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大方等大集經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

海慧菩薩品第五之三

[4]爾時海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大乘經能多利益無量眾生何以故一切眾生因大乘故得人天樂及涅槃樂世尊夫大乘者何法攝取何法利益何法難得何法障礙何因緣故名為大乘

佛言「善男子有一法攝取大乘所謂初發菩提之心既發心已修不放逸

「復有一法明信業果

「復有一法觀十二[5]

「復有一法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樂修大慈

「復有一法謂不退失菩提之心

「復有一法所謂念佛

「復有一法如法住已念於正法

「復有一法以不退心念於眾僧

「復有一法不失道心念於淨戒

「復有一法遠離煩惱心念於捨

「復有一法欲得無量寂靜之身專念於天

「復有一法念欲安隱一切眾生

「復有一法勤行精進

「復有一法欲令眾生悉得解脫得解脫已受於喜樂

「復有一法樂求正法

「復有一法遠離[6]退心為眾說法

「復有一法於聽法者生愛念心

「復有一法於說法者樂為供養

「復有一法於正法中生藥樹想

「復有一法於自己身生大醫想

「復有一法至心專念護持正法

「復有一法紹隆三寶不令斷絕

「復有一法遠離懈怠

「復有一法所謂知足

「復有一法於一切財無貪慳想

「復有一法自持戒已能化毀禁

「復有一法自修忍已能化眾生令離瞋心

「復有一法得少利益生大恩想

「復有一法少得恩分生大報想

「復有一法自持淨戒不輕毀禁

「復有一法破於憍慢

「復有一法至心求覓聽法之人

「復有一法離惡知識

「復有一法至心修善

「復有一法不隨他意

「復有一法調伏諸根

「復有一法於法師心如如來想

「復有一法不惜身命護持正法

「復有一法行於世法不為[7]沾污

「復有一法不惜身命求於正法

「復有一法調伏眾生受苦不恨

「復有一法如來現在若涅槃後供養塔像等無有二

「復有一法眾生不請樂為善友

「復有一法於好物中心無貪著

「復有一法樂念出家

「復有一法樂稱人善

「復有一法樂求莊嚴菩提之法

「復有一法於同師同學心無嫉妬

「復有一法教化眾生發菩提心心無悔退

「復有一法覆藏他過

「復有一法求一切語

「復有一法求一切作

「復有一法所謂實語

「復有一法發言之後要終其事

「復有一法於善法所心無厭足

「復有一法隨所得物悉與人共

「復有一法善知魔界

「復有一法破壞憍慢修真實知

「復有一法心樂寂靜

「復有一法離我我所

「復有一法不自讚歎

「復有一法隨俗而行

「復有一法修正命已樂於寂靜

「復有一法持淨戒已思惟善法

「復有一法修多聞已不生憍慢

「復有一法修善行已即住初地

「復有一法修空三昧觀於法性

「復有一法得供養已其心不高

「復有一法樂說世者不與同止

「復有一法得如法物與同學共

「復有一法真實方便

「復有一法一切知已不生貪想

「復有一法未學學已心不生悔

「復有一法既學知已心不輕慢

「復有一法遇罵辱已心不生瞋

「復有一法供養罵辱其心無二

「復有一法聞說正法稱讚善哉

「復有一法為欲具足六波羅蜜常求莊嚴

「復有一法信心不退

「復有一法為菩提道求於莊嚴

「復有一法受供養已常淨己心為令施主得大利益

「復有一法具足七財

「復有一法能破眾生貧窮困苦

「復有一法以善方便調伏眾生

「復有一法以四攝[1]法攝取眾生

「復有一法不與眾生而共諍[2]

