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一

(八六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人間四百歲是兜率陀天上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歲兜率陀天壽四千歲愚癡無聞凡夫於彼命終生地獄畜生餓鬼中多聞聖弟子於彼命終不生地獄畜生餓鬼中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六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人間八百歲是化樂天上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歲化樂天壽八千歲愚癡無聞凡夫於彼命終生地獄畜生餓鬼中多聞聖弟子於彼命終不生地獄畜生餓鬼中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六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人間千六百歲是他化自在天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歲他化自在天壽一萬六千歲愚癡無聞凡夫於彼命終生地獄畜生餓鬼中多聞聖弟子於彼命終不生地獄畜生餓鬼中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佛說六經如是異比丘問六經佛問諸比丘六經亦如是說

(八六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若行若形[10]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彼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於彼色識法作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非我思惟於彼法生厭怖畏防護生厭怖畏防護已以甘露門而自饒益如是寂靜如是勝妙所謂捨離[11]愛盡無欲滅盡[12]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六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如是知如是見已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六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若不得解脫以欲法念法樂法故取中般涅槃若不如是或生般涅槃若不如是或有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無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上流般涅槃若不如是或復即以此欲法念法樂法功德生大梵天中或生梵輔天中或生梵身天中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六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若不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憶念而於色識法思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非我於此等法心生厭離怖畏防護厭離防護已於甘露法界以自饒益此則寂靜此則勝妙所謂捨離一切有餘愛[1]無欲滅盡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六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若不解脫而以彼法欲法念法[2]法取中般涅槃若不爾者取生般涅槃若不爾者取有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取無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取上流般涅槃若不爾者彼以欲法念法樂法生自性光音天若不爾者生無量光天若不爾者生少光天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六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貪喜捨住正念正智覺身樂聖人能說能捨念樂住第三禪具足住若不爾者以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3]於受識法思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乃至上流若不爾者以彼法欲法念法樂生遍淨天若不爾者生無量淨天若不爾者生少淨[A1]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七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苦息樂前憂喜已滅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若不如是憶念而於色識思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乃至上流般涅槃若不爾者或生因性果實天若不爾者生福生天若不爾者生少福天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四禪如是四無色定亦如是說

(八七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風雲天作是念『我今欲以神力遊戲』如是念時風雲則起如風雲天如是焰電天雷震天雨天晴天寒天熱天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說如是異比丘問佛佛問諸比丘亦如是說

(八七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於夜闇中天時小雨電光焰照佛告阿難「汝可以傘蓋覆燈持出

尊者阿難即受教以傘蓋覆燈隨佛後行至一處世尊微笑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不以無因緣而笑不審世尊今日何因何緣而發微笑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如來不以無因緣而笑汝今持傘[4]蓋覆燈隨我而行我見梵天亦復如是持傘蓋覆燈隨拘隣比丘後行釋提桓因亦復持傘蓋覆燈隨摩訶迦葉後行袟栗帝羅色吒羅天王亦持傘蓋覆燈隨舍利弗後行毘樓勒迦天王亦持傘蓋覆燈隨大目揵連後行毘樓匐叉天王亦持傘蓋覆燈隨摩訶拘絺羅後行毘沙門天王亦持傘蓋覆燈隨摩訶劫賓那後行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七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善好調伏眾何等為四謂比丘調伏比丘尼調伏優婆塞調伏優婆夷調伏是名四眾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才辯無畏  多聞通達法
行法次法向  是則為善眾
比丘持淨戒  比丘尼多聞
優婆塞淨信  優婆夷亦然
是名為善眾  如日光自照
如則善好僧  是則僧中好
是法令僧好  如日光自照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調伏如是辯柔和無畏多聞通達法說法法次法向隨順法[5]亦如是說

(八七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種子何等為三有隨生子有勝生子有下生子何等為隨生子謂子父母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子亦隨學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是名隨生子何等為勝生子若子父母不受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戒子則能受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戒是名勝生子云何下生子若子父母受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戒子不能受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戒是名下生子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生隨及生上  智父之所欲
生下非所須  以不紹繼故
為人法之子  當作優婆塞
於佛法僧寶  勤修清淨心
雲除月光顯  光榮眷屬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五戒如是信慧經亦如是說

