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41]第三 念處相應
第一 菴羅品
〔一〕第一 菴羅[1]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毘舍離國之菴羅園中。
二
於此,世尊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
諸比丘應諾世尊曰:「大德!」世尊曰:
三
「諸比丘!有此一乘道[2],能使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證得正理、現證涅槃,謂四念處。以何為四耶?
四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觀受……於心觀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五
諸比丘!有此一乘道,能使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證得正理、現證涅槃,謂四念處。」
六
世尊如是說已,彼諸比丘生喜悅,歡喜於世尊之所說。
[P.142]〔二〕第二 正念[1]
一
爾時,世尊住毘舍離國之菴羅園中。
二
於此,世尊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
彼諸比丘應諾世尊曰——「大德!」世尊曰:〕
三
「諸比丘!比丘應以正念、正知而住,此是我為汝等之教誡。
四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之正念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貪憂而住,於受……於[A1]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貪憂而住。
諸比丘!如是為比丘之正念。
五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之正知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進退以正知而作,觀察以正知而作,屈伸以正知而作,持僧伽梨、鉢衣以正知而作,飲食嚐味以正知而作,大小便以正知而作,行住坐臥眠醒語默以正知而作。
諸比丘!如是為比丘之正知。
六
諸比丘!比丘應以正念、正知而住,此即我為汝等之教誡。」
〔三〕第三 比丘[1]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林之給孤獨園。
二
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
[P.143]三
「願大德世尊為我略說示法要。我聞世尊之法,獨靜居、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
「於此有一類之愚人,若如是請我說法者,我則得做思惟。」
「大德世尊!願為我略說法,我悟世尊所說之義,當為世尊所說之相續者。」
「比丘!然則汝於善法之初應當清淨,何為善法之初耶?戒之悉皆清淨,與見之正直。比丘!汝若於戒悉皆清淨且得見正直者,比丘!汝則依戒立戒,三重修習四念處。以何為四耶?
四
比丘!汝於內,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外,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內外,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內,於受……於外,於受……於內外,於受觀受……乃至……於內,於心……於外,於心……於內外,於心觀心……乃至……於內,於法……於法,於外,於法……於內外,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五
比丘!汝依戒立戒,如是修習此四念處者,比丘!汝則可期與日夜俱善法之增長,〔不期〕損滅。」
[P.144]六
時,彼比丘歡喜、隨喜世尊之所說,則從座起,禮敬世尊,右繞離去。
七
時,彼比丘獨靜居,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善男子以離家而出家之本義,於現法究竟無上之梵行,以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
八
彼比丘成為阿羅漢之一。
〔四〕第四 薩羅[1]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憍薩羅園,薩羅婆羅門村。
二
於此,世尊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
彼諸比丘應諾世尊曰:「大德!」世尊曰:
三
「諸比丘!諸新參比丘,出家未久,新接受此法、律者,諸比丘!汝等應勸導使修習四念處而住。以何為四耶?〔當說:〕
四
『友等!汝等於身觀身而住,為如實知身,應熱誠、正知、一趣、心清淨、得定、心一境。於受觀受而住,為如實知受,應熱誠、正知、一趣、心清淨、得定、心一境。於心觀心而住,為如實知心,應熱誠、正知、一趣、心清淨、得定、心一境。於法觀法而住,為如實知法,應熱誠、正知、一趣、心清淨、得定、心一境。』
[P.145]五
諸比丘!諸有學比丘,尚未獲得心,以志求無上安穩而住者,於身觀身而住,為徧知於身,熱誠、正知、一趣、心清淨、得定、心一境。於受觀受而住……於心觀心而住……於法觀法而住,為徧知於法,熱誠、正知、一趣、心清淨、得定、心一境。
六
諸比丘!諸漏盡之阿羅漢比丘,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捨重擔而獲得己利,盡有結之正知解脫者,尚且於身觀身而住,熱誠、正知、一趣、心清淨、得定、心一境,而離身之繫。於受觀受而住……於心觀心而住,於法觀法而住,熱誠、正知、一趣、心清淨、得定、心一境,以離法之繫。
七
諸比丘!諸新參比丘之出家未久,新接受此法、律者,亦宜勸導使修習此四念處而住。」
〔五〕第五 善聚[1]
一~二
舍衛城……於此,世尊說示曰:——
三
「諸比丘!不善聚者即是五蓋,是為正說。諸比丘!純一之不善聚者,即為五蓋。以何為五耶?
[P.146]四
欲貪蓋、瞋蓋、惛眠蓋、掉悔蓋、疑惑蓋是。諸比丘!不善聚者,即此五蓋,是為正說。諸比丘!純一之不善聚者,即此五蓋。
五
諸比丘!善聚者即是四念處,是為正說。諸比丘!純一之善聚者,即四念處。以何為四耶?
六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諸比丘!善聚者,即是四念處,是為正說。比丘!純一之善聚者,即此四念處。」
〔六〕第六 鷹[1]
※三
「諸比丘!於過去世有鷹,忽而襲捉鶉。
四
諸比丘!時,鶉被鷹所獲,如是悲嘆云:『我等若遊於非行處、他境界者,則是不祥、福少。我今日若遊於自行處、父母境界者,則鷹雖戰亦不得我。』『鶉!何為汝之自行處、父母境界耶?』『田耕之壟是。』
[P.147]五
諸比丘!時,鷹確信於自力,亦不讓於自力,因以放鶉而言曰:『鶉!去!雖儘往彼處,亦難逃離於我。』
六
諸比丘!時,鶉飛往田耕之壟,挺立於大壟之上曰:『鷹來!鷹來!』
七
諸比丘!時,鷹確信於自力,不讓於自力,忽而縮其兩翼對鶉襲來。諸比丘!鶉知『鷹力壯向我襲來』乃退縮於彼壟塊中。諸比丘!時,此鷹乃衝撞其胸。
八
諸比丘!如是,乃遊於非行處、他境界者。諸比丘!是故勿遊於非行處、他境界。諸比丘!遊於非行處、他境界者,則魔得機緣、得所緣。
九
諸比丘!何為比丘之非行處、他境界耶?謂五妙欲是。以何為五耶?
一〇
眼所識之色為可樂、可愛、可意、愛色、引欲、可染;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為可樂、可愛、可意、愛色、引欲、可染。諸比丘!此為比丘之非行處、他境界者。
一一
諸比丘!應遊於自行處、父母境界。諸比丘!遊於自行處、父母境界者,則魔不得機緣、不得所緣。
[P.148]一二
諸比丘!何為比丘之自行處、父母境界耶?謂四念處是。以何為四耶?
