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六十九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十)
佛子。此中無明愛取不斷。是煩惱道。行有不斷。是業道。餘分不斷。是苦道。
【疏】初順觀中。文含二義。一約三世。則過去無明.現在愛取.名為煩惱。雖同煩惱。過去迷於本際。與無明名。現在牽生後果。由於愛取。從其本末.隱顯互彰。行有是業者。宿業名行。現業名有。雖同是業。過去已定當相名行。未來未有。業能有之。功能立稱。現在五果。未來二果.同皆是苦。現報已定.當相受名。未來未起.從過患立。若約二世。前十同世。則煩惱有二。能發能潤。雖諸煩惱皆能發潤。於發業位。無明力增。潤業受生。愛取力勝。各偏受名。以無熏發。(【校】熏發.應從嘉興藏南藏疏本作重發。與唯識論合。案唯識述記云。發業之義.不可重發。如一芽生.不可再生。)唯一無明。數數溉灌。故分愛取。(【鈔】從其本末下。本末分別。無明是本。過去說之。愛取是末。現在說之。前則約用。此則約體。此亦俱舍以略攝廣中云。三煩惱二業。七事亦名苦。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釋曰。上二句。正以惑業苦攝十二。下二句解妨。謂有問云。一種是惑。何以前際唯一無明。中際分成愛取。一種是苦。何以後際唯二。中具五耶。故為此通。後際二是略果。前際一是略因。由中之五。比知後二。由中之二。比前之一。若更廣說。便為無用。)業亦有二。未潤。已潤。未潤名行.初造作故。已潤名有。近生當有故。若總取識等種為所潤.則亦苦攝。故唯識云。有支一分是業所攝。就苦七中。五約種說。二約現行。種位難知。依當果位。別顯為五。果位易了。故唯立二。並如前說。三道皆言不斷者。謂從三煩惱生於二業。從彼二業。復生七苦。七復生三。故如輪轉。如淨意菩薩十二因緣論廣明。(三道皆言下。亦是釋於始終之難。顯無始終。先正釋。後引證。前中從三煩惱生於二業者。從一無明。生一行業。從愛取二。生一有業.二業生七苦者。從一行業。生識等五。從一有業。生生老死故。七復生三者。識等五苦。生愛取二。生死二苦生無明。故上云。不了知故。生死流轉。如淨意菩薩者。彼論偈與此相應。偈云。煩惱初八九。業二及與十。餘七說為苦。三攝十二法。從三故生二。從二故生七。從七復生三。是故如輪轉。一切世間法。唯因果無人。但從諸法空。還生於空法。)
前後際分別滅.三道斷。如是三道。離我我所。但有生滅.猶如束蘆。
【疏】後逆觀分二。初明對治斷。謂斷前際無明行。及後際愛取有。則七苦不生。後如是三道下。明自性斷。故淨意云。一切世間法。唯因果無人。但從諸法空。還生於空法。是則生滅因果。如二束蘆。互相依立.不能獨成。則知無性.二我俱空。(【鈔】如二束蘆者。謂因果互依。初門已有。但約識與名色互依。今通十二因緣。然要云束蘆者。又取中空。十二因緣。相有名生。虛無名滅。生滅假集。亦如束蘆。)
○二約大悲觀中。即當破異道求中苦行因計。謂以業惑而為苦因。欲求脫苦。當斷業惑。反修苦行.是起妄業。計苦行心.即是煩惱。如是妄想寧是解脫樂因。
○三一切相智觀中。即第五入諦觀三道苦集諦故。謂業惑皆集故。瑜伽云。生老死現法為苦。識等五當來為苦者。五約種說故。唯識云。十二皆苦諦攝。取蘊性故。五亦集諦。業煩惱性故。此則業惑通於二諦。約其逆觀。即滅道諦。滅分別心。亦即道故。又體三道。即性淨三德。涅槃佛性.一實諦故。(又體三道下。即天台意。)
○第六三際輪迴門。
復次無明緣行者。是觀過去。識乃至受.是觀現在。愛乃至有。是觀未來。
於是以後。展轉相續。
【疏】初約相諦名護過觀。謂說三際護三過故。三際不同.諸教三說。一依唯識。合能所引。開能所生。故前十現在。後二未來。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與愛等三或同或異。謂生報定同。後報便異。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一重因果.足顯輪轉。及離斷常。此則但以二世具十二支。不許三世兩重因果。若爾。云何三際。今之二果。乃是前際十因之果。(【鈔】唯識分四.一敘意。合能所引者。初二能引。次五所引。要一世故。十因下。正立。直至斷常。皆是論文。其生報定同。後報便異。是義釋耳。此則下。結成論意。故彼論次云。施設兩重。實為無用。或應過此。便致無窮。釋曰。言無窮者。若愚前際。說過二因。更有愚於前。前際者。二因猶少。應更多說。若謂愚於後際說二果者。亦有愚於後。後際者。二果猶少。應更說多。若爾下。會通彼論。成三際義。)二依智論俱舍。生引俱開。初二過去。次八現在。後二未來。故成三世。現八之中。前五是果.酬於過去。後三是因.復招未來。則二重因果。各具三道.可得抗行。三依此經。意明三世故。開能所引為前中際。為遮前七定同世故。復示無明迷本際故.二屬過去。合能所生總為後際。為遮愛等但是潤故。示因招果。令厭因故。以因從果。五屬未來。則能所引生及所發潤。皆容互有。經無生死者。同許為果。略不明之。論經具也。明文昭然。何為唯取二世。不受三耶。(依此經者。即第三釋。即是大乘有三世義。唯識判三為小乘者。特違至教。言為遮前七定同世者。即上唯識。言為遮愛等但是潤故者。所遮亦是唯識論意。今明愛等同無明行。具發潤等。示因招果者。正說以因從果。所以示果過患。由愛等因。應厭因故。亦通妨難。謂有問言。前之二世。當世以明。何得未來。以因從果。答意可知。則能所下。結示本義。謂能引之二。許有能生。能生之三。必有能引。所引之五。通其所生。而言容有者。以大乘中。雖說三世。而於五果。通種及現。約為種邊。但為所引。約現行邊。即是所生。未潤之二.但名能引。已潤之二.即名能生。發業愛等。但名能引。已潤愛等。即名能生。故皆容互有。明文昭然者。結彈唯識。非不許其立二世義。取二非三。故為非耳。)已知大意。次正釋文。文有順逆。順中有二。先明一往三世。後於是下。明流轉三世。今初。云無明緣行是觀過去者。觀有二義。一觀現在生。是過去二因所作。二則知識等。是彼過去當來之果。因果相屬。反覆相成。如是方名見過去因義。能防三過。言識乃至受是觀現在者。亦有二義。一觀現在識等。由過業得。二復知識等能得未來果報。以不得對治。依起愛等故。現在目覩。故分兩向。明其二義。言愛乃至有是觀未來者。此未來因。決得來果。一住定故。(今之現在。非獨酬於過去之因。復依現招未來果。故兩向明之。)二流轉三世者。謂不得對治。復有後世。於後世上.轉生後世。後後無窮。已知三際。云何護過。謂外與內。因緣之法。立三種過。一者一切身一時生過。何以故。無異因故。此過從前自因而生。謂既無自在等而為異因。唯無明行為識等因。行有多種。何以不得六道齊生。二者自業無受報過。何以故。無作者故。此過從於無作緣生。作者即我。三者失業過。何以故。未受果報。業已謝故。此過從於無常緣生。此上辨過。云何護耶。若見三際。則能護之。然過去業有三種義。故不得報。一未作。二作已未潤。三得對治。今無明緣行.則顯已作。現識等五.則顯已潤已受。愛取有三。則知未得對治。於已作業.既有潤未潤殊。斯為異因。已潤則受生報。未潤則受後報。潤未潤殊。豈得六道一時齊受。此為異因。何用自在。既自造異因。自招二報。非他身受。何言自業無受報耶。假者自造。何用我耶。若已作業。不得對治。潤則便生。知業不失。因雖先滅。勢力續故。現見得報。不可言失。三過度矣。
無明滅行滅者。是觀待斷。
【疏】後逆觀。即得對治義。此滅則彼滅。是觀待斷。又因觀能滅。揀自性滅。故云觀待。然十二緣.三世並備。但隨化迹。隱顯分三。令知過去因.招今苦器。今斷愛等。當果不生。則愚癡絕命於慧刃。愛水焦乾於智火。高羅四開於六趣。無生超逸於八極矣。
○二約大悲隨順觀。治異道求中無因之見。示三際因果。既先際二是中際五因。中際之三.是後際二因。若無如是等事。眾生亦無。斯因有矣。何得言無。
○三約一切相智中。當力無力信入依觀。論云。先中後際化勝故。謂此三際。為因義邊。皆名有力。為果義邊。名為無力。若約三世。前際於現五有力。於當二無力。中際愛等於當有力。於現無力。以斯三際。化彼凡夫。令信入依行。化中之勝。如是窮究。為種智境。
○第七三苦聚集門。初約相諦。即當六觀之中第五不厭厭觀。論云。厭種種微苦分別。所有受皆是苦故。此約微細行苦。又云。及厭種種粗苦故。此約壞及苦苦。皆凡夫不厭。菩薩厭故。又初微苦.二乘不厭。菩薩亦厭。二乘雖知捨受行苦。不窮委細有無量相。及變易苦。故云不知。
復次十二有支。名為三苦。此中無明行.乃至六處是行苦。觸受是苦苦。餘是壞苦。
無明滅行滅者。是三苦斷。
【疏】文中亦有順逆。順中從相增說。以配三苦。前五遷流相顯.名為行苦。觸受二支.觸對生苦。故云苦苦。餘但壞樂。故名壞苦。老死壞生。亦名壞苦。逆觀可知。
○二約大悲隨順觀。此下四段。當第四求異解脫。謂不識真解脫。求三界苦等為解脫。故名之異求。真解脫者。有四種相。一離一切苦相。二無為相。三遠離染相。四出世間相。此四即涅槃樂常淨我故。涅槃云。於世間法自在遠離。名為我故。故下四段經。明其但有四妄。而無四德。今此明其有苦無樂。
○三約一切相智。此當第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觀。不如實知微苦我慢.即增上慢。若知微苦。非增上慢。不知令知。名為信入。
○第八因緣生滅門。亦名從緣無性。初約一切智觀。此下三門.皆明深觀。謂四句求緣。皆無有生。無生而生。故曰深觀。此門明不自生。不他生。第九門明不共生。第十門明不無因生。釋此四句.略有二意。一破邪。二顯理。理外妄計曰邪。邪亡則理顯。理顯則惑亡。反覆相順。然自他等四。是計是依。不之一字。是藥是理。窮生之理.不出自等。自等若無。生將安寄。故以不不之。則惑亡理顯。
○然其所計。略有三類。一者外道。謂冥性為自。梵天為他。微塵和合為共。自然為無因。
○二小乘同類因為自。異熟因為他。俱有因為共。計無明支託虛而起。亦曰無因。上計亦通大乘執相之者。(【鈔】同類因者。因果相似。如善五蘊與善五蘊展轉相望。為同類因。異熟因者。唯諸不善。及有漏善相望故也。俱有因者。如四大種更互相望。為俱有因。)
○三約大乘。果法為自。眾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又賴耶自種為自。眾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又法從真起為自。從妄起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三約大乘。自有三義。前二通法相。及無相宗。後一是法性宗。皆執法成病故。俱為所破。至顯理中。當知其相。)所計雖眾。但顯正理。諸計自亡。
