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三
(一六五)[7]根本分別品[8]溫泉林天經第四[9](第四分別[10]誦)
我聞如是:
爾時,[13]尊者三彌提亦遊王舍城,住[14]溫泉林。於是,尊者三彌提夜將向旦,從房而出,往詣溫泉,脫衣岸上,入溫泉浴,浴已還出,拭體著衣。
爾時,[15]有一天形體極妙,色像巍巍,夜將向旦,往詣尊者三彌提所,稽首作禮,却住一面。彼天色像威神極妙,光明普照於溫泉岸,彼天却住於一面已,白尊者三彌提曰:「比丘!受持[16]跋[17]地羅帝偈耶?」
尊者三彌提答彼天曰:「我不受持跋地羅帝偈也。」尋問彼天:「汝受持跋地羅帝偈[18]耶?」
彼天答曰:「我亦不受持跋地羅帝偈也。」
尊者三彌提復問彼天:「誰受持跋地羅帝偈耶?」
彼天答曰:「世尊遊此王舍城,在竹林迦蘭[19]哆園,彼受持跋地羅帝偈也。比丘!可往面從世尊,善受持誦跋地羅帝偈。所以者何?跋地羅帝偈者,有法有義,為梵行本,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族姓者至信、捨家、無家、學道,當以跋地羅帝偈善受持誦。」彼天說如是,稽首尊者三彌提足,繞三匝已,即彼處沒。
於是,尊者三彌提,天沒不久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却坐一面,白曰:「世尊!我於今日夜將向旦出房往詣彼溫泉所,脫衣岸上,入溫泉浴,浴已便出,住岸拭身。爾時,有一天形體極妙,色像巍巍,夜將向旦,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却住一面。彼天色像威神極妙,光明普照於溫泉岸。彼天却住於一面已,而白我曰:『比丘!受持跋地羅帝偈耶?』我答彼天:『不受持跋地羅帝偈也。』我問彼天:『汝受持跋地羅帝偈耶?』彼天答曰:『我亦不受持跋地羅帝偈也。』我復問:『誰受持跋地羅帝偈耶?』彼天答曰:『世尊遊此王舍城,住竹林迦蘭[1]哆園,彼受持跋地羅帝偈也。比丘!可往面從世尊善受持誦跋地羅帝偈。所以者何?跋地羅帝偈者,有義有法,為梵行本,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族姓者至信、捨家、無家、學道,當以跋地羅帝偈善受持誦。』彼天說如是,稽首我足,繞三匝已,即彼處沒。」
世尊問曰:「三彌提!汝知彼天從何處來?彼天名何耶?」
尊者三彌提答曰:「世尊!我不知彼天從何所來,亦不知名也。」
世尊告曰:「三彌提!彼天子名正殿,為三十三天軍將。」
於是,尊者三彌提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比丘說跋地羅帝偈者,諸比丘從世尊聞已,當善受持。」
世尊告曰:「三彌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說。」
尊者三彌提白曰:「唯然。」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
佛說如是,即從座起,入室[2]宴坐。於是,諸比丘便作是念:「諸賢!當知世尊略說此教,不廣分別,即從座起,入室宴坐。
彼復作是念:「諸賢!誰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彼復作是念:「尊者大迦旃延常為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諸賢共往詣尊者大迦旃延所,請說此義。若尊者大迦旃延為分別者,我等當善受持。」
於是,諸比丘往詣尊者大迦旃延所,共相問訊,却[A2]坐一面,白曰:「尊者大迦旃延!當知世尊略說此教,不廣分別,即從座起,入室宴坐。
「我等便作是念:『諸賢!誰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我等復作是念:『尊者大迦旃延常為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唯願尊者大迦旃延為慈愍故而廣說之。」
尊者大迦旃延告曰:「諸賢!聽我說喻,慧者聞喻則解其義。諸賢!猶如有人欲得求實,為求實故,持斧入林,彼見大樹成根、莖、節、枝、葉、華、實,彼人不觸根、莖、節、實,但觸枝、葉。諸賢所說亦復如是,世尊現在,捨來就我而問此義。所以者何?諸賢!當知世尊是眼、是智、是義、是法,法主、[4]法將,說真諦義,現一切義由彼世尊,諸賢應往詣世尊所而問此義:『世尊!此云何?此何義?』如世尊說者,諸賢等當善受持。」
時,諸比丘白曰:「唯然。尊者大迦旃延!世尊是眼、是智、是義、是法,法主、法將,說真諦義,現一切義由彼世尊,我等[5]往詣世尊所而問此義:『世尊!此云何?此何義?』如世尊說者,我等當善受持。然尊者大迦旃延常為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唯願尊者大迦旃延為慈愍故而廣說之。」
尊者大迦旃延告諸比丘:「諸賢等共聽我所說。諸賢!云何比丘念過去耶?諸賢!比丘實有眼知色可喜、意所念,愛色,欲相應,心樂,捫摸本,本即過去也。彼為過去識欲染著,因識欲染著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念過去。如是耳、鼻、舌、身,實有意知法可喜、意所念,愛法,欲相應,心樂,捫摸本,本即過去也。彼為過去識欲染著,因識欲染著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念過去。諸賢!如是比丘念過去也。
「諸賢!云何比丘不念過去?諸賢!比丘實有眼知色可喜、意所念,愛色,欲相應,心樂,捫摸本,本即過去也。彼為過去識不欲染著,因識不欲染著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念過去。如是耳、鼻、舌、身,實有意知法可喜、意所念,愛法,欲相應,心樂,捫摸本,本即過去也。彼為過去識不欲染著,因識不欲染著已,則便不樂彼,[1]因不樂彼已,便不念過去。諸賢!如是比丘不念過去也。
「諸賢!云何比丘願未來耶?諸賢!比丘若有眼、色、眼識未來者,彼未得欲得,已得心願,因心願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願未來;如是耳、鼻、舌、身。若有意、法、意識未來者,未得欲得,已得心願,因心願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願未來。諸賢!如是比丘願未來也。