一三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誠熱、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諸比丘!此為比丘之自行處、父母境界。」
〔七〕第七 猿猴[1]
※三
「諸比丘!於雪山王中有嶮峻之處,為猿猴亦不能往,人亦不能往者。
四
諸比丘!於雪山王中有嶮峻之處,為猿猴可往,而人不能往者。
五
諸比丘!於雪山王中有平等、可樂之處,猿猴、人均可往。諸比丘!於此獵師於猿猴之路,塗黐以捕捉猿猴。諸比丘!若諸猿猴不愚癡、不輕率者,見其黐則遠避。又,猿猴之愚癡、輕率者,則來以手觸其黐,其手即被捉;欲脫其手,而以第二手相觸,其手亦被捉;為欲脫二手,而以足相觸,其足即被捉;欲脫二手與足,而以第二足相觸,其足即被捉;為欲脫二手足,而以口相觸,其口即被捉。
[P.149]六
諸比丘!如是猿猴五處被捉,呻吟而臥、困窮苦惱,即隨獵師之所欲。諸比丘!獵師得此、即將猿猴[2]隨所欲貫穿運置而去。
七
諸比丘!如是,乃遊於非行處、他境界者,諸比丘!是故勿遊於非行處、他境界。諸比丘!若遊於非行處、他境界者,則魔得機緣、得所緣。
八
諸比丘!何為比丘之非行處、他境界耶?謂五妙欲是。以何為五耶?
九
眼所識之色是可樂、可愛、可意、愛色、引欲、可染;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是可樂、可愛、可意、愛色、引欲、可染。諸比丘!此為比丘之非行處、他境界。
一〇
諸比丘!應遊於自行處、父母境界。諸比丘!遊於自行處、父母境界者,則魔不得機緣、不得所緣。
一一
諸比丘!何為比丘之自行處、父母境界耶?謂四念處是。以何為四耶?
一二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諸比丘!此為比丘之自行處、父母境界。」
〔八〕第八 廚士[1]
一
※三
「諸比丘!譬如對王、王臣,有愚癡不聰明無能之廚士,備酸、苦、辛、甘、苛、不苛、鹹、不鹹、種種之羹。
[P.150]四
諸比丘!彼愚癡不聰明無能之廚士,不知主人之食相,以『今日此食羹為善』,即著手多取於此,以顯其色;以『今日之酸食羹為善』,即著手多取於酸,以顯其酸色;並以『今日之苦……辛……甘……苛……不苛……鹹……不鹹食羹為善』,即著手多取於不鹹,以顯其不鹹之色。
五
諸比丘!彼愚癡不聰明無能之廚士,則不得庇護、不得俸給、不得獎賞。何以故?諸比丘!彼愚癡不聰明無能之廚士,乃不知主人之食相。
六
諸比丘!如是,於此有一類愚癡不聰明無能之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彼雖於身觀身而住,然其心不得定,不能斷隨煩惱,彼不知其相。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彼雖於法觀法而住,然其心不得定,不能斷隨煩惱,彼不知其相。
七
諸比丘!彼愚癡不聰明無能之比丘,不得現法樂住,不得正知、正念。何以故?[P.151]諸比丘!彼愚癡不聰明之比丘,不知自之心相。」
二
八
「諸比丘!譬如對王、王臣,有具智聰明善能之廚士,備酸、苦、辛、苛、不苛、鹹、不鹹、種種之羹。
諸比丘!彼具智聰明善能之廚士,知主人之食相,以『今日之此食羹為善』,即著手多取於此,以顯其色;以『今日酸之食羹為善』,即著手多取於酸,以顯其酸之色;以『今日之苦……辛……甘……苛……不苛……鹼……不鹹食羹為善』,即著手多取於不鹹,以顯其不鹹之色。
九
諸比丘!彼具智聰明善能之廚士,乃能得庇護、得俸給、得獎。何以故?諸比丘!彼具智聰明善能之廚士,乃知主人之食相。
一〇
諸比丘!如是,於此有一類具智聰明善能之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彼於身觀身而住,其心得定,斷隨煩惱,彼知其相。[P.152]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彼於法觀法而住,其心得定,斷隨煩惱,彼知其相。
一一
諸比丘!彼具智聰明善能之比丘,得現法樂住,得正念、正知。何以故?諸比丘,彼具智聰明善能之比丘,知自之心相。」
〔九〕第九 病[1]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毘舍離國竹林叢中。
二
於此,世尊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汝等於毘舍離之附近,隨親友、相識、友好而入雨安居,我於此處竹林叢入雨安居。」
「唯唯!大德!」
彼諸比丘應諾世尊,乃於毘舍離之附近,隨親友、相識、友好而入雨安居。世尊於竹林叢入雨安居。
三
時,世尊入雨安居後,忽起重病,轉為將致死之劇痛。於此,世尊住於正念、正知而不沮喪。
四
時,世尊思念:「我若不告隨從、不顧比丘眾而入般涅槃者,則不相稱。我宜[P.153]住精勤,降伏此病,以留住壽行。」時,世尊住於精勤,降伏彼病,以留住壽行。
五
時,世尊病癒。病癒未久,即出精舍,於精舍後清涼處,設座而坐。
六
時,具壽阿難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曰:
「是慶幸事。大德!能忍耐,是慶幸事。大德!世尊足矣。大德!因見世尊病,我身惶懼,四面不明、諸法不辨。大德!但我有少分之安心,世尊未對比丘眾作少分之宣稱,當不為般涅槃。」
七
「阿難!比丘眾對我何所須耶?阿難!我說無別內外之法。阿難!於如來法中無有『師』。阿難!若思『我統理比丘眾』、『比丘眾思念恃靠於我』,對於比丘眾應有所宣稱。阿難!然而如來不思『我統理比丘眾』、『比丘眾思念恃靠於我』。阿難!如來更何須對比丘眾有所宣稱耶?
八
阿難!我今已經年老衰,加久生之年齡已八十歲。阿難!譬如助行古車之皮紐,阿難!如來之身,亦似為皮紐所助而行。
[P.154]九
阿難!如來不作意一切相、滅一一之受,住於具足無相心三[A2]昧時,如來則得安穩。阿難!然而應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而住。
阿難!云何比丘應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而住耶?
