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

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講錄

    懸論     一 釋經題略明全經綱要     二 釋譯題略敘四譯歷史     三 釋品題略明今講宗旨    釋經     甲一 問答抉擇      乙一 問答正宗       丙一 法化身相        丁一 法身         戊一 正明法身          己一 問          己二 答         戊二 辨乘差別        丁二 化身         戊一 化身作業         戊二 示現化身       丙二 言音差別        丁一 三藏聖教         戊一 總問答三藏         戊二 別詳釋三藏          己一 契經           庚一 總顯           庚二 別詳            辛一 詳四事            辛二 九事            辛三 二十九事          己二 調伏           庚一 直說           庚二 問析          己三 本母           庚一 總標           庚二 別釋            辛一 世俗相            辛二 勝義相            辛三 菩提分法所緣相            辛四 行相             壬一 總引             壬二 別明              癸一 諦實              癸二 安住              癸三 過失              癸四 功德              癸五 理趣              癸六 流轉              癸七 道理               子一 標數               子二 釋名                丑一 觀待道理                丑二 作用道理                丑三 證成道理                 寅一 略說                 寅二 詳明                  卯一 標相                  卯二 釋相                   辰一 清淨相                    巳一 標釋五清淨                     午一 標                     午二 釋                      未一 現見所得相                      未二 依心現見所得相                      未三 自類譬喻所引相                      未四 圓成實相                      未五 善清淨言教相                    巳二 問答一切智                    巳三 結成清淨相                   辰二 非清淨相                    巳一 標                    巳二 釋相                丑四 法爾道理          癸八 總別            辛五 自性相            辛六 彼果相            辛七 領受相            辛八 障礙相            辛九 隨順相            辛十 過患相            辛十一 勝利相        丁二 總陀羅尼         戊一 問         戊二 許         戊三 說          己一 長行          己二 重頌       丙三 所起心相        丁一 直說        丁二 細辨         戊一 無行心起         戊二 化心有無       丙四 所行境界      乙二 抉擇餘義       丙一 雙非三相       丙二 生佛關係       丙三 大小用別       丙四 身財增上       丙五 淨穢土別     甲二 名題時益      乙一 問立名題      乙二 說法時益

【懸 論】

解深密經有八品此次所講的是末後一品即是如來成所作事品欲講此品對全經的綱要翻譯與講此品之宗旨不能不先明白故略分三段來說

一 釋經題略明全經綱要

本經名解深密經經是諸經通名解深密是本經別名解深密有三義言深密者即深奧隱密之法義謂此經解釋深奧隱密的法義佛在餘經雖曾將諸法隱略而說但未詳明解說唯此經獨將一切法甚深奧義顯了說出故此名解深密由此經能解達甚深隱密的法義故言解深密者亦名深密解脫即謂眾生無始以來無明煩惱妄想顛倒深纏深縛難得解脫此經於分別瑜伽及地波羅密多二品中廣令眾生從深幽細密之纏眠中解脫出來且不同二乘唯證我空不解法執故言深密解脫以能究竟解脫故言解深密者謂能開解佛果甚深秘密之無上妙法即佛境界深奧難思唯佛與佛乃能究竟非諸凡愚妄想所度言辭所及此經能解佛果甚深境界甚深功德故名解深密也

此經有五卷八品其所詮通境能詮文字即名曰經經的梵音是修多羅又名素怛纜譯義為線謂能貫串攝持諸法諸義不散不失如線貫花此在印度之本義如此與中國經字其義略同所謂經緯經即直線以之引伸名聖哲常道所謂『放諸四海而皆準推諸萬世而不背』則經義與修多羅義相當其理甚明經及律論名三藏此在三藏中經藏所攝經藏最多此是經中的一部

明全經綱要是經有八品第一是敘分第二至第八都是正宗分無流通分因在後幾品末已各有流通分故此經八品中第二至第五明境深密第六至第七明行深密第八明果深密所以境行果即全經之大綱

第二勝義諦相品明般若真空之理第三心意識相品與第四一切法相品明唯識法相之義第五無自性相品真俗不二空有圓融會歸中道這都是明境亦即明理第六分別瑜伽品明止與觀止即定觀即慧瑜伽言相應謂要解行相應必修止觀於止觀之相應心境如實分別故言分別瑜伽第七地波羅密品明十波羅密之行乃十地菩薩所修地前菩薩未能真修十地並由修此十波羅密圓滿即到彼岸圓證涅槃此二品都是明行在一切行中瑜伽與十波羅密為一切行之中心此二品有廣狹分別竪則第六品明行廣從初發心直至圓滿菩提皆修止觀故第七明行狹謂十波羅密必十地菩薩能修故十地以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階段經此種種階段方能登地修十波羅密故橫則第七品明行廣總明十度行故第六品明行狹別明定慧度故這是二品明行之差別第八如來成所作事品是明果果即果位境界果位事業此品中所解釋即佛果法身化身之全體大用

二 釋譯題略敘四譯歷史

現在所講的經本是唐三藏玄奘法師譯的此經本是釋迦牟尼佛所說中國翻譯過來的譯本有四家不同元魏菩提流支三藏初翻此經名深密解脫經宋求那跋陀羅三藏翻此經名相續解脫經梁陳間真諦三藏翻此經名解節經即唐三藏玄奘所翻此經名解深密經此中四翻經名各有不同者以梵文一字含有多義故或言深密或言相續或言節各據一義例如中國文字亦有多義自在義高空義天然義此翻義不同亦然但確切完備者唯第四玄奘法師所譯之解深密經故後之誦講者皆依之

玄奘師在李唐初年單身遊學西域十七年之久載回中國而已翻譯之經論有七十餘部千三百餘卷之多在中國佛教譯史上很有光采雅俗共知毋須多為介紹

三 釋品題略明今講宗旨

今所講者名如來成所作事品言如來者即十種通號之一如即如如不動不變不異之謂遍一切法離一切相唯如如智證如如理是即如義又如即真實義以本來如是故不生不滅故不增不減故無變遷故無毀壞故唯如故名真實由此不動義是如義真實義是如義然能究竟通達不動真實法性者唯佛而已而佛以大悲願故即如而來眾生界現身說法故名如來又佛一切現化皆等同圓滿法身清淨功德故即來而如所謂即來而如用而常寂即如而來寂而常用即為佛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生死以能證窮真如法性不住涅槃以能化度法界眾生故不於四威儀中而見如來亦於四威儀中無不見如來由此故名如來

言成所作事者此品即明如來所說成就所作事業在法身體上說如來既無所為亦無所作現在說所作事即是從體起用故有轉法輪度眾生相諸如來乘本願力以己所證真實功德攝受眾生現種種身說種種法能使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佛說法不但有為功德說法推本窮源即以無為功德而示現說佛說法不但化身推本窮源即以法身而起化身佛無所為而無所不為無所作而無所不作眾生能依佛教法由聞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證是即如來成就所作事復言品者即品節義全經有八節此節專明如來成就所作之事故言如來成所作事品

今所以講明此品者略分三法本故吾人研究佛教欲明白學理先要明白佛果以教理皆是佛所證得清淨法界而流出故佛果為諸法之本佛果不明即不能透澈教理則非但深理莫明即五乘共法之善惡業果皆不能正知正信不信解五乘共法善惡業果即於出輪迴之三乘共法不知趣證而大乘則尤以明了佛果為發菩提心第一義所以常人不明佛果功德而以辨聰世智來推測佛法皆屬虛妄分別若知佛果則知佛法由佛證知而說乃起信解今此品中即明佛果義明佛果故即能通達輪迴生死善惡業果之法了脫生死三乘之法乃至無上甚深大乘之法以欲明佛果為諸乘法本故故講此品

念佛故如本山是淨土道場諸位多是念佛的善友但念佛亦必知道佛果性相體用才能如實念佛許多念佛人只知口念不解心念此即不能算真實念佛應知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德念佛實相念佛皆要以佛為境與心相應故念佛是此心專注佛境明記不昧不忘是心念佛是心即佛方能算是真實念佛詳細的說無論持名念佛觀像念佛皆要由明了佛果境界而念念專注佛果境界方克收效為令念佛人能真實念佛故講此品

