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十七
雜因誦第三[5]品之五[6](四五六)
[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8]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有滅界。」
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稽首禮足,合掌白佛言:「世尊!彼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滅界。如此諸界,何因緣可知?」
佛告比丘:「彼光界者,緣闇故可知,淨界緣不淨故可知,無量空入處界者,緣色故可知,無量識入處界者,緣[9]內故可知,無所有入處界者,緣所有可知,非想非非想入處界者,緣有第一故可知,滅界者,緣有身可知。」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彼光界,乃至滅界,以何正受而得?」
佛告比丘:「彼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此諸界於自行正受而得,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於第一[10]有正受而得,滅界者,於有身滅正受而得。」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四五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
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覺,於講堂[2]陰中敷座,於大眾前坐,說優檀那句,告諸比丘:「緣界故生說,非不界,緣界故生見,非不界,緣界故生想,非不界。緣[A1]下界,我說生下說、下見、下想、下思、下欲、下願、下士夫、下所作、下施設、下建立、下部分、下顯示、下受生。如是中。如是勝界,緣勝界,我說彼生勝說、勝見、勝想、勝思、勝願、勝士夫、勝所作、勝施設、勝建立、勝部分、勝顯示、勝受生[3]勝。」
時,有婆迦利比丘在佛後執扇扇佛,白佛言:「世尊!若於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見,彼見亦緣界而生耶?」
佛告比丘:「於三藐三佛陀起非三藐三佛陀見,亦緣界而生,非不界。所以者何?凡夫界者,是無明界,如我先說,緣下界生下說、下見,乃至下受生,中勝界生勝說、勝見,乃至勝受生。」
佛說[4]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5](四五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因生欲想,非無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無因。
「云何因生欲想?謂緣欲界也。緣欲界故,生欲想、欲欲、欲覺、欲熱、欲求。愚癡凡夫起欲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如是邪因緣故,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欲想。
「云何因緣生恚想、害想?謂害界也。緣害界,生害想、害欲、害覺、害熱、害求,愚癡凡夫起害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起三處邪因緣已,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害想。
「諸比丘!若諸沙門、婆羅門如是安於生,生危嶮想,不求捨離,不覺、不吐,彼則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譬如城邑聚落不遠有曠野,大火卒起,彼無有力能滅火者,當知彼諸野中眾生悉被火害。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危嶮想,身壞命終,生惡趣中。
「諸比丘!有因生出要想,非無因。云何[6]有因生出要想?謂出要界,緣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覺、出要熱、出要求,謂彼慧者出要求時,眾生三處生正,謂身、口、心,彼如是生正因緣已,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是名因緣生出要想。
「云何因緣生不恚、不害想?謂不害界也,不害界因緣生不害想、不害欲、不害覺、不害熱、不害求,彼慧者不害求時,眾生三處正,謂身、口、心。彼正因緣生已,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是名因緣生不害想。
「若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不害想,不捨離、不覺、不吐,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譬如城邑聚落邊有曠野,大火卒起,有人堪能手足滅火,當知彼諸眾生依草木者,悉不被害。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正想,不捨、不覺、不吐,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7](四五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慰勞已,於一面住,白佛言:「眾生非自作、非他作?」
佛告婆羅門:「如是論者,我不與相見,汝今自來,而言我[8]非自作、非他作?」
婆羅門言:「云何?瞿曇!眾[9]生為自作、為他作耶?」
佛告婆羅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云何?有眾生方便界,令諸眾生知作方便耶?」
婆羅門言:「瞿曇!有眾生方便界,令諸眾生知作方便也。」
佛告婆羅門:「若有方便界,令諸眾生知有方便者,是則眾生自作、是則他作。婆羅門!於意云何?有眾生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令彼眾生知有造作耶?」
婆羅門白佛:「有眾生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諸眾生知有造作。」
佛告婆羅門:「若彼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諸眾生知有造作者,是則眾生自作、是則他作。」
婆羅門白佛:「有眾生自作、有他作,瞿曇!世間多事,今當請辭。」
佛告婆羅門:「世間多事,宜知是時。」
時,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10](四六〇)
如是我聞:
爾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所,禮尊者阿難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所說種種界。云何為種種界?」
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眼界異、色界異喜處,二因緣生識,三事和合生觸,又喜觸因緣生樂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復次,長者!有異眼界、異色界憂處,二因緣生識,三事和合生苦觸,彼苦觸因緣生苦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
「復次,長者!異眼界、異色界捨處,二因緣生識,三事和合生不苦不樂觸,不苦不樂觸因緣生不苦不樂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
爾時,瞿師羅長者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禮足而去。
(四六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足,於一面坐。白尊者阿難:「所說種種界。云何為種種界?」
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有三界。云何三?謂欲界、色界、無色界。」
爾時,尊者阿難即說偈言:
尊者阿難說是經已,瞿師羅長者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四六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所說種種界。云何名為種種界?」
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有三界,色界、無色界、滅界,是名三界。」即說偈言:
尊者阿難說是經已,瞿師羅長者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四六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所說種種界。云何為種種界?」
尊者阿難答瞿師羅長者:「謂三[1]種出界。云何三?謂從欲界出至色界,色界出至無色界、一切諸行一切思想滅界,是名三出界。」即說偈言:
尊者阿難說是經已,瞿師羅長者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四六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詣已,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問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
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
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云何斷界?乃至滅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
時,尊者阿難聞上座所說,歡喜隨喜,往詣五百比丘所,恭敬問訊,退坐一面,白五百比丘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時,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時,五百比丘答尊者阿難:「當以二法專精思惟,乃至滅界,如上座所說。」
時,尊者阿難聞五百比丘所說,歡喜隨喜,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佛告阿難:「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二法專精思惟,乃至滅界,如五百比丘所說。」
時,尊者阿難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我今詣上座名上座者,問如此義,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說,我復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義、此句、此味而問,彼五百比丘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說。是故當知,師及弟子一切同法、同義、同句、同味。」
