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如是習相應者,從何處終,來生此間?從此間終,當生何處?」
佛告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如是習相應者,或從他方佛國來[9]生此間,或從兜率天上來生此間,或從人道中來生此間。
「舍利弗!從他方佛國來者,疾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故,捨身來生此間,諸深[10]法[11]要[12]皆現在前,後還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在所生處常值諸佛。
「舍利弗!有一生補處菩薩,兜率天上終,來生是間;是菩薩不失六波羅蜜,隨所生處,一切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疾現在前。
「舍利弗!有菩薩人中命終、還生人中者,除阿毘跋致,是菩薩根鈍,不能疾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諸陀羅尼門、三昧門不能疾現在前。」
[13]【論】
問曰:
是般若波羅蜜中,眾生畢竟不可得;如上品說:「舍利弗![14]如一切眾生不可得,壽者、命者乃至知者、見者等眾生諸異名字,皆空無實。」此[15]中何以問「從何所來,去至何所[16]上」?眾生異名即是菩薩,眾生無故,菩薩亦無。又此經中說:「菩薩但有名字,無有實法。」今舍利弗何以作此問?
答曰:
佛法中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
復有二種:有知名字相,有不知名字相;譬如軍立密號,有知者,有不知者。
復有二種:有初習行,有久習行;有著者,有不著者;有知他意[17]者,[18]有不知他意者(雖有言辭,知其寄言以宣[19]理)。
為不知名字相、初習行、[20]著、不知他意者,故說「無眾生」。
為知名字相、久習行、不著、知他意者,故說言「有眾生」。
舍利弗以天眼明,見六道眾生生死善惡,於此無疑;但不知從他方無量阿僧祇[21]世界諸菩薩來者,故問。有諸大菩薩從此間終,生他方無量阿僧祇佛國,舍利弗天眼所不見,故問。
復次,有聲聞人見菩薩行六波羅蜜,久住生死中,漏未盡故,集種種智慧、內外經書,而不證實際,未[22]免生老病死,愍而輕之言:「此等命終,以三毒未盡故,當墮何處?如佛說:『諸凡夫人,常開三惡道門;於三善道為客,於三惡處為家。三毒力強,過去世無量劫罪業積集,而不取涅槃,將受眾苦,甚可[A1]愍之!』」如是等小乘人,輕愍是菩薩。
舍利弗於一切聲聞中為第一大法將,知有是事,欲令眾生起敬心於菩薩,故問。
佛以三事答:一、從他方佛國來生,二、從兜率天上來,三、從人道中來。
問曰:
如從他方佛國來者,以遠故,舍利弗不知;兜率天上、人道中來者,何以不知?
答曰:
舍利弗不知他方佛國來者故問;佛為如所應分別,答有三處來。
問曰:
世間有六道,何以故於天中[23]別說兜率天來,人道中不分別處所,他方佛國來者亦不分別天道、人道?
答曰:
六趣中,三是惡道;惡道中來,受苦因緣,心鈍故,不任得道,是故不說。
問曰:
三惡道中來,亦有得道者。如舍利弗大弟子牛足比丘,五百世牛中生,末後得人身,足猶似牛,而得阿羅漢道。復有摩偷婆尸他比丘,五百世生獼猴中,末後得人身,得三明、六神通阿羅漢,猶好跳[1]躑,以有餘習故。如是等皆得道,何以言不任?
答曰:
雖有得者,少不足言。又此人先世深種涅槃善根,小有謬錯,故墮惡道中;償罪既畢,涅槃善根熟故,得成道果。
此中不說聲聞道,但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身、後身次第。譬如從垢心起,不得次第入無漏,中間必有善有漏心,以無漏心貴故,言:「於三惡道出,不[2]任次第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天、人、阿修羅則不然。
下三天結使利而深,上二天結使深而不利,兜率天結使不深不利。所以者何?常有菩薩說法故,是故不說餘處;或有,少故不說。
色界[3]諸天,得道者不復來下;未得道者,樂著禪味故不下,以著味故,智慧亦鈍,是故不說。
阿修羅同下二天,故不說。
他方佛國來者,從諸佛前來生是間,諸根猛利。所以者何?除無量阿僧祇劫罪故;又遇諸佛隨心教導故,如刀得好石則利;又常聞、誦、正憶念般若波羅蜜故利。如是等因緣,則菩薩心利。
人中來者,此間佛弟子聽般若波羅蜜,集諸功德,捨身還生是間,[4]或於異國土。雖無有佛,值遇佛法,聽、受、書寫、正憶念,隨力[5]多少,修福德、智慧。是人諸根雖鈍,堪受般若波羅蜜;以不見現在佛故心鈍。
他方佛國來者利根故,修行般若波羅蜜疾得相應;以相應故,常值諸佛。值佛因緣,如先說。
問曰:
兜率天上,何以但說一生補處,不說二生、三生?
