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相應部經典

[P.342]第十一 預流相應

第一 鞞紐多羅品

〔一〕第一 王[1]

一~二

舍衛城

「諸比丘轉輪王主宰四洲予以統治身壞命終後生善趣天世為忉利天之朋輩於歡喜園為天女眾所圍遶天之五欲[A1]豐足全備而住但亦四法不得成就不能解脫地獄不能解脫畜生不能解脫餓鬼趣不能解脫惡生惡趣墮處

諸比丘聖弟子依摶食而活著弊壞衣然成就四法於解脫地獄於解脫畜生於解脫餓鬼趣於解脫惡生惡趣墮處何為四法耶

[P.343]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也

於法成就證淨『世尊之法為善說現見不時來見引導智者應自知也

於僧成就證淨『世尊之聲聞眾為妙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直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應理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和敬行者謂四雙八輩者是世尊之聲聞眾為應請極應請應供養應合掌世間無上福田

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此乃成就四法

一〇

諸比丘於獲得四洲及獲得四法獲得四洲是不及獲得四法之十六分之一

〔二〕第二 預流[1]

※三

「諸比丘聖弟子如成就四法者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何為四法耶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五~六

於法於僧

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P.344]

諸比丘聖弟子成就此四法者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如是世尊說示如是善逝說已師說曰

有信有戒有淨信
若以如是觀法者
時經安樂之梵行
而於究盡可得至

〔三〕第三 長壽[1]

一時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蘭陀園

其時長壽優婆塞因病而困苦得重患

長壽優婆塞告乃父樹提居士曰

「居士去至世尊住處至已以我語向世尊之足行頭面禮『大德長壽優婆塞因病而困苦得重患彼向世尊之足行頭面禮』并白『願大德世尊哀愍去至長壽優婆塞住宅』」

「唯唯吾兒

樹提居士應諾長壽優婆塞來至世尊住處至已敬禮世尊坐於一方

坐於一方之樹提居士白世尊曰

「大德長壽優婆塞因病而困苦得重患彼向世尊之足行頭面禮彼白曰『願大德世尊哀愍之請至長壽優婆塞住宅』」世尊默然聽許

[P.345]

世尊著下衣持衣鉢來至長壽優婆塞住宅至已就設座坐已世尊對長壽優婆塞言曰

「長壽能忍否能耐否苦受有退不進知減退不知增進否

「大德難忍難耐病苦有進無退知增進而不知減退

「長壽然則汝當如是學『我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長壽汝當如是而學

「大德世尊所說之四預流支於我而有我亦與此法俱有大德我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長壽然汝依此四預流支更當修習六順明分法

長壽汝於此一切諸行當作無常觀無常即苦想苦即無我想斷想離貪想滅想而住長壽汝當如是學

「大德世尊所說之六順明分法於我有之我亦與此法俱有大德我於一切諸行以無常而觀無常即苦想苦即無我想斷想離貪想滅想而住

大德然則我滅後但念令此樹提居士滅困惑

[P.346]樹提居士曰

「吾兒長壽勿作如是念吾兒長壽唯對世尊之所說當善作意

一〇

世尊如是對長壽優婆塞教誡後即從座起離去

一一

長壽優婆塞於世尊離去未久即告命終

一二

有眾多之比丘來至世尊之住在處至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諸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長壽優婆塞略受世尊教誡後即已命終彼往何趣受何之生耶

「諸比丘長壽優婆塞為賢明於法隨法行以法事不惱於我

一三

諸比丘長壽優婆塞依五下分結盡為化生者也於彼處般涅槃由彼世得不還之法

〔四〕第四 舍利弗[1](一)

一時具壽舍利弗與具壽阿難住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具壽阿難於夕時分由宴默起至具壽舍利弗住處至已與具壽舍利弗俱相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言具壽舍利弗曰

「友舍利弗對依何法成就之彼眾生世尊予以作『是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記別耶

[P.347]「友對依四法成就之彼眾生世尊予作『是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之記別何為四法耶

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對依此四法成就之彼眾生世尊予作『是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之記別

〔五〕第五 舍利弗[1](二)

※二

具壽舍利弗來至世尊住處至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時世尊對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曰

「舍利弗預流支預流支之謂者舍利弗以何為預流支耶

「大德親近善士為預流支聽聞正法為預流支如理作意為預流支法隨法行為預流支

「善哉舍利弗善哉舍利弗親近善士為預流支聽聞正法為預流支如理作意為預流支法隨法行為預流支

舍利弗謂流流者舍利弗以何為流耶

「大德八支聖道為流也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A2]精進正念正定是

「善哉善哉舍利弗八支聖道為流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住正念正定是

[P.348]

舍利弗謂預流者預流者舍利弗以何為預流者耶

「大德成就此八支聖道者名之為預流者某甲名某甲姓之具壽

「善哉善哉舍利弗成就此八支聖道者名之為預流者某甲名某甲姓之具壽

〔六〕第六[1] 工匠

舍衛城因緣

其時眾多之比丘作世尊之衣思念「於三月後世尊將整衣出外遊行

其時有工匠[2]梨師達多與富蘭那因所需要而住於薩道卡(Sadhuka)村工匠梨師達多與富蘭那聞說「眾多之比丘為世尊做衣服思念『於三月後世尊將整衣出外遊行』

時工匠梨師達多與富蘭那令一男子佇立一旁并告之曰

「男子汝若見世尊應供正等覺者到來即告我等

彼男子佇立二三日始見世尊由遠方來見已來至工匠梨師達多與富蘭那住處至已向工匠梨師達多與富蘭那曰

「大德世尊應供正等覺者來矣

工匠梨師達多與富蘭那來至世尊住處至已敬禮世尊隨從於世尊之後

世尊離道路來至一樹下至已就坐設座工匠梨師達多與富蘭那再次[P.349]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工匠梨師達多與富蘭那白世尊曰

「大德聞世尊離舍衛城欲往拘薩羅遊行時以世尊遠離我等而不悅有憂大德聞世尊離舍衛城至拘薩羅遊行時以世尊遠離我等而不悅有憂

大德聞世尊離拘薩羅欲往摩羅遊行時以世尊遠離我等而不悅有憂大德聞世尊離拘薩羅遊行至摩羅時以世尊遠離我等而不悅有憂

一〇

大德聞世尊由摩羅遊行欲往跋耆時以世尊遠離我等而不悅有憂大德聞世尊由摩羅遊行至跋耆時以世尊遠離我等而不悅有憂

一一

大德聞世尊由跋耆遊行欲往伽尸時以世尊遠離我等而不悅有憂大德聞世尊由跋耆遊行至伽尸時以世尊遠離我等而不悅有憂

[P.350]一二

大德聞世尊由伽尸遊行欲往摩竭陀時以世尊遠離我等而不悅有憂大德聞世尊由伽尸遊行至摩竭陀時以世尊遠離我等而不悅有憂

一三

大德聞世尊由摩竭陀遊行欲往伽尸時以世尊接近我等歡悅而喜大德聞世尊由摩竭陀遊行至伽尸時以世尊接近我等歡悅而喜

一四

大德聞世尊由伽尸至跋耆乃至

一五

由跋耆至摩羅乃至

一六

由摩羅至拘薩羅乃至

一七

大德聞世尊由拘薩羅遊行往舍衛城時以世尊接近我等歡悅而喜大德聞世尊住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時以世尊接近我等大悅而大喜

一八

「工匠然則在家為憒撓是塵垢處出家為空閑工匠應勿放逸

一九

「大德比我等之憒撓更為憒撓更憒撓之類尚有

[P.351]「工匠何為比汝等之憒撓更為憒撓更憒撓之類耶

二〇

「大德拘薩羅王波斯匿欲往遊園時我等調御拘薩羅王波斯匿乘用之象并將拘薩羅王波斯匿可愛可意之宮女載之一人在前一人在後大德彼姊妹有如是香猶如掀開之香篋亦如香莊嚴之王女大德彼姊妹若是身觸則如綿猶如綿花亦如生長於安樂之王女大德其時應護象應護彼姊妹自亦應相護

