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6]第十 夜叉相應
〔一〕第一 因陀迦[1]
一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因陀峰山,因陀夜叉之住處。
二
時,因陀迦夜叉來詣世尊處。詣而以偈白世尊曰:
三
一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靈鷲山。
二
時,名釋羅夜叉,來詣世尊處。詣已以偈白世尊曰:
三
[P.207]〔三〕第三 針毛[4]
一
爾時,世尊住伽耶之石牀,針毛夜叉之住處。
二
時,怯羅夜叉與針毛夜叉路過世尊近處。
三
時,怯羅夜叉告針毛夜叉曰:「此是沙門。」
四
「不!此非沙門,是小沙門。至少知彼是沙門耶!小沙門耶!〔暫〕為小沙門。」
五
時,針毛夜叉來詣世尊處。詣已,以身碰世尊。
六
時,世尊將身閃避。
七
時,針毛夜叉,以此白世尊:「沙門!恐怖我耶?」
八
「不!友!我非恐怖,然而,與汝相觸,總非善事。」
九
「沙門!我問汝,汝若不能說明,汝當亂心,當破汝之心臟,取汝之兩脚,投諸恒河之彼岸。」
一〇
「不!友!我於包括天界、魔界、梵天界之世界,於沙門、婆羅門人天之眾中,不見我心亂、破我心臟,取兩脚投諸恒河彼岸者。然而,友!欲者先問。」
一一
一二
〔四〕第四 摩尼跋陀[6]
一
爾時,世尊住摩揭陀國,摩尼摩羅迦制底之摩尼跋陀夜叉住處。
二
時,摩尼跋陀夜叉來詣世尊處。詣己,於世尊處說此偈曰:
三
〔五〕第五 左奴[8]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二
時有優婆夷名左奴之子[9],為夜叉所魅惑。
三
時,優婆夷嘆息,而唱此等偈曰:
四
五
六
〔六〕第六 夜叉童子[13]
一
爾時,尊者阿那律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二
時,尊者阿那律,黎明即起,以誦法句。
三
時,夜叉童母之夜叉女,如是告其子曰:
〔七〕第七 富那婆藪[14]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P.210]二
其時,世尊就有關涅槃,說法教示、利益、鼓勵比丘等。彼等諸比丘、深切注意、虔誠、心意集中、傾耳諦聽。
三
時,富那婆藪母之夜叉女[15],以言告其子等:
四
五
〔八〕第八 須達多[17]
一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之寒林。
二
其時,給孤獨長者,有事到王舍城。
三
給孤獨長者聞「佛實出現於世。」欲往拜見世尊。
[P.211]四
時,給孤獨長者作如是思惟:「今日欲往拜見世尊,時已過遲。明日適時當始往拜見世尊。」則念佛而臥。其夜曾三度以為天亮而起身。
五
六
時,給孤獨長者走出市鎮,當離去時,光滅而暗,恐怖戰慄,毛髮豎立。長者就此欲退返。
七
時,尸婆迦夜叉來現其形,只令聞聲:
八
時,給孤獨長者,暗滅光現、毛髮豎立之恐怖戰慄亦靜止。
九
二度……乃至……
一〇
給孤獨長者,三度光滅而暗,恐怖戰慄,毛髮豎立。長者又欲從此而退返。三度尸婆迦夜叉不現其形,只令聞其聲……乃至……
[P.212]一一
時,給孤獨長者,暗滅光現,毛髮豎立之恐怖戰慄亦靜止。
一二
時,給孤獨長者,來詣寒林於世尊住處。
一三
其時,世尊於夜曉起身,在露地經行。
一四
世尊見給孤獨長者從遠而來,見已下經行處,即坐所設座,坐已,世尊以此言給孤獨長者曰:「來!須達多。」
一五
時,給孤獨長者:「世尊按名呼我。」於此,即於世尊足下,五體投地而白曰:「世尊!輕安而眠耶?」
一六
〔一〇〕第十 叔迦羅[23](二)
[P.213]一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養餌所。
二
其時,有優婆塞施食於叔迦羅比丘尼。
三
時,叔迦羅比丘尼之信樂夜叉,於王舍城從此街至彼街,從此路至彼路,以唱此偈曰:
〔一一〕第十一 毘羅[24]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養餌所。
二
其時,有優婆塞施衣於毘羅比丘尼。
三
時,毘羅比丘尼之信樂夜叉,於王舍城從此街至彼街,從此路至彼路,以唱此偈曰:
〔一二〕第十二 阿羅毘[25]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阿羅毘之阿羅婆迦夜叉住居。
二
