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六
廣釋一闡提計無因果事 論闡提生善根義 論闡提斷三世善根義 明斷善根人有佛性義 廣釋九住八住等五種六種七種佛性義 廣說解佛性不同皆失中道
迦葉品之第四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善男子斷善根者。
案僧亮曰:將欲諮問斷善者,先問疑著是誰耶?
迦葉言:世尊!何等人輩能斷善根。
案僧亮曰:問利鈍二根,何者能斷善耶?
善男子!若有聰明黠慧利根能善分別。
案僧亮曰:有世智[6]辨聰利根之人,能斷善根。僧宗曰:第六翻,廣明起耶見故斷善根也。
遠離善友不聽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
案僧亮曰:斷善之與正定,皆由利根。何者?若外親善友則正,若外離善友則斷也。此說斷善之始。第四[7]譬邪見分也。
如是之人能斷善根(至)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案僧亮曰:向明斷善由邪見不信,今說生邪見所由也。道慧記曰:邪見破言無施,有六事也。
復作是念:無父無母(至)當知是人能斷善根。
案道慧記曰:謂無父母有六事也。
復作是念:一切世間(至)是故當知無善惡果。
案道慧記曰:謂無善惡,有三事也。
復作是念:一切世間(至)作是觀時能斷善根。
案道慧記曰:舉六事,破聖道涅槃,兼無聖人也。
善男子!若有眾生深見如是(至)及三惡道破僧亦爾。
案僧亮曰:結能斷善根者必是利智,不得正解、從癡起見,推求謬執故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何時當能還生善根。
案僧亮曰:第五,生善分,從塞求通也。偏執者不能分別,能斷善根。不執者則能分別,還生善根。下說佛性不定,事須分別,即是生善之義也。僧宗曰:大段之第二,明還生善也。寶亮曰:大段之第五,明還生善也。眾生雖復斷於善根,而於受苦之中得厭苦心發故,還生善根,相續不斷以至佛也。然就此文中言辭甚曠,略分為五別:第一先明還生善根,定因果之性;第二明中道行;第三引佛三種語,令物虛懷,明佛語無方,不可定執;第四明佛性有無;第五辨得失以結上也。
佛言:善男子!是人二時(至)初入地獄出地獄時。
案僧亮曰:初受苦時,心則生悔,善則還生也。若受苦已切,心亂迷濁,不知生悔,臨出之時乃至悔也。僧宗曰:此利根人也。寶亮曰:若極利根,如五百婆羅門等,止入地獄即能生善,以此人聰明故也。亦由先來未經大苦,今報生地獄,即覺苦重,便能思惟推尋,悟所作非理,即得改心也。若神根小復不如,至出地獄時,在後餘報方能改愅也。其中萬塗,不可定也。道慧記曰:初入之時,受苦始爾,神明未惛,猶得正識;後出地獄,所受苦輕,展其生心,所以二時得生善也。
善男子!善有三種(至)斷三世因故名為斷。
案僧亮曰:過去已滅,無故不可斷;未來未至,故不待言也。斷三世因名斷者,以現在一念善心為因,能生後善。今以邪見障此善心不得生故,名斷三世因也。僧宗曰:明斷三世善也。是故不名斷過去果者,若過去因感果已定,報在後生,此報當來必受,故不斷也。即此報家之因,因亦是定,亦不可斷也。文中略故,但言不斷果耳。過去之因感果在當,因體已滅,云何可斷耶?斷三世因名斷善根者,若現在有善,即是現善。此善應過去,即過去善也。現在之善,當來相續,即名未來善也。今以此身成一闡提,惡業現前,故現善應生不得生,即是斷現善也。此善若生,便謝過去。以不生故,故無所謝,即是斷過去善也。此當來種類,應續而不得續,即是斷未來也。從義而言,此之文略。何者?現善能感來果,今斷現不起,是則斷因。既曰斷因,果無從生,豈非斷果?亦應云斷果,以略故但舉因耳。寶亮曰:夫生善為理,皆三世中也。若過去曾起者,理不可斷。但約現在,遮未來故,謂之斷二世也。此中云斷三世因者,若現在所起之善,此善即謝在過去,為過去之因也。現在善發,由曾起之善力用相資也。未來善起,亦由現在為因,因故使種類相續也。今現在既斷,便是三世之中善因不起,故言斷三世因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為是未來為遍三世。