二一

大德我等於彼姊妹并不認有起惡心大德然此憒撓為比〔在家〕更為憒撓更憒撓之類

二二

「工匠然而在家為憒撓是塵垢處出家為空閑工匠應勿放逸

二三

工匠聖弟子成就四法者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以何為四法耶

二四

工匠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於法於僧

以離慳吝垢穢之心於家而住常布施自布施以棄捨為喜於乞應施以布施以部分布施為喜

[P.352]工匠聖弟子對此四法成就者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二五

工匠汝等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於法於僧

在家如有少分之施物者則皆於具戒者善法者無有差別[3]

二六

工匠於汝等之意云何於布施與汝等同等者於拘薩羅國中有若干耶

二七

「大德幸哉福哉世尊如是對我等之示知

〔七〕第七 鞞紐多羅[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俱遊行拘薩羅國入一名曰鞞紐多羅之拘薩羅婆羅門村

鞞紐多羅之婆羅門居士聞「釋子沙門瞿曇乃由釋種出家與大比丘眾俱遊行拘薩羅國至鞞紐多羅又彼尊者瞿曇揚如是善名稱『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彼於天梵世沙門婆羅門人天眾說自證知現證彼對初善中善後善說示義理文句具足之法顯示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善哉得見如是之應供者

[P.353]

彼鞞紐多羅之婆羅居士來至世尊住處至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者有之與世尊俱相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者有之向世尊合掌坐於一面者有之於世尊面前告以姓名坐於一面者有之或默然坐之者亦有

坐於一面之彼鞞紐多羅婆羅門居士白世尊曰

「尊瞿曇我等有如是之欲之志之意趣於有多兒之憒亂處而住受有迦尸衣栴檀持有華鬘塗香享有金銀死後命終生於善趣天世尊瞿曇請為有如是之欲之志之意趣之我等說示法要以使我等得住於多兒之憒亂處受有迦尸衣栴檀持有華鬘塗香享有金銀死後命終得生善趣天世

「居士等我對汝等說自利之法門且諦聽當善作意我即當說

「唯唯大德

彼鞞紐多羅之婆羅門居士應諾世尊

世尊說示曰

「居士等何為自利法門耶

居士等於此聖弟子當如是思擇『我欲生不欲死欲樂而厭苦我欲生不欲死欲樂而厭苦若有奪我命者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他亦欲生不欲死欲樂而厭苦若我奪其命者則我為不可愛不可意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P.354]之法於他亦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諸於他耶』如是思擇則自離殺生并勸他亦離殺生讚歎離殺生如是身行之邊際清淨

居士等復次聖弟子如是思擇『於我所不與而盜取者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若我對他之所不與而盜取者則我非為可愛可意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於他亦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諸於他耶』如是思擇則自離於不與取并勸他亦離不與取讚歎離於不與取如是身行之邊際清淨

居士等復次聖弟子如是思擇『若有與我妻交者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若我與他妻交者則我不為可愛可意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於他亦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諸於他耶』如是思擇則自離於欲邪行并勸他亦離於欲邪行讚歎離於欲邪行如是身行之邊際清淨

居士等復次聖弟子如是思擇『若有以虛誑語損我利者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若我以虛誑語損他之利者則我為不可愛不可意於我為不可愛不可[P.355]意之法於他亦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諸於他耶』如是思擇則自離虛誑語并勸他亦離虛誑語讚歎離虛誑語如是語行之邊際清淨

一〇

居士等復次聖弟子如是思擇『若有以離間語使我與友背離者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若我以離間語使他與友背離者則我為不可愛不可意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於他亦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諸於他耶』如是思擇則自離離間語并勸他亦離離間語讚歎離離間語如是語行之邊際清淨

一一

居士等復次聖弟子如是思擇『若有對我出麤惡語者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若我對他出麤惡語者則我為不可愛不可意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於他亦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諸於他耶』如是思擇則自離麤惡語並勸他亦離麤惡語讚歎離麤惡語如是語行之邊際清淨

一二

居士等復次聖弟子如是思擇『若有對我出雜穢語者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若我對他出雜穢語者則我為不可愛不可意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於他亦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將於我為不可愛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諸於他耶』如是思擇則自離雜穢語并勸他亦離雜穢語讚歎離雜穢語如是語行之邊際清淨

一三

彼時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P.356]一四

於法成就證淨『世尊之法為善說現見不時來引導智者應自知

一五

於僧成就證淨『世尊之聲聞眾為妙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直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應理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和敬行者此謂四雙八輩者是世尊之聲聞眾為應請極應請應供養應合掌世間無上福田

一六

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一七

居士等聖弟子成就此七正法故依此四願處若欲者則自記別『地獄盡畜生盡餓鬼趣盡惡生惡趣盡墮處盡成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一八

如是說示已鞞紐多羅之婆羅門居士白世尊曰

「稀有哉尊瞿曇乃至我等歸依世尊瞿曇與法及比丘眾尊瞿曇容我等自今日始至命終止終生歸依為優婆塞

〔八〕第八 繁耆迦精舍[1](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那梨迦村之繁耆迦精舍

具壽阿難來至世尊住處至已白世尊曰

「大德一名遮樓之比丘命終矣彼往何之趣受何之生耶大德一名難陀之比丘尼命終矣彼往何之趣受何之生耶大德一名須達之優婆塞命終矣彼往何之趣受何之生耶大德一名善生之優婆塞命終矣彼往何之趣受何之生耶

「阿難遮樓比丘命終依諸漏盡於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P.357]現證具足而住阿難難提比丘尼命終彼五下分結徧盡而為化生於彼處般涅槃不還此世阿難須達優婆塞命終三結徧盡貪瞋癡弱而為一來唯一之來此世作苦之邊際阿難善生優婆夷命終依三結徧盡而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阿難為人命終并非稀有事各各命終時來我處問此義阿難此對如來是憒亂阿難故命名曰法鏡而說法門聖弟子成就於此若欲者則自記別『地獄盡畜生盡餓鬼趣盡惡生惡趣盡墮處盡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阿難聖弟子成就何之法鏡法門若欲者則自記別『地獄盡畜生盡餓鬼趣盡惡生惡趣盡墮處盡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耶

阿難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阿難聖弟子成就此法鏡法門若欲者則自記別『地獄盡畜生盡餓鬼趣盡惡生惡趣盡墮處盡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P.358]〔九〕第九 繁耆迦精舍[1](二)

※二

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曰

「大德曰阿育之比丘已命終矣彼往何趣受何之生耶大德曰阿育之比丘尼已命終矣彼往何趣受何之生耶大德曰阿育之優婆塞已命終矣彼往何趣受何之生耶大德曰阿育之優婆夷已命終矣彼往何趣受何之生耶

三~六

「阿難阿育比丘命終依諸漏盡對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同前經之因緣)

阿難如成就此法鏡法門若欲者則自記別『地獄盡畜生盡餓鬼趣盡惡生惡趣盡墮處盡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一〇〕第十 繁耆迦精舍[1](三)

※二

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曰

「大德曰罽迦舍之那梨迦優婆塞已命終矣彼往何之趣受何之生耶大德曰佉楞迦羅之那梨迦優婆塞曰尼迦吒之那梨迦優婆塞曰迦多梨沙婆曰他梨舍㝹曰藪達利舍㝹曰跋陀羅曰須跋陀羅之那梨迦優婆塞已命終矣彼往何之趣受何之生耶

「阿難罽迦舍優婆塞命終五下分結盡而為化生於彼處般涅槃自彼世[P.359]不還阿難佉楞迦羅尼迦吒迦多梨沙婆他梨舍㝹藪達利舍㝹跋陀羅須跋陀羅優婆塞命終五下分結盡而為化生於彼處般涅槃自彼世不還

阿難五十餘之優婆塞於那梨迦命終五下分結徧盡為化生於彼處般涅槃自彼世不還阿難九十餘之優婆塞於那梨迦命終三結徧盡貪瞋癡弱而為一來唯一來此世住苦之邊際阿難五百六之優婆塞於那梨迦命終依三結徧盡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阿難為人命終并非稀有事各各命終時來我處問此義阿難此對如來是慣亂阿難故為說名曰法鏡之法門聖弟子成就於此若欲者則自記別以得『地獄盡畜生盡餓鬼趣盡惡生惡趣盡墮處盡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阿難聖弟子成就何之法鏡法門若欲者則自記別『地獄盡畜生盡餓鬼趣盡惡生惡趣盡墮處盡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耶

