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一
攝決擇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四復次如佛世尊為出愛王所說經言。彼王一時往詣佛所。頂禮佛足白言世尊。有一沙門若婆羅門。來至我所。以不真實過失。現前呵諫於我。我於爾時其心不生悔惱憂慼。何以故。觀此過失。於我自身都不見故。又有沙門若婆羅門。來至我所。以不真實功德。現前讚勸於我。我於爾時心亦不生歡喜踊躍。何以故。觀此功德。於我自身都不見故。彼諸沙門及婆羅門既退還已。我便獨處空閑靜室。生如是心籌量尋伺。我當云何了知諸王真實過失真實功德。若我知者當捨其失當修其德。誰有沙門或婆羅門能了諸王真實過失真實功德。亦能為我廣開示者。既尋伺已便作是念。唯我世尊一切知者一切見者。定當了知諸王所有真實過失真實功德。我今當往佛世尊所請問斯義。故我今者來至佛所請決是義。[3]唯願如來為我開示。世尊云何諸王真實過失。云何諸王真實功德。作是請已。爾時世尊。告出愛王曰。大王大王。今者應當了知王之過失王之功德。王衰損門王方便門。王可愛法及能引發王可愛法。
云何名為王之過失。大王當知。王過失者。略有十種。王若成就如是過失。雖有大府庫有大輔佐有大軍眾。然不可歸仰。何等為十。一種姓不高。二不得自在。三立[4]性暴惡。四猛利憤發。五恩惠奢薄。六受邪佞言。七所作不思不順儀則。八不顧善法。九不知差別忘所作恩。十一向縱任專行放逸。
云何名王種姓不高。謂有國王隨一下類王家而生非宿尊貴。或雖於此王家而生。賤女之子不相似子。或是大臣輔相國師[5]群官等子。如是名王種姓不高。云何名王不得自在。謂有國王為諸大臣輔相國師群官所制。不隨所欲作所應作錫賚群臣。於妙五欲亦不如意歡娛遊戲。如是名王不得自在。
云何名王立性暴惡。謂有國王諸群臣類或餘人等。隨於一處現行少小不如意事。即便對面擯黜發麁惡言。咆勃忿恚顰蹙而住。時生憤發設不對面。背彼向餘而作於前擯辱等事。設不對面亦不背彼向餘而作於前黜罵等事。然唯內意憤恚欝怏。懷惱害心懷怨恨心。然不長時持憤恚心相續不捨。復有內意憤恚欝怏。懷惱害心懷怨恨心。亦於長時持憤恚心相續不捨。由如是相對面暴惡。背面暴惡。懊恚暴惡。暫時暴惡。長久暴惡。如是名王立性暴惡。大王當知。長久暴惡名獲大罪。非是餘者。
云何名王猛利憤發。謂有國王。諸群臣等有小愆過有少違越。便削封祿奪去妻妾。或以重罰而刑罰之。如是名王猛利憤發。
云何名王恩惠奢薄。謂有國王。諸群臣等供奉侍衛。雖極清淨善稱其心。而以微劣軟言慰喻。頒賜爵祿酬賞勳庸。不能圓滿不順常式。或損耗已或稽留已。或推注已或怨恨已。然後方與。如是名王恩惠奢薄云何名王受邪佞言。若有國王。諸群臣等實非聰叡有聰叡慢。貪濁偏黨不閑憲式。情懷謀叛不修善政。聽受信用如是輩人所進諫議。由此因緣王務財寶名稱善政並皆衰損。如是名王受邪佞言。
云何名王所作不思不順儀則。謂有國王。不能究察不審究察。不能思擇不審思擇。諸群臣輩於彼彼務機密事中。不堪委任而委任之。堪委任者而不委任。堪驅役者而不驅役。不堪役者乃驅役之。應賞賚者而刑罰之。應刑罰者而賞賚之。又於群臣不善安處先王儀則。由此群臣處大朝會。餘論未終發言間絕。不敬不憚而興諫諍。不如旨教而善奉行。不正安住王之教命。如是名王所作不思不順儀則。
云何名王不顧善法。謂有國王。不信他世亦不曉悟。由於他世不信不悟。便於當來善不善業愛非愛果。不能信解。不信解故無有羞恥。隨情造作身語意業三種惡行。不能時時布施修福受齋學戒。如是名王不顧善法。云何名王不知差別忘所作[1]恩。謂有國王。於諸大臣輔相國師及群官等。其心顛倒不善了知忠信[2]伎藝智慧差別。以不知故非忠信所生忠信想。於忠[A1]信所非忠信想。無伎藝所生伎藝想。有伎藝所無伎藝想。於惡慧所生善慧想。於善慧所生惡慧想。彼由如是心顛倒故。於非忠信無有伎藝惡慧臣所。敬重愛養。忠信伎藝善慧臣所。反生輕賤。又諸臣等年耆衰邁。曾於長夜供奉侍衛。知其無勢無力無勇。遂不敬愛。不賜爵祿不酬其賞。設被陵蔑捨而不問。如是名王不知差別忘所作恩。云何名王一向縱任專行放逸。謂有國王。於妙五欲一向沈沒。耽著嬉戲愛樂受行。不能時時勗勵方便作所應作勞賚群臣。如是名王一向縱任專行放逸。若有國王。成就如是十種過失。雖有大府庫有大輔佐有大軍眾。而不可歸仰。大王當知。此十過失。初一是王種姓過失。餘九是王自性過失。
