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法法性論講記
- 懸論
- 一 泛明五論
- 二 釋本論題
- 釋頌
- 甲一 所為
- 甲二 正論
- 乙一 略標
- 丙一 總標
- 丙二 別顯
- 丁一 明法相
- 丁二 明法性相
- 丁三 成立非一非異
- 乙二 廣釋
- 丙一 生死
- 丁一 總標
- 丁二 別釋
- 丙二 涅槃
- 丁一 總標
- 丁二 別釋
- 戊一 總明六相
- 戊二 別明轉依
- 己一 總標
- 己二 別釋
- 庚一 悟入自性
- 庚二 悟入物體
- 庚三 悟入數取趣
- 庚四 悟入差別
- 庚五 悟入所為
- 庚六 悟入依住
- 辛一 總標
- 辛二 略釋
- 壬一 悟入無分別智所緣
- 壬二 悟入無分別智應離之相
- 壬三 悟入無分別智加行
- 壬四 悟入無分別智自性相
- 壬五 悟入無分別智所得勝利
- 壬六 悟入無分別智所應遍知事
- 癸一 總標
- 癸二 別釋
- 子一 對治遍知
- 子二 自相遍知
- 子三 差別遍知
- 子四 作業遍知
- 庚七 悟入作意
- 庚八 悟入加行地
- 庚九 悟入過患
- 庚十 悟入功德
- 丙一 生死
- 乙三 譬喻
- 乙一 略標
【懸 論】
一 泛明五論
西藏所傳述之彌勒五論,三部屬於唯識,即辨中邊論、辨法法性論、大乘莊嚴經論;兩部屬於中觀,即現觀莊嚴論,究竟一乘寶性論。先略說五部的內容。
辨中邊論、以依他起為實有來安立三相,謂三界虛妄分別當體即是依他起,彼妄執有能取所取即是遍計執,能通達二取空即是圓成實。根據此三相為境,廣分別大小乘所共的境行果;最後第七品特明與小乘不共的無上大乘。辨法法性論、亦就依他起為實有來安立生死和涅槃,也就是安立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就生死方面、明生死的果及能令流轉生死的因,即是辨明世間法。就涅槃方面、明涅槃的果及能證涅槃的道,即是辨明出世間法。總之即是依唯識正義來辨明來安立生死涅槃染淨諸法。莊嚴經論、對於外境未專破斥,重在詳明菩薩自己所修的廣大行及成熟有情的方便,即是廣明菩薩自利利他之行法。此三部之所以屬於唯識者,因為唯識說沒有離識的外境,唯有內識;若說離識別有外境者、即是常見,或說內識亦如外境無者、即是斷見。又就三性,說依他起,圓成實是有自性自相自體的,遍計執是無自性自相自體的(解深密經如是說)。若說遍計執亦有自性如依他起、圓成實者,就是常見,如於初轉法輪如言取義。若說依他起、圓成實亦無自性如遍計執者,就是斷見,如於第二轉法輪如言取義。是故解深密經雙離二邊不常不斷,不說遍計執有自性故,不墮於常,不說依他起、圓成實無自性故,不墮于斷。因三性之依他起的主要成分,還是指內心。內心中本無二取而顯現二取相,似乎有離心的外境,於是執為實有,名遍計執。故三性的自性有無亦不相同,這就是所謂唯識見。辨中邊論、辨法法性論、莊嚴經論,係根據此種意見會通般若而立論,故說他是屬於唯識的。
現觀莊嚴論、根據般若立論,雖亦抉擇究竟法空真如,但所重在發明般若經中隱藏之義。明三乘道的體性數量及次第之決定,即三乘人所修之道,也就是菩薩為攝受三乘眾生,所應知應有的行法。寶性論、明究竟離一切戲論法空真如之如來藏,亦廣明三寶功德等。此二部之所以屬於中觀者,因為中觀說內心外境皆無自性。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等一切諸法皆無自性。其無自性之理無有差別,如內心就緣起義是有,則外境就緣起義亦是有,外境就勝義說無自性,則內心就勝義亦無自性;故內心外境,無有差別。遍計執等三性亦復如是。又眾生心的無自性即是佛性,亦即是如來藏,眾生皆可證此而成佛,故說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這就是所謂中觀見。現觀莊嚴論、寶性論,係根據此種意見而立論,對於般若如言取義,故說他是屬於中觀的。
昔於慈氏五論頌合刊序云:然慈尊唯造頌而釋文皆出論師,故義頗不一,今合刊五論頌為一本以存其樸,條貫而編次之,表提其綱領如左:
然此亦略據其偏勝相以言耳,其實皆一味大乘也。則於寶性可別成台、賢等宗義,亦包華土向來之傳統思想矣。
二 釋本論題
現專講辨法法性論,係法尊法師新由藏文譯為華文。此中名義文句之刊定,講者亦曾稍加參訂。昔玄奘法師譯攝大乘論,曾引有分別瑜伽二頌,分別瑜伽論未傳中土;但考所引二頌,義與此論一段頌文相符。此論是否即奘師所引分別瑜伽,頗堪考證。論題涵義,至下論文自明。今但就文句,略加詮釋。
論、為能詮,顯於三藏佛典之中,屬於論藏。辨法法性,為論所詮。辨者辨明,即辨令法、法性義明晰也。又分辨、辨別義,如辨中邊論真諦亦譯為中邊分別論。故知辨即「分別」。論為能辨,法與法性即為所辨。此能詮、所詮,能辨、所辨義,其分齊不可不先明之。
法與法性之名,中國古譯經論幾無不有,但其涵義非一。「法」與「法性」對舉,多以法表有為諸法,法性表無為真如。本論法與法性所詮,依論文而釋論文,則法表有漏法,而法性表無漏法:與常途義,頗不相同。本論所謂法者即指生死,所謂法性即指涅槃。辨明生死法之體相如何如何流轉,涅槃法性體相如何如何證得,故亦可說即是辨生死涅槃論。生死為苦總相、即是苦諦,涅槃解脫即是滅諦,故本論亦可說為辨苦諦滅諦論。生死為苦諦,招生死之業與煩惱為集諦,故本論所謂法,亦即苦、集二諦;涅槃為滅諦,證涅槃斷煩惱之途徑為道諦,故本論所謂法性,亦即滅、道二諦;故本論也可說為辨四諦論。苦、集二諦,包含生雜染、業雜染、煩惱雜染之三雜染,雜染法即是有漏法;滅、道二諦,由對治無明煩惱、業、生,成般若、解脫、法身之清淨功德,則一切皆成無漏法;故本論又可說為辨有漏無漏法論。
餘經論中,以法與法性詮有漏無漏法者,如起信論之生滅、真如二門,頗相近似。其他諸經論中,則多以法詮有為法,法性詮無為法。有為可通無漏,故一般所謂法、較此論廣,所謂法性、較此論狹。
此論悟人法性,亦歷明定慧相應之瑜伽。辨法法性、係依藏文直譯,譯分別瑜伽,其義亦可相通也。
「敬禮慈尊」!
