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相應部經典

[P.1]相應部經典

歸命彼世尊     應供等覺者

六處篇

第一 六處相應

第一 根本五十〔經〕品

[A1]第一 無常品

〔一〕第一 無常(一)內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長者之遊園

於此處世尊言諸比丘曰「諸比丘」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

世尊作是言「諸比丘眼為無常凡無常者其為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對此應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

耳是無常凡無常者

鼻是無常凡無常者

舌是無常凡無常者

身是無常凡無常者對此應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

意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對此應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

[P.2]

諸比丘如是觀者有聞之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耳厭嫌於鼻厭嫌於舌厭嫌於身厭嫌於意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而得解脫由於解脫『我解脫』之智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更不來如是之生

〔二〕第二 苦(一)內

※三

「諸比丘眼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對此應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

四~七

耳是苦鼻是苦舌是苦身是苦

意是苦凡苦者是為無我凡無我者是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對此應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

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證知更不來如是之生

〔三〕第三 無我(一)內

※三

「諸比丘眼是無我凡無我者是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對此應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

四~七

耳是無我鼻是無我舌是無我身是無我

意是無我凡無我者是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對此應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

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證知更不來如是之生

〔四〕第四 無常(二)外

※三

「諸比丘色是無常凡無常者是為苦凡苦者是為無我凡無我者[P.3]『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對此應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

四~七

[1]

法是無常凡無常者是為苦凡苦者是為無我凡無我者是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對此應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

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厭嫌於色厭嫌於聲厭嫌於香厭嫌於味厭嫌於觸厭嫌於法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而得解脫謂於解脫『我解脫』之智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更不來如是之生

〔五〕第五 苦(二)外

※三

「諸比丘色是苦凡苦者是為無我凡無我者是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對此應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

四~七

聲是香是味是觸是

法是苦凡苦者是為無我凡無我者是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對此應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

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證知更不來如是之生

〔六〕第六 無我(二)外

※三

「諸比丘色是無我凡無我者是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對此應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

四~七

聲是香是味是觸是

法是無我凡無我者是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對此應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

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證知更不來如是之生

[P.4]〔七〕第七 無常(三)內

※三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眼是無常何況現在之眼耶

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眼無所期望於未來之眼亦無悅樂於現在之眼為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

四~五

過去未來之耳是無常過去未來之鼻是無常

過去未來之舌是無常何況於現在之舌耶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舌無所期望對未來之舌亦不悅樂於現在之舌為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

過去未來之身是無常

過去未來之意是無常何況於現在之意耶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意無所期望對未來之意不生悅樂於現在之意為厭離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

〔八〕第八 苦(三)內

※三~七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眼是苦何況現在之眼耶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眼無所期望於未來之眼不生悅樂於現在之眼為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過去未來之耳是過去未來之鼻是過去未來之舌是過去未來之身是

過去未來之意是苦何況於現在之意耶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意無所期望於未來之意不生悅樂於現在之意為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

〔九〕第九 無我(三)內

※三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眼是無我何況現在之眼耶諸比丘如是觀者[P.5]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眼無所期望於未來之眼不生悅樂於現在之眼為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

四~七

過去未來之耳是過去未來之鼻是過去未來之舌是過去未來之身是

過去未來之意是無我何況於現在之意耶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意無所期望於未來之意不悅樂於現在之意為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

〔一〇〕第十 無常(四)外

※三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是無常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色無所期望於未來之色不生悅樂於現在之色為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

四~七

過去未來之聲是過去未來之香是過去未來之味是過去未來之觸是

過去未來之法是無常何況現在之法耶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法無所期望於未來之法不生悅樂於現在之法為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

〔一一〕第十一 苦(四)外

※三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是苦何況於現在之色耶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色無所期望於未來之色不生悅樂於現在之色為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

[P.6]四~七

過去未來之聲是過去未來之香是過去未來之味是過去未來之觸是

過去未來之法是苦何況於現在之法耶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法無所期望於未來之法不生悅樂於現在之法為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

〔一二〕第十二 無我(四)外

※三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是無我何況於現在之色耶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色無所期望於未來之色不生悅樂於現在之色為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

四~七

過去未來之聲是過去未來之香是過去未來之味是過去未來之觸是

過去未來之法是無我何況於現在之法耶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對過去之法無所期望於未來之法不生悅樂於現在之法為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道〕

無常品第一(終)

其攝頌

無常苦無我
三者有內外
依無常說三
各各有內外

第二 雙雙品

〔一三〕第一 由於正覺(一)

舍衛城

[P.7]

「諸比丘余正覺以前為未成正覺之菩薩〔時〕生如是念『以何為眼之甘味以何為患難以何為出離何為耳之何為鼻之何為舌之何為身之何為意之甘味何為患難何為出離

三~七

諸比丘余生如是念『凡緣眼所起之安樂喜悅是眼之甘味凡眼之無常變壞之法此為眼之患難凡對眼制止欲貪捨去欲貪此為眼之出離凡耳凡鼻凡舌凡身

凡緣意所起之安樂喜悅此為意之甘味凡意之無常變壞之法此為意之患難凡對意制止欲貪捨去欲貪此為意之出離

諸比丘余不如實知如是此等內六處之甘味為甘味患難為患難出離為出離時諸比丘其間余於含括天梵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不曾宣示無上正等覺

一〇

諸比丘余因如實知如是此等內六處之甘味為甘味患難為患難出離為出離諸比丘依此余於含括天梵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則宣示無上正等覺

[P.8]一一

而於余起智與見『確實余心解脫此為余最後之生而無再生也』」

〔一四〕第二 由於正覺(二)

※二

「諸比丘余正覺以前為未成正覺之菩薩〔時〕以生如是念『以何為色之甘味以何為患難以何為出離以何為聲之以何為香之以何為味之以何為觸之以何為法之甘味以何為患難以何為出離

諸比丘余如是念『凡緣色所起之安樂喜悅此為色之甘味凡色之無常變壞之法此為色之患難凡對色制止欲貪捨去欲貪此為色之出離

四~七

凡以聲凡以香凡以味凡以觸

凡緣法所起之安樂喜悅此為法之甘味凡法之無常變壞之法此為法之患難凡對法制止欲貪捨去欲貪此為法之出離

九~一〇

諸比丘余未如實知如是此等外六處之甘味為甘味患難為患難出離為出離時其間余於含括天梵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不曾宣示無上正覺則宣示

一一

而於余起智與見『確實余心解脫此為余最後之生而無再生也』」

〔一五〕第三 由於甘味(一)

※二

「諸比丘余尋覓巡行眼之甘味終於發見眼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觀眼之甘味[P.9]諸比丘余尋覓巡行眼之患難諸比丘余終於發見眼之患難此余以智慧善觀眼之患難故諸比丘余尋找巡行眼之出離終於發見眼之出離此余以智慧善觀眼之出離故

三~六

諸比丘余耳之諸比丘余鼻之諸比丘余舌之諸比丘余身之

諸比丘余尋覓巡行意之甘味終於發見意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觀意之甘味故諸比丘余尋覓巡行意之患難終於發見意之患難此余以智慧善觀意之患難故諸比丘余尋覓巡行意之出離終於發見意之出離此余以智慧善觀意之出離故

八~九

諸比丘余不能如實知此等內六處之甘味為甘味患難為患難出離為出離時諸比丘其間余於含括天梵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不曾宣示無上正覺則宣示

一〇

而於余起智與見『確實余心解脫此為余最後之生而無再生』」

〔一六〕第四 由於甘味(二)

※二

「諸比丘余尋覓巡行色之甘味終發見色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觀色之甘味故諸比丘余尋覓巡行色之患難終於發見色之患難此余以智慧善觀色之患難故[P.10]諸比丘余尋覓巡行色之出離終於發見色之出離此余以智慧善觀色之出離故

三~六

諸比丘余聲之香之味之觸之

諸比丘余尋覓巡行法之甘味終於發見法之甘味此余以智慧善觀法之甘味故諸比丘余尋覓巡行法之患難終於發見法之患難此余以智慧善觀法之患難故諸比丘余尋覓巡行法之出離終於發見法之出離此余以智慧善觀法之出離故

八~九

諸比丘余未如實知此等外六處之甘味為甘味患難為患難出離為出離時諸比丘其間余於含括天梵之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不曾宣示無上正覺則宣示

一〇

而於余起智與見『確實余心解脫此為余最後之生而無再生』」

〔一七〕第五 若無者(一)

※二

「諸比丘若於此眼無甘味者此等有情則於眼無愛著然諸比丘於眼有甘味故有情於眼有愛著

諸比丘若於此眼無患難者此等有情則於眼無厭嫌然諸比丘於眼有患難故有情於眼有厭嫌

諸比丘若於此眼無出離者此等有情則於眼無出離然諸比丘於眼有出離故有情出離於眼

五~七

諸比丘若於此耳無甘味者患難無出離者

[P.11]八~一〇

諸比丘若於此鼻無甘味者患難無出離者

一一~一三

諸比丘若於此舌無甘味者患難無出離者

一四~一六

諸比丘若於此身無甘味者患難無出離者

一七

諸比丘若於此意無甘味者此等有情則於意無愛著然諸比丘於意有甘味故有情則於意有愛著

一八

諸比丘若於此意無患難者此等有情則於意無厭嫌然諸比丘於意有患難故有情則厭嫌於意

一九

諸比丘若於此意無出離者此等有情則於意無出離然諸比丘於意有出離故有情則出離於意

二〇

諸比丘諸有情未如實知此等內六處之甘味為甘味患難為患難出離為出離時諸比丘有情則含括天梵之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不得由集而令出離離繫解放以無取著之心過活

二一

然諸比丘諸有情因如實知此等內六處之甘味為甘味患難為患難出離為[P.12]出離諸比丘有情等則得含括天梵之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由集而令出離離繫解放以無取著之心過日

〔一八〕第六 若無者(二)

※二

「諸比丘若於此色無甘味者此等有情則於眼無愛著然諸比丘因色有甘味故有情愛著於色

諸比丘若於此色無患難者此等有情則於色無厭嫌然諸比丘於色有患難故有情則厭嫌於色

諸比丘若於此色無出離者此等有情則於色無出離然諸比丘於色有出離故有情則出離於色

五~七

諸比丘若於此聲無甘味者患難無出離者

八~一〇

諸比丘若於此香無甘味者患難無出離者

一一~一三

諸比丘若於此味無甘味者患難無出離者

一四~一六

諸比丘若於此觸無甘味者患難無出離者

一七

諸比丘若於此法無甘味者此等有情則於法無愛著然諸比丘於法有甘味故有情則於法有愛著

一八

諸比丘若於此法無患難者此等有情則於法無厭嫌然諸比丘於法有患難故有情則於法有厭嫌

一九

諸比丘若於此法無出離者此等有情則於法無出離然諸比丘於法有出離故有情則由法有出離

二〇

諸比丘諸有情不如實知此等外六處之甘味為甘味患難為患難出離為出[P.13]離時諸比丘諸有情則含括天梵之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不得由集而令出離離繫解放以無取著之心過日

二一

然而諸比丘諸有情因如實知此外六處之甘味為甘味患難為患難出離為出離則得含括天梵之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由集而令出離離繫解放以無取著之心過日

〔一九〕第七 因歡悅(一)

※二

「諸比丘歡悅於人之眼者則為歡悅彼苦歡悅於人之苦者則不能離脫彼苦人之耳人之鼻人之舌人之身歡悅於人之意者則歡悅彼之苦歡悅於人之苦者則不得離脫彼之苦

諸比丘不歡悅於人之眼者則不歡悅彼之苦不歡悅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離脫人之耳人之鼻人之舌人之身不歡悅人之意者則不歡悅於彼之苦不歡悅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離脫

〔二〇〕第八 因歡悅(二)

※二

「諸比丘歡悅於人之色者則歡悅於彼之苦歡悅人之苦者則未能離脫彼之苦我謂人之聲人之香人之味人之觸歡悅人之法者則歡悅彼之苦歡悅人之苦者則不能離脫彼之苦

[P.14]

諸比丘不歡悅人之色者則不歡悅彼之苦不歡悅於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離脫我謂不歡悅於人之聲人之香人之味人之觸不歡悅人之法者則不歡悅於彼之苦予謂不歡悅人之苦者此已由彼之苦解脫

〔二一〕第九 因生起(一)

※二

「諸比丘眼之生起住立出生顯現者此即苦之生起諸病之住立老死之顯現

三~四

耳之生起鼻之生起

五~六

舌之生起身之生起

意之生起住立出生顯現者此即苦之生起諸病之住立老死之顯現

諸比丘眼之滅盡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滅盡諸病之止息老死之消失

九~一三

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盡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滅盡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二二〕第十 因生起(二)

※二

「諸比丘色之生起住立出生顯現者此即苦之生起諸病之住立老死之顯現

三~四

聲之生起香之生起

五~六

味之生起觸之生起

法之生起住立出生顯現者此即苦之生起諸病之住立老死之顯現

諸比丘色之滅盡息止消失者此即苦之滅盡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九~一三

聲之香之味之觸之法之滅盡息止消失者此即苦[P.15]之滅盡諸病之息止老死之消失

雙雙品第二(終)

其攝頌

正覺以云二
甘味更有二
若無者於二
歡悅又更二
生起亦云二

此品因此名為雙雙品

第三 一切品

〔二三〕第一 一切

舍衛城於其處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一切且諦聽

諸比丘何者為一切耶眼與色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是諸比丘此名之為一切

諸比丘若人有如是言『余棄此之一切令知他之一切[1]』者則彼僅為言說逢他人之問則無能作答則更陷於苦難何以故諸比丘此猶如〔對〕相違之境〔故〕

〔二四〕第二 捨棄(一)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一切捨棄之法且諦聽

諸比丘以何為一切捨棄之法耶

四~八

諸比丘眼應捨棄色應捨棄眼識應捨棄眼觸應捨棄凡緣此眼觸所[P.16]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應捨棄耳應捨棄

意應捨棄法應捨棄意識應捨棄意觸應捨棄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應捨棄

一〇

諸比丘此為一切捨棄之法

〔二五〕第三 捨棄(二)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由知解曉了一切而應捨棄之法且諦聽

諸比丘何者為由知解曉了一切而應捨棄之法耶

四~八

諸比丘由知解曉了於眼而應捨棄由知解曉了於眼識而應捨棄由知解曉了於眼觸而應捨棄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者於此亦應捨棄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此

由知解曉了於意而應捨棄由知解曉了於意識而應捨棄由知解曉了於[P.17]意觸而應捨棄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者於此應捨棄

一〇

諸比丘此為由知解曉了一切而應捨棄之法

〔二六〕第四 曉了(一)

※二

「諸比丘於一切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者則不能盡苦

諸比丘對任何之一切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者則不得盡苦

四~八

諸比丘於眼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者則不得盡苦於色於眼識於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者則不得盡苦於耳於聲於鼻於香於舌於味於身於觸

於意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者則不得盡苦於法於意識於意觸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此等者則不得盡苦

一〇

諸比丘於此一切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者謂不得盡苦

一一

諸比丘於此一切知解曉了離欲捨棄者則善能盡苦

[P.18]一二

諸比丘云何於此一切知解曉了離欲捨棄者而善能盡苦耶

一三~一七

諸比丘於眼知解曉了離欲捨棄則善能盡苦於色於眼識於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解曉了離欲捨棄者則善能盡苦於耳於聲於鼻於香於舌於味於身於觸

一八

於意知解曉了離欲捨棄者則善能盡苦於法於意識於意觸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解曉了離欲捨棄者則善能盡苦

一九

諸比丘於此一切知解曉了離欲捨棄者則謂善能盡苦

〔二七〕第五 曉了(二)

※二

「諸比丘於一切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者則不能善盡苦

諸比丘云何於一切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者則不能善盡苦耶

四~八

凡眼凡色凡眼識凡依眼識所識知之法凡耳凡聲凡鼻[P.19]凡舌凡味凡身凡觸

凡意凡法凡意識凡依意識所識知之法

一〇[1]

諸比丘於此一切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者謂之不能善盡苦

一一

諸比丘於此一切知解曉了離欲捨棄者則為善能盡苦諸比丘云何於一切為知解曉了離欲捨棄者堪善能盡苦耶

一二~一六

諸比丘凡於眼凡於色凡於眼識凡依眼識所識知之法凡耳凡聲凡鼻凡香凡舌凡味凡身凡觸

一七

凡意凡法凡意識凡依意識所識知之法

一八

諸比丘於此一切知解曉了離欲捨棄者謂之善能盡苦

〔二八〕第六 燃燒

爾時世尊住伽耶象頭山與一千比丘等俱

於此處世尊對諸比丘曰「諸比丘一切為燒諸比丘云何一切為燒耶

三~七

諸比丘眼為燒色為燒眼識為燒眼觸為燒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苦或樂或非苦非樂此亦為燒緣何為燒耶我說因貪欲之火因瞋恚之火因愚癡之火高燒因生因憂絕望而燒耳是鼻是[P.20]舌是身是

意是燒法是燒意識是燒意觸是燒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為所燒緣何而燒耶我說因貪欲之火因瞋恚之火因愚癡之火高燒因生因憂絕望而燒

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於眼亦生厭嫌於色亦生厭嫌於眼識亦生厭嫌於眼觸亦生厭嫌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生厭嫌於耳亦於鼻亦於舌亦於身亦於意亦凡緣此意所生之受或苦或樂或非苦非樂亦生厭嫌因厭嫌而離欲因離欲而得解脫於解脫則『我解脫』之智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更不為如是來此生

一〇

世尊言此彼等比丘心生歡喜歡受世尊之所說

一一

然而宣說此教法已使彼等比丘無所取著其心已由諸漏解脫

〔二九〕第七 盲闇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蘭陀園

[P.21]

於此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一切是盲闇諸比丘何者是盲闇耶

三~五

諸比丘眼是盲闇色是盲闇眼識是盲闇眼觸是盲闇凡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謂因生因憂絕望而致盲闇耳是鼻是

舌是盲闇味是盲闇舌識是盲闇舌觸是盲闇凡緣此舌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謂因生因憂苦惱絕望而致盲闇

身是盲闇

意是盲闇法是盲闇意識是盲闇意觸是盲闇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盲闇因何而致盲闇耶我謂因生因憂絕望而致盲闇

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色厭嫌於眼識厭嫌於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厭嫌於此乃至緣意觸所生之受或苦或樂或非苦非樂亦厭嫌於此因厭嫌而離欲因離欲而得解脫因解脫而『我解脫』之智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更不為如是來此生

[P.22]〔三〇〕第八 適宜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滅除一切思量適宜之道且諦聽善思惟我當說

諸比丘以何為滅除一切思量適宜之道耶

四~六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有色不因色而思量不思量色為我有不思量眼識不思量有眼識不因眼識而思量不思量眼識為我有不思量眼觸不思量有眼觸不因眼觸而思量不思量眼觸為我有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對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為我有對耳對鼻

七~八

不思量舌不思量有舌不因舌而思量不思量舌為我有不思量味不思量有味不因味而思量不思量味為我有不思量舌識不思量有舌識不因舌識而思量不思量舌識為我有不思量舌觸不思量有舌觸不因舌觸而思量不思量舌觸為我有凡緣舌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對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為我有於身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為我有不思量意識不思量有意識不因意識而思量不思量意識為我有不思量意觸不思量有意觸不因意觸而思量不思量[P.23]意觸為我有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對此亦不思量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不思量此為我有

一〇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因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為我有

一一

彼無如是之思量而對世不予執著一物無執著則無愛慕無愛慕而獨自入於涅槃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一二

諸比丘此為滅除一切思量適宜之道

〔三一〕第九 有驗(一)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滅除一切思量有驗之道且諦聽

諸比丘何者為滅除一切思量有驗之道耶

四~八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眼識不思量眼觸凡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對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思量因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為我有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為我有由此[P.24]而有不安變異由此不安變異者而有著世人唯有歡喜此執著於耳於鼻於舌於身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為我有不思量意識不思量有意識不因意識而思量不思量意識為我有不思量意觸不思量有意觸不因意觸而思量不思量意觸為我有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為我有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為我有由此而有不安變異由此不安變異而有著世人唯有歡喜此執著

一〇

諸比丘於蘊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為我有彼無如是思量不執著世之一物無執著則無愛慕無愛慕則獨自入於涅槃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一一

諸比丘此為滅除一切思量有驗之道

〔三二〕第十 有驗(二)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滅除一切思量有驗之道對此且諦聽

諸比丘何者為滅除一切思量有驗之道耶

四~八

諸比丘汝等於此作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者是苦耶抑是樂耶

[P.25]「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色眼識眼觸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此是無常

「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其為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此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此是苦耶抑為樂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是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意意識意觸是常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此是無常

「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是常耶抑無常耶

「大德此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為苦耶抑是樂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之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P.26]一〇

「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色厭嫌於眼識厭嫌於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厭嫌於彼於耳於鼻於舌於身厭嫌於意厭嫌於法厭嫌於意識厭嫌於意觸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苦或樂或非苦非樂亦厭嫌於彼因厭嫌而離欲因離欲得解脫於解脫則『我解脫』之智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一一

諸比丘此為滅除一切思量有驗之道

一切品第三(終)

其攝頌曰

一切二捨棄
他二之曉了
燃燒與盲闇
適宜二有驗
是稱一切品

第四 生法品

〔三三〕第一 生

舍衛城於此處彼等

「諸比丘一切是生之法諸比丘何等之一切是生之法耶

[P.27]三~七

諸比丘眼是生之法色是生之法眼識是生之法眼觸是生之法凡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樂非苦此亦生之法耳是聲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觸是

意是生之法法是生之法意識是生之法意觸是生之法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生之法

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色證知不為如是再生

〔三四〕第二 老

「諸比丘一切是老之法

〔三五〕第三 病

「諸比丘一切是病之法

〔三六〕第四 死

「諸比丘一切是死之法

〔三七〕第五 憂

「諸比丘一切是憂之法

〔三八〕第六 污穢

「諸比丘一切是污穢之法

[P.28]〔三九〕第七 破壞

「諸比丘一切是破壞之法

〔四〇〕第八 消亡

「諸比丘一切是消亡之法

〔四一〕第九 生起

「諸比丘一切是生起之法

〔四二〕第十 滅盡

「諸比丘一切是滅盡之法

生法品第四(終)

此攝頌曰

生老與病死
以及憂污穢
壞消亡生起
滅盡合為十

第五 無常品

舍衛城於此處彼等

〔四三〕第一 無常

「諸比丘一切是無常

〔四四〕第二 苦

「諸比丘一切是苦

〔四五〕第三 無我

「諸比丘一切是無我

[P.29]〔四六〕第四 應所了解

「諸比丘一切是應所了解

〔四七〕第五 應所知悉

「諸比丘一切是應所知悉

〔四八〕第六 應所捨棄

「諸比丘一切是應所捨棄

〔四九〕第七 應所實證

「諸比丘一切是應所實證

〔五〇〕第八 應所知解而曉了

「諸比丘一切是應所知解而曉了

〔五一〕第九 所累

「諸比丘一切是所累

〔五二〕第十 所壓

※二

「諸比丘一切為所壓諸比丘何者為所壓耶

三~六

諸比丘眼為所壓色為所壓眼識為所壓眼觸為所壓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為所壓

意為所壓法為所壓意識為所壓意觸為所壓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P.30]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為所壓

