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法苑珠林

法苑珠林卷第六十

[12]呪術篇第六十[13][14](此有七部)

  • 述意部
  • 懺悔部
  • 彌陀部
  • 彌勒部
  • 觀音部
  • 滅罪部
  • 雜呪部

述意部[15]第一

夫神呪之為用也[16]曚昧之信心啟正[17]真之明慧裂重空之巨障滅積劫之深痾業既謝遣黑法潛形所以累聖式陳眾靈攸仰故波旬奉呪於白樹梵王顯儀於赤畿七佛揚道於時緣菩薩陳誠於法會廣羅經[18][19]羌難備[20]然陀羅尼者西[21]梵天音東華人譯則云持也[22]誦持善不失持惡不生據斯以言[23]綸一化依法施行功用立驗或碎石拔木或移痛滅痾隨聲發而苦除[24]逐音颺而事舉或召集神鬼或駕御虬龍興雲布[25][26]膏雨垂呼策志而禎瑞[27]感應不窮其來久矣

懺悔部[28]第二

述曰夫呪是三世諸佛所說若能至心受持無不靈驗比見道俗雖有誦持無多功効自無志誠謗言無徵或有文字[1]譌㬱或有音韻不典或飲噉酒肉或雜食葷辛[2]室宇污穢或浪談俗語或衣服不淨或處所不嚴致令鬼神得便翻受其殃若欲懺悔先立道場懸繒幡蓋燒眾名香四門護淨禁止雜人隨其出入每須澡浴多覓和香口內[3]常含[4]至誠[5]殷重自責己躬愧謝十方一切賢聖然後普為四生六趣心心相續剎那匪懈如是懇已定驗不疑故菩薩善戒經云菩薩為破眾生種種惡故受持神呪故有五法不得為一不食肉二不飲酒三不食五辛四不婬五不淨之家不在中食菩薩具足如是五法能大利益無量眾生諸惡鬼神諸惡毒病無不能治

千轉陀羅尼神呪

此呪出於西梵由來盛傳至隋大業初東都雒陽翻經館笈多三藏譯出此呪以惠[6]遣學[7][8]釋彥琮法師即傳譯之領袖也初獲此本通布華夷時有長安延興寺玄琬律師弘法寺靜琳法師等並是道光日下德振通賢創獲流布洗蕩瑕累即於別院仍建道場每至肇春為受戒沙彌及餘道俗相續不絕靈相重疊至今五十餘年時漸譌㬱恐後人不知本末故委具述之然大集諸經及陀羅尼集十卷廣明雜呪不煩具錄今且逐要時濟所須意存滅罪除障出四十餘首除病濟貧護生延命雜術之徒亦略述二十[9]或此處無文西域有本三藏口傳要用呪者亦翻出三五傳之流行餘之不盡者冀尋大本佛說呪曰

南慕遏羅(去聲)[10](入聲)(奴箇[11]反)怛邏[12][13](羊多反)(羊箇反)南麼阿(長聲)羅耶阿(短聲)吠盧吉低濕吠邏夜菩提(上聲)薩哆皤(平聲)[14](羊可反)摩訶薩埵婆邪摩訶迦嚕膩(拏儞反)迦夜(羊可反)[15](地可反)誓曳(去聲)誓曳誓夜(羊可反)(長聲)𨢘(許棄反)(奴棄反)[16]揄怛[17]𭧜(去聲)邏迦邏(去聲)(去聲)邏磨邏哆(都箇反)邏哆邏遮(章可反)邏遮邏鉢邏(去聲)遮羅鉢邏遮羅器拏(去聲)器拏薩婆(去聲)羯磨吠邏拏(平聲)儞迷婆伽[18][19](都儞反)索訶(去聲)薩囉吠囉低薩婆(去聲)勃陀(長聲)吠盧吉低隻芻(欹數反)(始出反)嚧怛邏揭(渠謁反)邏拏(去聲)寔哈(呼閤反)(輕長[20]反)迦夜沫奴比(扶[21]必反)闍夜那比 輸達儞 素嚕素嚕 鉢邏鉢邏 素嚕素嚕薩婆勃陀頞地瑟恥([22]上寄反)[23](蘇閤反)婆訶達磨陀(長聲)石揭唎鞞馺婆訶阿羅婆(重聲)(去聲)馺婆(輕聲)(重聲)(去聲)薩婆達摩婆(去聲)蒱達儞 馺婆訶

此呪功能千劫聚集業障一時誦已皆[24]盡去盡便獲千佛所集善根當得背於千劫流轉中生老病死邊際轉此生已見千轉輪王欲生清淨佛國者晝三夜三一一時中各誦二十一遍至二十一日[25]其所欲即得如意我見金色佛像菩薩形像即是先相命終已後便生菩薩大集會中

[26]彌陀部[27]第三

此阿彌陀呪若欲[28]誦者諸口傍字皆依本音轉言之無口者依字讀仍須師授之聲韻合梵輕重得法依之修行剋有靈驗

[29](上)謨菩(上)陀夜(藥可反以下同)(上)謨馱(上)(上)(上)(上)(上)謨僧伽夜那(上)(上)阿弭多婆(上)夜跢(丁可[30]反)他伽(上)多夜阿(上)[31]囉訶([32]上)(上)三藐三菩(上)陀夜跢姪他(地也反下同)(上)弭唎羝阿(上)弭唎都婆鼙([33]善迷反以下同)(上)弭唎[34]跢三婆(上)鼙阿(上)弭唎跢鼻(菩弭反)(上)囒羝伽弭儞(五)(上)(上)那稽(居移反)[35](都儞反)(上)(六)(上)(上)(薄可反)皤波跛叉(楚我反)焰迦(上)(一切惡業盡也)娑婆訶(公可反)

此之神呪先已流行功能利益不可說盡於晨朝時用楊枝淨口散華燒香佛像前[36]胡跪合掌口誦七遍若二七三七遍滅四重五逆等罪現身不為諸橫所惱命終生無量壽國又此呪能轉女身令成男子今別勘梵本并問真婆羅門僧等此呪威力不可思議但旦暮午時各誦一百遍能滅四重五逆拔一切罪根得生西方若能精誠滿二十萬遍則菩提[37]芽生得不退轉誦滿三十萬遍則面見阿彌陀佛決定得生安樂淨土又陀羅尼雜集經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當為汝演說西方安樂世界今現有佛號阿彌陀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以此功德臨欲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往此人所令其得見見已尋生慶悅倍增功德以是因緣所生之處永離胞胎穢欲之形純處[38]鮮妙寶蓮華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十方[39]河沙諸佛皆共讚彼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種種方便不可思議若有能信如是之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其國號曰清泰聖王所住其城縱廣十千由旬於中充滿剎利之種阿彌陀佛父名月上轉輪聖王其母名曰殊勝妙顏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無垢稱智慧弟子名曰[1]慧光神足精勤名曰大化爾時魔王名曰無勝有提婆達多名曰勝寂阿彌陀佛與大比丘六萬人俱若有受持彼佛名號堅固其心憶念不忘十日十夜除捨散亂精勤修集念佛三昧受持讀誦此鼓音聲王大陀羅尼十日十夜六時專念五體投地禮敬彼佛堅固正念悉除散亂若能令心念念不絕十日之中必得見彼阿彌陀佛并見十方世界如來及所住處唯除重障鈍根之人於今少時所不能覩一切諸善皆悉迴向願得往生安樂世界垂終之日阿彌陀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安慰稱善是人即時甚生慶悅以是因緣如其所願尋得往生佛告諸比丘何等名為鼓音聲王大陀羅尼吾今當說汝等善聽唯然受教於時世尊即說呪曰