○顯理復二。一約無生以顯深觀。二約生無生無礙以顯深觀。先中略為二解。一約展轉釋。法從緣故.不自生。既無有自.對誰說他。又一切法總為自故。又他望於他。亦是自故。既無有他。故不他生。自他不立。合誰為共。有因尚不生。無因何得生。(憑公云。以自破他。凡有三種。一總。二即。三相待。今疏即全有此三。初云既無有自。對誰為他。即第三相待破。無自可待對故。如無長。故無短。次云。又一切法總為自故。即第一總義。萬法皆自。如百人一處。皆用己為自。則他亦是自。今破一自。則他亦破矣。次云。又他望於他亦是自故者。即第二即義。謂如兩人.二互相望。此言自。指彼為他。他亦自言。我即是自。指此為他。故其兩人.皆有於自。破此人自他人之自。亦已亡故。從自他不立下。即雙用自他。破共生義。如二盲人。離不見色。合豈見耶。從有因尚不生者。即以三作破無因耳。此中非謂非是無因而立有因。舉況以釋。因緣和合。合是生義。尚不得生。豈用無因而立生義。故四句求生。生不可得。無生之理。顯然可覩。正理既顯。計何由生。)
○二約因緣形奪釋。故對法云。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論解同此。(二約因緣等者。即就前計。以因為自。以緣為他而顯理也。然對法初散釋。亦以破自為先。故云。又有差別。謂待眾緣。故非自作。雖有眾緣。無種子不生。故非他作。彼俱無作用。故非共作。種子及眾緣。皆有功能。故非無因生。是故如是說。自種有故不從他等。一如今疏。釋曰。初句以自破他。如於外法。以穀子為自。水等為他。內法識種為自。業種增上緣為他。若無種子。決不生果。故不他生。次句以他破自。故云待眾故非自作。次無作用故不共生。即以和合無性破共。次有功能故非無因者。以共破無因。言論解同此者。今取論解。同對法也。如下釋文中辨。彼論結云。若緣起理。非自非他。遣雙句者。猶為甚深。況總亡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若爾。自種有故.則是自生。豈曰無生。此乃假自破他。非立於自。次句假他遣自。故中論云。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也。下二句例然。性審詳之。(若爾下。釋妨揀濫。古人多以非無因是從因生。故為此問答。引中論證。唯證假他破自。以自破他等。已如前說。故此論難見。意云。汝立自性而能生者。不合更假其餘因緣。若有自性而復假緣。則此自性。應在緣中。今水土緣中。無穀自性。明不自生。下二句者。即以無作用破共。非立無作用生。以共破無因。非因立也。此別顯無生義。故令審詳。使物莫濫。若顯甚深。次下當說。【校】非因立也.應從嘉興藏鈔本作非立共也。)
○二約無礙者。但因緣生果。各有二義。謂全有力。全無力。緣望於果若全有力。則因全無力。故云。因不生緣生。故云不自生。二因望果全有力亦然。故云緣不生。自因生故。故不他生。三.二力不俱。故不共生。四.二無力不俱。故不無因。(二約無礙下。此門更二。先明事理無礙。無力故無生。有力故不礙生。則生不礙無生。無生不礙生。)此復二義。一約用。則力用交徹。有相入義。謂有力攝無力故。故十忍品云。菩薩善知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等。二據體。有空不空。有相即義。謂非但因力歸緣。亦乃因體由緣而顯。全攝同緣。因如虛空。故上文云。一即是多多即一等。力無力必俱。故常相即入。是為無盡大緣起甚深之觀。(此復二義下。依此力無力。成於事事無礙法門。謂成相入及相即義。如前玄中。)
復次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能生諸行。無明滅行滅者。以無無明.諸行亦無。餘亦如是。
【疏】文中亦有順逆。初順觀中。經云。無明緣行者。牒也。無明因緣能生諸行者。釋也。論云。有分非他作。自因生故。此以不他生釋經因字。謂如行支。唯從無明。故云自因。即上自因觀也。二者非自作。緣生故。此以不自生釋經緣字。謂行支但假無明為緣。非有行自體在無明中。從自而生。即他因觀。但取揀餘不親生。故名因。顯前非後。疎故名緣。非謂四緣之因緣也。餘並可知。(【鈔】中論云。有分者。分即支義。此以不他生下。是疏釋論。二非自作者。亦是論文。餘皆疏釋。後例餘者。謂其餘支。及與逆觀。謂順觀尚即自他不生。逆觀豈有自他可滅。)
○二約大悲觀。即異求中計非想等以為涅槃。又計妙行為解脫者。非是常德。但是生滅故可悲之。(又計妙行者。以六行伏惑。為解脫者。解脫因故。既有欣厭心。亦生滅耳。)
○三約一切相智觀。此及後門.名無始觀。此有二意。一若約俗說。因緣為生滅之本。生死無際故.因緣無始。二約真說。見法緣集.無有本性可依。故名無始。即淨名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故染淨真性。皆無始終。顯染可除。但云無始。餘如別說。論云。中際因緣生。故後際生。即舉此第八門。隨順縛故。即第九門。謂但一念從緣生。即是不生。故無始也。不言初際生者。意顯無初故。今不起妄。即不生故。
○第九生滅繫縛門。
又無明緣行者。是生繫縛。無明滅行滅者。是滅繫縛。餘亦如是。
【疏】生滅繫縛者。亦名似有若無。初一切智觀中。明不共生。文中三。初順觀。經中但明無明為緣縛行。令行繫屬無明。斯則緣生。而為不共者。論云。非二作。但隨順生故。無知者故。作時不住故。意謂但行順無明緣。不得不生。互無知者。故非二作。若爾。但隨順生。即是共生。何要知者。故末句云。既從緣生。則念念不住。誰為共耶。此同對法。無作用故。又中論云。和合即無性。云何和合生。次無明滅下。逆觀。謂滅但滅於繫縛。既無共生。安有共滅。言有生滅。皆是繫縛。三類餘。可知。
○二約大悲觀。謂彼外道異求非想天等為解脫者。菩薩觀之。但是染縛。非是涅槃真淨之德。
○三約一切相智觀。明無始觀中。隨順縛故而生。非有本也。
○第十無所有盡觀。亦名泯同平等。
又無明緣行者。是隨順無所有觀。無明滅行滅者。是隨順盡滅觀。餘亦如是。
【疏】三觀之中。初一切智觀。即深觀中顯非無因。經亦三節。初順觀中。由行從無明緣生。緣生即無性。故云隨順無所有。次逆觀中。滅亦緣滅。緣滅無滅。方順盡滅之理。然論經順觀云。是隨順有者。顯無性緣生。故不能不有。二經雖殊.同明緣生。故非無因。無因何失。若無因生。生應常生。非不生也。何以故。無定因故。此即縱破。亦可常不生。何以故。無因生故。此即奪其生義。故無因生。非佛法所樂。以無因能生大邪見故。(【鈔】中論云。無因乃成大過。謂布施持戒。應墮地獄。殺生偷盜。則應生天。諸修妙行。無涅槃等。)
○二約大悲隨順觀。即求異解脫中。外道計非想無所有處等為涅槃。以順有故。非是出世故。無我德而妄計解脫。故可悲之。
○三約一切相智觀。當第九種種觀。此即世諦觀。由隨順有故.有欲色無色愛等之殊。故云種種。即真順有。未失順無。(此即世諦觀者。以論經云。隨順有故。從即真順有下。會論經同今經。謂雖順有。虛相都盡。徹第一義諦。故云未失順無。【校】會論經同今經.纂要及南藏續藏金陵本誤作會論同經今經。茲據嘉興藏改正。徹.嘉興藏作唯。)(上來別釋十門竟。)
○自下第三總結十名。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十種逆順觀諸緣起。所謂有支相續故。一心所攝故。自業差別故。不相捨離故。三道不斷故。觀過去現在未來故。三苦聚集故。因緣生滅故。生滅繫縛故。無所有盡觀故。
【疏】既云逆順觀察。則前二門闕逆觀者。乃文略耳。(【鈔】則前二門者。即一心所攝。及自業助成門也。所以無者。但是略故。)言諸緣起者。十二非一曰諸。前前為緣.令後後起。又由煩惱繫縛往諸趣中.數數生起。故名緣起。亦云緣生。生即起義。亦約果說。
【論】十二緣生者。是一切眾生逐妄迷真.隨生死流轉.波浪不息之大苦海。其海廣大.甚深無際。亦是一切諸佛眾聖賢寶莊嚴大城。亦是文殊普賢常遊止之華林園苑。常有諸佛出現於中。普賢菩薩恆對現色身。在一切眾生前教化。無有休息。文殊師利告善財云。不厭生死苦。乃能具足普賢行。一切諸佛功德海。參映重重。充滿其中。無有盡極。與一切眾生.猶如光影而無障礙。以迷十二有支.名一切眾生。悟十二有支.即是佛故。眾生及以有支.皆無自性。若隨煩惱.無明行識名色六根相對生觸受愛取有。成五蘊身。即有生老死常流轉故。若以戒定慧觀照方便力。照自身心體相。皆自性空。無內外有。即眾生心。全佛智海。如是十度逆順觀察十二有支.成般若波羅蜜門。三空自在.智慧現前。以大慈大悲為首故.不盡諸行。又以空慧。入諸行海。長養大慈大悲。入生死海。如蓮華處水而無染污。如阿修羅處海.纔沒半身。像大悲菩薩以空智隨流。處纏不沒。若厭十二緣生別求解脫智海者。如捨冰而求水。逐陽燄以求漿。若以止觀力照之。心境總忘。智日自然明白。如貧女宅中寶藏.不作而自明。如窮子衣中珠。無功而自現。
【疏】然各攝三觀.體勢星羅。今重以十門.本意收攝。
初門明染淨因起。二明緣起本源。三因果有空。四相成無作。五陳其諦理。六力用交參。七窮苦慢除。八形奪無始。九有無無本。十真俗無違。(【鈔】然各攝下。以義總收。恐難領會十門義故。於中有四。一總出十門之意。於上三觀。相參而用。謂三觀小異。論取不同。就其經文。故可為一。一染淨因起者。相諦觀中。明成答相。答於外難。成無我義。無我即淨故。大悲觀名愚癡顛倒。以著我故。則生為染。無我則得無生為淨。一切相智。名染淨分別。染淨正是第三觀名。今此中義理。通於三觀。因起之字。定通三處。二緣起本源者。直就經說故。初觀名第一義諦。是一心本。世諦一心。依本起末。第二觀中。阿陀那識。迷執為我。即染淨本。悟即是解脫根本故。一切相智名依止觀。故為本源。三因果有空者。相諦觀中。名他因觀。由無明故。方得有行。斯則有矣。既從緣有。斯則空矣。大悲觀中破於冥性。斯有因緣。一切相智觀名方便觀。以各二業為後方便。亦即有即空義耳。四相成無作者。即不相捨離。相諦觀中名自因觀。謂離前支無後支。故云相成。相成故無作。大悲觀中破於自在。故須因緣相成.無別作者。一切相智觀名因緣相。有支無作故。五陳其諦理者。即三道不斷。相諦名[A1]攝過。但攝苦集故。大悲名破苦行因。亦由唯苦集故。一切相智名為入諦。兼取逆觀。即滅道故。六力用交參者。即三際輪迴。初名護過觀。三際因果。為因有力。為果無力。能護失業等三過故。大悲觀中。治異道求中無因之見。因有力故。一切相智觀。力無力信入。並是力用交參。七窮苦慢除。即三苦聚集。初名不厭厭觀。令厭微苦。即窮苦義。大悲觀中。名破求異中。謂三界有涅槃。但是苦故。今能窮之。一切相智中。名增上慢信入。亦窮微苦。非增慢矣。八形奪無始者。即因緣生滅。初即深觀。名不自不他。以他奪自。以自奪他。大悲觀中明無常德。以形奪故。一切相智觀名無始觀。因緣無初故。九有無無本者。即生滅繫縛。初即深觀中。明不共生。明非二作。互無知者。故有無本。無作用故不能生。則無亦無本。大悲觀既無有淨德。安有本耶。一切相智觀既明無始。始即是本。二諦無始。故有無無本。十真俗無違者。即無所有盡。初深觀中。顯非無因。真不違俗。無所有盡。俗不違真。大悲觀中。以順有故。無有我德。一切相智種種觀故。亦不違俗。故其三觀。取文小異。大旨多同。故以本意。收為一致。)
