取憂相。或取捨相。如[2]是捷利受數於六境。起分別行。或行順喜相。或行順憂相。或行順捨相。由此因緣名意近行。問此十八意近行。為但意[3]地。亦五識耶。答唯在意地非五識。問若爾何故經說眼見色已。於順喜色起喜近行。於順憂色起憂近行。於順捨色起捨近行。廣說乃至意知法已。於順喜法起喜近行。於順憂法起憂近行。於順捨法起捨近行耶。答由五識身所引起故。為逕路故作如是說。然意近行唯在意地。如不淨觀亦唯意地。然契經言眼見色已。隨觀不淨具足安住。亦由眼識所引起故。為逕路故作如是說。又契經說。眼見色已乃至廣說。故知意近行不在五識。問亦說意知法已。豈亦不在意識耶。答就勝說故無過。謂初喜等雖亦近行。然非明利。後重於境捷利分別。乃名近行。由此故言意知法已。又五識中無近行義如前已說問前際後際所有分別亦是意近行耶。契經何故不說。答是意近[4]行[5]但隨明了故且說現在。由斯類顯去來亦是。問諸有非見色已而分別色。乃至非觸觸已而分別觸。此所生喜等是意近行耶。答是意近行。然契經中依明了義。說見色已。乃至廣說。問諸有眼見色已。起聲等分別。乃至意知法已。起色等分別。此所生喜等是意近行耶。答是意近行。然契經中依明了義。說見色已乃至廣說。若作是說則覺所覺。根根義。行相所緣皆得明了。若不爾者便不分明。
問此十八意近行。幾雜緣。幾不雜緣。答十五不雜緣。謂色意近行三。乃至觸意近行三。餘雜緣不雜緣。謂法意近行三緣內六處。及外法處。若總若別名不雜緣。若緣此七或總或別。及外五中或一或二。或乃至五名為雜緣。於外五中。若合緣二。或乃至五亦名雜緣。法意近行法名通故。以合緣故非前十五。
問頗有色等決定順喜。乃至決定順捨耶。答依所緣故。無依相續故。有。謂有色等。或時可意。或時不可意。或於彼可意。於此不可意。於餘非可意非不可意。有說。色等於親品順喜。於怨品順憂。於中品順捨。
問此十八意近行。幾續生幾命終。答六。謂六捨意近行。所以者何。諸喜憂意近行勝作意轉。命終續生無勝作意。問羯邏藍等位中。各有幾意近行。答皆容有十八。問幾意近行能[6]離染耶。答一謂雜緣。捨法意近行。能為無間道故。若解脫道通有雜緣。喜法意近行。加行勝進亦通所餘。
問此十八意近行。何界地有幾。答欲界具一切。色界中初二靜[7]慮。各有十二除六憂。第三第四靜慮。各有六。復除六喜。無色界中空無邊處近分。若許[8]有別緣下者。則有四捨意近行。謂色聲觸法。若[9]唯許總緣下者。則唯有一法捨意近行。如是說者。應說有四。四無色根本。及上三近分。各唯有一法捨意近行。
問幾意近行緣何界法。答欲界繫十八中。六唯緣欲界繫。謂緣香味喜憂捨近行。九通緣欲色界繫。謂緣色聲觸喜憂捨近行。三通緣三界繫及不繫。謂緣法喜憂捨近行。初二靜慮各十二中。四唯緣欲界繫。謂緣香味喜捨近行。六通緣欲色界繫。謂緣色聲觸喜捨近行。二通[1]緣三界繫及不繫。謂緣法喜捨近行。第三第四靜慮各有六中。二唯緣欲界繫。謂緣香味捨近行。三通緣[2]欲色界繫。謂緣色聲觸捨近行。一通緣三界繫及不繫。謂緣法捨近行。空無邊處近分。若許有四意近行者。三唯緣色界繫。謂緣色聲觸捨[3]意近行。一通緣色無色界繫及不繫。謂緣法捨意近行。若許唯有一意近行。[4]謂法捨意近行者彼一通緣色無色界繫及不繫。四無色根本。及上三近分。所有各一法捨意近行。皆通緣無色界繫及不繫。問此諸意近行。誰成就幾。答生欲界。若未得色界善心。彼成就欲界一切。初二靜慮各八。第三第四靜慮各四。無色界一。若得色界善心。未離欲界染。彼成就欲界一切。初靜慮十。第二靜慮八。第三第四靜慮各四。無色界一。若已離欲界染。未得第二靜慮善心。彼成就欲界初靜慮各十二。第二靜慮八。第三第四靜慮各四。無色界一。若得第二靜慮善心。未離初靜慮染。彼成就欲界初靜慮各十二。第二靜慮十。第三第四靜慮各四。無色界一。若已離初靜慮染。未得第三靜慮善心。彼成就欲界初二靜慮各十二。第三第四靜慮各四。無色界一。若得第三靜慮善心。未得第四靜慮善心。彼成就欲界初二靜慮各十二。第三靜慮六。第四靜慮四。無色界一。若得第四靜慮善心。未得空無邊處善心。彼成就欲界初二靜慮各十二。第三第四靜慮各六。無色界一。若得空無邊處善心。諸說彼地近分有四意近行者。彼成就欲界初二靜慮各十二。第三第四靜慮各六。空無邊處四。上三無色各一。