「諸賢!云何比丘不願未來?諸賢!比丘若有眼、色、眼識未來者,未得不欲得,已得心不願,因心不願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願未來;如是耳、鼻、舌、身。若有意、法、意識未來者,未得不欲得,已得心不願,因心不願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願未來。諸賢!如是比丘不願未來也。
「諸賢!云何比丘受現在法?諸賢!比丘若有眼、色、眼識現在者,彼於現在識欲染著,因識欲染著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受現在法;如是耳、鼻、舌、身。若有意、法、意識現在者,彼於現在識欲染著,因識欲染著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受現在法。諸賢!如是比丘受現在法也。
「諸賢!云何比丘不受現在法。諸賢!比丘若有眼、色、眼識現在者,彼於現在識不欲染著,因識不欲染著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受現在法;如是耳、鼻、舌、身。若有意、法、意識現在者,彼於現在識不欲染著,因識不欲染著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受現在法。諸賢!如是比丘不受現在法。
「諸賢!謂世尊略說此教,不廣分別,即從[2]座起,入室宴坐。
「此世尊略說,不廣分別,我以此句、以此文廣說如是。諸賢!可往向佛具陳,若如世尊所說義者,諸賢等便可共受持。」
於是,諸比丘聞尊者大迦旃延所說,善受持誦,即從[5]座起,繞尊者大迦旃延三匝而去,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却坐一面,白曰:「世尊!向世尊略說此教,不廣分別,即從座起,入室燕坐。尊者大迦旃延以此句、以此文而廣說之。」
世尊聞已,嘆曰:「善哉!善哉!我弟子中有眼、有智、有法、有義。所以者何?謂師為弟子略說此教,不廣分別,彼弟子以此句、以此文而廣說之,如大迦旃延比丘所說,汝等應當如是受持。所以者何?以說觀義應如是也。」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六六)[8]中阿含根本分別品[9]釋中禪室尊經第五[10](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11]盧夷強耆遊於[12]釋中,在無事禪室。於是,尊者盧夷強耆夜將向旦,從彼禪室出,在露地禪室蔭中,於繩床上敷尼師[13]檀,結跏趺坐。
爾時,有一天形體極妙,色像巍巍,夜將向旦,往詣尊者盧夷強耆所,稽首作禮,却住一面。彼天色像威神極妙,光明普照於其禪室。彼天却住於一面已,白尊者盧夷強耆曰:「比丘!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耶?」
尊者盧夷強耆答彼天曰:「我不受持跋地羅帝偈,亦不受義。」
尋問彼天:「汝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耶?」
彼天答曰:「我受持跋地羅帝偈,然不受義。」
尊者盧夷強耆復問彼天:「云何受持跋地羅帝偈而不受義耶?」
彼天答曰:「一時,世尊遊王舍城,住竹林[14]迦蘭[15]哆園。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跋地羅帝偈:
「比丘!我如是受持跋地羅帝偈,不受持義。」
尊者盧夷強耆復問彼天:「誰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耶?」
彼天答曰:「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彼受持跋[1]地羅帝偈及其義也。比丘!可往面從世尊,善受持誦跋地羅帝偈及其義也。所以者何?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者,有義有法,為梵行本,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族姓者至信、捨家、無家、學道,當以跋地羅帝偈及其義善受持誦。」彼天說如是,稽首尊者盧夷強耆足,繞三匝已,即彼處沒。
天沒不久,於是,尊者盧夷強耆在釋中受夏坐訖。過三月已,補治衣竟,攝衣持鉢,往詣舍衛國,展轉進前,至舍衛國,住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盧夷強耆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却坐一面,白曰:「世尊!我一時遊於釋中,在無事禪室。世尊!我於爾時夜將向旦,從彼禪室出,在露地禪室蔭中,於繩床上敷尼師檀,結跏[2]趺坐。爾時,有一天形體極妙,色像巍巍,夜將向旦,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却住一面。彼天色像威神極妙,光明普照於其禪室。彼天却住於一面已,而白我曰:『比丘!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耶?』我答彼天:『不受持跋地羅帝偈,亦不受義。』尋問彼天:『汝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耶?』彼天答曰:『我受持跋地羅帝偈,然不受義。』我復問天:『云何受持䟦地羅帝偈而不受義耶?』天答我曰:『一時,佛遊王舍城,住竹林迦蘭[3]哆園。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跋地羅帝偈:
