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大智度論釋大方便品第六十九之餘(卷八十三)
[23]【經】
「世尊!是門,利根菩薩摩訶薩[24]所入。」
佛言:「鈍根菩薩亦可入是門,中根菩薩、散心菩薩亦可入是門;是門無礙,若菩薩摩訶薩一心學者皆入是門。懈怠、少精[25]進、妄憶念、亂心者所不能入,精進、不懈怠、正憶念、攝心者能入。欲住阿鞞跋致地、欲逮一切種智者能入。是菩薩摩訶薩如般若波羅蜜所說當[26]學,乃至如檀波羅蜜所說當學,是菩薩摩訶薩當得一切智。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所有魔事欲起即滅。以是故,菩薩摩訶薩欲得方便力,當行般若波羅蜜。若菩薩摩訶薩如是行、如是習、如是修般若波羅蜜,是[A1]時,無量阿僧祇國土[27]中現在諸佛念是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中生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故。以是故,菩薩摩訶薩應如是思惟:『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得法,我亦當得。』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習般若波羅蜜!若如是習般若波羅蜜,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摩訶薩常應不遠離薩[28]婆若念。[29]若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乃至彈指頃,是菩薩福德甚多。若有人教三千大千世界中眾生自恣布施,教令持戒、禪定、智慧,教令得解脫、解脫知見,教令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辟支佛道,不如是菩薩修般若波羅蜜乃至彈指頃。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中生布施、持戒、禪定、智慧、須陀洹果乃至辟支佛道;[1]十方現在諸佛亦從般若波羅蜜中生,過去、未來諸佛亦從般若波羅蜜中生故。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薩婆若念行般若波羅蜜,若須臾時、若半日、若一日、若一月、若百日、若一歲、若百歲、若一劫、若百劫,乃至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是菩薩修是般若波羅蜜福德甚多;勝於教十方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布施、持戒、禪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教令得須陀洹果乃至辟支佛道。何以故?諸佛從般若波羅蜜中[2]生,說是布施、持戒、禪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須陀洹果乃至辟支佛道。
「若有菩薩摩訶薩如般若波羅蜜所說住,當知是菩薩摩訶薩是阿鞞跋致,為諸佛所念,如是方便力成就;當知是菩薩親近、供養無量千萬億諸佛,種善根,與善知識相隨,久行六波羅蜜,久修十八空、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佛十力乃至一切種智;當知是菩薩住法王子地,滿足諸願,常不離諸佛,不離諸善根,從一佛國至一佛國;當知是菩薩辯才無盡,具足得陀羅尼,身色具足、受記具足故,為眾生受身。