諸比丘如是觀者多聞之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色證知不為如是再生

無常品第五(終)

其攝頌曰

無常苦無我
應知解曉了
應捨棄實證
所知解曉了
所累及所壓

其攝頌曰

所聞品與若無者
一切品及生類品
無常品為五十經
如是稱為第五品

第二 五十〔經〕品

第一 無明品

舍衛城

〔五三〕第一 無明

※二

爾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處詣已禮拜世尊坐於一面

[P.31]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得消滅無明而生起明耶

「比丘見眼是無常者則消滅其無明而生起明見色是無常者則消滅其無明而生起明眼識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是無常者則消滅其無明而生起明

五~八

見意是無常者則消滅其無明而生起明見法是無常者則消滅其無明而生起明意識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見彼亦是無常者則消滅無明而生起明

一〇

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則消滅其無明而生起明

〔五四〕第二 繫縛(一)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則消滅其繫縛耶

四~九

「比丘見眼是無常者則消滅其繫縛眼識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見彼亦無常者則消滅其繫縛

一〇

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則消滅其繫縛

〔五五〕第三 繫縛(二)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能達至除卻其繫縛耶

[P.32]四~九

「比丘見眼是無我者則達至除卻其繫縛眼識眼觸凡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彼是無我者則達至除卻彼繫縛

一〇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則達至除卻彼繫縛

〔五六五七〕第四第五 諸漏(一~二)

三~一〇

「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則消滅其諸漏耶

達至除卻其諸漏

〔五八五九〕第六第七 隨眠(一~二)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則消滅其隨眠達至除卻

四~八

「諸比丘知見眼是無我者則得除卻其隨眠

意識意觸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此是無我者則得除卻其隨眠

一〇

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則得除卻隨眠

〔六〇〕第八 曉了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一切取曉了之法且諦聽

諸比丘何者為一切取曉了之法耶

緣眼與色生起眼識三者會合為眼觸緣眼觸生受諸比丘如是知見有聞[P.33]聖弟子於眼亦厭嫌於色亦厭嫌於眼識亦厭嫌於眼觸亦厭嫌於受亦厭嫌厭嫌則離欲因離欲得解脫由解脫證知『我曉了於取

五~八

緣耳與聲生起耳識緣鼻與香生起鼻識緣舌與味生起舌識緣身與觸生起身識

緣意與法生起意識三者會合為意觸緣意觸生受諸比丘如是知見有聞聖弟子於意亦厭嫌於法亦厭嫌於意識亦厭嫌於意觸亦厭嫌於受亦厭嫌由厭嫌則離欲由離欲得解脫由解脫證知『我曉了於取

一〇

諸比丘此為一切取曉了之法

〔六一〕第九 了悟(一)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諦聽

諸比丘何者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四~八

緣眼與色生起眼識三者會合為眼觸緣眼觸而有受諸比丘如是知見有聞聖弟子於眼亦厭嫌於色亦厭嫌於眼識亦厭嫌於受亦厭嫌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得解脫由解脫而證知『我了悟取』緣耳與聲生起耳識緣鼻與香生起鼻識緣舌與味生起舌識緣身與觸生起身識

緣意與法生起意識三者會合為意觸緣意觸而有受諸比丘如是知見[P.34]聞聖弟子於意亦厭嫌於法亦厭嫌於意識亦厭嫌於意觸亦厭嫌於受亦厭嫌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得解脫由解脫而證知『我了悟取

一〇

諸比丘此為一切取了悟之法

〔六二〕第十 了悟(二)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諦聽

諸比丘何者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諸比丘汝等於此作如何思耶眼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彼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彼是苦耶抑是樂耶

「大德彼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為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色眼識眼觸緣眼觸是常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此是無常

五~八

耳是聲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觸是

意是法是意識是意觸是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此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此是苦耶抑是樂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P.35]一〇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亦厭嫌於色亦厭嫌於眼識亦厭嫌於眼觸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厭嫌於此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得解脫於解脫乃有『我解脫』之智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一一

諸比丘此為一切取了悟之法

無明品第一(終)

此攝頌曰

無明二繫結
諸漏亦為二
他二為隨眠
二悉知了悟
以此為品名

第二 鹿網品

〔六三〕第一 鹿網(一)[1]

舍衛城因緣

爾時尊者彌迦奢羅來詣世尊居處

[P.36]

坐於一面之尊者彌迦奢羅白世尊言「大德所稱單獨住者單獨住者大德如何為單獨住者又如何為隨伴住者耶

「彌迦奢羅有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2]有比丘若喜悅於此讚美於此對此存念戀著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彼則心生喜悅有喜悅之心者則有愛染心有愛染心者則有繫縛彌迦奢羅如是被縛於悅喜繫縛之比丘者稱為隨伴住者

五~八

彌迦奢羅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

彌迦奢羅有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常喜愛誘生欲念有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此者則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於彼心生喜悅有喜悅心者則有愛染心有愛染心者則有繫縛彌迦奢羅此為悅喜繫縛之比丘稱為隨伴住者

一〇

彌迦奢羅如是住之比丘即使於林間深林邊土聲音稀少大氣寂靜遠離世人之處而臥雖適於獨坐冥想樂於居住但彼仍稱為隨伴住者

一一

何以故渴愛為彼之第二友伴者彼於此尚未除滅故彼仍稱隨伴住者

一二~一七

彌迦奢羅有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常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悅此不讚美此不存念戀著於此者則於彼喜悅心滅若無喜悅心者[P.37]則無愛染心若無愛染心者則無繫縛彌迦奢羅於此悅喜繫縛解脫之比丘稱為單獨住者

一八

彌迦奢羅如是住之比丘雖住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大臣外道外道弟子群之村內但彼亦稱為單獨住者

一九

何以故渴愛為彼之第二友伴者彼已除滅此故彼稱為單獨住者

〔六四〕第二 鹿網(二)

※二

爾時尊者彌迦奢羅來詣世尊居處

坐於一面之尊者彌迦奢羅白世尊言「大德願世尊為我略說法我聽此法將遠離其他唯獨熱誠專心精勤而住

四~八

「彌迦奢羅有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常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存念戀著於此者則喜悅讚美於此存念戀著於此於彼心生喜悅彌迦奢羅我謂因起喜悅心而生起苦彌迦奢羅有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

彌迦奢羅有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常喜愛誘生欲念有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而存念戀著此者則於彼心生喜悅彌迦奢羅我謂因起喜悅心而[P.38]生起苦

一〇~一四

彌迦奢羅有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常喜愛誘生欲念有比丘若不喜悅讚美於此不存念戀著此者於彼則滅喜悅心彌迦奢羅我謂因喜悅心滅則苦滅彌迦奢羅有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

一五

彌迦奢羅有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常喜愛誘生欲念有比丘若不喜悅不讚美此不存念戀著此者於彼則喜悅心滅彌迦奢羅我謂因喜悅心滅則苦滅

一六

尊者彌迦奢羅歡悅隨喜於世尊之所說從座而起禮拜世尊行右繞禮而離去

一七

依此尊者彌迦奢羅遠離其他唯獨熱誠專心不放逸而住以善家之男子由在家而出家得度為無家之身對無上梵行之究竟為目的則不久之後於現生自證知實現逮得而住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一八

尊者彌迦奢羅則成為阿羅漢之一

〔六五〕第三 三彌離提(一)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蘭陀園

二~三

尊者三彌離提來詣世尊之處白世尊言「大德魔羅所稱魔羅如何為魔羅或魔羅之名義耶

[P.39]四~八

「三彌離提凡有眼有色有眼識以眼識所識知之法則有魔羅或為魔羅之名義有耳有鼻有舌有身

有意有法有意識有以意識所識知之法則有魔羅或為魔羅之名義

一〇~一四

三彌離提凡無眼無色無眼識所識知之法則無魔羅或魔羅之名義無耳無鼻無舌無身

一五

無意無法無意識無意識所識知之法則無魔羅或無魔羅之名義

〔六六〕第四 三彌離提(二)

※三~一五

「大德有情所稱有情者大德如何為有情或有情之名義耶

〔六七〕第五 三彌離提(三)

※三~一五

「大德所稱苦者大德如何為苦或苦之名義耶

〔六八〕第六 三彌離提(四)

※三

「大德世間所稱世間者如何為世間或世間之名義耶

四~九

「三彌離提凡有眼有色以眼識所識知之法則為世間或世間之名義[P.40]有耳有鼻有舌有身有意有法有意識所識知之法則為世間或世間之名義

一〇~一五

三彌離提凡無眼無色無眼識無眼識所識知之法則無世間或世間之名義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法無意識無以意識所識知之法則無世間或世間之名義

〔六九〕第七 優波先那

爾時尊者舍利弗與尊者優波先那住王舍城之寒林蛇頭巖窟中

然則其時毒蛇落於尊者優波先那之身

尊者優波先那告諸比丘言「來汝等將余此身置於臥台運出室外此身於此處恰如一握之糠立即散失

如是言時尊者舍利弗告尊者優波先那曰「然而我等亦不認為尊者優波先那身之異態諸根之變壞

然而其時尊者優波先那如是作言「來汝等將余此身置於臥台運出室外此身於此處恰如一握糠立即散失

「友舍利弗若有人言『余是眼也』或『此為余之眼』『余為耳意』或『此為余之意』有如是之心者友舍利弗則彼或有身之異態或有諸根之變壞友舍利弗余無如是言『余是眼』或『此為余[P.41]之眼』『余是耳意』或『此為余之意』友舍利弗云何余有身之異態或諸根變壞耶

如是尊者優波先那久已根絕我見我所見憍慢隨眠故尊者優波先那於「余是眼」或「此為余之眼」「余是耳意」或「此為余之意」無如是之心

八~九

彼諸比丘將尊者優波先那之身置於臥台運出室外尊者優波先那之身於其處恰如一握之糠散失

〔七〇〕優波婆那

※二

尊者優波婆那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尊者優波婆那白世尊言「大德現生之法所稱現生之法大德如何稱此現生之法為即時者來見〔可示導於涅槃〕智者一一可自知法耶

「優波婆那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感知色且對色感知之染心對色有染心而覺知『我對色有染心』優波婆那若比丘以眼見色感知色且對色感知有染心彼對色有染心而覺知『我對色有染心』如是優波婆那現生之法為即時者來見〔可示導於涅槃〕智者應一一自知者

[P.42]五~九

優波婆那復次又有比丘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彼感知法且對法感知有染心對法有染心而覺知『我對法有染心』優波婆那若比丘以意識法感知法且對法感知有染心彼對法有染心而覺知『我對法有染心』如是優波婆那現生之法為即時者來見〔可示導於涅槃〕智者應一一自知者

一〇

優波婆那然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感知彼色然對色不感知有染心對色無染心彼覺知『我對色無染心』優波婆那若比丘以眼見色雖感知色若對色不感知染心者則彼對於色無染心覺知『我對於色無染心』如是優波婆那現生之法為即時者來見〔可示導於涅槃〕智者應一一自知者

一一~一五

優波婆那復次又有比丘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雖感知彼法然對於法感知不染心對於法無染心彼覺[P.43]『我對於法無染心』優波婆那若比丘以意識法雖對於法感知而對於法感知不染心彼對於法無染心則覺知『我對於法無染心』如是優波婆那現生之法為即時者來見〔可示導於涅槃者〕智者應一一自知者

〔七一〕第九 六觸處(一)

※二

「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則彼尚未果其梵行離此法律猶遠

如是言時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處某者心不能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

四~九

「比丘汝對此作如何思惟耶汝視眼『此為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觀照耶

「不也大德此不然

「善哉比丘於此汝視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對此作如實觀者則此為苦之終汝視耳視鼻視舌視身視意『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觀照耶

「不也大德此不然

「善哉比丘於此汝視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對此如實觀此即苦之終盡

[P.44]〔七二〕第十 六觸處(二)

※二

「諸比丘於任何比丘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為尚未果其梵行離此法猶遠矣

如是言時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處某者心不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

四~九

「比丘汝對此作如何思惟耶汝視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觀照耶」「大德誠然」「善哉比丘於此比丘汝視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此如是汝之滅除此第一觸處將來不再令生起汝視耳視鼻視舌視身視意『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觀照耶

「大德誠然

「善哉比丘於此比丘汝視意『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者如是汝則滅除此第六觸處將來不再生起

〔七三〕第十一 六觸處(三)

※二

「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P.45]為尚未果其梵行離此法猶遠矣

如是言時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處某者心不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

「比丘汝對此作如何思惟耶『眼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此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彼是苦耶抑為樂耶

「大德彼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不也大德非然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不也大德非然

一〇

「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意因厭嫌而離欲因離欲而得解脫於解脫有解脫之智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鹿網品第二(終)

此攝頌

說鹿網二經
於三彌離提
以說為四經
優婆先那者
及優波婆那
六觸處有三

[P.46]第三 病品

〔七四〕第一 病(一)

舍衛城因緣

其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是之精舍有一比丘因是新參所知甚少陷於病惱之狀態大德願世尊垂慈愍赴彼比丘之住處

世尊聞新參者之語與罹病之語知「比丘所知甚少」乃往彼比丘住處

彼比丘見世尊由遠處來見已由牀臺移動身體[1]

世尊告此比丘曰「止之比丘汝勿於臥牀移動身體此有設座余可坐此處」世尊就坐於所設之座

坐已世尊告此比丘曰「比丘汝之病有少癒否食養物充分否苦痛之感覺減退而無增加感減退而不感其增進耶

「大德余之病未少癒食養物不充足余增加強烈之苦感而無減退唯感其增加而不感其減退

「比丘汝有無何等之惡作耶有無何等之後悔耶

「大德誠然我有大惡作有大後悔

[P.47]

「但汝有無以戒故而自為難耶

「大德不然

一〇

「比丘汝若言不以戒故而自為難者然則比丘汝惡作於何事以何為汝之後悔耶

「大德余尚不知世尊為持戒清淨所說之法

一一

「比丘汝言尚不知余為持戒清淨所說之法然則如今比丘汝知余為何說法耶

「大德我知世尊為捨離染欲而說法

一二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知余為捨離染欲而說法則可比丘余之所說者此法為捨離染欲

一三

比丘汝對此作如何思量耶眼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無常者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大德不然

一四

「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於耳於鼻於舌於身厭嫌於意由厭嫌而離欲因離欲而得解脫於解脫而有解脫之智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一五

世尊說此已彼比丘歡喜歡喜信受世尊之所說而此所宣之教法彼比丘生遠塵離垢而生法眼乃曰「凡生起之法此皆滅盡之法

〔七五〕第二 病(二)

一~一〇

〔全文同於前經〕

[P.48]一一

「比丘汝言尚不知余為持戒清淨所說之法然則如今汝知余為何說法耶

「大德我知世尊為無取著般涅槃而說法

一二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知余為無取著般涅槃而說法則可比丘余之所說者此法為無取著般涅槃

一三~一四

〔全文同與前經〕

一五

世尊宣說已彼比丘歡喜歡受於世尊之所說而此宣說之教法彼比丘之心無所取著而解脫諸漏

〔七六〕第三 羅陀(一)

※二

尊者羅陀

坐於一面之尊者羅陀白世尊曰「大德願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聽此法以遠離其他單獨熱誠專心於精勤而住

「羅陀凡無常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五~九

羅陀何者是無常羅陀眼是無常者對此汝應捨欲貪色是眼識是眼觸是凡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無常對此汝應捨欲貪耳是聲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觸是

一〇

意是無常者對此汝應捨欲貪法是意識是意觸是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無常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P.49]一一

羅陀凡無常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七七〕第四 羅陀(二)

※四

「羅陀凡無常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五~一〇

羅陀何者是苦羅陀眼是苦者對此汝應捨欲貪色是眼識是眼觸是乃至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苦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一一

羅陀凡苦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七八〕第五 羅陀(三)

※四

「羅陀凡無我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五~九

羅陀何者是無我羅陀眼是無我者對此汝應捨欲貪色是眼識是眼觸是凡此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無我者對此汝應捨欲貪耳是聲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觸是

一〇

意是無我者對此汝應捨欲貪法是意是意識是意觸是凡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無我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一一

羅陀凡無我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七九〕第六 無明(一)

※二

有某比丘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若捨此者比丘之無明則消失而生明有如是之一法耶

「比丘有一法若捨此者比丘之無明則消失而生明

「然則大德若捨何者比丘之無明則消失而生明之一法耶

[P.50]「比丘無明是一法捨此一者比丘之無明則消失而生明

「然而大德如何知如何見之比丘其無明消失而生明耶

「比丘見於眼是無常之比丘則無明消失而生明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知見是無常之比丘則無明消失而生明也

七~一一

一二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之比丘則無明消失而生明

〔八〇〕第七 無明(二)

一~五

〔全文同於前經〕

「比丘此處有比丘有如是之所聞『法不適於偏執』比丘若比丘之所聞『法不適於偏執』如是者彼則知解一切法以知解一切法則曉了一切法曉了一切法則見一切微象與他相異見眼與他相異眼識眼觸乃至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見與他相異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之比丘則無明消失而生明

〔八一〕第八 比丘

※二

眾多之比丘等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於此處有外道普行沙門等如是問我[P.51]『諸友於沙門瞿曇之處修梵行有何之效耶』大德受如是問為苦之曉了

「諸比丘實則汝等受如是問而作如是答者此乃復說余之所說非以非實誣謗我乃以法隨法作釋此與法相同之大小言說皆不蒙受任何非難諸比丘汝等為曉了苦而在余處修梵行故

諸比丘外道普行沙門等若如斯問汝等『汝等言為苦之曉了於瞿曇沙門處修梵行其如何為苦耶』諸比丘汝等對彼外道普行沙門應作如是答

六~一一

『諸友等眼是苦為曉了於此我等於世尊處修梵行色是苦凡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者為曉了此等亦是苦我等於世尊處修梵行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凡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其亦是苦為曉了於此我等於世尊處修梵行友等此即是苦為曉了於此我等於世尊處修梵行

[P.52]一二

受如是問諸比丘汝等對彼外道普行沙門應作如是答

〔八二〕第九 世間

※二

爾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所稱『世間世間者』大德於何意義稱之為世間耶

「比丘破壞[1]是故稱之為世間是何物之破壞

四~九

諸比丘眼是破壞色是破壞眼識是破壞眼觸是破壞耳是鼻是舌是身是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破壞

一〇

比丘破壞其故稱之為世間

〔八三〕第十 頗勒具那

※二

爾時尊者頗勒具那

坐於一面之尊者頗勒具那白世尊言

四~八

「大德有如是之眼耶以教示過去[2]入滅諸佛之教示以斷渴愛[1]之障礙斷渴愛之行路以了斷輪迴超越一切苦惱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大德有如是之意耶以教示過去入滅諸佛之教示斷渴愛之障礙斷渴愛之行路了斷輪迴超越一切苦惱

一〇~一四

「頗勒具那非如是之眼以教示過去入滅諸佛之教示以斷渴愛之障礙斷渴愛之行路以了斷輪迴超越一切苦惱無耳無鼻無舌無身

[P.53]一五

頗勒具那無如是之意以教示過去入滅諸佛之教示斷渴愛之障礙斷渴愛之行路了斷輪迴超越一切苦惱

病品第三(終)

此攝頌曰

於病說二經
羅陀說他三
無明又說二
比丘與世間
頗勒具那者
亦說為三經

第四 闡陀品

〔八四〕第一 敗壞[1]

※二

爾時尊者阿難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阿難白世尊言「大德所稱『世間世間者』大德於何之意義以稱之為世間耶

「阿難凡敗壞之法於聖者之律則稱之為世間阿難何者為敗壞之法耶

五~九

阿難眼是敗壞之法色是敗壞之法眼識是敗壞之法眼觸是敗壞之法也凡以此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敗壞之法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一〇

意是敗壞之法法是敗壞之法意識是敗壞之法凡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敗壞之法

一一

阿難凡敗壞之法於聖者之律此稱之為世間

[P.54]〔八五〕第二 空

※二~三

爾時尊者阿難白世尊言「大德所稱『空世間空世間者』大德於何之意義以稱之為空世間耶

「阿難於我或於我所是空是故稱之為空世間阿難何者於我或於我所是空耶

五~一〇

阿難眼於我或於我所是空色於我或於我所是空眼識於我或於我所是空眼觸於我或於我所是空凡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於我或於我所亦是空

一一

阿難於我或於我所是空故是故稱之為空世間

〔八六〕第三 簡約

※三

坐於一面之尊者阿難白世尊言「大德願世尊為我說示簡約之法我聞世尊此法一人遠離其他不放逸熱誠專心而住

四~九

「阿難汝以此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為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大德不然

「色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眼識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P.55]「凡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大德不然

「耳是聲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觸是意是法是

「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大德不然

一〇

「阿難如是觀者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厭嫌於此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以得解脫謂有『解脫』之智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八七〕第四 闡陀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蘭陀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與尊者大準陀及尊者闡陀住靈鷲山

爾時尊者闡陀罹病陷於嚴重之苦惱狀態

[P.56]

尊者舍利弗夕時從靜座而起至尊者大準陀處如次謂彼曰「友準陀同赴尊者闡陀之處探病

「友唯然」尊者大準陀答尊者舍利弗

於是尊者大準陀與尊者舍利弗共赴尊者闡陀之處至已就坐於所設之座

著座已尊者舍利弗語尊者闡陀言「友闡陀汝病有少癒耶食養物充足耶苦痛之感覺減退而無加增感覺其減退不感覺其增進耶

「友舍利弗余之病未見有少癒食養物不充足余強烈之苦感加增而無減退唯感其增進不感其減退

譬如強力之勇士以銳刃截頭如是友過度之體風以害余之頭余之病不見有少癒食養物不充足不感覺其減退

譬如有力之勇士以布片強力纏縛頭上如是過度之體風使余感苦痛余之病不見有少癒食養物不充足不感其減退

一〇

譬如熟巧屠牛者或屠牛者弟子以銳利之牛刀戳貫腹部如是過度之體風貫戳余腹余之病不見有少癒食養物不充足不感其減退

一一

譬如二強力之勇士捕捉弱者之腕各執其一以炙烤於炭火上[P.57]余身體有過度之熱余之病不見有少癒食養物不充足不感其減退

一二

友舍利弗持刀刃[1]來與余余不欲存活

一三

「尊者闡陀勿持刀刃來[2]尊者闡陀當續存活我等願尊者闡陀續存活若尊者闡陀無適宜之食物者我為尊者闡陀尋來適宜之食物若尊者闡陀無適宜之藥物者我為尊者闡陀尋來適宜之藥物若尊者闡陀無適宜之看護者我為尊者闡陀看護尊者闡陀勿謂持刃物來尊者闡陀當續存活我等願尊者闡陀續存活

一四

「友舍利弗余非無適宜之食物余有適宜之食物余非無適宜之藥物余有適宜之藥物余非無適宜之看護者余有適宜之看護者然而友余長時無有不可意以可意而奉侍大師此實於佛弟子之最適宜奉侍大師以可意而無有不可意事此應無再有矣[3]闡陀比丘謂持刀刃來友舍利弗請如是了解

一五

「尊者闡陀若願釋答我等質問之義我等則以二三點問於尊者闡陀

[P.58]「友舍利弗請問由聞我等將知此義矣

一六

「友闡陀汝以眼以眼識以眼識所識之法『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以耳以鼻以舌以身友闡陀汝以意以意識以意識所識之法『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一七

