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善根供養義第四十六(卷第三十)
[15]【經】
「欲以諸善根供養諸佛,恭敬、尊重、讚歎,隨意成就[16]者,當學般若波羅[17]蜜!」
[18]【論】
菩薩既得不離諸佛,當應供養。若得值佛而無供具,甚為不悅!如須摩提菩薩,[19]秦言妙意,見[20]然燈佛,無供養具,周旋求[21]索;見賣華女,以五百金錢買得五莖青蓮華以供養佛。又薩陀波崙菩薩,為[22]供養師故,賣身血肉。
如是等菩薩既得見佛,心欲供養,若無供具,其心有礙;譬如庶民遇見君長,不持禮貺,則為不敬。是故諸菩薩求供養具,供養諸佛;佛雖不須,菩薩心得具足。譬如農[23]夫遇好良田而無種子,雖欲加功,無以肆力,心大愁憂;菩薩亦如是,得遇諸佛而無供具,設有餘物,不稱其意,心便有礙。
「諸善根」者,所謂善根果報,華香、[24]瓔珞、衣服、幡蓋種種珍寶等。所以者何?或時以因說果,如言「[25]一[26]月食千兩金」,金不可食,因金得食,故言「食金」。或時以果說因,如見好畫,言是好手;手非是畫,見畫妙故,說言[27]手好。善根果報亦如是,以善根業因緣[28]故,得供養之具,名為善根。
問曰:
若爾者,何不即說華香等而說其因?
答曰:
供養具有二種:一者、財供養,二者、法供養。若但說華香等供養,則不攝法供養;今說善根供養,當知[29]則財、法俱攝。
「供養」者,若見、若聞諸佛功德,心敬尊重;迎逆、侍送,旋繞、禮拜,曲躬合手而住,[30]避坐安處,[31]勸進飲食、華香、珍寶等;種種[1]稱讚持戒、禪定、智慧諸功德;有所說法,信受教誨。如是善身、口、意業,是為供養。
「尊重」者,知一切眾生中,德無過上,故言「尊」;敬畏之心過於父母、師長、君王,利益重故,[2]故言「[3]重」。
「恭敬」者,謙遜畏難故言「恭」,推其智德故言「敬」。
「讚歎」者,美其功德為「讚」;讚之不足,又稱揚之,故言「歎」。
「隨意成就」者,若須華供養,如意即至,或求得,或不求而得;有自然出者,或變化生;乃至[4]伎樂供養之具,悉皆如是。
問曰:
菩薩遇得便以供養,何以隨意求索?
答曰:
福德從心,於所愛重,持用供養,得福增多。如阿育王小兒時,以所重土,持用奉佛;得閻浮提王,一日之中起八萬塔。若大人雖以多土投鉢而無所得,非所重故。有人偏貴重華,以其所貴,持供養佛,得福增多;乃至寶物亦如是。
復次,隨時所宜,若寒時,應以薪火、上衣、溫室、被[5]褥,及以飲食;熱時,應以氷水、扇蓋、涼室、生薄之服,上妙之食;風雨之時,就送供具;如是等隨時供養。又隨土地所宜、隨[6]受者所須,皆持供養。
復[7]次,隨意供養者,有菩薩知佛無所須,又知諸物虛誑如幻,一相所謂無相;為教化眾生故,隨眾生國土所重,引導故供養。
復有菩薩得甚深禪定,生菩薩神通,以神通力故,飛到十方佛前,或於佛國,若須遍雨天華,即滿三千[8]世界持供養佛;或雨天栴檀;或雨真珠,光[9]明鮮發;或雨七寶;或雨如意珠,大如須彌;或雨妓樂,音聲清妙;或以身如須彌以為燈炷,供養諸佛。如是等名為財供養。
又菩薩行六波羅蜜,以法供養諸佛。或有菩薩行一地法供養諸佛,乃至十地行法供養。或時菩薩得無生法忍,自除煩[10]惱及眾生煩惱,是法供養。或時菩薩住於十地,以神力故,令地獄火滅;於餓鬼道,皆得飽滿;令畜生得離恐怖,令生人、天;漸住阿[11]惟越致地。如是等大功德力[12]故,名為法供養。
以是故說:「欲得善根成就,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欲滿一切眾生所願:[13]衣服、飲食、臥具、塗香、車乘、房舍、床[14]榻、燈燭等,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有何次第,欲滿一切眾生願?
答曰:
菩薩業有二種:一為供養諸佛,二為度脫眾生。
以供養諸佛,得無量福德;持是福德,利益眾生,所謂滿眾生願。如賈客主入海採寶,安隱[15]得出,利益所親及知識等;菩薩如是入諸佛法海,得無量功德之寶,[16]利益眾生。
如小王供養大王,能[17]令歡喜,與其所願,職位財帛,還其本國,利益人物,除[18]却怨賊。菩薩供養諸佛法王故,得受記[19]別,以無量善根珍寶,得無盡智力,來入眾生;善人供養,貧者隨其所須而給與之,魔民、[20]邪見外道之屬悉皆破壞。是為供養諸佛,[21]次滿眾生所願。
問曰:
菩薩實能滿一切眾生願不?若悉滿眾生願,餘佛菩薩何所利益?若不悉滿,是中何故說「欲滿一切眾生願,當學般若波羅蜜」?
答曰:
有二種願:一[22]者、可得願,二者、不可得願。
不可得願者,有人欲籌量虛空,盡其邊際,及求時、方邊際,如小兒求水中月、鏡中像;如是等願皆不可得。
可得願者,鑽木求火,穿地得水,修福得人天中生,及得阿羅漢、辟支佛果,乃至得諸佛法王;如是等名皆可得願。
可得願有二種:一謂世間,二謂出世間。是中世間願故,滿眾生願。云何得知?以飲食、床、臥[23]具乃至燈燭所須之物皆給與之。
問曰:
菩薩何以故與眾生易得願,不與難者?
答曰:
願有下、中、上。下願令致今世樂因緣,中願[24]與後世樂因緣,上願與涅[25]槃因緣。是故先與下願,次及中願,然後上願。
復次,眾生多著今樂,少求後樂,涅槃樂者轉復少也。若說多者,少亦攝之。
復次,此經前後多說後世、涅槃[26]道,少說今世利事。菩薩法者,常與眾生種種[27]利益,不應有捨。所以者何?初心但欲令諸眾生行大乘法;以不堪受化,次與聲聞、辟支佛道;若復不能,當與十善、四梵行等,令修福德。若眾生都不樂者,如是眾生不應遺捨,當與今世利益,所謂飲食等也。
復次,凡夫雖能與人飲食等,滿彼願者,皆有因緣,若今世事、若後世事。聲聞、辟支佛雖無因緣滿眾生願,而所益甚少。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28]業因緣故,得為國王,或為大長者,財富無量,四方眾生若來求者,盡滿足之。
如頻頭居士為大檀越,坐七寶大床,金剛為腳,敷以天褥,以赤真珠上為帳幔,左右立侍,各八萬四千,皆莊嚴[29]琦妙;開四大門,恣所求者,晝夜六時鳴鼓,又放光明,十方無量眾生有聞鼓聲、光明觸身者,無不悉來。欲得種種[1]飲食者,長者見其大集,即時[2]默然,仰視虛空,於時空中雨種種百味之食,隨意皆得;若眾生不自取者,左右給使分布與之,足滿乃止。須飲食、衣被、臥具、寶物等,皆亦如是。恣眾生所欲已,然後說法,[3]令離四食,皆住阿鞞跋致地。如是等,菩薩神通力故,能滿眾生願。
問曰:
佛[4]在時,眾生尚有飢餓,天不降雨,眾生困弊;佛猶不能滿一切眾生之願,云何菩薩[5]能滿其願?
