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觀大綱
- 一 引論
- 二 五位百法之唯識觀
- 三 依真有幻全幻即真之唯識觀
- 四 悟妄求真真覺妄空之唯識觀
- 五 空雲一處夢醒一心之唯識觀
- 六 五重層次之唯識觀
一 引論
若修唯識觀,當與唯識各經論之彌勒等菩薩,天親等論師,所發信願相同,始能成就。故發心初首,須作方便:一者、歸命三寶,以決定信心。二者、普求二利,以發大願力。如成唯識論曰:『稽首唯識性,滿、分證覺者;為自利、利他,令法久住故』。
唯識性者,對唯識相言。能變之識,與所變之法,即唯識相;一真法界,平等真如,即唯識性也。於唯識性,唯佛能圓滿證覺故,名唯識性滿證覺者。諸菩薩亦能分證故,名唯識性分證覺者。所證唯識性、是性,能證性智、是相;統此無漏真實性相,謂之法及佛僧。佛能于法圓證圓說,僧能弘傳佛法,如實修證。故此三者,皆應歸依。稽首即傾身命歸投之,以決定信心也。謂歸命唯識性相之法佛僧,欲實將身心境界鎔歸於唯識無漏性相之海也。
發大願力者,誓證一切法唯識究竟真實性,是自利也。觀一切眾生同依一唯識性為體,普導含靈,胥成正覺,是利他也。證此覺性,解除煩惱,了卻生死,成就圓滿福德智慧,使佛法普行,佛種不斷,此通利自他也。是故乘大信心,發大願力,修者依此,即為因地法行;發心充實,自可無有蹇屯。
以上所言,憑自理觀之力。復有事緣,可相輔成:如讀誦大乘經論,凝心聖教,持念釋迦本師,彌勒菩薩,禮拜諸聖,以祈加持;並懺悔無始來一切業障,使修觀不起魔難。譬如築堤,既固址基,復肅眢眚,則可久遠。自因助緣,亦復如是。
言觀行者,即具二分:一、能觀智,二、所觀境。復攝此二為能證入門,以證入所證入法。故是一觀,具二能所。能觀智者,各宗皆同:天台、賢首、禪宗、淨土,莫不須依第六識心王相應之慧心,為其主體。餘如五遍行,及欲、勝解、念、定,與善法之信、精進等心,亦皆相應,以為助伴。
二 五位百法之唯識觀
所觀境者,在唯識觀乃通觀一切法皆唯是識。故法界一切諸法,皆所觀境。言一切法者,廣大悉備無不窮盡,世界微塵難喻其數,如此紛綸,何堪攝取!是故慈尊造瑜伽師地論、約為六百六十五法,無著大士依之作顯揚論、又約為百有六法,至于天親大士遂立百法,以此百法攝盡一切。百法者,初地菩薩之所證法。初地所證,皆百法門,如見百世界,供養百佛等等,皆以百數。二地則千,三地乃萬,以至大覺,數不可窮。是故修觀當明百法,熟悉各法,何者為性,何者為業,了然心中以成觀境。今舉大要,明其唯識。
百法者,略分有兩。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有為者,復別為二:一者實法,二者假法。實法有二,心與色是。假法有一,寄在心色分位假立,心不相應行是。心復有二:一者心王,二心所有。
心王者,正所言識。明了分別,為其體用,故謂之心,或名為識。二十論言:『心、意、識了,名之差別』。然此心王,唯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之八識。
心所有者,不能自有,隨心王有,與彼心王相應不離;心王是主,此為僕從。言相應者,非一非異,謂體雖二而事常一,同依一根、同緣一境。八識心王,於五十一心所有法中,各與其相應之心所有法而轉;與識相應,隨識而有,是故唯識。
次論色法,今言物質,在佛法義說有二性:一者變滅,二者窒礙。宇宙萬有,前六心王對境,皆可云色,是故六識名了別境。以言其數,五根、五塵、法所攝色,凡十有一。五根發識為不共增上緣,變現五塵為所緣緣。眼識所緣有見有對,耳等所緣有對無見,意識所緣無見無對。若散位獨頭,夢定中緣,皆法所攝色。以此諸色皆心所變,何以言之?心自體相為自證分,其作用相則有能所,能者見分,所者相分。相分變現,唯見所取,心自證知,故云唯識。