「友舍利弗余以眼以眼識以眼識所識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認識以耳以鼻以舌以身友舍利弗余以意以意識以意識所識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認識

一八

「友闡陀汝於眼於眼識於眼識所識之法以何見何知耶以眼以眼識以眼識所識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認識耶於耳於鼻於舌於身友闡陀汝於意於意識於意識所識之法以何見何知耶以意以意識以意識所識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認識耶

一九

「友舍利弗余於眼於眼識於眼識所識之法見滅知滅以眼以眼識以眼識所識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認識於耳[P.59]於舌於身友舍利弗余於意於意識於意識所識之法見滅知滅以意以意識以意識所識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認識

二〇

如是說已尊者大準陀語尊者闡陀言「友闡陀然者以彼世尊之此教應常時善予思量於依止[4]者有動轉無依止者則無動轉無動轉則有輕安有輕安者則無喜悅[5]無喜悅者則無來往[6]無來往者則無生死無生死者則無此世無來世無兩界之中間此始為苦惱之滅盡

二一

尊者舍利弗與尊者大準陀以此教誡教誡尊者闡陀之後起座離去

二二

尊者闡陀於尊者等離去未久即持刀刃自刎

二三

於是尊者舍利弗來至世尊住處禮拜世尊坐於一面

二四

坐於一面之尊者舍利弗白世尊言「大德尊者闡陀持刀自刎彼之所趣彼之來世為何耶

「舍利弗闡陀比丘於前與汝非說無應受之身耶[7]

二五

「大德有名為弗婆伊奢那之跋耆族村於該處有尊者闡陀之友家親善之家有往來之家[8]

二六

「舍利弗此等確為尊者闡陀比丘之友家親善之家往來之家然而舍利[P.60]余不說此為『有應受之身』舍利弗凡人棄其身受他身余稱此為『有應受之身』然而闡陀比丘則非此故闡陀比丘不再[9]有矣舍利弗應當如是見

〔八八〕第五 富樓那

※二

尊者富樓那來詣世尊住處詣已

坐於一面之尊者富樓那白世尊言「大德願世尊為我說示簡略之法我聞世尊之法則一人以遠離其他不放逸熱誠專心而住

「富樓那以眼識知有色快意喜愛誘心染於欲念比丘若存念喜戀著於此者則存念喜戀著於彼則起喜悅心由生起喜悅心則有苦之生起富樓那余作是言富樓那以耳識知有聲以鼻識知有香以舌識知有味以身識知有觸富樓那以意識知有法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喜戀著於此者則存念喜戀著於彼生起喜悅心因生起喜悅心則有苦之生起富樓那余作是言

富樓那以眼識知有色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不喜不讚不戀著此者以不喜不讚不戀著此於彼喜悅心則滅因喜悅心之滅則有苦之滅富樓那余作是言乃至富樓那以意識知有法快意可愛[P.61]喜愛誘心染於欲念比丘若不喜不讚不戀著此者則不喜不讚不戀著此於彼喜悅心則滅因喜悅心之滅則有苦之滅富樓那余作是言[1]

富樓那余以此簡約之教誡而予教誡汝將住於何處耶

「大德有名為須那巴蘭陀地方余將住彼處

「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兇惡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粗暴富樓那若須那巴蘭陀人嘲罵汝富樓那於汝應如何耶

「大德須那巴蘭陀人若嘲罵我於我應作如是『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善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極善彼等不至以掌打我』世尊於此應如是善逝於此應如是

「然則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若以掌打汝富樓那汝應如何耶

「大德須那巴蘭陀人若以掌打我於此我應如是『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善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極善彼等不至用土塊打我』世尊於此應作如是善逝於此應作如是

「然則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若以土塊打汝富樓那於此汝應如何耶

「大德須那巴蘭陀人若以土塊打我於此我應作如是『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善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極善彼等不至以杖打我』世尊於此[P.62]應作如是善逝於此應作如是

一〇

「然則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若以杖打汝富樓那於此汝應作如何耶

「大德須那巴蘭陀人若以杖打我於此我應作如是『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善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極善彼等不至以刀劍擊我』世尊於此應作如是善逝於此應作如是

一一

「然則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若以刀劍擊汝於此汝應如何耶

「大德須那巴蘭陀人若以刀劍擊我於此我應作如是『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善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極善彼等不至以刀劍奪我之生命』世尊於此應作如是善逝於此應作如是

一二

「然則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若以刀劍奪汝之生命於此汝應如何耶

「大德須那巴蘭陀人民若以利刃奪我之生命於此我應作如是『彼世尊之諸弟子以身[2]以命為惱為鬱為厭以求持利刃者對彼等之持此利刃者我乃不求[3]而得』世尊於此應作如是善逝於此應作如是

一三

「善哉善哉富樓那汝具有此自調與安息汝能住須那巴蘭陀地方富樓那此是其時

一四

其時尊者富樓那歡受隨喜於世尊之語從座而起禮拜世尊行右繞禮[P.63]收座臥具攜衣向須那巴蘭陀地方遊方而去次第遊方到達須那巴蘭陀地方尊者富樓那於須那巴蘭陀地方住下

一五

尊者富樓那遂於次期之雨季令五百信士歸佛於同雨季證得三明於其同雨季入涅槃

一六

因此眾多之比丘等來詣世尊之住處

一七

坐於一面此等之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名為富樓那彼乃良家之子為世尊以簡約之教誡所教誡彼已歿矣彼之所趣為何彼之來世耶

「諸比丘良家之子富樓那是賢明隨法行法以法之故不令余苦諸比丘良家之子富樓那入般涅槃矣

〔八九〕第六 婆醯迦

※二

尊者婆醯迦來詣世尊之住處

坐於一面之尊者婆醯迦白世尊曰「大德願世尊為我簡約說法我聞世尊之法獨自一人將遠離其他不放逸精進專心而住

四~八

「婆醯迦汝對此如何思惟眼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而凡物之無常者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而凡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否

[P.64]「大德不然

「色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眼識是眼觸是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為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而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而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否

「大德不然

一〇

「婆醯迦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於眼於色於眼識於眼觸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於此亦厭嫌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得解脫於解脫而解脫智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再為如是再生

一一

因此尊者婆醯迦歡受隨喜於世尊之所說即從座起禮拜世尊行右繞之禮離去

一二

尊者婆醯迦獨自一人遠離其他不放逸精進專心而住不久良家之子等為此乃從在家而出家得度對無上梵行之終末(羅漢果)於現法自證知實現逮達而住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再為如是再生

一三

而尊者婆醯迦即成為阿羅漢之一

〔九〇〕第七 動著(一)

※二

「諸比丘動著[1]是疾病動著是腫物動著是刺箭然則諸比丘如來於此以無動著離刺箭而住

[P.65]

然而諸比丘比丘於此應期望我為無動著離刺箭而住

應不思量眼[2]不思量有眼不依眼而思量不思量眼是我有不思量色於色有不令思量不依色而思量不思量色是我有不思量眼識不思量有眼識不依眼識而思量不思量眼識是我有不思量眼觸不思量有眼觸不依眼觸而思量不思量眼觸為我有凡此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對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

五~八

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依意而思量不思量意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從法而思量不思量法是我有不思量意識不思量有意識不依意識而思量不思量意識是我有不思量意觸不思量有意觸不依意識而思量不思量意觸是我有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

一〇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依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是我有

一一

彼無如是之思量對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執著無執著則不生愛慕[P.66]愛慕則獨自入涅槃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再為如是再生

〔九一〕第八 動著(二)

※二

「諸比丘動著是疾病動著是腫物動著是刺箭然則諸比丘如來於此無動著離刺箭而住

諸比丘比丘於此應期望我無動著離刺箭而住

四~八

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依眼而思量不思量眼是我有不思量色[1]不思量眼識不思量眼觸凡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諸比丘凡或思量於物或思量有物或依物而思量或思量物是我有此與彼是異因異而著於有之世間則以有而喜於此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依意而思量不思量意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意識不思量意觸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有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諸比丘凡或思量於[P.67]或思量有物或依物思量或思量物是我有此與彼物是異因異而著於有之此世間則以有而喜於此

一〇

諸比丘於蘊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彼無如是之思量則對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執著無所執著則不生愛慕無所愛慕則獨自入涅槃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九二〕第九 二法(一)

※二

「諸比丘為汝等說二法對此當諦聽諸比丘以何為二法耶

眼與色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是諸比丘此稱為二法

諸比丘或有如是言『余置此之二法以示說他之二法』此唯是彼之語量雖遇他之問而亦難圓其所答更陷於困迷

何以故諸比丘此猶[1]如處於非境

〔九三〕第十 二法(二)

※二

「諸比丘緣二法而生識諸比丘如何緣二法而生識耶

以眼與色為緣而生眼識眼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色亦是無常變壞[P.68]變之質如是此等二法為動轉消散無常變壞異變之質則眼識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凡於眼識之生起為因為緣其因與緣亦無常變壞異變之質諸比丘依無常之緣所起之眼識如何成為常住耶諸比丘凡此等三法之合會集結和合諸比丘稱此為眼觸眼觸亦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凡於眼觸之生起為因為緣此因與緣亦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而諸比丘依無常之緣所起之眼觸如何為常住耶諸比丘觸而感受觸而思考觸而識知如是此等之法亦為動轉消散無常變壞異變之質

以耳與聲為緣而生耳識

以鼻與香為緣而生鼻識

以舌與味為緣而生舌識

[P.69]

以身與觸為緣而生身識

以意與法為緣而生意識意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色亦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如是此等二法是動變消散無常變壞異變之質意識亦為無常變壞異變之質凡於意識之生起為因為緣其因與緣亦為無常變壞異變之質諸比丘依無常之緣所起之意識如何是常住耶諸比丘凡此等三法之合會集結和合諸比丘稱此為意觸意觸亦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凡於意觸之生起為因為緣其因與緣亦為無常變壞異變之質而諸比丘依無常之緣所起之意觸如何為常住耶諸比丘觸而感受觸而思考觸而識知如是此等之法亦動轉消散無常變壞異變之質

諸比丘如是緣二法而生識

闡陀品第四(終)

其攝頌曰

敗壞空簡約
闡那富樓那
以及婆醯迦
再說二動著
依二說他二

[P.70]第五 棄捨品[1]

〔九四〕第一 所攝取(一)

※二

「諸比丘於此等六觸處不制不護不防不攝時則為招致苦惱者以何者為六耶

三~七

諸比丘於眼之觸處不制不護不防不攝時則為招致苦惱於耳之觸處鼻之觸處舌之觸處身之觸處

諸比丘於意之觸處不制不護不防不攝時則為招致苦惱

諸比丘於此等之六觸處不制不護不防不攝時則為招致苦惱

一〇

諸比丘於此等之六觸處善制善護善防善攝時則為招致安樂以何者為六耶

一一~一五

諸比丘於眼之觸處善制善護善防善攝時則為招致安樂於耳之觸處鼻之觸處舌之觸處身之觸處

一六

諸比丘於意之觸處善制善護善防善攝時則為招致安樂

一七

諸比丘於此等之六觸處善制善護善防善攝時則為招致安樂

一八

世尊宣說於此師更作此語曰

(一)「諸比丘於觸處有六種無攝護於此者則逢苦得其攝護者則以信為友[2]無漏而住

(二)見可意之色又見不可意之色對可意之色應防染心之路對不可意以此非我所愛不得污於意

[P.71](三)於第二聞可愛不可愛之聲則不惑於可愛之聲更應慎於不懷瞋於不愛之聲此非我所愛不污於意

(四)可意之香更又嗅不淨不快之香則對不快者以防怒對快者勿引欲念

(五)味甘美之味其次又味一時不味之味於甘美之味莫戀著對不味亦勿停跡於憤恚

(六)觸於快觸亦不醉於快樂觸於苦者亦不搖動二種之觸對樂與苦心處中性無任何喜與怒

(七)迷想之人有迷執有想往赴卑陋之輪迴依意所成五欲之家者依捨卻而出離

(八)如是意若有修練六處者則雖觸此亦心不搖諸比丘克此等之貪瞋始為到達生死彼岸之人

[P.72]〔九五〕第二 所攝取(二)

※二

尊者摩羅迦子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摩羅迦子白世尊曰「大德願世尊為我簡約說法我聞世尊所說之法當獨自遠離其他不放逸精進專心而住

「於此摩羅迦子汝年老朽已達壽高年邁之老齡年少比丘若請『垂教簡約之教誡』則我對彼等當以何相告耶

「大德我雖年老朽已達壽高年邁之老齡大德仍請世尊簡約說法善逝簡約說示法想當了知我世尊所說之意義想當為我世尊所說之法嗣者

「摩羅迦汝於此作如何思惟對此等未見未曾見之眼所識之色汝今亦未曾見以後對此等亦未曾見於此汝有起欲念染心愛情否

「大德不然

七~一〇

「對此等未聞未曾聞之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

[P.73]一一

此等未識未曾識之意所識之法汝今亦未曾識以後亦未曾識此等於此汝有起欲念染心愛情否

「大德不然

一二

「摩羅迦子又此汝於法見聞感識所見為如所見所聞為如所聞所感為如所感所識為如所識

一三

摩羅迦子汝於法見聞感識見者即如所見聞者即如所聞感者即如所感識者即如所識是故摩羅迦子汝不為貪瞋癡所累摩羅迦子汝以不為貪瞋癡所累汝不戀著於此見聞感識因此摩羅迦子汝不在此世不在來世不在兩界之中間此為苦惱之滅盡

一四

「大德我世尊簡約所說之意義已精細識知

(一)懷愛相於胸者見色則失正念感而執著於心又對此存念戀慕由色生其種種痛苦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惱苦如是積苦稱為遠離涅槃

(二)懷愛相於胸者聞聲則失正念感而執著於心又對此存念戀慕由聲生其種種痛苦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惱苦如是積苦稱為遠離涅槃

[P.74](三)懷愛相於胸者嗅香則失正念

(四)懷愛相於胸者味味則失正念

(五)懷愛相於胸者觸觸則失正念

(六)懷愛相於胸者知法則失正念

(七)彼於色不為所染見色而護念感色而無執心又對此不存念戀著恰如見色如行出世間之受者彼之苦消滅而無積彼如是以正念遊行如是於苦無積稱為近於涅槃

(八)彼於聲不為所染聞聲而護念

[P.75](九)彼於香不為所染嗅香而護念

(一〇)彼於味不為所染味味而護念之

(一一)彼於觸不為所染觸觸而護念之

(一二)彼於法不為所染識法而護念之

大德我世尊所簡約說示之意義於是已精細了知

一五

「善哉善哉摩羅迦子汝摩羅迦子對余簡約所說之意已精細了知是為甚善

(一)懷愛相於胸者見色而失正念執著心而感色又對此存念戀慕由色生種種痛苦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惱苦如是積苦稱為遠離涅槃乃至

[P.76](※二)彼於法不染識法則護念無執心以感法又對此不存戀著恰如識法行出世間之受彼之苦消滅無積如是彼以正念而遊行如是無積苦稱為近於涅槃

摩羅迦子對余此簡約所說之意義應如是精細而見

一六

尊者摩羅迦子歡受隨喜世尊之所說即從座起禮拜世尊行右繞禮離去

一七

尊者摩羅迦子獨自一人遠離其他者不放逸精進專心而住不久良家之子等為此能由在家而出家得度對無上梵行之終末(羅漢果)於現法實現自證知於此逮得而住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一八

尊者摩羅迦子成為阿羅漢之一

〔九六〕第三 退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退法與不退法與六勝處

諸比丘如何為退法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邪惡不善而有憶念志望彼起繫縛可緣之法比丘若認是於此不捨不排不壞不使歸無諸比丘此比丘當自退墮於我善法此為世尊對此所說示之退〔法〕應如是知

五~九

復次諸比丘比丘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邪惡不善而有憶念志望彼起繫縛可緣之諸法比丘若認是於此不捨[P.77]不排不壞不使歸於無諸比丘此比丘當自退墮於我善法此乃世尊所說示之退〔法〕應如是知

一〇

諸比丘退法者當即如是

一一

諸比丘如何為不退法耶

一二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邪惡不善而有憶念志望彼起繫縛可緣之諸法比丘若不認是於此則捨此使歸於無諸比丘此比丘當自不由我善法退墮此為世尊對此所說之不退〔法〕應如是知

一三~一七

復次諸比丘比丘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邪惡不善而有憶念志望彼起繫縛可緣之諸法比丘若不認是於此則捨此使歸於無諸比丘此比丘當自不由我善法退墮此乃世尊所說示之不退〔法〕應如是知

一八

諸比丘不退法者當即如是

一九

諸比丘如何是六勝處耶

二〇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邪惡不善而有憶念志望彼若不起繫縛可緣之法此比丘當知『此是最勝此即是處此乃世尊所說之勝與處』應如是知

二一~二五

復次諸比丘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邪惡不善有憶念志望彼若不起繫縛可緣之法則此比丘當知『於此是處是勝此乃世尊所說之勝處〔法〕』應如是知之

二六

比丘等此等稱之為六勝處

[P.78]〔九七〕第四 不放逸住者

舍衛城因緣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放逸住者與不放逸住者且諦聽

諸比丘如何為放逸住者耶

諸比丘不攝護眼而所住者其心為眼所識之色境所污彼心為所污無喜樂若無喜樂則無歡悅若無歡悅則無輕安若無輕安則所住皆苦有苦者之心不得定心若不得定則諸法不現諸法若不現者則稱為放逸住者

五~九

諸比丘不攝護耳根不攝護鼻根不攝護舌根不攝護身根不攝護意根而住者其心為意所識之法〔境〕所染污心為染污者彼無喜樂無喜樂者即無歡悅若無歡悅者即無輕安若無輕安之住即苦有苦者心不得定心不得定則諸法不現前諸法不現前者則稱為住放逸者

一〇

諸比丘放逸者為如是

一一

諸比丘如何為不放逸者耶

一二

諸比丘攝護眼根而住者其心不為眼所識之色境所污彼心不污生喜樂於有喜樂者生歡悅於心歡悅者則身有輕安於身有輕安者則住安樂安樂[P.79]者之心得定心得定者則諸法現前諸法現前則稱為不放逸住者

一三~一七

諸比丘攝護耳根攝護鼻根攝護舌根攝護身根攝護意根而住者其心不為意所識之法境所污彼心不污生喜樂於有喜樂者生歡悅於心有歡悅者則身有輕安於身有輕安者則住安樂有安樂者之心則得定心得定者則諸法現諸法現前者則稱為不放逸住者

一八

諸比丘如是為不放逸住者

〔九八〕第五 攝護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攝護與不攝護且諦聽

諸比丘如何為不攝護耶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愛誘心染於欲念比丘若悅讚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則應自知『我由善法退墮此乃世尊所說示之退〔法〕』應如是知

五~九

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悅讚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當自知『我由善法退墮此乃世尊所說示之退〔法〕』應如是知

一〇

諸比丘如是為不攝護

一一

諸比丘如何為攝護耶

一二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不悅不讚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當自知『我不由善法退墮此世尊所[P.80]說示之不退〔法〕』應如是知

一三~一七

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若比丘不悅不讚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當自知『我不由善法退墮此世尊所說示之不退〔法〕』應如是知

一八

諸比丘如是為攝護

〔九九〕第六 三[A2]

※二

「諸比丘當增修於定(三[A3]昧)諸比丘心具定之比丘可如實知事物

如何如實知事物耶

如實知『眼是無常』如實知『色為無常』如實知『眼識是無常』如實知『眼觸是無常』如實知『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無常

五~九

如實知『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如實知『法是無常』如實知『意識是無常』如實知『意觸是無常』如實知『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無常

一〇

諸比丘當增修於定心具定之比丘可如實知事物

〔一〇〇〕第七 獨想

※二

「諸比丘當致力於獨想諸比丘獨想之比丘如實知事物

如何而得如實知事物耶

四~九

如實知『眼是無常』如實知『色是無常』如實知『眼識是無常』[P.81]實知『眼觸是無常』如實知『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無常』如實知『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

一〇

諸比丘當致力於獨想諸比丘獨想之比丘如實知事物

〔一〇一〕第八 非汝等有(一)

※二

「諸比丘凡非汝等之所有者此應摒棄摒棄於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如何是非汝等之所有者

諸比丘眼非汝等之所有者應摒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色非汝等之所有者應摒棄此等摒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眼識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眼觸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非汝等之所有者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五~九

耳非汝等之所有鼻非汝等之所有舌非汝等之所有身非汝等之[P.82]所有意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法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意識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意觸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一〇

諸比丘凡於此逝多林所存之草薪枝葉人人得將運去燃燒或隨各自所好而處置於汝等亦有『眾人將我等運去燃燒或隨各自所好將我等處〔置〕有如是之心耶』」

「大德不然

「此何故耶

「大德此我等之我亦非我所有

一一~一六

「諸比丘正是如此眼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色非汝等之所有眼識眼觸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一〇二〕第九 非汝等有(二)

※二~九

〔與前經之二~九全同惟缺一〇~一六

[P.83]〔一〇三〕第十 優陀羅

※二

「諸比丘羅摩子鬱陀迦作如是之語

余實明智者[1]
實一切勝者
不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然而諸比丘此羅摩子鬱陀迦為不明智者卻云『余為明智者』不為一切勝者卻云『余為一切勝者』不掘取苦根卻云『余掘取苦根

於此諸比丘應作如是言曰

余實明智者
余一切勝者
不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諸比丘如何比丘是明智者耶

諸比丘比丘如實知六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故諸比丘如是比丘是明智者

諸比丘如何之比丘是一切勝者耶

諸比丘比丘如實知六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故諸比丘如是比丘是一切勝者

諸比丘如何之比丘是不掘取而掘取苦根耶

諸比丘苦為此四大所屬父母所生飯粥所積無常蝕壞磨消破損潰滅之法為此身之別名諸比丘苦根為此渴愛之別名諸比丘比丘之拋棄渴[P.84]斷苦根如無頭之多羅樹為非生成者為未來不生之法故諸比丘如是比丘不為所掘取而掘取苦根

諸比丘羅摩子鬱陀迦作如是語

余實明智者
實一切勝者
不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然而諸比丘此羅摩子鬱陀迦為不明智者卻云『余是明智者』不為一切勝者卻云『余為一切勝者』為未掘取苦根卻云『余掘取苦根

於此諸比丘等當如是說

余實明智者
實一切勝者
不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棄捨品第五〔終〕

其攝頌

二所攝取退
放逸者攝護
[A4]昧與獨想
非汝優陀羅

〔六處相應〕第二 五十品

此品之攝頌

無明與鹿網
病第四闡陀
棄捨五十經
此二五十品

第一百經〔終〕

[P.85]第三 五十〔經〕品

第一 安穩者品

〔一〇四〕第一 安穩者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安穩者[1]之教法教[2]且諦聽

諸比丘何為安穩者之教耶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此等為如來所捨棄斷根如無頭之多羅樹為非生成者為未來不生之法又因此等之捨棄如來說示適宜之教故如來稱為安穩者

五~九

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喜愛誘心染於欲念此等為如來所捨棄斷根如無頭之多羅樹為非生成者為未來不生之法又因此等之捨棄如來說示適宜之教故如來稱為安穩者

