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五蘊論講錄
懸論 一 序大意 二 解題目 三 釋撰主 四 明譯人 釋論 甲一 正明五蘊 乙一 略標 乙二 廣明 丙一 色蘊 丁一 總舉 丁二 別釋 戊一 四大種 戊二 所造色 己一 總出體 己二 別釋 庚一 明五根 庚二 明五境 辛一 色境 辛二 聲境 辛三 香境 辛四 味境 辛五 觸境 庚三 明法處色 丙二 受蘊 丙三 想蘊 丙四 行蘊 丁一 總舉 丁二 別釋 戊一 心相應行 己一 釋心所名義 己二 明六位差別 庚一 總辨差別 辛一 列名 辛二 配屬 庚二 別明體性 辛一 明遍行 壬一 明觸心所 壬二 明作意心所 壬三 明思心所 辛二 明別境五 壬一 明欲心所 壬二 明勝解心所 壬三 明念心所 壬四 明定心所 壬五 明慧心所 辛三 明善十一 壬一 信心所 壬二 慚心所 壬三 愧心所 壬四 無貪心所 壬五 無瞋心所 壬六 無癡心所 壬七 精進心所 壬八 輕安心所 壬九 不放逸心所 壬十 行捨心所 壬十一 不害心所
【懸 論】
一 序大意
大乘五蘊論者,依大小乘共通之蘊、界、處教,明大乘法相名數之理致也。法相多如塵沙,而五蘊可以盡之;聖教廣若大海,而大小乘可以括之。何謂五蘊?色心等之有為法也。有為者,有造作、作為、生滅之謂。夫然、其非有造作作為之不生滅無為法,應不得而攝耶?曰:否,蓋五蘊雖祗攝有為,然無為豈離有為而獨有?故論中既廣明五蘊諸法,旋會之以處、界,問答以發無我之隱,無我則明證擇滅,處、界則顯攝無為——十八界中法界與十二處之法處皆攝無為——。故五蘊為一切法之總聚,依正二報之所依,百界千如之所本,上通大乘法相唯識之高幢,下共小乘諸部之標幟。是以百法明門論以五位而陳百法,結明淺深之二無我;此論以五蘊而統諸法,申破總別之三我執——一、一性我執,二、受者我執,三、作者我執。雖然、彼論以唯識為獨尊,標大乘之特有,故心法居首,餘四次之,以是識之相應、所變、分位、實性故。本論以法相為共通,歷明名色與處界,則同於俱舍,便於初心之入門故。若一一法相之名義不了,縱閱群典,皆屬囫圇,或有知解,亦是儱侗,胡能致廣大而盡精微以自利?極高明而道中庸以利他哉!故茲於未入法性、唯識之先講之,俾學者能審名檢實,以為精確研究之張本也。
二 解題目
五蘊為本論之別目,大乘為滿教之通稱。乘以運載為功,從譬得名。大有二義:一、當體,二、簡小。當體者,常遍為義;簡小者,相待受稱。常則豎窮三際,遍則橫滿十方。待謂對待,如長待短,方待圓也。此亦如是,大小相對,權實相立,顯此是大是實,有殊勝運載之功用,故曰大乘。五蘊廣如下釋,茲姑不述。論乃假立賓主,問答發揮,抉擇正理,破除邪見,簡非經律,故以論名。有解:大乘之大,謂當體之大義,是絕待大,不同對小之大,遂於大乘之上加立一乘,以顯佛法高深,理體超絕。但既落能詮,即不能無待,大有小待,一亦有非一待,對非一立一名純一,寧大待非大非純大!過泥名相,違害義理。故今雙出簡持:應了纔呼大時,即兼具持大簡小之義矣!
又六合釋云:五是數,蘊是法,蘊有其五,帶數釋也。五蘊是所詮,所詮義廣,以蘊攝諸有為法故;論是能詮,能詮義狹,以限於聲與名句文故。其義廣者為勝,狹者為劣,將勝就劣,以劣顯勝,云五蘊之論,帶數依主釋也。又五蘊是所明法體,大乘是法體上廣大運載之用,即體持用,就用彰體,大乘即為五蘊,持業帶數釋也。又不惟能詮名論,所詮亦名為論,若離所詮之意義,雖有名等亦不成為論,大乘五蘊是所詮,所詮即論,是則大乘五蘊即論,亦持業帶數釋。
五蘊、古譯五陰。陰、覆蔽義,謂此五法,能覆蓋障蔽法界平等不生滅之真實性故,唯局有漏。蘊、積聚義,謂此品類之多法積聚故,其義通漏無漏,今取蘊譯為正。蓋五蘊攝有為法盡,有為法既通漏無漏,五蘊亦應通漏無漏。三乘道諦,皆有為無漏,若用陰字,不惟不通佛果,即二乘入生空,菩薩證二空時,亦無其義。故陰義僅通異生之五蘊位耳。異生之五聚法,或名五取蘊;取者、貪著為義,即煩惱名,煩惱能執取三有生死故。取蘊者,由取生故,屬於取故,能生取故,名五取蘊也。或謂陰義亦通二乘,若小乘聖者,厭離三界生死入無餘涅槃時,灰身滅智,盡捨覆蔽涅槃性之五陰法故。然仍有一分義不通,小乘許四諦中之道諦,十八界之意界、法界、意識界咸通無漏故——大乘十八界皆通漏無漏——。如是翻五蘊為五陰,攝義不盡,則名義失其所當矣,學者不可不知。
蘊謂積聚,其義已悉,積聚之相,然猶未曉。例如色法,若內外、粗細、勝劣等品類差別,略此品類差別為一聚故,說明色蘊。受、想、行、識亦然;染淨、漏無漏位皆爾。故佛果上之眾相莊嚴,四智菩提、五分法身、力、無畏等,名無漏清淨之五蘊。異生色心但染污故,名有漏雜染之五蘊。二者之分,惟在煩惱心所等之有無而已。[1]
三 釋撰主
世親菩薩造:梵云:伐蘇畔度,唐言世親。蓋印度俗奉之神曰世天——即毗搜紐天之異名,傳言是此世天之弟,故名世親,亦名天親。婆藪槃豆傳曰:婆藪槃豆者,北天竺富婁沙富羅國——譯曰丈夫國人,生於佛滅九百年間。兄弟三人,皆名婆藪槃豆,長兄別稱阿僧伽——譯曰無著;其弟別稱比鄰持跋婆——比鄰持母名,跋婆譯兒;惟世親獨以通名稱焉。皆出家於小乘之薩婆多部。無著先悟小乘空理,意無留滯,遂通達實相,專弘大乘。比鄰持跋婆,則唯遵奉小乘而已。論主聰慧絕倫,初造五百部小乘論,後依長兄無著之勸導轉入大乘,亦造五百部論盛傳之,故世稱千部論師云。此論、即所著大乘論之一也。
菩薩、具云菩提薩埵,此翻覺有情。覺是所求果,有情是自身,謂求三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又菩薩修行有二:一者、自利大智為首,二者、利他大悲為先。菩提覺義,智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悲所度生;發四弘誓願,故名菩薩。或菩提是所求果,薩埵者勇猛義,不憚時處求大菩提,有智有能,故名菩薩。又菩提即般若,薩埵謂方便,如是二法能利能樂一切有情,故名菩薩。
造者、造作之義,創造之謂。唯識述記云:『敘理名述,先來有故;作論曰造,今新起故』。凡菩薩造論必具二種:一者、具四德,二者、六因緣。四德者:一、於昔諸師應離憍慢,二、於有情類當起大悲,三、於同法者深生愛敬,四、不欲彰已有勝伎能。六因緣者:一、欲令法義當廣流布;二、欲令種種信解有情,由此因緣,隨一當入正法故;三、為令失沒種種義門,重開顯故;四、為欲略攝廣散義故;五、為令顯甚深義故;六、為欲以種種美妙言辭莊嚴法義生淨信故。顧菩薩造論之鄭重,為何如乎?
四 明譯人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唐者、李唐,世之朝代也。三藏者:經、律、論也。遍通三藏佛法,自師師人,謂之三藏法師。玄奘、師之德號也。師俗姓陳氏,河南偃師人,生年十三,出家於淨土寺,就慧景、嚴法師等學涅槃、攝論。尋赴長安、成都,就道基、震法師等究毘曇、發智,博學多能,令名夙著。然爾時學者,各異宗趣,聖典亦有隱晦,汗漫紛拏,莫知適從!乃發西遊之志,表請朝廷,奈時世未定,未邀允許。而仍不為屈,遂於太宗貞觀三年八月,陰雜行旅人中,遁出國境,經高昌、屈支——即龜茲、颯秣建等,出中央亞細亞,歷經諸國,參禮聖蹟。至王舍城,止那爛陀寺,受戒賢諸論師瑜伽、唯識之旨。留學十年,造制惡見論,立唯識量,名震五竺。貞觀十七年十二月出印度國境,十九年歸長安,自出國凡十有六年,留學萬里,一人孤征,誠為我國歷史上空前絕後之一大事實。欲知其詳,可參閱大唐西域記,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等。所齎大小乘梵典,有六百七十五部之多。至長安時,王公歡迎,庶士頌德,政府監護,國家供養,以弘福寺、慈恩寺、玉華殿等為其譯場。所譯經論總七十五部,千三百三十卷,此論亦所翻之一也。
【釋 論】
甲一 正明五蘊
乙一 略標
如薄伽梵略說五蘊:一者、色蘊,二者、受蘊,三者、想蘊,四者、行蘊,五者、識蘊。
此略標列名數也。標有二:薄伽梵三字標能說人;略說五蘊四字標所說法。一者色蘊等,如次列五蘊名也。薄伽梵者,梵音也,略翻為世尊,具有六義:一、自在,二、熾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又能破四魔義故,名薄伽梵;謂能破煩惱魔、蘊魔、死魔、天魔也。然有經論多用佛名者,隨方順古也。或約悟諸法義邊言佛,就顯佛德義邊言薄伽梵;就體約用,各據一義,並不相違。若但言佛,是略名也,具言佛陀,此云覺者。覺是法,者是人,即有無上正遍覺之五蘊和合假者,名為覺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謂也。對法論一曰:『佛薄伽梵,是契經等一切教法平等所依,無師自悟諸法實性,一切教起所依處故』。
略說五蘊者,梵云塞建陀,唐言蘊,積聚為義;佛說一切諸法無量無數,今總略之,不出此五聚法也。如薄伽梵略說五蘊,有二義:一、順經造論非自臆造故。二、師說文略義深,資廣解故。一者色蘊,色有變、礙二義,變謂現象變化而歸破壞,礙謂如手礙石,石亦礙手,自他互為能礙所礙。是知色之一字,涵義極廣,非僅如普通謂青、黃、赤、白等為色,而四大種所造色、無表色,皆得稱色也。又凡言變礙為色,同時即簡無為及心、心所、不相應行等,唯色法變而有礙故。二者受蘊,受以領納為義,謂心心所領取納受順、違與俱非之境界,而生苦、樂等之三受故。更因受心所所依之六根開為六受:曰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此前五名身受,後一名心受。三者想蘊,想以取像為義,心心所領受境界時,無一定分位齊限,有此想心所於所緣境,始有苦樂、怨親、男女等分齊差別相,而名言由是得以安立。此想亦有種種,曰眼識相應想,耳識相應想,乃至阿賴耶相應想。四者行蘊,有二解:一、廣義的,遷流為義。二、狹義的,造作為義。遷變流動者,有為法皆是造作義,及指思心所,此思能驅役心、心所造善、不善業;今從後說。以餘四蘊雖亦行為造作流動遷變,而彼法已從特義名餘四蘊,故取此名行蘊耳。行蘊、有七十三法,分為二類:一、相應行,五十一心所中除受、想,所餘四十九皆是,思心所正此相應行攝。二、不相應行,得、命根等二十四是。五者識蘊,識以了別為義,百法中八識心王也。八識各有明了分別自所緣境之功用,如眼識依眼根了別青、黃、赤、白等色,耳識依耳根了別內聲、外聲等聲,鼻識依鼻根了別好香、惡香等香,舌識依舌根了別甘、辛、苦、鹹等味,身識依身根了別堅、濕、煖、動等觸,意識依意根了別內外事理諸法,末那依賴耶了別自內我境,賴耶依末那——七八二識互依為根——了別根身、器界、種子等境。於中識所依根,根有二義:一、謂根依處,二、謂淨色根。通常人未加審察,不知根義。雖知五官腦筋,亦屬儱侗;此五官即五根依處,腦筋似勝義根之代名。小乘人雖知六根中之意根而不明了,謂前念現起之意識,與後念之意識為根,有根識相濫之過失;而大乘明意根為第七之末那,非意識為意根也。
綜上所明,十一色法立色蘊,受心所立受蘊,想心所立想蘊,七十三法立行蘊,八識心王立識蘊。然則何故如是次第耶?此有三釋:一、識住,二、前為後依,三、起染淨。且略舉其一:如見青黃等色相——色蘊,而領受故——受蘊,如所領受而了知故——想蘊,如所了知而思作故——行蘊,如所思作隨彼彼所作而了別故——識蘊,廣如俱舍等明。
乙二 廣明
丙一 色蘊
丁一 總舉
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所造諸色。
色蘊之相,略有二種:一、觸對變壞,謂根境相對門也——即欲色十有色處,上二界色及法界色,並非此門,如上已說。二、方所示現,唯境無根門也。對法抄一曰:『三界中五根、五境,及法處中假實,定所生依處,遍計所起,極略,極迴等,有諸名相方所,別名可說示現,皆此門攝也』。四大種者,地、水等四大,即是能造性也。所造諸色者,即彼四大之所造諸色也。此二於一切色法,悉攝無餘。及、相違義也,能造所造異故。
丁二 別釋
戊一 四大種
云何四大種?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云何地界?謂堅強性。云何水界?謂流濕性。云何火界?謂溫燥性。云何風界?謂輕等動性。
此有二,初徵、後釋。云何四大種?徵也。謂地界等,釋也。釋中亦二:初總出體,後別釋體。初地界水界等著,是舉真四大體。大有四義:一、所依大,謂為十有對色及法處所攝色等諸所造色之所依故。二、體性大,謂四大種遍一切色,無一物而非所造,其體寬廣故。三、形相大,謂大地、大山為地大之增盛,大江、大海為水大之增盛,炎爐猛焰為火大之增盛,黑風、團風為風大之增盛,如此四大增盛,形相大故。四、起用大,謂地能載物,水能浮船,火能燒薪,風能拔木,其作用大故;又成壞世界力用大故。種者、因義,類義,此四能為生等五因起眾色故,種類別故。虛空雖大不能為因,內種子等雖能為因,體相非大,所餘諸法非大非種,由此亦大亦種,故名大種;持業釋也。應作四句分別,表示如左:——
