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六十二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三)
佛子。此菩薩以大悲為首。廣大志樂無能沮壞。轉更勤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
【疏】文有三句。一大悲為首是安住因。菩薩所行.皆為眾生。悲為行本.故言為首。二廣大志樂無能沮壞.是安住觀。論云。煩惱小乘.不能壞此觀故。謂契理深心為大.故煩惱不能壞。悲化兼物為廣.故小乘不能壞也。三轉更勤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是安住行。此望初句.是智導悲。望第二句.是行填願。此所修善.即下三十句顯示。
○第二別顯安住。即顯前第三勤修善根。云何勤修。此有三十句。顯三種成就。一信心成就。二修行成就。三迴向成就。信為行始。次依信起行。後迴行成德。以為行修次第。今初信心十句。
所謂信增上故。多淨信故。解清淨故。信決定故。發生悲愍故。成就大慈故。心無疲懈故。慚愧莊嚴故。成就柔和故。敬順尊重諸佛教法故。
【疏】初總。餘別。總云信增上者。隨所有事。謂下所列諦寶等境。深信決定.名為增上。別中有九。初六始起信心。後三信增成欲。前中初二自利。後四利他。自利中一敬信增上。謂徧信三寶.名多淨信。二淨信增上。自證真淨智解故。上二皆云清淨。是信之性。三決定信增上。分別令他證淨智故。即利他之行。四悲。五慈。六無疲厭。此三增上。皆利他心。慈悲明心大。無厭明心常。後三中。七慚愧信增上。是所成行體。謂有慚愧故.治慳等蔽。不著世間.成檀等度故。八柔和信增上。是得等侶。於同法者不惱亂故。九敬法信增上。於所入法.益敬信故。(【鈔】慚愧者。論云。樂修何等行。波羅蜜行故。以崇重賢善為慚。故成檀等諸度。輕拒暴惡為愧。故治於慳等諸蔽。輕拒暴惡。即不著世間。無惡有善。故曰莊嚴。故遺教經云。以慚愧服而自莊嚴。是得等侶。亦即行緣。論云。僧為等侶。同事安樂。九敬法者。即行所依。論云。入何法中。謂諸佛教。則亦行所詣。是所入故。)
○第二修行成就中九句。
日夜修習善根無厭足故。親近善知識故。常愛樂法故。求多聞無厭足故。如所聞法正觀察故。心無依著故。不耽著利養名聞恭敬故。不求一切資生之物故。生如寶心無厭足故。
【疏】初總。餘別。總云無厭足者。即無間修。別有八集。前七教行。後一證行。前中初二攝法方便。一親近集。近善友。意在不忘諸法故。二樂法集。於問答中。論義解釋。心喜樂故。後五句.次第修行。於中前三內觀順理之行。一多聞集.斯即聞慧。二正觀集.即是思慧。三不著集.即是修慧。於三昧中。無依著故。後二隨緣離著行。謂六不貪集。是知足行。已得不貪故。七不求集。是少欲行。未得不求故。八如寶心集。即證行圓明.常現前故。又難得.無垢.勢力.莊嚴.殊勝.不改.證心同此。具六義故。上依論釋竟。(【鈔】又難得下。舉世寶六義。顯證法六義。)其第六七集.更有一理。謂第六心是遠離修。修對治心離三過故。諸說法者。有三種過。一著利養求四事故。少欲知足.則能治之。二取名聞.為勝他故。正念定慧.則能治之。三謂他屬.過愛敬事故。遠離精進.則能治之。此中能治.即大人覺.其第七句.是觀過修。八種不淨。是謂資生。一切不求.見不淨故。(言八覺者。一少欲。二知足。三寂靜。四精進。五正意。即正念是。六正定。七正慧。八無戲論。八種不淨者。一畜田宅。二種植根栽。三貯聚穀粟。居店求利。四畜奴婢人民。五畜眷屬羣畜。六畜金銀財寶。七畜象牙金銀。刻鏤諸寶大牀。綿褥氍氀。八畜銅鐵釜鑊。)
○第三迴向成就。謂求一切智。是迴向菩提。有十二句。
求一切智地故。求如來力無畏不共佛法故。求諸波羅蜜助道法故。離諸諂誑故。如說能行故。常護實語故。不污如來家故。不捨菩薩戒故。生一切智心如山王不動故。不捨一切世間事成就出世間道故。集助菩提分法無厭足故。常求上上殊勝道故。
