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四[7](師子吼品第廿三)

 舉十一事釋師子吼義 師子吼六問問佛性 答第一問 答第二問 答第三問 答第四問 顯眾生不見佛性無明[8]䨱故又未能度十二緣河猶如菟馬 [9]辨十二因緣[10]因重果義 辨十二因緣甚深不斷不常非二乘所見 辨見十二緣智有四種 辨十二緣則是中道佛性

師子吼品第二十三

案僧亮曰答第三十四問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唯願大仙尊為我分別說上長壽金剛因果五行十功德義有多塗大而言之不離涅槃因果佛性今明性名雖同因果相異識之則不違如師子吼問是也不識則違後迦葉問是也說法既久人情已怠故命眾令問而師子吼好問佛性即以問者為品名也僧宗曰自前以來第一明經理教是經之正經也既教圓理滿能滅惡生善力用彌曠勝於餘典故第二廣歎也既如此勝益豈可不依經修行故第三廣明五行十功德也夫行之所生[1]專在照境境中之妙[2]唯佛性自此下答第三十四問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也夫聖人互相影響知答時在此因機致問發言雖復對師子吼而其旨所指實答迦葉問也寶亮曰〈師子吼〉〈迦葉〉同答第三十四問上已明行體今次明所發行之緣若當不識因果之性則不成中道故次就緣中以問行也今者廣明因果性體使物識而行成早出於生死智秀曰經之大段第三重明佛性義也大判有八段第一設六問并答論佛性第二明中道第三明縛解第四[3]辯修道第五明轉障第六勸第七辨不退第八廣歎也明駿案前五行十功德廣行此下兩品廣境也大判八段不異此釋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至)有來問我不能答者

案僧亮曰上說因果皆名佛性若不說識其異則因果俱昧昧則生疑疑則有無未判故命令決疑也僧宗曰將明因果佛性之境故先廣列所疑勸令問也僧亮曰發悟不同機緣不一今宜須縵告為眾人之道故歷舉法[4]問以為寶亮曰大判師子吼所論不過十段第一師子吼有六問佛有六答先往復辨彰定因果性體夫脩道若心無所據則行亦難進故先明因果[5]令指南有在第二勸信若於因果性中信心未決者勸依十二部經約應佛觀因觀果觀如來身口二業所以而現若為於物不為己身而現世者得知天下有至極妙果其理必然令可得相與修因往趣也第三明縛解若於此因果性信心不立者則名為縛若能安於大理深生決信則謂為解第四辨修道若欲從縛得解要因修道故次縛解後明有道可脩第五明轉障但群生聞此玄言難為心用若不以近事來誘則無容入理故云應修身戒心慧能轉重業人天中輕受如其不爾輕業重受故第六因明勸修欲得速離重障要須修道若不如此難得離障第七出能脩道人眾生既聞有修道未知修之方法故今廣明其相第八歎脩道人德凡夫心志狹劣謂言日一麻一米苦難可忍是以次辨此人之德明行法得味不覺為勞居苦接化如三禪樂第九嘆經自不此經中[6]則無由行成有不思之德第十嘆佛經句佛居化主而能[7]便蒼生蒙法得樂恩德如此那可不歎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至)如來大慈復垂聽許

案僧亮曰縱佛不命問次已至慈旨爰降即聞命矣寶亮曰眾時得悟宜在於師子吼故所以應機而出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至)是故今於我前欲師子吼

案僧亮曰不談問者之德則聽者不至故厚加讚歎也欲師子吼者師子是無畏之號唯佛乃具十地菩薩具三行能學佛吼德亦不淺也寶亮曰所以先讚歎勸大眾設敬供養者欲使受悟者發殷重心故也

善男子如師子王自知身力(至)能師子吼真師子王

案僧亮曰敘佛吼之義初身力智是果也三行是其本佛具此眾德故能吼也四足是戒三行譬巖穴振尾出聲者出大悲之事寶亮曰身者法身也力者十力也牙齒者一切種智用也四足者四如意足也安住巖穴者四禪深寂也振尾出聲者大慈悲也

晨朝出穴頻申欠呿四向顧望發聲震吼

案僧亮曰此四德者[8]頭捋吼益之相也寶亮曰此下正述如來應三界化眾生也晨朝者眾生機發開悟之謂也赴彼之感出四禪之穴也頻申者放光動地也欠呿者說法也四向顧望者譬四無礙智也