云何名為王之功德。大王當知。王功德者。略有十種。王若成就如是功德。雖無大府庫無大輔佐無大軍眾。而可歸仰。何等為十。一種姓尊高。二得大自在。三性不暴惡。四憤發輕微。五恩惠猛利。六受正直言。七所作諦思善順儀則。八顧戀善法。九善知差別知所作恩。十不自縱任不行放逸。
云何名王種姓尊高。謂有國王。處在相似王家而生。宿世尊貴。是相似子。如是名王種姓尊高。
云何名王得大自在。謂有國王。自隨所欲作所應作勞賚群臣。於妙五欲歡娛遊戲。於諸大臣輔相國師群官等所。凡出教命宣布無礙。如是名王得大自在。云何名王性不暴惡。謂有國王。諸群臣等隨於何處。雖行增上不如意事。性能容忍不現擯黜。不發麁言亦不咆勃。廣說乃至不生憤發。亦不背面而作前事。亦不內意祕匿忿纏。亦不長夜蓄怨憤心相續不捨。不現暴惡不背暴惡。不匿暴惡不久暴惡。如是名王性不暴惡。
云何名王憤發輕微。謂有國王。諸群臣等雖有大愆有大違越。而不一切削其封祿奪其妻妾。不以重罰而刑罰之。隨過輕重而行黜罰。如是名王憤發輕微云何名王恩惠猛利。謂有國王。諸群臣等正直現前供奉侍衛。其心清淨其心調順。於時時中以正圓滿軟言慰[3]諭。具足頒錫爵祿勳庸。而不令彼損耗稽留劬勞怨恨。易可供奉不難承事。如是名王恩惠猛利。
云何名王受正直言。謂有國王。諸群臣等實有聰叡無聰叡慢。無濁無偏善閑憲式。情無違叛樂修善法。聽受信用如是輩人所進言議。由此因緣國務財寶名稱善法皆悉增盛。如是名王受正直言。
云何名王所作諦思善順儀則。謂有國王。性能究察能審究察。性能思擇能審思擇。諸群臣等於彼彼務機密事中。不堪委任而不委任。堪委任者而委任之。不堪役者而不驅役。堪驅役者乃驅役之。應賞賚者而正賞賚。應刑罰者而正刑罰。凡有所為審思審擇。然後方作而不卒暴。又於群臣能善安處先王儀則。由此群臣雖處[4]宴會。終不發言間絕餘論。要待言終恭敬畏憚而興諫諍。如其旨教而善奉行。能正安住王之教命。如是名王所作諦思善順儀則。
云何名王顧戀善法。謂有國王。信知他世。由信知故便於當來淨不淨業愛非愛果能善信解。[5]由信解故具足慚恥。而不縱情作身語意三種惡行。時時思擇布施修福受齋學戒。如是名王顧戀善法。
云何名王善知差別知所作恩。謂有國王。於諸大臣輔相國師及群官等。心無顛倒能善了知忠信伎藝智慧差別。若諸群臣忠信伎藝及與智慧。若有若無並如實知。於其無者輕而遠之。於其有者敬而愛之。而正攝受。又諸臣等年耆衰邁。曾於長夜供奉侍衛。雖知無勢無力無勇。然念昔恩轉懷敬愛而不輕賤。爵祿勳庸分賞無替。如是名王善知差別知所作恩。云何名王不自縱任不行放逸。謂有國王。於妙五欲而不沈沒耽著嬉戲愛樂受行。能於時時勗勵方便作所應作勞賚群臣。如是名王不自縱任不行放逸。若王成就如是功德。雖無大府庫無大輔佐無大軍眾。而可歸仰。大王當知。如是十種王之功德。初一名為種姓功德。餘九名為自性功德。云何名為王衰損門。大王當知。王衰損門略有五種。一不善觀察而攝群臣。二雖善觀察而攝群臣無恩妙行縱有非時。三專行放逸不思機務。四專行放逸不守府庫。五專行放逸不修法行。如是五種皆悉名為王衰損門。云何名王不善觀察而攝群臣。謂有國王。於群臣等不能究察不審究察。不能思擇。不審思擇忠信伎藝智慧差別。攝為親侍加以寵愛。厚賜爵祿重賞勳庸。最機密處而相委任。數以軟言現為慰諭。然此群臣所付財寶多有損費。若遇怨敵惡友軍陣彼先退敗。恐懼破散為他所勝。遲留人後奔[1]北無戀。矯行惡策動𮓪王政。如是名王不善觀察而攝群臣。
云何名王雖善觀察而攝群臣無恩妙行縱有非時。謂有國王。雖於群臣性能究察能審究察。性能思擇能審思擇忠信伎藝智慧差別攝為親侍。而不寵愛。不如其量具賜爵祿。最機密處亦不委任。不數軟言現相慰諭。[2]後於一時王遇怨敵惡友軍陣。廣說乃至大怖畏事命難現前。爾時於臣方行寵愛。廣說乃至數以軟言而相慰諭。時群臣等共相謂曰。王於今者危迫因緣。方於我等暫行妙行非長久心。知此事已。雖有忠信伎藝智慧隱而不現。如是名王雖善觀察而攝群臣無恩妙行縱有非時。