答曰:
人身罪結煩惱處所,唯大菩薩處之則無染累。如鵝入水,[6]水不令濕;如是菩薩,一切世間法所不能著。所以者何?佛自說因緣:「不失六波羅蜜,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疾現在前。」是菩薩於是世界應利益眾生,其餘菩薩分布十方;譬如大智慧人已在一處,其餘大智則至[7]異處,是故不說。
復次,有人言:但說大者,不限於小。
復次,餘天中來[8]生者,餘處當廣說。
人中死人中生者,不如上二處。何以故?以人身地大多故,身重心鈍,以心、心數法隨身強弱故;又諸業結使因緣生故。
彼二處來者,是法身菩薩,變身無量以度眾生,故來生是間。人道中者,皆是肉身。
問曰:
阿毘跋致菩薩不以結業受身,何以[9]故人道中說?
答曰:
來生此間,得阿毘跋致,未捨肉身故。以鈍根故,諸陀羅尼、三昧門不疾現在前;不疾現在前故,不疾與般若相應。
【經】
「舍利弗!汝所問『菩薩摩訶薩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從此間終當生何處』者,舍利弗!此菩薩摩訶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常值諸佛,終不離佛。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不以方便入初禪乃至第四禪,亦行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得禪故,生長壽天,隨彼壽終來生是間,得人身,值諸佛,是菩薩諸根不[10]利。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亦行般若波羅蜜;不以方便故,捨諸禪,生欲界,是菩薩諸根亦鈍。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捨,入虛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修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行十力乃至大慈大悲;是菩薩用方便力,不隨禪生,不隨無量心生,不隨四無色定生;在所有佛處於中生,常不離般若波羅蜜行。如是菩薩,賢劫中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
問曰:
舍利弗[11]今問前世、後世,佛何以故前世中三種答,後世中廣分別?
答曰:
人以肉眼不見過去、未來故而生邪疑;雖疑二處,而未來世當受,故廣分別。譬如已滅之火,不復求救,但多方便防未來火;又如治病,[12]已滅之病不復加治,但[13]治將生之病。
復次,佛無量辯才自恣,舍利弗所問雖少,佛廣為其說。如問「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一事,而佛種種分別。如貧者從大富好施者乞,所乞雖少,所與甚多。佛亦如是,有無量無漏佛法具足之富,以大慈悲好行施惠;因舍利弗少問故,佛為大眾廣分別說。
復次,是般若波羅蜜中,種種因緣譬喻,多說空法。有新發意者,取空相,著是空法,於生死業因緣中生疑:「若一切法畢竟空,無來無去,無出無入相,云何死而有生?現在眼見法尚不應有,何況死後餘處生不可見而有!」如是等種種邪疑顛倒心。為斷是故,佛種種因緣廣說有死有生。
問曰:
無有死生因緣。何以故?人死歸滅,滅有三種:一者、火燒為灰,二者、虫食為糞,三者、終歸於土。今但見其滅,不見更有出者受於後身!以不見故,則知為無!
答曰:
若汝謂「身滅便無」者,云何有眾生先世所習憂喜怖畏等?如小兒生時,或啼或笑,先習憂喜故,今無人教而憂喜續生。又如犢子生知趣乳;猪羊之屬,其生未幾,便知有牝牡之合。
子同父母,好醜貧富,聰明闇鈍,各各不同;若無先世因緣者,不應有異!如是等種種因緣,知有後世。
又汝先言「不見別有去」者,人身中非獨眼根能見,身中六情各有所知:有法可聞、可嗅、可味、可觸、可知者;可聞法尚不可見,何況可知者!有生有死法,亦可見、亦可知;汝肉眼故不[1]見,天眼者了了能見。如[2]見人從一房出,入一房;捨此身至後身,亦如是。若肉眼能見者,何用求天眼?若爾者,天眼、肉眼,愚聖無異;汝以畜生同見,何能見後世?
可知者,如人死生雖無來去者,而煩惱不盡故,於身情意相續,更生身情意;身情意造業,亦不[3]至後世,而從是因緣更生,受後世果報。譬如乳中著毒,乳變為酪,酪變為[4]酥;乳非酪、酥,酪、酥非乳,乳、酪雖變而皆有毒。此身亦如是,今世五眾因緣故,更生後世五眾,行業相續不異故,而受果報。又如冬木,雖未有花葉果實,得時節會,則次[A2]第而出。
如是因緣,故知有死生。
復次,現世有知宿命者,如人[5]行,疲極睡臥,覺已,憶所經由。
又一切聖人內外經書,皆說後世。
復次,現世不善法,動發過重,生瞋恚、嫉妬、疑悔內惱故,身則枯悴,顏色不悅。惡不善法,受害如是,何況起身業、口業!若生善法,淨信業因緣,心清淨,得如實智慧,心則歡悅,身得輕軟,顏色和[6]適。以有苦樂因緣故,有[7]善不善;今定有善不善故,當知必有後世。但眾生肉眼不見,智慧薄故而生邪疑,雖修福事,所作淺薄。譬如藥師為王療病,王密為起宅,而藥師不知;既歸見之,乃悔不加意盡力治王。
復次,聖人說今現在事實可信故,說後世事亦皆可信;如人夜行嶮道,導師授手,知可信故,則便隨逐。
比智及聖人語,可知定有後世。汝以肉眼重罪、比智薄故,又無天眼,既自無智,又不信聖[8]人語,云何得知後世?
