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九
辨三種業謂身口意 辨四種報謂黑報白報雜報不黑不白報 廣辨煩惱業更相生義 論世第一法有漏無漏義 廣辨三十七品作九種名說謂主勝導等 廣辨十想 廣辨七想
迦葉品之第七
善男子!眾生觀受知是一切(至)斷和合故則不生受。
案僧亮曰:釋愛是因,以我為樂,則生愛著也。十二因緣所作善惡者,以生死為樂,不能離故,名受時也。何因緣生者,次觀受因,因復有因,從微至著,明可斷也。不因自在天生者,雅因要得其正也。皆從緣合而生者,緣合則非自非他,生無定主也。即是愛者,樂受生愛,愛生樂受,互為因果也。是和合中者,從合故非有,合生故非無,斷合則不生也。寶亮曰:此下去觀六種法,謂受想觸欲業苦,唯觸一法無別觀,寄諸門也。所以先觀受者,一切惑起莫不由受,故先觀受過。就觀受中,觀先受因,次觀受果報輕重,三觀受之滅處也。內外漏因心外境上生,漏盡因三受起也。如是受何因緣生者,次觀受因。如是因緣復從何生者,為次第種種觀因,終非是無因而生。不從想生者,別是外道所計無想天想非想陰之想也。若有此因生,應當先斷此受因也。因緣即是受者,從過去滅心受作因生也。非有受者,因緣中無有性受。非無受者,不離因緣有也。
善男子!智者觀因已(至)是則名為清淨梵行。
案僧亮曰:若不觀果苦,則不厭受;斷受因故,次觀果也。受因緣得解脫者,樂生則繫,樂滅則脫也。斷我我所者,知無宰主也。有少滅處者,三慧斷結,以聞思斷麁,名小畢竟;修慧斷微,名畢竟解脫也。知從八正即便修集者,八道無漏,是修慧也。增長身心者,八道向滅,而增長違道也。何因緣故能增長耶?觸因緣者,謂聞思觀遠因,修慧觀近因。下觀果也。非明無明者,有漏善及無記也。雜食愛者,能令生死不斷也。寶亮曰:觀因既竟,次觀果者,得三惡苦報。此三惡果,雖都是四心家報,要不離於受也。何等受?能作愛因。何等愛?能作受因。此明更互相生義,愛亦能作受因,受亦能作愛因也。觀因果輕重既竟,故次第三觀受滅處。若得信首五根,二空成就,名作少滅。至正觀無漏,名為大滅也。是道觀受有三相者,即三受相。然此三受,能增長行陰中身心煩惱也。何因緣故能增長者,從三觸因緣故生。第一無明觸者,煩惱觸也。第二明觸者,能生無漏八正道也。第三非明無明觸者,世俗善心也。如是受亦名為因亦名為果者,從觸生名果,能生受故亦名因也。觀受作三門既竟,今次復觀愛果報者,因愛而生,所以須觀也。智者觀愛復有二種雜食,愛者四食也。無食愛者,斷四食得無漏也。若欲斷愛,先斷受因,近因是受、遠因是觸,因果盡斷,所以得八正道,即名清淨梵行。
復次善男子!智者當觀(至)想受滅故名為解脫。
案僧亮曰:二事何因緣生者,愛受是生死之本,更觀近因也。知因想生者,想取假名,而倒有輕重,重為愛因、輕為受因也。見色不生貪者,釋受因。著好生貪好相,是假眼識見色,未得假想取,假想受得好惡,輕為受因。及觀受時亦不生貪者,釋愛因。受從倒生,受初得好時未生倒想,取常樂已乃至貪愛,重為愛因也。想有三種者,少有二種,一緣小、二住緣時少,至無量亦爾也。未定者,散心緣不定,亦住時少。欲界定麁亦爾也。無色界無色,不為外緣所動,住定久,云何說耶?想受滅名解脫者,釋佛所以說想受為漏因也。寶亮曰:智者當觀受愛二事從何而生。知從想生者,此下次第二門,觀想即假法相,故名為想。凡顛倒妄緣,皆不得法實。是想三種者,若想像小緣,名為小想;想像大緣,名為大想;想像無量緣,名無量想也。復有小想,謂未入定者欲界電光定。復有大想,謂已入定者八禪地定也。復有無量想者,十一切入也。若三想滅故則受滅,想受既滅便名解脫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滅一切法(至)聞者亦解說於眾生。
