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十一
[16]第四[17]相即門。於中[18]有三:初正釋、次句數、後引證。初中,言「廢己同他」者,是相即義。以上相入,則此彼互存。如兩鏡相照,但約力用交徹明耳。今此約有體無體,故言廢己。廢己,即[19]無己體也。同他,他有體也。亦如事理無礙文中廢波同濕等。攝他同己,即他無體、己有體也。
疏「一多相即混無障礙,解行境別六句同前」者,二句數料揀也。於中,初句結前。含於四句,應云一者一即多;二者多即一;三者亦一即多、亦多即一,合上二故,[20]故三句皆是一多相即;四非一即多、非多即一,亦由一多相即互相奪故,謂由一即多故非多即一、由多即一故非一即多,成俱泯句;五或具前四,以是解境並明照故;六或絕前五,以是行境言亡慮絕[21]故。疏云解行境別,即下二句。然約同一類法,即有一多相望,如一華葉望諸葉等。若約異類,謂華望剎等,例此可知。復應例前亦有四句,謂一者一即一、二者一即一切、三一切即一、四一切即一切。以今但約一華,故略不言。故下結例,該一切法明具四也。或應有六,此四句後有解行境故。復或有六,謂前四句後加一即多一、多即一多故。復應成八,加多一即一、[22]多一即多,以並不出前四句故,故不[23]例耳。多一既爾,大小長短等一一相即例知。然《刊定記》將相即門揀異同體成即德,[24]故云相即。據此,彼相望同體[25]相即,約此體即是一切法故。若爾,則是託事顯法門。今疏正意,但以相即門攝同體成即,同體[26]成但是一即多耳。疏「下云」下,三引證。即〈十住品〉長行文。若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如是一切展轉成,此不退人應為說。」既言展轉成者,[27]即異體異類相望也。〈不思議法品〉云「諸佛知一切佛語即一佛語」,此同類相即也。初〈發心品〉云「以發心故,即與三世一切諸佛體性平等。」乃至云「真實智慧」等者,[28]此顯位上下相即也。七十八[29]經云「彌勒告大眾言:『[30]諸仁者!餘諸菩薩[31]經無量百[32]千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行願,乃能親近諸佛菩薩。此長者子,於一生內則能淨佛剎、則能化眾生、則能以智慧深入法界、則能成就諸波羅蜜、則能增廣一切諸行、則能圓滿一切大願、則能超出一切魔業、則能承事一切善友、則能清淨諸菩薩道、則能具足普賢諸行。』」此則行位皆相即也。又如菩薩曾不分身即遍一切,亦一即多也。
第五祕密隱顯俱成門中,疏文分四:一正釋、二句數、三引證、四喻顯。初中,「華能攝彼」等者,亦躡前起,由上言攝他同己故。若攝他他現,即相入門。若攝他他盡,乃相即門。若攝他他不盡不現,即隱顯門。如前列名中已會。故至相十玄云「猶如十錢,一[1]攝十時,一即[2]名顯,二三至十即名為隱。亦如見此不見彼,彼名隱、此名顯。亦如一人身上,六親[3]互望雖各不同,然各全得,亦不雜亂。由此隱顯體無前後,不相妨礙,名祕密俱成。」[4]疏「顯顯不俱」等者,以顯俱則無隱、隱俱則無顯,故不得[5]具。然隱顯同時,故得俱成。隱顯無礙,故云祕密。
疏「全攝俱泯、存亡俱成」者,二句數料揀。全攝即初二句。此全攝彼,即此顯彼隱,為[6]一句;彼全攝此,即彼顯此隱。為第二句。俱成者,第三句,謂此正攝彼時,不妨彼攝此故,則亦隱亦顯。泯者,即第四句,此攝彼為顯時,即是彼攝此故非顯,則顯泯也。彼[7]攝此為隱時,即[8]是此攝彼故非隱,則隱泯也。故是非隱非顯存者,四句皆成,是解境。亡者,五句並絕,即是行境。言俱成者,[9]總結上六句也。疏「下云東方入正定」下,引證。東方入正受為顯,西方從定起為隱,以此但見入定,不見起故。古十玄亦云「於眼根中入正定即是顯,於色塵中三[10]昧起即是隱。」例上可知。疏「如八日月」等者,四以喻明,即取明處為顯、暗處為隱,而必同時,故云俱成,不同十五日唯顯、月晦日唯隱。又暗處非無明、明處非無暗,但明顯處暗隱、暗顯處明隱,亦得云隱顯俱成。亦如夜摩偈云「十方一切處,皆謂佛在此,或見在人間,或見在天宮。」則見處為顯、不見處為隱,非佛不遍。〈十定品〉云「或見佛身其量七肘,或見佛身其量八肘,或見佛身其量九肘,乃至見佛身不可說不可說[11]佛剎微塵數世界量。」則見七肘時七[12]肘顯,餘量皆隱也。餘[13]顯例然。故彼喻云「譬如月輪,閻浮提人見其形小,而亦不減。月中住者,見其形大而亦不增。」釋曰:見大則大顯小隱,見小則小顯大隱,而不增減,則是祕密俱成。餘一切法,類可知也。摩耶夫人[14]云:「於此一處為菩薩母,三千世界為母亦然。然我此身,非一處住、非多處住。」亦隱顯義。此處為母,此顯彼隱等。非一處住,即是一隱,例有多顯。非多處住,即是多隱,例有一顯。亦是雙奪俱泯之句,非隱非顯祕密之義。然若約智,幻即業用門;約極位成,即德相門。
第六微細相容安立門。[15]於中分二:先正明、後引證。前中「炳然齊現」者,炳然者明也。如瑠璃瓶盛多芥子,隔瓶頓見。然「微細」言,總有三義:一[16]約所含微細,猶如芥瓶,以毛孔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遍毛孔故。以毛據稱性,[17]即如瑠璃之瓶。剎約存相,故如芥子在內。二約能含微細;以一毛一塵即能含故,如下引證。三約難知微細,微塵不大、[18]剎亦不小,而能廣容,即難知義。一能含多,即曰相容。又法法皆爾,故云相容。一多不壞,故云安立。疏「下云於一塵中」下,引證。略引二文,初即晉經。「又於一毛端處有不可說諸如來」者,第十迴向云「一毛孔中悉明見,不思議數無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禮一切世間燈。」即其文也。然此二文,正唯德相。