「復有一法聞法之時於法師所不求其短

「復有一法未得無上[3]沙門果證心不生悔

「復有一法常行世間不為八法之所染污

「復有一法常觀己過

「復有一法於舉罪者不生瞋恚

「復有一法見世間法其心生捨

「復有一法不誑善友

「復有一法先淨其心教他令淨

「復有一法不為利養受持淨戒

「復有一法為增善法修[4]集寂靜

「復有一法為於善法修淨莊嚴

「復有一法為淨功德而修莊嚴

「復有一法為淨智慧而修莊嚴

「復有一法修集無想三昧方便

「復有一法如法而忍

「復有一法修三解脫

「復有一法知處非處

「復有一法修舍摩他為欲莊嚴毘婆舍那

「復有一法知於解脫

「復有一法[5]於三世等

[6]復有一法謂不分別一切法界

「復有一法一切法性不生不滅菩薩摩訶薩觀是百法如是名為攝取大乘

[7][8]爾時世尊復告海慧菩薩言「善男子有二法利益大乘一者樂念佛法二者樂離聲聞

「復有二法一者擁護解脫二者能演說法

「復有二法一者求菩提心二者調伏眾生

「復有二法一者觀菩提心猶如幻相二者觀諸眾生悉無有我

「復有二法一者不捨菩提之心二者觀法平等

「復有二法一者淨於善根二者無作無淨

「復有二法一者為善法故而修莊嚴二者畢竟

「復有二法一者自身畢竟二者眾生畢竟

「復有二法一者內淨二者外淨

「復有二法不作罪作已悔

「復有二法能布施不求報

「復有二法平等施能迴向

「復有二法一者持戒二者不求善果

「復有二法不自譽不毀他

「復有二法一者忍辱二者軟語

「復有二法一者於貪不貪二者於瞋不瞋

「復有二法一者為於善法勤[9]修精進二者不輕懈怠

「復有二法身寂靜心寂靜

「復有二法求禪支調伏心

「復有二法[10]樂在禪定[11]不厭欲界

「復有二法一者求法二者樂法

「復有二法一者[12]樂觀法二者欲法

「復有二法一者樂求善友二者恭敬供養

「復有二法[13]至心聽至心受

「復有二法數諮問如法住

「復有二法一者知法二者知義

「復有二法一者聞已無厭二者知已無厭

「復有二法一者修善二者離惡

「復有二法一者樂說正法者於受法者生憐愍心

「復有二法一者於法無慳悋心二者說時無有[14]食想

「復有二法[15]至心聽至心受

「復有二法離五蓋修七覺

「復有二法一者二者

「復有二法一者[A1]二者知時

「復有二法信果報作善業

「復有二法一者不斷聖性二者實語

「復有二法一者如說而住二者不藏如來功德

「復有二法一者淨身二者遠離三不善根

「復有二法一者觀身猶如草木二者為淨心故修行善法

「復有二法一者淨口二者遠離四過

「復有二法一者觀一切法悉不可說二者觀聲如[16]