案僧亮曰:解法者,法別、眾生總,總別相因,說一則知二。心數相因,受想居要,受想可斷,知餘亦可斷,說亦爾也。應親近者,唯說雜法,解者亦雜也。寶亮曰:迦葉因此語,後即問:若為說想受滅名解脫耶?佛答言:如來或時因眾生說,聞而解者,如先為大迦葉,說眾生滅時善法則滅。但法由人弘,若人不復行,便法不流轉,故以以言眾生以明法也。因法說於眾生,聞而亦解。說於眾生者,如為阿難說,若有法能生煩惱者,便不應親近,即惡知識。若有法能生善者,便應親近,即是善知識。既說可親近法、不可親近法,故物即得因法解善眾生、不善眾生,是則善者可親,不善者不可親。
善男子!如來雖說想受二滅(至)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案僧亮曰:無若想者,世諦辨法名想。世所共傳,名流布也。世諦有二:一理、二倒。緣廣假名是理,計有一異是倒,倒則生著也。寶亮曰:雖說想受二滅,則以總明一切法滅也。想因觸生故,次觀觸有二種,因無明識,起想受煩惱也;因明識,斷煩惱得解脫也。觸本寄諸門,故不別觀也。
復次善男子!智者觀欲(至)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案僧亮曰:即是色聲者,先觀欲因。因有內外,色等是外,到想是內也。便生於受者,即欲也。欲無別法,倒想多為欲,樂名受也。十惡後想起,名十惡想也。以惡父母者,殺害是行報,地獄生報也。寶亮曰:次第三觀欲。欲即五塵,明五塵非欲能生於欲,因中說果,故名為欲。所以觀者,因五塵故生識,著識故生想,因想故生受,因受故生行陰中愛欲也。然從五塵至受,皆是欲因也。但識過患少故,不作別門觀也。
復次善男子!智者如是(至)造作三種身口意業。
案僧亮曰:次當觀業者,八苦以生為本。煩惱與業合行,然後受生也。次觀業受想觸欲即煩惱者,惑性皆是煩惱,以始末輕重為異,能別名觸,無別門也,以通是想受之因。一作生業、二作受業者,資業受生名生,能得生報名受也。善男子身口二業者,造作是業義。意性造作,不作從生身口具二也。以因故得名為業者,身口非作性,因意得名也。正業是意、期業是身口者,性是善惡名正也,應他善惡名期也。「先發故名意」訖「得名為正」者,此正釋也,謂先發為主,從他為應也。即無明觸者,業能通四,欲說苦因但說無明也。寶亮曰:智者觀欲已當觀業者,第四門,明受想觸欲即是煩惱。此煩惱能作業者,即十二因緣中行枝也。不作受業者,不作潤生結報業。何以故?初作業時要未改報,便未用潤生惑也。如是煩惱共行有二種,謂生業、受業者,欲明煩惱始終不相離,更互得作因作業,亦得作受生業,故還來來取。觀業既竟,便次觀因,因即無明觸。因此無明癡,識於緣中取著,乃至生行陰中業也。觀因亦竟,即次觀業所得果報。上上善生閻浮提者,此論受道邊勝,異昔教之說。雖復兩教不同,各自有意。餘三天下義例,悉殊昔其旨,是等不復別釋。
善男子!智者如是觀業因已(至)果報者名無漏業。
案僧亮曰:作業時垢者,釋業名也。因不善故,果報苦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案僧亮曰:是義有二,一者亦果亦報、二者唯果非報。唯果非報者,果是報因,此名則通;以因報因,此名則別。有漏具二,無漏唯一也。善男子無有報故者,業從報制名,為苦樂受是正報。苦性黑、樂性白,以樂治苦,名對治滅苦樂寂靜也。有定受報處者,黑在三塗,白在人天也。欝單越於世樂為上,於道樂為下也。