此句為由梵傳藏譯論者所加。一、為求加持令無生障礙;二、表示佛法中凡作善事皆先皈依三寶。瑜伽師地論謂造論須禮二師,一、本師,二、釋師。一、為降伏自己的貢高,二、表示有傳承,三、為令眾生生信故。藏中各論之前,皆有敬禮尊者妙音六字,妙音為文殊別號,文殊表智,論詮智慧,故禮文殊。此論頌文彌勒所造,故言敬禮慈尊。慈尊者,慈氏世尊之略言也。
【釋 頌】
甲一 所為
由知何永斷;有餘所應證:欲辨彼等相,故我造此論。
甲二 正論
乙一 略標
丙一 總標
當知此一切,略攝為二種:由法與法性,盡攝一切故。其中法所顯,即是說生死;其法性所顯,即三乘涅槃。
當知此一切者,雖可汎說有為無為一切所知法,而正指此論所辨應斷、應證之一切。何故此一切可略攝為二種耶?由法與法性、盡攝一切故。前二句標,此二句成,後四句再釋之,略攝為法與法性之二種。何故能盡攝一切耶?以法字顯明三界生死,法性即顯明三乘涅槃。生死為有漏法,涅槃為無漏法,有漏無漏盡攝一切法故。此中顯言,乃詮表義。法即生死,法性即涅槃,非於生死涅槃之外,別有法與法性為其能顯。三乘涅槃,顯此論中所辨涅槃不簡二乘,總攝三乘無學有餘無餘涅槃。
涅槃、簡義為滅,亦為寂靜,如世俗恆言所謂安寧。情器世間隨業遷流,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是不寂靜不安寧相。煩惱滅盡,斷業識流、出生死海,寂靜安寧;此之涅槃,三乘所共。金剛經言『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又謂三乘『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彼無為法,即此法性。三乘差別:在其修證,行有廣狹、見有深淺。觀生死苦,勤求出離,此聲聞、獨覺之發心修行;亦通大乘。觀眾生苦,勤求無上菩提,自度度他,此大乘不共之發心修行;不通二乘。又大乘深智證一切諸法空真如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故能不畏生死、不染生死,大悲大願、滿足福慧,盡未來際於一切眾生界現身說法。不同二乘極果,僅能自了。是故無住涅槃,為大乘不共功德,不通二乘。今並舉三乘涅槃,顯此論所辨,不惟明大乘涅槃也。法字通常釋為任持自性、軌生物解,包括一切有為、無為。又世俗諦名法,勝義諦名法性。又法表善法,如不善者名非法,及法有法律及標準義。又因明量以能別名法,所別名有法。此論以現有能取所取之相者名法;由知此而遠離二取相者名法性。法性即二空真如,亦即涅槃。因有二取相故生執著,由執起惑,由惑造業,由業生苦,故通名三界雜染生死曰法。其主要仍是有漏心法。三乘涅槃即無為法性,其能證之道此論亦攝於法性,故辨法法性通四諦。
丙二 別顯
丁一 明法相
此中法相者,謂虛妄分別,現二及名言。實無而現故,以是為虛妄;彼一切無義,惟計故分別。
前標法與法性攝一切法,此略辨明法之體相。法與法性,各有體相可為簡別。為此中所辨之法定出一範圍分齊之相,是名法相;非通常對法性所言之法相也。虛妄分別與辨中邊虛妄分別義同,即是三界有漏心心所法。五法之中,分別、正智對舉,分別所攝。現二者,謂虛妄分別所現之能所二取。能取者,為能取種種境之分別心。所取者,為分別心所取之色、心、心所、不相應行、無為諸法境相。心能取境為能取相;然是所知境故,亦為所取。能所二取,五法之中,屬相所攝。名言者:於二取相之分齊上安立能詮,計執之以為其所詮。名言亦遍於五趣,雖異類或無顯義之名句文字,但皆有顯境之名言習氣故。名言在五法中,為名所攝。上二句確示此中之法相,即五法中分別、相、名,但次第不同耳。
下之二句,釋上二句。實無者,謂究其實體空無,惟幻現二取之相耳,故是虛妄。非謂由彼實無中,生二取相也。無義者,謂彼虛妄二取所現境界皆無實義,惟依種種計度而有,故惟分別識耳。此即諸法皆唯識現,皆不離識之義。亦可實無二句配釋二取幻現,體性實無,說為虛妄。彼一二句配釋名言,假名所詮無實境義,惟計度故但是分別。
又札迦疏說:虛妄分別為二類:一、是無分別的前五識心心所。雖現二取錯亂而無執著,如眼耳識現起離眼耳識外之色聲境,此由無始來熏習力現起,乃至十地尚未斷盡。二、是有分別的第六識心心所。對於所現境界安立名言,執此是眼識、是能取,彼是色塵、是所取等。但無論所現、所執,都是錯亂、實無,故稱為虛妄。彼一切虛妄二取都無實義,唯自計度分別,故名分別。
此中名言,於五法中、為名所攝,於三相中、遍計所攝。分別、現二,於五法中、分別與相所攝,於三性中、是依他攝。此中法性,攝五法中之正智、真如,於三性中、圓成實攝。與常途相、名、分別、正智為依他,真如為圓成義異。
丁二 明法性相
復次法性相,無能取所取,能詮所詮別,即是真如性。
此略明法性之體相,即無能取所取、能詮所詮差別之真如性。能取所取、惟是虛妄分別現起。無能所取,顯非如法相由無計度分別識亂現二取相;無能所詮,顯非如法相由有計度分別識於二取相更增益而安立名言。故此能取所取、能詮所詮平等一味無二無別空性,即是遍一切法常如其性之真如性,亦是本論所言法性自相。但真如義常途唯是所證;此論法性兼攝正智,則真如亦兼攝正智也。
丁三 成立非一非異
無而現故亂,即是雜染因:如現幻象等,非有而現故。若無及現中、任隨一非有,則亂與不亂、染淨皆非理。此二非即一,亦復非別異;以彼有無事,有別無別故。
初四句成立法相雜染因。謂虛妄分別二取相,體性實無、顯現似有,實無現有,故名錯亂。不知其錯亂而執為實有,即是無明。無明發業、業招生死,惑業生死皆由此起,是故名為雜染之因。或有難言:此生死法,體既實無云何現有?以喻答言:如幻現之象馬牛等,原唯土石草木,實無象等;然竟幻現象等之相。三界生死,皆是虛妄分別迷亂習氣所現,無實自體。於無實中,現有世界眾生幻相,故雜染因得成。對治雜染生死,即有解脫涅槃,故清淨因亦善成立。
次四句成立流轉還滅因。若無及現中者,無謂無二取性;現謂現二取相。任隨一非有者,謂或缺「無」性,或缺「現」相。非無、則有即是諸法實有體性;所現之相即法實相。不「現」、則無即惟是無。實有現有,實無現無,復依何處說名為亂?故亂之成須二條件:一、實無,二、現有。隨缺其一,則亂不成;不亂亦不成。執幻逐妄,故有生死雜染之法;了幻合覺,故有涅槃清淨之法。有亂故有染品,不亂故有淨品。亂與不亂既不成立,諸染淨品亦不成立。唯其實無、現有,故生死涅槃四諦因果,始能成立。
後之四句,釋現與無非一非異。此二者,謂幻現相與實無性,亦即下文之有無事;有謂幻現,無謂實無。此無與現、二非即一,以彼二事相有別故。云何有別?幻現之相,以多因緣成別別相,各有方所時分起滅。非實無性遍一切法,一相一味常如其性。二相不同,故是有別。亦非異者,以彼二事體無別故。無別者,謂非幻現法外別有實無性,遍諸幻現法即實無性故無別也。