【疏】初總。餘別。總即所求之事。名之為家。一切智地是求處故。(【鈔】從一切智地是求處者。以經釋論為家之言。處即家故。)別即能求之因。有十一求。初一顯能求之觀。名為依家。於前家中。分別觀察。具足十力無畏等故。餘十能求之行。并總都有三求。於求行中又分總別。總名無障求。謂求諸度無著法故.能除蔽障。下九句別。別治諸障故。初二對治檀中二垢。一者離求。治於諂曲。見乞求者。詐現方便。一向無心與故。二如說能行求。治不隨先言。許而不與。或許多勝。與少劣故。又前是諂。後則是妄。三者護求。治戒一垢。謂不護實語違本所受。犯已覆藏故。四不污求。治忍一垢。謂惱亂他業。是污如來利益家故。五不捨求。治進一垢。謂菩薩戒法無量.不可具持。劫數長遠.不可常持。戒法精妙.難持難行。不可善持。生退轉心。今不捨菩薩戒.具能持之。不捨律儀.故能持難持。不捨三聚.能行難行也。進策萬行.而偏就戒辨者。有三義故。一戒為三學之首故。二戒具三聚故。三戒通事理.難行易敗故。寄以策之。(戒法無量者。戒有三聚。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故。劫數長遠者。一受不捨。至成佛故。戒法精妙者。防於意地。起心動念。即毀犯律儀。論於止作。故說為持。三聚進善利生。故云行也。後進策下。釋通妨難。難行易敗者。不同定慧證法之樂。堅固難失。)六不動求。治禪二垢。一者亂心外攀.如山治之。二者不能調伏憶想分別.一切智心治之。下之三句.治般若三垢。即三道障。謂七不捨成就求.治障不住道垢。謂無善巧方便.一向涅槃。現不捨世間治之。一向世間.現成就出世治之。異於凡小.成不住道。八者集求。治障助道垢。九者常求求。治障證道垢。於上勝妙證法之中.願欲心薄故。
○第三總結。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淨治地法。名為安住菩薩歡喜地。
【疏】總結者。上三十句.廣勤行具足成就。此勤行有四。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信謂忍受決定。欲謂希求趣彼行故。初十句中。前七是信。後三是欲。次十是精進。對行造修。後十是方便。行成巧求故。是名此地說分中安住。故云成就如是淨治地法.名為安住。上依論辨。更有別理。上多淨信。已能永斷闡提不信障。發生悲愍。尊重教法等。亦能永斷凡夫著我障。日夜勤修.無有疲倦。又能永斷聲聞畏苦障。求一切智。乃至常求上上勝道。亦能永斷緣覺捨悲心障。故云淨治地法。(第三安住地分竟。)
○大文第四校量勝分。謂住此地中。勝二乘故。論主既云。住此地中勝者。明知願等。初住地分已有。但文不累安。故居安住之後。非是地滿。方有願也。問。經云。初發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故沙彌發心。羅漢推敬。如何至此。方辨勝耶。然其勝義。乃有眾多。統而收之.不出三種。謂願.行.智。此三歷位。故有眾多。略明十位。一初發心勝。通於一切凡夫。如沙彌等。此通三心。二信勝。亦通三心。三解勝。四行勝。五願勝。此三即三賢.別歷三心。六證入勝。齊證三心。雙證二空.是為智勝。起十大願。即是願勝。備修諸行.即是行勝。下辨果勝。亦三心果。此中行智.由願導故。所以最勝。依行布說。七地已上.智方自勝。故下經云。從初地來.彼悉超過。但以願求諸佛法故。非是自智觀察之力。今此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論主立願為校量勝。憑此明文。雖歷諸地戒定道品等.地地超勝.亦不出三心故。七從第七地去。名權實自智勝。八無功起行勝。九上等諸佛勝。十究竟勝。所謂諸佛.三心果滿。(【鈔】問經云下。先問。引涅槃三十八迦葉菩薩讚佛云。憐愍世間大醫王。身及智慧俱寂靜。無我法中有真我。是故敬禮無上尊。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名為最上。故沙彌發心者。即智論文。昔有羅漢領一沙彌。攜持衣鉢。沙彌忽發大菩提心。羅漢心知。便取衣鉢。令其前行。前行之次。見諸細蟲。思眾生多。難可化度。便退大心。羅漢即令卻持衣鉢。令在後行。沙彌問師。師具答云。汝發大心。即是羅漢所歸敬處。故推於前。汝後既退菩提之心。故是凡夫。不合居我聖人之前。如何下。結難。)今此正明願行勝也。文分為三。一願勝。謂標志遐廣。二修行勝。依願造修。三果利益勝。即位行成就。今初二義.故勝二乘。一常勤修習無量行故。二與一切眾生同行故。同行即是十無盡句。釋此願勝。先以五門分別。一名體。二修證。三行位。四因果。五立意圓融。五各二義。則有十門。初中先名後體。名中先總後別。總云願者。是希求義。故下論云。發諸大願者。隨心求義故。而言大者。下論云。光明善根.轉勝增廣故。謂教證二光。與行願善根。轉勝地前。廣彌法界。故十願中.皆云廣大如法界也。後顯別名。瑜伽三十五。及諸攝論。皆有明文。並如下文當願自釋。今且依梁論畧列。一供養願。二受持願。三轉法輪願。四修行二利願。五成熟眾生願。六承事願。七淨土願。八不離願。九利益願。十成正覺願。後體性者。剋性。即以欲勝解信三為自性。若取所依悲智相導.即後得智以為願體。