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三十論講錄
世親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譯。
世親,即天親。菩薩,即菩提薩埵。菩提此云覺,薩埵此云有情。菩薩為自己已經覺悟之有情而又能覺悟其他之有情者,故即自覺覺他之義也。三藏,即經、律、論。能通經、律、論法,故曰三藏法師。玄奘、師之法諱,法師由梵士取歸經論甚多,此論即譯自梵來者。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論。
此為玄奘法師敘述之語。護法等者,等於親勝、火辨、德慧、安慧、難陀、淨月、勝友、陳那、智月十大論師,相繼注釋,顯揚論旨。就中護法立義,尤為周足,故奘師宗之。
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初二十四行頌,明唯識相;次一行頌,明唯識性;後五行頌,明唯識行位。就二十四行頌中,初一行半,略辨唯識相;次二十二行半,廣辨唯識相。
此即科判也,列表如下:——
┌略論宗旨……………………由假說我法等 ┌略標識相┤ │ └彰能變體……………………此能變唯三等 │ ┌第一能變………初阿賴耶識等 ┌第一唯識相┤ ┌明能變體┤第二能變………次第二能變等 │ │ │ └第三能變………次第三能變等 │ └廣明識相┤正辨唯識……………………是諸識轉變等 │ │ ┌違 理 難………由一切種識等 │ └釋諸外難┤ │ └違 教 難………由彼彼遍計等 科判┤第二唯識性………………………………………………此諸法勝義等 │ ┌資糧位……………………………………乃至未起識等 │ │加行位……………………………………現前立少物等 └第三唯識位┤通達位……………………………………若時於所緣等 │修習位……………………………………無得不思議等 └究竟位……………………………………此即無漏界等
又、按照佛教各宗共通之境、行、果、三種次第,以判攝此論之三十頌本,表舉如下:——
┌唯識相……………………………………前二十四頌 唯識境┤ └唯識性……………………………………第二十五頌 唯識行………………………………………第二十六二十七頌 ├─……………………………………第二十八二十九頌 唯識果…………………………………………………第三十頌
謂外問言:若唯有識,云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
問意在說有二字,謂說有則非無。世間說有之我,即情、命等;說有之法,即實、德、業等。聖教說有之我,謂預流、一來等;說有之法,謂蘊、處、界等。又我謂主宰,法謂軌持。主有自在力,宰有割斷力;又主是體,宰是用、約主宰義故名我。軌範可生物解,任持不捨自相,約軌持義故名法。本論所說之我字,較金剛經所說之我相,範圍寬廣,正包含彼經所謂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說之法,包含世間法、出世間法而言。
舉頌以答。頌曰:『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
由假說我法以下,答問之辭。由,即下所說之理由也。假說,假字有二義:一、無體隨情假,本無自體,隨情執有,世間我法,正復如是。二、有體強說假,唯識相性,眾生迷惑,佛說我法,隨位設施。種種相,即種種有情、命者、預流、一來之我相,及種種實、德、業、蘊、處、界之法相。轉,有轉變、轉起二義。彼、指種種我相、法相。謂外問既有種種我法相轉,究竟依何法得成?則曰:依識所轉變而假施設也。
此能變之識,雖有八種,以類別之,則唯有異熟——第八識,思量——第七識,及了別境識——前六識之三種。及字,依六離合釋,為相違釋。又、第八識非絕對無思量及了別境之功能,不過在比較上其思量功能,不及第七識之勝;了別境功能,不及前六識之勝。第七識,亦非絕對無異熟性——第七識可有絕對無異熟性義——及了別境之功能;前六識,亦非絕對無異熟性及思量之功能。不過第七識之異熟性與其了別境功能,不及第八識與前六識之勝;前六識之異熟性與思量功能,不及第八識與第七識之勝耳。此中異熟、思量、了別境,皆依其性能之最勝者而立名也。異熟之名,較阿賴耶為廣,較阿陀那為狹。
次二十二行半廣辨唯識相者,由前頌文略標三能變,今廣明三變相。且初能變,其相云何?頌曰:『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唯捨受,是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恆轉如暴流,阿羅漢位捨』。