諸說彼地近分唯有一意近行者。彼成就四無色各一。餘如前說。若生初靜慮。若未得第二靜慮善心。彼成就初靜慮十二。第二靜慮八。第三第四靜慮各四。無色界一。成就欲界一。謂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總緣色等為境起故。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聲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若緣所起身表。即有緣色捨意近行。此心若緣所起語表。即有緣聲捨意近行。此心若緣所變化事以總緣故。即有緣法捨意近行。有說。彼成就六。謂六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若得第二靜慮善心。未離初靜慮染。彼成就第二靜慮十。餘如前說。若已離初靜慮染。未得第三靜慮善心。彼成就第[5]二靜慮十二。餘如前說。若得第三靜慮善心。未得第四靜慮善心。彼成就第三靜慮六。餘如前說。若得第四靜慮善心。未得空無邊處善心。彼成就第四靜慮六。餘如前說。若得空無邊處善心。有說。彼成就空無邊處四。上三無色各一。有說。彼成就四。無色各[6]一。餘如前說。生第二靜慮。若未得第三靜慮善心。彼成就第二靜慮十二。第三第四靜慮各四。無色界一。欲界如前說。成就初靜慮一。謂法捨意近行。以總緣故。有說。成就三。謂色聲法捨意近行。若緣所起身表。即有緣色捨意近行。若緣所起語表。即有緣聲捨意近行。若緣所變化事。以總緣故。即有緣法捨意近行。有說。彼成就四。謂色聲觸法捨意近行。以生第二靜慮。起初靜慮三識身時。容有彼眷屬。別緣色聲觸。初靜慮地無覆無記意識現在前故。或通果心總別緣故。若得第三靜慮善心。未得第四靜慮善心。彼成就第三靜慮六。餘如前說。若得第四靜慮善心。未得空無邊處善心。彼成就第四靜慮六。餘如前說。若得空無邊處善心。有說。彼成就空無邊處四。上三無色各一。有說。彼成就四。無色各一。餘如前說。生第三靜慮。若未得第四靜慮善心。彼成就第三靜慮六。第四靜慮四。無色界一。欲界初靜慮如前說。成就第二靜慮一。謂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總緣色等為境起故。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觸法捨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若得第四靜慮善心等如前說。生第四靜慮。成就多少應准前說。生無色界不成就下。成就自上亦應准前廣說。
問此諸意近行云何得。答離欲界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初靜慮近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初靜慮及彼眷屬十二。得欲界一。謂法捨近行。有說。得三。謂色聲法捨近行。有說。得六。謂六捨近行。離初靜慮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1]二靜慮近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2]三靜慮及彼近分十二。欲界如前說。得初靜慮一。謂法捨近行。有說。得三。謂色聲法捨近行。有說。得四。謂色聲觸法捨近行。離第二靜慮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三靜慮近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三靜慮及彼近分六。欲界初靜慮如前說。得第二靜慮一。謂法捨近行。有說。得三。謂色觸法捨近行。離第三靜慮染。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第四靜慮近分六。第九無間道時得第四靜慮及彼近分六。欲界初二靜慮如前說。得第三靜慮一。有說。得三。如第二靜慮說。離第四靜慮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各得空無邊處四。有說。得一。離空無邊處染。乃至離無所有處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皆唯得一。證阿羅漢果時得欲界初二靜慮各十二。第三第四靜慮各六。空無邊處四。有說一。上三無色各一。已說離染得。受生得者。謂從上地沒生下地時。得自地一切。及下地隨所應如說得捨。及斷亦應准前廣說。