○復收十門.不出五意。初門迷理成事。次門理事依持。次六成事義門。第九事理雙泯。後一事理無礙。故唯四門.不出事理。
○若從事理無礙交徹.則涉入重重。若依事理逆順雙融.則真門寂寂。故法性緣起。甚深甚深。即此因緣。名因佛性。觀緣之智.即因因性。因因至果。成菩提性。因性至果。成涅槃性。因果無礙.是緣起性。惟虛己而思之。
○自下大文第三明彼果勝。亦前攝正心住。故知緣生。此下攝善現行.故三空等現前。依論云。果者。有五種相。一得對治行勝。及離障勝。二得修行勝。三得三昧勝。四得不壞心勝。五得自在力勝。各有佛子以為揀別。唯第二段有二佛子。初中二。先明對治勝。後菩薩如是下。明離障勝。今初即三解脫門。亦名三三[A2]昧。三昧即當體受名。解脫依他受稱。此三能通涅槃解脫。故名為門。文中二。初牒前。後正顯。今初。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十種相.觀諸緣起。
【疏】意通五果。由前十觀.得此三空等果故。謂以三空觀緣得第一第三果。三悲觀緣。得第二第四果。三望於初。初是能治。三是所成。四望於二。二是能修。四是堅固。第五通從二觀而生。(【鈔】今初意通五果者。正舉經中牒前之意。意明十門.通成五果故。遮於古人別配屬故。謂遠公云。一對治及離障勝。是勝慢對治果。前修十種法平等觀而為對治。此地滿中。更以甚深三脫為治。名對治勝。前治五地染淨慢障。今此文更除微細我心。及有無等。名滅障勝。二修行勝。是前不住道行勝果。依前不住。更起勝修。名修行勝。三得三昧勝。望前治勝以說果也。前修三脫而為對治。彼治轉增。名三昧勝。四得不壞心勝者。望前滅障。以說其果。由滅障故。三昧之心不可壞。名不壞心。五自在力勝。望前修行以說果也。依前修行。上進無礙。名自在力。釋曰。此意明前二果。從前文生。後三果。從前二果生。今明十門。通成五果。)亦可展轉而生。由有治故離障。離障故行勝。有治故三昧勝。三昧勝故心不壞。心不壞故得自在也。
○二正顯三空。
知無我。無人。無壽命。自性空。無作者。無受者。即得空解脫門現在前。
【疏】三空各有別顯。總結。初空門中。別顯有三。初三句.明眾生空。次自性空.明法空。此上二句.明二我體空。三無作受.顯二我作用空。由體空故.並不能作因受果。結云現前者。智與境冥故。(【鈔】顯二我下。意明人法俱有能作之義。故皆名作者。非約人我獨為其空。)
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有少法相生。即時得無相解脫門現在前。
【疏】二無相門中亦三。一者滅障。即觀諸支皆自性滅。謂若入空門不得空。亦不取空相。則事已辦。若見法先有。後說為空。及取空相。非真知空。故名為障。故修無相。了自性滅。則不取空障。(【鈔】謂若入空門下。二舉正顯非。智論云。是三解脫。摩訶衍中。但是一法。以行因緣故。說有三種。觀諸法空。是名空門。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門.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如城三門。一人之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若入空門不得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已辦故。不須二門。若見法下。三舉非顯修。智論云。若取諸法空相。生憍慢言。我知實相。應學無相門.以滅空相。故修無相下。結成修意。為滅障故。)二所以不取者。得對治故。謂知空亦復空。名畢竟解脫。三既有能治。治於所治。則念想不行。故云.無有少法相生。能所斯寂.則無相現前。(遠公云。三中一滅障。即取性心亡。二得對治。即得理為治。三念想不行。即取相心滅.亦初一異凡夫。後二異二乘。)
如是人空無相已。無有願求。唯除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即時得無願解脫門現在前。
【疏】三無願門。亦有三種相。一依止。謂依前入空無相。方得無願故。二體。即無有願求。不求三界等故。三勝。即大悲化生。勝二乘故。又上三空。通緣諸法實相。觀於世間.即涅槃相故。亦不同二乘。餘如智論二十二說。
○第二明離障勝。
菩薩如是修三解脫門。離彼我想。離作者受者想。離有無想。
【疏】離障勝中。先牒前修。由修得離故。初離三想。是空門所離。次離有無想。是無相門所離。亦無願門所離。不見有可求故。已知離障。云何為勝。經中三句。次第勝五四地。及此地方便故。謂於五地中。以十平等深淨心。遠離四地身淨我慢。此用深空滅離二我。故此勝也。二四地中。以道品治三地中正受出沒等慢。此用空觀以離作受。故勝。三此地方便。但用十平等破顯有無。今此地滿。用深無相。破遣有無。一切蕩盡。故此勝也。
【論】此段明作前十種逆順。觀十二有支已。達諸緣起.性自無生。便得三解脫門現前。三解脫門者。一觀十二緣自性空無作。皆自性滅。畢竟解脫。得空解脫門。二無有少法可得.即得無相解脫門.三得前空及無相二門.更無餘願求。唯有大悲教化一切眾生。皆令畢竟解脫。得無願解脫門。
○第二修行勝中二。先總明修心。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大悲轉增。精勤修習。為未滿菩提分法令圓滿故。
【疏】修心。悲增心中修故。是利他心。為未滿菩提下。兼於自利。亦修所為。言悲增者。前觀十平等。已起三悲。今十門觀緣彌悲眾生。纏於妄法。
○後別顯。於中二。先明修行。後明修勝。今初。
作是念。一切有為。有和合則轉。無和合則不轉。緣集則轉。緣不集則不轉。我如是知有為法多諸過患。當斷此和合因緣。然為成就眾生故。亦不畢竟滅於諸行。
佛子。菩薩如是觀察有為多諸過惡。(【校】惡.麗藏及北平刻綱要本作患。)無有自性。不生不滅。
【疏】文二。先發勇猛修行。謂勵志始修故。後佛子下。明丈夫志修行。果決終成故。又初則悲智勇修。後則窮證性相。今初。先智後悲。智中。先知後厭。初中。上二句明緣有合離。謂業惑相資。有為方生。如無明緣行等。後二句.明緣有具闕。集即是具。謂業惑隨闕.必不轉生。如雖有行.無愛潤等。後我如是下厭。既知有為苦過。必斷和合集因。然為下。修悲益物。不盡有為。二丈夫志修中。初厭相。見彼有為多過。是對礙法。故厭之。後無有下。證性。由了有為.自性同相。本無生滅。便能滅於對礙而與理冥。(【鈔】初厭相者。前勇修中。先知後厭。今丈夫志修。先厭後證。明漸勝也。)
○第二修勝。
而恒起大悲.不捨眾生。
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名無障礙智光明。
成就如是智光明已。雖修習菩提分因緣。而不住有為中。雖觀有為法自性寂滅。亦不住寂滅中。以菩提分法未圓滿故。
【疏】修勝者。謂不住勝相現前故。有三種勝。一初二句.明般若因勝。以是不住所以。躡前大智而起悲故。二即得下。般若體現勝。般若是通名。無障礙智是別稱。無礙佛智雖未成就。今般若能照此智。此智前相。名曰光明。光明即門也。三成就如是下。明般若用勝。亦是不住之相。謂上二句。涉事不失理.故不住有為。後二句.見理不壞事.故不住無為。即有為涅槃.平等證故。以菩提下。不住所為。智慧助道未滿足故.不住有為。功德助道未滿足故。不住無為。又俱未滿故俱不住。廣如淨名下卷。大品中亦云。菩薩念言。今是行時非證時故。即此所為。亦是所以。(【鈔】又俱未滿者。即淨名第三菩薩行品。眾香菩薩欲歸本國。白佛求法云。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乃至云。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何謂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乃至云。觀諸法虛妄。無我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集法藥故。不住無為。隨授藥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釋曰。然淨名意。但揀二乘。謂二乘盡有住無。有為三相。故名為盡。無為無相。故名為住。若盡若住。即是有礙。不盡不住。為無礙法。然是一法。就事相分。故為二別。盡有。即無起行修德之地。住無。即絕慈悲化導之能。是故大士。並不為也。而彼經文先正釋不住不盡。後又具福德下。釋不住不盡所以。謂夫德之積也。必涉有津。若住無為。則功德不具。具智慧故。不盡有為者。智之明也。必由廣博。若廢捨有為。則智慧不具。故大悲不盡。然彼文廣。故指其文。若望此經。但是不住無為之義耳。闕於不住有為之義。今疏向云。功德助道未滿足故。不住無為。即全同淨名文意。言智慧助道未滿足故。不住有為者。則側用淨名。彼具智慧。不盡有為。以盡有為。不成廣智。故不盡矣。今以住有為不成深智。故不住矣。則是具智慧故。不住生死。具大悲故。不住涅槃義耳。言又俱未滿故。俱不住者。謂應反上。智慧助道未滿足故.不住無為。功德助道未滿足故。不住有為。謂若住無為。不成種智。是為不入生死大海。則不能生一切智寶。若住有為自淪生死。安能成就諸佛功德。亦是具大智故。不住涅槃。具大悲故。不住生死。謂若住涅槃。非是亡緣之智。若住生死。非無愛見之悲。餘義至下當釋。大品中下。亦成上義。若是證時。住無為也。故七地云。雖行實際而不作證。即此所為者。所為成智慧不住有為等。所以者何。以有智慧故。不住有為也。餘可例知。【校】何謂不盡有為。盡.纂要誤作能.)
