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24]第七十八章 令建立精舍
如是受灌頂明其政治之楞伽王普羅伽瑪普奢,以鎮定楞伽之地,(一)為精勤之果報,王權成立成就之時,以行恭敬之〔王〕欲使興大師〔佛〕之教,(二)僧眾之僧團置於〔食〕邑以養妻子,「戒應如是而由此無其他之戒」,(三)其他同一作法,任何正確之戒律亦省略之,不望見互相相會者,(四)有於教化之最初,欲令三宗派之比丘和合,(五)如人主〔正〕法阿育〔無憂〕〔王〕之〔依賴〕莫加利弗陀提舍,任命名摩訶迦葉之大長老,(六)〔其〕通曉三藏,亦熟知戒律之義,於上座部〔唯〕一之燈火,由久以前計量調整。(七)於阿㝹羅陀都,彼弟子若那婆羅,並於沙巴羅地方之比丘等,請來普羅提都,(八)莫伽羅那長老,共那銀達婆利耶長老,及副王[P.425]之領〔內〕其他所有之比丘等,(九)住勢蘭達羅耶達那〔精舍〕之殊勝蘭達長老,於魯哈那為主長三宗派住〔之比丘〕,(一〇)其時大地之主〔普羅伽瑪婆夫〕懇請大精舍之比丘等之互相和協。(一一)又眾多比丘等無恥而最久分裂故不同意和合。(一二)有赴於異國,其他者為還俗,數名不願就裁判之座。(一三)由此提出極難解之大誠問,恰如築須彌山〔困難忍受〕實現其和合。(一四)無私心猛裂奮勵〔之人〕,正法者大地之主勉勵彼比丘等,令應諾困難。(一五)由此,每問題之發生,應導於解決,摩訶迦葉為首,令比丘等裁斷之。(一六)自己加於彼等裁決之保護,為集會[1]中之獅子,由三藏保護者之〔人人〕,(一七)準許得則於法者,令其齋戒,〔令〕住大精舍諸比丘和合。(一八)彼〔王〕破戒者之徒,「勿為利得目的而滅教」者,授重要之地位而令還俗。(一九)由是大勞力而淨大精舍,〔瓦達迦摩尼[2]〕阿婆耶王之治世,此等分離(二〇)而阿婆耶奇利〔之比丘〕等,並由人主[3]摩訶勢[P.426]那之時分裂,非佛教之耶睹羅毘達伽〔方廣說〔三〕藏〕之其他,說是「佛語」者以避修行,屬於至達瓦那之比丘等,(二一、二二)由所有高德住大精舍〔之比丘〕,〔有〕如最中之諸寶與玻璃珠,令進行和合。(二三)其時,彼〔比丘〕等,缺少持戒及其他重要之〔德〕者,大僧團並雖以王之威光而為,而不見喜佛之教。(二四)又同正法者之王,令依熟知〔之人人〕調查,但若無得一人之高潔受戒僧者,(二五)其時眾多行者〔比丘〕等令為沙彌,使破戒者還俗,以授重官職,(二六)彼〔王〕如是精勤淨化與和合,要時甚久,以大勞力以僧團為如佛之時代。(二七)
〔王〕年年引導大僧團於河岸,或獻身住林園,(二八)令配置於河之中央不動之諸船,於此設計建殊快之假堂,(二九)大賢者之彼等布施高貴之〔三〕衣及眾多之要品,行受戒之作法。(三〇)如是增加數百比丘快適之住而欲建大精舍,(三一)彼王如見至達瓦那之大精舍,建造至達瓦那〔祇園〕真似之壯麗。(三二)為住處之[P.427]長老等,品質堅牢,築弗用大之三層八巴沙達〔殿樓〕。(三三)為持戒堅固名舍利弗陀長老於屋上室有高大之巴沙達,(三四)又以良好之設備,以諸〔佛〕像為裝飾,以新案無比之三層〔佛〕像堂,(三五)於此為三十五之房舍,呈現美觀,唯其〔數〕二層長之巴沙達〔殿樓〕,(三六)更於百七十八之小巴沙達,又三十四之櫓及二箇之書庫,(三七)行尖塔、窟並庵室鬘及蔓〔飾〕工事,有如諸天梵天之姿態眾多之寢室(三八)又為〔三面〕提圓伽像[4],造磚瓦漆喰為目藥之提圓伽堂,(三九)獅子、緊那羅、白鳥及其他姿態之列,種種之網、窗並由甚多軒蛇腹之光躍,(四〇)輝耀之柱、梯階、壁亦裝飾其他,圓形而美,悉是石造之齒舍利堂,(四一)三說法堂、一靈祠、有八經行所長,又長幅〔之大〕一食堂,(四二)更磚瓦所蓋之八十五之火堂,及設百七八之便房。