前已舉能變識之名,今次第明其義相。初能變阿賴耶識,亦譯無沒識。阿,譯為無,如阿彌陀佛譯為無量壽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又無沒,約義不如藏義更深廣。奘師譯為藏識,以其具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義。能藏者,謂藏有世出世間、有漏無漏一切法之種子,有如大地藏有發生萬物之種子也。所藏者,謂此識受轉識所熏成種,隨業受報也。我愛執藏者,謂有情之第七識執之為內自我體,念念不忘也。阿賴耶三藏之義,以我愛執藏為尤重要。此明其「自相」也。又、能藏含有因相之義,所藏含有果相之義。
第八識又名異熟,異熟之義有三:一、異類而熟,類、約性——性即善惡無記三性——言,熟、成熟義,謂因從善惡,果惟無記。二、異時而熟,謂因與果不同時,如春種秋收,今生作業他生受報。三、變異而熟,謂雖有業因,亦待緣起,由種成現,形量便異。異熟之義,以異類而熟、異時而熟為尤重要。第八為真異熟,由真異熟主體而發生前六識等之異熟,名異熟生。此名其果相也。
一切、為概括之辭,一切種者,謂世出世間諸法之種種不同,其性質皆決定於種種不同之種子,藏識中能發生一切法之功能力用,即謂之一切法之種子。此明其因相也。
以上阿賴耶、異熟、一切種,皆為第八識之異名。然尚有「阿陀那」、「庵摩羅」等各種名目,各名目意義,亦各廣狹不同:——
│眾 生 位│三乘聖位│佛 位│ │異 熟│ │ │ │阿 賴 耶│異 熟│庵 摩 羅│
阿陀那、一切種,則通眾生三乘聖及佛位。阿賴耶,在眾生位有,三乘聖位——阿羅漢、辟支佛及八地上菩薩——已捨矣。異熟,眾生位、三乘聖位俱有,佛位已捨矣;此時即名為庵摩羅識。
不可知者,謂此識所緣之五淨色根,及諸種子甚微細;又所緣之外器世間,廣難測量。而其能緣行相,亦極幽妙。執受處,此為所緣境。第八識有三種境界,即根身、器界、種子。而根身與種子為其執受,器界即處。又執受各有二義:——
了、謂此識以微細了知為行相。
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此言其相應心所法,心所法即心之屬性也。觸,謂根、境、識三者相和合變異而生。作意,謂警動心中之種子而起現行。受,謂領納順境、違境、俱非境之樂受、苦受、捨受。想,謂心上所起之分齊相,即種種名言所依之而立。思,謂心上所起之行為力,即種種事業所由之而成。相應,有非一非異義,非一者,各有體相業用之不同;非異者,謂所緣之事同,與其性同——如八識為無記,心所法亦為無記——且起滅同時,行動一致。此皆就凡夫位上而言,若佛位則八識平等,惟有二十一種心所相應,即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也。
唯捨受,此言第八識唯有捨受,無苦、樂故。無記,有有覆、無覆二種。無記者,不能以善惡記定之也。覆,即覆障,第八識因無覆故,能藏一切有漏、無漏種子。此亦就凡聖位言,佛位惟是善故。觸等亦如是,此言第八識之相應心所,亦為無覆無記也。
恆轉如暴流者,恆則非斷,轉則非常;恆故因果相續,轉故因果變異。望前名果,望後名因,相對立言,喻如暴流。蓋謂第八識自無始以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亦念念生滅,前後變異。
阿羅漢,此言無生,煩惱不生名阿羅漢。捨,指初阿賴耶;異熟則至最後捨故。阿賴耶之我愛執藏過失最重,此位究竟盡也。三乘之聲聞乘第四果,緣覺乘之辟支佛果,永斷俱生我執;大乘菩薩八地以上,永伏俱生我執,皆名阿羅漢,捨阿賴耶之名。又如來位中并捨異熟識名,但名一切種識,亦名菴摩羅識,亦名大圓鏡智相應心品也。
已說初能變相。第二能變,其相云何?頌曰:『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
末那,梵語,此云意。但與第六識名同義不同:六識名意,依意之識,依主立名——即依第七得名。如舍利弗依母得名,然舍利弗與其母固非一人。七識名意,即意即識,持業立名——即自體之功能上得名。故二者同名而異體也。意,即恆審思量,此第七識,恆審思量業用勝餘七種識故。
彼,指阿賴耶識。轉,謂變現生起。謂第七識以現行之阿賴耶識為根本依,以阿賴耶識中所藏第七識之種子為種子依。蓋七八二識無始以來,同為恆常無間,互相為依。即第八識以第七識為俱有依,而第七識以第八識為俱有依。又七識依八識之自體分而轉變生起。緣,謂緣慮。彼,亦指阿賴耶,但專指阿賴耶之見分。第七識所依之根,所緣之境,雖皆為第八識,但其緣為內我之專一境,非第八識之相分,不專一故;亦非第八識之自證分及證自證分,唯第八識自證知故。
思量為性相者,思有令心造作之業用,量有決定判斷之智慧。性謂體性,相,謂行相。第七識恆審思量,恆無間斷,審無猶疑。所思量者,唯取第八識之見分為內自我,體性如是,行相亦如是。又八識有思無慧,故恆而不審;六識有思有慧,但忽起忽滅,故審而不恆;前五識有間斷、無分別,故不恆不審;惟第七識恆審思量,勝餘七識。
