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華嚴經疏注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一(入第四十三經下卷)

△二證入諸法用文四初明證入十句

佛子菩薩摩訶薩入如是大威德三昧智輪

初句明能證之定三昧智輪尚順梵語若正應云智輪三昧因定最勝名大威德次顯所證法謂證佛果法初總明

則能證得一切佛法

無為果為證有為果曰得餘八句別

則能趣入一切佛法

趣入釋證

則能成就

成就釋得

則能圓滿

圓滿通二

則能積集

積集約因圓

則能清淨

清淨謂障盡

則能安住

定能安住

則能了達

慧能了達

與一切法自性相應

定慧兩亡則自性相應為證入也

△二明離證相

而此菩薩摩訶薩不作是念(至)若干趣向若干境界

以無念方證故尚不念無礙慧境況所證法有若干耶

△三徵

何以故

徵意有三一何以證而無念耶二何以一定得多果耶三何以因定得果法耶

△四釋二初略別釋答前三徵

菩薩三昧如是體性

一體性離念故

如是無邊

二定體雖一用無邊故

如是殊勝故

三以殊勝故因得果法

△二廣以通釋謂文廣義通通明上三句於中分二初總標

此三昧種種境界

境是定之所緣

種種威力

威力是定之用

種種深入

深入是定證契三皆定體皆言種種故上云無邊具三又多故云殊勝

△二別顯

所謂

有二十八句句句皆有上之三義

入不可說智門

入即前深入義不可說者即無邊義智門即境界義知智在說說為智門餘句或有闕無邊義蓋文略耳

入離分別諸莊嚴

入功德智慧不二之莊嚴

入無邊殊勝波羅蜜(至)那由他不可說廣大智

可知

入見無邊佛勝妙藏

入不空如來藏

入於境界不休息

悲智之境觀度無休

入清淨信解助道法(至)入知一切諸佛心

△三普德無盡四初正顯無盡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及佛境界莊嚴前際

謂非唯上列諸用又能念念入多三昧亦不能盡

△二徵

何以故

徵意云既念念入多何以不盡

△三釋文有十句

知一切法究竟無盡故

釋意云此三昧緣境究竟無盡故上總下別

知一切佛剎無邊故(至)知一切幻心所緣法無量故

△四喻況於中有其三喻喻前無盡各有喻合前二合中復加徵釋初如意隨求喻

佛子如如意珠隨有所求(至)而珠勢力終不匱止

喻定心隨應出法無盡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不匱不息何以故

徵意云何以出法不盡不匱息耶

菩薩摩訶薩成就普賢(至)猶如影像無增減故

釋意云了多幻境皆同影像緣至則生何有盡耶體無增減何有匱息耶

△二生心各別喻

佛子譬如凡夫各別生心(至)相續不絕不可思議

喻緣境無盡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普幻門無量法故

△三龍王附降喻二初喻

佛子譬如難陀跋難陀(至)此是諸龍無作境界

喻入法無盡

△三合三初正明入法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合滴如車軸謂入廣大法故

住此三昧入普賢菩薩諸三昧門

初句總餘句別

智門法門見諸佛門(至)不可說廣大幻網門

幻網者一切皆幻互為緣起相交映故

知不可說不可說差別(至)有體性無體性世界門

世界性空是故無體隨緣染淨是故有體又法性土故有體事土從緣故無體又淨剎順理故有體染剎妄成故無體

知不可說不可說眾生想門(至)覆住仰住諸佛剎

皆云門者自他游入故

△二入法時分

於一念中皆如實知

合前降雨之時

△三入時相用合前無邊無盡無作境界於中三初十句明其相狀

如是入時無有邊際無有窮盡

合雲無邊雨無盡次合無作境無作即無功用故

不疲不厭

身不疲心不厭

不斷不息

不求斷不暫息

無退無失

謂未入常入故不退[A1]已入永常故不失

於諸法中不住非處

無法所入所門故不住非處

恒正思惟

無心不契故

不沈不舉

正是入相

△二明其業用

求一切智常無退捨(至)色相身無有斷絕

隨入一一門皆有斯業門門即不可盡

△三徵釋所由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有二一云菩薩豈無行滿成佛何以業用無際限耶二云設橫顯無盡可爾何以一一門中用即無盡