○第三明三昧勝中二。先明空定。後如是十無相下。例顯餘二。今初。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實不分別空三昧。不捨離空三昧。離不離空三昧。
此菩薩得如是十空三昧門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現前。
【疏】前中復二。先舉十上首。後此菩薩下。總結多門。今初十中。論分為四。一除第四。前五名觀。二以第四名不放逸。三以第七名得增上。四以餘三名為因事。今初。觀是觀解。前三就相觀空。一入空者。是人空。亦是總句。二即法空。三即取前二空為第一義。觀之亦空。後二就實觀空。謂四觀本識空如來藏.包含無外。故云大空。五觀七轉識不離如來藏和合而起。皆無自體。故云合空。楞伽云。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又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也。二不放逸者。依解起行。行修究竟。故名第一。論云。分別善修行故。自分第一也。修行無厭足故。勝進第一也。三得增上者。因修成德.功德起故。四因事者。依德起用故.有三種用。初一自利。名智障淨因事。謂分別是智障。今得如實空。能淨分別。後二利他。一教化眾生因事。依空起悲。故不捨離。二願取有因事。由得空故故離染。隨順有故.不離諸有。上依論解。已為深妙。又此十空。與涅槃十一空。多同少異。更依釋之。前八證實空。後二起用空。故入空。即彼內空。外空。內外十二入故。自性.即性空。非今始無故。第一義空.名義全同。第一空者。彼名空空。謂前空但空第一義。今明若有若無。本來自空。故彼經云。是有是無。是名空空。是是非是是。是名空空。謂是非亦當體空故。如是空空。乃是二乘所迷沒處。十地菩薩。通達少分。故名第一。今亦約少分也。大空名同。彼名般若波羅蜜。合即內外空也。合無合故。起即有為空。八即無為空。如實即無為故。不捨等二.名義俱別。若欲會者。九即無始空。無始不離生死而即空故。十即無所有空。謂離與不離皆無所有故。(【鈔】又此十者。經當第十六。南經十五。疏當第六。為答修捨果故。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空。佛言。善男子。空者。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無所有空。第一義空。空空。大空。彼疏釋云。前十相空。後一真空。就彼妄情所取法中以明空義。名為相空。就真實中以辨空義。名曰真空。【校】就真實中。準遠公涅槃義記卷六.應從嘉興藏南藏鈔本作就真識中。)
○二例顯餘二。
如是十無相十無願三昧門為首。百千無相無願三昧門。皆悉現前。
【疏】餘結等。可知。
○第四不壞心果。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復更修習。滿足不可壞心。決定心。純善心。甚深心。不退轉心。不休息心。廣大心。無邊心。求智心。方便慧相應心。皆悉圓滿。
【疏】此下二段。亦即攝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此為進善。後起大行。今初。不壞心者。由障滅行成。若智若悲。皆不退壞。文有十句。初總。餘別。別有九種不壞。一信理決定。二行堪調柔。三不怖甚深。四自乘不退。五勝進無息。六泯絕自他。七利生無邊。八上求地智。九巧化眾生。亦可對前十三昧心。以明不壞。恐厭繁文。九並堅固。皆云不壞。十皆具足。名悉圓滿。
○第五自在力勝。
佛子。菩薩以此十心順佛菩提。不懼異論。入諸智地。離二乘道。趣於佛智。諸煩惱魔無能沮壞。住於菩薩智慧光明。於空無相無願法中皆善修習。方便智慧恆共相應。菩提分法常行不捨。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中。得般若波羅蜜行增上。得第三明利順忍。以於諸法如實相.隨順無違故。
【疏】自在力勝中二。初顯其相。後佛子下。結其分齊。前中十句。初總。不懼下。別。總云此心者。此前十心。順佛菩提者。能深入趣向故。論云。得般若波羅蜜行力勝。能深入故。則知此前十心。皆是般若現前心也。別中九句。依上十不壞心而得自在趣向。一不懼異論。即能伏他力。二上人智地。名斷疑力。得法空故。三自乘不動力。以離小故。四密處決信力。趣鏡智故。此與前二前卻者。此二相成故。五諸魔不壞力。精進故。六治惑堅固力。住智明故。七徧治力。具三空故。處有不染故。八化生力。即前第九方便相應。九智障淨力。即前上求智地。前智居中。導二悲故。此智居後。顯悲智相異故。(【鈔】即能伏者。是論釋義。對前總句不可壞心。及決定心。下諸力名。皆是論文。二云得法空故者。對純善心。以前純善。對法空三昧故。然初句全牒經。第二句義牒經。下七句不牒經。直舉論文。三對前第四不退轉心。四對前第三甚深心故。此與前二前卻。以不動故入甚深。入甚深故不動。故云相成。五對不休息。六對廣大。七對無邊。八對第九。九對第八。會其前後。如疏具之。)第二結中。由般若現前故.順忍明利。言第三者。三品忍中。為最上故。
【論】離二乘地者。二乘斷煩惱而證空。菩薩達煩惱而成智海。故云趣於佛智。諸煩惱魔無能沮壞者。明煩惱魔是生死因也。陰魔死魔。是生死果也。天魔。生死緣也。
○第二大科位果。三果同前。就調柔中分四。初調柔行。二教智淨。三別地行相。四結說地名。今初。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已。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悉以廣大心.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得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憶持不捨。又得諸佛甚深法藏。
經於百劫。經於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明淨。
譬如真金。以毗瑠璃寶數數磨瑩。轉更明淨。
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隨逐觀察。轉更明淨。轉復寂滅。無能映蔽。
【疏】有法喻合。法中三。初鍊行緣。次悉以下。能鍊行。於中聞已受持下。是得義持。三昧慧光。是所持義。隨順修行。此句示現得義持因。因何事耶。謂因依前三昧勝故。得如實奢摩他等。憶持不捨。正顯能持。又得已下。亦是所持。三經於下。明所鍊淨。轉更明淨者。解脫彼障故。又由前證得彼佛法藏義故。
喻中。真金喻證。亦喻信等。瑠璃喻方便智。由方便智數磨。令出世證智。發教智光。轉勝前也。
合中。方便慧.即上不住道。合前瑠璃。隨逐觀察。合數磨瑩。轉更明淨者。般若現前故。轉復寂滅者。證智脫彼障故。
○二明教智淨。
譬如月光。照眾生身令得清涼。四種風輪所不能壞。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能滅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生煩惱熾火。四種魔道所不能壞。
【疏】以月光寬大。勝於前地。但取月輪為喻也。四種風輪者。出現品有能持等四種風輪。非今四輪。以彼不是壞散風故。有散壞風。復無四種。未見經論。不可定斷。且就義釋。即四時之風。春曰和風。喻煩惱魔。順愛心故。夏曰炎風。喻於蘊魔。多熱惱故。秋曰涼風。亦曰金風。喻於死魔。果熟收殺故。冬曰寒風。喻於天魔。敗藏人善故。行四魔行。即是魔道。餘文可知。
○三別地行相。四結說地名。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六現前地。
○二攝報三願智二果。
菩薩住此地。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聲聞所有問難無能退屈。能令眾生除滅我慢。深入緣起。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菩薩以為眷屬。
若以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疏】攝報中。言聲聞難問。無能屈者。已知二乘緣諦等故。願智可知。
○第三重頌。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疏】二十二頌。分三。初十七偈。頌位行。次四頌位果。後一結說。前中三。初二頌一句.頌勝慢對治。二有十偈三句.頌不住道行勝。三有四偈.頌彼果勝。
觀察世間生滅相。
【疏】二中有三。初一句.頌總顯心境。
【疏】次九偈一句.頌別明觀相。即為十段。第一有二偈半。頌有支行列。
【疏】二一偈.頌攝歸一心。既云心滅則生死盡。故知不可唯約真心。以真妄和合。是說依心。即真之妄既滅。即妄之真不無。故起信云。但心相滅。非心體滅。(【鈔】故起信者。論有問云。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相續者。云何說究竟滅。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若水滅者。則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即隨滅。非是水滅。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釋曰。現文可知。楞伽亦云。若心體滅。則本識滅。本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戲論。)
【疏】三一偈.頌自業差別。
【疏】四半偈.頌不相捨離。
【疏】五半偈.頌三道不斷。
【疏】六一偈.越頌第七三苦聚集。
【疏】七一偈.卻頌第六三際輪環。
【疏】八半偈。越頌第九生滅繫縛。
【疏】九有半偈.卻頌因緣生滅。
【疏】十有三句.頌無所有盡觀。
【疏】第三十種下。有五句.頌總結十名。
【疏】三如是下。頌彼果勝中。初二頌對治勝。
【疏】次一頌修行勝。
【疏】次半偈頌三昧勝。
【疏】後二句。通頌後二勝。以義通故。
【疏】位果等。可知。(六地竟。)
○第七遠行地。初明大意。
【疏】所以來者。已說緣起相應慧住。寄於緣覺。次說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寄菩薩地。故次來也。瑜伽云。前地雖能多住無相作意。而未能令無相作意無間無缺.多修習住。為令滿故。次有此來。又前功用未滿。今令滿故。
○言遠行者。通有二意。立遠行名。一從前遠來。至功用邊。二此功用行邊。能遠去後位。故十住論云。去三界遠。近法王位。故名遠地。仁王名遠達地者。亦通二義。然其能遠去行.正是無相。故所離障。離細相現行障。謂六地執生滅細相現行故。此生滅相.即是二愚。一細相現行愚。謂執有緣生。流轉細生相故。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執有細還滅相故。以純作意。於無相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行。至此地中。方能斷之。