一〇

諸比丘此為安穩者之教法教

〔一〇五〕第二 執取

※二

「諸比丘何者之存在何者之執取生起內部之樂苦耶

「大德我等之法乃以世尊為根據

「諸比丘眼之存在執取於眼而汝等生起內部之樂苦意之存在執取於意汝等生起內部之苦樂

諸比丘汝等於此作如何思惟之眼是常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然而凡物之無常此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然則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不予執取而生起內部之樂苦否

「大德不然

[P.86]六~一〇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然則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然則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不予執取而生起內部之苦樂否

「大德不然

一一

「諸比丘如是見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耳因厭嫌而離欲因離欲而得解脫於解脫乃生『我解脫』之智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一〇六〕第三 苦

※二

「諸比丘我說苦之生起與滅沒且諦聽

諸比丘何為苦之生起耶

四~九

以眼與色為緣生眼識三者之和合為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此苦之生起以耳與聲以鼻與香以舌與味以身與觸以意與法為緣生意識三者之和合為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諸比丘此乃苦之生起

一〇

諸比丘何為苦之滅沒耶

一一

以眼與色為緣生眼識三者和合為觸依觸之緣生受依受之緣生愛依其愛之無餘離卻滅盡則取之滅盡由取之滅盡則有之滅盡依有之滅盡則生之滅盡依生之滅盡則老死憂悲苦惱絕望滅盡如是而此一切苦蘊滅盡此乃苦之滅沒

一二~一五

以耳與聲為緣生耳識以鼻與香為緣生鼻識以舌與味為緣生舌識以身與觸為緣生身識

[P.87]一六

以意與法為緣生意識三者和合為觸依觸之緣生受依受之緣生愛依其愛之無餘離卻滅盡則取之滅盡依取之滅盡則有之滅盡依有之滅盡則生之滅盡依生之滅盡則老死憂悲苦惱絕望滅盡如是而此一切苦蘊滅盡諸比丘此乃苦之滅沒

〔一〇七〕第四 世間

※二

「諸比丘說世間之生起與滅沒且諦聽

諸比丘以何為世間之生起耶

以眼與色為緣而生眼識三者和合為觸依觸之緣生受依受之緣生愛依愛之緣而取依取之緣而有依有之緣而生依生之緣而有老死憂悲苦惱絕望此即世間之生起

五~八

以耳與聲為緣以鼻與香為緣以舌與味為緣以身與觸為緣

以意與法為緣生意識三者和合為觸依觸之緣生受依受之緣而愛依愛之緣而取依取之緣而有依有之緣而生依生之緣而有老死憂悲苦惱絕望此即世間之生起

一〇

以何為世間之滅沒耶

一一~一六

以眼與色為緣生眼識三者和合為觸依觸之緣生受依受之緣而愛依其愛之無餘離卻滅盡則取之滅盡如是滅盡此一切苦蘊

一七

比丘等此即世間之滅沒

[P.88]〔一〇八〕第五 勝

※二

「諸比丘何者之存在以執取於何者戀著於何者有人或以『余為勝者』或『余為同等』或『余為劣者』耶

「大德我等之法乃以世尊為根據

「諸比丘眼之存在以執取於眼戀著於眼有人或以『余為勝者』或『余為同等』或『余為劣者

五~九

耳之存在鼻之存在舌之存在身之存在意之存在以執取於意戀著於意有人或以『余為勝者』或『余為同等』或『余為劣者

一〇

諸比丘汝等於此作如何思惟眼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而不予執取有人或以『余為勝者』或『余為同等』或『余為劣者』耶

「大德不然

一一

「耳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一二

「鼻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一三

「舌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一四

「身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一五

「意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而不予執取有人或以『余為勝者』或『余為同等者』或『余為劣者』耶

「大德不然

一六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之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耳於鼻於舌於身厭嫌於意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得解脫於解脫而『我解脫』之智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P.89]〔一〇九〕第六 繫縛

※二

「諸比丘為說可繫縛之法與繫縛且諦聽

比丘等何者為可繫縛之法耶何者為繫縛耶

諸比丘眼為可繫縛之法凡對此生欲染於此即是繫縛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為可繫縛之法也凡對此生欲染於此即是繫縛

一〇

諸比丘此等稱為可繫縛之法以此稱為繫縛

〔一一〇〕第七 執取

※二

「諸比丘為說可執取之法與執取且諦聽

諸比丘何者為可執取之法耶何者為執取耶

諸比丘眼為可執取之法凡對此生欲染於此是執取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為可執取之法凡對此生欲染於此即是執取

一〇

諸比丘此等稱為可執取之法於此稱為執取

〔一一一〕第八 了知(一)

※二~七

「諸比丘於眼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則不足以破除苦惱於耳於鼻於舌於身於意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則不足以破除苦惱

八~一三

諸比丘於眼知解曉了離欲捨棄則足以破除苦惱於耳於鼻於舌於身於意知解曉了離欲捨棄則足以破除苦惱

[P.90]〔一一二〕第九 了知(二)[1]

※二~七

「諸比丘於色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則不足以破除苦惱於聲於香於味於觸於法不知解不曉了不離欲不捨棄則不足以破除苦惱

八~一三

諸比丘於色知解曉了離欲捨棄則足以破除苦惱於聲於香於味於觸於法知解曉了離欲捨棄則足以破除苦惱

〔一一三〕第十 侍聞

一時世尊住那提卡磚堂

獨坐冥想之世尊宣說此教法曰

「緣眼與色而生眼識三者和合為觸依觸之緣生受依受之緣依愛之緣〔參照一〇七四〕如是則生起一切苦蘊

四~八

緣耳與聲緣鼻與香緣舌與味緣身與觸緣意與法生意識三者和合為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緣愛生取〔參照一〇七九〕如是則生起此一切苦蘊

緣眼與色而生眼識三者和合為觸依觸之緣生受依受之緣而愛依此愛無餘離卻滅盡則有取之滅盡〔參照一〇六一一〕如是此一切苦蘊滅盡

一〇~一四

緣耳與聲緣鼻與香緣舌與味緣身與觸緣意與法而生意識三者和合為觸依觸之緣生受依受之緣而生愛依此愛之無餘離卻滅盡則有取之滅盡〔參照一〇六一六〕如是則此一切苦蘊之滅盡

[P.91]一五~一七

其時[1]有一比丘侍聞世尊而立世尊見此比丘侍聞而立見已乃對此比丘曰

「比丘汝聞此教法否

「大德唯然我聞此

「比丘汝當習此教法比丘汝須通達此教法比丘汝須受持此教法比丘此教法為梵行之根本者

其攝頌

安穩者執取
苦世間與勝
結縛與執取
二了知侍聞

第二 世間欲類品

〔一一四〕第一 魔索(一)

※二~七

「諸比丘以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者諸比丘此比丘可稱為入魔之住屋屈服於魔之權力彼之頸被魔索所纏絡彼即被魔縛所縛而順波旬之意欲諸比丘意所識之法[P.92]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此者諸比丘此比丘則稱為入魔之住屋屈服於魔之權力彼之頸被魔索所纏絡彼被魔縛所縛而順於波旬之意欲

八~一三

諸比丘以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可稱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於魔之權力彼之頸脫於魔索彼解魔繫縛不順於波旬之意欲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者諸比丘此比丘可稱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於魔之權力彼之頸脫於魔索彼解離魔縛不順於波旬之意欲

〔一一五〕第二 魔索(二)

※二~七

「諸比丘以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此比丘則被縛於眼所識之色可稱為入魔之住屋屈服於魔之權力以順於波旬之意欲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則被縛於意所識之法稱為入魔之住屋屈服於魔之權力以順於波旬之意欲

八~一三

諸比丘以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則不被縛於眼所識之色稱為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於魔之權力不順於波旬之意欲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P.93]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則稱為不被縛於意所識之法不入魔之住屋不屈服於魔之權力不順於波旬之意欲

〔一一六〕第三 世間欲類(一)

※二

「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間之終而可知可見世間之終[1]然則諸比丘余亦不言不達世間之終而可到達苦之終」宣說此後世尊則從座起而入精舍

世尊離去不久此等之比丘心生思念「諸友世尊為我等說『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間之終而可知可見世間之終然則諸比丘余亦不言不達世間之終而可得達苦之終』如是略說此教而未精細解說其意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對世尊所略說有誰能詳細解說此教之意義耶

此等比丘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難乃大師所稱揚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難於世尊所略說未精細解說之意義能精細解說此教之意義吾等當詣尊者阿難處詣已向尊者阿難可問此之意義

於是此等比丘來詣阿難處詣已與尊者阿難共相問訊交談親愛懇懃之語已坐於一面

[P.94]

坐於一面之此等比丘向尊者阿難曰「友阿難世尊為我等說『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間之終而可知可見世間之終然則諸比丘余亦不言不達世間之終而可得達苦之終』如是略說此教而未精細解說此教之意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世尊去後不久吾等比丘心生思念『諸友世尊為我等說「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間之終而可知可見世間之終然則諸比丘余亦不言不達世間之終可得達苦之終」如是略說此教而未精細解說此教之意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對世尊之略說而未詳細解說者誰能詳細解說此教之意義耶』友於此吾等心生思念『諸友此尊者阿難為大師所稱揚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難或對世尊之略說而未詳細解說者能詳細解說此教之意義吾等來詣尊者阿難處詣已可向尊者阿難以問此義』請尊者阿難以為解說

「諸友譬如有人欲得樹心為求樹心探尋樹心而巡行於有樹心之挺拔直立樹前捨其根捨其幹思向枝葉以探尋樹心當大師現前於世尊之外向吾問此意義汝等尊者之所思此義亦猶如是諸友此世尊知而示知見而示見是眼是智是法是梵是語者說者為齎持利益是施與甘露味之法主如來[P.95]而今正是向世尊奉問此意義之時世尊為汝等賜予釋答汝等對此應護持

「實則友阿難世尊知而示知見而示見是眼是智是法是梵是語者說者為齎持利益是施甘露味之法主如來而今正是向世尊奉問此義之時世尊為我等釋答我等當護持於此然而尊者阿難為大師所讚揚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難對世尊之略說能以詳解此教之意義而未予詳加解說尊者阿難當不為難請為解說

「然則諸友且諦聽善思惟我當為說

「唯然」此諸比丘應答尊者阿難

一〇

尊者阿難答說如次曰「諸友世尊為汝等說『諸比丘余不言由行往世間之終而可知可見世間之終然而諸比丘余亦不言不達世間之終而可得達苦之終』如是諸友世尊略說示教而未精細解說其意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對此教之意義余如是詳知

一一

諸友凡夫依彼以為世[2]若有以為世想者於聖者之語義彼稱之為世諸友依何以為世想以為世思者諸友若依眼以為世想以作為世思者諸法友若依耳依鼻依舌依身諸友依意以為世想以為世思者於聖者之語義彼稱為世諸友若因彼以為世想以為世思者於聖者之律彼稱為世

[P.96]一二

世尊為汝等說『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間之終而可知可見世間之終然而諸比丘余亦不言不達世間之終而可得達苦之終』如是略說示教而未解說其詳細意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諸友世尊之略說示教而未精細解說其意義此教之意義余如是知然而汝等尊者若有意願當詣世尊住處以奉問此義世尊將予釋答則應護持

「唯然」此比丘等應答尊者阿難即從座起往詣世尊住處禮拜世尊坐於一面

一三

坐於一面之諸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世尊為我等〔說〕『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間之終而可知可見世間之終然而諸比丘余亦不言不達世間之終而可達得苦之終』如是略說示教而未解說其詳細意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大德世尊離去未久吾等心如是思念『諸友世尊為吾等說「諸比丘余不言依行往世間之終而可知可見世間之終然而諸比丘余亦不言未達世間之終而可達得苦之終」如是略說示教而未解說詳細之意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對世尊之略說示教而未作詳細解說其意義有誰能詳細解說此教之意義耶

一四

大德吾等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難為大師所稱揚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P.97]尊者阿難或對世尊之略說示教而未作詳細解說當能詳細解說此教之意義吾等往詣尊者阿難之處向尊者阿難當可問此意義』因此大德吾等往詣阿難住處向阿難請問此意義

一五

大德尊者阿難為吾等以此法以此句以此文解說其意義

「諸比丘阿難是賢者諸比丘阿難是大智者諸比丘汝等若向余問此之意義余亦與阿難之對此所釋答作完全相同之釋答此即其意義當如是對此護持

〔一一七〕第四 世間欲類(二)

※二

「諸比丘余正覺以前為未證正覺之菩薩〔時〕起如是之心『余心曾觸世間之欲念於今已成過去滅盡變壞於此余心或對現在之欲念有多動或對未來之欲念有少動諸比丘當時余起如是心對余心曾有觸之世間欲念於今已成過去滅盡變壞者於此余為自己應不放逸常防護正念

然而諸比丘汝等心亦曾有觸世間欲念於今已成過去滅盡變壞於此汝等之心或有對現在之欲念多動或有對未來之欲念少動然則諸比丘汝等之心亦曾有觸五種之欲念於今已為過去滅盡者於此汝等為自己應不放逸常防[P.98]護正念

然而諸比丘此為須知[1]之境眼之滅離色想[2]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離法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

說此之後世尊即從座起而入精舍

世尊離去未久此等比丘心生思念「諸友世尊為吾等說『諸比丘[3]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以離法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如是簡略說示此教而未詳細解說其意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對世尊略說示教而未詳細解說有誰能詳細解說此教之意義

此等比丘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難乃大師所稱揚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難或對世尊之略說能詳細解說此教之意義吾等當詣尊者阿難住處詣已向尊者阿難請問此之意義

因此此等比丘往詣阿難住處詣已與尊者阿難共相問訊交換親愛懇懃[P.99]之語後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此等比丘言尊者阿難曰「友阿難世尊為吾等說『諸比丘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4]此為須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以離法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如是略說示此教而未詳細解說此意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世尊離去未久吾等心生思念『世尊為吾等說「諸比丘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以離法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如是略說示此教而未詳細解說此意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對世尊所略說而未詳細解說者有誰能詳細解說此教之意義耶』友吾等心生思念『諸友尊者阿難為大師所稱揚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難或對世尊之所略說而未作詳解說者當能詳細解說此教之意義吾等則詣尊者阿難住處向尊者阿難問此意義』尊者阿難且請解說

一〇~一一

「諸友譬如有人欲得樹心尋求樹心探索樹心而出往巡行應於有樹心之樹前[5]

一二

然則諸友且諦聽當善思惟我將說此

[P.100]「唯然」此等比丘應答尊者阿難

一三

尊者阿難作如次言曰「諸友世尊為汝等說『諸比丘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以離法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如是諸友世尊之略說示教而未詳細解說其意義余如是知此教之意義『諸比丘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諸友於此世尊乃說示六處[6]之滅盡也

一四

諸友對世尊略說示教而未詳細解說其意義者余如是知此教之意義然則汝等尊者若有意願者當往詣世尊住處請問此義即如世尊所釋答則應護持

「唯然」此諸比丘應諾尊者阿難後即從座起往詣世尊住處禮拜世尊坐於一面

一五

坐於一面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世尊為吾等說『諸比丘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以離法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如是略說示教而未詳細解說此[P.101]意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大德世尊離去未久吾等心生如是思念『諸友世尊為吾等「諸比丘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以離法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如是略說示教而未詳細解說此意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對世尊略說示教而未詳細解說此意義者有誰能詳細解說此教之意義耶

一六

大德吾等心生思念『此尊者阿難乃大師所稱揚乃有智之同梵行者所尊敬尊者阿難對世尊之略說而未詳細解說此意義者或能詳細解說此教之意義吾等當詣尊者阿難住處可向尊者阿難請問此意義

一七

大德因此我等往詣阿難住處向尊者阿難請問此意義大德尊者阿難為吾等以此法以此句以此文解說此意義

「諸比丘阿難為賢者諸比丘阿難為大智者諸比丘汝等若向余問此意義亦與問於阿難之此釋答完全相同之釋答此乃其意義如是對此應護持

〔一一八〕第五 帝釋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外之靈鷲山

諸天之主帝釋來詣世尊住處禮拜世尊立於一面

立於一面之諸天主帝釋如次白世尊言「大德於此大德或有情於現生不[P.102]得入涅槃乃以何為因以何緣耶大德又此處或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乃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

「諸天之主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樂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則喜悅讚美於此而戀著於此而住者之識則依止於此取執於此諸天之主有執取之比丘不得入涅槃

五~九

諸天之主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可樂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則喜悅讚美於此而戀著於此而住者之識則依止於此取執於此諸天之主有取執之比丘不得入涅槃

一〇

諸天之主於此或有情現生之不得入涅槃乃此因此緣

一一~一六

諸天之主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則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之識則不依止於此不取執於此諸天之主無取執之比丘入於涅槃諸天之主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識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則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之識即不依止於此不取執於此諸天之主無取執之比丘入於涅槃

一七

諸天之主於此或有情之現生入於涅槃乃以此因乃以此緣

[P.103]〔一一九〕第六 五結乾闥婆子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外〕之靈鷲山

時乾闥婆之子五結來詣世尊住處禮拜世尊立於一面[1]

〔一二〇〕第七 舍利弗

爾時尊者舍利弗住舍衛〔城外〕之祇陀林給孤獨長者之園

有一比丘來詣尊者舍利弗住處與尊者舍利弗共相問訊交談親愛懇懃之語後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言尊者舍利弗曰「友舍利弗同住之比丘捨棄戒而轉向俗身

「友不守諸根之門不辨食物之量不專心於覺醒者當即如是實則[P.104]彼之比丘者不守諸根之門不辨食物之量不專心於覺醒者則彼對完具極淨之梵行欲終生續行未有如是之理

實則彼比丘若守諸根門辨食物量專心於覺醒者彼能終生續行完具之極淨梵行則有如是之理

如何為守諸根之門耶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不執總相不執別相彼若不攝護眼根而住者則以此為因有貪不善之法來襲於彼然而彼為實行攝護其眼根達到守眼根眼根之攝護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識法不執總相不執別相彼若不攝護意根而住者則以此為因有貪不善之法來襲於彼然而彼為實行攝護其意根達到守意根意根之攝護如是為守諸根門

如何於辨食物之量耶於此有比丘深思省慮以攝取食物不為戲奢不為莊嚴莊飾只要此身之存住對此繼續以防危害乃為梵行之利益『如是棄除舊之苦感不生新之苦感余有生活之質無有過誤應得安樂住』友如是於食物辨量

如何專心於覺醒耶於此有比丘於日中因經行安坐以除心諸障礙之法[1]於夜[2]之初分因經行安坐以除心諸障礙之法於夜之中分右脇作獅[P.105]子臥以一足疊於另一足正念正智胸置起牀之想而於夜之後分起出因經行安坐除心諸障礙之法如是為專心覺醒

然而友應如是修習『守我等諸根之門於食物辨量專心於覺醒』友汝等必如是修習

〔一二一〕第八 羅睺羅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外〕祇陀林給孤獨〔長者〕之園

世尊獨坐冥想心起如是之思念「羅睺羅正完熟解脫之法我更指教羅睺羅以滅盡諸漏

於是世尊於晨早著內衣持鉢衣為托鉢赴舍衛城中食後從托鉢歸來以呼尊者羅睺羅曰「羅睺羅當取座具我等為日中之休息往安達林

「唯然大德」尊者羅睺羅應諾世尊持坐具隨世尊之後而行

其時有數千之天神等亦隨世尊而行「今日世尊更為指教尊者羅睺羅於滅盡諸漏

世尊已入安達林於一樹下坐於所設之座尊者羅睺羅亦禮拜世尊坐於[P.106]一面世尊言於坐在一面之尊者羅睺羅曰

「羅睺羅汝於此作如何思惟耶眼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否

「不也大德非是

「色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眼識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眼觸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以此眼觸為緣所生之受識所攝者此亦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否

「不也大德非是

七~一〇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一一

「意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是如認識否

[P.107]「不也大德非是

「法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意識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意觸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識所攝者彼亦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彼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否

「不也大德非是

一二

「羅睺羅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色厭嫌於眼識厭嫌於眼觸凡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識所攝者亦厭嫌於此於耳於鼻於舌於身厭嫌於意厭嫌於法厭嫌於意識厭嫌於意觸凡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識所攝者亦厭嫌於此因厭嫌而離欲因離欲而得解脫於得脫而『我解脫』之智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三

世尊宣說已尊者羅睺羅心歡喜歡受世尊之所說而於此宣說之釋答尊者羅睺羅無所取著其心由諸漏解脫數千之天神等亦起離塵遠垢之法眼「凡集法者皆滅法也

〔一二二〕第九 繫縛

「諸比丘[1]為說可繫縛之法與繫縛且諦聽

[P.108]

諸比丘何者是可繫縛之法何者是繫縛耶

諸比丘以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諸比丘此等稱為可繫縛之法凡對此之欲染此即是繫縛於此

四~八

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諸比丘此等稱為可繫縛之法凡對此之欲染即是繫縛於此

〔一二三〕第十 取執

「諸比丘[1]為說可取執之法與取執且諦聽

諸比丘何者為可取執之法何者為取執耶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2]

諸比丘此等稱為可取執之法凡對此之欲染即是取執於此

世間欲類品第二(終)

其攝頌曰

魔索說二經
以世間欲類
又以說二經
帝釋與五結
尊者舍利弗
與及羅睺羅
繫縛與取執
以此名此品

[P.109]第三 居士品

〔一二四〕第一 毘舍離

爾時世尊住於毘舍離〔城外〕之大林重閣講堂

名為郁瞿婁毘舍離之居士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毘舍離人郁瞿婁居士白世尊曰「大德於此[1]或有情於現生不得入於涅槃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大德於此而又或者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

「居士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則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之諸識則依止於此取著於此居士有取執之比丘則不入於涅槃

五~九

居士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居士有取執之比丘則不入於涅槃

一〇

居士於此或有情於現生不入於涅槃即以此為因以此為緣

一一~一六

居士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則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之識即不依止於此不取執於此居士無取執之比丘則入於涅槃居士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居士無取執之比丘則入於涅槃

[P.110]一七

居士於此或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者以此為因以此為緣

〔一二五〕第二 發提

爾時世尊住發提族中之發提村

名郁瞿婁發提村人之居士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發提村人居士郁瞿婁白世尊曰「大德於此或者有情於現生不入於涅槃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

四~一六

〔應如前經之詳說〕

一七

「居士於此或者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以此為因以此為緣

〔一二六〕第三 那爛陀

爾時世尊住那爛陀之婆瓦利加菴羅林

居士優波離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居士優波離白世尊曰「大德於此或有情於現生不入於涅槃者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於此而又或者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者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

四~一六

〔可照前經之詳說〕

一七

「於此居士或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乃以此為因以此為緣

〔一二七〕第四 婆羅陀闍

爾時尊者賓頭羅婆羅陀闍住憍賞彌國之瞿史羅園

其時優填那王來詣尊者賓頭羅婆羅陀闍住處與尊者賓頭羅婆羅陀闍共相問訊交換親愛懇懃之語後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優填那王言尊者賓頭羅婆羅陀闍曰「婆羅陀闍此年輕之比丘等少年黑髮叢生而多顯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無娛於諸欲一生行完具極淨之梵行以至終生者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

