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六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一已說聞所成地。云何思所成地。當知。略說由三種相。一由自性清淨故。二由思擇所知故。三由思擇諸法故。
云何自性清淨。謂九種相應知。一者謂如有一獨處空閑審諦思惟如其所聞如所究達諸法道理。二者遠離一切不思議處審諦思惟所應思處。三者能善了知[2]黑說大說。四者凡所思惟唯依於義不依於文。五者於法少分唯生信解。於法少分以慧觀察。六者堅固思惟。七者安住思惟。八者相續思惟。九者於所思惟能善究竟終無中路厭怖退屈。由此九相名為清淨善淨思惟。
云何思擇所知。謂善思擇所觀察義。何等名為所觀察義。謂於有法了知有相。於非有法了知無相。如是名為所觀察義。
何等名為所觀有法。當知。此法略有五種。一自相有法。二共相有法。三假相有法。四因相有法。五果相有法。
何等名為自相有法。當知此法略有三種。一勝義相有。二相狀相有。三現在相有。勝義相有者。謂諸法中離言說義出世間智所行境界非安立相。相狀相有者。謂由四種所觀相狀。一於是處名可得。二於是處事可得。三此名於此事非不決定。謂或迷亂不決定故。或無常不決定故。四此名於此事無礙隨轉。非或於是處隨轉。或於是處退還。現在相有者。謂若已生及因果性。如是一切總說為一自相有法。
何等名為共相有法。當知。此相復有五種。一種類共相。二成所作共相。三一切行共相。四一切有漏共相。五一切法共相。種類共相者。謂色受想行識等各別種類。總名為一種類共相。成所作共相者。謂善有漏法。於感愛果。由能成辦所作共相。說名共相。如善有漏法於感愛果。如是不善法於感非愛果。念住正[3]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菩提分法。於得菩提。由能成辦所作共相。說名共相。當知亦爾。一切行共相者謂一切行無常性相。一切有漏共相者謂有漏行[4]者皆苦性相。一切法共相者謂一切法空無我性相。如是一切總說為一共相有法。
何等名為假相有法。謂若於是處。略有六種言論生起。當知。此處名假相有。何等名為六種言論。謂屬主相應言論。遠離此彼言論。眾共施設言論。眾法聚集言論。不遍一切言論。非常言論。屬主相應言論者。謂諸言論。配屬於主方解其相。非不屬主。如說生時。此誰之生。待所屬主起此言論。謂色之生。受想行識之生。非說色時此誰之色待所屬主起此言論。如生如是。[1]老住無常等。心不相應行。隨其所應盡當知。是名屬主相應言論。若於是處起此言論。當知。此處是假相有。遠離此彼言論者。謂諸言論。非以此顯此。亦非以彼顯彼。是說名為遠離此彼言論。若以此顯此。言論。是言論亦於實相處轉。亦於假相處轉。若以彼顯彼言論。是言論亦於實相處轉。亦於假相處轉。若非以此顯此亦非以彼顯彼[2]言論。是言論一向於假相處轉。云何以此顯此言論。於實相處轉。如言地之堅。云何此復於假相處轉。如言石之圓。如地之堅石之圓。如是水之濕。油之滴。火之煖。燬之焰。風之動。飄之鼓亦爾。云何以彼顯彼言論。於實相處轉。如言眼之識。身之觸。如是等。云何此復於假相處轉。如言佛授德友之所飲食。車乘衣服。莊嚴具等。云何非以此顯此亦非以彼顯彼言論。一向於假相處轉。如言宅之門。舍之壁。瓶之口。甕之腹。軍之車。林之樹。百之十。十之三。如是等是名遠離此彼言論。眾共施設言論者。謂於六種相狀言說自性假立言論。六種相狀者。一事相狀。二所識相狀。三淨妙等相狀。四饒益等相狀。五言說相狀。六邪行等相狀。事相狀者。謂識所取。所識相狀者。謂作意所取。能起於識。淨妙等相狀者。謂觸所取。