「復有二法一者淨心二者遠離無明嫉妬邪見

「復有二法一者內淨二者外無行處

「復有二法一者修慈二者遠離親怨之想

「復有二法觀眾生猶如虛空二者修慈

「復有二法一者不捨悲心二者求善不悔

「復有二法一者能調不調二者調時不悔

「復有二法一者持法二者護持法者

「復有二法一者樂法二者護法

「復有二法一者稱揚人善二者樂藏他過

「復有二法一者離貪二者離瞋復有二法一者不捨眾生二者修捨

「復有二法一者念佛二者知無念處

「復有二法一者[1]二者求三十二相

「復有二法一者念法二者化諸眾生令住法中

「復有二法一者觀無貪處二者於貪者[2]所生於悲心

「復有二法一者念菩薩僧二者依無退僧

「復有二法一者觀於無僧二者擁護四沙門果

「復有二法一者念戒二者知菩提心不可宣說

「復有二法一者觀戒無[3]二者護毀禁者

「復有二法一者念施二者施已無悔

「復有二法一者遠離煩惱二者離煩惱故演說正法

「復有二法一者念天[4]樂寂靜

「復有二法一者具足念心二者擁護亂心

「復有二法一者功德莊嚴二者智慧莊嚴

「復有二法一者觀無造作二者樂修善法

「復有二法一者無縛二者[5]者解脫

「復有二法一者遠離誑心二者至心[6]清淨

「復有二法一者知恩二者念恩

「復有二法一者說一切過二者而遠離之

「復有二法一者自修聖行二者化他令行

「復有二法一者願求善法二者心無厭足

「復有二法一者遠離惡法二者親近善法

「復有二法一者請佛說法二者至心聽受

「復有二法一者知一切法不生不滅二者說字句義

「復有二法一者知無眾生二者以己善根與眾生共

「復有二法一者遠離諸相二者深求三十二相

「復有二法一者觀空二者將護眾生

「復有二法一者修集無願二者[7]及願眾生

「復有二法一者修一切善二者願諸眾生同修善根

「復有二法一者智慧無礙二者受諸有身

「復有二法一者不動二者不悔

「復有二法一者二者

「復有二法樂寂靜求靜法

「復有二法一者修集無諍三昧二者觀無眾生

「復有二法一者少欲二者知足

「復有二法一者覆藏他罪二者顯露己過

「復有二法一者觀十二因緣二者深信

「復有二法一者無我二者無眾生

「復有二法一者防自煩惱二者壞他煩惱

「復有二法一者觀無作無受二者樂修善法

「復有二法一者觀生死過二者不斷生死

「復有二法一者自樂生死二者化諸眾生令度生死

「復有二法一者求波羅蜜二者求已無處

「復有二法一者[8]二者化他令同己智

「復有二法一者不求供養二者為供養故造作諸業

「復有二法一者於有恩處常欲報之二者於恩無恩等而報之

「復有二法一者修不放逸二者修無緣慈

「復有二法一者入於出家二者既出家已心生愛樂

「復有二法一者自成功德二者於無[9]德者生憐愍心

「復有二法一者修於身念二者無有念處

「復有二法一者念於受處二者無有念處

「復有二法一者念於心處二者無有念處

「復有二法一者念於法處二者無有念處

「復有二法一者遠離不善之法二者親近能生善法

「復有二法一者遠離已生惡法二者護持已生善法

「復有二法一者為令未生善法得生二者為令增廣而擁護之

「復有二法一者獲大神通二者得已教化眾生

「復有二法一者安住法界二者遍見諸佛世界

「復有二法一者信心不動二者化不信者令同己信

「復有二法一者淨心二者教化狂亂之人

「復有二法勤精進化懈怠

「復有二法一者具足無礙智慧二者化彼無明眾生

「復有二法一者觀界二者觀緣

「復有二法一者求智莊嚴二者其心不悔

「復有二法一者觀諸煩惱二者出煩惱已了知解脫

「復有二法一者一切法解脫二者煩惱不合三界

「復有二法一者莊嚴菩提二者修學菩提

「復有二法一者盡智[10]無生智

「復有二法一者觀聖道方便二者觀生死方便

「復有二法一者畢竟道二者知退轉道

「復有二法一者如法而住二者於諸法中不生著見

「復有二法一者從緣生滅二者從緣解脫

「復有二法知魔業知已離

「復有二法一者於恚生忍二者於忍生愛

「復有二法一者為菩提故而修莊嚴二者雖修莊嚴心無貪著

「復有二法一者不捨煩惱二者不捨修善莊嚴

「復有二法一者知處非處二者以諸善根迴向菩提

「復有二法一者觀菩提心猶如幻相二者修向無上菩提莊嚴

「復有二法一者觀諸眾生及以菩提等無差別二者知諸眾生因緣菩提而得解脫

「復有二法一者知法無生二者[11]善法[12]故而修莊嚴

「復有二法一者不可說法而能宣說二者一切眾生悉同一乘

「復有三法一者初發菩提之心二者親近善友心不生悔三者修集大悲心不退轉

「復有三法一者破壞慳悋二者惠施一切三者攝取菩提

「復有三法一者具足淨戒二者調[1]伏毀[2]三者迴向菩提

「復有三法一者[3]不瞋恨二者調瞋恚者三者迴向菩提

「復有三法一者於生死中心無悔退二者甘樂營他所作事業三者迴向菩提

「復有三法一者得三昧定二者不生憍慢三者迴向菩提

「復有三法一者求於多聞二者得已不生憍慢三者迴向菩提

「復有三法一者生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

「復有三法一者自悲二者悲他三者離自他悲

「復有三法一者為於自利修集智慧二者以是智慧轉化眾生三者自利利他

「復有三法一者知過去已盡二者知未來無生三者知現在無住

