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二十二
光明覺品第九(之一)
爾時世尊。從兩足輪下。放百億光明。
【疏】足下放者。表信四義。一自下而上.信最初故。二最卑微故。三為行本故。智論第九云。足下放光者。身得住處.皆由於足。四顯信該果海.已滿足故。輪義亦然。圓無缺故。言百億光者。以徧法界所照之剎.皆百億故。
○第二光至分齊者。此中光照大數.約其現文.且有二十六節。前九別明。後十七同辨。即為十段。若據實義。應有等法界無盡之節。節節有偈。中土本經.必應廣說。然非多度放光。亦非一度放光.次第照於多節。唯一放光.同時頓照盡空世界。但為言不並彰.說有前後。隨機心現.節節各見。則如來光明.節節而照。金色文殊.節節而至。乃至法界。各見亦爾。在佛文殊.節節皆徧。如月普徧.百川各見。若法界機.頓見前來諸類所見。信會既爾。住行等會.同徧亦然。十段之中.文各有二。皆長行。佛以身光照現事境。令眾目覩。偈頌文殊智光.讚述事理。令眾悟入。十段依答。文三。初五答菩提。即分為五。初一總顯菩提超情。二通顯菩提因果。三顯八相菩提。四顯菩提體性。五顯菩提之因。今初。長行中二。先照本界染淨。二如此處下。現自法會普徧之相。前中三。初總標分齊。二百億閻浮下。別顯所照。三其中下。類結明顯。今初。
照此三千大千世界。
【疏】言三千大千者。俱舍云。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梵世.謂即初禪。故云同一成壞。以三度積。故曰三千。略去小中。舉其末後。故云大千。(【鈔】俱舍論者。此文易了。總以喻顯。一小千界.如一千錢。一中千界.如千貫錢。大千世界.如千箇千貫。而但取於初禪為數。已上不說。若舉二禪已上.則不同一成壞。火災所壞.唯初禪故。)長阿含十八.雜阿含十六.正理三十一.及瑜伽.智論.雜集.顯揚.亦不殊此。有云。然顯揚第一.明三千世界.三災所壞。故知初禪小千。二禪中千。三禪大千。若金光明.直至非想.皆云百億。意在徧諸天故。此經文中.但至色頂。約無色無處故。今依二經。(有云顯揚者。即刊定記意。上即論文。故彼論釋三千意云。如是三千。三災所壞。謂火.水.風。故知初禪已下。即刊定取意解釋。謂火災壞初禪。水災壞二禪。風災壞三禪。明知說小千.但數初禪。若數中千.即數二禪。以二禪量等中千故。若數大千.即數三禪。三禪量等大千故。今依二經者。即金光明.及此經文。)
○二別顯所照中。初現人中。二現八相。三現諸天。今初。
百億閻浮提。百億弗婆提。百億瞿耶尼。百億鬱單越。百億大海。百億輪圍山。
【疏】閻浮提者。新云贍部。俱舍云。阿耨達池岸.有樹名贍部。因以名洲。提者。此云洲也。東弗婆提者。此云勝身。身勝餘洲故。西瞿耶尼。此云牛貨。以牛貨易故。北鬱單越。此云勝生。以定壽千歲。衣食自然故。大海者。即外鹹海也。百億輪圍者。一四天下.一小鐵圍故。
○二現八相。
百億菩薩受生。百億菩薩出家。百億如來成正覺。百億如來轉法輪。百億如來入涅槃。
【疏】文有五相。受生含三。佛成道後.始放光明。卻現初生及後涅槃者。約微細門.融三世故。亦非能照是報。所照是化。以放光身在摩竭故。此經報化融故。大菩薩等.化處見報。下位之機.報處見化。二不並故。能照所照.唯是一佛。顯佛自在.超思議故。(【鈔】約微細門者。一中頓具一切諸法.炳然齊現.名微細門。故說一相之中.具餘七相。如在母胎.即具餘七。今在成正覺相中.具餘七也。言融三世。亦即十世隔法異成門。受生是過去。涅槃是未來故。亦非能照者。揀濫釋也。二不並者。報處見化。見化不見報。非謂報化並現故也。)
○三現諸天。
百億須彌山王。百億四天王眾天。百億三十三天。百億夜摩天。百億兜率天。百億化樂天。百億他化自在天。百億梵眾天。百億光音天。百億徧淨天。百億廣果天。百億色究竟天。
其中所有.悉皆明現。
【疏】現諸天中。舉須彌者。二天所依故。