若并眷屬.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為性故。論云。光明善根者。光明.即後得智。善根.即信等及行。二修證者。先約修行。初七修始。次二修熟。後一修成得果。後約證者。地前已發。今此十願齊證。三行位者。先約於行.十皆二利。故論云。校量勝有二。一行無量行.即是自利。二與眾生同.即是利他。後約位者。通則十皆初地所得。別則一得地校量勝。初地至九地。二得菩薩地盡校量勝。即第十地。三得一切地盡究竟故.即如來地。四約因果者。若就言顯。前九求因。後一求果。若約具攝.七亦求果。是依果故。十是正果。餘皆是因。五立意圓融者。先立意。所以但說十者。已攝二嚴.二利.因果.行位.無不周故。又為表此無盡願故。故下云。一一皆攝阿僧祇願而為眷屬。言圓融者。以稱性故.一願之中具一切願。即入重重。如常所辨。六相圓融。正在此文。已知大意。次正釋文。文分為二。初正顯十願.彰自勤行。後明十盡句.與眾生共。今初分四。一總標。二所謂下。別列。三佛子菩薩住歡喜地下。總結。四以此十願門為首下。明攝眷屬。今初。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能成就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
【疏】初句明成願之位。是歡喜地。次能成就下。正明總願。能成就言。該下三句。一始起要期。云如是大誓願。隨心求義故。二方便起行。云如是大勇猛。謂成彼一一願中所作方便皆勇猛故。三願遂行成。云如是大作用。謂如供佛願。便能供故。餘例此知。論云。菩薩住此地。漸次久習。起此三行。非一時故。是知此願。亦即是行。稱願行故。非如凡夫。空有要期。是以總言能成就也。以總該別。十願皆有此三。
○二別列中。十願不同.即為十段。一一願中。文各有四。皆初四字。總標起願。次顯願行相。三廣大下。彰願德能。四一切劫數下。明願分齊。今初供養願。
所謂生廣大清淨決定解。以一切供養之具。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令無有餘。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疏】準論。願供養勝田。師及法主。此則通供。經從勝故。但云供佛。文中闕於總標。以近前總如是大願故。二三兩段。各有三義。通成六大。顯初供養大願之義。今初行相之中。三大義者。一心大。即經生廣大清淨決定解。謂增上敬重。深稱佛境。故云廣大。迴向菩提決定信故。名清淨決定解。清淨解言。信因果故。此上論意。局在初願。若以義求。通於九願。皆為菩提廣大無限無疑淨信而起願故。二以一切供養之具。即供具大。此是行緣。三恭敬下。福田大。於中令無有餘.是總相。無餘有三。一一切佛無餘。即是行境。二一切供養無餘。三一切恭敬無餘。此二行體。由上二義。成上敬田。上三皆云一切者。佛即三身。亦兼十身。供養有三。一衣等利養。二香等敬養。三戒等行供養。恭敬亦三。一給侍恭敬。一迎送恭敬。三修行恭敬。即敬順佛故。上三各三。豎論一切。若橫論一切。則佛該十方無盡等。餘二準思。二廣大下。彰願德能。言三大者。一攝功德大。如經廣大如法界。一切餘善根中勝故。二因大。即究竟如虛空。無常愛果無量因故。三時大。即盡未來際。此因得涅槃常果故。(【鈔】一攝功德大者。此下三大。即是初地六決定中之二。初一即勝善決定中義云。一切餘善根中勝故。意取勝等。不取決定。二三即因善決定。開之為二。)三一切下。明願分齊。十願文同。所作各異。此應盡未來際行供養故。
○第二受持願。亦名護法願。瑜伽雙云。攝受防護願。
又發大願。願受一切佛法輪。願攝一切佛菩提。願護一切諸佛教。願持一切諸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疏】行相之中。文有四句。皆通二利。然若約能受等說。受謂受領。攝謂攝屬。故勝鬘云。攝受正法。護謂防護。持即任持。故勝鬘云。護持正法。若約所受。初教。次果。三行。四理。而受等言。文雖各舉。義實互通。亦初教。次證。三云護教。而判為行者。論經云。一切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護。論云。謂修行法。於修行時。有諸障難。攝護救濟故。即攝護自行。救濟於他。上約始修願。名受攝等。若約終成。名四成就。故上總云。成就如是大誓願也。一者法輪不斷成就。二者證智成就。三修行成就。四入理成就。
○第三轉法輪願。亦名攝法上首願。先攝後轉故。
