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大智度論

[16]大智度論釋[17]七喻品第[18]八十五(卷第九十五)

[19]【經】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諸法性無所有非佛所作非辟支佛所作非阿羅漢所作非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所作非向道人非得果人[20]諸菩薩所作云何分別有諸法異——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人是天乃至是非有想非無想天用是業因緣故知有生地獄者是業因緣故知有生畜生餓鬼者是業因緣故知有生人中生四天王天乃至[21]生非有想非無想天者是業因緣故知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者是業因緣故知是諸菩薩摩訶薩是業因緣故知是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22]世尊無性法中無有業用作業因緣故若墮地獄餓鬼畜生若生人天乃至生非有想非無想天以是業因緣故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摩訶薩行菩薩道當得一切種智得一切種智故能拔[23]出眾生於生死中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無性法無業無果[24]須菩提凡夫人不入聖法不知諸法無性相顛倒愚癡故起種種業因緣是諸眾生隨業得身若地獄身若畜生身若餓鬼身若人身若天身——[25]若四天王天身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身是無性法無業無果報無性常是無性如須菩提所言『若一切法無性云何是須陀洹乃至諸佛得一切種智』須菩提於汝意云何道是無性不須陀洹果乃至諸佛一切種智是無性不

須菩提言「世尊道無性須陀洹果亦無性乃至諸佛一切種智亦[1]無性

「須菩提無性法能得無性法不

「不也世尊

佛告須菩提「有性法能得有性法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無性法及道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須菩提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方便力見眾生以顛倒故著五眾無常中常[2][3]中樂相不淨中淨相無我中我相著無所有處是菩薩以方便力故於無所有中拔出眾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凡夫人所著頗有實不異不著故起業業因緣故五道生死中不得脫

佛告須菩提「凡夫人所著起業處無如毛髮許實事但顛倒故須菩提今為汝說譬喻智者以譬喻得解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如夢中所見人受五欲樂有實住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夢尚虛妄不可得何況住夢中受五欲樂

「於汝意云何諸法若有漏[4]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頗有不如夢者不

「世尊諸法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無不如夢者

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夢中有五道生死往來不

「世尊無也

「於汝意云何夢中有修道用是修道若著垢若得淨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是夢法無有實事不可說垢

「於汝意云何鏡中像有實事能起業因緣用是業因緣墮地獄餓鬼[5]若人若天——四天王天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處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是像無有實事但誑小兒是事云何當有業因緣用是業因緣當墮地獄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

「於汝意云何是鏡中像有修道用是修道若著[6]若得[7]淨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像空無實事不可說垢

「於汝意云何如深澗中有[8]是嚮有業因緣用是業因緣若墮地獄乃至若生非有想非無想處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是事空無有實音聲云何當有業因緣用是業因緣墮地獄乃至生非有想非無想處

「於汝意云何是嚮頗有修道用是修道若著垢若得淨不

「不也世尊是事無實不可說是垢是淨

「於[A1]汝意云何如焰非水水相非河河相是炎頗有業因緣用是業因緣墮地獄乃至生非有想非無想處不

「不也世尊焰中水畢竟不可得但誑無智人眼云何當有業因緣用是業墮地獄乃至生非有想非無想處

「於汝意云何是焰有修道用是修道若著垢若得淨不

「不也世尊是焰無有實事不可說垢淨」

「於汝意云何[9]揵闥婆城如日出時見揵闥婆城無智人無城有城想無廬觀有廬觀想[10][11]園有園想是揵闥婆城頗有業因緣用是業因緣墮地獄乃至[12]生非有想非無想處不

「不也世尊是揵闥婆城畢竟不可得但誑愚夫眼云何當有業因緣用是業因緣墮地獄乃至生非有想非無想處

「於汝意云何是揵闥婆城有修道用是修道若著垢若得淨不

「不也世尊是揵闥婆城無有實事不可說垢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幻師幻作種種物若象若馬若牛若羊若男若女於汝意云何是幻有業因緣用是業因緣墮地獄乃至生非有想非無想處不

「不也世尊是幻法空無實事云何當有業因緣用是業因緣墮地獄乃至生非有想非無想處

「於汝意云何用是幻有修道用是修道若著垢若得淨不

「不也世尊是法無有實事不可說垢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如佛所化人是化人有業因緣用是業因緣墮地獄乃至生非有想非無想處不

「不也世尊是化人無有實事云何當有業因緣用是業因緣墮地獄乃至生非有想非無想處

「於汝意云何是化人有修道用是修道若著垢若得淨不

「不也世尊是事無有實不可說垢

佛告須菩提[13]於意云何於是空相中有垢者有淨者不

「不也世尊是中無所有[14]有著垢者[15]有淨者

「須菩提如無有著垢者[16]有淨者以是因緣故亦無垢何以故住我我所眾生有垢有淨實見者不垢不淨如實見者不垢不淨如是亦無[17]有垢[18]