三其中下。類結明顯。可知。
○二現自法會普徧之相。二。先現本會。
如此處見佛世尊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其百億閻浮提中.百億如來.亦如是坐。
【疏】此是一會徧一切處。非是多處各別有會。乃至法界。亦如是徧。此圓融法.非思之境。(【鈔】非是多處者。亦是揀濫。恐人誤解。若多處有會。似如十人為會。十會在一室中。一燈照了。令人頓見十會百人。今不爾也。一會徧一切處者。如於一室.懸百面鏡。中有十人.共為一會。則百鏡中有百會也。)
○二現新集眾。
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覺首菩薩。財首菩薩。寶首菩薩。功德首菩薩。目首菩薩。精進首菩薩。法首菩薩。智首菩薩。賢首菩薩。是諸菩薩所從來國。所謂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蓮華色世界。薝蔔華色世界。優鉢羅華色世界。金色世界。寶色世界。金剛色世界。玻瓈色世界。平等色世界。此諸菩薩.各於佛所.淨修梵行。所謂不動智佛。無礙智佛。解脫智佛。威儀智佛。明相智佛。究竟智佛。最勝智佛。自在智佛。梵智佛。觀察智佛。
【疏】言佛神力者。亦即是前各隨其類現神通也。文有四段。謂總顯.列名.剎號.佛名。皆同名號品中。但增百億為異耳。
【論】從初爾時世尊已下。有二十四行半經。於中大意。義分為五。一舉光出處。二舉光所照境界遠近。三舉一切處百億眾會菩薩同集。四舉一切處佛剎根本智佛。五明一切處文殊同聲一時說頌。一舉光出處者。經云。爾時世尊兩足輪下放百億光明。此光是初會中如來放眉間光。名一切菩薩智光明普照耀十方藏。此光是教化十方菩薩。安立十信。及五位十地法門次第。令隨位進修。開敷智眼。成其無量福智之海。是故名之照耀十方藏。又藏者。有二義。一眾生善根堪受此法.名之為藏。如文殊師利歎善財童子.善哉功德藏.能來至我所。二大願大悲大智法身.總名為藏。此光明常照耀十方法界善根眾生。而能成就大菩提心.大願大悲大智.饒益眾生藏者故。此如來兩足輪所放光明。是彼現相品中眉間之光照十方已。其光還來入佛足下。為欲以十地果光.用成十信故。是故於此品中.還放彼第一會中所入如來足下之光.以成十信。如十住位中.於如來足指端放光。即明入聖之始.發迹應真之初故。是初生諸佛大智家故。十行位中.足趺上放光。十迴向位中.膝上放光。十地位中.眉間放光。終而復始.還依舊果。初以果成因。因修果體。至功終位極.本末不移。至位更明。今此放兩足輪中之光明。以果成信故。乃至修行.常修果體。使慣習成熟故。如此從眉間放光。足下輪中放光。足指端放光。足趺上放光。膝上放光。眉間放光。出現品中又於眉間放光.名如來出現光明。如此六度放光。總明成就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因果法門進修之行相一終故。法界品又眉間放光者。明此一部之經.菩薩五位進修.及如來出現所證本法.總法界為體故。明法界一品.是過現未來一切諸佛之本末故。是恒法故。是法常道不思議故。是一切眾生本末故。是一切法之本體故。二舉光照遠近者。初照三千大千之境界。次照十百千.乃至十億.及不可說。問曰。何故不一時普照而有漸次耶。答。是一時中漸次。為法界中無前後故。漸次者。為十信中修勝進增勝故。三舉一切處百億眾會菩薩同集者。明自己信行徧周故。四舉一切處佛世界.及十智如來者。明信心者自己智德果徧周故。五一切處文殊師利同時說頌者。明信心者自己妙慧擇法徧周。總明自有。非是他法。從初自信如是十色世界.十智如來.十首菩薩.總是自己果行法性大智萬行徧周.以成信故。從此修行.經歷五位.不離此也。是故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以為天人師。超勝聲聞及緣覺。