案僧亮曰:凡有四問,此第一問。夫有法不應三世,今定何世所攝耶?僧宗曰:凡有二問。初問佛性三世攝不?次問闡提現在有佛性不?若有,不應言斷善根也;若無,[1]不應言斷善根也。若無,不應悉有也。寶亮曰:凡有三難。第一舉果性作難,問斷善根人有佛性者,此佛性為在過去?為在未來?為在現在?為遍三世?若使佛性在三世者,云何言常耶?第二難云:若斷善根人有佛性,是善豈得言斷?若使無者,佛云何言斷耶?第三遮佛意。若謂亦有亦斷者,復不得言佛性是常也。道慧記曰:問有三重:二重如上:第三重謂:若不全有全無者,應半有半無也,故云亦有亦斷也。智秀曰:將欲為難,先定佛性三世之中在何世耶?下作三翻難也。
若過去者云何名常(至)三實四善五淨六可見。
案僧亮曰:第二難也。本無今有,是現在也。已有還無,是過去也。將有未起,名未來也。法在三世,是無常也,佛說性常。次以常義決之,必定當得,證未來也。必定可見,證現在也。佛性有六者,引佛說也,[2]二證性常、二證可見也。智秀曰:第一約就三世為定難也。初令是常,非三世攝。後就二世責,令是世攝,不得是常也。
若斷善根有佛性者(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第三難也。智秀曰:第二舉佛性是善一句,為雙關難也。若闡提有性,不應言斷善;善若斷者,性不應有也。
若言佛性亦有亦斷,云何如來復說是常。
案僧亮曰:第四難也。四難之意,皆責佛說不定也。智秀曰:第三引佛所說常教,為防難也。佛性若常,是則定法;若不定者,不得言常也。
佛言:善男子!如來世尊(至)三者隨問答四者置答。
案僧亮曰:佛意,夫諍以偏執失中,今法理不同,答有四種,不可一向定說也。僧宗曰:今先牽四種答者,意在分別答也。寶亮曰:未是正答難也,且舉佛有四種語法耳。下次第解釋,以分別答為答也。智秀曰:四種答問,別是一科法門。今取分別及置答以釋其難,故先總列四章門,下別釋也。
善男子!云何定答(至)有如法住是名定答。
案僧亮曰:理無二故,不須分別,謂定答也。
云何分別答?如我所說(至)名為道諦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說有二種,謂法說、義說也。法說總而略,義說別而廣,故云分別答也。
云何隨問答?如我所說(至)為貪瞋癡說一切燒。
案僧亮曰:有義自分別,不假問答者;自有法總義別,須問而後答者。舉如來誠旨以為釋也。
善男子!如來十力四無所畏(至)六少見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先答第二問。佛性有常無常,事須分別,不可執常為問也。七事者,具八自在、四樂四淨、無漏、見法性,皆名真實無學法門,皆得少見也。僧宗曰:將欲提其第二問故,先舉果地諸德及後身菩薩法,出分別答也。寶亮曰:十力等乃至佛性七事,皆是果地佛性也。後身菩薩佛性有六者,十住佛性中多明緣因性也。一常者,十地少見真我常,故言亦常也。無漏之解,一得不失,亦言常也。二淨者,除煩惱之穢也。三真者,不雜偽也。四實者,體用非虛也。五善者,純淨心也。六少見者,謂果性如此分[1]別也。道慧記曰:答初問也。明此佛性則非三世而是常,自餘則是三世攝也。智秀曰:答初難,明佛性雖復名義是一,然在果得為七、在因則六,便為不定。豈可聞斷三世因故,便執佛性為三世所攝,謂是無常,作定難耶?