多伏咃(一)婆離(二)阿婆離(三)娑摩婆羅(四)尼地奢(五)昵闍多禰(六)[2]筏耶(七)昵筏仚(八)闍羅婆羅車馱禰(九)宿佉波啼昵地奢(十)阿彌多由婆離(十一)阿彌多蛇波波羅(十二)娑陀禰(十三)涅浮提(十四)阿迦舍昵浮陀(十五)阿迦舍昵提奢(十六)阿迦舍昵闍帝(十七)阿迦舍久舍離(十八)阿迦舍達奢尼(十九)阿迦舍提咃禰(二十)留波昵提奢(二十一)遮埵唎達摩波羅[3]婆陀禰(二十二)遮埵唎阿利蛇娑帝蛇波羅娑陀禰(二十三)遮埵唎末伽婆那波羅娑陀禰(二十四)婆羅毘梨耶波羅娑陀禰(二十五)達摩呻他禰(二十六)久舍離(二十七)久舍羅昵提奢(二十八)久舍羅波羅啼咃禰(二十九)佛陀久舍離(三十)毘佛陀波羅波斯(三十一)達摩迦羅禰(三十二)昵專啼(三十三)昵浮提(三十四)毘摩離(三十五)毘羅闍(三十六)羅闍(三十七)羅斯(三十八)羅娑[4](三十九)羅婆伽羅婆離(四十)羅娑伽羅阿地咃禰(四十一)久舍離(四十二)波羅啼久舍離(四十三)毘久舍離(四十四)咃啼(四十五)修陀多至啼(四十六)修波羅舍多至啼(四十七)修波羅啼癡啼(四十八)修離(四十九)修目仚(五十)達咩(五十一)達達咩(五十二)離婆(五十三)遮婆離(五十四)阿㝹舍婆離(五十五)佛陀迦舍昵裘禰(五十六)佛陀迦舍裘禰(五十七)娑婆訶(五十八)

此是阿彌陀鼓音聲王大陀羅尼若有比丘比丘尼清信士女常應至誠受持讀誦如說修行行此持法當處閑寂洗浴其身著新淨衣飲食白素不噉酒肉及以五辛[5]當修梵行以好香華供養阿彌陀如來及佛道場大菩薩眾常應如是專心繫念發願求生安樂世界精勤不怠如其所願必得往生

彌勒部[6]第四

七佛所說神呪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所說陀羅尼名閻摩兜([7]晉言解眾生[8]繫縛)現在病苦悉得消除能却障道拔三毒箭九十八使漸漸消除滅度三有流現身得道即說呪曰

支不多奈帝 閻浮支奈帝 蘇車不支奈帝 杌耆不支奈帝 烏蘇多支奈帝 娑遮不支奈帝 閻摩賴長支奈帝 阿恕婆賴長支奈帝 恕波帝支奈帝莎訶

誦此呪三遍縷五色結作二結繫項此陀羅尼四十二億諸佛所說若諸行人能書寫讀誦此呪者現世當為千佛所護此人命終[9]以後不墮惡道當生兜率天上面覩彌勒又有眾生能修行此呪者斷食七日純服牛乳中時一食更無雜食一日夜六時懺悔先所作億千[10]姟劫所有重罪一時都盡得見千佛手摩其頭即與授記宿罪殃惡悉滅無餘

願見彌勒佛呪(西國三藏口授得之)

南無彌[11]帝隷耶夜 菩提薩埵夜 哆[12]𭒟他 彌帝隸彌帝隸 彌哆囉摩那栖 彌哆囉 三皤鞞 彌哆嚕皤鞞 莎婆訶

觀音部[13]第五

觀世音隨心呪

南無曷囉𠶒那 怛囉夜 南無阿利耶 嘙盧吉帝 濕嘙囉耶 菩提薩埵耶 摩訶菩提 薩埵耶 摩訶迦嚧膩迦耶 怛𭒟他 多利多利 咄多利 咄咄多利咄利 薩婆訶

請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呪法

陀羅尼呪經云佛在舍衛國時有夜叉五頭面黑如墨而有五眼[14]拘牙上出吸人精氣眼赤如血兩耳出膿鼻中流血舌噤無聲食化麁澁六識閉塞為鬼所致人民被害以命投佛遂令請觀世音菩薩除去毒害一名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呪經此乃南宋時外國舶主[15]竺難提譯出經云一切眾生有三毒畏死畏病畏破梵行畏作十惡業牢獄繫閉水火鬼神所逼惱畏皆當歸依觀世音菩薩是故娑婆世界皆號為施無畏者有灌頂章句陀羅尼神呪畢定吉祥聞者獲益若欲誦者持齋奉戒不往女人穢念室處唯專念十方諸佛及七佛觀世音菩薩一心誦持現身得見觀世音菩薩諸願成就後生佛前長與苦別或於三七日七七日初立道場應六齋日建首莊嚴香泥塗地懸諸幡蓋安佛南向觀世音像別置東向日別楊枝淨水燒香散華行者當十人已還作之恐多嬈亂應西向席地地若卑濕安低脚床當脫淨衣左右出入洗浴竟著淨衣服當日日盡力供養若不辦者初日不可無施既安畢已各執香鑪一心一意向彼西方五體投地使明了音聲者唱請十方七佛觀音大勢至菩薩等我今已具楊枝淨水惟願大慈哀愍攝受願救我厄放大光明滅除癡[1]來至我所施我大樂我今稽首歸依奉請(如是三說)後復一心清淨其意專念西方觀音大勢至誦呪七遍云

𭊾陀 烏呼膩 摸呼膩 [2]閻婆膩 耽婆膩 安荼詈 般荼詈 首埤帝 般荼囉 婆私膩 多咥[3]他 寐梨 鞮首梨 迦波梨 佉鞮端耆 旃陀梨 摩登耆勒叉勒叉 薩婆薩埵 薩婆[4]邪啤 娑訶

多荼咃 伽帝伽帝 膩伽帝 修留修留毘 勒叉勒叉 薩婆薩埵 薩婆婆耶啤 [5]沙呵

若能潔淨身心善誦此呪感得觀音大[6]大慈大悲游戲神通來於五道[7]常以善習普救一切離生死苦得安樂處脫諸煩惱到涅槃岸

第二更稱三寶名字誦破惡業障罪呪云

南無佛陀 南無達摩 南無僧伽 南無觀世音 菩提薩埵 摩訶菩提薩埵

大慈大悲惟願愍我救護苦惱亦救一切怖畏眾生令得大護

[8]𭉐咃 阿呼膩 摸呼膩 閻[9]浮膩 耽婆膩 阿婆熙(虛祇反) 摸呼膩 分荼梨 般荼梨 [10]輪鞞帝 婆私膩 休樓[11]休樓 分荼梨 兜樓兜樓 般荼梨周樓周樓 般荼梨 豆富豆富 般荼囉 婆私膩 矧墀(直資反)跈墀(乃軫反)膩跈墀 薩婆訶婆耶羯多 薩婆[12]常婆娑陀 阿婆耶 卑離陀閉殿娑訶

佛言若四部弟子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誦此神呪一遍至七七遍身心安隱一切業障如火燒薪永盡無餘乃至三毒亦得消伏如經廣說

第三更稱三寶名誦六字章句呪云

𭉐咃 安陀詈 般質雌 難多詈 婆伽詈 阿盧禰 薄鳩詈 莫鳩隷 兜毘隷 娑訶

佛言若四部弟子受諸苦惱一日至十日一月至五月淨心[13]係念歸依三寶三稱觀世音名誦持此呪一切禍對無不遠離解脫眾惱今世受樂後生見佛此呪乃是十方三世諸佛所說常為諸佛諸大菩薩之所護持若有聞者如說修行罪垢消滅現身得見八十億佛皆來授手即得無忘旋陀羅尼若有宿罪及現造惡極重業者夢中得見觀世音菩薩如大猛風吹於重雲得離罪業生諸佛前

第四更為說灌頂吉祥陀羅尼呪云

𭉐咃 烏耽毘詈 兜毘詈 耽埤 波羅耽埤 捺吒 修柰吒 枳[14]拔吒 牟那[15]邪 三摩邪檀提 膩羅 枳尸 婆羅鳩卑 烏詈 攘瞿詈娑訶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經呪受持書寫讀誦解說[16]即超越無量阿僧祇劫生死之罪消伏毒害不與禍對乃至具足善根生淨佛國案西域傳南海之濱有山寺觀世音菩薩常止其中隨有念者隨應如響無不感赴若至山寺斷食七日即見聖者親為說法良以斷食心猛故使感見通明如上行法斷食亦爾[17]