復次、假法心不相應行。行表行蘊,遮非無為及色、受、想、識蘊;心不相應,遮非心所有法。上言心所有,多是相應行,與此正相違異。心所有中,除卻受、想,皆行蘊攝。此中得等,雖在行蘊而與心不相應,故立此名。詳此一法,惟是心、色分際位置,對實法言,謂之假法。較其所屬,通局有殊:如命根者屬心分位,如異生性屬心所分位,若無想定等屬心心所分位,若時、數、生、滅等通為心、色分位。是故當知此諸假法,唯依心、色分位而立,無獨自體,故亦唯識。
無為者,無有生滅,不可變異,亦無作用,不能表示;列為六法。五隨相立,其一真如。此中虛空、非方分空,乃是觀智空無相境,唯心所變還自緣取,雖湛明照而非真如,乃識所變似真如相。真如性者,其所言法,無可言思,離一切相、不思議故,見無所得、不可立故,諸常如法、各遍顯故。此乃唯識之真實性,故是唯識。
一切法界無量諸法,皆此百法之所成立;觀此百法唯識,即遍觀一切法皆唯是識。上能觀智與所觀境,即為能證入於唯識法之觀門。而由此觀門所證入之唯識法,初則了然觀見法界一切諸法,皆唯識所變之相;次即離一切染唯識相,而證真唯識性;次由證真唯識性,而能如實照了諸行『猶如幻事等,雖有而非實』;由是證得圓滿清淨轉依,性相不二,身土一如,是為究竟唯識。
三 依真有幻全幻即真之唯識觀
包羅萬有,唯是一心;即此一心,融貫凡聖,而能任持一切法之種子,及有情、無情之根身、器界,故又名阿陀那識。此識非真非幻,全真全幻,為真幻之所依,通於佛位、眾生位者也。遍持諸法,唯一真心,故亦謂之一真法界。一者、絕對待,真者、無變異,為一切法根本依處,至佛果上之離垢清淨地,又名菴摩羅識,此識圓滿清淨離染污法,乃無漏智相應之真淨一心也。此真淨一心,在眾生位名如來藏,至如來地始能究竟證明顯現故,在眾生位含藏在眾生心中故。表此一心非虛妄故、曰真,無變異故、曰如,真如云者,的指此一心之性體。上言阿陀那識、菴摩羅識、一真法界等,雖同一體,隨相異名。惟此一心,通一切位,依真有幻,故曰一心生滅;全幻即真,故曰一心真如。欲觀一心真如、生滅之體用,今另列圖如下:
圖中大圓圈,即表示一心真如——本無形相限量可言,強作此形量表之耳。阿陀那識,為世出世間、有漏無漏諸法所依持,有發生一切法之別別功能,指此別別功能名一切種,為圈內所表之長曲線是。而此一切種,亦遍十法界一切位。由此一切種有根本無明發生,所謂『不覺心動,忽然念起』,如「乙」所表,是謂末那之根本法我癡見。其乙線裏面所表「丙」,即念念執阿賴耶見分為內自我。如「甲」線內部分即阿賴耶識之範圍,完全為末那所執之我愛執藏。此阿、末二識互依為根,末那依阿賴耶而起我見,阿賴耶依末那而成我愛執藏。同時阿賴耶又變起根身、器界、轉為異熟識,是為三細,此三細實無先後之別。概括言之,動、為末那、阿賴耶,能起、為一切種,所起、為異熟識。忽然一念乍動,無明相應,末那即執阿賴耶見分為我,念念不息,使阿賴耶識內種子皆成有漏,於是現起一切根身器界,此即依真有幻之義也。
從末那背方,依阿賴耶內種子而現起者,如圖「丁」所表,是為意識。意識方向與末那相反,末那向阿賴耶見分,意識向阿賴耶所變根身器界;蓋末那執內為自我,意識認外為各個我。且末那為意識不共增上緣之依托根,故意識亦必帶有俱生我執;然雖依末那為根,實從阿賴耶內之有漏意識種子所現起,如圖有直線由阿賴耶通發於意識是。