如汝先問斷善根人(至)得名為有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稱其第三問也,答其有無兩關難也。僧宗曰:今明斷善根人悉有如上諸三昧及菩薩性也。答意謂:汝問若有,則不名斷善根,我言當有善根,豈得言一切有佛性者?我言無者,現在竟不可得,未來必有,豈得斷善根耶?是二障未來者,正[2]次現在具有煩惱障,未來不得速成佛,故言無耳,非是永無。名分別答也。寶亮曰:且答第二難也。謂斷善根人亦[3]果果頭七種佛性,亦[4]言十住六種緣因之性。是二種佛性,障未來故,名之為無耳;定當得故,名為有也。但以現在惑障,兩種性不現故,便字曰無。豈得云斷善根人無佛性耶?智秀曰:明二種性現在無故,不在斷例。以別斷餘善故,闡提義成;以當有故,言悉有也。
如來佛性非過去非現在(至)未具見故名為未來。
案僧亮曰:兼答初難也。難云:性有三世。今明非三世不可說有,便三世攝,少可見故,名現在者;以少見故,名後身也。過去具但二世也。未具見故,名未來者。未具見即少分見也。學身說有去來,非無學也。法瑤曰:答前為過去、為未來、為現在、為遍三世問也。須分別之。佛果非三世,佛緣性三世也。緣因體又是因者、又是果者,故曰佛性。因故三世,果亦三世也。正果佛性非三世也,故言果非三世也。後身菩薩因緣觀智即是佛種性,此初一念為現在,未滿足為未來,過去無也。十住觀智由因而生,觀智佛性故,亦得名為佛性。此佛性亦有因法亦有果法,皆三世也。未有正果佛性故,不得言非三世也。僧宗曰:答初問也。問云:若三世者則是無常。今答云:性有因果。若是果性則常,非是三世。若是因性,如後身菩薩,見在少見故,亦得言現在,未全明了故,亦得言未來也。言其現在未來因,故言爾也,實非三世。若得果時,則不得爾,正以在因之時必當見故,義言其當也。以現在少見,便義言其見也。即非三世,豈為無常?及至五種明闡提當必有故,亦得言有,始是分別答也。寶亮曰:答第一難也。明佛性非在三世中,復不為三世所攝也。後身佛性在三世者,[5]明緣因性,現在少分見故,得名現在;未來方得具足,亦名未來也。道慧記曰:此釋第一難,兼釋第二難也。又曰:此正答第一問也。又曰:此合結釋二問也。智秀曰:此下故是答第二難,兼釋初定性所在也。三世攝者,其在因也;不攝者,在果也。
如來未得阿耨多羅(至)果亦如是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從學至無學,相續有二說,佛性果亦如是者,亦三世攝也。僧亮曰:若未得無上道果時,故是緣因佛性,悉三世攝。果則不然者,謂佛果性也。有三世者,十住以還。緣因性有非者,佛果佛性也。後身菩薩佛性因故,亦三世攝。果亦如是者,此是十住以還緣因性,前念為因、後念為果,亦三世攝也。
九住菩薩佛性六種(至)果亦如是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已斷結習、麁惑已滅,說常不同,後身常也。寶亮曰:既一向在觀,無復出入,故[1]餘常名也。
八住菩薩下至六住(至)果亦如是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八住下至六住,未斷見習,故說無常。無三界煩惱,故說善也。寶亮曰:九住十住:同得常名。而八住以還無者,故知八地初心,猶應有出入觀也。中忍[2]已上雖無,奪不與名也。
五住菩薩下至初住佛性五事(至)四可見五善不善。
案僧亮曰:善不善者,類三界煩惱說不善也。寶亮曰:善是緣因,不善是境界因也。六住雖有無色界細惑,為苦用輕,不甚迫心,故不與境界名也。
善男子!是五種佛性(至)故得言有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上稱第三問,兼答第一廣分別已竟,今還結第三也。七種六種是緣因,闡提現在無也。五事有不善,雖是煩惱,非斷善煩惱,於闡提亦是當有也。寶亮曰:上來所明佛性,斷善根人必皆得故,故言有也。
若有說言斷善根者定有佛性定無佛性是名置答。
