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

唯識三十論講要[1]

此論是世親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譯關於他們的歷史研究佛學的人大概都是知道的所以現在略去不談此論共計有三十頌——在印度四句為一頌好比中國之詩故此論是用一百二十句的五言句之所構成的但唯識另外有二十三頌而舉其大數言之的二十論及其餘唯識義章等揀別此唯識是三十頌論的一種故名三十論此論無論字面和內容所發揮者都在唯識所以叫他做唯識論佛典原來有經律論之三藏此論不是經和律而是攝在論藏中的論故名曰論

關於唯識之所以然的道理原是在本論頌文中正要說明的不過在未說明之先應當把平常人對於唯識一名所生的誤會和謬解下一個明白的糾正

「識」通俗所云知識之識心理學上知識與感情意志等對舉之識皆不過識的一部分不足以盡唯識之識義而且相差甚遠雖哲學上「知識論」之識義亦非唯識論所明廣義的識唯識論所明之識如一個具有組織的國際世界蓋每個人或每個有情他的精神界——即心界——不是簡單的是由很多的複雜分子組織成功的所以他是國際的集團不是孤立的個體猶之乎現今的人群世界是有許多的國家民族組織成功的樣子唯識的本身有八譬如八個精神的王國八識正是統治此八國之八王故無論一個人或一個有情必定各有他們的精神界統治之八識但識為能統治之王既有能統治之王必有所統治之臣民若沒有臣民被王所統治便不成其為王國的王了故凡是精神王國一定有能統治之王與所統治之臣民——心所在內不但此也此王國君臣所管領之海陸動植——根身器界以及一切風俗習慣文化法度分限部位——不相應行乃至天空——法性等亦在內故每個人或每個有情他的國際組織之精神世界確如一個總聚的大集團識雖祗是各王國中的各王然舉王則全國乃全國際無不統攝在內

「唯」謂獨或但若照字義講起來則上頭所說的廣義之識既不能成立蓋既是獨但有識則識便不成王國的王而王國的一切亦將無從安立所以此唯識之「唯」決不能僅在字面上看成獨但之唯此唯字的意思即是說凡宇宙一切所有都不離識的關係和不出識的範圍若照這種意義說起來則唯識云者不過說識能統攝萬法而萬法可歸納在識中罷了至此對於唯識字義之誤會已解除而唯識之正義亦以略明了唯識說一切法不離於識雖重在說明一切法是識變起的或隨識轉變的然並不是否定一切法有存在的可能不過說他們不離於識或依識所變耳

唯識實是遍於萬有諸法的但為什麼一定要把一切法都歸納到識上去講明唯識對於人生究竟有什麼利益茲試約略分言之若了解萬有諸法時時刻刻都不離識的影響和受識的變化而識又即是各人的自心時則各人便皆可以有解決現實界苦痛的能力蓋我們人類與一般的有情對於這個現實世界——即宇宙自然的確有許多不可避免的痛苦就人類而言明明就有三重的壓迫——自然人為個己就自然界而言有寒等種種的災難這是自然界所給我們的苦痛再就人為界言之其苦痛更多如社會上之習慣束縛人與人間的罪惡等就個人的自身又有饑渴勞頓病苦死亡等其他缺點尚多若不明唯識則便有如下四點的過患

第一點是悲觀者流看見這現實世界這許多的苦痛彷彿都是固定而沒有法子可以去改善由是悲觀厭世甚至自殺第二點是對於現實世界生了滿足之想的人由是便沒有去謀所以改善進步之要求而醉生夢死其中第三點有人以為在我們的現實世界之外另外有個規定命運者故向之乞憐哀求因以產生神教去求神拜上帝第四點認我們自身之外有一種勢力使我們痛苦而向之爭鬥者如古代之宗教有光明與黑闇爭現在唯物史觀的學者之階級鬥爭亦是認定我們外邊有些東西使我們苦痛故極力向之爭鬥

以上四點若以佛法眼光看來都是與事實真理不相符合而其辦法亦絕對不當不但不能令人生世界改善進步將反由錯誤之結果而更增加痛苦佛法為要使人離去如上諸種錯誤而獲一解除痛苦的進善人生之道故有說明他的必要——唯識唯識對於宇宙人生的確有很高很圓滿的改善進步的說明要知萬法——苦痛亦在內——都離不了識之關係同時且多隨識轉變而識又即是人人可以自覺自動的則講明了唯識即沒有什麼不可解決的了

以上明唯識名義及其宗旨的大略竟以下解釋論頌

此論的三十頌原是世親菩薩造的但後來經了護法等十大論師的解釋故有如次之分段初二十四頌明唯識相次一頌明唯識性後五頌明唯識位就二十四頌中初一頌半略辨唯識相次二十二頌半廣辨唯識相略明唯識相中先假設問答以發端外人問曰若唯有識云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舉頌答他[2]

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

此即外人對於唯識所生之誤會也此中的內外是論主假設的內是大乘佛教外包小乘及世間一般的有識人等問者的意思是這樣的既然說唯有識為什麼世間的及佛的聖教上又說有我有法呢遂以頌答他謂假托而說的一切諸法並不是離了識另外有個我有個法可以給我得到不過是假托識之所變而叫做我和法而已

假有二義「無體隨情假」執有實我實法謬妄之情意而說的實在是如龜毛兔角而毫沒有體性的「有體施設假」這是有體的事實這正是指的那不離識的關係而是識所變的雖然用我或法的名義來施設假說但仍不出識的範圍故不是妄情所執之無法而是由依識所變之有體法故名有體施設假