┌虛 空……………大而非種 │外 種┐ │ ├…………種而非大 │內 種┘ │堅、濕┐ 大種料簡┤ ├…………亦大亦種 │煖、動┘ │造 色┐ │心心所├…………非大非種 └假 法┘
若言四大種,四是數,即帶數釋。界有多義,至下可辨,且約二義釋之:一、界別義,體相不同,各各種子現行異故。二、能持義,四大種能任持自體及一切所造色故。云何地界下,別解釋。文中有徵、有釋。上文雖辨地等是能造大種。然自性各各異故,今特示之曰:地堅性,水濕性,火煖性,風輕動性。此中風輕等動性者,等、謂相似,輕者、所造性,動者、正為能造之風性也,以風自性是動故。蓋輕與動相順相似,故舉能似輕相以彰所似風性,論記曰:『風能造與所造相似,故云輕等』。由風性動故,名輕等動性。此四大體為身根所覺一分之觸塵,如通俗所謂陰陽與夫科學家所謂質力,皆不外乎此也。問:道家之金、木、水、火、土,與地、水、火、風有何異乎?答:略同通俗所謂地、水、火、風,而與此正明之四大種異。問:此四大種與通俗所謂地、水、火、風有何區別?答:四大者,身根所觸之境,以堅、濕、煖、動為體,是為能造;通俗所謂地、水、火、風是所造色,屬於顯色、形色,為眼根所見之境,以顯、形色為體。如青等之地,依顯色為體,長等之地,依形色立名。通俗於此所造色境之顯、形色而呼為大地,佛法隨其俗情亦安立地名。餘水、火、風,准此類推。要之、通俗所謂地、水、火、風與大種之不同者,唯於所造之顯、形色各立其名而已。故此彼對望,此為觸境,彼為色境;此為身根之所觸,彼為眼根之所見;此為能造,彼為所造,二者相違可知。
┌堅┐ ┌持┐ │濕│ │攝│ ┌四大種體┤ ├──觸塵──┤ ├用 │ │煖│ │熟│ │ └動┘ └長┘ 比較┤ │ ┌地…………色香味觸 │ │水……………色香觸 └世俗所見┤ │火………………色觸 └風…………………觸
問:四大種是現是種?若是現行,云何名種?答:四大種是現行觸塵一分,對自種故,是現非種。然則何因緣故名能造性為四大種耶?答:一切色法雖皆由第八阿賴耶中親因緣種生,然要由堅等現行四大為普遍切要之殊勝功能增上緣,彼色、香、味、觸等方能生故。故即依此親近殊勝增上功能假名為種,如瓜豆等種,亦非種言種。問:四大種為大小乘共通之名,其義有無差別?答:小乘以四大為能生一切法之因,大乘為能生一切色法之緣,因謂親因,緣為增上,此二別也。問:四大種幾識能緣耶?答:有三識,謂身識及同時意識、阿賴耶也。蓋身識、意識變緣時,須託第八所變緣者為其本質,其境皆為現量性境。獨頭意識分別名相,屬比、非量、影質境。問:四大種大類區別可分幾類?答:四大遍於五根、五塵,如是可分為二:一、根身執受大種,二、器界非執受大種。此通有漏、無漏之依、正二報,如佛有清淨圓明之報身四大,微妙莊嚴之淨土四大故。
戊二 所造色
己一 總出體
云何四大種所造諸色?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聲、香、味、所觸一分、無表色等。
此中先徵後釋,謂能造四大已彰,今所造諸色應釋。所造色者,謂依止大種,即於大種處所,有餘造色生,由是因故,說四大種所造諸色。造者、是同一處攝持彼義,名之為造,此有三不相離義:一、一處不相離,謂大種及所造色同住一處,二、相依不相離,三、和合不相離。廣五蘊論曰:『造者、因義』。謂以四大種為因,所造得生故。此因有五種:一、生因——即是起因,謂離大種色不起故。二、依因——即是轉因,謂捨大種諸造色無有功能據別處故。三、立因——即隨轉因,謂由大種變異,能依造色隨變異故。四、持因——即是住因,謂由大種諸所造色相似相續生,持令不絕故。五、養因——即是長因,謂由大種養彼造色令增長故。如對法一曰:『所造者,謂以四大種為生、依、立、持、養、因義』,即以五因說名為造也。就大種與所造四字合釋,大種之所造,屬八囀聲之第五囀——因聲又名從聲,六離合釋之依主釋也。若加色言,五字合釋,大種所造即色,持業釋也。但大種造色義,略有二說:第一說曰,一切大種造一切色,相依而有,是造義故。——如此聚中有彼大種、所造可得,當知此中及有彼法,故諸大種同聚所有造色相依有者,皆可名造,互得造義,非定屬義——互為造義。第二說云,或可大造種子本性各異,後生現行各依自類,自類大種不生現行,此類造種終不生造——自類造義。然此二義,已散見前文——一見解造字,一見大種問答——茲不詳述。
謂眼根等下,後釋也。此由堅等四大種,輕重離合而成五根、五境及無表色等。於中所觸一分者,觸為身根之境,此境有十一種,分能造所造之二。今除能造堅、濕、煖、動四大種一分之外,取所造滑、澀、重、輕、冷、飢、渴等,故云所觸一分也。無表色等,等取極逈、極略、定自在所生、遍計所起色也。無表色者,無表示於他之色法,即反於表示於他之色法也。吾人動作身體、發動言語,於行善作惡時,對於他人有所表示,使知是善是惡,名為表色。又色表業,即此善惡之表業,同時依於因果之規則,明見如是原因,將來應招如是結果;以之擊發於自己之身內,如是擊發之原因,無形無象,無表示於他,故云無表色也。此有二種:即律儀無表,不律儀無表是。律儀無表者,其性善,如佛弟子受持三皈、五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等之別解脫律儀而發得無表是。此無表雖無表示於他,然有殊勝功用,其受三皈者,自然不皈依天魔外道等,故受諸戒者,則自然不敢為非,而得以別別離身口之過惡也。若遇惡緣或惡友以巧言綺語相引,事物名利相誘,以諸方便破壞,隨順彼教而犯一殺戒,或行一盜、淫——取不義財,行茍且事,乃至破齋、食肉、打牌、賭博,皆為盜戒所攝;耳聽淫聲,眼睹美色,腳履邪地,身入青樓,雖未實際接觸,亦為犯淫——在當時不過為情面所拘,或勢力所迫,偶然失足,後遂造殺行淫以為常,作盜妄動而不知畏者,良由於初次犯戒,無表功用——即戒體失壞故。是以受戒後要嚴持戒律,為受能引發——無表色體,持能引長也。故古人持戒以防非止惡者,猶若堤防然。蓋防水旁流漂蕩而損害苗稼,若持戒不嚴,為惡緣之侵蕩,一旦穿破身口之堤防,則永損害善根之苗稼,可不慎歟?不律儀無表者,由身口之惡行而得惡性之無表也。如今世在匪、在幫之結黨輩,先由發誓賭咒之表業引發惡無表之功力,遂狼狽為姦,自然敢於為惡耳。此二——善惡無表——雖無可表示,非眼、耳等十有色處所收,仍依地、水、火、風四大種之所造色法而成,故為法處所攝色之一焉。問:如是為意識所緣耶?答:無表固為法塵中之一法,但體是思種,為賴耶之現量境,非粗意識親能明了。因彼有善惡之功能,意識從是推度而知;不然、定果色等亦應稱無表耶?是可知其特殊點矣。
己二 別釋
庚一 明五根
云何眼根?謂色為境清淨色。云何耳根?謂聲為境清淨色。云何鼻根?謂香為境清淨色。云何舌根?謂味為境清淨色。云何身根?謂所觸為境清淨色。
文段有五,悉明根義。根者、有由依托乃得生長之義,如草木等,由依托於根故,而幹而枝而葉得生起長成也。諸識亦然,各有其根,識方現起。然根有二:謂淨色、浮塵。浮塵者,——又名麤色根,或名根依處,浮之於外與塵寰交接,即眼如葡萄朵等之浮根四塵,及身之四肢百骸者是也。淨色根者,清淨之色不可見而有作用者也。論言五根謂淨色根也,為眼等五識之所依止,故云為根。
云何眼根者,徵釋可知。眼之差別總有五種: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此中初二眼色蘊攝——修果名天,報生名肉,故欲天眼唯肉非天,非修果故。五眼皆有通二世及三世等之差別,後三眼非蘊攝,於中慧眼、法眼為二無漏根,佛眼通於前四。今論所明眼根,即肉、天二眼也。此有現行種子差別;界門眼通種子,五根門眼唯取現行,今唯現行也。
色為境、清淨色者,廣五蘊論曰:『云何眼根,謂以色為境,淨色為性,謂於眼中一分淨色如淨醍醐,此性有故,眼識得生,無即不生』。以色者,是眼所行境,而能引發根故;謂舉能引發境顯所發眼自體也。淨色者,以淨言簡扶塵根,顯勝義根也。蓋扶塵根為有見有對之麤色,此色清淨微妙故喻如醍醐。醍醐由熬乳作酪,自酪出酥,熬酥為醍醐,乃酥精液,不可多得,淨極甘美故。一分者,簡周遍,謂舌身二根淨色遍滿所依處,眼等三根不爾,故以一分及周遍,顯其差別也。此性有故下,示眼識能生相,文顯易知。
云何耳根等者,文有二科,初徵後釋。淨色根義,上已略明,今更舉釋論——廣五蘊論——釋之:『根者,最勝自在義、主義、增上義。所言主者,與誰為主?謂眼根與眼識為主,生眼識故;如是乃至身根與身識為主,生身識故』。最勝等三義,成唯識論四、說五識四種依中——一、五色根同境依,二、第六識分別依,三、第七識染淨依,四、第八識根本依——同境依,有「依」、「所依」、「有所依」義之別,此五根正為五識之「所依」也。然所依必具四義:一、決定義,謂眼識必依眼根生,無依餘根生義。是言決定,簡第六識雖以五識為依,然不定故,非決定義也。二、有境義,謂各自有各自所取境義,如眼根有色境,耳根有聲境等。是簡四大及五塵、種子等,彼雖有決定義,蓋非有境也。三、主義,謂要主而有自在力令餘法生義也。是簡遍行等,彼雖有決定與有境二義,不能為主令餘法生也。四、令心心所取自所緣義,謂受想等皆雖取自境,不能令他取也。餘心心所雖有具一、二,不能並具四義,唯五色根具四,故為所依。今釋論中主義者,舉其一義影顯餘三。或可如上四義唯局五根,主一種通一切根,故約總相釋根舉主一義耳。最勝自在義、增上義者,此二義俱在根上一義,差別開二種,然俱舍唯舉此二,不舉主義。最勝自在義者,——根體勝故,名為最勝,根用勝故,名為自在。以一根能了別眾色義邊,名最勝自在。增上義者,隨所依根強弱能依識亦明昧義邊,為增上義;謂根強能依識明,根弱能依識昧故。若言一義差別開二種,今論何二義中間安「主」義乎?答:今論意顯所依根上具以一了多,及隨根明昧之二義,雖同有大勢用,然尚有餘意——見上文四義中所解主義——故於二義中間安立所依主義以盡其旨耳。謂聲為境清淨色者,後釋也;釋中舉所取境,顯能取根體可知。以上二根取離境,下三根合境取也。俱舍頌云:眼耳意根不至、三——鼻舌身——相違。五根,義林亦曰:『眼耳二根離質用遠,離取義增,妙用難測,故別立二通——天眼、天耳——餘三根不立耳』。
云何鼻根乃至云何舌根清淨色等者,鼻根易知,舌根有異說。釋論云:『云何舌根?謂以味為境,淨色為性,謂於舌上周遍淨色。有說:此於舌上有少不遍如一毛端。此性有故,舌識得生,無即不生』。按:此文初舉本論,後釋本論,初中徵釋可知。釋論中二:初舉所依根,後示能生相。初中復二:初示正義,後舉異說。初中周遍者,對上三根一分也。俱舍二曰:『布在舌上形如半月』,是與今論周遍同也。有說下,後辨異說。俱舍對此置言傳說以示不信,今論亦爾,故云有說。釋此,光記舉二說:初說曰:『西方古德相傳解云:醫方家說:「於舌根中如毛端量,無舌根處,是末磨死節——梵語末磨,此云死節,節者、支節也,是身中死穴,觸便致死,頗似神經系或血管等——若針刺著,其人即死。舌中法爾有斯空處」』。後說曰:『於人腦中,有臭極穢不淨腦垢,若見飲食,腦垢流出,滴此空處。若無此處承此腦垢,觸著舌根,令人嘔吐不能飲食』。是性有故下,後釋舌識能生相可知。
云何身根等者,釋論云:『以觸為境,淨色為性。謂於身中色周遍淨色,此性有故身識得生,無即不生』。釋曰:第五明身根中二:初本論,後釋論,初中徵釋二可知。以觸者,觸有二:能觸、所觸也。所觸中亦二:謂能造大種,及所造觸塵也。所造觸塵有二十二種差別:所謂滑、澀、輕、重等也,至下可辨。此中即舉滑、澀等所觸境以顯能觸身根也。謂於下,後釋論。此文亦明根體與識能生相,二科如前可知。上來正釋五根已竟。
問:淨色簡粗色,淨色即根耶?答:否!淨色可以為根,非淨色即根。上曾言之,根增上義,對緣境有發識之殊勝功能故,如眼淨色對色塵有能生起了別青黃之識之功能。耳、鼻、舌、身,如應當知亦爾。問:淨色根以極微細故,名無見有對,然用今世所新發明顯微鏡或可能見之耶?答:此乃藉光線增大其功用,雖較前為精明,然猶為上文所明五眼中之肉眼所攝,淨色為天眼所見,於天眼中尚非外道五通之天眼能及——佛菩薩天眼能見——況肉眼乎?問:然則吾人無從捉摸耶?答:近今生理學家之神經可以仿髴,日人曾發明之,然諦審觀察之,亦不可執定即是。何則?彼生理學家所謂神經者,不外二種:一、絲絲之纖維神經,二、圓圓之細胞神經;此二各有粗細之別,粗者可見,細者雖不可見,然以顯微鏡矚之即能了了分明,由是則未可妄為判斷以亂真理也。
問:五根一體耶?異體耶?答:有謂是一體,而實不然;各自有各自種子故。又若是一體,眼根有損應能視,耳根有損應能聽,而事實上若勝義,若扶塵,隨損其一,即失其功用,如瞽盲者等是。又釋論言「周遍」、「一分」,亦可見其端倪,倘非異體,焉有此別乎?
