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世尊在舍衛國。[23]優波離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大德!迦留陀夷與女人身相觸,是犯不?」佛言:「初未制戒,不犯。」「大德!若與男子身相觸,是犯不?」佛言:「突吉羅。」「大德!若與黃門身相觸,是犯不?」佛言:「偷蘭遮。」「大德!若與二根人身相觸,是犯不?」佛言:「偷蘭遮。」「大德!若與畜生不能變化者身相觸,是犯不?」佛言:「突吉羅。」「人女人女想,是犯不?」佛言:「僧伽婆尸沙。」「人女疑,是犯不?」佛言:「偷蘭遮。」「人女非人女想,是犯不?」佛言:「偷蘭遮。」「非人女人女想,是犯不?」佛言:「偷蘭遮。」「非人女疑,是犯不?」佛言:「偷蘭遮。」「大德!若作女想與男身相觸,是犯不?」佛言:「偷蘭遮。」「若作男想與女人身相觸,是犯不?」佛言:「偷蘭遮。」「與此女身相觸作餘女想,是犯不?」佛言:「僧伽婆尸沙。」「與此男身相觸作餘男[24]想,是犯不?」佛言:「突吉羅。」「與天女、龍女、阿修羅女、夜叉女、餓鬼女、與畜生能變化者女身相觸,是犯不?」佛言:「偷蘭遮。」
時有女人捉比丘足禮,覺觸受樂動身,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時有女人捉比丘足禮,覺觸受樂不動身,疑,佛言:「突吉羅。」
時有女[25]人捉比丘足禮,覺觸受樂動足大指,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時有女人笑捉比丘,比丘疑,佛問言:「比丘!汝覺觸受樂不?」答言:「不。」佛言:「無犯。比丘笑捉女人亦如是。」
時有比丘捉牸牛尾渡水,渡水已方知是牸牛,比丘疑,佛言:「[26]無犯。不應捉牸牛尾渡水。」
時有比丘欲心捉女人衣[27]角,疑,佛言:「偷蘭遮。」
時有比丘欲心就女人身上捉女人嚴身具,疑,佛言:「偷蘭遮。」
時有比丘欲心抄女人尻,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時有母捉比丘,彼覺觸受樂不動身,疑,佛言:「突吉羅。姊、故二、婬女亦如是。」
時有比丘欲心捉女人髮,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時有大童女為水所[1]漂,比丘見已慈念即接出,疑,佛問言:「比丘!汝覺觸受樂不?」答言:「不。」佛言:「無犯。」
[2]時有磨香女人為水所漂,比丘[3]見慈念即接出,疑,佛問言:「汝覺觸受樂不?」答言:「不。」佛言:「無犯。」
時有比丘與死女人身未壞者身相觸,疑,佛言:「僧伽婆尸沙。若與多不壞者身相觸,僧伽婆尸沙。若與半壞者身相觸,偷蘭遮。若與身多壞者、若一切壞[4]者身相觸偷蘭遮。」
時有女人却倚床,比丘欲心動床,[5]疑,佛言:「偷蘭遮。」
時有比丘欲心捉女人手,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時有比丘欲心捉女人脚,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時有女人捉比丘手,比丘覺觸受樂動身,疑,佛問言:「比丘!汝覺觸受樂不?」答言:「爾。」佛言:「僧伽婆尸沙。女人捉比丘脚亦如是。」
時有比丘戲笑捉女人手,疑,佛問言:「比丘汝覺觸受樂不?」答言:「不。」佛言:「不犯,捉脚亦如是。」
時有女人戲笑捉比丘手,比丘疑,佛問比丘:「汝覺觸受樂不?」答言:「不。」佛言:「無犯。捉脚亦如是。」
時有比丘欲心捉女人衣角[6]牽,比丘疑,[7]佛言:「偷蘭遮。」
時有比丘欲心共女人[8]抖[9]擻衣,疑,佛言:「偷蘭遮。」
時有比丘欲心就捉女人耳環,疑,佛言:「偷蘭遮。捉華鬘、捉釵,一切偷蘭遮。」時有比丘雨中與女人共行,泥滑女人脚跌倒地,比丘亦脚跌倒地,墮女人上,疑,佛問言:「[10]汝覺觸受樂不?」答言:「不。」佛言:「無犯。比丘倒地女人墮上亦如是。」
時有比丘雨中與女人共行,俱脚跌倒地,相觸[11]婉轉還相離,疑,佛問言:「汝覺觸受樂不?」答言:「不。」佛言:「無犯。」
時有比丘手觸女人大小便道間,疑,佛言:「僧伽婆尸沙。若股[12]間䐟間、若曲膝間、若脇邊、若乳間、若耳中、若鼻中、若[13]瘡中,一切僧伽婆尸沙。」
時有比丘捉小沙彌摩捫嗚,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愛故不以欲心。」佛言:「無犯,不應爾。」
時有比丘與比丘尼身相觸,疑,佛言:「僧伽婆尸沙。式叉摩那、沙[14]彌尼亦如是。」
時有比丘持蘇毘羅漿在道行,故二喚共行不淨,即示其女根,彼即以蘇毘羅漿灑之言:「臭物還著臭物。」疑,佛問言:「比丘汝以何心?」答言:「折辱其意,不以欲心。」佛言:「無犯,不應爾。持水在道行亦如是。」
時有婬女喚比丘行不淨,以女根示比丘,比丘以石打[15]彼女根,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折辱其意,不以欲心。」佛言:「無犯,打女人突吉羅。」
時有女人倚木,比丘欲心動木,疑,佛言:「偷蘭遮。若繩床、若坐床、若企床、若板、若石、若樹、若梯,一切偷蘭遮。」
時有女人乘輿行,比丘欲心動輿,疑,佛言:「偷蘭遮,輦若[16]舡亦如是。」