「當知是菩薩善知字門、善知非字門,善於言、善於不言,善於一言、善於二言、善於多言,善[3]知女語、善知男語,[4]善知色乃至識,善知世間性、善知涅槃性,善知法相,善知有為相、善知無為相,善知有法、善知無法,善知自性、善知他性,善知合法、善知散法,善知相應法、善知不相應法、善知相應不相應法,善知如、善知不如,善知法性、善知法位,善知緣、善知無緣,善知陰、善知界、善知入,善知[5]諦、善知十二因緣,善知禪、善知無量心、善知無色定,善知六波羅蜜、善知四念處乃至善知一切種智,善知有為性、善知無為性,善知有性、善知無性,善知色觀、善知受想行識觀乃至善知一切種智觀,善知色色相空、善知受想行識識相空乃至善知菩提菩提相空,善知捨道、善知不捨道,善知生、善知滅、善知住異,善知欲、善知瞋、善知癡,善知不欲、善知不瞋、善知不癡,善知見、善知不見,善知邪見、善知正見、善知一切見,善知名、善知色、善知名色,善知因緣、善知次第緣、善知緣緣、善知增上緣,善知行相,善知苦、善知集、善知滅、善知道,善知地獄、善知餓鬼、善知畜生、善知人、善知天,善知地獄趣、善知餓鬼趣、善知畜生趣、善知人趣、善知天趣,善知須陀洹、善知須陀洹果、善知須陀洹道,善知斯陀含、善知斯陀含果、善知斯陀含道,善知阿那含、善知阿那含果、善知阿那含道,善知阿羅漢、善知阿羅漢果、善知阿羅漢道,善知辟支佛、善知辟支佛果、善知辟支佛道,善知佛、善知一[6]切智、善知一切智道,善知諸根、善知諸根具足,善知慧、善知疾慧、善知有力慧、善知利慧、善知出慧、善知達慧、善知廣慧、善知深慧、善知大慧、善知無等慧、善知[7]寶慧,善知過去世、善知未來世、善知現在世,善知方便、善知待眾生,善知心、善知深心,善知義、善知語,善知分別三乘。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生般若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得如是等利益。」
[8]【論】
釋曰:
須菩提意:以四種門雖安隱,以甚深故,利根者乃得入。佛答:「無不入者。」
須菩提明智慧利根者能入,佛意:但一心精進欲學者可入。譬如熱時,清涼池,有目有足皆可入;雖近,不欲入者則不入。四門、般若波羅蜜池亦如是,四方眾生無有遮者。不懈怠者是正精進,不妄念者是正念,不亂心者是正定,[9]如等四門是正見,正見等安住是戒行——此八聖道能得般若波羅蜜。須菩提小乘智短故,但說「利根者能入」;佛大乘大智故,說「雖中根、鈍根,八法和合故,能入是四門」。佛此中[10]以大悲氣故說「中根、鈍根皆可得入」。
若菩薩能如般若所說六波羅蜜學,不久當得薩婆若。如聲聞法中,不但以正見得道,以[11]八分合行故;大乘法亦如是,不但學般若故得薩婆若,與五波羅蜜合故得。是故說:「菩薩如所說般若波羅蜜,當學得一切智。」
問曰:
上說「但般若能至一切種智」,今何以言「與[12]五波羅蜜合故得至」?
答曰:
常說與六波羅蜜合故得至。或時有清淨佛國,但聞實相得至薩婆若,不用次第行諸波羅蜜。
此中說菩薩得薩婆若,則般若功報已足。今但讚行般若人力勢,如經中說:「是菩薩行般若,所有魔事起即滅。」
從上「諸佛所念」來至此,皆是讚菩薩行般若功德,乃至「分別善知三乘」。
善知字門者,如文字陀羅尼中說。非字名如、法性、實際,此中無文字。略說義,是菩薩無量福德力故,善知二法:世間及[1]涅槃。若厭世苦,則念涅槃;若欲沒涅槃,還念世間。集諸福德道故,善知字;破福德中顛倒故,善知無字。
語、不語亦如是。一語者,以是一語能分別多少淨語、不淨語。一語、二語、多語,男語、女語等,音聲各異。菩薩善知是事故能伏諸邪道及諸豪勝。
善知色乃至識二種相,若常、若無常,如先說。善知捨道者,菩薩從一地至一地,捨下地不憂,得上地不貪。不捨道者,住是地中。
邪見;次世間正見;一切見:學、無學等諸見。行者,十六行。善知須陀洹者,人也;須陀洹道者,見諦道也;須陀洹果,第十六心、心數法及無漏戒等諸法。乃至佛亦如是。善知諸根者,善分別二十二根。
有人言:觀可度眾生根有利鈍,具足者可度,不具足者未可度。又菩薩亦自知善根具足、不具足;如[2]鳥子自知毛羽具足,爾乃可飛。慧者,一切智慧總相。疾慧者,速知諸法。有人雖疾而智力不強,如馬雖疾而力弱;有人雖有強智力而不利,譬如鈍斧雖有大力,不能破物。出慧者,於種種難中能自拔出,亦能於諸煩惱中自拔出三界入涅槃。達慧者,究盡通達,於佛法中乃至漏盡、得涅槃,破壞諸法到法性中。廣慧者,道俗種種經書論議,於佛法中有無,無不悉知。深慧者,觀一切法無[3]量、無相、不可思議。世間深智慧者,能知久遠事,利中有衰、衰中有利。大慧者,總具上諸慧名為大。又復一切眾生中佛為大,諸法中般若為大;知佛、信法,與大法和合,故名為大。無等慧者,於般若中不著般若,能如是深入,更無[4]異法可喻。復次,菩薩漸漸行道,到不可思議性中,無有與等者,故名無等。[5]寶慧者,如如意寶,自無定色,隨前物而變;般若亦如是,自無定相,隨諸法行。又如如意珠,隨願皆得;般若亦如是,有人行者能得佛願,何況餘者!