(四三)為教淨化比丘之內心,令淨污穢,為洗落外部之垢而入浴,(四四)瓦達〔圓〕浴院,具哈〔窟〕浴院、叛陀摩〔蓮〕浴院,(四[P.428]五)關連巴達〔福〕浴院之物及其他柱、梯階、軒蛇腹由其他之飾,造石造之八浴院,大王以結甚多垣屏,(四六)如是至多達瓦那,悉有五百二十之堂宇,與要品,於此住僧團。(四七)王族士〔普羅茲伽瑪巴夫〕於此,不甚遠,具所有其他之條伴,極善塗之而令建造房舍,(四八)於此為長老有甚快之屋上室,具種種殊勝之室,塔輝耀而〔築〕三層巴沙達〔殿樓〕,(四九)長四十之巴沙達〔殿樓〕並有此等便房,又有八小哈沙達〔殿樓〕及六箇之樓門,(五〇)有三十四之火室及二條之大週壁,更於須巴達靈祠,魯巴瓦提靈祠,(五一)〔尚〕有鬘工事[5]、蔓工事,諸天梵〔天〕其他之姿態,依尖塔、窟、房、庵室、堂而輝光,(五二)從其意名為蘭卡提羅伽〔楞伽之飾〕,以〔建〕彼快五層〔佛〕像堂,(五三)於此所知蘭卡提羅伽目藥〔佛之〕[P.429]立像,如佛生存中之大而造。(五四)多數之尖塔,並房、庵、堂同備般奢羅詣哈〔籠堂〕十二層之(五五)建立為巴達西摩殿與所知之布薩堂,可觀其境界,飾所有之瓔珞,(五六)大軍,彼〔王〕隨伴大臣、後宮、馬象,以天王之美而至精舍,以摩訶迦葉為上首,勉勵大僧眾,(五七)祝祭之讚歌、樂器之轟動,由喝采之喧噪以滿四方,(五八)黃金及其他所造水瓶、筐並甚多之幢幡,及持日傘之人人所圍繞,(五九)有行大祭之時,大地之護者〔普羅伽瑪婆夫〕黃金鋤結於福象,以起掘而前進。(六〇)有甚多場所之僧團於此,因回復前所說境界舖物之疑,以先撒癈其境界,(六一)從王所〔掘〕之溝,依所有具榮譽羯磨儀軌,正確公告其目標。(六二)彼王設定三部分境界及〔一〕大境界。立於東其他八方之標石,以一杖五肘比蘭卡提羅伽堂,(六三)於順次為四十四、四十九、三十八、三十六、三十五、五十七、及[P.430]四十五及六十六杖,(六四)據南方之方角,標石是由巴羅山有五十八杖,(六五)又置於北方之標石,由奇奢達羅窟五十杖,(六六)此等之石,為大境界之目標。於婆達西摩訶哈沙達作〔結界殿〕長十五〔杖〕幅有十三〔杖〕之結界。(六七)於康達西瑪之瑪羅伽〔道場〕設長五十杖,幅六杖境界,(六八)同於長老之巴沙達〔殿樓〕之結界又有長十八肘幅二十肘。(六九)王以其精舍及要品皆布施於比丘,人主〔普羅伽瑪婆夫〕同樣令建設巴至摩精舍。(七〇)於此唯二十庵室,唯此〔數之〕長二層,巴沙達並二十之火室,(七一)有四十一之二層小巴沙達迦,同三十五之便房,並二經行所,(七二)唯一之說法堂及有十門樓,以精舍為要品皆施於比丘等。[P.431]人主〔普羅伽瑪婆夫〕同令造鬱陀羅精舍。(七三)摩訶塔婆〔大塔〕使靠近山,以示於此一切工事,奇奢陀羅〔咒術師〕窟,又(七四)尼新那婆提瑪〔坐像〕窟,尼般那婆提瑪〔臥像〕窟,令老練之工匠營造如是三窟院。(七五)
以攻略般陀國,由彼帶來之達彌羅人建立故而稱為達彌羅塔。(七六)加千周圍為三百肘,所有之大塔〔中〕如第二之啟羅沙〔山〕(七七)摩訶塔婆〔大塔〕,大地之主不借漏盡者通力、天神之神力,依王者之大威力而建築。(七八)同彼〔王〕為行者〔比丘等〕之喜悅,以伊西婆多羅〔仙人墮處〕精舍,造於西為羅闍耶西普堅伽鄰接之都,(七九)有一精巧舍利室,並[6]高貴彩色光輝三尊佛像於三層佛像堂,(八〇)又鮮明之工事有二層婆沙達更有二培長之婆沙達、四樓門,(八一)尚有小八婆沙達及說法堂、經行處,同有八火室並六便房,(八二)一專石造快適之浴房、一周垣及屬僧團之林園,(八三)