△二釋亦二一云菩薩本為眾生生無盡故用亦無盡二釋後意云生及世界既如虗空故隨一門即用無盡如芥子中空由此不但一門成多一念亦能成多事矣文三初喻

譬如然火隨所有緣於爾所時火起不息

火隨薪緣薪多火在喻菩薩生界緣廣用無有涯

△二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一切眾生悉使無餘

△三轉徵釋

何以故

徵意云菩薩何以起多業用

此菩薩摩訶薩為欲度脫(至)滿足普賢所有行願

釋意云為普度生滿普願故

△四結示勸修二初結勸勤修謂此菩薩心窮生界定用無涯故應修習文二初舉所修之法

是故諸菩薩

此五字該下二段其所修法有十一句前之十句別明無礙輪之業用於中倒牒前來諸文

應於如是種類

業用非一故如合龍喻中入法眾多是種類義

如是境界

即定所緣如前妄念緣境喻

如是威德

即通顯定用如前寶珠能出生喻

如是廣大

此上三種皆悉廣大一一無涯如前不見三昧前際故

如是無量

數不可極如前入不可說智門等即無邊故

如是不思議

並絕心言如前不作是念有若干菩薩等故

如是普照明

皆與智俱如前雖知諸法無作而能示現一切作業是權實明照故

如是一切諸佛現前住

體用齊於佛境則諸佛現前如前觀十力地至薩婆若故

如是一切如來所護念

如來護念如前諸佛攝受[A2]入未來諸佛數故

如是成就往昔善根

非但現用自在亦成昔善如前功德解欲悉清淨故後之一句舉定名體

如是其心無礙不動三昧之中

△二示勸修之相二初略示離過進德

勤加修習離諸熱惱(至)順三昧境界入難思智地

△二別示離過進德二初離過

不依文字不著世間(至)不染著世事不分別境界

△二進德

於諸法智但應安住(至)知時說法[1]不休息

△二總結顯示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至)如是攝受一切眾生

遠則通結前來諸段近則逆結上來進德之文欲一一配屬恐厭繁文

△三定滿成益文屬此定意兼前九於中有四初外感佛加益五初辨加所依

佛子菩薩摩訶薩(至)如是大智慧三昧時

謂在定時故

△二顯能加佛

十方各有不可說不可說(至)微塵數諸佛而現其前

△三正顯加相

與如來念力令不念失(至)皆悉成就無空過者

△四加以成用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滿足(至)轉一切佛微妙法輪

△五徵釋所由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普行既滿何須盡未來際行調生行耶

△二釋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廣大行三昧現大自在

釋意云無障礙願法應爾故[A3]已成大願真能調故

△二內德圓滿益四初牒前住定因圓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住師子奮迅智心意無礙

通牒上文

△二別示所滿

其心恒住十大法藏(至)一切世智無能稱述

十表無盡

△三總結究竟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A4]已到(至)示現調伏一切眾生

△四徵釋所由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菩薩以何能滿爾所德耶

△二釋

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法如是故

△三上攝佛果益三初正明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三昧(至)令入最上智

△二徵

何以故

徵意云上是佛德何能攝耶

[2]二釋意云住此三昧所以能令所作無餘同如來故於中有三初正顯無餘之業故皆云一切

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至)則住一切智平等性

△二明作業行相

於此法中作如是業不作餘業

初句總顯依前而作更不作餘不足之業次顯其作義

住未足心住不散亂心(至)住決定心住不變異心

後總結前作

如是思惟如是作業如是究竟

△三逐難重釋謂廣前作如是業不作餘業文三初略標舉

佛子菩薩摩訶薩無異語異作有如語如作

如作通身及意

△二徵

何以故

徵意云何以不作餘耶

△三廣釋釋意云若作異前非菩薩故文有十喻即為十段各自有合初金剛不壞喻

譬如金剛以不可壞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於不壞

喻行體堅牢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無有時離諸行法

△二真金少色喻

譬如真金以有妙色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於妙色

喻善業外飾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無有時離諸善業

△三日輪光明喻

譬如日天子以光明輪[1]得其名終無有時離光明輪

喻智慧圓明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無有時離智慧光

△四須彌四峯喻

譬如須彌山王以四寶峯(至)終無有時捨離四峯

喻善根超出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無有時捨離善根

不合四峯若合可以四菩薩行而合之也

△五大地能持喻

譬如大地以持一切而得其名終無有時捨離能持

喻大悲荷負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無有時捨離大悲

△六大海含水喻

譬如大海以含眾水而得其名終無有時捨離於水

喻大願普育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不暫捨度眾生願

△七軍將明戰喻

譬如軍將以能慣習(至)終無有時捨離此能

喻習定防冤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終無有時捨離此行

△八輪王護世喻

如轉輪王馭四天下(至)令無橫死恒受快樂

喻定清物感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乃至令其究竟清淨

△九植種生長喻

譬如種子植之於地乃至能令莖葉增長

喻行增物善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能令一切眾生善法增長

△十時雨生種喻二初喻

譬如大雲施夏暑月降霔大雨乃至增長一切種子

喻法雨普成

△二合二初正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修菩薩行雨大法雨乃至

云乃至者越初生種直合終成就由應時而降故獲斯十四種益

能令一切眾生究竟清淨

得智果淨二障故

究竟涅槃

得斷果達無相法故

究竟安隱

得恩果住大悲故

究竟彼岸

得所依清淨究竟彼岸果上四自利餘皆利他

究竟歡喜

了有情行令他歡喜自離十怖則自歡喜

究竟斷疑

得斷疑

為諸眾生究竟福田

成應供次下七句由此而成

令其施業皆得清淨(至)置諸眾生一切智處

文並可知

△二徵釋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菩薩依何行力說法成斯大益

△二釋釋意云由成大智證法界故尚能嚴淨無量勝行豈止成眾生耶文二初標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法(至)不可思議無量諸行