一如涅槃經說。此明從凡入信心者難故。為凡夫總自認是凡夫。不肯認自心是不動智故。是故入十信難。明十信心成就。任運至十住初發心住故。乃至究竟佛果故。如三乘中.修十信心。經十千劫。此教中為以根本智法界為教體。但以才堪見實即得。不論劫量。如覺城二千之眾。善財為首者是。路上發心。六千比丘之眾亦是。智慧猛利。人類精奇。一聞曉悟。謙恕仁慈。專求大道.以利含生。皆是一生信滿發心入位人也。若不信自心元是不動智佛者。即永劫漂淪。何能利人濟物。如經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是故發心有二種。一修信解發心。但修十信解故。即如前十智如來.十首菩薩是。二信滿發心。十住位初.名初發心住故。即十慧菩薩.十箇月佛。是其因果也。又就此說頌門中。義分為二。一明文殊師利說十偈頌。歎如來十種德。令信心者信解增廣。二明信心者心地增廣.其光漸增。其光漸增者.明信心漸勝。如文可知。一一隨光所照之境.以心觀之。隨方令心無礙。盡十方總然。十方觀徧.唯有能觀心在。復觀能觀之心.亦無內外。即十方無礙。方入十住初心。一從文殊說頌中。歎如來十種德。令信心者漸漸增廣。
○偈文分二。先彰說人。後顯偈辭。今初。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疏】言一切處文殊者。略申三義。一約當節。如初節中.百億佛前.有百億文殊。為一切也。各各說當節之偈。故文皆云.各於佛所。(【鈔】一切處文殊略申三義者。第一義約文。即是以應就機。令百川中一時見月。各各皆說當節之偈者。如百億內.同說若有見正覺偈。第二節內.同說眾生無智慧偈。然有四句。一一切處文殊.同說一偈。是一切即一。二但一文殊.十節說偈。是一即一切。三各於佛所。即一唯是一。四諸處文殊各偈不同。即是一切中一切。)二一文殊從一處東來.即從一切處東來。至一法會.即至一切法會。故雖東來.而即一切處。以是法界即體之用身故。(第二約義。復語其實德。如前溪之月.即是後溪。及千江百川之月。全入前溪。所以爾者。一切處月.不離本月故。本月落溪.則千處俱落。)三約表法。文殊乃是不動智之妙用。觸境斯了.六根三業.盡是文殊。實相體周.萬象森羅.無非般若。何有一處非文殊哉。下九節中.皆有三段。倣此可知。(三約表者。文殊主般若門。若約觀照般若。智了萬境.無非般若。若白日麗天.無物不照。若實相般若。無法非實相故。無非般若。猶水徧波.無波非水。大般若云。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故。色清淨。色清淨故。一切智智清淨。何以故。若般若波羅蜜多清淨。若色清淨。若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通於觀照。及實相也。)
○二正顯偈辭。然釋此偈。有通有別。通者。此明菩提超情。別.謂顯前光中所見之事。於中又二。一約境。謂融前所照。顯理法故。二約觀。謂令大眾.泯絕諸見。於所照事.不生執取。然觀資理成。理由觀顯。故通而釋之。即明菩提超情。大分為二。初一反顯。餘九順釋。今初反顯違理之失。
【疏】謂菩提體德。超絕一切。佛地論明。佛非漏非無漏。亦應於世。非著非無著。今乃見佛內離諸漏。外不著世。則有漏可離。有世不著。取捨未亡。此見違理。故非道眼。證道眼者。無分別故。
○餘偈順顯見理之益。皆上三句觀相。下句觀益。
【疏】於中九偈。各是一義。且分為四。初六觀佛。次一趣求。次一觀生。後一了法。初中初偈。正顯佛菩提性。本來自空。稱此而知。則無上失。體.謂真性。相.謂德相。並性無所有。竟何所離。本無有著。誰為無著。如是知者。名為正解。修習明了。斯為正行。下句觀益。言疾作佛者。約文殊門。情盡理現。即名作佛。約普賢門。信終圓收。約行布說。則不見此理。成佛未期。他皆倣此。(【鈔】本無有著者。如黐膠黏人。則有不著之者。虛空不黏。誰為不著空中膠者。情盡理現者。此順禪宗。即事理無礙門也。約普賢門。正是華嚴。即事事無礙門也。約行布說。此為千里之初步也。)