「大王此乃彼之知者見者世尊應供者正等覺者之所宣說而曰『來諸比丘汝等對於與母相等年齡之女當起母心想對與姊妹相等年齡之女當起[P.111]姊妹心想對於與女兒年齡相等之女當起女兒心想』大王對此亦然此乃年輕比丘等少年黑髮叢生而多顯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無娛於諸欲一生行極淨之梵行以至終生之因之緣是

「婆羅陀闍心乃虛浮者或將對於與母相等年齡之女亦起欲念或對與姊妹相等年齡之女亦起欲念或對於與女兒相等年齡之女亦起欲念婆羅陀闍此年輕比丘少年黑髮以至終生或有他因他緣耶

「大王此彼之知者見者世尊應供者正等覺者之所說而曰『來諸比丘觀察此身由脚掌以上由髮梢之下以至皮膚乃充滿種種不淨之物此身有髮皮膚骨髓大腸小腸膽汁[A5]鼻涕關節液尿腦漿等是』大王對此亦然此年輕比丘等少年黑髮以至終生之因之緣

「婆羅陀闍有彼等身之修養有戒之修養有心之修養有智之修養者此乃為之易者然而婆羅陀闍無彼等身之修養無戒之修養無心之修養無智之修養者此乃為之不易婆羅陀闍或有人念『當思惟我之不淨』彼思惟為淨[P.112]此年輕比丘等少年黑髮以至終生有他之因他之緣耶

「大王此乃彼知者見者世尊應供者正等覺者之所宣說而曰『來諸比丘汝等為護諸根而住以眼見色則不執總相不執別相人若不攝護眼根而住者以此為因不善之法則來襲於彼為實行攝護眼根守護眼根以達到攝護眼根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識法不執總相不執別相人若不攝護意根而住者以此為因不善法則來襲於彼為實行其攝護意根守護意根以達到攝護意根』大王對此亦然年輕諸比丘少年黑髮以至終生之因之緣

「尊婆羅陀闍是不思議尊婆羅陀闍是稀有者尊婆羅陀闍依彼知者見者世尊應供者正等覺者之所說此諸年輕比丘少年黑髮叢生而多顯活力以青春盛年之身無娛於諸欲終生以行完具極淨梵行之因之緣者

一〇

尊婆羅陀闍余亦曾不守身不守語不守心不樹立正念不攝護諸根而入後宮當時過大欲念惱迫余然而尊婆羅陀闍余守身守語守心樹立正念[P.113]攝護諸根入後宮當時余未為欲念所惱倒

一一

奇哉尊婆羅陀闍奇哉尊婆羅陀闍尊婆羅陀闍恰如倒者起覆者披露對迷路者語示以道於黑闇舉起油燈『有眼者得見』如是乃明瞭尊婆羅陀闍之說法尊婆羅陀闍余歸依彼世尊亦歸依法與比丘僧尊婆羅陀闍願受納余自今日起終生歸依為信士

〔一二八〕第五 須那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外〕之竹林迦蘭陀飼養園

其時居士之子須那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居士子須那白世尊曰「大德[1]於此或有情於現生不得入於涅槃以何為其因以何為其緣耶而又於此或者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者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

〔如一二七經之詳說〕

「須那於此或有情之以此為因為緣

〔一二九〕第六 瞿史羅

爾時尊者阿難住憍賞彌城之瞿史羅園

瞿史羅居士來尊者阿難住處

坐於一面之瞿史羅居士白尊者阿難曰「大德阿難所稱『種種界種種界[P.114]』大德世尊所說幾何之種種界耶

「居士有眼界與可意之色緣眼識與樂感之觸所生之樂受[1]居士有眼界與不可意之色緣眼識與苦感之觸所生之苦受居士有眼界與可捨之色緣眼識與非苦非樂所感之觸所生非苦非樂

五~九

居士耳界與鼻界與舌界與身界與意界與可意之法緣意識與樂感之觸所生之樂受居士有意界與不可意之法緣意識與苦感之觸所生之苦受居士緣意界與捨感之觸所生之非苦非樂

一〇

居士以上乃世尊所說之種種界

[P.115]〔一三〇〕第七 訶梨提迦尼

爾時尊者大迦旃延住阿槃提國之拘羅羅迦羅山中

居士訶梨提迦尼來詣尊者大迦旃延住處

坐於一面之居士訶梨提迦尼白尊者大迦旃延曰「大德『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受種種受』此乃世尊之所說示大德如何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耶

「居士於此有比丘以眼見可意之色知『此為如是[1]緣眼識與樂感之觸生樂受又以眼見不可意之色知『此為如是』緣眼識與苦感之觸生苦受又以眼見可捨之色知『此為如是』緣眼識與非苦非樂感之觸生非苦非樂

五~九

復次居士以耳聞可意之聲以鼻嗅可意之香以舌味可意之味以身觸可意之觸以意識可意之法知『此為如是』緣意識與樂感之觸[P.116]生樂受又以意識不可意之法知『此為如是』緣意識與苦感之觸生苦受又以意識可捨之法知『此為如是』緣意識與非苦非樂感之觸生非苦非樂

一〇

如是居士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

〔一三一〕第八 那拘羅父

爾時世尊住跋伽國失悅摩羅山恐怖林之鹿苑中

那拘羅父居士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那拘羅父居士白世尊曰「大德於此或有情於現生不得入於涅槃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大德於此或者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者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

四~九

「居士有眼所識之色[1]

一〇

居士於此或者有情於現生不得入於涅槃以此為因以此為緣

一一~一六

居士有眼所識之色[2]

一七

居士於此或者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者以此為因以此為緣

〔一三二〕第九 魯醯遮

爾時尊者大迦旃延住阿槃提國之摩羯羅迦多[1]城外森林中之草庵

[P.117]

魯醯遮婆羅門之眾多弟子採薪之青年等來詣尊者大迦旃延之草庵於其周圍徘徊巡行以高聲大聲行種種之挑戲[2]「此等圓頭之似非沙門乃由梵天足部所生之邪黑醜奴此等唯為擔荷夫所恭敬尊重供養禮讚者

於是尊者大迦旃延出精舍來告此等青年曰「汝青年等勿作響我為汝等說法」作如是言時彼青年等默然而止

時尊者大迦旃延以偈語告此青年等曰

(一)「此等猶憶古法之古婆羅門以戒為第一而以壓其忿其守諸根門是為善護持

(二)此等猶憶古法之古婆羅門喜歡法與禪但今婆羅門則言『吾等摒棄此而不予問聞[3]』誇醉於本族則以行非事

(三)違背於怯弱好勇之徒者為忿之所壓執種種刀杖不守諸根門而勤空勞者猶人夢得財

[P.118](四)斷食露地臥晨早之水浴讀誦三吠陀著粗獸皮衣結髮及塗泥持咒〔取〕戒禁〔實履〕苦行者

(五)詐術及曲杖以水拭顏面以此等明為婆羅門要具為生小利者

(六)能獲於禪定清澄而無濁對一切生類無邪障之心而此始可達至於梵天道

因此此青年等怒而思不快意來至魯醯遮婆羅門之處以告彼曰「尊者願有所知沙門大迦旃延只管嘲罵婆羅門之神咒」如是言時魯醯遮婆羅門怒而思不快意

魯醯遮婆羅門心更思念「我僅聞此青年等之言則謗罵沙門大迦旃延此於我為不適宜我當赴彼住處而問

因此魯醯遮婆羅門與此等青年共赴尊者大迦旃延住處與尊者問訊交談[P.119]親愛懇懃之語後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魯醯遮婆羅門語尊者大迦旃延語曰「迦旃延余之眾多弟子採薪之青年等來此處否

「婆羅門汝之眾多弟子採薪之青年等曾來此處

「尊者迦旃延與此等青年之間有何等之談話否

「婆羅門余與此等青年之間曾有談話

「尊者迦旃延與此等青年之間有如何之談話耶

「婆羅門余與此等青年之間有如是之談話

(一)『此等猶憶古法之古婆羅門以戒為第一而以壓其忿其守諸根之門是為善護持

(二)能獲於禪定澄清而無濁對一切生類無邪障之心而此始可達至於梵天道

婆羅門余與此等青年之間作如是談話

「尊者迦旃延所言『不守護諸根門』者迦旃延幾何為不守護諸根門耶

一〇

「婆羅門於此有人以眼見色則心傾於可愛之色則背拂於不可愛之色不能使正念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不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則彼所起之惡[P.120]不善之諸法不能消滅無餘

一一~一五

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心傾可愛之法背拂於不可愛之法不能使正念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不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則彼所起之惡不善之諸法不能消滅無餘

一六

婆羅門如是為不守護諸根門者

一七

「尊者迦旃延是不思議尊者迦旃延是稀有尊者迦旃延以不守護諸根門者說不守護諸根門尊者迦旃延所言『守護諸根門』尊者迦旃延幾何為守護諸根門耶

一八

「婆羅門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則心不傾於可愛之色不背拂於不可愛之色使正念現前無量思慮而住又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彼所起之惡不善法則消滅無餘

一九~二三

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於所觸以意識法心不傾於可愛之法不背拂於不可愛之法使正念現前無量思慮而住又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彼所起之惡不善法則消滅無餘

二四

婆羅門如是則為守護諸根門

二五

「尊者迦旃延是不思議尊者迦旃延是稀有尊者迦旃延乃以守護諸根[P.121]門者說示守護諸根門奇哉尊者迦旃延奇哉尊者迦旃延尊者迦旃延恰如使倒者起覆者顯露迷道者得示以道如黑闇中舉起油燈使『有眼者得見』如是尊者迦旃延以種種方法說法使明瞭尊者迦旃延余即歸依彼世尊亦歸依法及比丘僧尊者迦旃延容納余從今日起終生歸依為信士尊者迦旃延若入摩羯羅多信士之家時即請應入魯醯遮之家於此或青年男子或青年女子當禮敬迎拜尊者迦旃延又有供奉座席與水者此乃為彼等長時利益安樂

〔一三三〕第十 毘紐迦旃延婆羅門尼

爾時尊者優陀夷住拘槃荼〔城〕兜泥耶婆羅門之菴羅林中

一青年為伊羅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羅門女之弟子來至尊者優陀夷住處

尊者優陀夷對坐於一面之青年說法教示感動勉勵使令善悅

彼青年依尊者優陀夷之說法教示為所感動勉勵喜悅而從座起來詣伊羅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羅門女處對彼女語曰「惟願大姊當知沙門優陀夷能說初[P.122]中善終善具足意義言句之法說明一切具脩滿淨之梵行

「然者汝青年且以吾之名招請沙門優陀夷明日受供食

「唯唯大姊」青年應諾彼伊羅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羅門女即詣尊者優陀夷住處而白尊者語曰「尊者優陀夷吾等之師伊羅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羅門女請尊者承諾明日受供食

尊者優陀夷默然許諾

於是尊者優陀夷其夜過後晨朝著內衣持鉢入伊羅越奢利族所出婆羅門女住處坐於所設之座

其時伊羅越奢利族所出之婆羅門女以勝味之硬軟食物親手飽滿供養尊者優陀夷

伊羅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羅門女知尊者優陀夷取食終了手已離鉢穿履覆頭坐於高座白尊者優陀夷曰「沙門請說法要

「姊妹時機將來」言罷即從座起而離去

彼青年又詣尊者優陀夷住處與尊者相問訊交談親愛懇懃之話後坐於一面尊者優陀夷對坐於一面彼青年說法教導勉勵使令欣悅

一〇

彼青年又以尊者優陀夷所說法之教導勉勵喜悅而從座起來詣伊羅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羅門女處言於彼女曰「惟願大姊當知沙門優陀夷說初善中善[P.123]終善具足意義文句之法說明一切具脩滿淨之梵行

一一

「青年汝如是讚歎沙門優陀夷然余亦請於沙門優陀夷『沙門請說法要』彼言『姊妹時機將來』即從座起而去

一二

「雖然如是然而大姊汝穿履覆頭坐高座作如是言『沙門請說法要』彼尊者則尊法重法者

一三

「然者青年汝以吾之名招請沙門優陀夷明日來受供食

「唯然大姊」青年應諾伊羅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羅門女來詣尊者優陀夷住處語尊者曰「尊優陀夷吾等之師伊羅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羅門女請明日應諾供食

尊者優陀夷默然許諾

一四

於是尊者優陀夷其夜過後晨早著內衣持鉢入伊羅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羅門女處坐於所設之座

一五

伊羅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羅門女以勝味之硬軟食物親手供養尊者優陀夷至飽滿

一六

伊羅越奢利族出身之婆羅門女知尊者優陀夷取食終了手已離鉢則脫履露頭坐低座而白尊者優陀夷曰「大德何物之所存阿羅漢說苦樂耶何物之不存阿羅漢不說苦樂耶

一七

「姊妹眼之所存阿羅漢說苦樂眼之不存阿羅漢不說苦樂耳之所存[P.124]鼻之所存舌之所存身之所存意之所存阿羅漢說苦樂意之不存阿羅漢不說苦樂

一八

如是言已伊羅越奢利婆羅門女自尊者優陀夷曰「奇哉大德奇哉大德尊者優陀夷恰如使倒者起覆者顯露迷路者語示以道黑闇中舉油燈使『有眼者得見』如是尊優陀夷以種種方法說法使明曉尊者優陀夷於此吾當歸依彼世尊歸依法及比丘僧惟願尊者優陀夷容納吾自今日起終生歸依為信女

居士品第三(終)

其攝頌曰

毘舍離伐地
以及那蘭陀
與婆羅陀闍
須那瞿師羅
及訶梨陀迦
那拘羅之父
乃至魯醯遮
毘紐迦旃延
與婆羅門尼

第四 提婆陀訶品

〔一三四〕第一 提婆陀訶

爾時世尊住釋迦國名為提婆陀訶之釋迦族村

於此世尊呼諸比丘曰「諸比丘余未言所有之比丘於六觸處要作不放逸[P.125]且諸比丘余亦未言所有之比丘於六觸處不須作不放逸

諸比丘彼等比丘乃漏盡之阿羅漢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重擔已捨自利已達盡於生有之纏結完全已證解脫者諸比丘此等之比丘余不須言於六觸處作不放逸何以故

彼等之已成不放逸彼等已能不再放逸

諸比丘彼等有學之比丘未達所願以求無上安穩(涅槃)而住者諸比丘此等之比丘於六觸處余言要作不放逸何以故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有快意有不快意此等快不快之色以觸彼心觸而不存著於此因心無執著則起精進無動不失正念現前身體輕安而無狂躁心住於定集中於一頂點諸比丘余實言觀此不放逸之果此等比丘於六觸處要作不放逸

七~一一

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有快意亦有不快意此等快與不快之法以觸彼等之心觸而不存著於此因無執著於心則起精進無動不失正念現前身體輕安無狂躁心住於定集中於一點諸比丘余實言觀此不放逸之果此等比丘於六觸處要作不放逸」

[P.126]〔一三五〕第二 執著

※二

「諸比丘此是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諸比丘汝等為得住梵行之好機

諸比丘余見名為六觸處所屬之地獄於此凡以眼見色僅見不樂之色不見樂色僅見不可愛之色不見可愛之色僅見不喜之色不見可喜之色凡以耳聞聲凡以鼻嗅香凡以舌味味凡以身觸觸凡以意識法唯識不樂之法不識樂法唯識不可愛之法不識可愛之法唯識不可喜之法不識可喜之法諸比丘此乃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諸比丘汝等為得住梵行之好機

諸比丘余見名為六觸處所屬之天於此凡以眼見色唯見樂色不見不樂色唯見可愛之色不見不可愛之色唯見可喜之色不見不可喜之色凡以耳聞聲凡以鼻嗅香凡以舌味味凡以身觸觸凡以意識法唯識樂法不識不樂法唯識可愛之法不識不可愛之法唯識可喜之法不識不可喜之法

諸比丘此乃汝等之利得汝等之善利諸比丘汝等為得住梵行之好機

〔一三六〕第三 不執著

「諸比丘諸天及世人乃以色為遊園為色所刺激因色之變壞離背滅盡諸比丘諸天及世人乃住於苦以聲為遊園以香為遊園以味為遊園以觸為遊園以法為遊園為法所刺激因法之變壞離背滅盡諸比丘諸天[P.127]世人乃住於苦

諸比丘如來應供者正等覺者如實知色之生起與滅沒甘味患難與出離不以色為遊園不為色所刺激因色之變壞離背滅盡諸比丘如來住於安住

世尊如是宣說善逝如是說已師更言於此曰

(一)「色觸與一切之法謂可樂可愛又可意乃有限者

(二)此等於人天世界以為安樂此等之所滅此乃彼等之思苦

(三)己身滅盡於聖者雖見為樂但一切世間之所見則反於此

(四)為他(愚者)言樂而聖者於此則言苦在他言苦聖者則知此為樂

(五)觸之法難知無智者乃惑此為煩惱所覆者則黑[A6]不見者則有盲冥

[P.128](六)善人開涅槃之道知見之人於此有光明熟於大法[1]之人則知近於此

(七)為生有之欲所服者隨行於生有之流者入於魔王之領域者則不知此法

(八)除聖者誰正知涅槃之道善知此道而漏盡之人乃入於般涅槃

諸比丘諸天及世人以色為遊園為色所刺激因色之變壞離背滅盡諸比丘諸天世人乃住於苦以聲以香以味以觸以法[2]

諸比丘如來應供者正等覺者為[3]

〔一三七〕第四 惡意者(一)

※二

「諸比丘凡非汝等之有者皆當放捨能放捨者乃為汝等之利得安樂

諸比丘何物為非汝等之所有

三~八

諸比丘眼非汝等之所有當放捨能放捨者乃為汝等得利益安樂[P.129]意非汝等之所有當放捨能放捨者乃為汝等得利益安樂

諸比丘譬如於此祇陀林人人對於草薪枝葉或運走或燃燒或各隨所好而處理人人將『吾等』或運去或燃燒或各隨所好而予處理汝等有如是之思否

「大德不也

「何以故

「大德此非我此非我之所屬

一〇

「如是諸比丘汝等之眼此非汝等之所有當放捨汝等由於捨此者乃為利益安樂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非汝等之所有當放捨汝等由於捨此者乃為利益安樂聲是香是味是觸是法是

〔一三八〕第五 惡意者(二)

※二

「諸比丘凡非汝等之所有者當予放捨因汝等之棄捨此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諸比丘何者為非汝等之所有

三~八

諸比丘色非汝等之所有當放捨因汝等之放捨乃為利益安樂聲是香是味是觸是法是非汝等之所有當放捨因汝等之放捨此為利益安樂

諸比丘譬如於此祇陀林[1]

一〇

如是諸比丘色非汝等之所有當放捨因汝等之放捨乃為利益安樂聲是香是味是觸是法是

〔一三九〕第六 內因(一)

※三

「諸比丘眼是無常眼生起之因緣者此亦是無常

諸比丘依無常所生之眼如何有常住

[P.130]四~八

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意生起之因緣者亦是無常諸比丘依無常所生之意如何有常住

諸比丘如是見之有聞聖弟子厭嫌[-1]於眼更如是證知不再生來

〔一四〇〕第七 內因(二)

※三

「諸比丘眼是苦眼生起之因緣者亦是苦諸比丘依苦所生之眼如何有樂

四~八

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意生起之因緣者亦是苦諸比丘依苦所生之法如何有樂

諸比丘如是見之有聞聖弟子厭嫌[1]於色更如是證知不再生來

〔一四一〕第八 內因(三)

※三

「諸比丘眼是無我眼生起之因緣者亦是無我諸比丘依無我所生之眼如何有我

四~八

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我意生起之因[P.131]亦是無我諸比丘依無我所生之意如何有我

諸比丘如是見之有聞聖弟子厭嫌[1]於眼更如是證知不再生來

〔一四二〕第九 外因(一)

※三

「諸比丘色是無常色生起之因緣者亦是無常諸比丘依無常所生之色如何有常

四~八

諸比丘聲是香是味是觸是法是無常法生起之因緣者亦是無常諸比丘依無常所生之法如何有常

諸比丘如是見之有聞聖弟子厭嫌[-1]於色更如是證知不再生來

〔一四三〕第十 外因(二)

※三

「諸比丘色是苦色生起之因緣者亦是苦諸比丘依苦所生之色如何有樂

四~八

諸比丘聲是香是味是觸是法是苦法生起之因緣者亦是苦諸比丘依苦所生之法如何有樂

諸比丘如是見之有聞聖弟子厭嫌[1]於色更如是證知不再生來

〔一四四〕第十一 外因(三)

※三

「諸比丘色是無我色生起之因緣者亦是無我諸比丘依無我所生之色如何有我

四~八

諸比丘聲是香是味是觸是法是無我法生起之因緣者亦是無我諸比丘依無我所生之法如何有我

[P.132]

諸比丘如是見之有聞聖弟子厭嫌[1]於色更如是證知不再生來

提婆陀訶品第四(終)

此攝頌

以提婆陀訶
執著不執著
惡意者有二
依因而有三
乃至內外二

第五 新舊品

〔一四五〕第一 業

※二

「諸比丘余說新舊之業業之滅盡以達業滅盡之道且諦聽當善思惟余將宣說

諸比丘以何者為舊業眼是所作為所思念所感覺之舊業之所成意是所作為所思念所感覺之舊業之所成

諸比丘此稱之舊業

諸比丘以何為新業諸比丘於如何之業如今於身於語於意所作者諸比丘此稱為新業

諸比丘何者是業之滅盡諸比丘凡任何由身業語業意業之滅盡而觸解[P.133]脫者諸比丘此即稱為業之滅盡

諸比丘以何者為達業滅盡之道

此乃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

諸比丘此者稱為達業滅盡之道

如是諸比丘我為汝等說舊業說新業說業之滅盡說達業滅盡之道

諸比丘凡求利益具有慈悲之師而為弟子垂慈悲者我為汝等已作畢

諸比丘當於此等之樹下或於此等之空屋行禪思諸比丘不為放逸後日即無所悔此乃我為汝等之教誡

〔一四六〕第二 有驗(一)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涅槃(成就)有驗之道且諦聽當善思惟我即說之諸比丘何者為涅槃(成就)有驗之道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見眼是無常見色是無常見眼識是無常見眼觸是無常見凡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皆是無常

[P.134]四~八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見法是無常見意識是無常見意觸是無常見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皆無常

諸比丘此即彼達涅槃(成就)之道

〔一四七〕第三 有驗(二)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涅槃(成就)有驗之道且諦聽諸比丘以何者為達涅槃(成就)有驗之道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見眼是苦見色是苦見眼識是苦見眼觸是苦凡見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皆苦

四~八

見耳是鼻是舌是身是見意是無常見法是無常見意是無常見意觸是無常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見此亦皆是無常

諸比丘此即彼達涅槃(成就)有驗之道

〔一四八〕第四 有驗(三)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涅槃(成就)有驗之道且諦聽諸比丘以何者為涅槃(成就)有驗之道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見眼是無我見色是無我見眼識是無我見眼觸是無[P.135]凡見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我

四~八

諸比丘此即彼涅槃(成就)有驗之道

〔一四九〕第五 有驗(四)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涅槃(成就)有驗之道且諦聽諸比丘以何為涅槃(成就)有驗之道

諸比丘[1]汝等如何思惟於此眼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此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否

「大德非是

「色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眼識是眼觸是凡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是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否

「大德非是

四~八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

「諸比丘如是見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色厭嫌於眼識亦厭嫌於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厭嫌此因厭嫌而離[P.136]證知不為如是再生