一〇
阿難!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阿難!如是,比丘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而住。
一一
阿難!於今或我滅度後,應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則於勤學(佛法)者中,乃我最上之比丘。」
〔一〇〕第十 比丘尼[1]
一
舍衛城……
二
時,具壽阿難於晨早時分,著下衣、持衣、鉢,往一比丘尼寺。往已,設座而坐。
三
時,眾多之比丘尼來至具壽阿難之處。至已,禮敬具壽阿難,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諸比丘尼,言於具壽阿難曰:
四
「大德阿難!此處眾多之比丘尼,善繫心於四念處而住,知前後昇降之廣大。」
[P.155]「姊妹!如是。姊妹!如是。姊妹!諸比丘、比丘尼,善繫心於四念處而住者,於彼則期於知前後昇降之廣大。」
五
時,具壽阿難說法教授彼諸比丘尼,勸導、讚勵,使之慶喜,即從座起而離去。
時,具壽阿難行往舍衛城乞食。食後,由乞食歸來,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曰:
「大德!我晨早時分,著下衣、持衣、鉢,往一比丘尼寺。至已,設座而坐。大德!時眾比丘尼來至我處。至已,對我禮敬而坐於一面。大德!坐於一面之彼諸比丘尼,言於我曰:『大德阿難!此處眾多之比丘尼,善繫心於四念處而住,知前後昇降之廣大。』大德!如是說之,我對彼諸比丘尼曰:『姊妹!如是。姊妹!如是。姊妹!諸比丘、比丘尼善繫心於四念處而住者,於彼則期知於前後昇降之廣大。』」
六
「阿難!如是、如是。阿難!諸比丘、比丘尼善繫心於四念處而住者,於彼則期知於前後昇降之廣大。以何為四念耶?
七
阿難!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彼[P.156]於身觀身而住,然或身之所緣、身之熱煩、心之退縮,使念散亂於外。阿難!彼比丘應於淨相以繫心,彼以繫心於淨相,則生勝喜;有勝喜者,則生喜;有意喜者,則身輕安;身輕安者,則受樂;有樂者,則得心定。彼如是思擇:『我繫於心,成就其所繫處;今攝而休息。』彼攝而休息,乃無尋求、無伺察。彼知:『我無尋、無伺,而於內有念樂。』
八~九
阿難!又於受……於心……
一〇
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以世間之貪憂而住。彼於法觀法而住,然或法之所緣、身之熱煩、心之退縮,使念散亂於外。阿難!彼比丘應於淨相以繫心,彼繫心於淨相,則生勝喜;有勝喜者,則生喜;有意喜者,則身輕安;有身輕安者,則受樂;有樂者,則得心定。彼如是思擇:『我繫於心,成就其所繫處;今攝而休息。』彼攝而休息,則無尋求、無伺察。彼知:『我無尋、無伺,於內有念樂。』
一一
阿難!如是為修習繫念。
一二
阿難!云何為修習無繫念?
[P.157]一三
阿難!比丘於外不繫心,知『我心不繫於外』;又知心於前後不攝取、解脫,為『無繫』;又知『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而住於樂。』
一四
阿難!比丘對外不繫心,知『我心不繫於外』;又知心於前後不攝取、解脫,為『無繫』;又知『於受觀受,熱誠、正知、正念而住於樂。』
一五
阿難!比丘於外不繫心,知『我心不繫於外』;又知心於前後無攝取、解脫,為『無繫』;又知『於心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而住於樂。』
一六
阿難!比丘於外不繫心,知『我心不繫於外』;又知心於前後無攝取、解脫,為『無繫』;又知『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而住於樂。』
一七
阿難!如是為修習無繫念。
一八
阿難!如是我說修習繫念、修習無繫念。阿難!希求、愍哀弟子之利益,應由師之哀愍而作者,我為汝等而作。阿難!此處有樹下,有空閒處,阿難!當靜慮,勿放逸,勿於後追悔。此為我對汝等之教誡。」
一九
世尊如是說已,阿難喜悅,歡喜世尊之所說。
[P.158]此品之攝頌曰:
第二 那羅犍陀品
〔一一〕第一 大丈夫[-1]
一
舍衛城因緣。
二
時,具壽舍利弗來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白世尊曰:
三
「大德!所云大丈夫,大丈夫者。大德!云何為大丈夫耶?」
「舍利弗!心解脫故,我稱之為大丈夫;心未解脫者,則不稱為大丈夫。
舍利弗!何為心解脫耶?
四
舍利弗!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彼於身觀身而住,心無所取,而由諸漏離貪解脫。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彼於法觀法而住,心無所取,而由諸漏離貪解脫。
五
舍利弗!如是而心解脫。舍利弗!心解脫故,我說為大丈夫;心未解脫者,我不說謂為大丈夫。」
[P.159]〔一二〕第二 那羅犍陀[1]
一
爾時,世尊住那羅犍陀,賣衣者菴羅園。
二
時,具壽舍利弗來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白世尊曰:
三
「大德!過去、未來、現在之沙門、婆羅門,於等覺,無有勝於世尊之通智者,我如是深信於世尊。」
「舍利弗!汝說廣大最勝之言,肯定深信,作師子吼:『大德!過去、未來、現在之沙門、婆羅門,於等覺,無有勝於世尊之通智者,我如是深信世尊。』
四
舍利弗!汝對過去世之應供、正等覺者,以心念審察一切世尊之心念,(而知)諸世尊之戒如是,諸世尊之法如是,諸世尊之慧如是,諸世尊之住如是,諸世尊之解脫為如是耶?」
「不也,大德!」
五
「舍利弗!汝對未來世之應供、正等覺者,以心念審察一切世尊之心念,(而知)諸世尊之戒如是,諸世尊之法如是,諸世尊之慧如是,諸世尊之住如是,諸世尊之解脫為如是耶?」
[P.160]「不也,大德!」
六
「舍利弗!汝對現在世之應供、正等覺者,以心念審察世尊之心念,(而知)世尊之戒如是,世尊之法如是,世尊之慧如是,世尊之住如是,世尊之解脫為如是耶?」
「不也,大德!」
七
「舍利弗!然則汝對過去、未來、現在之諸應供、正等覺者,無有心差別智,云何說廣大最勝之言,肯定深信,作師子吼:『大德!過去、未來、現在之沙門、婆羅門,於等覺,無有勝於世尊之通智者,我如是深信於世尊』耶?」
「大德!我對於過去、未來、現在之諸應供、正等覺者,無有心之差別智,但知法之分齊。
八
大德!譬如有王者,於邊土有都城,城壁牢固、壁樓牢固、唯有一門。於此具智聰明賢能之守門者,以遮不知之人,而知之人則得入。彼巡察其都城周匝之路,雖未見壁隙、壁孔,乃至如貓之匍出,彼思念:『麤大生類而出入此都城者,皆得由此門出入。』大德!如是,我知法之分齊。
九
大德!於過去世之應供、正等覺者、一切之世尊,為斷心之隨煩惱——使慧羸[P.161]弱、及斷五蓋,繫心於善四念處,如實修習七覺支,以現等覺、無上正等覺。大德!於未來世將為應供、正等覺者、一切之世尊,為斷心之隨煩惱——使慧羸弱、及斷滅五蓋,繫心於善四念處,如實修習七覺支,以現等覺、無上正等覺。」
一〇