『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并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
煩、謂煩躁擾動,惱、謂惱亂身心。癡、即無明。見、即妄執。慢、即倨傲。愛,即貪著。我,包括人我法我而言。人我即執我為實在,法我即執法為實在。此我字,較上言——我法——之我字義更廣。無明者,不明心之實相,因之生妄見——即我見。見者,執也,見解固定之意。由妄見,即有倨傲高舉;由有倨傲高舉,即生貪著,是故我執即煩惱之根本,亦可謂根本煩惱,即異生性。又愛即貪著,貪著與瞋相反,末那具我愛,故不具瞋心所。見即執著,執著與疑相反,末那具我見,故不具疑心所。此六根本煩惱中所以祇具四也。又第七識與第六識,俱有人法二我執,而根本則在第七識。眾生有智愚、賢不肖之不同,即緣癡、見、慢、愛輕重多寡之有異;且染污清淨,唯視七識之所轉也。其餘相應之心所,則有觸等五遍行,因其遍與八識心王相應故。有別境之慧,因七識能審故;及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八種大隨煩惱,因大隨遍諸染污心故。
『有覆無記攝,隨所生所繫,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第七識,有四種煩惱常俱,故為有覆。其自體染污,不能謂之為善;亦不能謂之為惡,故為無記。以其現行染法所依之識,極微細故,無強計度,任運轉故。第七識,隨阿賴耶識所生何界,即於何界繫縛,以其念念執阿賴耶為我故也。此即根本無明,無始以來迷惑真性,隨生界地,依託藏識不相捨離。此第七識,恆審思量,妄執有我,至無生之阿羅漢位,方得永斷;滅定位中伏現行,此識暫伏;出世道中初轉智,此識亦暫伏。
如是已說第二能變。第三能變,其相云何?頌曰:『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了境為性相,善、不善、俱非。
此言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也。六種、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此各識皆依主立名,如眼識以依眼根而發識,耳識以依耳根而發識等。境,即六塵境界,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六識各有自分境界,亦各了別自分境界,如眼識不能了聲塵,耳識不能了香塵等。因六識同以能了別之功能勝,故總名了別境識。亦有名六識為色識,聲識,乃至法識等者,此為依士釋。依根名識,根為八識所變相分,勝故為依主;依塵名識,塵為六識自變相分,劣故為依士。又其體性、行相,皆為能了別塵境。善、不善、俱非者,俱、指善、與不善。俱非,即無記。六識通於善、不善、俱非三性。當其與善心所相應而起即為善,與不善心所相應而起即為不善,與俱非即為無記。但第六識最強而有力,無所不能,無所不為;前五識隨從第六識之善與不善或無記而造業,故能使前五識有三性者力在六識。
『此心所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不定,皆三受相應。
此者,統六識言。遍行,謂遍行一切心王,遍行一切界地,遍行一切性。別境,謂特別境界。善,謂能為現在將來自他順益者。順、即與本性如來藏相順,益、即開顯本性如來藏。善有無漏、有漏之別,眾生因七識執我,所為善業亦帶有染污,謂之有漏善。至破我執後,本地清淨,則謂之無漏善。煩惱,謂煩躁擾動、惱亂身心。隨煩惱,謂隨根本煩惱而有。不定,謂不定三性。又、隨煩惱有小、中、大三種。小隨煩惱,謂忿以下十個,業力最猛,通惡性不通無記性,力強而狹,故名小隨。中隨煩惱,謂無慚、無愧,不通無記。自類相通,比小隨較廣,故名中隨。大隨煩惱,謂通惡及無記性,且恆與根本煩惱相應,故名大隨。
受,有憂、苦、喜、樂、捨之五種。在心為憂,為喜;在身為苦,為樂故。又名三受者,六識皆能領納違、順、俱非境相,故三受相應。
『初遍行觸等。次別境謂欲、勝解、念、定、慧,所緣事不同。
遍行,已詳初能變中,故言觸等以略之。
別境所緣事實,各有不同。欲、即希望,謂於愛境希望其合,於惡境希望其離。勝解、即明確見解,有審決無猶豫。念、即憶過去之境,記取往境,分明不忘。定、即專注一心不亂,有如承蜩。慧、謂推求簡別,微細分析,了然決定。以上五種所緣,各有別境之不同也。
『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