問:人之死時,轉識先沒,第八後捨,彼此依根既是異體,其失應亦如識之有次第耶?答:識亡根即失其為根,固有鉤鎖之關;然此根為色法,由第八識執持,識捨則壞,無所謂去來。但壞時——唯限五色根,七八識根,剎那生滅,相續不斷——有頓有漸:頓者、隨死隨壞,漸者、一日乃至七日。於此有人遂誤認為中陰身者,是未能曉其真相也。
問:眼根依眼依處,耳根依耳根處,乃至身根依身依處,五根既同是各依各之依處,然身根——、舌根,何竟獨周遍,其理由安在歟?答:眼之珠捏之能知,耳之朵提之能識,鼻之峰糾之能曉,舌之端刮之能覺,乃至暖、冷、輕、軟、硬、澀,曷非身根之感觸;其周遍也,不亦宜乎?舌根以味為境,全舌根依處皆能嘗味發了別之識,不同眼耳等依處之膜等不能發見色聞聲之了別,故舌根亦遍依處也。
問:識所依根,總有二種:謂共依不共依;然究竟何者為共,何者為不共耶?願聞其詳。答:五識共依——即俱有依有四種:一、五色根,是同境依,即今論所明清淨色根也。二、第六識是分別依,五識隨時皆有,如定中聞聲等,不無意識。非耳識獨起聞者,爾時定中五識先已滅故。世親攝論第四云:『五識以意為依,意散亂時五不生故』。謂五識其性鈍,無明了用,任運緣境不起分別了知,故依第六明了。三、第七識是染淨依,成唯識疏曰:『由有第七識染故,施等善法不成無漏』。乃至廣說謂恆與四惑相應故,被染諸識成有漏善污法也。四、第八識是根本依,楞伽經伽他曰:『阿賴耶為依,故有末那轉,依止心及意,餘轉識——第六及前五識——得生』。又瑜伽、顯揚說:由有第八識執受色根,五識身依之而轉,廣說乃至是共依非別依。此第八持諸識種子令生諸識,變五根令住五識,變五境令緣六識;又為第七親依也。如是諸識同依,非唯一識依,故云共依——第六識以第八識為共依,七八二識互為能所依也。二、不共依,謂前五識依五色根,第六依末那,七八二識互為能所依;此隨一識依,非餘識依,故言不共。問:五識俱有依有四種,然今論何無簡別,但言眼識之所依等乎?答:成唯識論四,會之舉四因:一、不共故,謂五識依非餘識依故。二、必同境故,謂其緣境必與五識同故。三、此相近故,謂餘三依遠,唯此依最近故。四、相順故,謂能所依隨名相順,餘依境別故。故不說餘三也。
庚二 明五境
辛一 色境
云何為色?謂眼境界,顯色、形色及表色等。
於中有徵釋二科,準前可知。謂眼境界者,簡非耳境界等,乃眼根所對,眼識所緣境也。此有三:一、顯色,謂青、黃、赤、白等分明顯現之緣境也。二、形色,謂於顯色分位上長、短、方、圓等有比對之形狀者。此二類更開二十三種,即青、黃、赤、白、影、光、明、闇、雲、煙、塵、霧、空一顯色、長、短、方、圓、粗、細、高、下、正、不正、是。此中初之十三屬顯色,後之十種屬形色。顯色之中以地水之氣名霧。日燄名光。月星火藥珠寶電等之燄名明。若有餘色障光明燄可見名影。翻此名闇。空界顯現之色名空一顯色。形色之中方者有角。圓謂團圓。形平名正。不平不正。餘色易了,故今不釋。三、表色,謂有情之動作,其動作凡取、捨、屈、伸、行、住、坐、臥,乃至口目開合種種施為,皆名表色。但離長、短等無別有體,何則?如鳥之飛——表色,兔之走,魚之浮,雁之翔。其烏也尖——形色、而黑——顯色,其兔也長而灰,其魚也扁而白,其雁也玄而高,所有差別狀態無非一法上之分位假相耳。故同一有見有對之法,動之差別說三,靜之或二,究其根本唯一顯色而已——此表色依青、黃、長、短等得名,猶名句文由聲音屈曲得稱,二者比例,其義益彰。等者、等取無情及俱——情與無情之動作也。如水動樹搖,人擔並行等是。及言相違,顯、形、表三種各異故;或義通合集,三皆色境攝故。
辛二 聲境
云何為聲?謂耳境界,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俱大種因聲。
此為耳根所對,耳識所緣之境也。是有能發因、所發聲之二。能發因者——因指能造大種——謂執受大種為因,非執受大種為因,執受非執受大種為因。前二為情、無情數,後一俱二。執受者,執是攝義、持義,受是領義、覺義,攝為自體、持令不壞,安危共同而領受之,能生覺受,名為執受,領為境也。能生覺受者,謂眼等五根,為第八識親所執受,遇打摩等事來時,第六識生苦樂等覺,故名能生覺受也。安危共同者,五色根既為第八親所執受,根危隨危,根安隨安,故名安危共同也。此中執受義,向有二說,義皆可通,立表如下:——
此中執受者,能生覺受也。其非執受,翻此應知。復次、又分能執受所執受。釋論曰:『心心所法是能執受,蠢動之類是所執受』。即依能生覺受示能執受,以五蘊聚身為所執受。蠢動、說文:蠢,動也。又蠢動,猶云動物也。是以色心二法,分能所執受可知。上明能發因有三種,此所發聲如次亦有三種,釋論曰:『執受大種(為)因(所發)聲者,如手相擊、語言等聲;非執受大種因聲者,如風林、駛水等聲;俱大種因聲者,如手擊鼓等聲』,此聲即為內外大種之所擊發。初有執受聲中,言等者,等取瞋聲、哭聲及有表詮、無表詮等。次明非執中,駛者,玉篇云:山史切,疾也。如是瀑流等,言水勢所發聲也。後明執受非執受大種中,言等者,等簫聲、笛聲。廣如小乘之婆沙、俱舍、入阿毗達磨論說。大乘中亦有數說,茲彙圖如下,以資參考。
┌可 意┐ │不可意├────────────損 益 故┐ │俱相違┘ │ │因受大種……語 等 聲┐ │ │因不受大種…樹林等聲├─────因差別故│ 對法論之十一聲┤因俱大種……手鼓等聲┘ │ │ 相 故├五因相配 │世所共成……世俗所說諦非諦等┐ │ │成所引………諸聖共許因成起說├─說差別故│ │遍計執………外道執心因彼言說┘ │ │聖言所攝……可信至實言 ┐ │ │ ├───言差別故┘ └非聖言所攝…不可信不實言┘ ┌螺貝聲 ┐ ┌可 意 │大小鼓聲 │ │ │舞聲 ├─因執受大種聲┤不可意 │歌聲 │ │ │音樂聲 │ └俱相違 │俳戲聲 │ ┌可意 │女聲 │ │不可意 │男聲 │ ┌可 意 │俱相違 │風林等聲 │ │ │因手等相擊出聲 瑜伽一┤明了聲 ├─因不執受大種聲┤不可意 顯揚一┤因尋伺扣絃拊革聲 │不明了聲 │ │ │依世俗聲 │有義聲 │ └俱相違 │為養命聲 │無義聲 │ │宣暢法義而起言說聲 │下中上聲 │ ┌可 意 └依託崖谷而發響聲 │江河等聲 │ │ │鬥諍諠雜聲├─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不可意 │受持演說聲│ │ └論義決擇聲┘ └俱相違
辛三 香境
云何謂香?謂鼻境界,好香、惡香、及所餘香。
此鼻根所對,鼻識所緣之境也。通常雖以香為臭之對,但香亦能攝臭,故曰好香、惡香,惡香即是臭故。對法疏二云:『問:何故蒜等名香非臭?答:俗中所說香亦稱臭,謂言臭如蘭』,乃至臭亦名香,可以見矣。所餘香者,好惡二香所餘之平等香也。釋論曰:『好香者,謂與鼻合時,於蘊相續有所順益。惡香者,謂與鼻合時,於蘊相續有所違損。平等香者,謂與鼻合時,無所損益』。初中與鼻合時者,簡色聲二種離境,謂眼、耳二根離中知,鼻、舌、身三合中知故,故云合時。合者、至時名合。於蘊相續者,二十唯識論疏上曰:『言相續者,有情異名,前蘊始盡後蘊即生,故言相續』。成唯識論疏七末云:『相續者是身』;又曰:『身者相續異名』。於者、境第七,即蘊之相續同體依主釋也。有所順益等者已下,三香如應示益、損、俱。此約境示損益,若約情損益各通三香。對法疏曰:『好等三,若依境說,好益、惡損、平等雙非;若依情說,香臭俱有益損之義』。又對法論一:香差別分三種為六法,又建立之以三因,今以圖示。
好 香………………如沈麝等────────┐ ┌─┐ 惡 香………………如蒜韭等────────┼─損益故─┤三│ 平等香………………如塊石等────────┘ 如聲境 │因│ ▲相故──┤ │ 俱生香………………如香茅等────────┐ 攝取義 │相│ 和合香………………如香等─────────┼─差別故─┤配│ 變易香………………熟果等熟變時增香────┘ └─┘
同疏二曰:『問:好惡等三攝法已盡,何須更立俱生等三?答:事類不同,立初三種;起用時別,復立後三。或將境就心,立初三種;忘心說境,復立後三』。又俱舍一:好香差別,分等、不等香為四種。於中好香惡香之中能滋養身體者為等香,反之、能損害身體者,為不等香云。
辛四 味境
云何為味?謂舌境界,甘味、醋味、鹹味、辛味、苦味、淡味。
此舌根所對,舌識所緣之境也。味、即所噉,是可嘗義——通常為滋味。有此甘等六味,是味之差別。然通俗只有五種,彼將淡攝甘味中,以甘淡不異故;若仔細審察,甘是甜味,淡是淡白故。瑜伽加可意、不可意、俱非為九種。對法又加俱生、和合、變異,列十二種。顯揚有可、不可、俱非,並俱生等合六,以辨苦醋等六味體相之損益——可意等三損益差別,差別——俱生等三起用差別。如是若約境,應有十二細分;約情以談,則甘味為瑜伽顯揚之可意,及對法顯揚之變異所收,淡味為瑜伽顯揚之俱非所收;於此益見世法與佛法之淺深精粗者矣。
辛五 觸境
云何名為所觸一分?謂身境界,除四大種餘所造觸,滑性、澀性、重性、輕性、冷、飢、渴等。
此除大種之一分身根所對,身識所緣之境界也。言所觸者,謂觸有二:能觸、所觸。能觸中分二:一、觸心所法,二、能觸身根及身識。所觸亦分二:一、能造四大種,二、所造觸處也。今言所觸一分者,於所觸中唯取所造除能造,故言除四大種。對法疏云:『於所觸中唯取所造,故言一分也,謂身境界所觸法』。除四大種餘所造觸,釋一分義;廣論、纂註之說非是。滑性下列七觸名,釋論曰:『滑謂細軟;澀謂麤強;重謂可稱;輕謂反是;煖欲為冷,觸是冷因,此即於因立其果稱。如說:諸佛出世樂,演說正法樂,眾僧和合樂,同修精進樂。精進勤苦雖是樂因,即說為樂,此亦如是。食欲為飢;飲欲為渴;說亦如是。
案:婆沙解觸有二說:初說性類各別義,謂但由大種性類差別有生滑果乃至有生渴果。後說四大偏增義,謂水火增故滑;地風增故澀;火風增故輕;地水增故重;水風增故冷;風增故飢,謂風增故,擊動食消引飢渴生,便發食欲;火增故渴,謂火增故,煎迫飲消引渴觸生,便發飢欲。此二、於有部宗前說為正。若配今論者,解滑、澀、重、輕四種,初說應理。瑜伽云:『於大種清淨性假立滑性,於大種堅實性假立重性,於大種不清淨不堅實性假立澀性及輕性』。是雖假實異說,性類差別義一同也。又解冷等三,後說應理,瑜伽云:『由水與風和合生故,假立有冷;由闕任持不平等故,假立饑渴及弱力』,一同也。雖和合與偏增異,義相似故。
等者,等軟、緩、急、飽、力、劣、悶、癢、黏、老、病、疲、息、勇十五法也。今列七名中,何故初四法安性言,後三法無之?蓋後三從果名立——軟等十五法亦同,此四自性立名;以從自性立名故,持業釋也。正理論云:『滑即性故言滑性』。餘三以從果立名,故有財釋也——全分有財。釋論所舉之滑,謂細軟等中。煖欲、食欲、飢欲,是心所欲數,由內身中有觸力令欲煖,有觸力令欲食,有觸力令欲飲,所令之欲名冷、飢、渴;即是由其能令之觸,即能令觸從果為名,名冷飢渴。以冷、飢、渴三相隱而難知,若不約果以明其體,則無從顯現,故引諸佛出世樂等之頌,以證因立果名。蓋佛出世乃至精進非是樂,能生樂故,稱佛為樂等也。
庚三 法處色
云何名為無表色等?謂有表業,及三摩地所生色等,無見無對。