饒益等相狀者。謂受所取。言說相狀者。謂想所取。邪行等相狀者。謂思所取。眾法聚集言論者。謂於眾多和合建立自性言論。如於內色受想行識建立種種我等言論。於外色香味觸等事和合差別。建立宅舍瓶衣車乘軍林樹等。種種言論。不遍一切言論者。謂諸言論。有處隨轉。有處旋還。如於舍宅舍宅言論。於諸舍宅處處隨轉。於村聚落亭邏國等。即便旋還。於[3]盆甕等。盆等言論於盆甕等處處隨轉。於瓶器等即便旋還。於軍軍言隨諸軍轉。於別男女幼少等類即便旋還。於林林言隨諸林轉。於別樹根莖枝條葉華果等類即便旋還。非常言論者。由四種相應知。一由破壞故。二由不破壞故。三由加行故。四由轉變故。破壞故者。謂瓶等破已。瓶等言捨。瓦等言生。不破壞故者。謂種種物共和合已。或丸或散。種種雜物差別言捨。丸散言生。加行故者。謂於金段等。起諸加行。造環釧等異莊嚴具。金段等言捨。環釧等言生。轉變故者。謂飲食等於轉變時。飲食等言捨。便穢等言生。如是等類。應知名為非常言論。隨於諸物發起如是六種言論。當知。此物皆是假有。是名假相有法。
何等名為因相有法。當[4]知[5]此因略有五種。一可愛因。二不可愛因。三長養因。四流轉因。五還滅因。可愛因者。謂善有漏法。不可愛因者。謂不善法。長養因者。謂前前所生善不善無記法。修習善修習。多修習故。能令後後所生善不善無記法展轉增勝。名長養因。流轉因者。謂由此種子。由此薰習。由此助伴。彼法流轉。此於彼法名流轉因。還滅因者。謂諸行還滅。雜染還滅。所有一切能寂靜道。能般涅槃。能趣菩提。及彼資糧。并其方便能生能辦。名還滅因。如是總名因相有法。若廣分別。如思因果中。應知其相。
何等名為果相有法。謂從彼五因。若生若得。若成若辦若轉。當知。是名果相有法。
何等名為所觀無法。當知。此相亦有五種。一未生無。二已滅無。三互相無。四勝義無。五畢竟無。未生無者。謂未來諸行。已滅無者。謂過去諸行。互相無者。謂諸餘法由所餘相。若遠離性。若非有性。或所餘法與諸餘法不和合性。勝義無者。謂由世俗言說自性。假設言論所安立性。畢竟無者。謂石女兒等。畢竟無類。
復有五種有性五種無性。何等名為五種有性。一圓成實相有性。二依他起相有性。三遍計所執相有性。四差別相有性。五不可說相有性。此中初是勝義相。第二是緣生相相。第三是假施設相。第四是不二相。生相老相。住相無常相。苦相空相。無我相事相。所識相所取相。淨妙等相。饒益等相。言說相相。邪行等相相。如是等相。應知名差別相。第五由四種不可說故名不可說相。一無故不可說。謂補特伽羅於彼諸蘊不可宣說若異不異。二甚深故不可說。謂離言法性不可思議。如來法身不可思議。諸佛境界。如來滅後若有若無等。不可宣說。三能引無義故不可說。謂[1]若諸法非能引發法義梵行。諸佛世尊雖[2]證不說。四法相法爾之所安立故不可說。所謂真如於諸行等不可宣說異不異性。
何等名為五種無性。一勝義相無性。二自依相無性。三畢竟自相無性。四無差別相無性。五可說相無性。
云何思擇諸法。此復二種應知。一思擇素呾纜義。二思擇伽他義。
思擇素呾纜義。如攝事分及菩薩藏教授中當廣說。
思擇伽他義。復有三種。一者建立勝義伽他。二者建立意趣義伽他。三者建立體義伽他。
建立勝義伽他者。如經言。
此中依止補特伽羅無我勝義。宣說如是勝義伽他。為欲對治增益損減二邊執故於所攝受說為宰主。於諸業用說為作者。於諸果報說為受者。如是半頌。遮遣別義所分別我。諸法亦無用者。遮遣即法所分別我。由此遠離增益邊執。而用轉非無者。顯法有性。由此遠離損減邊執。用有三種。一宰主用。二作者用。三受者用。因此用故。假立宰主作者受者。