[P.360]

阿難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樂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阿難聖弟子如成就此法鏡法門若欲者則自記別『地獄盡畜生盡餓鬼趣盡惡生惡趣盡墮處盡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第一 鞞紐多羅品(終)

此中攝頌曰

王以及預流
長壽舍利弗
工匠鞞紐羅
繁耆迦精舍

第二 千品(王園品)

〔一一〕第一 千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王園

千比丘尼眾來至世尊住處至已敬禮世尊立於一面

世尊告立於一面之諸比丘尼曰

「諸比丘尼聖弟子如成就四法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以何為四法耶

諸比丘尼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P.361]五~六

於法於僧

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樂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諸比丘尼聖弟子如成就此四法者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一二〕第二 婆羅門[1]

一~二

舍衛城因緣

「諸比丘諸婆羅門施設有名曰向上之道以勸導弟子曰『男子晨朝起往赴於東面不避坑坎不避堆阜不避橛不避荊地不避污水溜不避下水路於墮處可遇死男子如是身壞命終往生善趣天世

諸比丘此諸婆羅門之愚道癡道而不資於厭患離貪滅盡寂靜證智等覺涅槃諸比丘我亦於聖者之律施設向上之道且資於一向厭患離貪滅盡寂靜證智等覺涅槃

諸比丘何種向上之道一向資於厭患離貪滅盡寂靜證智等覺涅槃耶

[P.362]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對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對法對僧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諸比丘此為向上之道一向資於厭患離貪滅盡寂靜證智等覺涅槃

〔一三〕第三 阿難

一時具壽阿難與具壽舍利弗住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具壽舍利弗夕時由宴默起來至具壽阿難住處至已與具壽阿難俱相交談感銘歡喜之語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言具壽阿難曰

「友阿難安住斷幾何之法成就幾何之法世尊對如是此等眾生記別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耶

「友依斷四法成就四法世尊對如是此等眾生記別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若對佛成就誹謗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P.363]弟子對佛不作如是誹謗對佛成就證淨之有聞聖弟子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世彼對佛如是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若對法成就誹謗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聖弟子對法不作如是誹謗對法成就證淨之有聞聖弟子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世彼對法如是證淨『世尊之法乃善說現見不時來見引導智者應自知

若對僧成就誹謗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聖弟子對僧不作如是誹謗對僧成就證淨之有聞聖弟子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世彼對僧作如是證淨『世尊之聲聞眾為妙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直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應理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和敬行者此謂四雙八輩此世尊之聲聞眾為應請極應請應供養應合掌世間無上福田

若成就破戒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惡生惡趣墮處地獄聖弟子不作如是破戒若成就聖者之所樂戒有聞聖弟子身壞命終後生善趣天世彼作如是聖者之所樂戒持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能發三摩地

[P.364]

依於斷除此四法成就此四法者世尊對如是此等眾生記別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一四〕第四 惡趣(一)

※三

「諸比丘成就四法之聖弟子超越一切惡趣之怖畏以何為四法耶

四~七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對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對法對僧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諸比丘成就此四法之聖弟子超越一切之惡趣怖畏

〔一五〕第五 惡趣(二)

※三

「諸比丘成就四法之聖弟子超越一切惡趣墮處之怖畏以何為四法耶

四~七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對佛成就證淨乃至

諸比丘成就此四法之聖弟子超越一切惡趣墮處之怖畏

〔一六〕第六 朋友[1](一)

※三

「諸比丘汝等思念有應所哀愍應所聽聞之朋友親戚血族諸比丘汝等則應對彼等勸導於習住四預流支以何為四預流支耶

[P.365]

對佛應勸導於習住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對法對僧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樂不執取能發三摩地之戒勸導習住

諸比丘汝等思念有應所哀愍應所聽聞之朋友親戚血族諸比丘汝等則應對彼等勸導於習住此四預流支

〔一七〕第七 朋友[1](二)

※三

「諸比丘汝等思念有應所哀愍應所聽聞之朋友親戚血族諸比丘汝等應對彼等勸導於習住四預流支以何為四預流支耶

對佛應勸導習住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諸比丘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之四大或有變異但對佛成就證淨之聖弟子無有變異此中對佛成就證淨之聖弟子生於地獄畜生餓鬼趣之變異者為無有此理

五~六

對法對僧

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於能發三摩地之戒勸導習住諸比丘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之四大或有變異但成就[P.366]聖者之所樂戒之聖弟子無有變異此中成就聖者之所樂戒之彼聖弟子生於地獄畜生餓鬼趣之變異者為無有此理

諸比丘汝等思念應所哀愍應所聽聞之朋友親戚血族諸比丘汝等則應對彼等勸導對此四預流支之習住

〔一八〕第八 天上遊行[1](一)

舍衛城因緣

具壽大目犍連譬如力士之屈臂伸伸臂屈以如是之快速沒於祇樹林現於忉利天

眾多之忉利諸天來至具壽大目犍連處至已敬禮具壽大目犍連立於一面具壽大目犍連對立於一方之彼諸天曰

「友等善哉對佛以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友等對佛因成就證淨如是於此有一類之有情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世

五~六

友等善哉對法對僧

友等善哉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P.367]就能發三摩地之戒友等因成就聖者之所樂戒如是於此有一類之有情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世

「尊者目犍連善哉對佛以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尊者目犍連對佛因成就證淨如是於此有一類之有情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世

九~一一

尊者目犍連善哉對法對僧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尊者目犍連因成就聖者之所樂戒如是於此有一類之有情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世

〔一九〕第九 天上遊行[1](二)

一時具壽大目犍連住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二~一一

具壽大目犍連譬如力士之乃至於此有一類之有情身壞命終後生於善趣天世乃至

〔二〇〕第十 天上遊行[-1](三)

※二

世尊譬如力士之屈伸臂伸臂屈以如是之速沒於祇樹林現於忉利天

眾多之忉利諸天來至世尊處至已敬禮世尊立於一面世尊對[P.368]立於一面之彼諸天曰

四~七

「友等善哉對佛以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友等對佛因成就證淨如是於此有一類之有情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友等善哉對法對僧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友等因成就聖者之所樂戒如是於此有一類之有情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八~一一

「尊者善哉對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尊者因於佛成就證淨如是於此有一類眾生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尊者善哉對法對僧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尊者因成就聖者所樂之戒如是此眾生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第二 千品(終)

攝頌曰

千與婆羅門
阿難二惡趣
二朋支乃至
三天上遊行

[P.369]第三 百手品

〔二一〕第一 摩訶男[1](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釋氏國迦毘羅衛城尼拘律園

釋氏摩訶男至世尊住處至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釋氏摩訶男白世尊曰

「大德此迦毘羅衛城乃富饒豐樂而民多人集是憒鬧大德我對世尊或意修習之比丘奉仕已日夕時分入迦毘羅衛城遇狂奔之象遇狂奔之馬遇狂奔之乘遇狂奔之車遇狂奔之人大德其時忘失世尊之念忘失法之念忘失僧之念大德我思念若我其時命終者將往何之趣享何之生耶

「摩訶男勿恐摩訶男勿怖於汝無惡死惡命終摩訶男若於長夜其心對信徧修其心對戒徧修其心對所聞徧修其心對施捨徧修其心對慧徧修者[P.370]則此有色四大所成父母所生飯粥所集無常破壞粉碎斷絕壞滅法之身則為鴉所噉為鷲所噉為鷹所噉為狗所噉為野干所噉為種種生類所噉然於長夜對信徧修對戒徧修對所聞徧修對施捨徧修對慧徧修者則心為上昇勝進

摩訶男譬如有人將酥瓶油瓶投入深水池壞之其破片瓦石雖沈其酥油則上昇勝進摩訶男如是若於長夜其心對信徧修其心對戒徧修其心對所聞徧修其心對施捨徧修其心對慧徧修者則此有色四大之所成父母所生飯粥所集無常破壞粉碎斷絕壞破法之此身為鴉所噉為鷲所噉為鷹所噉為狗所噉為野干所噉為種種生類所噉然於長夜對信徧修對戒徧修對所聞徧修對施捨徧修對慧徧修者則心為上昇勝進