為十一事何等十一(至)諸大香象怖走失糞

案僧亮曰說為益事也

諸善男子如彼野干(至)終不能作師子吼也

案僧亮曰舉聲聞無師子吼也

若師子子始滿三年則能哮吼如師子王

案僧亮曰舉菩薩有師子吼也

善男子如來正覺智慧牙抓(至)安住四禪清淨窟宅

案僧亮曰合前穴中事也

為諸眾生而師子吼摧破魔軍

案僧亮曰合第一現作師子也

示眾十力

案僧亮曰合第二試自身力故也

開佛行處

案僧亮曰合第三為令住處淨故也

為諸耶見作歸依所

案僧亮曰合第四為令諸子知處所故也

安撫生死怖畏之眾

案僧亮曰合第五[1]為群輩無怖心故也

覺悟無明睡眠眾生

案僧亮曰合第六為令眠者得覺悟也

行惡法者為作悔心

案僧亮曰合第七放逸諸獸不放逸

開示耶見一切眾生令知六師非師子吼故

案僧亮曰合第八為令諸獸來依[2]付故也

破富蘭那等憍慢心故

案僧亮曰合第九調香象故也

為令二乘生悔心故(至)諸菩薩等生大力心故

案僧亮曰合第十也

為令正見四部之眾(至)四部徒黨不生怖畏故

案僧亮曰[3]合十一

從聖行梵行天行窟宅(至)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案僧亮曰合後四譬說所吼之法[4]互說[5]令義盡

善男子聲聞緣覺雖復隨逐(至)而亦不能作師子吼

案僧亮曰合野干也

十住菩薩若能修行是三行處當知是則能師子吼

案僧亮曰合師子子三年必能吼也

諸善男子是師[6]子菩薩(至)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案僧亮曰舉譬總結勸恭敬也

爾時世尊告師子吼(至)[7]汝欲問[8]者今可隨意

案僧亮曰讚歎既畢重勸問也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為佛性

案道生曰問佛性體也僧亮曰[9]二問佛性體也僧宗曰凡六問前三問問因果性後三問問見義以證有也此問果性也果是宗極所以命言先問也下答以覺了神慧體相[10]下改為性也本有天真之理在乎萬化之表行滿照周始會此理不離神慧而說性也寶亮曰舉因果兩體為問也為者言作也謂作若為名果性體作若為名二因性體耶

以何義故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第二問性義也僧宗曰此問因性也謂不改之義可得在果而因中以何理而稱性耶寶亮曰責所以因果性體有何所以得受性名耶

何故復名常樂我淨

案道生曰從「以何義故」至此第二問也既問佛性以種生為義以若生滅故云何故復名常樂我淨耶僧亮曰第三問所以得稱常等四義也僧宗曰通因果問也寶亮曰偏問果性何故獨稱常樂我淨[11]

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至)一切眾生所有佛性

案道生曰若佛性不可得斷便已有力用而親在人體理應可見何故不見耶僧亮曰第四問若身中必有何故不自見耶僧宗曰舉見以辨有無義也寶亮曰此問障法也若必有者何故不見

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何法而了了見

案道生曰不疑菩薩不了了[12]仍嫌得見耳佛性妙絕備眾善乃見菩薩住何等法而得見耶僧亮曰第五問也僧宗曰下有二難同顯見義而此問據行也寶亮曰此問除障法也

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

案道生曰既云得見以何眼見耶乃以佛對之耳僧亮曰第六問也僧宗曰前據行以辨見此據眼者正以因之異也寶亮曰問所以不了十地何眼故不了佛五眼之中用何眼而獨了了耶

佛告善哉善哉善男子(至)諸佛世尊以何眼見

案僧亮曰福德智慧義有短長也何者夫作罪則從情為易修福則逆心為難難則自策乃成易則不課自起以苦滅樂興謂福以得不喪謂德也是則一切眾善無非福德於中了真者別名為慧耳是以無學之地皆得具其二也僧宗曰前後致歎蓋發時人之心耳寶亮曰明具此莊嚴乃識此因果之理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云何名為福德莊嚴

案僧亮曰將辨其相發問以起予僧宗曰請釋其旨[13]興後問

善男子慧莊嚴者(至)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羅蜜

案僧亮曰目地為行皆以理解為稱悉是慧也凡夫取相之福不能度生死非福乃至非般若也僧宗曰下有三重釋也[14]此第一以住[15]下為福上住為智慧也寶亮曰第一從初地至十地取緣中忘相正觀無漏空解為慧莊嚴也取十地觀智為福德莊嚴也乃是雙要是從義取判也