雖言諸法。而未宣說何等為法。故次說言唯有十二支等半頌。如有支次第。諸蘊等流轉。此顯不取微細多我。便能對治宰主作者及受者執。眼色為緣生眼識果。無別受者。此中顯示即十八界說受者性。雖言無主。而未宣說無何等主。為欲顯示故。次說言審思此一切眾生不可得。言審思者。由依三量審諦觀察。
此若無者。云何建立內外成就。故次說言於內及於外是一切皆空。此顯內外唯假建立。云何建立能觀所觀二種成就。故次說言其能修空者亦常無所有。
云何建立聖者異生二種成就。故次說言我我定非有由顛倒妄計。此顯聖者及異生我決定無有真實我性。唯由顛倒妄計為有。云何建立彼此成就。故次說言有情我皆無。云何建立染淨成就。故次說言唯有因法有。染者淨者皆不可得。
雖說諸法皆無作用。而未宣說云何無用。故次說言諸行皆剎那住尚無況用。如前已說。用轉非無。云何無用而有用轉。故次說言即說彼生起為用為作者。果故名為用。因故名作者。彼生起者。顯從諸處諸識得生。彼得生者。非離眼等彼成就故。
如前所說諸法無用。此顯無用略有七種。一無作用用。謂眼不能見色等。二無隨轉用。謂於[2]此亦無能[3]任持驅役者。如其次第宰主作者俱無所有故。無有能隨轉作用。三無生他用。謂法不能生[4]他。四無自生用。謂亦不能自生。五無移轉用。謂眾緣有故生。非故新新有。六無滅他用。謂法不能滅他。七無自滅用。謂亦不能自滅問如眾緣有故生。亦眾緣有故滅耶。答眾緣有故生。生已自然滅。
如前所說。有因法有。欲顯在家及與出家雜染自性有因法有。故次說言由二品為依是生便可得等。由此二頌。顯無明愛有因法有。次後五頌。顯雜染品差別所依因及時分。此中有因諸法者。謂無明乃至受有因。眾苦者。謂愛乃至老死。此言顯示煩惱業生三種雜染。根本二惑故者。此言顯示煩惱雜染唯取最勝煩惱雜染。自無能作用等言。復重別顯業雜染義。由彼所作有差別故。彼果異熟不思議故。自無能作用者。待善惡友他所引故。亦不由他作者。待自功用所成辦故。非餘能有作者。要待前生因差別故。方有所作。非內亦非外等頌中。顯依未來不生雜染依止現在過去諸行能生雜染。設行已生。即由此相無有分別。未來無相故。無分別如此。如是當來決定不可知故。若不如是分別異類或時可得。若於過去即可分別如此。如是曾有相貌可分別故。非唯曾更而可分別。未曾更者。雖不分明取其相貌。然隨種類亦可分別。此則顯示依現在行分別為因生諸雜染。行雖無始。然始可得者。顯示雜染時分差別。無始時來常隨逐故。剎那剎那新所起故。
自此已後顯清淨品。如實觀時得清淨故。或由自相故。謂觀色等如聚沫等。或由共相故。謂觀有為同生住滅所有共相。或由世俗及勝義諦故。謂雖無癡者非無愚癡眾緣所生。世俗諦故說癡能癡。又復顯示非不愚者不正思惟。是故彼為愚癡所癡。又由世俗。宣說諸識隨福等行。若就勝義無所隨逐。又三應知者。謂去來今。三種業者。謂身等業。一切不和合者。更互相望不和合故。所以者何。現在速滅壞。過去住無方。未[1]生。依眾緣。而復心隨轉。若彼與此更互相應。如福等行無有和合。彼心相應道理亦爾。云何當有實隨轉性。何以故。若心與彼諸行相應。或不相應。非此與彼。或時不相應。或時非不相應。又非一切心。或相應或不相應。如是由勝義故。心隨轉性不得成就。今當顯示。由世俗故。說心隨轉所有因緣。於此流無斷者。今此頌中。顯世俗諦非無作用及與隨轉。又由勝義無有作者及與受者由世俗故而得宣說自作自受。又作者受者。若一若異。皆不可說。為顯此義故。次說言前後差別等頌。