文有二段,初徵後釋。初無表色者,舊云無作色。前五境如次五識所緣,無表色第六意識所緣,法處攝也,體即善惡之思種子功能也。然就其名色義邊,有大小乘異:大乘就所防所發義邊名色,謂彼善思種子上有防身語惡及發身語善功能;又惡思種子上有發身語惡及遮身語善功能;其所防善惡、所發善惡俱據身語,就其所據義邊,假名色也。表無表,義林曰:『其無表色實是無表,無表示故。而體非色,亦從所發所防假名為色』。小乘異之,俱舍有二解:第一說、隨所依義,謂所依表色有變壞故,能依無表隨之名色。第二說、約所依大種義,謂所依大種變礙故,能依無表亦名色。今言無表者,遮詮之稱,非六釋攝故,如無明等。色者、通於一切,以別簡總,言無表色,依主釋也。等者、向內等也。後釋中、有表業者,對無表;表謂表示,表自內心示他故,即色處中表色也。業者、造作義。有者、對無言有、非能所有之有。體即身語二法,故釋論謂「身語表」也。
三摩地所生色者,即定果色;或定自在色——由定力自在所變色,名定自在色;或自在所生色。三摩地為七定名中之第二等持定。(按:七定名,一、三摩呬多,此云等引。二、三摩地,此云等持。三、三摩缽底,此云等至。四、馱那演那,此云靜慮。五、質多醫迦阿羯羅多,此云心一境性。六、奢摩他,此云止。七、現法樂住。又、此七略言之不出三觀:一、奢摩他,二、三摩缽提,三、禪那是):謂以平等持心心所俱於境轉,或平等任持雙離沉掉,故名等持。前解但專注境義,地通定散;後解有止有觀,即名禪那。所生色三字,義貫有表業與三摩地。
初有表業所生色者,表為能引,引起無表色相故,此通身語表業之善不善。故釋論曰:『謂身語表,此——身語二法——通善、不善、無記性。所生色者,謂即從彼善不善表所生之色,此不可顯示,故名無表』。蓋身語表業者,能生體相也。然此體相,若以色處中表色為體曰身表,若以聲為體曰語表,二者皆假非實。又身、語二業,表善惡故,假名善惡,實是無記,不能招當異熟果故,從業——即思心所為假也。業雖通三,而身語從思所發,所發是表,非是真業耳。無表、義林曰:『身語二業,假表業體,實是表色,而非業性』。又唯識論云:『或身語表由思發故,假說為業』。五十一說:『一切表業皆是假有,其發身語現行之思實是業性』。由此理教,故說為假。問:若爾、論文何但言身語為表業,不及意業耶?答:小乘唯以身語二為業,此論名三乘共教,文相影略,據意應有。唯識論云:『能動身思說名身業,能動語思說名語業,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如是論文處處皆有,不遑枚舉,思之可知。云何審決二思?成業論等說思有三種:一、審決思,將發身語先審決故,二、決定思,起決定心將欲所作故,三、發動思,正發身語動作於事故。由是觀之,身、語二業正第三發動善不善思為真自體,但唯取現行;意業以前二思為體也。此發動現行之善不善思,雖實非身語表色,約所防所發義邊,假名身語表色,其性無記;依思動作,義通三性,故云身語表通善、不善、無記性也。彼所生色等者,意謂從善生名律儀無表,從惡生名不律儀無表。然無論其善律儀或不善律儀,要之、不外依思種子上立故。唯識論云:『此或依發勝身語善惡思種增長位立』。又成業論曰:『思差別者,簡取勝思,能發律儀、不律儀表』。由此思故,熏成二種殊勝種子,依二種子未損壞位——善無表犯戒則壞,惡無表行善則損——假立善惡律儀等無表,可謂明證矣。此又名受所引色,受謂領受,引即引取,如受諸戒品,戒是色法,所受之戒,為受所引色也。
後三摩地所生色者,釋論解之云:『謂四靜慮所生色等』。靜慮、梵語馱那演那,舊訛云禪那,是色界定及所依地,並云靜慮,通攝有無心定及漏無漏、染不染,依色四地。靜者、寂靜,即是定用;慮者、審慮,即是慧用;依定慧均等,故名靜慮。此簡慧多定少——中間定,慧少定多——無色界定,皆非靜慮,顯四根本定,亦靜亦慮,定慧不二所生之定果色也。然則瑜伽何言定果色非唯色界四禪,無色定亦能現起耶?五十三說:就業生色,說無色無,非就勝定;若就勝定,則通色無色——八根本,非八未至定。而今唯言四靜慮所生者,就業生色。業所生者,觸處大種也,即異熟、長養、等流、身根、身俱意識、第八識也;非就勝定,故不相違。言勝定所生色等者,即以殊勝定力於一切色皆得自在;謂入定者,所現光明,或變石成金,乃至見一切色像境界皆有實用,如入火光定則火光發現,入念佛三昧定,則極樂聖境彌陀相好皆現前等是也。
問:此無表色是能造性,抑所造性耶?釋論答之云:『是所造性,名善律儀不善律儀等』。是者、八囀聲中體聲,即指上所明無表色并定果色自體。所造性者,表無表,義林曰:『準顯揚一云:律儀色依不現行法建立色性,不律儀色依現行法建立色性。此意總說表與無表律儀色,皆依所防身語以假名色,即顯三界別脫、定戒、無漏色等皆是能造,欲界所防造惡身語四大所造』。造色、義林明:就能所造,有即質造與離質造二種中,是離質造。彼言所造色與大種處相離者,名離質造故。又定果色大種生者,法苑五本:就勝定果色三門分別中,第三舉大種生一門,其中引瑜伽、顯揚等五文廣釋。諸無表色相類雖同,善惡性殊,故分律儀與不律儀。等者、處中無表,謂非律儀非不律儀也。然處中無表立不立有異義,難陀論師不立處中無表,護法論師立處中無表,今安慧廣論與護法師同義,故更云等也。
問:別解脫無表,上云依思種假立,而定道二戒無表,所立云何?答:表無表章曰:『靜慮無表,以法爾一切上二界十七地中,有漏定俱現行思上,有防欲界惡戒功能為體……無漏律儀以法爾一切上地所有無漏道俱現行思上,能斷欲界諸犯戒非功能為體』——此二皆隨心轉戒,體俱是現行思。顯揚文云:不律儀色,依現行法建立色性,指依現行思立有表,非立無表。現行思者,造作義故,是業義故。釋論「亦名業」,即示定、道二戒無表體也。又云:亦名曰種子者,指律儀不律儀無表。成業論示定、道二戒外,一切善不善律儀無表,皆依思種子立是也。
假實云何?定道二戒,通實通假,所餘一切無表,皆假立也。顯揚義林,皆有明文。等者、等極逈、極略、遍計所起色也。極逈謂即此離餘礙觸色,極略謂極微色,遍計所起謂影像色也。無見無對者,非眼識所緣,眼根所礙之色境也。謂意識所緣,法處所攝之五種色法,總為無見無對色耳。釋論曰:『如是諸色,略有三種:一者、可見有對——為能所礙者為有對——,二者、不可見有對,三者、不可見無對。是中可見有對者,謂顯色等——等一切形色等。有說:有見有對唯顯色,以形、表色為顯色之分位,是意識分別所安立故——;不可見有對者,謂眼根等——根指勝義五根,等聲香味觸——;不可見無對者,謂無表色等』。其文易知,足資參鑑矣。
丙二 受蘊
云何受蘊?謂三領納:一、苦,二、樂,三、不苦不樂。樂、謂滅時有和合欲;苦、謂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謂無二欲。
此中有二,初徵後釋,徵可知。釋中復為二:初標列,後隨釋。初、謂三領納,領即領受,納是納入;境有順逆,而能領納之心隨之亦異,故曰三領納。領納者,受之自性也。成唯識論云:『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蓋順境則生樂受,逆境則生苦受,中容境則生不苦不樂受。於是眼識領納色曰眼觸所生受,耳識領納聲曰耳觸所生受,鼻識領納香曰鼻觸所生受,舌識領納味曰舌觸所生受,身識領納觸曰身觸所生受,意識領納法曰意觸所生受等。對法依四因、五位、七類差別,總說二十七受差別,位雖有多,然不外適悅、逼迫、俱非之三類故。此三皆通有、無漏,見、修及非斷三,學、無學、俱非,並善、不善、有覆、無覆四等。然有處分為五受者,乃自苦樂中離出憂喜故:即五識之領順違境云苦、樂,意識之領順違境云憂、喜。如次依有分別、無分別建立也——五識無隨念、計度二分別。問:此中於苦、樂離出憂、喜,為五識與意識差別,何故於捨受無此差別耶?答:適悅逼迫身心相,前五第六各異故。謂苦、樂無分別轉,憂、喜有分別轉。又苦、樂二種依尤重,憂、喜二種依輕微,捨受不爾,非逼非悅,此相在五、六識更無異故。又無分別而平等轉,故不分之也。問:總一受心所,依開合不同而有三受、五受差別,然其建立根本之義安在耶?答:約受領於境義邊,建立三受門;約根生義邊,建立五受門。舉圖示之如左:
又佛果之無漏心,及因位之有漏心,受有差別:
樂謂下,後隨釋也,文中自有三段可知。大凡人之感受樂時,初則或自不覺知,久則習以為常,直至謝滅,方知其樂也不可再得,而更生希求,如魚離水者。然感受苦時,觸處便知,即希乖離,猶探湯者是。俱非之受於此二者相反,無離合希欲故。然此單就顯麤相論,若就細相論之,於樂受已得固生不乖離欲——和合欲,未得亦有希合欲;於苦受已得固生乖離欲,未得亦有不合欲。如是之義,可參閱唯識述記,自有詳釋。
綜上所說,受有苦、樂、捨之三受,或加憂、喜之五受。有通六識有者,有局前五者,乃至七八二識等之種種差別。若克論之,一切有漏位中,所有三界二十五有,無一非苦,奚喜樂等之有哉!所以者何?是有漏受心故;若三受者,樂滅時是壞苦,苦生時是苦苦,捨受非苦樂,剎那有生滅,即是行苦。又樂受於未得希得,希得不遂,求不得苦;已得復失,得不永得,愛別離苦。復次、苦生時為生苦,乖離不能怨會苦,苦之不盡陰盛苦。三受既爾,五受准知。若佛果無漏受心則不然,樂則常樂,捨受平等,寂然無苦之發生矣。
丙三 想蘊
云何想蘊?謂於境界,取種種相。
文有二,初徵後釋。初想蘊者,想、是遍行中之一也。此總有二種:有相想、無相想也。有相想者,能取諸境界,隨起彼彼言說,而具明了、分別二種,名為有相想。此有種種差別,或隨所依立六想身:眼觸所生想——眼根對色,眼識於中所取是白是黑非白非黑之分齊相者,即此眼觸所生之想心所之作用也——;耳觸所生想;鼻觸所生想;舌觸所生想;身觸所生想;意觸所生想——於一切境能明了分別,例如同時意識聞有音聲,即於其中取有合乎道理之分齊者,安立能詮之某某名相於其義理中之自性差別,復施設之為如何如何之所詮等——是。或約境界,有欲界、色界、及空無邊處、無所有處等差別:欲界想者,小想也,下劣故。色界想,大想也,增上故。空無邊、識無邊處想,無量想也,無邊際故。如是等雖有境麤細差別,然隨具明了分別二種而於境界起言說,故皆有相想也。無相想者,或能緣或所緣,若闕分別若闕明了,或二種共闕是名無相想也。如欲界中嬰兒未學語言者,雖於色起想,而不能了此名為色故;非想非非想定,彼地及定不明,不能圖畫諸境界相,雖彼散心亦無想,今從定說;及涅槃無相界定想。對法論曰:『離色等一切相,無相涅槃想故名無相想』。涅槃經三十一曰:『涅槃離十或十三相加苦樂捨,涅槃離此相,立無相名』。緣彼相名無相想,非能緣彼相分,無境無相故。如是差別,廣分別如對法疏說。此中依有相想為論,其旨可察。
謂於下、後釋,成唯識論曰:『想謂於境取像為性——依彼所觸之境而取像——施設種種名言為業』。如見青黃等色,於中取像曰:此是青,此是黃,推之於萬物,皆然。謂要安立境分齊相,方起種種名言——謂此法非彼法等,作此分齊而取共相,名為安立;由取此像,便起名言,此是青等。性類眾多,故名種種。相謂相狀,對法疏出有十種:色聲等五境,男女及生異滅相;涅槃有十三等,皆為想之所取而安立也。
│…有明了不分別………如無想界即涅槃…│ 明了│ │ │…有分別不明了………如有頂定等………│…無相想 分別│ │ ├─有明了亦分別───一切有想────┼─有相想 四句│ │ │…有非明了亦非分別…如孩等……………│