(八七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正斷何等為四一者斷斷二者律儀斷三者隨護斷四者修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八七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正斷何等為四一者[2]斷斷二者[3]律儀斷三者[4]隨護斷四者[5]修斷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斷斷及律儀  隨護與修習
如此四正斷  諸佛之所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七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正斷何等為四一者斷斷二者律儀斷三者隨護斷四者修斷云何為斷斷謂比丘[6]亦已起惡不善法斷生欲方便精勤心攝受是為斷斷云何律儀斷未起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名律儀斷云何隨護斷未起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名隨護斷云何修斷已起善法增益修習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為修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七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正斷何等為四一者斷斷二者律儀斷三者隨護斷四者修斷云何為斷斷謂比丘已起惡不善法斷生欲方便精勤心攝受是為斷斷云何律儀斷未起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名律儀斷云何隨護斷未起善法令起生欲方便[7]精勤攝受是名隨護斷云何修斷已起善法增益修習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名修斷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斷斷及律儀  隨護與修習
如此四正斷  諸佛之所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8](八七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正斷何等為四一者斷斷二者律儀斷三者隨護斷四者修斷云何斷斷若比丘已起惡不善法斷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未起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攝受已生善法增益修習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名斷斷云何律儀斷若比丘善護眼根隱密調伏進向如是耳意根善護隱密調伏進向是名律儀斷云何隨護斷若比丘於彼彼真實三昧相善守護持所謂青瘀相脹相膿相壞相食不[9]盡相修習守護不令退沒是名隨護斷云何修斷若比丘修四念處等是名修斷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斷斷律儀斷  隨護修習斷
此四種正斷  正覺之所說
比丘勤方便  得盡於諸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四念處如是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四道四法句正觀修習亦如是說

[10](八八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有人作世間建立彼一切皆依於地如是比丘修習禪法一切皆依不放逸為根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轉比丘不放逸者能修四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八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如是比丘能斷貪欲瞋恚愚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斷貪欲瞋恚愚癡如是調伏貪欲瞋恚愚癡貪欲究竟瞋恚愚癡究竟出要遠離涅槃亦如是說

(八八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百草藥木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種種善法皆依不放逸為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黑沈水香是眾香之上如是種種善法不放逸最為其上

「譬如堅固之香赤栴檀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一切[11]皆不放逸為根本如是乃至涅槃

「譬如水陸諸華優鉢羅華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皆不放逸為根本乃至涅槃

「譬如陸地生華摩利沙華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乃至涅槃

「譬如比丘一切畜生跡中象跡為上如是一切諸善法不放逸最為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畜生師子為第一所謂畜生[1]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屋舍堂閣以棟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

「譬如一切閻浮果唯得閻浮名者果最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

[2]如是一切俱毘陀羅樹薩婆耶旨羅俱毘陀羅樹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諸山以須彌山王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金以閻浮[3]提金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衣中伽尸細㲲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色中以白色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眾鳥以金翅鳥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諸王轉輪聖王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天王四大天王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三十三天以帝釋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焰摩天中以宿焰摩天王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兜率陀天以兜率陀天王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化樂天以善化樂天王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他化自在天以善他化自在天子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梵天大梵王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閻浮提一切眾流皆順趣大海其大海者最為第一以容受故如是一切善法皆順不放逸」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雨[4]渧皆歸大海如是一切善法皆順趣不放逸海」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薩羅阿耨大薩羅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第一」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閻浮提一切河四大河為第一謂恒河新頭[5]搏叉司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第一」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眾星光明月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第一」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諸大身眾生羅睺羅阿修羅最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諸受五欲者頂生王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欲界諸神力天魔波旬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眾生無足兩足四足多足無色無想非想非無想如來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所有諸法有為無為離貪欲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諸法眾如來眾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所有諸界苦行梵行聖界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如上說乃至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6](八八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禪有禪三昧善非正受善有禪正受善非三昧善有禪三昧善亦正受善有禪非三昧善非正受善