[18]滅罪部[19]第六

東方最勝燈王如來經云東方去此百千億佛剎過已有一佛剎名無邊華世界彼世界中有一佛名最勝燈王如來現在逍遙說法遣二菩薩來此娑婆世界一名大光菩薩二名甘露光菩薩佛言汝等二菩薩往向娑婆世界彼有一佛名釋迦牟尼將此陀羅尼章句說為諸眾生故安樂故功德故增益故名聞故生力故隨所意行故所受樂故不擾亂故不殺眾生故為𢺠護故而說呪曰

[20](上)[21](地也反)他優波[22]差泥 覩差泥 羅叉㝹瞿 波多(上)曳波囉闍婆隷闍(上)(上)隷闍婆隷摩(上)訶闍婆隷 闍婆楞伽帝 闍婆隷闍婆梨尼 摩訶闍婆梨尼

闍婆囉木仚娑利 摩娑利 阿迦 (上)隷摩迦(上)隸阿(上)(音溪)(上)仚那(上)仚娑(上)婆隷 摩訶娑婆隷 三婆離 郁句 目句 三摩帝 摩訶三摩帝帝 三摩帝 摩訶三摩帝 摩訶闍婆隷 娑曳 娑羅彌 目句奢彌 摩訶奢彌 三摩[1]弟 摩訶三摩弟 三目避 毘目避 阿囉細 摩訶阿羅細 摩那(上)細 摩那細 摩那細啼卑底 莎婆訶

爾時彼二菩薩受持此陀羅尼已譬如壯士屈申臂頃至釋迦牟[2]尼所恭敬禮已具申來意作是言或被諸鬼神惱害或被諸雜毒[3]虫害或蠱道病或有死屍病或有熱病自餘種種擾亂鬼病而最勝燈王如來遣我等將此陀羅尼呪來為諸眾生作利益故而說前呪爾時佛告阿難言汝持此呪為他解說宣通流布佛出世難值此呪復甚難聞若有人能受持此陀羅尼者火不能燒[4]仗不傷諸毒不害縣官不殺梵天不恚彼人七世常知宿命此呪過去七十七億諸佛所說若有人毀謗此呪者即是毀謗彼等諸佛若有鬼神不敬重此呪者或與我奪某甲威力者或已呪奪不還者彼鬼神頭破作七分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比丘我今亦說陀羅尼章句為利益眾生故增長功德故增長威德故增長色故增長名聞故增長力故隨意受樂故隨行受安樂故不擾亂故不殺害故守護故而說呪曰

[5](上)[6]𭉐他阿知(上)跋知(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吒羅 跋泥 恀羅[7]跂泥 覩多羅(上)曳阿羅(上)婆枳 [8]吒 枳吒荼枳羅婁迷呼盧迷娑(上)隸摩訶娑隸差迷 摩訶差迷梨隷 [9]嗘隷 [10]𭥲隷嗘(虛爾反)隸 寐隸 伊隸(上)尸隸尸隷 尸尸利尸羅跋知(上)(上)滯婆(上)滯那(上)滯俱(上)那滯頗那(上)跋帝波(上)那跋帝(上)阿迦細摩迦細迦細迦娑(上)迦細頗細頗娑(上)頗細摩訶頗娑(上)頗細伊(上)泥寐泥多恀多恀波多恀多婆多恀莎婆訶

爾時佛告阿難汝持此呪為他解說宣通流布佛告阿難聞此陀羅尼復倍甚難若有人能受此呪復倍為難若有人能受持讀誦能為他人宣通解說彼人能知未來二十一世之事此陀羅尼過去九十九億諸佛所說若有人毀謗不信行者彼人則為毀謗過去諸佛若有人受持此呪結戒守護作法尚能令彼枯樹生枝柯華葉果子何況有識眾生受持此呪而不差者無是處耶歸命一切諸佛願我成就此呪莎婆訶

爾時世尊復說呪曰

(上)[11]姪他 阿嘖(悼階反)婆嘖 吒稽吒囉稽 吒嚧末底 覩嚧末底 兜隷 覩羅兜隷婆隷娑(上)隷 覩隷 度隷 度度隷蘇(上)隷婆 哂[12]哂婆哂利 [13]溪利 畢利 底利 莎婆訶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若有人受持此呪為他宣通彼人得知二十八世之事此陀羅尼過去[14]殑伽河沙諸佛所說若有人毀謗此呪則是毀謗彼等諸佛則為捨彼諸佛一切諸天龍鬼神縣官劫賊諸毒[15]蠱等皆不能害一切諸惡疾病亦不能害[16]唯除宿殃所造業報(略[17]說功德廣說在經)

大方等經七佛說滅罪呪

離婆離婆帝 𬽦𬽦呵帝 陀[18]羅離帝 尼呵羅帝 毘摩離帝莎訶

右此二呪諸佛共說功能利益滅罪除障備在經文不具說

新翻大般若經第五百七十一第六分云

爾時最勝天王復白佛言諸菩薩摩訶薩行[19]般若波羅蜜多修何等行護持正法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若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行不違言尊重師長隨順正法調柔志性純質諸根寂靜遠離一切惡不善行修習善根名護正法天王當知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身語意三業慈悲不拘利譽持戒清淨遠離諸見名護正法天王當知若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心不隨愛恚怖癡行名護正行修習慚愧名護正法說法修行皆如所聞名護正法天王當知三世諸佛為護正法說陀羅尼𢺠護天王及人王等令護正法[20]久住世間與諸有情作大饒益陀羅尼曰

呾姪他 阿虎洛 尼洛罰底(丁履反下同)虎剌[21]挐莎(去聲呼下同)窶荼者遮[22]者遮 折(支熱反)尼 阿奔([23]音聲呼)若剎多剎多剎延多剎也莎訶[24]陵末尼羯洛 鄔魯 鄔魯罰底迦 邏跋底迦 阿鞞奢底尼 莎剌尼杜闍 杜闍末底 阿罰始尼罰尸罰多罰多奴娑理尼 部多奴悉沒栗底 提罰多奴 悉沒栗底 莎訶

天王當知此大神呪能令一切人非人等皆得安樂此大神呪三世諸佛為護正法及護一切人非人等令得安樂以方便力而當說之是故天王及人王等為護正法久住世故自身眷屬得安樂故國土有情無災難故各應精勤至誠誦念如是則令怨敵災難魔事法障皆悉[1]銷滅由斯正法久住世間與諸有情作大饒益云云

五百七十八第一般若理趣分云云爾時如來即說神呪

納慕薄伽筏帝(一)鉢剌壤波羅預多曳(二)薄底(丁履[2]反)[3](七[4]男反)羅曳(三)罨跛履弭多窶拏曳(四)薩縛呾他揭多跛履布視多曳(五)薩縛呾他揭多奴壤多壤多邲[5]壤多曳(六)[6]怛姪他(七)鉢剌𠯋(一[7]第反下同)鉢剌𠯋(八)莫訶鉢剌𠯋(九)鉢剌壤婆娑羯囇(十)鉢剌壤路迦羯囇(十一)案馱迦囉毘談末埿(十二)悉遞(十三)蘇悉遞(十四)悉殿都漫薄伽筏底(十五)薩防伽孫達囇(十六)薄底筏(十七)鉢剌娑履多喝悉帝(十八)參磨涇嚩娑羯囇(十九)[8]勃陀勃𭈪([9]二十)𭈪𭈪(二十一)劍波劍波(二十二)浙羅浙羅(二十三)曷邏[10]嚩邏嚩(二十四)[11]阿揭車阿揭車(二十五)薄伽筏底(二十六)麼毘濫婆(二十七)莎訶[12](二十八)

如是神呪三世諸佛皆共宣說同所護念能受持者一切障滅隨心所欲無不成辦疾證無上正等菩提爾時如來復說神呪

納慕薄伽筏帝(一)鉢剌壤波[13]囉弭多曳(二)[14]怛姪他(三)牟尼達謎(四)僧揭洛訶達謎(五)遏奴揭洛訶達謎(六)毘目底達謎(七)薩馱奴揭洛訶達謎(八)吠室洛[15]末拏達謎(九)參漫多奴跛履筏剌呾那達謎(十)窶拏僧揭洛訶達謎(十一)薩縛迦羅跛履波剌那達謎(十二)莎訶(十三)

如是神呪是諸佛母能誦持者一切罪滅常見諸佛得宿住智疾證無上正等菩提爾時如來復說神呪

納慕薄伽筏帝(一)鉢剌壤波囉弭多曳(二)怛姪他(三)[16]麗曳(四)室麗曳(五)室麗曳(六)室麗[17]曳細(七)莎訶[18](八)