○以常在無相。故不執生。更不作意勤求無相。故能證得法無差別真如。以了種種教法。同真無相故。(【鈔】以了種種教法同真無相者。謂雖諸教法。隨機種種。不失平等一味之相。故中邊論云。第七地中。所證法界。名種種法無差別。由通達此.知(【校】此知.纂要續藏金陵本作知此。)法無相。不行契經等種種法相中故。)
○以能空中起有勝行。故成方便度。二行雙行。乃至亦得無相之果。故知以純無相不礙起行。為此地別義。
【論】何故名為遠行地。以此地行方便波羅蜜。以六地之中。三空三昧現無量無作智慧門。能入無量眾生界。入無量教化眾生業。入無量世界網。以無作智慧。入一切世間。等眾生行普令徧周。故名遠行地。為入世間行徧周廣大。故名遠行地。
○次正釋文。亦有三分。初.讚請。
【疏】讚請中有十二頌。前十讚。後二請。前中分四。初二天眾讚說主。
【疏】次一天主光雲供佛。表智契法身故。
【疏】三有一頌.天眾慶聞。
【疏】四有六頌。天女樂音讚佛。於中初一顯聲因緣。
【疏】餘五正顯讚辭。於中初四.讚寂用無礙。
【疏】後一明起用所由。即悲智無礙。將說雙行。故承力讚此。
【疏】後請可知。
○第二正說分中二。先行。後果。行中有五種相差別。一樂無作行對治差別。二彼障對治差別。三雙行勝差別。四前上地勝差別。五彼果差別。五中初一是趣地方便.即當入心。餘四為住。出心在果。又住中.初即初住地。次一正住地。次一說雖在後.義該始終。後一地滿。初言樂無作者。樂著般若觀空故。即細相現行障。此地隨有不著為能對治。二謂向雖能治前地樂空之心。以其有量有功用。即復是障。故修無量無功用行以為對治。三垢障既盡。故止觀雙行。四明此地功用過前六地。勝後三地。上即後也。五由地滿。故說雙行果。今初分中有四。初結前標後。二何等下。徵顯其相。三菩薩以如是下。結行功能。四入已下。彰其分齊。今初。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
【疏】具足六地行已.即是結前。義含所治無相行故。以般若無相行滿。於此生著。非增上行故。次欲入下.明其標後。十種方便.即是能治。謂前樂無作。不名方便。不能起增上行。非殊勝道。今以十種不捨眾生法無我智以為能治。治前樂心。名方便慧。便能攝取增上行故.名起殊勝道。是則即有修空。故不住空。是空中方便慧。即空涉有。故不住有。是有中殊勝道。道即行也。所行殊勝。故名增上。於何增上。謂前所寄世出世中。即空故.勝於世間。即能涉有故.勝出世間。前六地中。雖亦修悲。不住於無。而在寂不能。出空方作。故不得方便殊勝之名。雖行空行有。而多著空。但名樂無作治。
○二徵顯。
何等為十。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燄.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燄。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燄.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知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清淨音聲。雖隨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諸行。
【疏】徵顯中。所以勝行得增上無勝者。由下十義故。義各二句。皆上句觀空。下句涉有。上句得下句.即成空中方便慧。下句得上句.即成有中殊勝行。不滯空有.並致雖言。論主攝十為四種功德。謂前三各一。後七為一故。一初句.即護惡行因事。菩薩惡行.有其二種。一不樂利樂。二起愛見。今由上句.故無愛見。由下句.故能利樂。若二中互闕。皆有惡行。今由二句護之。為無愛見之悲因事。
【論】雖修空無相無願三昧。慈悲不捨一切眾生者。明二乘修空。自惑已滅。無悲利生。淨土菩薩修三空法門.自惑已滅.隨願生於淨土。聞佛教化。自力成已。方還穢國。方便利生。然有淨穢二障。往來彼此。如三乘經中。餘方菩薩。來此娑婆聞法已。還歸本土者是。如此一乘教中菩薩。明從迷入法。名為他方佛剎而來集會。悟已不云還歸本土。明身土無二性故
【疏】二即財及身勝因事。由供佛故.獲財及身。由得平等故.二事皆勝。勝財.則隨物所須。勝身.隨意取其何類。三護善根因事。善根.即勤集福德。為菩提資糧。今以即空智而集。是得彼勝因增上。令所集功德法。皆成增上波羅蜜行。名之為護。雖有慈悲。但是增上意樂。故三皆自利。(【鈔】後雖有下。通妨結成。謂第一句。雖有慈悲。但是意樂。未正利他。故三自利。然疏釋文。皆先釋下句涉有勝行。後釋上句以導下句。二皆互資。例如初門。)後七同是利他。合為第四攝眾生因事。即為七種。初一隨物受生。次二化令離障。後四攝令住善。初中願力受生。為作眾生上首。故須莊嚴三界。但是願生。非由業惑。故云遠離。二說對治故。謂示起煩惱。欲令治斷而知性寂。方為第一義治。令見常自寂故。
【論】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燄。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燄者。如一乘菩薩。從十信。信自分別心。從如來智起。十住初心。上即同初地。至第六住。即同第六地。得入寂滅定神通。即如十住中第六海幢比丘是也。大意前之十住十行十迴向三位。總同十地升進次第。總一切如來不動智為體。所有煩惱。以禪定力。起無作智力。一時普印。頓同智體。過去未來。三世一際。無有短長延促之相。下文更明。大意於一念之際。若見自心有成佛有未成佛。作延促時分限量者。當知此人不成正見。如來智體未現前故。
【疏】三為滅智障故。障有四種。如五地隨世智中說。令隨眾生心。作書論等無量事業而為能治。(【鈔】障有四種下。前論云。是中書等有四種障對治。四種障者。一所用事中忘障。二邪見軟智障。三所取物中不守護障。四取與生疑障。以書治初障。因聲二論治第二障。印治第三障。算數治第四障。今文書是第一治。論是第二。等即等取印算數等無量事業。總以結之而為能治。通上四也。)四於大法眾會集故。為物起嚴土行。此明依報。下三明正報。三輪益物。(此上明望益修因。淨土之中。聖賢集會。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與諸菩薩同一志行。無有怨嫉。令物修因。當獲淨土人寶為嚴而集會故。)五即身業。無身現身者。令生五福。謂見聞親近.供養.修行故。自身無身.同佛法身故。下二亦然。(令生五福下。見唯約眼。聞但約耳。親近約身。供養捨財。修行通三業。言自身無身同佛法身故者。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虛空。所現眾色形。令入此法中。今菩薩亦無身現身。登地已上。分證法身同佛身故。下二亦然者。即總例口意同身。皆即體起用。無言現言。無知而知。並如經文。)六即口業。轉法輪故。七即意業。於無長短中。隨問善釋。記三世事。起三世行故。(三世是長。一念是短。今明三世即一念。是實是空。則無長短。不礙能知種種時節長短劫事。)
【論】雖隨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諸行者。明法身智體.無時無劫.無三世體。為隨一切眾生業差別.有一切時劫差別。而為眾生分別時劫差別.而修行諸行。即如說三祇劫.及三生一生一念.及六十劫等是。
○第三總結勝能。
菩薩以如是十種方便慧。起殊勝行。從第六地。入第七地。
【疏】總結勝能中。論釋云。此十種發起殊勝行.共對攝取.對治攝取者。皆上下二句相對.名為共對。由此上下各能對治。皆上句治凡。下句治小。隨治不同。義如前說。由二攝取。名殊勝行。對治前障。
○四彰分齊。
入已。此行常現在前。名為住第七遠行地。
【疏】彰分齊者。明無相無間故。無相地名.從此而立。此亦即攝前不退住。不同前六。前六得住地已。捨入地心。以修解入。非以行入。此以行入。故常行不捨。名不退住。(【鈔】言此以行入.故常行不捨者。七地功用行滿。方便涉有。故得行入之名。)(一樂無作行對治差別竟。)
○第二彼障對治。即攝無著行。有量功用皆不著故。言對治者。有二種相。一修行無量種。治前有量障。二此菩薩作是念下。修行無功用行。治前有功用障。今初。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七地已。入無量眾生界。入無量諸佛教化眾生業。
【疏】有二十句。攝成十對。一一對中。皆上句明境界無量。為所知所化。後句明佛德業無量。為能知能化。菩薩入彼佛化以用化生。要則攝十為五。即五無量界。(【鈔】為所知所化者。所知即智境。所化即悲境。要則攝十為五者。所以更為此攝者。以此說無量。要治於有量。要唯有五。故為此攝。如前頻釋。即一眾生界無量。二世界無量。三法界無量。四調伏界無量。五調伏方便界無量。然此五界.唯佛窮證。能化德業.周於五界。菩薩修入。能化德業.趣入五界。又此五中。初一所化。次二化處。後二化法。)初一對眾生無量。論云。隨所化何等眾生。此對為總。十對皆為利眾生故。言何等者。類非一故。釋經無量之言。隨所者。隨多類宜。而以無量化眾生業而化故。(【校】上鈔周於五界。周.纂要及南藏續藏金陵本誤作用。)
入無量世界網。入無量諸佛清淨國土。
【疏】二有一對。眾生住何等處。謂住世界無量。以淨土行化故。
入無量種種差別法。入無量諸佛現覺智。入無量劫數。入無量諸佛覺了三世智。
【疏】三有二對。以何等智慧化。初對橫窮諸法智。後對豎窮三世智。皆是種智。二對約其所知。皆是法界無量。
入無量眾生差別信解。入無量諸佛示現種種名色身。入無量眾生欲樂諸根差別。入無量諸佛語言音聲令眾生歡喜。入無量眾生種種心行。入無量諸佛了知廣大智。
【疏】四有三對。明調伏界無量。初二對。明以何等心。於中初對。隨眾生信樂種種天身。菩薩以名色身化故。謂心隨其樂。同修天行.得天身故。口隨其信。以名句身.說彼行故。第二對。知昔根欲不同。以隨類音。稱根說故。次一對。以何等行。謂知現在心行不同。以徧趣行說對治故。
入無量聲聞乘信解。入無量諸佛說智道令信解。入無量辟支佛所成就。入無量諸佛說甚深智慧門令趣入。入無量諸菩薩方便行。入無量諸佛所說大乘集成事。令菩薩得入。
【疏】五有三對。明調伏方便界。論云。置何等乘。謂置三乘故。初對為聲聞說智道。令證滅故。次對為緣覺說深智。令知因緣故。後對為菩薩說地度集成事。稱彼方便涉有故。
○第二修無功用行。
此菩薩作是念。如是無量如來境界。乃至於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得知。我悉應以無功用無分別心。成就圓滿。
佛子。此菩薩以深智慧。如是觀察。常勤修習方便慧。起殊勝道。安住不動。
【疏】文二。先加行趣求。後佛子此菩薩下。正顯修行。今初。先牒前無量為所趣求。我悉下。要期以無功無相攝取彼境。無分別者。謂不取性相。忘緣等照。即無相觀也。加以無功。無相尤勝。然任放天性。不由勤策。自然而行。亡功合道。名無功用。八地方證。今要心住彼。故云應以。由功用行此已滿故。此則修行無功。非如八地任運無功也。二正顯中。初牒前觀智次常勤修下。是修行相。方便已下。是所修法。即前空中方便慧。有中殊勝行。既以無功無相智修。能治功用有相之障。後安住不動.顯觀成相。此即行成不動。非如八地相用不動。(第二彼障對治差別竟。)