[19]【論】

問曰

佛已處處答是事今須菩提何以復問

答曰

義雖一所因事異所謂一切法若有佛若無佛諸法性常住空無所有非賢聖所作般若波羅蜜甚深微妙難解難量不可以有量能知諸佛賢聖憐愍眾生故以種種語言名字譬喻為說利根者解聖人意鈍根者處處生著著於語言名字若聞說「空」則著空聞說「空亦空」亦復生著若聞「一切法寂滅相語言道斷」而亦復著自心不清淨故聞聖人法為不清淨如人目[1]視清淨珠見其[2]目影便謂珠不淨佛種種因緣說見有過罪而生於疑作是言「若一切法空空亦空[3]何分別有六道」常生如是等疑難故須菩提以經將訖為眾生處處問是事是故重問

佛可須菩提意

問曰

須菩提以「有」難「空」佛云何可其意

答曰

佛可[4]其說「[5]諸法空常住有佛無佛不異」不可其難「云何分別有六道等」何以故以其難欲破空故

是中佛解其所難所謂凡夫人不入聖法未得聖道不知無所有性不善修習空三昧故顛倒者四顛倒愚癡者三界繫無明雖不說餘煩惱而此二法虛誑不實顛倒即是妄語虛誑若從顛倒所生業及果報以根本不實故眾生雖[6]深著亦無定實[7]以是故五道皆空但有假名

又汝難諸賢聖是諸賢聖以斷顛倒差別故有異名以顛倒不實故無所斷又復滅失無所有故名為「斷」若實有法可斷尚無斷法[8]況顛倒是故一切賢聖果皆是無所有斷顛倒即是聖人果果即是斷為果所修道亦同無所有是故修道時必當用空無相無作果分別故賢聖有差別今實無所有法不能得無所有云何有差別是故不應難

須菩提意若但顛倒故有世間若有顛倒亦應有實虛實相待故是故問「世尊凡夫所著頗有實[9][10]著起業業因緣故六道生死不得解脫

佛答[11]「不

何以故此中佛自說因緣「但顛倒故生著若無顛倒云何有相[12]待實法乃至無毫釐許實事[13]畢竟無故

[14]

諸佛所行實義所謂畢竟空此非實耶

答曰

是第一義空亦因分別凡夫顛倒故說若無顛倒亦無第一義若凡夫顛倒少[15]多有實第一義亦應有實

問曰

若二俱不實云何得解脫如人手垢還以垢洗云何得淨

答曰

諸法實相畢竟空第一[16]義實清淨以有凡夫顛倒不清淨法故有此清淨法——不可破壞不變異故以人於諸法實相起著欲生煩惱是故說「是法性空無所有無所有故無實

雖二法皆不實而不實中有差別如十善十不善二事皆有為法故虛誑不實而善不善有差別——殺生法故墮惡道不殺故生天上如布施偷盜二事雖取相著心是虛誑不實而亦有差別如眾生乃至知者見者無所有而惱眾生有大罪[17]念眾生有大福如慈能破瞋施能破慳[18]雖二事俱是不實而能相破是故佛說「諸法無有根本定實如毫釐許所有

欲證明是事[19]說夢中受五欲譬喻

須菩提意若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性今何以故現有眼見耳聞法以是故佛說夢譬喻如人夢力故雖無實事而有種種聞見瞋處喜處覺人在傍則無所見如是凡夫人無明顛倒力故妄有所見聖人覺悟則無所見一切法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20]不實虛妄故有見聞

又如夢中見六道生死往來見須陀洹乃至阿羅漢夢中無是法而夢見夢中實無淨無垢業果報六道亦如是顛倒因緣故起業[21]業果報亦應空除却顛倒故名為道顛倒無實故道亦不應[22]

鏡中像焰乃至如化亦如是

佛反問須菩提「於是法中有垢者有淨者不

須菩提意一切法中無我云何當說有垢有淨者是故言無

佛言「若無受垢受淨者淨亦無

問曰

若分別諸法阿毘曇等經中有垢有淨但受垢淨者無三毒等諸煩惱是垢三解脫門諸助道法等是淨

答曰

雖有是說是事不然[23]若眾生法無所屬[24]無作者若無作者亦無作法[25]無縛無解如人為火所燒畏而捨離非火離火眾生亦如是畏五眾苦故捨離非苦離苦若無垢淨者無有解脫