云何名王專行放逸不思機務。謂有國王。於應和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而不時時獨處空閑。或與智者共正思惟稱量。觀察和好方便。如是於應乖絕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惠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軍陣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攝受大力朋黨所作所成機務等事。皆不時時獨處空閑。或與智者共正思惟稱量。觀察乖絕方便乃至攝受強黨方便。如是名王專行放逸不思機務。
云何名王專行放逸不守府庫。謂有國王。寡營事業拙營事業。不持事業不觀事業。不禁王門不禁宮門不禁府庫。或於俳優伎樂笑弄倡逸等所。或復耽樂博弈戲等。非量損費所有財寶。如是名王專行放逸不守府庫。云何名王專行放逸不修法行。謂有國王。於世所知柔和淳質。聰慧辯才。得理解脫巧便。無害樂無害法。所有沙門若婆羅門。不能數往禮敬諮詢云何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云何無罪。作何等業能致吉祥遠離諸惡。設得聞已亦不勗勵如說修行。不能時時惠施樹福受齋學戒。如是名王專行放逸不修法行。若有國王。成就如是五衰損門。當知此王退失現法後法義利。謂前四門退現法利。最後一門退後法利。
云何名為王方便門。大王當知。王方便門略有五種。何等為五。一善觀察攝受群臣。二能以時行恩妙行。三無放逸專思機務。四無放逸善守府庫。五無放逸專修法行。
云何名王能善觀察攝受群臣。謂有國王。於群臣等性能究察能審究察。性能思擇能審思擇。忠信伎藝智慧差別。攝為親侍。如是名王能善觀察攝受群臣。
云何名王能善以時行恩妙行。謂有國王。於諸群臣善觀察已。攝為親侍。加以寵愛。隨其度量厚賜爵祿重賞勳庸。最機密處而相委任。數以軟言現相慰諭。彼於一時。王遇怨敵惡友軍陣大怖畏事命難現前。即便罄竭顯示忠信伎藝智慧。如是名王能善以時行恩妙行。
云何名王無有放逸專思機務。謂有國王。於應和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能於時時獨處空閑。或與智者共正思惟稱量。觀察和好方便。如是於應乖絕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惠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軍陣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攝受大力朋黨所作所成機務等事。皆能時時獨處空閑。或與智者共正思惟稱量。觀察乖絕方便乃至攝受強黨方便。如是名王無有放逸專思機務。
云何名王無有放逸善守府庫。謂有國王。廣營事業巧營事業。善持事業善觀事業。善禁王門善禁宮門善禁府庫。又於俳優妓樂笑弄倡逸等所。不以非量而費財寶。亦不耽樂博弈戲等。如是名王無有放逸善守府庫。云何名王無有放逸專修法行。謂有國王。於世所知柔和淳質。聰慧辯才。得理解脫巧便。無害樂無害法。所有沙門若婆羅門。而能數往禮敬。[1]諮詢云何為善云何不善。何等有罪何等無罪。作何等業能致吉祥遠離諸惡。既得聞已善能勗勵如說修行。亦能時時惠施樹福受齋學戒。如是名王無有放逸專修法行。若有國王成就如是五方便門。當知此王不退現法後法義利。謂前四門不退現法所有義利。最後一門不退後法所有義利。云何名為王可愛法。大王當知。略有五種。[2]諸王可愛可樂可欣可意之法。何等為五。一世所敬愛。二自在增上。三能摧[3]怨敵。四善攝養身。五能往善趣。如是五種。是王可愛可樂可欣可意之法。
云何能引王可愛法。大王當知。略有五種能引諸王可愛之法。何等為五。一恩養世間。二英勇具足。三善權方便。四正受境界。五勤修法行。
云何名王恩養世間。謂有國王。性本知足於財寶門。為性謹慎不邪貪著。如其所應積集財寶不廣營求。又有國王。性無貪悋。成就無貪白淨之法。以自所有庫藏珍財。隨力隨能給施一切貧窮孤露。又有國王。柔和忍辱多以軟言曉[4]諭國界。於時時間隨其所應分賞爵祿。終不以彼非所能業惡業重業役任群臣。諸有違犯可矜恕罪。即便矜恕。諸有違犯不可恕罪。以實以時如理治罰。如是名王以正化法恩養世間。由王受行如是恩養世間法故。遂感世間之所敬愛。