趨果故平常人略明佛法道理即謂信佛學佛然或以人天有漏業果為滿足或以出世無漏小果為滿足因對于佛果不能確切明了故不能學菩薩而為真實佛子當知學菩薩必先發四宏誓願之菩提心而能發此心必先對佛果明了決定乃能對無上菩提生決定希求心對十波羅密多無畏難行對法界眾生無畏難度對圓滿佛果無畏難證所以講確實些學佛應曰學菩薩必學菩薩乃真學佛為明佛果而發趣求心故故講此品

明佛果功德除佛地經外以此品為最詳晰以上三義今講此品

【釋 經】

甲一 問答抉擇

乙一 問答正宗

丙一 法化身相

丁一 法身

戊一 正明法身

己一 問

爾時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如來法身如來法身有何等相』

爾時者即佛說地波羅密多品已竟時曼殊室利菩薩即文殊師利譯名妙吉祥菩薩即已發菩提願之有情眾生摩訶言大以此菩薩為諸菩薩中大菩薩故又智慧最大故即仰白即無上正等正覺者法身即佛所證法性功德身即法身之相今欲明法身相故文殊師利請佛為說

己二 答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若於諸地波羅密多善修出離轉依成滿是名如來法身之相當知此相二因緣故不可思議無戲論故無所為故而諸眾生計著戲論有所為故』

如來因問而說法身相故佛告言顯答義也十波羅密多前五能成福德後五能成智慧由能善修此十波羅密多即能出離煩惱障業障報障福足慧足證得轉依轉依有三義轉所依謂真如為轉迷成悟所依諸識為轉染成淨所依轉所捨謂轉捨煩惱生死及劣無漏轉所得分二所生得謂轉八識成四智等所顯得謂離煩惱垢而得清淨涅槃此轉依成滿相即為如來法身之相確指如來法身正是轉所依真如亦即轉顯所得之涅槃然此中亦攝自受用身為相復次為防過謬故明此法身相不可思議何以不可思議由二種道理名不可思議無戲論故不可思議以諸世間可思議法皆屬虛妄而非真實故所有言辭皆為唐勞無益之戲論此法身相超過世間虛妄境故非諸戲論所能及故無所為故不可思議諸佛法身圓滿究竟更無所為非如眾生橫計顛倒著相追求無有稍息諸佛不爾故無所為然佛法身非如槁木死灰故依止法身起化身用雖依止法身起化身相用亦無倒亂全體起用即用如體自無所為唯利益他故無所為由此二種道理成佛法身不可思議而諸眾生反此以皆計著戲論有所為故

戊二 辨乘差別

『世尊聲聞獨覺所得轉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世尊當名何身』『善男子名解脫身由解脫身故說一切聲聞獨覺與諸如來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說有差別如來法身有差別故無量功德最勝差別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前講法身相今辨三乘差別三乘謂聲聞獨覺菩薩聲聞所得之果名阿羅漢獨覺所得之果名辟支佛菩薩所得之果名佛此三皆出世法聲聞獨覺為小乘菩薩為大乘在此三乘果上皆有轉依聲聞獨覺亦捨煩惱生死得菩提涅槃其轉依各有得有捨曼殊室利因三乘所捨所得相似故起問佛聲聞獨覺所得轉依名法身否

佛答聲聞獨覺所得轉依不名法身以法身唯佛果所證非二乘所得故二乘所得名解脫身言身者即體義依止義聚義十法界有情皆有身六凡以有漏五蘊或四蘊和合為身二乘以五分無漏法為身佛以法界性相無量功德莊嚴為身五分法者解脫解脫知見慧為因解脫解脫知見為果由解脫為涅槃果由解脫知見為菩提果今講解脫身者消極方面無大悲方便願力積極功德但能解脫煩惱障出離分段生死故名解脫身

經說三乘平等平等由解脫身故謂三乘同破人我執證我空理斷除煩惱出離生死同一解脫味故說三乘平等平等由斯佛果亦名阿羅漢這皆由解脫身說故本經亦云由解脫身故一切聲聞獨覺與諸如來平等平等

從如來所證法身來講實與聲聞獨覺不同以佛法身無量功德所莊嚴故起信論謂體大謂真如法性平等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此相大即顯示法身功德與獨覺聲聞差別總就法身上之功德差別說恆河沙數譬喻所不能及與二乘解脫實大不同由此我們知道二乘解脫身非究竟唯佛法身是究竟故要真實發菩提心學菩薩行趨向佛果也

丁二 化身

戊一 化身作業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我當云何應知如來生起之相』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一切如來化身作業如世界起一切種類如來功德眾所莊嚴住持為相當知化身相有生起法身之相無有生起』

上已明法身此下明依法身所起之化身故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云如來生起之相由何因緣而得生起佛告菩薩言如來生起之相但由化身而說以佛法身是體化身是用化身依止法身變現而起作種種化身事業如八相成道等然化身生起如何一切如來化身作業如世界起一切種類此有二釋喻顯謂世界皆由三界五趣無量眾生共業而起化身作業亦由法身無量功德合集而起如眾生共業所起世界直說謂佛化身作業隨器世界染淨差別所有一切種種眾生之類而現化身亦有種種不同此即化身生起之義又化身之相云何如來功德眾所莊嚴住持為相謂此化身由眾多功德所莊嚴成能順眾生住于世間化身有三大化身住色究竟天所現最高大身小化身住人間現丈六金身隨類化身隨五趣眾生而現此經合三身為二身所講化身攝他受用身如梵網經千華台上盧舍那即他受用身千華上之千釋迦即大化身百億釋迦即小化身如是他受用身及大小化身總名化身都為如來功德眾所莊嚴住持天上人間隨眾生而現示由此化身之相變化而起說有生起相法身之相常住不變無有生起若說法身亦有生起相即落戲論

復次於一佛身或說二身或分三身或四身五身六身十身這種種不同皆是開合差別今以平常所說三身與本經二身相攝立表如下

         ┌─法──自 性 身────真如─┬─法身─┐         │               │    │         │  ┌─自受用身──四智菩提─┘    ├此經二身    常途三身─┼─報┤                 │         │  └─他受用身──為十地現─┬─化身─┘         │               │         └─化──三類化身───────┘

在密宗言四身其中等流身即化身中的隨類化身

戊二 示現化身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應知示現化身方便善巧』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遍於一切三千大千佛國土中或眾推許增上王家或眾推許大福田家同時入胎誕生長大受欲出家示行苦行捨苦行已成等正覺次第示現是名如來示現化身方便善巧』

此段菩薩問如何是示現化身的方便善巧佛告菩薩遍於三千大千世界等者如一日月一地球為一小世界積千小世界為一中世界積千中世界為一大千世界每一大千世界有一大化身佛每一大千世界有百億小世界每一小世界中有一小化身佛在此小世界中或生增上王家者謂有權勢超眾人上故言增上如印度剎利貴族或生大福田家者以有道德可為世福田即道德之家也此即入胎之相誕生長大乃至成等正覺再加轉法輪入涅槃綜明八相成化身事皆由如來方便善巧示現之相

丙二 言音差別

丁一 三藏聖教

戊一 總問答三藏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凡有幾種一切如來身所住持言音差別由此言音所化有情未成熟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緣此為境速得解脫』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如來言音略有三種一者契經二者調伏三者本母』『世尊云何契經云何調伏云何本母

此明言音差別曼殊室利菩薩又問佛曰如來化身住世有幾言音能使有情未成熟者令得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言有情者有情識情愛故名有情言緣此為境者即以如來言音為境緣此境故而能如理作意審觀思維以此清淨教法為因能引生出世心而得解脫然此言音有幾佛答有三立表如下

  • 修 多 羅——經——契經

  • 毘 奈 耶——律——調伏

  • 磨呾理迦——論——本母

言契經者契有契理契機之義斯二缺一不名契經不契理即失體不契機即失用體用皆能契合方名契經言調伏者調練三業伏滅諸非即行一切善止一切惡故依律儀則惡無不止善無不作言本母者種種辨別為本產生義理如母由論解能明是非邪正等故此不但佛弟子所造在佛經中辨別義理亦此論藏攝是為略說如來言音差別之相下當廣釋