如是神呪具大威力能受持者業障消除所聞正法總持不忘疾得無上正等菩提

此下三呪西京興善寺大唐翻經僧玄摸法師於波頗三藏及餘大德婆羅門所口決正得諸經先無正本舊依婆羅門所翻得為文訛略不依正梵故更譯之雖有[A1]增減不勞致惑

第一大般若呪云

南無薄伽嘙帝 摩訶鉢囉慎若波羅蜜多𧜟頞鉢 唎蜜多 瞿[19]邪𧜟薩嘙怛他伽多鉢 唎脯唎多𧜟 薩嘙怛他伽多慎若多毘慎若多𧜟 但姪他(地夜反)鉢囉慎喏(而制反)摩訶鉢囉慎[20]喏 [21]鉢囉慎若婆塞羯㘑鉢囉慎若盧迦羯㘑 頞鉢囉慎若南毘陀沬埿悉提 蘇悉提 悉佃都曼薄伽嘙底 薩囉𩿶([22]鳥剛反)伽孫達㘑薄底薄[23]㗫㘑鉢囉娑唎多曷薩帝 三摩涅囉薩那羯㘑 怛姪他 [24]𮈖𮈖姪 悉姪悉姪 劍波劍波折羅折羅囉婆囉婆阿揭車阿揭車薄伽婆底磨毘藍嘙 [25]蘇嘙訶

此呪功德諸經具說受法別傳呪句二十七字六十二[26]今譯得一百七十一字字有加減不須驚怪西方大德具正斯文受持此呪者須造一軀般若母像當取無子[27]楮木作像端坐種種莊嚴展右手用齋日造像匠須持八戒齋法[28]彩色中不得用膠只得用胡桃油熏陸香及乳汁等欲持此呪者香泥塗地須新瓦瓶八口須時華散著道場所并插著瓶瓶中著八種漿石榴[29][30]萄乳汁酪蜜石[31]蜜甘蔗等漿并作種種素食分作八分燒種種名香供養形像并然八支[32]蘇燈其誦呪人著淨潔衣持戒七日以前日夕燒香禮拜誦呪滿一萬遍過七日後一日斷食於此日夜誦呪滿八千遍下前飲食行此法時於夢中見般若母像隨願皆得成就

第二滅罪招福呪

娜謨曷囉([33]上)跢娜(一)怛囉[34](上)(余[35]者反)(戈可反下同二)娜麼(莫我反)腎穰(如何反)娜娑伽([36]上)(上)裴嚧者[37](三)怛他揭多夜(四)娜麼阿唎耶跋盧枳羝(五)鑠筏囉夜(六)菩提(徒儞反)薩跢婆夜(七)莫訶薩跢婆夜(八)莫訶迦嚕嬭(奴綺反)迦夜(九)那麼薩囉(上)(符可[38]反)怛他揭羝驃(比[39]胡反十)曷囉(上)囉喝馱(上)(比可反十一)三藐三菩(上)提驃([40]比胡反十二)跢姪他(十三)[41](十四)(上)囉馱囉(十五)(徒爾反)唎提唎(十六)杜嚕杜嚕(十七)伊䶩皤䶩(十八)者黎者黎(十九)鉢囉(上)者黎鉢囉者黎(二十)矩蘇迷(二十一)矩蘇(上)麼跋嚟(二十二)[42]伊離(上)弭離(上二十三)只離只知(上二十四)闍羅(上)麼跋捺夜(二十五)鉢囉(上)[43]未輸馱(上)薩跢皤(二十六)莫訶迦嚕嬭迦(二十七)莎婆訶(二十八)

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有讀誦此呪晝夜精勤勿令忘失於晨朝時先淨澡浴若不澡浴當淨嗽口澡洗手面善持此呪現身即得十種果報一者身當無病二者常為十方諸佛[44]憶念三者一切財物衣服飲食自然充足常無乏少四者破一切怨敵五者能使一切有情[45]者皆生慈心六者一切蠱毒熱病不能侵害七者一切刀[1]杖不能為害八者一切水難不能為溺九者一切火難不能燒害十者不受一切橫死復得四種果報一者臨命終時得見十方無量諸佛二者永不墮地獄三者不為一切禽獸所噉四者命終之後生無量壽國若有在家出家犯四重五逆必能依法潔淨身心讀誦此呪一遍乃至多遍一切根本重罪悉得除滅除不至心

第三禮佛滅罪呪亦名佛母呪

[2](上)([3]上)達奢(書何反)那𤙖(一)菩陀俱致那𤙖(二)烏𤙖(三)戶嚕戶嚕(四)悉馱嚧者儞(五)[4](上)([5]上)婆囉(上)(六)娑達儞(七)(上)婆訶(八)

此呪十俱[6]胝諸佛所說(一俱胝百億也)

我今亦為憐愍一切眾生持此呪者能令一切瞋惡眾生[7]皆悉歡喜若能日日三時誦呪禮拜者勝禮千萬俱胝諸佛功德命終之後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前翻本云臨命終時得諸佛來迎未來賢劫千佛一一皆得親承供養但有人能常誦此呪者最是不可思議

雜呪部[8]第七

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呪經(已下並出陀羅尼雜集經錄)

爾時如來初成正覺有一大梵天王來詣佛所敬禮佛足而作是言

南無佛陀耶  南無達[10]摩耶
南無僧伽耶  我禮佛世尊
照世大法王  在於閻浮提
最初說神呪  甘露淨勝法
及禮無著僧  已禮牟尼足
即時說偈言  世尊諸如來
聲聞及辟支  諸仙護世王
大力龍天神  如是等諸眾
皆於人中生  有夜叉羅剎
[11]常喜[12]㗖人胎  非人王境界
[13]力所不制  能令人無子
傷害於胞胎  男女交會時
使其意迷亂  懷妊不成就
或歌羅安浮  無子以傷胎
及生時奪命  皆是諸惡鬼
為其作嬈害  我今說彼名
願佛聽我說

第一名彌酬迦 第二名彌伽王 第三名騫陀 第四名阿波悉[14]摩羅 第五名牟致迦 第六名摩致迦 第七名闍彌迦 第八名迦彌尼 第九名梨婆坻 第十名富多那 第十一名曼多難提 第十二名舍究尼 第十三名揵吒波尼 第十四名目佉曼荼 第十五名藍婆

此十五鬼神常游行世間為嬰[15]孩小兒而作於恐怖我今當說此諸鬼神恐怖形相以此形相令諸小兒[16]並生驚畏

彌酬迦者其形如牛

彌伽王者其形如師子

騫陀者其形如鳩摩羅天

阿波悉[17][18]羅者其形如野狐

牟致迦者其形如獼猴

摩致迦者其形如羅剎女

闍彌迦者其形如馬

迦彌尼者其形如婦女

[19]黎婆坻者其形如狗

富多那者其形如猪

曼多難提者其形如猫兒

舍究尼者其形如[20]

揵吒波尼者其形如雞

目佉曼荼者其形如薰狐

藍婆者其形如蛇

此十五鬼神著諸小兒令其驚怖我今當復說諸小兒怖畏之相

彌酬迦鬼著者令小兒眼睛迴轉

彌迦王鬼著者令小兒數數歐吐

騫陀鬼著者令小兒其兩肩動

阿婆悉魔羅鬼著者令小兒口中沫出

牟致[21]迦鬼著者令小兒把拳不展

摩致迦鬼著者令小兒自齧其舌

闍彌迦鬼著者令小兒喜啼喜笑

迦彌尼鬼著者令小兒樂著女人

黎婆坻鬼著者令小兒現種種雜相

富多那鬼著者令小兒眠中驚怖啼哭

曼多難提鬼著者令小[22]兒喜啼喜笑

舍究尼鬼著者令小兒不肯飲乳

揵吒波尼鬼著者令小兒咽喉聲塞

目佉曼荼鬼著者令小兒時氣熱病下痢

藍婆鬼著者令小兒數噫數噦

此十五鬼神以如是等形怖諸小兒及其小兒驚怖之相我皆已說復有大鬼神王名[23]旃檀乾闥婆於諸鬼神最為上首當以五色線誦此陀羅尼一遍一結作一百八結并書其神鬼名字使人齎此書線語彼使言汝今疾去行速如風到於四方隨彼十五鬼神所住之處與旃檀乾闥婆大鬼神王令以五[1]縛縛彼鬼神兼以種種美味飲食香華燈明及以乳粥供養神王