云何名王英勇具足。謂有國王。計策無惰武略圓滿。未降伏者而降伏之。已降伏者而攝護之。廣營事業如前乃至不甚耽樂博弈戲等。又善觀察應與不應[5](與勤)於僚庶應刑罰者正刑罰之。應攝養者正攝養之。如是名王英勇具足。由王受行如是英勇具足法故。遂能感得自在增上。
云何名王善權方便。謂有國王。於應和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如前乃至於應攝受大力朋黨所作所成機務等事。能正了知和好方便乃至攝受強黨方便。如是名王善權方便。由王受行如是善權方便法故。遂能摧伏所有怨敵。
云何名王正受境界。謂有國王。善能籌量府庫增減。不奢不悋平等自處。清正受用眾雜受用勝妙受用。隨其時候所宜受用。與諸臣佐親屬受用。在於勝處而為受用。奏諸[6]伎樂而為受用。無有愆失而為受用。無愆失者謂疾惱時。應食所宜避所不宜。於康豫時消已方食。若食未消或食而利。皆不應食。應共食者正現在前。不應獨食精妙上味。詭擯餘人。如是名王正受境界。由王受行如是正受境界法故。遂能善巧攝養自身。
云何名王勤修法行。謂有國王。具足淨信戒聞捨慧。云何名王具足淨信。謂有國王。信解他世。信解當來淨不淨業及愛非愛果與異熟。如是名王具足淨信。
云何名王具足淨戒。謂有國王。遠離殺生及不與取婬欲邪行妄語飲酒諸放逸處。如是名王具足淨戒。
云何名王具足淨聞。謂有國王。於現法義於後法義。及於現法後法等義。眾妙法門善聽善受習誦通利。專意研究善見善達。如是名王具足淨聞。
云何名王具足淨捨。謂有國王。雖在慳垢所纏眾中。心恒清淨遠離慳垢。而處居家常行棄捨舒手樂施。好興祠福惠捨圓滿。於布施時常樂平等。如是名王具足淨捨云何名王具足淨慧。謂有國王。如實了知善不善法有罪無罪修與不[7]與勝劣黑白。於廣分別諸緣生法亦如實知。縱令失念生惡貪欲瞋恚忿恨。覆惱慳嫉幻誑諂曲。無慚無愧惡欲惡見。而心覺悟並不堅住。如是名王具足淨慧。如是名王勤修法行。由王受行此法行故。能[8]往善趣。如是五種能引發王可愛之法。能引諸王現法後法所有利益。謂初四種能引發王現法利益。最後一種能引發王後法利益。
復次大王當知。我已略說王之過失。王之功德。王衰損門。王方便門。王可愛法。及能引發王可愛法。是故大王應當修學。王之過失宜當遠離。王之功德宜當修習。王衰損門宜當遠離。王方便門宜當修學。王可愛法宜當希慕。能引發王可愛之法宜當受行。大王若能如是修學。當獲一切利益安樂。
復次如說生苦。乃至略說五取蘊苦。云何生苦。當知此苦由五種相。謂眾苦所隨故。麁重所隨故。眾苦所依故。煩惱所依故。不隨所欲離別法故。云何眾苦所隨故苦。謂生那落迦及一向苦餓鬼趣中。若於胎生卵生生時。種種憂苦之所隨逐故。名眾苦所隨故苦。云何麁重所隨故苦。謂三界諸行為煩惱品麁重所隨。性不調柔不自在轉。由此隨逐三界有情諸行生起。故名麁重所隨故苦。
云何眾苦所依故苦。謂衰老等眾苦差別之所依故。
云何煩惱所依故苦。謂受生已。於愛境愛於瞋境瞋。於癡境癡。由是因緣住不寂靜惛蕩身心不安隱苦。故名煩惱所依故苦。
云何不隨所欲離別法故苦。謂諸有情生者皆死生必殞沒。所有壽命死為邊際死為終極。如是等事非其所愛。由此因緣唯受眾苦。是以不隨所欲離別法故說生為苦云何老苦。當知亦由五相。謂於五處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二氣力衰退故。三諸根衰退故。四受用境界衰退故。五壽量衰退故云何病苦。當知病苦亦由五相。一身性變壞故。二憂苦增長多住故。三於可意境不喜受用故。四於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強受用故。五能令命根速離壞故。
云何死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離別所愛盛財寶故。二離別所愛盛朋友故。三離別所愛盛眷屬故。四離別所愛盛自身故。五於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憂苦故。