答曰:
菩薩住於十地,入首楞嚴三昧,於三千大千世界,或時現初發意,行六波羅蜜;或現阿鞞跋致;或現一生補處,於兜率天上,為諸天說法;或從兜率天上來下生淨飯王[6]宮;或現出家成佛;或現大眾中轉法輪,度無量眾生;或現入涅槃,起七寶塔,遍諸國土,令眾生供養舍利;或時法都滅盡。菩薩利益如是,何況於佛!
而佛身有二種:一者、真身,二者、化身。眾生見佛真身,無願不滿。
佛真身者,[7]遍於虛空,光明遍炤十方,說法音聲亦遍十方;無量恒河沙等[8]世界滿中大眾皆共聽法,說法不息,一時之頃,各隨所聞而得解悟。如劫盡已,眾生行業因緣故,大雨澍下,間無斷絕,三大所不能制;[9]惟有劫盡,十方風起,更互相對,能持此水。
如是法性身佛有所說法,除十住菩薩,三乘之人皆不能持;惟有十住菩薩不可思議方便智力,悉能聽受。眾生其有見法身佛,無有三毒及眾煩[10]惱,寒熱諸苦一切皆滅,無願不滿。如如意珠,尚令眾生隨願皆得,豈況於佛!珠與一切世間之願,佛與一切出世間願。若言「佛不能悉滿眾生所願」,是語不然!
復次,釋迦[11]文尼佛,王宮受身,現受人法,有寒熱、飢渴、睡眠,受諸誹謗,老、病、死等;內心智慧神德,真佛正覺,無有異也。欲滿眾生所願,悉皆能滿;而不滿者,以無數世來,常滿眾生衣食之願,而不[12]免苦;今[13]但以涅槃無為常樂益之。如人憐愍所親,不與雜毒美食。如是世間願者,生諸結[14]使,又[15]復離時心生大苦,是故不以為要。
復次,有人言:釋迦牟尼佛已滿眾生所願,而眾生自不能得。如《毘摩羅[16]詰經》說:「佛以足指[17]案地,即時國土七寶莊嚴,我佛國如是。為多[18]怒害者,現佛國異。」又如龍王等心降雨,在人為水,餓鬼身上皆為炭火。
問曰:
若能滿一切眾生願者,則眾生有邊,無有受[19]諸飢寒苦者。何以故?一切眾生皆滿所願,願離苦得樂故。
答曰:
「滿一切」者,名字一切,非[20]實一切。
如《法句》偈說:
雖言「一切畏杖痛」,如無色眾生[21]無身故,則無杖痛;色界眾生雖可有身,亦無杖痛;欲界眾生亦有不受杖痛。而言「一切」,謂應得杖者說言「一切」,非實一切。以是故,菩薩滿一切眾生所願,謂應可得者。然菩薩心無齊限,福德果報亦無有量;但眾生無量阿僧祇劫罪厚障故,而不能得。
如舍利弗弟子羅頻[22]周比丘,持戒精進,乞食六日而不能得,乃至七日,命在不久;有同道者乞食持與,鳥即持去。時舍利弗語目揵連:「汝大神力,守[23]護此食,令彼得之!」即時目連持食往與,始欲向口,變成為[24]泥;又舍利弗乞食持與,而口自合;最後佛來,持食與之,以佛福德無量因緣故,令彼得食。是比丘食已,心生歡喜,倍加信敬。佛告比丘:「有為之法皆是苦相。」為說四諦,即時比丘漏盡意解,得阿羅漢道。有薄福眾生,罪甚此者,佛不能救。
又知眾生不可得故、深[25]達法性故,諸佛無有憶想分別:是可度、是不可度,心常寂滅,意無增減。
以是故,菩薩欲滿一切眾生願,彼以罪故而不能得,菩薩無[26]咎!
「飲、食」者,略說麁、細二種餅飯等百味之食。經雖說四食,眾生久住,而此但說[27]揣食,餘者無色,不可相與。若[28]施揣食,則與三食。何以故?因[29]揣食故,增益三食。如《經》所說:「檀越施食,則與受者五事利益。」
「飲」,總說二種:一者、草木酒,所謂蒲[30]桃、甘蔗等及諸穀酒;二者、草木漿,甘蔗漿、蒲桃漿、石蜜漿、安石[31]榴漿、梨[32]㮈漿、波[33]盧沙果漿等,及諸穀漿。
如是和合,人中飲食及天飲食,所謂修陀甘露味、天果食等,摩頭摩陀婆漿等。眾生各各所食,或食穀者,或食肉者,或食淨者、不淨者,來皆飽滿。
「衣服」者,衣有二種:或從眾生生,所謂綿絹、毛毳、皮[34]韋等;或從草木生,所謂布[35]㲲、樹皮等。有諸天衣,無有經緯,自然樹出,光色輕[1]軟。
「臥具」者,床榻、被褥、幃帳、[2]枕等。
「塗香」者,有二種:一[3]者、栴檀木等,[4]摩以塗身;二者、種種雜香,[5]擣以為末,以塗其身,及熏衣服,并塗地壁。
「乘」者,所謂[6]象、馬、車輿等。
「房舍」者,所謂土木寶物所成樓閣、殿堂、宮觀等,以障寒熱、風雨、賊盜之屬。
「燈燭」者,所謂脂[7]膏、[8]蘇油、漆[9]蠟、明珠等。
「諸物」者,是一切眾生所須之物,不可具說故,略言「諸物」。
問曰:
此中何以不說燒香、妙華[10]等?
答曰:
說「諸物」者,皆已攝之。
問曰:
若爾者,但應略說三種:飲食、衣服、莊嚴之具?
答曰:
此諸物是所須要者。若慈念眾生,以飲食為先,次以衣服;以身[11]垢臭,須以塗香,次以臥具;寒雨須房舍,黑闇須燈燭。
問曰:
華香亦能除臭,何故不說?
答曰:
華非常有,亦速萎爛,利益少故,是故不說。燒香者,寒則所須,熱時為患。塗香,寒、熱通用,寒時雜以沈水,熱時雜以栴檀以塗其身,是故但說塗香。
問曰:
若行檀波羅蜜,得無量果報,能滿一切眾生所願,何故言「欲滿眾生願,當學般若波羅蜜」?
答曰:
先已說,以般若波羅蜜和合故,得名檀波羅蜜。
今當更說:所可滿眾生願者,非謂一國土、一閻浮提,都欲滿十方[12]世界六趣眾生所願,非但布施所能辦故。以般若波羅蜜破近遠相,破一切眾生相、非一切眾生相,除諸[13]礙故,彈指之頃,化無量身,遍至十方,能滿一切眾生所願。如是神通利益,要從般若出生。以是故,菩薩欲滿一切眾生願,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使如恒河沙等[14]世界眾生,立於檀波羅蜜,立於尸羅、羼提、毘梨耶、禪、般若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是義次第有何因緣?