摩訶男汝於長夜其心對信徧修其心對戒徧修其心對所聞徧修其心對[P.371]施捨徧修其心對慧徧修摩訶男勿恐摩訶男勿怖於汝無惡死惡命終

〔二二〕第二 摩訶男(二)[1]

如是我聞乃至

釋氏摩訶男乃至

大德此迦毘羅衛城乃至

「摩訶男勿恐摩訶男勿怖於汝無惡死惡命終摩訶男成就四法之聖弟子趣向涅槃傾向涅槃臨入涅槃以何為四法耶

摩訶男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摩訶男譬如有樹其向東傾東臨東若將其根截之則倒向何方耶

「大德必是其所向傾臨之方

「摩訶男如是成就此四法之聖弟子則趣向涅槃傾向涅槃臨入涅槃

〔二三〕第三 沙陀[1]

迦毘羅衛城因緣

釋氏摩訶男來至釋氏沙陀處至已對釋氏沙陀曰

[P.372]

「沙陀可知於人成就幾何之法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耶

「摩訶男是知於人成就三法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以何為三法耶

摩訶男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成就證淨『世尊之聲聞眾為妙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直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應理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和敬行者此謂四雙八輩世尊之聲聞眾為應請極應請應供養應合掌世間無上福田

摩訶男是知於人成就此三法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摩訶男汝知於人成就幾何之法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耶

「沙陀我知於人成就四法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何為四法耶

沙陀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者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沙陀我知於人如成就此四法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稍待摩訶男稍待摩訶男世尊方知此法之成就不成就

「沙陀往世尊住處至已向世尊將此義奉告

[P.373]

釋氏摩訶男與釋氏沙陀來至世尊住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釋氏摩訶男白世尊曰

「大德我來至釋氏沙陀住處至已對釋氏沙陀言曰『沙陀可知於人成就幾何之法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耶』大德作如是言釋氏沙陀對我言曰『摩訶男當知於人成就三法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涅槃摩訶男汝可知於人成就幾何之法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趣耶

大德作如是言我對釋氏沙陀言曰『沙陀我知於人成就四法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以何為四法耶沙陀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也」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沙陀我知於人如成就此四法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大德作如是言釋氏沙陀對我言曰『稍待摩訶男稍待摩訶男世尊方知此法之成就不成就

[P.374]一〇

大德於此法事之起如一方為世尊一方為比丘眾者我則隨順世尊大德我如是信為記

一一

大德於此法事之起如一方為世尊一方為比丘眾比丘尼眾者我則隨順世尊大德我如是信為記

一二

大德於此法事之起如一方為世尊一方為比丘眾比丘尼眾優婆塞者我則隨順世尊大德我如是信為記

一三

大德於此法事之起如一方為世尊一方為比丘眾比丘尼眾優婆塞優婆夷者我則隨順世尊大德我如是信為記

一四

大德於此法事之起如一方為世尊一方為比丘眾比丘尼眾優婆塞優婆夷梵世沙門婆羅門天之眾者我則隨順世尊大德我如是信為記

一五

「沙陀對如是言之釋氏摩訶男汝作何言耶

「大德對如是言之釋氏摩訶男我無何所言但除妙與善

[P.375]〔二四〕第四 百手[1](一)

迦毘羅衛城因緣

其時釋氏百手命終世尊對彼作「是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之記別

於此有眾多之釋氏集合作私語憤怒毀議曰

「是稀有未曾有者今此處誰非為預流者所以釋氏百手命終世尊對彼作『是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之記別而釋氏百手曾犯戒飲酒

釋氏摩訶男來至世尊之住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釋氏摩訶男白世尊曰

「大德於此釋氏百手命終世尊對彼作『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之記別大德於此眾多之釋氏集合作私語憤怒毀議而謂『是希有未曾有者今此處誰非預流者所以釋氏百手命終世尊對彼作「是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之記別而釋氏百手曾犯戒飲酒』」

「摩訶男若於長夜為優婆塞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者則云何往墮處耶

摩訶男若予正說於長夜為優婆塞謂應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釋氏百[P.376]手應如是正說摩訶男釋氏百手於長夜為優婆塞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云何往墮處耶

摩訶男於此有一類之人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成就捷慧速慧而解脫彼依諸漏盡對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摩訶男此人已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趣解脫惡生惡趣墮處

摩訶男於此又有一類之人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雖成就捷慧速慧而不得解脫彼依五下分結盡成為化生於彼處則解脫由彼世不歸還摩訶男此人已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趣解脫惡生惡趣墮處

摩訶男於此又有一類之人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不得捷慧不得速慧而不得成就解脫彼三結盡貪瞋癡弱為一來而唯一來此世作苦之邊際摩訶男此人已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趣解脫惡生惡趣墮處

[P.377]一〇

摩訶男於此又有一類之人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不得捷慧不得速慧而不得成就解脫彼依三結盡而得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摩訶男此人已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趣解脫惡生惡趣墮處

一一

摩訶男此處又有一類之人於佛不得成就證淨於法不得成就證淨於僧不得成就證淨不得捷慧不得速慧不得成就解脫然彼具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之諸法又能對如來所說之法以慧少分觀察摩訶男此人則不往地獄不往畜生不往餓鬼趣不往惡生惡趣墮處

一二

摩訶男此處又一類之人於佛不得成就證淨於法不得成就證淨於僧不能成就證淨不得捷慧不得速慧不得成就解脫然彼具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又以如來為唯所信唯所愛樂摩訶男此人不往地獄不往畜生不往餓鬼趣不往惡生惡趣墮處也

一三

摩訶男若彼諸大眾了知善說與惡說則我為彼諸大眾記別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況釋氏百手耶摩訶男釋氏百手臨命終時受戒也

[P.378]〔二五〕第五 百手[1](二)

迦毘羅衛城因緣

其時釋氏百手命終世尊對彼以「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記別之

此處眾多之釋氏集合作私語憤怒毀議曰

「是稀有未曾有者於今此處任何人誰非預流者所以釋氏百手命終世尊對彼以『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記別之釋氏百手於戒并未成圓滿

釋氏摩訶男來至世尊住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釋氏摩訶男白世尊曰

「大德於此釋氏百手命終世尊對彼以『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記別之大德於此眾多之釋氏集合作私語憤怒毀議曰『是稀有未曾有者今此處誰非預流者所以釋氏百手命終世尊對彼以「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記別而釋氏百手於戒并未成圓滿』」

「摩訶男若於長夜為優婆塞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云何往墮耶

摩訶男若予正說謂於長夜為優婆塞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則釋氏百手正說應如是而言摩訶男釋氏百手於長夜為優婆塞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云何往墮處耶

摩訶男於此有一類之人於佛一向篤信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也』於法於僧捷慧速慧而成就解脫彼依諸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摩訶男此人則已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趣解脫惡生惡趣墮處

摩訶男於此又有一類之人於佛一向篤信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捷慧速慧但不得成就解脫彼依五下分結盡得中般涅槃得損害般涅槃得有行般涅槃得無行般涅槃得上流而至色究竟天摩訶男此人已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趣解脫惡生惡趣墮處

摩訶男於此又有一類之人於佛一向篤信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不成捷慧不成速慧不得成就解脫彼三結盡貪瞋癡弱為一來而唯一來[P.379]此世作苦之邊際摩訶男此人已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趣解脫惡生惡趣墮處

一〇

摩訶男於此又有一類之人於佛一向篤信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不成捷慧不成速慧不得成就解脫彼依三結盡得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摩訶男此人已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趣解脫惡生惡趣墮處

一一

摩訶男此處又有一類之人於佛不成篤信於法不成篤信於僧不成篤信不成捷慧不成速慧不得成就解脫然彼具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之諸法又能對如來所說之法以慧少分予觀察摩訶男此人不往地獄不往畜生不往餓鬼趣不往惡生惡趣墮處

一二

摩訶男於此又有一類之人於佛不成篤信於法不成篤信於僧不成篤信不成捷慧不成速慧不得成就解脫然彼具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之諸法又以如來為所唯信唯所愛樂摩訶男此人不往地獄不往畜生不往餓鬼趣不往惡生惡趣墮處