「『比丘!我如是受持跋地羅帝偈,不受持義也。』我復問天:『誰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A3]耶?』天答我曰:『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彼受持䟦地羅帝偈及其義也。比丘!可往[4]面從世尊,善受持誦跋地羅帝偈及其義[A4]也。所以者何?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者,有義有法,為梵行本,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族姓者至信、捨家、無家、學道,當以䟦地羅帝偈及其義善受持誦。』彼天說如是,稽首[5]我足,繞三匝已,即彼處沒。」
於是,世尊問尊者盧夷強耆:「汝知彼天從何處來?彼天名何耶?」
尊者盧夷強耆答曰:「世尊!我不知彼天從何處來,亦不知名也。」
世尊告曰:「強耆!彼天子名[6]般那,為三十三天軍將。」
彼時,尊者盧夷強耆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比丘說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者,諸比丘從世尊聞已,當善受持。」
世尊告曰:「強耆!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廣說其義。」
尊者盧夷強耆白曰:「唯然。當受教聽。」
佛言:
「強耆!云何比丘念過去耶?若比丘樂過去色,欲、著、住,樂過去覺、想、行、識,欲、著、住,如是比丘念過去也。強耆!云何比丘不念過去?若比丘不樂過去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過去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念過去。強耆!云何比丘願未來耶?若比丘樂未來色,欲、著、住,樂未來覺、想、行、識,欲、著、住,如是比丘願未來也。強耆!云何比丘不願未來?若比丘不樂未來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未來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願未來。
「強耆!云何比丘受現在法?若比丘樂現在色,欲、著、住,樂現在覺、想、行、識,欲、著、住,如是比丘受現在法。強耆!云何比丘不受現在法?若比丘不樂現在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現在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受現在法。」
佛說如是。尊者盧夷強耆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六七)[10]中阿含根本分別品[11]阿難說經第六[12](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為諸比丘夜集講堂,說跋地羅帝偈及其義也。
爾時,有一比丘過夜平旦,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却坐一面,白曰:「世尊!彼尊者阿難為諸比丘夜集講堂,說跋地羅帝偈及其義也。」
於是,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阿難比丘所,作如是語:『阿難!世尊呼汝。』」
彼一比丘受世尊教,即從座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往至尊者阿難所而語曰:「世尊呼尊者阿難!」
尊者阿難即往佛所,稽首作禮,却住一面,世尊問曰:「阿難!汝實為諸比丘夜集講堂,說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耶?」
尊者阿難答曰:「唯然。」
世尊問曰:「阿難!汝云何為諸比丘說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耶?」
尊者阿難即便說曰:
世尊即復問曰:「阿難!云何比丘念過去耶?」
尊者阿難答曰:「世尊!若有比丘樂過去色,欲、著、住,樂過去覺、想、行、識,欲、著、住,如是比丘念過去也。」
世尊即復問曰:「阿難!云何比丘不念過去?」
尊者阿難答曰:「世尊!若比丘不樂過去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過去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念過去。」
世尊即復問曰:「阿難!云何比丘願未來耶?」
尊者阿難答曰:「世尊!若比丘樂未來色,欲、著、住,樂未來覺、想、行、識,欲、著、住,如是比丘願未來也。」
世尊即復問曰:「阿難!云何比丘不願未來?」
尊者阿難答曰:「世尊!若比丘不樂未來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未來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願未來。」
世尊即復問曰:「阿難!云何比丘受現在法?」
尊者阿難答曰:「世尊!若比丘樂現在色,欲、著、住,樂現在覺、想、行、識,欲、著、住,如是比丘受現在法。」
世尊即復問曰:「阿難!云何比丘不受現在法?」
尊者阿難答曰:「世尊!若比丘不樂現在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現在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受現在法。世尊!我以如是為諸比丘夜集講堂,說䟦地羅帝偈及其義也。」
於是,世尊告諸比丘:「善哉!善哉!我弟子[A5]中有眼、有智、有義、有法。所以者何?謂弟子在師面前如是句、如是文廣說此義,實如阿難比丘所說,汝等應當如是受持。所以者何?此說觀義應如是也。」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六八)[5]中阿含根本分別品[6]意行經第七[7](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為汝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謂分別意行經,如意行生。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云何意行生?若有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梵身天中。諸梵身天者,生彼住彼,受離生喜、樂,及比丘住此,入初禪,受離生喜、樂,此二離生喜、樂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後生彼,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梵身天中,如是意行生。