時有女人捉比丘背,彼還顧見是女人,覺觸受樂,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優波離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大德!迦留陀夷與女人麁惡語,是犯不?」佛言:「初未制戒,無犯。」「大德!若與男子麁惡語,是犯不?」佛言:「突吉羅。」「若與黃門麁惡語,是犯不?」佛言:「偷蘭遮。」「若與二根人麁惡語,是犯不?」佛言:「偷蘭遮。」「若與畜生不能變化者麁惡語,是犯不?」佛言:「突吉羅。」「大德!人女人女想麁惡語,是犯不?」佛言:「僧伽婆尸沙。」「人女疑,是犯不?」佛言:「偷蘭遮。」「人女非人女想,是犯不?」佛言:「偷蘭遮。」「非人女人女想,是犯不?」佛言:「偷蘭遮。」「非人女疑?」佛言:「偷蘭遮。」「大德!若[17]女想與男子麁惡語,是犯不?」佛言:「偷蘭遮。」「大德!男想與女[18]人麁惡語,是犯不?」佛言:「偷蘭遮。」「大德!若作此女想與彼女麁惡語,疑?」佛言:「若說而了了者,僧伽婆尸沙;不了[19]了,偷蘭遮。手印信書相了了知者,僧伽婆尸沙;不了了知者,偷蘭遮。」「大德!若作此男想與彼男麁惡語,是犯不?」佛言:「突吉羅。」「大德!若與天女、龍女、阿修羅女、夜叉女、餓鬼女、畜生能變化者女麁惡語,是犯不?」佛言:「說而了了者,偷蘭遮;不了了者,突吉羅。手印信書相說了了知者,偷蘭遮;不了了知者,突吉羅。」
時有比丘向女人麁惡語,疑,佛言:「說而了了者,僧伽婆尸沙;不了了者,偷蘭遮。欲向此說錯向彼說,一切僧伽婆尸沙。」
時有婬女喚比丘共行不淨,示其女根,比丘言:「令汝女根斷破壞臭爛燒燋[20]墮,與驢作如是事。」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折辱彼,不以欲心。」佛言:「無犯。以惡言突吉羅。」
迦留陀夷為性好麁惡語,佛言:「性好麁惡語,突吉羅。」
六群比丘性好麁惡語,佛言:「突吉羅。」
時有乞食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往白衣家,語檀越婦言:「可得不?」彼即言:「大德!問何等可得不?」比丘默然不答。疑,佛言:「說不了了,偷蘭遮。」
時有乞食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往白衣家,語檀越婦言:「與我來。」彼即問言:「大德!與何等?」比丘默然。疑,佛言:「說不了了者,偷蘭遮。若言:『當與我不?』若言:『看。』若言:『似何等?』說不了了,一切偷蘭遮。」
[1]時比丘有檀越,檀越語婦言:「某甲比丘有所須便與。」婦答言:「可爾。」於是檀越即往比丘所語言:「我已勅婦言:『若某甲比丘有所須者便與。』大德有所須可往索。」比丘言:「可爾。」後比丘著衣持鉢往檀越家敷座而坐,檀越婦語比丘言:「夫勅[2]我:『某甲比丘有所須便與。』大德!今有所須便說。」比丘言:「汝俱不能一切與我。」婦答言:「大德!不能何等一切與?」比丘默然。疑,佛言:「說不了了者,偷蘭遮。」
時比丘有檀越,檀越勅婦言:「某甲比丘有所須便與。」檀越即往比丘所語言:「我已勅婦言:『大德有所須便與。』大德若有所須往索。」比丘言:「可爾。」比丘後時著衣持鉢,往檀越家敷座而坐,檀越婦言:「我夫已勅我言:『某甲比丘有所須便與。』大德!今有所須便說。」比丘言:「汝一切能與,唯[3]有此事不能與。」彼即知其心,答言:「一切能與,此亦能與。」比丘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4]時比丘有檀越,檀越語[5]其婦言:「某甲比丘一切有所須便與。」檀越往比丘所語言:「我已勅婦:『某甲比丘一切有所須便與。』大德若有所須往索。」比丘言:「可爾。」後[6]於異時著衣持鉢往其家敷座而坐,檀越婦語言:「我夫已勅我言:『某甲比丘一切有所須便與。』[A1]大德!今有所須便說。」比丘言:「汝不應一切與。」彼問言:「大德!何等不應一切與?」比丘默然。疑,佛言:「說不了了者,偷蘭遮。」(次句與此句同,正以言:「汝一切應與,此事不應與。」彼[7]言:「[8]此事亦[9]能與。」比丘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時有乞食比丘,晨朝著衣持鉢,至檀越家男根起,語檀越婦言:「增益。」彼問言:「大德!何等增益?」[10]默然。疑,佛言:「說不了了,偷蘭遮。」
時有比丘,[11]式叉摩那為檀越,彼數犯戒,於比丘前懺悔,比丘言:「汝無慚[12]愧犯不淨行。」比丘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為教授故,不以[13]欲心。」佛言:「無犯。」
時有比丘,有童女為檀越,數犯戒語比丘,比丘言:「汝無慚愧犯持戒者。」比丘疑,佛問言:「汝以何心?」答言:「以教授故,不以欲心。」佛言:「無犯。」
時有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往白衣家,有女人消[14]酥形露,比丘見已語言:「汝消酥。」彼言:「大[15]德!爾,我消酥。」比丘默然。疑,佛言:「說不了了,偷蘭遮。」
時有乞食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往白衣家。時有著赤衣女人形露,比丘見已語言:「汝著赤衣。」彼答言:「大德!我著赤衣。」彼默然。疑,佛言:「偷蘭遮。」
爾時世尊在波羅[16]㮈。時有比丘,婬女為檀越,語比丘言:「大德!若須此事便說。」彼默然,婬女言:「大德!今者須[17]耶?何故默然?」彼疑,佛言:「無犯。」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有外道女人形[18]貌端正,比丘見已繫意在彼。後異時此女人去祇[19]桓不遠行,比丘言:「汝多作。」彼答言:「實爾多作。」比丘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優波離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白世尊言:「大德!迦留陀夷於女人前自讚歎身,是犯不?」佛言:「初未制戒,不犯。」「大德!若於男子前自讚歎身,是犯不?」佛言:「突吉羅。」「大德!若於黃門前自讚歎身,是犯不?」佛言:「偷蘭遮。」