【疏】次一偈。依正等觀。佛菩提性。依正無二故。亦顯光所照處。以明離見。謂上半於前所見世界。令離妄動。知真法界。不應動故。次句例前八相佛身。亦同平等。不動而了。故成勝智。
【疏】次偈佛法等觀。了同體故。二念豈生。一亦不存。得難思果。
【疏】次偈生佛等觀。言身。即眾生。以梵本中云。佛及我故。我即行人之身。稱理普周。云平等住。平等。則無能所。故曰無住。我即法性。更不證入。法性無性。復何所入。如是知者。曠世難逢。(【鈔】我即法性下。釋上平等即無能所。故曰無住。然有二意。一上二句明一性不分。故無能所。猶如一指。不能自觸。二法性無性下。明性空故。無能所入。亦如虛空。不住虛空。此亦大般若曼殊室利分意。彼經云。佛告文殊。汝於佛法。豈不趣求。文殊言。世尊。我今不見有法非佛法者。何以趣求。釋曰。此即一性意也。次佛問云。汝於佛法。已成就耶。文殊答言。我都不見法可名佛法。何所成就。釋曰。即性空意也。次佛又言。汝豈不得無著性耶。文殊答云。我即無著。豈無著性。復得無著。釋曰。即今疏云。我即法性。更不證入故。【校】即今疏云。云。纂要誤作去。)
【疏】次偈會通平等。謂上來主伴依正。不離五蘊。五蘊性空。即是平等。有相差別。總名為數。即同無為。故非數法。離數超世。成寂靜果。
【疏】次偈拂上出世。謂真出世者。超越入出。不礙照知。故成光耀。
【疏】二有一偈趣求者。以上雖離見而知。猶恐滯寂。故上半勸求。次句又觀性離。謂了迴向心。本自不生。是離相迴向也。離相求佛。得名稱果。
【疏】三次一偈。所見眾生亦皆稱真。故無生壞。知無眾生。是無上道。故下經云。無上摩訶薩。遠離眾生想。
【疏】末後一偈知法。即成前法會周徧所由。上半標門。即十玄門中。一多相容不同門也。次一句釋所由。即十種所由中。緣起相由門也。並如圓義分齊中。謂一與多。互相生起。且一依多起。則一是所起而無力也。多是能起故有力也。以多有力能攝一。以一無力入於多。是故此一。恆在多中。多依一起。準上知之。是則此多。恒在一中也。以俱有力及俱無力各不並故。無彼不相在也。以一有力一無力不相違故。有此恒相在也。緣起法界。理數常爾。稱斯而見。何所畏哉。由此緣起。成前平等。由前平等。成此緣起。文理昭然。不許事事無礙。恐未著深思。(【鈔】謂一與多下。上標舉二門。今正將緣起相由所以。釋一多相容之門。此中大意。凡所知所起。即無有力。若能知能起。即是有力。廣如玄文。由此緣起下。結破靜法。)
○第二重光照十方各十佛土。
爾時光明過此世界。徧照東方十佛國土。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如此處見佛世尊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彼一一世界中。各有百億閻浮提。百億如來。亦如是坐。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
【疏】各十佛土者。是娑婆隣次之十剎也。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疏】十偈通顯菩提因果。分三。初偈菩提之因。次五菩提果用。後四令物思齊。今初。上半所為。謂無明造業。愛能潤業。故生死無窮。如泥中刺。不覺其傷。如瘡中刺。為其所毒。下半能為。即從癡有愛。菩薩悲生。非大菩提。莫之能拔。無此悲智。非佛法故。(【鈔】如泥中者。愛欲所覆。猶如溺泥。不知其傷。言如瘡中刺者。即是肉刺故。涅槃中名為息肉。彼十三經云。深觀此愛。凡有九種。一如債有餘。二如羅剎婦女。三如妙蓮華莖下有毒蛇。四如惡食。性所不便而強食之。五如淫女。六如摩樓迦子。七如瘡中息肉。八如暴風。九如彗星。初一即聲聞緣覺餘習。二生子便食。後食其夫。