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八
疏「自下大文第三彼果勝」中,文有三:初攝位、二「依論」下總科、三「今初」下正釋。
疏「今初意通五果」者,正舉經中牒前之意,意明十門通成五果故、遮於古人別配屬故。謂遠公云:「一對治及離障勝,是勝慢對治果。前修十種法平等觀而為對治,此地滿中更以甚深三脫為治,名對治勝。前治五地染淨慢障,今此文更除微細我心及有無等,名滅障勝。二修行勝,是前不住道行勝果。依前不住更起勝修,名修行勝。三得三昧勝,望前治勝以說果也。前修三脫而為對治,彼治轉增,名三昧勝。四得不壞心勝者,望前滅障以說其果,由滅障故,三昧之心不可壞,名不壞心。五自在力勝,望前修行以說果,依前修行上進無礙,名自在力。」釋曰:此上意明前之二果從前文生,後之三果從前二果生。今疏乃有二意:一總釋、二「亦可」下展轉釋。今初,但[1]明總是不住道行勝果,不住道行勝。初總標心境,有三悲三智。經云「復以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觀世間生滅。」釋曰:觀世間生滅即智,對上三悲以成三智,斯則五果不出於二。於中三節:初二悲智修治、次二悲智所成堅固、後一雙明二果自在,此即隔句相[2]對。
疏「顯二我[3]作用空」者,意明人法俱有能作之義,故皆名作者,非約人我獨為[4]其空。
疏「二無相門」下滅障中,疏文有四:初一總釋。二「謂若[5]入空門」下,舉正顯非智。論云「是三解脫,摩訶衍中但是一法,以行因緣故說有三種。觀諸法空,是名空門。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門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如城三門,一人之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若入空門,不得空亦不取相,是人直[6]入,事已辦故不須二門。」三「若見法[7]先有」下,舉非顯修智。論云「若取諸法空相,生憍慢言:我知實相。應學無相門以滅空相。」四「故修無相」下,結成修意,為滅障故。遠公云:「[8]二中,一滅障,即取性心亡。二得對治,即得理為治。三念想不行,即取相心滅。亦初一異凡夫,後二異二乘。」
疏「三無願門」中「一依止」者,《智論》云「若於無相中生戲論分別,有所作,應修無作門。」今無戲論分別,即能修無願,故為依[9]止。
疏「又上三空」下,揀教智。論云「阿毘曇空門緣苦諦攝五蘊,無相門緣數緣盡,無作緣三諦攝五蘊。摩訶衍三門通緣一切法實相。以是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釋曰:對文可知。[10]言「餘如智論」者,論云「經說涅槃一門,今言三者,法雖是一而義有三。復次應度三種障,謂愛多、見多、愛見等者。見多者說空門,愛多者說無作門,愛見等者說無相門。謂無男女等相故,斷愛無一異等相。斷見皆是彼中餘義。」
疏「初離三想」者,離彼我想為一離,作者想為二離,受者想為三離。有無想雖通二門,無願一門多約離有。
疏「此用深空[11]滅離二我」者,即離彼我想,通於人法二我無也。云何為深?五地唯約淨法說十平等,今直說深空。又前是加行觀察,今已住空般若現前故;二四地道品有身受等故;三此地初用十平等,十相未泯故。
疏「初厭相」者,前勇猛修中先知後厭,今丈夫志修先厭後證,明漸勝也。
疏「又俱未滿[12]故俱不住,廣如淨名」者,即《淨名》第三〈菩薩行品〉。眾香菩薩欲歸本國,白佛求法云:「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乃至云「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何謂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乃至云「觀諸法虛妄,無我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集法藥故,不住無為;隨授藥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不盡有為。」釋曰:然《淨名》意但揀二乘,謂二乘盡有住無,有為三相故名為盡,無為無相故名為住。若盡若住即是有礙,不盡不住為無礙法。然是一法就事相分,故為二別。盡有即無起行修德之地,住無即絕慈悲化道之能,是故大士並不為也。而彼經文,先正釋不住不盡,後又具福德下釋不住不盡所以,謂夫德之積也必涉有津,若住無為則功德不具。具智慧故不盡有為者,智之明也必由廣博,若廢捨有為則智慧不具,故大悲不盡。然文廣,故指其文。若望此經,但是不住無為之義耳,闕於不住有為之義。今疏向云功德助道未滿足故不住無為,即全同《淨名》文意。言智慧助道未滿足故不住有為者,則側用《淨名》「彼具智慧不盡有為,以盡有為不成廣智,故不盡矣。」今以住有為不成深智,故不住矣。則是具智慧故不住生死,具大悲故不住涅槃義耳。言又俱未滿故俱不住者,謂應反上智慧助道未滿足故不住無為,功德助道未滿足故不住有為。謂若住無為,不成種智,是為不入生死大海,則不能生一切智寶。若住有為,自淪生死,安能成就諸佛功德?亦是具大智故不住涅槃,具大悲故不住生死。謂若住涅槃,非是亡緣之智;若住生死,非無愛見之悲。餘義至下當釋。疏「大品中」下,亦成上義。若是證時,住無為也。故七地云「雖行實際而不作證」。