此十八意近行。由耽嗜出離依有差別故。世尊說為三十六師句。此中順染受名耽嗜依。順善受名出離依。問何故不說無覆無記。答彼亦說在此二中故。謂無覆無記。受有順染品。有順善品。順染品者耽嗜依攝。順善品者出離依攝。問何[3]故說此名師句耶。答此差別句能表大師。是師[4]幖幟故名師句。由此諸句。唯佛大師能知能說無滯礙故。如契經言。若時眾會恭敬信受如來不喜。若[5]不敬受如來不憂。正念正知住清淨捨。有說。此是外道師句。彼於此中有迷執故。有說。此應名為師[6]迹。是諸邪師所遊履故。有說。此應名為怨路。愛名為怨。依此而轉。或諸煩惱皆名為怨。彼依此轉故名怨路。有說此應名為刀道。遊涉此者有傷害故。如說梵志第三意刀。若揮舉時發惡招苦。
問此三十六何界地有幾。答欲界具一切。色界中初二靜慮各有二十。第三第四靜慮各有十。無色界中空無邊處近分。若許有別緣則有五。若說唯總緣則但有二。如是說者。應說有五。四無色根本及上三近分各唯有二。問此三十六。何界地幾緣何界地。答欲界三十六中。十二唯緣欲界繫。十八通緣欲色界繫。六通緣三界繫及不繫。初二靜慮各二十中。四唯緣欲界繫。六唯緣色界繫。六通緣欲色界繫。二通緣色無色界繫及不繫。二通緣三界繫及不繫。第三第四靜慮各十中。二唯緣欲界繫。三唯緣色界繫。三通緣欲色界繫。一通緣色無色界繫。及不繫。一通緣三界繫及不繫。空無邊處近分。若說有五者。三唯緣色界繫。一通緣無色界繫及不繫。一通緣色無色界繫及不繫。若說有二者。一通緣無色界繫及不繫。一通緣色無色界繫及不繫。四無色根本。及上三近分。各有二中二俱通緣無色界繫及不繫。
問此三十六。誰成就幾。答生欲界若斷善根。彼成就欲界十八。初二靜慮各八。後二靜慮各四。四無色各一。若不斷善根。未得色界善心。彼成就欲界三十六。上地如前說。若得初靜慮善心。未離欲界染。彼成就欲界三十六。初靜慮十四。上地如前說。若已離欲界染。未得第二靜慮善心。彼成就欲界十二。初靜慮二十。上地如前說。若得第二靜慮善心。未離初靜慮染。彼成就欲界十二。初靜慮二十。第二靜慮十四。上地如前說。若已離初靜慮染。未得第三靜慮善心。彼成就欲界初靜慮各十二。第[7]二靜慮二十。上地如前說。若得第三靜慮善心。未離第二靜慮染。彼成就欲界初靜慮各十[8]二。第二靜慮二十。第三靜慮十。上地如前說。若已離第二靜慮染。未得第四靜慮善心。彼成就欲界初二靜慮各十二。第三靜慮十。上地如前說。若得第四靜慮善心。未離第三靜慮染。彼成就欲界初二靜慮各十二。後二靜慮各十四。無色各一。若已離第三靜慮染。未得空無邊處善心。彼成就欲界初二靜慮各十二。第三靜慮六。第四靜慮十四。無色各一。若得空無邊處善心。未離第四靜慮染。彼成就空無邊處五。有說二。上三無色各一。下地如前說。若已離第四靜慮染。未得識無邊處善心。彼成就第四靜慮六。空無邊處五。有說二。上三無色各一。下地如前說。若得識無邊處善心。未離空無邊處染。彼成就識無邊處二。上二無色各一。下地如前說。若已離空無邊處染。未得無所有處善心。彼成就空無邊處四。有說一。識無邊處二。上二無色各一。下地如前說。若得無所有處善心。未離識無邊處染。彼成就無所有處二。有頂一。下地如前說。若已離識無邊處染。未得有頂善心。彼成就識無邊處一。無所有處二。有頂一。下地如前說。若得有頂善心。未離無所有處染。彼成就有頂二。下地如前說。若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有頂染。彼成就無所有處一。有頂二。下地如前說。若已離有頂染。彼成就有頂一。下地如前說。生初靜慮。若未得第二靜慮善心。彼成就初靜慮二十。第二靜慮八。後二靜慮各四。四無色各一。成就欲界一。謂法出離依捨。