但此中所云之我與平常所說之我不同此中所說之我乃是人格之義金剛經上所說之我眾生壽者以及有情庸人賢人聖人推而上之連佛亦在內故此我乃是人格的代名詞如世所云之物廣義之法如心理生理物理皆在法之範圍之內故法可概括一切「非人格」的東西如佛學上地意等都叫法

有轉變轉現二義不是形相之相這如科學哲學之「概念」即義的意思如說物有物之概念人有人之概念又如說有人格之我時即隨其所說而轉變其義相又轉相即顯現之謂因為說了我法而我法即隨之而顯現由思想言語而施設我法由是轉現我法之相為要破除執著離識以外有實在我法的妄執故舉「彼依識所變」一句來喝破他即是上頭之種種我法相謂若我若法都是依識而變的以下各頌中有很詳細的解釋凡是有知覺或知識生起的時候都有能知覺與所知覺之二面在唯識論上說起來能知覺的即是「見分」所知覺的即是「相分」謂依識所變見分假說種種我而轉成種種我相依識所變相分假說種種法而轉成種種法相而此能變之識初即異熟次即思量後即了別境之三了別境包括眼意六識其名義待到下文解釋

今於略明識相後以二十二行頌廣辨唯識相——廣明其義此中略分三段第一明三能變第二正成唯識第三廣釋妨難第一又分三段明初能變頌文

初阿賴耶賴異熟一切種不可知執受處常與觸作意思相應惟捨受是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恆轉如暴流阿羅漢位捨

此中共十句兩個半頌阿賴耶異熟一切種即是初能變識的三個專有名詞在三相中阿賴耶屬自相論中說『攝持因果為自相故』但又可名「本相」或「總相」阿賴耶翻譯做「藏」義如大藏經之藏或庫藏之藏據梵文又可譯處所之「處」如喜馬拉雅——賴耶——山亦梵音「雪處」之義古名雪山即以其為積雪之處故藏有三義「能藏」如茶杯能盛茶茶杯為能藏而茶為所藏此識亦復如是能藏一切諸法種子故一切種即為此識所藏「所藏」第八識所變起之根身器界以及所現行的前七轉識及一切諸法皆以第八識為所藏——注意一切種雖不離第八識然已是第八識中的能生萬法功力故言識的時候讀起來不能將識字略去應讀為一切種識若單讀一切種則便不是能藏識而成所藏種了——「執藏」即我愛執藏此正相當於處字意義即我所執之處故亦可名我愛執處末那識中有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我愛執藏即此識為末那之我愛所執藏也總之據自相言名阿賴耶識據果相言名異熟識據因相言名一切種識

異熟原是據果而命名的佛學言果有五種即等流異熟增上士用離繫等五果前四為世間共果後一為唯出世聖果蓋離繫果最低限度證入阿羅漢位始能獲得此果他是不與異生——凡夫——共有的但在世間果上言異熟果亦甚普遍如有機之根身無機之器界其中一個一個的有情一類一類的世界俱可名之為異熟果但此果不惟第八識有即前六識亦有異熟果的性質不過是異熟生不是真異熟識罷了故在此識的果上講可以云十之八九都是異熟性的果不過第八識上的異熟果為最根本者以內之根身外之器界乃至前六識之異熟生者皆以第八識異熟為根本故熟謂成熟如生米煮成熟飯此中有三義「異時而熟」如造因在前得果在後此果與因在時間上有相當之距離我們在果上看不到因因上亦看不到果因為如此故常人誤認得果為自然以為一切諸法皆是偶然憑空而來在印度名自然外道其實這些在佛學上講起來現在所生之果都離不了先業之作因有些果在因上可以明白看見的乃屬於士用果等者「變異而熟」成果之時果異於因因為從因至果無論在空間上時間上皆經了許多的變異——果不似因因不似果「異類而熟」類為分類在佛法用倫理學上的道德性把一切諸法分為四類即善無覆無記有覆無記此中有覆無記者即是有染污法覆障之無記性第八識性是無染污法覆障的故名無覆無記不但第八異熟果是無記凡一切的異熟果俱屬無記性攝故因雖然有善有惡果雖然有好有醜但據果的自身上講仍是非善非惡之無記性蓋一切異熟果報之法皆由先前業因之引起使之不得不然而成果則果是機械式的被動者他是不負任何善惡的責任猶之乎一君國的君主以強有力的勢力設政治法律來統治一個君國其中一切土地人民皆受他的勢力而左右轉移由他的勢力辦得合宜則人民富強光榮由他的勢力辦得差錯則人民貧弱墮落但在國土人民本身完全是機械的被動的不負責任的八識的因果也是這樣由過去第六識上之思心所造成強有力之業因而感得現在之異熟果此果完全由先業因所引使而成所以說他是機械的被動的不負責任的非善非惡之無記性

一切種就表面上說什麼種生什麼果——荳種生荳果瓜種生瓜果而此中所說之種並不是這樣有形可見之種他是第八識中一種潛在的功能差別故在成唯識論中名「功能差別」即是由第八識中潛在之功能而生起萬有諸法之差別即名一切種

我愛執藏之阿賴耶識到了阿羅漢位即可捨去異熟識至佛果時亦捨其無記之性因佛果之初能變識完全是善性故佛果不名為異熟一切種至佛果仍可名一切種識因佛果具足一切無漏清淨種故

不可知執受處以義讀之應當聯貫上下文讀為不可知執受處不可知了反言之即是執受處不可知了不可知執受處者即相分——根身種子器界——根身種子深細器界廣大三法在異生分上俱不容易知道但並非絕對不可知至佛果大圓鏡智現前亦能照了無餘即能了別之見分前說凡一切知識有能知識與所知識之二部分此了即能知識之見分而所知識之相分即執受處也