復次,佛法中諸法畢竟空,而亦不斷滅;生死雖相續,亦不是常;無量阿僧祇劫業因緣雖過去,亦能生果報而不滅;是為微妙難知。
若諸法都空者,此品中不應說往生,何有智者前後相違?若[9]死生相實有,云何言「諸法畢竟空」?但為除諸法中愛著邪見顛倒故,說畢竟空,不為破後世故說。汝無天眼[10]明故疑後世,欲自陷罪惡!遮是罪業因緣故,說種種往生。
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不著,非有非[11]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如是人則不容難!譬如以刀[12]斫空,終無所傷。為眾生故隨緣說法,自無所著。以是故《中論》中說:
是為畢竟空相。畢竟空,不遮生死業因緣,是故說往生。
問曰:
[13]若般若波羅蜜一相,所謂無相,云何「與般若相應,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常值諸佛」?
答曰:
般若波羅蜜攝一切法,譬如大海,以是故不應作難!
復次,汝自說「般若波羅蜜一相,無相」,若無相,云何有難?汝則無相中取相,是事不然。
復次,因般若波羅蜜故,行念佛三昧等諸善法,生值諸佛。
復次,行般若波羅蜜者,深入大悲;如慈父見子為無所直物故死,父甚愍之,此兒但為虛誑故死!諸佛亦如是,知諸法畢竟空不可得,而眾生不知;眾生不知故,於空法中[14]深著,[15]著因緣故,墮大地獄。是故深入大悲;以大慈悲因緣故,得無量福德;得無量福德故,生值諸佛,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是菩薩從此[16]間死,彼間生;彼間死,復至彼間生;如是乃至得佛,終不離佛。譬如有福之人,從一大會至一大會。或有是間死,彼間生,於彼以五神通力故,從一佛國至一佛國,供養諸佛,度脫眾生——是初菩薩。
「佛國」者,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一佛土。
諸佛神力雖能普遍自在無礙,眾生度者有局。
「諸佛現在」者,佛現在其佛國土中者。
第二菩薩無方便入初禪,乃至行六波羅蜜。
「無方便」者,入初禪時,不念眾生,住時、起時亦不念眾生;但著禪味,不能與初禪和合行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慈悲心薄故,功德薄少;功德薄少故,為初禪果報所牽,生長壽天。
復次,不能以初禪福德與眾生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等無量無方便義。
「長壽天」者,非有想非無想處,壽八萬大劫。
或有人言:一切無色定通名長壽天;以無形不可化故不任得道,常是凡夫處故。
或說無想天名為長壽,亦不任得道故。
或說從初禪至四禪,除淨居天,皆名長壽;以著味、邪見,不能受道者。
「還生人間值佛」者,以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或於禪中集諸福德。所以者何?彼[1]間著味,善心難生故。如經中說:「如佛問比丘:『甲頭土多?地上土多?』諸比丘言:『地[2]土甚多,不可為喻!』佛言:『天上命終,還生人中者,如甲頭土;墮地[3]獄者,如地土。』」
問曰:
「鈍根」者,二十二根中何者是?
答曰:
有人言:慧根能觀諸法,以久受著禪味故鈍。
有人言:信等五根皆助成道法,以受報著味故鈍。
有人言:菩薩清淨福德、智慧因緣故,十八根皆利;罪故則鈍。眼等六根,如《法華經》說。命根不為老、病、貧、窮等所惱,安隱受樂,是為命根利。[4]喜、樂等五根了了覺知,故言利。復次,受樂時知樂無常等過隨逐,不生貪欲故利;餘受亦如是。信根牢堅深固,難事能信,故言利。[5]餘亦[6]應如是隨相分別。男根淨者,得陰藏相;不著細滑故,知欲為過,是為利。
復次,三善根利,故名為利;菩薩或時於三無漏根不[7]證實際故利。
與利相違故鈍。
問曰:
第三菩薩若能捨禪,云何言「無方便」?