「善哉,善哉!舍利弗!舍利弗!汝數數以此法門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示,舍利弗!諸愚人於如來有疑懼、疑惑者,若聞此法門,則對如來斷疑懼、疑惑。」
〔一三〕第三 純陀[1]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二
其時,具壽舍利弗住摩竭提之那羅聚落,因患重疾病而困苦。純陀沙彌為具壽舍弗之侍者。
三
時,具壽舍利弗因其疾病而般涅槃。
四
時,純陀沙彌持具壽舍利弗之衣鉢,至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阿難住處。至已,[P.162]禮敬具壽阿難,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沙彌純陀,白具壽阿難曰:
「大德!具壽舍利弗已涅槃矣,有其衣鉢在此。」
五
「友純陀!有此事由者,應去見世尊。友純陀!詣世尊住處。詣已,以此事稟告世尊。」
「唯唯,大德!」
純陀沙彌應諾具壽阿難。
六
時,具壽阿難與純陀沙彌來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曰:
「大德!依此純陀沙彌言:『大德!具壽舍利弗已般涅槃,此有其衣鉢。』大德!聞具壽舍利弗般涅槃,我身惶懼,四面不明,不辨諸法。」
七
「阿難!舍利弗是取戒蘊而般涅槃耶?取定蘊而般涅槃耶?取慧蘊而般涅槃耶?取解脫蘊而般涅槃耶?取解脫智見蘊而般涅槃耶?」
「大德!具壽舍利弗並非取戒蘊而般涅槃……〔定蘊……慧蘊……解脫蘊〕……並非取解脫智見蘊而般涅槃。大德!然則具壽舍利弗乃我之教誡者,彼為已渡者、教授者、教示者、勸導者、讚勵者、慶喜者,說法不倦、攝取同梵行者,故我憶念具壽舍利弗之法威力、法受用、法攝受。」
[P.163]八
「阿難!我豈非豫說耶?『與一切所愛樂者,別離、離散、分離。』阿難!云何可得常耶?凡有所生、所為、有為、有滅壞之法者,使之不滅壞,無有是理。
九
阿難!譬如堅固之大樹住立,先壞其大枝,阿難!如是堅固之大比丘眾住,有舍利弗之般涅槃。阿難!云何可得常耶?所生、所成、有為、有滅壞之法者,使之不滅壞,則無有是理。
一〇
阿難!然則應以自為洲、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而住。
阿難!云何比丘應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而住耶?
一一
阿難!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阿難!如是之比丘,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而住。
一二
阿難!於今或我滅度後,當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則於勤學(佛法)中,乃我最上之比丘。」
〔一四〕第四 支羅[1]
一
爾時,世尊住跋祇國,郁迦支羅之恆河邊,與大比丘眾俱。時,舍利弗與目犍連般涅槃未久。
二
其時,比丘眾圍繞世尊,而坐於露地上。時,世尊默然觀察比丘眾已,告諸比丘曰:
[P.164]三
「諸比丘!自舍利弗、目犍連般涅槃,此眾會似如空虛。諸比丘!少此二者,此眾會如空虛。(然)不須顧慮舍利弗、目犍連所住之方。
四
諸比丘!過去世應供、正等覺者、諸世尊,亦有一雙最上弟子;於我,則如舍利弗、目犍連者是。諸比丘!未來世之應供、正等覺者、諸世尊,亦有一雙最上弟子;於我,則如舍利弗、目犍連。
五
諸比丘!(彼二者)於諸弟子是希有者,於諸弟子是未曾有者——行師之教說,遵守教誡,為四眾所愛敬、喜悅、尊重、供養。諸比丘!(彼二者)於如來是希有者,於如來是未曾有者,然如是一雙之弟子般涅槃,如來是無悲愁者。
諸比丘!云何得於常?所生、所滅、有為、有滅壞之法者,使之不滅壞,乃無有是處。
六
諸比丘!譬如堅固之大樹住立,先壞其大枝,諸比丘!如是堅固之大比丘眾住,有舍利弗、目犍連之般涅槃。諸比丘!云何可得〔常住〕耶?所生、所成、有為、有滅壞之法者,使之不滅壞,乃無有是理。
七
諸比丘!然則,應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他為依處。
諸比丘!云何比丘當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耶?
八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諸比丘!如是,比丘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而住。
[P.165]九
諸比丘!於今或我滅度後,當以自為洲〔、以自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其他為依處〕,則於勤學者中,乃我最上之比丘。」
〔一五〕第五 婆醯迦[1]
一
舍衛城因緣。
二
時,具壽婆醯迦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婆醯迦,白世尊曰:
「大德!願為我略說法,我聞世尊之法,將獨靜居,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
「婆醯迦!然則,汝應清淨於善法之初。何為善法之初耶?善清淨之戒與正直之見是。
三
婆醯迦!汝若於戒善清淨且得見正直者,婆醯迦!汝則依戒、立戒,修習四念處。以何為四耶?
四
婆醯迦!於此,汝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婆醯迦!汝依戒、立戒,如是修習此四念處。婆醯迦!應期於夜來晝去,於汝善法之增長;不期於損壞。」
[P.166]五
時,具壽婆醯迦歡喜、隨喜於世尊之所說,即從座起,敬禮世尊,右繞而離去。
六
時,具壽婆醯迦獨靜居,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不久之後,善男子以由家出家之本義,於現法究盡無上之梵行,自證、現證、具足而住,了知;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
七
具壽婆醯迦成為阿羅漢之一。
〔一六〕第六 鬱低迦[1]
一
舍衛城因緣。
二
時,具壽鬱低迦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鬱低迦白世尊曰:
「大德!願為我略說法,我聞世尊之法,則獨靜居,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
「鬱低迦!然則,汝應清淨於善法之初。以何為善法之初耶?善清淨之戒與正直之見是。
三
鬱低迦!汝若於戒善清淨且得正直之見,鬱低迦!汝則依戒、立戒,修習四念處。以何為四耶?
四
鬱低迦!於此,汝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鬱低迦!汝依戒、立戒,如是修習此四念處者,鬱低迦!汝則得死界之彼岸。」
五
時,具壽鬱低迦……乃至……成為一阿羅漢。
〔一七〕第七 聖[1]
一
舍衛城……
二
「諸比丘!若修習、多修於四念處者,則此聖道導於出離;而修此者,是正至滅盡於苦。以何為四耶?