疏「即此所為[1]亦是所以」者,所為成智慧,不住有為等。所以者,以有智慧故,不住有為也。餘可例知。
疏「如來藏[2]包含無外故云大」者,遠公云:「大者寬廣。廣謂真識體中統含法界恒沙佛法,同體平等相[3]應而起,無有一法別守自性,是故名空。隨順法界無門不在,故名大空。」
疏「五觀[4]七轉識」等者,即真識之用。用而常寂,故說為空。故疏云「皆無自體」,即是空義。
疏「楞伽云」下,〈問明〉已引,〈十忍〉更明。
疏「依解起行[5]行修究竟」者,此有二意:一釋論中不放逸言,所作究竟,離放逸過故。二即復由此修究竟故,經稱第一。下引論釋,可知。
疏「四因事者」,依德起用,是釋因義。德是用因。「分別為智障」者,即分別因緣相也。
疏「又此十[6]與涅槃十一空多同」等者,經當第十六,南經十五,疏當第六。為答修捨果故,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空?」佛言:「善男子!空者,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無所有空、第一義空、空空、大空。」彼疏釋云「前十相空,後一真空。就彼妄情所取法中以明空義,名為相空。就真[7]識中以辨空義,名曰真空。」亦得說言:前十境空;後一智空,真智空矣。於妄分齊情外有法,破之顯寂,故於十種就境明空。據實以求,心外無法,一切諸法皆即真心,真心體寂,故後一種就智說空。故《地論》云「一切法如,說自體空,名智自空。」就前十中,初八以無破有為空;第九[8]第一義,以有遣無為空;第十[9]空空,以其非有非無、雙持有無,名為空[10]空。與《地[11]論》十平等同。就前八中,前七明其眾生及法無性故空,後一明其眾生及法無相故空。因緣假中而明無性,名無性空。畢竟空中無因緣相,名無相空。就前七中,初六明其眾生無性,即是生空。後一明其諸法無性,即是法空。復前六中,初五就其現在觀空,後一就其過去觀空。現中,初三就內外事以觀空理,後二就其有為無為法相觀空。就前三中,眾生名內,非情為外。就內法中,觀無神主眾生壽命,名為內空。外空法體,觀彼外法非我我所,故名外空等。其無始空,經云「菩薩見生死無始,皆悉空寂。所謂空者,常樂我淨,皆悉空寂,無有變易。眾生壽命、三寶佛性及無為法,是名菩薩觀無始空。」
疏「第一空者[12]彼名空空」者,此當第十。遠公云:「是有是無,就詮辨理。是有牒前第一義空,以有破無,故言是有。是無牒前八空,以前八空中以無破有,故曰是無。就此有無以說空義,故曰空空。」「是是非是是是名空空」者,破詮顯理。前句雖復就詮辨理,非留彼詮,故復破云:是向有、是向無、是兩、俱非是,方名空空,非留有無說為空空。是義云何?已如上辨。因緣諸法有無同體故,說無為有、說有為無。無為有故,有即非有;有即無故,無即非無。非有非無,故曰空空。三「十地菩薩」下,就人顯勝。四「如是」下,寄對顯異。毘曇論中說聲聞[13]人先觀五陰非我我所,直名為空;後觀前智,亦復非是我及我所,故曰空空。《成實論》中,先觀生法空無自性,空無自性直名為空;後觀前智亦空無性,故曰空空。今此所論,離有無相,故曰不同。上來十空與《地論》十法[14]平等互出,其義相似,彼中初一總相明空、餘九是別。別中,初七以無破有,同此初八。彼中第八以有破無,同此第九。彼中後一以雙非破有無,同此空空也。釋曰:上皆遠公之意,以十一空會十平等。今將十一空以會十空,義則全別。然此十空,由前平等加行而成,故二處多同,互證皆得。然遠公釋義於理[15]於乖,消於經文乃成曲巧。又有為無為唯屬生空,義成太局。又總取前有無釋於空空,亦經無我攝。今疏釋空空,而文中五:初牒名對經。二「謂前空」下,略釋。三「故彼經」下,引經。四「謂是非」下,釋經。「亦當體空」者,釋經「是是非是是是名空空義」,謂非但有無,是非亦爾。謂空有兩亡為是,計是即是,故名是是,即上空字。而不礙雙存,故此是是即非是是,即下空字,故言空空。斯則是即非故非是,非即是故非非,故疏云「是非亦當體空耳」。五「如是空空」下,歎勝。上即科疏,下即釋也。然經有二句,今疏經前略釋,是經上句意。經云「是有是無是名空空」者,意云:即空是有,即有是無,故云是有是無。無既是有,則無非無矣,故云空空。既即有是空,則空亦非空,故云空空。正同十平等中有無不二,故平等也。由不二故雙[1]存,由非不二故雙奪,故今疏云「若有若無本來自空」,以有即無,故有空矣;空即有故;是空空矣。是以遣空總有二義:一以重空遣空,如《淨名》云「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中論》云「諸佛說空法,為離於有見;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二以有遣空。謂空即是有,故非空也。故經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故空非空也。是則不異有之空,則空非空;不異空之有,則有非有。今正取空非空義,由空非空即是有非有義。又空故非有,重言空故非空。又空故不礙空,重言空故不礙有。非空非有、能空能有,雙融互泯自在無礙。是故十地通達少分,豈是二乘之所能知?故言第一。