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佛興於世。從兜率天宮沒。入胎.住胎.初生.出家.成道.說法.示現涅槃。皆悉往詣親近供養。為眾上首。受行正法。於一切處一時而轉。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疏】行相中四。一轉法處。即一切世界佛應處故。二從兜率下。轉法時。謂現八相時。八相之義。離世間品廣釋。(【鈔】離世間者。今經具列。彼各有十。然亦有佛不具八者。如天王佛。白衣成道故。若以離俗為出家。則亦具矣。須扇多佛。無生可化。則不具轉法輪。留一化佛半劫化人。是則亦具。然論釋一切處云。順眾生見故。下料揀。何故不處色無色界。恐眾生云。此難處來。不為成故。二何故不處他化等而生兜率。令眾生知捨彼勝樂。念眾生故。三何故下生人中。捨於天樂。為愍我故。四何故處胎。示現同生。增長力故。五何故自成正覺。示非餘佛教化。顯丈夫力成就。非因他得菩提故。六何故入涅槃。為令懈怠眾生勤心修道故。此等略舉示八相中一義而已。下離世間。各具十義。故疏全指。)三皆悉下。攝法方便。於中初集功德方便。後為眾上首下。集智慧方便。以此二種助菩提法。故云方便。四於一切下。明轉法頓周。(【校】上鈔捨於天樂。纂要誤作於於天樂。)
○第四修行二利願。若約成益。名心增長。論從此義。故先標云。第四大願。心得增長。以何等行。令心增長。一切菩薩所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增長故。
又發大願。願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不壞不雜。攝諸波羅蜜。淨治諸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所有菩薩行。皆如實說。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疏】文中亦四。第二行相中分二。初能增長行。後明所增長心。前中分四。一明行相。論名種種。二行體。三行業。四行方便。以此四種教化令其受行。初行相者。世出世間。各有多異。故云種種。於中廣大無量。是世間行。意明俗智之行。廣從初地。乃至六地。大者。七地。無量者。八地已上。不壞不雜。是出世行。法無我平等觀。出世間智故。謂不雜世間有漏法故。不壞者。冥同真性故。二攝諸波羅蜜。即是行體。廣大等相.但辨此故。三淨治諸地。即是行業。以十度行。淨十地蔽。助真如觀。淨十障故。四總相已下。明行方便。然有二種。一自行方便。謂以六相圓融。巧相集成。一具一切。仍不壞相。故名方便。六相之義。廣如別章。畧如前釋。二皆如實下。即化他方便。不違實道而化物故。二心得增長者。即所增長心。化他受行。他心增長。化他成自。自心增長。
【論】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可四行半經。明菩薩廣大行。不離諸波羅蜜。淨治諸地。有總別同異成壞等相。皆如實說。教化眾生。無有休息分。此一段如五位升進。隨位安立十波羅蜜。十菩薩行。十世界。十佛名號。總是一波羅蜜中隨行成名。於五位中。具有五百。為一波羅蜜中具十。十中具百。隨五位上。加行同異上有五百。即如初會中菩薩神天等眾。一眾有十。十眾有百。五十眾上。有五百。各各位中。隨當位菩薩神天名下義。是波羅蜜行。又善財四眾。各具五百者是。為一中具足十義。名之為總。其行殊途。名之為別。一智無二。名之為同。隨行報殊。名之為異。能成別報。名之為成。因果本虛。名之為壞。為行行無體故。且如波羅蜜。一中有此六門。一能破慳貪等十煩惱結.名之為壞。二能成善果。名之為成。三眾惑雖多。捨通多法。名之為總。四殊招別果。名之為別。五終歸一智。名之為同。六隨惑對治。名之為異。此六相之法。於一切法中。總具此六門。一一入法行門中。以智觀之可見。若一一法中無此六義。皆偏見也。又一波羅蜜上。具十波羅蜜。即捨義通該。無法不徧。餘準例知。
○第五成熟眾生願。成熟亦名教化。