┌─狹 小 想─┐ │ │ ├─廣 大 想─┤ │ ├─────有相想 ├─無 量 想─┤ 瑜伽五十三─┤ │ ├─無所有想 ─┘ │ ├─有 頂 想─────┐ │ ├─無相想 └─一切出世學無學想──┘
┌─狹 小 想……………│ │ │ ├─廣 大 想……………│ │ │ ├─無 量 想……………│………世間想 瑜伽五十三─┤ │ ├─無所有想 ……………│ │ │ ├─有 頂 想……………│ │ └─出世學無學想……………………出世想
丙四 行蘊
丁一 總舉
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
此總舉文中,亦有徵釋二。初行蘊者,行、遷流義,蘊、積集義,謂一切心相應法等,念念落謝不少留住,故名為行。然諸論中明行蘊體有總別二種:總者、以諸相應法及不相應法為行蘊體,今論及百法論等是也。別者、遍行中之思心所為行蘊主,謂於諸行中由思最勝——造作力用——能作心等令善染等故;又由令心差別,不相應等分位行相各別故。對法論曰: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謂於善惡苦樂等品中驅役心故。是即說一思為行蘊主。主者、一切行法之導首,約據勝為論也。故他處經論,說六思身為行蘊,或有五種差別說行蘊,或有三種差別——一、勝差別,以思心所一切行中最勝故;二、所依差別,即六思身;三、依施設差別,善染分位等——明行蘊,舉表如左:——
別境五約增勝 │…思為蘊主 …│ │……思…│ ├勝差別─┐ ┌─:…一為境隨與 │ │…此中攝遍行中…│ │ │自: │ 除受想餘三 │ │ :…二為彼合會 │ ┌─眼觸所生思─┐ │ │性: │ │ │ ├─┐├─:…三為彼別離 ┌─┤ ├─耳觸所生思─┤ │顯││ : │對│ │ │ │ ││瑜:…四發雜染業 │ │ ├─鼻觸所生思─┼────依差別─┤揚││ : │法│ │ │ │ ││伽:…五令心自在轉 │ │ ├─舌觸所生思─┤ │論││ : │論│ │ │ ├─┘│論:…一由境界…六思身 └─┤ ├─身觸所生思─┤ │ ├─: │ │ │ │ │ :…二由分位…二十四不 │ └─意觸所生思─┘ │ │ : 相應 │ │ │差:…三由雜染…本惑隨惑 │ ┌─諸善思…信等十………│ │ │ : │ │ 一法 │ │ │ :…四由清淨…信等十一 │……├─雜染思…本惑十隨惑…│ │ │別: │ 二十不定四 ├施設─┘ └─:…五由造作…思遍行三 └─分位差…二十四不……│差別 別境五 別思 相應行法
謂除受想下、後釋也。受、想二法,如上所明,已為別蘊,故今除之。問:對法論除受想思三,今論何故不除思耶?答:彼論別相建立,思為主故;此論總相釋蘊,唯除受想。問:前略標文內,於二義中取造作義,今復云為遷流義者,何耶?答:前以廣狹為論,今是據實而說,文互影略,義益周顯,有何相違?問:心所相應及不相應法皆行蘊攝,今何除受想各別建立乎?答:此有二義:一、有外道等計受、想為生死因,修八等至無色定,此二最勝故,別成二蘊,故非此攝——理實此二亦思造作令成善染法,此約據勝為論。二、餘蘊雖亦具造作遷流之義,而彼諸蘊攝行少故,各受別名,此蘊攝行多故,獨得總稱——此約攝行多少為論。
丁二 別釋
戊一 心相應行
己一 釋心所名義
云何名為諸餘心法?謂彼諸法與心相應。
此中云何名為諸餘心法者,問也。次上既言除受、想諸餘心法,受、想二法上已專明,但未知諸餘心法者何耶?謂彼下、總答之也。彼諸法與心相應者,心、謂八識心王;彼諸法,六位五十一心所法也。心所法者,以其皆心家所有法也。此有三義:一、恆依心起,蓋心王為主,心所為輔,無主不能獨立,故必依之而起。二、與心相應,心王既起,心所亦必同時起而相應,絕無先後各出之理。三、繫屬於心,心所雖有眾多種類,善惡又不一致,而各率其眷屬歸繫於每識心王之下。合此三義,名心所有法。又相應者,謂此心法常與心王同依——同一俱有根開導依;同緣——同緣一境,王緣總相,心所緣總別相;及與同時——同一剎那而起。若約小乘,更有同行,今依大乘,心法與王不同其行。所以者何?由心法等與王行相各各不同,如緣青色,心王自變,心法自變,是故不同。此之心法與其心王各緣諸境,一時相應,心起即起,心無即無,如王左右不離於王,心數相應,亦復如是。准上所明相應之法,必具四義:一、心心所見分——即行相——各異,二、時同,三、依同,四、所緣事等。等者、相似,事謂相見所依自體,即各各心心所所有自證分體,平等相似。光記十七曰:『事平等者,事之言體,顯各體一,故言事等。於一相應心心所中,如心體一,諸心所法體亦各一,必無二體一時俱行。此約剎那同時體等,非言前後異品數等』。
己二 明六位差別
庚一 總辨差別
辛一 列名
彼復云何?謂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善根、無瞋善根、無癡善根、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貪、瞋、慢、無明、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
初徵可知。列名中,除受、想,如上已明。其列次第,諸論有異。瑜伽、對法、顯揚、百法等論,作意觸次第,今論及唯識觸作意次第也。彼瑜伽論等約觀行發修次第,謂二乘及地前菩薩觀行皆依作意而修,故作意之次列於觸等。今論及唯識等約法相生起次第,謂三和直生觸而作意現前,是以境為先故。又具列遍行五數,恐是草誤,以受想二已除故。此中總列五十一法,而釋文中於根本煩惱之不正見復開五法者,約行解不同也。其開合雖異,慧性是同,義亦無妨。
辛二 配屬
是諸心法:五是遍行,五是別境,十一是善,六是煩惱,餘是隨煩惱,四是不決定。
此中自有六節:第一、五是遍行者,於前總舉門中依別蘊義除受、想二,今此顯類同言此五,故曰五是遍行。遍周遍義,行起行義,此五無論何時何處何心何性均能等起,故曰遍行。由是一切心所雖有性用各異以顯差別,而大類之攸分,猶在斯四義矣。故瑜伽以此四義——時、處、心、性——廢立心所差別曰:一者、善等三性遍不遍,二者、三界、九地遍不遍,三者、剎那相續,四者、彼此同時俱起不俱起。就此四義,或有具二,或有具三,或四咸具,遂有別境善等六種之差別耳。第二、五是別境者,謂所緣境事多少不同,能緣心性乃起自所緣特別之境,故名別境。詳言之,於境不遍,闕剎那相續、俱起之二,各各別緣其境以生心也。五者、欲、勝解、念、定、慧也。是者、體聲,即指五法之自體。第三、十一是善者,明善心所類也,即信等十一數是。所言善者,二世順益故。此十一自體即善,唯善心所可得生故,是以總束稱善也。又此中、於四一切,唯具遍一切地之一種,不具餘三可知。第四、六是煩惱者,總束貪、瞋、癡等六法也。若別開之,則有十法。後作釋中開五見,一一有釋,至下當知。此六法為惑之根本,餘惑皆此等流、分位差別,故名本惑,是為根本煩惱。煩性即惱,持業釋也。第五、餘是隨煩惱者,明大中小之隨煩惱也。餘者、本惑六法之餘,即指忿恨等二十法故。若依瑜伽則有二十二法,更加邪欲、邪勝解故。此二十惑,皆本惑等流性,隨彼生故,稱隨簡本,能隨所隨異故。煩惱之隨,依主釋。若以隨煩惱三字為自名,他一分有財亦得,亦稱隨惑對本惑故。是此本隨二惑,於四一切皆不具,不通三性,不遍九地,非相續,亦不俱起故。第六、四不定者,惡作等四法也。對法疏舉三因以明不定義:謂此四於善染等三性皆不定故,非如觸、作意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又釋論解此及簡別曰:『此四不定,非正隨煩惱,以通善及無記性故』。瑜伽抉擇分合六位為五位,即不定四攝隨惑中。蓋彼論意,謂此四法雖通三性,於中染義增故,依之攝隨惑中,六位而為五位也。今安慧論師通之言「非正隨煩惱」,非正言,顯一分通染性義也。『以通善及無記性故』下,述所由,通三性故。此不定於四一切中,惟有一切性之一種,無餘三可識。
庚二 別明體性
辛一 明遍行
壬一 明觸
云何為觸?謂三和合分別為性。
於此科段中,除受想二,如前既辨。今文有徵釋二。釋中,三和者,三、謂根境識,和者、簡乖違。謂若眼根、聲境、鼻識,如此三法,縱並起不名和,三法各乖違故;唯於六根境識中,隨應相順生起名三和,謂如眼根、色境、眼識等也。成唯識論曰:『根、境、識更相隨順,故名三和』。又縱相順法,若闕一法,則不名三和,謂唯根境二起,識未起也。論疏曰:『正三和體,謂根、境、識。體異名三,不相乖違,更相交涉,名為隨順。如識不生,唯根境起,名為乖違』。
合者、十句義論曰:二不至至時名合。今合三種,是有已合未合,未合位三法各住本性,後至已合位,各更有順起心所功用,故云三和合。若此三法居種子時及未合位,皆無順生心所功能,則不名三和合也。如是三和合者,雖云有觸,非即是觸;觸是三和合所生果,三和合是觸能生因也,故曰三和生觸。觸與三和:一者、依三和合,二者、令三法合,三者、似彼三和。分別為性者,成唯識論云:『觸似彼起,故名分別』。疏釋之曰:分別之用,是觸功能。謂觸之上,有似前三順生心所變異用功能,說明分別。分別即是領似異名,如子似父,名分別父。謂根等三合時,其相用異自體,而能有生心所功用,是名觸,此觸之正生心所位名分別,即能似彼根等三故。如世間父能生子,此子似父,而父子自體分別,此亦如是。三和能生觸,觸雖似三和,與三和分別,而亦能生心心所,是觸自性也。
壬二 明作意心所
云何作意?謂能令心發悟為性。
文有二,初徵、後釋。初、作意者,作動於意,故名作意。後、令心發悟為性者,發、謂發動,悟、謂警覺,能發動於心使之現起,能警覺於心使之趣境;使之現起者名種子作意,使之趣境者名現行作意也。種子作意者,作意之種子激厲心心所之種子,使其現行——但彼心等種,生緣未合時不可定生,生緣已熟當生種子引發之,是作意功能也。現行作意者,心心所沉悶時,而提醒之使其趣境。例如心王寂靜意念俱泯之時,以業習種子之力鼓動此心,不覺作意,如魚噴沫,由是心動境擾,苦樂畢現矣。
壬三 明思心所
云何為思?謂於功德過失及俱相違,令心造作,意業為性。
於中有二,初徵、後釋,釋中又二:初舉所行境,後正舉所作法顯能作體。初中、功德者,謂由善業招感之順益境;過失者,謂由惡業招感之損害境;俱相違者,謂由無記業招感之非順非違不動境:此三是心心所所行境也。於者、境第七囀,可知。令心造作意業為性者,後、正舉所作法顯能作體。心、謂心王,造作者、思維籌度,意、心心所總稱,業、通身、口、意三業。意謂此思於善惡等境,取正因等相,思維造作驅役心心所,同趣所行之善惡境也。故釋論云:『此性若有,識攀緣用即現在前,猶如磁石引鐵』。即顯此思若有時,彼心心所等緣境必現在前,猶如磁石勢力,能令鐵有動用故也。
此三遍行心所——受、想亦爾,如上說四義,常遍於一切性:無論為善性,為不善性,為無記性,每一性起,必俱有此五心所。又遍於一切心:無論顯著之五、六等識,或細微之七、八等識,每一識動,必俱有此五者。又遍於一切地:一切地者,欲界則為五趣雜居地,色界則為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捨念清淨地。無色界則為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無論何等地,必有此五者。又、遍於一切時:一切時者,長時如經多劫,短時如一剎那,無論何種時,必俱有此五者。統一切性、一切心、一切地、一切時,無非此五心所之所周遍游行,故曰遍行。