六十八云「一一毛孔內,各現無數剎」等,即業用門。又德雲比丘云:「住微細念佛門,於一毛端處有不可說如來出現,悉至其所而承事。」故通於德相、業用。第九迴向云「彼菩薩於一念[19]中,現一切眾生各不可[20]說念心。」即業用門。十微細趣中,通於德相、業用。然《刊定記》開此微細以成二門,第三名相在德,第九名微細德。而自揀云「此不同前相在之義。彼約別體別德,相望相在;此但當法即具一切,炳然齊著。」若爾,此[21]中一切法,為是法界中有法耶?為一法中別自有耶?若是法界中法,則同相在;若是別有,為示為真?示則復是業用門收,[22]以彼立業用、德相別故,德相之中則無微細。若是真者,何異同時具足相應門耶?故彼自釋微細門云「此門亦可名為普門。七十一中寂靜音海夜神謂善財言:『此解脫者,即是普門,於一事中普見一切諸神變故。』」既言普門,即同同時具足相應門也。若言唯攝同類一切法者,如十微細中,八相之[23]中一一各具餘之七相,豈要同類?況一塵中一切諸法曠然安住。明知相在即是微細,是故古德有相容言。設此不攝,即是相入門中所收,如前已會。故知新立多有相濫。設有小異,皆本門收之,十門即足。
第七因陀羅網境界門。疏文分四:一正釋其相、二以喻釋名、三引文證成、四重以喻顯。今初。一華一塵,以稱性故,能攝一切。餘塵餘法亦皆稱性,何有一法而不攝耶?應以塵對餘[1]塵,以辯重重,欲令易見。且以一塵望餘塵說。謂一塵之內所含諸剎,彼所含剎亦攬塵成,此能成塵亦須稱性,塵既稱性亦須含剎。第二重內所含諸剎亦攬塵成,塵復稱性亦須含剎。第三重塵含第四重剎,第四重塵含第五重剎,重重塵成重重稱性,無窮無盡猶如鏡燈。故下疏文重舉鏡燈以喻帝網,令於常情見近知遠。疏「如天帝」下,以喻釋名。十門唯此從喻受名。若就法立,應名重現無盡門。一珠之內頓現萬象,如一塵內頓現諸法。但是一重一珠現於[2]多珠,方成重重之義。珠皆明淨,如塵稱性。一珠現於多珠,猶如一塵現多剎塵。所現珠影復能現影,如塵內剎塵復現剎,重重影明、重重互現,故至無盡。疏「下文云如因陀羅網世界」者,三引證。即是初地承事願中文云「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廣大無量,麁細亂住倒住正住,若入若行、若[3]來若去,如帝網差別,十方無量種種不同,智皆明了,現前知見。」論釋云「如帝網差別者,即真實義相,意明常稱實理故不可盡。」又〈阿僧祇品〉云「一塵中剎不可說,如一一切皆如是。此不可說諸佛剎,一念碎塵不可說。念念[4]碎塵悉亦然,盡不可說劫恒爾。此塵有剎不可說,此剎為塵說更難」等。〈不思議法品〉云「諸佛有十種知,一切法盡無有餘。」第十云「諸佛知一切法界中如因陀羅網差[5]別,盡無有餘」等,此約德相。若約業用,〈普賢三昧品〉云「佛身所現一切國土,及此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剎,一一剎中有世界海微塵數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塵數普賢菩薩。」此亦重重義。然《刊定記》於此開出第七具足無盡德,謂一一自體皆無窮盡,如水中[6]紋。此不同帝網互在重重,但就當體即具無盡耳。又亦不同微細,微細約一中多法齊現,此約一一即無窮盡。〈妙嚴品〉云「佛身普遍諸大會,充滿法界無窮盡。」又云「其菩提樹,恒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十住頌云「欲具演說一句法,阿僧祇劫無有盡,而令文義各不同,菩薩以此初發心。」六十五說:具足優婆夷,於一小器[7]之中出一切資具飲食等,畢竟無盡,然不減少。彼自釋云:此[8]明體德自在,非約解脫等業用。古德所以不開者,一重無盡,與重重互望無盡同無盡故。若微細頓現,現於法界,法界無盡,故微細亦無盡。縱出生無盡,亦不出法界。若細分別,非無小異,統其大意但取無盡。故依古德,不分為二。疏「亦如」下,四重以喻顯。以重現之理深遠難測,帝網之喻世不見形,故以近事以況遠旨。
第八託事顯法生解門。疏文有三:初正釋、次揀濫、三引證。今初。既言即是無盡法界,明知即是事事無礙。古立[9]第七具足無盡,不異於此。
疏「非是託此別有所表」者,二揀濫,謂揀餘教以事表義。但是一事以表一法,如衣表忍辱,室表慈悲等。今明一事,即法即人、即依即正,具無盡德,從無盡因之所生故。
疏「下文云此華蓋」等者,三引證也。即〈昇兜率天宮品〉中,彼有三段,文含四義。謂初一段,文有十句,明於多因以成多果,謂併列多因[10]復說多果。故經云「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先住兜率宮諸菩薩眾,以從超過三界法所[11]生離諸煩惱行所生、周遍無礙心所生、甚深方便法所生、無量廣大智所生、堅固清淨信所生、增長不思議善根所生,起阿僧祇善巧變化所成就,供養佛心之所現,無作法門之所印。」釋曰:此上併出因也。下云「出過諸天諸供養具供養於佛」者,即說多果也。次八句,一因成一果。經云「以從波羅蜜所生一切寶蓋,於一切佛境界清淨解所生一切華帳,無生法忍所生一切衣,乃至解諸法如夢歡喜心所生佛所住一切寶宮殿。」既以無生忍唯生於衣等,故云一因[12]唯生一果。後有九句,一因成多果。謂但舉無生為因,總生諸果。故經云「無著善根無生善根所生一切寶蓮華雲、一切堅固香雲、一切無邊色華雲」等九雲故,應有多因成一果。攝在初段,謂以多因一一成故,謂共成一蓋、共成一衣等。今約多因成一果時,則隨一衣則是蓋等,以其多因別別所成並在一衣上故,故隨一事即是無盡[1]法界。況此一事皆是稱性,故皆即是無盡法界,但隨一義以名目之。如顯可重圓明[2]之義,即名為寶。若云自在,即稱為王。若為潤益,即名雲等。故金色世界,即是本性彌勒樓閣,即是法門。勝熱婆羅門火聚刀山,即是般若無分別智等。皆其事也。故一一事即具無盡之法故,[3]故立具足無盡之德,不出於此。