識為心王而八識又都有他們的相應心所這個初能變識的相應心所共有五種即遍行心所之觸作意思——八識相應心所有五十一留在第三能變中明——遍行者蓋遍於各識及一切之謂也謂接觸一切知識生起之時都有他的所依之根與所緣之境識三法和合互相隨順而有接觸之事作意謂警覺之功用蓋正在接觸之時而有警覺俱時生起之事謂領受依觸而生受再從領受法上取其分齊即為名言所依之想於觸想中所起之衝動造作即思蓋思即是心之「動」不但自能主動並能驅役其餘心心所亦隨之而動此五種心所與心王和合生起謀共同之作用故曰常與觸作意思相應

在感受上言之受有五受有苦有樂有憂有喜有捨捨受者蓋非苦非樂非憂非喜之中庸受也此識在五受中唯有捨受故曰唯捨受

是無覆無記以倫理學上善惡標準分類來講此識是無覆無記性所攝非但心王是無記即五種心所亦是無記性所攝故曰觸等亦如是

恆轉如暴流這是以喻來顯恆者謂此識自異生直到成佛位止中間之長時期都是如同暴流之水前後不斷一類相續謂雖暴而流續不斷謂雖流而暴變靡常剎那剎那前頭的暴流而非後頭的暴流又如接連之影片影片雖然有一片一片前頭的人影非後頭的人影但總是一類相續接連不斷的前後相似

阿羅漢有三種義三義中最主要之一義為無生無生者即永不受此身以後的生死即已無生命流之束縛也即捨去我愛執藏之名因為到了阿羅漢的時候已證我空真如七識永遠不執第八阿賴耶識為自我即名為捨非謂全捨第八識也

今天講第二能變即第七識在未解釋以前先出頌文

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并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有覆無記攝隨所生所繫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這裏共有三頌十二句比前初能變多兩句以從上文所說的次第上講下來此名第二能變若以八識分配上講起來則此名第七識末那是音譯其義為「意」即是意思的意以前有人名之為染污意以為末那完全是染污的實則此意可染可淨在凡夫地位上有染可名染污末那若一旦證入聖位即可名清淨末那故染淨聖凡之關係均由末那轉與不轉清淨與不清淨而分判又意有「意識」與「意根」之分在第三能變中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普通所謂意識是第三能變中之第六意識但彼意識亦如眼識等必定有他所依之根他的所依意根即是此第七末那

依彼者彼即指前初能變之阿賴耶識意謂此第七之意根亦是托初能變識為他的根本依而轉變生起好比眼識依眼根而生起的樣子與「對向」「觀察」或「慮知」之義相仿蓋末那不惟依彼初能變識而轉變生起亦以彼初能變識為他所對觀之境

思量為性相者意的定義即是思量是識的自性即自體分是識之行相即是見分自體分見分正如以前所借喻的國王一樣此識的思量特別不同在八識規矩頌中說明為『恆審思量我相隨』既然是恆審思量可知他的思量是始終沒有間斷的而且很深刻的他是既恆且審故依照他的原意解釋起來恆即剎那剎那連續不斷而審是精深諦審蓋思量之意在八識三能變中都有為什麼獨在此中加以思量——意——之名論中說此識思量之義比前六識和第八識都來得強盛又若在恆審二義上說前五識思量既不恆亦不審第六意識之思量雖審而不恆第八識之思量雖恆而不審故恆審之思量唯第七識有所以特名此識為意

四煩惱常俱這是說明他的相應心所前來說過識之自體分見分喻如王故思量為性相喻如王依彼轉緣彼喻如王所統屬之領土但他所統治之臣民是什麼故這裏說到心所此識心所依成唯識論中所明他的心所有十八種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之八種大隨別境中之慧心所及此中之四煩惱與五遍行此頌沒有把他們完全提出來蓋已包括在及餘觸等俱之「等」字裏了這四種俱稱為煩惱者因他們的性質都是煩擾惱害足以擾亂我們精神界的安寧我們的精神界雖然時時刻刻受這四種煩惱的擾害但從來都沒有法子制滅他譬如一個中央政府對於國家社會沒有那個不想他的國家太平社會安寧但結果總是治亂不定這由癡愛之四煩惱既能直接擾亂惱害我們的精神界亦能間接擾亂惱害我們的現實界

癡即愚癡是對於若事若理昧然不知而妄以為知的故癡亦並非完全不知我見者即是他所抱之意見人們對於宇宙人生既於不知中妄以為知並且還認定其自以為知的決定不錯此中佛典中有一很確當的譬喻譬如聚集了一大堆的盲人在那裏摸象有的摸到尾巴的說象如掃帚摸到四腳的說象如屋柱這在我們看起來非常可笑然在摸象的瞎子總以為自己摸到的決定不錯這譬如一般學者把他所執著的什麼什麼見解或什麼什麼主義認定他能改造社會國家不管通不通固執著硬要去幹我慢者即普通所謂虛榮誇大之心理既有此種虛榮誇大之心理於是認定他的個己他的國家他的民族高過一切彷彿惟有他是上帝之驕子其餘芻狗不如但我慢亦有好的一方面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為要我的人格高過其餘的人所以雖處在貧困中亦不肯為非作惡此中由我癡而有認定第八識為我的我見由我見而生我慢和愛著要我永遠生存的我愛即是共同的意思凡與此識相應之心所都是相續地剎那剎那共同並立包圍此識喻如國王恆被國中的臣民所包圍有覆無記攝者即是說明此識在道德上的性質有覆謂有煩惱蓋覆但雖有煩惱蓋覆著而他的性質仍是非善非惡之無記性蓋末那無直接損害於他人之可能