答曰:
是菩薩命終時,入不善心,捨諸禪定方便。
菩薩若入欲界繫善心、若無記心而捨諸禪,入慈悲心,憐愍眾生,作是念:「我若隨禪定生,不能廣利益眾生。」
生欲界者,有十處:四天下人,六欲天。三惡道,菩薩所不生。
鈍根者,如第二菩薩說。
第四菩薩,入位,得菩薩道,修三十七品,能住十八空乃至大慈大悲,此名方便。
上二菩薩,但有禪定,直行六波羅蜜,以是故無方便。
第四菩薩,方便力故,不隨禪、定、無量心生。所以者何?行四念處乃至大慈大悲故;命終時憐愍眾生,願生他方現在佛國,續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所以者何?愛樂隨順般若波羅蜜故。
問曰:
此[8]是何等菩薩?
答曰:
佛自說[9]跋陀劫中菩薩,或有非跋陀劫中菩薩,但取其大者。
問曰:
云何名跋陀?云何名劫?
答曰:
如經說:「有一比丘問佛言:『世尊!幾許名劫?』佛告比丘:『我雖能說,汝不能知,當以譬喻可解:有方百由旬城,溢滿芥子,有長壽人過百歲持一芥子去;芥子都盡,劫猶不[10]澌。又如方百由旬石,有人百歲持迦尸輕[11]軟疊衣一來拂之;石盡,劫猶不澌。』」
時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時名劫。
劫有二種:一為大劫,二為小劫。
大劫者,如上譬喻。劫欲盡時,眾生自然心樂遠離;樂遠離故,除五蓋,入初禪,是人離生喜樂;從是起已,舉聲大唱言:「諸眾生!甚可惡者是五欲,第一安隱者是初禪。」眾生聞是唱已,一切眾生心皆自然遠離五欲,入於初禪;自然滅覺觀,入第二禪,亦如是唱;或離二禪、三禪亦如是。三惡道眾生,自然得善心,命終皆生人中;若重罪者,生他方地獄,如〈泥[12]犁品〉中說。是時三千大千世界,無一眾生在者;爾時,二日出,乃至七日出,三千大千世界地,盡皆燒盡。如「十八空」中,廣說劫生滅相。
復有人言:四大中三大有所動作,故有三種劫——或時火劫起,燒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初禪四處;或時水劫起,漂壞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二禪八處;或時風劫起,吹壞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三禪十二住處。
是名大劫。
小劫亦三種:外三大發,[13]故世界滅;內三毒發,故眾生滅,所謂飢餓、刀兵、疾病。
復有人言:時節歲數,名為小劫。如《法華經》中說:「舍利弗作佛時,正法住[14]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二十小劫。佛從三昧起,於六十小劫中說《法華經》。」是眾小劫和合,名為大劫。
「劫簸」,秦言分別時節。
「跋陀」者,秦言善。
有千萬劫過去,空無有佛;是一劫中有千佛興,諸淨居天歡喜,故名為善劫。淨居天何以知此劫當有千佛?前劫盡已,廓然都空;後有大水,水底涌出有千枚七寶光明蓮華,是千佛之相;淨居諸天因是知有千佛。
以是故說「是菩薩於此劫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捨,入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方便力[15]故不隨禪生,還生欲界[16]若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成就眾生故。」
【論】
問曰:
菩薩有二種:一者、隨業生;二者、得法性身,為度眾生故,種種變化身生三界,具佛功德,度脫眾生。故二[1]者之中,今是何者?
答曰:
是菩薩是業因緣生身。所以者何?入諸禪方便力故,不隨禪生。法身菩薩變化自在,則不大須方便。
入禪方便義,先已說。
問曰:
若不隨禪定,何以生於欲界,不生他方清淨[2]世界?
答曰:
諸菩薩行[3]各不同。或有菩薩於禪轉心,生他方佛國;菩薩迴心生欲界,亦如是。
問曰:
生他方佛國者,為是欲界、非欲界?
答曰:
他方佛國,雜惡不淨者,則名欲界。若[4]清淨者,則無三惡道、三毒,乃至無三毒之名,亦無二乘之名,亦無女人。一切人皆有三十二相,無量光明,常照世間;一念之頃,作無量身,到無量如恒河沙等世界,度無量阿僧祇眾生,還來本處。如是世界在地上故,不名色界;無欲故,不名欲界;有形色故,不名無色界。
諸大菩薩福德清淨業因緣故,別得清淨世界,出於三界。
或有以大慈大悲心憐愍眾生故,生此欲界。
問曰:
若命終時,捨此禪定,初何以求學?
答曰:
欲界心狂不定,為柔軟攝心故入禪;命終時,為度眾生起欲界心。
問曰:
若生人中,何以故正生剎利等大家,不生餘處?
答曰:
生剎利,為有勢力;生婆羅門家,為有智慧;生居士家,為大富故,能利益眾生。貧窮中自不能利,何能益人?