爾時大梵天王復白佛言世尊若有女人不生男女或在胎中失壞墮落或生已奪命此諸女等欲求子息保命長壽者常當繫念修行善法於月八日十五日受持八戒清淨洗浴著新淨衣禮十方佛至於中夜以少芥子置己頂上誦我所說陀羅尼呪者[2]令此女人即得如願所生童子安隱無患盡其形壽命不中夭若有鬼神不順我呪者我當令其頭破為七[3]如阿[4]梨樹枝即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呪曰

𭉐咃 阿伽囉 伽泥 那伽伽泥 娑樓隷 祇隷 伽婆隷 鉢隷 不隷 羅[5]收禰 脩羅俾 遮羅俾 婆陀尼 波[6]囉阿曷利沙尼那易 彌那易 蘇婆訶

世尊我今說此陀羅尼呪護諸童子令得安隱[7]獲其長壽故

爾時世尊一切種智即說呪曰

𭉐咃 菩陀菩陀菩陀 㝹摩帝 菩提菩提 摩隷 式叉夜娑舍利 娑達禰 娑羅地 頭隷頭頭隷波臘多頭隷 舍摩膩 [8]扠鞞扠隷 波臘帝扠藍舍彌帝 槃他槃絺 波呵膩 祇摩膩 陀波膩 蘇婆訶 膩婆[9]羅膩 蘇婆訶

[10]世十五鬼神常食血肉以此陀羅尼呪力故悉皆遠離不生惡心令諸童子離[11]於恐怖安隱無患處胎初生無諸患難誦此呪者或於城邑聚落隨其住處亦能令彼嬰孩小兒長得安隱終保年壽南無佛陀成就此呪護諸童子不為諸惡鬼神之所嬈害一切諸難一切恐怖悉皆遠離蘇婆訶時此梵天聞說此呪歡喜奉行

陀羅尼集經

佛說止女人患血至[12]因陀羅尼呪[13]

那摸薩利婆 伏陀侽 鼻悉侈𠼝拏 哆地夜 他 至利𡄣[14]注路𡄣 禰㒧跛禰㒧 莎婆訶 帝使仛兜 路地嚂 婆帝[15]劍 裨帝劍絁㒧沙咩劍娑禰婆帝劍 薩利婆伏陀侽 坻祇那 帝使仛兜 路地濫 磨娑羅婆兜 末伽羅兜 摩婆呵兜 莎婆呵

若行此法須用緋線為繩呪七遍作七結繫腰血即止治宣下血

佛說婦人產難陀羅尼呪

目多修利夜 赦尸伽羅 悉侈 囉[16]睺失旃陀羅 波羅目至也兜目多薩婆婆婆 佛圖那梨伽羅 波羅目遮也兜 多[17]𭊾他 阿吒毘莎呵 婆吒莎呵 阿吒婆 婆吒毘 莎呵 慕遮因地利夜 伽多嬭 毘舍厲夜 婆婆兜舍利夜 移遮舍 阿餘摩夜 伊咩遮摩怒妙 舍盧夜 薩鞞舍盧 波羅[18]目遮兜 莎訶

行此呪法者呪油七遍塗產[19]生所兒即易出

佛說除災患諸邪惱毒呪

[20]𮢥摩夜輸盧多咩 迦悉底 三摩夜婆伽𮢥 舍羅婆悉劍 鼻呵囉坻悉摩 [21]拔多婆禰 阿那他比荼 達拖囉咩 多多羅婆伽𮢥 此[22]閦𠲸曼多羅耶坻悉摩 污其履奚拏多婆摩難大伊 [23]楞沙荼叉梨劍 [24]似淡陀羅夜 婆遮夜 伽羅呵夜鉢利夜不那 鉢梨於遮仳悉侈梨拏 三婆羅 迦舍耶 多地夜他睒鞞㒧啖鞞㒧 吒吒支 吒吒支 莎婆訶

行此法用者須黑羊毛繩呪七遍繫左臂若無羊毛用皂線亦得若患熱病三四日呪黑線繫左臂若患頭痛誦呪七遍以手摩之若患耳聾呪木七遍塞之若牙痛呪楊枝七遍嚼之若患腹痛呪鹽湯七遍服之若患產難呪黑線七遍繫其咽兒即易[25]若患宿食不消以手呪摩即便吐下若患餘災難即能護身不畏水火刀兵毒獸一切諸惡悉不能害除不用心不慎口味穢惡不淨者即無神驗

佛說多聞強記陀羅尼呪

浮多弗嘙 摩難肇 頞帝[26]收嚧 那摩仳[27]扷 達𡆗囉 闍婆浮嘙 娑伊曼 仳扷波羅頭使迦梨使多 地夜[28]地悉地 那薩坻 頞三坻 迦致鼻迦致 不祚捭夜[29]羅坻 阿伽坻三摩奚坻 悉地三摩比坻

佛告阿難若行此法汝取婆囉彌支多翅(白[30][31]梨勒)畢鉢梨三物合清晨呪滿一千遍[32]蘇蜜和服即得一聞受持

觀世音菩薩行道求願陀羅尼呪

南無羅多那 哆羅耶耶 南無阿利耶 婆盧吉[1]底 奢婆羅耶 菩提薩埵耶 摩訶菩提薩埵耶 摩訶薩捶耶 摩訶迦留尼迦 多[2]𭊾他 烏蘇咩沙陀耶 蘇彌婆帝婆陀耶 守吉利娑陀耶 守鞞娑陀耶 伊斯彌斯悉纏[3]泥波羅耶唓 悉婆訶

[4]此行之法於觀世音[5]以香泥塗地香華供養日夜六時誦之於一時中誦滿百二十遍隨其所求觀世音菩薩以其行人應現其身令其得見所求得皆如願本心

乞雨陀羅尼呪

大雲經云爾時世尊神通力故起四黑雲甘雨俱遍興三種雲謂下中上發甘雨聲如天伎樂一切眾生之所樂聞爾時世尊即說呪曰

羯帝 波利羯帝 僧羯帝 波羅僧羯帝 波羅卑 羅延帝 三波羅卑羅延坻 娑羅娑羅波娑羅波娑羅 摩閔闍摩閔闍遮羅坻[6]遮羅坻 波遮羅抵波遮羅坻 波遮羅坻 三波羅遮羅坻 比提嘻梨嘻梨 薩隷𨢘 薩隷𨢘 富嚧[7]富嚧 莎訶

若有諸龍聞是呪已不降甘雨者頭破作七分

[8]止齒痛陀羅尼呪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比丘僧南無舍利弗[9]兜樓摩訶目連比丘南無賢者覺意名聞遍十方北方揵陀摩訶衍山彼有蟲王名羞休無得在其牙[10]彼當遣使者莫敢食其牙齒及在牙根牙中牙邊蟲若不速下器中頭破作七分如鳩羅勒繕梵天勸助是呪南無佛[11]今我所呪即從如願若行此法以淨水含呪一遍便吐器中即止

呪穀子種之令無螽蝗災起陀羅尼[12]

多擲咃 婆羅跋題 那蛇婆提

若欲種時取種子一升呪二十一遍[13]投著[14]大種子中種之終不被蟲食無有災[15]

呪田土陀羅尼

南無佛陀蛇 南無達摩蛇 南無僧伽蛇 南無彌留竭脾 菩提薩埵怛提咃耽婆佛耆 比律咤佛耆 具其梨比律咤佛耆 彌樓闍婆 竭𠾇波佛耆呼夢阿泥婆佛耆 摩羅阿[16]跋多佛尼夢浮佛耆