戊二 別詳釋三藏

己一 契經

庚一 總顯

『曼殊室利若於是處我依攝事顯示諸法是名契經謂依四事或依九事或復依於二十九事

此段總顯契經差別言是處者即言音差別之處依攝事者即契經中所攝諸事謂於言音差別之依攝事顯示諸法處名為契經事有四或九或二十九茲當別釋

庚二 別詳

辛一 詳四事

『云何四事一者聽聞事二者歸趣事三者修學事四者菩提事

此詳四事聽聞事者謂聞正法時從耳聞所得之慧為聞所成慧此中亦攝由聞而思之思所成慧歸趣事者由聞思為先而後起信由信而生皈依趣向之念皈依三寶趣向涅槃此即信願之心修學事者由皈依後而修戒此依戒定之慧名修所成慧菩提事者由前三事於菩提分法已能趣修當得證果成佛曰菩提事

辛二 九事

『云何九事一者施設有情事二者彼所受用事三者彼生起事四者彼生已住事五者彼染淨事六者彼差別事七者能宣說事八者所宣說事九者諸眾會事

此中第一施設有情事者即依五蘊而施設故五蘊中第一色蘊即屬物質指內四大五塵餘四屬精神謂受能領納苦樂想能想像而起言說行能造作識能了別由此精神物質和合而成有情有情即依五蘊而施設故彼所受用事者能受用即六根所受用即六塵彼生起事者謂有情之生起由於十二因緣即無明名色六入老死此十二亦名十二緣起有情緣此而起故彼生已住事者謂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食有四種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得禪定者雖無段食亦依靜慮觸思為食彼染淨事謂苦由苦集流轉生死名染由滅道趣證涅槃名淨彼差別事此有五種有情界器世界法界謂蘊等法為有情器界所依調伏界即證得究竟聖果者調伏方便界即七賢——三賢四加行等能順向調伏故言調伏方便界能宣說事謂佛為能宣說者故佛為法本無佛亦無有法所宣說事略則三藏廣則十二分教諸眾會事約廣義佛說法時有無量眾約說有多四眾今說人四眾謂沙門等天四眾謂四王等總上為契經所說九事

辛三 二十九事

『云何名為二十九事謂依雜染品有攝諸行事彼次第隨轉事即於是中作補特伽羅想已於當來世流轉因事作法想已於當來世流轉因事依清淨品有繫念於所緣事即於是中勤精進事心安住事現法樂住事超一切苦緣方便事彼遍知事——此復三種顛倒遍知所依處故依有情想外有情中邪行遍知所依處故內離增上慢遍知所依處故修依處事作證事修習事令彼堅固事彼行相事彼所緣事已斷未斷觀察善巧事彼散亂事彼不散亂事不散亂依處事修習劬勞加行事修習勝利事彼堅牢事攝聖行事攝聖行眷屬事通達真實事證得涅槃事於善說法毘奈耶中世間正見超昇一切外道所得正見頂事及即於此不修退事於善說法毘奈耶中不修習故說名為退非見過失故名為退

此明二十九事雜染品有四事有攝諸行事者謂五陰彼次第隨轉事者謂十二因緣即於此中作補特伽羅想已於當來世流轉因事者謂由我執想故遂起煩惱造業受果有三世流轉相作法想已於當來世流轉因事者謂由法執想故即起煩惱造業受果是謂依染品而有四事

又依清淨品有世間善四事有繫念於所緣事者謂即繫念於所緣聞法之事此即聞所成慧即於是中勤精進事者謂於先所聞法如理作意精進推求此即思所成慧心安住事者謂由前聞思已心得安住於所緣法此即欲界未至禪定現法樂住事者謂住於禪定心得安適此即初禪以上根本禪定——上為世間八事

超一切苦緣方便事者謂前四屬三界內世間善事此下乃出世善事世間有漏皆苦出世離苦名超一切苦緣方便者謂觀四諦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以此順解脫分為超一切苦緣之方便彼遍知事者謂依苦諦遍知三界皆苦事故名遍知此有三種顛倒遍知所依處故者謂欲界以苦為樂故名顛倒了知顛倒所依之處皆苦故名顛倒遍知所依之處依有情想外有情中邪行遍知所依處故者謂諸外道依有情想或計大梵自在為有情主如是邪行自生苦惱是即了知彼色界是邪行所依止處故是苦處內離增上慢遍知所依處故者謂成無色定者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是謂增上慢在內法修定者必離如是增上慢無色界是慢所依之處故現了知亦是苦處斯三皆屬知苦十一修依處事者謂依斷煩惱業故名修即斷集諦十二作證事者謂證涅槃屬證滅十三修習事者謂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屬修道諦此上四諦皆加行位順解脫分所修故名方便事——此五事為觀四諦事十四堅固事者謂見道已更不退故名堅固即由前修順解脫分者能證我空或二空所顯真如在菩薩初地不退聲聞初果不退十五彼行相事者即相見道十六彼所緣事者謂相見所緣四諦十六行相十七彼已斷未斷觀察善巧事者謂能觀察已斷見惑以生欣慰未斷思惑更勤功用由此名觀察善巧——此四事為見道事十八彼散亂事者謂修道才有散亂心十九彼不散亂事者即住定位二十不散亂所依處事者即根本禪定二十一修習劬勞加行事者謂修習中精進不退不畏勞苦故名劬勞向果位位進增故名加行——此四為修道事二十二修習勝利事者謂得涅槃再無有退故名勝利二十三堅牢事者以無重退失故故名堅牢二十四攝聖行事者謂三乘菩提智名為聖行二十五攝聖行眷屬事者謂一切福慧為菩提眷屬二十六通達真實事者謂能通達如實理故二十七證得涅槃事者謂能究竟證得涅槃故——此六為解脫道事二十八於善說法毘奈耶中事者謂佛說經律為使世間眾生得達究竟之唯一正見超勝一切外道由此故名正見頂事由此正見能確定眾生聞法信心皈依佛法二十九及即於此不修退事者謂若得遇佛法而不能修習是名為退非要生起過患方名為退——此二簡除外道策進初心

己二 調伏

庚一 直說

『曼殊室利若於是處我依聲聞及諸菩薩顯示別解脫及別解脫相應之法是名調伏』

此中言依聲聞菩薩不言依獨覺者以獨覺單獨修行不須具有律儀聲聞菩薩具有律儀故云我依聲聞及諸菩薩梵言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即對各條戒律能各別解脫過非故云別解脫戒言相應者謂隨順戒律之法即別解脫相應之法綜此皆名調伏是為直說

庚二 問析

『世尊菩薩別解脫幾相所攝』『善男子當知七相一者宣說受軌則事故二者宣說隨順他勝事故三者宣說隨順毀犯事故四者宣說有犯自性故五者宣說無犯自性故六者宣說出所犯故七者宣說捨律儀故

曼殊室利菩薩於前已知戒律之相復問菩薩戒律有幾種相佛答有七謂宣說受戒軌範儀式事宣說根本重戒事及隨順根本重戒事梵音波羅夷此譯他勝宣說毀犯輕重事宣說有犯自性者即未證聖果凡夫等名有犯戒自性應時防範已證聖果者自性無犯故名無犯自性說懺悔犯戒事宣說捨律儀故者捨謂棄捨如不信三寶而信外道而破見毀破重戒或有別緣出家後還俗捨出家戒在大乘說若失菩提心亦失菩薩戒此名捨律儀事總此七種名調伏相

己三 本母

庚一 總標

『曼殊室利若於是處我以十一種相決了分別顯示諸法是名本母何等名為十一種相一者世俗相二者勝義相三者菩提分法所緣相四者行相五者自性相六者彼果相七者彼領受開示相八者彼障礙法相九者彼隨順法相十者彼過患相十一者彼勝利相