案僧亮曰:答第四問也。明有是未來有,無是現在無也。答以決定,而佛性不定,若作定說,而疑者不決,不應置答。若說不定,所疑以決,不須重答,是名置答也。法瑤曰:答前亦有亦斷問也。斷善根故,不得言定有也。善根還生,不得言定無也。可言亦[3]有無者,此明萬善緣因性也。寶亮曰:答第三難也。答意云:不可定說有,不可定說斷。若言定有定無,此名置答也。
迦葉菩薩言:世尊!我聞不答(至)何因緣答而名置答。
案僧亮曰:如餘經說,不答名為置答,故發問也。
善男子!我亦不說置而不答乃說置答。
案僧亮曰:語少也。應云不但說置而不答乃名置答,義現於下也。
善男子!如是置答復有二種(至)以是義故得名置答。
案僧亮曰:一不答名置也,二答而置也。不答而置者,止無義之問也。答而置者,去其偏著之情也。寶亮曰:自有不答,亦名置答。自有答而呵止,不為解釋,亦名置答也。佛今用後解,故云遮止莫著也。道慧記曰:我亦不說置而不答者,不答乃名置答也。又曰:亦不說不答,是置答也。又曰:亦不說置不答也,乃置而為答也。一者遮故,遮其執也。二者莫著,不聽其定著也。兩種置答,通有此二義也。又曰:遮止者,是說置答也。莫著者,是默然置答也。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非是過去現在未來。
案僧亮曰:上未說因體,今更問也。僧宗曰:更問出體相,令人識也。寶亮曰:上解佛果非三世,其義乃了。但果名濫於生死,迦葉致問,顯此旨也。智秀曰:上雖明性,從於因果三世攝不攝義,未出其體,今發問以顯之也。
佛言:善男子:五陰二種(至)亦非過去現在未來。
案僧亮曰:此普是因中也。始者為因、金剛為果,猶是有為,不免三世也。言亦非謂佛果也。寶亮曰:因之與果,俱三世攝。前念五陰為因,後念五陰為果,故因果俱三世也。非三世者,唯果佛性獨脫也。智秀曰:正答問也。若是變易地帶應,故具五也。
善男子!一切無明煩惱等結(至)如來佛性猶如醍醐。
案僧亮曰:正因性也。上說佛及十地佛性不同,未說凡夫佛性。今從凡夫至佛,更以譬說辨其精麁也。得善五陰者,緣因性有漏善。須陀洹以上,辨無漏有精麁,從正因生也。僧宗曰:此辨正因性也。言此神明是佛正因,因此能生善五陰乃至菩提。以眾生如雜血,以有煩惱在體故也。如眾生皆精血得成,明雖有佛性,要假萬善得成佛也。須陀洹、斯陀含同斷欲界思惟未盡,有少善故,佛性如乳也。那含斷欲界盡,譬酪。羅漢三界惑盡,譬生蘇。緣覺至十地菩薩,斷三界外惑,如熟蘇。佛如醍醐也。寶亮曰:分別兩問既竟,更總收一切萬法。無明等死無非佛性,或正因、或緣因、或境界因,隨義往取盡能助果。故是佛性通論既竟,欲使其旨無遺,仍該明凡夫令事都盡。是以談眾生佛性,如雜血乳,善惡未分,義言雜也。乃至眾[1]生佛性,階給之異,如文所說也。智秀曰:上唯明菩薩,未出凡夫及小聖人。又雖明佛性可得,蓋約因中諸人說為不同。然未釋其所以,故此中并顯之,明因中諸法皆有能得之義,以此為異也。
善男子!現在煩惱(至)佛性亦爾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草譬凡聖佛性也,牛譬後身菩薩也。牛食草即成醍醐,譬後身見性即成佛也。僧宗曰:以有現在煩惱,故不得覩,豈得言無耶?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斷善根人有佛性耶。
案僧亮曰:廣上置答,未來未起,闡提不應說有佛性也。僧宗曰:猶執見有為難也。寶亮曰:明義粗障欲結還生之旨,故迦葉更致此問也。智秀曰:迦葉亦同未[2]違,所以有問也。
佛言:善男子!如諸眾生(至)佛性力因緣故還生善根。
案僧亮曰:凡有者,有三世也。眾生是相續假名,總三世為一有皆屬之。終不能生果者,明未至無用。三有用別,現有則能斷也,未有則生也,故說定無矣。僧宗曰:有過去業,[3]現在有果。未來業未起,故不得有果也。佛性乃非三世,而現有煩惱故,善業則無。以不見佛性,便義說為斷,非為永斷。以未來佛性因緣故,還得生也。寶亮曰:佛今還以譬辨。如眾生有過去業,故招現在果。雖有未來,而業未有,故不能生果。果雖未生,以現在煩惱因緣故,能斷善根。以未來善業因緣力故,故能還生也。智秀曰:佛約業以明義也。有業則得果,有眾生則能得佛,故言有佛性耳。
迦葉言:世尊!未來云何能生善根。
案僧亮曰:上言未生無果,今問其生義也。道慧記曰:問意以未來無善,云何能生於善耶?