第九十世隔法異成門。疏中三:初正釋、次引證、後揀濫。今初。三世區分,名為隔法。而互相在,即是異成。而疏文中但作十世。言「三世各三」等者,取意以立,即〈離世間品〉意。文云「菩薩有十種說三世。何等為十?所謂過去說過[4]去、過去說現在、過去說未來、現在說過去、現在說平等、現在說未來、未來說過去、未來說現在、未來說無盡。又三[5]世一念,[6]總成十世。」上言無盡,即[7]是未來未來,欲彰無窮,故云無盡。現在平等[8]即現在現在,以可目覩,例同過未,故云平等。不言一念,亦名九世攝歸一念,故云十世。然若依舊解,如以五日而為九世,初一二三為過去三世,中二三四為現在三世,後三四五為未來三世。義當正在第三日,前望取二、後望取二,故有五日。成三三世義,似進無九世之體、退過三世之數。今但用三世互為緣起便成九世,不離一念故為十世。謂如因過未而有現在,則現在中已有過未,法從因出,不異因故。餘二因二,例此可知。即《中論.時品》破於執時,立無窮過。今無所執,故以其過成稱性緣起,廣如〈離世間品〉疏文釋之。
[9]疏「以時無別體」下,出十世融通所以。如見華開知是芳春,茂盛結果知是朱夏,凋落為秋,收藏為冬,皆因於物知四時也。
[10]疏「晉[11]經」下,引證。引晉經[12]不釋者,以文顯故。等[13]者,等取次半云「非長亦非短,解脫人所行。」即當今經〈普賢行品〉,如下所引。
[14]疏「普賢行云:過去中未來,未來中現在」等者,等取下半云「三世互相見,一一皆明了。」即同向引晉經偈也。此偈前文復有偈云「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
疏「[15]無量劫即一念,一念即無量[16]劫。」即晉經〈初發心功德品〉。今經云「不可說劫與一念平等,一念與不可說劫平等。」而言等者,等取餘經。若此之類皆可引證。如〈十地品〉第十地云「菩薩知種種入劫智,所謂一[17]劫入多劫、多劫入一劫。」乃至云「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等。
疏「時無別體故不別立以為所依」者,三揀濫也。以《刊定記》不取十世以為玄門。意云:以時是所依體事十中之一。若長劫入短劫等,即相入門耳。若云長劫即短劫,即相即門,故知十世非別玄門。斯亦有理。古意以餘十對有體可得,得為所依,時依法有,無別自體,何能與他為所依耶?又緣外道計時為常,故不存之以為體事。是故依古別立玄門。
第十主伴圓明具德門。疏文分三:初正明、二引證、三重以例釋。今初。「理無孤起」者,即主伴所由。疏「下云此華即有」下,二引證,即十地受位處文。文云「其最後三昧,名受一切智勝職位。此三昧現[18]在前時,有大寶蓮華忽然出現。其華廣大,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下廣歎德竟云「[19]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蓮華,以為眷屬。」[20]即華眷屬。又〈現相品〉中,佛眉間出勝音菩薩,與無量諸眷屬俱[21]時而出,即[22]人眷屬。佛放眉間光明,無量百千億光明以為眷屬,即光明眷屬。又法界修多羅,以佛剎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即法眷屬。故隨一一皆有眷屬。若以餘經望此,但為眷屬,不為主伴。今言眷屬者,約當經中事以為眷屬,眷屬即伴,故證主伴。[23]疏「又如一方為主」下,亦是義引經文約方明主伴,如此方法慧菩薩說十住時,餘方菩薩皆悉來證言:「我等佛所亦說此法,文句義理與此無別。」即主伴義。
疏「是故主主伴伴」下,三重以例釋。謂此方法慧為主[24]之時,不得為伴;十方法慧為伴之時,不得為主。故此為主時,不得與彼為主相見;彼為主時,此須為伴,故亦不得見此為主。故云「主主伴伴各不相見」。言「主伴伴主[25]則得相見」者,此方為主,與彼方為伴相見;此方為伴,即與彼方為主相見。若主伴義成,則圓明具德。餘如《教跡鈔》說。
疏「舉華既爾」下,第三結例成益。於中二:先舉一例餘、後結勸修益。前中,文有四節:初以華例事、二以事例餘所依、三以所依例能依門、四結成重重以至無盡。今初,又二:先正[26]明。以華事例於餘事,故云舉華既爾,一塵等事亦然。後「如此事華既帶同時」下,類結成門。謂上廣說十門唯約事說,謂華事上[1]說一切事同時具足,事廣狹無礙、事一多[2]相容、事一多相即乃[3]至主伴,故[4]云「此事華既帶同時[5]具足等十義」。[6]後「而此事等具餘教等十門」者,謂事上有教義同時具足,教義廣狹、教義一多、教義相即,乃至教義主伴,[7]復為二十[8]也。一境智同時具足,廣狹相容乃至主伴,復為三十也。三行位同時具足,廣狹乃至主伴,復為四十。四因果同時具足[9]相應等,復為五十。五依正、六體用、七人法、八逆順、九感應,各有同時等,添為百門。故云「而此事等具餘教等十門則為百門」。
疏「事法既爾」下,第二以事所依,例餘所依[10]教等九。謂事法既有百門,二教義為百門、三境智為百門,乃至感應[11]皆具百門,故有千門。
疏「如教義等有此千門」下,第三以所依法,例能依[12]玄門,亦成千門。謂前以所依體事為首,今以能依玄門為首。謂同時門中,具[13]同時教義、同時事理、同時境智,[14]乃至同時感應,[15]故有十門。同時門中具廣狹等。其廣狹等,有[16]廣狹教義等,故成百門。二廣狹具百,例同時[17]耳。三相[18]容門具百、四相即門具百,乃至第十主伴門具百,故成千門。然其後千不異前千,但互舉為首而成異耳。又前分總別,則同時門中具下九門,下之九門不具同時。今約不相離說,故得九門例[19]前同時亦具九門,[20]成二千門。