愛食善子。後食眾生。令入三惡道。三五欲華下。有愛毒蛇。令其命終。四強食患下。墮三惡道。五與愛交通。奪其善法。故被驅逐.墮三惡道。六纏繞凡夫善法令死。七如人久患瘡。中生息肉。其人要當勤心療治。莫生捨心。若生捨心。息肉增長。蟲疽復生。以是因緣。即便命終。凡夫愚人。五陰瘡痍.亦復如是。愛於其中而為息肉。應當勤心。治愛息肉。若不治者。命終即墮三惡道中。唯除菩薩。是名瘡中息肉。八暴風。能偃山移岳。拔樹深根。愛於父母所而生惡心。拔菩提根。九愛之彗星.能斷一切善根。令凡夫人。孤窮饑饉。今正用瘡中息肉一義耳。)
【疏】次五菩提果用中。初偈悲智雙滿。智見諸法。悲以轉授。普見通於性相。故離二邊。謂真故無有。俗故無無。真故無有。則雖無而有。俗故無無。則雖有而無。雖有而無。則不累於有。雖無而有。則不滯於無。不滯於無。則斷滅見息。不存於有。則常著冰消。俱不俱等。何由而有。諸邊都寂。故云皆離。(【鈔】普見通於性相者。此上總釋一偈。此下別解上半。上半云。普見於諸法。二邊皆捨離。今應問云。普見諸法。如何即能離得二邊。故今答云。通性相故。唯見相者。即是有邊。唯見性者。即墮無邊。性相無礙。故離二邊。中論云。雖空而不斷。雖有而不常。即由空有相即。離二邊也。)
【疏】次一美往因行。
【疏】次一慈力降魔。(【鈔】次一慈力者。大乘方便經說.波旬兵眾.滿三十六由旬。圍菩提樹。欲作留難。菩薩住慈悲智慧。以手指地。八萬四千八部大眾。皆發大菩提心。故云慈力降魔。經云。導師降眾魔。慈悲故如是。觀佛三昧海經第二。說觀白毫功德中。說慈悲降魔。今取意引。波旬召諸八部。及曠野鬼。十八地獄閻羅王神。其阿鼻等諸大地獄。全至佛所。及有無邊諸怖畏事。一時逼迫菩薩。菩薩爾時徐舉右臂。伸眉間毫下向。用擬阿鼻地獄。令諸罪人。見白毫中.流出眾水。注如車軸。火滅苦息。心得清涼。獄卒見鐵叉頭如白銀山。龕室千萬。有白師子。蟠身為座。於其座上。生白蓮華。有妙菩薩。入勝意慈心三昧。獄主發心。眾多罪人。諸苦休息。稱南無佛。皆得解脫。無邊惡事。無由近佛。魔王憔悴懊惱。却臥牀上。有三魔女。又懷惑亂。菩薩亦以白毫擬之。諸女皆見三十六物。九孔不淨。背負老母。抱死小兒。皆九孔流溢。匍匐而去。魔王奮劍向前。世尊又以白毫擬之。令魔眷屬。身心安樂。如得三禪。餓鬼見白毫端。皆有百千萬億諸大菩薩。入勝意慈心三昧。皆是慈力降魔。經云。光中演妙義者。即眉間光。謂時魔波旬。既不能壞佛。忽然還宮。白毫隨從。直至六天。於其中間.無數天子天女。見白毫孔。通中皆空。團圓可愛。如梵王幢。於其空間。有百千萬恆河沙微塵諸寶蓮華。一一蓮華。無量無邊諸妙白毫以為其臺。臺上有化佛菩薩。放於白毫大人相光。亦復如是。諸菩薩頂。有妙蓮華。其華金色。過去七佛在於華上。是諸化佛。自說名字。與修多羅等無差別。即光中演妙義也。然是慈心三昧之力。是故總云。慈力降魔。)
【疏】次一智斷致用。(【鈔】次一智斷者。初句智。次句斷。此即精義入神。故能一念頓見一切。是致用也。繫辭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今借此言。以智斷冥契。為精義入神耳。【校】以求信下。南藏鈔本有伸音二字注。案信與伸通。)
【疏】後一法鼓警機。文相並顯。
【疏】後四令物思齊者。斯即佛因。能如是行。得諸佛道。四偈顯四種行。一遊剎無著。謂不壞其相。故能普游。了剎性空。故於有無著。
【疏】二念佛生喜。上半所念。法身顯故。如空永常。解脫累亡。如空清淨。下半能念。憶持明記。故喜生願足。
【疏】三亡苦濟物。
【疏】四護法輕身。文並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二十二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3 冊 No. 2 華嚴經疏論纂要(第1卷-第46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2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解此一品。略以五門。初來意。