前別顯一大科,略明法以虛妄分別為體相。其虛妄分別之所以,就是本無二取而詐現二取,無而現有,故是錯亂。因錯亂而生貪著、起煩惱、造眾業、感生死,故錯亂的虛妄分別是生死因。如幻現象馬之相,雖無象馬體而現似彼相,其能現之心、即是錯亂。於有者不現偏現無者,如現株杌為人,株杌是有不現,人是無而妄現。此現人與不現杌、皆是錯亂,生死即由此錯亂而來。錯亂之所以成者,即因無二取而現二取。若有而現或無而不現者,皆非錯亂。若無而不現則不起錯亂覺,即無雜染流轉生死;既無生死亦無須斷生死而修道,故亦無涅槃。若實有二取而現二取,亦非錯亂。既無錯亂便成正知,亦不起雜染感生死;既無雜染生死,即無清淨涅槃。是故法的體相即無二取而幻現二取相。法相既明,反之可知法性之相,即無二取而不現二取也。欲證此法性,須先了知生死是無二取而現二取;不於幻現妄執為實,則感生死之雜染因斷,解脫生死而證涅槃矣。無二取而不現即是諸法本來面目;亦即法性、真空、涅槃。故以無能取所取、能詮所詮為真如法性之相也。
乙二 廣釋
丙初 生死
丁一 總標
由六相悟入諸法為無上:謂相與成立、及非一非異、所依共、不共、悟入能所取現似而非有。
諸法,即與法性對舉之生死法。由六相為悟入諸生死法之無上方便。六相者:謂相、成立、非一非異、所依共、所依不共及能所取現似而非有。第六句悟入二字、可通六相言。
丁二 別釋
其中相、成立及非一非異,如略標中說。
此六相中前之三相,已於前大科略標中說。
諸於何流轉,說彼為所依,謂情界、器界。器界即為共,如共同所了。有情界有共,復有諸不共:託胎生、名言、攝受與治罰、饒益及違害、功德并過失、由更互增上、互為因故共。依及諸了別、苦、樂、業、死、生、繫縛與解脫,彼九不共故,名不共所依。
此釋第四、第五,所依共及所依不共。前三句,釋所依。諸者,總指一切有情。何者,指有情流轉處之器界,即說彼情器為所依,故所依即眾生世界。次十句,釋所依共相。世界者、器世間,此唯是共所依。此一世界為此世界眾生所共了知故,眾生共業共識變此世間,故為眾生共同所了。雖由眾生各別業識變起,以業識大體相似故,現共同之世界。如一室中,諸燈之光,燈雖各別,其光相同。詳如成唯識論所說。故共了有二義:深義為共同業果;淺義即共了之色聲等也。然器世間,亦有共中不共。同一世界,三界、五趣、四生,受用各別。如恆河水:人見清水,鬼見濃河。惟在同一界趣,器界多共。若細分之,則為大體相似耳。
所依有情界中有共不共。依唯識論,唯就根身說共不共:粗色身共變用共了,名之為共;淨色根唯己所得報,生時俱生、死時俱壞,名為不共。此論所言範圍較廣,非唯色蘊,乃兼有情五蘊聚而言也。有情界中,共法有八:一、託胎生。簡別不共法中生死的生;唯指依託父母而生之生,故譯文加託胎二字。託胎之生,狹義言、有子業親因緣及父母增上緣三有情之關係,廣義言之、乃至家族諸親皆與有關,故名為共。二、名言,此依藏文直譯,義為表業。名言本義為語表業,於此亦兼攝身表業。身、語表業或由他人引起,或使他人表現,為有情間共同關係,故名為共。三、攝受。家庭、團體之所由成,或由家長攝受家屬,或由領袖攝受徒眾,必由大眾擁護,始有能攝受者。有能攝受、所攝受者,始有社會種種結合。此中眾多有情所成,故亦為共。四、治罰。攝受相反,則為治罰。佛法以戒律攝受僧伽,犯戒則有治罰。一切違反攝受之行動、侵害、鬥爭,皆應有以治罰之;如維持治安,制裁侵略皆是。五、饒益。或以財施使他豐饒資生之具,或以法施使他增長學問智識。六、違害。對于他人或于群眾,作違反其生存繁榮進步利益之事。七、功德。有情各自可生功德過失,此惟就與他有情關係言。如恭敬諸佛、孝順父母、供養師長、積集聞思修三學功德等是。八、過失。功德相反,則為過失,如毀謗三寶、忤逆父母等是。凡此八者,皆由自他有情更互為增上緣以成,故名共法。初為家庭,後七通一般社會國家,凡社會科學之所治者皆是也。
下五句就有情明不共法有九:一、依,就唯識宗即第八識;然說七、八識必出因成之,此論未出其因,亦未明說第七、八識。是故此依,亦通三乘共教,說為意根。即十二因緣之業識,為有情受生所依,各有情各別所有,故曰不共。二、諸了別。即前六識:若立八識,即前七識。識為有情各各別有,不與他共。上二識蘊。三、苦,四、樂。上二受蘊,或由自身,或由境界,各各有情所受苦、樂各別,各自感覺。五、業,即各有情思心所等。所造之業,各自攝屬,不能繫屬於他有情。六、死,七、生,有情各自生死,不與他共。八、繫縛,九、解脫。此有情成羅漢,他有情仍流轉生死;此有情流轉,不礙他有情解脫,皆須自辦,他不能代。此九者為各各有情不共他有,故曰不共。
共現外所取,實即能取識。以離其內識,外境義非有;是共同性故。於餘不共識,為所取等義,謂他心等法。等引非等引、諸能取識前,更互非境故:於非等引時,自分別現故;於諸等引前,三摩地行境,現彼影像故。以所取若無,亦無似能取。由此亦成立,無似能所取。然由無始來、等起而成立;二取悉非有,亦善成立故。
初十六句悟入所取,次之二句悟入能取,後之六句成立能所取空之理。總為六相之第六、悟入能所取現似而非有。
十六句中,初之五句、明器世間及有情世間一分之共現外所取是無。共識現出相似在外之所取境,似離能取識外有其獨立可取之境;究其實際,即是識上所現,非有識外之境。初之二句、立宗,次二句、出因。以離內識,不能證外境為有故。內識之內,非以根身分其內外,乃以識言。識之自體,及不離識之法,皆名內識。如所緣之色塵,不離能緣眼識而現,憑意識計度推測為在外,其實非有,不可現量得故。義者實義,亦可釋為義理。離識之外說有外境,其義理不成也。第五句釋伏難。若有難言:若唯識現,眼不見山、山即應滅?今一有情不見山時,其他有情仍見此山,可知所見外境之山非唯識現。今答此難:共見之山是共識現;此識不現時,他多識仍現。如一時中諸燈共照,一燈光滅,眾燈光在。以不離多識故,仍可名唯識現。
六至八句、明不共現所取境,若他心法等亦不離識實有。謂有難言:若意識緣眼識,或他心智緣他有情識時,彼所緣識應在能緣識外,應是識外之境?此應答言:彼所取識,即是識故,仍非識外。且所了他心相仍不離能取心,能取智上所取他心之影相決不離能取智也。但有情界中,非許唯有一有情之識。各各有情各有其識,此有情之識外,許有他有情識。以是識故,雖彼有情之識,在此有情識外,仍是唯識。且他心智緣他有情之識,其所了知,亦是自心所現影相,仍名不離內識。
次之八句、以等引非等引更互非境,仍證不共現所取不離能取識。等引、梵言三摩呬多,為得定後定心相續引生位之定心。心心所剎那生滅故,定心亦是剎那生滅,多剎那中平等相續引起同等之心,即是等引。非等引者,即未得定之散亂心,或出定後報得之異熟分別心。定心之境,非散心能取識之境;散心之境,亦非定心能取識之境。散心唯依自分別而見一切山河大地人物房舍。於定心前,修空定者唯見有空,修火定者唯見有火。定心不見山河大地,散心亦不見空或火。此就別別有情而言。更就一有情言:若未得定,若出定後,依分別心唯見世間共見之境;入定之時唯見定境。故所取境,唯是能取識中所現影相。猶如病目見虛空花:所現空花不離目病,目病若無,空花不現。若離能取,所取實無。
次二句悟入能取無。若所取境既明其無,似與所取異體之能取識亦無。何以故?對所取境立能取識,所取既空能取自無。如見空花,說為病目,不見空花即非病目。此以似所取無為因,成無似能取也。