佛告曼殊室利我依十一相決定分明顯示諸法故名本母十一相下當別釋

庚二 別釋

辛一 世俗相

『世俗相者當知三種一者宣說補特伽羅故二者宣說遍計所執自性故三者宣說諸法作用事業故

此世俗相有三宣說補特伽羅者此云數取趣謂數數此生彼死取諸趣報身故有生而死死而生之有情亦依世俗相說若勝義則有情本空即無補特伽羅事宣說遍計所執自性者謂對宇宙萬有諸法種種計度此彼差別常無常等差別此亦依世俗相上說若勝義相諸法本空即無如此分別宣說諸法作用事故者此明因緣生果事如造五趣因而生五趣果等差別此亦依世俗相上說若勝義相因緣如幻性本空故總此三種初二屬遍計我法世俗相第三屬依他世俗相

辛二 勝義相

『勝義相者當知宣說七種真如故

勝義相即一切法皆空所顯真如從能顯法說七真如謂苦諦上說流轉真如集諦上說邪行真如滅諦上說清淨真如道諦上說正行真如以及從一切唯識說唯識真如心言絕故說實相真如假施設故說安立真如總名七真如是為勝利相

辛三 菩提分法所緣相

『菩提分法所緣相者當知宣說遍一切種所知事故

菩提果智名菩提分所緣通真俗二諦故言一切種以無分別心遍知真俗不二等事故言遍一切種所知事故

辛四 行相

壬一 總引

『行相者當知宣說八行觀故云何名為八行觀耶一者諦實故二者安住故三者過失故四者功德故五者理趣故六者流轉故七者道理故八者總別故

此中行即觀行觀行有八故名八行觀下當別釋

壬二 別明

癸一 諦實

『諦實者謂諸法真如

言諦實者謂真理實義諸法真如者謂真如遍一切法一切法以如為性是常住性普遍性此如是彼如是遍一切處一切時無不如是即一切法皆如實義故言真如

癸二 安住

『安住者謂或安立補特伽羅或復安立諸法遍計所執自性或復安立一向分別反問置記或復安立隱密顯了記別差別

此安住相有四安立諸趣有情安立蘊處界等種種遍計所執法安立佛說法相此亦有四或以一向直說或分別諸義而說或反問而說或置記不答此為佛之說法四種方便安立隱密義顯了義記別義——即授記事差別義——即分理義

癸三 過失

『過失者謂我宣說諸雜染法有無量門差別過患

我謂聖者假施設我乃佛自稱染謂本性染污性染污法在百法即二十六種煩惱言雜染者即有漏法皆名雜染雜有染法在內故雜染略言有三即無始以來煩惱雜染由煩惱故所作事業名業雜染由業雜染故則所得苦果名生雜染總此雜染有無量差別即此能為過患過患即漏義由雜染為過患因故凡夫六識起善心時云何亦稱雜染第六所依末那我執隨故依此末那相應我執而起善心亦名雜染如布施執有我能布施等

癸四 功德

『功德者謂我宣說諸清淨法有無量門差別勝利

此中清淨言無量差別者謂得三乘聖果者方得清淨一分至佛乃能圓滿於十地中地地差別由此差別展轉增勝而得勝利故云差別勝利而此勝利佛能宣說

癸五 理趣

『理趣者當知六種一者真義理趣二者證得理趣三者教導理趣四者遠離二邊理趣五者不可思議理趣六者意趣理趣

此中明佛說法之理趣有六或以顯真實義為理趣或以顯真智所證為理趣或以化眾生示種種儀軌為理趣或以遠離苦樂斷常生滅二邊為理趣不可思議理趣者謂顯超過平常之神通事或顯超過尋思等之真如理非思量言說所到故言不思議意趣理趣者謂隨自意所樂意之所趣或隨他意所樂意之所趣故名意趣理趣

癸六 流轉

『流轉者所謂三世三有為相及四種緣

流謂流動轉謂轉變如水之流動如輪之轉變故云流轉云何流轉即三世三有為相三世者如過去流轉至現在現在流轉至未來三有為相者即一生相如人初出胎名生住異相如一期相似相續名住即於住中而有剎那前後變異住異同時故合一相滅相如死後名滅此三世三有為相皆名流轉言四緣者謂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以四緣而生亦屬流轉相

癸七 道理

子一 標數

『道理者當知四種一者觀待道理二者作用道理三者證成道理四者法爾道理

子二 釋名

丑一 觀待道理

『觀待道理者謂若因若緣能生諸行及起隨說如是名為觀行道理

言觀待者謂彼此相對有相當關係觀此待彼名為觀待如觀月暈而知有風礎潤而知有雨如是名為觀待言有因緣所生諸行者因謂主因如稻麥等種緣謂助緣如水土等行謂諸有為法例稻麥等諸有為法皆有因緣而得生起以及隨諸因緣所生諸行而起思想言說如是名為觀待道理

丑二 作用道理

『作用道理者謂若因若緣能得諸法或能成辦或復生已作諸業用如是名為作用道理

言作用者謂依法體有能生起作業之用名為作用作用云何謂依因依緣未得諸法今後能得得已未成辦者能得成辦圓滿或已成後能更生起業用如修定者先未得定今能得定得定已能圓滿修定令定成辦既成辦定即能於定而起智慧神通業用如是名為作用道理

丑三 證成道理

寅一 略說

『證成道理者謂若因若緣能令所立所說所標義得成立令正覺悟如是名為證成道理

此中證成道理者即以種種因緣證明成立之道理名證成道理在世學上即屬論理學在佛學上即屬因明學因明學雖在佛滅後由龍樹無著天親陳那等始完成形式上的因明學然亦原本於佛說如此中證成道理是因明學以三支宗為規律由此能確定諸法義此中言所立者謂所欲立之宗義所說者即所須陳說之法因義所標者標謂標舉綱領於所舉綱領中應再分析此中所立云何以例證如立植物無常宗此屬所立義若但有所立而無能立之因聞者未能生信於此必出能立因云以因緣合成故此為證明無常之理若但有此理而無現例證成亦不起聞者之智了於此復舉喻云如瓶盆等聞者於此可得覺悟所立之無常義以瓶盆等因緣合成故瓶盆無常植物係因緣合成故亦無常由此以說者之言生因而起聞者之智了於是所立所說所標之義而得成立此在經中名證成道理在論中名因明學

寅二 詳明

卯一 標相

『又此道理略有二種一者清淨二者不清淨由五種相名為清淨由七種相名不清淨

卯二 釋相

辰一 清淨相

巳一 標釋五清淨

午一 標

『云何由五種相名為清淨一者現見所得相二者依止現見所得相三者自類譬喻所引相四者圓成實相五者善清淨言教相

午二 釋

未一 現見所得相

『現見所得相者謂一切行皆無常性一切行皆是苦性一切法皆無我性此為世間現量所得如是等類是名現見所得相

此中言現見者在因明中屬現量如眼對色耳對聲乃至身對觸皆能分明現顯覺到者皆屬現見所得相又若於現在一切諸有為法現見其變遷死壞之無常性或現了一切法有生老病等相之苦性或現了知一切法皆因緣和集而成無獨立固定自體之無我性凡此「無常」「苦」「無我性」之粗相皆吾人現量所得如是名現見所得相

未二 依止現見所得相

『依止現見所得相者謂一切行皆剎那性他世有性淨不淨業無失壞性由彼能依麤無常性見可得故由諸有情種種差別依種種業現可得故由諸有情若樂若苦淨不淨業以為依止現可得故由此因緣於不現見可為比度如是等類是名依止現見所得相

此中言依止者此相微細非現見所得但依粗現見可得相意識思想可以推得微細相故如生老死等無常相吾人現見可得若剎那生滅性之細相非吾人現見可得唯佛菩薩慧眼能知但吾人依一期生死粗相來推求必有剎那生滅相何以故若一切相初生時無剎那生滅性則永久亦無生滅以初生有生滅故後復有生滅如是推知一切法皆剎那性又依現世有種種差別苦果由造種種差別惡業由此亦得推知現造種種善惡業未來有種種樂苦果由此推知他世有性復依現在眾多有情有苦有樂由夙世造淨不淨業由此推知淨不淨業定有種子住阿賴耶識中為賴耶識攝持而無失壞如是名為淨不淨業無失壞性由是微細相雖現不可得若以粗相亦可比度而知是名依止現見可得相