「大德!若於二根人前自讚歎身,是犯不?」佛言:「偷蘭遮。」「若於畜生不能變化者前自讚歎身,是犯不?」佛言:「突吉羅。」「人女人女想,是犯不?」佛言:「僧伽婆尸沙。」「人女疑,是犯不?」佛言:「偷蘭遮。」「人女非人女想,是犯不?」佛言:「偷蘭遮。」「非人女人女想,是犯不?」佛言:「偷蘭遮。」「非人女疑,是犯不?」佛言:「偷蘭遮。」「大德!若作女想於男子前自讚歎身,是犯不?」佛言:「偷蘭遮。」「大德!若於男子前作女想,是犯不?」佛言:「偷蘭遮。」「大德!若作此女想於彼女前自讚歎,是犯不?」佛言:「說而了了者,僧伽婆尸沙;不了了者,偷蘭遮。手印信書相了了知者,僧伽婆尸沙;不了了者,偷蘭遮。」「大德!若於此男前作彼男,想是犯不?」佛言:「突吉羅。」「大德!若於天女、龍女、阿修羅女、夜叉女、餓鬼女、畜[20]生能變化者[21]女前[22]自讚歎,是犯不?」佛言:「說而了了者,偷蘭遮;不了了者,突吉羅。手印信書相說令了了[23]知,偷蘭遮;不了了者,突吉羅。」
時有比丘有檀越,檀越語婦言:「若某甲比丘有所說,隨其所說汝當供養。」婦言:「可爾。」語婦已,往比丘所語言:「我已勅婦言:『某甲比丘若有所說,隨比丘語供養。』大德!若有所須可往[24]索。」比丘言:「可爾。」後於異時,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往其家就座而坐,檀越婦語言:「我夫已勅我言:『某甲比丘有所說,隨所說供養。』大德!今若有[1]說者便說。」比丘[2]語言:「汝俱不能一切供養。」彼問言:「大德!云何不能一切供養?」比丘默然。疑,佛言:「說不了了者,偷蘭遮。」(此中四句,如上麁惡語中同。上以麁惡語,此[3]以供養為異耳。今略出一句,不[4]復須[5]煩文故不出[6]也)
時有比丘,女人為檀越,至其家語言:「姊此事最上第一,身慈、口[7]慈、心慈,供養持戒行善法比丘。」彼疑。佛言:「無犯。」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時優波離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大德!迦羅比丘媒嫁,向男歎說女、向女歎說男,若為婦事、若為私通事,是犯不?」佛言:「初未制戒,不犯。」「若受語[8]往說而持彼語還,是犯不?」佛言:「僧伽婆尸沙。」「若受語向彼說不持語還,是犯不?」佛言:「偷蘭遮。若聞向彼說不持語還,偷蘭遮。若不受語往向彼說[9]持彼語還,偷蘭遮。若受語不向彼說不持彼語還,突吉羅。若聞不向彼說不持語還,突吉羅。若不受語向彼說不持語還,突吉羅。」
時有比丘,有檀越家其婦喪未久,比丘往問訊。檀越有二兒,比丘語言:「汝何不更取婦?」檀越言:「恐令我小兒[10]辛苦,若得某甲童女者我當取。」時比丘即往彼童女所語言:「我從某甲居士聞言:『我若得某甲童女者當取為婦。』」童女言:「若須我為婦者,我亦須彼為夫。」比丘即還檀越所語言:「我聞彼女言:『若須我為婦者,我亦須彼為夫。』」比丘更不持語還。疑,佛言:「若聞而向彼說不持語還,偷蘭遮。磨香[11]女人亦如是。」
時有居士,往僧伽藍中語諸比丘言:「大德為我語。」諸比丘言:「居士欲說何語?」彼言:「為我語某甲居士,與我女作婦。」比丘言:「居士!當為汝[12]語。」即差一比丘作白二羯磨,使往彼居士所語言:「居士!我為汝說眾僧語。」彼言:「大德僧何所見勅?」比丘言:「眾僧言:『以汝女與某甲居士作婦。』」彼言:「大德!奉僧勅當與。」時[13]使比丘還僧伽藍中白僧,僧即告彼居士令知。比丘疑,佛言:「一切僧伽婆尸沙。」
時有檀越,往僧伽藍中語諸比丘[14]言:「大德僧為我語。」比丘言:「居士欲說何[15]語?」彼言:「為我語某甲居士,以汝女為我作婦。」比丘言:「當為汝語。」即差一比丘作白二羯磨,使往彼居士所語言:「居士!我為汝說眾僧語。」彼居士言:「大德!僧何所見勅?」比丘言:「眾僧語汝:『以[16]汝女與某甲居士作婦。』」彼言:「大德!奉僧勅當與。」使比丘作是念:「我今若還白眾僧,恩不在我。」即自往語彼居士已,疑,佛言:「眾僧偷蘭遮,使比丘僧伽婆尸沙。」
時有檀越,往常供養比丘所語比丘言:「為我語某甲居士,以[17]汝女與我作婦。」比丘言:「居士!當為汝語。」比丘即往彼居士所語言:「汝可以女與彼某甲居士作婦。」居士言:「我女已與他。」若言:「他已將去。」若言:「死。」若言:「賊偷去。」若言:「無。」比丘還居士所語如是語。「一切偷蘭遮。」
時有檀越,語常供養比丘言:「汝為我語某甲居士,可以女與我作婦。」比丘言:「當為汝語。」比丘即往彼居士所語言:「汝可以女與彼某甲居士作婦。」居士言:「我女有癩病,若[18]言癰、[19]若有白癩、若言[20]乾枯病、若言狂、若言[21]痔病、若言常有血出病、若言足下常熱病。」比丘還語居士如是言已,疑,佛言:「一切僧伽婆尸沙。」
時有居士,共婦鬪驅出婦,即往常供養比丘所[22]語言:「大德!夫與我共鬪見驅出,我今欲共懺悔。」比丘即為[23]和合令懺悔,疑,佛言:「為懺悔故無犯」。
時有婦人,與夫共鬪已出去,往常供養比丘所語言:「我共夫鬪已出外,今欲懺悔。」比丘即往和合令懺悔,疑,佛言:「為懺悔無犯。」
時有婦人,與夫共鬪語言:「汝若不須我為婦,當言不須。」夫言:「我不須汝為婦。」即驅出。往常供養比丘所[24]語言:「我與夫共鬪,[25]我語夫言:『若不須我為婦,當言不須為婦。』夫言:『不須。』即驅我出。今欲懺悔。」比丘即和合令懺悔,疑,佛言:「為懺悔故無犯。」
時有居士取婬女為婦,先常與此女人往反者見已語言:「我欲與汝作如是如是事。」餘人語言:「此不復作婬女,今已為某甲居士為婦。」彼人即強將共行婬。時夫聞已即驅出,便往常所供養比丘所語言:「大德!我自為居士作婦已來,未曾犯他男子,唯有此賊強牽犯我,[26]我今欲共夫懺悔。」比丘即[27]往和合令[28]共夫懺悔,疑,佛言:「[29]為懺悔故無犯。」