佛告阿難:「汝知彼上座為何如比丘?」
阿難白佛:「不知。世尊!」
佛告阿難:「上座者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正智心善解脫,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四六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3]羅睺羅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告羅睺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羅睺羅!若比丘於所有地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亦復如是。
「羅睺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於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羅睺羅!若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是名斷愛縛諸結、斷諸愛,[1]正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四六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此三受何因、何集、何生、何[3]轉?謂此三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彼彼觸因、彼彼受生,若彼彼觸滅,彼彼受亦滅、止、清涼、沒。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四六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想。若彼比丘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滅想者,是名正見。」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5](四六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6]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於樂受,為斷樂受貪使故,於我所修梵行;斷苦受瞋恚使故,於我所修梵行;斷不苦不樂受癡使故,於我所修梵行。
「羅睺羅!若比丘樂受貪使已斷、已知,苦受恚使已斷、已知,不苦不樂受癡使已斷、已知者,是名比丘斷除愛欲縛、去諸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7](四六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大海深嶮者,此世間愚夫所說深嶮,非賢聖法、律所說深嶮。世間所說者,是大水積聚數耳,若從身生諸受,眾苦逼迫,或惱、或死,是名大海極深嶮處。愚癡無聞凡夫於此身生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長淪沒[8]溺,無止息處。多聞聖弟子於身生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不生憂悲、啼哭號呼、心生狂亂,不淪生死,得止息處。」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9](四七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生[1]苦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聖弟子亦生苦樂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凡夫、聖人有何差別?」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苦痛逼迫,乃至奪命,憂愁啼哭,稱怨號呼。」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增諸苦痛,乃至奪命,愁憂稱怨,啼哭號呼,心生狂亂,當於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愚癡無聞凡夫亦復如是。增長二受,身受、心受,極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於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為貪使所使;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生瞋恚故,為恚使所使。於此二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為癡使所使。為樂受所繫終不離,苦受所繫終不離,不苦不樂受所繫終不離。云何繫?謂為貪、恚、癡所繫,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繫。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A2]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為樂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貪使不使。於苦觸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於彼二使,集、滅、[A3]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於彼樂受解脫不繫,苦受、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繫。於何不繫?謂貪、恚、癡不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繫。」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四七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空中狂風卒起,從四方來,有塵土風、無塵土風、毘濕波風、鞞嵐婆風、薄風、厚風,乃至風輪起風。身中受風亦復如是,種種受起——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受、苦貪受、不苦不樂貪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樂不苦出要受。」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四七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客舍種種人住,若[A4]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野人獵師、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於中住。此身亦復如是,種種受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著受、苦貪著受、不苦不樂貪著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苦不樂出要受。」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四七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異比丘獨一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是比丘作是念已,從禪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四七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復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作是念已,從禪起,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念言:『如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4]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阿難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諸受漸次寂滅故說?」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5]想止息,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阿難白佛:「世尊!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復有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如是止息,於餘止息無過上者。」
阿難白佛:「何等為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6](四七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毘婆尸如來未成佛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如是觀,觀察諸受。云何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離?如是觀察,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觸集是受集,觸滅是受滅。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若受因緣生樂喜,是名受味,若受無常變易法,是名受患。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佛說[7]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毘婆尸佛,如是式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及我釋迦文佛,未成佛時思惟觀察諸受,亦復如是。
[8](四七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有異比丘獨一靜處禪思。如是觀察諸受。云何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離?