辛二 別境五
壬一 明欲心所
云何為欲?謂於可愛事,希望為性。
可愛者,即所樂之事;事物之境,心依之而起希望,是為欲心所之自體也。所樂者,謂欲觀境,不簡欣厭求不求,隨於何境作意欲觀察處,必有欲數,故曰事事物物之境能起此心也。此有異說不同,可參觀唯識疏。
壬二 勝解心所
云何勝解?謂於決定事,即如所了印可為性。
於徵釋二科中之釋文有三節:初定所緣境,次示能緣相,後正明自體。謂於決定事四字,初定所緣境也。決定者,簡不定不決;此中不定,就所緣境,不決就能緣心。對法疏云:猶預境及非審決心,無勝解生故。今言於決定事,先示所緣境也。即如所了者,次示能緣相。成唯識論五曰:『邪正等教理證力,於所取境審決印持』。今如所了,亦即由邪正等教及道理修力而決了故。謂即於所緣境,由邪教者決定邪理,由正教者決定正理等是。印可為性者,後正示自體。印、即可,謂是事必爾,彼不爾也,凡物決定云印可,言印可即決定故。
壬三 念心所
云何為念?謂串習事,令心不忘明記為性。
徵釋可知。釋中、於串習事等者,於、境第七囀,事、業也,是舉念所記之境。有處云曾受境,今論言串習事,蓋彼約所記境,此約能記心,各據一義,並不相違。心不忘等者,正釋體。謂不忘失與明記二義名念,若於曾受境而不明記,念不生故;或於曾受境不忘失而缺明記,雖生而不分明故,故具二種,正名念也。釋論曰:『慣習事者,謂曾所習行,與不散亂所依為業』。曾所習行者,即於前所行過經驗之事明記,能緣心中而不忘失之謂。例如:先於某日隨眾打七念佛,於中有一念相應,頓見勝境,明明了了,迄至今日,尚能憶想是境而不忘失者,即念心所之功用,以念能通於三世故。又若聽講,耳識緣曲屈之聲音,意識了達其義理,明記不忘,亦念心所之力也。然通常以念為妄念,如所謂「打得念頭死,許你法身活」,及起信論之「心體離念」等,蓋不知念通善、惡、無記三性。起信等但依染污一面而言,非念悉是染污,如念佛、持咒、誦經,乃至禪門參看話頭,念念追問,刻刻究尋,無非善念;若無善念為基,定心從何相應?觀慧從何引生?故曰:由念生定,由定發慧,由慧斷惑,惑斷證真。又、四法跡為三學所依,其義尤為顯著。何謂四法跡?無貪、無瞋、正念、正定是。此四能令三學增上,謂無貪無瞋令戒學增上清淨,正念令心學增上清淨——於所緣應無失,持心令定故——正定令慧學增上清淨。且四法跡中,念是定因,定由念住故,定是念果,是念所引故。復次、乃至根本無分別智親證真如實性,亦應有念,不爾、後得智中無此明記功能故。如是應知念為斷染成淨超凡入聖之一大基礎也。
壬四 定心所
云何三摩地?謂於所觀事,令心一境不散為性。
於中有二,初徵後釋。釋亦二:初舉所注境——於所觀事,後示能注相。梵語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令至境故。不簡界地定散,凡一切有情,任運所起,專注不散,皆得此名——如念佛、數息等。故與三摩呬多等制伏沉掉,調暢身心專注名定,自有通局寬狹之別也。於所觀事,是舉所注境也。此境要依聖教所說而緣,久久功致,於所緣境明證了解,心明智生,能知德失等相,如次即聞、思、修三慧也。釋論云:『所觀事者,謂五蘊等及無常苦空無我等』。五蘊等,凡聖之通觀,謂常、樂、我、淨四倒也;聖者觀身不淨,觀法無我,觀受是苦,觀心無常;凡夫外道依邪教邪師,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而成四倒。無常苦空等,約十六行相,見道之四諦觀也。——所觀事之事字,應有二釋;一、事相,謂四諦十二因緣等;二、體事,謂法身真如等;其義皆通。令心一境不散為性者,正示心能注相,即定心令心心所專注一境,不散不亂,而成現量之三昧境也。又、專注言應活看,非執定心前後唯緣一物,但隨所注心緣多少境,或一剎那別欲注心處,現量取所緣,定即得生。不爾、於相見道中,觀苦、集、滅、道等,應無等持定。故知隨欲所住而住,於理無違。
壬五 慧心所
云何為慧?謂即於彼擇法為性;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俱非所引。
文有二,初徵後釋;釋中亦二:初總示體,後顯差別。於彼者,即舉前定中之所觀事而為此慧心所簡擇之境也。擇法為性,正出慧體;此有二類:一、善慧,離諸顛倒正簡擇性故,亦名正見,即隨法正理推求故。差別有三,聞、思、修三慧是。二、惡慧,唯是染污邪簡擇性故,亦名惡見,即隨法顛倒推求故。差別有五,至下可悉。問:見、慧既等,於此文中云見,本惑中何不云慧耶?答:慧寬、見狹別故,簡擇、推求異故。又、此中於善惡二種中,取簡擇用增盛義邊稱慧,通三性、遍九地故;彼於諸法顛倒推求,由之起惑業過失增盛義邊名見——惡見,惟局惡性,非定遍九地故。故本惑不即慧,簡擇不即見也。是以唯識論等云「於所觀境簡擇為性」,唯約勝慧一邊作境耳。如理所引等者,顯差別也;謂隨順佛說稱法界性相之理,乃至離常、樂等四倒,順苦、空、無常等理,即以佛說正理為能引,慧為所引,佛理之所引慧,第三囀依主釋也。若約由慧證佛理義邊,慧能引、佛理所引,佛理即所引,持業釋也。若反是不如理所引者,即諸外道等之顛倒有無、斷常等。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者,一切世間之慧也。
此五心所於所緣觀境,各各不同;對所樂境則起欲,對決定境則起勝解,對所曾習境則起念,對所觀境則起定起慧;四境各別,非如遍行五心所之同緣一境,故曰別境。又、此五心所或起一,或起二三,即有時同現於剎那中,亦仍是各緣各境,各別生起,所以不名遍行而名別境焉。
辛三 明善數十一
壬一 信心所
云何為信?謂於業果諸諦寶中,極正符順,心淨為性。
夫信為世出世善法之首,漏無漏功德之源,故菩薩發心十信以為基,由之知解而行證;三乘聖人五根——信根以為本,由之發無漏智見道而修道。澈行位之終始,為染淨之關鍵。據信之通義言,若凡若聖、若因若果,貫通而一之,若智若愚、若賢若否,人人而守之,徵之於社會之交際,國家之約法,宗教之條規,哲學之研究,曷一能出乎信?驗之於家庭父子之間,親友之際,交易之場,曷一能離乎信?乃至無情之春生、夏長、秋[A1]歛、冬藏不失其時,星辰日月不失其軌者,豈非信性之存在乎?是以儒教有輗軏之喻,佛法有淨珠之譬。蓋車有輗軏,蠻貊可行,本之修齊以治平;水有淨珠,混濁可清,依之超凡而入聖。前者通乎世俗,性滲惡、無記,後者局於佛法,純善而無雜。今論正所明者,後之所說也。
文有徵釋二,釋中有緣境、因果、自體三。於業果等者,是初舉信之所緣境,業果即是因果法,為身、口、意三業所造;此有三種,所謂善業、惡業、不動業是。善中又分漏無漏二種,謂諸有情類,無明所覆,迷昧智眼,其造五逆、十惡業者,定墮三塗果;作五戒、十善業者,則感人天果;修四禪、八定之業者,則感不動果;若修出世無漏善,信願念佛造清淨業者,則感極樂果;修十二因緣觀等作還滅業者,則感二乘解脫果;乃至信有無上菩提,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業者,定證無上菩提果。然釋論於業,唯舉福、非福、不動之三,於果只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之四。彼文雖未盡舉,意應有之,隨勝說也。
按:須陀洹之名,唐云預流,預者、言入,流者、流類,即入聖之流類,故名預流,是初果也。斯陀含、唐云一來,即一往來,謂欲界九品惑中斷前六品從人生天名往,從天還人名來,第二果也。阿那含,唐云不還,謂欲界九品惑悉斷,唯現在一生,更不還生欲界,故名不還,第三果也。此三皆為有學位,依果向差別有十八種,即四向三果成七種,八、信解,九、見至,十、身證,十一、極七返,十二、家家,十三、一間,十四、中般,十五、生般,十六、無行般,十七、有行般,十八、上流般。阿羅漢是應義,應斷煩惱,應受供,應不受分段生死,故是第四無學果也。無學中亦有九種:一、阿羅漢,二、慧解脫,三、俱解脫,四、退,五、思,六、護,七、住,八、堪達,九、不動也。又、前有學中大小有少異,無信解見至二,立隨信行、隨法行二,對法論、了義燈均有釋,恐煩略之。
諸諦寶等者,謂苦、集、滅、道諦,及佛、法、僧寶也。唯識論說信差別有三:一、信有實,二、信有德,三、信有能。信有實者,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即是今論言諸諦是也。信有德者,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即今論言寶是也——深信佛證菩提,深信法是善說,深信僧具妙行。信有能者,謂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有漏善法無漏善法,信己及他——今能得後能成,無為得有為成,世善得出世成,起希望故。然本論無文,釋論言等,等之所等,即此信有能也。不爾、則缺有能義故。或信業果,即信有能。
極正符順者,次信因果,先舉業果等雖亦是因果,而就所緣境明之,今此所舉約能起心,故義門各別也。極言、簡疏淺,謂於所緣境——業、果、諦、寶——深正緣故,信即得生;若疏緣,則信不生故。正言、簡邪解,若於諸諦三寶等邪緣則信不生故。對法論云:於有德起清淨行信者,即顯此意也。——非德若能令心清淨,亦有信生,即於外道無德,信彼是無德。符順、正顯信因果,符、謂符合,符合所緣境故;順、即印順,即是勝解,印而順彼故。又謂樂順,即是欲數,樂彼法即是欲故。前者是信因,忍可——勝解——境故;後者是信果,樂希——欲——境故。又極正符順者,淺言之,即稱業果、諦、寶實相境所起之信心也。由有此信心故,菩薩則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二乘則於生死解脫有分;故學佛法者首在起信。若信心成就,不啻一切功德成就,倘無信心則不得其門入,烏能得見其中美富?華嚴謂為功德母,長養諸善根;起信謂斷疑捨邪,令佛種不斷;此種緊要關鍵,其容輕忽而長此甘為生死凡夫不思脫離耶?世間多有謂其信心已足,以佛法廣大,淺慧難入,遂自退縮,懦弱不前。吾謂不然,慮前顧後,何信之有?果爾、信得真,認得定,精進猛勇熾然而起,猶預懈怠放逸等病釋然而亡。故信之為功,如人之有手,能持執諸物,象之有鼻,能持捲諸食,不慮食物之不得,但恐象手之非有。佛法亦然,唯要具象鼻信手,則不難持取諸佛法之珍貴寶物也。
心淨為性者,後正顯自體,唯識論云:『此性澄清,能淨心等,以心勝故,立心淨名』。意謂:蓋此信體澄清,能淨所淨之心心所亦同澄清;猶清水珠,自體淨亦能令濁穢水淨。唯識論疏云:餘遍行、別境等心所法,但相應善,此等十一法是自性善;彼相應故,體非善非不善,由此信等俱故,心等方善;故此淨信,能淨心等故。問:慚愧等十法,亦是自性善,體應淨?聖教中於處處釋善染以染淨言,或釋漏無漏亦以染淨言,爾何唯信為淨體耶?答:慚等十法,體性雖善,而體非淨相,信體即淨,故以淨為相,性相共淨故。又、信獨能淨,餘所淨故,唯信獨得淨名。聖教中以染淨釋善染等,能所合釋,故總以善為淨;能淨;信不共德,其旨可見矣。