一三

摩訶男譬如未除農作根碴之惡田惡地種子為壞為風熱所損無核未善予貯藏又逢天不降雨彼種子得能生長增廣耶

「大德不能

「摩訶男如是於此惡說惡示之法不成出離不資寂靜非正等覺者之[P.380]所說稱為惡田於此法之弟子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而住稱為惡種子

一四

摩訶男譬如已除農作根碴之良田良地種子不壞不腐不為風熱所損有核善為貯藏又正逢天雨彼種子能生長增廣耶

「大德實然

「摩訶男如是於此法之善說善示出離資於寂靜為正等覺者之所說稱為良田於此法之弟子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而住稱為良種子況釋氏百手耶摩訶男釋氏百手臨命終時圓滿戒行

〔二六〕第六 破戒[1](一)

舍衛城因緣

其時給孤獨居士因疾病而困苦重患

給孤獨居士告一男子曰

「男子往具壽舍利弗住處至已以我語對具壽舍利弗之足行頭面禮『大德給孤獨居士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彼向具壽舍利弗之足行頭面禮』又曰『大德願具壽舍利弗來給孤獨居士住處以哀愍故』」

[P.381]「唯唯大德

彼男子應諾給孤獨居士後前往具壽舍利弗住處至已禮敬具壽舍利弗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彼男子向具壽舍利弗言曰

「大德給孤獨居士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彼向具壽舍利弗之足行頭面禮又曰『大德願具壽舍利弗來給孤獨居士住處以哀愍故』」

具壽舍利弗默然允許

具壽舍利弗晨朝時分著下衣持衣鉢以具壽阿難為隨從沙門往給孤獨居士家至已就設座坐已具壽舍利[A3]弗語給孤獨居士曰

「居士能忍否可耐否苦受退而不進知減退而不知增進否

「大德難忍難耐痛苦有進而無退知增進而不知減退

「居士若於佛成就不信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汝於佛則無如是之不信居士汝於佛具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汝自思於佛具此證淨則苦受將忽止

居士若於法成就不信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P.382]汝於法則無如是不信居士汝於法具證淨『世尊之法為善說現見不時來見引導智者應自知』汝自思於法具此證淨則苦受將忽止

居士若於僧成就不信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汝於僧則無如是不信居士汝於僧具證淨『世尊之聲聞眾為妙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直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應理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和敬行者此謂四雙八輩世尊之聲聞眾為應請極應請應供養應合掌世間無上福田』汝自思於僧具證淨則苦受將忽止

居士若成就破戒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汝無如是破戒居士汝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能發三摩地之戒汝自思具聖者之所樂此戒則苦受將忽止

一〇

居士若成就邪見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汝無如是邪見居士汝具正見汝自思此正見則苦受將忽止

一一

居士若成就邪思惟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汝無如是邪思惟居士汝具正思惟汝自思具此正思惟則苦受將忽止

[P.383]一二

居士若成就邪語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汝無如是邪語居士汝具正語汝自思具此正語則苦受將忽止

一三

居士若成就邪業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汝無如是邪業居士汝具正業汝自思具此正業則苦受將忽止

一四

居士若成就邪命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汝無如是邪命居士汝具正命汝自思具此正命則苦受將忽止

一五

居士若成就邪精進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汝無如是邪精進居士汝具正精進汝自思具此正精進則苦受將忽止

一六

居士若成就邪念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汝無如是邪念居士汝具正念汝自思具此正念則苦受將忽止

一七

居士若成就邪定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汝無如是邪定居士汝具正定汝自思具此正定則苦受將忽止

[P.384]一八

居士若成就邪智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汝無如是邪智居士汝具正智汝自思具此正智則苦受將忽止

一九

居士若成就邪解脫之無聞異生身壞命終後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汝無如是邪解脫居士汝具正解脫汝自思具此正解脫則苦受將忽止

二〇

給孤獨居士之苦受忽止

二一

給孤獨居士向具壽舍利弗與具壽阿難自將釜中飲食予以供養

二二

給孤獨居士見具壽舍利弗食訖手離鉢乃取一低床几坐於一面

二三

具壽舍利弗對坐於一面之給孤獨居士以此偈隨喜

於如來之信心
於不動善安立
稱讚聖者之樂
於戒當自善持
於僧伽生信樂
於所見之直人
其活命為不空
得名之為不貧
故賢者僅以佛
念念持佛之教
精勤信心持戒
勉勵淨信法見

二四

具壽舍利弗以此偈隨喜給孤獨居士乃從座而起離去

[P.385]二五

具壽阿難來至世尊住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世尊言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曰

二六

「阿難汝晨朝由何處來耶

「大德具壽舍利弗對給孤獨居士作如是教誡

「阿難舍利弗為賢者大慧者所以以四預流支予分別十相

〔二七〕第七 破戒[1](二)

舍衛城因緣

其時給孤獨居士因疾病而重患困苦

三~四

給孤獨居士告一男子曰

「男子往具壽阿難住處至已以我語向具壽阿難之足行頭面禮曰『大德給孤獨居士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彼向具壽阿難之足行頭面禮』又曰『大德願具壽阿難能來給孤獨居士住處以哀愍故』」

「唯唯大德

彼男子應諾給孤獨居士往具壽阿難住處至已禮敬具壽阿難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彼男子白具壽阿難曰

「大德給孤獨居士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彼向具壽阿難之足行頭面禮又曰『大德願具壽阿難能來給孤獨居士住處以哀愍故』」

具壽阿難默然許諾

具壽阿難晨朝時分著下衣持衣鉢往給孤獨居士住處至已就所設座坐已具壽阿難言給孤獨居士曰

「居士能忍否可耐否苦受退而不進知減退而不知增進否

[P.386]「大德難忍難耐痛苦有進無退知增進而不知減退

「居士於成就四法之無聞異生有驚懼怖畏之後世故畏命終以何為四法耶

居士於此有無聞之異生於佛成就不信又自思於佛具此不信故有驚懼怖畏之後世故畏命終

居士又無聞之異生於法成就不信又自思於法具此不信故有驚懼怖畏之後世故畏命終

居士又無聞之異生於僧成就不信又自思於僧具此不信故有驚懼怖畏之後世故畏命終

居士又無聞之異生成就破戒又自思具此破戒故有驚懼怖畏之後世故畏命終

居士對此四法成就之無聞異生有驚懼怖畏之後世故畏命終

居士於成就四法之有聞聖弟子無驚懼怖畏之後世故不畏命終以何為四法耶

居士於此有聞之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又自思於佛具此證淨故無驚懼怖畏之後世故不畏命終

居士又有聞之聖弟子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P.387]不穢離脫智者所讚成就不執取之戒又自思具聖者所樂之戒故無驚懼怖畏之後世故不畏命終

居士對此四法成就之聖弟子無驚懼怖畏之後世故不畏命終

「大德阿難我不畏懼云何而畏耶大德我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大德在家和敬之戒世尊之所說我自觀未少有所缺

一〇

「居士幸哉居士福哉居士汝當記別為預流果

〔二八〕第八 怨讎[1]

舍衛城因緣

給孤獨居士來至世尊住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世尊言坐於一面之給孤獨居士曰

「居士聖弟子當止息五種怖畏怨讎成就四種預流以慧善觀聖理善通達時若心欲者則自得記別而曰『於我地獄滅盡畜生滅盡餓鬼趣滅盡惡生惡趣墮處滅盡而得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以何為五種怖畏怨讎之止息耶

居士殺生者緣殺生而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生怖畏怨讎心中受[P.388]苦憂離殺生者則如是之怖畏怨讎止息

居士不與取者緣不與取而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離不與取者則如是之怖畏怨讎止息

居士邪淫者緣邪淫而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離邪淫者則如是之怖畏怨讎止息

居士妄語者緣妄語而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離妄語者則如是之怖畏怨讎止息

居士飲酒者緣飲酒而於現世生怖畏怨讎於來世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離飲酒者則如是之怖畏怨讎止息

此為五種怖畏怨讎之止息

以何為成就四種預流支耶

居士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此為成就四種預流支

以何為慧善觀聖理善通達之耶

居士於此有聖弟子對緣善作意而曰『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彼無故此無彼滅故此滅』謂緣無明生行緣行生識緣識生名色緣名色生六處緣六處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渴愛緣可愛生取緣取生有緣有生生緣生生老死愁悲苦憂惱如是此為一切苦蘊之集起無明無餘離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渴愛滅渴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是此為一切苦蘊之滅