疏「[2]今亦約少分」者,通妨。妨云:既言十地通其少分,今此[3]六地云何證得?[4]故云亦約少分耳。餘文可思。
疏「今初不壞心者」,言由[5]離障滅,即第一果。「行成」是第二果。「若智」,即第三第一。「若悲」,即第二也。
疏「亦可對前十三昧心」者,遠公云:「此九別句即十空三昧。以法空、第一義空合故,故九攝十。九中亦四:初四就前觀以說不壞,次一就前不放逸以說不壞,次一就前得增上以說不壞,後三就前因事以說不壞。」今初,疏云「一信理決定」者,論云「一信觀不壞」,即就前入空三昧以明不壞,以論經前云「信空三昧故」。二疏云「行堪調柔」者,即論「堪受不壞」,此就前法空及第一義空三昧以說不壞,取有心息能入法空、第一義空,故論云「堪受於空不著」,經云「純善不著於空」,即第一義空。疏加「行」字,即前觀二空之行。三即論云「於密處不驚不怖不壞」,就前大空以說不壞。阿賴耶識微密難測,名為密處。經云「甚深」,於密能入,故稱不怖。四即論「自乘不動不壞」,就前合空以明不壞。行合如來藏,故自乘不退。五即論「發精進不壞」,就前不放逸第一義空三昧以明不壞。能起行修,故云精進,故疏云「勝進無息」。六即論「離慳嫉破戒垢不壞」,就前得增上起空三昧以明不壞。前就行德,今就斷德。前約利他,今約自利。然論經云「淨心故」,約斷釋。今經云「廣大心」,廣即悲心、大即智心,是二利心,二心相導故。「泯絕自他」下三不壞,就前三種因事以明不壞,但七八前却以第六總明悲智,今七八別明悲智,前後俱通故。七即論廣利益眾生不壞,於前教化眾生因事不捨離空三昧明不壞。八即論上求勝解脫不壞,就前智障淨因事如實不分別空三昧明不壞,義如前說。九即論化眾生行不壞,就前願取有[6]因事離不離空三昧明不壞,帶空涉有,故云方便相應。然疏雖恐繁文,不具配屬,釋文之中皆已含具。
疏「順佛菩提者[7]能深入趣向故」者,以論經云「隨順成就[8]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故為此釋。此隨順言亦是順忍,順向無生忍故。以經約究竟,故直順菩提。
疏「即能伏[9]他力」者,是論釋義,對前總句不可壞心及決定心。下諸力名,皆是論文。二云「得法空故」者,對純善心,以前純善對法空三昧故。然初句全牒經;第二句義牒經;下七句不牒經直舉論文,三對前第四不退轉心;四對前第三甚深心,故疏云「此與前二前却」,以不動故入甚深入,甚深故不動,故云「相成」;五對不休息;六對廣大;七對無邊;八對第九;九對第八。會其前後,如疏[10]其之。
疏「出現品[11]有能持等四種風輪」者,即初總明。〈出現〉中,一名能持,能持大水故;二名能消,能消大水故;三名建立,建立一切諸處所故;四名莊嚴,莊嚴分布成善巧故。釋曰:既持既嚴,故非散壞。「有散壞[12]風復無四種」者,意業中第九相云「佛子!譬如風災壞世界時,有大風起名曰散壞,能壞三千大千世界,鐵圍山等皆成碎末。」即散壞風唯一無四也。
疏「故起信[13]云:但心相滅非心體滅」者,論有問云: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相續者,云何說究竟滅?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若水滅者,即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即隨滅,非是水滅。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14]體滅。釋曰:現文可知。《楞伽》亦云「若心體滅則本識滅,本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戲論。」
第七遠行地。初來意有二:一正釋約慧,寄位雙辨;二「瑜伽」下引證約慧。於中,先舉六地為入因、後「為令」下正辨此來。
疏「言遠行」下,釋名[1]為三,[2]謂標、釋、結。二「成唯識」下,釋[3]名,總舉五釋,意符《唯識》,以包含故。[4]言「此有三義」者,一善修無相到無相邊,故名遠行;二功用至極,故名遠行;三望前超過,故名遠行。及釋善修,並如前說。二引《深密》,即第四經,亦是前行。後遠者,指上二義為前後耳。三引《攝論》兼釋,即第七論。四引《金光明》,即當第三。五引《莊嚴論》,即第十三,偈云「離道隣一道,遠去名遠行。」論釋云「菩薩於七地中,近一乘道,故名為遠去。問:誰遠去?答:功用方便究竟,此遠能去,故名遠行。」