「復有三法一者為正定者修集慈心二者為邪定者修集悲心三者為不定者修集解脫

「復有三法一者淨身二者淨口三者淨意

「復有三法一者修不淨觀為壞貪欲二者修慈為壞瞋恚三者觀十二因緣為壞無明

「復有三法一者二者三者知足

「復有三法一者聞已能持二者能廣分別文字句義三者觀察罪過

「復有三法一者具足七財二者能大法施三者能施眾生

「復有三法一者實義二者真義[4]不誑義

「復有三法一者自知二者知他三者知時

「復有三法一者五陰法陰平等二者諸界法界平等三者諸入法入平等

「復有三法一者修空二者無相三者無願

「復有三法一者不謗因果二者方便生法皆從因緣三者和合因緣而得名字

「復有三法一者信佛不可思議二者信法不生誹謗三者信僧良祐福田

「復有三法一者遠離貪欲二者遠離瞋恚三者遠離愚癡

「復有三法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三者不著二諦

「復有三法一者遠離煩惱二者遠離憍慢三者於福田所禮拜供養

「復有三法一者不染欲界二者不著色界三者於無色界不生憍慢

「復有三法一者供養不喜二者毀辱不恚三者離世八法

「復有三法一者藏覆諸根二者解了諸根三者寂靜諸根

「復有三法一者趣向善地二者離善地障三者觀善地德

「復有三法一者至心二者淨心三者淨莊嚴

「復有三法一者學戒戒二者學心戒三者學慧戒

「復有三法一者受樂不生貪逸二者受苦不生惱恚三者不苦不樂修集於捨

「復有三法一者轉因不造作故二者轉於煩惱不觀相故三者轉於三世無願求故

「復有三法一者眼空二者色寂靜三者受無[5]住處

「復有三法一者藏戒二者護定三者觀慧

「復有三法一者憶持念法二者思惟觀法三者如法而住

「復有三法一者音聲因緣聲聞解脫二者十二因緣緣覺解脫三者六度因緣[6]菩薩解脫

「復有三法一者二者大施三者畢竟施

「復有三法一者護法二者護持[7]正法三者護持大乘

「復有三法一者行於生死二者觀其罪過三者知已遠離

「復有三法一者至心聽法破除五蓋二者常樂寂靜三者如法而住

「復有三法一者依義二者依法三者依智

「復有三法一者求多聞已樂於寂靜二者樂寂靜已思惟善法三者善思惟已知法平等

「復有三法一者親近智者二者諮問多聞三者護於善人

「復有三法無貪心為人說法見聽[8]法者慈心視之三者一心觀於菩提

「復有三法一者視諸眾生其心平等二者觀心平等三者觀佛平等

「復有三法一者過去[9]已盡二者未來不合三者現在不住

「復有三法一者觀苦無常二者諸法無我三者涅槃寂靜

「復有三法一者聞已堅持二者三昧堅持三者智慧堅持

「復有三法一者犯已不覆二者悔先所犯三者至心護戒

「復有三法一者破壞疑心二者破壞悔心三者破障礙心

「復有三法一者善欲二者離談世事三者樂於寂靜

「復有三法一者忍甚深法二者說甚深義三者解種種義

「復有三法一者具足聲忍二者具思惟忍三者具於順忍

「復有三法一者智慧方便二者大慈三者精進堅牢

「善男子菩薩具足如是等法能利[10]益大乘

「善男子[11]復有四法障礙大乘何等為四一者聽不應聽二者不欲聽受菩薩法藏三者行諸魔業四者誹謗正法

「復有四法一者貪欲二者瞋恚三者愚癡四者不樂求法

「復有四法一者嫉他得利二者於財慳貪三者樂誑法師四者不樂親近見善知識

「復有四法一者於善知識生惡友想二者於惡知識生善友想[12]非法法想四者法非法想

「復有四法一者不樂惠施二者施已生悔三者施已觀過四者不念菩提心

「復有四法一者為欲而施二者為瞋而施三者為癡而施四者[1]怖畏而施

「復有四法一者為名字施二者為本而施三者為善友施四者為勝故施

「復有四法一者不至心施二者不自手施三者不現見施四者輕慢施

「復有四法[2]下物施少物施三者不至心施四者輕慢施

「復有四法一者毒施二者刀施三者不淨施四者無利益施

「復有四法一者見持戒者生瞋恚心二者見毀禁者生愛念心三者隨惡友語四者不念施戒

「復有四法一者非法求利二者如法得財不與人共三者斷他供養四者心不知足

「復有四法一者[3]貪利養故攝持威儀二者為利養故下聲而語三者其心諂曲四者邪命自活

「復有四法一者於同學所生瞋恚心二者於同乘者生瞋恚心三者不知魔業四者樂說他過

「復有四法一者憍慢不聽正法二者不能恭敬法師三者不能禮拜父母師長善友四者意隨惡業

「復有四法一者覆他功德二者廣說他過三者增長憍慢四者瞋恚堅固

「復有四法一者懈怠二者不樂聽聞善語三者不隨順語四者住於非法

「復有四法一者不調二者不淨三者不藏四者不忍

「復有四法一者不喜聞受無上善法二者樂在城邑聚落村[4]三者毀破禁戒樂受供養四者不能調伏根門

「復有四法一者不能攝取眾生二者不能調伏眾生三者不能護持正法四者樂說法師過罪

「復有四法一者不修信心二者不能觀察[5]眾生罪過三者不觀惡知識過四者不觀疑心罪過

「復有四法[6]不觀內二者不觀外三者無慚四者無愧

「復有四法不知恩不報恩三者背恩四者樂邪見

「復有四法一者誹謗聖人二者將護世人三者不信福田四者呵毀[7]法施

「復有四法一者不淨身業二者不護口業三者不捨意業四者厭悔大乘

「復有四法一者為破和合而作兩舌二者於師和[8]上出瞋[9]恚語三者為壞利益作無義語四者欺誑人天而生妄語