又發大願。願一切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所繫。入於六趣。一切生處。名色所攝。如是等類。我皆教化。令入佛法。令永斷一切世間趣。令安住一切智智道。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疏】就行相中。文分二別。初明所化眾生。後如是等下。彰化所為。今初。初句為總。有色下別。別有六種差別。一粗細差別。此明報相。下二界有色為粗。無色界為細。於有色中有想天為粗。無想天為細。就無色中。非有想為細。謂第四空。非無想為粗。謂下三天。此經文畧。論經云。非無想。非想非非想。謂非無想是粗。餘即是細。(【鈔】彰化所為者。論云。何義故化。無想天為細者。色界十八天。唯除無想。皆名有想。無想天與廣果天同處。外道取為究竟涅槃。修無想定。生於彼天。得五百劫無心果報。佛之弟子。不生彼中。)二卵生下。生依止差別。謂報之所依託故。餘三可依。化生依何。依業染生故。然四生攝盡六趣。而通局有異。化生通六趣。胎生不通地獄諸天。溼卵唯局人畜。又以六趣不攝中有化生。故寬狹有異。餘如別章。(化生依何者。論但云業生。依於因故。染字即俱舍世間品意。偈云。倒心趣欲境。濕化染香處。濕生染香。化生染處。然四生等者。亦俱舍意。彼偈云。人傍生具四。地獄及諸天。中有唯化生。鬼通胎化二。今疏說勢小別。義理皆同。人具四者。卵生。如毗舍佉夫人。生三十二卵。卵各出一兒。般遮羅王有妃。生五百卵。卵各一子。胎生如今人是。濕生如頂生王。從頂皰而生故。化生唯劫初起。傍生具四。此類可知。化生如龍迦樓羅等。鬼通胎化二者。如餓鬼白目連言。我夜生五百子。隨生皆自食。晝.生五百亦然。雖盡而無飽。即胎生也。鬼化可知。無而忽有故。又以六趣等者。即寬狹門。故雜心論云。為生攝趣。為趣攝生。論自釋云。謂生攝趣。非趣攝生。何者。中陰是其化生。趣不攝故。)三三界所繫。名淨不淨處差別。欲界不淨。上二界淨。就果以明。故名為處。就因以說。故名為繫。四入於六趣。是苦樂差別。受種種身故。亦名受生差別。粗相而說。三塗為苦。上天為樂。人及修羅兼於苦樂。五一切生處。是自業差別。此以因釋果。由業異故。生處不同。謂於一趣中。有多不同。如於人中。有中有邊。貴賤家異等故。六名色所攝。是自體差別。有體唯名。謂無色界。彼處有色。非業果故。有體唯色.謂無想天。彼所有想。不可知故。有體具二。謂除前二。二化所為中。初句結前生後。令入已下。別明所為。所為有三。一為未信入者。令信入佛法。二已信入者.令其離惡.為涅槃因。世間趣者.謂業惑苦。三令修菩提道。道通因果。(【校】別明所為。明.纂要南藏續藏金陵本誤作名。)
【論】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有五行半經。明願化一切三界四生眾生。皆安住一切智智。廣大無休息分。此一段明教化三界四生法。欲界心多者。勸令觀諸法苦空無常。對治欲惡。修諸善法。樂清淨定。淨治心垢。離貪瞋癡慢。破欲界業。得寂靜樂。色界心多者。住息想禪。生有漏善界。方便勸修十波羅蜜。慈悲喜捨。令方便成就自體無作大寂定門。離息伏想。現一切智。成就無量巧方便智。教化眾生。若無色界心多者。方便教化修廣多聞慧。分別世間一切事業。令無迷滯。無定亂體。起大願力。成就神通。供佛法僧。修一切種一切智智。教化一切無盡眾生皆成佛故。如是依根。發起調伏。使令皆至一切智智。智智者。根本智中。修差別智也。如根本智。依無作定顯。差別智。依根本智加行起觀方成。或自力不修。依佛菩薩先達之者。學而方得。
○第六承事願。願往諸佛土。常見諸佛。恆敬事聽受故。瑜伽云。願於一切世界中示現。意明化生。今經但云知見者。知生佛住處故。
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廣大無量。粗細。亂住。倒住。正住。若入。若行。若去。如帝網差別。十方無量種種不同。智皆明了現前知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疏】就行相中分二。初明所知。後辨能知。前中初句為總。廣大下別。別有三種相。一一切相。二真實義相。三無量相。今初。界相不同。故云一切。於中又三。初明分量。謂小中大千。如次為廣。大。無量。二粗細者。明體質粗妙。謂應報等殊。三亂住下。安立不同。亂則不依行伍。倒則覆剎。正則仰剎。若入。若行。若去。論無此文。文含二意。一成前安立。謂前三類世界。道路往來。二者順後。入即攝他入己。去即為他所攝。行即往來不住。故如帝網。正喻於此。二如帝網差別。即真實義相。土土同體。不守自性。互相涉入。如彼帝珠。故名真實。論云如業幻作故者。轉以喻顯。如世幻者.火處見水.大處見小等。業所作土。亦同於幻。故得涉入。重重無盡。三十方下。無量相。謂前二相。周徧十方。又上說不盡。故結云無量。大菩薩藏經說。虛空中世界重數。多於大千所有微塵。但由業異。不相障礙。一處重重尚爾。況復橫周。第二智皆明了下。辨其能知。若真實義相。唯智能知。餘一切相。可現眼見。