信,即信實、德、能。實者,有實事實理二義。實事如法界因果,實理如唯識相性。德者,真淨之德。能,廣大功能。信實、德、能,即為善法之根。慚、即依自法力,崇重賢善;愧、即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皆能止息惡行。無貪等者,等無瞋、無癡。根、謂其生善一切最勝,如木之根底,幹枝花葉即由之而發生也。無貪者,於有——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有果,有具——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有因,厭離而無愛著。無瞋者,於苦——三界苦果,苦具——三界苦因,不生瞋恚。無癡者,即無無明,於諸事理分明了解。勤、亦名精進——即六度中精進波羅密——即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廣,未生惡遏令不生,已生惡斷令不續。安、即輕安,謂離三毒麤重昏懵如釋重負,身心輕快安隱堪行善行。謂修禪定,能令所依止麤重身心,轉為輕安暢適。不放逸,於所斷惡防令不起,於所修善引令增長,善惡之外亦對治無記。行捨,謂由精進力捨貪、瞋、癡,令心平等正直,任運入道。此捨非受之捨,即金剛經心無所住,不依斷、不依常、亦非依有、非依無等修禪定般若,念念捨之即念念行之;如行道然,不捨前步則後步不進。不害,即悲愍眾生不為損惱,亦即大悲。
『煩惱,謂貪、瞋、癡、慢、疑、惡見。
此即根本煩惱,為諸隨煩惱之根本,為二種生死之根本。有六種:貪,愛欲為因,愛命為果,所謂於有、有具,耽染愛著。瞋,以貪為根,遇有逆境,憎嫉忿恚,所謂於苦、苦具,瞋恚惱悶。癡、即無明,有二種:一、根本無明,不明心性而生法我二執,多迷諦理,謂之理癡。二、枝末無明,不明因果而生邪見惡見等,多迷事相,謂之事癡。慢著,謂我慢。慢有七種:慢——於劣計己勝,於等計己等,令心高舉;過慢——於等計己勝,於勝計己等;慢過慢——於勝計己勝;我慢——於五取蘊,隨觀為我或為我所;增上慢——於未得增上殊勝七證法中,謂我已得;卑慢——於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邪慢——實無德計己有德:是皆以我慢為主。疑、謂狐疑不信,無決定見,約依六事而生:一、聞不正法,二、見師邪行,三、見所信受意見差別,四、性有愚魯,五、甚深法性,六、廣大教法是也。惡見、亦名不正見,有五種:一、身見,即薩迦耶見,執身為我。二、邊見,即我見增上之力,隨彼所執起斷常有空見。三、邪見,不信正法,此見如增上緣,四見所不攝者皆此見攝。四、見取,偏執己見。五、戒取,持牛狗等戒及彼所依諸蘊。
『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與害、憍。
此為十小隨。言隨者,以隨他根本煩惱而生。隨有三義:謂自類俱起,遍不善性,遍諸染心。具三名大,具二名中,俱無名小。忿等十法,行相麤猛,各自為主;然唯於不善心中各別而起,若一生時必無第二,故名為小。一、忿者,憤怒發起,能生暴惡,瞋一分攝。二、恨者,先有忿恨,懷惡不捨,亦瞋一分攝。三、覆者,自己罪惡,隱藏遮護,癡一分攝。四、惱者,忿恨在先,觸違發怒,亦瞋一分攝。五、嫉者,不耐他榮,因生嫉妒,亦瞋一分攝。六、慳者,耽著財法,祕吝不捨,貪一分攝。七、誑者,以詐欺人,矯現獲利,貪癡二分攝。八、諂者,巧言令色,阿諛曲媚,亦貪癡二分攝。九、害者,逼害有情,無悲無愍,瞋一分攝。十、憍者,矜高自恃,醉傲凌人,貪一分攝。又、憍有七種:即無病憍,少年憍,族性憍,色力憍,富貴憍,多聞憍。
『無慚及無愧。
此為中隨二。二法皆自類俱起,但遍不善性,不通有覆,故名中隨。無慚者,不自羞恥,輕拒賢善。無愧者,不羞於人,崇重暴惡。經云:『有二句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慚者羞天,愧者羞人』。
『掉舉、與昏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如。
此為大隨八。八法自類俱起,遍不善性,不可名小;染心皆遍,不得名中。二義既殊,故名為大。掉舉,輕舉妄動,令不寂靜。掉舉有三:身掉舉亂動,口掉舉亂言,意掉舉亂思。昏沈,昏昧沈重,無所堪能,有深淺輕重之不同。不信,無有誠信,不起樂欲。懈怠,懶惰成性,無精進力。有我執即有身心之相,故有懈怠。放逸,放蕩縱逸,不自簡束,六根放逸,善損惡增。失念,忘失正念,心有散亂,不知不覺之念忽起忽落。散亂,馳散外緣,流蕩忘返。如坐禪時,心念紛飛,攀緣外境,失其正念,此為散亂。不正知,謬解觀境,不了實相,若事若理若因若果,不能真實了知。
『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
不定謂通三性。悔,亦謂惡作,已作未作,事後追悔。眠,意識昏熟,心極闇劣。尋、謂尋求,但求其概,逐外粗相。伺、謂伺察,微細考察,伺內細境。粗者、聊且之辭,細者、綿密之謂。此二並用思、慧一分為體,於意言境,深推曰伺即思,淺推曰尋即慧。深推則神凝,故身心舉安;淺推則躁動,故身心不安。若離思、慧,此二差別便不可得。二各二者,悔、眠為一類,尋、伺為一類,言二類各有二種;亦可謂二類各通善染二性也。