「復次,比丘覺、觀已息,內[8]靖、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晃昱天中。諸晃昱天者,生彼住彼,受定生喜、樂,及比丘住此,入第二禪,受定生喜、樂,此二定生喜、樂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後生彼,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晃昱天中,如是意行生。
「復次,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得第三禪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遍淨天中。諸遍淨天者,生彼住彼,受無喜樂,及比丘住此,入第三禪,受無喜樂,此二無喜樂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後生彼,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遍淨天中,如是意行生。
「復次,比丘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果實天中。諸果實天者,生彼住彼,受捨、念、清淨樂,及比丘住此,入第四禪,受捨、念、清淨樂,此二捨、念、清淨樂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後生彼,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果實天中,如是意行生。
「復次,比丘度一切色想,滅有[1]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無量空處天中、諸無量空處天者,生彼住彼,受無量空處想,及比丘住此,受無量空處想,此二無量空處想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後生彼,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無量空處天中,如是意行生。
「復次,比丘度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無量識處天中。諸無量識處天者,生彼住彼,受無量識處想,及比丘住此,受無量識處想,此二無量識處想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後生彼,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無量識處天中,如是意行生。
「復次,比丘度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無所有處天中。諸無所有處天者,生彼住彼,受無所有處想,及比丘住此,受無所有處想,此二無所有處想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後生彼,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無所有處天中,如是意行生。
「復次,比丘度一切無所有處想,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非有想非無想處天中。諸非有想非無想處天者,生彼住彼,受非有想非無想處想,及比丘住此,受非有想非無想處想,此二想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2]此行定,然後生彼,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非有想非無想處天中,如是意行生。
「復次,比丘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身觸成就遊。慧見諸漏盡斷智,彼諸定中,此定說最第一、最大、最上、最勝、最妙。猶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3]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者說最第一、最大、最上最勝、最妙。如是彼諸定中,此定說最第一、最大、最上、最勝、最妙,得此定、依此定、住此定已,不復受生老病死苦,是說苦邊。」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六九)[6]中阿含根本分別品[7]拘樓瘦無諍經第八[8](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名分別無諍經。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為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11]相應,[12]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有稱、有譏,有無稱、無譏而為說法。決定於[13]齊,決定知已,所有內樂[14]常求彼也。莫相[15]導說,亦莫面前稱譽,齊限說,莫[16]求齊限,隨國俗法,莫是莫非,此分別無諍經事。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為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者。此何因說?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為凡夫行,是說一邊,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者,是說二邊。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為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者,因此故說。