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P.167]四
諸比丘!修習、多修此四念處者,則此聖道導於出離;而修此者,是正至滅盡於苦。」
〔一八〕第八 梵天王[1]
一
爾時,世尊於鬱毗羅尼連禪河邊,阿踰波羅尼拘律之樹下,初現等覺而住。
二
時,世尊獨居安默,乃生如是心念:
「此有一乘道,能令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證得正理、現證涅槃,謂四念處是。以何為四耶?
三
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此是一乘道,能令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證得正理、現證涅槃,謂四念處是。」
四
時,娑婆主梵天以心知世尊之心念,猶如力士屈伸於腕,如是乃速沒於梵天界,而現於世尊之面前。時,娑婆主梵天王,偏袒上衣,向世尊合掌,問於世尊曰:
五
「如是世尊!如是善逝!大德!有一乘道,能令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P.168]證得正理、現證涅槃,謂四念處是。以何為四耶?
大德!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大德!此一乘道,能令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證得正理、現證涅槃。謂四念處是。」
六
娑婆主梵天王如是說。娑婆主梵天王如是說已,更說:
〔一九〕第九 私伽陀[1]
一
爾時,世尊住孫巴國之私伽陀孫巴村中。
二
於此,世尊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於過去世有緣幢伎師[2],樹立幡幢而言於弟子迷勒迦曰:『迷勒迦!汝昇幢立於我頭上之竿。』
諸比丘!彼弟子迷勒迦應諾緣幢伎師曰:『唯唯,吾師!』即昇幢立於乃師頭上之竿。
[P.169]三
諸比丘!時,緣幢伎師言於弟子迷勒迦曰:『迷勒迦!汝護我,我護汝,我等如是相互守持、相互護持,以示伎藝。迨得財利,且得安穩自幡幢而降。』
四
諸比丘!如是言已,弟子迷勒迦言於緣幢伎師曰:『吾師!此事不然。吾師!汝須護己,我當自護,我等如是自守、自護以示伎藝,迨得財利,且得安穩自幡幢而降,此乃正理。』」
五
世尊更說曰:「猶如弟子迷勒迦對乃師之所言,諸比丘!應以『自護』以修習念處,應以『護他』以修習念處。諸比丘!自護者則護他,護他者則自護。
六
諸比丘!云何自護則護他耶?依修習、多修。諸比丘!如是,自護則護他。
七
諸比丘!云何護他則自護耶?依於忍辱、無害、慈愛、哀愍。諸比丘!如是,護他則自護。
八
諸比丘!以『自護』則應修念處,『護他』則應修念處。諸比丘!自護則護他,護他則自護。」
〔二〇〕第十 國土[1]
一
一時,世尊住孫巴國私伽陀之孫巴村中。
[P.170]二
於此處,世尊告於諸比丘曰:
三
「諸比丘!譬如國土〔中〕有第一美女,因國土〔中〕有第一美女,而大眾則雲集。彼國土〔中〕之第一美女,又最善舞、最善歌。諸比丘!國土之第一美女,因能歌舞,則雲集更多之大眾。時,士夫之樂命,不樂死,樂於樂,厭於苦者而來,有人言於彼曰:『士夫!汝持此裝滿油之,通過於大眾與國土〔中〕第一美女之間,又〔另〕一士夫拔劍隨汝之後,若油有少許之撒落,即斷汝之頭。』諸比丘!汝等於意云何耶?彼士夫對其油瓶不作意,以致放逸於外耶?」「不也,大德!」
四
「諸比丘!我說此喻,乃為使知其義趣。義趣者,諸比丘!『油滿之瓶』,即身念之增上語是。
五
諸比丘!是故,應如是學:我等當修習、多修身念,作為乘、作為地,以隨成,善積習造作。諸比丘!汝等當如是學。」
第二 那羅犍陀品(終)
此品之攝頌曰:
第三 戒住品
〔二一〕第一 戒[1]
一
如是我聞。一時,具壽阿難與具壽跋陀羅住於巴速弗邑之鷄林精舍。
二
時,具壽跋陀羅於日暮時分,由宴默起,至具壽阿難住處。至已,與具壽阿難互相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跋陀羅,言於具壽阿難言曰:
三
「友阿難!世尊所說善戒,世尊依何之義以說善戒耶?」
「善哉、善哉!友跋陀羅!友跋陀羅!汝之誘導亦善,辯才亦善,所問亦善。友跋陀羅!汝如是問:『友阿難!世尊所說善戒,世尊依何之義以說善戒耶?』」
「友!如是。」
四
「友跋陀羅!世尊所說善戒者,乃為修習四念處,世尊說為善戒。以何為四耶?
五
友!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P.172]友跋陀羅!世尊所說善戒者,乃為修習四念處,世尊說為善戒。」
〔二二〕第二 住[1]
一
因緣同上
二
……坐於一面之具壽跋陀羅,言於具壽阿難曰:
三
「友阿難!以何因、何緣,如來般涅槃之後,正法不能久住耶?友阿難!又以何因、何緣,如來般涅槃之後,正法久住耶?」
「善哉、善哉!友跋陀羅!友跋陀羅!汝之誘導亦善,辯才亦善,所問亦善。友跋陀羅!汝如是問:『友阿難!以何因、何緣,如來般涅槃後,正法不能久住耶?友阿難!又以何因、何緣,如來般涅槃後;正法得久住耶?』」
「友!如是。」
四
「友!因不修習、不多修四念處,故如來般涅槃之後,正法不能久住。友!因修習、多修四念處,故如來般涅槃之後,正法能久住。以何為四耶?
五
友!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友!因不修習、不多修四念處,故如來般涅槃之後,正法不能久住。友!又因修習、多修四念處,故如來般涅槃之後,正法能久住。」
[P.173]〔二三〕第三 損滅[1]
一~二
巴連弗邑之鷄林精舍
三
「友阿難!以何因、何緣,有正法之損滅耶?友阿難!以何因、何緣,有正法之不損滅耶?」
「善哉、善哉!友跋陀羅!友跋陀羅!汝之誘導亦善,辯才亦善,所問亦善。友跋陀羅!汝如是問:『友阿難!以何因、何緣,有正法之損滅耶?友阿難!以何因、何緣,有正法之不損滅耶?』」
「友!如是。」
四
「友!因不修習、不多修四念處,故有正法之損滅。友!因修習、多修四念處,故有正法之不損滅。何為四念處耶?