已說六識心所相應,云何應知現起分位?頌曰:『依止根本識,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
此明前六轉識現起分位。依者,依之而起,依之而存在。止者,止宿。根本識,即初能變阿陀那識。阿陀那、此云持,能持一切法之自性自相令不失壞。前六識以阿陀那識為共同依,即以阿陀那識為其不起現行之種子所止宿之處。
緣,有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之四種。識之生起現行,必待眾緣具足。如眼識,須具明、空、境——即所緣緣、作意、根——俱有依、意識——分別依與五識共同而起、末那——染淨依、種子——因緣、本識——根本依等九緣。復有等無間緣,為各識之開導依。耳識有八緣,唯除明緣。鼻、舌、身七緣,除空、明二緣。六識有五緣:一、根緣,二、境緣,三、作意緣,四、根本依緣,五、種子依緣。七識有三緣:一、根緣,二、作意緣,三、種子緣。八識有四緣:一、根緣,二、境緣,三、作意緣,四、種子緣。五識所藉緣多,所以有間斷,俱則生不俱則不生。水、喻根本識,波濤、喻前五識。前五識之依根本識而起,必待眾緣具足,正如波濤之依水而起,有待風動之緣。第六意識,待緣既少,故常得現起。但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睡眠、悶絕之五位中意識不起。
已廣分別三能變相為自所變二分所依,云何應知依識所變假說我法、非別實有,由斯一切唯有識耶?頌曰:『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三能變相,即指三能變識之自證分。所變二分,即相分、見分。言自所變相分、見分皆依自證分而起,即自證分為相分、見分所依也。是諸識、指三能變及其相應之心所法。轉變者,謂一一法之自體,皆能變似相見二分,即由識之種子起現行之相。分別、指所變見分,所分別、指所變相分。由此正理,彼實我法決定非有,是故一切世出世間有漏無漏之法,無不唯識。
若唯有識都無外緣,由何而生種種分別?頌曰:『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問:若唯識無境,由何而得種種心生?既無外境牽心,心識緣何而起?答:由一切種識、即第八根本識,含藏各識及諸心所法各各親種子,由此一切種子熏習生長乃至成熟,轉變不一。如眼識從親種子變生眼識現行,能分別色。耳識從親種子變生耳識現行,能分別聲。乃至身識從親種子變生身識現行,能分別觸。六、七、八各識皆然。又一切識之生起,不外因緣:——
展轉,有互相為緣互相輔助之義。彼彼、即種種,謂八種識及諸心所法。分別生,即言分別所分別之見相二分由此而生。此頌與下頌義,唯識二十論詳言之,可參閱。
雖有內識而無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續?頌曰:『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問:若無外緣內心不起,內心不起業無自生,何以世間有情生死相續?答:有情生死相續,皆由內之因緣。諸業,謂福業——自體及果俱可愛樂,相殊勝故;非福業——自體及果俱不可愛樂,相鄙劣故;不動業——具業多少,住一境性不移動故,習氣,謂熏習——亦即結習,即種子——氣分。二取習氣,即指我執取、名言取。此二取,俱有執著義。計有四種:一、取相分見分,二、取五蘊名色,三、取心及心所,四、取本末,本即第八識總報,末即前七識別報。彼四種所取,皆是我執名言二取所攝。又諸業習氣內,具有二取習氣。二取習氣,有如灰土;諸業習氣,有如泥團。泥團能攝灰土,諸業習氣亦攝二取習氣。即分散為二取,和合為諸業。俱,謂業種與二取種俱,是親疏緣互相助義。前異熟,謂前一生乃至前百千生,業力所感之異熟果。餘異熟,謂感後一生乃至感後百千生業力之異熟果。蓋三界內分段生死,由有漏善與不善之業種子為因,煩惱障種以為助緣,招於六道身命麤異熟果,前盡後生。即三界外不思議變異生死,亦由無漏有分別業種子為因,所知障種以為助緣,感於三種意生身細異熟果,前後改轉。是則二種生死,皆由內識惑業所感,固無藉乎外緣也。
若唯有識,何故世尊處處經中說有三性?應知三性亦不離識。所以者何?頌曰:『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非不見此彼』。