復次善男子!智者觀業觀煩惱已(至)苦因緣生苦。
案僧亮曰:是二所得者,觀苦二法合行,涅槃得果名。二果即苦也。離一切受生者,生是苦本,故先說生也。復觀煩惱因緣者,次觀四道業及煩惱是因,苦道是果。因果通名有道,四道相生,莫識其次也。寶亮曰:智者觀業已,次觀業煩惱所得果者,第五門觀苦,明業煩惱與苦更互相生。六道因緣俱無微樂,故聖人令斷苦而修道。
善男子!智者能作如是觀(至)當知是人能斷眾苦。
案僧亮曰:不造新業、壞故業者,十二因緣總三苦,見三苦壞一切業也。觀一切地獄者,觀苦苦也。復觀人天者,別觀壞苦也。深觀三界諸苦者,別觀行苦也。智者若能觀苦八種者,總結也。
善男子!智者深觀是八苦已(至)雖有毒草亦有妙藥。
案僧亮曰:求身求財者,身是內命,財是外命也。作業者,作善惡也。增長者,長善惡也。作業,作意業。作果,作身口業,即是取也。愛取是輕重之名,輕為重因,取是果也。經云「習近五欲,是名為愛。內外貪求,是名為取。」知是輕重也。愛因緣取,取因緣愛者,愛取有增,次為因滅,以為因性有增減,明其可斷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悉是何等一切法耶。
案僧亮曰:第八美經之德也。淨則涅槃,因即是行。涅槃三法皆是因,無法非因,言一切法是,而義不決定,言旨未顯,故定之也。善不善諸法之本,以本攝末,亦同一切善知識攝一切梵行也。寶亮曰:大段中第八文,次明歎經。若依此學,必出生死,成清淨梵行。昔教所明理未正,與生死未相分解,故不成真梵行。今就此中讚歎,凡有三番:第一總就境智為嘆;第二偏就三十七品無漏智體為嘆;第三歷十想取遠資發義為嘆。今迦葉既問,故佛答言一切是。此通就境智為言。夫境能發解,智生有由,所以通束為清淨梵行。雖有此判,其旨未顯,故迦葉更舉諸法問:一切法不定,如來今者定以何法為一切耶?佛又答言:大涅槃經乃是一切法之寶藏。故知此經理正具明六行,能生人信慧,速出生死。是以莫問彼法此法,皆因涅槃生,亦即因此境智得大涅槃,所以盡得作清淨梵行。故下頻作三十餘事,讚歎此經之力用也。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現在諸佛之父母也。
案僧亮曰:一切法,謂經法也。能濟窮乏,謂之寶。無寶不備,名藏也。此經說佛性果,能出生死,名寶。說果則無法不常,說因則無法非性,名藏也。自大海以下譬藏,猛風以下譬寶也。
善男子!是故此經攝一切法(至)即是卅七助道之法。
案僧亮曰:先說正因,更說緣因之近者也。寶亮曰:上已總就境智,今正取真無漏體,明真無相解,不與惑俱故,所以得名清淨梵行也。五方便中雖是相似解,要體未免惑,由是顛倒故,非清淨梵行也。
善男子!若離如是三十七品(至)是故不得名淨梵行。
案僧亮曰:不說有漏為梵行者,道品二種,為說無漏相續至涅槃名行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是故得名清淨梵行。
案僧亮曰:舉五識無煩惱非倒以決之也。非男生男想者,五識取男女未了,未成煩惱;非令不取,取相是倒,能生貪瞋也。
善男子!若有菩薩於三十七(至)畢竟名為大般涅槃。