復次佛此中自說因緣所謂「我我所法中住眾生受垢受淨我畢竟無故垢淨無住處住處無故無垢無淨

問曰

我雖無[26]我見實有[27]夫人住此中起諸煩惱

答曰

若無我我見無所緣無所緣云何得生

問曰

雖無我於五眾中邪行謂有我生我見五眾是我[28]我所

答曰

若以五眾中定生我見因緣於他五眾中何以故不生若於他五眾生者則為大錯亂是故我見無有定[29]但顛倒故生

問曰

若顛倒生何以故但自於己身生見

答曰

是顛倒狂錯不應求其實事又復於無始生死中來自於相續五眾中生著是故佛說「住我心眾生受垢[1]受淨

又實見者無垢無淨若我定有實見者應有垢淨如實見者不垢不淨[2]是因緣[3]故無垢無淨無垢無淨者見諸法實相[4]又於諸法實相亦不著是故無垢諸法實相無相可取是故無淨復次八聖道中不著是名無淨除諸煩惱不著顛倒是名無[5][6]

[7]大智度論釋[8]平等品第[9]八十六

[10]【經】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見實者不垢不淨見不實者亦不垢不淨何以故一切法性無所有故世尊無所有中無垢無淨所有中亦無垢無淨世尊無所有中有所有中亦無垢無淨世尊云何如實語者不垢不淨不實語者亦不垢不淨

佛告須菩提「是諸法平等相我說是淨須菩提何等[11][12]淨是諸法平等所謂如不異不誑法相法性法住法位實際有佛無佛法性常住是名淨世諦故說非最第一義最第一義過一切語言論議音聲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空不可說如夢如嚮如焰如影如幻如化云何菩薩摩訶薩用是如夢如嚮如焰如影如幻如化法無有根本定實云何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願——『我當具足檀波羅蜜乃至具足般若波羅蜜我當具足神通波羅蜜具足智波羅蜜具足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乃至具足八聖道分我當具足三解脫門八背捨九次第定我當具足佛十力乃至具足十八不共法我當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具足諸陀隣尼門諸三昧門我當放大光明遍照十方知諸眾生心如應說法』

[13]言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汝所說諸法如夢如嚮如焰如影如幻如化不

須菩提言「爾世尊世尊若一切法如夢乃至如化菩薩摩訶薩云何行般若波羅蜜世尊是夢乃至[14]如化虛妄不實世尊不應用不實虛妄法能具足檀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不實虛妄法不能具足檀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行是不實虛妄法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是一切法皆是憶想思惟作法用是思惟憶想作法不能得一切種智

「須菩提是一切法能助道法不能益[15]其果所謂是諸法無生無出無相菩薩從初發[16]意已來所作善業若檀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何以故知諸法皆如夢乃至如化如是等法不具足檀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不能得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摩訶薩所作善業檀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知如夢乃至如化亦知一切眾生如夢中行乃至知如化中行是菩薩摩訶薩不取般若波羅蜜是有法用是不取故得一切種智知是諸法如夢無所取乃至諸法如化無所取何以故般若波羅蜜是不可取相禪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不可取相

「是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是不可取相已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一切法不[17]可取相無根本定實如夢乃至如化用不可取相法不能得不可取相法但以眾生不知不見如是諸法相是菩薩摩訶薩為是眾生故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從初發意已來所有布施為一切眾生故乃至有所[18]修智慧皆為一切眾生不為己身菩薩摩訶薩不為餘事故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為一切眾生故

「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見眾生無眾生但眾生相中住乃至無知者無見者知見相中住令眾生遠離顛倒遠離已置甘露性中[19]住是中[20]無有妄相所謂眾生相乃至知者見者相是時菩薩動心念心戲論心皆捨常行不動心不念心不戲論心須菩提以是方便力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自無所著亦教一切眾生令得無所著世諦故非第一義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世尊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得諸佛法以世諦故得以第一義中得

佛言「以世諦故說佛得是法是法中無有法可得是人得是法何以故是人得是法是為大有所得用二法無道無果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行二法無道無果行不二法有道有果不

佛言「行二法無道無果行不二法亦無道無果若無二法[21]不二法即是道即是果何以故用如是法得道[22]用是法不得道不得果——是為戲論諸平等法中無有戲論無戲論相是諸法平等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諸法無所有性是中何等是平等

佛言「若無有法無有無法亦不說諸法平等相除平等更無餘法離一切法平等相平等者若凡夫若聖人不能行不能到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乃至佛亦不能行亦不能到

佛言「是諸法平等一切聖人皆不能[1]不能到所謂諸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諸菩薩摩訶薩及諸佛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者一切諸法中行力自在云何說佛亦不[2]能行不能到

佛告須菩提「若諸法平等與佛有異應當如是問須菩提[3][4]諸凡夫人平等諸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諸菩薩摩訶薩諸佛及聖法皆平等[5]是一[6]平等無二所謂是凡夫人是須陀洹乃至佛是一切法平等中皆不可得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諸法平等中皆不可得——是凡夫人乃至是佛世尊凡夫人須陀洹乃至佛為無有分別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法平等中[7]無有分別是凡夫人是須陀洹乃至是佛