如圖「戊」所表為五根身,即正報身。而此根身雖經過意識而成,卻仍從阿賴耶色法種子而生,故此根身非浮塵根,乃清淨四大所成之五淨色根,為藏識安危與共攝為自體者。云何現此根身?因末那執我,欲有所見有所現故,正面由藏識變起根身器界,反面由根身器界發生意識,遂建立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末那能執之力,彷彿海中有一種鼓盪之力能起波浪,又如叩鐘有撞力而發聲,是故情器世間之生起,皆由末那潛動力而出發也。
如圖「己」所表為器世間,雖間接亦由末那之執染,而直接唯阿賴耶種子之所變及見分之所緣;乃為微細流行轉化之象,剎那剎那,生滅不停,不易覺察。吾人所見之山河大地,仍屬粗相耳。何則?以末那所執之藏識,變動不息,其所現之相亦變動不停故。凡屬根身、器界,皆是如此,而無一剎那之暫住者。
如圖「庚」所表為眼、耳、鼻、舌、身五識,從阿賴耶種子經過末那、意識而生。故前五識以阿賴耶為根本依,以末那為染淨依,以意識為分別依,五識各以淨色根為不共依,而淨色根又以浮塵根為寄托。前五識現於五塵時,即意識同現時,故意識遍分別於五識也。
如圖「辛」所表為五塵,五塵性境,即前六識自變之相分,但須依阿賴耶所現器界為本質。此本質即異熟識境,由業所感,前六識依之而變為相分。何謂性境?性者,實在之義。前六識現量所緣之相分,完全與阿賴耶所變之境相同,毫未改異,是謂性境。一剎那間,第六識起隨念、計度分別,則非性境矣。
如圖「壬」所表為獨頭意識所緣法塵境界。分別有三,謂散位、定中、夢中等是也。其率爾心緣現量境,離於隨念、計度分別,斯須即入獨頭意識,非復現量性境,而已為前五塵之落謝影子矣。遂由意識內依末那我執及藏識中名言習氣,變造為意識所現之法塵境。凡前塵種種之相,皆為阿賴耶種子所現;獨頭意識所緣,則為前塵影境。故獨頭意識所現之境,多為似帶質境,即吾人現前之境物是。
又意識能憶過去境界,即前塵影境經意識念度過而藏於阿賴耶識中者,忽然念起,或於夢中現起,皆是獨頭意識所現。除無想定外,四禪、八定,亦皆獨頭意識所緣之境。因不由異熟習氣所生,故不成業果關係。如夢中所現之境,全是虛妄,則甚易見也。若由異熟習氣所發生者,屬於先業,故有果報關係。比如放砲,彈乘砲力飛行空中,必至砲力衰竭方始落下,緣為他力之被動,不能自由而止也。異熟報亦同此道理。常人不知,誤為自然,不知實先業之感招也。又此意識法塵境界,亦可超出異熱範圍之外,而達於不可思議之境,以意識功用甚宏故也。
綜觀上圖,可以尋由真起幻,從幻反真之途徑。常人不明此理,執此根身、器界為實有,不知皆阿陀那識一心之幻現也。夫一念心起,無不依一真法界而有,無始無明念念不息,即是全法界盡在無明,是故一心之動,即萬法所由生。萬法之變,悉唯識之所現,故曰萬法唯識,而唯識之實性即是真如。能知此義,斯可以觀依真有幻、全幻即真之唯識也。
四 悟妄求真真覺妄空之唯識觀
上既說明依真有幻、全幻即真之理,此更進演悟妄求真,真覺妄空之義。所謂妄者何指?指第六意識所起之似帶質境,即吾人現前所謂之天地人物是也。原意識依末那為根,二執俱生,恆與前五根識托阿賴耶所現之根身、器界,變緣五塵,隨續分別,因綜合離開之結果,認為實有種種物體;乃執何者為長、短、方、圓,何者為紅、黃、黑、白,何者為我,何者為非我,重重錯妄,莫能窮詰!如此妄執,是謂遍計所執自性。此妄執境,在與前五識俱起之意識現量上,本無所有,實為意識重緣五塵之影,而自加以分別所成者也。故修唯識觀者,首當悟此現前妄執之境,皆是遍計所執自性。是為悟入之第一步。