[P.389]此為以慧善觀聖理善通達

居士聖弟子於此五種怖畏怨讎當止息成就此四種預流支以慧善觀聖理善通達時若心欲者則自得記別而曰『於我地獄滅盡畜生滅盡餓鬼趣滅盡惡生惡趣墮處滅盡而得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二九〕第九 怖畏[1]

舍衛城因緣

有眾多之比丘來至世尊住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世尊言坐於一面之彼諸比丘曰

三~六

「諸比丘於聖弟子乃至(準前經)

諸比丘聖弟子於五種怖畏怨讎當止息成就此四種預流支以慧善觀聖理善通達時若心欲者則自得記別而曰『於我地獄滅盡畜生滅盡餓鬼趣滅盡惡生惡趣墮處滅盡而得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三〇〕第十 離車[1]

一時世尊住毘舍離城大林重閣講堂

離車大臣難陀來至世尊住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世尊言坐於一面之離車大臣難陀曰

[P.390]「難陀成就四法之聖弟子為得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以何為四法耶

難陀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難陀成就此四法之聖弟子為得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難陀成就此四法之聖弟子與天人之壽相應與天人之色相應與天人之樂相應與天人之稱相應與天人之增上力相應

難陀此非我聞於他之沙門婆羅門所說之乃我自知自見自悟而說

如是說時有一男子對離車大臣難陀曰——

「大德是沐浴之時矣

〔難陀答曰〕「無須於外面之沐浴以內自之沐浴為已足此乃謂於世尊之信心

第三 百手品(終)

此中攝頌曰

二之摩訶男
沙陀二百手
二破戒怨讎
怖畏與離車
以十說此品

[P.391]第四 福德潤澤品

〔三一〕第一 潤澤[1](一)

舍衛城因緣

「諸比丘有四種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以何為四耶

諸比丘於此處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此為第一之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

諸比丘聖弟子於法成就證淨而曰『世尊之法為善說現見不時來見引導智者應自知

此為第二之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

諸比丘聖弟子於僧成就證淨而曰『世尊之聲聞眾為妙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直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應理行者世尊之聲聞眾為和敬行者謂四雙八輩世尊之聲聞眾為應請極應請應供養應合掌世間無上福田

此為第三之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

諸比丘聖弟子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諸比丘此為第四之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

〔三二〕第二 潤澤(二)[1]

※二

「諸比丘有四之福澤潤澤善潤澤安樂食以何為四耶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P.392]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此為第一之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

四~五

諸比丘聖弟子於法於僧

諸比丘聖弟子以離慳吝之垢穢心住於家常施親手施喜棄捨應乞喜於分與布施

此為第四之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

諸比丘此為四種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

〔三三〕第三 潤澤[1](三)

※二

「諸比丘有四種福澤潤澤善潤澤安樂食以何為四耶

三~五

諸比丘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此為第一之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

諸比丘聖弟子於法於僧

具慧以聖決擇而順正苦盡成就生滅慧

此為第四之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

諸比丘此為四種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

〔三四〕第四 天道[-1](一)

舍衛城因緣

「諸比丘諸天之天道有四能令未清淨之眾生得清淨未潔白之眾生得潔白以何為四耶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此為諸天之第一天道能令未清淨之眾生得清淨未潔白之眾生得潔白

[P.393]四~六

諸比丘聖弟子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此為諸天之第四天道能令未清淨之眾生得清淨未潔白之眾生得潔白

諸比丘諸天之天道有此四種能令未清淨之眾生得清淨未潔白之眾生得潔白

〔三五〕第五 天道[1](二)

※二

「諸比丘諸天之天道有四能令未清淨之眾生得清淨未潔白之眾生得潔白以何為四耶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彼思擇『以何為諸天之天道耶』知『我聞說諸天以無[A4]恚為最上我亦於或無怖或能安者不起瞋恚必成就天道之法而住

此為諸天之第一天道能令未清淨之眾生得清淨未潔白之眾生得潔白

四~五

諸比丘聖弟子於法於僧

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可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彼思擇『如何為諸天之道耶』知『我聞諸天以無恚為為最上我於或怖或安者不起瞋恚必成就天道之法而住

[P.394]此諸天之天道有四未清淨之眾生而令清淨未潔白之眾生而令潔白

諸比丘於諸天之道有此回未清淨之眾生而令清淨未潔白之眾生而令潔白

〔三六〕第六 朋輩[1]

※二

「諸比丘若成就四法者諸天歡喜而稱說為朋輩何者為四耶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彼世尊是應供正等覺者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彼諸天於佛成就證淨此處歿後往生彼處者如是思惟『我等於佛成就證淨於彼處歿而生來此處聖弟子亦如是於佛成就證淨當來[2]諸天之處

四~五

諸比丘又於法於僧

成就聖者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可執取〕能發三摩地之戒諸天成就聖者所樂戒於此處歿往生彼處者如是思惟『我等成就聖者所樂之戒於彼此處歿來生此處聖弟子亦如是成就聖者所樂之戒當來諸天之處

諸比丘成就此四法者諸天歡喜稱說為朋輩

[P.395]〔三七〕第七 摩訶男[1]

一時世尊住釋氏國迦毘羅衛城尼拘律園

釋氏摩訶男來至世尊住處至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釋氏摩訶男白世尊曰

「大德云何為優婆塞耶

「摩訶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故摩訶男依此為優婆塞

「大德云何為優婆塞戒具足耶

「摩訶男優婆塞離殺生離不與取離邪淫離虛誑語離飲酒故摩訶男依此為優婆塞戒具足

「大德云何為優婆塞信具足耶

「摩訶男於此有信之優婆塞信如來之菩提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摩訶男依此為優婆塞信具足

「大德云何為優婆塞棄捨具足耶

「摩訶男於此有優婆塞以離慳吝垢穢之心住於家常施親手施喜棄捨應乞喜分與布施摩訶男依此為優婆塞棄捨具足

「大德云何為優婆塞慧具足耶

「摩訶男於此有優婆塞具慧以聖決擇而順正苦盡成就生滅慧摩訶男依此為優婆塞慧具足

[P.396]〔三八〕第八 雨[1]

※二

「諸比丘譬如山上降大雨時水流往低處展轉山巖溪澗而滿山巖溪澗滿則小池滿小池滿則大池滿大池滿則小河滿小河滿則大河滿大河滿則大海滿

諸比丘如是聖弟子於佛證淨於法證淨於僧證淨成就聖者所樂之戒為流至彼岸資於諸漏之盡

〔三九〕第九 沙陀[-1]

一時世尊住釋氏國迦毘羅衛城尼拘律園

世尊於晨朝時分著下衣持衣鉢去往釋女沙陀住宅至已就所設座

釋女沙陀來至世尊住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時世尊對坐於一面之釋女沙陀曰

「沙陀成就四法之聖女弟子得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以何為四法耶

沙陀於此有聖女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P.397]以離慳吝垢穢之心住於家常施親手施喜棄捨應乞喜於分布布施

沙陀成就此四法之聖女弟子得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大德世尊所說之此四預流支之法於我為有我亦與此法俱大德我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於家若有少分之應施物者則皆於具戒善法者無差別

「沙陀幸哉沙陀福哉沙陀汝當記別為預流果

〔四〇〕第十 難提[1]

一時世尊住釋氏國迦毘羅衛城尼拘律園

釋氏難提來至世尊住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釋氏難提白世尊曰

「大德若於聖弟子徧一切處皆無具四預流支者則聖弟子名為住於放逸

「難提若徧一切處皆無具四預流支者我則將此另名為異生之數

難提對聖弟子之住於放逸與不住放逸我將說且諦聽善自作意

[P.398]「唯唯大德

釋氏難提應諾世尊世尊說曰

「難提云何聖弟子住於放逸耶

難提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彼如是於佛滿足證淨對更精進而不為於晝不遠離於夜不宴默彼如是住於放逸則無勝喜無勝喜則無歡喜無歡喜則無輕安無輕安則住於苦有苦則不得心定不得心定則諸法不顯現諸法不顯現則入住放逸數