次二句、總明能所二取現似而非有。由上之理即可成立無似有之能所二取,然須得加行智方可悟入其影像,得真見道方可證知也。次四句釋妨難。然何以有似有實無之幻似能所取耶?因無始來二取習氣等流而現起故。識所取境,或唯名無實、如龜毛,但遍計執;或有相無用、如病目空花,亦依他起。眼病愈時空花始滅,非說為空便無花相。欲愈眼病,須由療治養息,非不待功用可令眼病愈。習氣等起二取分別依他起法,雖知現有實無而亦不能即無。若了知此二取分別由習氣起,似有實無,常時觀其幻現無實,順真如理久久修習,即可熏成習氣。以此習氣,始可對治執二取之習氣,使至於無。悉者盡也。二取習氣盡時,根本後得二無分別智中,皆離二取;了達一切法空,皆如幻化。在幻化中,無能取外之所取,亦無所取異體之能取。以二取由習氣成故,不加對治二取不無;若作對治二取可盡。故二取悉無,亦以其是無始習氣等起之故而善成立也。此六句中、所成立者應有三義:以前十八句為因,成似能所取現有實無;次以無始習氣等起為因,成能所取實無而現有;復以無始習氣等起為因,成現似二取;可由久觀二取空悉歸非有也。以上釋悟入生死法竟。
總括言之,生死即以虛妄分別似能所取為相;體即顛倒錯亂,由此為因,感生死果。果中有共不共所依。菩薩應了知其共所依及不共所依,均非離識實有,由此便能悟入無實所取能取。悟此理故,久久熏修,便可永斷二取習氣,圓成佛果。
丙二 涅槃
丁一 總標
由六相悟入法性為無上:謂相與依處、抉擇及觸證、隨念并悟入到達彼自性。
由此六相,即能悟入法性涅槃一切圓滿,故為悟入之無上方便也。謂悟入相、依處、抉擇、觸證、隨念及到達彼自性也。彼謂法性。六相如下解釋。
丁二 別釋
戊一 總明六相
相、如略標說。處、謂一切法及一切經等。其中抉擇者,謂依大乘經如理作意攝一切加行道。觸、為得正見,故以真見道現前、得真如所有親領受。隨念、謂修道為除諸垢故,於前所見義菩提分所攝。悟達彼自性、謂真如無垢,一切唯真如;顯現彼即是轉依圓成實。
一、相者:謂法性之分齊體相,如略標中「復次法性相」四句已說。二、處者:謂悟入法性所依之基礎。泛說即一切法,即指一切經等。等者、等取律、論。宇宙萬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有為、無為等一切所應可知境諸法,皆可依以聞思抉擇斷疑生智,悟入法性證得涅槃。若切要言,應依聖教,先成聞慧,依之思修方能悟入。以一切經論,皆已悟入法性者,就其正知所證為教導未知未證者而施設也。三、抉擇者:三慧之中,思修慧攝。抉謂剖抉,擇謂擇定,即抉擇是非真偽假實空有之智慧。於一切法中抉擇出法真實性。其所依以抉擇之標準即為大乘經。律僅為經之一部分,論為依經而說,三藏根本皆在於經。佛說諸經,或應他機方便而說未達究竟;特標大乘,明是了義之經,為佛實智現證之境。如理作意者,如謂循順不違,理即甚深了義;作意者,其廣義即一切心起時警發作用。此中所言如理作意,為已解大乘了義之理,如所解理集中心力而起深刻思量是也。加行道者,廣義言之、凡依法空勝解所修資糧位之十住、十行、十向,皆加行攝。狹義而言、惟十向後四位,為大乘菩薩悟入法性之加行;依於定心,以深智慧觀察法性。其前加行,未能常與定心相應也。此中可通資糧、加行。四、觸謂觸證法性,非由名言文字思維觀想而得。為得此出世正見故,以真見道現觀現前,證得諸法空性真如。前加行道以比量分別心,略見真如影相,未能由現量智證真如。雖似真如,實心所變。至世第一最後剎那,透脫影相入真見道,始以現量無分別智親證真如。即此最初所有親領受真如之智,名觸證也。五、隨念者:謂修道位。念為緣曾緣境之別境心。真見道後,隨真見道親證真如無分別智而緣曾緣之真如理,依之修菩提分所攝六度萬行。以隨正見而修行故,名為隨念。八地以前,須常修習,無分別智始能現起。八地以後,無分別智任運自起而修諸行。其所緣者,即前觸證真如所見之境。其所為者,為除諸垢。諸垢、謂俱生二障。分別二障,如礦山面上之土;俱生二障,如礦中所含之垢。真見道時,如掘礦山初見金礦。修道位中,如鍊金礦,使之純淨。隨念之體菩提分攝,廣說十度,正說即三十七菩提分中之八正道。依於正見而修正思維等:消極言之、是去無始身心無明煩惱障垢,積極言之、即為修積無邊福智資糧,方能淨除二障。如鍊金礦,一方去礦質之垢穢,一方即發揮金質之妙相。小乘惟消極斷生死,故洗不盡習氣;大乘積極發揮功德,始能永淨諸障,此即其差別。六、到達彼自性者:謂到達彼隨念中法性之究竟自性,即是涅槃。自性者,謂法性之所以為法性而不可說為他法者,非別執有一實法為涅槃之自性也。涅槃自性謂即真如無垢。異生位雖具真如性,以在垢污法中故名有垢真如。真見道時,雖見真如,諸垢未淨;要經修道淨治諸垢,至佛果位始為無垢。如金出礦,要經鍛鍊,礦質淨盡,始是純金;如鏡蒙塵,要經拂拭塵穢盡時,方顯明鏡。無垢者,謂一切唯淨真如,不稍雜其他染污之法也。真如顯現更無垢障,即是究竟轉依果之圓成實性。
轉依一名,惟唯識宗中有。依唯識說,依、有根本依及迷悟依。根本依即是第八識。此論雖未明言第八識,依之含義,亦可作第八識解。迷悟依者即是真如。本論之依正就真如言,可從下文見之。以無垢真如為轉依,是就已轉之依明轉依也。轉、有能轉道與所轉果。能轉之道為行。所轉之果,有轉所得及轉所捨。轉所捨者,為無明煩惱及隨之而起諸雜染生死法。轉所得者,復分所生得及所顯得:所生得者,即無分別智乃至佛果無上菩提之淨福智,一向無有今始生故。所顯得者,即不生不滅之真如法性,一向埋沒於二障中,由證聖智而顯現故。能轉道者:廣義言之、凡因位中從資糧道以上諸菩薩行,皆為轉依所經之道。真能轉者,即真見道之智及隨念修道諸無漏行。轉依之義:就八識言,則為對治有漏種子轉成無漏種子所依之菴摩羅識;就真如言,則為破除迷亂顛倒悟入真如,轉顯無垢真如。已轉之依,即圓成實;圓滿成就真實,一切垢離德淨已圓滿故,已永成就無改變破壞故,唯此是究竟真實故。本論以無垢真如明涅槃自性,復明此涅槃自性即餘經論所說之轉依,故本論之轉依是就真如言也。圓成實在唯識論即唯識性,在此論中即涅槃自性。關於三性,本論但出圓成,未標餘二;且就離垢真如顯圓成實,亦與餘論圓成實義、分齊不同也。
此六悟入,悟入「相」即所應了知法性之相。悟入「依處」,謂先通達得入法性所因依處,即是聞思三藏及一切法。悟入「抉擇」,即由聞已思修抉擇法真實性。悟入「觸證」,即由抉擇入真見道,以現量智親證法性。悟入「隨念」,謂隨前所證法性數憶念之修習道。悟入「到達彼自性」,謂修習至究竟之無學道。第一、正明要悟入之法性,第二、是悟入法性之預備,第三至第五、是悟入法性過程,第六、達到悟入法性究竟。是為總明六相。
戊二 別明轉依
己一 總標
由十相悟入轉依為無上:入性、物、數取、別、所為、依住、作意及加行、過患并功德。
廣明轉依,為本論不共義,故於六相之後,特詳轉依。由此十相悟入轉依,最為方便無上。一、轉依自性,二、悟入轉依所依物體,三、何等數取趣能悟入轉依,四、悟入大乘轉依殊勝相,五、悟入大乘轉依所為,六、悟入依以能得安住轉之無分別智,七、悟入轉依所應起思修作意,八、悟入轉依所經道次之加行,九、不立轉依過患,十、成立轉依功德。總之、前五相正明所得之轉依及差別相,次三相明能轉依之道,後二相則明有無轉依之德失也。
己二 別釋
庚一 悟入自性
其悟入自性:謂客塵諸垢及與真如性,不現及現義,即無垢真如。