今更可以夢喻之:吾人入夢時,或見花鳥人物,或感苦樂悲歡,當其時何嘗不聲色俱備,情懷真切;卻至南柯醒後,都杳無所得。究竟真耶?妄耶?推之現前所見事事物物,非不在在是實,一一逼真;如得無明豁破,慧目開朗,反觀現在之境,亦等如夢中所見,畢竟一無所得矣。是故對於現在之境,先應作如夢觀,以遣意識上遍計所執之我法,則根身器界,宛然唯識心變現之虛幻相而已。或謂夢境既空,夢心亦空,應云唯空,何謂唯識?不知夢中之心即醒時之心,境異夢醒,心貫醒夢,故醒後心中亦能了然夢中之境物,而欲求夢物於醒境,則必不可得也;是以夢境實空,夢心幻有。境空不離心有,心有元即真覺,境空心有,善成唯識。然則心可通幻,亦可通真,真妄之轉,統依一心。是為悟入唯識之第二步。
夫此所謂真覺,指現行意識之證智而言。意識完全不現行時,若所謂五無心位者,豈不心境俱空,如何得成唯識?是故當進觀意識所依之意根,及種子心。蓋意識依末那為根,從阿陀那種子識生,此之二識,恆時現行,意識等種子亦依存不斷。故雖至睡眠悶絕時,意識不起,知覺中斷,而醒後仍能繼續憶知前經事,不相乖謬。可知末那恆審思量,念念執阿賴耶為內自我,未嘗稍息;而阿賴耶受異熟、持種子,無始至今亦未嘗稍息。前六根塵識心,依藏識種為因,末那為緣,乃以繼續生起而不斷也。彼外道不知觀此,憑禪定力,強伏意識不使現行,待定力盡時,仍墮生死流轉!猶之睡眠悶絕,醒後仍復攀緣意境,不相離捨。此可以悟意識止伏,另有潛勢力存乎其根底,曰、末那阿賴耶,無始恆轉。此為悟入唯識之第三步。
無始以來,末那執本識見分為內自我體,而有俱生法執,是為根本無明。本識為末那所執故,變為我愛執藏之識,受前六識之熏,而藏守諸雜染法種,固執不失,枉受業繫。六識取塵造業,若明中張手現影而捉取其影,藏識受熏持種,若明滅猶固握其拳以為影在。蔽藏識不明者是為根本無明,根本無明一明,則阿賴耶轉成離垢清淨之庵摩羅識;此識能任持一切法而不為一切法之所蔽,鏡智相應,得大自在。是為唯識觀之究竟。
五 空雲一處夢醒一心之唯識觀
合上二觀以喻明之:
一 喻依真有幻全幻即真
謂依空有雲,全雲即空,雲之有非自有,依空有也。無雲之空,喻一真心。不起根識身器全如虛空,根識身器起如空中生雲,頓呈昏闇之相。然雲不從虛空生而從汽生,喻根識身器不從真如生,而從阿陀那識一切種生也。汽由波動而凝聚為雲,即本識由末那無明之動而現諸蘊、界焉。夫雲之為幻,原無實體,以比依他起性,幻不離真、如雲浮空,而無自體之可言也。然而雲起於空實不礙於空,以雲之在處,空未嘗不在故。且空大無邊,片雲何足為蔽,不過常人眼識低隘,一為雲所籠罩,即不能遍見澄空之相。假使有人立於雲表,則雲自浮闇,空自湛明,了無相涉矣。此喻識生諸法,不變真如,若妄執我法,隨業流轉,則不顯真如之性。設一旦覺悟,則幻自虛疏,真自常寂,亦了無相涉矣。就上義,可以廣大虛空、喻如來之法性身,以虛空明相、喻如來自受用身,以騰起霞雲,喻如來之他受用身及應化身。但雲有光彩,耀人心目,是為卿雲、瑞雲,非烏雲、濃雲耳。且佛應化之雲,若身若土,皆同幻現,諸佛證真、真可容幻,眾生在幻、幻亦含真。真幻不二、則真性即是幻性,空雲不二、則空處即是雲處;幻即同真,真即同幻,真幻相含,幻幻相含,所謂真俗不二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觀是也。
二 喻悟妄求真真覺妄空
謂悟夢求醒,醒覺夢空。如觀現醒之物,皆同夢境,則夢中之物,亦同醒境。夢不知夢,是為妄中執妄,醒定執醒,亦復未出妄中。醒境夢境,不離一心,是一心直貫世出世間,總持十法界而不可以區別者也。試以夢為喻:初地菩薩、知夢未離夢相,七地以上菩薩、夢醒未離醒相,從金剛後心至佛地、方能大覺,夢醒無礙。眾生在迷妄顛倒中,夢醒俱夢,諸佛隨緣而度眾生,醒夢俱醒。是同一心境,而凡聖互見,各不相侔也。