生欲界天,次當說。
【經】
「舍利弗!復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捨,入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方便力故不隨禪生;或生四天王天處,或生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5]他化自在天。於是中成就眾生、亦淨佛世界,常值諸佛。」
【論】
是義同上,生天為異。
問曰:
欲界諸天,情著五欲,難可化度,菩薩何以生彼,而不生人中?
答曰:
諸天著心雖大,菩薩方便力亦大。如說三十三天上,有須浮摩樹林,天中聖天,厭捨五欲,在中止住,化度諸天。兜率天上,恒有一生補處,諸菩薩常得聞法。密迹金剛力士,亦在四天王天上。如是等教化諸天。
【經】
「復次,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6]力入初禪,此間命終,生梵天處,作[7]大梵天王。從梵天處,遊一佛國至一佛國,[8]在所有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轉法輪者,勸請令轉。」
【論】
問曰:
若隨初禪生,有何方便?
答曰:
雖生而不著味,念佛道,憶本願,入慈心,念佛三昧,[9]時與禪和合,故名為方便。
問曰:
何以故作梵王?
答曰:
菩薩集福德因緣大故,世世常為物主,乃至生鹿中,亦為其王。
復次,是菩薩本願,欲請佛轉法輪,不應作散天。
或時此中三千大千世界無佛,從一佛國至一佛國,[10]求[11]見初成佛未轉法輪者。所以者何?梵天王法,常應勸請諸佛轉法輪故。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12]三生補處,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捨,入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修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入空三昧、無相、無作三昧,不隨禪生,生有佛處,修梵行。
「若生兜[13]率天上,隨其壽終,具足善根,不失正念;[14]與無數百千億萬諸天,圍繞恭敬,來生此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
問曰:
是三生菩薩,在十住地,已具足諸功德,今何以修習諸行?
答曰:
心未入涅槃,要有所行,所謂四禪乃至三三昧。
復次,是菩薩於天、人中,示行人法,修行求道。
復次,是菩薩雖在十住地,猶有煩惱習在;又於諸法猶有所不知,是故修[15]道。
復次,是菩薩雖行深行,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等,猶未取證;今為證故,更修諸行。
復次,雖是大菩薩,於佛猶小;譬如大聚火,雖有[16]能照,於日則不現。如《放鉢經》中,彌勒菩薩語文殊尸利:「如我後身[17]作佛,如恒河沙等文殊尸利,不知我舉足下足事!」以是故,雖在十住,猶應修行。
問曰:
[18]三生菩薩,何以不廣度眾生,而要生佛前?
答曰:
[19]是菩薩所度已多,今垂欲成佛,應在佛前。所以者何?非但度眾生得成佛,諸佛深法,應當聽聞故。
問曰:
若為諮問佛事故在佛前者,何以故釋迦[20]文佛作菩薩時,在迦葉佛前,惡口毀呰?
答曰:
是事先已說,法身菩薩種種變化身以度眾生。或時行人法,有飢渴、寒熱、老病,憎愛、瞋喜、讚歎、呵罵等,除諸重罪,餘者皆行。
是釋迦文菩薩,爾時為迦葉佛弟,名欝多羅。兄智慧熟,不好多語;弟智慧未備故,多好論議,時人謂弟為勝。兄後出家,得成佛道,號名迦葉;弟為閻浮提王訖梨机師,有五百弟子,以婆羅門書,教授諸婆羅門,諸婆羅門等不好佛法。爾時,有一陶師,名難陀婆羅,迦葉佛五戒弟子,得三道,與王師欝多羅為善友,以其心善淨信故。爾時,欝多羅乘金車,駕四白馬,與弟子俱出城門;難提婆[1]羅於路相逢,欝多羅問言:「從何所來?」答言:「汝兄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供養還,汝可共行覲見於佛,故來相迎!」欝多羅作是念:「若我徑到佛所,我諸弟子當生疑怪:『汝本論[2]議、智[3]慧恒勝,今往供養,將是親屬愛故?』必不隨我。」恐破其見佛因緣故,住諸法實相智中,入無上方便慧,度眾弟子故,口出惡言:「此禿頭人,何能得菩提道!」
爾時,難提婆羅善友,為如瞋狀,捉頭挽言:「汝不得止?」欝多羅語弟子言:「其事如是,吾不得止!」即時師徒俱行詣佛;見佛光相,心即清淨,前禮佛足,在一面坐。佛為隨意說法,欝多羅得無量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皆開;五百弟子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欝多羅從坐起,白佛言:「願佛聽我出家作比丘!」佛言:「善來!」即成沙門。
以是方便故,現出惡言,非是實也。虛空可破,水可作火,火可作水,[4]三生菩薩於凡[5]夫中瞋心叵得,何況於佛!
問曰:
若爾者,佛何以受第八罪報六年苦行?