隨所生所繫末那隨第八之異熟報生在那一界或那一道的時候他即隨著成為那一界或那一道的末那識並且隨著繫在那裏如第八異熟報生在人類中末那亦隨之而生起並且繫在人類中

這裏為便於使人明了重以喻來顯明依彼轉緣彼係領土思量為性相係王四煩惱常俱係國中的臣民有覆無記攝係國體國法阿羅漢滅定等係此王國已打破國界而進入大同世界

阿羅漢前已說過到阿羅漢位則染污無有亦已可知滅定即是滅盡定亦名滅受想定入此定時前七轉識皆不現行此定為最深之禪定入此定時如植物然看去如同死人連氣兒都沒有了但是他的生命仍舊存在著此四煩惱常俱之末那一旦到了滅盡定的時候即無有現行捨了染污末那之名故名滅定無有出世道之道在佛學中與通用的意義很不同普通所謂道即是一種理路或者名之為道路之道但在佛學上實是覺的意思從道的自體來說即是能證真如之出世的智慧此四煩惱常俱之末那一到出世道現起的時候便沒有了故名出世道無有

今天繼前釋第三能變頌文

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了境為性相善不善俱非此心所遍行別境煩惱隨煩惱不定三受共相應初遍行觸等次別境謂勝解所緣事不同善謂無貪等三根不放逸行捨及不害煩惱謂惡見隨煩惱謂忿諂與害無慚及無愧掉舉與惛沈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不定謂伺二各二

上面共計七頌二十八句總解第三能變的六個心識即是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作為一類一聚來說明的現在就依著上面的頌文略加說明如次

次第三能變者由初能變二能變按步說下來這裏便是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者即是說第三能變中有六個識而這六個識又各有各的自性差別不同即是各有所依之根和各有所緣之境如眼識依眼根緣他的色塵之境他們如果沒有到達轉依的時候眼識決不會緣聲而耳識亦決不會緣色縱然在一個時候有二識或三識同起——如眼識正在緣色之時同一剎那耳識有聞聲或身識有覺觸的事——然而他們依舊「眼不超色耳不出聲」因此故眼識有眼識之系統耳識有耳識之系統乃至意識有意識之系統這裏有不可不注意的雖前五識生起之時必定有同時意識來參加並起然意識生起之時有時可以與前五識絲毫無關係如坐在此間忽然想到以前在鼓浪嶼聽到一種什麼聲音或見到一種什麼景色便只是意識而毫無前五識關係由此故知這六個識是有各個之自性與本位的不然一識生時餘識亦應生起

談到了境八識都有了境之義如初能變識了不可知執受處之境第二能變識了第八識見分為我之境惟有所不同者八識和七識所了之境深而且細不容易令人覺察到而這六個識所了之境粗顯分明故容易使人明了覺察如眼識了長圓之境乃至意識了生來之境了境為性相者即自證分即見分意思即是說眼識以了色塵為性相耳識以了聲塵為性相

善不善俱非此六識在道德性上講起來善性惡性有覆無記性無覆無記性之四性完全具足

這裏對於意識與意根兩個名詞猶有略加辨別之必要夫八識皆有他的所依之根前五識依前五根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意識既與前五識性質不同當然沒有依前五根的理由那末他究竟依何種根呢要知道第六意識也是一種識所以名之為意識者因他以末那意為他所依之根故因此可以知道第六識所以名之為意識是因他——末那——得名的而末那是就本身得名的然此在三乘共教中對於這個問題往往含糊其詞總以為前念滅去之意識即為此意識所依之根其實是方便之說

以下釋此識相應的心所此識具有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之四性故於五十一種心所亦完全相應現在為使人易於記憶明了順便將八識三能變中所相應之心所或少或多表列於次

    異生八識相應之心所     初能變  唯觸作意想思之五遍行     次能變  五遍行與癡并別境中慧及掉舉昏沉不信          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之八大隨煩惱共十八心所         ┌前五識  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及貪與無慚無         │愧并八大隨煩惱共三十四心所     三能變一┤         │第六識  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及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         └四不定共五十一心所全

佛果八識相應之心所 八識平等各唯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共二十一心所相應

上表是把六位五十一種心所拿來統屬在八識三能變中的由此表看來我們可以知道初能變識所相應的心所最少只有觸等五個遍行心所第二能變比較多些共有十八種心所與他相應前五識比較又多些有三十四種心所與他相應第三能變中之第六意識則與五十一種心所完全相應因此我們又知道第六意識的作用是比其餘的識都來得普遍而有勢力初能變和第二能變相應的各種心所在以前已解釋過了現在就第三能變識中所相應之心所在前沒有說過的再略加講明

此心所一頌即是把五十一種心所分成六類所謂六位心所遍行別境煩惱隨煩惱不定遍行之義前在初能變中已經約略解釋過了別境者即是緣特別境而生起之心所善心所者惟在善心方生起煩惱謂為一切染法之根本煩惱隨煩惱是根本煩惱之分位或根本煩惱之流類不定者謂於善不善三性等沒有一定的標準這是六位心所的類義三受謂苦六識不但有這麼多的心所且亦遍與三受相應然此三受分開來說即成五受謂憂蓋從苦樂二受中又開出憂喜二受為什麼要這樣分別因在身在心的關係所以有此說法如苦樂兼通身受而憂喜則蘊在心中但此不過一往之說其實是可以相通的相應者謂心心所和合共同生起而成一致之作用如心王與受相應同緣一境而成和合一致之活動工作