「復有四法一者不護戒因二者亂禪定因三者不信後世四者樂著世事

「復有四法一者[A2]二者憍慢三者樂說世[10]四者常樂睡眠

「復有四法一者假菩薩名而受供養二者不能瞻視病苦之人三者不種善子四者不向菩提

「復有四法一者自輕二者輕法三者輕福四者數念聲聞辟支佛乘

「復有四法一者貪身二者貪心三者貪命四者貪戒

「復有四法[11]貪房舍二者貪檀越三者貪邪見四者貪破戒

「復有四法一者多作二者多語三者多受四者多視

「復有四法一者我見二者[12]邪見三者斷見四者常見

「復有四法一者不作二者作已轉三者心悔四者不樂

「復有四法一者不向道地二者不修禪定三者退失智慧四者不樂方便

「復有四法一者障礙於法二者障礙善業三者煩惱[A3]障礙四者魔業障礙

「善男子如是等法名障大乘」說是法時四萬四千人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二萬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虛空之中無量天人異口同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世尊今日如來大師子吼憐愍眾生開大乘門世尊若有眾生於是法中得少分者即得斷除三惡道苦漸漸當得無量法寶[13]譬如有人於村邑外見大寶聚見已憐愍即還入村告語眾人『誰欲斷貧當與我俱』是人說時或有信者或不信者其中信者即與相隨俱至寶所隨意採取即破貧苦而是寶聚亦無增減亦不念言『聽是人取不聽彼人破是人貧不破彼人聽是持去不聽彼持』如來世尊亦復如是於無量世勤求如是無上法寶求已得見生大憐愍以大梵音[14]語諸眾生『若有欲壞生死貧窮當至心聽』有諸眾生薄福不信則不能壞生死貧窮其中信者隨任智力取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大乘是大寶聚亦無增減若有至此寶聚之中乃至不能取一寶者是人常住三惡道中若有能取一字一[15]乃至一念受持之者是人能壞生死貧窮何況取是大乘經典一品二品及其具足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爾時世尊讚諸天人「善哉善哉諸天子若有受持如是經典是人則具一切善法頂戴如來無上佛智[16]大智聚能大利益無量眾生

爾時世尊[17]以偈頌曰

「諸乘之中大乘最  猶如虛空無邊際
遠離一切生死有  趣菩提樹無障礙
若能清淨其心意  所有[18]惠施於一切
至心受持清淨戒  趣菩提樹無障礙
於諸眾生心平等  常觀煩惱諸[19]罪過
能勝一切下劣乘  調伏眾生於大乘
若有至心受讀[20]  具足寂靜戒忍辱
具足智慧壞魔眾  憐愍眾生趣道樹
莊嚴慈悲乘四禪  智慧利刀摧魔眾
道樹下觀十二緣  起已愍眾說大乘
十方眾生乘大乘  乘無增減如虛空
大乘神[1]通叵思議  是故如來修集之
安住念處[2]嚴正勤  如意為足根勢力
遊八正路採覺寶  是故如來趣道樹
其心寂靜離煩惱  壞破諸闇獲智光
是故梵天及帝釋  [3]敬禮如來乘大乘
具足六度六神通  具善方便修三[4]
能壞諸魔及邪見  是故如來乘大乘
若有具足諸善根  及以成就不善根
有信則得破煩惱  是[5]故大乘難思議
所有一切世間法  及以無上出世法
若有學法無學法  一切攝在大乘中
若有眾生行惡道  親近邪見惡[A4]知識
憐愍是輩修方便  為調伏故說大乘
下劣不樂於大乘  心迮不能壞人結
常求自樂捨餘人  聞說大乘生恐怖
若有智者具力勢  憐愍眾生作利益
聞說大乘心歡喜  壞眾苦惱心不悔
若欲了知眾生行  一切眾生諸界根
菩薩一念能通達  是故大乘難思議
得身寂靜相莊嚴  得口寂靜眾樂聞
得心寂靜具神通  如是皆因趣大乘
若有人能行大乘  是則不斷三寶種
能為眾生作利益  破[6]壞貧窮諸苦惱
能到十方諸世界  現見無量佛世尊
如是趣向大乘者  是人即得無量福
一切世間無能勝  趣向無上大乘者
具足大力壞魔眾  是故大乘難思議
得色得力大自在  梵釋轉輪聖王身
若有乘此大乘者  是人受於三界樂
施已終不生悔心  所重之物不悋著
捨身自施修慈悲  是故大乘難思議
持戒精進樂梵行  能以[7]神力障日月
不貪著身善果報  修如是乘調眾生
說法有受不受者  於是不生瞋愛心
身心勤修大精進  為得難得之大乘
能得無上大法王  亦得難忍之忍辱
無量劫中受苦惱  為得大乘勝一切
勤作利益多眾生  身口意業悉柔軟
修集慈悲及神通  為住大乘大利益
了知法界生[8]住滅  無我無[9]諍調諸根
若能安住於大乘  即受安樂如先佛
具足念心及精進  四如意足[10]大神力
依止正法及真義  皆由樂住於大乘
具足無上無所畏  能師子吼無上尊
微妙相好自莊嚴  皆由樂住於大乘
具足三種之神通  調伏教化[11]於眾生
其心寂靜無憍慢  若行大乘具忍辱
具足梵音聲微妙  一切眾生甚樂聞
若樂修集大乘者  是人善解眾生語
所作諸業為淨土  不久當得無邊身
若有至心聽是[12]  當受無邊無上樂
能遊虛空[13]達邊際  能知大海水幾渧
不能演說大乘德  是故是乘難思議