○第三辨雙行勝。
無有一念。休息廢捨。行住坐臥乃至睡夢。未曾暫與蓋障相應。
【疏】文分四別。一二行雙無間。二信勝。三能作大義。四菩提分差別。四中前三別顯。後一總該。三中前一自分。後二勝進。今初。無有一念休息廢捨者。正顯雙行無間之義。謂不捨前不動之止。觀察之觀。為止觀二行雙行。一念不休。即無間義。次行住下。顯無間時。謂四儀睡寤。舉睡夢者。以昧況審。(【鈔】今初無有下。全捨為休。暫廢為息。以昧況審者。睡眠皆以昧略為性。略揀寤時。昧揀定中。定中雖略而不昧故。今為對審。但舉昧耳。)
常不捨於如是想念。
【疏】二常不捨於如是想念者。信勝。論云。彼無量智中.殊異義莊嚴相.現前專念故者。專念忍可.即是信義。常信前十無量二嚴佛境.故名為勝。
此菩薩於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羅蜜。何以故。念念皆以大悲為首。修行佛法。向佛智故。所有善根.為求佛智.施與眾生。是名檀那波羅蜜。能滅一切諸煩惱熱。是名尸羅波羅蜜。慈悲為首.不損眾生。是名羼提波羅蜜。求勝善法.無有厭足。是名毗梨耶波羅蜜。一切智道.常現在前.未嘗散亂。是名禪那波羅蜜。能忍諸法無生無滅。是名般若波羅蜜。能出生無量智。是名方便波羅蜜。能求上上勝智。是名願波羅蜜。一切異論及諸魔眾無能沮壞。是名力波羅蜜。如實了知一切法。是名智波羅蜜。
【疏】三作大義者。一念頓具十度之行。義利廣故。念念修起。故名為作。文中二。先總明。後何以下。徵釋。徵云。十度行異.一念寧圓。釋文分二。先明能具所以。由悲智雙運故。後所有下。顯所具之相。檀通悲智。忍唯約悲。餘皆約智。然此中十相。意令一念。十相不同。故三檀等中。隨取其一。可以意得。理實無所不具。故下菩提分中云。一切皆滿。前六可知。(【鈔】故三[A3]檀下.遠公云。施中但有法施。戒中但有律儀。律儀中有三離。一因離。二對治離。三果行離。今唯因離。滅煩惱故。尸羅.此云清涼。忍唯辨他不饒益。精進唯明攝善。禪定唯明引生功德。般若唯明第一義慧。然按經文。義類易求。故云可知。後之四度。是論自釋。)但釋後四。方便涉事。云無量智。以是智故。又能出生施等行願以攝眾生。故名方便。願中由此願智。能求八地已上。上上大波羅蜜.攝取彼勝行故。次力中。以是智故。遠離布施等障。故不為彼動。智中以是智故。布施等一切種差別.如實了知。為化眾生故。此四相皆從用立名。通成前六。亦有別成前六等。並如初會中辨。一念具十。念念皆然。初心欲修。至此方得。
佛子。此十波羅蜜。菩薩於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四攝.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略說乃至一切菩提分法。於念念中皆悉圓滿。
【疏】四菩提分差別中。有四種相。前二攝善。後二離過。一依大乘行。謂十度自利。此即大義結文。為顯十度通二義故。論將屬後.巧用經文。二四攝者。即依教化眾生。三四持等。即依煩惱障增上淨故。謂依四持為所住處。以三解脫為所依門。修行三十七品。則得煩惱障淨。任持自分。故名為持。亦名四家所住處故。四者一般若家。此是能照。二者諦家。即是所照。三捨煩惱家。四苦清淨家。由初二勝業離此惑苦。若約別說。初一見道前。次三即見修無學。四略說下。依智障清淨。以無所不具。故離塵沙無明。(第三雙行勝差別竟。)
○第四前上地勝差別中二。初明勝前六地。二明勝後三地。今初。
爾時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但於此第七地中滿足一切菩提分法。為諸地中亦能滿足。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於十地中.皆能滿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為殊勝。何以故。此第七地功用行滿。得入智慧自在行故。佛子。菩薩於初地中.緣一切佛法願求故。滿足菩提分法。第二地離心垢故。第三地願轉增長得法光明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順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門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滿足菩提分法。
【疏】勝即增上義。前中二。先問。問意云。若先已具。此何獨言。若先未具。何得成此。後答中三。初標。次徵。後釋。釋中二。先別顯此地勝相。功用行滿.即自分滿足。得入下。勝進趣後。由此二義.故能勝前。智慧。即八地證智。自在。即五通大用十自在等。二佛子下。通示諸地滿相。即遠釋十地皆滿足言。近釋七地功用滿語。故論徵云。云何此地中方便行滿足。方便即功用也。具十方便故。論自釋云。彼餘世間出世間中更起殊勝行。是故此七地中起一切佛法故者。謂前三世間。次三出世。此則更互各一殊勝行。今一切中具起。所以名滿。初地願中具。二地戒中具。三地聞中具。而云願增長者。欲依如來智慧利眾生故。餘可知。七地一切者。瑜伽論中。說佛功德。七地皆得。八地成就。九地具足。十地圓滿。有少餘障.未名清淨。離已即是清淨菩提。(【鈔】有少餘障。即果累無常。微細習氣故。)
【論】解脫月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但於此第七地中滿足一切菩提分法。為諸地中亦能滿足者。若以同相門中。總是一箇如來根本普光明大智寂用無礙自體菩提。若望修行進勝即異相門中。總有五十種菩提隨行差別大體總相。但約此十地差別菩提以為升進之大體。從此十種地中菩提。總以五種菩提以為大體。五種菩提者。一空無相菩提。二普光明無依住智菩提。三大願能起大智大悲廣利眾生菩提。四以其大悲能隨染淨不染淨菩提。五智悲萬行圓滿無作菩提。夫菩提者。此云覺也。覺者。普通眾法無過也。云無上者。但一乘非三乘也。一空無相菩提者。三乘及一乘共得。但以有大悲願行.無大悲願行.及廣狹寂用不同。大體同歸無相。二普光明無依住智菩提。唯一乘非三乘也。一乘菩薩十住之心初住此智.名住佛所住。生如來智慧家故。以此智地進修諸行。隨差別智。隨差別行。慣習淺深。安立十波羅蜜五十重升進階級。不離初心所得普光明無依住之智地。以智無體。時亦無遷。依本如是故。非情橫有故。此明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發心先心難者。得此智地難故。如此經云。已踐如來普光明地。此經法門。以此智為發心修行之地體故。一切種種智海及萬行海。生在其中。三大願能起大智發生大悲廣利眾生菩提者。明諸法不自生。即藉大願而起智成悲。亦不從他生者。明智之及願.無自性故。不共生者。法無和合故。不無因者。要因願起智。行慈悲故。故云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以是三乘。或滯寂。或但生淨上。為無廣大願起智。成滿法界虛空界等眾生大悲故。或云。以願留惑住於娑婆者。但得法空無相菩提。非得普光明智故。如三乘菩薩。雖有願行。皆忻多劫成佛。不同此教.剎那無時。又此八地菩薩.無功之智現前。猶恐滯寂。以第八願波羅蜜防之。又令憶念本願故。又十方諸佛.以三加七勸發。令智不滯寂故。又十迴向中.有十種起智大願門故。四以其大悲能隨染淨不染不淨菩提者。明前六地.行六波羅蜜。得出世間.及世間並出世間菩提。至此第七地。以出世間.及世間並出世間菩提.用入世間。同一切凡夫事業。成大慈悲行。使普賢行得圓滿故。雖同俗染。以智無染性。處世無著故。如蓮華處水。恆生水中不溼故。又以本願處世利生。以於智體.無自貪世樂故。不樂愛慢憍世所榮奢故。又明智體無依無性.能隨大願.處於俗流。不屬染淨而自在故。此之第七地法門。非二乘所及。亦非行六波羅蜜忻厭煩惱菩薩所知。如下文。六通菩薩所不能知。為證漏盡通故。不能隨於生死具普賢行.滿大悲故。為於生死有忻厭。有疲勞。樂生淨土故。五智悲萬行得圓滿無作菩提者。若以總相同相門中。智體不異。時亦不異。即十住初心即總具。若以別相門中。十住。十行。十迴向。得一分如來同體大智。得一分如來同體之行。得一切如來迴向大願.和融悲智圓滿之門。從初地至第六地。依前三賢位中之法.長養成就。令得出纏。雖有慈悲。是願令一切眾生出世之悲。如第七地之悲。恆處世間。如蓮華處水不溼。即明生死恆寂。即從初發心已來.依教而生信順。非自分法。法爾行然故。今至此第七地。將前出世解脫之心。方始處纏不污。為以創居同俗。隨悲願力受生。從三空無作之門。始入世間.同纏方便之行。猶有無作有作二種習氣。有行有開發。是故善財表法善知識.號開敷樹華。為開敷智樹萬行之華。令如普賢行海故。從茲入纏行華開發。至第八地第十地。悲智圓滿。任物利生。無作方終。至第十一地.所利眾生。等同法界。隨根隨時.對現色身。無生不利。不為而用。不作而應。以普光明智.不屬方所.同眾生心.任物現形。無往來故。為普光明智.與一切眾生虛妄心。是一性體故。故能知一切眾生所作業行。隨而應現故。是故下經云。初地中一切佛法願求故者。明初地是緣地前三賢位中所安立佛果樣式。願成彼故。非自行滿故。是願求菩提。如因滿故。三乘佛果樣式。在十地之後。此經佛果行樣。在十地之前。乃至初會神天等眾總是。第二地離心垢故者。明以上上十善法身性戒.以淨諸妄故。第三地願轉增長得法光明者。明修上二界四禪八定。得稱理智淨明故。得過三界心障礙故。入第九定故。第四地入道故者。明以修三十七品助菩提觀。令智眼明淨故。第五地順世所作故者。明以法界自體無作定門。能順達世間技藝悉能了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門者。明入智慧方便世間出世間法無不明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者。明第七地能入世間學普賢行故。已前諸地。雖以普光明智為體。皆有學有解。有行有忻.上位法門。從第八地。乃至第十地。無功用行.皆悉成就。第八地初得智慧無功用。第九地明無功用智。說教自在。第十地明無功用中。智悲總圓滿故。同佛位故。云第七地最為殊勝者。下文云。功用行滿故。明從六地無功用之智慧。成有功之萬行故。成普賢之行圓滿。至十地。是此位中之果故。明因行難發。果行易成故。如水入流.任運至海。何況此行.不出海中。此第七地行。同十住中第七住休捨優婆夷.行八萬四千那由他眾生之行。我皆同之。亦如十行中第七行滿足王.以自化身.示行殺害。亦如十迴向中第七迴向。金剛山西見觀世音菩薩。此第七地中行門。一一倣地前之解行樣式。地前三位.解行已周。十地之中。蘊功成德。一如地前之果法也。地前是果。地上行因。倣地前之果故。不同三乘立佛果在三祇之後也。若修行者。善知教意。勿妄解佛心。如正修十住之因時。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五位.一時總踐。為於智境.智不異。時不移。以一法界智印印之。古今絕矣。還依六相之義。即但了因圓。果無不備。若望起智達纏。即以始初發心住功高。若以大悲先首。即第七住。第七行。第七迴向。第七地為勝。餘皆任運滿故。