疏「雖有四義」下,結成。結歸二義:《十住論》,即第一卷,即當後義。《仁王》,即當下卷〈奉持品〉。既言「遠達」,則亦通從前來達向後位。
疏「然其能遠去[5]行」下,第三離障,先躡前起後、後「故所離」下正明。亦《唯識論》,具云「七細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生滅細相現行,彼障七地妙無相道,入七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七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一細相現行愚,即是此中[6]執有生者,猶取流轉細生相故。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是此中執有滅者,[7]由取還[8]滅相故,純於無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行。」釋曰:今疏便以釋言解之,義已委具。由執還滅,故求無相。又相有二種:一有、二無,無者為細。
疏「以常在」下,四辨所證如。於中二:先舉能治,治於前障;[9]後「故能」下,正辨所證。《唯識》云「七地無差別真如,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彼疏釋云「謂雖諸教法依如建立,如無異故。又於教中立種種名,法界實相而如無異。」今疏中云「以了種種教法同真無相」者,謂雖諸教法隨機種種,不失平等一味之相。故《中邊論》云「第七地中所證法界,名種種法無差別。由通達[10]此,知法無相,不行契經等種種法相中故。」
疏「以能」下,第五成行。
疏「乃至」下,第六得果。欲顯七門義理相順,故云乃至。得果者,《中邊論》云「通達種種法無別法界,得一切法無相果故。」「故知以」下,結成總意。
疏「行中有五種相」下,文三:初列名;二「五中」下,對三心料揀;三「初言」下,釋其名相。
疏「今初具足六地」下,疏文有六:一略屬經文。言「義含所治」者,[11]正意結前故。二「謂前樂[12]無作」下,別釋方便慧殊勝道之所以。由樂無作,不能涉有,故非方便,不起勝行。豈為勝道?「今以十種」下,顯得名所由。三「是則」下,釋其二名。四「於何增上」下,明其所勝。[13]五「前六地」[14]下,解相濫難。難云:前[15]六地亦有即空涉有,何不得名方便勝道?答意可知。六「雖行空[16]行有」下,通所治名局難。亦躡前起難云:前地既許雙遊空有,何以偏名樂無作行?釋意可知。復應問云:前地何以偏樂無作?答:治[17]前五地取有慢故。
疏「論主[18]攝十為四種」下,別釋。四中,前三自利、後一利他。前中,論當第一,今當第二;第二是第一。今順經次,一是離過、後二成德。成德中,前成福報、後成內德。
疏「一初句[19]即護惡行因事」者,於中先舉惡行、後「今由[20]上句」下明護。上句護下句,無愛見惡行;下句護上句,無棄利樂惡行。
疏「二即財[21]及身勝因事」者,成勝報也。下句是身財,得上句故身財俱勝;上句得下句,故不滯寂。一同初句。「勝財則隨物」下,辨二勝相。此二若勝,能集助道。
疏「三護善根」下,於中有二:先正釋。言「是得彼勝因增上」者,勝因增上即觀空[22]智。後「雖有」下,通妨結成。謂第一句雖有慈悲,但是意樂,未正利他,故三自利。然疏釋文皆先釋下句涉有勝行,後釋上句以導下句,二皆互資,例如初門。
疏「障有四種[23]如五地隨世智中說」者,前論云「是中書等有四種障對治,[24]治四種障者:一所用事中妄障、二邪見軟智障、三所取物中不守護障、四取與生疑障。」以書治初障,因聲二論治第二障,印治第三障,算數治第四障。今文書是第一治,論是第二等,即等取印算數等無量事業。總以結之,而為能治,通上四也。
疏「四於大法[25]眾會集故為物起嚴土行」者,此上明望益修因。淨土之中聖賢集會,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與諸菩薩同一志行,無有怨嫉令物修因,當獲淨土。人寶為嚴而集會故。疏「令生五福」[26]等者,見唯約眼,聞但約耳,親近約身,供養捨財修行通三業。言「自身無身同佛法身故」者,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虛空,所現眾色形,令入此法中。今菩薩亦無身現身,登地已上分證法身,同佛身故。疏「下二亦然」者,即總例口意同身,皆即體起用,無言現言、無知而知。並如經文。
疏「於無長短[27]中隨問善釋」者,三世是長、一念是短,今明三世即一念是實,是空則無,長短不礙,能知種種時節長短劫事。
疏「論釋云[3]此十」下,所以釋者,由上釋十句但明其中所起勝行,未顯方便殊勝之由。今總釋之,先舉論、後「皆上下[4]二句」下疏釋。於中有三:初解共對。次「由此[5]上下各能」下釋對治。「上句治凡」者,觀空。「下句治小」者,起行故。後「由二攝取」下,通釋兩箇攝取。以上共對亦有攝取,對治亦有攝取,此二攝取大旨則同。上句攝取下句則不滯小,下句攝取上句則不滯凡,此是共對攝取成殊勝行。上句治凡不攝下句,非真實治;下句治小不攝上句,亦非實治。二互相攝,皆成勝行。又若別說,上句攝下即空中方便慧,下句攝上為有中殊勝行。二既和合,通得名為十種方便,亦得名為十種勝行。故論但云「此十種發起殊勝行既空有無滯,故能對治六地之中樂無作行」也。