五
友!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友!因不修習、不多修此四念處,故有正法之損滅。友!因修習、多修此四念處,故有正法之不損滅。」
〔二四〕第四 清淨[1]
一
舍衛城因緣。
二
「諸比丘!有四念處。以何為四耶?
[P.174]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諸比丘!此為四念處。」
〔二五〕第五 婆羅門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二
時,有一婆羅門來詣世尊住處。詣已,與世尊相俱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婆羅門,白世尊曰:
三
「尊瞿曇!有何因、何緣,如來般涅槃之後,正法不能久住耶?尊瞿曇!又有何因、何緣,如來般涅槃之後,正法能久住耶?」
四
「婆羅門!因不修習、不多修四念處,故如來般涅槃之後,正法不久能住。婆羅門!因修習、多修四念處,故如來般涅槃之後,正法能久住。以何為四念處耶?
五
婆羅門!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婆羅門!因不修習、不多修此四念處,故如來般涅槃之後,正法不能久住。婆羅門!又因修習、多修此四念處,故如來般涅槃之後,正法能久住。」
六
如是說已,彼婆羅門白世尊曰:
「妙哉!尊瞿曇!〔譬如倒者之扶起,覆者之揭露,教迷者以道,如於暗中揭燈火,使有眼者得見色。如是,尊瞿曇以種種方便顯示於法。我於此處,歸依尊瞿曇、法與比丘眾〕。尊瞿曇請容我自今日起,終生歸依為優婆塞。」
〔二六〕第六 一分[1]
一
爾時,具壽舍利弗與具壽大目犍連與具壽阿那律,住於沙祇國之乾達契林。
二
時,具壽舍利弗與具壽大目犍連,於日暮時分,從宴默起,往具壽阿那律處。[P.175]到已,與具壽阿那律互相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言於具壽阿那律曰:
三
「友阿那律!有學、有學之謂者,友!云何為有學耶?」
「友等!因修習四念處之一分,故為有學。以何為四念處耶?
四
友等!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友等!因修習此四念處之一分,故為有學。」
〔二七〕第七 悉皆(全分)
一
因緣同上
二
……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言於具壽阿那律曰:
三
「友阿那律!無學、無學之謂者,友!云何為無學耶?」
「友等!因修習四念處之全分,故為無學。以何為四念處耶?
四
友等!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友等!修習此四念處之全分,故為無學。」
〔二八〕第八 世界
一
因緣同上
二
……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言於具壽阿那律曰:
三
「具壽阿那律![1]修習、多修何法,得大通智耶?」
[P.176]「友等!修習、多修四念處,得大通智。以何為四念處耶?
四
友等!於此,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友等!我修習、多修此四念處,得大通智。
五
友等!又我因修習、多修此四念處,故勝於千世界。」
〔二九〕第九 尸利阿荼
一
爾時,具壽阿難住於王舍城竹林迦蘭陀園。
二
其時,尸利阿荼居士因患重疾病而困苦。
三
時,尸利阿荼告於一士夫曰:
「士夫!汝往阿難住處。到已,以我語,頭面頂禮具壽阿難之足,言於大德:『尸利阿荼居士因患重疾病而困苦。』彼言:『頭面頂禮具壽阿難之足,哀愍之故,願大德具壽阿難來尸利阿荼之家。』」
彼士夫應諾尸利阿荼居士曰:
「唯唯!大德!」
乃逕往具壽阿難住處。
四
到已,頂禮具壽阿難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士夫,白具壽阿難曰:
「大德!尸利阿荼居士患重疾病而困苦。彼言:『頭面頂禮具壽阿難之足,哀愍故,願大德具壽阿難,來尸利阿荼居士之家。』」
[P.177]具壽阿難默然允許。
五
時,具壽阿難著下衣、持衣鉢,往尸利阿荼居士之家。到已,坐於所設之座。坐已,具壽阿難言尸利阿荼曰:
六
「居士!汝能忍耶?苦受退而不進,知所減退,不知增進耶?」
「大德!我不能忍,激苦之受有進無退,知增進而不知減退。」
七
「居士!然則,汝應如是學:『我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居士汝應如是學。」
八
「大德!我有世尊所說之四念處,我亦與此法俱。大德!我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九
大德!又世尊所說之五下分結,於我,未見有少分未斷者。」
一〇
「居士!汝是吉祥,居士!汝極吉祥。居士!汝〔自〕記於不還果。」
[P.178]〔三〇〕第十 摩那提那[1]
一
因緣同上
二
其時,摩那提那居士因患重疾病而困苦。
三~六
時,摩那提那告一士夫曰:……乃至……「大德!我不能忍,不能足,激苦之受有進無退,知增進而不知滅退。」……
七
「大德!我雖蒙[2]如是苦受,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八
大德!又世尊所說之五下分結,於我,不見有少分未斷者。」
九
「居士!汝是吉祥,居士!汝極吉祥。居士!汝自記於不還果。」
第三戒(住)品(終)
此品之攝頌曰:
念處相應中之第三戒住品(終)
第四 未聞品[1]
〔三一〕第一 未聞
一~二
舍衛城因緣。
[P.179]三
「諸比丘!我思:『於身觀身』,於我則未曾聞法生,我眼生,智生、明生、光明生。我思:『應修習此身念處觀……已能修習』,於我則未曾聞法生,我眼生、智生、明生、光明生。
四
『於受觀受』……
五
『於心觀心』……
六
『於法觀法……應修習此法念處觀……已能修習』,於我則未曾聞法生,我眼生、智生、明生、光明生。」
〔三二〕第二 離貪[1]
一~二
舍衛城……
三
「諸比丘!修習、多修四念處者,則助於一向厭患、離貪、滅盡、寂靜、證智、等覺、涅槃。以何為四耶?
四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諸比丘!修習、多修此四念處者,則助於一向厭患、離貪、滅盡、寂靜、證智、等覺、涅槃。」
〔三三〕第三 失[-1]
※三
「諸比丘!若有失於四念處者,乃正失於順苦盡之聖道。
[P.180]四
諸比丘!若有得於四念處者,乃正得於順苦盡之聖道。以何為四耶?
五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諸比丘!若有失於此四念處者,乃正失於順苦盡之聖道。
諸比丘!若有得於此四念處者,乃正得於順苦盡之聖道。」
〔三四〕第四 修習[1]
一~二
舍衛城……
三
諸比丘!若修習、多修四念處者,則有助於由此岸到彼岸[2]。以何為四耶?