時,阿羅婆迦夜叉、白世尊曰:「沙門!出去。」「是!友。」世尊便出去。「沙門!進來。」「是!友。」世尊便進來。
[P.214]三
再度〔……乃至〕……
四
阿羅婆迦夜叉,如此三度白世尊:「沙門!出去。」……〔乃至〕……「是!友。」世尊便進來。
五
阿羅婆迦夜叉,四度白世尊:「沙門!出去。」
六
「不!友,我不應出去,由汝所欲為。」
七
「沙門!我且問汝,汝若不能答我者[26],我以汝心亂,破汝心臟,取汝兩脚,投諸恒伽河之彼岸。」
八
「不!友!我於包括天界,魔界,梵天界之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人天之眾中,不見以我心亂,破我心臟,取我兩脚、投諸恒伽河之彼岸者。然而汝若欲問則問。」
九
一〇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此嗢陀南:
校注
[0351001] 雜阿含經卷四九.七(大正藏二.三五七c)。 [0351002] 骨(aṭṭhi)中所含者有三百肉片,肉(Yakaviṇḍa)中所含者有九百肉片。 [0351003] 雜阿含經卷二二.二(大正藏二.一五三c)。 [0352004] 雜阿含經卷四九.三一(大正藏二.三六三b)。 [0353005] 童子,繫縛鳥足放之,鳥乍飛又落,惡心於心中生起,旋又歸於心。 [0354006] 雜阿含經卷四九.二六(大正藏二.三六二a)。 [0354007] 此偈,只於緬甸本才有。(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7],今於此處加上[07]之註標。) [0355008] 雜阿含經卷五〇.一(大正藏二.三六四a)。 [0355009] 虔誠之優婆夷,令其幼子左奴出家。左奴為沙彌精勤於諷誦經典,並云以此諷誦經卷功德與父母。但其現生父母雖不能知,其前生之母乃一夜叉女,得受此功德。夜叉女因此得受諸天愛敬。後來左奴及長大並不喜悅為沙門,乃往生母處訴心意。彼夜叉女一者曾救挽其名譽;一者曾為遮止左奴之還俗,於是左奴倒地吹泡。(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9],今於此處加上[09]之註標。) [0355010] 此偈僅只緬甸本才有,或許係不必要者。(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10],今於此處加上[10]之註標。) [0355011] 得神變分之日。謂在初八日前後,或十四日之前日,或安居後之自恣之日,特別是云守持齋戒之日。能於此日守齋戒者,可得神變,故稱得神變分日。 [0357012] 在底本中脫漏此二句,茲依暹羅本補充。 [0357013] 雜阿含經卷四九.二八(大正藏二.三六二c)。 [0357014] 雜阿含經卷四九.二九(大正藏二.三六二c)。 [0358015] 傍晚,世尊坐在香殿陽台上說法。夜叉女之鬱多羅抱腰牽引富那婆藪之手在便所及塵埃等處尋找食物。來至香殿之後,聽到有人集聚之聲音,心想或許是宴會,而欣悅走近,忽然間聽到世尊說法之聲音。諸天雖知有夜叉之走近,卻未予驅止而此夜叉則恰如餓鬼。 [0358016] magganā = patthanā。 [0359017] 雜阿含經卷二二.一七(大正藏二.一五七b)。 [0360018] 通往墓地之城門,走過此城門,便有通往墓地之道路。 [0360019] amanussā 非人。 [0360020] 底本之 assasari-rathā,讀為 assatari-ratha。 [0362021] 雜阿含經卷五〇.三(大正藏二.三六五a)。 [0362022] 原文 appaṭivāṇīyaṁ 佛音解釋為:雖一直飲用,卻不覺得飽(Punappunaṁ bhūnjantana naruccati)。護法則提出不還果解之。《長老偈註》六十一頁。 [0362023] 雜阿含經卷五〇.三(大正藏二.三六五a)。 [0363024] 雜阿含經卷五〇.四(大正藏二.三六五b)。 [0363025] 雜阿含經卷二二.二八(大正藏二.一六一a)。 [0364026] vyāharissasi 底本脫落 vyā。 [0366027] 此二句,僅只緬甸本有,應予省略。【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3 冊 No. 6 相應部經典(第1卷-第11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