疏「四彰分齊」下,言此以行入故。「常行不捨」者,七地功用行滿,方便涉有,故得行入之名。
第二彼障對治。疏「為所知所化」者,所知即智境,所化即悲境。
疏「要則攝十為五」者,所以更為此攝者,以此說無量,要治於有量。要唯有五,故為此攝,如前頻釋:一即眾生界無量、二世界無量、三法界無量、四調伏界無量、五調伏方便界無量。然此五界唯佛窮證,能化德業周於五界。菩薩修入能化德業,趣入五界。又此五中,初一所化,次二化處,後二化法。正化即前三是所、後二是能;望能化能知,五界皆所。將此十對能化所化,望於菩薩皆是所入,則入皆修入證入,亦了達也。
疏「今初先牒前無量」下,疏文有四:一略釋經;二「然任放」下,示無功用相;三「由功用[6]行此已滿故」者,出無功用因;四「此則修行」下,結成揀異。第三雙行,疏中文二:初總敘名意、後方釋文。初中二:初列章、二料揀。「今初」下,文中疏皆具釋。今當總釋:一內證行[7]止觀並起,為二行雙行。常現相續,名為無間。[8]二始起勝進於上決定,名為信勝。三依信起行,行有義利,故名為義,勝故名大,修起名作。[9]四行成覺因,名菩提分,分具多義,稱為差別。
疏「四中前三」下,二料揀。然四含多義,故曰「總該」,亦勝進攝。[10]疏「無有[11]一念休息廢捨」者,全捨為休,暫廢為息。
疏「以味況審」者,睡眠皆以昧略為性。略揀寤時,昧揀定中。定中雖略而不味,故今為對審,但舉昧耳。
疏「故三檀[12]等中隨取其一」者,遠公云:「施中但有法施。戒中但有律儀,律儀中有三離:一因離、二對治離、三果行離。今唯[13]有因離,滅煩惱故。尸羅,此云清涼。忍唯辨他不饒益,精進唯明攝善禪,定唯明引生功德,般若唯明第一義慧。」然案經文,義類易求,故云「可知」。後之四度,是論自釋。
疏「一念具十」下,明得分齊。初心圓觀亦即修此,今此證得,七地特明。
疏「為顯十度[14]通二義」者,一成義利,即前利他;二求菩提,即今自利。結文是一,而義兩成,故云「巧用」。
疏「三四持等」者,等取三十七品、三解脫門。[15]疏文有七:一標別所治,揀後所知。二「謂依四持」下,顯淨惑,要由此[16]三方能淨故。三「任持」下,釋總名,揀非勝進,云「持自分」。四「亦名四家」下,出異名。「所住處故」者,釋成家義。亦可得名四種住處,謂智住處等。亦名成位處。五「四者[17]一般若家」等者[18]下,釋四體相,即就家[19]釋。六「由初二」[20]下,結成四義。由般若照諦,名初二業。得惑滅苦淨,故有四也。[21]七「若約別說」[22]下,約位分別,則初亦名智位、二見實位、三斷惑位、四證滅位。然其此四,通於諸位,故云「若約別說」以配四位耳。
第四前上地勝。疏先「問意云」等者,從前一切菩提分法,念念皆悉圓滿中生。問意可知。
疏「得[23]入下勝進趣後」者,經中但云「得入智慧自在行故」,論經云「得入智慧神通行故」,論釋云「通者五神通,智者如前說。」釋曰:如前十方便智,上七地修此十智,至於八地無功而成,似於此地,故得指之。然論神通,即今自在,疏全二經,故以自在指十自在,十自在亦神通[24]故。
疏「二通示諸地[25]滿相」等者,疏文有三:一總示文意。二「故論」下,舉論徵釋,以成前義。三「初地願中滿」下,正釋經文。欲依如來智,即求願義。
疏「有少餘章[26]未名清淨」者,即果累無常微細習氣故。
疏「要由積功[27]以至無功之功」者,結成勝後地義。後地無功用,因於此地功用成故,名之為勝,非行體勝。
疏「一若六地[28]為雜染」下,通論染淨乃有四門:一云外凡人位說為純染,善趣已上乃至解行名為染淨,初地已上乃名純淨;二善趣亦染,種姓已上為染淨,純淨同前;三者地前皆染,初[1]地至七地[2]亦名染淨,八地已上乃名純淨;四染義如前,十地皆染淨,佛為純淨。今是第三門耳。[3]疏「如是[4]此地名為染淨非染行故」者,謂約行非染,約位在染中。
疏「以二因故」者,二因即經中「一以迴向菩提故、二分得平等道故。」後「然未」下,即經「然未名為超煩惱行」。疏今釋云:由上二因故非超也。上用二因得名清淨,成於行淨;今以二因却同染者,既因迴向及分平等而得淨名,明非淨位,故同於染,不同八地報行淨也。
疏「[5]次喻中[6]輪王喻七地,隨分捨功用道」者,略舉其要,此是行淨義,揀異梵王報得淨耳。然準合中,二喻各有五節,至下當知。然云梵王遊千界者,即千四天下,準《俱舍論》,二禪量等小千,三禪等中千,四禪等大千。《婆沙》有義:初禪之量即等小千,故生梵世得遊千界,[7]可知。
疏「第二別明此地雙非染淨」。於中二:先明超過、後辨雙非。前中有二:一總釋、二「前求佛[8]之心」下,示其所超。此有二類:一約所求道中辨。貪瞋癡即是所知障中智即障義,前六地有,七地都超。二「又初地」下,正超煩惱。前之六地,於俱生中分分別超,此都超盡,故云諸煩惱眾。眾即多也。故《唯識》云「能永伏盡,如阿羅漢。」