「世尊若無分別諸凡夫人須陀洹乃至佛云何分別有三寶現於世[8]間——佛寶法寶僧寶

佛言「於意云何佛寶法寶僧寶與諸法等異不

須菩提白佛言「如我從佛所聞義佛寶法寶僧寶與諸法等[9]無異世尊是佛寶法寶僧寶即是平等是法皆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佛有是力能分別無相諸法處所是凡夫人是須陀洹是斯陀含是阿那含是阿羅漢是辟支佛是菩薩摩訶薩是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分別諸法[10]當知是地獄是餓鬼是畜生是人是天——是四天王天乃至是他化自在天是梵天乃至是非有想非無想[11]處天是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內空乃至是無法有法空是佛十力乃至是十八不共法不

須菩提言「不知也世尊

「以是故須菩提當知佛有大恩力於諸[12]法等中不動而分別諸法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於諸法等中不動凡夫人亦於諸法平等[13]中不動須陀洹乃至辟支佛亦於諸法平等中不動世尊若諸法等相即是凡夫人相即是須陀洹相乃至諸佛即是平等相世尊今諸法各各相所謂色相異識相異眼相異意相異地相異識相異欲相異癡相異邪見相異禪相異無量心相異無色定相異四念處相異乃至八聖道分相異檀波羅蜜相異乃至般若波羅蜜相異三解脫門相異十八空相異佛十力相異四無所畏相異四無礙智相異十八不共法相異有為法性異無為法性異是凡夫人相異乃至佛相異——諸法各各相[14]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諸法異相中不作分別若不作分別不能行般若波羅蜜若不行般若波羅蜜不能從一地至一地若不從一地至一地不能入菩薩位不能入菩薩位故不能過聲聞辟支佛地不能過聲聞辟支佛地故不能具足神通波羅蜜不具足神通波羅蜜[15][16]能具足檀波羅蜜乃至不能具足般若波羅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供養諸佛於諸佛所種善根用是善根能成就眾生淨佛國土

佛告須菩提「如汝所問『是諸法相亦是凡夫人亦是須陀洹乃至佛世尊是諸法各各相所謂色相異乃至有為無為法相異云何菩薩摩訶薩觀一相不作分別』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色相空不乃至諸佛相空不

「世尊實空

「須菩提空中各各相法可得不所謂色相乃至諸佛相

須菩提言「不可得

佛言「以是因緣故當知諸法平等中非凡夫人亦不離凡夫人乃至非佛亦不離佛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平等為是有為法為是無為法

佛言「非有為法非無為法何以故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須菩提是有為[17]無為法是二法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佛亦以世諦故說非以第一義何以故第一義中無身行無口行無意行亦不離身意行得第一義是諸有為法無為法平等相即是第一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第一義中不動[18]行菩薩事饒益眾生

【論】

釋曰

須菩提思惟「佛答實見者妄見者無異垢淨見無故」思惟已問佛「見實者無垢無淨見不實者亦不垢不淨一切法性無所有故無所有中無垢無淨所有中亦無垢無淨

無所有斷滅見故不應有垢淨所有[19]無常見故不應有垢淨所有若決定是有則不從因緣生不從因緣生故常常故無垢無淨

須菩提白佛「實見者不實見者是義云何

佛答「垢淨雖無別相可說諸法平等故是名為淨若分別說垢淨相是事不然一切法平等故我說名淨

佛告須菩提「諸法[20]實相法性法住法位實際是平等菩薩入是[21]平等中心無憎愛是法有佛無佛常住

作法皆是虛誑是故說「無作法有佛無佛常住

聽者心即取相著是諸[1]法平等如人以指指月[2]知者但[3]觀其指而不視月是故佛說「諸法平等相亦如是皆是世諦世諦非實但為成辦事故說」譬如以金貿草[4]知者言「何以以貴易賤」答曰「我事須用故

是平等義不可說一切名字語言音聲悉斷何以故諸法平等是無戲論寂滅相但覺觀散心中有語言故有所說

須菩提從佛聞諸法平等相解其旨趣為諸新發意菩薩故問「世尊若一切法空不可說如夢乃至如化云何菩薩於無根本法中而生心[5]作是願『我當具足檀波羅蜜乃至為眾生如應說法』

佛以反問答須菩提「布施等乃至陀羅尼門[6][7]法等此諸法非如幻如夢等耶

須菩提言「實爾」是諸法雖有利益不出於如夢法

須菩提復問「世尊夢等法皆虛妄不實菩薩為求實法故行般若波羅蜜得佛道云何行不實法不實法不能行檀波羅蜜等

佛可須菩提言「如是如是布施等法皆是思惟憶想分別作起生法不得住如是法中成一切種智

[8]時眾中聽者心生懈怠是故佛說「是一切法皆是助道因緣

若於是法中邪行謬錯是名不實若直行不謬即是助道法是法為助道故不為果是布施等是有為法道亦有為同相故相益道果者所謂諸法實無[9]出生一相無相寂滅涅槃是故於涅槃不能有益如時雨能益草木不益虛空是故菩薩知是助道法及道果從初發心來所作善法布施等知皆是畢竟空如夢乃至如化