未三 自類譬喻所引相

『自類譬喻所引相者謂於內外諸行聚中引諸世間共所了知所得生死以為譬喻引諸世間共所了知所得生等種種苦相以為譬喻引諸世間共所了知所得不自在相以為譬喻又復於外引諸世間共所了知所得衰盛以為譬喻如是等類當知是名自類譬喻所引相

此中言自類者即同類義同類相引此彼證成名自類譬喻所引相此義云何謂有為法情非情等諸集團中皆得相引以為譬喻如人皆有死可證諸有為法無常相如人皆有老死悲愁可證諸眾生皆有苦相如人皆依衣食而住若無衣食住即不能生活於世如是可證諸法不自在相此上就情非情內外諸相以為譬喻顯示無常相苦相不自在相或復專就外器世界亦有陰陽起伏興廢消長此即證明外器世界亦有盛衰之相如是自類相引以此證彼皆名自類譬喻所引相

未四 圓成實相

『圓成實相者謂即如是現見所得相若依止現見所得相若自類譬喻所得相於所成立決定能成當知是名圓成實相

此中言圓成者即圓滿成就真實之道理相云何圓滿無欠闕故無謬誤故依此無欠無闕無謬誤所成立之理名圓成實相所成立相云何茲依因明量說如諸色無常宗——在論理學名斷案有變壞故因——在論理學名小前題如香味等喻——論理學名結論由此因喻決定能成所成立相是名圓成實相當知此中圓成實相專就證成道理而言與常途異

未五 善清淨言教相

『善清淨言教相者謂一切智者之所宣說如言涅槃究竟寂靜如是等類當知是名善清淨言教相善男子是故由此五種相故名善觀察清淨道理由清淨故應可修習』

此中言善清淨簡不善無記凡一切法可分善不善無記三性言善者無諸過患有諸勝利與此相反名為不善無記界於善不善中間非善非不善可善可不善今言善清淨言教者即簡諸世間一切教化以佛法觀之世間一切言教皆非善清淨以皆有漏世智而起說故在三量中唯現比量所起言說非聖教量善清淨言教者即一切智者所起言說無所不知故名一切智即此一切智者所起言說聖教量攝云何宣說善清淨謂如說涅槃涅槃者即寂滅義以滅一切煩惱生死永久安靜故名寂滅又在大乘功德圓滿上說亦名圓寂以能圓滿寂靜故宣說如是涅槃等相名善清淨言教相由上五相皆名清淨相應善觀察應善修習於此解脫諸苦安樂身心

巳二 問答一切智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一切智者相當知有幾種』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略有五種一者若有出現世間一切智聲無不普聞二者成就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三者具足十力能斷一切眾生一切疑惑四者具足四無所畏宣說正法不為一切他論所伏而能摧伏一切邪論五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八支聖道四沙門等皆現可得如是生故斷疑網故非他所伏能伏他故聖道沙門現可得故如是五種當知名為一切智相

由上所講五相中善清淨相最為重要然善清淨相依一切智者宣說故曼殊室利菩薩復問一切智相有幾佛告菩薩有五若佛出現於世一切智之聲名天上人間無不普聞由此皆尊為一切智者佛能具足智慧勇猛慈悲等所現三十二種大丈夫相言大丈夫者即能擔當大事普度眾生此三十二相可詳法數茲不具說能具足十力力即大智慧力由此智慧力能斷眾生諸疑十力者是非判斷力知種種業力知禪定力知眾生根力知眾生好樂力知眾生性力知修道所至力宿命力天眼力漏盡力此中十力須八地菩薩方有唯佛乃能圓滿平常人雖亦於事物之理起判斷而皆仍墮於疑惑不得謂力如鬼神仙天等雖有一分他心通等亦非有決疑力必於法界皆能透澈了知方能得此十力由此世之科學哲學等皆在比量上推求判斷究至末後還是落於疑問不得謂有十種大智慧力具足四無畏者佛已具足一切智能無畏而說佛已斷盡煩惱流轉能無畏而說於種種障道能無畏而說於斷盡諸苦能無畏而說由佛具此四種無畏能不為邪論所動而摧伏一切邪論

佛能善說經法及律儀等於此說中現有八正道者謂順正道理之行有八種一者正見二者正思維亦名正欲三者正語四者正業五者正命六者正精進七者正定八者正念具此八種正當行為名八正道四沙門者沙門即勤息義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故名沙門又出家修行為因沙門為果果有四種即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此四曰沙門果佛在世時一生即可得到後之眾生障重雖有出家修行亦不能成辦此四種果總上五相由初二相如是生故由十力能斷疑網故由四無畏不為他伏能伏他故由聖道沙門現可得故具此五相名一切智者

巳三 結成清淨相

『善男子如是證成道理由現量故由比量故由聖教量故由五種相名為清淨

此結證成道理中清淨相由現量證成者謂如見色為黃等名由現量證成由比量證成者謂由同類譬喻證成即第二第三第四清淨相由聖教量證成者謂以聖教言說顯示涅槃等相即第五清淨言教相由此五相名為清淨證成道理

辰二 非清淨相

巳一 標

『云何七種相名不清淨一者此餘同類可得相二者此餘異類可得相三者一切同類可得相四者一切異類可得相五者異類譬喻所得相六者非圓成實相七者非善清淨言教相

言不清淨者有過失故名不清淨理論迷謬錯誤故名為過在因明論總有三十三過謂犯宗過有九犯因過有十四犯喻過有十由此三十三過隨犯一過即不能確定其所立樂因明者當自詳之此中言七相者與因明中各過相當茲配明如下

  • 此餘同類可得相——即同品一分轉異品全分轉過

  • 此餘異類可得相——即異品一分轉同品全分轉過

  • 一切同類可得相——即同品全分轉異品全分轉過

  • 一切異類可得相——即不共不定異品全分轉過

  • 異類譬喻所得相——此屬喻上過

  • 非圓成實相——總前各過及三十三過中餘過而立

  • 非清淨言教相——此為略標七相

巳二 釋相

『若一切法意識所識性是名一切同類可得相若一切法相性業法因果異相由隨如是一一異相決定展轉各各異相是名一切異類可得相善男子若於此餘同類可得相及譬喻中有一切異類相者由此因緣於所成立非決定故是名非圓成實相又於此餘異類可得相及譬喻中有一切同類相者由此因緣於所成立不決定故是名非圓成實相非圓成實故非善觀察清淨道理不清淨故不應修習若異類譬喻所引相若非善清淨言教相當知體性皆不清淨

此中釋相與前所標文次有異欲釋此相先明因明因相義因相有三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具此三相方成能立因相於第一相不圓滿即有不成等過於第二第三相不圓滿即有不決定等過經中所言不清淨相者即不決定過等所本也今據經略釋過相

若一切法意識所識等者此釋前所標中第三一切同類可得相謂如立花是無常為宗意識所知性故因此意識所知因不但遍無常之花亦得遍常住之虛空等無為法則此所知因即不能決定花常與無常若有作不定過云瓶盆等是所知故此花為如瓶盆等是無常虛空無為是所知故此花為如虛空無為是常耶由此花之常無常即不能決定成立是即此中一切同類可得之不清淨相以所知言遍於花等無常及虛空之常故若一切法相性業法因果異相等者此釋前第四一切異類可得相即是不共不定謂諸法各有相性業法因果差別之相如聲是所聞性色是所見性味是所嘗性等等因果性相展轉各異此不共彼彼不共此今若所聞性為因以證聲是無常相是不應理以此因只在此一法有餘法皆無雖此法有不能得同類法以決定此法無常故名不共不定是即此中一切異類所得不清淨相由此異因不能決定常無常故善男子等者此釋前第一此餘同類可得相即有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過如立花無常若因通全分常一分無常即不能確定是花常無常相雖因中有一分同品相由不能確定花是常無常性故是名非圓成實相又於此餘異類可得相等者此釋前第二此餘異類可得相即同品遍轉異品一分轉過如立花無常若因中雖遍無常而亦通常一分是亦不能確定花是常無常性以因中雖有全分同類相由亦有一分異類相故不能確定是無常亦是非圓成實相非圓成實故等者此釋前第六非圓成實相謂於前同異類相中既不能觀察決定清淨無謬即不能得清淨道理不清淨故不應修習譬喻所引相等者此合釋第五異類譬喻所引相第七非善清淨言教相謂如立聲無常為宗無質礙為因喻中則有異類譬喻之虛空相可得即不能成立所立宗由是以前能立之因相亦有謬誤又此皆非一切智者之言論總名非善清淨言教相此釋前證成道理中七種不清淨相竟