復次善男子慧莊嚴者(至)聲聞緣覺九住菩薩

案僧亮曰聲聞至九地有重到未盡不能少見佛性不得稱慧上說凡夫此說聖人

復次善男子福德莊嚴(至)無有無果報無礙常住

案僧亮曰學法為福德無學為智慧也

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莊嚴(至)是二莊嚴能答是義

案僧亮曰結二莊嚴興問答也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至)一種二種者是凡夫相

案僧亮曰上說緣有名福德[1]凡夫法若爾者諸法中無二具二者不應問況能答耶

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薩(至)則能解知一種二種

案僧亮曰能知一種二種者一是涅槃二是生死皆就有中差別具二乃見不應言有皆是到

若言諸法無一二者(至)一切諸法無一無二

案僧亮曰謂說有無皆是世諦差別者也

善男子若言一二(至)具二莊嚴者能問能答

案僧亮曰凡夫不見常不見無常也

善男子汝問云何為佛性者(至)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案僧亮曰將欲答問先舉問而誡令善聽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道生曰答問佛性體也要當先見不空然後見空乃第一義第一義空已有不空矣佛始見之故唯佛是佛性也十住菩薩亦得名見下至大乘學者又得名焉所以舉第一義空為佛性者良以義類是同而該下學用進後徒不拘常義而無非是必可以答無畏問也僧亮曰佛智之境是因性也僧宗曰答初問也初問果今答云以覺了為佛[2]下改名性為第一義空舉境以辨果智之用也[3]下不過常以無常常是理中之極故稱第一義也空者金剛以是體是苦集不免壞敗故可空也寶亮曰第一問有兩意今答亦二別且先出果性佛果如如以法性為體無一切相出百非之表故名第一義空也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案道生曰不兼見不名智慧也僧亮曰佛照境之智是果性也所以境智雙舉者智以照境為能境若不深無以顯智之能若智照不明無以表境之深要以境智相發智功乃顯也第一義者是涅槃涅槃真俗皆實總名第一義也空者是生死生死是俗皆虛總名為空也僧宗曰向已舉境今明善識第一之與空者即名佛果能照之智慧也寶亮曰既解果性今先舉體以取智若不據用以辨體無以表因果性異故明佛果眾德唯以第一義空為體也

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案道生曰單取前句非第一義也僧亮曰釋境空也生死以癡為本無所見故也僧宗曰簡二乘人也二乘人在無生平等之時亦稱第一佛果居生死之表亦稱第一人情疑是相濫是故簡之謂二乘皆不見空不空也寶亮曰佛果體圓中道之解究竟于時不復見空與不空為異但一相無相空與不空無可為異故云唯有智者能見空不空六行之解悉爾也

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

案道生曰明兼見者也僧亮曰釋境第一義也涅槃以智為主除顛倒故不空也僧宗曰雙識二理謂佛菩薩也

空者一切生死

案僧亮曰重釋空也生死真則無性俗則無常故名空也

不空者謂大涅槃(至)我者謂大涅槃

案僧亮曰重釋第一義也涅槃真亦無性俗則常住故名不空也寶亮曰昔明世諦為有以第一義諦為無今明生死虛假空無自體故名為空涅槃真實妙有故名不空是以一家所解生死二時是不有涅槃亦有二時不無也何者搆因之日即體虛偽及至觀解照無一實故兩時推求並無自性悉是顛倒妄有今眾生神解因時已有修道所除俗盡真現兩時不空也所以稱涅槃不空生死為空矣

見一切空不見不空(至)不見我者不名中道

案道生曰不偏見者佛性體也僧亮曰釋佛智也先辨偏見者非佛以非是顯是也僧宗曰理而為論豈有不識耶就教而言但一向唯作空解解偏故不名中道也

中道者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舉不偏之見以顯照無不周所以稱佛也僧宗曰指果地性也寶亮曰佛果佛性方是解中道之理耳

以是義故佛性常恒無有變易

案道生曰不偏則無不真矣僧亮曰結智所以是佛也照周則惑盡惑盡則無變易也寶亮曰遂果性體也向言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下舉二乘不見以對明

無明䨱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

案道生曰不可以不見為無常也僧亮曰答第三問也境界常有而䨱故不見

聲聞緣覺見一切空(至)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案僧亮曰顯不見之人也不見境故智亦俱亡也寶亮曰三乘觀道偏不見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中道之行既不成云何能得見佛性耶

善男子[1]不見中道者(至)二定苦行三苦樂行

案道生曰三種皆與見中道名也有真見者居然自別也僧亮曰辨正因緣因性也凡夫二乘即情為見非見也明因有[2]耶正亦有遠近以三種別之也僧宗曰從此下答第二問也答中凡有三種初明正因第二明緣因第三明境界因其前問云生死無常復以何理亦稱性耶今先收因地三種人神明斯盡以其有正因之義必有成佛之理非木石也因中說果亦稱為性耳寶亮曰第二重辨出緣因正因二因性之體也佛今出三種中道一定樂行二定苦行三苦樂行云此三人盡稱見中道故菩薩居定樂行者解稱真俗二諦終歸除苦得樂津濟六道緣因行成就可為正位而凡夫居在苦中心無厭背云何見中道耶故一家解云夫中道有二途自有[3]諦二中中道自有理中中道二諦中中道解即是緣因性也理中中道即是一切眾生避苦求樂解正因佛性夫中道之義本是稱理之心然有神識者無一剎那心中無有此解天下苦實可避樂實可求既用心得所豈非中道若苦不可避而欲強厭樂不可得而欲強求此便乖理然今此心既不乖大理云何非解但此解是境中之用非造緣之知亦非善惡因之所生若善因所生耶唯應人天中有三塗應無若惡因所生耶則應三塗獨有人天應無而今莫問人天六道無一剎那無此解故故知此解乃是妙本之異用無變改之心也是以《勝鬘經》說出如來藏與自性清淨心冥會此旨然則經經微據理自彰矣苦樂行謂聲聞緣覺者二乘人非不厭背求出世之意故名為樂封執居心不免生死故名為苦但二諦中中道解不成非不是善故屬緣因[4]攝正因性故自宜有然今者出三種中道以為二因之體二因乃同用真如為體今唯得據用來辨