問曰

若菩薩知諸法實相何用行布施等為

答曰

佛此中說「布施等不具足不能成就眾生

菩薩莊嚴身及音聲[10]語言得佛神通力以種種方便力能引導眾生是故菩薩為成就眾生故行檀波羅蜜亦不取檀波羅蜜若有若無相亦不戲論如夢等諸法直行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可取[11]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不[12]可取相

知一切不可取相已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是念「一切無根本不可取相如夢乃至如化以不可取法不能得不可取相法但以眾生不知是法故我為是眾生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從初發心[13]來所有布施為一切眾生所謂布施等諸善法為一切眾生故修不自為身

此中佛自說因緣「不為餘事故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為一切眾生故」所以者何是菩薩遠離[14]怜愍眾生心但行般若波羅蜜求諸法實相或墮邪見中是人未得一切智[15][16]求一切智事心未調柔故墮諸邊諸法實相難得故是故佛說「菩薩從初發心怜愍眾生故著心漸[17]不戲論畢竟空——若空有此過若不空有彼過等

問曰

如餘處「菩薩自利益亦利益眾生」此中何以但說利益眾生不說自利自利利人有何咎

答曰

菩薩行善道為一切眾生此是實義餘處說「自利亦利益眾生」是為凡夫人作是說然後能行菩薩道入道人有下下者但為自度故行善法中者自為亦為他上者但為他人故行善法

問曰

是事不然下者但自為身中者但為眾生上者自利亦利他人若但利他不能自利云何言上

答曰

不然世間法爾自供養者不得其福自害其身而不得罪以是故為自身行道名為下人一切世人但自利身不能為他若自為身行道[18]是則[19]斷滅自為愛著故[20]自能捨[21]己樂但為一切眾生故行善法是名上人與一切眾生異故若但為眾生故行善法眾生未成就自利則為具足若自利益又為眾生是為雜行求佛道者有三種一者[22]但愛念佛故自為己身成佛二者為己身亦為眾生三者但為眾生——是人清淨行道破我顛倒故

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無眾生乃至無知者見者安住是中拔出眾生[23]着甘露性中甘露性者所謂一切助道法何以故行是法得至涅槃涅槃名甘露住是甘露性中我等[24]妄想不復生[25]是菩薩自得無所著亦令眾生得無所著是名第一利益眾生

問曰

上說「但利益眾生故行道」今何以故「自得無所著令眾生得無所著」

答曰

不得已故若自無智慧何能利人以是故先自得無所著然後教人若是功德可得與他如財物者諸佛大菩薩所有功德皆應與他乃至調達[26]怨賊皆可與之然後更自修集功德但是事不然不可我作而他得

是亦世俗說非第一義何以故第一義中無眾生無一無異等分別諸法相此中說[1]亦無所著處

復次如先說「不可說相是第一義」此中可說故是世俗

爾時須菩提問「佛於道場所得法為用世諦故得為用第一義諦

須菩提意若以世諦故得[2]即是虛妄不實若以第一義故得第一義中無得無得者不可說不可受

佛答以世俗語言故[3]說「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中無得者無有得法何以故若是人得是法即是二法二法中無道無果二法者是菩薩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二法[4]是世諦故有若二者佛法何得不虛妄若有人不得第一義但以二法分別諸法是則虛妄諸佛大菩薩得第一義故為度眾生令得第一義雖分別諸法非是虛妄

須菩提復問「世尊若用二法無道無果今以不二法故有道有果耶

佛答「二法無道無果不二法亦無道無果

問曰

餘處說「二法是凡夫法不二法是賢聖法」如《毘摩羅[5]詰經》不二入法門中說

答曰

不二[6]入是真實聖法或有新發意菩薩未得諸法實相聞是不二法取相生著是故或稱讚不二法或時毀呰

又佛遮二邊說中道所謂非二非不二二法[7]名各各別相不二名一空相以是一空相破各各別異相破已事訖還捨不二相——是即是道是果何以故諸賢聖雖讚歎無二法為不著故

用是法得道得果用是法無道無果——即是戲論無戲論是平等法

須菩提白佛言「若諸法無所有性何等是平等

佛答「若離有性無性假名為平等若菩薩不說一切法有——不說一切[8]法性不說一切法相等顯示亦不說無法——無法性無法相等顯示亦不說離是二邊更有平等相一切處不取平等相[9]不言無是平等不妨行諸善法是名諸法平等