一〇

諸比丘此即彼達涅槃(成就)之道

〔一五〇〕第六 內住

※三

「諸比丘當修此無內住無師範之梵行

諸比丘住於有內住有師範[1]之比丘是苦而不安穩住於無內住無師範之比丘是安穩於安樂

諸比丘住於有內住有師範之比丘如何為苦而不安穩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有憶念有志望為結縛之緣於彼起諸惡不善法此等住彼之內心『於彼之內心住於諸惡不善之法』因此稱為內住此等亦軌示於彼『諸惡不善之法軌示於彼』因此稱為有師範

七~一一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而有憶念有志望為結縛之緣彼起諸惡不善法此等住彼之內[P.137]『彼之內心住諸惡不善法』因此稱為內住此等亦軌示於彼『諸惡不善法軌示於彼』因此稱為有師範

一二

諸比丘如是住於有內住有師範之比丘是苦不安穩

一三

諸比丘如何是住於無內住無師範之比丘是安穩於安樂耶

一四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有憶念有志望結縛為緣之諸惡不善法於彼不起此等不住於彼之內心『彼之內心不住諸惡不善法』因此彼稱為無內住此等亦不軌示於彼『諸惡不善之法不軌示於彼』因此彼稱為無師範

一五~一九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有憶念有希望結縛為緣之諸惡不善法於彼不起此等不住於彼之內心『彼之內心不住諸惡不善之法』因此稱為無內住此等亦不軌示於彼『諸惡不善之法不軌示於彼』因此稱為無師範

二〇

諸比丘如是住於無內住無師範之比丘安穩於安樂諸比丘[2]此無內住無師範之梵行

[P.138]二一

諸比丘住於有內住有師範之比丘是苦而不安穩者住於無內住無師範之比丘安穩於安樂

〔一五一〕第七 何功德

※三

「諸比丘若外道徧行者等如是問於汝等『諸朋友於沙門瞿曇之處修梵行有何功德耶』諸比丘彼如是問汝等應如是釋答此外道徧行者

『朋友等為苦之了知於世尊之處修梵行

然而諸比丘若外道徧行者之徒如是以問汝等『為苦之了知於沙門瞿曇處修梵行其苦者為何耶』彼若如是問者諸比丘對如是之問汝等應如是釋答此外道徧行者等

六~一一

『朋友等眼是苦為知此苦於世尊之處修梵行色是苦為知此苦於世尊之處修梵行眼觸[1]是苦為知此苦於世尊之處修梵行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苦也為了知此苦而於世尊之處修梵行

一二

朋友等為了知此苦而於世尊之處修梵行其苦即此

一三

諸比丘彼如是問汝等應如是釋答此外道徧行者等

〔一五二〕第八 有因由耶

※三

「諸比丘有依因由[-1]之比丘不依信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因由之論[P.139]不依樂著於推理玄想證知『生已盡梵行已修所作已辦不為如是再生』如是因由對他釋答耶

「大德我等之法當以世尊為根本

「諸比丘有因由依因由之比丘不依信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理由之論辯不依樂著於推理玄想以『生已盡不來生』對他作如是釋答

諸比丘有依因由之比丘不依信用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理由之論辯不依樂著於推理玄想而以『生已盡不再來生』如是向他作釋答其因由者何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或內有貪『我內有貪』或內無貪『我內無貪』諸比丘比丘以眼見色或內有貪『我內有貪』或內無貪『我內無貪』諸比丘此等之諸法或依信而知耶或依愛好而知耶或依傳聞而知耶或依因由之論辯而知耶或依樂著於推理玄想而知耶

「大德不然依此等之任何亦不得知

「諸比丘此等之諸法非依智慧可知見耶

「大德誠然

「諸比丘此乃其因由依此因由之比丘不依信用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理由之論辯不依樂著於推理玄想以『生已盡不再來生』如是釋答於他

八~一二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P.140]以意識法或於內有貪『我內有貪』或內無貪『我內無貪』諸比丘比丘以意識法或於內有貪『我內有貪』或內無貪『我內無貪』諸比丘此等之諸法或依信而知耶或依愛好而知耶或依傳聞而知耶或依理由之論辯而知耶或依樂著於推理玄想而知耶

「大德不然依此等之任何亦不得知

「諸比丘此等諸法非依智慧可知見耶

「大德誠然

一三

「諸比丘此為其因由依此因由之比丘不依信用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理由之論辯不依樂著於推理玄想以『生已盡不再生來』如是釋答於他

〔一五三〕第九 諸根

※二

爾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所稱『諸根具足諸根具足者』大德幾何為諸根之具足耶

「比丘於眼根若見生起壞滅而住則厭嫌於眼根於耳根於鼻根於舌根於身根於意根若見生起壞滅而住者則厭嫌於意根因厭嫌而離欲於得脫有得脫之智慧證知生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不為如是再生

比丘以上為諸根具足也

[P.141]〔一五四〕第十 說法者

※二

爾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所稱『說法者說法者』大德如何為說法者耶

「比丘若為眼之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說法者此足以稱為說法比丘比丘若為眼之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履行者此足以稱為法隨法行之比丘比丘若依眼之厭嫌依離欲依滅盡無取著得解脫者此足以稱達現法涅槃之比丘

五~九

比丘若為耳之厭嫌鼻之舌之身之意之離欲為滅盡而說法者此足以稱為說法比丘比丘若為意之厭嫌為離欲為滅盡而行者此足以稱為法隨法行之比丘比丘若依意之厭嫌依離欲依滅盡無取著而得解脫者此足以稱為達現法涅槃之比丘

新舊品第五(終)

此攝頌

業四之有驗
無住何功德
有因由諸根
以依說法者
此等稱為十

此品之攝頌

安穩者世間
居士提婆訶
此依於新舊
謂第三五十

[P.142]第四 五十〔經〕品

第一 喜悅消盡品

〔一五五〕第一 喜悅消盡品(一)

※三

「諸比丘比丘以無常之眼見是無常此始為正見由正照觀而厭嫌由悅喜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之善解脫

四~八

諸比丘比丘以見耳為無常以見鼻以見舌以見身以見意為無常此為正見由正照觀而厭嫌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善解脫

〔一五六〕第二 喜悅消盡(二)

※三

「諸比丘比丘以無常之色見為無常此為正見由正照觀而厭嫌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善解脫

四~八

諸比丘比丘以無常之聲見為無常此為正見由正照觀而厭嫌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善解脫

〔一五七〕第三 喜悅消盡(三)

※三

「諸比丘於眼當正思惟亦須如實認識眼之無常諸比丘於眼當正思惟如實認識眼是無常之比丘厭嫌於眼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當則稱為心善解脫

[P.143]四~八

諸比丘於耳當正思惟於鼻於舌於身於意當正思惟亦須如實認識意之無常諸比丘於意當正思惟如實認識意無常之比丘厭嫌於意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善解脫

〔一五八〕第四 喜悅消盡(四)

※三

「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亦須如實認識色之無常於色當正思惟如實認識色無常之比丘厭嫌於色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善解脫

四~八

諸比丘於聲當正思惟於香於味於觸於法當正思惟如實認識法無常之比丘厭嫌於法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善解脫

〔一五九〕第五 耆婆菴羅林(一)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外之耆婆菴羅林

於此世尊言諸比丘曰「諸比丘

「諸比丘須修定諸比丘獲得定之比丘顯現於如實何者為顯現於如實[P.144]

『眼是無常』是如實顯現『色是無常』是如實顯現『眼識是無常』是如實顯現『眼觸是無常』是如實顯現『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是如實顯現

五~九

『耳是無常』是如實顯現『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是如實顯現『法是無常』是如實顯現『意識是無常』是如實顯現『意觸是無常』是如實顯現『凡依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是如實顯現

一〇

諸比丘須修定得定之比丘是如實顯現

〔一六〇〕第六 耆婆菴羅林(二)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外之〕耆婆菴羅林

於此世尊言諸比丘曰「諸比丘

「諸比丘應將心專致於寂想諸比丘入於寂想之比丘如實顯現何者為如實顯現耶

四~九

『眼是無常』是如實顯現『耳是無常』是如實顯現『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是如實顯現『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P.145]苦非樂亦無常』是如實顯現

一〇

諸比丘應將心專致於寂想入於寂想之比丘是如實顯現

〔一六一〕第七 拘瑟他迦(一)

※二

其時尊者摩訶拘瑟他迦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尊者摩訶拘瑟他迦白世尊曰「大德願世尊為我略說示法要我聞世尊之此法則獨自遠離其他以不放逸專心精進而住

「拘瑟他迦凡是無常者[1]對此應捨欲拘瑟他迦何者為無常耶

拘瑟他迦眼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色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眼識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眼觸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無常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法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意識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意觸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凡依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

一〇

拘瑟他迦凡是無常者汝對此應捨欲

[P.146]〔一六二〕第八 拘瑟他迦(二)

※二~三

爾時尊者拘瑟他迦專心精進而住

「拘瑟他迦凡苦者汝對此應捨欲拘瑟他迦何者是苦耶

拘瑟他迦眼是苦汝對此應捨欲色是苦汝對此應捨欲眼識是苦汝對此應捨欲眼觸是苦汝對此應捨欲凡依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苦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苦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意觸是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苦汝對此應捨欲

一〇

拘瑟他迦凡是苦者汝對此應捨欲

〔一六三〕第九 拘瑟他迦(三)

※二~三

爾時尊者拘瑟他迦專心精進而住

「拘瑟他迦凡無我者汝對此應捨欲拘瑟他迦何者是無我耶

拘瑟他迦眼是無我汝對此應捨欲色是無我汝對此應捨欲眼識是無我汝對此應捨欲眼觸是無我汝對此應捨欲凡依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我汝對此應捨欲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無我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意觸是[P.147]凡依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我汝對此應捨欲

一〇

拘瑟他迦凡是無我者汝對此應捨欲

〔一六四〕第十 邪見

※二

有一比丘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得捨棄邪見耶

四~九

「比丘見眼是無常者得捨棄邪見見色是無常者得捨棄邪見見眼識是無常者得捨棄邪見見眼觸是無常者得捨棄邪見凡依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是無常者得捨棄邪見

一〇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得捨棄邪見

〔一六五〕第十一 己身見

※二~三

白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得捨棄己身見耶

四~九

「比丘以知見眼是苦者得捨棄己身見見色是苦者得捨棄己身見見眼識是苦者得捨棄己身見以知見眼觸是苦者得捨棄己身見凡依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是苦者得捨棄己身見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凡依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是苦者得捨棄己身見

一〇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得捨棄己身見

[P.148]〔一六六〕第十二 我

※二~三

白言「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得捨棄我隨見耶

四~九

「比丘以知見眼是無我者得捨棄我隨見以知見色是無我者得捨棄我隨見以知見眼識是無我者得捨棄我隨見以知見眼觸是無我者得捨棄我隨見凡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是無我者得捨棄我隨見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凡依緣意識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是無我者得捨棄我隨見

一〇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得捨棄我隨見

消盡喜悅品第一(終)

此攝頌

悅喜消盡有四經
耆婆菴羅林二經
拘瑟他迦有三經
次邪己身我隨見

第二 六十乃至廣說〔品〕[1]

〔一六七〕

第一 欲念(一八經)(一)

※三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欲念諸比丘何者為無常耶

[P.149]四~九

諸比丘眼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捨欲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捨欲念

一〇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欲念

第二 欲念(二)

※三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染心諸比丘何者為無常耶

四~九

諸比丘眼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捨染心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捨染心

一〇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染心

第三 欲念(三)

※三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欲染諸比丘何者為無常耶

四~九

諸比丘眼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欲染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捨欲染

一〇

比丘等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染

〔一六八〕第四六 欲念(四六)

※三

「諸比丘凡苦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諸比丘何者為苦耶

四~九

諸比丘眼是苦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欲貪應捨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P.150]一〇

諸比丘凡苦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一六九〕第七九 欲念(七九)

※三

「諸比丘凡無我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諸比丘何者是無我耶

四~九

諸比丘眼是無我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我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一〇

諸比丘凡無我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一七〇〕第十十一十二 欲念(一〇一一一二)

※三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諸比丘何者是無常耶

四~九

諸比丘色是無常汝等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聲是香是味是觸是法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一〇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一七一〕第十三十四十五 欲念(一三一四一五)

※三

「諸比丘凡苦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諸比丘何者是苦耶

四~九

諸比丘色是苦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聲是香是味是觸是法是苦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一〇

諸比丘凡苦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P.151]〔一七二〕第十六十七十八 欲念(一六一七一八)

※三

「諸比丘凡無我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諸比丘何者是無我耶

四~九

諸比丘色是無我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聲是香是味是觸是法是無我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一〇

諸比丘凡無我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一七三〕

第十九 過去(九經)(一)

※三~九

「諸比丘過去之眼是無常過去之耳意是無常

一〇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耳厭嫌於鼻厭嫌於舌厭嫌於身厭嫌於意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而得解脫於解脫『我得解脫』智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第廿 過去(二)

※三~八

「諸比丘未來之眼是無常未來之耳意是無常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第廿一 過去(三)

※三~八

「諸比丘現在之眼是無常現在之耳意是無常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不為如是再生

[P.152]〔一七四〕第廿二~廿四 過去(四~六)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眼是苦過去未來現在之耳意是苦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七五〕第廿五~廿七 過去(七~九)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眼是無我過去未來現在之耳意是無我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七六〕第廿八~卅〇 過去(一〇~一二)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色是無常過去未來現在之聲法為無常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七七〕第卅一~卅三 過去(一三~一五)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色是苦過去未來現在之聲法是苦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不為如是再生

〔一七八〕第卅四~卅六 過去(一六~一八)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色是無我過去未來現在之聲法是無我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七九〕

第卅七 凡無常者(一八經)(一)

※三~八

「諸比丘過去之眼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P.153]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過去之耳意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第卅八 凡無常者(二)

※三~八

「諸比丘未來之眼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未來之耳意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第卅九 凡無常者(三)

※三~八

「諸比丘現在之眼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現在之耳意是無常凡是無常者是苦凡是苦者是無我凡是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P.154]〔一八〇〕第四十~四十二 凡無常者(四~六)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眼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過去未來現在之耳意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八一〕第四十三~四十五 凡無常者(七~九)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眼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過去未來現在之耳意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八二〕第四十六~四十八 凡無常者(一〇~一二)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色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過去未來現在之聲法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P.155]〔一八三〕第四十九~五十一 凡無我者(一三~一五)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色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過去未來現在之聲法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八四〕第五十二~五十四 凡無我者(一六~一八)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色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過去未來現在之聲法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八五〕

第五十五 內(三經)(一)

※三~八

「諸比丘眼是無常意是無常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

第五十六 內(二)

※三~八

「諸比丘眼是苦意是苦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

[P.156]第五十七 內(三)

※三~八

「諸比丘眼是無我意是無我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

〔一八六〕

第五十八 外(三經)(一)

※三~八

「諸比丘色是無常法是無常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

第五十九 外(二)

※三~八

「諸比丘色是苦法是苦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

第六十 外(三)

※三~八

「諸比丘色是無我法是無我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

六十乃至廣說品(終)

其攝頌

欲念十八經
過去九經二
無常說十八
內外各為三
六十至廣說
日親佛陀說
此等六十經

[P.157]第三 海品

〔一八七〕第一 海(一)

※二

「諸比丘無聞之凡夫所言『海海』者諸比丘於聖者之教此非海諸比丘此乃大水之積集大水流

諸比丘以眼[1]為人之海其急流乃色所成凡人之能堪〔受〕此色所成之急流者諸比丘此婆羅門能度有濤有漩渦鬼羅剎所棲之眼海超越於此者稱為到彼岸立於陸上

四~八

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人之海其急流為法所成凡人能堪〔受〕此法所成之急流者諸比丘此婆羅門能度有濤有漩渦鬼羅剎所棲之意海超越於此者稱為到彼岸立於陸上

師於此宣曰

度波濤難海
水鬼羅剎棲
得彼最高智
梵行已住立
稱達世之極
到達於彼岸

〔一八八〕第二 海(二)

※二

「諸比丘無聞之凡夫所言『海海』者諸比丘於聖者之教此非海[P.158]諸比丘此乃大水之積集大水流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誘生欲念諸比丘此於聖者之教稱為海於此含括於天梵之世界含括於沙門婆羅門人間多為沈沒[1]如縺絲如覆腫物似文邪草婆羅婆草不得超越離去處惡趣極墮處輪迴

四~八

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喜者誘生欲念此於聖者之教稱為海於此含括於天梵之世界含括於沙門婆羅門人間多為沈沒如縺之絲如覆腫物似文邪草婆羅婆草不得超越離去處惡趣極墮處輪迴

〔一八九〕第三 漁夫

※二

「凡人若離染欲瞋恚無明者彼則能度此水鬼羅剎所棲而有波濤難渡之海

超者以捨死
以竭盡有質
彼為不再生
入捨苦滅沒
於生者之量
余離卻死王

諸比丘恰如漁夫將附餌之釣鉤投於深湖水有一貪餌具眼之魚將此嚥下[P.159]諸比丘如是吞嚥漁夫之餌鈎之此魚陷於不運陷於破滅變成漁夫之所欲同此諸比丘如此等六種餌之於此世乃為有情類之不運為有情類之毀損何者為其六種耶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者誘生欲念比丘若悅喜讚美於此對此戀著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即是嚥下魔之釣餌陷於不運陷於破滅成為波旬之所欲

五~九

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喜者誘生欲念比丘若悅喜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即是嚥下魔之釣餌陷於不運陷於破壞成為波旬之所欲

一〇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喜者誘生欲念比丘若不悅喜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則不吞嚥魔之釣餌并折鈎摧釣則不陷於不運不陷於破壞不成為波旬之所欲

一一~一五

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法之快意可愛喜者誘生欲念比丘若不悅喜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則不吞嚥魔之釣餌并折鈎摧釣不陷於不運不陷於破壞不成為波旬之所欲

〔一九〇〕第四 乳樹

※二~六

「諸比丘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彼於眼所識之色有染欲者有瞋恚[P.160]有愚癡者於未捨其染欲未捨瞋恚未捨愚癡若以少分眼所識之色出而來至彼之視路者則其壓服彼之心況且於多分耶此何故耶諸比丘有此染欲有此瞋恚有此愚癡尚未捨其染欲尚未捨其瞋恚尚未捨愚癡之故

諸比丘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彼對意所識之法有此染欲者有此瞋恚者有此愚癡者而尚未捨其染欲尚未捨瞋恚尚未捨愚癡若以少分意所識之法若有出來而至彼之視路者則其壓服彼之心況且於多分耶何以故諸比丘有此染欲有此瞋恚有此愚癡尚未捨其染欲尚未捨瞋恚尚未捨愚癡之故

諸比丘恰似乳樹[1]或似阿說他或尼拘律或畢路叉或烏畢婆羅之幼小少者有人為『出其乳』以銳利之斧處處得傷之耶

「誠然大德有此事

「何以故

「大德有乳者以致此

「諸比丘同此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彼於眼所識之色有此染欲者有此瞋恚者有此愚癡者尚未捨其染欲尚未捨其瞋恚尚未捨其愚癡若以少分眼所識之色出而來至彼之視路則其壓服彼之心況且於多分耶何以故諸比[P.161]有此染欲有此瞋恚有此愚癡尚未捨其染欲尚未捨瞋恚尚未捨愚癡之故

一〇~一五

[2]諸比丘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於眼所識之色無此染欲者無此瞋恚者無此愚癡者已捨其染欲已捨其瞋恚已捨其愚癡者則假令多分之眼識之色出而來至彼之視路此等亦不能壓服彼之心況且於少分耶何以故諸比丘無此欲染無此瞋恚無此愚癡故

一六

諸比丘恰似乳樹或似阿說他或尼拘律或畢路叉或烏畢婆羅之年老已枯萎無汁之老樹有人為『出其乳』以銳利之斧處處傷之耶

[P.162]「不也大德無此事

「何以故

「大德乃無乳故

「諸比丘同此即使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彼於眼所識之色無此染欲者無此瞋恚者無此愚癡者而已捨其染欲已捨瞋恚已捨愚癡則假令多分之眼所識之色雖出而至於彼之視路此等亦不能壓服彼心況且於少分耶何以故諸比丘無染欲無瞋恚無愚癡之故

〔一九一〕第五 拘絺羅

爾時尊者舍利弗與尊者大拘絺羅住於婆羅奈〔城外〕之仙人墮處鹿林中

尊者大拘絺羅一日由夕暮之時從獨思而起至尊者舍利弗住處與尊者舍利弗共相問訊交談親密懇懃之話後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尊者大拘絺羅告尊者舍利弗曰「友舍利弗[1]是諸色之繫縛[P.163]諸色是眼之繫縛耶如何意是諸法之繫縛耶諸法是意之繫縛耶如何

「友拘絺羅眼非諸色之繫縛諸色非眼之繫縛於此兩者為緣所生之欲染此始為繫縛意非諸法之繫縛諸法非意之繫縛於此凡此兩者為緣所生之欲染此始為繫縛

恰如有黑色之牛與白色之牛以一鎖或索將之結合若言黑牛繫縛白牛或白牛繫縛黑牛者彼作如是言者彼語為正語否

「友不然

「友黑牛非繫縛白牛白牛亦非繫縛黑牛兩者若以一鎖或索將之結合此始為繫縛同此眼非諸色之繫縛諸色非眼之繫縛於此凡以此兩者為緣所生之欲染此始為繫縛意非諸法之繫縛諸法非意之繫縛於此凡以此兩者為緣所生之欲染此始為繫縛

若眼為諸法之繫縛若諸色為眼之繫縛者此梵行即不能善滅盡苦[P.164]眼非諸色之繫縛諸色非眼之繫縛於此兩者為緣而生欲染此始為繫縛是故梵行能善滅盡苦意非諸法之繫縛諸法非意之繫縛於此兩者為緣而生欲染此始為繫縛是故梵行乃能滅盡苦

依此之理亦當知於此眼非諸法之繫縛諸法非眼之繫縛於此凡以此兩者為緣所生之欲染此始為繫縛意非諸法之繫縛諸法非意之繫縛於此凡以兩者為緣所生之欲染此始為繫縛

世尊有此眼世尊以眼見色世尊無欲染世尊善得心解脫[P.165]世尊有此意世尊以意識法世尊無欲染世尊善得心解脫

依此理亦當知於此眼非諸法之繫縛諸法非眼之繫縛於此凡以此兩者為緣所生之欲染此始為繫縛意非諸法之繫縛諸法非意之繫縛於此凡以此兩者為緣所生之欲染此始為繫縛

〔一九二〕第六 迦摩浮

爾時尊者阿難與尊者迦摩浮住於憍賞國之瞿史羅園

尊者迦摩浮一日由夕暮之時從獨思而起來至尊者阿難住處與尊者阿難共相問訊交談親密懇懃之話已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尊者迦摩浮告尊者阿難曰「友阿難眼是諸色之繫縛耶諸色是眼之繫縛耶如何耳諸聲之鼻諸香之舌諸味之身諸觸之意是諸法之繫縛耶諸法是意之繫縛耶如何

「友迦摩浮眼非諸色之繫縛[1]

[P.166]