丑四 法爾道理

『法爾道理者謂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安住法住法界是名法爾道理

法爾義雖與自然義相似然佛學上之說法法原來如此名為法爾法無自性故非自然如水火等水定是濕火定是熱故水法爾濕火法爾熱又在因果相上說此法有此法因彼法有彼法果常常時恆恆時法爾因果體無雜亂此法爾道理唯佛能證能說然諸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爾道理常住如是故云法性安住法住法界是名法爾道理言法性者即一切法真義普一切法空所顯性此就勝義說若約世俗水是濕性火是熱性一切法各有特性亦是此中所說之法性安住者謂一切法各各常住本位不變不動故名法住又法性者佛未出世未立言說未宣說出來故名法性法住者即佛出世已立言說已宣說出來故名法住法界者即法住能住於法性之中法性能安立法住之內性住不二總一切法故名法界又界是因即法性法即法住如是明一一法本來如是故名法爾道理

癸八 總別

『總別者謂先總說一句法已後後諸句差別分別究竟顯了

謂先一句總說後以餘句顯示如先說一切法無我一切法唯識等後廣解何等一切法如何無我云何唯識等別別而說

辛五 自性相

『自性相者謂我所說有行有緣所有能取菩提分法謂念住等如是名為彼自性相

自性相者謂彼緣佛所說而修觀行即以三十七菩提分法為自性相念住等者謂菩提分法四念住為先等餘四正勤四如意足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名為彼自性相

辛六 彼果相

『彼果相者謂若世間若出世間諸煩惱斷及所引發世出世間諸果功德如是名為得彼果相

是中顯果相有二斷果由前菩提分法斷諸煩惱所得之果名為斷果斷煩惱已所證清淨功德名所得果由此二果名彼果相

辛七 領受相

『彼領受開示相者謂即於彼以解脫智而領受之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是名為彼領受開示相

是中顯自他二益領受即自益開示即他益三乘同得解脫各有領受如羅漢證我空所領受即偏空法樂菩薩佛證二空所領受即無上自在法樂由解脫智領受法樂已復以自證種種功德為他宣說開示令他亦能領受法樂是名領受開示相

辛八 障礙相

『彼障礙法相者謂即於修菩提分法能隨障礙諸染汙法是名彼障礙法相

障礙者如前修菩提分若有障礙即不能自悟悟他若無障礙即於自他而有二益如修念住於受執樂起貪是即障礙法相如修念住乃至七覺支八正道亦爾

辛九 隨順相

『彼隨順法相者謂即於彼多所作法是名彼隨順法相

隨順法即能資助法如修念住等時復聞思諸行無常等教義令念住等更得增進是名隨順法相

辛十 過患相

『彼過患相者當知即彼諸障礙法所有過失是名彼過患相

由前障礙法即生過患如退戒失定生起顛倒邪想作種種惡是名過患相

辛十一 勝利相

『彼勝利相者當知即彼諸隨順法所有功德是名彼勝利相』

由前隨順相為因能得勝利是名勝利相總上十一相即為本母以十一相顯了法義決定法義

丁二 總陀羅尼

戊一 問

曼殊室利菩薩白佛言『惟願世尊為諸菩薩略說契經調伏本母不共外道陀羅尼義由此不共陀羅尼義令諸菩薩得入如來所說諸法甚深密意

前已明三藏聖教言音差別於此菩薩復問不共外道陀羅尼相陀羅尼者譯言總持常途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然今講總持即一切法上義上皆有此總持義故此釋陀羅尼有四法陀羅尼法即教法於教法中有字陀羅尼句陀羅尼偈陀羅尼等由此一字一句一章一偈各各皆能總持一切法故義陀羅尼如一切法唯識一切法皆空一切法無我由此一義能總持一切義故名義陀羅尼忍陀羅尼忍即依定慧均等而能印忍於法如無生法忍等故此忍即種種三昧或種種圓通種種解脫門一攝一切皆名忍陀羅尼咒陀羅尼咒即是禱告義如稱念本尊咒乃至念一句佛皆有供養恭敬皈依以祈攝受度脫或有所成就意是即咒義於此所說四種陀羅尼中此經菩薩所問即就義陀羅尼而說此總持佛法義之陀羅尼甚深祕密印定佛法簡別外道唯菩薩所需要證得聲聞自利不必要故由此為菩薩故問

戊二 許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汝今諦聽吾當為汝略說不共陀羅尼義令諸菩薩於我所說密意言辭能善悟入

言諦聽者即慎重而聽由陀羅尼秘密甚深故先為誡

戊三 說

己一 長行

『善男子若雜染法若清淨法我說一切皆無作用亦都無有補特伽羅以一切種離所為故非雜染法先染後淨非清淨法後淨先染凡夫異生於麤重身執著諸法補特伽羅自性差別隨眠妄見以為緣故計我我所由此妄見謂我見我聞我嗅我嘗我觸我知我食我作我染我淨如是等類邪加行轉若有如實知如是者便能永斷麤重之身獲得一切煩惱不住最極清淨離諸戲論無為依止無有加行善男子當知是名略說不共陀羅尼義』

此中有三分若雜染等者此顯染淨所依無先後謂一切法若染若淨體性皆空性皆空故無作用無自體故無有我以一切法法爾如是亦無所為無所為故無始無終無前無後此就勝義諦說又從法爾因緣如幻如化無始業果相似相續不可說染法先染後淨或淨法後淨先染如是染淨皆世俗諦法上相對而立勝義諦則染淨且不可得況有先後故說一切法自體性皆空是謂佛法不共外道陀羅尼義

又諸凡夫不了此故受煩惱粗重身執法執我如是皆由無始潛伏在內無明勢力為緣由我見故執五蘊身為我由法見故執我所見所聞所嘗所觸所食所作乃至我染我淨如是等類皆是邪加行轉

復次若諸菩薩由如實智慧力便能真實了知一切法無我我所故諸法體性本空即能永斷一切煩惱粗重之身一切煩惱滅故得一切法最清淨性遠離一切戲論無為依止無諸加行境智如如體性空寂是名不共陀羅尼義

己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復說頌曰『一切雜染清淨法皆無作用數取趣由我宣說離所為染污清淨非先後於麤重身隨眠見為緣計我及我所由此妄謂我見等我食我為我染淨若如實知如是者乃能永斷麤重身得無染淨無戲論無為依止無加行』

講陀羅尼中前已講長行今講重頌長行以散文而說重頌以整句而說即與詩之體裁相似詩以四句為一首頌文亦然即以四句為一偈重顯長行中義故言重頌依前長行有三小段頌亦有三初頌頌前長行雜染清淨等謂一切法就勝義說體性皆空此中空性離所為相以一切空故法法自體不可得自體既無亦無先後復就世俗幻化法上說無定體無定相生滅相續亦無始終由前因得後果由現果復為將來因因果法爾此為佛法正義有一類執謂先由淨故而後有染滅染還歸於淨或從空起有滅有還空不知一切法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如在諸法體性上說無不皆空若在幻化相上說無不皆有以勝義法體自性空寂故則無染淨先後相可得以世俗法相似相續如幻如化法亦如是故亦無始終相可得復就十二緣起流轉還滅上說由流轉故成雜染由還滅故成清淨然所說還滅者非謂還於以先之寂滅位還是逆義即於雜染中由老死逆觀到無明滅則一切皆滅故云還滅由此染淨空平等性是為佛法正義若謂本來清淨是佛由起染故而後成眾生又由滅染還淨故眾生而後又成佛則佛與眾生成流轉然經謂本來是佛者就一切法本真如性說以諸法空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普遍一切常常如是即是法性佛由此不但本來是佛即現在亦是佛未來亦是佛以在佛真性上說無有生滅流轉之世相故由此染淨皆從幻化法上說若由現在覺悟於染法漸漸銷除於淨法漸漸成滿即由如如智而證如如理能證無分別智與所證真如冥契無二平等平等是即迷悟所依之根本佛法於此應當抉擇明了若妄生情計則流外道以上講第一頌