「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涅槃者。此何因說?有聖道八[17]支,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涅槃者,因此故說。有稱、有譏,有無稱、無譏而為說法者。此何因說?云何為稱?云何為譏,而不說法。若有欲相應與喜樂俱,極下賤業,為凡夫行,此法有苦、有煩、有熱、[18]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自譏。所以者何?欲者,無常、苦、[19]磨滅法,彼知欲無常已,是故彼一切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自譏。
「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自譏。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所可畏苦,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彼沙門、梵志復抱此苦,是故彼一切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自譏。[1]有結不盡,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自譏。所以者何?若有結不盡者,彼有亦不盡。是故彼一切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自譏也。有結盡者,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彼知此已,則便自稱。所以者何?若有結盡者,彼有亦盡,是故彼一切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自稱也。
「不求內樂,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自譏。所以者何?若有不求內樂者,彼亦不求內,是故彼一切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自譏也。求於內樂,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彼知此已,則便自稱。所以者何?若有求內樂者,彼亦求內,是故彼一切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自稱。如是有稱有譏而不說法也,不稱不譏而為說法。
「云何不稱不譏而為說法?若欲相應與喜樂俱,極下賤業,為凡夫行,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說法。所以者何?彼不如是說,欲無常、苦、磨滅法,彼知欲無常已,是故彼一切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不達此法,唯有苦法,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說法。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說法。所以者何?彼不如是說,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不達此法,唯有苦法,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說法也。
「有結不盡,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說法。所以者何?彼不如是說,若有結不盡者,彼有亦不盡,是故彼一切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不達此法,唯有苦法,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說法也。有結盡者,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彼知此已,則便說法。所以者何?彼不如是說,若有結盡者,彼有亦盡,是故彼一切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不達此法,唯無苦法,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說法也。
「不求內樂,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則便說法。所以者何?彼不如是說,若不求內樂者,彼亦不求內。是故彼一切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不達此法,唯有苦法,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說法也。求於內樂,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彼知此已,則便說法。所以者何?彼不如是說,若有求內樂者,彼亦求內,是故彼一切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不達此法,唯無苦法,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彼知此已,是故便說法,如是不稱、不譏而為說法,有稱有譏、有無稱無譏而為說法者,因此故說也。