△二釋文三初列所淨功德

所謂能淨諸智求一切智故(至)常見一切佛興世故

△二結其廣多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至)不可說清淨功德

以別說難盡故

△三顯能淨因

於如是等三昧境界(至)同分善根淳淨力故

同分善根者一一善根迴向法界成主伴故

廣大誓願欲樂力故(至)無盡之福無對力故

超諸世間等法性相應所修之福故超於世法性不並真故無有對

△四正同佛果益二初正顯同佛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至)同去來今一切諸佛

先標次徵

何者為十

後列

所謂得諸相好種種莊嚴(至)諸佛境界同於諸佛

等覺之名由此而立

△二問答料揀先問二初牒前同佛

爾時普眼菩薩白普賢菩薩(至)得如是法同諸如來

△二陳[A5]己所疑

何故不名佛何故不名十力(至)何故不名住實際者

上九句疑不名為果下二句問不捨於因

何故修行普賢行願(至)不能究竟法界捨菩薩道

△二答二初讚問牒疑

爾時普賢菩薩告普眼菩薩(至)乃至不能捨菩薩道

△二正答所問三初法說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是則說名普賢菩薩

文有十一段次第答前十一句問在文易了意猶難見謂何得[A6]已入十力而普行無息耶今總以喻顯如人習誦[A7]已得通而數數溫習不如久精下香象喻顯相雖相似而體不同故纓絡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亦似功用滿位比無功用也亦顯得果不捨於因盡未來際皆位後普賢故

△喻中分三初舉象王依正勝嚴

佛子譬如伊羅鉢那象王住金脇山七寶窟中

伊羅鉢那此云香葉常居第一金山之脇

其窟周圍悉以七寶(至)調良善順心無所逆

△二象王神變自在喻

若天帝釋將欲游行(至)於一一頭化作七牙

準賢首品但有六牙或是譯者類後三七便言七耳若作表義于何不可

於一一牙化作七池(至)象之與天更互相似

無能分別此象此天者正意取此以喻菩薩等佛之義

△三不壞本質而能現

佛子彼伊羅鉢那象王(至)受天快樂與天無異

△三法合四初具眾行嚴

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合前依正

修習普賢菩薩行願(至)到諸菩薩行願彼岸

△二明因果無礙二初明修無礙行所為

為欲安處菩提之座成一切智得最正覺

合前神變自在上為果下為因

增長普賢廣大行願(至)度脫一切苦惱眾生

△二正顯無礙行相二初總明

不捨普賢道現成最正覺

以法界因果無障礙故

△二別顯三初顯因門果行文有四果

現不可說不可說成正覺門

智果

現不可說不可說轉法輪門

說法果

現不可說不可說住深心門

般若相應果

於不可說不可說廣大國土現涅槃變化門

斷果

△二顯果從因行

於不可說不可說差別世界(至)修普賢行而成正覺

明果從因行及說得時不同隨物現故

△二顯果門因行

復於一切諸佛剎中(至)種種教化調伏之法

△三結成不壞因而現果

佛子菩薩摩訶薩

此下合前不壞本質而能現

本身不滅

即因不壞合在窟無變

以行願力於一切處如是變現

即能現果合在天神變

△四徵釋重合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因果相違云何因門現果果復為因

△二釋意云調眾生法應如是故文二初釋果作因意

欲以普賢自在神力(至)自在能證一切[1]知故

△二釋因現果意四初法說

佛子汝應觀此菩薩摩訶薩(至)自在受用一切智法

謂不捨因而現果

△二舉前喻顯

如伊羅鉢那象王不捨象身(至)同於諸天無有差別

△三重以法合

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於佛法中無所分別

上明不捨因而現果下明不壞果而現因

雖知諸法普皆平等(至)而修菩薩行相相續不斷

△四歎勝

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至)當如是人心得清淨

△三結

佛子此是菩薩(至)無礙輪大三昧殊勝心廣大智

△三總結十數

佛子此是菩薩摩訶薩所住普賢行十大三昧輪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一


校注

[0758001] 不上須入而字 [0758002] 二疑三 [0759001] 得上須入而時 [0760001] 知當作智
[A1] 已【CB】巳【卍續】
[A2] 已【CB】巳【卍續】
[A3] 已【CB】巳【卍續】
[A4] 已【CB】巳【卍續】
[A5] 己【CB】巳【卍續】
[A6] 已【CB】巳【卍續】
[A7] 已【CB】巳【卍續】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