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八
[2](一二六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A1]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白佛言:「世尊!比丘!比丘度駛流耶?」
佛言:「如是,天子!」
天子復問:「無所攀緣,亦無所住,度駛流耶?」
佛言:「如是,天子!」
天子復問:「無所攀緣,亦無所住而度駛流,其義云何?」
佛[3]言:「天子!我如是如是抱,如是如是直進,則不為水之所㵱。如是如是不抱。如是如是不直進,則為水所㵱。如是,天子!名為無所攀緣,亦無所住而度駛流。」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4](一二六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白佛言:「比丘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耶?」
佛告天子:「我悉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天子白佛:「比丘云何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
佛告天子:「愛喜滅盡,我心解脫;心解脫已,故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5](一二六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7](一二七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時,有拘迦尼,是光明天女,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山谷。
時,拘迦尼天女而說偈言:
佛告天女:「如是,如是。
時,[1]拘迦那娑天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於僧中,敷尼師[2]壇,於大眾前坐,告諸比丘:「昨日夜後,有[3]拘迦那天女,容色[4]絕妙,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我即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
「說是語時,拘迦尼天女聞我所說,歡喜隨喜,稽首我足,即沒不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5](一二七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爾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四句法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四句[6]法經。」
爾時,尊者阿難即說偈言:
「諸比丘!是名四句法經。」
爾時,有一異婆羅門,去尊者阿難不遠,為諸年少婆羅門受誦經。時,彼婆羅門作是念:「若沙門阿難所說偈,於我所說經,便是非人所說。」
時,彼婆羅門即往詣佛所,與世尊[7]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沙門阿難所說偈言:
「如[8]是等所說,則是非人語,非為人語。」
佛告婆羅門:「如是,如是,婆羅門!是非人語,非為人語也。時,有拘迦尼天女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我時答言:『如是,如是,如天女所言:
「是故,婆羅門!當知此所說偈,是非人所說,非是人所說也。」
佛說此經已,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足而去。
(一二七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時,有拘迦那娑天女,是光明天女,起大電光熾然,歸佛、歸法、歸比丘僧,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告天女言:「如是,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爾時,拘迦那娑天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僧中,敷尼師壇,於大眾前坐,告諸比丘:「於昨[10]後夜,拘迦那娑天女,光明之天女,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我時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1](一二七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時,有[12]拘迦那娑天女,[13]光明之天女,放電光明,炎照熾然,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佛告天女:「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時,拘迦那娑天女聞佛所說,歡喜稽首,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於僧前,於大眾中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後夜時,拘迦那娑天女來詣我所,恭敬作禮,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我時答言:『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時,彼天女聞我所說,歡喜隨喜,稽首我足,即沒不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一二七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時,有拘迦那娑天女、朱[3]盧陀天女,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一切獼猴池側。
時,朱盧陀天女說偈白佛:
拘[4]迦娑天女復說偈言:
佛告天女:「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時,彼天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僧中,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後夜時,有二天女,容色絕妙,來詣我所,為我作禮,退坐一面。朱盧陀天女而說偈言:
「拘迦[5]那天女復說偈言:
「我時答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6](一二七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8](一二七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3](一二七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告天子言:「汝今有所嫌責耶?」