時有居士,給婬女所須,往常供養比丘所語言:「為我語某甲婬女,在某處待我。」比丘言:「可爾。」即往婬女所語言:「某甲居士語汝,在某處[30]待。」比丘疑,佛言:「先[31]以和合無犯。為白衣使,突吉羅。」
時有居士,占護彼童女,既不迎婦,又不聽餘嫁。時女語常供養比丘言:「大德!為我語某甲居士:『我父母欲奪汝持我與餘人。汝若當迎我,若當放我。』」比丘言:「可爾。」彼比丘即往居士所語言:「某甲童女言:『我父母欲奪汝更與餘人,汝今[1]當迎,若當放之。』」彼疑,佛言:「彼先已言誓無犯。為白衣使,突吉羅。」
時有居士,占護彼童女,既不迎婦,又不聽餘嫁。彼父母言:「不知令誰語某甲居士迎此童女去,若當聽令餘嫁。」彼家常所供養比丘狂病,便言:「我當為語。」比丘即往彼居士所,[2]捉頭語言:「汝迎某甲童女,若當放去。」後還得心,疑,佛言:「[3]癲狂心亂痛惱所纏,一切無犯。」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優波離[4]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大德!沓婆摩羅子清淨,慈地比丘以無根謗之,是犯不?」佛言:「初未制戒,無犯。」「大德!若以無根法謗清淨比丘,是犯不?」佛言:「僧伽婆尸沙。」
時有比丘,與女人在樹下坐,餘比丘語言:「汝婬犯女人。」彼答言:「我不犯,共樹下坐耳。」彼謗者疑,佛言:「為真實語故不欲毀謗,無犯。」
時有比丘,在家與故二共通。有異比丘相似,餘比丘語此相似比丘言:「汝犯故二。」彼言:「我不犯。彼犯故二比丘,與我相似耳。」彼疑,佛言:「為[5]實故不以毀謗,無犯。」
時有比丘,婬女為檀越,餘比丘語言:「汝犯婬女。」彼言:「是我檀越,不犯。」彼疑,佛言:「為實故不以毀謗,無犯。[6]婦女若童女、若黃門、若比丘尼、若式叉摩那、沙彌尼亦如是。」
時有比丘捉小沙彌摩捫嗚,餘比丘語言:「汝犯沙彌。」彼言:「我不犯,摩捫嗚之耳。」彼疑,佛言:「為實故不以毀謗,無犯。」時有比丘取比丘腰帶。彼言:「汝盜[7]我帶。」彼言:「我不盜,以親厚意取。」彼疑,佛言:「為實語故不以毀謗,無犯。」
時有比丘,以無根僧伽婆尸沙謗他,疑,佛言:「波逸[8]提。」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桓精舍給孤獨食園。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諦聽,善思念之。若比丘說相似文句遮法毘尼,此比丘令多人不得利益,作諸苦業以滅正法。若比丘隨順文句不違法毘尼,如此比丘利益多人,不令作眾苦業,正法久住。是故諸比丘,汝等當隨順文句,勿令增[12]減違法毘尼,當如是學。」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佛言:「若比丘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如此比丘令多人不得利益,作眾苦業以滅正法。其有比丘,非法說言非法,是法說言是法,如[13]此比丘利益多人,作眾善業令正法久住,是故汝等當隨[14]順此教,非法當說言非法、是[15]法說言是法,當作如是學。」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16]喜,信樂受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若比丘非毘尼說言是毘尼、是毘尼說言非毘尼,令多人不得利益,作眾苦業以滅正法。若比丘非毘尼說言非毘尼、是毘尼說言是毘尼,利益多人不作苦業,令正法久住。是故汝等當隨此教,非毘尼說非毘尼、是毘尼說是毘尼,當作是學。」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
佛告諸比丘:「若比丘非制而制、是制便斷,如是漸漸令戒毀壞,令多人不得利益,作眾苦業以滅正法。若比丘非制不制、是制不斷,如是漸漸令戒成就,利益多人不作苦業,令正法久住。是故汝等非制不應制、是制不應斷,當隨所制戒而學。」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如來出世,見眾過失故,以一義為諸[17]比丘結戒攝取於僧。以此一義故,如來為諸比丘結戒。」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乃至正法久住,句句亦如是。
爾時佛告諸比丘:「如來出世以一義故,為諸比丘制呵責羯磨,攝取於僧。以是一義故,如來出世為諸比丘制呵責羯磨。」佛[18]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乃至正法久住,句句亦如是。如是擯羯磨、依止羯磨、遮不至白衣家羯磨、作不見罪舉羯磨、不懺悔羯磨、惡見不捨羯磨,撿挍法律所制,制受依止、制梵罰、制舉、制憶念、制求聽、制自言、制遮[19]阿㝹婆陀、制遮說戒、制遮自恣,制戒、制說戒、制布薩、制布薩羯磨、制自恣、[20]制自恣羯磨、制白白羯磨、制白二羯磨、制白四羯磨,制[21]與覆藏、與本日治、與摩那埵、與出罪,制四波羅夷,制十三僧伽婆尸沙、二不定法、三十尼薩耆、九十波逸提、四波羅提提舍尼、式叉迦羅尼、七滅諍,一一句如呵責羯磨。
爾時佛告諸比丘:「說一語便成捨戒,作如是言:『我捨佛。』作如是一語,便為捨戒。」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捨法、捨僧,捨[1]和上、捨同和上,捨阿闍梨、捨同阿闍梨,捨諸淨行比丘,捨戒、捨毘尼、捨學[2]事,我是白衣,憶我是守園人、憶我是優婆塞、憶我是沙彌、憶我是外道是外道弟子、憶我非沙門釋子法,一一句亦如是。