疏「若重重取之亦至無盡」者,四結成無盡。言重重取者,謂如初一門中具十,十中取一,此一亦須具十具百具千,以不相離故。如一既爾,千門各十,[21]義類亦然,則具十千。十千之中隨取其一,亦具十千。如一千錢共為緣起,一錢為首,則具一千,餘亦如是,則有千千。千千之中隨取其一,亦具千千,故至無盡。又重重者,一事之中有多事故,一境之中亦有多境,一智之中復有多智等,更相涉入,亦無盡也。
疏「於此十門」下,第二結勸修益。以是[22]德相無盡法門,唯普眼境界上智能入,故當勤修,必成大益。
第二德用所因。疏文分三:初問答總明、二「初唯心」下隨門別釋。三「由上十因」下總結所屬。初中[23]有四:一標舉章門、二「問有何因緣」下假問生起、三「答因廣難陳」下列數總答、四「十中隨一」下總相會通。於中有三:初總標功能。次「十中前六」下料揀差別,謂前十玄門則通德相業用,今出所以,則有通局耳。三從「[24]前之十門」下,會通德用,遮其異釋。謂由《刊定記》別立德相、業用二種十玄,故今通之,明但一重,自含德用,不須分二。於中有二:先別明、後結成。前中亦二:先以互通釋非兩別、後通染淨辨二雙融。今初,先兩句標、後「約佛」下釋。謂佛體上之用,即德相故。如有音聲詞辯之用,即[25]是德者相故。若令眾生見於即入無有障礙,故相名用。
疏「即用之相」下,第二會通染淨[26]辯二雙融。亦由《刊[27]定》立二別,云「德相純淨,業用通染。」即令眾生作佛身等,故通染也。今明在佛德相,染淨[28]二相皆盡而現染用,舉用同體故。師子座中頓現眾生居處屋宅,德相豈不能現染眾生耶?相若不現,何有微細門[29]也。微細頓現一切染淨,但現而常虛,如鏡中像,故云雙融耳。又相作相入,彼德相所無。今明法爾常入,常能作故。如〈十定品〉山間山上日影喻中,雖能互照,或說日影出七山間、或說日影入七山間。如此出入,[30]即湛然不動常入出矣。豈要對機方有入耶?相作即是相即之義,義如前會。
疏「故相及用不分兩別」下,第二結成也。非是德用二義不分,但不別立二種十玄,唯一十玄通德用耳。
疏「如大海水舉體成波」者,心能變境,境須似心。心既無礙,境亦無礙。況真心所現,揀異妄心,真法具德,故能即入重重無礙。言舉體者,全真成妄也。
疏「[31]法無定性」等者,文中有三:初約大小正釋、次引證、三例釋餘法。今初也。疏「有何難哉」者,以小塵有大却如太虛,廣剎有小却如小塵。[32]廣大之塵含於小剎,故無難也。
疏「舊經十住品」者,二引證也。所以引舊經者,以文顯故。今經云「無量無數輪圍山,欲悉令入毛孔中,如其大小皆得知,菩薩以[33]是初發心。」若[34]依當經,則無定性[35]之理,義非顯著。豈如[36]晉經「欲知至大有小相」耶?
疏「一非定一」下,三例釋餘法。言「中邊」者,乃有二義:一邊方中土,此則事事無礙,如〈名號品〉「極輪圍邊,有四天下,亦有十方。」則[37]知邊非邊矣。遞相圍遶故,中亦是邊,明是事事無礙也。若云中道者,二行不同,中邊相即,亦是事事無礙,亦通事理無礙耳。「延促」者,一念為促,長劫為延,即念劫[1]圓融也。「靜亂」者,入定出定二行別故。由無定相亦得相即,亦如東方入正定、西方從定[2]起,尤是事事無礙也。
疏「三緣起相由[3]者」,疏文有三:初總、次別、後結。今初,又三:初總彰多門,謂[4]大緣起者,揀於內外染淨一事緣起也。如外水土人[5]工時節為緣,則有芽起。內無明行等為緣,有識等起。今則不然,總收法界為一緣起,故云大也。又即一緣起具多義門,全同法界,即大緣起。不同三乘,但明因緣生法無性而已。疏「約就圓宗」下,二標舉章門。疏「謂緣起法」下,三彰十所以。
疏「一諸緣各異義」下,第二別釋也。十門之中,初三是本、後七從生。謂四五六從初門生,七八及九從第二生,其第十門從第三生,第三但合前二門故唯生一門。就初三門,初一是異體門、二即同體門、三即同異合明。所以有同異體者,以諸緣起門內有二義故。一不相由義,謂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緣是。二相由義,如待緣等是也。初即[6]異體門,後即[7]同體門。若爾,何以初異體門中云諸緣各別不相雜亂,第二同體門中云互相遍應方成緣起?釋曰:謂要由各異,方得待緣。要由遍應,方自具德耳。所以前之二門各生三者,[8]有三義故。一互相依持,有力無力故;二互相形奪,有體無體故;三體用雙融,無前後故。已知大意。
次正釋文。第一門即異體門。於中有四:初正釋;次「若雜亂」下反成;三「此則諸緣」下結示;四「文云」下引證,[9]即〈光明覺品〉。更下半云「如是二俱捨,普入佛功德。」上半即相成並立義,下半形奪兩亡義。今非下半[10]形奪之義,故不引之。然由相成,方各有體。
疏「二互遍相資義」,即同體門。文中亦四:初正釋、言「[11]則具多箇一」者,如十錢為緣,一錢當體自是本一,應二之時乃詺初一,以為二一。應三為三一,乃至應十為十一,故有多一。
疏「若此一緣不具多一,則資應不遍不成緣起」者,第二反成也。若無十一,本一不能應餘九故。
疏「此則一一各具一切」者,第三例餘[12]也。一既有十,二三四等亦各有十,故云一一各具[13]一切,如十錢為喻。其法界差別無盡法中各各遍應,故隨一一各具法界差別法也。
疏「[14]下文云」下,第四引證,即〈忉利[15]宮中偈讚品〉真實慧菩薩偈文下半云「諸法無所依,但從和合起。」此證第三門義,故今但引上半。
疏「三俱存無礙義」等者,雙融同異也。文中亦四:一正釋。二「是故唯一多一自在」下,句數料揀。於中[16]有二:先總明。欲多常多、欲一常一,故云自在。二「一或舉體全住」下,別釋。初二句可知。三「或俱存」者,俱存住自及遍應也,亦俱存唯一及多一也。四「雙泯」者,即第四句,由俱存則相即奪故住一,即遍應非住一也。遍應即住一,非遍應也。五「或總合」者,合前四句為解境故。六「或全離」者,全離前五,成行境故。三「文云[17]諸法」下,引證。如前已引,意取和合起義。四「此上」下,總結三門大旨。