過去已滅、未來未起,不得言有、不得言無,於是中能行實相,是名善知。現在法念念生滅故不可知,而能通達,是名善知現在世。
方便名欲成辦其事,能具足因緣多少得所,於中不令有失。如菩薩雖行空,不證實際;雖行福德,亦復不著。待眾生[6]者,如[7]估客、大將雖乘[8]駃馬能疾到所止,故待眾人;菩薩亦如是,乘智慧駃馬,雖能疾入涅槃,亦待眾生故不入。
善知眾生種種善惡心。深心者,現在雖惡,其本則好;如父母撾子,外惡內善;如佛度[9]鴦崛魔羅,知其淺心雖惡,深心實[10]善。菩薩觀眾生信等五善根,從深心中來,是時可度。義者有二,亦法、亦名。語者語言,以名字名物。得義無礙、法無礙故,名善知義。辭無礙、樂說無礙故,名善知語。
菩薩住是二善知中,能以三乘度眾生,是名善知分別三乘。
如是難解故[11]解說,易解者不說。
問曰:
何以故先說「善知色乃至識」,後說「知眾、界、入」?何[12]以先說「善知緣」,後說「因、次第、緣、增上」?
答曰:
先廣說,後略說。
復有人言:「先五眾有三種:善、不善、無記。戒眾等五,亦名為五眾。」
緣,先略說,後廣[13]說。
[14]大智度論釋三慧品第七十
[15]【經】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行般若波羅蜜?云何生般若波羅蜜?云何修般若波羅蜜?」
佛言:「色寂滅故,色空故,色虛誑故,色不堅實故,應行般若波羅蜜。受、想、行、識亦如是。如汝[16]所問:『云何生般若波羅蜜?』如虛空生故,應生般若波羅蜜。如汝所問:『云何修般若波羅蜜?』修諸法破壞故,應修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言:「世尊!行般若波羅蜜、生般若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應幾時?」
佛言:「從初發意乃至坐道場,應行、應生、應修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次第心應行般若波羅蜜?」
佛言:「常不捨薩婆若心,不令餘念得入,為行般若波羅蜜、為生般若波羅蜜、為修般若波羅蜜。若心、心數法不行故,為行般若波羅蜜、為生般若波羅蜜、為修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17]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波羅蜜,當得薩婆若不?」
佛言:「不。」
「世尊!不修般若波羅蜜,得薩婆若不?」
佛言:「不。」
「世尊!修不修,得薩婆若不?」
佛言:「不。」
「世尊!非修非不修,得薩婆若不?」
佛言:「不。」
「世尊!若不爾,云何當得薩婆若?」
佛言:「菩薩摩訶薩得薩婆若,如如相。」
「世尊!云何[18]如如相?」
「如實際。」
「云何如實際?」
「如法性。」
「云何如法性?」
「如我性、眾生性、壽命性。」
「世尊!云何我性、眾生性、壽命性?」
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我、眾生、壽命法可得不?」
須菩提言:「不可得。」
佛言:「若我、眾生、壽命不[1]可得,云何當說有我性、眾生性、壽命性?若般若波羅蜜中不說有一切法,當得一切種智。」
須菩提言:「世尊!但般若波羅蜜是不[2]可說?禪波羅蜜乃至檀波羅蜜亦不可說?」
佛告須菩提:「般若波羅蜜不可說,檀波羅蜜乃至一切法——若有為、若無為,若聲聞法、若辟支佛法、若菩薩法、若佛法,亦不可說。」
「世尊!若一切法不可說,云何說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人、是天,是須陀洹、是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是諸佛?」
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眾生名字實可得不?」
「世尊!不可得。」
佛言:「若眾生不可得,云何當說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須陀洹乃至佛?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當學一切法不可說。」
須菩提言:「世尊!菩薩摩訶薩[3]學般若波羅蜜時,應學色、受、想、行、識,乃至應學一切種智?」
佛告須菩提:「[4]是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時,應學色不增不減,乃至應學一切種智不增不減。」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色不增不減學?乃至一切種智不增不減學?」
佛言:「不生不滅故學。」
「世尊!云何名不生不滅學?」
佛言:「不起不作諸行業若有、若無故。」
「世尊!云何不起不作諸行業若有、若無?」
佛言:「觀諸法自相空故。」
「世尊!云何應觀諸法自相空?」
佛言:「應觀色、色相空,應觀受想行識、識相空;應觀眼、眼相空,乃至意,色乃至法,眼識界乃至意識界、意識界相空;應觀內空、內空相空,乃至應觀自相空、自相空相空;應觀四禪、四禪相空,乃至滅受[5]想定、滅受想定相空;應觀四念處、四念處相空,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空。如是,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行諸法自相空。」
「世尊!若色、色相空,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空,云何菩薩摩訶薩應行般若波羅蜜?」
佛言:「不行,是名行般若波羅蜜。」
「世尊!云何不行是行般若波羅蜜?」