恰如有黑色之牛與白色之牛以一鎖或索將之結合[2]於此凡以此兩者為緣所生之欲染此始為繫縛

〔一九三〕第七 優陀夷

爾時尊者阿難與尊者優陀夷住於憍賞彌國之瞿史羅園

其時尊者優陀夷一日夕暮之時從獨想而起行至尊者阿難之處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尊者優陀夷告尊者阿難曰「友阿難世尊用種種之方便以說明此身此身無我如是之說示亦同此言識以說告顯示分別明瞭而謂識是無我得如是言否

「友優陀夷世尊用種種之方便說明此身此身無我如是之說亦同此言識以說告顯示分別明瞭而謂識是無我得作如是言

四~九

「友以眼與諸色為緣生眼識否

[P.167]「友唯然

「凡眼識生起之因緣者其因其緣一切之一切全無所餘滅盡者眼識猶可存在耶

「不然其不存在

「友世尊以此方便說明此身此身無我如是說示亦同此言識說告顯示分別明瞭而謂識是無我得作如是言耳與諸聲為緣鼻與香為緣舌與味為緣身與諸觸為緣意與諸法為緣生意識否

「友唯然

「凡意識生起之因之緣者其因其緣一切之一切全無所餘滅盡者則意識應存在否

「不然不存在

「友世尊用此方便說明此身此身無我如是說示亦同此言識說告顯示分別明瞭而謂識是無我得作如是言

一〇

「友恰如有人必要樹心而徘徊求樹心採樹心攜持銳利斧入於森林彼於此處見壯直之大芭蕉樹生長極高於是截其根截根截頂截頂取除綠葉[P.168]彼於此處尚不得樹膚何況其樹心耶

一一

與此同理比丘於六觸處不執觀我我所彼如是不執觀則對世[1]之任何物不生執著不執著則無愛慕無愛慕則得獨自入於涅槃證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一九四〕第八 燃燒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示稱為燃燒法之教法且諦聽諸比丘何者稱為燃燒法之教法耶

諸比丘寧以散燒熱之火花揚其焰以鐵籌觸於眼根則對眼所識之色(境)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識之住或繫於形相之甘味或繫住於隨相之甘味而其人於瞬時死去者則此人墮於地獄或畜生二趣中之一趣乃有是理

諸比丘余見此患難作如是言『諸比丘莫如以散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鐵杭觸於耳則對耳所識之聲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於識之住

[P.169]

諸比丘余見此之患難作如是言『諸比丘莫如以散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爪刀觸其鼻根對鼻所識之香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於識之住

諸比丘余見此之患難作如是言『諸比丘莫如以散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刀觸其舌根則對舌所識之味(境)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於識之住

諸比丘余見此之患難作如是言『諸比丘莫如以散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刃物觸其身根則對身所識之觸(境)不善仔細執其形相諸比丘於識之住

諸比丘余見此之患難作如是言『諸比丘余言睡眠是生命之不生產睡眠是生命之不結實睡眠是生命之愚迷莫如善其睡眠則人不為思想之虜者則不[P.170]破和合僧』諸比丘余見此過[1]誤患難作如是言

諸比丘此處有聞之聖弟子如是熟思之『以散燒熱火花揚其焰以鐵籌觸眼根今我對此思惟「如是眼是無常諸色是無常眼識無常眼觸是無常凡以此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

散其熾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鐵杭觸於耳根今我對此思惟「如是耳是無常諸聲是無常耳識是無常耳觸是無常凡以耳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

一〇

散其熾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爪刀觸於鼻根今我對此思惟

一一

散其熾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剃刀觸於舌根今我對此思惟

一二

散其熾熱火花揚其焰以銳利之刃物觸於身根我今對此思惟

[P.171]一三

睡眠如是我今對此思惟「如是意是無常諸法是無常意識是無常意觸是無常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其亦是無常」』

一四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色厭嫌於眼識厭嫌於眼觸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厭嫌之[2]因厭嫌而離欲因離欲而得解脫因得脫而『我得解脫』之智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不再為如是生

一五

諸比丘此稱為燃燒法之教法

〔一九五〕第九 手足喻(一)

「諸比丘有手知把拋有足知進退有臂知屈伸有腹知飢渴

同此諸比丘有眼緣眼觸生內部之樂苦有耳有鼻有舌有身有意緣意觸生內部之樂苦

諸比丘無手則不知把拋無足則不知進退無臂則不知屈伸無腹則不知飢渴

[P.172]

同此諸比丘若無眼者則緣眼觸不生內部之樂苦無耳則無鼻則無舌則無身則無意則緣意觸不生內部之樂苦

〔一九六〕第一〇 手足喻(二)

一~四

「諸比丘有手則有把拋有足則有進退有臂則有屈伸有腹則有飢渴無意則依意觸之緣而不生內部之樂苦

海品第三〔終〕

此攝頌

海經二漁夫
乳樹拘絺羅
迦摩優陀夷
燃燒於第八
手足喻二經
此稱第三品

第四 毒蛇品

〔一九七〕第一 毒蛇

一~二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於舍衛城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恰有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有一好生惡死欲樂厭苦之人來告眾人曰『友對此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汝應時時使之覺醒時時予以沐浴

[P.173]時時予以飲食時時使之入穴對此等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若彼〔蛇〕對汝生怒者汝因此則逢死或逢等於死之苦汝當作汝所應作

其時諸比丘此人恐懼此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或逃往他處告眾人曰『友於此有五名殺人之怨敵由背後追汝見汝隨即奪汝命當作汝所應作

其時諸比丘此人恐懼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恐懼於五名殺人之怨敵而逃往他處告眾人曰『友第六拔利刃闖入之殺人者則由背後追汝見汝隨地落汝之首當作汝所應作

其時諸比丘此人恐懼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恐懼於五名殺人之怨敵恐懼第六拔利刃之闖入殺人者而逃往他處彼見一村落房屋皆空虛而無人住入而手取任何空虛器物告眾人曰『友今群盜來破壞此空虛廢棄之村落當作汝所應作

[P.174]

其時諸比丘此人恐懼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恐懼五名殺人之怨敵恐懼拔第六利刃之闖入殺人者恐懼破壞村落之群盜而逃往他處彼恐怖於大水流之此岸但彼岸則安穩無怖恐卻無船可渡又不見往返之渡橋

其時諸比丘此人生起如是之念『此水流甚大此岸有恐怖彼岸則安穩無恐怖而無船可渡又無往返之渡橋我採集草木枝葉以編為筏依其筏以手足操作則安全到達彼岸

諸比丘此人採集草木枝葉以編為筏依此筏以手足操作安全到達彼岸婆羅門渡河流到彼岸立於陸地

一〇

諸比丘為使知其意義余作此譬喻而其意義即在此

一一

諸比丘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毒蛇此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四大之喻語

一二

諸比丘五名殺人之怨敵此即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之五取蘊喻語

一三

諸比丘第六拔利刃之闖入殺人者此乃喜悅愛染之喻語

一四

諸比丘空虛之村落此乃六內(處)之喻語賢明有經驗之智者若以眼[P.175]而檢點於此者則唯見於無唯見於虛唯見於空賢明而有經驗者若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檢點此者則唯見於無唯見於虛唯見於空

一五

村落破壞之群盜者諸比丘此乃六外處之喻語諸比丘眼壞於可意不可意之色(境)耳壞於鼻壞於舌壞於身壞於意壞於可意不可意之法(境)

一六

諸比丘大水流者此乃欲瀑流有瀑流見瀑流明瀑流此四種瀑流之喻語

一七

諸比丘恐怖之此岸此身見之喻語

一八

諸比丘安穩無恐之彼岸者此涅槃之喻語

一九

諸比丘筏者此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此八支道之喻語

二〇

諸比丘以手足之操作者此精進努力之喻語

二一

婆羅門以渡流到彼岸立於陸上者諸比丘此阿羅漢之喻語

〔一九八〕第二 喜樂

※三

「諸比丘具有三法之比丘於現世多住於喜諸漏[1]滅盡之原由彼亦具有如何而為三法乃護於諸根門知節度於飲食專心於覺醒

[P.176]

諸比丘比丘如何護於諸根門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以眼[2]見色不執總相不執別相彼若不攝護於眼根住者因此則有貪惡不善之法來襲於彼然彼為履行攝護其眼根守眼根達成攝護眼根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識法不執總相不執別相彼若不攝護意根而住者以此為因則貪惡不善法來襲於彼然彼為履行攝護意根守意根達成攝護意根

諸比丘恰如於平坦土地之四大路調適栓繫良馬大車所備之刺針巧妙之馬術師[3]調馭跨乘其上左手執手綱右手握刺針隨己所欲往返於所適之方位諸比丘同此比丘為守護修習此六根為修習制止為修習調御為修習安息

諸比丘如是之比丘為護諸根門

諸比丘比丘如何知節度飲食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4]深為省慮攝取飲食物不為戲奢不為莊飾莊嚴只為住此身以維持於此防範危害為利益梵行『如是除舊苦不生新苦余有生活之資無過誤當有安樂住

[P.177]

諸比丘恰如人有傷塗藥只為其癒車軸注油只為其運轉同此諸比丘有比丘深為省慮攝取飲食不為戲奢安樂而住

諸比丘如是之比丘為知於飲食量

諸比丘如何比丘為專心於覺醒耶

諸比丘比處有比丘於日中經行安坐心除諸障礙法於夜初分經行安坐心除諸障礙法於夜中分以右脇作獅子臥一足疊於一足以正念正智而起床之想置於胸而於夜之後分因起而出往經行安坐心除諸障礙法

諸比丘如是之比丘為專心於覺醒

諸比丘具此等三法之比丘於現法多喜樂而住彼亦具諸漏滅盡

〔一九九〕第三 龜

※三

「諸比丘往昔有龜[1]夕時沿河岸獵餌諸比丘野干亦於夕時沿河岸獵餌

[P.178]

諸比丘龜見野干由遠而來獵餌龜將首[2]作第五己肢分藏於殼中不動默然而止

諸比丘野干亦由遠處見龜見而來至龜處來則站立龜處〔作念〕『此龜首為第五其肢分中俟其任何肢分轉出時立即捕彼拉裂而食

諸比丘龜首為第五其肢分中任何肢分皆不轉出時野干則不得機會厭龜而遠去

同於此諸比丘魔王波旬亦常時不斷立於汝等之傍『願我於此等或依眼得機會或依耳或依鼻或依舌或依身或依意得機會

然則諸比丘須護於諸根門而住以眼見色[3]不執總相不執別相彼若不攝護眼根而住者因此則貪惡不善法來裂於彼然彼為履行攝護其眼根守眼根達成攝護眼根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不執總相不執別相彼若不攝護意根而住者因此則貪惡不善法來襲於彼然彼為履行攝護其意根守意根達成攝護意根諸比丘於汝等護守諸根門故魔王波旬亦厭汝等而遠去如野干之不得機會而去

[P.179]如龜肢分藏殼中
思慮比丘無依著
他無傷入於圓寂
任何者皆不得誹

〔二〇〇〕第四 木塊(一)

爾時世尊住於憍賞彌城之恆河畔

世尊見大木塊於恆河順流而下見已告諸比丘曰「諸比丘有見大木塊於恆河順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有見於此

「諸比丘此木塊若不著此岸不著於彼岸不沈[1]於流中不被繫上陸地不被人取不被非人取不被渦流所取內部不腐敗諸比丘如是其木塊則向海趣海而入海何以故諸比丘恆河之流為向海趣海而流入於海故與此同理諸比丘汝等若不著此岸不著於彼岸不沈於流中不繫上陸地不為人取不為非人取不為渦流所取內部不腐敗諸比丘如是汝等則向於涅槃趣於涅[P.180]而入於涅槃何以故諸比丘正見即為向於涅槃趣於涅槃入於涅槃故

如是說已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何者為此岸何者為彼岸何者為沈於流中何者為繫上陸地何者為人取何者為非人取何者為渦流所取何者為內部腐敗耶

「諸比丘此岸乃此內六處之喻語

諸比丘彼岸乃此外六處之喻語

諸比丘沈於流中乃此喜悅染心之喻語

諸比丘被繫上陸地乃此我慢之喻語

諸比丘何者是被人取者此處有比丘與在家混住共喜悅共憂苦於有安樂之眾中則有安樂於有苦惱之眾中則有苦惱而起於應作當作之事自專其心比丘此者稱之為被人所取

一〇

比丘何者為被非人取此處有比丘[2]願修梵行入某天子群『依此戒[P.181]或依梵行或依苦行梵行我成天子或天子群之一』比丘此稱之為被非人所取

一一

比丘渦流所取者此為五種欲之喻語

一二

比丘何者為內部腐敗者耶此有比丘或為邪戒者惡法者不淨者可疑之行為者覆隱己業者非沙門而公稱為沙門非梵行者而公稱為梵行者內心腐敗漏泄塵埃之性者比丘此稱之為內部腐敗者

一三

其時偶一牧牛者難陀立於世尊之傍

一四

牧牛者難陀白世尊曰「大德余不著此岸[3]不著彼岸不沈流中不被繫上陸地不為人取不為非人取不為渦流取內部不腐敗大德我於世尊之處可得出家可得受戒歟

一五

「唯然難陀須將牛遣返於主人

「大德撫愛其犢牛等亦當歸去

「難陀將牛遣還於主人

一六

於是牧牛者難陀將牛遣還於主人來詣世尊之住處白世尊曰「大德牛已遣返主人矣大德可得於世尊之處出家受戒耶

一七

牧牛者難陀得於世尊之處出家受戒牧牛者難陀於受戒後不久唯獨一人遠離其他精進專心不放逸而住[4]

一八

尊者難陀成為阿羅漢之一

〔二〇一〕第五 木塊(二)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於欽毘羅城之恆河畔

世尊見大木塊於恆河順流而下見已告諸比丘曰「諸比丘汝等有見大[P.182]木塊於恆河順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見矣

〔以下同於二〇〇經三節〕

如是說已尊者欽毘羅白世尊曰「大德何者為此岸何者為彼岸[1]

五~一一

〔以下同於二〇〇經四~一一節〕

一二

「欽毘羅何者為內部腐敗者欽毘羅此處有比丘或知由有污由罪科[2]脫出之道對此履行欽毘羅此稱之為內部腐敗者

〔二〇二〕第六 漏泄

爾時世尊住於釋迦族國迦毘羅衛之尼拘律園

其時住迦毘羅衛之釋迦族所新建未久之集會堂尚未有沙門婆羅門或其他人等住於此

住迦毘羅衛之釋迦族等來詣世尊住處禮拜世尊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迦毘羅衛之釋迦族等向世尊曰「大德迦毘羅衛之釋迦族等所新建未久之集會堂尚無沙門婆羅門或其他人等進住者大德世尊請先住用世尊[P.183]先用之後住迦毘羅衛之釋迦族等始當住用住此迦毘羅衛之釋迦族乃為長時之利益安樂

世尊默然承諾

住迦毘羅衛之釋迦族等知世尊已承諾乃從座起禮拜世尊行右繞禮赴新集會堂於集會堂之一面展敷舖具設座席備水甕挑油燈然後來詣世尊住處如是白言「大德集合堂之一面已展敷舖具設座席備水甕挑油燈今正是時請受住用

於是世尊著內衣持衣與比丘眾同赴新集會堂洗兩足已入集會堂背依中央立柱面東而坐比丘眾亦洗兩足入集會堂背依西壁唯以世尊在前面東而坐住迦毘羅衛之釋迦族等亦洗兩足入集舍堂依東壁唯以世尊在前面西而坐

其時世尊當夜以大部分時間對住迦毘羅衛之釋迦族等以法語鼓勵激勵之使之悅喜歸去「瞿曇等夜將更曉汝等當思今正其時

[P.184]「唯然大德」住迦毘羅衛之釋迦族等應諾世尊然後起座禮拜世尊行右繞禮而去

世尊於住毘羅衛之釋迦族等離去不久言尊者大目犍連曰「目犍連比丘眾離卻惛沈睡目犍連當由汝為比丘眾說法余因背部感痛余欲伸舒背部

「唯然大德」尊者大目犍連應諾世尊

於是世尊將僧伽梨衣折為四層右脇在下作獅子臥左足置於右足上正念正智胸懷起牀之想

一〇

於此尊者大目犍連言比丘眾曰「友諸比丘

彼比丘眾應諾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大目犍連說示如下曰「諸友我為汝等說漏泄之教法與不漏泄之教法於此且諦聽當善思惟我此當說

彼比丘等應諾尊者大目犍連曰「唯然」尊者大目犍連如次宣說曰

一一

「諸友如何為漏泄耶

諸友此處有比丘[1]以眼見色於可愛之色傾心於不愛之色心相背離不使正念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不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彼不能對所起之惡不[P.185]善法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對可愛之法心予傾向對不愛之法心相背離不得正念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不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彼不能對所起之惡不善諸法無餘滅盡

一二

諸友此比丘於眼所識之色於耳所識之聲於鼻所識之香於舌所識之味於身所識之觸於意所識之法稱之為漏泄諸友如是而住之此比丘魔波旬若為眼[2]而接近者則魔波旬得機會得對境魔波旬若為耳為鼻為舌為身為意而接近則魔波旬得機會得對境

一三

諸友恰如蘆葺之家或草葺之家乾燥無濕氣經年古舊執點火草炬之人若從東方來者則得燒其家之機會得對境由西方由北方由南方由上方由下方無論由任何之方位執火草炬之人若來則得火燒其家之機會得對境同於此理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魔波旬若為眼為耳為鼻為舌為身為意而接近則魔波旬得機會得對境

一四

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諸色為勝而比丘不勝於諸色諸聲勝於比丘[P.186]丘不勝於諸聲諸香勝於比丘比丘不勝於諸香諸味勝於比丘比丘不勝於諸味諸觸勝於比丘比丘不勝於諸觸諸法勝於比丘比丘不勝於諸法諸友此比丘為色所勝為聲所勝為香所勝為味所勝為觸所勝為法所勝謂不勝彼等於染污之性而來再生則隨有怖畏之苦果當必至於未來生老死惡不善之諸法勝於彼諸友漏泄即如是

一五

諸友如何為不漏泄耶

諸友於此有比丘以眼[3]見色於可愛之色心不傾於不愛之色心不背離正念現前思慮無量而住亦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於彼如所起惡不善法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於可愛之法心不傾於不愛之法心不背離正念現前思慮無色而住又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於彼如所起惡不善之法無餘滅盡諸友比丘於眼所識之色不漏泄於耳所識之聲於鼻所識之香於舌所識之味於身所識之觸於意所識之法謂不漏泄諸友如是住之此比丘魔波旬若以眼接近者則魔波旬不得機會不得對境魔波旬若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而接近者魔波旬則不得機會不得對境

[P.187]一六

諸友或以堅硬之粘土造尖頂閣或尖頂閣堂以濕土塗抹雖有執點火草炬人由東方來火亦不能燒其閣之機會與得對境由西方來由北方由南方由上方由下方由任何方位雖有執火草炬人來火則不能燒其閣之機會與得對境同於此理諸友如是住之比丘魔波旬雖以眼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而接近魔亦不得機會不得對境

一七

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勝於諸色諸色不勝於比丘比丘勝於諸聲諸聲不勝於比丘比丘勝於諸香諸香不勝於比丘比丘勝於諸味諸味不勝於比丘比丘勝於諸觸諸觸不勝於比丘比丘勝於諸法諸法不勝於比丘諸友此比丘勝於色勝於聲勝於香勝於味勝於觸勝於法而非謂不勝彼勝再來生染污之性勝隨伴有怖畏之苦果勝當必至於未來生老死惡不善法者

諸友不漏泄即如是

一八

是時世尊起而行出言尊者大目犍連曰「善哉善哉目犍連汝為諸比丘說漏泄之教法與不漏泄之教法

[P.188]一九

尊者大目犍連此說已世尊對此予以認證歡悅之諸比丘欣受尊者大目犍連之所說

〔二〇三〕第七 苦法

※三

「諸比丘比丘因如實知一切苦法之生起與滅盡彼見諸欲彼見諸欲者則凡於諸欲彼不止住[1]欲貪欲愛欲迷欲惱彼悟知行與住如行者住者不止住於貪欲憂惱邪惡不善之法

諸比丘如何比丘以如實知一切法之起與滅盡耶『色乃如是色之生起乃如是色之滅盡乃如是受乃如是想乃如是行乃如是識乃如是識之生起乃如是識之滅盡乃如是』諸比丘如是之比丘如實知一切苦法之生起與滅盡

諸比丘如何而比丘見諸欲彼若見諸欲則不止住於諸欲之欲貪欲愛欲迷欲惱諸比丘譬如人於甚深之炭火坑無焰無煙而充滿炭火於此有願生不願死願樂而厭苦之人來此人被二人之強有力者拉其手拖至炭火坑彼將身[P.189]屆之此何故耶諸比丘此人知『我墮此炭火坑者則以此為因或至死或逢等於死之苦』諸比丘以炭火坑為譬喻比丘見諸欲見彼諸欲者則於一切諸欲彼則不存止於欲貪欲愛欲迷欲惱

諸比丘如何悟知行與住如行者住者不存止於貪欲憂惱邪惡不善法諸比丘譬如有人入棘多之園彼之前有棘後亦有棘北亦棘南亦棘下亦棘上亦棘彼以『棘勿刺我』該由何處進或退耶同於此理諸比丘凡世間有可愛之相貌快意之相貌此於聖者之教即為棘

如是知者當知攝護不攝護

諸比丘如何為不攝護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2]以眼見色心傾向於可愛之色心背離於不愛之色正念不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不如實知彼心解脫不如實知慧解脫彼所起之惡不善法不能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

諸比丘如何為攝護耶諸比丘此有比丘[3]以眼見色心不傾向於可愛之色心不背離於不愛之色正念現前思慮無量而住又如實知彼心解脫如實知[P.190]慧解脫彼所起之惡不善法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心不傾向於可愛之法心不背離於不愛之法正念現前思慮無量而住又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如彼所起惡不善之法以此無餘滅盡

諸比丘攝護者當即如是

一〇

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比丘少時喪失正念起邪惡[4]不善而有志望之懷念為結縛之法諸比丘正念薄弱而彼則速捨此排之壞之令歸滅無諸比丘譬如於日中熾熱之鐵器上滴落二三滴水其滴若遲落即消耗迨盡如是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比丘少時喪失正念起邪惡不善而有志望之憶念為結縛之法諸比丘正念之薄弱者而彼速將捨此排之毀之歸於滅無令歸於無

一一

諸比丘如是比丘悟知行與住如是行者住者不止住貪欲憂惱邪惡不善諸比丘此比丘之如是行如是住或國王或王之大臣朋友血緣親族等即作是言『汝來如何為此袈裟衣而惱如何汝禿頭持而往來耶汝來還汝卑俗之身受用財寶須行善業』並持來財寶供奉諸比丘彼如是行如是住捨戒還卑俗人之身無有如是之道理

[P.191]一二

諸比丘譬如恆河向東趣東流東而大群眾攜鍬與籠來令『此恆河向西趣西』諸比丘當如何思惟於此彼大群眾可得將此恆河向西趣西流西否

「大德不然

「此何故耶

「大德[A7]河乃向東趣東流東者令此向西趣西流西為不易復次此大群眾必終至疲困

一三

「同於此理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此比丘或國王或王之大臣朋友血緣親族等作是言『汝來如何為此袈裟衣而令汝惱如何汝禿頭持來往汝來還汝卑俗人之身以受用財寶須行善業』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此比丘捨戒還卑俗人之身者無有如是之道理何以故諸比丘無論如何之心長時向遠離趣遠離專注遠離者其轉向於卑無有如是之道理