若恐田苗不好者以此陀羅尼呪土一斛滿二十一遍以土散穀上并令諸惡鬼不得吸此穀精稼食此穀者頭破作七分能除一切災蝗諸惡不起

呪蛇[17]蠍毒陀羅尼

南無勒那奄婆羅等拏 多擲咃 休婁浮泥婁浮 呵梨呵梨[18]呵 莎訶 南無居力拏移奄勒那 多擲咃 [19]因縷利 頻縷利浮 莎訶

以此陀羅尼呪之三七呪一七遍與水一口呪三遍與水三口即愈

療百病諸毒陀羅尼呪

南無觀世音菩薩 [20]怛提咃 阿羅尼 多羅尼 薩[21]筏豆咤 筏羅尼 薩筏[22]達咤 般宕彌 [23]邪筏陀梨 南沒遮彌悉但兜 曼咃波陀 莎訶

行此法者當用白縷誦一遍結一結誦七遍結七結若有病苦者繫著咽下百病諸毒悉得除愈

觀世音菩薩說滅罪得願陀羅尼呪

南無勒囊利蛇蛇 南無阿利蛇 婆路吉坻舍伏羅蛇 菩提薩埵蛇 摩訶薩埵蛇 多擲哆 兜流兜流 阿思 摩思摩利[24]尼 [25]氏波摩[26]利 豆豆脾 那慕那慕 莎呵

若行此法於觀世音菩薩像前燒好沈水香至心懺悔於六時中禮誦行道時時中各誦三遍能滅無始已來一切罪業獲大功德不可思議欲求所願如願必得

觀世音菩薩說除卒得腹痛陀羅尼呪

南無勒囊利蛇蛇 南無阿利蛇 婆路吉坻 舍伏羅蛇 菩提薩埵蛇 摩訶薩埵蛇 多擲哆 究之究之 羅之羅之 阿那三婆陀尼移 莎訶

若人卒得腹痛病困宜急呪鹽水三遍令腹痛者飲之其痛即差

觀世音菩薩說除中毒乃至已死陀羅尼呪

南無勒囊利蛇蛇 南無阿利蛇 婆路吉坻 舍伏羅蛇 菩提薩埵蛇 摩訶薩埵蛇 多擲哆 莎梨 莎梨 毘莎梨毘莎梨 薩婆毘沙那舍尼 莎訶

若人被諸雜毒中毒欲死若已死者急以此呪呪於耳中即差縱暴死還蘇

觀世音菩薩說除種種癩病乃至傷破陀羅尼呪

南無勒囊利蛇蛇 南無阿梨蛇 婆路吉坻 舍伏羅蛇 菩提薩埵蛇 摩訶薩埵蛇 多擲哆 修目[27]企 毘目企 休流 休流 修目流 比修目流 輸那濘 毘輸那濘 摩思多婆兜摩首羅兜 摩當坻 婆波坻 多婆首 沙兜 莎訶

若人癩病若白癩若赤癩至誠懺悔行道常誦即[1]若狂嚙齒若身瘡病若被刀箭傷瘡破壞以此神呪呪土塗上即差

觀世音菩薩說呪五種色菖蒱服得聞持不忘陀羅尼[2]

南無勒囊利蛇蛇 南無阿利蛇 婆路吉坻 舍伏羅蛇 菩提薩埵蛇 摩訶薩埵蛇 多擲哆 虔踟富那離 波羅婆離 莎訶

於觀世音菩薩像前燒上沈水香至誠呪白菖蒱根滿八百遍服之得聞持不忘自外黑赤青黃四種菖蒱亦有別呪文煩不述

療腋臭鬼呪

若多奴知(一)睺睺睺睺多奴知(二)浮流流流流多奴知(三)摩賴帝多奴知(四)阿那那那多奴知(五)莎訶(六)

若行此法用石灰三升苦酒三[3]槃上和呪三七遍團之更互[4]替易男安左腋下女安右腋下即差

療瘧病鬼呪

須蜜多(一)阿膩吒(二)迦知膩吒(三)[5]烏呼那須蜜多(四)支波呼睺須蜜多(五)伊知膩吒吒須蜜多(六)莎訶

若行此法須五色縷線呪作七結若痛從頭下先繫[6]頂繫[7]脚手[8]火急之呪水三遍𠹀之即差

療不得下食鬼呪

胡摩兜(一)烏奢睺睺胡摩[9]兜阿㝹[10](二)羯卑胡摩兜[11]羯卑胡摩兜(三)破波羅胡摩兜(四)莎訶(五)

須呪水七遍與病人飲之無過三五度即差

佛說神水呪療一切病經

南無佛 南無法 南無比丘僧 南無過去七佛 南無諸佛 南無諸佛弟子 南無諸賢聖師 南無諸賢聖弟子(兼誦七[12]佛) 第一[13]維衛佛 第二[14]式棄佛 第三隨葉佛 第四拘留秦佛 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第六迦葉佛 第七釋迦牟尼佛

此是佛說神呪隨呪井池河泉呪之三遍飲者百病皆除

觀世音菩薩說隨願陀羅尼呪

南無觀世音菩薩 坦提咃呿羅婆多呿羅婆多 伽呵婆多 伽婆多 伽[15]筏多 莎訶

行此法者應須潔淨三業在於[16]淨處佛堂塔院專精禮拜繞塔誦是陀羅尼滿一萬二千遍當見觀世音菩薩一切所願隨意皆得也

佛說呪泥塗兵陀羅尼

多擲哆 伊利富利持利富倫提 阿味哹 摩味哹 婆味哹 比至味哹 比思坻哹 摩叱提哹 烏思羅婆味哹 莎訶

若有人欲入賊中呪泥三遍以塗其身若塗幢麾幡鼓角伎樂必能得勝若為毒蟲所嚙若有被毒若身有腫處以呪泥塗之用青黛規院其上即差

頌曰

沈痾誠已久  [17]痼病實難痊
四魔恒相嬈  六賊競來牽
困厄無人救  惟忻大慈憐
遙愍愚心網  振錫遠乘煙
授茲甘露藥  邪[18]道莫能先
消災除業累  拔濟苦相煎
恩流振玄教  [19]並利該大千
自非神呪力  何能益延年

法苑珠林卷第[20]六十

[21](上聲下同)謨菩(上聲下同)陀夜(藥可切下同)那謨馱(上聲)(上聲下同)(上聲)夜那謨僧伽夜那摩阿弭多婆(上聲)夜跢(丁同切下同)他伽(上聲下同)多夜阿(上聲下同)囉訶(上聲)(上聲)三藐三菩陀夜跢姪他(地也切下同)阿弭唎羝阿弭唎都婆鼙(菩迷切下同)阿弭唎哆三婆鼙阿弭唎哆鼻(菩迷切)(上聲)囒羝伽弭儞伽伽那稽(居移切)唎夜迦(上聲下同)唎婆(上聲)囉皤(薄何切)皤波跛叉(楚我切)焰迦唎(一切惡業盡也)娑婆訶(公可反)

[22](上聲)姪他阿知(上聲下同)跋知那(上聲下同)知俱(上聲下同)那知迦(上聲下同)那知吒羅跋泥恀羅跋泥都多羅(上聲下聲)曳阿羅婆枳吒(上聲)枳吒荼枳羅婁迷 呼盧迷娑(上聲下同)隸摩訶娑隷差迷帝訶差迷 梨隸婁梨隷嗘隷 脂隷嗘(虛爾切)隷寐隷伊隷(上聲)尸隷尸隷尸尸利尸羅跋知阿(上聲)滯婆(上聲)滯那滯俱那滯頗那跋帝波(上聲)那跋帝(上聲)阿迦細摩迦細迦細迦娑迦細頗細頗娑頗細摩訶頗娑頗細伊(上聲)泥寐泥多恀多恀波多恀多婆多恀莎婆訶