佛言:「般若波羅蜜不可得故,菩薩不可得,行亦不可得,行者、行法、行處亦不可得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行不行般若波羅蜜,一切諸戲論不可得故。」
「世尊!若不行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6]從初發意菩薩,云何行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菩薩從初發意已來,應學空無所得法。是菩薩用無所得法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以無[7]所得法故修智慧,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名有所得?云何名無所得?」
佛告須菩提:「諸有二者,是有所得;無有二者,是無所得。」
「世尊!何等是二有所得?何等是不二無所得?」
佛言:「眼、色為二,乃至意、法為二,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為二,是名為二。」
「世尊!從有所得中無所得?從無所得中無所得?」
佛言:「不從有所得中無所得,不從無所得中無所得。須菩提!有所得、無所得平等,是名無所得。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於有所得、無所[8]得平等法中應學!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如是學般若波羅蜜,是名無所得者,無有過失。」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行有所得、不行無所得,云何從一地至一地,得一切種智?」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住有所得中,從一地至一地。何以故?有所得中住,不能從一地至一地。何以故?須菩提!無所得是般若波羅蜜相,無所得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無所得亦是行般若波羅蜜者相。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行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般若波羅蜜不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可得,行般若波羅蜜者亦不可得,云何菩薩摩訶薩分別諸法相,是色,是受、想、行、識,乃至[9]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得色,不得受、想、行、識,乃至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10]時,色不可得,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得,云何具足檀波羅蜜乃至具足般若波羅蜜,入菩薩法位中;入已,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得一切種智;得一切種智已,轉法輪、作佛事,度眾生生死?」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不為色故行般若波羅蜜,乃至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行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為何事故行般若波羅蜜?」
佛言:「無所為故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一切諸法無所為、無所作,般若波羅蜜亦無所為、無所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所為、無所作,菩薩亦無所為、無所作。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11]應行般若波羅蜜無所為、無所作。」
[1]【論】
釋曰:
聽者聞種種讚般若功德,得善知一切事,而貴[2]愛是般若波羅蜜,方便欲得。須菩提知眾人意,是故問佛:「世尊!云何行般[3]若?云何生?云何修?」
有人言:行者,在乾慧地;生者,得無生忍法;修者,得無生忍法後,以禪波羅蜜熏修般若。
佛答:五眾是一切世間心所行結縛處,涅槃是寂滅相。菩薩以般若波羅蜜利智慧力故,能破五眾,通達令空,即是涅槃寂滅相。從寂滅出,住六情中,還念寂滅相,知世間諸法皆是空、虛誑、不堅實,是名般若。
行般若,無定相故,不可得說若有、若無,言語道斷故。空如虛空,是故說「如虛空生」。又如虛空,[4]虛空中無有法生,虛空亦不能有所生。所以者何?無法、無形、無觸,無作相故;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復有人言:有是虛空,但以常法、無作故不能[5]生,是為定相。
摩訶衍中,虛空名無法,不得說常、不得說無常,不得言有、不得言無,非有非無亦不可得;滅諸戲論,無染無著,亦無文字。般若波羅蜜亦如是,能觀世間似如虛空。是名「生般若波羅蜜」。
菩薩得般若已,入甚深禪定,以般若力故,觀禪定及禪定緣皆破壞。何以故?般若波羅蜜捨一切法,不著相故。是名「修般若波羅蜜」。
聽者作是念:「一切法皆有時節。」是故須菩提問:「般若波羅蜜應幾時行?」
佛答:「從初發心乃至坐道場應行。」
問曰:
菩薩從初發心,應行十地、六波羅蜜、三十七品一切善法,何以但說行般若?