難提聖弟子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彼如是以聖者之所樂戒為滿足對更精進而不為於晝不遠離於夜不宴默彼如是住於放逸則不得勝喜無勝喜則無歡喜無歡喜則無輕安無輕安則住於苦有苦則不得心定不得心定則諸法不顯現諸法不顯現則入住放逸之數難陀如是之聖弟子住於放逸

難提云何之聖弟子住於不放逸耶

難提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彼如是於佛滿足證淨更精進而於晝遠離於夜宴默彼如是住於不放逸則生勝喜有勝喜則生歡喜意歡喜則身輕安身輕安則受樂有樂則心得定得心定則諸法顯現諸法顯現則入住於不放逸之數

[P.399]難提聖弟子於法於僧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彼如是對聖者之所樂戒不滿足更精進於晝遠離於夜宴默彼如是住於不放逸則生勝喜有勝喜則生歡喜意歡喜則身輕安身輕安則樂受有樂則得心定得心定則諸法顯現諸法顯現則入住於不放逸之數

難提如是之聖弟子住於不放逸

第四 福德潤澤品(終)

攝頌曰

三種之潤澤
二種之天道
朋輩摩訶男
雨沙陀難提

第五 有偈福德潤澤品

〔四一〕第一 潤澤[1](一)

※二

「諸比丘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有四種以何為四耶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此為福德潤澤安樂食之第一

諸比丘聖弟子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此為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之第四

[P.400]諸比丘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有此四種

諸比丘稱量成就此四種福德潤澤善潤澤之聖弟子之福德彼成就如是量之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其稱量是為不易謂入無數無量大福德聚之數

諸比丘譬如稱量大海水以幾瓶幾百瓶幾千瓶幾百千瓶之稱量是為不易謂入無數無量大水聚之數諸比丘如是稱量成就此四種福德潤澤善潤澤之聖弟子之福德彼成就如是量之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其稱量實不易謂入無數無量大福德聚之數

世尊如是說示善逝如是說已師更說曰[2]

大海洋為無量
藏寶有大怖畏
人皆用諸河川
廣注入於大海
飲食衣牀座具
施智者亦似此
入此福德之流
如川流之入海

[P.401]〔四二〕第二 潤澤[1](二)

※二

「諸比丘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有四種何為四種耶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此為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之第一

諸比丘聖弟子於法於僧以離慳吝垢穢之心住於家常施親手施喜棄捨應乞以布施之分布為喜此為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之第四

諸比丘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有此四種

諸比丘稱量成就此四種福德潤澤善潤澤聖弟子之福德彼成就如是之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其稱量是為不足謂入於無數無量大福德聚

諸比丘譬如彼諸大河俱其流之合流恆河耶符那河伊羅跋提河薩羅遊河摩醯河於彼水之稱量雖以幾瓶幾百瓶幾千瓶幾百千瓶其稱量實為不易是謂入於無數無量大水聚之數諸比丘如是稱量成就此四種福德潤澤善潤澤之聖弟子之福德彼成就如是量之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其稱量實為不易謂入於無數無量大福德聚之數

世尊如是說示善逝如是說已師更說曰

大海洋為無量
藏寶有大怖畏
人皆用諸河川
廣注入於大海
飲食衣牀座具
施智者亦似此
入此福德之流
如川流注入海

〔四三〕第三 潤澤(三)

※二

「諸比丘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有四種何為之四耶

[P.402]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於法於僧具慧以聖決擇而順正苦盡成就生滅慧此為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之第四

諸比丘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有此四種

諸比丘稱量成就此四種福德潤澤善潤澤聖弟子之福德彼成就如是福德潤澤善潤澤安樂食其稱量實為不易謂入於無數無量大福德聚之數

世尊如是說示善逝如是說已師更說曰

欲得福者須立善
為得不死應修道
若證法核則盡樂
死王來時不顫懼[1]

〔四四〕第四 大寶[1](一)

※二

「諸比丘成就四法之聖弟子得富饒而有大寶大財之大名稱以何為四法耶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諸比丘成就此四法之聖弟子得富饒而有大寶大財之大名稱

〔四五〕第五 大寶[-1](二)

[P.403]〔四六〕第六 比丘[1]

※二

「諸比丘聖弟子成就四法者則成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以何為四法耶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諸比丘聖弟子成就此四法者則成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四七〕第七 難提[-1]

迦毘羅衛城因緣

世尊言坐於一面之釋氏難提曰

「難提聖弟子成就四法者則成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以何為四法耶

難提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難提聖弟子成就此四法者則成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四八〕第八 跋提[1]

迦毘羅衛城因緣(述說來詣之次第)

世尊對坐於一面之釋氏跋提曰

「跋提聖弟子成就四法者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以何為四法耶

跋提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難提聖弟子成就此四法者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P.404]〔四九〕第九 摩訶男[1]

迦毘羅衛城因緣

世尊言坐於一面之釋子摩訶男曰

「摩訶男聖弟子成就四法者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以何為四法耶

摩訶男此處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摩訶男聖弟子成就此四法者則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五〇〕第十 支[1]

※二

「諸比丘有四種預流支以何為四預流支耶

諸比丘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是

諸比丘此為四種預流支

第五 有偈福德潤澤品(終)

此中攝頌曰

三種之潤澤
二種之大寶
比丘與難提
跋提摩訶男
以及支之十

第六 有慧品

〔五一〕第一 有偈

※二

「諸比丘成就四法之聖弟子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以何為四法耶

[P.405]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諸比丘成就此四法之聖弟子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

世尊如是說善逝如是說已師更說曰——

於如來之信心
不動而善安立
聖者之樂稱讚
於戒善自受持
於僧伽具信樂
所見之直心人
其活命名之為
不空以及不貧
故賢者唯以佛
之教而誠持念
精勤信心持戒
勉勵淨信法見

〔五二〕第二 雨安居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其時有一比丘於舍衛城住雨安居已因事至迦毘羅衛城

迦毘羅衛城之諸釋氏得聞「有一比丘於舍衛城住雨安居已因事至迦毘羅衛城

迦毘羅衛城之諸釋氏來至彼比丘處至已禮敬彼比丘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迦毘羅衛城之諸釋氏對彼比丘言曰

「大德世尊無病強健否

「友等世尊無病強健

[P.406]「大德舍利弗目犍連無病強健否

「友等舍利弗目犍連無病強健

「大德比丘眾無病強健否

「友等比丘眾無病強健

「大德於此雨安居中有於世尊之所親聞親受否

「友等我由世尊所親聞親受為『諸比丘依諸漏盡而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之比丘少依五下分結盡而成為化生者當於彼處般涅槃由彼世得不還法之比丘多

友等我由世尊所親聞親受為『諸比丘依五下分結盡而成為化生者於彼處般涅槃由彼世得不還法之比丘為少三結盡貪瞋癡弱成為一來唯只一來此世作苦邊際之比丘為多

友等我由世尊之所親聞親受為『諸比丘三結盡貪瞋癡弱成為一來唯只一來此世作苦之邊際之比丘為少依三結盡成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趣向等覺之比丘為多』」

〔五三〕第三 達摩提那[1]

一時世尊住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野園

[P.407]

優婆塞達摩提那與五百優婆塞來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優婆塞白世尊曰

「大德世尊請教授我等大德世尊請教授我等以使長夜得利益安樂

「達摩提那然則汝等應如是學『如來所說之經為甚深義甚深出世間空性相應時時將此具足而住』達摩提那汝等應如是學

「大德住於有兒童憒亂之臥處用迦尸衣栴檀持鬘香塗香享受金銀之我等對如來所說之甚深義甚深出世間空性相應之經能時時具足而住為不易大德世尊為依住五戒之我等請說示上法

「達摩提那然則汝等應如是學『我等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達摩提那汝等應如是學

「大德世尊所說四預流支之法我等有之我等當與此法俱存

大德我等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P.408]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達摩提那汝等幸哉達摩提那汝等福哉達摩提那汝等當記別為預流果

〔五四〕第四 疾病[1]

一時世尊住釋氏國迦毘羅衛城尼拘律園

其時眾多之比丘為世尊做衣為「三月後世尊整衣外出遊行

釋氏摩訶男聞得眾多之比丘為世尊做衣為「三月後世尊整衣將出遊行」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釋氏摩訶男白世尊曰