爾時佛告諸比丘:「有二種犯:一輕、二重,是為二種犯。」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復有二事:一輕而有餘,二輕者得作羯磨。復有二事:波羅夷、僧伽婆尸沙。復有二事:波羅夷、偷蘭遮。復有二事:波羅夷、波逸提。復有二事:波羅夷、波羅提提舍尼。復有二事:波羅夷、突吉羅。復有二事:波羅夷、惡說,僧伽婆尸沙乃至惡說亦如是。偷蘭遮乃至惡說亦如是。波逸提乃至惡說亦如是。波羅提提舍尼乃至惡說亦如是。突吉羅惡說亦如是。
爾時佛告諸比丘:「有二見,出家人不應行:非法見法、法見非法。復有二見:毘尼言非毘尼、非毘尼言毘尼。復有二見:非犯見犯、是犯見非犯。復有二見:輕而見重、重而見輕。復有二見:有餘見無餘、無餘見有餘。復有二見:麁惡見非麁惡、非麁惡見麁惡。復有二見:舊法見非舊法、非舊法見舊法。復有二見:制見非制、非制見制。復有二見:是說見非說、非說見說。復有二見:酒見非酒、非酒見酒。復有二見:飲見非飲、非飲見飲。復有二見:食見非食、非食見食。復有二見:時見非時、非時見時。復有二[3]見:淨見不淨、不淨見淨。復有二見:重見非重、非重見重。復有二見:難見非難、非難見難。復有二見:[4]無蟲見蟲、蟲見無蟲。復有二見:破見不破、不破見破。復有二見:種見非種、非種見種。復有二見:已解義見未[5]解、未解義見已解。復有二[6]見:可親見非親、非親見可親。復有二見:怖見不怖、不怖見怖。復有二見:道見非道、非道見道。復有二見:可行見非行、非行見可行。復有二見:出離見不出離、不出離見出離。復有二見:棄見不棄、不棄見棄。復有二見:見世間常、見世間無常。復有二見:見世界有際、見世界無際。復有二見:是身是命、身異命異。復有二見:有如來滅度、無如來滅度。復有二見:有無如來滅度、非有無如來滅度,於佛法內有如是二見,出家人不應修行,若修行如法治。」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有二種毘尼:有犯毘尼、有諍毘尼。復有二種毘尼:犯毘尼、結使毘尼。復有[7]二毘尼:比丘毘尼、比丘尼毘尼。復有二毘尼:方毘尼、遍毘尼。是為二種毘尼。」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有二種人住不安樂:一憙瞋、二懷怨。復有二法:一急性、二難捨。復有二法:一慳、二嫉妬。復有二法:一欺詐、二諂曲。復有二法:一自高、二憙諍。復有二法:一好飾、二放逸。復有二法:一慢、二增上慢。復有二法:一貪、二恚。復有二法:一自譽、二毀他。復有二法:一邪見、二邊見。復有二法:一有難教、二不受訓[8]導。如是二種人住不安樂。」
爾時佛告諸比丘:「有學比丘,心未至無學,常求修習增進勝法。有二法得多利益,未得能得、未入能入、未證能證。何等二?善犯善能除犯。如是學人,心未至無學,常求修習增進勝法,有此二法得多利益,未得能得、未入能入、未證能證。是故汝等當勤修習學如是法。」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善入定善出定亦如是。
爾時佛告諸比丘:「有比丘心未至無學,常求修習增進勝法。有二法得多利益,未得能得、未入能入、未證能證。何等二?可厭處生厭、已厭正[9]憶念斷。如是學人,心未至無學,常求修習增進勝法,有此二法得多利益,未得能得、未入[10]能入、未證能證。是故汝等,可厭處生厭、已厭當正憶念斷。」而說偈言:
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破戒墮二道:地獄、畜生中。持戒生二道:生天及人中。屏處造惡業,生墮於二[11]道:地獄及畜生。屏處造善業,得生於二道:生天及人中。邪見生二道:地獄及畜生。正見生二道:生天及人中。佛聖弟子,天人中尊貴,有二法不得解脫:一犯戒、二不見犯。有二法[A2]自得解脫:一不犯、二見犯。有二法不得解脫:[1]犯而不見罪、[2]見犯而不如法懺悔。有二法自得解脫:一見犯罪、二犯而能如法懺悔。有二法不得解脫:一見罪不如法懺悔、二若如法懺而彼不受。有二法自得解脫:一見罪能如法懺、二如法懺者彼能如法受。縛不縛亦如是。有二種清淨:一不犯、二懺悔。」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有二種人謗如來:一不信樂[3]憎嫉、二信樂不解受持。是故我今告汝等,令知此義,謗如來得大重罪。若謗一切諸天及世人,若魔、梵王、沙門、婆羅門,其罪輕,謗如來其罪最重。」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復有二種謗如來:一非法言法、二法言非法。有二種不謗如來:一非法說非法、二法說是法。有二種謗如來:一非毘尼說毘尼、二是毘尼說非毘尼。有二種不謗如來:一非毘尼說非毘尼、二是毘尼[4]說毘尼。有二種謗如來:一非制言制、二是制而[5]斷。有二種不謗如來:一非制言非制、二是制[6]不斷。有二法謗如來:一非法言法、二法言非法。有二法不謗如來:一非法言非法、二法言是法,乃至說言非說亦如是。二處、二事、二見亦如是。復有二法,不受如來善教,亦如是。復有二法,違如來,亦如是。復有二法,堅持與如來[7]諍,亦如是。復有二法,不奉如來,亦如是。復有二法,不值如來,亦如是。復有二法,於如來所麁獷無有慈心,亦如是。」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有二眾:一法語眾、二非法語眾。何等非法語眾?眾中不用法毘尼,不以佛所教而說,應教不教而住,應滅不滅而住,是為非法語眾。何等法語眾?眾中用法毘尼,隨佛所教而說,應教教而住,應滅滅而住,是為法語眾。此二眾中,法語眾我讚歎為尊。」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復有二眾:如法眾、不如法眾。何等不如法眾?眾中若非法者有力、如法者無力;非法者得伴、如法者不得伴;作非法羯磨、不作法羯磨;作非毘尼羯磨、不作毘尼羯磨;非法[8]便行、是法不行。是為非法眾。何等如法眾?若眾中如法者有力、[9]非法者無力;如法者得伴、不如法者不得伴;作法羯磨、不作非法羯磨;作毘尼羯磨、不作非毘尼羯磨;是法行、非法滅。是為如法眾。此二眾中,如法眾我讚歎為尊。」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有二眾,等眾不等眾亦如是。