善男子!猶如燈日(至)亦復如是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法起名生也。日性是明,雖復未起,性自無闇,名為破闇。善惡之性,性自相違,善生則惡滅也。寶亮曰:此人乘過去善為因,現在善知識為緣,則能滅惡生善也。智秀曰:[4]雖未出性能破闇,佛性未來能生善根,其如此也。是少分譬,可善消息取之。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至)眾生佛性非內非外。
案僧亮曰:廣上分別答也。以偏執生諍,終斷善根。分別中道,去其偏執,此皆答不得定說之義也。法瑤曰:色陰為外、四陰為內,緣因性耳。正因佛性非色,非內非外也。上來非內非外、非有非無,中道義也,是以復發斯問也。僧宗曰:此大段第三也。若論得旨,則不假復明。猶人未解,故爾就上明還生,明佛性三世攝,將來作佛,要修善故得作佛。自下中道觀,是以次明此中道。可有七段:第一以合用明中道。第二非有非無以釋成內外明中道。第三寄乳酪遣執以明中道。第四明如來有隨自意語。明如來所解不同凡夫,正以不善解諸法因果,隨物而說,豈可隨語生著耶?第五明寄七種語以遣著。有因語果語,自有因中說果、自有果中說因,云何於此生著?第六還定因果。明有果時無因,因時何得已有果耶?第七寄七種人譬明也。云何言非內非外者,難佛前句也。寶亮曰:此下第二大段,明中道佛果。佛性非內非外,上〈師子吼品〉以明果非即正因中有,亦非緣因中已有,然復不離五陰得,故言非內非外。今此中明一切法善惡等盡是佛性。恐人情迷故,迦葉謬領,即捉上語作難也。謂若一切法盡是佛性者,是為無一法而非者,上何故言佛性非內非外耶?智秀曰:上明當性是眾生有,復言即是五陰,恐物情偏執、用乖理衷。此第三大段,為除惑執,辨明中道,顯當果之性非是有無,離於內外也。有三別:第一從此訖三種,正顯中道性非內非外離有無。第二訖恒河譬,最後隨自意語,舉如意語,可得隨緣說為多種,況明佛性,不可定執耶。第三科簡虛空與佛性之異也。
佛言:善男子!何因緣故(至)眾生佛性是中道耶。
案僧亮曰:謂汝先已解,解則不應復問。而今問者,則是失解也。僧宗曰:指前〈師子吼品〉已廣明中道,今不應復問也。寶亮曰:此中佛意,謂我之所言非內非外者,乃果性不在內不在外,此為中道耳。汝何忽失意作此問也。慧朗述曇愛曰:上云不善五陰及善五陰悉佛性故,迦葉復問:若使五陰是佛性者,云何而說非內非外耶?欲令廣釋內外有無二種中道。道慧記曰:聖說不定,中道之理既不可定執,眾生云何作定執耶?欲令去著會中道故,發問求解也。
迦葉言:世尊!我實不失意(至)不能解故故發斯問。
案僧亮曰:迦葉承旨,仍拂迹也。
善男子!眾生不解即是中道,或時有解或有不解。
案僧亮曰:明一切法皆是中道,不應偏執也。僧宗曰:眾生不解即是中道者,謂不解即惑,惑時無解,是則非內;解時無惑,是則非外,故云即是中道。寶亮曰:謂眾生不解,無有自性故。次此下云或時有解、或時無解,解與不解二俱從緣。眾生亦是從緣,相與無性,盡是中道。但使不執,令[1]二彼俱虛也。若不如是,是則偏著矣。道慧記曰:分中道文為八段。第一明內外中道;第二辨有;第三去執;第四顯三種語,亦是去執;第五顯七種語;第六簡定因果;第七以七人通譬因果;第八偏為果作譬也。此第一,明內外中道也。智秀曰:迦葉已申其執意,意在為物。佛自此下廣顯中道也。
善男子!我為眾生得開解故說言佛性非內非外。
案智秀曰:此下二種辨中道。此下第一,先明非內非外中道,以破異人所執也。後第二,寄六種因緣,虛空菟角等,明不有不無中道。
何以故?凡夫眾生或言佛性(至)離陰而有猶如虛空。
案僧亮曰:舉異執也。略有二種:第一器中果者,雖器無果,而性在陰中,離陰則無也。第二如虛空者,佛性是常,五陰無常。如空性,陰所不攝也。
是故如來說於中道(至)故名中道是名分別答。
案僧亮曰:常是果性、無常是因性,二俱性不偏,名為中也。僧宗曰:凡夫所計,理則不然。佛性之理,理非內外,先舉六入以顯義也。若言但內,二俱不當也。今言佛性假內假外合用者,即有正因、即有境界因,不離此而成,故就合用之功以為中道也。就辨合用中有五翻,此即第一翻也。
復次善男子!云何名為非內非外(至)是名分別答。
案僧宗曰:第二,就緣因以明合用也。
復次善男子!或言佛性(至)亦名內外是名中道。