有說成就三。謂色聲法出離依捨。有說成就六。謂六出離依捨。若得第二靜慮善心。未離初靜慮染。彼成就第二靜慮十四。餘如前說。若已離初靜慮染。未得第三靜慮善心。彼成就初靜慮十二。第二靜慮二十。餘如前說。如是乃至離有頂染。廣說如前。如生初靜慮如是生第二靜慮等准前廣說。如理應知。得捨斷三亦准[1]前說。如契經說。以六出離依喜。為仗為依為建立故。於六耽嗜依喜。能棄能捨及能變吐。如是便斷。以六出離依憂。為仗為依為建立故於六耽嗜依憂。能棄能捨及能變吐。如是便斷。以六出離依捨。為仗為依為建立故。於六耽嗜依捨。能棄能捨及能變吐。如是便斷。當知此說暫斷[2]名斷。復言以六出離依喜。為仗為依為建立故。於六出離憂。能棄能捨及能變吐。如是便斷。當知此說離欲界染。復言以六出離依捨。為仗為依為建立故。於六出離依喜。能棄能捨及能變吐。如是便斷。當知此說離第二靜慮染。復言以一種性所依捨。為仗為依為建立故。於種種性所依捨。能棄能捨及能變吐。如是便斷。當知此說離第四靜慮染。復言以非[3]彼性類。為仗為依為建立故。於一種性所依捨。能棄能捨及能變吐。如是便斷。當知此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非彼性類者。謂無漏道要由此道。能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故。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三十九
校注
[0714006] 唯【大】下同,惟【宋】【元】【明】【宮】下同 [0715001] 任【大】,在【元】,住【明】 [0715002] 謂【大】,〔-〕【宋】【元】【明】【宮】 [0715003] 其【大】,〔-〕【宮】 [0715004] 一【大】,諸一【宋】【元】【明】【宮】 [0715005] 是故說【大】,〔-〕【宋】【元】【明】【宮】 [0716001] 以【大】,以者【宋】【元】【明】【宮】 [0716002] 是【大】,女【宋】【元】【明】【宮】 [0716003] 地【大】,近【宋】【元】【明】 [0716004] 行【大】,〔-〕【宮】 [0716005] 但【大】,〔-〕【宋】【元】【明】【宮】 [0716006] 離【大】,雜【宋】【元】【明】 [0716007] 慮【CB】【麗-CB】【宋】【元】【明】【宮】,應【大】 [0716008] 有【大】,〔-〕【宋】【元】【明】【宮】 [0716009] 唯【大】,〔-〕【宋】【元】【明】【宮】 [0717001] 緣【大】,〔-〕【宮】 [0717002] 欲【大】,故【宮】 [0717003] 意【大】*,〔-〕【宋】【元】【明】【宮】* [0717004] 謂【大】,諸【宋】【元】【明】 [0717005] 二【大】,三【元】【明】 [0717006] 一【大】,二【元】【明】 [0718001] 二【大】,三【宮】 [0718002] 三【大】,二【宋】【元】【明】【宮】 [0718003] 故【大】,〔-〕【宋】【元】【明】【宮】 [0718004] 幖【大】,摽【宋】【宮】 [0718005] 不【大】,不喜不【宋】【元】【明】【宮】 [0718006] 迹【大】,有【宋】【元】 [0718007] 二【大】*,三【宋】【元】【明】【宮】* [0718008] 二【大】,〔-〕【宮】 [0719001] 前【大】,〔-〕【宮】 [0719002] 名斷【大】,〔-〕【宮】 [0719003] 彼【大】,躭【宮】【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7 冊 No. 154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楊忠權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法雲寺出版之光碟,日本瑜伽行思想研究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