四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諸比丘!若修習、多修此四念處者,則有助於由此岸到彼岸。
〔三五〕第五 正念
一~二
舍衛城……
三
「諸比丘!比丘應正知、正念而住,此為我對汝等之教誡。
四
諸比丘!云何比丘為正念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諸比丘!如是之比丘,是為正念。
[P.181]五
諸比丘!云何比丘為正知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彼受,有覺而生、有覺而住、有覺而滅;想,有覺而生、有覺而住、有覺而滅。諸比丘!如是之比丘,是為正知。
六
諸比丘!比丘應正知、正念而住,此,我為汝等之教誡。」
〔三六〕第六 開悟
一~二
舍衛城……
三
「諸比丘!有四念處。以何為四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諸比丘!此為四念處。
四
諸比丘!對此四念處修習、多修者,則可期於有二果之隨一果,於現法開悟,若為有餘依者,得不還果。」
〔三七〕第七 欲
一
舍衛城……
二
「諸比丘!有四念處。以何為四念處耶?
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彼若觀身而住者,斷身之欲;苦斷欲者,則已現證不死。
四
於受……斷受之欲;若斷欲者,則已現證不死。
[P.182]五
於心……斷心之欲;若斷欲者,則已現證不死。
六
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彼若觀法而住者,斷法之欲;若斷欲者,則已現證不死。」
〔三八〕第八 徧知
※二
「諸比丘!有四念處。以何為四耶。
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彼若觀身而住者,則已徧知於身;若徧知身者,則已現證不死。
四
於受……已徧知於受;若徧知受者,則已現證不死。
五
於心……已徧知於心;若徧知心者,則已現證不死。
六
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彼若觀法而住者,則已徧知於法;若徧知法者,則已現證不死。」
〔三九〕第九 修習[1]
※二
「諸比丘!我說四念處之修習,且諦聽。
諸比丘!云何修習四念處耶?
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P.183]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四
諸比丘!如是而修習四念處。」
〔四〇〕第十 分別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示念處與念處之修習、以及念處修習之順道,且諦聽。
三
諸比丘!以何為念處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諸比丘!此名為念處。
四
諸比丘!以何為念處之修習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觀身之集法……觀身之滅法……觀身之集滅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觀受之集法……觀受之滅法……觀受之集滅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觀心之〔集法……觀心之滅法……觀心之集滅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觀法之集法……觀法之滅法……觀法之集滅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諸比丘!此名為念處之修習。
五
諸比丘!以何為念處修習之順道耶?
即八支聖道是,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諸比丘!此名為念處修習之順道。」
第四 未聞品(終)
此品之攝頌曰:
第五 不死品
〔四一〕第一 不死[1]
一
舍衛城……
二
「諸比丘!當善繫心於四念處而住,勿失不死。以何為四耶?
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四
諸比丘!當善繫心於此四念處而住,勿失不死。」
〔四二〕第二 集起[-1]
※二
「諸比丘!我說四念處之集起與滅壞,且諦聽。
三
諸比丘!以何為身之集起耶?依食集起,而身集起;依食滅壞,而身滅壞。
四
……依觸集起,而受集起;依觸滅壞,而受滅壞。
五
……依名色集起,而心集起;依名色滅壞,而心滅壞。
六
……依作意集起,而法集起;依作意滅壞,而法滅壞。」
[P.185]〔四三〕第三 道[1]
一
舍衛城……
二
於此,世尊諸告比丘曰:
「諸比丘!爾時,我於鬱毘羅之尼連禪河邊,阿踰波羅尼拘律樹下初住現等覺。
三
諸比丘!我獨居宴默,生如是之心念:『有此一乘道,能令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證得正理、現證涅槃,謂四念處是。以何為四耶?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比丘!於受觀受……比丘!於心觀心……比丘!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此是一乘道,能令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證得正理、現證涅槃,謂四念處是。』
四
諸比丘!時,娑婆主梵天王心知我心之所念,譬如力士之伸屈臂,屈伸臂,如是之速而沒於梵天,現於我前。
五
諸比丘!時,娑婆主梵天王偏袒上衣,向我合掌曰:
『如是世尊!如是善逝!大德!有一乘道,能令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P.186]證得正理、現證涅槃,謂四念處是。以何為四耶?大德!比丘!於身觀身……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大德!此是一乘道,能令眾生清淨、超愁悲、滅苦憂、證得正理、現證涅槃,謂四念處是。』
六
諸比丘!娑婆主梵天王如是說,如是說已,更言曰:
見生之盡邊,知一乘道有利益,依此道,於過去、於未來於現在、可渡瀑流。」
〔四四〕第四 正念[1]
一
舍衛城……
二
「諸比丘!比丘應以正念而住,此為我對汝等之教誡。
三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之正念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諸比丘!如是為比丘之正念。
四
諸比丘!比丘應以正念而住,此為我對汝等之教誡。」
〔四五〕第五 善聚[1]
※二
「諸比丘!說善聚者,即四念處,是正說。諸比丘!純一之善聚者,即四念處是。以何為四耶?
[P.187]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四
諸比丘!說善聚者,即此四念處是,是正說。諸比丘!純一之善聚者,即此四念處是。」
〔四六〕第六 波羅提木叉
※二
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住處。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
三
「大德!願為我略說法要,我聞世尊之法,則獨靜居,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
「比丘!然則,汝應清淨於善法之初。以何為善法之初耶?
四
比丘!汝於此處,當守護波羅提木叉之律儀,具足行所行,見於微少之罪,住於怖畏,受學處而學。比丘!汝當守護波羅提木叉之律儀,具足行所行,見於微少之罪,怖畏而住,受學處而學,比丘!汝則依戒、立戒修習四念處。以何為四耶?
五
比丘!於此,汝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六
比丘!汝依戒、立戒,如是修習此四念處。比丘!夜來晝去,於汝當期善法之增長,不期於損滅。」
七
時,彼比丘歡喜、隨喜世尊之所說,從座而起,敬禮世尊,右繞而離去。
[P.188]八
時,彼比丘獨靜居,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不久後,善男子由正家而出家,究盡出家本義之無上梵行,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了知: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
九
彼比丘成一阿羅漢。
〔四七〕第七 惡行[1]
※二
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住處。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
三
「大德!願為我略說法要,我聞世尊之法,則獨靜居,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
「比丘!然則,汝應清淨於善法之初。以何為善法之初耶?
四
比丘!汝於此處,當斷身惡行,修習身善行;語……斷意〔惡行、修習意〕善行。比丘!汝斷身惡行,修習身善行,……語……斷意〔惡行、修習意〕善行者,比丘!則汝依於戒、立於戒,修習四念處。以何為四耶?