復次諸法平等者所謂出過一切法

問曰

先處處[10]說「諸法即是平等相平等即是諸法實名異而義同色如非色非離色」今何以說「平等出過一切法」

答曰

一切法有二種一者色等諸法體二者色等法中行——凡夫邪行賢聖正行此中說平等於凡夫行中出不言色等中出

復次平等無能行無能到於是須菩提驚問「佛亦不能行[11]不能到

須菩提謂是法雖甚深微妙難行是事佛應當得

佛答「從須陀洹乃至佛皆無能行無能到

佛意三世十方佛不能行不能到何況一佛平等性自爾故

須菩提復問「佛於一切法中行力自在佛無礙智慧無處不到云何言不能行不能到

佛答「若佛與平等異應有是難『何以不能行不能到』今凡夫平等須陀洹平等佛平等皆一平等無二無分別」是凡夫乃至佛自性不能自性中行不能自性中到自性應他性中行是故佛說「若佛與平等異佛應行平等但佛即是平等故不行不到非以智慧少故

須菩提白佛[12]「若平等凡夫乃至佛不可得異今凡夫聖人不應有差別

佛可須菩提問「平等中無差別世諦故凡夫法中有差別

復問「若凡夫乃至佛無有差別云何三寶[13]大現於世間大利益眾生

佛答平等即是法寶法寶即是佛寶僧寶何以故未得法時不名為佛得平等法故名為佛得是平等法故分別有須陀洹等差別

須菩提受佛教「是法皆無合無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14]唯佛有是力於空無相中分別是凡夫是聖人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諸佛不分別是法云何當知有地獄乃至十八不共法

問曰

諸佛如日出不能令高者下下者高但能照明萬物令有眼者別識諸佛亦如是亦不轉諸法相但以一切智照為人演說令知汝何以故言「若[15]佛不分別諸法云何知有地獄乃至十八不共法」如今畜生等現目所見人皆識知何須佛說

答曰

佛雖不作好醜諸[16]而演說示人知有二種一者凡夫虛妄知二者如實知[17]知畜生等相是凡[18]人虛妄知佛為知實相故言「佛不分別諸法云何知有地獄等

復次諸佛法寂滅相無戲論此中若分別有地獄等相不名為「寂滅」[19]不二」「無戲論法」佛雖知寂滅不二相亦能於寂滅相中分別諸法而不墮戲論

離諸法實相者雖眼見畜生等亦不能如實知其相如牛尾等諸分邊和合更有牛法生是為一諸分多牛法一一不作多多不作一

有人言此說非也除此諸分應更有牛法力用可見

牛法眾分和合生而牛法不異眾分何以故見此眾分合故名為見牛更不見餘物為牛異者破一一者破異不一不異破一異若無一異云何有不一不異若入[1]是諸法平等中爾時始如實得牛相

是故言「若佛不分別諸法相不說二諦云何善說畜生等所謂於平等不動而分別諸法」不動者分別諸法時不著一異相

須菩提白佛「如佛於諸法等中不動辟支佛乃至凡夫於諸法等中亦不動何以故諸佛平等相乃至凡夫亦平等相世尊若爾者佛云何分別諸法是色異色性異受性異乃至有為無為性異若不分別諸法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得從一地至一地乃至淨佛國土

佛答「於汝意云何推尋色等相為是[2]空不

「世尊[3][4]

「空中有異[5]相法不

答言「不」何以故是畢竟空以無相智慧可解是中云何有異相

佛語須菩提若空中無異相空便是實是故汝云何於空中分別諸法作是難

畢竟空中空亦不可得各各相亦不可得汝云何以空各各相為難

以是因緣故當知諸法平等中無分別故無凡夫人但凡夫人非實相不離實相凡夫實相即是聖人相是故言「不但凡夫不離凡夫乃至佛亦如是

須菩提以平等相大利益欲知平等定相是故問「為是有為為是無為

佛答「非有為非無為」何以故若有為皆是虛誑作法若無為無為法無生住滅故無法無法故不得名無為因有為故有無為如經中說「離有為無為不可得」如離長無短是相待義

問曰

[6]有為法是無常無為法是常云何言「離有為無為不可得」

答曰

無為法無分別故無相若說常相[7]不得言無相破有為法故名無為更無異法如人閉在牢獄穿牆得出破壁是空更無異空空亦不從因緣生無為法亦如是有為法中先有無為性破有為即是無為是故說「離有為無為不可得」是有為無為性皆不合不散一相所謂「無相」

佛以世諦故說是事非第一義何以故佛自說因緣「第一義中無身意行有為無為法平等即是第一義

觀是有為無為法平等亦不著一相菩薩於第一義中不動而利益眾生方便力故種種因緣為眾生說法[8][9]