答曰:
利有三種:今世利、後世利、畢竟利。復有三種樂:今世、後世、出世樂。前說今世利樂,此說後世、出世利樂。以是故,令眾生住六波羅蜜。菩薩愍念眾生,過於父母念子,慈悲之心,徹於骨髓。先以飲食充足其身,除飢渴苦;次以衣服莊嚴其身,令得受樂。菩薩心不[15]滿足,復作是念:眾生已得今世樂,復更思惟令得後[16]世樂。若[17]以世間六波羅蜜教之,則得人、天中樂,久後還[18]來輪轉生死;當復以出世間六波羅蜜,令得無為常樂。
復次,先以衣服、華香等莊嚴其身,今以功德莊嚴其心。若有三種莊嚴,則為具足,無有過者:一者、衣服七寶等,二者、福德,三者、道法。菩薩欲具足三種莊嚴眾生故,先說功德果報,[19]今說功德因緣。
復次,前說雖有大施,而眾生罪故,不能悉得。如《餓鬼經》[20]說:「雖與其食而不得[21]噉,變成炭火不淨之物!」又菩薩不捨一切,當作方便,令眾生得衣食利益,是故教修福業,自行自得。菩薩善知因緣不可強得,教令得之。以是故,次第教眾生住六波羅蜜。
問曰:
菩薩志願令十方一切眾生住六波羅蜜,何故但說「如恒河沙世界眾生」?
答曰:
為聽法者聞恒河沙故。又於新發意菩薩以無邊無量為多,多則[22]致亂;若大菩薩,不以恒河沙為數。
復次,說如恒河沙者,是無邊無量數,如後品中說。
復次,如恒河沙者,已說十方諸世界;此中亦不言一恒河沙,不應為難!
以是故說「如恒河沙世界」無[23]咎。
恒河沙世界義,如先說。眾生者,於五[24]眾、十八界、十二入、六種、十二因緣等眾多法中,假名眾生是天、是人、是牛、是馬。
眾生有二種:動者、靜者。動者生身、口業,靜者不能。
有色眾生、無色眾生,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眾生,世間、出世間眾生,大者、小者,賢聖、凡夫,[25]邪定、正定、不定眾生,[26]苦、樂、不苦不樂眾生,上、中、[27]下眾生,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眾生,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眾生,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
欲界眾生者,有三種:以善根有上、中、下故。上者六欲天,中者人中富貴,下者人中卑賤。以面類不同故,四天下別異。不善亦有三品:上者地獄,中者畜生,下者餓鬼。
復次,欲界眾生有十種:三惡道、人及六天。
地獄有三種:熱地獄、寒地獄、黑闇地獄。
畜生有三種:空行、陸行、水行;晝行、夜行、晝夜行;如是等差別。
[28]鬼有二種:弊鬼、餓鬼。弊鬼,如天受樂,但與餓鬼同住,即為其主;餓鬼,腹如山谷,咽如[29]針,身[30]惟有三事:黑皮、筋、骨,無數百歲不聞飲食之名,何況得見!復有鬼,火從口出,飛蛾投火以為飲食,有食糞、涕唾、[31]膿血、洗器遺餘,或得祭[32]祀,或食產生不淨。如是等種種餓鬼。
六欲天者,四王天等。於六天中間別復有天,所謂持[33]瓔珞天,戲忘天,心恚天,鳥足天,樂見天。此諸天等,皆六天所攝。
有人言:欲界眾生,應有十一種;先說五道,今益阿修羅道。
問曰:
阿修羅即為五道所攝。是阿修羅非天、非人,地獄苦多,畜生形異;如是應鬼道所攝。
答曰:
不然!阿修羅力與三十三天等。何以故?或為諸天所破,或時能破諸天。如經中說:「釋提[1]桓因為阿修羅所破,四種兵眾入藕根[2]孔以自藏翳。」受五欲樂,與天相似,為佛弟子。如是威力,何得餓鬼所攝!以是故應有六道。
復次,如阿修羅、甄陀羅、乾沓婆、鳩槃[3]茶、夜叉、羅剎、浮陀等大神是天;阿修羅民眾,受樂小[4]減諸天,威德變化,隨意所作,是故人疑言:「是修羅?非修羅?」「修羅」,[5]秦言[6]大也。說者言:「是阿修羅,非[7]修羅。」阿修羅道初得名,餘者皆同一道。
問曰:
經說有五道,云[8]何言六道?
答曰:
佛去久[A1]遠,經法流傳五百年後,多有別異,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說五者,[9]於佛經迴文說五;若說六者,於佛經迴文說六。又摩訶衍中,《法華經》說有六趣眾生。觀諸義[10]旨,應有六道。
復次,分別善惡故有六道: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羅;惡有上、中、下故,地獄、畜生、餓鬼道。若不爾者,惡有三果報,而善有二果,是事相違;若有六道,於義無違。
問曰:
善法亦有三果:下者為人,中者為天,上者涅槃。
答曰:
是中不應說涅槃,但應分別眾生果報住處,涅槃非報故。善法有二種:一者、三十七品能至涅槃,二者、能生後世樂。今但說受身善法,不說至涅槃善法。世間善有三品:上分因緣故,天道果報;中分因緣故,人道果報;下分因緣故,阿修羅道果報。
問曰:
汝自說阿修羅與天等力,受樂與天不異,云何今說善下分為阿修羅果報?
答曰:
人中可得出家受戒,以至於道。阿修羅道結使覆心,得道甚難。諸天雖隨結使,心直信道;阿修羅眾,心多邪曲,不時近道。以是故,阿修羅雖與天相似,以[11]其近道難故,[12]故在人下。如龍王、金翅鳥,力勢雖大,亦能變化故,在畜生道中;阿修羅道亦如是。
問曰:
若龍王、金翅鳥,力勢雖大,猶為畜生道攝,阿[13]修羅亦應餓鬼道攝,[14]何以更作六道?
答曰:
是龍王、金翅鳥,雖復受樂,傍行形同畜生故,畜生道攝。地獄、餓鬼形雖似人,以其大苦故,不入人道。阿修羅力勢既大,形似人、天故,別立六道。
是為略說欲界眾生。
[15]色界、無色界眾生,如後品中說。
立檀波羅蜜者,菩薩語諸眾生:「當行布施!貧為大[16]苦,無以貧故作諸惡行,墮三惡道;作諸惡行墮三惡道,則不可救。」眾生聞已,捨慳貪心,行檀波羅蜜。如後品中廣說。
復次,菩薩於眾生前,種種因緣、種種譬喻而為說法,毀[17]呰慳貪。夫慳貪者,自身所須,惜不能用;見告求者,心[18]濁色變,即於現身聲色醜惡;種後世惡業故,受形醜陋。先不種布施因緣故,今身貧賤;[19]慳著財物,多求不息,開諸罪門;專造惡事故,墮惡道中!