答曰:
須菩提但問般若故,佛答以行般若。又復是一切法皆與般若波羅蜜和合,以般若大故,不說餘法。
問曰:
般若波羅蜜無量無限,何以故以道場為限?
答曰:
先已答:是般若到佛心中轉名薩婆若。理雖一,名變故,言至道場應行。
菩薩至道場,發意已來所得諸法皆捨;得無礙解脫故,皆通達三世。
問曰:
彈指頃六十念,念念生滅,云何「一心常念薩婆若,不令餘念得入」?
答曰:
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相續次第生,總名一心。以相續次第生故,雖多,名為一心。是時,不令貪、恚等心相續得入。何以故?貪、恚等心久住則能障般若波羅蜜,念少則不能為害。此為新發意菩薩故說。復有大菩薩,雖行餘諸善法,皆與般若和合,能令念念中餘心不[6]入。
菩薩多於般若中起種種戲論及諸邪心,是故佛教常念薩婆若,不令餘[7]念得入。常念者,心[8]無餘向,縱使死急事至,不忘薩婆若。般若波羅蜜行相者,所謂心、心數法不行。
問曰:
凡夫人入無想定、若生無想天,聖人住有餘涅槃入滅盡定,一切聖人入無餘涅槃,心、心數法皆不行——是則心、心數法不行。菩薩行般若時,云何心、心數法不行?
答曰:
是事阿毘曇中說,非大乘中義。小乘、大乘種種差別,如先說。是故不應以阿毘曇難摩訶衍。
復次,無相三昧中,色等諸相滅故名「無相」;以「無相」故,不應生心、心數法;此亦非無想定、滅盡定。
問曰:
無相義,佛種種說:或名見諦道——信行、法行為無相人,以疾故;或說無色定,想微細難覺故亦名無相;或以三解脫門中緣涅槃故名無相。是故不得但以無相故名心、心數法不行。乃至緣涅槃無相法,心、心數法不滅,何況緣有相法!
答曰:
見諦道中、無色定中說無相可爾。若言「緣涅槃無相法」,是事不然!佛常種種讚歎涅槃無相、無量、不可思議法,即是「無相無緣法」,汝云何言緣?
問曰:
滅男、女、色等相,故名無相,不言「無涅槃相」!行者取是涅槃相,生心、心數法,是名緣!
答曰:
佛說一切有為生法皆是魔網、虛誑、不實。若緣涅槃心、心數法是實,則失有為[9]法虛誑相;若不實,不能見涅槃。是故汝言「涅槃有相可緣」,是事不爾!
問曰:
佛自說涅槃法有三相,云何言無相?
答曰:
是三相假名無實。何以故?破有為三相故說無生、無滅、無住[10]無異,無為更無別相。
復次,生相,先[11]已種種因緣破生,畢竟不可得故,云何有無生?離有為相,無為相不可得。是故無為但有名字,無有自相。
復次,佛法真實寂滅無戲論;若涅槃有相,即是有定相可取,便是戲論,戲論[12]故而生諍訟;若諍訟瞋恚,尚不得生天人中,何況涅槃!是故如佛說:「涅槃,無相、無量、不可思議,滅諸戲論。」
此涅槃相,即是般若波羅蜜,是故不應有心、心數法。如先品說:「菩薩行般若,離心、非心相。」若有非心相,應當難言:「無心相云何行般若?」今離此二邊,故不應難。
復次,先世無明顛倒邪見因緣故,得是身。是身中心、心數法雖有善,因緣生故無自性,虛誑、不實;是善心果報,受人天福樂,皆是無常故,能生大苦,亦是虛誑、不實,何況不善、無記心!因虛誑故,果亦虛誑。般若波羅蜜真故,心、心數法不[1]行。
須菩提聞是「心、心數法不行」,故問佛:「世尊!修般若波羅蜜得薩婆若不?」
佛言:「不。」何以故?修名常行積集,皆應是心、心數法力,是故言[2]修。修尚不得,何況不修!修不修者,是般若無為法故不修,能觀實相故言修;二俱有過,故言不。
問曰:
若第三中有過,第四有何過,復言「不」?