初遍行觸等之等字包括觸作意思之五種心所在前已經說過了

現在來明別境心所云何謂欲欲有希望要求之義自己認為可愛的境希望要求欣合自己認為不可愛的境也希望要求脫離他勝解謂強勝之見解即是已經成為決定之見解故論中說「印持決定」為勝解非一般浮泛的見解可比勝解是對於事理已經有了很堅決的定見和極銳敏的確解是對於經歷過來的境事回憶記念假使向來一回都未曾經驗過便無從回憶記念起謂注意集中要依繼續觀察之境方得生起這種心所要先由念心所記念一種所觀察之境由是注意集中常常記念以全副精神專注一境——所謂心一境性——便是定心所是對於所觀之境得了一種抉擇判斷即是經了一種很深刻的觀察所成之智慧這五種心所都是在各別不同的境事上生起的故名別境心所頌中所謂所緣事不同就是這個道理

愧等十一種善心所為一切善法所依非世間普通所謂之信普通所謂之信并不專指善的方面惡的方面亦有信如信非道以為道的迷信邪信此中所云之信完全是善的論中說明信的定義是「於實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可見這個信心所完全是清淨善法連一點染污都沒有正可謂之自性清淨心即是一種羞恥之心若在自他兩方面來講尊重自己的人格而羞惡便是慚尊重社會的輿論而恥過便是愧故論中說『依自法尊貴增上崇重賢善羞恥過惡對治無慚息諸惡行』名慚又說『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羞恥過罪對治無愧息諸惡業』名愧無貪等三根即無貪無瞋無癡之三善根質言之無貪則能惠施無瞋則能仁慈無癡則能明智勤謂精進安謂輕安凡是善法大抵有輕安意不過真正講起輕安來非定心不有不放逸原即精進的意思不過若一味的精進勇往直前不無疏忽之失有了不放逸的心所則能於精進加行中時時謹慎小心即是沒有得失之心對于修證所得上一毫無所住著因此終日行布施修禪定若行所無事者然不害即是一種悲愍之心對于一切有情一點也不損惱傷害他如上是對於十一種善心所的說明若詳細的解釋可以參考成唯識論或百法明門論

惡見此即名為六種根本煩惱此煩惱中貪等與第二能變中之癡——貪——四煩惱有廣狹不同第七末那上之四煩惱專是指末那執第八識見分為我而說的此六種煩惱是在世間出世間的一切事理上說的謂貪著對於「三界有」及「有具」的染著不肯放棄是對於一種違逆境上生起忿恨等心是對於一般事理闇昧不明即是無明謂貢高其性為「恃己高舉」但亦有表面上似乎謙虛而骨子裏實在是輕慢者如有人謂「他好由他好我不好由我不好」若如此居心佛經中叫做「卑劣慢」此慢差別有七種九種之別其名數可以參考集論五蘊論等是對於事理沒有決定的能力即是猶豫不決惡見是對於一切事理顛倒推度即是所謂惡知惡見的人這個惡見是各種惡見中的總相若分別講起來則有五種薩迦耶見即我我所見是在五蘊上所起個體之見邊執見即是於一種個體上執斷或執常邪見謂撥無因果即是一種虛無之見見取謂於種種見中執取了一種為「最勝清淨能得涅槃」戒禁取即是一種迷信的戒條如有些宗教所制的種種戒條於實際道德上一點關係也沒有但在他們猶執為「最勝清淨能得涅槃」此上總別共有十種煩惱疑五種謂之五鈍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五種謂之五利使

隨煩惱謂忿等兩頌即是頌二十種隨煩惱忿即瞋之暴發是把瞋懷恨在心即於所行惡不肯發露是癡之分亦瞋心之觸發者亦瞋心之類是不願意人家有名譽光榮者是一種吝嗇是貪之分謂欺誑即是一種「虛矯詭詐」的行動是一種取媚於人的行動此二是貪癡分屬一分瞋恚之心是一種貪眩自德的心理以上十種煩惱純是惡性各別生起狹而且窄故名小隨煩惱無慚是不顧自己之人格無愧是不顧他人之非議對於惡事不去改而對於善事亦無心去做人們到此便真個沒有藥可醫此二種之煩惱自類俱起略微寬泛故名中隨掉舉是心對於境不能寂靜之謂惛沉是一種瞢懂心理現象不信即不信實及三寶真淨功德懈怠與精進相反懈怠在表面看起來不去工作名懈怠其實對於沒有利益的工作即使去拼命努力亦叫做懈怠放逸是一種縱蕩失念對於事物忽略不能明記散亂是一種流蕩忘反所謂「心猿意馬」不正知即是一種謬誤知解以上掉舉等八種心所通不善無記遍於一切染心故名大隨

是懊悔即睡眠此二合為「悔眠之類」即尋求謂伺察即是在已尋得的境上加以審觀細思此二合為「尋伺之類」尋伺有處譯「覺觀」即是思慧之作用粗略之思慧謂尋精細之思慧謂伺一般學者所謂思想所謂創造什麼什麼學說或什麼什麼主義即是這兩種心所的功用此二類各二的四種心所不定是善也不定是染故名不定心所

以下明此識生起與不生起之分位在初能變和第二能變中臨了都討論到生起不生起或捨不捨的問題如初能變臨了說『阿羅漢位捨』第二能變臨了也說『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此第三能變末了當然也要討論到這個問題頌文

依止根本識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波濤依水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