答曰:
小乘法與大乘法異,若無異者,不應有大、小。
小乘法中,不說「法身菩薩祕奧深法、無量不可思議神力」;多說「斷結使、直取涅槃法」。
復次,若佛不受[6]是第八罪報,有諸天、神、仙、龍、鬼諸長壽者,見有此惡業而不受罪報,謂為無業報因緣;以是故,雖現[7]在[8]無惡業,亦受罪報。
又有今世因緣:諸外道等信著苦行,若佛不六年苦行,則人不信,言「是王子[9]串樂,不能苦行」,以是故佛六年苦行。有外道苦行者,或三月、半歲、一歲,無能六年日食一麻一米者;諸外道謂此為苦行之極,是人若[10]言無道,真無道也。於是信受,皆入正道。
以是二因緣故六年苦行,非實罪也。何以故?諸佛斷一切不善[11]法、成就一切善法故;佛若實受罪報,不[12]得言「成一切善法,斷一切不善法」。
復次,小乘法中,佛為小心眾生故,說[13]二生菩薩猶惡口毀佛。二生菩薩,尚不罵小兒,云何實毀佛?皆是方便為眾生故。何以知之?是釋迦文佛,毘婆尸佛時作大婆羅門,見佛眾僧食疾而發是言:「如是[14]人輩,應食馬麥!」因此罪故,墮黑繩等地獄,受無量世苦已;餘罪因緣,雖成佛道,而三月食馬麥。
又聲聞法中說:「佛過三阿僧祇劫,常為男子,常生貴處,常不失諸根,常識宿命,常不墮三惡道中。」
從毘婆尸佛來,九十一劫。如汝法,九[15]十劫中,不應墮惡道,何況末後一劫!以是故知非[16]是實也,方便故[17]說。
問曰:
佛二罪,毘尼、雜藏中說,是可信受。三阿僧祇後百劫不墮惡道者,從初阿僧祇亦不應墮惡道,若不墮者,何以但說百劫?佛無是說,但是阿毘曇鞞婆沙論議師說!
答曰:
阿毘曇是佛說,汝聲聞人隨阿毘曇論議,是名鞞婆沙,不應有錯!
又如薄拘盧,以一訶梨勒果施僧,於九十一劫中不墮惡道,何況菩薩無量世來以身布施、修諸功德而以小罪因緣墮在地獄!
如是事,鞞婆沙不應錯!以是故,小乘人不知菩薩方便。
復次,聽汝鞞婆沙不錯,佛自說菩薩本起:「菩薩初生時,行七步,口自說言:『我所以生者,為度眾生故。』言已,默然。乳[18]餔三年,不行、不語;漸次長大,行、語如法。」一切嬰孩,小時未能行、語,漸次長大,能具人法;今云何菩薩初生能行、能語,後便不[19]能?當知是方便力故。若受是方便,一切佛語[20]悉皆得通;若不受者,一實一虛!
如是種種因緣,知為度眾生故現行惡口。
問曰:
三生菩薩何以但生兜率天上,不生餘處?
答曰:
若在他方世界來者,諸長壽天、龍鬼神求其來處不能知,則生疑心,謂為幻化。
若在人中死人中生,然後作佛者,人起輕慢,天則不信;法應天來化人,不應人化天也!是故天上來生,則是從天為人,人則敬信。
無色界中無形,不得說法,故不在中生。
色界中雖有[21]色身,可為說[22]法,而深著禪味,不能大利益眾生故,是故不在中生。
下三欲天,深厚結使,麁心錯亂;上二天結使既厚,心[23]軟不利。
兜率天上,結使薄,心軟利,常是菩薩住處。譬如太子將登王位,先於靜室七日齋潔,然後登正殿受王位。補處菩薩亦如是,兜率天上如齋處,於彼末[1]後受天樂;壽[2]終來下,末後受人樂,便成阿毘三佛。
無量百千萬億諸天圍遶,來生是間。以菩薩先常於無始生死中,往反天上人間,今是末後天身,不復更來生天,是故咸皆侍送。菩薩於彼壽盡,當下作佛;諸天壽有盡者、不盡者,作願下生,為菩薩檀越。
復次,諸天下者,欲常侍衛菩薩,以有百億魔怨,恐來惱亂菩薩故。
此菩薩生人中,厭老病死,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菩薩本起[3]經》中說。
【經】
「[4]復次,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得六神通,不生欲[5]界、色界、無色界;從一佛國至一佛國,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諸佛。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遊戲神通,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所至到處,無有聲聞、辟支佛乘,乃至無二乘之名。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遊戲神通,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所至到處,其壽無量。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遊戲神通,從一[6]佛國至一佛國,所至到處,有無佛、法、僧處,讚佛、法、僧功德;諸眾生等[7]以聞佛名、法名、僧名故,於此命終,生諸佛前。」
【論】
釋曰:
菩薩有二種:一者、生身菩薩,二者、法身菩薩。一者、斷結使,二者、不斷結使。
法身菩薩斷結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薩不斷結[8]使,或離欲得五神通。
「得六神通」者,不生三界,遊諸世界,供養十方諸佛。
「遊戲神通」者,到十方世界度眾生,雨七寶;所至世界,皆一乘清淨,壽無量阿僧祇劫。
問曰:
菩薩法應度眾生,何以但至清淨無量壽佛世界中?