答曰:
須菩提以取相著心問,故佛言「不」。以受「修不修」故有「非修非不修」,是故佛言「不」。若以不取相心說「非修非不修」,則無有過。
須菩提四種問,佛皆不聽,心[3]惑故,復問世尊:「今云何當得薩婆若?」
佛答:「如如相。」
[4]如亦不解,是故佛言:「如實際。」
問曰:
〈如品〉中,須菩提自善說如,今云何有疑?
答曰:
是如無一定相,是故不得不問;[5]若如有一定相者,便應已解。是如甚深無量故,須菩提有處解、有處不解;譬如大水,有人入深者、入淺者,皆名入水,不得言入淺者不入水。
問曰:
何以不以如喻實際,而以實際喻如?實際有何易解故譬喻?
答曰:
如、實際雖是一物,觀時異;如是諸法體性,實際是行者心取證。佛以須菩提得是實際為證,故以為譬喻。
問曰:
常說「法性」次「如」,「實際」[6]次「法性」,今「法性」何以在後?
答曰:
今欲以我性、眾生性說畢竟空故,轉次在後。
復次,從見諦道、學道中能觀諸法如。無學道中煩惱盡故,定心作證;定心作證故,於一切總相、別相中通達,名為法性。諸法本生處名為性,是故以法性喻實際。
法性有聲聞分、有大乘分;須菩提於聲聞分中不疑,大乘分中有疑故問。
佛欲以凡人所可解事為證,故言:「如我性、眾生性、壽命性。」
須菩提更無所問,佛欲結句故,反問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我法[7]相實有不?」
須菩提得道,故言無。須陀洹尚不見我,何況阿羅漢!
佛言:「汝以小乘鈍智尚不得我,何況佛!」
佛以智慧求我不可得,云何可說?如我不可說有,一切法亦如是。菩薩能行是不可說法故,當得薩婆若。不可說者,不可分別若有、若無。
須菩提問:「世尊!諸法若不可分別,云何分別說有地獄等五道、須陀洹等諸聖道?」
佛答:「眾生無有定[8]法,但有假名字,云何當分別說有[9]地獄等?」眾生及諸聖人,從分別眾生等故有諸道名,眾生實不可得。
「如是,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學不可說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問:「世尊!菩薩應學色等諸法,今何以言學一切法不可說?」
佛答:「菩薩雖應學色等法,但應作不增不減故學。」不增不減義,如先說。
此中佛自說得不增不減因緣:「若菩薩學不生不滅法,即是學不增不減。」
須菩提問:「云何學不生不滅?」
佛答:「不起不作諸行業若有、若無故。」有名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無名斷滅邊,離八聖道強[10]欲求滅。以是二事,凡夫人起諸行業若善、若不善。是菩薩知諸法實相,所謂不生不滅,是故不作三種業,不起業相應諸法,是名「無作解脫門」。不生不滅,是「無相解脫門」。
復問世尊:「何等方便故,能不作不起諸行業?」
佛答:「若菩薩能觀諸法自相空,所謂色、色相空,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空,菩薩爾時能作二事:一、能[11]不作不起諸行業,二、能於一切法中行自相空。」
復問世尊:「若色等法自相空,云何菩薩應般若波羅蜜中行?」
佛答:「不行是名菩薩般若中行。」
此中自說因緣:「般若波羅蜜體不可得,行者、[12]行法、行處不可得。」法空故,般若波羅蜜不可得,行處亦不可得;眾生空故,行[13]者不可得。一切戲論不可得故,菩薩不行,名為般若波羅蜜行。
須菩提問:「若不行是般若行者,初發心菩薩云何應行般若?」
須菩提意:若「不行為行」者,初發心菩薩心則迷悶;若「以行為行」者,是則顛倒,是故問。
佛答:「初發心菩薩應學無所得法。」無所得法即是[14]無行。學名以方便力漸漸行,所謂布施時,以無所得法故應布施。諸法實相畢竟空,畢竟空中無[15]有可得若有、若無;菩薩住如是智慧心中,應若多若少布施;布施物、與者、受者平等觀故,所謂皆不可得。乃至薩婆若亦如是。
須菩提作是念:「有所得故則是世間顛倒,無所得故即是涅槃。」是故問佛:「云何有所得?云何無所得?」
佛略答:「二相是有所得;無二相是無所得。」二相者,眼一、色一,兩一和合名為二。以眼故知是色,以色故知是眼,眼、色是相待法。
問曰:
若不見色時亦有眼,云何眼不離色?