復次,生死輪轉利益之業,無過布施,今世、後[20]世隨意便身之事,悉從施得;施為善[21]導,能開三樂:天上、人中、涅槃[22]之樂。所以者何?好施之人,聲譽流布,八方信樂,無不愛敬;處大眾中無所畏難,死時無悔。其人自念:我以財物[23]殖良福田,人天中樂,涅槃之門,我必得之!所以者何?施破慳結,慈念受者,滅除瞋惱,嫉[24]妬心息;恭敬受者,則除憍慢;決定心施,疑網自裂;知施果報,則除邪見及滅無明。如是等諸煩惱破,則涅槃門開。
復次,非[25]但開三樂而已,乃能開無量佛道、世尊之處。所以者何?六波羅蜜是佛道,檀為初門,餘行皆悉隨從。
如是等,布施有無量功德;以是因緣故,令眾生立檀波羅蜜。
檀波羅蜜義,如先「檀」中說。
立尸羅者,菩薩於眾生前,讚說戒行:「汝諸眾生,當學持戒!持戒之德,拔三惡趣及人中[26]下賤,令得天、人尊貴,乃至佛道。戒為一切[27]眾生[28]眾樂根本,譬如大藏出諸珍寶。戒為大護,能滅眾怖,譬如大軍破賊。戒為莊嚴,如[29]著[30]瓔珞。戒為大船,能度生死巨海。戒為大乘,能致重[31]寶,至涅槃城。戒為良藥,能破結病。戒[32]為善知識,世世隨逐,不相遠離,令心安[33]隱;譬如穿井,已見濕泥,喜慶自[34]歡,無復憂患。戒能成就利益諸行,譬如父母長[35]育眾子。戒為智梯,能入無漏。戒能驚怖諸結,譬如師子能令群獸攝伏。戒為一切諸德之根、出家之要。修淨戒者,所願隨意,譬如如意珠應念時得。」如是等種種讚戒之德,令眾生歡喜,發心住尸羅波羅蜜。
住羼提者,於眾生前,讚歎忍辱:「忍為一切出家之力,能伏諸惡,能於眾中現奇特事;忍能守護,令施、戒不毀。忍為大鎧,眾[1]兵不加。忍為良藥,能除惡毒。忍為善勝,於生死險道安隱無患。忍為大藏,施貧[2]苦人無極大寶。忍為大舟,能[3]渡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忍為[4]磫[5]𥗫,能瑩明諸[6]德,若人加惡,如猪揩金山,益發其明。求佛道、度眾生之利器,忍為最妙!」
行者當作是念:「我若以瞋報彼,則為自害!又我先世自有是罪,不得如意,要必當償;若於此人不受,餘亦害我,俱不得[7]免,云何起瞋?」
復次,眾生為煩惱所牽,起諸惡事,不得自在。譬如人為非人所持,而罵辱良[8]醫,良醫是時但為除鬼,不嫌其罵;行者亦如是,眾生加惡向己,不嫌其瞋,但為[9]除結。
復次,行忍之人,視前罵辱者,如父母視嬰[10]孩,見其瞋罵,益加慈念,愛之[11]踰深。又復自念:彼人加惡於我,是業因緣,前世自造,今當受之;若以瞋報,更造後苦,何時解已!若今忍之,永得離苦,是故不應起瞋。如是種種因緣,訶瞋恚,生慈悲,入眾生忍中。
入眾生忍中已,作是念:「十方諸佛所說法,皆無有我,亦無我所,但諸法和合,假名眾生;如機關木人,[12]雖能動作,內無有主。身亦如是,但皮骨相持,隨心風轉,念念生滅,無常空寂,無有作者,無罵者,亦無受者,本末畢竟空故;但顛倒虛誑故,凡夫心著。」如是思惟已,則無眾生;無眾生已,法無所屬,但因緣和合,無有自性。如眾生和合,強名眾生;法亦如是,即得法忍。
得是眾生忍、法忍故,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諸餘利益!眾生聞是已,住羼提波羅蜜。
立毘[13]梨耶者,教眾生言:「汝莫懈怠!若能精進,諸善功德悉皆易得;若懈怠者,見木有火而不能得,何況餘事!」是故勸令精進,若人隨方便精進,無願不得。[14]凡得勝法,[15]非無因[16]緣,皆從精進生。
精進有二相:一、能[17]進生諸善法,二、能除諸惡法。
復有三相:一、欲造事,二、精進作,三、不休息。
復有四相:已生惡法斷之[18]令滅,未生惡法能令不生,未生善法能令發生,已生善法能令增長。
如是等名精進相。
精進故能助成一切善法。譬如火得風助,其然乃熾;又如世間勇健之人,能越山渡海。[19]道法精進,乃至能得佛道,何況餘事!眾生聞已,皆立精進波羅蜜。
復次,菩薩見有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為讚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0]法,於一切諸法中最為第一,極為尊貴,能[21]饒益一切,令得諸法實相不誑之法。有大慈悲,具一切智,金色身相,第一微妙;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無量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三達、無礙,於一切法無礙解脫。得如是者,一切眾生中最為[22]上尊,應受一切世間供養。若人但心念佛,尚得無量無盡福德,何況精進布施、持戒、供養、承事、禮拜者!語眾生言:「佛事如是,汝等當發無上道心,懃修精進;行如法者,得之不難!」眾生聞是已,便發無上道心。
若發心者,不可但空爾而得,當行檀波羅蜜;行檀波羅蜜,次行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行五波羅蜜,則是毘梨耶波羅蜜。
若不發大乘心者,當教辟支佛道;若無辟支佛道者,教行聲聞道;若無聲聞道者,教令離色,受無色定,寂滅安樂;若無無色定者,教令離欲,受色界種種禪定樂;若無禪者,教令修十善道,人、天中受種種樂。
「莫自懈怠,空無所得,貧窮下賤,種種懃苦,甚為可患!懈怠法[23]者最為弊惡,破壞今世、後世利益善道。」眾生聞已,集諸善法,懃行精進。
立禪者,菩薩於眾生前,讚歎禪定清淨樂,內樂,自在樂,離罪樂,今世、後世樂,聖所受樂,梵天王樂,遍身受樂,深厚妙樂。汝諸眾生,何以著五欲不淨樂,與畜生同受諸罪垢樂,而捨是妙樂?若汝能捨小樂,則得大樂。汝不見田夫棄少種子,後獲大果;如人獻王少物而得大報;如少鉤餌而得大魚,所捨甚少而所獲大多。智者亦如是,能棄世間之樂,得甚深禪定快樂。既得此樂,[24]反觀欲樂甚為不淨,如從獄出;如病[25]疹得差,更不求[26]藥。
復次,禪定名實智初門,令智慧[27]澄靜,能照諸法;如燈在密室,其明得用。
若依禪定得四無量、背捨、勝處、神通、[28]辯才等,諸甚深功德,悉皆具得,能令[29]瓦石變成如意[30]寶珠,何況餘事!隨意所為,無不能作: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手捉日、月,身不焦、冷;化為種種禽獸之身而不受[31]其法,或時變身充滿虛空、或時身若微塵,或輕如[32]鴻毛、或重若[33]太山,或時以足指按地天地大[34]動如動草葉。如是等神通變化力,皆從禪得。眾生聞是已,立於禪波羅蜜。
立般若波羅蜜者,菩薩教諸眾生:「當學智慧!智慧者,其明第一,名為慧眼。若無慧眼,雖有肉眼,猶[1]故是[2]盲;雖云有眼,與畜生無異。若有智慧,自別好醜,不隨他教;若無智慧,隨人東西,如牛駱[3]駝穿鼻隨人。一切有為法中,智慧為上!聖所親愛,能破有為法故。如《經》中說:『於諸寶中,智慧寶為最;一切利器中,慧刀利為最;住智慧山頂,無有憂患。觀諸苦惱眾生,無不悉見。』智慧刀能斷無始煩惱生死連鎖;智慧力故,能具六波羅蜜,得不可思議無量佛道,成一切智,何況聲聞、辟支佛及世間勝事!是智慧增長清淨,不可沮壞,名為波羅蜜。」眾生聞已,住般若波羅蜜。
復次,菩薩或時不以口教,或現神足光明,令眾生住六波羅蜜;或現種種餘緣,乃至夢中為作因緣,使其覺悟,[4]令眾生住六波羅蜜。是故經言:「欲令眾生住六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欲殖一善根於佛福田中,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盡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善根」[5]者,三善根:無貪善根,無瞋善根,無癡善根。一切諸善法皆從三善根生增長。如藥樹、草木,因有根故,得生成增長;以是故,名為諸善根。
今言「善根」者,善根因緣供養之具,所謂花香、燈明,及法供養,持戒、誦經等,因中說果。何以故?香華不定,以善心供養故,名為善根。布施非即是福,但能破慳貪,開善法門;善根名為福。如針導綖[6]縫衣,縫非針也。
「一」者,若華、若香、若燈明,若禮敬,若誦經、持戒,若禪定,若智慧等,[7]一一供養及法供養,殖於諸佛[8]田中。
「佛田」者,十方三世諸佛;若佛在世,若形像,若舍利,若但念佛。
「殖」者,專心堅著。
問曰:
經言種種福田,[9]今何以獨言「殖於佛田」?