校注

[0734011] 沙門釋【大】釋沙門【宋】 [0734012] 不分卷【明】 [0734013] 八【大】八之一【明】 [0734014] (此有部)二十五字【大】〔-〕【明】〔此有七部〕-【宮】 [0734015] 第一【大】〔-〕【明】 [0734016] 曚【大】矇【明】 [0734017] 真【大】則【宋】【元】【明】【宮】 [0734018] 誥【大】詰【宋】【宮】 [0734019] 羌【大】尤【宋】【元】【明】 [0734020] 焉【大】寫【宋】【元】【明】【宮】 [0734021] 梵天【大】天梵【明】 [0734022] 誦【大】〔-〕【明】 [0734023] 綸【大】輪【宋】【宮】 [0734024] 逐【大】遂【宋】【元】【明】 [0734025] 而【大】雨【宋】【元】【明】【宮】 [0734026] (膏雨瑞)九字【大】〔-〕【宋】【元】【明】【宮】 [0734027] 集【大】集福袪災【宋】【元】【明】【宮】 [0734028] 第二【大】〔-〕【明】 [0735001] 譌【大】*訛【宋】【元】【明】【宮】* [0735002] 室宇【大】觸手【宋】【元】【明】手【宮】 [0735003] 常【大】嘗【宋】【元】【明】【宮】 [0735004] 至【大】志【元】【明】 [0735005] 殷【大】般【宋】【元】 [0735006] 遣【大】遺【宋】【元】【明】【宮】 [0735007] 士【大】時【宋】【元】【明】【宮】 [0735008] 釋【大】有【宋】【元】【明】【宮】 [0735009] 餘【大】餘件【宋】【元】【明】 [0735010] 入聲【大】〔-〕【元】【明】 [0735011] 反【大】*切【明】* [0735012] 耶【大】那【宋】邪【宮】 [0735013] 羊多反【大】以遮反【宋】〔-〕【明】 [0735014] 邪【大】*耶【宋】*【元】*【明】* [0735015] 馱【大】純【宋】【元】【明】【宮】 [0735016] 揄【大】榆【宋】【元】【明】 [0735017] 𭧜【大】𠼝【宋】【宮】唎【元】【明】 [0735018] 伏【大】吠【宋】【元】【明】【宮】 [0735019] 底【大】疷【宋】【元】【明】【宮】 [0735020] 反【大】聲【宋】【元】【明】【宮】 [0735021] 必【大】以【宮】 [0735022] 上【大】土【宋】【元】【明】【宮】 [0735023] 馺【大】𭆱【宋】【宮】 [0735024] 盡【大】悉【宋】【元】【明】 [0735025] 其【大】有【宋】【元】【明】【宮】 [0735026] 彌陀部第三【大】〔-〕【宋】【元】【宮】 [0735027] 第三【大】〔-〕【明】 [0735028] 誦【大】讀誦【宋】【元】【明】【宮】 [0735029] 此呪明本大異依別附卷末 cf. P. 743c [21] [0735030] 反【大】反下同【宋】【元】【宮】 [0735031] 囉【大】囉(上)【宋】【元】【宮】 [0735032] 上【大】婆【宮】 [0735033] 善【大】菩【宋】【元】【宮】 [0735034] 跢【大】*哆【宋】【元】【宮】* [0735035] 底【大】夜【宋】【元】【宮】 [0735036] 胡【大】𧿟【宋】【元】【宮】 [0735037] 芽【大】牙【宋】【宮】 [0735038] 鮮【大】解【宮】 [0735039] 河【大】恒【宋】【元】【明】【宮】 [0736001] 慧【大】覽【宋】【元】【明】【宮】 [0736002] 筏【大】*茂【宋】【元】【明】【宮】* [0736003] 婆【大】娑【宋】【元】【明】【宮】 [0736004] 岥【大】𭭛【宋】【元】【明】【宮】 [0736005] 當【大】常【宋】【元】【明】【宮】 [0736006] 第四【大】〔-〕【明】 [0736007] 晉【大】此【明】 [0736008] 繫【大】纏【宋】【元】【明】【宮】 [0736009] 以【大】已【元】【明】 [0736010] 姟【大】垓【宮】 [0736011] 帝【大】勒【明】【宮】 [0736012] 𭒟【大】*姪【宋】【元】【明】【宮】* [0736013] 第五【大】〔-〕【明】 [0736014] 拘【大】鉤【宋】【元】【明】【宮】 [0736015] 竺【大】竹【宋】【元】【明】【宮】 [0737001] 闇【大】暗【宋】【元】【明】【宮】 [0737002] 明註曰閻南藏作鬪 [0737003] 他【大】咃【宋】【元】【明】【宮】 [0737004] 邪【大】婆邪【耶【宋】【元】【明】【宮】 [0737005] 沙【大】娑【宋】【元】【明】【宮】 [0737006] 勢【大】勢至【宋】【元】【明】【宮】 [0737007] 常【大】*恒【宋】*【元】*【明】* [0737008] 𭉐【大】𭊾【宋】【元】【明】【宮】 [0737009] 浮【大】婆【宋】【元】【明】【宮】 [0737010] 輪【大】輸【宋】【元】【明】【宮】 [0737011] 休樓【大】〔-〕【宮】 [0737012] 常【大】𠶒【宋】【元】【明】【宮】 [0737013] 係【大】繫【明】 [0737014] 拔【大】枝【宋】【元】【明】【宮】 [0737015] 邪【大】*耶【宋】【元】【明】【宮】* [0737016] 即【大】即得【宋】【元】【明】【宮】 [0737017] 卷第七十四終【明】 [0737018] 卷第七十五呪術篇第六十八之二首【明】 [0737019] 第六【大】〔-〕【明】 [0737020] 上【大】*〔-〕【明】* [0737021] 地也反【大】〔-〕【明】 [0737022] 差【大】*[怡-台+差]【宋】【元】【明】【宮】* [0738001] 弟【大】*第【宋】【元】【明】【宮】* [0738002] 尼【大】尼佛【宋】【元】【明】【宮】 [0738003] 虫【大】〔-〕【宋】【元】【明】【宮】 [0738004] 仗【大】杖【宋】【元】【明】【宮】 [0738005] 此呪明本大異依別附卷末 cf. P. 743c [22] [0738006] 𭉐【大】姪【宋】【元】 [0738007] 跂【大】䟦【宋】【元】【宮】 [0738008] 吒【大】吒(上)【宋】【元】【宮】 [0738009] 嗘【大】婁梨嗘【宋】【元】【宮】 [0738010] 𭥲【大】脂【元】 [0738011] 姪【大】𭉐【宋】【元】【明】【宮】 [0738012] 哂【大】洒【宮】 [0738013] 溪【大】嗘【宋】【元】【明】【宮】 [0738014] 殑伽【大】恒【宋】【元】【明】【宮】 [0738015] 蠱【大】蟲【宋】【元】【明】【宮】 [0738016] 唯【大】惟【明】 [0738017] 說【大】*述【宋】【元】【明】【宮】* [0738018] 羅【大】囉【宋】【元】【明】【宮】 [0738019] 般【大】深般【宋】【元】【明】【宮】 [0738020] 久【大】又【元】 [0738021] 挐【大】*拏【宋】【元】【明】【宮】* [0738022] 者遮【大】〔-〕【宋】【元】【明】【宮】 [0738023] 音【大】去【宋】【元】【明】【宮】 [0738024] 陵【大】陝【宋】【元】【明】【宮】 [0739001] 銷【大】消【元】【明】 [0739002] 反【大】反(下同)【宋】【元】【明】【宮】 [0739003] 攃【大】*𭢦【宋】【元】【明】【宮】* [0739004] 男【大】鬼【宋】【元】【明】 [0739005] 壤【大】壞【元】 [0739006] 怛【大】呾【宋】【元】【明】 [0739007] 第【大】弟【宋】【元】【明】【宮】 [0739008] 勃陀勃【大】𭈪㔜【宋】【元】【明】【宮】 [0739009] 二十【大】十二【元】 [0739010] 嚩【大】嚩曷【宋】【元】【明】【宮】 [0739011] 阿揭車【大】〔-〕【宋】【元】【明】【宮】 [0739012] 二十八【大】〔-〕【宋】【元】【明】【宮】 [0739013] 囉【大】*羅【明】* [0739014] 怛【大】*呾【宋】*【元】*【明】* [0739015] 末【大】未【宋】【宮】 [0739016] 麗【大】*囇【宋】【元】【明】【宮】* [0739017] 曳【大】*拽【宋】【元】【明】【宮】* [0739018] 八【大】〔-〕【宋】【元】【明】【宮】 [0739019] 