云何怨憎會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二治罰畏所依止故。三惡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云何愛別離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不與彼會生愁惱故。由此因緣生[1]愁歎故。由此因緣身擾惱故。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應受用等有所闕故。如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當知亦爾。
云何五取蘊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苦苦器故。壞苦器故。行苦性故。
復次依行差別建立三士。謂下中上。無自利行無利他行。名為下士。有自利行無利他行。有利他行無自利行。名為中士。有自利行有利他行。名為上士。復有四種補特伽羅。或有行惡而非樂惡。或有樂惡而非行惡。或有行惡亦復樂惡。或非行惡亦非樂惡。若信諸惡能感當來非愛果報。由失念故。或放逸故。近惡友故。造作惡行。是名行惡而非樂惡。若先世來串習惡故。喜樂諸惡惡欲所牽。彼由親近善丈夫故。聞正法故。如理作意為依止故。見諸惡行能感當來非愛果報。自勉自勵遠離諸惡。是名樂惡而非行惡。若性樂惡而不遠離。是名行惡亦復樂惡。若有為性不樂諸惡亦能遠離。名非行惡亦非樂惡。此中行惡亦樂惡者。是名下士。若有行惡而非樂惡。或有樂惡而非行惡。是名中士。若非行惡亦非樂惡。是名上士。
復有三士。一重[2]受欲。二重事務。三重正法。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3]又有三種補特伽羅。一以非事為自事。二以自事為自事。三以他事為自事。若行惡行以自存活。名以非事為自事。若怖惡行修行善行。名以自事為自事。若諸菩薩名以他事為自事[4]等。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諸國王有三圓滿。謂果報圓滿。士用圓滿。功德圓滿。若諸國王生富貴家。長壽少病有大宗葉。成就俱生聰利之慧。是王名為果報圓滿。若諸國王善權方便所攝持故。恒常成就圓滿英勇。是王名為士用圓滿。若諸國王[5]任持正法名為法王。安住正法名為大王。與內宮王子群臣英傑豪貴國人共修惠施。樹福受齋堅持禁戒。是王名為功德圓滿。果報圓滿者。受用先世淨業果報。士用圓滿者。受用現法可愛之果。功德圓滿者。亦於當來受用圓滿淨業果報。若有國王。三種圓滿皆不具足。名為下士。若有果報圓滿或士用圓滿。或俱圓滿。名為中士。若三圓滿無不具足。名為上士。
復有三臣。一有忠信無伎能智慧。二有忠信伎能無智慧。三具忠信伎能智慧。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若不忠信無有伎能亦無智慧當知此臣下中之下。又有四語。一非愛似愛。二愛似非愛。三非愛似非愛。四愛似愛。諸有語言辭句善順然非所宜。是名初語。或有語言辭句勃逆然是所宜。是第二語。或有語言辭句勃逆亦非所宜。是第三語。或有語言辭句善順亦是所宜。是第四語。若有宣說非愛似非愛非愛似愛語者。是下士。若有宣說愛似非愛語者。是中士。若有宣說愛似愛語者。是上士。
復有三種受諸欲者。或有受欲非法孟浪積集財寶。不能安樂正養己身及與妻子。廣說乃至不於沙門婆羅門所修[1]殖福田。或有受欲法或非法孟浪或非積集財寶。能以安樂正養己身妻子眷屬及知友等。不[2]於沙門婆羅門所修殖福田。或有[3]受欲一向以法。及不孟浪積集財寶。能以安樂正養己身。廣說乃至能於沙門婆羅門所修殖福田。此三種中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有三人。一者有人貪染而食。愛著饕[A2]餮乃至耽湎。不見過患不知出離。二者有人思擇而食。不染不著。亦不饕[A3]餮吞吸迷悶堅住耽湎。深見過患善知出離。而於此食未斷未知。三者有人思擇而食。不生貪染。