○二明勝後三地。文中四。一法。二喻。三合。四因論生論。今初前三合科。
何以故。菩薩從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以此力故。從第八地。乃至第十。無功用行.皆悉成就。
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處雜染。一處純淨。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方便神通願力。
佛子。菩薩諸地亦復如是。有雜染行。有清淨行。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願力方便智慧。乃能得過。
【疏】先徵。後釋。徵意云。何以前六各一。至七方具一切。釋云。從初積集。至此成故。此酬前徵。由此便能令後三地勝行成就。斯乃勝後。勝前.但約能入八地。勝後.令後地無功行成。乃至十地。要由積功。以至無功之功故。(【鈔】要由積功者。結成勝後地義。後地無功用。因於此地功用成。故名之為勝。非行體勝。)合中。有雜染行。合雜染世界。然有二義。一即前六。二通前七。有清淨行.合純淨界。即後三地。中間難過。亦有二義。一若六地為雜。則七地為中間。若七地皆雜。則從七至八.即曰中間。難過者。猶娑婆之於極樂。淨穢域絕。前六後三。難過亦爾。要得此地大願方便。方能越之。淨由此到。染由此過.故此一地。最為勝要。(通論染淨。乃有四門。一云外凡人位。說為純染。善趣已上乃至解行。名為染淨。初地已上。乃名純淨。二善趣亦染。種姓已上為染淨。純淨同前。三者地前皆染。初至七地。乃名染淨。八地已上。乃名純淨。四染義如前。十地皆染淨。佛為純淨。今是第三門耳。)
○四因論生論中。先問。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此七地菩薩。為是染行。為是淨行。
【疏】問意云。前後可知。但言中間。為何所屬。
○後答。答意明非染非淨。亦得名為亦染亦淨。故名中間。於中二。先通將七地對後彰劣。攝此第七。通於染淨。則成前七地。皆是染淨相雜。非純染行。二佛子此第七下。別將此地對前彰勝。顯此第七。雙非染淨故。成前第七是中間義。今初。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從初地至七地所行諸行。皆捨離煩惱業。以迴向無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為超煩惱行。佛子。譬如轉輪聖王。乘天象寶.遊四天下。知有貧窮困苦之人。而不為彼眾患所染。然未名為超過人位。若捨王身.生於梵世。乘天宮殿。見千世界。遊千世界。示現梵天光明威德。爾乃名為超過人位。佛子。菩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至於七地。乘波羅蜜乘遊行世間。知諸世間煩惱過患。以乘正道故。不為煩惱過失所染。然未名為超煩惱行。若捨一切有功用行。從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薩清淨乘。遊行世間。知煩惱過失.不為所染。爾乃名為超煩惱行。以得一切盡超過故。
【疏】初通中有法喻合。法中初標離惑業.顯是淨故。次以迴向下。釋上淨義。以二因故。後然未下。即由上二.顯同前染。非報行故。(【鈔】以二因故者。二因即經中一迴向菩提故。二分得平等道故。後然未下。即經然未名為超煩惱行。疏今釋云。由上二因。故非超也。上用二因。得名清淨。成於行淨。今以二因卻同染者。既因迴向.及分平等而得淨名。明非淨位。故同於染。不同八地報行淨也。)次喻中。輪王喻七地。隨分捨功用道故。梵王喻於八地。報得初禪遊千界故。然法中對問.但名前七。喻中舉勝顯劣。故兼明上地。(梵王遊千界者。即千四天下。準俱舍論。二禪景等小千。三禪等中千。四禪等大千。婆沙有義。初禪之量。即等小千。故生梵世。得遊千界。)合文準此可知。
【論】解脫月菩薩言。佛子。此七地菩薩為是染行。為是淨行。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從初地至第七地所行諸行。皆捨離煩惱業。分得平等。未名超煩惱行。如輪王喻。不離人位。非有貧窮困苦所患。舉喻如文具明。大意為得第六地中三空妙慧。及根本智。又加大願力故.智自在故。不離人位。不染世法。能同世事。不垢不淨故。以智無依.不受恆垢。以垢無依.不能染淨。但為大悲緣起。方便利生。八地會融功終。無功之行.一分自在。十地方終。若滅七地有行有功無盡大悲。普賢大智.不可成辦。是故淨名經對三乘出纏之種。說塵勞之儔。是如來種故。亦說火中生蓮華。實可為希有。此意已得第六地已前出纏者說。若也具縛之徒。未可全登此迹。餘文如經自具。
○第二別明此地雙非染淨。對前彰勝。
佛子。此第七地菩薩。盡超過多貪等諸煩惱眾。住此地。不名有煩惱者。不名無煩惱者。何以故。一切煩惱不現行故.不名有者。求如來智心未滿故.不名無者。
【疏】初總明盡超過多貪等者。盡超故勝。前求佛之心為貪。厭世為瞋。取空著有為癡。至此盡超。又初地超貪.檀度滿故。二三超瞋.尸忍滿故。三亦超癡.得聞持故.四地超慢.道品離我相故。五地超疑.了諸諦故。六地超見.入般若故。此地總超隨惑等.常在觀故。故云盡超。而云多者。顯非報行故。則細者未超。次住此下。正明形前望後.以顯雙非。後何以下。釋雙非義。常在觀故惑不現行。即過前也。有功用行。名求未滿。即劣後也。功用即是煩惱.以有起動故。(第四前上地勝差別竟。)
○第五彼果差別中。論主此中名雙行果。此果實通諸分。以雙行是正住行。親生此果故。又以雙行該於諸分。皆雙行故。名雙行果。文分四果。一業清淨。二得勝三昧。三過地。四得勝行。遠公云。初即彼障對治果。二即雙行果。三即前上地勝果。勝行轉增故.四即樂無作行對治果。以彼方便。乃起勝行。滿足在此故。又初一即自他二行雙行。二即定慧雙行。三即悲智等雙行。四即寂用雙行。今初。
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以深淨心。成就身業。成就語業。成就意業。所有一切不善業道。如來所訶.皆已捨離。一切善業如來所讚.常善修行。
世間所有經書技術。如五地中說。皆自然而行.不假功用。
此菩薩於三千大千世界中為大明師。唯除如來.及八地已上。其餘菩薩深心妙行.無與等者。
諸禪三昧.三摩鉢底.神通解脫.皆得現前。然是修成。非如八地報得成就。此地菩薩於念念中。具足修習方便智力。及一切菩提分法。轉勝圓滿。
【疏】就初果中。復分四種。一者戒清淨。於中初約性戒明戒。但三業淨。後所有已下。約制聽明戒.則惡止善行。二世間所有下。世間智淨。此辨行用。三此菩薩下。明得自身勝。此明行體。論云。心行二平等。無與等者。謂深心及妙行為二。深心即證行。猶是十方便。妙行即教行。亦是前起勝行。此二齊起。故云平等。不同前地有無間生。四諸禪下。明得勝力。謂得禪等現前勝功德力故。上三自分。此一勝進。文中二。初明離定障。禪等已見品初。論云。寂滅樂行故。此釋三昧。是現法樂住禪。次云滅定三摩跋提者。以三摩鉢底有其五種。一四無色。二八勝處。三十徧處。四滅盡定。五無想定。前四菩薩多入。為化眾生。後一不入.非聖法故。今於五中。正意在於滅定。故論別明.下解脫月。亦因此言。問何位中能入滅定也。後此地下。離智障。可知。
○第二明三昧勝。
佛子。菩薩住此地。入菩薩善觀擇三昧。善擇義三昧。最勝慧三昧。分別義藏三昧。如實分別義三昧。善住堅固根三昧。智慧神通門三昧。法界業三昧。如來勝利三昧。種種義藏生死涅槃門三昧。
入如是等具足大智神通門百千三昧。淨治此地。
【疏】分二。初別舉十名。後入如是下。總結多類。今初前五自利。後五利他。又前五起解。後五成行。又前五現法樂住。後五利益眾生。前中初二知理。次二知教義。後一知事。一云善觀擇者。依未觀義.伏心令觀。二依已觀義.重更思審。故論經云。善思義三昧。三依一名句.說無量義。故云最勝。四依一義說無量名。故云分別。義含於名。故稱為藏。五依通一切五明處如事實故。後五中。初一依煩惱障淨。真如觀堅固根故。般若云。不動法界故。真如觀為堅。起信云。真如三昧。為諸定之本。故此云根。此一顯行深。後四依智障淨。以顯行廣。為治四障故。經即能治。障在文外。四中初一助道。次二證道。後一不住道。初智通者。治勝功德障。智通即是勝德。下三倣此。以智與通。化利鈍二類。令入一實。故名為門。二治無礙智障。雙照事理二法界為業故。三治於深上佛法怯弱障。大悲勝利.安住涅槃。能建大事。是佛深上故。四治不住行障。種種義藏者。種種善根故。此善能生不住。故名為藏。修有為善根故.不住涅槃。修無為善根故.不住生死。種種善根.即無住之門。後結可知。
○第三明過地。於中三。一修行善巧過。二作業廣大過。三修行勝入過。今初。
是菩薩得此三昧。善治.淨方便慧故。大悲力故。超過二乘地。得觀察智慧地。
【疏】過法有二。一巧智。二深悲.過相亦二。一下過二乘。二上過智地。智慧地.即八地無功用智。由此地中。雙觀止觀。便至彼處法流水中。任運雙流。趣佛智海。
【論】是菩薩得此三昧已下。至智慧地。有一行半經。明得十大三昧。超過二乘地分。此應云。超過三乘地。為此是學三乘人等共譯此經。不善知教意。但云超過二乘。不云超過三乘。若也但超二乘者。如此經頌云。一切世間羣生類。尠有欲求聲聞道。求緣覺者轉復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為甚難。若此地但超過二乘者。此四乘義。若為安置。何得一部經義。前後義意不相貫通。只為三乘之種智迷。誤題聖旨。後有善達君子。無依此言。應云超過三乘。不可云三乘也。
○二作業廣大過。
佛子。菩薩住此地。善淨無量身業無相行。善淨無量語業無相行。善淨無量意業無相行故。得無生法忍光明。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初地來.所有無量身語意業。豈不超過二乘耶。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彼悉超過。然但以願求諸佛法故。非是自智觀察之力。今第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王后所生。具足王相。生已即勝一切臣眾。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長大.藝業悉成。乃以自力超過一切。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初發心時。以志求大法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今住此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出過一切二乘之上。
【疏】於中二。先正顯過。後解脫月下。彰過分齊。今初中。先對下彰出過。言無相者。即前樂無作對治。無量者。即前無量對治。入定離相.二乘容有。而非無量。故此無量。顯異二乘。善淨之言。顯過下地。謂修方便行滿足故。後得無生法忍光明.對上彰入過。是彼八地無生法忍明相現前故。下地未得故。