爾時佛告諸比丘:「若國法王力弱、眾賊熾盛,爾時法王不得安樂出入,邊國小王不順教令,國界人民亦不安樂出入,生業休廢憂[10]苦損減不得利益。如是非法比丘有力、是法比丘無力,如法比丘不得安樂,若在眾中亦不得語,若在空處住,是時作非法羯磨、不作法羯磨;作非毘尼羯磨、不作毘尼羯磨,非法便[11]行、是法不行。彼不勤行精進,未得令得、未入令入、未證令證,則令諸天人民不得利益長夜受苦。」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12]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若國法王力強,眾賊力弱皆來歸伏或復逃竄,時法王安樂出入,無有憂患,邊國小王順從教令,境內人民亦得安樂,生業自恣無諸憂苦,多得利益,無有損減。如是如法比丘得力、非法比丘無力,非法比丘來至如法比丘所,隨順教令不敢違逆,若當逃竄不作眾惡。[13]爾時如法比丘安隱得樂,若在僧中得語,若在空處住,作如法羯磨、不作非法羯磨;作毘尼羯磨、不作非毘尼羯磨,是法便行、非法不行,勤修精進,未得能得、未入能入、未證能證,則令諸天人民得大利益。」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14]舍利弗告諸比丘:「諸長老!若有鬪諍,舉他比丘及有罪比丘不自觀察,當知此諍遂[15]更增長,不得如法[16]如毘尼除滅,諸比丘[17]不安樂。若比丘共諍,舉他比丘[18]及有罪者各自觀過,當知此諍不復增長深重,得如法如毘尼除滅,諸比丘便得安樂住。諸比丘!云何自觀過?有罪比丘作是念:『我[19]已犯如是事,彼見我犯非。我若不犯者,彼不得見我犯非。以我犯故,令彼見[20]我。我今應自悔過,令彼不復以惡語呵我。我若如是,使善法增長。』是為比丘能自觀其過。云何舉他比丘自觀其過?彼作如是念:『彼比丘犯非,令我得見。若彼不犯非者,我則不見。以彼犯非故,令[1]我得見。若彼自能至誠懺悔者,不令我出惡言。如是令善法增長。』是為舉他比丘自觀其過。若比丘有諍事,舉他比丘、有罪比丘能作如是自[2]觀其過,當知此過不復增長,如法、如毘尼、如佛所教,諸比丘得安樂住。」舍利弗說如是[3]語,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4]佛告諸比丘:「有二種癡:一犯罪、二不見犯,是為二種癡。復有二種智:一不犯罪、二見犯罪,是為二種智。復有二種癡:一不見犯罪、二見犯罪不如法懺悔,是為二種癡。復有二種智:一見犯罪、二見罪能如法懺悔,是為二種智。復有二種癡:一見罪不如法懺悔、二如法懺悔彼不受。復有二種智:一見罪如法懺[5]悔、二如法懺彼受,是為二種智。」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以諸比丘有過失故,世尊以二義制斷諍法:一難調人令調、二知慚愧者得安樂。以此二義故,世尊為諸比丘制斷諍法。」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舉他比丘欲舉他罪,應修二法:一真實、二不瞋,應修如是二法。被舉比丘,亦應修如是二法:一真實、二不瞋。」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
爾時佛告諸比丘:「比丘有二法,疾滅正法:非法說法、法說非法。乃至說不說亦如是,二處、二事、二犯亦如是。復有二法,不能生善法:從法非法。乃至說[6]不說亦如是,二處、二事、二犯亦如是。復有二法,比丘自破壞犯罪數,為有智者呵責,多得眾罪,從法非法。乃至說不說亦如是,二處、二事、二犯亦如是。復有二法,比丘墮地獄猶如射箭,從法非法。乃至說不說亦如是,二處、二事、二犯亦如是。」
爾時佛告諸比丘:「有二法令正法久住:非法說非法、是法說是法。乃至說不說亦如是,二處、二事、二犯亦如是。復有二法,比丘能生諸善:非法說非法、是法說是法。乃至說不說亦如是,二處、二事、二犯亦如是。復有二法,比丘不自破壞不犯罪,不為智者所呵責,受福無量:非法說非法、[7]是法說是法。乃至說不說亦如是,二處、二事、二犯亦如是。復有二法,比丘[8]疾得生天猶如射箭:非法說非法、法說是法。乃至說不說亦如是,二處、二事、二犯亦如是。比丘有二法者應舉:非法說法、法說非法。乃至說不說亦如是,為作憶念、作自言、作遮阿㝹婆陀、遮說戒、遮自恣亦如是,二處、二事、二見亦如是。復有二法,比丘[9]如法[10]舉:非法說法、法說非法。乃至說不說亦如是,二處、二事、二犯亦如是。作憶念、作自言、作遮阿㝹婆陀、遮說戒、遮自恣亦如是,二處、二事、二見亦如是。復有二法,比丘應與作呵責羯磨:非法說法、法說非法。乃至說不說亦如是,二處、二事、二犯亦如是。擯羯磨、依止羯磨、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舉羯磨亦如是,二處、二事、二見亦如是。有二法增長有漏:可慚[11]不慚、非慚反慚,有[A3]此二法增長有漏。[12]復有二法不增長有漏:可慚[13]慚、非慚不慚。復有二法增長有漏:不淨見淨、淨見不淨,有是二法增長有漏。復有二法不增長有漏:不淨見不淨、淨見淨,有是二法不增長有漏。復有二法增長有漏:不犯見犯、犯見不犯,有是二法增長有漏。復有二法不增長有漏:不犯見不犯、犯見犯,有是二事不增長有漏。復有二法增長有漏:輕而見重、重而見輕,有是二法增長有漏。復有二法不增長有漏:輕見輕、重見重,有是二法不增長有漏。復有二法增長有漏:無餘見有餘、有餘見無餘,有是二法增長有漏。