時,彼比丘從禪覺已,詣世尊所,稽首[9]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觀察諸受。云何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離?」
佛告比丘:「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觸集是受集,觸滅是受滅。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若受因緣生樂[10]喜,是名受味,若受無常變易法,是名受患。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七)
如異比丘問經,尊者阿難所問經亦如是。
[1](四七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
諸比丘白佛[2]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3]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佛告比丘:「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觸集是受集、觸滅是受滅。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若受因緣生[4]樂喜,是名受味;若受無常變易,是名受患;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佛說[5]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我於諸受不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我於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得解脫、出離、脫諸顛倒,亦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我於諸受、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故,於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為脫、為出、為脫諸顛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6](四八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諸受不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者;非沙門、非婆羅門,不同沙門、不同婆羅門,非沙門義、非婆羅門義,[7]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若沙門、婆羅門於諸受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者,彼是沙門之沙門、婆羅門之婆羅門,同沙門、同婆羅門,沙門義、婆羅門義,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沙門、非沙門,如是沙門數、非沙門數亦如是。
(四八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壹奢能伽羅國壹奢能伽羅林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於此中半月坐禪。諸比丘!勿復遊行,唯除乞食及布薩,即便坐禪,不復遊行,唯除乞食及布薩。」
爾時,世尊半月過已,敷坐具,於眾前坐,告諸比丘:「我以初成佛時所思惟[8]禪法少許禪分,於今半月,思[9]惟作是念:『諸有眾生,生受皆有因緣,非無因緣。云何因緣?欲是因緣、覺是因緣、觸是因緣。』
「諸比丘!於欲不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彼欲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彼欲寂滅、覺寂滅、觸不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彼欲寂滅、覺寂滅、觸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彼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邪見因緣故,眾生生受,邪見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脫、邪智因緣故,眾生生受,邪智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正見因緣故,眾生生受,正見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因緣故,眾生生受,正智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若彼欲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證者證生,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彼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是名不寂滅因[10]緣,眾生生受,寂滅因緣,眾生生受。
「若沙門、婆羅門如是緣緣、緣緣集、緣緣滅、緣緣集道跡、緣緣滅道跡不如實知者,彼非沙門之沙門、非婆羅門之婆羅門,不同沙門之沙門、不同婆羅門之婆羅門,非沙門義、非婆羅門義,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若沙門、婆羅門於此緣緣、緣緣集、緣緣滅、緣緣集道跡、緣緣滅道跡如實知者,當知是沙門之沙門、婆羅門之婆羅門,同沙門、同婆羅門,以沙門義、婆羅門義,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1](四八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夏安居時。