這裏所說的根本識即是初能變識前七識皆共依止於阿賴耶識但於忽起忽不起的前五識為最顯然隨緣現即是說前五識隨根境之緣而現起——或一識獨起或二識俱起乃至五識俱起沒有一定標準好比波濤依著海水隨風勢之緣而起風的緣大便起軒然大波風的緣小則惟見一二波紋而已故曰或俱或不俱如波濤依水意識是常常現起活動的乃至睡中做夢也是他不住的活動但亦有時不起者如生無想天經過世界成壞五百大劫其中都沒有意識生起還有二種無心定——無想定滅受想定——也沒有意識生起并及睡眠同悶絕——深睡連夢也不做悶絕即是失了知覺的暈去——二位也沒有意識生起故意識有五位不起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睡眠悶絕乍生與正死的時候也歸在悶絕位中

三能變識大要已經講完了再來講成立唯識的所以然

『已廣分別三能變相為自所變二分所依云何應知依識所變假說我法非別實有由斯一切唯有識耶』這是成唯識論的釋文意思就是說前來所已廣為分別的三能變的識相各識俱有他們的所變的見分相分而這所變的見分和相分又俱是依識所變——依於自證分的識而變起見相二分但是怎樣知道種種有生命的有人格的我和種種非生命非人格的法都是依識所變的見相二分假托而說離識以外并沒有所謂我所謂法呢為解答這種問難所以有下面的頌文

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此頌正是成立唯識的所以然的理由前只講三能變識而沒有講到都唯是識的所以然此頌可以包括二十唯識論的全部義理若要廣為辨明可以參考天親菩薩的二十唯識論及窺基大師的述記現在略為說明如次

是諸識轉變即是指的三能變識——八識心心所見分相分自證分一齊在內——三能變識有轉變生起虛妄分別和所分別的作用如第七識轉變生起之時則有癡愛等分別所分別由此有我相等所謂分別即是見分所謂所分別即是相分一切有情各各都有八識有分別所分別而意識我法見相應的分別上即有我相法相這裏正合第一次所說的一切有情各有八識猶之乎合了許多的王國組織成一個國際世界之喻故每個有情各各皆俱有他的八識心心所等之唯識宇宙凡是諸識生起都有見分相分依見分有能分別依相分有所分別看是什麼識生起若眼識生起即有眼識之分別見分和青圓等所分別相分生起若耳識生起則有耳識之分別見分及聲音等所分別相分生起由此類推乃至第八識生起亦有第八識的分別見分和根身器界等所分別相分生起由是看他是什麼識生起的分別所分別即歸還到什麼識上去除由識上所起的分別所分別實在沒有所謂我沒有所謂法由此可知我們平常以為實在的宇宙萬有不過是諸識轉變生起之分別所分別而已彼實我實法都是子虛烏有故頌言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彼皆無的彼字即指實我實法

以上所說是很概括很簡略的但在二十唯識論中對於這個問題就有很周詳的問難解答比如你說一切法皆是唯識所變那末人處在夏天的時候你何不變點雪來玩賞玩賞又如某處原是沒有山水的何不拿你的識來變一條河或一座山呢如此在二十唯識論中有九重問難無論你舉那一種法來問難他皆可以回答你這是某一種識上的分別見分和所分別相分除此沒有離識之我法故講到唯識并不是說只由你一個識轉變生起是由眾多有情各個八識各別轉變生起亦并不是你一個人有八識有見相二分凡是一切有情都有他的八識有他的見相二分於是由各個有情之八識交互融遍而成此唯識之大宇宙拿哲學的名詞來說一方面是多元論而另一方面又是無元論從諸識的義上講名多元的多元論從就是分別所分別的義上講又可名無元的無元論

前來二十二行半頌廣明唯識相的已講了十五頌半以下還有七頌是廣釋疑難的文疑難有二種違理違教在違理中又分二種分別無困難生死無依難分別無因難者意思是說若照以上所說的既只是分別所分別的識然種種分別究竟由何而起為要解答此種疑難故有以下的頌文

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所謂種種分別者并不要離識以外另有一種東西來作分別的生起之因而一切種識中之一切種即可為分別所生起的因一切種識的種子在以前已經說是一種潛在的功能在沒有發生現行的時候似乎看不出他的功能作用來但不能因此就說他沒有這種潛在的能力如手原是能寫字持物的但在沒有寫字沒有持物的時候顯不出他的功能然不能因此便說他連這種潛在的功能也沒有故一切種含藏於第八識尚沒有發生現行的時候似乎是沒有什麼其實裏頭時時刻刻在「增長廣大」又如參禪的人參到「心空及第」的時候連身心世界都空了然以後不久又現出身心世界了當心空及第的時候便是一切種識沒有發起前六識見相分的現行當又重現的時候便是前六識的見相分又從一切種識現行如是如是變即是變了又變一切種識中所藏之種子法爾恆時展轉變動并且剎那剎那生滅變化使種的勢力漸漸增長廣大復次每一法的種子起現行又須其他現行法展轉相資因此頌文說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以一法為主而各有其伴為他的所依法法資助法法相依如七識與八識互為俱有依五識依八識為根本依和以八識所變之五根為不共所依再嚴格言之如眼識要九緣生耳識要八緣生

生死無因者平常講生死相續生死輪迴的人一定要假一個具有單一性統一性恆常性的靈魂或神我就是普通談佛法的人也往往有這種意思以為若不依一個單一性常住性之神我或鬼便不能談死生相續似的故生出如下的問端曰『雖有內識而無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續』舉頌文答之