答曰:
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
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好多為眾生者,至無佛法眾處,讚歎三寶之音,如後章說。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得初禪乃至第四禪,得四無量心,得四無色定,修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是菩薩不生欲界、色[9]界、無色界中,常生有益眾生之處。」
【論】
釋曰:
此菩薩或生無佛世界,或生有佛世界。
世界不淨,有三惡道,貧窮下劣;或生清淨世界。
至無佛世界,以十善道、四禪乃至四無色定,利益眾生;令信向三寶,稱說五戒及出家戒,令得禪定、智慧功德。
不清淨世界有二種:有現在佛,及佛滅度後。佛滅度後,或時出家,或時在家,以財施、法施種種利益眾生。若佛在世,作種種因緣引導眾生,令至佛所。
清淨世界者,眾生未[10]具功德者,令其滿足,是名「在所生處利益眾生」。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11]上菩薩位,得阿毘跋致地。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12]提,轉法輪,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13]若住一劫,若減一劫。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14]為淨佛[15]世界[16]故。」
【論】
釋曰:
有[17]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位,得阿鞞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18]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9]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
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通達菩薩道[20]故,入菩薩位,即是阿鞞跋致地。
「阿鞞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1]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八
校注
[0336006] (大智…八)十六字【大】,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品第四往生品四卷四十【石】 [0336007] 第四之上【大】,第四品上【宋】【宮】,第四之一【元】【明】 [0336008] 【經】【大】*,〔-〕【宋】【宮】* [0336009] 生【大】,至【宮】 [0336010] 法要【大】,妙法【宋】【元】【明】 [0336011] 要【大】,〔-〕【宮】【石】 [0336012] 皆【大】,〔-〕【宮】 [0336013] 【論】【大】下同,〔-〕【宋】【宮】下同 [0336014] 如【大】,〔-〕【宋】【宮】,知【元】【明】 [0336015] 中【大】,〔-〕【宋】【元】【明】【宮】 [0336016] 上【大】,止【宋】【元】【明】【宮】 [0336017] 者【大】,〔-〕【宋】【元】【明】【宮】 [0336018] 有【大】,〔-〕【石】 [0336019] 理【大】,理也【宋】【元】【明】【宮】 [0336020] 著【大】,著者【元】【明】 [0336021] 世界【大】*,國土【石】* [0336022] 免【大】,勉【宋】【宮】 [0336023] 別【大】,分別【元】【明】 [0337001] 躑【大】,擲【宋】【元】【明】【宮】 [0337002] 任【大】,任得道【宋】【元】【明】【宮】 [0337003] 諸【大】,說【宮】 [0337004] 或【大】,〔-〕【宋】【元】【明】【宮】 [0337005] 多少【大】,少多【石】 [0337006] 水【大】,〔-〕【宮】 [0337007] 異【大】,餘【石】 [0337008] 生【大】,〔-〕【石】 [0337009] 故【大】,〔-〕【宋】【元】【明】【宮】 [0337010] 利【大】,利又【石】 [0337011] 今【大】,合【宋】【元】【明】【宮】 [0337012] 已滅之病【大】,〔-〕【石】 [0337013] 治【大】,療【石】 [0338001] 見【大】,見得【石】 [0338002] 見【CB】【麗-CB】【宋】【元】【明】【宮】【石】,是【大】 [0338003] 至【大】,生【石】 [0338004] 酥【大】*,蘇【石】* [0338005] 行【大】,夢行【宋】【元】【明】【宮】 [0338006] 適【大】,悅【宋】【元】【明】【宮】,澤【石】 [0338007] 善【大】,善有【石】 [0338008] 人【大】,〔-〕【宋】【元】【明】【宮】 [0338009] 死生【大】,生死【石】 [0338010] 明【大】,〔-〕【宋】【元】【明】【宮】 [0338011] 無【大】,無非非有非非無【石】 [0338012] 斫【大】,破【宋】【宮】 [0338013] 若【大】,居【宋】 [0338014] 深【大】,染【宋】【元】【明】 [0338015] 著【大】,〔-〕【宮】 [0338016] 間【大】,〔-〕【宋】【元】【明】【宮】 [0339001] 間【大】,聞【宮】 [0339002] 土【大】,上【元】【明】 [0339003] 獄【大】,獄中【石】 [0339004] 喜【大】,〔-〕【宋】【元】【明】【宮】 [0339005] 餘【大】,〔-〕【宋】【元】【明】【宮】 [0339006] 應【大】,〔-〕【宮】【石】 [0339007] 證【大】,識【宋】【宮】 [0339008] 是【大】,〔-〕【宮】 [0339009] 跋【大】*,颰【宋】【元】【明】【宮】【石】* [0339010] 澌【大】*,儩【宋】【元】【明】【宮】*,賜【石】* [0339011] 軟【大】,輕【石】 [0339012] 犁【大】,梨【石】 [0339013] 故【大】,〔-〕【宋】【元】【明】【宮】 [0339014] 世【大】*,〔-〕【宋】【元】【明】【宮】* [0339015] 故【大】,〔-〕【宋】【元】【明】 [0339016] 若【大】,〔-〕【宋】【元】【明】【宮】 [0340001] 者【大】,身【宋】【元】【明】【宮】 [0340002] 世界【大】*,國土【石】* [0340003] 各【大】,各各【宋】【元】【明】【宮】【石】 [0340004] 清【大】,〔-〕【石】 [0340005] 地【大】,他【CB】【麗-CB】【宋】【元】【明】【宮】【石】 [0340006] 力【大】*,力故【石】* [0340007] 大【大】,〔-〕【宋】【元】【明】【宮】 [0340008] 在【大】,土【石】 [0340009] 時【大】,〔-〕【宋】【元】【明】【宮】 [0340010] 求【大】,求不【石】 [0340011] 見【大】,覓【宋】【元】【明】【宮】 [0340012] 三【大】*,一【元】【明】*【石】 [0340013] 率【大】,術【宋】【元】【宮】,明註曰率北藏作術 [0340014] 與【大】,以【宋】【元】【明】【宮】 [0340015] 道【大】,行【宋】【元】【明】【宮】【石】 [0340016] 能【大】,所【宋】【元】【明】【宮】 [0340017] 作【大】,復作【宋】【元】【明】【宮】 [0340018] 三【大】*,一【明】* [0340019] 是【大】,於【元】【明】 [0340020] 文【大】*,牟尼【石】* [0341001] 羅【大】,羅門【石】 [0341002] 議【大】,美【石】 [0341003] 慧【大】,德【宋】【宮】 [0341004] 三【大】,一【明】 [0341005] 夫【大】,人【宋】【元】【明】【宮】 [0341006] 是【大】,〔-〕【石】 [0341007] 在【大】,作【宋】【元】【明】【宮】 [0341008] 無【大】,〔-〕【宋】【元】【明】【宮】 [0341009] 串【大】,慣【宋】【元】【明】【宮】 [0341010] 言【大】,〔-〕【宋】【元】【明】【宮】 [0341011] 法【大】,〔-〕【宋】【元】【明】【宮】 [0341012] 得【大】,復【石】 [0341013] 二【大】*,三【元】【宮】*,一【明】* [0341014] 人輩【大】,輩人【石】 [0341015] 十【大】,〔-〕【宋】【宮】,十一【元】【明】 [0341016] 是【大】,〔-〕【石】 [0341017] 說【大】,說二罪【元】【明】【石】 [0341018] 餔【大】,哺【宋】【元】【明】【宮】 [0341019] 能【大】,能語【元】【明】 [0341020] 悉【大】,〔-〕【宋】【元】【明】【宮】 [0341021] 色【大】,〔-〕【石】 [0341022] 法【大】,〔-〕【石】 [0341023] 軟【大】*,濡【宋】【元】【明】【宮】* [0342001] 後【大】,〔-〕【元】【明】 [0342002] 終【大】,終後【元】【明】 [0342003] 經【大】,〔-〕【宋】【宮】 [0342004] 復次【大】,〔-〕【石】 [0342005] 界【大】*,界不生【石】* [0342006] 佛國至一佛國【大】,國土至一國土【宋】【元】【明】【宮】,佛國土至一佛國土【石】 [0342007] 以聞佛名【大】,聞佛【宋】【元】【明】【宮】 [0342008] 使【大】,使不斷結使菩薩【石】 [0342009] 界【大】,〔-〕【石】 [0342010] 具【大】,具足【石】 [0342011] 上【大】,入【明】 [0342012] 提【大】,提便【元】【明】【石】 [0342013] 若【大】,或【石】 [0342014] 為【大】,〔-〕【宋】【元】【明】【宮】 [0342015] 世界【大】,土【石】 [0342016] 故【大】,〔-〕【宋】【元】【明】【宮】 [0342017] 三【大】,二【宋】【宮】 [0342018] 差【大】,〔-〕【石】 [0342019] 是【大】,〔-〕【石】 [0342020] 故【大】,〔-〕【宋】【元】【明】【宮】 [0343001] 經【大】,〔-〕【宋】【宮】【聖】,不分卷【石】【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5 冊 No. 1509 大智度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0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維習安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眾生出版社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厚觀法師提供新式標點,其他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