疏「而云多」下,上明總超即是非染,此下明其細者未超即是非淨,由此生下雙非之義。故論先云「住是第七菩薩地,過多貪欲等諸煩惱眾者,未至報地故」,即云「是故此地不名離者。」明知躡前明雙非也。
疏「第五佛子至雙行果」等者,疏文有五:一釋總名;二「文分」下開章;三「遠公」下,辨所從;四「又初一」下,辨雙行相;五「就初果中」下,釋[9]文。三[10]中,然疏意欲通,故引遠公局配。於中有四:[11]一由於離障,故至此中三業皆淨。二由前雙行一念不捨,止觀雙行三昧轉增,故名為勝。三勝行轉增,故得過地。四由前有方便智起殊勝行,今此行成,名得勝行。「又初」下,雙辨行相。
疏「就初果中復分為四」者,一戒清淨、二世間智淨、三得自身勝、四得勝力。又此四中,初三自分、後一勝進。前中,初一離過、後二成善。善中二,前行用、後行體。然疏皆具揀,令易見耳。
疏「初明離[12]定障」者,二即智障,由上對治故離二障。然禪等雖前已釋,[13]今略要知:禪,即四禪。三昧,即三三昧。三摩鉢底,如疏有五。論三摩跋提,即三摩鉢底之古譯耳。神通,謂五神通。解脫,謂八解脫。經中先彰所成,後「然是」下對後揀劣。論中先略指云「四得勝力,禪等現前」,勝如經等。次重分別云「是中依禪起三昧、三摩跋提、神通、解脫,為教化眾生故、寂滅樂行故。滅定三摩跋提,如是次第。」釋曰:此中論主明得勝力具足三禪,四禪為能起,一[14]一得三昧等,即引生功德禪。二為教化眾生故,即出引生之意,是饒益眾生禪。三寂滅樂行下,即現法樂住禪。然九次第定皆是現法樂住,今從最勝舉其滅定,正是此地之所安住,故疏云「正意在此」。下約於此以辨勝行定散自在,故云勝行耳。
疏「後此地下[15]離智障」者,據此業清淨果,即前雙行果也。[16]前雙行有四:一二行雙無間、二信勝,此二三昧為果;三作大義、四菩提分差別,即業清淨為果。
疏「三依一名[17]說無量義」,即知教旨。後一義多名,是知教詮。論經三名「益意三昧」者,義能澄心故。
疏「此約寄位」者,前六寄凡小,故未過也。
第四得勝行。疏「不起[18]滅定現諸威儀」,即《淨名》第一身子章,前已引竟。然〈十通品〉第十通云「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法滅盡三昧智通,於念念中入一切法滅盡三昧,亦不退菩薩道、不捨菩薩事、不捨大慈大悲心,修習波羅蜜未甞休息。」即動寂無二也。
疏「準大[19]品[20]經未善巧前亦有其喻」者,經云「譬如有人不曉船法,乘船入海沒溺而死。菩薩亦爾,未得方便波羅[21]蜜,入實際海則證實際。」次云「譬如有人善知船法,雖入大海而不沒溺。菩薩亦爾,得方便波羅蜜,雖入實際而不作證。」[22]疏家不斷行中,雖言不染,而示有妻子,即空中方便慧。是觀於空不礙有故。雖然不燒,即有中殊勝行,涉有不迷於空故。唯此經文具斯二言。上下應有而不具者,皆用二句互相攝導,已具二故。如雖示生死得下而住涅槃,即有中殊勝行。下住涅槃得上示生死,即空中方便慧,故義已盡,但文不具耳。
疏「皆順五欲[23]十軍是魔境界」者,約五欲境,即是魔王所緣之境。若將資神及益身等,即分齊境。十軍,已見初會。
疏「即四魔[1]等法」者,老病衰退總是蘊魔。死即死魔。老病之時亦有惑俱,即煩惱魔。而言等者,兼有十魔。不求有生,即不行其因,生必老死故。
疏「此有三」者,無數煩惱不出此三,謂見、愛、無明。又見、愛即利鈍二使,無明兼縛所知,則二障皆縛。「如佛示學[2]二仙」者,如《本行集》,一阿羅[3]羅仙人、二欝頭藍弗仙人。
第八不動地。疏「所以來者」,有二:一約實[4]位、二「又約」下寄位。
疏「言不動」下,二釋名。總引八釋,兼無性、世親釋論,則有十釋。下結不出三義,而《唯識》最具。今初,先舉論:後「謂任運[5]故」下,疏釋,即第九論。二「與本分[6]大同」者,即本論云「報行純熟無相無間,故名不動。」報行純熟,即是功用不動。前地所修,今此位成,名為報熟。空有常行,名為無間,不[7]為空有間故,常在無相觀故。三「而金光明」者,即第三經。先舉經;「但有二義」下,疏釋不言,不為相動,故但二義。「由相於前」下,疏出經意。前常在無相觀,相已不動。此經無相,正思唯修,是常無相故,煩惱不動;得自在故,功用不動。四「攝論」,先舉論;「此則略無煩惱」,是疏釋論。而言略無者,非全無也,或以相用即煩惱故。「無性」下,引彼釋論,當其第一。彼文繁廣,故言「意云」。無性具云「言不動者,謂一切相及一切行,不能動彼心故。第七地中雖一切相所不能動,相不現[8]行故。然不自在任運而轉,有加行故。第八地中任運而轉,不作加行故。是名七八地差別。」次云「世親同此」者,亦七論云「由此地所有諸相及一切行皆不能動,無分別智任運流行。」五「深密」者,即第四經,亦以相行即煩惱也。六「十住論」,亦是第一論。「此即約人」下,疏釋。七「仁王」者,即下卷經。後「上皆」下,疏釋。即常在無相觀,故名等觀。八「下經」,可知。