【論】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有四行經。明願以智明了粗細世界廣多無限分。有形世界名粗。無形世界名細。亂住者。多類雜居。如此閻浮提。諸雜居世界是也。側住。如四天王居處是。倒住者。如胡蜂窠等是。正住可知。若入者。如土居眾生。只欲入不欲出。若行者。如人等身中。八萬四千戶蟲居。而人或行住坐立者是也。若去者。如流水居眾生。其一向流去是也。帝網差別者。如天帝網。重重光影。互相容也。如是世界。重重共住。即華藏莊嚴世界是。與諸眾生世界海共住。業不相妨。猶如帝網。互相容而住。各依自業相見。
○第七淨土願。願清淨自土。安立正法。及能修行眾生故。(【鈔】願清淨下。疏文有三。初總顯立意。略具三淨。攝於淨土。一清淨自土。即是相淨。如第三淨。二安立正法。即法門流布淨。如第七淨。三及修行眾生。即住處眾生淨。如第五淨。顯斯二淨.即淨土意。自他受用。及變化土。皆悉具矣。)
又發大願。願一切國土入一國土。一國土入一切國土。無量佛土普皆清淨。光明眾具以為莊嚴。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無量智慧眾生充滿其中。普入廣大諸佛境界。隨眾生心而為示現皆令歡喜。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疏】於行相中。總有七淨。一同體淨。以同法性故。令一多互相即入。二無量佛土普皆清淨者。即自在淨。如摩尼珠。美惡斯現。淨穢圓通。故云普皆清淨。三光明眾具以為莊嚴者。名莊嚴淨。即相淨也。四離一切下。明受用淨。謂受用此土。離過成德故。初句成斷德。後句成行德。如受用香飯。身諸惑滅。入正位等。五無量智慧下。住處眾生淨。謂具德人居。今畧語智慧。(【鈔】謂具德人居者。亦名人寶莊嚴。亦同淨名。不諂眾生來生其國等。)六普入下。因淨。淨因有二。一者生因。謂施戒等。如淨名說。二者依因。此復有二。一鏡智淨識為土所依。二後智通慧為依。如下第十地。入佛國土體性三昧。現淨土等。此二皆是諸佛境界。七隨眾生下。果淨。因既有二。果亦二種。一所生果。即前相淨。二所示現果。即臨機示現。今依此義。上七淨中。前四當相明土。次一就人顯勝。後二舉因顯果。就前四中。初二土體。第三土相。後一土用。就土體中。初彰體同。後明體淨。故有七淨。淨土義周。
○第八不離願。願於一切生處.恆不離佛菩薩。得同意行故。亦名心行願。願不離一乘故。故論云。第八大願。不念餘乘故。
又發大願。願與一切菩薩同一志行。無有怨嫉集諸善根。一切菩薩平等一緣。常共集會不相捨離。隨意能現種種佛身。任其自心能知一切如來境界威力智慧。得不退如意神通。遊行一切世界。現形一切眾會。普入一切生處。成就不思議大乘。修菩薩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疏】行相中有十二句。初總。後結。中十別明菩薩行。今初。同志一乘。同修萬行故。次無有怨嫉下別。於中前五修行同。後五德用同。前中初二.自分二嚴。一福善同集。二智觀齊均。後常共下三句。勝進。於中初一攝法方便。謂聚集解說。論佛法故。後二依法起行。初一利他。[A1]故隨意現身也。後一自利。謂忘緣照境。不由他教。云任自心。智契法身。名知佛境。威力外用。智慧內明。則兼報化分齊境也。(【鈔】一福善同集者。善根是福。無有怨嫉。即心同相。二智觀齊均。一如故。同三諦故。)後五德用中。一明通體。如意所成。無能退屈。餘四通業。於中前三如意通業。一本身往餘世界。二現多異身於一切佛會。三示同類生。名一切生處。後一法智通業。三修菩薩行一句。總結上十。
○第九利益願。願於一切時。恆作利益眾生事。無有空過故。亦名三業不空。瑜伽云。願所有一切無倒加行。皆不唐捐。
又發大願。願乘不退輪行菩薩行。身語意業悉不唐捐。若暫見者。則必定佛法。暫聞音聲。則得實智慧。纔生淨信。則永斷煩惱。得如大藥王樹身。得如如意寶身。修行一切菩薩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疏】行相中二。先總明。謂乘念不退圓滿教輪。三業皆益。又三業皆不唐捐。即是不退。摧障圓德。所以名輪。後若暫下。別顯。有二不空。一作業必定不空。三業能安樂故。謂見身行行。知佛法真實。故云必定。聞口說法。能生智慧。念意實德。諸惑不生。此從增勝。故說三業成益不同。實則互有。二得如大藥下。利益不空。二喻皆喻拔苦故。一切眾生有二種苦。一種種諸苦。謂逼迫等。藥樹王身以為能治。二貧窮苦。如意寶身以為能拔。種種義兼身心。若粗若細。貧窮通於世財法財。論主對前安樂。此為利益。故作此釋。實則前喻。喻三業捨惡離苦。後喻。喻三業進善得樂也。(【鈔】種種苦者。藥王樹。枝葉花果。各除病故。)