天子白佛:「悔過,世尊!悔過,善逝!」
爾時,世尊熙怡微笑。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7](一二七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8]瞿迦梨比丘,是提婆達多伴黨,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瞿迦梨比丘:「瞿迦[9]梨!汝何故於舍利弗、目揵連清淨梵行所,起不清淨心?長夜當得不饒益苦。」
瞿迦梨比丘白佛言:「世尊!我今信世尊語,所說無異,但舍利弗、大目揵連心有惡欲。」如是第二、第三說,瞿迦梨比丘——提婆達多伴黨於世尊所再三說中,違反不受,從座起去。[10]去已,其身周遍生諸[11]疱瘡,皆如栗,漸漸增長,皆如桃李。
時,瞿迦梨比丘患苦痛,口說是言:「極燒!極燒!」膿血流出,身壞命終,生大[12]鉢曇摩地獄。
時,有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一天子白佛言:「瞿迦梨比丘——提婆達多伴黨今已命終。」[13]時,第二天子作是言:「諸尊當知,瞿迦梨比丘命終墮地獄中。」第三天子即說偈言:
彼三天子說是偈已,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來入僧中,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後夜時,有三天子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第一天子語我言:『世尊!瞿迦梨比丘——提婆達多伴黨今已命終。』第二天子語餘天[14]子言:『瞿迦梨比丘命終墮地獄中。』第三天子即說偈言:
「說是偈已,即沒不現。諸比丘!汝等欲聞生[15]阿浮陀地獄眾生其壽齊限不?」
諸比丘白佛:「今正是時,唯願世尊為諸大眾說阿浮陀地獄眾生壽命齊限。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譬如拘薩羅國,四[16]斗為一阿羅,四阿羅為一獨籠那,十六獨籠那為一闍摩那,十六闍摩那為一摩尼,二十摩尼為一佉梨,二十佉梨為一倉,滿中芥子。若使有人百年[17]百年取一芥子。如是乃至滿倉芥子都盡,阿浮陀地獄眾生壽命猶故不盡。如是二十阿浮陀地獄眾生壽等一[18]尼羅浮陀地獄眾生壽,二十尼羅浮陀地獄眾生壽等一[1]阿吒吒地獄眾生壽,二十阿吒吒地獄眾生壽等一[2]阿波波地獄眾生壽,二十阿波波地獄眾生壽等一[3]阿休休地獄眾生壽,二十阿休休地獄眾生壽等一[4]優鉢羅地獄眾生壽,二十優鉢羅地獄眾生壽等一鉢曇摩地獄眾生壽,二十鉢曇摩地獄眾生壽等一摩訶鉢曇摩地獄眾生壽。
「比丘!彼瞿迦梨比丘命終墮摩訶鉢曇摩地獄中,以彼於尊者舍利弗、大目揵連比丘生惡心、誹謗故。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於[5]彼燒燋[6]炷所,尚不欲毀壞,況毀壞有識眾生?』」佛告諸比丘:「當如是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7](一二七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20](一二八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23](一二八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1](一二八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4](一二八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9](一二八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拘薩羅國有彈琴人,名曰麁牛,於拘薩羅國人間遊行,止息野中。時,有六廣大天宮天女,來至[10]憍薩羅國麁牛彈琴人所,語麁牛彈琴人言:『阿舅!阿舅!為我彈琴,我當歌舞。』麁牛彈琴者言:『如是,姊妹!我當為汝彈琴,汝當語我汝是何人?何由生此?』天女答言:『阿舅!且彈琴,我當歌舞,於歌頌中,自說所以生此因緣。』彼拘薩羅國麁牛彈琴人即便彈琴,彼六天女即便歌舞。
「第一天女說偈歌言:
「第二天女復說偈言:
「第三天女復說偈言:
「第四天女復說偈言:
「第五天女復說偈言:
「第六天女復說偈言:
「爾時,拘薩羅國麁牛彈琴人而說偈言:
「說是語已,[5]此諸天女即沒不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6](一二八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7](一二八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9](一二八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10]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12](一二八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4](一二八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金婆羅山金婆羅鬼神住處石室中。
爾時,世尊金[5]鎗刺足,未經幾時,起身苦痛;能得捨心,正智正念,堪忍自安,無退減想。
彼有山神天子八人,作是念:「今日世尊住王舍城金婆羅山金婆羅鬼神住處石室中,金鎗[6]刺足,起身苦痛而能捨心,正念正智,堪忍自安,無所退減,我等當往面前讚嘆。」作是念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第一天神說偈嘆言:
第二天子復讚嘆言:
第三天子復讚嘆言:
第四天子復讚嘆言:「若有於沙門瞿曇士夫分陀利所說違反嫌責,當知斯等長夜當得不饒益苦,唯除不知真實者。」
第五天子復說偈言:
第六天子復說偈言:
第七天子復說偈言:
第八天子復說偈言:
時,彼山神天子八人各各讚嘆已,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9](一二九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10](一二九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1](一二九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注