疏「四異體相入義」等者。疏文有五:一總釋、二引證、三反成、四結成正義、五別示其相。今初。「遞相依持」者,以是緣起一多等,非定性一多等故。
疏「如論云因不生緣生故」等者,二引證也。然論有二意。一顯無生之義,則上句以緣破[18]自。《中論》云「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若有自性,不合假眾緣。既假眾緣,則自性應在緣中,緣中求自性,不可得故,無自性生,下句,以自破緣,故云「緣不生,自因生故」。謂若他生,則但有緣,即應能生,不合假於自因。今假於因,明非他生也。上來顯無生之義耳。二者顯緣起義。因不生者,因全無力。緣生故者,緣全有力。下句例知。今正用此意證成上義。
疏「若各唯」下,三反成上義,亦是解妨。謂有問言:因緣各自不生,和合共力有生,復有何過?斯即立共生義,故先通云:若爾則有多果過。釋云:一一各生故。如穀子為因,水土人工時節是緣,應生五果,謂穀芽水芽土芽等,故云多果。次有問言:若爾,總皆無力,合而能生,復有何過?此亦立共生義,故復通云:有無果過,謂金石火等於芽無力,不能生芽。水土穀等於芽無力,安能生芽?故同火等非緣,不能生果。云無果過也。
疏「是故緣起」下,四結成正義。謂既全有力、全無力緣起不成,要一有力、一無力緣起方成。疏「如闕一緣」下,指事[19]別明也。如無一即無[20]二三等,亦如無柱即無梁無[21]椽等。以闕一事,餘皆不成舍等緣故。言「餘亦如是」者,若無二,亦無一無三等。若無三,亦無一二等。乃至若無十,亦無一二等。若無梁亦無柱等,隨舉一法闕緣不成。今法界中隨闕一事,一切法界不成緣起也。
疏「是故一能持多」下,第五別示其相。於中有三:初明以一望多、二例多望一、三結成句數。初中復二:先明一持多依、後例多持一依。今初,又二:先正明依持之義、後「由一有力必不與多」下釋成。亦通妨難。恐有難云:一之與多,俱有有力、無力二義,云何一能攝多?故此通云:由二有力與二無力必不俱故。以能為緣邊,即是有力,要對所起是無力故。思之。
疏「如一持多依」下,二例多持一依也。[1]多是能起,能為緣故。一是所起,是所成故。
疏「如一望多有依有持」下,第二例多望一也。於中有二:先結前,即是舉於能例;二「多望」下生後,即是正釋。問:[2]既前門之中,先明一持多依、後例多持一依,義已圓足。何得更有此多望一耶?答:此有深旨。謂前一望多中,一為持邊,一能攝多;一為依邊,一能入多。雖復多上有持,但取一為能入,[3]是故並屬一望於多。所以疏文欲釋[4]後段多望於一,先結前段云「如一望多有依有持」等。有依者,即前多持,故成[5]一依也。有持者,即前一有力,為多依故。言「全力」者,成上一持。言「無力」者,成上一依。言「常含多在已中」者,一有力為持,能攝多故。言「潛入已在多中」者,一無力為依,便入多故。故此二句皆屬一望多也。
疏「多望於一當知亦爾」者,二生後正釋也。若總釋者,但改前「一」字為「多」字、「多」字為「一」字,則義自現。如恐不曉,更為具作,應云多能持一,多是有力,能持於一。一依於多,一是無力,潛入多內。由多有力,必不與一有力俱,是故無有多而不攝一也。由一無力,必不與多無力俱,是故無有一而不入多也。如多持一依既爾,一持多依亦然。反上思之,是則能攝亦是多,能入亦是多。雖多攝一即是一入多,然名多[6]持多攝[7]耳。雖多入一即是一攝多,而名多入耳。則前之二門攝入皆屬一,後之二門攝入皆屬多,則二義天隔,非繁重也。
疏「俱存雙泯」下,三結成句數。謂上一攝多是第一句;多攝一是第二句;俱存即第三句,[8]謂一攝一入時,即多攝多入故;雙泯者即第四句,謂一攝一入即多攝多入故,便一攝一入泯;多攝多入即一攝一入故,則多攝多入泯。故云雙泯。對前別明二句,則有四句,亦可成六。[9]五俱照前四,成解境故。六頓絕前五,成行境故。
疏「五異體相即[10]義」者,此中但即,與前入異,文勢大同。五段之文,唯闕引證耳。於中有四:一立理略明、二反顯前理、三結成正義、四別示其相。今初。為能起邊即是有體,為所起邊即是無體。如云從緣生法,是法即空。意取所生空也,空即無體義。言形奪者,以能起之緣,形對所起,奪彼所起令無體也。
疏「若闕一緣餘不成起,故緣義則壞」者,二反顯前理成有體義也。如無一緣,二三四等皆不成故,則知一有體也。
疏「得此一緣」下,三結成正義。既[11]然一切[12]全由[13]於一,故一有體也。
疏「是故一緣是能起」下,四別示其相。於中有三:初明一望多、次[14]則多望一、後結成句數。今初亦二:先明一有體、後例多有體。前中文二:先正明,可知;後「由一有體不得與多有體俱」下,釋成。亦是解妨。謂有難言:一之與多俱有有體無體二義,云何獨言一有體耶?故今通云:由有無[15]二義不得並故。今一為能起邊,多[16]為所起故。若不爾者,能所不成,緣起亦壞。言「是故無有不多之一」者,此一即是多故。「無有不一之多」者,此多即是一故。問:一不即多,有何過耶?答:有二過故。一不成多過,謂一既不成多,餘亦不成多故。如一不成十,二三四等亦不成十,故無十過。二[17]多不成一過,謂若一不成十,此十即不成[18]一。由十不成故,一義亦不成。以無於十,是誰一故。一不即多成過既爾,多不即一成過亦然。又若不相即,緣起門中空有二義即不成立,便有自性斷滅等過故。
疏「一多既爾,多一亦然,反上[19]可知」者,反上一有體,却為一無體。多無體,却為多有體。更無別義。
疏「如一望多」下,第二例多望一也。於中亦二:先結前,即是舉於能例,大意全同前相入門也,但即入別耳。言「有體無體」者,有體即前一是能起,故有體也。無體者,即前舉例中多一亦然,明一無體也。「[20]故能攝他同己」者,成上一有體,攝他多也。即前無有不[21]一之多耳。「廢己同他」者,成前一無體也。故廢[1]己一同他多也,[2]即前無有不多之一耳。雖有有體無體二義,皆屬一望於多,故云「攝[3]他[4]同己、廢己同他」。