案僧亮曰:此九句,初七是因、後二是果也。若知因果功用差別,則知梵行也。寶亮曰:轉卅七名,作九位說也。何故爾?凡夫無解,謂言位定不得作多少說也。今明法相無定,故轉為九位。就九位中分,唯分定慧,遺於戒。能助生定慧,非正道體,是故不取也。分九名為四意:第一有四位,就上中下品為名也;第二有三位,據工用為名也;第三一位,就當分所除為因也;第四最後一位,標果受稱也。初四就漸增進受名者,初第一念無漏,能與後解作資,故名初品無漏為根也。第二念無漏為因者,能生後力轉強,故稱因也。第三念無漏名受者,如三受心後即生煩惱。今此中義亦同,既解慧稍深,轉能攝生後無漏,故名為受也。第四念名增者,此無漏念念增明故,所以受增名。然後從初住以上,次第相生,訖至金剛心,地地中皆有此四法。故知斯四,就稍稍增進受名也。次有三法就工用受名者,明品品中盡有此三。何以知之?主名為念,能守境也。導名為定者,因念守境,於緣中靜慮而得定也。勝名為慧者,定雖能守境令心不散,若無勝慧,或無容遣,此能除力勝故,名之為勝。若爾,從初住以上、金剛以還,當地於念念之中皆有此三義,然無別心也。智實者,此是第八法,亦應是公用,然法小異。何故爾?言實名解脫,從初住解去,當地中談無,或不論能治。今者明其所除,據行人所得無為功德,就無縛邊作語也。第九知畢者,就極處為言,據涅槃果體為旨。
善男子!善欲即是初發道心(至)畢竟者即大涅槃。
案僧亮曰:初發道心者,欲救眾生,能發菩提。欲有三種,善為道根。或說慧說信者,欲為發心之本,觸是入行之始,名因緣。根有利鈍,利慧在初信因緣,故說諸惡煩惱,因信求法,終斷煩惱,皆是信力。至其成果,為信解脫。受時作善惡者,受苦樂受,善友說道,樂修則進攝取道品,不樂則退,故言受時也。生諸煩惱者,釋之也。求樂則生,樂即能斷。因善思者,雖樂修道,要識其對治。應善思惟,宜修則修,道品日增。要須專念者,宜修勤修念不念緣,成定之主。能為善分別,說智為最勝。心定見法名分別,究盡名智。初得為導,轉明為勝。證解脫時者,證有無也。解脫者,有餘涅槃也,出生死為實。畢竟者,是無餘涅槃也。寶亮曰:向者佛一往列名,今下去次第更作五重來解。今第一釋云:根本是欲。欲者,欲樂之心也。因名明觸者,觸對前理,故名明觸也。攝取名受者,攝受諸行,故名受也。增名善思者,是得理之勝心也。守境不移,故稱主名為念也。導名定者,攝心一緣也。勝名智慧者,謂破煩惱也。實名解脫者,則智體無累縛也。畢竟名涅槃者,據工用都滿也。從「善欲即是初發心者」下,第二重解。從初一念無漏訖至成佛,名之善欲。由是善欲,能得成佛,故名為根本。如來先說不放逸為本,今乃說欲者,明欲是根本,以不放逸助成故,名為緣因。若眾生無所知時,依佛得解,故名佛為根本。今者眾生有知,自證得之時,要因欲心也。明觸者,或說為慧、或說為信,義無所在,從信得解故。解來惑遣,謂之明觸也。受名攝取者,能攝生萬善,眾惡永消。如受後起業,道生必除也。因善思惟,得理轉深,能破煩惱,故名增也。然觀解治結要賴專念,故名念為主也。得定之時,能見萬法,故名為導也。於諸解之中智慧最勝,故得勝名也。雖得四禪神通安樂,不名為實;若壞煩惱證解脫時,方是真實,故名知實也。若斷除少苦,不名畢竟;要得大涅槃,無一切苦,究竟無為,方稱畢竟也。
復次善男子!善愛念心(至)獲得果報名為增長。
案僧亮曰:厭苦欲滅名善。是故名觸者,滅苦須法在善友,經說道一心諦受,受則能善思惟者,受已思義道品增。白四羯磨,以戒為出家。白四得戒之本,名觸、名因。二種戒者,戒為道根名攝,即是初發訖,即是相似不斷。譬四品善根,下、中、上。下品名根,中品名因,中與下相似也。增者訖能生相似上品,滅中品名相似,能生上上名生相似,上上似上也。起中下為增根,即是作訖,增即可用。譬炊米為糧,炊成名因,飯時是用也。寶亮曰:下餘三種,矚文易見。然凡天執著,謂言唯真無漏得作九名,故今處處施此九位高下無定,乃至十二因緣名字亦得作此九說。既數重釋竟,人由未解,故迦葉更問:前知根等三法,云何有異?佛還作數重釋。此三法正上中下品,次第相生,因果用異,故得此三名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乃至得稱優婆夷義。