爾時世尊復告海慧菩[14]「善男子若欲受持如是等經欲自寂靜其深心者應當受持門句法句金剛句至心觀察門句者一切法中而作門戶所謂阿字一切法門阿者言無一切諸法皆悉無常波亦一切法門波者即第一義那亦一切法門那者諸法無礙陀亦一切法門陀者性能調伏一切法性沙亦一切法門沙者遠離一切諸法多亦一切法門多者一切法如迦亦一切法門迦者一切諸法無作無受娑亦一切法門娑者一切諸法無有分別伽亦一切法門伽者如來正法甚深無底闍亦一切法門闍者遠離生相曇亦一切法門曇者於法界中不生分別奢亦一切法門奢者具奢摩他得八正道佉亦一切法門佉者一切諸法猶如虛空叉亦一切法門叉者一切法盡若亦一切法門若者諸法無礙咃亦一切法門咃者一切[15]法是處非處蠱亦一切法門蠱者觀五陰已得大利益[16]荼亦一切法門荼者一切諸法無有畢竟迦亦一切法門迦者身寂靜故得大利益至亦一切法門至者心寂靜故離一切惡優亦一切法門優者受持擁護清淨禁戒蛇亦一切法門蛇者[17]善思惟替亦一切法門替者住一切法修亦一切法門修者一切諸法性是解脫毘亦一切法門毘者一切諸法悉是毘尼毘尼者調伏己身時亦一切法門時者一切諸法性[A5]不染污阿亦一切法門阿者一切諸法性是光明[18]娑亦一切法門娑者修八正道[19]婆亦一切法門婆者一切諸法非內非外善男子是名門句能淨念心能淨其心知眾生根

「法句者一切諸法解脫印一切諸法無二印一切諸法無常斷印一切諸法無增減印一切法等如虛空印一切諸法五眼道印一切法如虛空印一切諸法無有分別如虛空印一切諸法入法界印一切法如印一切諸法無去來現在如印一切諸法本性淨印一切法空印一切法無相印一切法無願印一切法無處無非處印一切法苦[1]一切法無我印一切法寂靜印一切法性無過咎印一切諸法第一義攝取印一切諸法如法性住印一切諸法畢竟解脫印一切諸法無時印一切諸法過三世印一切諸法味同一印一切諸法性無礙印一切諸法性無生印一切諸法性無諍印一切諸法性無覺觀印一切諸法非色不可見印一切諸法無屋宅印一切諸法無對治印一切諸法無業果印一切諸法無作無受印一切諸法無出滅印善男子是名法句如是法句即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菩提如是法印句攝取八萬四千法聚善男子若能如是觀法聚者即能獲得無生法忍善男子若有未種善根之人聞是法已即得種之壞於魔業善男子若如是觀即能獲得無盡器陀羅尼如是等法悉能攝取八萬四千三昧八萬四千眾生行性是名法句

「金剛句者其身不壞猶如金剛何以故法性不壞故智慧之性能破無明是故智慧名金剛句五逆之罪壞一切善是故五逆名金剛句不淨之觀能壞貪欲是故不淨名金剛句慈心之觀能壞瞋恚是故慈心名金剛句觀十二緣能壞愚癡是故觀緣名金剛句[2]一眾生心攝取一切眾生之心名金剛句[3a][3b]一眾生[4]心一切眾生心悉皆平等名金剛句[5]一切佛[6]一佛皆悉平等名金剛句[7]一福田一切福田無盡平等名金剛句一切諸法如虛空等名金剛句一切諸法等同一味名金剛句一切諸法及以佛法平等無二名金剛句[8]剛三昧能壞一切諸魔惡業名金剛句如來妙音壞諸惡聲名金剛句觀無生滅過[9]生老死名金剛句

「善男子如是等法名金剛句名堅牢句名不壞句名不破句名平等句名為實句名無二句不退轉句[10]大寂靜句無能作過句不增不減句無有有句無有法句真句有句不謗佛句依法句共僧句[11]爾句分別三世句勇健句梵句慈句心句虛空句菩提句[12]低句法相句無相句心意識無住句[13]波旬句破魔句無上句無勝句廣句行己境界句入佛境界句無覺觀句於法界所不分別句無句句

「善男子若有菩薩能解如是等句義者必當坐於菩提樹下金剛師子法座之上

說是法時八千菩薩得入法門陀羅尼亦獲一切眾生平等三昧

爾時十方諸來菩薩以妙香華種種伎樂供養於佛說偈讚曰

「我今敬禮無上尊  能知一切眾生聲
說相無相實一相  而得妙相三十二
若有眾生一一心  平等攝諸眾生心
說行無行實一行  是故我禮無上尊
如來真實知因果  故為眾生說業報
真如法界非有無  是故我讚無上尊
一切眾生無覺觀  其心本淨無有貪
從因緣故生貪欲  是故我禮真智因
我見佛身種種色  而如來身實無色
愍眾故[14]示無色色  我禮人中師子王
一切福田入一田  而是一田無增減
不動法界不轉移  是故我禮人象王
觀諸眾生心如幻  諸法菩提亦復然
知一切法皆平等  是故我禮無平等
觀諸法界悉平等  故說諸法無一二
非有非無是解脫  是故我禮斷二見
日月可說墜落地  猛風可說索繫縛
須彌可說口吹動  不可說佛有二語
實語真語及淨語  身心清淨如虛空
世法不染如蓮花  是故我禮無上尊
若有能讚如是德  即獲如是之功德
我為如是諸功德  敬禮如是功德聚