「大德聞眾多比丘為世尊做衣為『三月後世尊整衣將出遊行』大德曾於世尊處有親聞親受『有慧之優婆塞因疾病而重患困苦應對有慧之優婆塞教誡』」

「摩訶男有慧之優婆塞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對有慧之優婆塞應以四蘇息法令得活命而曰『具壽當得活於佛有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具壽當得活具壽於法於僧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

[P.409]

摩訶男有慧之優婆塞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對有慧之優婆塞以此四蘇息法令得活已應如是言

『具壽顧戀父母耶』若彼如是言『我顧戀父母』於彼當如是答言『具壽有死法若具壽顧戀父母亦唯死若具壽不顧戀父母亦唯死具壽願斷父母之顧戀

若彼如是言『我斷父母之顧戀』於彼當如是答言『具壽顧戀妻子耶』彼若如是言『我顧戀妻子』於彼當如是答言『具壽有死法具壽若顧戀妻子亦唯死具壽若不顧戀妻子亦唯死具壽願斷妻子之顧戀

彼若如是言『我斷妻子之顧戀』於彼當如是答言『具壽對人之五妙欲顧戀耶』彼若如是答言『我顧戀人之五妙欲』於彼應如是答言『友天之欲比人之欲為更勝更妙具壽唯願心由人欲遠離心當於勝解四大天王天

一〇

彼若如是言『我心由人欲遠離心勝解於四大天王天』於彼當如是答言[P.410]『友忉利天比四大天王天為更勝更妙具壽唯願心由四大天王天遠離心當勝解於忉利天

一一~一六

彼若如是言『我心由四大天王天遠離心勝解於忉利天』於彼應如是答言『友比忉利天耶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一七

梵世比他化自在天為更勝更妙具壽唯願心由他化自在天遠離心當勝解於梵世

一八

彼若如是言『我心由他化自在天遠離心勝解於梵世』於彼當如是答言『友梵世亦無常無恒為有身所攝具壽唯願心由梵世遠離攝心於有身之滅盡

一九

若彼如是言『我心由梵世遠離攝心於有身之滅盡』摩訶男如是心解脫之優婆塞與百歲心解脫之比丘無有少異我謂依解脫而解脫

〔五五〕第五 果[A5](一)

※二

「諸比丘對此四法修習多修者則資於預流果現證以何為四法耶

[P.411]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是

諸比丘對此四法修習多修者則資於預流果現證

〔五六〕第六 果(二)

※二

「諸比丘對此四法修習多修者則資於一來果現證

〔五七〕第七 果(三)

※二

資於不還果現證

〔五八〕第八 果(四)

※二

資於阿羅漢果現證

〔五九〕第九 獲得

※二

資於智慧獲得

〔六〇〕第十 增長

※二

資於智慧增長

〔六一〕第十一 廣大

※二

資於智慧廣大

第六 有慧品(終)

攝頌

有偈與雨安居
達摩提那疾病
四果以至獲得
增長以及廣大

[P.412]第七 大慧品

〔六二〕第一 大

※四

資於大慧

〔六三〕第二 廣

※四

資於廣慧

〔六四〕第三 廣大

※四

資於廣大慧

〔六五〕第四 深

※四

資於深慧

〔六六〕第五 無等

※四

資於無等慧

〔六七〕第六 宏慧

※四

資於宏慧

〔六八〕第七 多多

※四

資於慧之多多

〔六九〕第八 迅

※四

資於迅慧

〔七〇〕第九 輕

※四

資於輕慧

〔七一〕第十 捷

※四

資於捷慧

[P.413]〔七二〕第十一 速

※四

資於速慧

〔七三〕第十二 利

※四

資於利慧

〔七四〕第十三 決擇

※二

資於決擇慧以何為四耶

乃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是

諸比丘對此四法修習多修者則資於決擇慧

攝頌

大廣與廣大
深無等與宏
多多迅輕捷
速利與決擇

預流相應中第七大慧品(終)

第十一預流相應(終)


校注

[0201001] 雜阿含三〇六(大正藏二二一四a) [0202001] 雜阿含四一八(大正藏二二九八c) [0204001] 雜阿含三七一二(大正藏二二七〇a) [0207001] 雜阿含三〇一五(大正藏二二一五c) [0208001] 雜阿含三〇一四(大正藏二二一五b) [0209001] 雜阿含三〇三一(大正藏二二一八c) [0209002] 「工匠」此原語 thapati 有異解今依原註(協會本三七九頁)vaddhaki jeṭṭhako [0213003] 「無有差別」沒有「此是我們的那是諸比丘的」之分別其義為一切皆是布施物 [0214001] 雜阿含三七二二(大正藏二二七三b) [0219001] 雜阿含三〇二三二四(大正藏二二一七a)長部經典原典第二卷九一頁以下參照 [0221001] 參照前經 [0222001] 雜阿含三〇二五(大正藏二二一七b) [0225001] 雜阿含三〇一三(大正藏二二一五b) [0229001] 雜阿含三〇七(大正藏二二一四b) [0230001] 參照前經 [0231001] 參照其次之二經 [0233001] 同前經但「生善趣天界」改為「生善趣天世」 [0233001-1] 雜阿含四一一五(大正藏二二九九b) [0235001] 雜阿含三三一二(大正藏二二三七b)別雜阿含八二四(大正藏二四三二b)增一阿含四一一(大正藏二七四四a) [0237001] 參照前經(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1]今於此處加上[01]之註標 [0238001] 雜阿含三三一七(大正藏二二三九b)別雜阿含八二八(大正藏二四三四a) [0242001] 雜阿含三三一八(大正藏二二三九c)別雜阿含八二九(大正藏二四三四b) [0246001] 參照前經 [0250001] 雜阿含三七一〇(大正藏二二六九c) [0255001] 雜阿含三七九(大正藏二二六九b) [0258001] 雜阿含三〇一七(大正藏二二一六a)增支部經典十集第九二經略為一致 [0261001] 參照前經雜阿含三〇一六(大正藏二二一五c) [0262001] 雜阿含三〇四(大正藏二二一三c) [0264001] 雜阿含三〇九(大正藏二二一四c)四一一一(大正藏二二九九a) [0266001] 雜阿含三〇一一(大正藏二二一五a)四一一二一三(大正藏二二九九a) [0267001] 雜阿含三〇一一(大正藏二二一五a)四一一四一五(大正藏二二九九b) [0267001-1] 雜阿含三〇一八(大正藏二二一六a) [0269001] 雜阿含三〇一九二一(大正藏二二一六b) [0270001] 雜阿含經四一四(大正藏二二九八b) [0270002] 「來」原本及暹羅本俱作 ehi ti(ehiti)改為 ehiti(eti)之未來形原本其語之前之 hoti 是衍字 [0271001] 雜阿含三三九(大正藏二二三六b)別雜阿含八二一(大正藏二四三一b) [0273001] 此譬如出增支部經典(原典一二四三頁一四〇頁一一四頁) [0273001-1] 雜阿含三七一四(大正藏二二七〇七b) [0275001] 雜阿含三〇二六(大正藏二二一七c) [0278001] 雜阿含三〇一二(大正藏二二一五a) [0279002] 次偈出增支部四集第五一經 [0280001] 參照前經 [0282001] 此偈第四行尋原註皆不獲漢譯北傳亦未詳故暫以原本譯之 [0283001] 雜阿含經三〇六(大正藏二二一四a) [0283001-1] 原本及暹羅本俱與前經完全一致故不別出 [0284001] 雜阿含四一六(大正藏二二九八c) [0284001-1] 雜阿含三〇二七(大正藏二二一八a) [0285001] 雜阿含四一三(大正藏二二九八b) [0286001] 雜阿含三三一〇(大正藏二二三六c)別雜八二二(大正藏二四三一b) [0287001] 雜阿含四一五(大正藏二二九八c) [0291001] 雜阿含三七一一(大正藏二二七〇a) [0293001] 雜阿含四一二(大正藏二二九七c)
[A1] 豐【CB】豊【南傳】
[A2] 精【CB】積【南傳】
[A3] 弗【CB】佛【南傳】
[A4] 恚【CB】恙【南傳】
[A5] [-]【CB】[01]【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