定樂行者所謂菩薩摩訶薩(至)阿鼻地獄如三禪樂

案僧亮曰見涅槃常樂知生死幻偽安之為化以為苦也僧宗曰從初地乃至十地菩薩[5]致苦眾生其心甘樂如三禪也

定苦行者謂諸凡夫

案僧亮曰不識真樂不覺惑苦常行顛倒謬以道也

苦樂行者謂聲聞緣覺(至)行於苦樂作中道想

案僧亮曰二乘比之於凡為樂方之菩薩為苦於此二間情以為足故云作中道想也僧宗曰從苦法忍至緣一覺以其不能安生死以化物說之為苦以其解苦性空於凡夫為勝亦小小化物故謂苦樂行也

以是義故雖有佛性而不能見

案僧亮曰結二乘凡夫雖有而不見

[6]善男子如汝所言以何義故(至)三菩提中道種子

案道生曰一切諸佛莫不由佛而生是以前佛是後佛之種類也僧亮曰已說因果二性今通釋二性得名之所由答第二問也性有二義一謂種類相生二謂守分不改今言種子者通說因性亦通是種矣僧宗曰舉其問而答也向三種心能生菩提之功故稱為性耳非是果故稱性也寶亮曰答第二問有兩重初直答因果性之所以次更明上三人釋所以有三異之意也此第一重先明果佛性中道解見理周悉也中道種子者次答正因因緣明子能得果也先明果性所以今明緣正二因所以也

復次善男子道有三種謂[7]上下中

案道生曰前言三種中道但取兼見為佛性體而中必能通故故云道耳今明三道取其能通明真道有在也僧亮曰通辨二因二果也下者正因上者緣因中者後身菩薩及佛果也僧宗曰上明正因竟今收因地之善明緣因也凡夫為下二乘為上菩薩為中也寶亮曰此第二重也次開因果兩廂明上見中道者若計梵天是常是則向者定苦行人也計三寶無常者是向苦樂行人也中者是向定樂行人

下者梵天無常謬見是常

案道生曰背道非實名為凡夫凡夫故為下也僧亮曰以其沈淪之義㳂流為下也僧宗曰既言謬計何得言善今取為緣因者以其伏結修六行攝心於禪道耳此乃非勝道要有善義故不得不取也寶亮曰凡夫一向居苦但有正因也

上者生死無常(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案道生曰與真反也苟是實者生死為無上是以義稱為上矣僧亮曰二乘不見佛果常故於生死無常不可為謬也了非為是謂之計生死為常也僧宗曰此釋二乘人也謬見常者其傾正使已盡唯餘習氣約教而言二乘猶有八[1]倒之習如三脩所明也今不取習義為緣因正取無漏善為緣[2]上者凡聖二位彼凡既下此聖宜言上也寶亮曰二乘行不得中道然非不是緣因性若能改於[3]固執必得上果

中者名第一義空無常見無常常見於常

案道生曰無有得第一義空者故不名下也僧亮曰見三界過見涅槃常以不到故逆流為上也僧宗曰菩薩識第一義空所以言中也以離凡夫之下非二乘之上也寶亮曰釋上定樂行人也菩薩稱而解終歸用此第一義空為體也

第一義空不名為下何以故一切凡夫所不得故

案僧亮曰凡夫以㳂流為下以不得故於凡不名為上證非下也寶亮曰明二乘不能會此第一義空故不名中道若發真解乃得無上菩提也凡夫不能得故所以不名為者是下也

不名為上何以故即是上故

案道生曰上道非上從意為上耳[4]寶亮曰反流盡源[5]即上也僧宗曰既出二重之上與佛不殊亦義得為上中道解故稱為中耳寶亮曰初地以上有當分之解與佛解不殊但未滿足為異耳二乘人未有此解豈得同稱為上耳

諸佛菩薩所脩之道不上不下以是義故名為中道

案僧亮曰第一義空唯佛乃見今該取菩薩者以後身少見佛性方之九地名見中道者也

復次善男子生死本際(至)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

案道生曰即生死為中道者明本有也僧亮曰說境界因也但說生死不說涅槃為異耳無明是現在苦本愛是未來苦本也明二世之苦以惑為本具一切空也是名中道者三種是中道也僧宗曰此下釋境界性也就此中有八翻明義此下第一翻即是答第三問也略舉二世之因而過去世中但取無明現世中但取有愛也無明為現在本際有愛為未來本際此之因果即為中道也寶亮曰答第三問也先釋眾生所以不能見中道之意正以無明有愛生死不絕故也是名中道者名十二因緣也

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為中

案僧亮曰道偏則不能破病不偏者則能破病以破病故名之為中也僧宗曰此境生智智能破故所以稱為破也寶亮曰若能觀十二因緣生稱理之解必能破生死也

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中道智是佛也道為智因故說因為性耳寶亮曰既如因緣理而照生中道之解得名緣因佛性也