諸菩薩既讚歎已白佛言世尊「夫大[15]寶者所謂佛也佛出世者即是樂出佛出世者即是信出佛出世者即是念出佛出世者即是智出佛出世者即是[16]精進禪定慧出佛出世者即是慈出悲喜捨出佛出世者即是十二因緣法義智出佛出世者即是念處正勤如意道一切善法出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慧聚白佛言「世尊生老病死出於世者即是佛出無明愛出即是佛出貪恚癡出即是佛出一切疑網煩惱出者即是佛出何以故若如是等法不出世者佛以何緣出現於世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實如所言

爾時海慧菩薩言「世尊若有不見如是等法[1]時如來為出於世不出於世

「善男子菩薩初發菩提心時真實不知如是等法是故我為而宣說之

「善男子菩薩有四種一者初發菩提之心二者修行菩提之道三者堅固不退菩提四者一生當補佛處發心菩薩見佛色相見已[2]即發菩提之心修行菩薩見佛具足一切善法見已即發菩提之心不退菩薩見如來身及一切法皆悉平等一生菩薩不見如來所有功德及一切法何以故所得慧眼了了淨故斷二見故淨智慧故[3]若不見淨不[4]不見非淨非不淨是人即能明見如來

「善男子我昔如是見然燈佛見已即得無生法忍亦能了了知得無得得已即時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處空住已了了得知一切法界了了知已心無所住無所住已得六萬三昧門時然燈佛即授我記『摩納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如來[5]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我於爾時都不聞是授記音聲亦無佛想及授記想我於爾時三種淨慧不見我想不見佛想[6]授記想復有三淨不見於我不見眾生及以正法復有三淨不見名不見色不見因復有三淨見一切陰悉入法陰見一切界悉入法界見一切入悉入法入復有三淨過去已盡未來不生現在不住復有三淨觀身如水月觀聲不可說觀心不可見復有三淨空無相願若如是見即是真實見於授記

「善男子若有菩薩作如是[7]是名實見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8]