[0348002] S. 1. 1. 1. Ogha.,[No. 100(180)] [0348003] 言【大】,告【宋】【元】【明】 [0348004] S. 1. 1. 2. Nimokkha.,[No. 100.(179)] [0348005] S. 2. 2. 5. Candana.,[No. 100(178)] [0348006] 染【大】,時【宋】【元】【明】 [0348007] [No. 100(269)] [0349001] 拘迦那娑【大】,拘迦尼【宋】【元】【明】 [0349002] 壇【大】*,檀【聖】* [0349003] 拘迦那【大】,拘迦尼【宋】【元】【明】 [0349004] 絕妙【大】,妙絕【宋】【元】【明】 [0349005] [No. 100(270)] [0349006] 法經【大】,經法【宋】【元】【明】【聖】 [0349007] 面【大】,而【宋】【元】【明】 [0349008] 是【大】,我【聖】 [0349009] 空【大】*,偽【聖】* [0349010] 後【大】,〔-〕【宋】【元】【明】 [0349011] S. 1. 4. 10. Pajjunnadhītā.,[No. 100(271)] [0349012] 拘迦那娑 Kokanadā. [0349013] 光明之天女 Pajjunnassa dhītā. [0350001] 偽【大】*,空【明】* [0350002] S. 1. 4. 9. Pajjunna-dhītā.,[No. 100(272)] [0350003] 盧【大】*,[序-予+虐]【宋】,廬【元】【明】*【聖】* [0350004] 迦【大】,迦那【宋】【元】【明】 [0350005] 那【大】,那娑【宋】【元】【明】【聖】 [0350006] S. 1. 3. 2. Phussatī.,[No. 100(273)] [0350007] 有【大】,不【宋】【元】【明】 [0350008] S. 2. 3. 2. Khema.,[No. 100(274)] [0351001] 知【大】,智【聖】 [0351002] 泣【大】,哭【宋】【元】【明】 [0351003] S. 1. 4. 5. Ujjhānasaññino.,[No. 100(275)] [0351004] 行【大】,可【宋】【元】【明】 [0351005] 非【大】,非名為不善業【元】【明】 [0351006] 抱【大】,於【聖】 [0351007] Sn. III. 10. Kokāliya.,[No. 100(276)] [0351008] 瞿迦梨 Kokāliya. [0351009] 梨【大】,梨比丘【聖】 [0351010] 去【大】,起去【聖】 [0351011] 疱【大】,皰【宋】【元】【明】 [0351012] 鉢曇摩地獄 Padumaniraya. [0351013] 時【大】,〔-〕【宋】【元】【明】 [0351014] 子【大】,〔-〕【聖】 [0351015] 阿浮陀 Abbuda. [0351016] 斗【大】,升【聖】 [0351017] 百年【大】,〔-〕【聖】 [0351018] 尼羅浮陀 Nirabbuda. [0352001] 阿吒吒 Aṭaṭa. [0352002] 阿波波 Ababa. [0352003] 阿休休 Ahaha. [0352004] 優鉢羅 Uppalaka. [0352005] 彼【大】,被【宋】【元】【聖】 [0352006] 炷【大】,柱【宋】【元】【明】 [0352007] Sn. I. 6. Parābhava.,[No. 100(277)] [0352008] 秤【大】,穪【聖】 [0352009] 門【大】,處【聖】 [0352010] 隨【大】*,墮【聖】* [0352011] 為家者【大】,家為著【宋】 [0352012] 姤【大】,妬【宋】【元】【明】 [0352013] 小【大】,出【宋】,少【元】【明】【聖】 [0352014] 心【大】,家【元】【明】【聖】 [0352015] 及【大】,隨【聖】 [0352016] 搥【大】,椎【宋】【元】【明】 [0352017] 打【大】,朾【聖】 [0352018] 呰【大】,訾【明】 [0352019] 嶮【大】,險【聖】 [0352020] [No. 100(278)] [0352021] 而屈【大】,隨【宋】【元】【明】 [0352022] 而【大】,〔-〕【宋】【元】【明】 [0352023] S. 1. 3. 4. Manonivāraṇā.,[No. 100(279)] [0353001] [No. 100(280)] [0353002] 德【大】*,得【明】* [0353003] 恩惠【大】,意慧【宋】,息惡【元】【明】【聖】 [0353004] D. 31. Siṅgālaka.,[No. 100.(281)] [0353005] 興【大】,蕃【元】【明】【聖】 [0353006] 敏【大】,敦【明異】 [0353007] 修【大】,循【宋】【元】【明】【明異】 [0353008] 摽【大】,𢷋【聖】 [0353009] Jā. 243. Guttila.,[No. 100.(282)] [0353010] 憍【大】,拘【聖】 [0353011] 空【大】*,虗【元】【明】【聖】* [0353012] 惠施【大】,施惠【聖】 [0353013] 天【大】,大【元】 [0353014] 懈【大】,解【明】 [0354001] 嫜姑【大】,章嫗【聖】 [0354002] 澁【大】,惚【聖】 [0354003] 跡【大】,路【宋】【元】【明】【聖】 [0354004] 天【大】,宮【聖】 [0354005] 此【大】,時【宋】【元】【明】 [0354006] S. 1. 8. 1. Chetvā.,[No. 100.(283)] [0354007] S. 1. 4. 4. Na. santi and 6. Saddhā.,[No. 100.(284)] [0354008] 相【大】,想【聖】 [0354009] S. 1. 4. 1. Sabbhi.,[No. 100.(285)] [0354010] 住【大】,在【元】【明】 [0354011] 名【大】,各【宋】【元】【明】【聖】 [0354012] S. 1. 4. 2. Macchari.,[No. 100.(286)] [0354013] 惜【大】,悋【宋】【元】【明】 [0355001] 死【大】,無【宋】【元】【明】 [0355002] 耶【大】,邪【宋】【元】【明】,百千耶盛會 Sataṃ sahassānaṃ sahassayāginaṃ [0355003] 往【大】,住【宋】【元】【明】 [0355004] S. 1. 4. 8. Sakalika.,[No. 100.(287)] [0355005] 鎗【大】*,槍【宋】*【元】*【明】*【聖】* [0355006] 刺【大】,剌【宋】【元】 [0355007] (無空間)以下及第三天子讚嘆言【聖】 [0355008] 捍【大】,悍【明】 [0355009] [No. 100.(288)] [0355010] [No. 100.(289)] [0355011] 火不【大】,不能【元】【明】 [0355012] 大【大】*,天【元】【明】* [0355013] 所不【大】,不能【元】【明】 [0356001] [No. 100.(290)] [0356002] [No. 100.(292)] [0356003] 是【大】,爾【明】 [0356004] 〔-〕【大】,光明皇后願文【聖】【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 冊 No. 99 雜阿含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張文明大德二校,佛教經典系列提供/妙雲蘭若校對,北美某大德提供,法雨道場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