「復次四種禪有禪住三昧善非住正受善有禪住正受善非住三昧善有禪住三昧善亦住正受善有禪非住三昧善亦非住正受善

「復次四種禪有禪三昧起善非正受起善有禪正受起善非三昧起善有禪三昧起善亦正受起善有禪非三昧起善亦非正受起善

「復次四種禪有禪三昧時善非正受時善有禪正受時善非三昧時善有禪三昧時善亦正受時善有禪非三昧時善亦非正受時善

「復次四種禪有禪三昧處善非正受處善有禪正受處善非三昧處善有禪三昧處善亦正受處善有禪非三昧處善亦非正受處善

「復次四種禪有禪三昧迎善非正受迎善有禪正受迎善非三昧迎善有禪三昧迎善亦正受迎善有禪非三昧迎善亦非正受迎善

「復次四種禪有禪三昧念善非正受念善有禪正受念善非三昧念善有禪三昧念善亦正受念善有禪非三昧念善亦非正受念善

「復次四種禪有禪三昧念不念善非正受念不念善有禪正受念不念善非三昧念不念善有禪三昧念不念善亦正受念不念善有禪非三昧念不念善亦非正受念不念善

「復次四種禪有禪三昧來善非正受來善有禪正受來善非三昧來善有禪三昧來善亦正受來善有禪非三昧來善亦非正受來善

「復次四種禪有禪三昧惡善非正受惡善有禪正受惡善非三昧惡善有禪三昧惡善亦正受惡善有禪非三昧惡善亦非正受惡善

「復次四種禪有禪三昧方便善非正受方便善有禪正受方便善非三昧方便善有禪三昧方便善亦正受方便善有禪非三昧方便善亦非正受方便善

「復次四種禪有禪三昧止善非正受止善有禪正受止善非三昧止善有禪三昧止善亦正受止善有禪非三昧止善亦非正受止善

「復次四種禪有禪三昧舉善非正受舉善有禪正受舉善非三昧舉善有禪三昧舉善亦正受舉善有禪非三昧舉善亦非正受舉善

「復次四種禪有禪三昧捨善非正受捨善有禪正受捨善非三昧捨善有禪三昧捨善亦正受捨善有禪非三昧捨善亦非正受捨善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八八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無學三明何等為三無學宿命智證通無學生死智證通無學漏盡智證通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觀察[2]知宿命  見天惡趣生
生死諸漏盡  是則牟尼明
其心得解脫  一切諸貪愛
[3]夜悉通達  故說為[4]三明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八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無學三明何等為三謂無學宿命智證通無學生死智證通無學漏盡智證通

「云何無學宿命智證通謂聖弟子知種種宿命事從一生至百千萬億生乃至劫數成壞我及眾生宿命所更如是名如是生如是[5]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受分齊我及眾生於此處死餘處生於餘處死此處生有如是行如是因如是信受種種宿命事皆悉了知是名宿命智證明

「云何生死智證明謂聖弟子天眼淨過於人眼見諸眾生死時生時善色惡色上色下色向於惡趣隨業受生如實知如此眾生身惡行成就口惡行成就意惡行成就[6]謗聖人邪見受邪法因緣故身壞命終生惡趣泥犁中此眾生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不謗毀聖人正見成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人中是名生死智證明

「云何[7]漏盡智證明謂聖弟子此苦如實知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如實知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漏盡智證明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觀察知宿命  見天惡趣生
生死諸漏盡  是則牟尼明
知心得解脫  一切諸貪愛
三處悉通達  故說為三明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八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8]相慰勞慰勞已退坐一面而作是說「此則婆羅門三明此則[A2]婆羅門三明

爾時世尊告婆羅門言「云何名為婆羅門三明

婆羅門白佛言「瞿曇婆羅門父母具相無諸瑕穢父母七世相承無諸譏論世世相承常為師長辯才具足誦諸經典物類名字萬物差品字類分合歷世本末此五種記悉皆通達容色端正是名瞿曇婆羅門三明