[P.432]有獅子勇大地之主,同於近郊都市西哈普羅建立拘尸那羅精舍。(八四)於此亦有舍利室,並三層〔佛〕堂,六基長之婆沙達〔殿樓〕、說法堂與經行堂。(八五)有十六之小婆沙達及三樓門、十一便房、六火室。(八六)
婆羅伽瑪普奢王,於名奇至達接近之都,令建造耶如瓦那精舍,(八七)於此有精美之佛像,彩色燦然三之三層〔佛〕像堂,並〔一基〕塔、經行處,(八八)二層婆沙達〔殿樓〕與四樓門、有四箇長之婆沙達,及八小婆沙達,(八九)一食堂與同唯一之說法堂,又有七火室及十二便房。(九〇)又彼人王〔普羅伽瑪婆夫〕於每〔一〕伽宇達備精美之〔佛〕像堂,並樓門、周垣、說法堂,令設「伽宇幸精舍」[7]。(九一)望閑居,可保頭陀行之比丘等為快住居,令造伽毘羅精舍,(九二)於此莫大弗用之二層婆沙達〔殿樓〕有四箇長之經行處,及四棟長二層婆沙達,(九三)又為聖師伽毘羅所建,種種彩色工事,尖塔及其他光耀之磚〔造〕住院,(九四)四小婆沙達〔殿樓〕三便房,如是此等要品與精舍共施於比丘等。(九五)
[P.433]又前於阿㝹羅達之都,為達彌羅人所破壞,有餘之難故,甚多諸王不能〔再〕見之諸精舍令(九六)建立,遣一大臣令完成高百二十哈達〔肘〕之羅達那瓦如伽塔,有百四十哈達名阿婆耶奇利塔、周高百六十肘至達瓦那塔、高八十羅陀那[8]之瑪利奢瓦提大塔。往昔為達彌羅所滅此三塔[9]之(九七、九八、九九)大樹所覆,熊、虎出沒,磚瓦、塵埃之堆積,為險難荒蕪之地,(一〇〇)開墾林木,令十分構築,施漆喰工事,淨化塔之境內。(一〇一)
各側面之大為百肘,有此高度之青銅殿,為周羅人所毀損,(一〇二)又建造千六十支之石柱,數百室殊勝之尖塔,(一〇三)由窗之列而飾,人主令築,造成驚嘆數層樓之工事。(一〇四)名勢般尼普婆〔修復〕六十婆沙達〔殿樓〕,並摩哂陀勢那之癈殿,(一〇五)令造同垣及甚多庵室,又設布典堂令行布施。(一〇六)塔婆羅摩〔塔婆園〕優其他古庵室,亦令修理破損。(一〇七)彼於支提耶奇利〔支提耶[P.434]山〕亦令建立六十四塔,亦修繕古住院之損傷。(一〇八)如是知「清淨之賢者,於大榮華〔之內〕喜悅行善事」,所謂智者任何人,提出地上所有之幸福,有向善行之怠慢耶?(一〇九)
以上為善人之信心與感激而〔起〕造大王統史
名建立精舍第七十八章〔畢〕
校注
[0321001] 原文 Sahācariyasihehi 以見為 Sāhacariyasīhehi。 [0321002] 參照大王統史第三三章七八。 [0321003] 同第三七章三二參照。 [0322004] Tivankapaṭimā 奇節新哈氏於註記信五面之佛像,協會本非為天神之名,於索引提疑問,瑪羅勢啟羅之固有名詞辭典,大約可說不是佛像之名。 [0323005] 過遠者於托鉢不方便,過近來者患於都會之喧噪,其他言泉清,不少花果,住者具快適諸條件。 [0325006] 原文 Va 解為 Ca。 [0326007] Gāvutavi = kāra 第七三章一五四、一五五參照。 [0326008] 一羅達那是十二安具羅。 [0326009] 前述塔有四基。是作者之誤、誤傳,或指四塔之何三塔不明。【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66 冊 No. 34 小王統史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