答曰:
雖有種種福田,佛為第一福田,以十力、四無[10]所畏、十八不共法如是等無量佛法具足,是故獨說「殖於佛田」。法寶雖為佛師,若佛不說,法為無用;如雖有好藥,若無良[11]醫,藥則無用。以是故,法寶雖上而前說佛寶,何況僧寶!
復次,佛田能獲無量果報,餘者雖言無量而有差降;以是故,佛田第一。
「不盡」者,諸佛成就無[12]量功德故,於中殖福,福亦無盡。
復次,佛功德無量、無邊、無數、無等故,殖福者福亦不盡。
復次,佛為菩薩時,緣一切眾生,如眾生[13]無量、無邊故,福亦無盡。
復次,佛田清淨:拔愛等諸煩惱穢草,淨戒為平地,大慈悲為良美,除諸惡[14]邪醎土;三十七品為溝[15]港,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等為垣牆,能出生三乘涅槃果報——殖種於此無上無比田者,其福無盡!
問曰:
一切有為法無常相故,皆歸於盡;福從因緣生,何得不盡?
答曰:
亦不言「常不盡」,[16]自言「乃至得佛中間不盡」。
復次,一切有為法雖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果報不失故,名為不盡。[17]如燈雖焰焰生滅不[18]名滅,脂盡炷滅,乃可稱滅;福亦如是,深心種於良田故,乃至法盡而亦不盡。
復次,菩薩知諸法實相,如涅槃不盡,福德入諸法實相故而亦不盡。
問曰:
若爾者,涅槃不盡,福德亦應常不盡,云何言「乃至佛中間不盡」?
答曰:
是福[19]德者以智慧力故,令是功德如涅槃畢竟空、不生不滅;以是故,喻如涅槃,非即涅槃。若[20]是涅槃,不應為喻。若是涅槃,云何果報成佛而不盡?譬如三解脫門:空、無相、無作。如解脫畢竟空相,是空解脫門觀世間亦畢竟空;如解脫無相相,是無相解脫門觀世間亦無相相;如解脫無作相,是無作解脫門觀世間亦無作相。
以是故說:「欲殖一善根於佛福田,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盡者,當學般若波羅蜜。」[21]
[23]【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令十方諸佛稱讚其名,當學般若波羅蜜!」
[24]【論】
問曰:
菩薩若觀諸法畢竟空,內無吾我,已破憍慢,云何欲令諸佛稱讚其名?又菩薩法應供養諸佛,云何反求諸佛供養?
答曰:
佛法有二門:一、為第一義門,二、為世俗法門。以世俗門故,欲令諸佛讚歎;雖為諸佛所讚歎,而不見我,不取眾生相,世間假名故說。
汝言「云何反求佛供養」者,如後品中,佛所讚歎菩薩畢竟阿鞞跋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是菩薩欲得決定知是阿鞞跋致以不,以是故求佛讚歎,非求供養!
復次,餘人餘眾生,貪欲、瞋恚、愚癡覆心故,不能如實讚歎。何以故?若偏有所愛,不見實過,但見功德;若偏有所瞋,但見其過,不見其德;若愚癡多,不能如實見其好醜。
諸天、世人雖有智慧,三毒薄者,亦不能得如實讚,猶有謬失,無一切智故、結使不盡故。
聲聞、辟支佛三毒雖盡,亦不能如實讚,猶有餘氣未盡,又智慧不具足故。
唯佛一人,三毒及氣永盡、成就一切智故,能如實讚,不增不減。
以是故,行者欲得諸佛所讚,知其實德,不求餘人稱讚。
問曰:
[1]若諸佛出於三界,不著世間,無有我及我所,視於外道、惡人、大菩薩、阿羅漢一等無異,云何讚歎菩薩?
答曰:
佛雖無吾我、無有憎愛,於一切法心無所著;憐愍眾生,以大慈悲心引導一切故,分別善人而有所讚,亦欲[2]破壞惡魔所願;以佛讚歎故,無量眾生愛樂菩薩,恭敬供養,後皆成就佛道。以是故,諸佛讚歎菩薩。
問曰:
云何讚歎?
答曰:
如佛於大眾中說法,欲令眾生入甚深法,讚是菩薩,如薩陀波崙等。
復次,佛讚歎菩薩言:「是菩薩能觀諸法畢竟空,亦能於眾生有大慈悲。能行生忍,亦不見眾生;雖行法忍,於一切法而不生著。雖觀宿命事,不墮[3]始見;雖觀眾生入無餘涅槃,而不墮邊見。雖知涅槃是無上[4]實法,亦能起身、口、意善業;雖行生死中,而深心[5]愛樂涅槃。雖住三解脫門觀於涅槃,亦不斷本願及善行。如是等種種奇特功德,甚為難有!」
復次,若菩薩未得無生忍、未得五神通,生死肉身,有大慈悲心,能為眾生故,內外所有所貴惜者,悉能施與——外謂所著妻子、上妙五欲,如意珠、最上[6]寶,安[7]樂國土等;內謂身體、肌肉、皮膚、骨、血、頭、目、髓、腦、耳、鼻、手、足。如是等施,甚為難有!是故諸佛讚歎其德。若菩薩入法位、得神通,行苦行不足為難;以是菩薩生身肉眼,志願弘曠,有大悲心,愛樂佛道,行如是事,甚為希有!
復次,若菩薩持戒清淨具足,無所分別持戒、破戒。
於一切諸法畢竟不生,常空法忍。
精進不休、不息,不著、不厭;精進、懈怠,一相不異;無量無邊無數劫,懃修精進。
都欲受行甚深禪定,無所依止,定、亂不異;不起於定而能變身無量,遍至十方說法度人。
行深智慧,觀一切法不生不滅,非不生非不滅,亦非不生亦非不滅,非非不生非非不滅,過諸語言、心行處滅,不可壞不可破,不可受不可著,諸聖行處,淨如涅槃;亦不著是觀,意亦不沒,能以智慧而自饒益。如是菩薩,諸佛讚歎。
復次,菩薩未得[8]受記,未得無生法忍,生不值佛,不見賢聖;以正思惟故,能觀諸法實相;雖觀實相,心亦不著。
如是菩薩,十方諸佛皆共讚歎。
復次,菩薩聞甚深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佛法,雖自未得,智慧未及,而能定心信樂,不生疑悔;若魔作佛來詭說其意,意無增減。如是菩薩,諸佛所讚。
復次,有諸菩薩一時發心,中有疾成佛者,佛則讚歎,有大精進力故。如釋迦[9]文尼佛與彌勒等諸菩薩同時發心,釋迦文尼佛精進力故,超越九劫。
復次,若有菩薩具足菩薩事,所謂十地、六波羅蜜、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無量清淨佛法,為眾生故,久住生死,不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廣度眾生。如是菩薩,諸佛讚歎。何者是?如文殊師利、毘摩羅[10]詰、觀世音、大勢至、遍吉等,諸菩薩之上首,出於三界,變化無[11]央數身,入於生死,教化眾生故。
如是希有事,皆從甚深般若波羅蜜生。以是故說:「欲得諸佛稱歎其名,當學般若波羅蜜」。[12]
[13]【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一發意[14]至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當學般若波羅[15]蜜!」
【論】
菩薩得身通變化力,作十方恒河沙等身,於十方恒河沙等世界一時能到。
問曰:
如經說「[16]一彈指頃有六十念」,若一念中能至一方恒河沙等世界,尚不可信,何況十方恒河沙等世界,時少而所到處多?