如是由勝義故無有宰主作者受者。唯有因果。於因果相釋通疑難。略由五頌顯示於此起我顛倒。初頌顯示雖無有我而有後有無有斷絕。又諸因果非頓俱有。非從一切一切得生。又此因道無有斷絕。頌中四句。如其次第。釋此四難。由第二頌。顯因果相。由後三頌。顯於無我諸因果中起我顛倒。此中顯示彼所緣境。彼所依止。彼因彼果。初頌顯示彼所緣境。自內所證。無色難見難可尋思。故名無色。經說色相為尋思故。難說示他故不可見。由第二頌。顯彼依果。凡夫是依。眾見是果。由第三頌。顯示彼因。俱生我見。由總執計自種隨眠之所生起。諸外道等分別我見。由宿習等之所生起。此外道見。要由數習故。不正尋思故。又得隨順從他聽聞非正法故。而得生長。此中顯示由所依止作意所緣諸過失故。分別我見方得生起。次後五頌。顯彼我見由集次第發生於苦。又即此苦并及我見二苦因緣。又於解脫能為障礙。此中初頌顯示於集。第二第三顯示行苦所攝阿賴耶識愛藏此已而趣戲論。謂我當有非當有等。言愛藏者。攝為己體故。又復此苦於一切時恒常隨逐。無一剎那而暫息者。由第四頌。顯示此苦是能計我及苦樂緣。由第五頌。顯示計我。由愚癡故障礙解脫。言增上者。望餘二苦故。言遍行者。隨逐諸受故。遍所作者。遍善惡無記故。
今當顯示阿賴耶識所攝行苦共他相似。又顯差別。由正法行方能竭故。於世眾流最為暴惡。言眾流者。譬眼等六五趣三界等。又法行者。顯示解了解脫遍知及縛遍知。解了縛遍知者。即了知苦。謂了知我受苦受樂皆依於苦。又此分別能起諸見。從彼所生亦能生彼。顯示解了縛遍知已。餘有六頌。顯示解了解脫遍知。謂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先亦非後等。非先者。與諸煩惱恒俱生故。非後者即與彼惑俱時滅故。又顯所說解脫之相。謂非即彼生已後方清淨。別有所餘清淨意生。即彼先來無染污故說為解脫。為成此義故。復說言其有染污者畢竟性清淨等頌。又復顯示二種解脫。謂煩惱解脫。及事解脫。諸種子滅故諸煩惱盡故者。顯示煩惱解脫。即於此無染者。顯[2]示事解脫。如經言。苾芻當知。若於眼中貪欲永斷。如是此眼亦當永斷。乃至廣說。如是顯示有餘依解脫已。次當顯示無餘依解脫。自內所證者。顯彼不思議故。唯眾苦盡者。為遣妄計唯無性執。謂有餘依。永寂滅故。說為寂滅。非全無性。無戲論者。此解脫性。唯內所證。若異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一切戲論不能說故。為顯補特伽羅及法俱非流轉生死或般涅槃故。復頌言眾生名相續。及法想相中。無生死流轉。亦無涅槃者。
已釋勝義聖教伽他。次當建立意趣義伽他。
如經言。一時索訶世界主大梵天王。往世尊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以妙伽他而讚請曰。
於學到究竟。善斷諸疑網。今請學所學修學為我說者。於此頌中。大梵天王先讚世尊。後興請問。讚世尊者。謂於一切學中已得第一究竟。此依自利行圓滿不共德說。又能善斷展轉所生一切疑網。此依利他行圓滿不共德說。興請問者。何等為學。學有幾種。云何於彼當修學耶。
是故世尊意。為策勵怖多所作懈怠眾生。總攝一切。略說三學。故次告曰大仙應善聽。學略有三種。增上戒心慧。於彼當修學。此中顯示。依戒心慧。若散亂者。令不散亂。方便為說增上戒學。心未定者。為令得定方便為說增上心學。心已得定未解脫者。為令解脫方便為說增上慧學。由此因緣。諸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此顯世尊密意宣說一切諸學無不攝在此三學中。