問:若唯有識,經不應說有三性!答:言三性者,亦不離識。三性即下言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也。彼彼、猶言種種,遍、周遍,計、計度。即依見相二分,加以刻畫計度,宇宙萬有由此而著。此妄執自性差別,名為遍計所執自性,如是自性,空無所有。又、遍計執性,或言:八識皆有,因八識皆具見相二分,而此遍計執性即為於見相二分上有分別故。然第八識及前五識,非能遍計。或謂:惟六識有遍計執。然執性畢竟起自末那,故護法言:遍計執性,唯於第六第七心品有之。蓋見相二分是依他而起,由依他起性虛妄執著,即為遍計執性矣。如黑夜見樹,執以為鬼,畢竟非有。他、指眾緣,依他、言仗因託緣,如眼識九緣生,耳識八緣生等。分別、言明了分別之識。生、即眾緣之集現。謂此心心所法及見相分有漏無漏,皆依眾緣而生起,悉由識心分別而顯現。如黑夜見樹,形相實有。圓、謂圓滿,成、謂成就,實、謂真實。彼、指依他起性。前性、指遍計執性。言此圓滿成就真實之法,體非虛妄,即於彼依他起性上常遠離遍計性。如枯樹非鬼,鬼無樹有。
此、指圓成實性。非異者,圓成實之真如,即依他起之實性。非不異者,依他起為一切有為之法相,圓成實乃一切無為之法性。無常、即生滅,性、即真理,等者,等於無我。言一切生滅之法,各有差別之相,亦共有無常、無我之性。共有無常等性,所以非異;各有差別之相,無常自無常,法自法,所以非不異。此、指圓成實性,彼、指依他起法。非不見,猶言見也。即言非不見圓成實性,而能見依他起性。又、圓成實性,義較真如為廣,即果位中有為無漏之法亦屬之。更分判如次:——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頌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
問:若有三性,世尊何以說一切法皆無自性耶?答:無性即識性。言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名,為遣執故也。密意者,方便之謂,有含而未露、說而未盡之意。為開悟故說有三性,表詮以表示自性;為遣執故說三無性,遮詮以遮撥自性。此方便立言,非了義之極談也。相者,對待之假相,有分限、有邊際、一切名言由此安立。而分限邊際之假相即由周遍計度之所生,體相非有,如空中華,故立相無性。自然者,本來如是之謂,依託眾緣而起則非本來如是可知,故立無自然性——即生無性。後由遠離前——指遍計執性——所執我法性者,言從本以來,不與遍計執性相應,故立勝義無性——即真如無性。
『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此、指圓成實性。勝義、第一最真實之義。言圓成實性為諸法中第一最真實之義。真如者,不虛妄之謂真,遮遍計執虛妄之法;不變異之謂如,遮依他起生滅之法。即無有一法可取為真如之相,亦無真如之名可立。起信論云:『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常如其性,言真實而不虛妄,如常而無變易,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故此為識之實性也。
後五行頌,明唯識行位者,論曰: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依幾位,如何悟入?謂具大乘二種種性: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具此二性,方能悟入。
言上已明三能變及相分見分等唯識之相,與諸法勝義及真如等唯識之性。相即事,性即理,事理已俱明矣。問:如此唯識相性,誰人悟入?幾位悟入?如何悟入?大乘之大,簡別之辭,以遍常為義。如起信論所謂:體、相、用之三大。乘者譬喻之名,以運載為義。如起信論謂:過去現在諸佛,曾從凡愚地由運載以至大覺地故;現在未來諸覺有情,皆由運載以至如來地故。種性,猶言種類,即種子類別。本性住種性,即本有之大乘佛性,起信論所云之「本覺心」是也。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猶言無始以來根本識本具法爾所得——法有軌持之義,爾者如是之謂,得者成就之義——無漏法因。漏有破敗不完美之義,亦即煩惱生死,煩惱業上之有漏,生死果上之漏。無漏法,即諸佛究竟無上菩提、涅槃。習所成種性之習,即熏習,熏習所成之佛性,起信論所云之「始覺心」是也;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法界、即一真法界,即事理法界,亦即唯識相性之現量證境。等、謂同等,流、指佛所說經、菩薩所造之論皆從法性流出。即言聞佛所說經、菩薩所造之論熏習而成佛性。具此本因、熏習二性,方能悟入唯識相性。悟、有漸悟、頓悟之別,此中所言即為頓悟。蓋由唯識相性之教,解唯識相性之理,修唯識相性之行而證唯識相性之果也。
