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無居士學說質疑
予並世所知識者,最心折歐陽竟無居士與章太炎居士之學問。曩昔讀太炎居士齊物論釋,於所說「上推緣生第一因不可得之自然」義,「器世間——若土水等——有末那識身識」義,與其他較小之二三義——菿漢微言等尚未及讀——,意頗非之。第以章君乃旁及佛言耳,故置之未有論。今不幸於竟無先生之所說,亦未能無所回惑!君既尚論佛法,為海內佛學者之望,則何可緘默其所懷,不求剖決哉?予讀書好觀大略,使予有所言說,麤疏淺陋,誠不足以仰二君之精博淵雅;但有滯未通,則心不寧!恃居士之厚德,敬蘄采察而研討之。至君門下王君恩洋,於有情法界為一為異之問,毅然持法界定異之說,不知居士覽其說為何若?故置未辨也。
一 質乘三教一
瑜伽真實品敘曰:『法相三時說教,一雨普被,乘則有三,教唯是一。難之者曰:一時二時,有上有容,三時普被,高唱一極,判別顯然,云何言一?解此糾紛,當屬機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及與俱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之謂教則唯一。托質圓音雖唯是一,聞者識上各變不同,瀛渤潢汙率視其量,是之謂乘則有三』云云。
質曰:一往而談,理雖可爾,執為定然,則猶有議。夫佛既無獨語及不契機之教,教豈離絕機感而獨有哉?基師法苑總料簡時利差別云:「若據眾生機器及理,可有頓漸之教;若不約機,定判一經為頓為漸時增減者,頓漸不成」,此亦明不約機理,則教不得獨有也。然則機既有多,教寧唯一?故乘三則教亦可三,教一則乘亦可一也。應漸機故,教亦成三;應頓機及不定機故,乘亦為一。至般若、法華皆令入無餘涅槃及開悟佛之知見,此乃如來平等意樂,而教乘位於如來平等意樂與眾生差別機感之間;將順應眾生差別機感之教乘,攝歸如來平等意樂,則教一乘亦一。法華之說一乘,除應不定機外,兼含此意。將流出如來平等意樂之教乘,從屬眾生差別機感,則乘或一或三或多,教亦或一或三或多。既可應不定機會餘歸大、而說一教一乘,亦可應頓悟機唯大無餘,含餘於大、而說一教一乘。應機說三說多可知。若云:教雖係機,屬歸佛邊,佛邊之教仍非定一,以係機故。乘雖由佛,攝在機邊,機邊之乘仍非定異,以由佛故。且既可教一而乘異,亦應可乘一而教異。圓人觀法,無法不圓,聞粗語以悟心,聽淫詞而見性,非教雖異而乘可一之實例乎?故君乘三教一之說,僅偏據之義耳!智者當不執為必然。
二 質法相唯識非一
君辨此非一,瑜伽敘設十義,真實敘設六義,文至閎肆精至,今不詳引。因執法.相與唯識非一故,謂宗唯三:曰法性宗,曰法相宗,曰真言宗。以俱舍、唯識、華嚴、俱屬之法相,今就質之。
質曰:法相之法,法相之相,都無不通,都無不詳。若然、則固無詣非法相者,法相寧得為宗?——若所云賢首宗、慈恩宗之宗字,乃是一家一派之代名詞,異此中所云法性宗、法相宗為標宗趣之宗也。
按賢首家嘗云:語之所尚曰宗。基師亦云:宗者,崇尊主要之義。夫一切法既無往非法相,必法相中之崇尊主要義,乃得云宗;泛爾法相,宗尚何在?故唯法性可得名宗,法相絕然不成宗義。真言亦爾。凡屬遮表言思所詮緣者無非法相,一一法相莫非唯識,故法相所宗持者、曰唯識,而唯識之說明者、曰法相;此就唯識宗言者也。若就法性宗言:亦可法相所宗持者、曰法性,法性之說明者、曰法相。故法相絕然不得以名宗。若名法相為宗,則豈唯俱舍、華嚴可屬法相宗,即大乘其餘各家與小乘各派,外道各派乃至世間小家珍說,孰不可屬法相宗哉?故須大乘所說一切法相所宗持者乃得名宗,而不得別指有一通三乘之法相宗、與唯識宗非一也。法相不得名宗,則大乘教法之所宗何別?予按基師嘗言大乘教法之宗,要唯有三:若多說有為法則宗唯識,若多說無漏行則宗般若——指無漏空慧為般若——,若多說無為法則宗真如。誠欲正名定分,宜依此為圭臬。今依所見,略將支那大乘各派配屬三宗如下:
空慧宗……三論宗 唯識宗……唯識宗 ┌天台宗 (即法性宗)┌全體真如─┴禪 宗 真 如 宗┤ (或法界宗)└無垢真如─┬真如相……華嚴宗 └真如用……真言宗
律與淨土,分屬各家,無定所宗。
或引賢首家言:三論種種所說,皆注重於破除法相,故名為大乘破相宗;唯識種種所說,皆注重於說明法相,故名為大乘法相宗;天台、華嚴等種種所說,皆注重於顯示法性,故名為大乘法性宗。此三宗義,較然為各派語各所尚之宗旨,則歐陽居士三宗之說雖不對,而唯識宗固可名為法相宗也?答曰:不然。依空慧破除法相而淨圓空慧,依唯識說明法相而成立唯識,應名空慧宗、唯識宗,不應名破相宗、法相宗也。然此二宗,於依他起性上或偏說不壞有之空,或偏說不礙空之有,聊區別為大乘空宗大乘有宗,斯無不可!
【經文資訊】《太虛大師全書》第 X09 冊 No. TX09n0006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第16卷-第49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太虛大師全書》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