又為顯示於諸學中由此方便成辦所學。故次說言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今此頌中。如其次第顯示成辦三學方便。應圓滿六支者。應依增上戒學方便修學。何等六支。一安住淨尸羅。二守護別解脫律儀。三軌則圓滿。四所行圓滿。五於諸小罪見大怖畏。六受學學處。如是六支顯示四種尸羅清淨。安住淨尸羅者。是所依根本。守護別解脫律儀者。顯示出離。尸羅清淨。為求解脫而出離故。軌則所行俱圓滿者。此二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於諸小罪見大怖畏者。顯無穿缺尸羅清淨。受學學處者。顯無顛倒尸羅清淨。如是六支極圓滿故。增上戒學。與餘方便作所依止。四樂住成就者。顯示增上心學方便。四種靜慮名四心住。現法樂住故名為樂。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者。依增上慧學說。謂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中。一一皆有四行。即無常等。增上慧學由此淨智之所顯故。
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者。此頌顯示增上三學次第生起。根本者。謂增上戒。由後二種是此初學所流類故。既具尸羅由無悔等。次第修習能得第二心樂靜定。心得定者見如實故。能得第三成就聖見遠離惡見。
先淨樂靜慮。及於諦善巧。即於諸諦中。應生遠增長者。此頌顯示三學次第清淨差別。先淨者是初學。樂靜慮者是第二學。於諦善巧者是第三學。又於如是諦善巧中。應生者。謂道諦。應生起故。應遠者。謂苦集諦。應遠離故。應增長者。謂滅諦。軟中上品煩惱次第。數數漸斷。增長滅故。
於諸學處中。有四趣三所。遠離於二趣。於二趣證得者。此頌顯示於增上戒心慧學處。由所修學有成敗故。隨其所應。所得果報四趣差別。謂於欲界人天所攝所有善趣。是增上戒成所得果。即於欲界餘趣所攝所有惡趣。是增上戒敗所得果。色無色界天趣所攝所有上趣。是增上心果。三界所不攝涅槃趣。是增上慧果。於如是諸趣中。遠離前二善趣惡趣已。應證後二上趣及涅槃趣。此言顯示世出世間二道所得。
二安住二種。一能趣涅槃。漸次為因緣。純雜而修習者。於此頌中。顯示最初增上戒學增上心學。漸次能為增上心學增上慧學安住因緣。顯示中間增上慧靜慮律儀所攝增上戒學能為二種安住因緣。顯示最上一種能為涅槃安住因緣。當知。此中顯示修習若別若總隨其所應。
最先離惡作。最後樂成滿。諸學是為初。於此學聰叡者。此頌顯示由增上戒學以無悔等漸次修習為後轉因。由此智修淨。淨生樂成滿。諸學是為中。於此學聰叡者。此頌顯示由增上心學修所成慧最勝善根漸次生故為最上學因。
從此心解脫。永滅諸戲論。諸學是為尊。於此學聰叡者。此頌顯示由增上慧學能為最勝涅槃果因。
若行趣不淨。亦趣於善趣。是行說為初。當知此非共者。此頌顯示增上戒學若有敗毀為惡趣因。若能成立為善趣因。此是不共離後二學亦能成[1]立故。若行趣清淨。非諸趣究竟。是行說為中。當知亦非共者。此頌顯示中間學行離欲界欲得清淨故名趣清淨。未能盡離上界欲故。亦未永拔欲隨眠故。不得名為於諸趣中究竟清淨。此離最上。亦能成辦故名不共。非離最初。若行趣清淨。於諸趣究竟。是行說為尊。當知此必共者。此頌顯示最上學行三界諸欲皆遠離故。亦能永拔諸隨眠故。於諸趣中最為究竟。不離前二能[1]為獨成辦故。名必共。
若有學無學。當知並聰叡者。此初半頌。顯示於三學中聰叡者相。有正學故無邪學故。
若有學無學。當知並愚夫者。此後半頌。顯示於三學中愚夫之相。有邪學故無正學故。
若棄捨攝受。亦斷除麁重。及現見所知。是受持三學者。此頌顯示若能棄捨家親屬等所攝受故。若能斷除三摩地障諸麁重故。若能現見四聖諦相所知理故。如其次第三學成滿。