案僧宗曰:第三,就果上真應明合用也。
復次善男子!或有說言(至)亦名內外是名中道。
案僧宗曰:第四,就聞慧思慧以明合用也。
復次善男子![2]或有說言(至)亦內亦外是名中道。
案僧宗曰:第五,略舉行明合用也。大意為顯因果非內非外耳。支流有此五翻,明合用也。
復次善男子!或有說言(至)亦內亦外是名中道。
案僧宗曰:寶珠以常現為內,金藏以不現為外也。
善男子!眾生佛性非有非無(至)眾生佛性非有非無。
案僧亮曰:辨有無相續中道也。虛空於人不可見有常,不可見定有也。佛性亦不可見有非常,不可見不定有。有不同空,是有中道也。菟角於人是無定無也,佛性於人是無不定無,是無中道也。非有非無者,非虛空之有,非無非菟角之無。亦有者,是當有也。亦無者,是現無也。僧宗曰:此第二,以非有非無釋內外也。言所以爾者,正以非有故非內,正以非無故非外。佛性雖有,非如虛空者,言虛空體無,故見在於人有用;佛性見雖無,而當必有,不同空也。無故不同菟角者,言菟角是永無,此性非永無,故不同也。寶亮曰:外道計虛空是定性有法;然佛性雖有,而是當有之有,不同外道所計之有也。又不同菟角之無,菟角必不生;佛性是可生,豈得同此之永無之無也。道慧記曰:明虛空於現在雖有,而虛空終不可覩見;而佛性之有,可以心眼了了覩見也。內則是有、外則是無,不內故非有、不外故非無,所以是有無中道也。智秀曰:第二,寄六因緣辨非有非無中道也。此第一因緣也。
善男子!若有人問是種子中(至)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以譬申其旨也。時節有異,其體是一者,花菓是樹分,而樹是有分,樹分則時異,有分則體一。體一則有,時異則無也。僧宗曰:明諸法非先有無,況正因佛性,非有無也。寶亮曰:外道計言,外四大力強能增長內四大,而內四大力弱不能增長外四大也。今佛言不爾,無有外四大力獨能增長內四大者。何以然?如穀子是內、地水等是外,若言力強故能增者,何故水土與穀子初並時不即生,要待後時方生,而不爾?當知先有穀子為正因,後得水土為緣因,故次第得生。何容直外四大力能增長於內四大耶?智秀曰:第二因緣,寄辨種子以明理也。所以者何?以下逆取伏難之意也。明雖復果不即子,而有果必關子。雖復時節先後,而始終得為不異一假,故得稱言子有於果也。
若言眾[3]生中有佛性者(至)應定答言亦生不生。
案僧亮曰:已釋中道竟,今舉其以明乖中道也。有淨不淨者,釋學與無學相續是一。不淨名學,謂眾生也。淨名無學,謂佛也。豈容學中別有無學耶?[1]定言亦生不生者,中道之旨既顯,[2]合結勸令識定答之要也。智秀曰:復釋一伏難也。緣聞上說及釋伏難,便生執云:別有果法已在因中。今明眾生即是者,約不異假以明眾生當得作故,故言即是。以義而推,不得別有果法已在因中也。[3]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六十六
校注
[0583006] 辨【大】下同,辯【聖】下同 [0583007] 譬【大】,辯【聖】 [0584001] (不應…無)九字【大】,〔-〕【考偽-原】 [0584002] 二【大】,一【聖】 [0585001] 別【大】,明【聖】 [0585002] 次【大】,以【聖】 [0585003] 果【大】,有【聖】 [0585004] 言【大】,有【聖】 [0585005] 明【大】,此明【聖】 [0586001] 餘【大】,與【聖】 [0586002] 已【大】,以【聖】 [0586003] 有【大】,有亦【聖】 [0587001] 生【大】,聖【聖】 [0587002] 違【大】,達【聖】 [0587003] 現【大】,見【聖】 [0587004] 雖【大】,日雖【考偽-原】 [0588001] 二彼【大】,彼二【考偽-原】 [0588002] 或【大】,復【聖】 [0588003] 生【大】,生別【聖】 [0589001] 定【大】,應定【聖】 [0589002] 合【大】,令【聖】 [0589003] 此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7 冊 No. 1763 大般涅槃經集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