五
比丘!汝於此處,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六
比丘!汝依於戒、立於戒,如是修習此四念處。比丘!夜來晝去,於汝當期善法之增長,不期損滅。」
七~八
時,彼比丘……了知: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
九
彼比丘成一阿羅漢。
[P.189]〔四八〕第八 友
一
舍衛城……
二
「諸比丘!汝等應哀愍、應思念於聽聞汝者,若有朋友、親戚、血族者,諸比丘!汝等則勸導於彼等,當修習四念處,使修習而住。以何為四耶?
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四
諸比丘!汝等應哀愍,應思念於聽聞汝者,若有朋友、親戚、血族者,諸比丘!汝等則勸導於彼等,應修習此四念處,使修習而住。」
〔四九〕第九 受
一
舍衛城……
二
「諸比丘!有三種受。以何為三耶?乃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是。諸比丘!此為三種受。
三
諸比丘!為徧知於此三種受,應修習四念處。以何為四耶?
四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五
諸比丘!為徧知此三種受,應修習此四念處。」
〔五〇〕第十 漏
※二
「諸比丘!有三種漏?以何為三漏耶?乃欲漏、有漏、無明漏是。諸比丘!此為三種漏。
[P.190]三
諸比丘!為斷此三種漏,應修習四念處。以何為四耶?
四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五
諸比丘!為斷此三種漏,應修習此四念處。」
第五 不死品(終)
此品之攝頌曰:
第六 恆河廣說[1]
〔五一~六二〕第一~十二
※二
「諸比丘!譬如恆河趣向於東,〔傾向於東,臨入於東〕。諸比丘!如是比丘,修習四念處、〔多修四念處,趣向於涅槃、傾向於涅槃、〕臨入於涅槃。
三
諸比丘!比丘云何修習四念處、多修四念處,趣向於涅槃、傾向於涅槃、臨入於涅槃耶?
四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之貪憂而住。
諸比丘!比丘如是修習四念處、多修四念處,則趣向於涅槃、傾向於涅槃、臨入於涅槃。」
攝頌曰:
若廣說恆河者,應以念處廣說。
第七 不放逸品[1]
[P.191]〔六三~七二〕第一~十
以念處廣說不放逸品、念處品。
第九 尋覓品[1]
〔八三~九三〕第一~十一
以念處可廣說於品。
校注
[0322001] 雜阿含經二四.二〇(大正藏二.一七四b)。 [0322002] 「此一乘道」,ekāya no ayam 讀為 ekāyano ayam。 [0323001] 雜阿含經二四.六【南傳】,~七(大正藏二.一七一b)。 [0324001] 雜阿含經二四.三二(大正藏二.一七六a)。 [0326001] 雜阿含經二四.一七(大正藏二.一七三c)。 [0328001] 雜阿含經二四.七(大正藏二.一七一b)。 [0329001] 本生經一六八原典第二卷五九頁。雜阿含經二四、一三(大正藏二.一七三c)。 [0331001] 雜阿含經二四.一六(大正藏二.一七三b)。 [0331002] 「運猿猴」,原本為 kaṭṭhakataṅgāre 應從暹羅本之 makkaṭaṁ uddharitvā。 [0333001] 雜阿含經二四.一二(大正藏二.一七二b)。 [0335001] 長部經典原典第二卷九八頁。 [0338001] 雜阿含經二四.一一(大正藏二.一七二a)。 [0342001] 原本及暹羅本為 bhikkhuni(ni)vassako ti 今讀為 bhikkhunll dasako ti。 [0342001-1] 雜阿含經二四.一〇(大正藏二.一七二a)。 [0343001] 長部經典自歡喜經原典第三卷九九【南傳】,~一〇一頁及一一六頁。雜阿含經一八.九(大正藏二.一三〇c)相當長部經典之固處。 [0346001] 雜阿含經二四.三四(大正藏二.一七六b)。 [0349001] 雜阿含經二四.三五(大正藏二.一七七a)。 [0351001] 雜阿含經二四.二一(大正藏二.一七五a)。 [0353001] 雜阿含經二四.二二(大正藏二.一七四c)。 [0354001] 雜阿含經二四.三〇(大正藏二.一七六a)。 [0355001] 雜阿含經四四.一二(大正藏二.三二二a)、二四.三(同一七一a),別譯雜阿含經五.一九(同上四一〇b)。 [0357001] 雜阿含經二四.一五(大正藏二.一七三b),有部藥事七(同上二四.三二b)。 [0357002] 「緣幢伎師」,在竹竿上演典藝之藝人。「幢」若直譯,為「旃陀羅族之竹竿」。用於藝之竿。原註缺。 [0358001] 雜阿含經二四.一九(大正藏二.一七四b)。 [0360001] 雜阿含經二四.二五(大正藏二.一七五b)。 [0361001] 雜阿含經二四.二九【南傳】,~三一(大正藏二.一七五c)。 [0363001] 雜阿含經二四.二八(大正藏二.一七五b)。 [0364001] 雜阿含經二四.二(大正藏二.一七一a)。 [0366001] 雜阿含經二四.二三(大正藏二.一七五a)。 [0367001] 阿那律原本為 Anuruddha,由暹羅改為 Anuruddho。 [0370001] 雜阿含經三七.一六(大正藏二.二七〇c)。 [0370002] 「蒙」,原本 puṭṭho 是 phuṭṭho 之誤。 [0372001] 「未聞品」,原本 anussuta 應改為 ananussuta 次經之見出者亦然。 [0373001] 雜阿含經二四.三〇(大正藏二.一七六a)。 [0373001-1] 同上經。 [0374001] 同上經。 [0374002] 「由此岸到彼岸」,原本 aparāparaṁ 由暹羅本改為 apārā pāraṁ。 [0377001] 雜阿含經二四.二(大正藏二.一七一a)。 [0380001] 雜阿含經二四.四(大正藏二.一七一a)。 [0380001-1] 雜阿含經二四.五(大正藏二.一七一a)。 [0381001] 上之第十八經(原典一六七頁)。 [0383001] 上第三五經(參照原典一八〇頁)。 [0384001] 上之第五經(原典一四五頁),其經相當於漢譯。 [0385001] 參照前經。雜阿含經二四.一一(大正藏二.一七二a)。 [0389001] 第四五道相應九一經原典第五卷三八頁以下。 [0390001] 第四五道相應一三九經(原典第五卷四一頁以下)。 [0391001] 第四五道相應一四九經原典第五卷四五頁以下。但今之攝頌不同。 [0392001] 第四五道相應一六一經,原典第五卷五四頁以下。 [0393001] 第四五道相應一七一經(原典第五卷五九頁以下)。【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7 冊 No. 6 相應部經典(第42卷-第47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2-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