【疏】來意中。自有其十。一為答前所依果問故。謂長行但現相答。已如前說。偈中具答三問。謂初五答菩提。次一答威德。後四答法性。二為廣名號品。總標多端故。正廣種種觀察。是意業故。三者即說十信之體性故。如下三會。將說正位.皆有偈讚。此其類也。四顯實徧故。但所說有二。一佛。二法。佛有二。一身。二名。法亦有二。一權。二實。前但佛名徧。此顯身徧。四諦即實之權徧。此品顯即權之實徧故。五現驗故。上二云徧.眾未目覩。今光示徧相故。六顯總徧故。前但名諦別徧。今此一會.即徧法界。一一皆悉同時同處同眾同說同徧故。七顯圓徧故。謂前顯差別一切.方能徧一切。今顯無差別一切.即圓融徧一切故。八與下經為其則故。謂下經結通.云徧一切者.皆如此辨。以如來一乘圓教.於須彌山等一類世界.施化分齊.皆若此故。九示前神通相故。上云現通.如何現耶。一會不動.徧法界故。十為顯理事俱無障礙。令捨執從法故。此意雖通。在文偏顯。有上諸義。故此品來也。(【鈔】前但名諦別徧等者。如名號品。如來於此名悉達等。在密訓等。名則不同。十方例然。諦名亦爾。此是一重別徧。二者名徧而非是諦徧。諦徧而不是名徧。故云名諦別徧。今此一會即徧法界者。經云。如於此處.見佛世尊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彼盡虛空徧法界一切世界閻浮提中.亦如是坐。此是總徧相也。對上二別。亦有二總。一總徧諸處。二主伴時處等皆徧也.言同時者。無前後也。言同處者。此有二處。一者約主。同在普光明殿。二者約伴。同居金色世界等。言同眾者。亦有二眾。一約主佛。十剎塵數菩薩圍繞。二約伴眾。謂文殊等諸來菩薩。亦各領十佛剎塵故。言同說者。一切處文殊同時發聲而說頌故。法界皆同說十信故。言同徧者。結上諸同。謂主伴時處皆悉徧也。七顯圓徧者。問。此與第六有何異耶。第六云名諦別徧。今亦云差別方能徧。第六云一會即徧。今此亦云無差別一切徧。二相難分。答。細尋方了。前是總別對。此是圓別對。二處別則大同。而圓總則異。前言總別者。別則此界他界名各不同。總則處處皆同此一。今圓別者。別則要有差別。方能徧故。若不差別.不能徧也。圓則不要差別而能周徧。周徧之法.一一圓融。故云無差別一切.即圓融徧一切。上一切字.是主伴處眾。是能徧之一切。下一切字.但是所徧一切處耳。而言圓融者。一會即是彼一切會。亦非此會處處到也。即此即彼。即一即多。故云圓融。又第六約所徧處以論總別。東名非西名.所徧別也。此會即彼會.所徧處總也。七約能徧以論圓別。要將差別之法.方能普徧。是身名別也。今是圓融無差別之法即能徧故。名為圓也。前別如列宿徧九天。此別如一月落百川。故前云別則二處大同。大同者有小異故。前總如一雲之滿宇宙。此圓如和香之徧一室。故云總圓誠有異也。)
○第二釋名。
【疏】釋名者。一開二合。初開者。光明.體也。覺者.用也。此二各二。謂光有身智二光。覺有覺知覺悟。又光有能照所照。覺有能覺所覺。如來放身光.照事法界。令菩薩覺知。見事無礙。文殊演智光.雙照事理。令眾覺悟法之性相。(【鈔】如來放身光下。二別示上來四對之相。謂分二光。各屬文殊及佛。二覺別配身智二光。而二光中.各有兩重能所。謂如來放身光.身能照也。照事法界.所照也。令菩薩覺知.即能覺也。見事無礙.是所覺也。所覺即照所成益。上即長行中事。二文殊演智光.即能照也。雙照事理.即所照也。令眾覺悟.即能覺也。法之性相.即所覺也。所覺亦照所成益。即偈頌中意。)二合者。良以事理俱融.唯一無礙境。故得一事即徧無邊.而不壞本相。(二合者下。合上四對。義有五重。文有六節。一合二境.即前所照。若事理不融.餘皆不合。故先明之。言故得一事下。即前所覺.見事無礙。)身智無二.