答曰:
經說:「五事不可思議,所謂眾生多少,業果報,坐禪人力,諸龍力,諸佛力。於五不可思議中,佛力最不可思議!」菩薩入[17]深禪定,生不可思議神通故,一念中悉到十方諸佛世界。如說四種神通中,唯佛、菩薩有如意疾遍神通。若金翅鳥子,始從㲉出,從一須彌至一須彌;諸菩薩亦如是,以無生忍力故,破諸煩惱無明㲉,即時一念中作無量身,遍至十方。
復次,菩薩一切無量世罪悉已消滅,以智慧力故,能轉一切諸法,所謂小能作大,大能作小;能以千萬無量劫為一日,又能以一日為千萬劫。是菩薩世間之[18]主,所欲自在,何願不滿!如《毘摩羅詰經》所說:「以七夜為劫壽。」以是因緣故,菩薩乘神通力,能速疾超越十方世界。
問曰:
前五不可思議中無有菩薩,今何以說菩薩不可思議?
答曰:
或時因中說果,如日食百斤金,金不可食,因金得食,故言食金,是為因中說果。
或時果中說因,如見好畫,言是好手,是為果中說因。
諸菩薩亦如是,菩薩為因,諸佛為果,若說佛力不可思議,當知已說菩薩。
以是故言:「欲一發意到十方恒河沙世界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發一音使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聞聲,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菩薩得六神通,增長梵聲相,過三千大千世界,至十方恒河沙等諸世界。
問曰:
若爾者,與佛音聲何異?
答曰:
菩薩音聲有恒河沙等之數,佛音聲所到無有限數。
如《密跡經》中所說:目連試佛音聲,極至西方,猶聞佛音,若如對面。
問曰:
若爾者,佛常在國土聚落說法教化,而閻浮提內人不至佛邊,則不得聞。何以知之?多有從遠方來欲聽[1]法者故。
答曰:
佛音聲有二種:一為[2]密[3]中音聲,二為不密音聲。密音聲先已說,不密音聲,至佛邊乃聞。
是亦有二種弟子:一為出世聖人,二為世間凡夫。出世聖人如目揵連等,能聞微密音聲;凡夫人隨其所近乃聞。
復次,諸菩薩得入正位,離生死身,得法性真形,能見十方無量佛身,及遍炤光明,亦能得聞諸佛六十種極遠無量音聲。諸大菩薩雖未具足如佛音聲,於佛音聲中[4]普得其分。
是佛菩薩音聲有三種:
一者、先世種善音聲因緣故,咽喉中得微妙四大,能出種種妙好遠近音聲,所謂一里、二里、三里、十里、百[5]里、千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音聲遍滿。
二者、神通力故,咽喉四大出聲,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恒河沙世界。
三者、佛音聲常能遍滿十方虛空。
問曰:
若佛音聲常能遍滿,今眾生何以不得常聞?
答曰:
眾生無量劫以來,所作惡業覆,是故不聞。譬如雷電霹[6]靂,聾者不聞,雷聲無減;佛亦如是,常為眾生說法,如龍震大雷聲,眾生罪[7]故,自不得聞。如今世人精進持戒者,於念佛三昧心得定時,罪垢不障,即得見佛,聞佛說法,音聲清了。菩薩於三種音聲中欲得二種,是二種音聲甚難希有故;如業果音聲,自然可得故。
以是故說:「菩薩摩訶薩欲以一音使十方恒河沙等世界聞聲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使諸佛世界不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佛世界不斷」者,菩薩欲令國國相次,皆使眾生發心作佛。
問曰:
言「次第」者,為一國前後相次?為十方世界次第?若一國相次者,大悲普覆一切眾生,何以不及餘國?若十方一切世界次第者,餘佛、菩薩何所利益?
答曰:
菩薩心願,欲令一切世界皆悉作佛,大心曠遠,無有齊限。以是心集諸智慧,無量福德神通力故;又隨眾生種作佛因緣者,是菩薩皆悉令作。若一切世界皆種作佛因緣者,餘佛菩薩不應有益,但是事不然!
復次,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應一菩薩盡得遍諸世界,令佛種不斷,諸餘菩薩各隨因緣,皆有其分。以慈悲大故,願亦無量,利益之心無有齊限。眾生種無量故,非一佛一菩薩所可盡度。
問曰:
若事不稱心,何故作願耶?
答曰:
欲令心願曠大清淨故;如行慈三昧,雖不能令眾生離苦,但自欲令心曠大清淨,成利益願[8]故。
如諸佛大菩薩力皆能度一切[9]眾生,而眾生福緣未集、未有智慧,因緣不會故而不得度。如大海水,一切眾生取用,水不窮竭,但眾生不能得用。如餓鬼眾生自罪因緣,不得見水;設得見之,即時乾竭,或為[10]洋銅、或成膿血。佛亦如是,有大慈悲、智慧無量無邊,悉能滿足眾生,而眾生罪業因緣故而不值佛;設得值佛,如餘人無異,或生瞋恚,或起誹謗;以是因緣故,不見佛威相神力,雖得值佛而無利益。
復次,二因二緣發於正見,所謂內因、外緣。佛外因緣具足,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莊嚴其身,種種神力,種種音聲,隨意說法,斷一切疑。但眾生內因緣不具足,先不種見佛善根而不信敬,不精進持戒,鈍根深厚,著於世樂。以是故,無有利益,非為佛咎。佛化度眾生,神器利用,悉皆備足。譬如日出,有目則覩,盲者不見;設使有目而無日者,則無所覩,是故日無咎也。佛明亦如是。
問曰:
云何佛世界因緣不斷?
[11]答曰:
菩薩於眾生中,種種因緣讚歎佛道,令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漸漸行六波羅蜜,然後於諸世界各各作佛:若於一國次第作佛,或於異國各自作佛,是名「不斷佛國」。
復次,菩薩疾集智慧具足,作佛度無量眾生;欲入涅槃時,[1]為菩薩受記:「我滅度後,汝次作佛。」展轉皆悉如是,令不斷絕。若佛不記菩薩者,則斷佛國。譬如王立太子,展轉如是,國祚不斷。
問曰:
何以貴有佛世界,賤無佛國?