〔二〇四〕第八 緊叔迦[1]

※二

一比丘至另一比丘住處此比丘問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見為清淨[P.192]」「友比丘如實知六觸處之生起與滅盡比丘之見因之為清淨

彼比丘對比丘之釋答[2]因不得滿足而赴一比丘住處問此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見為清淨耶

「友比丘如實知五取蘊之生起與滅盡故比丘之見為清淨

彼比丘不滿足此比丘釋答而赴一比丘處問此比丘言「友比丘為如實知四大有生起之滅盡故如何者比丘之見為清淨耶

「友比丘凡如實知生起之法皆是滅法故此比丘之見為清淨

彼比丘不滿足此比丘之釋答而來至世尊住處禮拜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比丘向世尊曰「大德於此余在一比丘處問彼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見為清淨耶』大德彼比丘對余答曰『友比丘如實知六觸處之生起與滅盡故比丘之見因之為清淨』時余不滿足於彼比丘之釋答而至[P.193]另一比丘處問彼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見為清淨耶』大德彼比丘對余答曰『友如實知五取蘊之四大有之凡生起之法皆為滅之法比丘之見因之為清淨』時大德余不滿足彼比丘之釋答乃來至世尊處大德如何者比丘之見為清淨耶

「比丘譬如有人從未曾見緊叔迦者彼或到曾見緊叔迦之男處問曰『仁者緊叔迦為如何耶』彼答曰『仁者緊叔迦乃為黑者宛如燒杭』比丘其時緊叔迦一如斯男之所見於是比丘不滿足其男之釋答或到另一曾見緊叔迦之男處問其男曰『仁者緊叔迦為如何耶』彼答曰『仁者緊叔迦為赤者宛然如肉片』諸比丘其時緊叔迦即如彼男之所見然於是『緊叔迦以皮剝[P.194]莢破宛然如尸利沙如是言『仁者緊叔迦乃枝葉密茂蔭濃如尼拘律樹』比丘其時緊叔迦即如彼男所見然比丘依彼等之信憑此等善人照純清之所見此等善人為釋答者

比丘譬如國王之邊土都城基礎堅牢城壁有六座堅牢之門於其處有賢明有能有智之門衛以遮止不知者令知者通過時由東方急來二使者對其門衛如是問曰『仁者此都城之主於何處耶』彼門衛答曰『德者彼坐於中央之四衢街路』於是彼二急來使者向城主如實將使命傳達即順來路歸去由西方由北方急來二使者向其門衛如是問曰『仁者此都城之城主於何處耶』彼門衛對彼答曰『德者彼坐於中央之四衢街路』於是彼二急來之使者如實向城主以使命傳達之即順來路歸去

比丘余作此譬喻為令知其意義其意義則如是比丘都城者即由此四大所成父母所生粥飯所積無常蝕壞磨消破損滅之法即此身之喻語

比丘六門者此六內處之喻語

比丘門衛者此正念之喻語

[P.195]比丘急來之二使者此止觀之喻語

比丘中央之四衢街路者即此地界水界火界與風界此四大有之喻語

比丘城主者即此識喻語

比丘如實之使命者即此涅槃之喻語

比丘順來路者即此八支賢聖道之喻語亦即正見正定等是

〔二〇五〕第九 琵琶

※三

「諸比丘任何比丘或比丘尼其心於眼所識之色[1]或起貪欲染欲忿恚愚痴瞋恚者應制伏此心『此路乃有怖有恐有棘有叢險難之非路邪路是此路乃不善人之所依此路乃善人所不依汝不適於此然則汝於眼所識之色應制伏心』諸比丘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其心於耳所聞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或起貪欲染欲忿恚愚癡瞋恚者由此應制伏心『此路乃有怖有恐有棘有叢險難之非路邪路是此路乃不善人之所依此路乃善人所不依汝不適此然則汝由此意所識之法應制伏心

諸比丘譬如稻熟[2]因稻田之守者放逸食稻之牛闖入稻田而縱食至心滿足[P.196]與此同理諸比丘無聞之凡夫對六觸處不行攝護縱享五種欲至心滿足

諸比丘譬如稻熟因稻田之守者不放逸食稻之牛雖闖入此稻田守者牢捉此牛之鼻由牢捉鼻堅括於額之上部堅括於額之上以搋猛鞭以搋猛鞭後將其縱放

諸比丘二度食稻之牛

諸比丘三度食稻之牛雖闖入此稻田守者牢捉此牛之鼻由牢捉鼻以堅括於額上堅括於額上[3]則以搋猛鞭以搋猛鞭後而縱放如是食稻之牛或入村落或入森林多休止所多休臥所而思起被搋鞭策之事因此不再入稻田與此同理諸比丘於六觸比丘之心為直正直唯住立於內靜止單一而得安定

諸比丘譬如國王[4]或王大臣有未曾聞琵琶之音者彼聞琵琶之音而作如是曰『友此何音耶如是斯之愛足以令人心狂而惑』『貴人如是之[P.197]足以令人心狂惑之音此是琵琶』彼言『且去將琵琶攜來予余』彼等以此奉於王曰『貴人此音如是可愛美好令人心狂而惑之琵琶』王曰『此琵琶於余為無用唯將音帶來與余』彼等言於王曰『貴人此所謂琵琶者有種種之成素有大成素由種種之成素而發音』曰『緣於胴緣於皮緣於掉緣於首緣於絃緣於弓又須人之適宜努力貴人如是琵琶有種種之成素有大之成素由種種成素而發音』彼王遂以此琵琶碎為十分或百分以此十分或百分碎為一片片一片片則以火燃燒以火燒成灰成灰或被大風吹去或被河川之急流漂去如是彼言『凡稱琵琶者大眾為此長時放逸流溺此琵琶為虛偽也

與此同理諸比丘比丘須於色之所趣則以檢色受之想之行之須於識之所趣則以檢識彼檢色原於彼或為『我』[P.198]或『我有』或『我之我』者今則無此

〔二〇六〕第十 六生物

※三

「諸比丘譬如瘡癢身腐爛身之人入於棘[1]之森林萱與棘刺彼之足引而搔及瘡爛之肢體諸比丘如是此人因而漸感至苦痛不快與此同理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入於村落或森林遇所觸者作如是言『此尊者如是作如是行者為村落不淨之棘』得知此為棘當知攝護與不攝護

諸比丘如何為不攝護諸比丘[2]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心傾於可愛之色心背離於不可愛之色正念不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不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如彼起惡不善之諸法不能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心傾於可愛之法心背離於不可愛之法不使正念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彼不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如彼起惡不善之諸法不能無餘滅盡

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3]不同餌處之六種生物以強繩綁縛捕蛇以強繩綁縛捕鱷魚野干以強繩綁縛於中央作結[P.199]同時縱放諸比丘其時不同境界不同餌處之此等六種生物各各向己餌之世界奔去蛇入蟻塔鱷魚入水鳥翔於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猿『入森林』而去諸比丘此等六種生物倦疲時此等生物則隨其中之一多力者隨彼之後乃至服從於彼比丘亦與此同理任何人若不向身增修其正念或不復修者則彼眼為可意之色所引去彼背於不可意之色彼耳為可意之聲鼻為可意之香舌為可意之味身為可意之觸意為可意之法所引去彼背離於不可意之法

諸比丘如是為不攝護

諸比丘如何為攝護耶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4]以眼見色心不傾於可愛之色心不背於不可愛之色令正念現前思慮無量而住又彼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如彼所起之惡不善法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P.200]不傾於可愛之法心不背離於不可愛之法令正念現前思慮無量而住又彼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如彼所起之惡不善法無餘滅盡

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不同餌處之六種生物以強繩綁縛捕蛇以強繩綁縛鱷魚野干以強繩綁縛以強繩綁縛而擊於強杭或柱諸比丘其時不同境界不同餌處之此等六種生物各各向己餌處之世界奔去蛇入蟻塔鱷魚入水鳥翔於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猿入森林而去諸比丘此等六種生物倦疲時於同杭或近柱而立或近坐或近臥比丘與此同理無論任何人其身增修復修正念彼眼亦不為可意之色所引去不背離於不可意之色彼耳不為可意之法所引去不背於不可意之法

諸比丘攝護即如是

強杭或柱者諸比丘此乃向於身正念之喻語然則諸比丘汝等於此『吾等之身增修復修正念如坐騎如貴器物之所實行積集於此應努力』如是修習諸比丘汝等應如是修習

[P.201]〔二〇七〕第十一 麥把

※三

「諸比丘譬如諸比丘將麥把置於四衢街路當時有六名手執連枷之男子以連枷打其麥把如是諸比丘以六連枷打麥把善打復次又有手持連枷之第七男子來以連枷打其麥把如是諸比丘以連枷打麥把之第七男子更為善打

與此同理諸比丘無聞之凡夫於眼為可意不可意之色所惱於耳於鼻於舌於身於意為可意不可意之法所惱諸比丘此無聞之凡夫若為未來再生而思念者如是愚人恰如為因第七連枷所打之麥把乃更為善打

諸比丘往昔天與阿修羅戰鬥時諸比丘阿修羅毘摩質多羅呼阿修羅曰『汝等天與阿修羅戰鬥時若阿修羅軍勝天軍敗者則以第五繩[1]縛諸天主帝釋天之首共來余之阿修羅都』諸比丘諸天之主帝釋天呼三十三天等曰『汝[P.202]天與阿修羅之戰鬥時若天軍勝阿修羅軍敗者以第五繩縛彼阿修羅主毘摩質多羅之首共來余之正法殿

然而於此戰役則諸天勝而阿修羅敗諸比丘三十三天以第五繩縛阿修羅主毘摩質多羅之首共來諸天主帝釋天之正法殿

於此諸比丘阿修羅主毘摩質多羅之首被第五繩所縛諸比丘阿修羅主毘摩質多羅作如斯思惟『諸天為正法阿修羅為非法因此我今赴諸天之都耶』彼見己首解去第五繩且飽嚐五種天上之欲以盡娛樂然而諸比丘阿修羅王毘摩質多羅作如斯思惟『阿修羅為正法諸天為非法因此我今赴阿修羅之都耶』彼見己首被第五繩所縛且願排除天上之五種欲

諸比丘毘摩質多羅之縛乃如是微妙較此更微妙者為魔羅之縛諸比丘想思者乃被魔羅波旬所縛無想思者則獲解於此諸比丘『我有』者此為想思『此是我』者此為想思我者此為想思『我為無者』此為想思『我是有色』者此為想思『我是無色』者此為想思『我是有想』者此為想思『我是無想』者此為想思『我是非想非非想』者此為想思諸比丘想思為病[2]想思為瘡想思為箭然則諸比丘『我等以心住無想思』汝等當如是學習

諸比丘『我有』者此為轉動『此是我』者此為轉動『我』者此為轉動『我是無』此為轉動『我是有色』者此為轉動『我是無色』者此為轉動『我是有想』者此為轉動『我是無想』者此為轉動『我是非想非非想』者[P.203]此為轉動諸比丘轉動為病轉動為瘡轉動為箭然則諸比丘『我等以不轉動心而住』汝等當如是學習

一〇

諸比丘『我有』者此為震動『此是我』者此為震動『我』者此為震動諸比丘震動為病震動為瘡震動為箭然則諸比丘『我等以不震動心而住』汝等當如是學習

一一

諸比丘『我有』者此為戲論『此是我』者此為戲論『我』者此為戲論諸比丘戲論為病戲論為瘡戲論為箭然則諸比丘『我等以不戲論心而住』汝等當如是學習

一二

諸比丘『我有』者此為慢心『此是我』者此為慢心『我』者此為慢心諸比丘慢心為病慢心為瘡慢心為箭然則諸比丘『我等以不慢之心而住』汝等當如是學習

毒蛇品第四〔終〕

[P.204]其攝頌曰

毒蛇喜樂龜
木塊二漏泄
苦法緊叔迦
琵琶六生類
並且與麥把

第四之五十品攝頌

悅喜消盡品
廣說為六十
依於海毒蛇
第四五十品
明說經集中

校注

[0004001] phoṭṭhabba 譯為「所觸者」較正確但倣舊來之譯例唯譯為觸 [0021001] 除此世尊所說之「一切」而說示其他之「一切」 [0024001] PTS 本應是一〇而誤為一一以下各節即有齟齬 [0047001] Migajāla 雜阿含經卷十三之六七經為鹿網 [0047002] 參照漢譯南傳大藏經中部經典一一一〇頁後三行之五種欲分 [0060001] PTS 本是 mañcake samañcopi 暹羅本為 mañcake samatesi 於前之脚註舉 samadhosi, samidhosi 兩語 [0068001] lujjati, to be broken up, to break, to be destroyed 破壞之意漢譯「雜阿含」於卷九第三經以此有「危脆敗壞」之字普通「世」釋為「流轉」之義 [0069002] 對諸佛以教示人之意 [0069001] 依註釋於兩處加上「渴愛」之文字 [0071001] paloka = bhijjana, breaking up, breaking in two, dissolution, decay 敗壞崩壞崩解如八二經參照一一六經一一節 [0076001] 為自殺 [0076002] 暹羅本此一句作尊者闡陀令持來刀刃舍利弗之語如次「尊者闡陀續存活」為以下 [0077003] an-upavajja-appavattika, appaṭisandhika「又不得有」之意彼今罹重病恢復無望故斯言 [0078004] 由渴愛憍慢邪見而依止依賴之意(註) [0078005] PTS 本作 nati(偏向)暹羅本及註釋作 nandi [0078006] PTS 本作 agatigati(惡趣處)暹羅本及註釋作 āgatigati(往來)為來和往 [0079007] 一四節闡陀自言「此應無再有矣 [0079008] anupajja 之語以解闡陀「此應無再有矣」之意(一四)世尊「更不受此身」之意(闡陀同意)解之(二四)舍利弗之 upavajja「令親往來」(upasaṁkamitabba)之意解之 [0079009] 自盡同時入涅槃(samasīsī)之意 [0081001] 暹羅本(新版)於此之次富樓那由此如是說彼遠離此法「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云由七一經之二節之文脈推之更從最後三節四節更加上長文但對此在 PTS 本沒言什麼而推之可見完全是衍文 [0083002] 持此之餘持此生命之餘而求死「持刀者」謂持刀來殺自己的人 [0083003] 暹羅本我是求其執刀者 [0087001] 動著是言渴愛 [0087002] 參照三〇經 [0089001] 暹羅本此亦說四種思量 [0090001] 於眼之色於耳之聲等謂對境隨有二法不然者謂非境(a-visaya) [0093001] PTS 本用 saḷavagga 之語暹羅本及註用 chaḷavagga [0094002] 此譯依 PTS 本 Saddhādutiyā viharantānavassutā 漢譯雜阿含經卷十一第七經之偈中謂「正信心不二諸漏不漏心」相當此暹羅註釋本有 Saddhādutlyā viharantenapasutā「信心為副而專住」之意 [0108001] 原語 idaṁ 是「此」之意註釋謂此是虛字若為「余」即易解註釋亦如是註之參照下文 [0112001] 「〔由欲無明之〕四軛之〔脫離〕為安穩因」(註) [0112002] 「法教者乃法因」 [0120001] 暹羅本一一一和一一二合為一經 [0122001] 暹羅本以下獨立一經若從「侍聞」之經題看此亦有一理似是斷絕唯以下即無任何意義之經 [0125001] 依註之「世間之終」(lokassa anto)謂輪迴世界之終即言終結輪迴之轉生 [0127002] 對 loka-saññī, loka-māni 註有 loko ti sañjānāti c'eva maññati ca乃「以為世想者以為世思者」 [0130001] 為心之防護應不放逸應常正念謂非於過去之已知境(āyatana-vidita)是於未來當知境(āyatana-veditabba)之意 [0130002] 「對色之想」乃色之概念對香法亦然 [0131003] 以下本經(一一七)和一一六經之異唯此「中」之文句而已 [0131004] 於原典「離欲」換用 nirujjhati「滅」余倣六節以下之文而用「離欲」暹羅字作 virajjati [0132005] 參照一一六經七 [0133006] 六處(處於上面譯為境同一原語)之滅盡謂涅槃 [0136001] 以下同一一八經唯五結天子換「諸天主帝釋」而已 [0138001] āvaraṇa = nīvaraṇa謂指貪欲瞋恚惛沈掉悔疑等五種 [0138002] 夜間之十二小時三分而稱為初分中分後分 [0143001] 參照一〇九經 [0144001] 參照一一〇經 [0144002] 以下一二二經之三同以下 [0146001] 參照一一八經之三 [0151001] 參照一一八一一九一二四【南傳】~一二六經 [0152001] 眼界異色界異喜處二因緣生識三事和合生觸又喜觸因緣生樂受(雜含卷十七五) [0154001] 「此為如是」於此謂色之可意PTS 本及暹羅本「眼識」之次有「當感樂」之語依註釋所示之意照另一異本之所示此語應可省略 [0155001] 以下同一一八經四【南傳】~九 [0155002] 以下同一一八經一一【南傳】~一六 [0156001] 雜阿含經卷九於三十一經為「獼猴室」 [0156002] PTS 本為 selissaka 暹羅本為 seleyyaka 在暹羅本的註釋為 selokassaka 互相捕背而跳起註為彼此於行苦熱的(tāpana)「遊戲」如蛙跳 [0156003] PTS 本雖為 jappāmase 照暹羅本之註解為 jahāmhase以 jahama, sajjhāmā 之語註之以採用此 [0168001] 此八偈和 Sn. 759-765 幾乎同樣唯此一句二三言不同故變成相反之意義即於此成為 santikena vijānanti mahādhamma-kovidā 於 Sn. 為 santikena vijānanti magādhammass'akovidā 可以取為「不熟」〔如〕獸之徒不知近涅槃 [0168002] 以下同上之三節 [0168003] 以下同上之三節 [0171001] 參照一三七經之第九節 [0171001-1] 同一經之第九節 [0172001] 同一經之第九節 [0173001] 見一經之九節 [0173001-1] 見一經之九節 [0174001] 見一經之九節 [0175001] 見一經之九節 [0179001] 以下參照三二經 [0181001] 有內住有師範於註解註為有內住之煩惱有規範行之煩惱於雜阿含經卷八之四〇四一兩經譯為「有近住弟子有師」無內住無師範之意應隨此而解意義於六節以下即明白內住弟子及師範之有無以通諸惡不善法有無之意 [0182002] 本經三節 vussati 有(修)此二〇節有(稱)vuccati雖認為那一個都可以後者較佳即「此稱為無內住無師範之梵行」 [0184001] 於此落失眼識一條 [0184001-1] pariyaya 一般譯為「方便」此英譯為 method余依註釋 kāraṇa 譯為因由 [0193001] 於此可譯為應捨汝之欲 [0198001] Peyyāla 依「翻釋名義大集」譯為乃至廣說 [0209001] 雜阿含經卷八三八經「眼是人大海彼色為濤波若能堪色濤波者得度眼大海竟」(參照大正藏二五四c) [0210001] 雜阿含經卷八三六經「悉於其中貪樂沈沒如狗肚藏如亂草蘊此世彼世絞結纏銷亦總如是 [0214001] 原語 Khira-rukkha 余直譯之如護謨樹之一種以下列舉樹皆如分泌之護謨樹 [0214002] 此數字似缺正確以從協會本之原典 [0216001] 雜阿含經卷九二六經「眼繫色耶色繫色耶 [0218001] 以下同一九一經之四 [0218002] 以下同一九一經之五 [0221001] 以下同三〇經二節之末文 [0222001] PTS 本作 vanjha(不生產)余採用暹羅本 vajja(過誤之意) [0223002] 同二八經之九節 [0229001] 原文 yoni cassa āraddhā hoti āsavānaṁ khayāya「諸漏滅盡始為彼之起源」「原由」云云是依註釋之 kāraṇañ c'assa paripuṇṇaṁ [0229002] 以下同一二〇經六節 [0229003] 調御可能馬之馭者 [0230004] 同一二〇經之七節 [0231001] 於原典示為「龜」以 kumma, kacchapa 二語於註釋解此為同義語故單一語譯出kacchapa 者 kaccha 即從腋Pa 是飲義即信為從前肢腋之附著點而飲水於名義燈此二語外還有 nakka 一語 [0231002] 雜阿含經卷四三四經有「龜蟲見來即藏六」之句言龜為藏六即由此句而云六是頭尾加四肢然原典用 soṇḍipañcamāni aṅgāni 之語「首為第五支分」之意這想是尾之一除外 [0232003] 參照一二〇經之六節一九八經之九節 [0233001] 雜阿含經卷四三一一經「不關洲渚 [0235002] PTS 本二語 ekacco ekacco 重疊是衍字 [0235003] 原文「著此岸」是衍字 [0236004] 參照六七經之一七節 [0237001] 以下同二〇〇經之四【南傳】~一一節 [0237002] PTS 本單有 vuṭṭhāna依此以「想不犯而止者即有脫出之道」義譯之但暹羅本此加 na因此意為「不關知若犯罪者將無脫出之道」 [0240001] 同一三二經之一〇節 [0240002] cakkhuto 於註釋 cakkhubhāvena「依眼」為「眼」 [0241003] 同一三二經之一八節下 [0243001] anuseti, anusayati 隨眠止住如是存在之意取原典三節終 anusavati, anusayati 之意 [0245002] 參照一三二經之一〇【南傳】~一七節 [0245003] 參照一三二經之一八【南傳】~二四節 [0245004] 參照九六經之四節 [0248001] kiṁsuka 甄(堅)叔迦緊祝迦緊獸(雜阿含經卷四三之一二經)「為何」之意花樹名 [0248002] pañhāvyakaraṇa「質問釋答」之意以應質問之反答在雜阿含經卷四三之一二經為「記說」 [0251001] 雜阿含經四三卷六經「眼識色因緣生若欲若貪若昵若念若決定著處於彼諸心善自防護 [0252002] kiṭṭha 有稻或稻田之意 [0252003] upari ghaṭāya(ṁ)suniggahitaṁ niggaṇheyya 此段之意稍稍不明瞭照此譯待後日之研究 [0252004] 雜阿含經四三卷六經過去世時有王聞未曾有好彈琴聲琴及琵琶皆相當於 vīṇa唯依我們之通常觀念說琴無寧較接近琵琶 vīṇa [0254001] 於英譯譯為 a swampy jangle(濕地之森)註釋書註為 kaṇṭavana(棘之森)此較自然 [0254002] 參照一三二經之一〇【南傳】~一五經 [0255003] visaya 目的物對象體對境境界gocara 有種種之意於此是置動物餌之處即餌處餌之意 [0256004] 參照一三二之一八【南傳】~二三節 [0258001] 縛兩手兩足更繁首故首為第五繩所縛 [0259002] 原典 rāga 雖有染欲雜阿含經四二卷六經有為「病」註亦有 roga看 rāga 是 roga 之誤故譯為病於漢譯大約為「病癰刺」
[A1] 第一無常品【CB】[-]【南傳】
[A2] 昧【CB】味【南傳】
[A3] 昧【CB】味【南傳】
[A4] 昧【CB】味【南傳】
[A5] 痰【CB】啖【南傳】
[A6] 闇【CB】闍【南傳】
[A7] 河【CB】何【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