答曰:
以曾見色故名為眼,今雖不觀色,以本為名。是故一切有為法皆屬因緣,因屬果,果屬緣,無有定自在者。乃至意、法,菩[1]薩、佛,亦如是。凡夫無智,各各分別,作善、不善業;智者知是二法皆虛誑、屬因緣,不以是二為二。
須菩提問:「是二法即是有所得,不二法即是無所得。世尊!從有所得法中無所得?從無所得法中無所得?」為緣諸法取相行道故,得是畢竟空無所得?為不作緣不取相[2]不行道故,得是畢竟空無所得?
若有所得中無所得者,有所得即是顛倒,行顛倒云何得實?
若無所得中得無所得者,無所得即是無所有,無所有云何能生無所有?佛以二俱過故皆不聽。
有所得、無所得二事皆能平等觀。平等即是畢竟空、無所得。因無所得破有所得,事[3]既辦亦捨無所得。如是菩薩於有所得、無所得平等般若中應學。
若菩薩能如是學,[4]是名真無所得者,無有過失。
從一地至一地,義亦如是。
須菩提問:「世尊!若般若不可得、菩提不可得、菩薩不可得,云何菩薩學般若,分別諸法相——所謂惱相是色,苦樂相是受等?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色等法不可得,云何能具足檀波羅蜜等諸善法?云何能入菩薩位中?」如經中廣說。
佛語須菩提:「菩薩不以得色等諸法相故行般若。」
復問:「為何等事故行般若?」
佛答:「以無所得故行般若。何以故?一切法空、無相、無作、無起,般若波羅蜜、菩薩、菩提亦無相、無作、無起。菩薩為一切法實相故行般若,非以顛倒故。須菩提!菩薩應如是無作般若中行無作、無起故。」
[5]大智度論卷第八十三
校注
[0639022] (大智度…三)十九字【大】,大智度論卷八十三釋第六十九品下訖第七十品上方便品【宋】,大智度論卷第八十三釋第六十九品下訖第七十品上方便品【宮】,大智度論卷八十三釋方便品第六十九下訖第七十品上【元】,大智度論卷八十三釋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下【明】,大智度經論卷第八十釋第六十品下訖第六十九品上【聖】,摩訶般若波羅蜜品六十八卷八十三【石】 [0639023] 【經】【大】,〔-〕【宋】【宮】【聖】 [0639024] 所【大】,能【石】 [0639025] 進【大】,進喜【石】 [0639026] 學【大】,學如禪波羅蜜所說當學【石】 [0639027] 中【大】,〔-〕【宋】【元】【明】【宮】 [0639028] 婆【大】,波【聖】 [0639029] 若【大】,〔-〕【宮】 [0640001] 十方【大】,今十方【元】【明】【石】 [0640002] 生【大】,〔-〕【聖】 [0640003] 知【大】*,於【宋】【宮】【聖】* [0640004] 善【大】,善善【聖】 [0640005] 諦【大】,四諦【元】【明】 [0640006] 切【大】*,切種種【宋】*,切種【元】【明】【石】* [0640007] 寶【大】,實【宋】【元】【明】【宮】 [0640008] 【論】【大】,〔-〕【宋】【宮】【聖】 [0640009] 如【大】,如是【宋】【元】【明】【宮】【聖】【石】 [0640010] 以【大】,亦【宮】 [0640011] 八【大】,餘【石】 [0640012] 五【大】,六【石】 [0641001] 涅槃【大】,但般【聖】 [0641002] 鳥【大】,烏【明】 [0641003] 量【大】,礙【宋】【元】【明】【宮】【聖】 [0641004] 異【大】,〔-〕【宋】【元】【明】【宮】 [0641005] 寶【大】,實【宋】【元】【明】【宮】【聖】 [0641006] 者【大】,名【宋】【宮】 [0641007] 估【大】,賈【元】【明】 [0641008] 駃【大】*,快【宋】*【元】*【明】*【宮】【聖】【石】 [0641009] 鴦崛【大】,鴦屈【宋】【宮】,央掘【元】【明】 [0641010] 善【大】,好【石】 [0641011] 解說【大】,解脫【宮】,說【元】【明】 [0641012] 以【大】,以故【石】 [0641013] 