爾時,給孤獨長者來詣佛所,稽首禮足,却坐一面,佛為說法,示、教、照、喜,說種種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唯願世尊與諸大眾受我三月請衣被、飲食、應病湯藥。」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
時,給孤獨長者知佛默然受請已,從座起去,還歸自家,過三月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佛告給孤獨長者:「善哉!長者!三月供養衣被、飲食、應病湯藥。汝以莊嚴淨治上道,於未來世當獲安樂果報,然汝今莫得默然樂受此法,汝當精[1]勤,時時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
時,給孤獨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爾時,尊者舍利弗於眾中坐,知給孤獨長者去已,白佛言:「奇哉!世尊!善為給孤獨長者說法,善勸勵給孤獨長者,言:『汝已三月具足供養如來大眾[2]中,淨治上道,於未來世,當受樂報;汝莫默然樂著此福,汝當時時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世尊!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云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若聖弟子修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遠離五法,修滿五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四八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食念者、有無食念者、有無食無食念者;有食樂者、無食樂者、有無食無食樂者;有食捨者、有無食捨者、有無食無食捨者;有食解脫者、有無食解脫者、有無食無食解脫者。
「云何食念?謂五欲因緣生念。云何無食念?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云何無食無食念?謂比丘有覺有觀息,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
「云何有食樂?謂五欲因緣生樂、生喜,是名有食樂。云何無食樂?謂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是名無食樂。云何無食無食樂?謂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是名無食無食樂。
「云何有食捨?謂五欲因緣生捨,是名有食捨。云何無食捨?謂彼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第三禪具足住,是名無食捨。云何無食無食捨?謂比丘離苦息樂,憂喜先已離,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捨。
「云何有食解脫?謂色俱行。云何無食解脫?謂無色俱行。云何無食無食解脫?謂彼比丘貪欲不染、解脫,瞋恚、愚癡心不染、解脫,是名無食無食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四八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5]跋陀羅比丘及尊者阿難俱住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往詣尊者跋陀羅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住。時,尊者阿難問尊者跋陀羅比丘言:「云何名為見第一?云何聞第一?云何樂第一?云何想第一?云何有第一?」
尊者跋陀羅語尊者阿難言:「有梵天自在造作、化如意,為世之父,若見彼梵天者,名曰見第一。
「阿難!有眾生離生喜樂,處處潤澤,處處敷悅,舉身充滿,無不滿處。所謂離生喜樂,彼從三昧起,舉聲唱說,遍告大眾:『極寂靜者,離生喜樂,極樂者,離生喜樂。』諸有聞彼聲者,是名聞第一。
「復次,阿難!有眾生於此身離喜之樂潤澤,處處潤澤,敷悅充滿,舉身充滿,無不滿處,所謂離喜之樂,是名樂第一。
「云何想第一?阿難!有眾生度一切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入處具足住,若起彼想者,是名想第一。
「云何有第一?復次,阿難!有眾生度一切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住,若起彼有者,是名有第一。」
尊者阿難語尊者跋陀羅比丘言:「多有人作如是見、如是說,汝亦同彼,有何差別?我[6]作方便問汝,汝當諦聽,當為汝說。如其所觀,次第盡諸漏,是為見第一。如其所[A5]聞,次第盡諸漏,是名聞第一。如所生樂,次第盡諸漏者,是名樂第一。如其所想,次第盡諸漏者,是名想第一。如實觀察,次第盡諸漏,是名有第一。」
時,二正士共論說已,從座起去。
[7](四八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8]瓶沙王詣尊者[9]優陀夷所,稽首作禮,退坐一面。時,[10]瓶沙王白尊者優陀夷言:「云何世尊所說諸受?」