佛告婆羅門「我不以名字言說為三明也賢聖法[9]間說真要實三明謂賢聖知見[10]賢聖法律真實三明

婆羅門白佛「云何瞿曇賢聖[11]知見賢聖法律所說三明

佛告婆羅門「有三種無學三明何等為三謂無學宿命智證明無學生死智證明無學漏盡智證明」如上經廣說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一切法無常  持戒寂靜禪
知一切宿命  已生天惡趣
得斷生漏盡  是[1]為牟尼通
悉知心解脫  一切貪恚癡
我說是三明  非言語所說

「婆羅門是為聖法律所說三明

婆羅門白佛「瞿曇是真三明

爾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八八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慰勞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瞿曇我名信

佛告婆羅門「所謂信者信增上戒是則為信非名字是信也

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八八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面相慰勞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名增益

佛告婆羅門「所謂增益者信增益慧增益是為增益非名字為增益也

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八八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問訊安否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名等起

佛告婆羅門「夫等起者謂起於信起戒是為等起非名字為等起也

爾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2](八九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說[3]無為法[4]無為道跡諦聽善思云何無為法謂貪欲永盡瞋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為法云何為無為道[5]謂八聖道分正見[6]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無為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為如是難見不動不屈不死無漏覆蔭洲渚[7]依止擁護不流轉離熾焰離燒[8]流通清涼微妙安隱無病無所有涅槃亦如是說

[9](八九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湖池廣長五十由旬深亦如是若有士夫以一毛端渧彼湖水云何比丘彼湖水為多為士夫毛端一渧水多

比丘白佛「世尊士夫毛端尠少耳湖水無量千萬億倍不得為比

佛告比丘「具足見真諦正見具足世尊弟子見真諦果正無間等彼於爾時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所斷諸苦甚多無量如大湖水所餘之苦如毛端渧水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毛端渧水如是草籌之端渧水亦如是

如湖池水如是薩羅多吒伽恒水耶扶那薩羅伊羅跋提摩醯大海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九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內六入處云何為六謂眼內入處意內入處於此六法觀察忍名為信行超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10]若此諸法增上觀察忍名為法行超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A3]命終要得須陀洹果若此諸法如實正智觀察三結已盡已知謂身見戒取是名須陀洹不墮決定惡趣定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此等諸法正智觀察不起諸漏離欲解脫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內六入處如是外六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愛身六界身五陰亦如上說

(八九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生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A4]枝種子種種子[11]諸種子不斷不破不腐不傷不穿堅新得地界不得水界彼諸種子不得生長增廣得水界不得地界彼諸種子不得生長增廣要得地界水界彼諸種子得生長增廣如是業煩惱無明而生行若有業而無煩惱無明者行則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行如是識名色六入處老死亦如是說

(八九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我世間於世間及世間集不如是知者我終不得於諸天沙門婆羅門及諸世間為解脫為出為離離顛倒想亦不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我於世間及世間集如實知故是故我於諸天世人沙門婆羅門及餘眾生為得解脫為出為離心離顛倒具足住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世間世間集世間滅世間集世間出世間集世間滅世間味世間患世間出世間集世間滅世間出世間集世間滅道跡世間集世間滅世間集道跡世間滅道跡世間集世間滅世間味世間患世間出世間集世間滅世間集道跡世間滅道跡世間味世間患世間出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九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愛何等為三謂欲愛色愛無色愛為斷此三愛故當求大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求大師如是次師教師廣導師度師廣度師說師廣說師隨說師阿闍梨同伴真知識之善友哀愍慈悲欲義欲安欲樂欲觸欲通欲者精進者方便者出者堅固者勇猛者堪能者攝者常者學者不放逸者修者思惟者憶念者覺想者思量者梵行者神力者智者識者慧者分別者念處正勤止觀念身正思惟求亦如是說

(八九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有漏何等為三謂欲有漏有有漏無明有漏為斷此三有漏故當求大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求大師如是乃至求正思惟亦如是說

[1](八九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尊者羅睺羅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不憶念於其中間盡諸有漏

佛告羅睺羅「有內六入處何等為六謂眼入處意入處此等諸法正智觀察盡諸有漏正智心善解脫是名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已捨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內六入處如是外六入處乃至五陰亦如是說

(八九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眼欲貪斷欲貪斷者是名眼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如眼如是耳意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內六入處如是外六入處乃至五陰亦如是說