是故佛性常樂我淨

案道生曰本有種生非起滅之謂是以常樂無為耳僧亮曰以中道常故佛性常也僧宗曰言性理是常眾生以惑覆故不得常用雖未得常用要是常因承此句可以義[6]合第三問也寶亮曰照既窮源生死苦盡所以言常也

以諸眾生不能見故(至)無常無樂無我無淨

案僧亮曰不見三種中道故無常也

善男子譬如貧人家有寶藏(至)是人即得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有而不見者為譬也

佛性亦爾眾生不見(至)眾生即得常樂我淨

案僧亮曰合譬也義與善業喻同也寶亮曰釋旨亦不異上佛性品中意也答第三問竟此也

復次善男子眾生起見(至)如是觀智是名佛性

案道生曰十二因緣為中道明眾生是本有也若常則不應有苦若斷則無成佛之理如是中道觀者則見佛性也僧亮曰上說境界今說智者緣因也智能斷除斷常之惑無謬斷常之過也僧宗曰第二翻也謂失解則斷常得解則不斷不常故借惑以辨觀體也寶亮曰上已答三問竟此文復何意來故一家所解凡為二義一則通論眾生不識因緣之病二為定因果性有所在其意云何眾生既即身有佛性而所以不得用者正由不體有為無為故起常等病謬解在心故不能得此常樂我淨向來明此因果性即不離十二因緣使物情識理不此外覓法正有斯二意故次辨此理其大旨乃爾復就此文中略分有九意第一先明觀十二因緣得所不得所若先安法性無為理離斷離常稱境而知成緣因佛性若當緣境不稱境不安無為執斷執常乖中道行第二正開重因重果定因果性明此因果俱不離十二因緣第三正辨出因果性體相第四判因果性位第五歎十二因緣因果性理之甚深第六明眾生雖與此十二因緣共俱而不覺不知唯十住菩薩與佛能窮鑒此深理故見因緣之始終第七明行人既觀智窮深斷生死因緣相續虛偽果盡便徹見法性即用此深法為體得成靈覺第八辨觀因緣之智有階級生解有淺深第九總收結句今從「眾生起見」下為第一意之始凡夫正起斷起常乖生滅道不識法相理外行心故不名中道也無常無斷乃名中道者若就生死邊為論據識生滅道為語恐此意不然何以故世諦虛妄有即體如幻終歸滅無豈不斷不常唯神明妙體法性無為始可得稱不斷不常能心緣此理不取有無相方得名中道既稱此理解便識因緣虛觀照智生即名緣因佛性若能如此解名為得法

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亦不得名為佛性

案道生曰滅於死者乃曰涅槃[1]日不見豈能得乎無有得義故以不得為名況不觀者耶僧亮曰明二乘空觀未除斷常不得勝因之名也僧宗曰第三翻以二乘人得理不深所以不見也寶亮曰二諦中中道之解既不成云何見佛性耶

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䨱故不能得見

案寶亮曰因果性常無明䨱故所以不見

又未能渡十二緣河猶如菟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

案道生曰如菟馬者二乘觀也菟馬度河不得河底以況眾生無明所䨱不見理也僧亮曰明觀淺也不見因緣始故不斷常見不見因緣終故不斷斷見也寶亮曰第二說三乘同觀無生但見理不同有深淺之異借菟馬度河為譬也

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至)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案僧宗曰十二因緣生之性也寶亮曰此智慧於有為無為兩理上生是緣因性也取觀因緣之智名緣因性而體是避苦求樂之解名正因性二種雙顯也

善男子譬如胡苽名為熱病(至)十二因緣亦復如是

案道生曰向明十二因緣觀智該取因時名為佛性故以胡苽為譬真見因緣然後果成者非其譬矣僧亮曰上說因為種子是謂種性相生也今說種子為性是因中說果所以為異耳寶亮曰為上二因作譬也雖復非佛以能得佛果故名佛性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案道生曰向佛性名中有因有果故今明因果有屬也僧亮曰上說因果事已周悉是會上宗也分空為兩因分第一義為兩果明因果相承不離因緣皆無自性也僧宗曰第四翻也有因者十二因緣為智作因也因因者即是智慧此智為菩提作因菩提為涅槃作因是為因家之因故言因因也有果有果果者菩提是果而涅槃又是菩提家果也寶亮曰第二意正定因果性也明此因果性即用十二因緣為體也有因者正因也論理應以正因為因因以正是因緣之因故也今但正因性至佛不改當因位而言因也因因者緣因性有移動不定故有重因之號也果者謂菩提也種智是萬行果故受果名也涅槃對生死得稱是為果上立果故云果果也

有因者即十二因緣

案僧亮曰十二因緣能生觀智故名因也

因因者即是智慧

[2]案道生曰智解十二因緣是因佛性也今分為二以理由解得從理故成佛果理為佛因也解既得理解為理因是謂因之因也僧亮曰觀智於涅槃為因因也以菩提智是涅槃觀智是菩提故所以不於菩提為因因者欲周歷四法故耳