疏「多望於一」下,二生後正例。全同前門,但改一為多、改多為一耳。若結,應云:攝他一同多己、廢多己同一他耳。前一望於多,攝[5]之與廢皆是一也。此中多望於一,攝廢皆是多。則二義懸隔矣。餘如相入門,思之。
疏「俱存雙泯」者,第三結成句數。俱存,謂正一攝他同己、廢己同他時,即是多攝一同己、廢己同一也。雙泯者,以一望於多二義,即是多望於一二義故,則一望於多二義泯矣。多望於一二義,即是一望於多二義故,則多望於一二義泯也。旨不異前,故令思之。
疏「六體用雙融義」等者,文中有三:初立理略釋。次「是故圓通」下,開章別釋成六句故。初一以體就用;二以用就體;三體用雙存;四體用雙泯,以體用交徹、形奪兩亡即入同源,故圓融一味;五成解境、六成行境,並顯,可知。疏「此上三門」等者,後結所屬也。
疏「七同體相入義」等者,釋中有三:初別釋同體義、二雙釋即入所以、三正解此門。今初。言「謂前一緣」[6]者,即指前第二門。以第二是[7]此門本同體門,故如一本自是一,[8]則為本一。應二為二一,應三為三一等,只是一箇一,對他成多。亦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望兄為弟、望弟為兄等,同一人體而有多名。今本一如一人,多一如諸名也。
疏「又由此一緣」下,二雙釋即入二義所以。謂同體即入由異體成,異體相入故令同體相入,異體相即故令同體相即。此有二義:一若直說者,如異體二即是本一,其同體二,豈非即本一耶?異體三即本一,則同體上三亦本一矣。正是今意。二者本一自與多一互為緣起,例同異體相由故耳。次疏具之。
疏「先明相入」者,三正釋此門也。此亦有二:初明一望於多、後「餘義」下例多望於一。前中亦二:先明一有力多無力。言「一能攝多多便入一」者,多即餘九,[9]一即本一也。
疏「一入多攝,反上應知」者,二例多一有力,本一無力也。以由我多一,方詺本一。為本一故,故多一有力,便攝本一,本一入多一也。
疏「餘義餘句」下,二例多望於一也。亦全同前異體相入門中。言餘義者,謂上明本一望多一,有持有依、全力無力,故能常含多一在己一中、潛入本一在多一中,無有障礙。今明多一望[10]於本一,亦有全力無力,故能常含本一在多一中、潛入多一在本一內,亦無障礙。故云餘義也。言餘句者,即俱存、雙泯、四句六句,例前異體故不繁說。
疏「八同體相即義」等者,疏文亦二:先明以一望多、後「餘義」下例多望一。前中亦二:先明本一有體、後例多一有體。今初又二:先言「亦有有體無體之義」者,總出所以。亦同異體[11]門,能成有體,所成無體也。後「以多一無體」下,正釋本一有體,在文可[12]思。
疏「如一有多空既爾」下,二例多一有體也。由有多一,方詺本一為本一,故多一有體、本一無體也。多一有體故能攝本一,本一無體潛入多一也。
疏「餘義」下,第二例多一望本一也。謂上本一有有體無體,故能攝多一同己、廢本一同他,同時無礙。今多一望本一,亦有有體無體,能攝本一同己、廢多一同他,同時無礙。全例前異體中[13]文,故云餘義也。餘句者,亦即俱存、雙泯、四句六句耳。
疏「九俱融無礙」等者,疏文亦二:先正釋本門、後「此上」下結前三門所出。前中,言「亦同前」者,同前異體門也,即前第六門也。尋前第六,於義分明,但有同體與前別耳。恐不曉者,今當具說。謂同體緣起法中,力用交涉全體融合,[14]方成緣起。是故圓融亦有六句:一以體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則唯有同體相入,無相即義。二以用無不體,故舉用全體,則[15]唯同體相即,無相入義。三歸體之用不礙用,全用之體不失體,是則無礙雙存、亦[16]即亦[17]入,自在俱現。四全用之體體泯,全體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圓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同體,緣起無礙俱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冥同性海。故云「準前應知」。
疏「十同異圓滿」等者,疏文有三:此上一句標名、次「謂以前」下別釋、後「此第十」下結屬引證。今初。謂前來異體四門、同體四門,及第三同異俱存,並不出同異。[18]今合一處,不偏一門,故云圓滿。二別釋中,具足十玄。今初。從以前九至具足也,即同時具足相應門。言「多種義門」者,有本有末、有同有異、有入有即、四句六句等。合前九門為同時門也。以是總故,隨闕一義緣起不成。故下之九門,各先釋義、後結屬[1]矣。
疏「由住一遍應故,有廣狹自在門」者,即前本門第二門也。住一故狹,遍應故廣。言「就體就用」者,就體故相即,就用故相入,並通同體異體[2]二門。
疏「由異體相容」者,即別取前第四異體相入門中一半之義。然入通能入所入,多就能說。容亦有能容所容,亦就能說。然所入即是能容,所容即是能入。今微細門,但取容義,不取入義,故云一半。疏「異體相即具隱顯門」等者,釋此隱顯,疏有三重。此即初也。若爾,相即應同隱顯耶?答:上來九門,但有即入同異四義,用斯四義以成十玄故。一義中容有多義,此中由此即彼,故此隱彼顯。由彼即此,故彼隱[3]而此顯。由相即故成隱顯義。成門已竟,義則不同。謂相即要此彼合一,隱顯則彼此皆存。如東方入定,定身在東;西方定起,起身在西,故二不泯。況[4]具下二義,尤異相即也。疏「又就用」下,第二番釋隱顯也。謂正論入門,即義如虛空故。謂若更存即,則入義不成。謂即則泯一、入則[5]存二,義不壞故。正即無入,例上可知。