「決定於[2]齊,決定知已,所有內樂當求彼者,此何因說?有樂,非聖樂是凡夫樂,病本、癰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不可習、不可廣布,我說於彼則不可修也。有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我說於彼則可修也。
「云何有樂,非聖樂是凡夫樂,病本、癰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不可習、不可廣布,我說於彼不可修[3]也?彼若因五欲功德生喜生樂,此樂非聖樂,是凡夫樂,病本、癰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不可習、不可廣布,我說於彼則不可修。
「云何有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我說於彼則可修耶?若有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此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我說於彼則可修也。決定於齊,決定知已,所有內樂當求彼者,因此故說。
「莫相[4]導說,亦莫面前稱譽者,此何因說?有相導說不真實、虛妄、無義相應,有相導說真實、不虛妄、無義相應,有相導說真實、不虛妄、與義相應。於中若有導說不真實、虛妄、無義相應者,此終不可說。於中若有導說真實、不虛妄、無義相應者,彼亦當學不說是也。於中若有導說真實、不虛妄、義相應者,彼為知時,正智正念,令成就彼,如是面前稱譽,莫相導說,亦莫面前稱譽者,因此故說。
「齊限說,莫不齊限者,此何因說?不齊限說者,煩身,念憙忘,心疲極,聲壞,向智者不自在也。齊限說者,不煩身,念不憙忘,心不疲極,聲不壞,向智者得自在也。齊限說,莫不齊限者,因此故說。
「隨國俗法,莫是莫非者,此何因說?云何隨國俗法?是及非[1]耶?彼彼方、彼彼人間、彼彼事,或說甌,或說𣟁,或說[2]杅,或說椀,或說器。如彼彼方、彼彼人間、彼彼事,或說甌,或說𣟁,或說杅,或說椀,或說器,彼彼事隨其力,一向說此是真諦,餘者虛妄。如是隨國俗法,是及非也。云何隨國俗法?不是不非耶?彼彼方、彼彼人間、彼彼事,或說甌,或說𣟁,或說杅,或說椀,或說器。如彼彼方、彼彼人間、彼彼事,或說甌,或說𣟁,或說杅,或說椀,或說器。彼彼事不隨其力,不一向說此是真諦,餘者虛妄。如是隨國俗法,不是不非也。隨國俗法,莫是莫非者,因此故說。
「有諍法、無諍法。云何[3]有諍法?云何無諍法?若欲相應與喜樂俱,極下賤業,為凡夫行,此法有諍。以何等故此法有諍?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諍也。若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此法有諍。以何等故此法有諍?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諍也。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此法無諍。以何等故此法無諍?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諍也。
「有結不盡,此法有諍。以何等故此法有諍?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諍也。有結滅盡,此法無諍。以何等故此法無諍?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諍也。
「不求內樂,此法有諍。以何等故此法有諍?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諍也。求於內樂,此法無諍。以何等故此法無諍?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諍也。
「於中若有樂,非聖樂是凡夫樂,病本、癰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不可習、不可廣布,我說於彼則不可修,此法有諍。以何等故此法有諍?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諍也。於中若有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我說於彼則可修也,此法無諍。以何等故此法無諍?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諍也。
「於中若有導說不真實、虛妄、無義相應,此法有諍。以何等故此法有諍?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諍也。於中若有導說真實、不虛妄、無義相應,此法有諍。以何等故此法有諍?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諍也。於中若有導說真實、不虛妄、與義相應,此法無諍。以何等故此法無諍?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諍也。
「無齊限說者,此法有諍。以何等故此法有諍?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諍也。齊限說[4]者,此法無諍。以何等故此法無諍?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諍也。
「隨國俗法,是及非,此法有諍。以何等故此法有諍?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諍也。隨國俗法,不是不非,此法無諍。以何等故此法無諍?此法[A6]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諍也。是謂諍法。汝等當知諍法及無諍法,知諍法及無諍法已,棄捨諍法,修習無諍法,汝等當學。」
如是須菩提族姓子以無諍道,於後知法如法。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注