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菩提於觀智為果也

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案道生曰成佛得大涅槃是佛性也今亦分為二成佛從理而至是果也既成得大涅槃義在於後是謂果之果也僧亮曰涅槃是菩提之果望觀智而言是果果義也

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至)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

案道生曰因果同為譬耳作因果不同前二分為四此乃為三此為異也僧亮曰舉十二因緣相生為類也僧宗曰無明為行作因故言因也此行復為識作因若類前句還以行為因因也一以從前因而生二以與識作因故言因因也而文句言無明為因因亦應以十二因緣為因因如似不類也消息取耳寶亮曰為因果立譬也就三法上互望之有因因[1]果義也

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至)不來不去非因非果

案道生曰緣生非實故不出緣散必滅故不常前後故不一不離故不二也來去之義類生滅也非作因故非因非因故非果也僧亮曰不出不滅者從緣故空無涅槃是不出無生死故不滅下類爾非因非果者無前者為因無後者為果也僧宗曰第五翻舉理以成中道觀智之用也不出者不出至現在也不滅者不一向斷滅其有續生於後義也不常者即是不出不斷者即不滅也非一者因果異故也非異者始終相續為一不來不去者不從未來來至現在亦無一物入過去也非因非果者非異因家之果非異果家之因也寶亮曰第三意上明因果性不離十二因緣今次出其體相明十二因緣正用此真如法性無相無為為體若如昔教一向談空恐聖旨不在若一向是空何須讚歎因緣甚深故知為顯今教也

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

案道生曰佛性是種生義故是因非果也僧亮曰正因性於四法最是僧宗曰此下第六因果門也謂十二因緣境界性也

是果非因如大涅槃

案道生曰涅槃是究竟義故唯果而非因也僧亮曰無復果也僧宗曰極果報也

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

案道生曰乖理為作有皆因緣生也無不因無不果也僧亮曰觀智也於正因為果於菩提為因也僧宗曰取觀照之智通因果也

非因非果名為佛性

案道生曰不從因有又非更造也

非因果故常恒無變

案道生曰作有故起滅得本自然無起滅矣僧亮曰菩提果性非因所作所以名第一義也僧宗曰謂三菩提也非因故非因不為生所生故非果也以非生因所得故所以常恒也寶亮曰第四意明判因果性位也是因者正因也正因唯得居因位不得稱果也是果非因者涅槃也唯得名果不得稱因也是因是果者緣因性有即因即果義也非因非果者還遣向言涅槃名果萬行是因物情執言謂是生因生果今遣言涅槃之體百非所不得非生因之因復非生因之果無名無相豈是因是果耶

以是義故我經中說(至)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案道生曰因果之義備於十二因緣中矣十住菩薩其猶病諸況二乘乎僧亮曰以上空有二門辨義皆非二乘所測也舉昔所說三事證因緣理甚深一歎理甚深二眾生不知三唯佛能了下別釋也僧宗曰第七翻非二乘所[2]故曰無知無見也

以何義故甚深甚深(至)無有慮知和合而有

案僧亮曰第一證甚深也僧宗曰釋甚深也續故不斷滅故不常故能辨果也雖念念滅者以相似種類遂有一用也寶亮曰第五意讚歎十二因緣理深本歎此理深者乃意在神明體真不論生死生死虛搆[3]有何甚深而所以獨歎十二因緣不歎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者是等因成假名法門非始終相續十二因緣是始終法門故就此為歎也無知無見者理既深遠豈易可知見唯佛行滿得具足見十住髣髴見也不可思惟者法性理幽唯佛境界非是二乘下地可思忖也以何義故名甚深者此下去正釋因緣之體所以甚深之意明眾生行業不常不斷而果報不忘眾生若造業直以虛偽神明為體[4]逐三相無常若逐三相所作善惡業云何得在而起業後經百千萬劫由自得報故知有法性為神解主常繼真不滅其體既無興廢用那得滅若得解以後癡用乃可無[5]後未有解來常癡故是業業即是癡障智之義呼為煩惱招生感果因之為業即一體而義分也雖念念滅無所失者既真俗共為神明俗邊乃可三相滅就真邊往取癡義常存故無所失也雖無作者雖無有如神我作者而不無作業也雖無受者雖無有如十六知見神我受者而有因必得果也無有慮知和合有者亦無有如外道所計神我和合知者然有因故牽果理數相感召如其無此法性為體起業之後寄致何處昔經乃唱有成就之語定若為成就耶

一切眾生雖與十二(至)不見知故無有始終

案道生曰不從作有豈有始乎既不見知何有終也

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見其始

案道生曰十住幾見髣髴其終也始既無際窮理乃覩也僧亮曰證不見者也僧宗曰十二因緣至金剛時斷故其終易了尋其本源不可而知也

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諸佛了了得見佛性

案僧亮曰證唯佛能見也僧宗曰始無源而照正以始於無始如《淨名》言「從癡有愛」豈知始乎《勝鬘》亦云「無始無明」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緣是故輪轉