復有二法不增長有漏:無餘見無餘、有餘見有餘,有是二法不增長有漏。復有二法增長有漏:非法見法、法見非法,有是二法增長有漏。復有二法不增長有漏:非法見非法、是法見是法,有是二法不增長有漏。復有二法增長有漏:非制而制、是制便斷,有是二法增長有漏。復有二法不增長有漏:非制不制、是制不斷,有是二法不增長有漏。有二語捨戒:我捨佛捨法,乃至我非沙門釋子如上。如來出世,見眾過失故,以二義為[14]諸比丘制戒:一攝取於僧、二令僧歡喜。復有二法:一令不信者信、二已信者令增長。復有二法:一難調者得調、二知慚比丘得安樂住。復有二法:一令正法久住、二攝取毘尼。復有二法:一斷現在世怨、二斷未來世怨。復有二法:一滅現在有漏、二滅未來有漏。復有二法:一斷現在恐怖、二除未來恐怖。復有二法:一斷現在重罪、二斷未來重罪。復有二法:一斷現在不善法、二斷未來不善法。為此二義故,世尊為諸比丘制戒。復有二法,為二[1]義故,世尊制呵責羯磨:一攝取於僧、二令僧歡喜,乃至斷現在不善法、未來不善法亦如上。如是一一句乃至七滅諍,如呵責羯磨法。」佛說如是,諸比丘聞歡喜,信樂受持。[2]
校注
[0986019] 七【大】,八【聖】 [0986020] 之八【大】,〔-〕【宋】【元】【明】 [0986021] 調部之三【大】,〔-〕【聖乙】 [0986022] 之三【大】,毘尼五之餘【宋】【元】【宮】,毘尼法之二【明】 [0986023] 優【大】下同,憂【聖乙】下同 [0986024] 想【大】,相【聖乙】 [0986025] 人【大】,〔-〕【聖】 [0986026] 無【大】,不【聖乙】 [0986027] 角【大】,觸【聖】 [0987001] 漂【大】*,㵱【聖】【聖乙】* [0987002] (時有…犯)三十五字【大】,〔-〕【聖】 [0987003] 見【大】,見已【宋】【元】【明】【宮】 [0987004] 者【大】*,〔-〕【宋】【元】【明】【宮】*【聖】 [0987005] 疑【大】,〔-〕【聖乙】 [0987006] 牽【大】,抾【聖】 [0987007] 佛【大】,偷【聖乙】 [0987008] 抖【大】,枡【聖】 [0987009] 擻【大】,梀【聖】【聖乙】 [0987010] 汝【大】,〔-〕【宋】【元】【明】【宮】【聖】【聖乙】 [0987011] 婉【大】,統【聖乙】 [0987012] 間【大】,間若【聖乙】 [0987013] 瘡【大】,創【聖】【聖乙】 [0987014] 彌【大】,彌沙彌【聖乙】 [0987015] 彼【大】,波【聖乙】 [0987016] 舡【大】,船【宋】【元】【明】【宮】【聖】【聖乙】 [0987017] 女【大】,女人【宋】【元】【明】【宮】 [0987018] 人【大】*,〔-〕【宮】【聖】*【聖乙】 [0987019] 了【大】,了者【宋】【元】【明】【宮】 [0987020] 墮【大】,墮落【聖乙】 [0988001] 時【大】,時有【宋】【元】【明】【宮】 [0988002] 我【大】,我言【宋】【元】【明】【宮】 [0988003] 有【大】,〔-〕【宋】【元】【明】【宮】 [0988004] 時【大】,時有【宮】,〔-〕【聖乙】 [0988005] 其【大】,某【明】 [0988006] 於【大】,〔-〕【聖】【聖乙】 [0988007] 言【大】,問言【宮】【聖】【聖乙】 [0988008] (此事…言)十字【大】,何等不一切與比丘默然故【宮】【聖】【聖乙】 [0988009] 能【大】,應【宋】【元】【明】【宮】 [0988010] 默【大】,比丘默【宋】【元】【明】【宮】 [0988011] 式【大】,語式【宋】【元】【明】【宮】 [0988012] 愧【大】,〔-〕【聖】 [0988013] 欲【大】,敬【宮】 [0988014] 酥【大】*,蘇【宋】【元】【明】【宮】【聖】【聖乙】* [0988015] 德【大】,彼【聖乙】 [0988016] 㮈【大】,柰【宋】【元】【明】【宮】 [0988017] 耶【大】,那【宋】【元】【明】【宮】 [0988018] 貌【大】,狠【聖】【聖乙】 [0988019] 桓【大】,洹【宋】【元】【明】【宮】 [0988020] 生【大】,生女【宋】【元】【明】【宮】【聖】【聖乙】 [0988021] 女【大】,〔-〕【聖乙】 [0988022] 自【大】,〔-〕【宋】【元】【明】【宮】【聖乙】 [0988023] 知【大】,知者【宋】【元】【明】【宮】 [0988024] 索【大】,〔-〕【宮】【聖】【聖乙】 [0989001] 說【大】,所說【宋】【元】【明】【宮】 [0989002] 語【大】,說【宋】【元】【明】【宮】 [0989003] 以供養【大】,供養語【宋】【元】【明】【聖】【聖乙】 [0989004] 復須【大】,須復【宋】【元】【明】【宮】,須【聖乙】 [0989005] 煩【大】,〔-〕【聖乙】 [0989006] 也【大】,〔-〕【宋】【元】【明】【宮】【聖】 [0989007] 慈【大】,為【宋】【元】 [0989008] 往【大】,往彼語【聖乙】,往彼【聖】 [0989009] 持【大】,不持【宋】【元】【明】【宮】 [0989010] 辛【大】,新【聖】 [0989011] 女【大】,女女【宮】 [0989012] 語【大】,說【聖】 [0989013] 使【大】,彼【宋】【元】【明】【宮】 [0989014] 言【大】,若【宋】【元】【明】【宮】【聖】 [0989015] 語【大】,等【聖乙】 [0989016] 汝【大】,〔-〕【宋】【元】【明】【宮】【聖】【聖乙】 [0989017] 汝【大】,〔-〕【聖】【聖乙】 [0989018] 言【大】,言有【聖乙】 [0989019] 若【大】,若有【聖乙】 [0989020] 乾【大】,干【宋】【元】【明】【聖】 [0989021] 痔【大】,𤵁【聖】 [0989022] 語【大】,說【聖】 [0989023] 