復次、以心為喻:夢中之心、凡夫心也,夢中知夢之心、菩薩心也,夢覺之心、佛心也;雖然三種心境,仍是一心所現。蓋夢中之境唯心所現,覺中之境亦唯心所現,是以夢中之心即覺時之心,眾生之心即佛之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心現起、即是心之全體,並非少分,所以佛能遍法界而度眾生,眾生亦以此心具造十法界,而終能悟入佛之知見也。
綜上二義,換言之、亦可云空雲一空,夢覺一覺,成為一真無障礙法界之唯識觀。又上節所講猶為漸次,此中所說方為圓融。何則?生佛不二、空雲一空,真妄俱泯、夢覺一覺,是為圓滿一心之唯識觀。
六 五重層次之唯識觀
上來反覆推闡唯識觀之理,不外於從妄而顯真、即真而空幻,以歸到真幻一心、一心真幻之實相。是實相雖一,而觀非無漸次。茲更依古德所擬之五重唯識觀,提出重宣此義。
一 遣虛存實唯識觀
云何遣虛存實?即遣遍計所執之虛妄,而存依他、圓成之實有也。前已云遍計所執,如認夢為實境,如執雲為固體,唯是虛妄;依他起性,如心現夢,如雲浮空,幻不離真而無自體。此云遣遍計執之虛,而存依他、圓成之實者,以雙觀真俗二諦,而專遣虛妄執耳。就俗諦說、依他起亦為實,就勝義說、圓成實方為實,對虛說實,是為空有相對之唯識觀。復次、二諦又為性相二門,相依性而常顯,性離相而常住。起信論云:『一心生滅門』即是依他起性,『一心真如門』即是圓成實性;二者皆不離乎一心,此唯識所以成立也。
二 捨濫留純唯識觀
一切諸法皆不離識,識分心、境,境別內、外。上云遣虛,僅遣去心外之虛妄執境,此云捨濫,乃將心內之相分境一並捨去,較為更進一層。然心外本無境,凡所緣皆心內相分,能緣皆是見分,悉統於百法之中。今就百法捨去十一色法,二十四不相應法,六變相所緣之無為法;所留者,為八識心王及五十一心所。留能緣心,捨所緣境,是為能所相對之唯識觀。
三 攝末歸本唯識觀
心心所法各分本末,本者、心之自體,末者、自體上所現之相分、見分。上雖已捨相分,猶存見分之用,此則攝彼相見二分歸就識心之體。心體云何?即自證分也。謂攝取識心上之相分、見分,而歸於自證分。以鞭辟入裏,較上二重更進一層也。是為體用相對之唯識觀。
四 隱劣顯勝唯識觀
心王心所勝劣懸殊,心王為勝、心所為劣,以心所原為心王之所管領也。就勝義說,顯主體之心王而隱屬性之心所,亦由博而約、從粗而精之理,以便作觀耳。至此又去五十一心所,僅存八識心王,是為王所相對之唯識觀。
五 遣相證性唯識觀
心王雖尊,有事有理:事者、差別之相用,必須遣之;理者、無差別之法性,必須證之。是為事理相對,事盡理顯,智無所得,入真唯識之唯識觀。
上五重唯識觀,總核其理性可約為三義:一、周遍計度為唯識之虛妄法,屬妄執性,是應遣離者。二、依托他緣為唯識之世俗法,屬緣起性,是應轉淨者。三、圓滿真實為唯識之勝義法,屬真勝性,是應開顯者。就此三義,更可約留二法:一、世俗,二、勝義。而二法又各有四義,謂「虛妄」、「道理」、「證得」、「真實」是也。以此二法互融四義,第一重、為虛妄世俗,第二重、為道理世俗兼攝虛妄勝義,第三重、為證得世俗兼攝道理勝義,第四重、為真實世俗兼攝證得勝義,第五重、為真實勝義。所云「虛妄」、是應離捨。「道理」、是當了悟通達。「證得」、是有修行,有成功者。「真實」、是無對待,無變易者。隨何一法,無不如是,諸法本性,是唯識性。循此觀想,夫亦可以悟唯識而證真如矣。
【經文資訊】《太虛大師全書》第 X09 冊 No. TX09n0006 第六編 法相唯識學(第16卷-第49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太虛大師全書》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