案僧亮曰:上九法說道品次第功用差別,未說行義,說十相是所行之法也。寶亮曰:第三番,歷十想為歎。若依此經修十想,莫問凡聖,例皆通歎。何意爾?昔教明理不周,修十想不成;依今所說,凡聖修行悉不乖理。所以通歎十想者,謂厭離食想、世間不可樂想、死想,此三是始觀。次有四想者,無常、苦、無我、多過罪。此四是涉理觀,得理小深。後餘三想,離想、滅想、無愛想,是入聖觀也。就文中,先觀無常想,先觀麁、後觀細也。從「遠離常慢」下,第二,次修苦想也。從「非我我所者」下,第三,次觀無我想也。從「智者觀無我已」以下,第四,次觀厭離食想也。從「具足如是四想」下,第五,次修世間不可樂想也。又從「有智之人已修世間不可樂想」下,第六,次修死想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名為(至)是則名為麁無常也。
案僧亮曰:一內、二外者,有情是內,無情是外。次觀聞者,聞賢聖所說也。無車輪許者,地肥果實,家內種殖,皆悉豐足也。
既觀麁已次觀細者(至)故受盛法復是苦。
案僧亮曰:十時者,出胎名現在,未生名未來。終不漸長者,不念念滅也。內外各二者,內則飢渴,外則寒熱,觀壞苦也。無常器,即是行,觀行苦也。
善男子!智者復觀生即是苦(至)若一若多二俱無我。
案僧亮曰:有異和合者,說法異、和合異,和合即無性無我。無有一法能為作者,此破作者。和合故滅者,因滅果滅,和合滅也。
智者如是觀無我已(至)是名成就厭離食想。
案僧亮曰:雖得無我等觀,今飢則須食、寒欲得衣,故生煩惱。食生貪故,先觀食也。如被剝牛者,物觸則苦也。如火聚者,思願後身,後身如火也。三百鉾者,識本樂緣,緣皆是苦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智者觀食(至)不空食於國中信施。
案僧亮曰:令與相似者,觀米如虫,麨如骨末也。
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至)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案僧亮曰:次修死想。無常生滅,滅已不續,名死也。
智者具足如上六想(至)則得稱可沙門之相。
案僧亮曰:又從「若具足如上六想即七想因」下,次第七,修多過罪想。不復解多過罪,直作七句來釋:一常修想者,常修上六想也。二樂修想者,樂修上六想也。三無瞋想者,修六想時,心都無瞋也。四無妬想者,修此六想時,心無有妬也。五善願者,修上六想,常非誓願也。六無慢想者,修此六想,不懷慢心也。七三昧想者,若修上六想,常求三昧也。能呵三界者,解第八,遠離想也。滅除三界者,解第九,滅想也。不生愛著者,解第十,無愛想也。
爾時迦葉菩薩即於佛前(至)解脫即是大涅槃。
案寶亮曰:大段第九,歎佛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九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