校注

[0060004] (大方等五之三)四十字【大】〔-〕【宋】【元】【明】【宮】【聖】不分卷 [0060005] 緣【大】因緣【聖】 [0060006] 退【大】貪【宋】【元】【明】【聖】 [0060007] 沾【大】玷【元】【明】 [0061001] 法【大】取【宋】【元】【明】【宮】 [0061002] 訟【大】調【明】 [0061003] 沙【大】妙【聖】 [0061004] 集【大】習【宋】【元】【明】 [0061005] 於【大】〔-〕【宋】【元】【明】【宮】 [0061006] (復有界)十二字【大】〔-〕【聖】 [0061007] 分卷卷第九之終乘+(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卷末【聖】 [0061008] 爾【大】海慧菩薩品第五之三爾【元】【明】海慧菩薩品第四爾【宋】【宮】大方等大集經海慧菩薩品之四卷十一爾【聖】分卷卷第十之初 [0061009] 修【大】行【宋】【元】【明】【宮】 [0061010] 一【大】一者【宋】【元】【明】【宮】 [0061011] 二【大】二者【宋】【元】【明】【宮】 [0061012] 樂【大】〔-〕【元】【明】【聖】 [0061013] 至【大】者至【聖】 [0061014] 食【大】貪【宋】【元】【明】 [0061015] 者【大】〔-〕【宋】【元】【明】【宮】【聖】 [0061016] 響【大】嚮【宮】 [0062001] 身【大】身無常【宋】【元】【明】 [0062002] 所【大】〔-〕【宋】【元】【明】【宮】 [0062003] 住【大】作【宋】【元】【明】【宮】 [0062004] 者【大】〔-〕【宋】【元】【明】【宮】 [0062005] 者【大】著【宋】【元】【明】【宮】 [0062006] 清【大】修【宋】【元】【明】【宮】【聖】 [0062007] 及願【大】願及【宋】【元】【明】【宮】【聖】 [0062008] 智【大】*知【宋】【元】【明】【宮】【聖】* [0062009] 德【大】得【聖】 [0062010] 二【大】二者【聖】 [0062011] 善【大】生善【宋】【元】【明】【宮】【聖】 [0062012] 故【大】〔-〕【宋】【元】【明】【宮】 [0063001] 伏【大】〔-〕【宋】【元】【明】【宮】 [0063002] 禁【大】禁者【宋】【元】【明】【宮】 [0063003] 不【大】無【宋】【元】【明】【宮】 [0063004] 者【大】〔-〕【宋】【元】【明】【宮】 [0063005] 住【大】作【宋】【元】【明】【宮】 [0063006] 菩薩【大】正覺【宮】 [0063007] 正法【大】法者【宋】【元】【明】【宮】 [0063008] 法【大】〔-〕【宋】【元】【明】【宮】【聖】 [0063009] 已【大】不【宋】【元】【明】【宮】 [0063010] 益【大】〔-〕【宋】【元】【明】【宮】 [0063011] 復【大】〔-〕【宋】【元】【明】【宮】 [0063012] 者【大】者於【聖】 [0064001] 怖【大】〔-〕【宋】【元】【明】【宮】 [0064002] 〔者〕-【宋】【元】【明】【宮】次同【聖】* [0064003] 貪【大】〔-〕【宋】【元】【明】【宮】【聖】 [0064004] 屯【大】營【宋】【元】【明】 [0064005] 眾生【大】生死【宋】【元】【明】【宮】 [0064006] 〔者〕-【宋】【元】【明】【宮】次同 [0064007] 法施【大】施法【宋】【元】【明】【宮】 [0064008] 上【大】尚【宋】【元】【明】【宮】 [0064009] 恚【大】懟【宋】【元】【明】【宮】【聖】 [0064010] 間【大】事【宋】【元】【明】【宮】【聖】 [0064011] 者【大】〔-〕【宋】【元】【明】四迄同 [0064012] 邪【大】有【宋】【宮】 [0064013] 譬【大】世尊譬【宋】【元】【明】【宮】 [0064014] 語【大】請【聖】 [0064015] 句【大】偈【宋】【元】【明】【宮】 [0064016] 大【大】人【宮】 [0064017] 以偈【大】即說【宋】【元】【明】【宮】 [0064018] 惠【大】慧【宮】 [0064019] 罪過【大】過罪【宋】【元】【明】【宮】 [0064020] 經【大】誦【元】【明】【聖】 [0065001] 通【大】力【宋】【元】【明】【宮】 [0065002] 嚴正勤【大】莊嚴事【聖】 [0065003] 敬【大】故【元】【明】 [0065004] 脫【大】昧【宋】【元】【明】【宮】 [0065005] 故【大】以【宮】 [0065006] 壞【大】諸【宮】 [0065007] 神【大】通【宋】【元】【明】【宮】 [0065008] 住滅【大】滅性【宋】【元】【明】【宮】 [0065009] 諍【大】淨【宮】 [0065010] 大神【大】神通【宋】【元】【明】【宮】 [0065011] 於【大】諸【宋】【元】【明】【宮】 [0065012] 法【大】經【宋】【元】【明】【宮】 [0065013] 達【大】盡【宋】【元】【明】【宮】 [0065014] 薩【大】薩言【宋】【元】【明】【宮】 [0065015] 法【大】諸法【宋】【元】【明】【宮】【聖】 [0065016] 荼【大】*茶【宋】*【元】*【明】* [0065017] 善【大】言善【宋】【元】【明】 [0065018] 娑【大】*婆【宋】【元】【明】【宮】【聖】* [0065019] 婆【大】*娑【宋】【元】【明】【宮】【聖】* [0066001] 印【大】〔-〕【宮】 [0066002] 一【大】一切【聖】 [0066003] 一+(切)【宮】一眾生心=一佛一切佛【聖】 [0066003a] 一眾生心【大】一佛一切佛【聖】 [0066003b] 一【大】一切【宮】 [0066004] 心【大】〔-〕【宮】 [0066005] 一切佛一佛【大】一佛一切佛【宋】【元】【明】 [0066006] 一【大】諸【聖】 [0066007] 一【大】一一【宋】【元】【明】【聖】一切【宮】 [0066008] 剛【大】剛句【宮】 [0066009] 生【大】去【宮】 [0066010] 大【大】大淨【宋】【元】【明】【宮】【聖】 [0066011] 爾【大】金【聖】 [0066012] 低【大】極【聖】 [0066013] 波旬句【大】〔-〕【宋】【元】【明】 [0066014] 示【大】現【宋】【元】【明】見【宮】 [0066015] 寶【大】實【宮】 [0066016] 施【大】施出【宋】【元】【明】【宮】 [0067001] 時【大】是時【宋】【元】【明】【宮】 [0067002] 即【大】而【宋】【元】【明】【宮】【聖】 [0067003] 若【大】若不見淨不見不淨【聖】 [0067004] 淨【大】淨不見淨不見不淨【宋】【元】【明】【宮】 [0067005] 供【大】〔-〕【宋】【元】【明】【宮】 [0067006] 授【大】*受【宋】【元】【明】【宮】【聖】* [0067007] 見【大】見者【宋】【元】【明】【宮】 [0067008] 十【大】十一【聖】十光明皇后願文【聖】
[A1] 己【CB】【麗-CB】已【大】(cf. K07n0056_p0089b22)
[A2] 獷【CB】穬【大】(cf. T13n0400_p0504b09)
[A3] 障【CB】【麗-CB】隱【大】(cf. K07n0056_p0093c12)
[A4] 知【CB】如【大】
[A5] [-]【CB】【麗-CB】者【大】(cf. K07n0056_p0095b25)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