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諸業有善無記等三業亦可說是身三業但發為染業的根本卻是煩惱猶如十二因緣以無明為根本然業并不是別的東西即是前六識相應的思心所故平常說造作名業若談到造作最猛利的便是第六識中之思心所由是思心所與善法相應便造作種種善的業思心所與惡法相應便造作種種惡的業由是熏習而成種子種子再發生現行漸漸增加或減少與所俱的能取見分所取相分或名言取我執取之二取習氣存在同時同處於是有業習氣即有二取習氣有此二取習氣俱的業習氣即有現起異熟果報之可能因此由前頭的業習氣所生的異熟報盡了又生後頭的異熟如是展轉相生恆時不斷足可成立有情的生死相續何須別有他法

以上違理難完了以下再釋違教難『若唯有識何故世尊處處經中說有三性應知三性亦不離識所以者何』舉頌文答曰

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非不見此彼

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彼彼者明周遍的計度之多分別有淺有深有廣有狹七識有深刻的分別六識有普遍且深刻的分別故曰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即是所遍計之若我若法像這種所遍計的若我若法他的自性都是沒有的依他起自性是由種種分別之緣所成的除了各各分別之緣亦沒有所謂依他起性的自性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者圓成實不是另外有個獨立體性即是在依他起上常遠離前我法執故此性亦可名中道實相或畢竟空常恆普遍與起信論之如實空義如實不空義相當意思是說圓成實性於依他起性中常常與遍計執性相遠離倘若你於依他起上有所執著便是遍計執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指圓成實性此與依他起性何言非異因圓成實性原是圓滿成就遍於一切依他起法中的真實性既然遍於一切依他起法當然便非異了何言非不異圓成實性既然是圓滿成就的真實性可見他是沒有時間空間性的沒有生滅去來相的而依他起性則不然他是有時間空間性的有生滅去來相的故論中有兩句話說得最好『異應真如非彼實性不異此性應是無常』同喻如無常無我等性和無常無我等法蓋三乘佛學上常常講到諸行無常如色法無常受法無常乃至一切有為諸法通統是無常但遍於一切法的那個無常等性他與色識的無常之法也是非異非不異的因無常等性也是遍於行等諸法的故論中又說『無常等性與行等法異應彼法非無常等不異此應非彼共相』非不見此彼者論中釋為『非不證見圓成實性而能見彼依他起性』質言之倘若你不真實證見圓成實性則依他起你也見不到更進而言之倘若不真實證見二空所顯的理性則於依他起上決不能遣遍計執空這裏有四句頌說得很好『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實』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此蓋佛在經中往往說到一切法無性的話所以有此問端舉底下的頌文以答

即以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

以上的頌文明白解釋起來這裏所謂三無性就是依著前頭三性而立的因為佛鑒於世間的人們對於一切事物一定執著有個實在的自性佛為破他們這種妄執密意方便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是說遍計所執的我相法相都沒有體性的次無自然性是說依他起性本即是緣生性空但人們不了此理總以為其中有個能生諸法的自性如中國從前說天地由自然或太極生印度數論等師說由神我與實性而生——故說無自然性至於圓成實性也說他是無性者是因為他遠離前頭的遍計執所執的我法性故也方便密意說他是無性因此也可以知道若有人執圓成實性為實法便與執我執法同一過失

上來所講了的二十四頌名唯識相正是說明一切法唯識義相現在來講明唯識性的第二十五頌

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這裏所謂勝義即是指的「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的那個無執的圓成實性此性是二空所顯的故又名勝義無性是勝義中無我法二執之性諸法是指世界一切所有的東西通常所謂宇宙萬有佛典謂之法界諸法這遍於諸法的勝義是佛菩薩等最高最勝的智慧所證得的境義此勝義又名第一義在其他的經論中說起來亦即所謂真如真是表他沒有虛妄如是表他沒有變異如說此人真實即指此人無論在什麼地方和時候都是一樣而沒有變異之意所以真即是如以如故真在二空所顯中你要找一般人所認為有一定區別的一個一個的我和一件一件的法實在沒有所有者惟諸法勝義而已惟真如而已假如我們要想給真如下個適當的界說便很可以以下面的「常如其性故」的一句話答完因為真如是一切法的實性而一切法的真實性即常常如是者耳心經上所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滅』也就是指已經離去了一個一個的我相和一件一件的法相的真如這常如其性故的真如是由佛菩薩最超勝最圓滿的智慧所證得之諦理他是從無始之始乃至盡未來際常常時恆恆時都是如此故說他常如其性若從唯識論中去說明也可以名他為「唯識實性」故下面接著就緊隨一句即唯識實性一切法唯識的相是有生滅有去來的而遍於一切法的唯識性是沒有生滅沒有去來的此唯識相與唯識性更進而明白言之不離識的各種不同諸法時時刻刻在變化的名唯識相不變的名唯識性

關於一切法唯識相和一切法唯識性在以上都講完了但這不過只是說明所觀的境而已一點還沒有親證到這只是根據佛和彌勒菩薩等現量智所證法界中流出來的經論我們拿來依照研究他是如何如何的一種所研究的境義罷了我們對於那種境界還未有關涉好比我們沒有到過鼓浪嶼聽人家說鼓浪嶼如何或從圖畫中看來是如何所知道的鼓浪嶼不過是名義圖象而已一切法唯識相性的境界不是研究了知便可了事是要依照所知的去實證才行不然則與可想而不可即的十洲三島同一虛渺為了要人依照佛菩薩所已親證過的發心去實行親證所以又有後面的五頌專門說明行位論上說『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依幾位如何悟入謂具大乘二種種性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具此二性方能悟入何謂五位資糧位謂信大乘順解脫分於識相性能深信解』

