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7]第五十二章 二王章
由此之後加沙婆為立王位,為賢者名加沙婆之年青王與南部地方,(一)年青之王女,王女於提沙為己妻居首〔妃之〕位。(二)又乞食者名匠之由諸方至者,王與名丹提沙羅[1]之布施。(三)
彼阿提巴達〔官〕瑪興達其時住於魯哈那,謂奪王之國土,率軍兵而來,(四)聞彼而怒之王,送己軍兵,大戰士瑪興達,戰爭擊破彼。(五)由此之後王欲為使〔敵〕後退,派遣瑪興達之父為副王加沙婆赴己子之處,(六)副王絡種種之說法,弄樣樣之詭辯,使己子由戰退而再歸。(七)此阿提婆達〔官〕後討地方之領主,見地方民眾之怒,赴都之近處,(八)比丘眾伴彼示於大地之主〔王〕,王與彼〔王〕女,再[P.138]派遣至魯哈那。(九)王放逐住三宗派破戒之徒,新比丘等彼處此處使取住院。(一〇)使二度登位之〔王妃〕生子阿提婆達〔官〕於大精舍增加菩提樹之土而供養。(一一)其時造三宗派三體石造〔佛〕像,黃金之光輪、日傘、髻珠,(一二)在阿婆耶吉利精舍建附己名之殿樓,於處使住比丘等,已施〔食〕邑。(一三)彼贈村於瑪虛揚伽那精舍之靈祠,己所當用之衣服悉與所有之比丘等。(一四)其時對陸上並水中之有情與無畏,先王之所行事悉皆守〔此〕。(一五)生於王之一門此軍將塞那意蘭伽為上座部造住院於塔波園之西方,(一六)為法喜部之比丘等營造達磨羅瑪〔法園〕精舍,同於海部〔設〕名加沙婆塞那〔精舍〕。(一七)又彼在支提耶山〔精舍〕造名哈達優哈〔心熱〕房舍施於法喜部之比丘等。(一八)將軍好愛此精舍之比丘等建與一一之庵室。(一九)彼於秀麗羅達摩羅山而造輝煌之庵室,施與教主行者[P.139]等。(二〇)於大精舍營善美之房舍名沙姆達吉利〔海山〕贈糞掃衣部之比丘等,(二一)於森林中建住院附己〔王〕統之名,施與住林中大精舍之比丘等。(二二)又於朽廢精舍行修理工事,對衣損之比丘悉使與補布。(二三)為比丘尼等造提沙羅瑪〔比丘尼〕房,依賴瑪利恰瓦提達與大菩提樹之照顧。(二四)又阿努羅達普羅之都並普羅提都設療養院以滅烏婆沙伽病。(二五)
更於己所建之住院有食邑、同園丁之〔[A1]采〕邑,使布施〔佛〕[2]像之莊嚴。(二六)彼於都之諸處建〔施〕藥院,更於糞掃衣部之尼等與食物、衣服。(二七)將軍又放縛多餘之畜生,對貧民施大布施。(二八)與比丘等種種之藥味、米飯、乳粥,樣樣之硬食物調糖為豚之姿。(二九)軍將塞那行如是之善業,名聲輝煌於四方。(三[P.140]〇)為彼緣者,稱為盧伽將軍於沙瓦羅伽村建甚美之精舍,(三一)彼向勝大精舍住之比丘等定與善為重要行事。(三二)名塞那之摩訶羅伽〔官〕[3]建立大精舍為比丘等最勝之摩訶羅伽伽住院。(三三)其王之周羅羅伽大臣善再建彼朽廢快房舍。(三四)王更對於三宗派,類似外伽揚達〔施〕美麗彩色工事,建種種之假堂,魅眾之行供養諸多之〔佛〕齒,又在位十七年間,業之所導而已往生。(三五、三六)
其時,再度受登位式之妃所生彼年青王伽沙婆得灌禮,繼承楞伽〔國〕之王位。(三七)彼有不還果之信,又如最勝智者之賢者恰如辯舌似諸天之師[4]〔祈禱主〕,為寬仁之事,恰如與財者[5]〔毘沙門天〕,(三八)為多聞者、說法者,通達所有學藝,明敏思慮適、不適,熟知方法之人,(三九)如帝釋天[6]石柱而不搖,安立善逝尊〔佛〕之教,依無所有外道之方式而被動之事,(四〇)又不許入奸詐、狡計、憍慢其他之諸惡業,為諸德之寶庫為如海洋諸寶之〔富源〕。(四一)為地上月輪之人[P.141]王,己統所生阿提婆達〔官〕達普羅授為副王之位,(四二)以十王法、四攝法司理王事,守護世間如為一事,(四三)於大師〔佛〕之正法行而清所有之教,捉新比丘之擾亂住院。(四四)多達伽瑪尼王所建立瑪利恰瓦提伽[7]之癈寺,建種種之住院(四五)與屬上座部比丘等,行大祭,對彼等施五百之食邑。(四六)王於彼處,如彼世間導師彌勒〔佛〕於快樂兜率天,為榮諸天眾說最勝法,如示世人,為調所有物之精舍,以種種寶莊嚴坐於假堂,(四七、四八)被都民並所有之比丘等繞圍,楞伽王乃以佛之身形說阿毘曇磨。