邪【大】那【宋】【元】【明】【宮】 [0739020] 喏【大】若【宋】【元】【明】【宮】 [0739021] 鉢囉慎若【大】〔-〕【宋】【元】【明】【宮】 [0739022] 鳥【大】烏【宋】【元】【明】【宮】 [0739023] 㗫【大】際【明】 [0739024] 𮈖【大】*𭓋【宋】【元】【明】【宮】* [0739025] 蘇【大】薩【宋】【元】【明】【宮】 [0739026] 今【大】令【宋】【元】【宮】 [0739027] 楮【大】褚【宋】【元】【明】【宮】 [0739028] 彩【大】綵【宋】【元】【明】【宮】 [0739029] 葡【大】蒲【宋】【元】【明】【宮】 [0739030] 萄【大】桃【宋】【元】【宮】 [0739031] 蜜【大】蜜酒【宋】【元】【明】【宮】 [0739032] 蘇【大】酥【元】【明】 [0739033] 上【大】上聲下同【明】 [0739034] 上【大】*〔-〕【明】* [0739035] 者【大】夜【宋】【元】【明】【宮】 [0739036] 上【大】*上聲【明】* [0739037] 那【大】娜【宋】【元】【明】【宮】 [0739038] 反【大】〔-〕【宋】【元】【宮】 [0739039] 胡【大】朝【宋】【元】【明】【宮】 [0739040] 比胡反【大】上同【宋】【元】【宮】同上【明】 [0739041] 吽【大】𤙖【宋】【元】【明】【宮】 [0739042] 伊【大】伊(止)【宋】【元】伊上聲【明】伊(上)【宮】 [0739043] 未【大】末【宋】【元】【明】【宮】 [0739044] 憶【大】億【宋】【宮】 [0739045] 者【大】〔-〕【宋】【元】【明】【宮】 [0740001] 杖【大】仗【宋】【元】【宮】 [0740002] 上【大】*〔-〕【宋】*【元】*【明】* [0740003] 上【大】下【宋】【元】【明】【宮】 [0740004] 上【大】上(聲)【明】 [0740005] 上【大】上聲下同【明】 [0740006] 胝【大】*致【宋】【元】【明】【宮】* [0740007] 皆悉【大】悉皆【元】【明】 [0740008] 第七【大】〔-〕【明】 [0740009] 譯【大】釋【宮】 [0740010] 摩【大】*磨【明】* [0740011] 常【大】嘗【宋】【明】【宮】 [0740012] 㗖【大】噉【宋】【元】【宮】 [0740013] 力【大】士【宋】【元】【明】【宮】 [0740014] 摩【大】魔【宋】【元】【明】【宮】 [0740015] 孩【大】*姟【宋】【宮】* [0740016] 並【大】皆【宋】【元】【明】【宮】 [0740017] 摩【大】魔【明】 [0740018] 羅【大】〔-〕【宋】【元】【宮】 [0740019] 黎【大】*梨【明】* [0740020] 烏【大】鳥【宋】【宮】 [0740021] 迦【大】〔-〕【宋】【元】【宮】 [0740022] 兒【大】兒夜間【宋】【元】【明】 [0740023] 旃【大】*栴【元】【明】* [0741001] 縛【大】綵【宋】【元】【明】【宮】 [0741002] 令【大】〔-〕【宮】 [0741003] 分【大】〔-〕【宮】 [0741004] 梨【大】【宋】【元】【明】【宮】 [0741005] 收【大】叉【元】 [0741006] 囉【大】羅【元】【明】 [0741007] 獲【大】護【宋】【元】【明】【宮】 [0741008] 扠【大】*收【宋】【明】【宮】*叉【元】* [0741009] 羅【大】囉【宋】【元】【明】【宮】 [0741010] 世【大】此【宋】【元】【明】【宮】 [0741011] 於【大】諸【元】【明】 [0741012] 因【大】困【宋】【元】【明】【宮】 [0741013] 曰【大】〔-〕【宋】【元】【明】【宮】 [0741014] 注【大】𠰍【明】 [0741015] 劍【大】*鐱【宋】【元】【明】【宮】* [0741016] 睺【大】候【宋】【宮】侯【元】【明】 [0741017] 𭊾【大】𭉐【宋】【元】【明】【宮】 [0741018] 目【大】自【宋】【元】【明】【宮】 [0741019] 生【大】門【宋】【元】【明】【宮】 [0741020] 𮢥【大】*㕨【宋】【元】【明】【宮】* [0741021] 拔【大】抵【宋】【元】【明】【宮】 [0741022] 閦【大】[門@瓜]【宋】【元】【明】【宮】 [0741023] 楞【大】㗄【宋】【元】【明】【宮】 [0741024] 似【大】仳【宋】【元】【明】【宮】 [0741025] 生【大】出【宋】【元】【明】【宮】 [0741026] 收【大】叉【元】【明】 [0741027] 扷【大】*狀【宋】【元】【明】【宮】* [0741028] 地【大】他【宋】【元】【明】【宮】 [0741029] 羅【大】囉【宋】【元】【明】【宮】 [0741030] 呵【大】可【宋】【宮】 [0741031] 梨【大】【宋】【宮】 [0741032] 蘇【大】酥【元】【明】 [0742001] 底【大】汦【宋】【元】【明】【宮】 [0742002] 𭊾【大】𭉐【宋】【元】【明】【宮】 [0742003] 泥【大】呢【宋】【元】【明】【宮】 [0742004] 此行【大】行此【宋】【元】【明】 [0742005] 像【大】像前【宋】【元】【明】【宮】 [0742006] 遮羅坻【大】〔-〕【宋】【元】【明】【宮】 [0742007] 富【大】羅【宋】【元】【明】【宮】 [0742008] 止【大】止牙【宋】【元】【明】 [0742009] 兜【大】𮅙【宋】【元】【宮】 [0742010] 齒【大】止【宮】 [0742011] 今【大】令【宋】【元】【明】【宮】 [0742012] 呪【大】〔-〕【宋】【元】【明】【宮】 [0742013] 投【大】穀【宋】【元】【明】【宮】 [0742014] 大【大】大種【宋】【元】【明】【宮】 [0742015] 蟥【大】蝗【明】 [0742016] 跋【大】拔【宋】【元】【明】【宮】 [0742017] 蠍【大】蝎【宋】【元】【明】【宮】 [0742018] 呵莎訶【大】莎呵【宋】【元】【明】【宮】 [0742019] 因【大】目【宋】【元】【明】【宮】 [0742020] 怛【大】坦【宋】【元】【明】【宮】 [0742021] 筏【大】*𠲎【宋】【元】【明】【宮】* [0742022] 達【大】建【宋】【元】【明】【宮】 [0742023] 邪【大】耶【宋】【元】【明】【宮】 [0742024] 尼【大】尼氐【宋】 [0742025] 氏【大】〔-〕【宋】【元】【明】【宮】 [0742026] 明註曰利下南藏有尼字 [0742027] 企【大】*𬽾【宋】【元】【明】【宮】* [0743001] 瘥【大】差【宋】【元】【明】【宮】 [0743002] 呪【大】〔-〕【宋】【元】【明】【宮】 [0743003] 升【大】斗【宋】【元】【明】【宮】 [0743004] 替易【大】易替【宋】【元】【明】【宮】 [0743005] 烏【大】鳴【宋】【元】【明】 [0743006] 頂【大】項【宋】【元】【明】【宮】 [0743007] 脚【大】脚繫【宋】【元】【明】【宮】 [0743008] 火【大】大【宋】【元】【明】【宮】 [0743009] 兜【大】兜(二)【宋】【元】【明】【宮】 [0743010] 二【大】〔-〕【宋】【元】【明】【宮】 [0743011] 羯卑胡摩兜【大】〔-〕【宋】【元】【明】【宮】 [0743012] 佛【大】佛名字【宋】【元】【明】【宮】 [0743013] 維【大】唯【宋】【元】【明】【宮】 [0743014] 式棄【大】唯式【宋】【元】【明】【宮】 [0743015] 筏【大】𠲎【宋】【明】【宮】𠰺【元】 [0743016] 淨【大】靜【宋】【元】【明】【宮】 [0743017] 痼【大】固【宋】【元】【宮】 [0743018] 道【大】見【元】【明】 [0743019] 並【大】普【宋】【元】【明】【宮】 [0743020] 六十【大】七十五【明】 [0743021] 此呪明本與麗本宋本元本大異依茲出 cf. P. 735c [0743022] 此呪明本與麗本宋本元本大異依茲出 cf. P. 738a
[A1] 增【CB】【麗-CB】僧【大】(cf. K39n1406_p0909c06)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