說【大】,說釋六十八品竟【石】 [0641014] 大智度論釋三慧品第七十【CB】,大智度論釋三惠品第七十【大】,大智度論釋三慧品第七十上【宋】【元】,釋三慧品第七十之上【明】,大智度論釋第七十品上三慧品【宮】,釋第六十九品上【聖】,摩訶般若波羅蜜品第六十九三慧品【石】 [0641015] 【經】【大】,〔-〕【宋】【宮】【聖】 [0641016] 所【大】*,〔-〕【宮】【聖】* [0641017] 菩【大】,若菩【宋】【元】【明】【石】 [0641018] 如【大】,〔-〕【聖】 [0642001] 可【大】,〔-〕【宋】【宮】 [0642002] 可【大】,可得【石】 [0642003] 學【大】,行【宮】【聖】 [0642004] 是【大】,〔-〕【宋】【元】【明】【宮】 [0642005] 想【大】*,〔-〕【宮】【聖】* [0642006] 從【大】,〔-〕【宋】【元】【明】【宮】 [0642007] 所【大】,〔-〕【石】 [0642008] 得【大】,得法【石】 [0642009] 是【大】,〔-〕【宮】 [0642010] 時【大】,〔-〕【宮】 [0642011] 應【大】,〔-〕【宮】 [0643001] 【論】【大】,〔-〕【宋】【宮】【聖】 [0643002] 愛【大】,受【石】 [0643003] 若【大】,若波羅蜜【石】 [0643004] 虛空【大】,〔-〕【石】 [0643005] 生【大】,作【石】 [0643006] 入【CB】【麗-CB】【宋】【元】【明】【宮】【聖】【石】,久【大】 [0643007] 念【大】,心【宋】【元】【明】【宮】 [0643008] 無【大】,不【宋】【元】【明】【宮】 [0643009] 法【大】,〔-〕【宋】【元】【明】【宮】 [0643010] 無【大】,〔-〕【宋】【元】【明】【宮】 [0643011] 已【大】,以【石】 [0643012] 故【大】,〔-〕【宮】 [0644001] 行【大】,得【聖】 [0644002] 修【大】,不修【宋】【元】【明】,不【宮】【聖】 [0644003] 惑【大】,或【石】 [0644004] 如【大】,〔-〕【聖】【石】 [0644005] 若【大】,答【宋】【元】【明】 [0644006] 次法性【大】,〔-〕【聖】 [0644007] 相【大】,〔-〕【宋】【元】【明】【宮】【聖】【石】 [0644008] 法【大】,法地獄【元】【明】 [0644009] 地獄【大】,〔-〕【元】【明】 [0644010] 欲【大】,〔-〕【宮】 [0644011] 不【大】,〔-〕【聖】 [0644012] 行【大】,〔-〕【聖】 [0644013] 者【大】,行【宮】 [0644014] 無【大】,無所【石】 [0644015] 有【大】,有法【宋】【元】【明】【聖】【石】 [0645001] 薩【大】,提【宮】【石】 [0645002] 不【大】,〔-〕【宋】【元】【明】【宮】 [0645003] 既【大】,即【聖】 [0645004] 是【大】,〔-〕【聖】 [0645005] (大智…三)九字【大】,大智度論釋卷第八十三第六十九品下訖七十品上【宋】【宮】,大智度論釋卷第八十三釋第六十九品下訖七十品上【元】,大智度經論卷第八十三釋第六十八品下訖第六十九品上【聖】,摩訶般若波羅蜜卷第八十三【石】【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5 冊 No. 1509 大智度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0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維習安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眾生出版社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