和【大】,我【聖】 [0989024] 語【大】,〔-〕【宋】【元】【明】【宮】【聖】 [0989025] 我【大】,即【聖乙】 [0989026] 我【大】,〔-〕【宋】【元】【明】【宮】 [0989027] 往【大】,〔-〕【宋】【元】【明】【宮】【聖乙】 [0989028] 共夫【大】,〔-〕【宋】【元】【明】【宮】【聖乙】 [0989029] 為懺悔故【大】,〔-〕【宋】【元】【明】【宮】【聖】 [0989030] 待【大】,住【宮】,徃【聖】【聖乙】 [0989031] 以【大】,已【宋】【元】【明】【宮】【聖】 [0990001] 當【大】,常【元】 [0990002] 捉【大】,從【聖乙】 [0990003] 癲【大】,顛【宋】【元】【明】【宮】 [0990004] 從【大】,即從【宋】【元】【明】【宮】 [0990005] 實【大】*,實語【宋】【元】【明】【宮】* [0990006] 婦女【大】,若婦【宋】【元】【明】【宮】,婦【聖】 [0990007] 我【大】,我腰【聖乙】 [0990008] 提【大】,提調部具足竟【宋】【元】【明】【宮】【聖乙】 [0990009] 毘尼【大】,第四分毘尼【宋】【元】【明】【宮】【聖】【聖乙】 [0990010] 一【大】,文【宮】 [0990011] 之一【大】,六之初【宋】【元】【宮】,法之一【明】,〔-〕【聖】【聖乙】 [0990012] 減【大】,滅【明】 [0990013] 此【大】,是【宋】【元】【明】【宮】 [0990014] 順【大】,〔-〕【宋】【元】【明】【宮】【聖】【聖乙】 [0990015] 法【大】,法當【聖乙】 [0990016] 喜【大】,欣【聖乙】 [0990017] 比丘【大】,聲聞【宋】【元】【明】【宮】【聖】【聖乙】 [0990018] 說【大】,言【宋】【元】【明】【宮】 [0990019] 阿【大】,呵【元】【明】 [0990020] 制【大】,〔-〕【聖】【聖乙】 [0990021] 與【大】,〔-〕【宋】【元】【明】【宮】 [0991001] 和上【大】下同,和尚【宋】【元】【明】【宮】下同 [0991002] 事【大】,事憶【聖乙】 [0991003] 見【大】,〔-〕【聖乙】 [0991004] 無【大】,不【聖】 [0991005] 解【大】*,解義【宋】【元】【明】【宮】* [0991006] 見【大】,種【聖乙】 [0991007] 二【大】*,二種【宋】*【元】*【明】*,【宮】 [0991008] 導【大】,道【聖乙】 [0991009] 憶【大】*,意【宋】【元】【明】【聖】【聖乙】* [0991010] 能入【大】,入能【聖】 [0991011] 道【大】,道中【宋】【元】【明】【宮】 [0992001] 犯【大】,二犯【宋】【元】,一犯【明】【宮】 [0992002] 見【大】,二見【宋】【元】【明】【宮】 [0992003] 憎【大】,增【聖】【聖乙】 [0992004] 說【大】,說言【聖乙】 [0992005] 斷【大】,不斷【宮】 [0992006] 不【大】,則【宮】 [0992007] 諍【大】,諍說【聖】 [0992008] 便【大】,〔-〕【宋】【元】【明】【宮】【聖】 [0992009] 非【大】,非如【聖乙】 [0992010] 苦【大】,若【明】 [0992011] 行【大】,得【宋】 [0992012] 持【大】,持有二眾等眾不等眾亦如是【聖乙】 [0992013] 爾【大】,令【聖】 [0992014] 舍利弗【大】,佛【聖】 [0992015] 更【大】,便【聖乙】 [0992016] 如【大】,〔-〕【聖】【聖乙】 [0992017] 不【大】,不得【宋】【元】【明】【宮】 [0992018] 及【大】,〔-〕【宋】【元】【明】【宮】【聖】【聖乙】 [0992019] 已【大】,〔-〕【聖乙】 [0992020] 我【大】,我犯非【聖】 [0993001] 我得【大】,得我【聖乙】 [0993002] 觀【大】,我【宋】【元】【明】 [0993003] 語【大】,〔-〕【宋】【元】【明】【宮】【聖】【聖乙】 [0993004] 佛【大】,弗【明】 [0993005] 悔【大】,〔-〕【宋】【元】【明】【宮】【聖】【聖乙】 [0993006] 不【大】,非【聖乙】 [0993007] 是【大】【磧-CB】,〔-〕【聖】【聖乙】【麗-CB】 [0993008] 疾【大】,自【宋】【元】【明】【宮】【聖】【聖乙】 [0993009] 如【大】,不如【宋】【元】【明】【宮】,如不【聖】 [0993010] 舉【大】,應舉【宋】【元】【明】【宮】 [0993011] 不【大】,非【宋】【元】【明】【宮】【聖】【聖乙】 [0993012] 復【大】,〔-〕【宋】【元】【明】【宮】【聖】【聖乙】 [0993013] 慚【大】,即慚【宋】【元】【明】,非慚【宮】 [0993014] 諸【大】,說【聖】 [0994001] 義【大】,法【明】 [0994002] 此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 [0994003] 律【大】*,律藏【宋】*【元】*【明】*,律藏初分【聖乙】*,律卷第五十七=律藏卷第四【宮】 [0994004] 七【大】,七(第四分第八卷)【宋】【元】【宮】【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2 冊 No. 1428 四分律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伽耶山基金會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釋本禪法師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