(四九)其時於黃金之板記述論藏,飾種種之寶造法集論之聖典,(五〇)建於都中央之最勝堂,於彼處安置,使行敬意。(五一)授己王子沙伽塞那巴提〔帝釋將軍〕之職,命為彼處之聖典守衛人。(五二)王年年如天都整理〔首〕都,裝飾打扮,由軍勢圍住,(五三)所有瓔珞著身,如天王之光輝,坐占[P.142]象背,巡回都之街路,(五四)為最大敬意建立法集論,物皆調快伴精舍,(五五)於此以種種之寶裝嚴美麗之舍利堂,供養安置假堂之舍利座。(五六)〔改〕築摩訶梅伽〔大雲〕林康大伽羅房舍[8],又於都〔建〕療養院,更施彼等食邑。(五七)彼又於阿婆耶吉利〔精舍〕造般第伽房舍,並造西羅梅伽山〔房舍〕,於彼等與〔[A2]采〕邑。(五八)楞伽島主之王於周提瓦那精舍之食堂施與村,又同於阿婆耶吉利精舍〔亦如是〕。(五九)又最勝正法者彼王能知努力故名達器那吉利〔南山〕之精舍贈與村。(六〇)帝釋將軍善建附己名之美麗房舍,與諸村共施與上座部。(六一)彼之妃瓦吉羅附己之名營造房舍,與村共奉彼等〔上座部〕。(六二)彼女建造巴達蘭恰那〔比丘尼〕房,施與所受供養上座部之比丘尼等。(六三)帝釋將軍之母提婆妃為上座部[P.143]之燈火住森林之比丘等,營造命己名之住院。(六四)彼女為瑪利恰瓦提〔精舍〕之大師像,造髻珠、足網、日傘並法衣。(六五)王在王宮付己名〔建〕王〔用〕之住院,而甚為美麗營名巴利伽殿樓。(六六)造名羅吉尼其他王妃向黑瑪瑪利伽靈祠供養頭被與胴衣。(六七)又彼妃名西達奢〔王〕子為長官,聞瑪羅耶王,為容姿勝〔如〕瑪伽羅達伽,(六八)王於其死時,向比丘等建最勝之庵室,於其時行布施,與王子利益。(六九)
如是〔王〕於楞伽島遵法續司王事,其時般多〔國〕王與周羅〔國〕王戰鬥而敗,(七〇)為調動軍力,遣送餘多之禮物。楞伽主之彼王與大臣共計議,(七一)彼自行整軍,以帝釋將軍為軍之主將,赴摩訶提達〔大渡〕海場。(七二)立於海岸語先王等之戰勝,鼓舞士氣亦使乘船軍兵。(七三)其時帝釋將軍引具軍無恙渡海,至般多領土。(七四)般多王見彼軍喜悅,謂:「以一〔王〕傘可治閻浮洲。」(七五)彼王引二軍不能征服,生周羅之〔王〕統者,戰鬥中止而去。(七六)又帝釋將軍住言:「余此戰。」乃般多〔王〕之惡業故,冒犯烏波沙伽病而歿。(七七)楞伽王為彼[P.144]病聞軍之滅,覺憐憫之情,由此使軍勢引還。(七八)此時彼〔帝釋將軍〕之子授帝釋將軍之職,其王子為軍主將而養育。(七九)其時都中由三宗派住〔之比丘等〕而祈願鎮護,對生類之疫病,旱魃使滅而除恐怖。(八〇)其王教世間行種種之鎮撫,當〔彼〕第十年安樂而赴三十三天。(八一)〔彼立楞伽島〕之王位,講三藏,明所有學藝之燈,已為辯舌家、詩人,為強記博識明敏論師,又實行家,具智慧、信心、慈愛,為重他人之利益,通處世物柔,世人皆悉,此王者之王伽沙波,為淨德〔者〕。(八二)
以上善人之信心與感激而起造大王統史
名二王章第五十二章〔畢〕
校注
[0104001] daṇḍissara 此語於此如始出者。在梵語亦不見此之相當語 daṇḍa-issara。 [0105002] 義捷心哈氏解作 paṭina-bharanaṁ 在一本有 patimā-ābharaṇaṁ 從之。 [0106003] māhalekha 為大記錄官、大著述家而不明,由前後之關係而判斷。 [0106004] 原文 amaramantar = skt. amara-rāja-mantrim = amara-guru = Bṛhaspati。 [0106005] 原文 dhanada = kuvera = vessavaṇa。 [0106006] 原文 indakhīla 或解為 Indakīla 山亦可。 [0107007] 見大王統史二六章之建立記事。島王統史不出此精舍。 [0107008] 三七章二四三出覺音住之精舍。【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66 冊 No. 34 小王統史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