轉依自性與前法性自性,同是無垢真如。所有諸垢,皆名客塵。如水濁相土混所成,水之主體實本清淨,渾濁土垢、是名客塵。非水自體,故名為客。自性本淨,無明煩惱妄習染污,覆蔽不現。無明諸垢亦是客塵。然淨性無始,垢法亦無始。非本淨性後始渾濁,如於淨水羼以泥沙。則二俱無始,何有自體客體之分耶?客塵諸垢,可以對治捨離,清淨性現,客塵即離,故名為客。清淨體性,雖在垢中,其性不失,故說為主。真如自性遍染淨法,在客塵中真如不現,客塵去盡真如即現。客塵諸垢一切不現,即真如性完全顯現,此時方是無垢真如,方是轉依自性。由此可見本論之轉所依,專就真如迷悟依言。迷者,不了真如迷亂顛倒,悟者了達真如離垢清淨;故此非就本性清淨真如名轉依,乃就斷障所顯離垢真如名轉依也。
庚二 悟入物體
悟入物體者:謂共器界識真如性轉依,及契經法界真如性轉依,并諸非所共有情界內識真如性轉依。
悟入轉依所依物體,即一切法(物)皆可依以悟入真如理性(體),以真如性遍一切故。約物分為三類:一、現起共器界及有情界共一分之識,皆可依以悟入真如。此從一切萬物顯真如性,斷除障垢清淨即名轉依。二、契經所說一切,謂之法界。界者因義,為三乘一切聖法之因故。佛所說教,教法所詮之理,依理修證之行,修行所成之果,其真實體真如性;依以悟入而得離障清淨,即名轉依。三、有情不共內識,體即真如。若悟入到虛妄分別不現,真如性現,即是轉依。要之此三類轉依,初即佛果身土,次即佛果語業,三即佛果意行之真如也。
庚三 悟入數取趣
悟入數取趣:初二謂諸佛及諸菩薩眾真如性轉依,後亦通聲聞及諸獨覺者。
此中就前三類轉依,正明能悟入之大小乘人得果差別。初二就身土及證教離垢轉依、唯為大乘不共法身功德,非二乘所能證;故能悟入有情唯諸佛菩薩。且此中菩薩,唯就聖果菩薩眾言,不攝見道以前菩薩。諸佛轉依究竟,十地菩薩分得轉依,故為能悟入者。若就後一內識離煩惱垢所得轉依涅槃通義而言,阿羅漢、辟支佛亦能證得,故亦得通名能悟入者,又藏疏述:前一器界根身之真如性離垢清淨轉依、是法身果,唯佛果得。次一契經法語之真如性轉依、是報身果,菩薩分得。後一心心所真如性轉依、是化身果,二乘共得。密宗則以心真如配法身,語配報身,身配化身。
庚四 悟入差別
悟入差別者:謂諸佛菩薩,嚴淨土差別,及得智法身,報身并化身、能普見、教授、自在成差別。
悟入差別者,了知大小乘轉依不同,以明大乘轉依有二殊勝功德,不同二乘。一者、大乘得器界果真如性轉依之淨土殊勝功德。果位諸佛皆有莊嚴國土,因位諸菩薩亦皆修莊嚴國土之行;二乘惟證寂滅涅槃,則無莊嚴國土行果。蓋為普度眾生令修淨行,方有莊嚴淨土,二乘惟求自利,無廣大度生事業故。二者、大乘得有情界真如性轉依之三身殊勝功德:一、智法身,總集總持種種功德,以法性真如總括一切無漏法,即依正智真如綜合名智法身。若按唯識所分三身,此中智法身即合彼法性身與自受用身而言。二、報身,即他受用身。報身莊嚴廣大,唯為地上菩薩所見,如華嚴說毘盧遮那,梵網說盧舍那皆是。三、化身。有三類,一、小化身,如釋迦丈六金身是。二、大化身,四加行菩薩或天人所見者是。三、隨類化身,應眾生根界趣而現者是。智法身圓滿周遍無自他相。化身隨類大小,身量亦不定。唯報身隨因行菩薩,如初地見百佛世界——一大千世界為一佛世界——,二地見千佛世界等,各隨功德而異。此三身中,智法身於每一剎那,遍緣法界性相因果,無不普見。報身能於蓮花藏海,教授十地菩薩。化身能隨類度眾生,於利他事業得極大自在。三種化身,對任何類眾生,皆能利益。此三身功德,亦非二乘所有故。
庚五 悟入所為
悟入所為者:謂宿願差別,宣說大乘法即所緣差別,十地加行別。
所為者,大乘轉依所因以不同二乘之理由也。此有三種差別:一、謂初發菩薩願心要究竟度脫一切眾生故求成無上菩提,並令眾生同得圓滿覺悟。不同二乘唯求自了生死,雖亦方便教化有緣,而無普度眾生同趨無上大覺之願。此大乘宿願,與二乘差別者也。二、即以諸佛所宣說大乘教法為所緣境界,其基礎與二乘差別也。三、則為斷所知障修十地之大乘加行,尤為二乘所無。由此願、解、行別,故轉依果成異。
庚六 悟入所依住
辛一 總標
悟入所依住,謂由六種相入無分別智:即悟入所緣、離相、正加行、性相、與勝利、及悟入遍知。
悟入轉依所依住者,即是悟入無分別智。因有此智乃能斷障得轉依果,故明所依住也。悟入無分別智由六種相:一、所緣,二、離相,即離相縛。三、正加行,明修何行可入無分別智。四、性相,正明智之體相。五、勝利,明智所得果利。六、遍知,明悟入此智所應遍知事。下當廣釋。
辛二 略釋
壬一 悟入無分別智所緣
當知有四相初悟入所緣,謂於大乘法:說,勝解,決定、及圓滿資糧。
悟入無分別智所緣有四,皆依大乘法說。一、應依止宣說大乘法善知識,聽聞其說,為悟入無分別智最初所緣,是為聞慧。由此可見非不求多聞,止心不起,即可悟入無分別智也。二、為依所聞法如理思維觀察,生起決定勝解,不為引轉,是為思慧。三、經細微觀察抉擇決定所緣之境,如觀諸法決定性空,以決定慧緣決定境;定心相應,是為修慧。四、依以上三慧如理作意、極善修習,未圓滿證無分別智以前,應積集福智等一切資糧。簡言之,即以「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維、法隨法行」為所緣也。
壬二 悟入無分別智應離之相
第二能悟入離相亦四種:謂由離所治,能治,及真如,並能證智相。此四如次第,即所永遠離,粗、中、與微細、及常隨逐相。
入無分別智所應離之相有四。一、無分別智正所對治即能所取虛妄分別,一切雜染諸法、亦皆為其所治。無分別智,了知所治分別性空,實無所治,是為離所治相。如心經云:『無無明……亦無老死』等。二、三學、六度、三十七菩提分法、皆為能治,切要言之、為觀二取空之空觀。對所治相故有能治,所治本空能治亦空,空觀亦空。即心經所言『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等。三、真如為遍一切法常如其性之真實性。真如之名、乃為未證入真如者方便安立,令其心念觀想,有所趨向。無分別智相應真如、實無真如名所詮相,以無分別智中一切能所對待分別諸相不可得,若有所取相即非真如。如唯識論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以有所取故,是變起相故,非親領故,故無分別智亦離真如相。四、能證智,即無分別智。若於所證真如見有能證之智,即非能所雙忘、如如相應。諸菩薩現證真如時,實無能所證相。說為無分別智證真如者,已是菩薩後得智上據親證真如之記憶,為令未證者得證故,方便安立無分別智之名。若有能證智相,即非無分別智。如心經云:『無智亦無得』,即離真如及能證智相也。此四種相,如其次第,即入無分別智時,所應離粗相、中相、微細相及常隨逐相。所對治為粗相。能對治在粗細相之中為中相。修真如相觀時,漸離粗中二相而真如相未離,故為細相;此真如相,乃是所治粗相分別未治盡者。至於能證智相,則以了知任何一法,皆有了知之相,稍有境智能所未空,即有能證智相。能證智即分別自身,最為難離,故常隨逐。蓋種種觀察求離分別,求離分別即分別也。如懷疑派哲學否定一切,一切皆空,而最後執惟能疑者不空。未得真無分別智者,雖證一切離相,而能證智相不可離,故藏疏述:能證智所以名常隨逐相,因須至七地方能斷除故,亦明須至八地方真入無分別智也。