壬二 慚心所
云何為慚?謂自增上,及法增上,於所作罪羞恥為性。
於中徵釋二、可知。釋中有二:初舉二緣,後顯自體。初自增上者,尊愛己身也,謂思我如是身——如學佛已發菩提心人等——乃作諸惡事,即羞己造惡,是以自體為增上緣也。法增上者,於善法生尊貴而羞己依惡法也;或偶爾為惡,則於己素日所學所修有背,心生羞恥。及者、顯人與法之相違釋;又、俱是慚之所羞法,合集義也。於所作罪者,謂於自己所作之過失,由二緣增上力故,深生厭患,極為羞恥,而不復作諸重罪,乃防息惡行耳。羞恥等者,後顯自體,謂心轉自羞恥;自恥即性,持業釋也。
壬三 愧心所
云何為愧?謂世增上,於所作罪羞恥為性。
此中分徵釋二,釋中有三:初舉能生緣,次示所羞境,後顯愧自體。初中世增上者,有二義:一、為世人可被責罰事,心生羞恥——如違世間道德等事。二、為國制可被責事,心生羞恥——如犯國家法律等條。於所作罪者,次示所羞境,即通明所作一切罪惡過失,應招世間譏刺指責議罰等之事實也。羞恥為性,後、自體可知。如是、依出世善法為增上緣,生羞恥心者為慚,依世間人或世間善法為增上緣,生羞恥心者為愧,故羞恥為慚愧之通相,人法為二之別相。唯識六曰:『云何為慚?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賢、謂有德,無論若凡若聖之有德者,而生崇敬;善、謂善法,無論有漏無漏善法而生崇重;此即以自增上崇敬賢聖,依法增上尊重善法,是慚心所別相之文也。又曰:「云何為愧?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有惡者名暴,染法體名惡,於彼二法,輕有惡者而不親,拒惡法業而不作,此即以總輕拒,或總暴惡,為愧心所別相之文也。又曰:『羞恥過惡,對治無慚,息諸惡行』;『羞恥過惡,對治無愧,息諸惡業』;此即顯羞恥為二通相,對治無慚無愧,及尊敬善人善法,輕拒惡者惡法,為二別相之文也——此二於隨一善心起時,不論緣何境,不簡諸諦等,皆有崇重善及拒憚惡義。
壬四 無貪心所
云何無貪?謂貪對治,令深厭患無著為性。
於中有徵釋二,釋中有三:初正舉所治顯能治,次約唯有漏明其相,後總約染淨示自體。自下無貪、無瞋、無癡名為三善根,即對下貪、瞋、癡三不善根而立。然就此名根,唯識舉二義:一、近對治義,簡餘一切善心所;謂餘皆非近對治,故名善不名根。二、生善勝義,謂餘亦雖生善而無勝義,故以二義名根也。謂貪對治者,貪是所對治法,於一切染淨諸法染著為性,故釋論云:『謂於諸有及有資具染著為貪』——有者、三有,諸有即異熟三有果也,此三界有種種有故,有諸有三界中五趣各別故;有資具者,三有之因也,即中有並煩惱業及器世間等三有具故,此為能生因,三有為所生果也。對治者,能對治法,即無貪也。此能治有二,謂遠對治、近對治也。遠對治者,一切有漏無漏慧——即正見,近對治者,無貪等三善根。此中所說對治,於二種中近對治也。三不善根相翻,對近別對治故。此正貪之對治,第四囀別體依主可知。令深厭患者,次約唯有漏示其相,謂總於三界有漏無漏因果諸法不著,為無貪體。然就因果諸法有相順因,為緣因:其相順因,直可引三有果,因唯有漏法,是可厭也。為緣因,則通一切漏無漏染淨諸法,是非可厭法也。此中唯遮能緣執,不遮所緣法故,縱執無漏涅槃成染污,是生死因,然於無漏法雖著,而仍非是可厭法也。今論已言令深厭患,知約有漏相順因也。無著為性者,後總約染淨示自體,謂無著——不著順緣二因及諸果法——故,則於漏、無漏一切諸法皆無所染著,有染著則皆為無貪之所對治。今言無著為性者,有、無漏總合出體也。
壬五 無瞋心所
云何無瞋?謂瞋對治,以慈為性。
解此分徵釋二:徵可知,釋中又二;初顯能所治,後正示自動。初、瞋對治者,瞋謂所對治法,對治謂能對治之無瞋也。通常云瞋恚,貪就身口,恚就於意,言貪恚,即雙舉三業。以慈為性者,後示自體:慈以與樂為義,於有情所起慈愍意,與之以樂也。慈之為義,如慈母之於幼子,眷愛撫養堪任勞苦,在所無怨。諸佛菩薩,等視一切眾生,猶若己子,慇懃教化,方便誘引,悉令離苦得樂;雖遇剛強眾生,逆性劣子,然猶宥其無知,不少生反感,善為攝受。故釋論云:『無瞋者,謂於眾生不損害義』。於、境第七囀聲,即此心所之慈愍境也。此境既云眾生,就其廣義,不惟有情,亦通非情。成唯識論曰:『云何無瞋?於苦苦具無恚為性』。苦者,苦苦、壞苦、行苦,為三界有情之苦果。苦具者、苦果之資具,能生苦之因緣也,是皆瞋心所行境。瞋通情無情,無瞋亦爾,故曰: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又無貪、無瞋二,有通別二相:通相者,諸善心隨緣何境,一一心中皆有無貪無瞋;別相者,對有有具無著是無貪別相,對苦苦具不恚是無瞋別相。此二同遍善心,同一緣境,同一時轉,作用各別故。由是反此之貪、瞋二法,亦有寬狹異:貪通三界——發業、潤生——寬也,瞋唯欲界狹也。
壬六 無癡心所
云何無癡?謂癡對治,以其如實正行為性。
於中有徵釋二,釋中初舉能所治,後正示自體。癡者、無明,即所對治法也;此有俱不俱二種,至下煩惱中當辨。能對治,云無癡。又就對治有通別二:通謂善慧,別謂此所明無癡善根也。遠近二種,如上已辨。如實正行者,後釋自體。如實對不實,正行者、正知加行;謂如一切諸法實相實性不謬無倒,正知正解如其所應修行而行名無癡行,即以般若為先導,對治癡是無癡自性也。釋論解之曰:『如實者,略謂四聖諦,廣謂十二緣起,於彼加行是正知義』。按:解此文亦分為二:初舉所行境,即略廣二種;後示能修義,即於彼下是。如實之言,標於事理諸法境也。略廣對,四聖諦者,苦、集、滅、道四諦是即所觀境也,而苦、空、無常、無我等,如其次第不謬,如實加行不倒,即對治常、樂、我、淨之四倒耳。然就此四諦觀有菩薩聲聞異:菩薩以苦法智等八忍智,總緣三界四諦理,又以苦類智等八類忍智,緣能觀智——忍有八:謂苦、集、滅、道法智忍,苦、集、滅、道類智忍,能引決定智勝慧,忍可四諦理故。——如是以苦等十六行相,總觀四諦理,發聖慧眼,趣入真見道是。又有見、修、無學三道次第,所謂示相,勸修,作證也。此三道合有十二行相,即於見道有苦、集、滅、道四,於此又如其次第得眼、智、明、覺無漏真智。眼者、謂法智忍,智者、謂諸法智,明者、謂諸類智忍,覺者、謂諸類智。又眼是觀見義,智是決斷義,明是照了義,覺是警察義。若約小乘前解惟見道,後解通三道,如是三轉十二行相,諦諦皆有,應言十二轉四十八行相。修、無學二道,亦爾。二乘則以忍智緣下界,類智緣上界——即八忍八智十六心中,苦諦之第一第二苦法智忍、苦法智,緣欲界苦諦之境,第三第四苦類智忍、苦類智,緣上界苦諦之境;集諦之第五第六集法智忍、集法智,緣欲界集諦之境,第七第八集類智忍、集類智,緣上界集諦之境;第九第十之滅法智忍、滅法智,緣欲界之滅諦,第十一第十二之滅類智忍、滅類智緣上界之滅諦;第十三第十四之道法智忍、道法智,緣欲界之道諦,第十五第十六之道類智忍、道類智,緣上界之道諦。忍者、無間之謂,信認四諦之理毫無惑體之障礙間隔也。智者、解脫之謂,已了知四諦之理解脫惑體之位也。故俱舍二十三曰:『十六心中,忍是無間道,約斷惑得、無能障礙故。智是解脫道,已解脫惑得,與離繫得俱時起故。具二次第,理定應然,猶如世間,驅賊閉戶』。此謂凡斷一惑必有此無間、解脫之道,正斷惑之位曰無間道,斷已之位曰解脫道。法智類智云者,無始時來常懷我執,今創見法,應名法智,於法智後,觀上二界四諦智境,類似欲界前之法智,隨法智生故名類智。聲聞不能如菩薩總緣三界,智有淺深故,應以圖示之。先初依瑜伽意,圖於菩薩三周十二行相;後依婆沙、俱舍意,圖於二乘三周十二行相。
┌─苦法智忍────眼─┐ ├─苦 法 智────智 │ ┌─苦─┼─苦類智忍────明 │ │ └─苦 類 智────覺 │ │ ┌─集法智忍────眼 │ │ ├─集 法 智────智 │ ├─集─┼─集類智忍────明 │ ┌─見道─┤ └─集 類 智────覺 │ │ │ ┌─滅法智忍────眼 ├─示相──┐ │ │ ├─滅 法 智────智 │ │ │ ├─滅─┼─滅類智忍────明 │ │ │ │ └─滅 類 智────覺 │ │ │ │ ┌─道法智忍────眼 │ │ │ │ ├─道 法 智────智 │ │ │ └─道─┼─道類智忍────明 │ │ │ └─道 類 智────覺─┘ │ ├─修 道──────同 見 道────勸修──────┤ └─無學道──────同 見 道────作證──────┘
廣謂十二緣起者,即緣覺乘所行法,而苦諦中因果法也;至下邪見當辨之。於彼加行是正知義者,後示能修義也;即於彼四諦等教,如實正知,如實加行故。
壬七 精進心所
云何精進?謂懈怠對治,心於善品勇悍為性。
於中有徵釋二,釋中三:初顯能所治,次明所行境,後正顯自體。精進者,精、謂精純,簡四無記中無覆淨,彼非染故縱名純,不名精,以無記故,不能強悍且耐勞倦。進、謂升進,進可成聖者身義。即於一法具精與進二義,亦精亦進,持業釋也。如是非染非淨無記,顯唯善性矣。懈怠者,所對治法,名義體性,至下隨惑中可辨。對治者,能對治,指精進自體,懈怠之對治,第四囀依主釋也。心於善品,次、舉所行境,唯識論就修善斷惡舉善惡二法,今雖唯約善品,於善品現前,自具斷惡義故。勇悍為性,後、正示自體,無所畏怯曰勇,無所避懼曰悍,故勇表精進,簡諸染法,悍表精純,簡淨無記;謂能精一其心,勇猛強悍,直至菩提,中無退轉,是此精進自體也。釋論曰:『謂若被甲,若加行,若無怯弱,若不退轉,若無喜足』,舉五種精進。初被甲者,經說「有勢」,是最初發起猛利樂欲,喻如將入敵陣先著甲鎧而無所畏,是初發心住也。加行者,經說「有勤」,是隨所願欲發起堅固勇悍方便,如正入敵陣作戰,是修行住也。無怯弱者,瑜伽作「不下」,對法、唯識作「無下」,經說「有勇」,是為證得所受諸法,不自輕蔑,亦無怯懼畏弱,如已入敵陣立功,不自卑下,亦不恐敵也。不退轉者,瑜伽作「無動」,對法、唯識作「不退」,經說「堅猛」,是能忍受寒熱等苦,於劣等善不生喜足,欣求後後勝品功德等,顯受苦練行不退相也。無喜足者,對法、唯識云「無足」,經說「不捨善軛」,——軛謂車軛,以軛牛者,牛軛外不能有所往;善法亦爾,軛修行者不違善品,往涅槃宮——是於下劣不生喜足,欣求後之轉勝轉妙諸功德住;如入敵陣被損,能忍受不退,加功修行,進入後後勝道,即不退無喜足之相也。此五種相配屬位,唯識六有四釋:第一解、約行別,初發心、自分下、中、上三品、勝進別故,第二解、約修別,初發心、長時、無間、慇重、無餘五修別故,第三解、約位別,資糧、加行等五位別故,第四解、約道別,二加行、無間,勝進別故——此中加行分遠近二,故為五也。
壬八 輕安心所
云何輕安?謂麤重對治,身心調暢堪能為性。