案僧亮曰舉不見之損以結也

善男子如蠶作繭自生[1](至)流轉生死猶如拍毱

案僧亮曰為不見者為譬也寶亮曰第六意眾生雖與此理共俱而不覺知故作因得苦無窮無已唯諸佛菩薩覺知此理修因[2]感果窮此因緣故知始知終今言十住菩薩知終不知始者恐此非實論何以知然佛既始終[3]但見何容十住指知終不知始亦應[4]髴髣知始而今但言知終不知始者此正為課不行道者云十住菩薩三阿僧祇行道尚不知始況不行者而知若約事作行有終可據始既微末難尋故但言知終理而為語則始終俱髣髴知唯佛一人獨了了窮鑒此十二因緣得見佛性

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至)十二緣者即是見法

案道生曰法者理實之名也見十二緣始見常無常為見法也僧亮曰舉昔經證見者之益也滅苦是佛故云即是見佛也

見法者即是見佛

案道生曰體法為佛法即佛矣

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

案道生曰夫體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為佛性也僧亮曰舉今說以會昔旨也寶亮曰第七意明解窮達源若生死頓盡即名見真法以見此真法故即名見佛大覺現前無復闇障即用此真如法性為體成一切種智也若神明不以此法性為源經那得言見十二緣即名見法若是見生死法常住佛果復那得云用此法為體若當是生死空如於昔教應同灰身滅智復不得稱常常法復無始生義故知神解用此為本直除滅虛偽顯出此真常之旨其事如下富那外道之說譬也

善男子觀十二緣智(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案僧亮曰凡夫不見所以令受苦也而見有深淺苦滅不同不見佛性者中道是佛性二乘偏見不見中道也僧宗曰第八翻謂四種人淺深觀之唯上上觀乃窮故知深也寶亮曰第八意次明觀十二緣智階級定相向言十二因緣理深無知無見唯佛能窮鑒其始終今故次明降佛以還亦得觀此理但觀而未達故發解有深淺階級有四異下智得聲聞道中智得緣覺道上智得住十住地唯上上智者見因緣窮故成無上道此言得聲聞道恐非是實行者若寄言誘愚故宜無嫌也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至)佛者名為涅槃

案僧亮曰第一義空名為中道還結上宗也此二總涅槃生死不偏境智皆名中道也僧宗曰謂境界性也第一義空者謂照境之智也名中道者謂智照不偏也中道名佛性者解圓成極果也即涅槃者果之果也寶亮曰第九意總收結會明四種佛性皆不離十二因緣既言窮此理得成佛因果佛性豈得離於十二緣故言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即第一義空者乃遠結於上佛果佛性中道解滿萬德皆備唯用此第一義空為體若通欲取結四種佛性盡同用此第一義空為體然今結意恐據果性為言也

爾時師子吼菩薩(至)一切眾生何用脩道

案僧亮曰問意謂若因亦佛性果亦佛性名義無差者何用修道以求成佛耶僧宗曰此難之生由佛上說見法即是佛佛即佛性人情於此言中新生此疑若佛與佛性不異者是則有性則有佛何假修道耶寶亮曰此下去為釋疑而生問此疑藉何而起因上答三問後定因果性物便生疑若因果佛性俱不離十二因緣是則因性與果性竟自無差[5]何用脩道既致疑有兩故下答亦二無有差別以為一問何用修道為第二問故佛下答去開為三[6]問答兩問即為二段第二勸令忘懷今言是義不然者先遣也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至)然諸眾生悉未具足

案僧亮曰夫一豪知見皆是佛理未足者名因性具足者名果性性名雖同具不具異也僧宗曰就答中有五重[7]又明雖復當性然要須修道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惡心害母(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案僧亮曰釋言有者以未來定得故名有非今有也僧宗曰第一重寄現有業故必招當果佛性亦爾云何不須修道耶

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案僧亮曰舉昔偈為證也僧宗曰第二重舉偈以況因果不並也有煩惱則無涅槃豈得不須修道耶

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凡有心者向言定得今明有心求樂求者皆得但遲速為論耳僧宗曰第三重乳必生酪所以須醪煖等必生所以須修道也寶亮曰先答初問明佛與佛性雖無差別要自悉未具[1]至於得佛之時乃可無差而今未得云何無別故下即寄譬來明未來有義現在時中無有當果故言有非己有之有也眾生亦爾悉皆有心者下文言正因者謂諸眾生而此中云心是若用避苦求樂解為正因者若為會此文耶各自有對此云心是對果地種智為語言眾生是者對佛時行人為語若論其正位由取避苦求樂解用為位也

善男子畢竟有二種(至)諸結覆故眾生不見

案僧亮曰上言定得菩提畢竟得今說不但得果亦得因也莊嚴是因亦是世間也一乘者佛智是乘之究竟說乘名也僧宗曰第四重借因以況果也莊嚴畢竟猶在因中眾生成就因理豈況果性在生死之外而當不須修道耶寶亮曰答第二問明應須修道莊嚴畢竟者謂金剛心也究竟畢竟者無學果也世間畢竟者還是金剛心時體由未免苦無常故言世間也出世畢竟者還是無學果體免離三相故言出世也莊嚴畢竟據萬行為言究竟畢竟道眾生所得佛果一乘但眾生有此佛果一乘正由無明障覆故不能得見理若如此急應修道那得難言不須修道耶