壬三 悟入無分別智加行
悟入正加行亦有四種相:謂有得加行,及無得加行,有得無得行,無得有得行。
此為悟入無分別智加行,較下文悟入轉依加行義狹,此惟入初地前入真見道之加行故。有四種相者:一、有得加行,謂觀唯有識可得,以為觀外境空之方便,定中修此觀慧,從四尋思、四如實智引生觀所取空之智。二、無得加行,以唯識故,畢竟無實外境可得,印所取空。三、有得無得加行,有得者、謂觀所取境唯有空可得,無得者、謂境空故觀亦無能取識可得。由境空故所取境空,所取境空故能取心亦空,境心俱寂,雙印二空,為有得無得行。四、無得有得加行者,雙印二空故無得,唯見真如故有得。二取既空唯見真如,此猶有得於真如故,仍是加行;要到真如與能證智亦不可得,乃為真入無分別智。
壬四 悟入無分別智自性相
悟入於性相當知由三種:謂由住法性,以住無二取,離言法性故。第二由無現,二取及言說,根、境、識、器世,悉皆不現故。以是此即明無所觀、無對、無住、無所現、無了、無依處。無分別智相如經所宣說,由現一切法,見如虛空故;及一切諸行,見如幻等故。
悟入無分別智之性,有三種相。一、住法性。法性即真如性,如略標中明法性相所說。法性離二取及名言,無分別智即以正住於離二取及名言之法性為自性故。二、諸法不現。二取等,即前略標明法相中所說實無而現之法。無分別智起時,二取名言,六根、六境、六識、器世間、悉皆不現。此即經等所說無分別智六相:一、無所觀,由無能所二取故無所觀。二、無對,由無名言故、無能所詮對待相可安立。三、無住,由六根不現故、無為識所依住相。四、無所現,即境不現。五、無了,即識不現,識是能了相故。六、無依處,即器世間不現,器世間為報身依處故。三、見諸法如空、諸行如幻。無分別根本智見諸法皆自性空、畢竟無得,以一相無相,無所不遍、無彼此分際故,說如虛空。次於後得智位、見諸有為亦自性空,因緣生滅如幻如化。如金剛經云:『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等。應於此三種相,了知無分別智自性之相。
壬五 悟入無分別智所得勝利
悟入勝利四:得圓滿法身,得無上安樂,得知見自在,得說法自在。
悟入無分別智所得勝利有四:一、由無分別智斷盡二障,始得圓滿法身。即前說轉依差別中之智法身,為一切有為無為無漏福智功德總聚,不同二乘解脫身惟離煩惱生死,灰身泯智,無諸功德也。二、由無分別智斷盡一切有漏苦,始得無上安樂。無上安樂,即是無住大般涅槃,即用而寂,於現身說法無邊廣大妙用中,常得寂靜安寧之樂;不同小乘有餘涅槃苦報未盡,無餘涅槃了知安樂之智亦無。三、入無分別智則能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無障礙轉,始得知見自在。知見分言,如眼見色、是見非知,知不明利、是知非見,明利之知、是知亦見。佛位五眼是就見言,名正遍知是就知言。小乘所知障在、無明未盡,不能遍知,登地菩薩,以根本智了知真如,即不能以後得智同時了知諸法差別相。八地以上,雖能根本後得同時雙運而未究竟。唯佛知見於一剎那遍一切法,真如實性及差別相無不圓滿了知,乃為知見自在。法華經謂諸佛出世因緣,為令一切眾生入佛知見。大乘轉依,即為得此圓滿周遍之一切種智也。四、入無分別智能起後得智,一切種智,遍一切所知界對種種機說種種法,始得說法自在。菩薩位中於第九地得辯才無礙,已能說法自在,然僅對九地以下能自在說法,未能教化十地菩薩。要佛果位,方得滿足四無礙辯、十力、四無所畏,大師子吼教化一切眾生,令得究竟覺悟無上安樂。若小乘果,其初發心現無普度眾生之願,惟求自度,故無斯勝利也。前一無為果,後三無漏有為果;前三佛自利果,後一佛利他果。若依五果分別見下業遍知中。
壬六 悟入無分別智所應遍知事
癸一 總標
悟入遍知者當知有四相:謂對治遍知,及自相遍知,諸差別遍知,五作業遍知。
普遍了知於悟入無分別智所應了知之一切事義,由四種相:一、無分別智所對治之五種所治法。二、無分別智由遠離五種相似相所明自相。三、無分別智乘大小乘差別之殊勝相。四、無分別智所成之五種勝利功用。
癸二 別釋
子一 對治遍知
其對治遍知,謂無分別智對治五妄執:即妄執有法,數取趣,變壞,異,及損減性。
無分別智所對治者,就其展轉對治而言,遍於一切雜染之法。今所舉者,是智所正對治之法,無分別智現時彼即不現。扼要言之,即五妄執:一、妄執有法,於蘊界處等法,不知從緣所生唯識所現,一切性空;妄執實有自性。如一切有部說一切法實有等,是增益執之一。即二乘尚有法我執,以未得無分別智故。二、妄執數取趣。或於五陰和合假中執為實有流轉五趣有情,以其忽天忽人,仍一有情,認有常住不壞實有情體。如數論之說神我等,亦增益執之一。此人我執通為三乘之所對治,大乘則無分別智證諸法空,而即明人我空,故亦無分別智之所對治。三、妄執變壞性。於一切有為法剎那生滅變壞別執有變壞性,離變壞法實有體性;此亦於無執有之增益執,是無分別智所對治。四、妄執法與法性實有決定異性。由不了知諸法緣生即自性空,不一不異。豈如西洋哲學,執一執多,執多元者、以為決定有多各別異性。若知諸法皆待眾緣,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無自性故即法空性,豈得實有畢竟異性!此亦是於無事妄計為有之增益執,為無分別智所對治。五、妄執損減性。因緣生法自性皆空,而不可不認為因緣生法。若聞法空之教,遂執聖凡因果一切皆無,毀謗世出世法,破壞諸菩提行,是損減執。以執無故,是妄分別,亦為無分別智之所對治。蓋無分別智於諸法無實體而有幻用相,如如相應。故能悉離此錯亂真理之五妄執也。
子二 自相遍知
自相遍知者:遠離不作意、超尋伺、寂靜、自性、執息念,五種為自相。
無分別智、無自相之可說,惟辨明其相似相遠離之,即見無分別智自相。一、遠離不作意:或以無分別者,即於赤白方圓善惡真妄一切名相差別不加思辨之謂,故即以不作意為無分別。然此非理,若不知名言理解心即無分別智者,則嬰兒皆為入真見道菩薩矣。無分別智雖不作意,然非不作意即無分別智。儒道兩家,以嬰兒之心天真無邪為至善之心:道家主返於自然,返于嬰孩之心;儒家言不失其赤子之心,主人性本善之說。佛則言初生之心,為異熟心,前業招感,不由自主。故依佛教,嬰兒之心,是無記心,非無分別智也。二、遠離超尋伺相:尋伺為五十一心所之後二心所,為依遍行思心所及別境慧心所和合所起思慧。依名言於一事一理,粗略思考,得其大概,謂之為尋;若加審細研究,窮其內蘊,謂之為伺。無分別智,不依名言義解,固超尋伺;然超尋伺非即無分別智。如二禪天以上有漏定果,皆超尋伺,然仍是上二界不動業果,非無分別智也。三、遠離寂靜相:或以心心所動相滅時之寂靜相即無分別智。此智固亦寂靜,然非寂靜相即無分別智,如無想定、滅受想定、心心所皆寂滅,然非即無分別智也。四、遠離自性相:或執諸自性無分別者為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固無分別,但無分別非即無分別智,如色根等以及土塊頑石、槁木死灰一切色法,皆自性無分別,豈皆即無分別智耶?五、遠離執息念:如覺種種憂患皆由有念,遂執止息心念,即為無分別智。此執止息心念亦一想念,此想念滅餘想念生,豈成無分別智?古德云:『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尚隔一重關』,此之謂也。