這裡的意思就是說由什麼人用什麼方法到了什麼程度然後始謂之悟入唯識性相現在就說要大乘根性的人又要具一本性住種性習所成種性的兩種根性然後方可以悟入唯識性相本性住種就是本來已經有了無漏大乘種性法界是佛菩薩所親證的法界諸法以聲音言辭來均等流出以施眾生故名法界等流具了這兩種大乘種性然後經歷五位漸次悟入如人行路要經過五個站所謂資糧位者如人要行遠路必須預先籌備路費這個第一資糧位即是準備時期大乘順解脫分者分是因素即是說我們對於唯識相性若能起很深切的信樂和透明的了解則將離去煩惱生死之苦而得順大乘自由自在的解脫因為他對於唯識相性能深信解故那末這些進境的相狀究竟如何呢先以頌來解答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乃至者明於此中間已經做了很多的工夫因為前頌說「非不見此彼」而引起要去求見唯識性的心不過還在籌備期中猶沒有一種堅決的心一定要立刻即到那裏去在這裏應當有三十種階位即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在華嚴經等說明的很詳細這裏以前已經經過十信心此位正是修習資糧而開始行六度積集福德智慧來作行長路的資糧使求住唯識性的目的能達到雖然已有心要去求住唯識而自己還沒有力量去伏滅二取的隨眠所謂二取隨眠者是在識上有能取見分被取相分的種子習氣眠伏在第八阿賴耶識中時常遇緣即起在這個資糧位對於二取隨眠非特不能斷除即完全制伏猶尚不能

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抉擇分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所謂抉擇者即智慧是對於是是非非已能抉斷擇捨而發心直向目的地進行一定要去親證到一切法究竟是不是唯識非馬上得到一個判決不可由於這種堅決的心對於前頭的二取煩惱便能漸伏漸除而引發真見去親證唯識——即所謂見性其相云何頌曰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所謂現前立少物就是還沒有能親證唯識好比由廈門開船往上海正在海程中進行而時時刻刻皆對著上海的方向以為前頭的進程就是上海在這個加功用行的位中雖然在堅決的去觀察唯識性但於所觀的猶是能觀心上所立的少許之物以為這個就是唯識性故依舊猶在二取中因為所謂親證唯識重在無得假使有所得則免不了能取所取之是非既然免不了能取所取之是非便不能空去我法二執其實若你親證到唯識則於唯識之性契合為一無所謂得與不得彷彿我們已經到了目的地目的地與自身現在完全一處還要立一種要到的目標何為

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如實通達唯識相性』這就是已經見到唯識有一頌說明他的相狀

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這就是說倘若你於所緣對的境在明明的智中完全沒有所得的時候則是已經真正證到了唯識於唯識性合而為一已經沒有我法之相普遍圓滿一味平等了

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這是於已經親證的唯識性相練習得很熟習了如我們已經親到了目的地而對於目的地的民情風俗都十分熟悉而能行動自如了他的相狀就是

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

出世間智與世間智不同世間智是有限量的有一定範圍的出世間智是普遍圓滿不能夠用我們現在的思想去議論的以普遍的思想是彼此相對的比如講臺不是茶壺茶壺不是講臺世間的智慧總不出這些故證到此種無所得的不思議的出世間的智慧的時候便能捨去粗重的煩惱所知二障所謂粗重者好比金礦中夾雜了一種粗重的礦垢有了此種粗重的垢穢夾雜在裏頭則金子已經有了雜質而不能稱為純金我們的心智也是這樣有了煩惱所知二障的粗重夾在裏頭便不能活潑自由我們要想我們的心智活潑自由非用智慧之大火鍛鍊去我們的心垢不可轉依者是轉去向來依住阿賴耶識中的一切雜染不清淨的諸法種子而使他轉成無漏的清淨的如礦中已經除了雜質而成純金此在論中說得很詳細

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有了前來四位的進境則可以登峰造極而達到究竟圓滿的地位了已能安住無上正等菩提在程度上說名無上在體相上說名正等菩提是覺的意思就是已經成佛了又名出障圓明因為我們向來都是在煩惱所知障中鬼混到了此時已經超出他了非惟自己超出他就算了還要以大悲為懷悲天愍人的去化導一切有情使一切有情皆能夠得到出障圓明的大樂這個位子的相狀就是

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是根據上文便證得轉依而來的表明證得轉依之後的清淨唯識性相是圓滿無漏連一點缺陷都沒有即是總聚的意思是一切法的總攝這一切無漏法的總範圍的無漏界有一不思議安樂解脫的五種勝利此中所謂安樂是沒奔波勞碌即一安樂永久安樂佛雖然常常教化眾生但不見有一眾生可度的相故心裏很安樂蓋佛一切大公無己所謂解脫身者是指離去一切煩惱生死的功德之總聚在二乘所得的只名解脫身但大乘於證了解脫身之時同時亦圓滿了大乘不共的佛果——牟尼——法身小乘只證消極一面的解脫身大乘注重之點還是在積極一面的法身法身者也就是一切諸法清淨圓滿無漏功德之身

以上已說明三十唯識論的大要不但說說而已意思是要我們依了這種勝果去發起大乘的菩提心依教研理悟理修行而同得最後的佛果我們依照這樣做去都名學菩薩行由此後來各各都可以成佛這是遍於佛法各種差別義中的總義


校注

[0690001] 海刊原題五期作「講要」六期作「講錄」七期起又作「講義」今依法相唯識學本作講要 [0694002] 三十論本文頌前有長行發起此編於頌前長行或直錄原文或以語體文出之頗不一致故今唯以頌文為本文而以長行等入講要中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