疏「又由異門」下,第三番釋隱顯義。由同異二體義乖,故二門不得並立,事須隱顯,可知。疏「又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6]故具帝網門」者,同體相入,一中已含於多,而更入於異體,故有重重之義。同體相入,如[7]一[8]鏡已含多影,更入異體,如含影之鏡更入餘鏡,故有重重無盡義也。餘門可知。
疏「此第十」下,三結屬引證,先結屬、後引證。今初。由第三本門之中融同異故,今則近融前六門,則異體中三門與同體三門相成。無異體,同體不成;無同體,異體不成,故六門相成。後之七門從前三生,前三融故,後七必融,故十門一揆也。例前第三,融通亦有六句:一或舉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舉體全同,亦具入即俱。三或具同異,雙現無二體故。四或雙非同異,以相奪俱盡故,謂同即異故非同,異即同故非異。五或具四,為解境故。六或絕前五,成行境故。故約智顯理,諸門不同。廢智忘筌,一切叵說。說與不說無礙難思,沒同果海,唯[9]言亡遣照,庶幾玄趣耳。
疏「故下文云」下,引證。略引二文:一即〈十忍品〉。二「又云」下,〈光明覺品〉。然所引文乃是總意,由第十門義是總故。
疏「上來緣起」下,第三總結。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10]十一
校注
[0078016] 不分卷【乙】 [0078017] 相即門【大】,諸法相即自在門【乙】 [0078018] 有【大】,〔-〕【乙】 [0078019] 無己【大】,己無【甲】【乙】 [0078020] 故【大】,此之【乙】 [0078021] 故【大】,故故【乙】 [0078022] 多一【大】,一多【甲】【乙】 [0078023] 例【大】,列【乙】 [0078024] 故【大】,〔-〕【乙】 [0078025] 相【大】,成【乙】 [0078026] 成【大】,成即【乙】 [0078027] 即【大】,〔-〕【乙】 [0078028] 此【大】,此則【乙】 [0078029] 經云【大】,〔-〕【乙】 [0078030] 諸仁者【大】,〔-〕【乙】 [0078031] 經【大】,經於【乙】 [0078032] 千【大】,千萬【乙】 [0079001] 攝【大】,即【乙】 [0079002] 名【大】,〔-〕【乙】 [0079003] 互【大】,所【乙】 [0079004] 疏【大】,言【乙】 [0079005] 具【大】,俱【乙】 [0079006] 一【大】,第一【乙】 [0079007] 攝此【大】,為此攝【乙】 [0079008] 是此攝彼【大】,能攝此【乙】 [0079009] 總【大】,雙【甲】 [0079010] 昧【CB】【乙】,味【大】 [0079011] 佛剎微塵數【大】,大千【乙】 [0079012] 肘【大】,肘為【乙】 [0079013] 顯【大】,類【甲】 [0079014] 云【大】,〔-〕【乙】 [0079015] 於中【大】,〔-〕【乙】 [0079016] 約【大】,〔-〕【乙】 [0079017] 即【大】,却【乙】 [0079018] 剎亦【大】,而剎【乙】 [0079019] 中【大】,心中【乙】 [0079020] 說【大】,說不可說劫【乙】 [0079021] 中【大】*,〔-〕【乙】* [0079022] (以彼…故)九字【大】,〔-〕【乙】 [0079023] 中【大】,內【乙】 [0080001] 塵【大】,〔-〕【乙】 [0080002] 多【大】,諸【乙】 [0080003] 來若【大】,〔-〕【乙】 [0080004] 碎塵【大】,所碎【乙】 [0080005] 別【大】,別事【乙】 [0080006] 紋【大】,文【乙】 [0080007] 之【大】,〔-〕【乙】 [0080008] 明【大】,〔-〕【乙】 [0080009] 第七【大】,〔-〕【乙】 [0080010] 復【大】,後【乙】 [0080011] 生【大】,〔-〕【乙】 [0080012] 唯生【大】,〔-〕【乙】 [0081001] 法界【大】,〔-〕【乙】 [0081002] 之義【大】,〔-〕【乙】 [0081003] 故【大】,〔-〕【乙】 [0081004] 去【大】,去世【乙】 [0081005] 世【大】,世說【乙】 [0081006] 總成十世【大】,〔-〕【乙】 [0081007] 是【大】,〔-〕【乙】 [0081008] 即【大】,即是【乙】 [0081009] 疏【大】,〔-〕【乙】 [0081010] 疏【大】,疏是故【乙】 [0081011] 經【大】,經云【乙】 [0081012] 不釋【大】,〔-〕【乙】 [0081013] 者等【大】,〔-〕【乙】 [0081014] 疏【大】*,言【乙】* [0081015] 無【大】,又云無【乙】 [0081016] 劫【大】,劫等者【乙】 [0081017] 劫【CB】【乙】,切【大】 [0081018] 在【大】,〔-〕【乙】 [0081019] 有【大】*,〔-〕【乙】* [0081020] 即華眷屬【大】,〔-〕【乙】 [0081021] 時而【大】,〔-〕【乙】 [0081022] 人【CB】【甲】【乙】,入【大】 [0081023] 疏【大】,〔-〕【乙】 [0081024] 之【大】*,〔-〕【乙】* [0081025] 則得相見【大】,圓明具德【乙】 [0081026] 明【大】,〔-〕【乙】 [0082001] 說【大】*,〔-〕【乙】* [0082002] 相容事一多【大】,事【乙】 [0082003] 至【大】,至事【乙】 [0082004] 云【大】,云如【乙】 [0082005] 具足【大】,〔-〕【乙】 [0082006] 後【大】,言【乙】 [0082007] 復【大】*,〔-〕【乙】* [0082008] 