廣說乃至深見過患善知出離。又於此食已斷已知。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依施物說有三人。一者有人所施之物。但具妙香不具美妙味之與觸。二者有人所施之物。具妙香味而無妙觸。三者有人所施之物。具足美妙香味與觸。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依施田說有三人。一者有人於愛於恩而行惠施。二者有人於貧苦田而行惠施。三者有人於具功德最勝福田而行惠施。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復有差別。施於所愛名為下士。施於有恩名為中士。施於貧苦具德勝田名為上士。又依施心說有三人。一者有人將欲惠施先心歡喜。正惠施時心不清淨。惠施已後尋[4]復追悔。二者有人先心歡喜。施時心淨施已追悔。三者有人先心歡喜。施時心淨施已無悔。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於受持戒福業事。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但離一分。非一切時常能遠離。唯自遠離不勸他離亦不讚美。見同法者心不歡喜。是名下士。二者有人離一切分一切時離。唯自遠離不勸他人亦不讚美。見同法者心不歡喜。是名中士。三者有人一切俱現。是名上士。又於受持禁戒處所。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住惡說法毘奈耶中。受持禁戒。二者有人住善說法毘奈耶中。受持禁戒而有缺[5]漏。三者有人即住於此受持禁戒而不缺漏。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於受持戒心。建立三人。一者有人為活命故受持禁戒。二者有人為生天故受持禁戒。三者有人為涅槃故受持禁戒。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於受持別解脫律儀。說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受持近住律[A4]儀。二者有人亦能受持近事律儀。三者有人亦能受持苾芻律儀。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於受持苾芻律儀。說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成就受具足支。無受隨法諸學處支。亦無隨護他人心支。亦無隨護如先所受諸學處支。二者有人成前三支。無後一支。三者有人具成四支。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唯成別解脫律儀。二者有人成別解脫靜慮律儀。三者有人成別解脫靜慮無漏三種律儀。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成就非律儀非不律儀攝所受戒律儀。二者有人亦能成就聲聞等相應所受戒律儀。三者有人亦能成就菩提薩埵所受戒律儀。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依修習思惟方便。建立三人。一者有人唯得勵力運轉思惟。二者有人有間運轉。設得無間要作功用方能運轉。三者有人已得成就任運思惟。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依己得修差別故。建立三人。一者有人已得內心奢摩他定。未得增上慧法毘鉢舍那。二者有人已得增上慧法毘鉢舍那。未得內心奢摩他定。三者有人俱得二種。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已得有尋有伺三摩地。二者有人已得無尋唯伺三摩地。三者有人已得無尋無伺三摩地。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依住修差別。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住染污靜慮。二者有人住世間清淨靜慮。三者有人住無漏靜慮。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次有十種有情眾。於十種法愛樂喜悅。何等十法。一壽。二色。三財。四友。五戒。六聞。七梵行。八慧。九法。十生天。何等名為有情十眾一傍生。二母邑。三受用欲者。四求所作者。五出家者。六多聞為命者。七入證者。八尋思者。九勤苦者。十棄身者。