復次善男子佛性者(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道生曰佛性義現莫先於此故即以為名[2]

善男子首楞嚴三[3]昧者(至)首楞嚴定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果性名隨果有能為名不一也依文而言此五名並是無學也寶亮曰明首楞嚴是三世諸佛之母能生一切種智明眾生亦有但不修集故不能得成無上菩提首楞嚴有五種名者隨義為五位第一以堅固為名二以智慧為目三以能摧得稱四以[4]仗物為況五以覺察為旨正是一金剛心逐義異故有多種名

善男子我於一時(至)為眾生故說名為我

案道生曰我名本出常存不斷佛性不斷則是其義故以名之非實是也

善男子如來有因緣故(至)而說無我得自在故

案道生曰常故自在是我義也[5]感無端此之自在從彼而出本非我故復名無我也僧亮曰上說因非性說性今明非我說我樂淨亦爾佛性實非我者因無自在非我有因緣至非虛妄前除斷滅之惑後去計常之倒皆非虛也為世界故者為除世人麻米之我也寶亮曰第五證當有之義也于時梵志聞當有之義悉發道心豈得不修道耶僧宗曰我於一時住尼連禪河下第三文勸時眾應忘懷取法佛語無方不可聞此一邊而執著也如昔佛一時為梵志說正因佛性為我佛性實非我正以善巧方便應眾生根令物悟道豈可聞說此正因性為我而生執耶若爾我所言眾生當得佛故言有不得便執言眾生有佛性不須修道也[6]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四[7]


校注

[0541007] 師子吼品第廿三【大】〔-〕【聖】【甲】 [0541008] 䨱【大】*覆【聖】【甲】* [0541009] 辨【大】下同辯【聖】下同 [0541010] 因【大】重因【甲】 [0542001] 專【大】事【聖】【甲】 [0542002] 唯【大】其唯【聖】 [0542003] 辯【大】辨【甲】 [0542004] 問【大】門【聖】 [0542005] 性【大】〔-〕【甲】 [0542006] 覺【大】學【聖】 [0542007] 便【大】使【聖】【甲】 [0542008] 頭捋【大】顯將【聖】 [0543001] 為【大】為令【聖】【甲】 [0543002] 付【大】附【聖】【甲】 [0543003] 合【大】合第【甲】 [0543004] 互【大】牙【甲】 [0543005] 令【大】合【聖】 [0543006] 子【大】子吼【聖】 [0543007] 汝【大】汝若【聖】 [0543008] 者【大】〔-〕【聖】 [0543009] 二【大】一【聖】【甲】 [0543010] 下【大】不【聖】【甲】 [0543011] 耶【大】也【甲】 [0543012] 仍【大】乃【聖】【甲】 [0543013] 興【大】與【甲】 [0543014] 此【大】比【聖】【甲】 [0543015] 下【大】不【聖】 [0544001] 凡【大】是凡【聖】【甲】 [0544002] 下【大】〔-〕【聖】【甲】 [0544003] 下【大】不【聖】【甲】 [0545001] 不【大】〔-〕【聖】 [0545002] 耶【大】邪【甲】 [0545003] 諦二【大】二諦【聖】【甲】 [0545004] 攝【大】〔-〕【甲】 [0545005] 致【大】救【聖】【甲】 [0545006] 善男子【大】〔-〕【聖】 [0545007] 上下【大】下上【聖】 [0546001] 倒【大】到【甲】 [0546002] 因【大】因耳【聖】【甲】 [0546003] 固【大】因【甲】 [0546004] 寶【大】僧【甲】 [0546005] 即【大】〔-〕【甲】 [0546006] 合【大】答【聖】【甲】 [0547001] 日【大】曰【甲】 [0547002] 案【CB】【聖】【甲】安【大】 [0548001] 果【大】果果【聖】【甲】 [0548002] 智【大】知見【聖】【甲】 [0548003] 有【大】者【甲】 [0548004] 逐【大】*遂【甲】* [0548005] 後【大】從【甲】 [0549001] 死【大】自死【聖】【甲】 [0549002] 感【大】滅【聖】 [0549003] 但【大】俱【聖】【甲】 [0549004] 髴髣【大】髣髴【聖】【甲】 [0549005] 別【大】別若無差別【聖】【甲】 [0549006] 問【大】門【聖】 [0549007] 又【大】文【聖】【甲】 [0550001] 是【大】足【聖】【甲】 [0550002] 烏【大】焉【甲】 [0550003] 昧【大】昧二【聖】 [0550004] 仗【大】伏【聖】【甲】 [0550005] 感【大】減【甲】 [0550006] 此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 [0550007] 此下甲本有觀應二年辛卯二月二日於大和州大御輪寺點寫之畢金剛資圓宗生年六十五夏次四十五三十七字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