若有緣無緣。亦細麁顯現者。此初半頌。顯後二學及最初學。如其次第有緣無緣細麁差別。由受持遠離。言發悟所引者。此後半頌。顯初中後如其次第引發因緣。謂誓期所引故。身心遠離所引故。由他言音內正思惟所引故。初學唯有一。第二學二種。第三學具三。慧者皆超越者。此頌顯示初一不共。中不離初。上不離二。超彼一切。當知無學是阿羅漢。不毀壞尸羅。於學誓能順。軌範無譏論。於五處遠離者。此後顯示受持戒相。不毀壞尸羅於學者。謂安住淨戒。誓能順者。謂守護別解脫律儀。軌範無譏論者。謂軌則無犯。於五處遠離者。謂所行無犯。略有五處。諸苾芻等。非所應行。謂王家。唱令家。酤酒家。倡穢家。旃[2]茶羅及羯恥那家。唱令家者。謂屠羊等。由遍宣告。此屠羊等。成極重罪。多造惡業。殺害羊等故。
若無犯出離。無惡作惡作者。顯示於諸小罪見大怖畏。如其出離亦無惡作。如其惡作亦無有犯。於彼學尋求。及勤修彼行者。顯示受學學處終無有棄捨。命難亦無虧。常住正行中。隨毘柰耶轉者。此頌四句。如其次第顯示常尸羅性。堅尸羅性。恒所作性。恒隨轉性。修治誓為先。亦修治淨命者。此初半頌。顯示軌範及命清淨。由諸軌範先發誓願。方乃修行。故名為誓。二邊皆遠離。亦棄捨邪願者。此後半頌。顯示遠離受用欲樂自苦二邊。及棄捨生天等願故尸羅清淨。
於諸障礙法。終無有耽染。亂心法纔生。尋當速遠離者。此頌顯示於諸根門不守護等障礙清淨。所學法中不見功德。無耽染故。於諸不善欲恚尋等擾亂意法。雖暫生已即除遣故學得清淨。
非太沈太浮。恒善住正念。根本眷屬淨。而修行梵行者。此頌顯示遠離微劣惡作故。遠離非處惡作故。遠離失念故。於究竟時及方便時。修行梵行皆得清淨。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六
校注
[0361002] 黑【大】,默【明】 [0361003] 斷【大】,勝【宋】【元】【明】【宮】 [0361004] 者【大】,〔-〕【宋】【元】【明】【宮】 [0362001] 老【大】,者【宋】【元】【明】 [0362002] 言【大】,亦【宋】【元】【明】【宮】 [0362003] 盆【大】*,瓫【宋】【元】【明】【宮】* [0362004] 知【大】,知是【宋】【元】【明】【宮】 [0362005] 此【大】,是【甲】 [0363001] 若【大】,有【宋】【元】【明】【宮】 [0363002] 證【大】,說【宋】【元】【明】 [0363003] 昇【大】*,升【宋】【元】【明】【宮】* [0363004] 曰【大】,日【宋】【元】【明】,自【宮】 [0363005] 親【大】,新【宮】 [0364001] 池【大】,地【宋】【元】【明】【宮】 [0364002] 此【大】,比【宋】 [0364003] 任【大】,住【宋】【元】【明】 [0364004] 他【大】,彼【宋】【元】【明】【宮】 [0365001] 生【大】,來【明】 [0365002] 示【大】,〔-〕【宋】【元】【明】【宮】 [0366001] 出【大】,遠【宋】【元】【明】 [0366002] 欲【大】,愛【宋】【元】【明】【宮】 [0366003] 肉【大】,內【元】 [0367001] 立【大】,〔-〕【宋】【元】【明】【宮】 [0368001] 為【大】,〔-〕【宋】【元】【明】【宮】 [0368002] 茶【大】,荼【元】【明】【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0 冊 No. 1579 瑜伽師地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維習安大德提供,西蓮淨苑輸入,惠敏法師提供之科判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