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八

 釋觀三十六物 釋四意止觀 結定果 出仙豫王殺 婆羅門事 釋四諦義 釋三苦義 釋四諦有漏無漏義 釋八苦義

聖行品之第二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除去皮肉唯觀白骨

案僧亮曰第二明定門也有八段第一總觀身有三十六[2]第二移觀觀四色覓我不得第三觀手足支節相柱為觀轉明第四見一切皆青也此觀始成故第五諸佛現而復隱令其思而易觀第六觀心是則前觀身後觀心具三意止二既已具則四亦具也故第七結堪忍地第八明既得勝定必能為物破戒也此先明身意止也以人人多於身中計有淨也此即第一觀也寶亮曰第二門有五段四念觀即四也第五結果此下觀身無我

復作是念骨色相異(至)即得斷除一切色欲

案僧亮曰伏斷鮮淨之欲也因色起欲未盡下形貌等三皆因色起也僧宗曰第二移觀四色覓我不得也

復作是念如是骨者(至)二姿態欲三細觸欲

案僧宗曰第三觀也

菩薩摩訶薩觀青骨時(至)青黃赤白鴿等色光

案僧宗曰為觀轉明是以第四觀青則一切皆青也

菩薩於是一一諸光明中(至)光中諸佛忽然不現

案僧亮曰抱疑來久見像便問忽然不見者觀道未明不答而滅也僧宗曰第五諸佛現而復隱令其思而易觀也寶亮曰第一身念處觀也

復作是念或識是我(至)猶如流水亦復非我

[3]僧亮曰第二心念處觀

復作是念若識非我(至)當於何處而生貪欲

案寶亮曰第三法念處觀

若被罵辱復於何處(至)則墮地獄畜生餓鬼

案僧亮曰領佛不答之旨乃觀識求我又不可得觀出入息或是我者有息則生無息則死觀之直是風性亦復非我息以風多風乃四大合成而一性非我和合亦無復作是念悉無有我者得無我空見第一義則見世諦也僧宗曰或息是我者第六即是心意止觀也但見生滅念念流謝豈有一神常而不滅耶何處當有受罵辱者此明無我但見眾法我心自息也寶亮曰第四明受念處觀也

菩薩爾時作是觀已(至)是故名為住堪忍地

案僧亮曰結定果也僧宗曰堪忍地者第七結果謂三地也三地菩薩脩十二門種得忍度成就既能安心忍理故能於事不起瞋也寶亮曰第五結果

迦葉菩薩摩訶薩白佛言(至)菩薩摩訶薩得毀淨戒

案僧亮曰上浮囊之譬輕重不犯而菩薩護法應化隨緣二言相食宜項會也未得不動地者明未得猶尚不犯何況已得若為攝取眾生得毀戒也僧宗曰第八明得深定已能隨緣益物得破戒也寶亮曰問意定初依人位也所以不待辨慧後而此中問者以戒定之位本居五方便中無相行已上是聖人位也初依人雖復信根永立要未得真解欲為利益之道得破戒不解言菩薩寧當自墮地獄不令眾生退菩提心以此因緣可得破戒而不名為犯也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至)若墮阿鼻地獄無有是處

案僧亮曰至言實須以事證也

爾時佛讚文殊師利(至)乃有如是無量勢力

案僧亮曰為法斷命即是護法況直爾出入無期心同虛空者乎寶亮曰引本行為證也下梵行中明三無量當復廣其事也

復次迦葉又有聖行所謂四聖諦苦集滅道

案僧亮曰說慧也慧緣真諦辨真諦有三種初明四諦中辨二諦[4]略明實諦也此下盡八字五翻說四諦也僧宗曰慧生由境故寄境以明慧也有四科明義第一明四諦第二明二諦第三明實諦第四歎經也就四諦中有四翻第一以五重略辨四諦第二就八苦門廣明苦諦第三寄菩薩觀行驗其所以是可厭之法第四略會通二教也寶亮曰第三門明慧也有六段第一就四諦辨慧第二就真俗第三就實諦第四遣執第五結慧果第六明登初地後進脩二十五三昧進得不動自在地上至金剛心也就四諦門中分為三章第一有五重此第一重略辨四諦也苦來逼心心則生惱謂逼迮相也煩惱結業能生來苦生長相也生死因盡寂滅相也緣中忘相之知大乘道也

迦葉苦者逼迮相(至)滅者寂滅相道者大乘相

案僧亮曰逼迫眾生也僧宗曰第一重以十四種色是苦具心為苦體言不起則已起則為緣所逼故言逼迫相也十惡為因無明為緣以能生長未來故故名集也偏教以三心滅處為滅圓教以常住之體絕眾相為滅也破彼三因以大乘常住之因為道

復次善男子苦者現相(至)滅者除相道者能除相

案僧亮曰現惱切故言現相也僧宗曰第二重[1]謂法顯現者也[2]眾之為力𢌞轉行人受六道苦果轉相也圓果之體除一切惡謂之除也無漏之體性能除[3]戒五方便雖是伏除未是永斷亦相從為道取其感果之義猶集諦攝也寶亮曰第二重也麁著易知為現相也因謝果起轉因得果轉相也滅者據所除為論也道者[4]據除為論也

復次善男子苦者有三相(至)道者脩戒定慧

案僧亮曰三相者苦受性苦能苦眾生謂苦苦也不苦不樂以求須為行苦也樂受滅時生苦為壞苦也僧宗曰第三重釋苦義具在中也集謂二十五有者此乃舉於所集以明能集也寶亮曰第三重也昔化下愚開三受教門次以三苦點壞三受也苦之重者為苦苦以果來壞因明樂受之體即是苦故稱為壞苦也通前二心行緣動求名為行苦也二十五有因為集諦果為滅諦脩戒定慧為道諦

復次善男子有漏法者(至)無漏因者則名為道

案僧亮曰有為是苦諦無為是滅諦有漏業為苦因[5]天漏業為道因也僧宗曰第四重明有漏因果者義與毘曇相應也寶亮曰重也指就[6]雨廂易見也

復次善男子八相名苦(至)三念處大悲是名為道

案僧宗曰第五重明四諦也十力乃至大悲為道者金剛心為無礙佛心為解脫有雙道之義故假稱道也寶亮曰第五重廣三苦為八苦也生苦具二謂苦苦及壞苦也以潤生之愛從樂受而來因中說果即壞苦也取出生之生則有苦苦心即苦體墮地獄為苦苦也怨憎求不得亦苦苦攝其餘五苦悉應壞苦攝也

善男子生者出相所謂五種(至)是故名為五盛陰苦

案僧亮曰所以總七苦更作一苦名者人謂七苦異陰而有今說即陰是也僧宗曰此第二就八苦門廣明苦諦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二十八[7]


校注

[0479002] 佛【大】物【甲】 [0479003] 僧【大】寶【甲】 [0479004] 略【大】明【甲】 [0480001] 謂【大】謂果【甲】 [0480002] 眾【大】集【甲】 [0480003] 戒【大】惑【甲】 [0480004] 據【大】據能【甲】 [0480005] 天【大】無【甲】 [0480006] 雨【大】兩【甲】 [0480007] 此下甲本有觀應元年庚寅十二月一日於大和州大御輪寺點寫之了金剛資圓宗生年六十五夏次四十五三十八字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