二彰過分齊中二。先難。即執前同後難。後答。即揀後異前答。有法喻合。法中非自力者。障現行故。喻中。王家。即如來家。王后.即得真法喜。修二利故.名為王相。合中。大法.即法中佛果法。自所行者.即殊勝行。智慧力者。即方便智。於此二中。常不出觀故。是自力能過。此約寄位。廣如初地中辨。餘文可知。
○三明修行勝入過。
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得甚深遠離無行常行身語意業。勤求上道而不捨離。是故菩薩雖行實際。而不作證。
【疏】謂非但如前廣多無量。而力用難測。深無分量。勝而過也。論云。神力亦無量者。神即難測義也。文中言甚深者。即遠入無底故。遠離者。彼前障滅故。無行者。無相之行。無所行故。彼前六地不能行故。常行者。此無間故。得此三業.即當體深入過。勤求下。即趣後勝入過。二乘亦有離彼相業。而得少為足。不能上求菩提。求故過也。是故已下。結雙行過。
○第四明得勝行。於中二。先得寂滅勝行。在定不住故。即方便智也。二得發起勝。即起殊勝行。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滅定。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從第六地來.能入滅定。今住此地。能念念入。亦念念起。而不作證。故此菩薩。名為成就不可思議身語意業。行於實際而不作證。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難。此地菩薩亦復如是。乘波羅蜜船。行實際海。以願力故.而不證滅。
【疏】前中先問後答。答中先明得法分齊。六地入深緣起之實際。未念念入者。有出觀故。後今住下。辨勝過劣。於中有法喻合。法中。先正明得而不證。後此菩薩下。出不證所以。以得方便.即寂起用。故成不思議三業。故能不起滅定.現諸威儀。(【鈔】故能不起下。即淨名第一身子章。前已引竟。然十通品第十通云。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法滅盡三昧智通。於念念中。入一切法滅盡三昧。亦不退菩薩道。不捨菩薩事。不捨大慈大悲心。修習波羅蜜。未嘗休息。即動寂無二也。)喻云善巧力者。知行船法。知水相故。準大品經。未善巧前。亦有其喻。方便未成。入水便敗故。(準大品下。經云。譬如有人。不曉船法。乘船入海。溺海而死。菩薩亦爾。未得方便波羅蜜多。入實際海。則證實際。次云。譬如有人。善知船法。雖入大海而不沒溺。菩薩亦爾。得方便波羅蜜。雖入實際而不作證。)合云。波羅蜜船.即般若等也。以願力者。是方便不捨有因。
【論】第七段有九行半經。明此地遠離有無行。常行身語意業。常入滅定而不作證分。自第六地已來。及七地菩薩入滅定者。非如上界四禪四空息想證滅。亦非如羅漢.厭苦修空.隨空性滅。悲智不生。如太虛空.更無所作。乃至經劫不覺。頭上擊鼓.不復聞聲。亦有化火自焚。入變易生死。亦非如緣覺觀十二緣空。順空想滅。悲智不生。亦非如權教菩薩。析法明空。隨空任理。性自無生。以本願力。并修六度。粗識已無。細識猶在。隨願力故。生於淨土。或云報土在於色界。已上出過三界之身。為心有依止。淨業為緣。所有生處。還有依止。如此一乘中十住第六住心。如海幢比丘。於經行道側。結跏趺坐。離出入息。隨其身分。對現色身。起化如雲。徧周剎海。此約根本普光明智自體寂用無限法界之門。不同三乘.皆有業果報生.依止處所。設為化事。皆有分限。如此十地第六地。即以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明已能守護心城。非定亂所攝。所行世事.是同事所須。非自業有故。七地是有用有開發。如前三空而起行故。是故善財此位中知識.號開敷樹華。明三空恆開發行華也。是故從第六地已來。能入滅定。即十住第六住。以海幢比丘為樣。自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每第六心。總例然。設不入定者。即但明十住海幢為體。餘後是海幢中大用。餘意如經自明。已上一段。明不證涅槃門。
○二明發起勝行。
佛子。此菩薩得如是三昧智力。以大方便。雖示現生死.而恆住涅槃。雖眷屬圍繞.而常樂遠離。雖以願力三界受生.而不為世法所染。雖常寂滅.以方便力而還熾然。雖然不燒。雖隨順佛智。而示入聲聞辟支佛地。雖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雖超魔道.而現行魔法。雖示同外道行.而不捨佛法。雖示隨順一切世間。而常行一切出世間法。所有一切莊嚴之事。出過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及非人.帝釋.梵王.四天王等之所有者。而不捨離樂法之心。
【疏】於中亦是上來已攝無著行。此下攝平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且依發起勝行。文分為二。初牒前標後。由得滅定三昧。不作證智故。成後大方便也。後雖示下。正顯勝行。經有十句。論為八種共對治攝。謂後三為一故。能治所治.二行共俱.互相攝故。如示生死為所治。以恆住涅槃為能治。能治攝於所治。則不為生死所染。亦得以涅槃為所治。示現生死為能治。能治攝於所治而不證於涅槃。他皆倣此。八中初一為總。故云生死涅槃。論云。一起功德行。謂入生死。為福業事。故淨名云。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不入生死海。不得無價寶珠。何有功德。二上首攝餘行。謂既示生死。必為上首.攝眷屬故。三願取有行.非業所拘。故處而不染。四家不斷行。謂雖言不染。而示有妻子。名家不斷。雖然不燒者。示有常修梵行故。唯此一句.具空中方便慧。有中殊勝行。上下皆應倣此。從略故無。五者入行。謂非獨化凡。亦轉二乘入佛慧故。六資生行。謂雖知五欲即道。含攝佛法。而飲食資身。睡夢資神。皆順五欲十軍。是魔境界。(【鈔】皆順五欲者。約五欲境。即是魔王所緣之境。若將資神及益身等。即分齊境。十軍已見初會。)七退行。謂示老病死衰退。即四魔等法.不行其因.名超魔道。(即四魔者。老病衰退。總是蘊魔。死即死魔。老病之時。亦有惑俱。即煩惱魔。而言等者。兼有十魔。不求有生。即不行其因。生必老死故。)八者轉行。謂初四化凡。次一化小。次二化魔。今由自行不染。故轉凡之惑。令絕其因。此有三種。一見貪轉。外道著諸見故。如佛示學二仙。二障礙轉。如佛示學書算等。三所有下貪轉。如佛處於王宮。不生染著。(此有三者。無數煩惱.不出此三。謂見.愛.無明。又見愛即利鈍二使。無明兼縛所知。則二障皆縛。如佛示學者。本行集云.一阿羅漢仙人。二鬱頭藍弗仙人。【校】羅漢.嘉興藏南藏鈔本作羅羅。本行集經作羅邏。)
○第二位果。初調柔果。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住遠行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疏】文亦有四。初調柔行體中。亦有法。喻。合。法中亦三。初緣。
於彼佛所。以廣大心。增勝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於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獲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於諸佛所.護持正法。常為如來之所讚喜。一切二乘所有問難.無能退屈。
【疏】次能練行淨。言護持正法者。由方便行滿。守護於他。故得於三界為大師。所以能護。
利益眾生。法忍清淨。如是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增勝。
【疏】三明所練淨。論云。此地釋名應知者。即以經文為釋名。謂利益眾生。是有中殊勝行。法忍清淨。即空中方便智。此二是行。善根轉更增勝者。明功用究竟。即是遠義。
譬如真金。以眾妙寶間錯莊嚴。轉更增勝。倍益光明。餘莊嚴具。所不能及。
菩薩住此第七地。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力。轉更明淨。非是二乘之所能及。
【疏】喻中。金喻證智信等善根。眾寶間錯者。即一切菩提分法方便行功用滿足故。令前善根轉勝。
【論】如鍊真金轉明淨。喻第六地已前。但明鍊治磨鎣。轉令明淨者。為加戒定慧。四念觀。十二緣觀等。淨治智地。令此地。善入世間。方便示現種種眾生行。皆能同事。教化眾生故。明以種種眾妙寶間錯莊嚴。明以淨妙之智嚴種種眾行。以種種眾行而莊嚴智地。互相顯發。更增明淨。意明此地。以普光明智.用嚴萬行。以世間利益眾生之行.起智用自在。彰智更明故。智不對萬行而明者.智無大用。即三乘是也。萬行不得智而行者.即有限礙。即人天外道善行故。餘文如經自具。
佛子。譬如日光。星月等光無能及者。閻浮提地所有泥潦悉能乾竭。此遠行地菩薩亦復如是。一切二乘無有能及。悉能乾竭一切眾生諸惑泥潦。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方便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七遠行地。
【疏】第二明教智淨。先喻。後合。喻中光義如前地。而此日光盛故。勝彼月光。以月光清涼.如般若故。日光用廣.如方便故。
菩薩住此地。多作自在天王。善為眾生說證智法。令其證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那由他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以為眷屬。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疏】攝報願智二果。可知。
○第三重頌。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疏】二十一頌。分三。初十七頌半。頌位行。次二頌半。頌位果。後一頌。歎勝結說。前中分五。初四頌樂無作行對治。
【疏】次二頌彼障對治無量。略不頌無功用行。
【疏】三有三頌。頌雙行無間。
【疏】四有五頌。頌前上地勝分。言三諍息者。約忍度故。又得法光明。故無有諍。
(【校】願成。準長行與晉經。應從麗藏及北平刻綱要本作願故。)
【疏】五有三頌半。頌雙行果。
(第七地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六十九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4 冊 No. 2 華嚴經疏論纂要(第47卷-第85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第五三道不斷門。一依論相諦中六觀之內.名攝過觀。謂以三道攝十二支。則顯有支.但攝於苦因果過患。業惑是因。苦即是果。亦有順逆。(【鈔】名攝過觀者。即唯識論.惑苦相攝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