○第十成正覺願。願與一切眾生同時得無上菩提。恆作佛事故。文四同前。而論總顯願相。云第十大願。起大乘行者。是果乘故。雖得佛道。不捨菩薩利益。名起大行故。
又發大願。
願於一切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離一毛端處。於一切毛端處皆悉示現。初生。出家.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
得佛境界大智慧力。於念念中。隨一切眾生心。示現成佛。令得寂滅。
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
以一音說法。令一切眾生心皆歡喜。
示入大涅槃而不斷菩薩行。
示大智慧地安立一切法。
以法智通。神足通。幻通。自在變化。充滿一切法界。
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
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疏】就行相中。分為二別。初成菩提體。即自運已圓。
後不離下。菩提作業。即運他不息。今初。菩提亦是總相。一切世界。即得菩提處。謂徧於十方同類異類一切諸剎。真則稱性。應則隨機。故無不在。
後菩提作業中。有七種業。一從不離至入涅槃。是示正覺業。一切毛端。是成佛處。上來平漫。徧於十方。云一切世界。今明徧法界中一一毛端極小量處。皆於其中。八相成道。以彼皆有可化眾生故。故離世間品云。於一毛端量處有多眾生。況於法界。然復不離一毛端處。而於一切毛端處示現。則不動而徧。一多自在。
二得佛境界下。說實諦業。謂說四真諦。令悟實故。初明能說。謂智慧力。力兼二義。謂神通力。論經具之。此二力用。唯是佛境。後顯力用。以神通力。念念成佛。以智慧力。隨樂為說。令得寂滅。是說之益。謂能斷集修道。則得苦滅。證於滅理。
三以一三菩提下。證教化業。以一極無二之菩提。契差別之性淨涅槃。則不復更滅。說此證法。令物生信。名教化業。(【鈔】則不復更滅者。暗引淨名彌勒章中證成上義。故彼經云。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在義可知。)四以一音下。種種說法業。一音稱機故。
五示入下。不斷佛種業。涅槃常住。動寂無二。雙林應盡。增物戀情。故云示入。既非永滅。常作佛事。故佛種不斷。此亦得果不捨因也。
六示大智下。明法輪復住業。大智慧地。唯一事實。即是佛智。能生萬物。終歸於此。故名為地。示物同歸。而智慧門。隨機萬差。名安立一切。前即涅槃能建大事。此即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七以法智下。自在業。於中初顯自在所依。所謂三通。法智通者。觀一切法無性相故。神足通者。自身現生住滅修短隨心自在故。幻通者。轉變外事。無不隨意。此後二通。但內外為異。由法智通。見理捨相故。不住世間。由後二通。有自在事用故。不住涅槃。成無住道。又依智論。說有四通。前三同前。四以聖自在種種變化通。謂十八變三輪化等。取此則自在下。當第四通。(上來別顯十願竟。)
○第三總結十願。不異前標。
佛子。菩薩住歡喜地。發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
○第四明攝眷屬。
以此十願門為首。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
【疏】若觀經文。似此十之類。有於百萬等。依論釋云。此十大願。一一願中。有百千萬阿僧祇大願以為眷屬。則此十願。攝無不盡。如成正覺。則攝藥師十二上願。如淨土願。則攝彌陀四十八願等。故此經他經所有諸願。不出此十。非唯攝願。亦攝一切菩提分法。如第七地辨。(上明十願彰自勤行竟。)
○第二以十盡句與眾生共。謂前十願。皆為眾生。由十無盡。成前大願。皆無盡也。文分為二。初總標舉。後徵以別顯。今初。
佛子。此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
【疏】晉經名為不可盡法。下釋亦云。皆不可盡。今言十盡句者。窮彼無盡。皆無有餘。故名為盡。斯則盡無盡之眾生等也。故下論云。盡者。示現不斷盡。非念念盡。由此故令前之十願。得大願名。故云此大誓願而得成就。(【鈔】故下論云。盡者。示現不斷盡者。不斷是無盡。統攝無盡之法。令無有餘。名為盡耳。)