(八九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眼生成就顯現苦生病住老死顯現如是乃至意亦如是說若眼滅苦則滅病則息老死則沒乃至意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內六入處如是外六入處乃至五陰亦如是說

(九〇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眼味著者則生上煩惱生上煩惱者於諸染污心不得離欲彼障礙亦不得斷乃至意入處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內六入處如是外六入處乃至五陰亦如是說

(九〇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世間所作皆依於地而得建立如是一切善法皆依[2]內六入處而得建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內六入處如是外六入處乃至五陰亦如是說

(九〇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無色無想非想非非想於一切如來最第一乃至聖戒亦如是說

(九〇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諸世間眾生所作彼一切皆依於地而得建立如是一切法有為無為離貪欲法最為第一」如是廣說乃至「聖戒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〇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諸世間眾生彼一切皆依於地而得建立如是一切諸眾如來聲聞眾最為第一」如是廣說乃至「聖戒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一[1]


校注

[0219009] (宋天羅譯)十一字【大】〔-〕【聖】 [0219010] 相【大】相觀【宋】【元】【明】 [0219011] 愛【大】愛愛【宋】【元】【明】 [0219012] 涅【大】泥【宋】 [0220001] 盡【大】生【宋】 [0220002] 法【大】〔-〕【宋】【元】【明】 [0220003] 於【大】於色【宋】【元】【明】 [0220004] 蓋【大】〔-〕【宋】【元】【明】 [0220005] 行【大】〔-〕【明】 [0221001] A. 4. 69. Padhāna. [0221002] 斷斷 Pahānappadhāna. [0221003] 律儀斷 Saṃvarappadhāna. [0221004] 隨護斷 Anurakkhaṇappadhāna. [0221005] 修斷 Bhavanap. [0221006] 亦【大】〔-〕【宋】【元】【明】 [0221007] 精勤攝受【大】〔-〕【宋】【元】【明】 [0221008] A. 4. 14. Saṃvara. [0221009] 盡【大】淨【元】【明】 [0221010] (如是是說)百九十四字【大】〔-〕【聖】以下數經 cf. S. 53. Jhāna Samyuttas. [0221011] 皆【大】皆依【宋】【元】【明】 [0222001] 主【大】王【元】 [0222002] 如【大】譬如【元】【明】【聖】 [0222003] 提【大】檀【宋】【元】【明】 [0222004] 渧【大】*滴【宋】*【元】*【明】* [0222005] 搏【大】博【宋】【元】【明】【聖】 [0222006] cf. S. 53. Jhāna-saṃyutta. [0223001] (884-886) cf. A. III. 58-59. &c. [0223002] 知【大】智【宋】【元】【明】 [0223003] 夜【大】處【宋】【元】【明】 [0223004] 三明 Te-vijjā. [0223005] 性【大】姓【宋】【元】【明】【聖】 [0223006] 謗【大】毀謗【元】【明】 [0223007] 漏【大】為漏【聖】 [0223008] 相【大】想【聖】 [0223009] 間【大】門【宋】【元】【明】聞【聖】 [0223010] 賢【大】〔-〕【聖】 [0223011] 知【大】欲【聖】 [0224001] 為【大】名【聖】 [0224002] S. 43. Asaṇkhata saṃyutta. [0224003] 無為 Asaṅkhata. [0224004] 無為道跡 Asaṅkhatagāmimagga. [0224005] 跡【大】*智【宋】【元】【明】〔-〕【聖】* [0224006] 智【大】止【宋】【元】【明】志【聖】 [0224007] 渡【大】度【宋】【元】【明】【聖】 [0224008] 然【大】燃【聖】 [0224009] cf. S. 13. Abhisamaya saṃyutta. [0224010] 若【大】願【聖】 [0224011] 諸【大】謂【宋】 [0225001] 以下 cf. S. 18. Rāhula. [0225002] 內【大】〔-〕【聖】 [0226001] 〔-〕【大】光明皇后願文【聖】
[A1] 天【CB】夭【大】
[A2] 婆【CB】波【大】
[A3] 命【CB】[-]【大】
[A4] 枝【CB】壞【大】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