執此五相為無分別智者,皆由誤認不須加行,即入無分別智。不知未有不由加行而悟入者。如前悟入加行所明無得加行、有得加行、即以唯識觀為加行。有得無得加行、雙印二空,無得有得加行、唯真如性可得,即以真空觀為加行。若離真如及智相入一切無得,真入無分別智,即同禪宗所顯;由加行入真見道時,即觀智亦不存。或執唯有識,或執唯空性,以為此若無者,即成斷滅,是未解離真如能證智相;故唯識、中觀、禪宗,亦有諍論也。其實禪宗亦要於加行竭盡分別能事,所謂參要真參,悟須實悟也。若加行所觀真如細相及能證智常隨逐相不能放捨,亦不能真悟入無分別智,所謂『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是也。
子三 差別遍知
差別遍知者:謂不分別性,及非少分性,無住,與畢竟,並其無上相,是五種差別。
前說涅槃,三乘所共。轉依及無分別智特顯大乘,故此中明有五種與二乘差別之殊勝性。一、不分別性:謂大乘法空無分別智,觀諸法空,其性平等。如中論所謂生死實際即涅槃實際。於生死涅槃不分別,故不住生死、不同凡夫染著,亦不住涅槃、不同二乘之畏怯。二、非少分性:二乘人無我智惟證生空涅槃,大乘無分別智遍了人法性空平等,智斷圓滿故非少分。三、無住:謂不住生死與涅槃,離一切生滅、斷常、一異、來出、空有等邊執,正顯中道不增不減。四、畢竟:此就利他上言,以無分別智達自他性空,故能不知勞倦,究竟利他,普益眾生無分憎愛,盡未來際恆興化度。五、無上相:無分別智究竟成佛,佛佛平等,更無過者;其所知境,無上無容。
子四 業遍知
最後業遍知:謂離諸分別;給無上安樂,令遠離煩惱、無所知二障。其後所得智,而能正悟入一切所知相、嚴淨諸佛土、成熟諸有情;並能令生起一切相智性。五種業差別。
業者功效。無分別智所給功效,分配五果,就根本、後得二智合明之。根本無分別智之勝果有三:一、離諸分別,配士用果。士者士夫、如有力之人能現前生起作用,推之於一切當時發生作用者,皆名士用果。如風吹紙動、紙動即風吹之士用果。無分別智現時即離二取虛妄分別,證斷同時,本無前後,就功效言為士用果。二、給無上安樂,依無分別智而得無上涅槃無漏安樂,猶依眼根而發眼識,故為增上果。三、離二障,無分別智能斷二障,令有情繫縛者即是二障,故離二障為離繫果。二障者:一、煩惱障,即發三界生死業等之六根本煩惱及二十隨煩惱,自性是障,正能繫縛眾生流轉生死。二、所知障,或誤解為種種知識能為障礙,其說非是。所知在梵文為爾燄,亦可譯「境」,此所知境非能障者;於法界一切應所知境,若有未能全了知者即所知障。故所知境,為被障者而非能障。能障之體,即是無明。此障無明,不同煩惱障之無明。煩惱無明,迷執顛倒,能令有情流轉生死。所知無明,其義較廣,凡於應知應能之事,有未全知全能即是無明。二乘唯求脫離生死,故不須斷障所知之無明;大乘志求無上菩提,必所知境圓滿遍知,故所知之障品亦須斷也。大乘根本無分別智,尤以所知障品為真正所對治。
四、悟入一切所知相,嚴淨佛土,成熟有情。由根本智現一切法自性皆空,故後得智能見諸行如量。後得智又名量智,於一切所應知境界,性相因果無量差別,悉能如量了知。以此之故,始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成莊嚴佛土成熟有情事業。後得智為根本無分別智引生,為無分別智中真能分別,雖分別而了達性空如幻無所分別。根本智清淨故,後得智亦清淨,故後得智是根本智之等流果,而後得智正知一切所知相及莊嚴佛土成熟有情,亦即為後得無分別智等流果。其中莊嚴佛土與成熟眾生之二業,亦說為士用果,後得智上起此用故。五、生起一切相智性。一切相智,亦譯一切種智、一切智智,即菩薩位修根本後得無分別智成滿為佛之果智。唯佛果智,於一切相普遍了知,故名一切相智。非無分別智同時得,須要修至二障斷盡、菩薩行滿,究竟成佛時而後得。以異時而熟故,假名為異熟果。異類而熟之異熟義,不通無漏,此中惟就異時而熟之義而言,因果皆是無漏性也。配五果名五業,則根本三而後得二,亦可根本三種合為一業,同在一剎那故;後得之所知相及莊嚴佛土與成熟有情開為三業,則根本一而後得四。
庚七 悟入作意
悟入作意者,謂若諸菩薩發心欲悟入無分別智者,當作如是意:由不知真如,起虛妄分別,名曰一切種,為現二取因,依此起異識;故彼因及果,雖現而實無,彼現、法性隱,彼沒、法性現。若如是作意,菩薩即能入無分別正智。從緣知唯識,觀識不得境;由境無得故、亦不得唯識。由此無得故,入二取無別。二別無所得,即無分別智,無境無所得,以是一切相無得所顯故。
為悟入轉依故,集中心力、專一精審思量觀察二取空義,為悟入轉依之作意。轉依即證真如。入無分別智即最初證得轉依,亦即入真見道。諸菩薩者,簡別二乘,無分別智惟大乘能入故。發心欲悟入無分別智者,明是加行位中菩薩,謂加行位菩薩,當如下文次第作意。分三段說:初觀生死,有十二句。真如為迷悟依,由無始來從未了知諸法性空之真如故,生起虛妄分別。此二句意同起信論真如緣起所謂「由不知真如法一故」云云相似。起虛妄分別即有熏習力,為能生將來三界虛妄分別之因故,名一切種。此論未有明文建立賴耶種子,但含其義,若就賴耶一切種言,一切種即所謂識種。若就未立賴耶而言,虛妄分別根本無明為能現起二取因故,名一切種。依此虛妄分別熏成之一切種,生起二取諸根塵識。彼因之一切種,果之二取異識,總是虛妄分別,雖現起幻相而實無真性,是迷真如而現起故。上七句就眾生心境觀察生死之所由來。進觀彼虛妄分別之二取諸法現時,法性即隱,要待菩薩修遣虛妄分別二取相隱沒時,入真見道法性始現,此即前悟入自性所謂客塵諸垢不現而真如現義。若如是為求真如法性顯現而作意,則此菩薩漸能二取不現,真如顯現,得入無分別智——上五句明要修瑜伽所以,次修瑜伽是入無分別智所修正觀——即唯識觀。
從緣知唯識等六句,為從唯識觀悟入真如之作意。緣者、謂所緣境,若從諸識所緣,知皆唯自識所現之影相。觀識實不有外境之可得,由所取境空無得故,則能取識亦無可得。二取俱無得故,能所雙亡,即入無二取差別之平等真如法性。攝大乘論所引分別瑜伽二頌,義同此段,而詳略稍不同。疏通解釋,大略相等。攝論所引『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菩薩於定位,等於前「若如是作意」等三句;觀影唯是心,等於「從緣知唯識」句,影即所緣也。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等於「觀識不得境」句;審觀唯自想即是觀識,義相既滅除即是不得境,此攝論文詳本論文略也。攝論『如是在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三句,等於本論「由境無得故,亦不得唯識」。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者,即「境無得」,次能取亦無即「亦不得唯識」,此亦攝論之文較詳。攝論『後觸無所得』,即本論「由此無得故,入二取無別」二句。由此無得故,有「後」之意,「觸」證入也,二取無別即「無所得」,此本論文詳攝論文略也。即以本論此段,義同攝論所引,故推測此論或即分別瑜伽也。