[0696005] 中阿含…四十三【大】,〔-〕【德】 [0696006] 東晉…提婆譯【大】,〔-〕【德】 [0696007] 根本【大】,中阿鋡根本【德】 [0696008] ~M. 133. Kaccāna-bhaddakaratta sutta. [0696009] 第四分別誦【大】,〔-〕【明】 [0696010] 誦【大】,誦卷四十三【德】 [0696011] 迦【大】*,加【德】* [0696012] 哆【大】,陀【明】 [0696013] 尊者三彌提【大】,~Āyasmā Samiddhi. [0696014] 溫泉林【大】,~Tapodārama. [0696015] 有一天【大】,~Aññatara devatā. [0696016] 跋地羅帝【大】,~Bhaddekaratta. [0696017] 地【大】,哆【宋】【元】 [0696018] 耶【大】*,邪【德】* [0696019] 哆【大】,地【宋】【元】,陀【明】 [0697001] 哆【大】,陀【宋】【元】【明】 [0697002] 宴【大】*,燕【德】* [0697003] 學【大】,作【宋】【元】【明】 [0697004] 法【大】,將【德】 [0697005] 往【大】,應往【宋】【元】【明】 [0698001] 因【大】,樂因【德】 [0698002] 座【大】*,坐【德】【聖】* [0698003] 要【大】,惡【德】 [0698004] 大【大】,天【元】 [0698005] 座【大】,坐【宋】【德】【聖】 [0698006] 溫泉…四竟【大】,〔-〕【明】 [0698007] 二千五百八十字【大】,二千五百八十四字【宋】,〔-〕【元】【明】 [0698008] 中阿含【大】,〔-〕【明】 [0698009] ~M. 134. Lomasakaṅgiya bhaddekaratta sutta. [0698010] 第四分別誦【大】,〔-〕【明】 [0698011] 盧夷強耆【大】,~Lomasakaṅgiya. [0698012] 釋中【大】,~Sakka. [0698013] 檀【大】*,壇【宋】*【元】*【明】* [0698014] 迦【大】*,加【德】* [0698015] 哆【大】,陀【明】 [0699001] 地【大】,陀【宋】【元】 [0699002] 趺【大】,跏【宋】【元】 [0699003] 哆【大】,地【宋】【元】,陀【明】 [0699004] 面【大】,而【元】【明】 [0699005] 我【大】,禮【宋】【元】【明】 [0699006] 般那【大】,~Candana. [0699007] 釋…五竟【大】,〔-〕【明】 [0699008] 五【大】,四【元】 [0699009] 千五百三十六字【大】,千五百三十四字【宋】,〔-〕【元】【明】 [0699010] 中阿含【大】,〔-〕【明】 [0699011] ~M. 132. Ananda bhaddekaratta sutta. [0699012] 第四分別誦【大】,〔-〕【明】 [0700001] 為【大】,若【宋】【元】【明】 [0700002] 進【大】,勤【宋】【元】【明】【聖】 [0700003] 阿難…竟【大】,〔-〕【明】 [0700004] 七百七十二字【大】,〔-〕【元】【明】【聖】 [0700005] 中阿含【大】,〔-〕【明】 [0700006] ~M. 120. Saṅkhāruppatti sutta. [0700007] 第四分別誦【大】,〔-〕【明】 [0700008] 靖【大】,靜【宋】【元】【明】【德】【聖】 [0701001] 對【大】,礙【宋】【元】【明】【聖】 [0701002] 此行【大】,行此【宋】【元】【明】 [0701003] 酥【大】*,蘇【德】【聖】* [0701004] 意行經第七竟【大】,〔-〕【明】 [0701005] 千三百十九字【大】,〔-〕【元】【明】【聖】 [0701006] 中阿含【大】,〔-〕【明】 [0701007] ~M. 139. Araṇa-Vibhaṅga sutta. [0701008] 第四分別誦【大】,〔-〕【明】 [0701009] 婆【大】,娑【宋】【元】【明】 [0701010] 磨【大】,摩【宋】【元】【明】 [0701011] 相【大】,想【德】 [0701012] 離此二邊則有中道【大】,~Ete te ubho ante anupagamma majjhimā paṭipadā. [0701013] 齊【大】,齋【德】 [0701014] 常【大】,當【宋】【元】【明】【聖】 [0701015] 導【大】,道【宋】【元】【明】【德】【聖】 [0701016] 求【大】,不【宋】【元】【明】 [0701017] 支【大】,枝【德】【聖】 [0701018] 有憂慼邪行【大】,~Sapariḷāhā micchāpaṭipamā. [0701019] 磨【大】*,摩【宋】【元】【明】【聖】* [0702001] 有結【大】,~Bhavasaṃyojana. [0702002] 齊【大】*,齋【德】* [0702003] 也【大】,耶【宋】【元】【明】 [0702004] 導【大】*,道【宋】【元】【明】【德】【聖】* [0703001] 耶【大】*,邪【德】* [0703002] 杅【大】*,盂【德】* [0703003] 有諍法【大】,諍【宋】【元】【明】,諍法【聖】 [0703004] 者【大】,〔-〕【聖】 [0703005] 實【大】,法【元】【明】 [0703006] 拘…八竟【大】,〔-〕【明】 [0703007] 無【大】,天【德】 [0703008] 三千一十六字【大】,三千一百八十五字【宋】【德】,〔-〕【元】【明】【聖】 [0703009] 含【大】,鋡【德】 [0703010] 九千二百二十三字【大】,九千三百九十四字【宋】【德】,〔-〕【元】【明】【聖】 [0703011] 第四分別誦【大】,〔-〕【明】【德】 [0703012] 〔-〕【大】,光明皇后願文【聖】【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 冊 No. 26 中阿含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張文明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法雨道場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