疏「故所離障[9]亦離」下,三所離障。亦《唯識論》,今當具出論文。論云「八無相中作加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無相觀不任運起。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地中純無相觀,雖恒相續而有加行。由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無功用道故。若得入[10]第八地時便能永斷,彼永斷故得二自在。由斯八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無相作自在愚,令於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攝相土一分故。八地已上,純無漏道任運起故,三界煩惱永不現行,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起,生空智果不違彼故。」釋曰:求無相故名曰加行,令無相觀不任運故。五地觀心劣故,無相觀少。六地觀染淨平等故,無相觀多。七地作加行故。然準護法,於無相中有加行智,體非是障,以善[11]性故。只由所知障令作加行故,說名為加行障也。由此第七有加行故,雖現金等諸相及土,非任運現故以為障。生空智者,謂生空智所引後得智及滅盡定也。《金光明》中詺二愚云「一無相法多用功力無明;二執相自在難可得度無明,餘二可知。」疏但撮要大旨,義已略周。餘如前說。疏「其所證如」,亦《唯識》文。具云「八不增減真如,謂此真如離增減執,不隨染淨有增減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現相現土俱自在故。」以論對疏,廣略可知。此名即《攝論》名,世親釋云「謂於此中雜染減時而無有減,清淨增時而無有增。」無性釋云「法外無用,所以不增。諸法不壞,所以不減。」無性復釋,一同世親。《中邊論》云「由通達此,圓滿證得無生法忍,於諸清淨雜染法中,不見一法有增有減。」上釋不增減。又世親釋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云「於諸相中而得自在,名相自在,隨其所欲即能現前故。於所現土而得自在,如欲令土成金寶等,隨意成故。」釋曰:相約現身,土約器界,故下文中於三世間而辯自在。
疏「故所成行」下,五成行。略[12]有其二,故《莊嚴論》第八云「雖淨佛土而無起作無功用」,即自在義。
疏「及所得」下,六得果。言「定自在等」者,即梁論云「通達無增減法界定自在等,得法身果。」意云等者,等九自在。《金光明經》八地發心得證三昧。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六十八
校注
[0542001] 明【大】,名【甲】 [0542002] 對【大】,對鈔亦可下第二展轉別釋【甲】 [0542003] 作用空者【大】,下【甲】 [0542004] 其【大】,甚【甲】 [0542005] 入【大】,八【甲】 [0542006] 入【大】,人【甲】 [0542007] 先有【大】,〔-〕【甲】 [0542008] 二【大】,三【甲】 [0542009] 止【大】,心【甲】 [0542010] 言【大】,〔-〕【甲】 [0542011] 滅離二我【大】,〔-〕【甲】 [0542012] (故俱…名)八字【大】,〔-〕【甲】 [0543001] 亦是所以【大】,〔-〕【甲】 [0543002] (包含…大)七字【大】,〔-〕【甲】 [0543003] 應【大】,恭【甲】 [0543004] 七轉識【大】,〔-〕【甲】 [0543005] 行修究竟【大】,〔-〕【甲】 [0543006] (與涅…等)九字【大】,〔-〕【甲】 [0543007] 識【大】,實【甲】 [0543008] 第一義【大】,〔-〕【甲】 [0543009] 空空【大】*,〔-〕【甲】* [0543010] 空【大】,〔-〕【甲】 [0543011] 論【大】,經【甲】 [0543012] 彼名空空者【大】,〔-〕【甲】 [0543013] 人【大】,旦【甲】 [0543014] 平等【大】,〔-〕【甲】 [0543015] 於【大】,無【甲】 [0544001] 存【大】,有【甲】 [0544002] 今【大】,今今此地中【甲】 [0544003] 六【大】,一【甲】 [0544004] 故云【大】,今止地中【甲】 [0544005] 離障【大】,〔-〕【甲】 [0544006] 因【大】,四【甲】 [0544007] (能深…者)七字【大】,〔-〕【甲】 [0544008] 起【大】,趣【甲】 [0544009] 他力【大】,〔-〕【甲】 [0544010] 其【大】,具【甲】 [0544011] (有能…者)九字【大】,〔-〕【甲】 [0544012] 風復無四種【大】,〔-〕【甲】 [0544013] (云但…滅)九字【大】,〔-〕【甲】 [0544014] 體【大】,智【甲】 [0545001] 為【大】,分【甲】 [0545002] 謂標釋結【大】,初標二釋三結今初標也【甲】 [0545003] 名【大】,〔-〕【甲】 [0545004] 