後五句明智相。二別者謂二取差別。能緣心與所緣境無別故,能證智與所證境亦無別,心境俱空,境智雙泯,即入無分別智。無分別智無有對境故無所得,以是一切能所取相無得所顯故。譬如明鏡現諸影相,青黃赤白、長短方圓、即非鏡體光明本相;若無一切色彩形像,然後正露全鏡明體。又如牟尼寶珠現種種色,或執為青、或執為黃、或見人面、或見山林,就其有種種形色現故起種種分別;若置淨空,都無所現,乃能澈底顯露清明透澈之牟尼珠體也。
庚八 悟入加行地
加行悟入地,於四相當知:由勝解加行,於勝解行地,是順抉擇位。各別證加行,即於初地中,是觸真實位。由修習加行,於未淨六地及三清淨地,是為隨念位。由究竟加行,任運佛事業相續不斷故,此即是達到彼智體性位。
此為悟入轉依之加行所經之地位。此分四相以明:一、由勝解加行,入勝解行地,即順抉擇位。勝解於法法性,正確了知,有決定力,不為引轉。由十住、十行、十迴向修積資糧,至於煖等四加行位,尚未能證唯識真如,依勝解力修四加行。順於真如法性而抉擇故,名勝解行地順抉擇。二、由各別現證加行,入於初地,即見道位。在世第一加行位後,起真見道,別別現證一切法唯識性真如。觸、謂親證,真實、即真如唯識實性,是親證法性位故。三、由修習加行,入二地至十地為隨念位。既觸證真如性,入無分別智已,尚須常依無分別智隨念修習,地地升進,方能斷盡俱生二障。二地至七地間無分別智有時不現,二障未盡伏滅,故名未淨。八地至十地,無分別智無間現起,二障伏盡,故名清淨。四、由究竟加行,到達彼隨念智體性之究竟,亦即佛位。依大悲願力,遍法界中有應見佛聞法者皆為現身說法,廣度眾生,作佛事業,任運而起不待功用,盡未來際相續不斷。初地以上,地地證得一分轉依,至佛果位乃為究竟轉依。此中四位,略同成唯識論五位,但資糧加行合名順抉擇位耳。
庚九 悟入過患
悟入過患者,謂若無轉依有四種過患:無斷惑依過,無修道依過,無諸涅槃者施設依處過,三菩提差別施設無依過。
三乘共法,唯說涅槃,本論特詳建立轉依。此悟入過患者,謂悟入不立轉依之過患。若知不立轉依過患,即知轉依之不可不建立。若不立轉依則過患有四:一、無斷惑依:真如為迷悟依,不明真如、不知二取等為錯亂,即無所應斷之惑障。惑、謂煩惱、所知二障,大乘所斷之惑,尤在所知障也。二、無修道依:若無所斷之惑,亦無能斷之道須修。且大乘當修遍知一切性相之智慧,具足莊嚴國土,成熟眾生無量功德;若不達真如,必不能修大乘道。三、無諸得涅槃者施設依處:若無所斷惑及所修三乘道,何從施設聲聞、獨覺與佛得涅槃者?即無轉依,則不能建立得涅槃之三乘聖者也。四、無三乘菩提差別施設依處:由轉依故,無上菩提不同二乘。若不明此中轉依義,則三菩提差別不彰矣。
庚十 悟入功德
當知彼相違,四相入功德。
若知不立轉依,有彼過患。過患相違,即知若立轉依有四功德。謂有斷惑依,有修道依,有三乘涅槃施設依處,亦有三乘菩提差別施設依處。以上釋別明轉依竟。前八段明轉依,後二段則明建立轉依所為也。
乙三 譬喻
於無而現有,喻如夢、幻等。轉依、則喻如虛空、金、水等。
本論辨法與法性,別明轉依以前,生死與涅槃對舉,生死為法,涅槃為法性。別明轉依以下,生死與轉依對舉,法即生死、法性即轉依。初二句喻生死法,謂生死之依他起法雖實無性,現有種種虛妄分別之相,喻如幻象馬等。等取夢、泡、影、露、電為喻。現夢幻時宛然是有,其實體性是無,於實無中,宛然現有,故為生死幻現喻。幻夢等喻甚多,如金剛經有六喻,能斷金剛有九喻,總明有為法皆實無而現有之義。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也。與辨中邊『非實有全無』,『如現實非有』,『謂知義非有、非無如幻等』義同。後二句喻轉依。虛空者喻轉依自相,遍一切法無相無分別故。金者、礦金喻有垢真如,純金喻無垢真如。水者、濁水喻有垢真如,清水喻無垢真如。此顯真如,客塵二障未滅、已滅分位不同,假說染淨,而自性無變異。等者,等取鏡、珠諸喻。與辨中邊『知顛倒作意,未滅及已滅,於法界雜染、清淨無顛倒』。『知法界本性清淨如虛空,故染淨非主,是於客無倒』。『此雜染清淨,由有垢無垢,如水界、金、空、淨故許為淨』義同。此二簡明比喻,總括全論所詮之法,生死涅槃,法與轉依,皆攝於此。
大科三段,自成三支比量。略標如立宗,廣釋如出因,譬喻即為喻依,其組織實至嚴密也。(陳濟博,塵空,游隆淨合記)
前講全依譯傳原科解說,若直觀論頌,則可成一種之分判如下:
論─┬序論──即第一頌 └正論─┬辨法法性通明三乘義─┬略標 │ └廣釋─┬──生死 │ └──涅槃 └特詳轉依別彰大乘義─┬法說─┬──總標 │ └──別釋 └喻說──最後一頌
所以為如此判分者,一、因本論明轉依頌文占五分之三,別為開一大科較宜。二、因本論殊勝義皆詳在轉依,如此較可表彰特點。三、因舉轉依名喻如空金水等最後一頌亦移入此,比之辨中邊論無上乘品甚相當也。
(附註)述疏者,法尊法師。
【經文資訊】《太虛大師全書》第 X07 冊 No. TX07n0006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第1卷-第6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太虛大師全書》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此之四句,造論所為。慈尊造頌,先明宗旨,以引起聞者希求向學之心也。何、謂生死,泛指一切應永斷法。餘、謂生死永斷所餘,即是涅槃為所應證。欲辨明彼生死涅槃之相,故造此論。
何故欲辨彼等相耶?以諸眾生不明生死緣起,聞佛常說了脫生死:或執色身壞滅為了生死,故有厭世自殺等事。或執身如槁木、心似死灰為了生死,如外道之修無想定。或執觀色身空為了生死,如老聃以有身為大患;及修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者。彼皆不能了脫生死,以彼不明生死根本為無明故。由無明等煩惱發業,由業牽識六道流轉,生死死生無有底止。詳析之為十二緣起,具如經說。色身壞滅,業識仍在。修諸定者,為不動業,彼皆仍是隨業受生,未了生死。欲了生死,應斷無明。無明滅故行滅乃至老死等亦隨滅,是為還滅之道,乃能永斷生死。無明者:一為不了知十二緣起之無明,妄執生死自然生起或神所造,如科學家、宗教家言;一為不了知諸法性相之無明,以為實有煩惱業果生死等法。不知諸法眾緣合成,空無自性,如夢中境唯心變現。非謂由此空性能生諸法,即此現前諸法體空。若知諸法現前即空,則生死中身心世界,如幻如夢,體性皆空。如實了知而斷無明,煩惱業報隨之俱斷,是乃名為永斷生死。由使眾生先知何者應永斷除,乃知還有永斷之餘所應證得;為令現前了知生死涅槃相故,為令究竟永斷生死證涅槃故,辨彼生死涅槃等相。即造此論之所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