復次聽聞正法者。略有六種煩惱過失。謂憍慢過失。不欲過失。不信過失。身心損惱過失。散亂過失。迷惑過失。由如是等諸過失故。不能恭敬殷重聽法。廣說如經。散亂煩惱過失復有二種。謂說時散亂。說已散亂。迷惑者。謂顛倒。
復次煩惱發業略有三種。一相應發。二親生發。三增上發。引餘煩惱而發起故。
復次非所愛法略有六種。一怨敵。二疾病。三不可愛境。四生等諸苦。五苦辛良藥。六非串習善。前四應遠離。後二應修習復次受用諸欲略有五種。一領納受用。二攝喜受用。三尋思受用。四貪彼受用。五攝自受用。
復次諸欲過失略有八相。一少味多苦多過患相。二他所逼切苦因緣相。三雜染受用勝因緣相。四墮諸惡趣苦因緣相。五尋思擾亂苦因緣相。六受用磨滅勝因緣相。七喪身磨滅勝因緣相。八能障善法勝因緣相。
復次諸欲因緣略有六種變壞。一他所逼切變壞。二諸界互違變壞。三所愛有情變壞。四身變壞。五心變壞。六無常變壞。復次當知諸欲由五種相似法故得稠林名。一由眾多相似法故。二由雜穢相似法故。三由養育眾生相似法故。四由藏竄相似法故。五由險難相似法故。
我已略說有尋有伺等三地決擇。其中處處餘決擇文。更不復現[1]。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一
校注
[0638002] 三藏法師【大】*,沙門【宋】【元】【宮】【聖】【知】*,唐三藏沙門【明】* [0638003] 唯【大】,惟【元】【明】 [0638004] 性【大】,姓【宋】【元】【宮】 [0638005] 群官【大】,官群【元】 [0639001] 恩【大】,因【宋】【元】【宮】 [0639002] 伎【大】*,技【宋】【元】【明】【宮】* [0639003] 諭【大】*,喻【宋】【元】【明】【宮】* [0639004] 宴【大】,讌【宋】【元】【明】【宮】【聖】 [0639005] 由【大】,田【元】 [0640001] 北【大】,背【宋】【元】【明】 [0640002] 後【大】,彼【宋】【元】【明】【宮】 [0641001] 諮【大】,問【聖】 [0641002] 諸【大】,謂【宋】【元】【明】 [0641003] 怨【大】,冤【宋】【元】,惡【宮】 [0641004] 諭【大】,喻【宋】【元】【明】【宮】【聖】 [0641005] (與勤)【大】,與勤【宋】【元】【明】【宮】 [0641006] 伎【大】,妓【甲】 [0641007] 與【大】,修【宋】【元】【明】【宮】 [0641008] 往【大】,住【元】【明】 [0642001] 愁【大】,怨【宋】【元】【明】【宮】【聖】 [0642002] 受【大】,愛【宋】【元】【明】【宮】 [0642003] 又【大】,復【聖】 [0642004] 等【大】,〔-〕【宋】【元】【明】【宮】 [0642005] 任【大】,住【元】【明】 [0643001] 殖【大】*,植【宋】【元】【明】【宮】* [0643002] 於【大】,以【明】 [0643003] 受【大】,愛【元】 [0643004] 復【大】,後【明】 [0643005] 漏【大】,滿【明】 [0644001] 此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0 冊 No. 1579 瑜伽師地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維習安大德提供,西蓮淨苑輸入,惠敏法師提供之科判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