言【大】,〔-〕【甲】 [0545005] 行【大】,〔-〕【甲】 [0545006] 執【大】,失【甲】 [0545007] 由【大】,當【甲】 [0545008] 滅【大】,滅細滅【甲】 [0545009] 後【大】,〔-〕【甲】 [0545010] 此知【大】,知此【甲】 [0545011] 正【大】,心【甲】 [0545012] 無作【大】,〔-〕【甲】 [0545013] 五【大】,〔-〕【甲】 [0545014] 下【大】,下五【甲】 [0545015] 六地【大】,〔-〕【甲】 [0545016] 行有【大】,〔-〕【甲】 [0545017] 前【大】,於【甲】 [0545018] 攝十為四種【大】,〔-〕【甲】 [0545019] (即護…者)七字【大】,下【甲】 [0545020] 上句【大】,〔-〕【甲】 [0545021] 及身勝因事者【大】,下【甲】 [0545022] 智【大】,智慧【甲】 [0545023] (如五…者)九字【大】,下【甲】 [0545024] 治【大】,〔-〕【甲】 [0545025] (眾會…者)十一字【大】,下【甲】 [0545026] 等者【大】,下【甲】 [0545027] 中隨問善釋者【大】,下【甲】 [0546001] 勝能【大】,〔-〕【甲】 [0546002] 七地【大】,第七【甲】 [0546003] 此十【大】,〔-〕【甲】 [0546004] 二句下【大】,〔-〕【甲】 [0546005] 上下各能【大】,〔-〕【甲】 [0546006] 行此已滿故者【大】,下【甲】 [0546007] 止【大】,心【甲】 [0546008] 二【大】,〔-〕【甲】 [0546009] 四【大】,〔-〕【甲】 [0546010] 疏【大】,疏今初【甲】 [0546011] (一念…者)七字【大】,〔-〕【甲】 [0546012] 等中隨取其一者【大】,下【甲】 [0546013] 有【大】,〔-〕【甲】 [0546014] 通二義者【大】,下【甲】 [0546015] (疏文…知)十三字【大】,〔-〕【甲】 [0546016] 三【大】,三法【甲】 [0546017] 一般若家等者【大】,〔-〕【甲】 [0546018] 下【大】,下五【甲】 [0546019] 釋六【大】,〔-〕【甲】 [0546020] 下【大】,下六【甲】 [0546021] 七【大】,〔-〕【甲】 [0546022] 下【大】,下七【甲】 [0546023] 入【大】,入智【甲】 [0546024] 故【大】,〔-〕【甲】 [0546025] 滿相等者【大】,下【甲】 [0546026] 未名清淨者【大】,下【甲】 [0546027] 以至無功之功【大】,〔-〕【甲】 [0546028] 為雜染【大】,〔-〕【甲】 [0547001] 地【大】,〔-〕【甲】 [0547002] 亦【大】,乃【甲】 [0547003] 疏【大】,疏示現【甲】 [0547004] (此地…者)十一字【大】,下【甲】 [0547005] 次【大】,次譬【甲】 [0547006] (輪王…者)十二字【大】,〔-〕【甲】 [0547007] 可知【大】,〔-〕【甲】 [0547008] 之心【大】,〔-〕【甲】 [0547009] 文【大】,文鈔二文分下開章【甲】 [0547010] 中【大】,遠公下辨所從【甲】 [0547011] 一【大】,初【甲】 [0547012] 定障【大】,〔-〕【甲】 [0547013] 今【大】,令【甲】 [0547014] 一【大】,一起【甲】 [0547015] 離智障者【大】,〔-〕【甲】 [0547016] 前【大】,則【甲】 [0547017] 說無量義【大】,〔-〕【甲】 [0547018] 滅定現諸威儀【大】,下【甲】 [0547019] 品【大】,品下【甲】 [0547020] (經未…者)十字【大】,〔-〕【甲】 [0547021] 蜜【大】,蜜多【甲】 [0547022] 疏【大】,疏四【甲】 [0547023] 十軍是魔境界【大】,〔-〕【甲】 [0548001] 等法【大】,〔-〕【甲】 [0548002] 二仙【大】,〔-〕【甲】 [0548003] 羅【大】,漢【甲】 [0548004] 位【大】,〔-〕【甲】 [0548005] 故【大】,〔-〕【甲】 [0548006] 大同者【大】,下【甲】 [0548007] 為空有間【大】,為有間空【甲】 [0548008] 行【大】,得【甲】 [0548009] 亦離【大】,〔-〕【甲】 [0548010] 第【大】,〔-〕【甲】 [0548011] 性【大】,住【甲】 [0548012] 有【大】,舉【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6 冊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0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