也【大】*,〔-〕【乙】* [0082009] 相應【大】,〔-〕【乙】 [0082010] 教等九【大】,〔-〕【乙】 [0082011] 皆【大】*,〔-〕【乙】* [0082012] 玄【大】,〔-〕【乙】 [0082013] 同時【大】,〔-〕【乙】 [0082014] 乃至同時【大】,同時乃至【乙】 [0082015] 故【大】,同時故【乙】 [0082016] 廣狹教義【大】,教義廣狹【乙】 [0082017] 耳【大】,門【乙】 [0082018] 容【大】,入【乙】 [0082019] 前【大】,於【乙】 [0082020] 成二千門【大】,〔-〕【乙】 [0082021] 義類【大】,〔-〕【乙】 [0082022] 德相【大】,具德【乙】 [0082023] 有【大】*,〔-〕【乙】* [0082024] 前之【CB】【乙】,前【大】 [0082025] 是【大】,〔-〕【乙】 [0082026] 辯【大】,辨【乙】 [0082027] 定【大】,定記【乙】 [0082028] 二【大】,〔-〕【乙】 [0082029] 也【大】,耶【乙】 [0082030] 即【大】*,則【乙】* [0082031] 法【大】,二【乙】 [0082032] 廣大之【大】,乃成大【乙】 [0082033] 是【大】,此【乙】 [0082034] 依當經【大】,〔-〕【乙】 [0082035] 之理義【大】,義理【乙】 [0082036] 晉經欲知【大】,〔-〕【乙】 [0082037] 知【大】,〔-〕【乙】 [0083001] 圓【大】,〔-〕【乙】 [0083002] 起【大】,起等【乙】 [0083003] 者【大】,中【乙】 [0083004] 大【大】,大法界中【乙】 [0083005] 工【大】*,功【乙】* [0083006] 異【大】,同【乙】 [0083007] 同【大】,異【乙】 [0083008] 有三義故【大】,〔-〕【乙】 [0083009] 即【大】,即是【乙】 [0083010] 形奪【大】,〔-〕【乙】 [0083011] 則【大】*,即【乙】* [0083012] 也【大】,也如【乙】 [0083013] 一切【大】,〔-〕【乙】 [0083014] 下文云下【CB】,文云下【大】,下文云【乙】 [0083015] 宮中【大】,天空【乙】 [0083016] 有二【大】,〔-〕【乙】 [0083017] 諸法【大】,〔-〕【乙】 [0083018] 自【大】,自如【乙】,因【校異-乙】 [0083019] 別【大】,〔-〕【乙】 [0083020] 二【大】,二無【乙】 [0083021] 椽【大】,緣【甲】【乙】 [0084001] 多【大】,是則多【乙】 [0084002] 既【大】,〔-〕【乙】 [0084003] 是【大】*,〔-〕【乙】* [0084004] 後段【大】,〔-〕【乙】 [0084005] 一【大】,〔-〕【乙】 [0084006] 持多【大】,〔-〕【乙】 [0084007] 耳【大】,〔-〕【乙】 [0084008] 謂【大】,謂即【乙】 [0084009] 五【大】,五六【乙】 [0084010] 義【大】,等【乙】 [0084011] 然【大】,〔-〕【乙】 [0084012] 全【大】,〔-〕【乙】 [0084013] 於【大】,〔-〕【乙】 [0084014] 則【大】,例【乙】 [0084015] 二【大】*,〔-〕【乙】* [0084016] 為【大】,必是【乙】 [0084017] 多【大】,〔-〕【乙】 [0084018] 一【大】,〔-〕【乙】 [0084019] 可知【大】,思之【乙】 [0084020] 故【大】,〔-〕【乙】 [0084021] 一之多【大】,多之一【乙】 [0085001] 己一【大】,一己【乙】 [0085002] (即前…耳)九字【大】,〔-〕【乙】 [0085003] 他【大】*,多【乙】* [0085004] 同己廢己【大】,〔-〕【乙】 [0085005] 之與【大】,〔-〕【乙】 [0085006] 者【大】,等者【乙】 [0085007] 此門【大】,〔-〕【乙】 [0085008] 則【大】,〔-〕【乙】 [0085009] 一【大】,一一【乙】 [0085010] 於【大】*,〔-〕【乙】* [0085011] 門【大】,門中【乙】 [0085012] 思【大】,思之【乙】 [0085013] 文【大】,〔-〕【乙】 [0085014] 方【大】,力【甲】【乙】 [0085015] 唯【大】,唯有【乙】 [0085016] 即【大】,〔-〕【乙】 [0085017] 入【大】,入亦即【乙】 [0085018] 今合【大】,合居【乙】 [0086001] 矣疏【大】,言【乙】 [0086002] 二門疏【大】,〔-〕【乙】 [0086003] 而【大】*,〔-〕【乙】* [0086004] 具【大】,真【甲】【乙】 [0086005] 存【大】,〔-〕【乙】 [0086006] 故【大】,〔-〕【乙】 [0086007] 一【大】,〔-〕【乙】 [0086008] 鏡【大】,錢【甲】 [0086009] 言亡【大】,亡言【乙】 [0086010] 十一【大】,三下【乙】,乙本奧書曰右為令法久住利益眾生所令開版也庸醫法橋理覺正慶第一曆壬申林鐘十四日權律師自覺書【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6 冊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0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