優陀夷言:「大王!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瓶沙王白尊者優陀夷:「莫作是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11]正應有二受——樂受、苦受。若不苦不樂受,是則寂滅。」如是三說,優陀夷不能為王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俱[1]共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時,尊者優陀夷以先所說,廣白世尊:「我亦不能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今[2]故共來具問世尊如是之義,定有幾受?」
佛告優陀夷:「我有時說一受,或時說二受,或說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時說無量受。
「云何我說一受?如說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我說一受。云何說二受?說身受、心受,是名二受。云何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云何四受?謂欲界繫受、色界繫受、無色界繫受,及不繫受。云何說五受?謂樂根、喜根、苦根、憂根、捨根,是名說五受。云何說六受?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云何說十八受?謂隨六喜行、隨六憂行、隨六捨行受,是名說十八受。云何三十六受,依六貪著喜、依六離貪著喜、依六貪著憂、依六離貪著憂、依六貪著捨、依六離貪著捨,是名說三十六受。云何說百八受?謂三十六受,過去三十六、未來三十六、現在三十六,是名說百八受。云何說無量受?如說此受彼受等,[3]比如是無量名說,是名說無量受。
「優陀夷!我如是種種說受如實義,世間不解,故而共諍論,共相違反,終竟不得我法、律中真實之[4]義以自止息。優陀夷!若於我此所說種種受義,如實解知者,不起諍論、共相違反,起、未起諍能以法、律止令休息。
「然,優陀夷!有二受,欲受、離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緣生受,是名欲受。云何離欲受?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離欲受。
「若有說言[5]眾生依此初禪,唯是為樂非餘者,此則不然。所以者何?更有勝樂過於此故,何者是?謂比丘離有覺有觀,內淨,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勝樂。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入處,轉轉勝說。
「若有說言:『唯有此處,乃至非想非非想極樂非餘。』亦復不然。所以者何?更有勝樂過於此故,何者是?謂比丘度一切非想非非想入處,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是名勝樂過於彼者。
「若有異學出家作是說言:『沙門釋種子唯說想受滅,名為至樂。』此所不[6]應。所以者何?應當語言:『此非世尊所說受樂數,世尊說受樂數者,如說。』
「優陀夷!有四種樂。何等為四?謂離欲樂、遠離樂、寂滅樂、菩提樂。」
佛說此經已,尊者優陀夷及瓶沙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一法,生正厭離、不樂、背捨,得盡諸漏,所謂一切眾生由食而存。復有二法,名及色。復有三法,謂三受。復有四法,謂四食。復有五法,謂五受陰。復有六法,謂六內外入處。復有七法,謂七識住。復有八法,謂世八法。復有九法,謂九眾生居。復有十法,謂十業跡。於此十法,生厭、不樂、背捨,得盡諸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一法,生正厭離、不樂、背捨,究竟苦邊,解脫於苦,謂一切眾生由食而存。復有二法,名及色。復有三法,謂三受。復有四法,謂四食。復有五法,謂五受陰。復有六法,謂六內外入處。復有七法,謂七識住。復有八法,謂世八法。復有九法,謂九眾生居。復有十法,謂十業跡。於此十法,生正厭離、不樂、背捨,究竟苦邊,解脫於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一法,觀察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得盡諸漏,謂一切眾生由食而存。復有二法,名及色。復有三法,謂三受。復有四法,謂四食。復有五法,謂五受陰。復有六法,謂六內外入處。復有七法,謂七識住。復有八法,謂世八法。復有九法,謂九眾生居。復有十法,謂十業跡。於此十法,正觀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得盡諸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一法,觀察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究竟苦邊,解脫於苦,謂一切眾生由[7]食存。復有二法,名及色。復有三法,謂三受。復有四法,謂四食。復有五法,謂五受陰。復有六法,謂六內外入處。復有七法,謂七識住。復有八法,謂世八法。復有九法,謂九眾生居。復有十法,謂十業跡。於此十業跡,觀察無常、觀察變易、觀察離欲、觀察滅、觀察捨離,究竟苦邊,解脫於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十七
[1](四五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界種種故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想,緣種種想生種種欲,緣種種欲生種種覺,緣種種覺生種種熱,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云何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云何?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謂緣眼界生眼觸,非緣眼觸生眼界,但緣眼界生眼觸;[A6]緣眼觸生眼想,非緣眼想生眼觸,但緣眼觸生眼想;緣眼想生眼欲,非緣眼欲生眼想,但緣眼想生眼欲;緣眼欲生眼覺,非緣眼覺生眼欲,但緣眼欲生眼覺;緣眼覺生眼熱,非緣眼熱生眼覺,但緣眼覺生眼熱;緣眼熱生眼求,非緣眼求生眼熱,但緣眼熱生眼求。如是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乃至緣意熱生意求,亦如是廣說。是名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非緣種種求生種種熱,乃至非緣種種觸生種種界,但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內六入處,外六入處亦如是說。