答曰:
是事不應致問!佛是莊嚴十方世界主,何況一國!若離有佛國者,雖受人天樂,而不知是佛恩力之所致,與畜生無異!若一切諸佛不出世者,則無三乘涅槃之道,常閉在三界獄,永無出期;若世有佛,眾生得出三界牢獄。譬如二國之間,無日之處,是中眾生從冥中生,從冥中死。若佛生時,光明暫炤,各各相見;乃見日月所炤眾生,知彼為大福,我等有罪。如是或時佛以光明遍炤諸佛國,[2]有佛國眾生見佛光明,則大歡喜,念言:「我等黑闇,彼為大明。」
復次,有佛之國,眾生知有罪福,人受三歸、五戒、八齋及出家五眾等,種種甚深禪定、智慧,四沙門果,有餘、[3]無餘涅槃等,如是種種善法。以是因緣故,佛國為貴。若佛國,眾生雖不見佛,值遇經法,修[4]善持戒,布施、禮敬等,種涅槃因緣,乃至畜生皆能種福德因緣;若無佛之國,乃至天、人不能修善。
以是故,菩薩生願:「欲使佛世界不斷。」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
校注
[0276012] (大智度論…十)二十一字【大】,(大智度論卷第三十,釋初品中善根供養)十六字【元】【明】,(大智度論卷第三十,釋初品中善根供養第四十六)二十字【宋】,大智度論卷第三十釋初品中善根供養第三十八【宮】,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善根供養第三十三【聖】,(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善根供養第三十一,下訖佛世界不斷)二十三字【石】 [0276013] 聖者龍樹造【大】,〔-〕【聖】【石】,龍樹菩薩造【宋】【元】【明】【宮】 [0276014]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大】,〔-〕【聖】【石】,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宋】【元】【明】【宮】 [0276015] 【經】【大】*,〔-〕【宋】【宮】【聖】* [0276016] 者【大】,〔-〕【宋】【元】【明】【宮】 [0276017] 蜜【大】,蜜者【宮】【聖】 [0276018] 【論】【大】*,〔-〕【宋】【宮】【聖】* [0276019] 秦言妙意【大】,(秦言妙意)【元】,(此言妙意)四字夾註【明】 [0276020] 然【大】,燃【聖】 [0276021] 索【大】,[大/糸]【聖】 [0276022] 供【大】,〔-〕【聖】 [0276023] 夫【大】,天【聖】 [0276024] 瓔珞【大】,纓絡【明】 [0276025] 一【大】,〔-〕【宋】【元】【明】【宮】 [0276026] 月【大】,日【元】【明】【宮】 [0276027] 手好【大】,好手【宋】【元】【明】【宮】 [0276028] 故【大】,〔-〕【宋】【元】【明】【宮】 [0276029] 則【大】,〔-〕【聖】 [0276030] 避【大】,譬【聖】 [0276031] 勸【大】,初【宮】【聖】,[禾*刃]【石】 [0277001] 稱讚【大】,讚稱【聖】 [0277002] 故【大】,〔-〕【聖】 [0277003] 重【大】,尊重【聖】 [0277004] 伎【大】,妓【宋】【元】【明】【宮】 [0277005] 褥【大】,蓐【宮】 [0277006] 受【大】,愛【宋】【元】【明】 [0277007] 次【大】,〔-〕【聖】 [0277008] 世界【大】,國土【聖】 [0277009] 明【大】,相【宋】【元】【明】【宮】 [0277010] 惱【大】,總【聖】 [0277011] 惟越【大】,鞞跋【明】 [0277012] 故【大】,〔-〕【宋】【元】【明】【宮】 [0277013] 衣服飲食【大】,飲食衣服【聖】 [0277014] 榻【大】,林【聖】 [0277015] 得出利益【大】,出還利益【宋】【元】【明】【宮】,出還益利【聖】【石】 [0277016] 利益【大】,益利【聖】【石】 [0277017] 令【大】,今【明】 [0277018] 却【大】,劫【聖】【石】 [0277019] 別【大】,莂【宋】【元】【明】【宮】【聖】【石】 [0277020] 邪【大】,耶【聖】 [0277021] 次【大】,欲【聖】 [0277022] 者【大】*,種者【聖】* [0277023] 具【大】,〔-〕【宋】【元】【明】【宮】 [0277024] 與【大】,〔-〕【宋】【元】【明】【宮】【聖】【石】 [0277025] 槃【大】,槃樂【宋】【元】【明】【宮】【聖】 [0277026] 道【大】,導【聖】 [0277027] 利益【大】*,益利【宋】【元】【明】【宮】*【聖】 [0277028] 業【大】,等【元】【明】 [0277029] 琦【大】,奇【宋】【元】【明】,陭【宮】【聖】 [0278001] 飲【大】,〔-〕【聖】【石】 [0278002] 默【大】,哩【聖】 [0278003] 令【大】,合【明】 [0278004] 在【大】,在世【宋】【元】【明】【宮】 [0278005] 能【大】,得能【聖】 [0278006] 宮【大】,官【石】 [0278007] 遍【大】,滿【宋】【元】【明】【宮】【聖】 [0278008] 世界【大】,國土【聖】 [0278009] 惟【大】*,唯【宋】【元】【明】【宮】【聖】* [0278010] 惱【大】*,總【聖】* [0278011] 文【大】,牟【明】 [0278012] 免【大】,勉【聖】【石】 [0278013] 但【大】,俱【聖】 [0278014] 使【大】,便【聖】 [0278015] 復【大】,〔-〕【宋】【元】【明】【宮】 [0278016] 詰【大】,鞊【宮】【石】,鞞鞊【聖】 [0278017] 案【大】,桉【宋】【元】【宮】,按【明】 [0278018] 怒【大】,怨【宋】【元】【明】【宮】 [0278019] 諸【大】,〔-〕【宋】【元】【明】【宮】 [0278020] 實【大】,寶【聖】 [0278021] 無身【大】,身無【聖】 [0278022] 周【大】,同【宮】 [0278023] 護【大】,誰【聖】 [0278024] 泥【大】,埿【聖】 [0278025] 達【大】,遠【宋】【宮】 [0278026] 咎【大】,各【聖】 [0278027] 揣【大】*,摶【宋】*【元】*【明】* [0278028] 施【大】,說【宋】【元】【明】【宮】 [0278029] 揣【大】,摶【宋】【元】【明】【宮】 [0278030] 桃【大】*,萄【明】* [0278031] 榴【大】,留【聖】【石】 [0278032] 㮈【大】,奈【宋】【元】【明】【宮】 [0278033] 盧【大】,慮【聖】 [0278034] 韋【大】,草【宋】【宮】,革【元】【明】 [0278035] 㲲【大】,疊【宮】【聖】【石】 [0279001] 軟【大】,濡【聖】 [0279002] 枕【大】,杭【聖】 [0279003] 者【大】,香【聖】 [0279004] 摩【大】,磨【聖】【石】 [0279005] 擣【大】,搗擣【聖】 [0279006] 象【大】,𠌵【聖】【石】 [0279007] 膏【大】,高【聖】 [0279008] 蘇【大】,酥【元】【明】 [0279009] 蠟【大】,臘【聖】【石】 [0279010] 等【大】,〔-〕【宋】【元】【明】【宮】【聖】 [0279011] 垢【大】,姤【聖】 [0279012] 世界【大】*,國土【聖】* [0279013] 礙【大】,閡【聖】【石】 [0279014] 世界【大】,諸國土【聖】 [0279015] 滿足【大】,足滿【聖】 [0279016] 世【大】,〔-〕【宋】【元】【明】【宮】 [0279017] 以【大】,〔-〕【聖】 [0279018] 來【大】,未【聖】 [0279019] 今【大】,令【元】 [0279020] 說【大】,中說【聖】 [0279021] 噉【大】,敢【聖】 [0279022] 致【大】,到【聖】 [0279023] 咎【大】,各【聖】 [0279024] 眾【大】,陰【聖】 [0279025] 邪【大】,耶【聖】 [0279026] 苦樂【大】,樂苦【宋】【元】【明】【宮】【聖】 [0279027] 下【大】,下樂【宋】【元】【明】【宮】 [0279028] 鬼【大】,罪鬼【聖】 [0279029] 針【大】,𨥇【聖】 [0279030] 惟【大】,唯【宋】【元】【明】【宮】【聖】 [0279031] 膿血【大】,𦡊面【聖】 [0279032] 祀【大】,禮【聖】 [0279033] 瓔珞【大】,纓絡【明】,纓䧄【聖】 [0280001] 桓【大】,恒【聖】 [0280002] 孔【大】,孔中【聖】 [0280003] 茶【大】,荼【聖】 [0280004] 減【大】,咸【聖】 [0280005] 秦言大也【大】,(此言不飲酒)【明】 [0280006] 大【大】,不【宋】【元】【明】【宮】 [0280007] 修【大】,阿修【聖】 [0280008] 何【大】,何云【聖】 [0280009] 於【大】,〔-〕【聖】 [0280010] 旨【大】,意【宋】【元】【明】【宮】 [0280011] 其【大】,甚【聖】 [0280012] 故【大】,〔-〕【聖】 [0280013] 修【大】,〔-〕【聖】 [0280014] 何以【大】,以何【宋】【元】【明】【宮】 [0280015] 色界【CB】【麗-CB】【聖】【石】,色【大】 [0280016] 苦【大】,苦以【聖】 [0280017] 呰【大】,訾【石】 [0280018] 濁【大】,渴【聖】 [0280019] 慳【大】,堅【宮】【聖】 [0280020] 世【大】,世常得【宋】【元】【明】【宮】 [0280021] 導【大】,道【聖】 [0280022] 之【大】,〔-〕【聖】 [0280023] 殖【大】*,植【宋】【元】【明】【宮】* [0280024] 妬【大】,姡【聖】 [0280025] 但【大】,徒【聖】【石】 [0280026] 下【大】,不【聖】 [0280027] 眾生【大】,〔-〕【宋】【元】【明】【宮】 [0280028] 眾【大】,〔-〕【聖】 [0280029] 著【大】,香【宋】【宮】 [0280030] 瓔珞【大】,纓絡【明】【聖】 [0280031] 寶【大】,至【聖】 [0280032] 為【大】,〔-〕【宮】【聖】 [0280033] 隱【大】,隱戒【聖】 [0280034] 歡【大】,勸【聖】【石】 [0280035] 育【大】,盲【宋】 [0281001] 兵【大】,丘【聖】 [0281002] 苦【大】,善【宋】【元】【明】【宮】 [0281003] 渡【大】*,度【聖】* [0281004] 磫𥗫【大】,鍾𭫑【石】 [0281005] 𥗫【大】,𭫑【聖】 [0281006] 德【大】,功德【聖】 [0281007] 免【大】,勉【宋】【聖】【石】,㝹【宮】 [0281008] 醫【大】*,賢【聖】* [0281009] 除【大】,斷【聖】 [0281010] 孩【大】,姟【聖】【石】 [0281011] 踰【大】,逾【宋】【元】【明】【宮】,愈【聖】【石】 [0281012] 雖【大】,動雖【宋】【元】【明】【宮】 [0281013] 梨【大】,利【聖】 [0281014] 凡【大】,凡夫【聖】 [0281015] 非【大】,非天非【聖】 [0281016] 緣【大】,〔-〕【聖】 [0281017] 進【大】,集【宋】【元】【明】【宮】【聖】【石】 [0281018] 令【大】*,合【聖】* [0281019] 道【大】,阿【聖】 [0281020] 法【大】,〔-〕【聖】【石】 [0281021] 饒【大】,〔-〕【宋】【元】【明】【宮】【石】 [0281022] 上尊【大】,尊上【宋】【元】【明】【宮】 [0281023] 者【大】,〔-〕【石】 [0281024] 反【大】,返【聖】 [0281025] 疹【大】,疢【宋】【元】【明】【宮】,疥【聖】【石】 [0281026] 藥【大】,樂【宮】【聖】 [0281027] 澄靜【大】,隥淨【聖】 [0281028] 辯【大】,辨【聖】 [0281029] 瓦【大】,凡【聖】 [0281030] 寶【大】,〔-〕【宋】【元】【明】【宮】 [0281031] 其【大】,甚【聖】 [0281032] 鴻【大】,鵠【聖】 [0281033] 太【大】,大【宋】,泰【明】 [0281034] 動【大】,慟【聖】 [0282001] 故【大】,〔-〕【聖】 [0282002] 盲【大】,盲人【聖】 [0282003] 駝【大】,馳【聖】 [0282004] 令【大】,含【聖】 [0282005] 者【大】,〔-〕【聖】 [0282006] 縫【大】*,䙜【聖】* [0282007] 一一【大】,二【宮】 [0282008] 田【大】,因【聖】 [0282009] 今【大】,〔-〕【宋】【元】【明】【宮】 [0282010] 所【大】,〔-〕【宋】【元】【明】【宮】 [0282011] 醫【大】,賢【聖】 [0282012] 量【大】,盡【宋】【元】【明】【宮】【聖】 [0282013] 無量無邊【大】,無邊無盡【聖】 [0282014] 邪【大】,耶【聖】 [0282015] 港【大】,塍【宋】【元】【明】【宮】 [0282016] 自【大】,但【石】 [0282017] 如【大】,如然【宋】【元】【明】【宮】 [0282018] 名【大】,名為【宋】【元】【明】【宮】【聖】 [0282019] 德【大】,〔-〕【宋】【元】【明】【宮】 [0282020] 是【大】,見【宋】【元】【明】【宮】 [0282021]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終【聖】 [0282022] (大智度論…七)十九字【大】,〔-〕【宋】【元】【明】【宮】【石】 [0282023] 【經】【大】*,〔-〕【宋】【宮】* [0282024] 【論】【大】*,〔-〕【宋】【宮】* [0283001] 若【大】,〔-〕【宋】【元】【明】【宮】 [0283002] 破壞【大】,壞破【宋】【元】【明】【宮】 [0283003] 始【大】,邪【明】 [0283004] 實【大】,寶【宋】【宮】 [0283005] 愛【大】,〔-〕【宋】【元】【明】【宮】 [0283006] 寶【大】,妙寶【宋】【元】【明】【宮】 [0283007] 樂【大】,隱【宋】【元】【明】【宮】 [0283008] 受【大】,授【明】 [0283009] 文【大】*,牟【明】* [0283010] 詰【大】*,鞊【石】* [0283011] 央【大】,鞅【宋】【宮】 [0283012] 大智度論卷三十一終【石】 [0283013] 經【大】,〔-〕【宋】【宮】,釋初品中善根供養之餘卷三十二首【石】 [0283014] 至【大】,到【宮】 [0283015] 蜜【大】*,蜜者【宮】* [0283016] 一【大】,〔-〕【宋】【元】【明】【宮】 [0283017] 深【大】,於【宋】【元】【明】【宮】 [0283018] 主【大】,王【宋】【元】,明註曰主宋南藏作王 [0284001] 法【大】,說法【宋】【元】【明】【宮】 [0284002] 密中【大】,口密【宋】【元】【明】【宮】 [0284003] 中【大】,口【石】 [0284004] 普【大】,竝【元】【明】【宮】 [0284005] 里【大】,〔-〕【宋】【元】【明】【宮】 [0284006] 靂【大】,礰【石】 [0284007] 故【大】,業【宋】【元】【明】 [0284008] 故【大】,〔-〕【宋】【元】【明】【宮】 [0284009] 眾生【大】,〔-〕【宋】【元】【明】【宮】 [0284010] 洋【大】,烊【宋】【元】【明】【宮】【石】 [0284011] 答曰【大】,〔-〕【宋】【元】【宮】 [0285001] 為【大】,亦【石】 [0285002] 有【大】,無【元】【明】 [0285003] 無餘【大】,〔-〕【宋】【元】【明】【宮】 [0285004] 善【大】,善根【石】【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5 冊 No. 1509 大智度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0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維習安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眾生出版社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