何謂五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於識相性能深信解。其相云何?頌曰:『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資、謂資具,糧、謂糗糧,譬喻之名也。謂此位順大乘法性,修十波羅密降伏惑業,於唯識性相信心成就,能分明現前了然不昧。解、即勝解,亦即理觀忍可。此頌,言資糧位分際及其功行。資糧位,包括十住——理觀,十行——事觀,十迴向——理事不二之三位。乃至云者,承上而言,有超略初住至第十迴向意。未起識,猶未證得唯識性相,即未證得真如。然已發深固大菩提心,求住唯識真勝義性。二取、謂能取、所取,即見相二分之功用。能取為我執,所取為法執。隨眠、能隨起現行眠息種子,此位尚未能摧伏斷滅隨眠種子,但能伏分別二執之現行耳。
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其相云何?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加行位者,加力進行,謂菩薩先於資糧位善備福德智慧,順解脫分亦既圓滿,為入見道住唯識性,乃加力進行。順大乘法性,起決定選擇之真見道出世慧。於此有煖、頂、忍、世第一等四法。此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之初位後位而立。即尋思能詮之名言,尋思所詮之義相,尋思名言義相之自性,尋思名言義相之差別,一一假有實無。若能如實遍知此四離識非有,及知能取之識亦復如是,即轉名如實智。煖者,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即名無得物之功,故名是假有,物無當名之實,故義是假有。名義之自性既非實有,則名義之差別亦豈實有,皆是隨心變現施設而已。以此尋思,歷觀蘊處界等若名、若義、若自性、若差別皆不可得。此即是慧日道火前相,能破眾生長夜迷闇執著。頂者,依明增定發上尋思,數數修習所取實不可得之觀,令其增盛,如登山頂周觀無礙。忍者,依印順定——印前所取空,順後能取空,名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但是相待立故。印順忍時,印前所取空,順後能取空,立印順名,忍印取境之識亦空。大乘止觀云:『疆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復當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正同此中四加行觀。世第一者,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雙印能所二取皆空。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如實智之後位,故名為上。前忍位中,下忍印所取空,中忍順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今乃二空雙印,必入真見道也。如是煖、頂,依於能取之識、觀所取之境本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忍轉位,於能取識亦如境之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此唯識觀之行相,入真見道之司南也。
立少物,少物即空。基云:『心上變如,名為少物』。學記解云:『見所執無即如相現,猶如穿壁虛空現故』。如顯揚云:『彼二我無,即是二無我有』。又佛地論明遍計言:『心所現無,依他起攝;真如理無,圓成實攝』。是則所執空影名變如相也。謂諸菩薩於此四位,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安住真唯識理也。蓋煖位、頂位依識觀空,則境空識有;下忍印成境空,上忍印成識空,世第一法,雙印二空,皆帶空相,未得全除。彼相滅已,方實安住真唯識理,名通達位。如手雖不取物,尚留一空拳。
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如實通達唯識相性。其相云何?頌曰:『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悟入唯識實性,即體會真如,名通達。見道明照真理,略說有二:一、真見道,是無分別根本智。二、相見道,是有分別後得智。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根本智,有見分無相分,挾帶體相不變相狀故;後得智,見相二分俱有,變相觀真,分別說法故。此位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因無智外之如為智所證,亦無如外之智能證於如——此即證得真現量——,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所二取之相,不同有所得心分別戲論所現相也。