復次第二頌頌迷為眾生義由隨眠妄見——即無明緣起——為本而起我我所執造業受生成流轉法

第三頌頌悟為聖者謂能得如實智了知法性不生不滅由是能斷煩惱解脫粗重身得無染淨亦無戲論無為依止無復加行於此圓滿成辦佛果得究竟淨名為聖者總前三段就是佛法總義明了此故即能印定佛法反之則成邪道故此名為不共外道陀羅尼義

丙三 所起心相

丁一 直說

爾時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應知諸如來心生起之相』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夫如來者非心意識生起所顯然諸如來有無加行心法生起當知此事猶如變化』

前第一段已說明法化身相第二段又說三藏言音差別於此曼殊室利更欲明如來心及心生起之相故復白佛而問云何應知諸如來心又云何知如來心生起之相佛答如來心非心意識生起所顯者謂如來心非眾生心眾生心由心意識而顯心意識三有通有別通則八識皆名心意識別名者前六識名識第七名意第八名心此心有積集現起義由積集諸法種子執持不壞復令諸法種子後生起現行故此心亦名為本識是諸識之根本依故講此心意識在唯識論謂三能變識以有因果能變相故此就眾生心說非如來心以如來心如如不動不取於相非如眾生心或以環境或依目的而起滅如來更不隨境熏變有何目的而心生起由此如來不但真空法性本來圓滿其能顯聖智及所流言教亦是圓滿平等故諸如來心非心意識之所顯無有加行心法生起然如來現身說法之大慈大悲大願大力云何而得生起由此當知如來生起之心猶如變化所謂變化者雖有似無若無而有無心之心化中之化任運而起不由加行故曰猶如變化此為直說所起心相

丁二 細辨

戊一 無行心起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諸如來法身遠離一切加行既無加行云何而有心法生起』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先所修習方便般若加行力故有心生起善男子譬如正入無心睡眠非於覺悟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勢力而復覺悟又如正在滅盡定中非於起定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勢力還從定起如從睡眠及滅盡定心更生起如是如來由先修習方便般若加行力故當知復有心法生起』

此中菩薩乘前起問如來法身既遠離加行云何心法能得生起佛答先由方便般若加行力故心得生起者謂由先加行位所修福德智慧資糧由此資糧圓滿為度眾生而起化心或復由前本願力為度眾生而起化心由此先所修加行為遠因後心得起是義云何借喻以顯謂如無心睡眠——簡有心睡眠猶有夢中意識是夢亦無極重睡眠後時得醒非於此睡眠中有加行而心得生起乃由未入睡眠之時所作加行勢力令心得起又如正入滅盡定時前六心心所法皆不生起第七一分恆行亦不生起後出定時此等心心所法再得生起非由定中有加行故心得生起亦由未入定時所起加行勢力引心得生如是無心睡眠及滅盡定不由加行而得心起諸佛法身遠離加行心得生起亦爾由前方便般若勢力心得起故此即無加行心起義

戊二 化心有無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化身當言有心為無心耶』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無心何以故無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

前明法身無加行得生起化心菩薩於此化心有無還未能了故復白問世尊如來化身當言有心當言無心耶佛答非是有心亦非無心者謂若從勝義諦上說有無相俱不可得故不可說有心亦不可說無心若就世俗諦上說依化身故而有化心此化心非人天報心及鳥獸等報心依眾生善根成熟增上緣變化而有故非無心然依佛之自心真實離相亦非有心何故如是非有非無以無自依心有依他心故無自依心者依佛法身自性無心起相有依他心者依他眾生因緣成熟而有化心在維摩經中明凡夫依無明有愛而起身病菩薩依大悲而有病亦是無自依病有依他病故云眾生病故而菩薩病以大悲故隨眾生類現身說法而起化心化身有粗細化心亦有粗細若在人中隨人中思想言論而為說法若在餘眾生中亦隨餘眾生思想言論而為說法至於佛自受用法身雖等覺菩薩不能了知若化身化心則鳥獸等亦能知如獼猴能知佛心即可證化心可知總知佛以大悲力故隨諸眾生而現化身化心說種種法悲愍撫慰無所不至即如現世所講兒童本位教育教師亦必隨兒童之意趣而起教化學童語做童事種種方便隨順兒童諸佛對諸眾生亦然故云無自依心有依他心又此中依他者非常途依因緣生果之依他謂佛或依凡夫或依二乘或依菩薩即依一切眾生之他也

丙四 所行境界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行如來境界此之二種有何差別』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如來所行謂一切種如來共有不可思議無量功德眾所莊嚴清淨佛土如來境界謂一切種五界差別何等為五一者有情界二者世界三者法界四者調伏界五者調伏方便界如是名為二種差別』

此中亦先由菩薩問而後佛答言所行者即所住義諸佛住於佛住即住無量功德莊嚴清淨佛土諸佛清淨佛土或共一佛土或各一清淨佛土化身所依之土則隨他現然亦由法性土自受用土為本或現方便淨土或現凡聖同居淨土佛自所緣皆為淨土如來境界所說五種如前已講此二皆言一切種者各盡一切種種差別故此二差別者所行唯佛界所緣境境界即通九界眾生所緣之境是為二種差別

乙二 抉擇餘義

丙一 雙非三相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成等正覺轉正法輪入大涅槃如是三種當知何相』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當知此三皆無二相謂非成等正覺非不成等正覺非轉正法輪非不轉正法輪非入大涅槃非不入大涅槃何以故如來法身究竟淨故如來化身常示現故』

前已講問答正宗竟於正宗中義有未決了者故復問答抉擇菩薩先問如來法身既無差別云何有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三種相耶佛答此三皆無二相云何無二由法身化身而說無二由法身究竟淨故非成正等覺非轉正法輪非入大涅槃由化身常現示故非不成正等覺非不轉正法輪非不入大涅槃由此故說此三皆無二相

丙二 生佛關係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有情類但於化身見聞奉事生諸功德如來於彼有何因緣』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如來是彼增上所緣之因緣故又彼化身是如來力所住持故』

前明化身依佛法身而現故此菩薩復問眾生恭敬供養既依化身諸佛法身與諸眾生有何因緣佛告菩薩如來法身能起化身化身能為眾生增上緣法身又為化身增上緣等因緣故言如來是彼增上所緣之因緣故是中因緣即含佛果功德由此功德能起化身化身復為眾生增上又言化身為如來力所住持者即華嚴經中所言住持身此亦由法身住持力化身及舍利等依彼而住由此化身即法身用

丙三 大小用別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等無加行何因緣故如來法身為諸有情放大智光及出無量化身影像聲聞獨覺解脫之身無如是事』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譬如等無加行從日月輪水火二種頗胝迦寶放大光明非餘水火頗胝迦寶謂大威德有情所住持故諸有情業增上力故又如從彼善工業者之所雕飾末尼寶珠出印文像不從所餘不雕飾者如是緣於無量法界方便般若極善修習磨瑩集成如來法身從是能放大智光明及出種種化身影像非惟從彼解脫之身有如斯事』