唯一無礙光。故涅槃經琉璃光菩薩處云。光明者。名為智慧。(身智無二者。二合二光。引涅槃證者。琉璃光菩薩放身光明。文殊乃云。光明者。名為智慧。則知二光不別。即第二十一經。)知悟不殊.唯一平等覺。悟心之知.無事非理故。(知悟不殊下。三合二覺。謂前身光照文殊等。覺知如來光照我剎。然文殊等知.是無知之知。故名悟心之知。知事即理。二覺合也。不同凡小.取事理相。)又此二光.不異覺境。(又此二光下。四合能所.二種能所.一時雙合。則能照所照.能覺所覺.皆性融故。舉一全收。)此三圓融.唯無礙之法界。(此三圓融者。五總融上三。上雖四對.體唯有三。謂能照之光.所照之境.所成之覺。三對六法.舉一全收。為一法界。此上五重合竟。)雖平等絕相.不壞光明之覺。品中辨此.故以為名。若從開釋.光明之覺.光明有覺之用.通依主有財。若從合說.光明即覺.可持業也。
○第三宗趣。
【疏】宗趣者。以身智二光無礙覺悟為宗。令物生信為趣。又釋名並是品宗。來意盡為意趣。
○第四解疑妨。
【疏】問。此足輪光.何時放耶。若說名諦竟。如何佛剎.菩薩眾數.並同名號。如先已放.前何不說。答。是前名號品放。但前二品明文殊此會說法。不俟光照。今辨百億剎中.乃至徧法界說。故須光以顯示。其所來菩薩。即前菩薩。故並全同。次有妨云。光照百億。百億何不照此。釋云。此為主故。若彼為主。則說彼照。又疑。下光既窮法界。金色更在何許。當剎當剎.有本會處。皆去十剎。主伴徧故。(【鈔】下光既窮法界下。唯疑不難。但疑金色等何所在故。是不決耳。疑意云。此界放光。而金色等去於此界.各十佛剎。今若主佛至東十佛剎處放光。則是文殊所從之剎。若更至東十剎。金色乃在放光之西。九方例然。故云金色更在何所。舉初為例。九色例然。後當剎下。答。答意云。主剎向東放光。餘之十剎一時向東。主剎如車轂。十方金色等則如輻輞。車轂若移。輻輞皆移。故下經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皆有百億閻浮提。一切如來亦如是坐。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所從來剎.謂金色世界等。如向東既爾。徧餘九方亦然。故主與伴.一時俱徧。既徧法界總是娑婆。亦徧法界皆是金色。徧法界皆是妙色。十色皆徧。且依此會。餘會徧等.已如玄中。)
【論】將釋此品。約作三門分別。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意。三隨文釋義。一釋品名目者。此品名光明覺品。為明因如來放十信中足輪下光.照燭十方。初云一三千大千。以次十三千大千。以次增廣。至不可說.法界虛空界。為明無盡。令信心者.了心境廣大.無盡無礙。與法界虛空界等。明其自己法身智身願行亦等故。以光所照.覺悟信心.令修行故。以是因緣.名光明覺品。修行者.一一隨光觀照十方已。能觀之心亦盡。即與法身同體.入十住初心。入信心者.一一隨此寶色燈雲光.觀內心及方所。總令心境無有內外中間。方可入方便三昧.入十住法門。若不作此寶色光明觀。不成一切普賢願海。神通道力.諸佛大用.皆悉不成。二釋品來意者。為此第二會中普光明殿說十信心。明成凡夫自心所契佛果。信其前之如來名號品.舉佛身眼耳鼻舌等。及名號徧周。四聖諦品.明如來口業說法行行徧周。總明佛果徧也。今此品放如來信位教行之光.覺悟一切。令信心者.自信自心智境界身行徧周。即一切處不動智佛.一切處文殊師利.一切處覺首目首財首等十首菩薩.是也。即明信心者.自己身語意業名號徧周.一如佛故。此品須來。明已上不動智佛等十箇智佛.是信心中所信之果。是自己之智與佛本同。文殊師利.即是自心妙理之慧。餘九是行。十色世界.是所見之法。三釋義如下。
○第五釋文。大分為二。初如來放光。二光至分齊。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