校注
[0116005] 品【大】,〔-〕【宋】【元】 [0116006] S. 14. 11. Sattimā. [0116007] 如是前宋元明俱有(如是乃至亦如是說)三百四十八字卷末出之 [0116008] 光界…有滅界 Ābhādhātu, subhadh°,ākāsānañcāyatanadh°, viññaṇañcāyatanadh°, ākincaññāyatanadh°, 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dh°, saññāvedayitanirodhad°. [0116009] 內【大】,內空【元】【明】 [0116010] 有【大】,〔-〕【宋】【元】【明】 [0117001] S. 14. 13. Giñjakāvasatha. [0117002] 陰【大】,蔭【宋】【元】【明】 [0117003] 勝【大】,〔-〕【宋】【元】【明】 [0117004] 此【大】*,是【宋】*【元】*【明】* [0117005] A. VI. 39. Nidāna. [0117006] 有【大】,為【宋】【元】【明】 [0117007] A. VI. 38. Attakārī. [0117008] 非【大】*,不【宋】*【元】*【明】* [0117009] 生【大】,生生【宋】【元】【明】 [0117010] S. 35. 129. Ghosita. [0117011] 拘睒彌 Kosambī. [0117012] 瞿師羅 Ghosita. [0118001] 種【大】,〔-〕【宋】【元】【明】 [0118002] S. 18. 21. Anusaya. [0118003] 羅睺羅 Rāhula. [0119001] 正【大】,止【元】【明】 [0119002] S. 36. 10. Phassamūlaka. [0119003] 轉【大】,觸【宋】【元】【明】 [0119004] S. 36. 5. Daṭṭhabbena. [0119005] S. 36. 3. Pahānena. [0119006] 坐【大】,住【宋】【元】【明】 [0119007] S. 36. 4. Pātāla. [0119008] 溺【大】,漏【宋】 [0119009] S. 36. 6. Sallattena. [0120001] 苦【大】*,苦受【宋】*【元】*【明】* [0120002] S. 36. 12-13. Ākāsa. [0120003] S. 36. 14. Agāra. [0121001] S. 36. 1. Samādhi. [0121002] 身死不墮【大】,死不墮於【宋】【元】【明】 [0121003] S. 36. 15-16. Santaka. [0121004] 故【大】,〔-〕【宋】【元】【明】 [0121005] 想【大】,〔-〕【宋】【元】【明】 [0121006] S. 36. 24. Pubbeññāṇa. [0121007] 此【大】,是【宋】【元】 [0121008] S. 36. 11. Rahogataka. [0121009] 禮【大】,佛【宋】【元】【明】 [0121010] 喜【大】,〔-〕【宋】【元】【明】 [0122001] S. 36. 25. Bhikkhu. [0122002] 言【大】,〔-〕【宋】【元】【明】 [0122003] 唯【大】,惟【宋】【元】【明】 [0122004] 樂喜【大】,喜樂【宋】【元】【明】 [0122005] 此【大】*,是【宋】*【元】*【明】* [0122006] S. 36. 26-28. Samaṇa-brāhmaṇā. [0122007] 現【大】*,非現【宋】*【元】*【明】* [0122008] 禪法【大】,諸禪【宋】【元】【明】 [0122009] 惟【大】,唯【宋】 [0122010] 緣【大】,緣故【宋】【元】【明】 [0122011] A. V. 176. Pīti. [0123001] 勤【大】,進【宋】【元】【明】 [0123002] 中【大】,〔-〕【宋】【元】【明】 [0123003] S. 36. 29. Nirāmisa. [0123004] A. V. 170. Bhaddaji. [0123005] 跋陀羅 Bhaddaji. [0123006] 作【大】,所【宋】【元】【明】 [0123007] S. 35. 193. Udāyi. [0123008] 瓶沙王 Pañcakaṅga. [0123009] 優陀夷 Udāyi. [0123010] 瓶沙【大】,五山【宋】 [0123011] 正【大】,政【宋】 [0124001] 共【大】,〔-〕【宋】【元】【明】 [0124002] 故【大】,欲【宋】【元】【明】 [0124003] 比【大】,比丘【宋】【元】【明】 [0124004] 義【大】,議【宋】 [0124005] 眾【大】,若眾【宋】【元】【明】 [0124006] 應【大】,然【宋】【元】【明】 [0124007] 食【大】,食而【宋】【元】【明】 [0125001] S. 14. 7-10. Saññā &c.,本經【宋】【元】【明】在當卷初【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 冊 No. 99 雜阿含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張文明大德二校,佛教經典系列提供/妙雲蘭若校對,北美某大德提供,法雨道場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