菩薩復問前說佛果如來既無加行生起有何因緣如來法身放大智光復能現出無量化身影像聲聞獨覺所得解脫之身亦無加行云何不能起大智光及現無量化身影像佛告菩薩先以喻顯譬如從日月輪等者是中頗胝迦寶即水火所成之精寶是寶瑩澈潔晶此日月即是水火所成之精寶與水火所成精寶同無加行而日月輪火水頗胝迦寶即能放光餘水火頗胝迦寶即不能放光是中有何因緣在佛法上講日月二輪有大威德等有情能住持於中故能放光復就人間等有情應感光明之增上力故能放光有此二種因緣雖同無加行而有放光不放光之別又如末尼寶珠若從工匠善巧雕飾出來者即有印文像現若未雕飾者即無如是印文像現

由是二種譬喻即知如來法身與二乘解脫身雖同無加行而諸如來於因位中有無量方便福智資糧所集成法身經三大劫善習瑩磨由是能放大智慧光又以無量善巧積集福智之所雕飾故能現出種種化身化心之相非諸聲聞等解脫之身有如是事是為法身與解脫身功用差別

丙四 身財增上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如來菩薩威德住持令諸眾生於欲界中生剎帝利婆羅門等大富貴家人身財寶無不圓滿或欲界天色無色界一切身財圓滿可得世尊此中有何密意』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如來菩薩威德住持若道若行於一切處能令眾生獲得身財皆圓滿者即隨所應為彼宣說此道此行若有能於此道此行正修行者於一切處所獲身財無不圓滿若有眾生於此道行違背輕毀又於我所起損惱心及瞋恚心命終已後於一切處所得身財無不下劣曼殊室利由是因緣當知如來及諸菩薩威德住持非但能令身財圓滿如來菩薩住持威德亦令眾生身財下劣

此中增上即增上緣由佛大威德令正法住世增上力故眾生若由此修善即能生種種福報感得業報身圓滿及資用圓滿如新譯菩提道次第論說增上生及決定勝謂由世間善業福報增上能得出世菩提勝果此即學菩薩者於因地中必得身財增上福報若二乘則不必有此增上以彼不須修習度生方便於三界中生厭離故由此菩薩復問如來菩薩住世能令三界有情身財圓滿此中有何密意佛告菩薩如來菩薩住世或道或行眾生若有於此道此行相應者菩薩即為宣說如人天十善業道如所行十善業行及出世波羅密等行聞道行已若順道行正修行者即能獲得依報正報圓滿之果或有眾生於如來佛及諸正法並菩薩僧生輕毀者所得身財無不下劣由是解了深密意義如來菩薩威德住世非但能令眾生身財圓滿亦令眾生身財下劣

丙五 淨穢土別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穢土中何事易得何事難得諸淨土中何事易得何事難得』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諸穢土中八事易得二事難得何等名為八事易得一者外道二者有苦眾生三者種姓家世興衰差別四者行諸惡行五者數犯尸羅六者惡趣七者下乘八者下劣意樂加行菩薩何等名為二事難得一者增上意樂加行菩薩之所遊集二者如來出現於世曼殊室利諸淨土中與上相違當知八事甚為難得二事易得

在第四段中之如來所行即天台之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在此經即屬法性自受用土為純淨土如來境界通於淨穢而此段所講淨穢二土皆屬他受用身及化身所依之他受用土變化土而講如華藏及極樂淨土推其本源都是法性自受用土而其現相則通他受用變化土如極樂世界之上品上生即生他受用土其餘都是生變化土極樂世界本是佛之悲願增上力成然佛法性自受用土若菩薩見即為他受用土若二乘凡夫見即變化土由此佛土是通隨所見異今此分別淨穢有二穢土分別菩薩欲明淨穢二土差別之相故先白佛問淨穢土何事難得何事易得佛答菩薩諸穢土中八事易得二事難得言八事者外道者謂外道別有其道理道行道果自立教化率領教眾唱說己義以為唯一最勝之道如自在梵天等於我於法而起種種邪執虛妄安立此即見濁有苦眾生者謂諸凡夫耽著財一旦於此五欲感覺痛苦想求出離訪道尋師而又妄投外道為之迷亂顛倒愈生諸苦此即眾生濁種姓家世興衰差別者謂如貴族種姓或帝王家世當其隆盛之時歌台弦響吳姬楚燕一旦人去樓空花殘院寂滿目凄涼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者此穢土之種姓世家不能久住之明證亦屬眾生濁諸惡行者謂如殺盜等之粗相惡行皆由過去勢力所引或由現在環境所逼如現在之鬥爭殺伐雖為求生存所支配亦為過去惡業之報此為穢土中極明顯之形狀此屬煩惱濁數犯尸羅者尸羅即清淨義由諸眾生造業受果常時熱惱聖人視此而生悲愍遂定律儀以為防範消除熱惱令得清涼但諸眾生為境所驅雖有律儀不能持守由是不得清涼此在穢土常時易見亦屬煩惱濁惡趣者六道以言有四惡趣五趣以言有三惡趣此等皆為不善業招此亦穢土之明證亦屬眾生濁下乘者若三乘則大乘為上乘聲聞獨覺為下乘若五乘即人天為下乘在濁土中多下乘法下劣意樂者謂初發心菩薩有增上意樂有下劣意樂者下劣意樂者謂雖發心不能堅固易生退卻或退小乘或失信心如是菩薩所有善根非極廣大名為下劣穢土多有此類菩薩後二種通劫濁命濁以上八種皆穢土中易得

穢土中難得有二者增上意樂等者增上意樂菩薩或地前者或登地者如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即通初發心菩薩若由根本智親證真如已精修勝進行即地上菩薩如是增上意樂菩薩皆能勤修福慧資糧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如是菩薩少以穢土為遊集處故云難得增上意樂加行菩薩之所遊集難得如來出現於世者以穢土中眾生業重根性劣故少感如來出現於世此上就穢土中分別八事易得二事難得

淨土分別言難得與易得者若依佛法性自受用淨土二事皆不可得若他受用淨土即此中第七下乘第八下劣意樂難得經言八事難得者即通報土化土言如十六觀經中有九品生言之備詳然報化淨土中二事易得不同穢土於此淨穢二土若能明了若修菩薩行者必於穢土而度眾生然以智慧猶弱未能入穢土中行菩薩行可往生淨土先求得不退然後化生穢土以廣度眾生故於此穢土中仗佛增上力以往生淨土然此求生淨土與求人天福報不同求淨土最低已有出離三界苦之心若大乘之求生淨土純為要成能廣度眾生之菩薩能力如明藕益大師謂有二願往生極樂遍入地獄是為大乘之求生淨土義

甲二 名題時益

乙一 問立名題

爾時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於是解深密法門中此名何教我當云何奉持』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曰『善男子此名如來成所作事了義之教於此如來成所作事了義之教汝當奉持』

上來正宗已盡菩薩復問於此所說解深密教當以何名以名此教我當云何奉持此教言奉持者以一名總持一切法不散不失則易信解奉持佛告菩薩此名如來成所作事了義之教等者然了義對不了義有二說就所詮辨了義與不了義了即窮了即究竟義如佛在二乘中所說之義未盡窮了名不了義諸大乘經名了義教就能詮辨了義與不了義謂於所詮雖同一義而言詞有顯了與不顯了若就所詮窮了義說二乘名不了義大乘名了義以大乘皆究竟成佛所有言音皆清淨法界等流故若兼能詮顯了上說如此經能對一切甚深祕密之義皆分明顯說最極顯了由是此經名解深密了義教汝當奉行守持

乙二 說法時益

說是如來成所作事了義教時於大會中有七十五千菩薩摩訶薩皆得圓滿法身證覺

佛說是深密教時大會中諸大菩薩皆能明了佛果甚深密義眾有七十五千當機諸等覺菩薩皆得圓滿法身證覺是為本經說法時益

上來已將本品講盡此次講本品之宗旨已如上說法本故即佛果為諸法本教法皆從清淨法界所流出故故明佛果事業乃可深明諸法念佛故念佛必先知佛功德而後無論持名觀像觀心念佛才能真實念到佛之境界通達法身趨果故專趨向無上菩提果不以二乘人天境界為所趨向乃能真正發菩提心此須對佛果境真實了知由聞思修菩提資糧證圓滿果依是三義聽此經者應善讀誦思維隨順修學得成正信正行而趨佛果終亦可如此會菩薩而得法身圓滿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