釋此分徵釋二,如前可知。初、輕安者,離麤名輕,調和通達名安,即輕快安穩安樂義也。亦輕亦安,持業釋也。後釋中三:初顯能所治,次示行相,後正明自體。初、麤重者,麤、麤垢,反精,重、䁕重,對清輕,並簡無漏及無為也,即是輕安之所對治。了義燈七,麤重差別略舉五種:一者、二障種子名麤重,謂以有漏法執性沉隱故。二者、二障所引生所餘習氣,無堪任性,名粗重,以微隱故,性難斷故。三者、二障現行名粗重,違細輕故。四者、諸有漏種名粗重,漏所隨故。五者、一切有漏種及現行名麤重,漏相應故。又、瑜伽說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是粗重相,有五種:一、種重相,二、剛強相,三、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了義燈五又舉四種,雜集說二十四種,恐煩不舉,茲總料簡之,表示如下:——
┌一、不善無記………………………望善心故──善心有堪能 │二、一切散心………………………望定心故──定心有輕安 麤重┤ │三、一切有漏法……………………望無漏法故 └四、有漏性及種子習氣……………望涅槃性二空智故
此所對治法,是定障也。然障定有通別二障:通障者,即上所明五種等是也。別障者,隨惑中惛沉也。於諸障中,障定重故,對法、顯揚、此論約通障,唯言斷粗重障;唯識約別障,言對治惛沉,各據一義也。上引義燈,所言二障現行名為麤重,即說惛沉正障輕安,違細輕故,名為麤重;今就輕安之所對治論之,應以一切散心諸法皆為粗重,輕安唯在定,不通散故。對治者,能對治,即指輕安自體。然此能治隨所約有寬狹不同,若約與無漏定相應輕安,所對治寬,通一切有漏法故,通三性故;若約有漏定相應輕安,所斷狹局,唯染污性故。身心調暢者,次示行相,是輕安所得果也。對法疏曰:調暢者,安之果,身者、五蘊聚身,心者、同時俱有心心所也。疏識曰:由定滋潤所長,故有調暢。堪能為性者,後正示自體,堪能對無堪能,是於義理不能任受性,即惛沉也。瑜伽說五種無堪能,曰:復次、於有情中有五種不堪任性,若諸有情成就此者,諸佛如來尚難化度,況諸菩薩。何等為五?一、有清淨無堪任性——於本性無般涅槃法者也。二、於加行無堪任性——於般涅槃法雖已熟,於現法不能堪能修正方便也。三、於彼果成辦無堪任性——於涅槃法相續未熟,因此不能功能成辦彼果。四、於加行及彼果成辦無堪任性——於涅槃法未熟,亦不能修加行。五、於攝受饒益無堪任性——因過去因感貧賤匱乏報,因此於現法不能令彼巨富無匱安樂。乃至與此相違,當知五種有堪任性;是由對治粗重堪於一切善法領受修習,是輕安自體也。
壬九 不放逸心所
云何不放逸?謂放逸對治,即是無貪乃至精進;依止此故,捨不善法及即修彼對治善法。
文有徵釋二,釋中三:初顯能所治,次舉所依法,後更明行相。初放逸者,所對治法也,名義體相至下當知。對治者,能對治,即不放逸,體即無貪、無瞋、無癡三根及精進,故曰即是無貪乃至精進;蓋於此四法上假立,離此非別有所謂不放逸也。瑜伽五十五分別善十一中說。問:『是諸善法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三世俗有,謂不放逸、捨、及不害。所以者何?不放逸、捨、是無貪、無瞋、無癡、精進,分故』。成唯識論六,以二所由成無別體:一、無異相由,二、作用無別由也。乃至者,超略之詞,窮到之詞。止觀弘決曰:『越隔中間,故云乃至』。今越隔無瞋、無癡、二法,故云乃至。依止此故,此舉所依法體,即上所明三根及精進也。顯揚論云:『不放逸者,謂總攝無貪、無瞋、無癡、精進為體,依此能斷惡不善法,及能修彼對治善法』。捨不善法及即修彼對治善法者,後更明行相,唯識論云:『不放逸者,精進三根於所斷修,防修為性』。所斷者,同今論捨不善法也。所修者,同今論修彼對治善法也。彼者、一切不善法,彼不善法之能對治,第四囀別體依主,體即一切有無漏善法也。但此約通途防惡為論,若細論之,不善則通一切有漏染污,具如對法一辨。問:不放逸即無貪等四法上,於所斷惡防令不起,於所修善令增上功能,說名不放逸者,然善心所中信等十法皆有防惡修善功能,何故唯於四法立之乎?答:餘六各雖有此能,而方彼四,勢用微而且劣故。又此四法中無貪等得根名,精進遍策發一切斷惡修善心,餘六法不爾,非根亦非遍策,故非不放逸所依也。
壬十 行捨心所
云何為捨?謂即無貪乃至精進。依止此故,獲得所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發悟性。又由此故,於已除遣染污法中,無染安住。
於中有徵釋二。初捨者,捨有二:受蘊捨、行蘊捨。故唯識云行捨、簡受捨、今論不安簡言,今論是五蘊論,因於行蘊中明之,知其為行捨已甚顯然,故毋庸再置簡言耳。後、釋中有二義:第一義中二:初、舉所依法顯能依,後示差別。初、謂即無貪乃至精進等者,顯捨無別體,亦依無貪等四法為體,故曰依止此故。又釋論曰:『謂依無貪、無瞋、無癡、精進性故』;蓋捨以寂靜為相,此相即四法之能。唯識論曰:『離彼四法,無相用故,能令寂靜即四法故,所令寂靜,即心等故』。獲得下,後顯差別相,此中舉三差別:一、心平等性者,是約橫說心自相,謂不高不下,無所偏著,無所滯礙,名曰平等。以心平等故,離沈離掉,中庸其心,是捨之第一差別相也。但此捨所對治有通有別,通障惛掉二,別障掉舉一,唯識對治掉舉,是約別障,今論遠離沉掉意約通障;故釋論曰:『或時遠離惛沉、掉舉諸過失故』;初得心平等性,可顯見矣。二、心正直性者,是約堅論,謂不偏不倚,心無諂曲,是云正直。對法疏三曰:『其障已除,不由勉勵,但順前轉,無高無下,故心正直』。又雜集曰:『由心平等,遠離加行自然相續故——觀一切法空無自性,心無偏曲留戀,意無住著窒滯,如水之流行,遷動長轉而不息,猶人之行道,捨後進前而不止,此心念念捨念念入,亦同然也。三、心無發悟性者,都無所得無住本之心行也。如金剛經佛問須菩提: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否?乃至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否?須菩提俱答無所得,即此意也。倘有所得,是能所未亡,戲論不滅,妄計發悟,有實人定法,如是理事俱迷,見思滿腔,復由何證生空以達無我,離分別以臻無分別哉?故釋論云:『或時遠離諸雜染故,最後獲得心無功用』。絕思絕慮,任運而轉,是第三差別相也。——心無發悟,心無功用,名異義無差。
然此平等等三念,為同一剎那乎?為次第生乎?謂同一剎那是正義,且約增勝義立初心平等住,中心正直住,後心無功用住之次第耳。論泉曰:平等正直無功用,實一念也,但初平等勝,次正直勝,後無功用勝也。以釋論意見,則三法同時應是正義,但除論泉外,餘論皆不審,或次第生亦一理歟?更可考。又、此三差別離染有寬有狹,心平等性離惛掉狹,心正直離染寬,無功用遠離一切雜染尤寬;自狹至寬,次第顯然,亦不可不知。又由此故下,第二義;瑜伽五十五曰:『如是諸法離雜染義建立為捨,治雜染義立不放逸』。由不放逸斷諸惑已,捨住寂靜,斷惑在不放逸不在捨,即指不放逸斷諸惑,無間寂靜處言捨也;今第二義依之。準此義解此文,此者、不放逸,由者、第三囀,由不放逸已除遣染污法中,「安住無染清淨法」,是捨自體也。釋論云:『又復由此離諸雜染法安住清淨法』,與本論同。應知由此二字,指不放逸;除遣染污法五字,示捨作用;無染安住四字,明捨法體也。對法疏釋此義有三解:第一解、正準瑜伽,即說不放逸同剎那中先除雜染捨,復令心寂靜而住。第二解、俱時發勝用義。第三解、前後起勝用義也。識疏亦舉二解:初義與對法疏第三解同,後義與對法疏第二解同。識疏初義曰:謂如不放逸是無間道,此捨是解脫道,解脫道中不容雜染,此前後時別起勝用,起前後勝用義——此與對法疏第三解同也。準此解、捨亦除雜染,各有勝能故。第二解曰:或今所說此雖同時,同時不放逸能除障已,捨令此心寂靜而住,義說前後,是起俱時勝用義——與對法疏第二解同,依前後念各增時說其相也。然識疏二解與對法疏合有五解,用解今論何親?謂此論第二解,若約捨法體,則以對法疏第一解為親——不放逸治雜染,捨復令心寂靜住,而同一剎那中也。若約捨作用,以對法疏第三解及識疏第一解為親——前後起勝用義。又、對疏第二解,識疏後解,當今論第一解也——俱時起勝用義。
壬十一 不害心所
云何不害?謂害對治,以悲為性。
文有徵釋二,釋中復亦二:初顯能所治,後正示自體。初害者,所對治法,即於瞋分位假立,是隨惑攝,至下可辨。對治者、能對治,即指不害,是亦無瞋分位假立也。以悲為性者,正示自體,今就無瞋分位假立。辨此差別有二意:一、約所治,謂斷有情命是瞋自性,無瞋反之。不害不爾,唯以不損惱有情為體,已於不斷有情命中自有不損惱有情功能,故是無瞋分也。且約增勝義邊,分無瞋與不害耳。二、約拔苦與樂辨差別,謂無瞋以慈為體,慈是與樂義,即於有情與樂;不害以悲為體,悲是拔苦義,即於有情令脫苦,是此差別也。顯揚四曰:慈以無瞋善根為體,悲以不害善根為體,乃至皆是憐愍眾生法故。然悲與大悲亦有別異,如玄贊二,佛地二,起信義記上,俱舍二十七等辨。今論及雜集上,二意中以後義明自體,以初義說業——釋論中舉不損惱為業。顯揚及唯識以初義明自體,依後義說業。對法疏三會之曰:成唯識說不損害為體,悲愍為業,行善名悲愍,此——雜集——說為自體;悲愍稱不損,此說為作用。彼——唯識——說無瞋,作善為業故,不害異彼,業稱悲愍,隨舉一義,實二無差。又百法光疏上曰:『損害有情稱之為害,哀愍生故名為不害』。又釋論曰:『謂由悲故不害群生』。群生者、有情異名也,據勝為論。若細論之,通情非情也。上來所明善十一法,唯識以十二門諸門分別,對法疏以十門分別,恐煩且略之。又唯識云:頌中以及言,十一外更有厭欣二,然以假立不顯說云。
【經文資訊】《太虛大師全書》第 X08 冊 No. TX08n0006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第7卷-第15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1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太虛大師全書》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此論唯有正宗,而序與流通闕如,同瑜伽、發智、觀所緣論等,無問廣略,皆唯作者所欲也。光記一曰:『泛明諸論,正宗定有,序分、流通有無不定:或有序分而無流通,如毗婆沙論;或有流通而無序分,如二十唯識;或二分俱有,如此——俱舍——論說;或二分俱無,如發智論。隨作者意各異故』。然前後二分有無,雖隨作者所欲,總論菩薩造論所由,一以不私,皆准佛經。故光記一曰:『西方造論,皆釋佛經,經教雖多,略有三種,謂三法印:一、諸行無常,二、諸法無我,三、涅槃寂靜。此印諸法,故名法印;若順此印即是佛經,若違此印即非佛說。故後作論者,皆釋法印。於中意欲廣略不同,或有偏釋一法印,或有舉一以明三:如五蘊論等唯解諸行無常,如涅槃論等唯釋涅槃寂靜,此即偏釋一法印。乃至諸行無常唯明有為,涅槃寂靜唯明無為,諸法無我通明有為無為』。今論就廣說義邊,雖題五蘊,蘊明有為;然具含三科,處界二門攝諸無為,如上已說,故今論具三法印明也。又文中如薄伽梵略說五蘊等著,是顯憑經造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