○二徵顯。
何等為十。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
【疏】徵顯中。先顯上十盡。後若眾生界下。顯前大願成就。今初。先徵後顯。顯中十句。初句為總。十願皆是為眾生故。餘九句別。別皆集成度眾生義故。一眾生於何處住。所謂世界故。二世界依何。謂盡虛空界故。三說何法化。謂法界故。四隨所化生安置何處。謂涅槃故。五涅槃何用。謂佛出現故。六以何方便巧化。如來智故。七此智何知。謂知心所緣故。八此心所緣。令隨何境。謂佛智所入境故。即是真性。後三轉盡。畧攝前九。義含總別。云何攝九。謂世間轉.攝前眾生界.世界.虛空界。其法轉.攝前法界.涅槃界.佛出現界。其智轉者。攝前如來智下三界。而言轉者。世法及智。展轉攝前。無窮盡故。轉亦是無盡義耳。第二顯大願成就中。先反顯。後而眾生界下。順明無盡所以。十願同此十者。前之十願。不出此十盡句增上力故。諸佛以此力。常為眾生作利益事。我願同然。(上來願校量竟。第一願勝竟。)
○第二修行勝。即行校量。有十種行。就文分三。初明行所依心。二成淨信下。顯所成行相。三佛子菩薩如是下。結十名體。今初。
佛子。菩薩發如是大願已。則得利益心。柔軟心。隨順心。寂靜心。調伏心。寂滅心。謙下心。潤澤心。不動心。不濁心。
【疏】由先大願熏心故。則得利益等十心。為起行依。於後十行.起作自在。然有二意。一以十心通為十行之依。隨釋易了。二以十心別對十行.以治十障。文皆次第。唯信行最初。而不濁居末者。以與釋文相接故也。一利益心者。利益拔苦.即是悲心所依。治損害障。能成悲行。二與樂柔軟.即是慈心。治瞋恚獷強障。三隨順所求.即是施心。治於身命財生顧戀障。四寂靜無求.方能求而無厭故。是無疲厭心。治希求報恩.貪著利養.不寂靜障。五三學調伏。是知經論心。以經詮於定。論詮於慧。經兼於律。復是調伏。治無善巧求加行障。有則調伏故。六雖行世間。妄惑不生。故云寂滅。是解世法心。以治性不柔和.不於他心隨順而轉.不寂滅障。七高崇賢善。拒惡不增。故名謙下。是慚愧心。治於放逸之高舉障。八能修出離.以法潤澤。即堅固莊嚴。治於種種猛利無間無斷生死大苦.生怯弱障。九能如說行.故心不動。即供養佛行。治於大師所猶豫疑惑障。十不濁心。即第一信行。信以心淨為性。離不信濁故。此治全未發心.全未受持菩薩學處障。由治十障故。經名淨治地法。地法通於教證。此所治障.具如瑜伽四十九說。
○第二別顯所成十種行相。一信行。二悲。三慈。四施。五無疲厭。六知經論。七了世法。八慚愧莊嚴。九堅固力。十供養佛。十行分九。慈悲合故。今初信行。
成淨信者。有信功用。
【疏】分二。一攝德成人。
能信如來本行所入。
【疏】二正顯信相。有十一句。文分三別。初句總信因果。次九別明因果。後一結畧顯廣。今初。如來是果。本行是因。所入通因果。因果皆有證入義故。
信成就諸波羅蜜。信入諸勝地。信成就力。信具足無所畏。信生長不可壞不共佛法。信不思議佛法。信出生無中邊佛境界。信隨入如來無量境界。信成就果。
【疏】二別明因果中。前二句因。初句行體。後句行能。餘七是果。句雖有七.攝為五勝。合初三故。并結有六。五皆佛德。故名為勝。五中前四智德。後一斷德。智中一對治勝。即寄對顯勝。謂十力降魔。無畏制外。不共過小。故云對治。而經云不壞者。為對二乘非究竟故。次三當相顯勝。二即不思議神通力上勝。所現絕圖度故。三不雜染勝。謂證真生智.無中邊雜.是佛之境故。以即邊而中.故無有邊。二邊既無.中云何有。四一切種智勝。證真了俗.故云隨入。無量差別.是種智境。五離勝。一切煩惱習常遠離故。經但云果。而論判為斷德。以前四皆果。今復云果。明是果果。故當涅槃。
舉要言之。信一切菩薩行。乃至如來智地說力故。
【疏】三舉畧顯廣。故總信一切因果。智地是證。說即是教。力通上二。或謂威力。亦是三輪化益。(【鈔】亦是三輪化益者。智地意業。說即口業。力即身業。身威力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六十二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4 冊 No. 2 華嚴經疏論纂要(第47卷-第85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自下大文第三安住地分中三。初總明安住。二所謂下。別顯安住。三佛子菩薩以成就下。總結安住。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