大智度[10]論卷第[11]九十五


校注

[0721016] (大智五)十二字【大】大智度經論釋第八十四品訖第八十五品【聖】大智度經第八十四法性無作品【石】釋乃至八十五八字三本俱在經前行 [0721017] 七喻【大】七譬【宮】 [0721018] 八十五【大】八十五(訖第八十六品)【宋】【元】【宮】(經作七喻品)夾註【明】 [0721019] 經【大】〔-〕【宋】【宮】【聖】不分卷【石】 [0721020] 諸【大】〔-〕【宋】 [0721021] 生【大】〔-〕【宋】【元】【明】【宮】【聖】 [0721022] 陀【大】〔-〕【聖】 [0721023] 出【大】〔-〕【聖】【石】 [0721024] 報【大】無報【石】 [0721025] 若【大】〔-〕【宋】【元】【明】【宮】【聖】【石】 [0722001] 無【大】〔-〕【石】 [0722002] 相【大】*想【聖】* [0722003] 中【大】相中【石】 [0722004] 若【大】*〔-〕【宋】【元】【明】【宮】【聖】* [0722005] 生【大】生中【宋】【元】【明】【宮】 [0722006] 垢【大】垢淨【石】 [0722007] 淨【大】〔-〕【石】 [0722008] 嚮【大】*響【宋】【元】【明】【宮】* [0722009] 揵【大】*犍【明】*𠃵【石】* [0722010] 無【大】無有【石】 [0722011] 園【大】*薗【石】* [0722012] 生【大】〔-〕【石】 [0722013] 於【大】於汝【元】【明】 [0722014] 有【大】〔-〕【宋】【宮】 [0722015] 有【大】有得【元】【明】 [0722016] 有【大】有得【宋】【元】【明】【宮】 [0722017] 有【大】〔-〕【石】 [0722018] 淨【大】無淨【石】 [0722019] 【論】【大】*〔-〕【宋】【宮】【聖】* [0723001] 瞖【大】翳【聖】 [0723002] 目【大】自【聖】【石】 [0723003] 何【大】何有【宋】【元】【明】 [0723004] 其【大】〔-〕【石】 [0723005] 諸【大】其諸【石】 [0723006] 深【大】染【宋】【元】【明】【宮】 [0723007] 以【大】故以【聖】【石】 [0723008] 況【大】所【石】 [0723009] 生【大】性【石】 [0723010] 著【大】若【宋】【元】【明】【宮】 [0723011] 言【大】〔-〕【石】 [0723012] 待【大】倒【石】 [0723013] 畢【大】〔-〕【石】 [0723014] 曰【大】曰此是【宋】【元】【明】【宮】 [0723015] 多【大】多許【元】【明】【宮】【聖】【石】 [0723016] 義實【大】〔-〕【石】實【宋】【元】【明】【宮】 [0723017] 念【大】悲【宋】【元】【明】【宮】【聖】 [0723018] 雖【大】〔-〕【聖】 [0723019] 故【大】〔-〕【聖】 [0723020] 不【大】無【石】 [0723021] 業【大】〔-〕【石】 [0723022] 實【大】有【聖】【石】 [0723023] 若【大】若無【宋】【元】【明】【宮】【聖】【石】 [0723024] 無【大】無所【聖】【石】 [0723025] 無縛無解【大】無解無縛【聖】 [0723026] 我【大】身【宋】【宮】 [0723027] 夫【大】〔-〕【宋】【元】【明】【宮】 [0723028] 我【大】〔-〕【石】 [0723029] 緣【大】處【元】【明】【石】 [0724001] 受【大】〔-〕【聖】 [0724002] 是【大】是故【石】 [0724003] 故【大】〔-〕【石】 [0724004] 又【大】人【石】 [0724005] 垢【大】垢釋第八十五品【聖】垢釋第八十四品竟【石】 [0724006] 大智度經卷第九十五終【石】 [0724007] 大智度論【大】〔-〕【明】卷第九十六首【石】石山本無造號譯號〔大智六〕十二字-【聖】((大智六))十二字=((大智度經品第八十五平等品九十六))十五字【石】 [0724008] 平等品【大】見實品【宮】 [0724009] 八十六【大】八十六(有本作見實品)【明】八十六品【宮】 [0724010] 【經】【大】〔-〕【宋】【聖】 [0724011] 是淨【大】〔-〕【宋】【元】【明】【宮】 [0724012] 淨【大】淨須菩提【聖】【石】 [0724013] 言【大】告【宋】【元】【明】【宮】 [0724014] 如【大】〔-〕【聖】【石】 [0724015] 其【大】〔-〕【聖】【石】 [0724016] 意【大】心【聖】 [0724017] 可【大】可得【石】 [0724018] 修【大】修習【元】【明】 [0724019] 住【大】住住【宋】【元】【明】【宮】 [0724020] 者【大】〔-〕【宮】【聖】【石】 [0724021] 不【大】無【石】 [0724022] 果【大】果得【聖】 [0725001] 行【大】行亦【元】【明】 [0725002] 能【大】〔-〕【宋】【宮】 [0725003] 今【大】若【石】 [0725004] 諸【大】〔-〕【聖】 [0725005] 是一平等【大】〔-〕【宋】【宮】 [0725006] 平等【大】切法【明】 [0725007] 無【大】〔-〕【宋】【元】【明】【宮】 [0725008] 間【大】〔-〕【宋】【元】【明】【宮】 [0725009] 無【大】無有【宋】【元】【明】【宮】 [0725010] 當知【大】〔-〕【石】 [0725011] 處天【大】天處【聖】【石】 [0725012] 法【大】*法平【宋】【元】【明】【宮】【聖】* [0725013] 中【大】中亦【石】 [0725014] 異【大】〔-〕【宋】【元】【明】【宮】【聖】【石】 [0725015] 故【大】〔-〕【宋】【元】【明】【宮】 [0725016] 能【大】〔-〕【聖】【石】 [0725017] 法【大】*性【宋】【元】【明】【宮】* [0725018] 行【大】成【宋】【宮】【聖】 [0725019] 無【大】中【宋】【元】【明】【宮】【聖】【石】 [0725020] 實【大】〔-〕【石】 [0725021] 平【大】〔-〕【宋】【元】【明】【宮】 [0726001] 法【大】〔-〕【宋】【宮】 [0726002] 知【大】智【聖】 [0726003] 觀【大】視【元】【明】 [0726004] 知【大】智【石】 [0726005] 作【大】〔-〕【宋】【宮】 [0726006] 說【大】法【宋】 [0726007] 法【大】法法【宮】 [0726008] 時【大】是【石】 [0726009] 出【大】出無【元】【明】【聖】【石】 [0726010] 語言【大】言語【石】 [0726011] 相【大】〔-〕【宋】【宮】 [0726012] 可【大】〔-〕【宋】【宮】 [0726013] 來【大】求【明】 [0726014] 怜【大】*憐【明】【聖】【石】* [0726015] 所【大】〔-〕【石】 [0726016] 求【大】而【聖】 [0726017] 薄【大】漸【石】 [0726018] 是【大】〔-〕【宋】【宮】 [0726019] 斷滅【大】折減【元】【明】【宮】 [0726020] 自能【大】能自【宋】【元】【明】【宮】 [0726021] 己【大】巳【聖】【石】 [0726022] 但【大】〔-〕【石】 [0726023] 着【大】於【宋】【元】【明】【宮】【聖】【石】 [0726024] 妄【大】望【聖】【石】 [0726025] 是【大】是名【聖】【石】 [0726026] 怨【大】惡【石】 [0727001] 亦【大】示【石】 [0727002] 即是【大】是即【聖】【石】 [0727003] 說【大】〔-〕【石】 [0727004] 是【大】〔-〕【宋】【宮】 [0727005] 詰【大】鞊【聖】【宮】【石】 [0727006] 入【大】〔-〕【宋】【元】【明】【宮】 [0727007] 名【大】各【宋】〔-〕【石】 [0727008] 法【大】〔-〕【宋】【宮】【聖】【石】 [0727009] 不【大】不憂【宋】【元】【明】【宮】【聖】 [0727010] 說【大】〔-〕【宋】【元】【明】【宮】 [0727011] 不【大】佛亦不【石】 [0727012] 言【大】〔-〕【石】 [0727013] 大【大】〔-〕【元】【明】【聖】【石】 [0727014] 唯【大】雖【宋】【元】【明】【宮】 [0727015] 佛【大】〔-〕【宋】【元】【明】【宮】 [0727016] 事【大】相【聖】 [0727017] 知【大】〔-〕【宋】【元】【明】【宮】 [0727018] 人【大】夫【宋】【元】【明】【宮】【聖】【石】 [0727019] 不【大】無【石】 [0728001] 是【大】若【明】 [0728002] 空【大】虛【石】 [0728003] 實【大】實爾【元】【明】 [0728004] 空【大】爾【石】 [0728005] 相【大】〔-〕【宋】【元】【明】【宮】 [0728006] 有【大】〔-〕【石】 [0728007] 不【大】不可【石】 [0728008] 也【大】〔-〕【宋】【宮】【聖】也釋第八十五品竟【石】 [0728009] 不分卷【石】 [0728010] 論【大】經論【聖】 [0728011] 九十五【大】九十五(釋第八十五品訖八十六品)【宋】【元】九十五(釋第八十四品訖第八十五品)【聖】
[A1] 汝【CB】如【大】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