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其相云何?頌曰:『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
以前所體會唯識實性,數數修習無分別智,摧伏斷滅無始俱生之我法執。無得者,遠離所取,亦離戲論。不思議者,遠離能取,妙用難測。出世間智、即無分別智。二取之隨眠,是世間之本,唯此無得不思議智乃能斷之。二麤重、即二障種子,以其性無堪任,違於精細輕安之無漏法故。依、謂所依,即根本識,依他起性與染淨法為所依故。轉、謂於依他起中染淨二分中轉捨染分,轉得淨分;即轉捨依他起上遍計所執,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亦即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蓋煩惱、所知二障種子,皆根本識之所執持,菩提、涅槃二轉依果,亦根本識之所本具也。
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其相云何?頌曰:『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究竟位、即唯識果,無上正等菩提、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一真法界清淨為體,以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為用。障,指二障、三障。無漏界,性淨圓明,即佛界。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善,白淨法性。常,無生無滅,性無變易。安樂,眾相寂靜,永離違害。解脫身,永遠離煩惱障縛,即大自在我,時空無礙。大牟尼,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謂永寂二邊,默契中道也。法,即法、報、應三身。法身,名自性身,即一切法平等實性;報身名受用身,有自受用身、他受用身;應身名變化身,即隨類化身。
(附註)海刊原題「唯識三十論紀聞」,今依法相唯識學本改。
【經文資訊】《太虛大師全書》第 X08 冊 No. TX08n0006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第7卷-第15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1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太虛大師全書》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唯者,遮格揀除之義。識者,明了分別之義。離識非有,在識非無,立唯識名。即識之唯,離識無餘,故言唯識,是持業釋。言三十者,為簡二十,亦頌數名。合名唯識三十者,持業帶數釋也。又、唯識為所詮,論為能詮,云唯識三十之論,依主釋;亦可謂帶數依主釋。又、唯識三十即論,持業釋也。
又、明了分別之識有八: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眼識明了分別色塵,耳識明了分別聲塵,乃至意識明了分別法塵,末那任運了別妄執內自我相,阿賴耶任運了別根身器界及種子。一切諸法,離識俱無。又有立六識者,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如俱舍論。九識者,於八識外立第九庵摩羅淨識,如梁朝真諦。本論則唯有八識,奘師謂第九祇是第八異名也。雖然,此皆依俗諦言,非真勝義。真勝義者,法即真如,平等一味,超過數量,非一非異,心言絕故,識且無識,八安有八?
又、唯識有四分義:所明了分別之色聲等曰「相分」,能明了分別色聲等者曰「見分」,同時證知能明了分別者緣所明了分別不謬曰「自證分」,更同時證知能證知心曰「證自證分」;四分義成,唯識安立。又相分、見分為用,自證分即其體也。又唯識者,有自性唯識——即心王有八,有相應唯識——即心所有五十一,有唯識所變——即色法十一,有唯識分位——即不相應行法二十四,有唯識實性——即無為法六。又有境唯識——教唯識、理唯識——,行唯識,果唯識之三義或五義。
又、唯識論有宗論、釋論之別。宗論即本論等,釋論即護法等十大論師相繼所造之釋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