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一百之九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二)
爾時善財童子。於普救眾生妙德夜神所。聞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了知信解。自在安住。而往寂靜音海夜神所。
○第二見敬咨問。
頂禮其足。繞無數帀。於前合掌。而作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欲依善知識。學菩薩行。入菩薩行。修菩薩行。住菩薩行。唯願慈哀。為我宣說。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
○第三稱讚授法。於中先讚。後善男子我得下。正授法界。於中二。先畧標名體。
時彼夜神告善財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依善知識求菩薩行。善男子。我得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
【疏】準下有二意。一化生遂志故生喜。即福德莊嚴。二觀佛菩薩勝用故歡喜。即智慧莊嚴。觀化既無間斷。故喜亦念念出生。
○後廣顯其相。於中三。初顯解脫業用。次明解脫所因。後彰發心久近。各有問答。今初先問。
善財言。大聖。此解脫門。為何事業。行何境界。起何方便。作何觀察。
【疏】先問有四。一問所起業用。二問所行之境。三問能起方便。成上所起。四問能觀之觀。成上所行。
○後答中。即分為四。初答起何方便。以悲智雙運等心為能起之方便。二發是心已下。答為何事業。正以化生為事業故。三復次善男子我常觀察下。答作何觀察。謂觀察菩薩如來。四又善男子此解脫無邊下。答行何境界。以無邊無盡甚深廣大能所不二為所行境。問中欲顯能所別故。先問所成。後問能成。答中欲顯能所相成。故隔句相屬。又由能起所。故先辨能。又觀察中。雖有所觀。意在能觀。所行境中。雖是所行。而義兼能所。故四問全別。是以晉經行何境界。名境界云何。此則兼通分齊之境。非但所觀。今初能起方便。
夜神言。善男子。我發起清淨平等樂欲心。我發起離一切世間塵垢清淨堅固莊嚴不可壞樂欲心。我發起攀緣不退轉位永不退轉心。我發起莊嚴功德寶山不動心。我發起無住處心。我發起普現一切眾生前救護心。我發起見一切佛海無厭足心。我發起求一切菩薩清淨願力心。我發起住大智光明海心。
我發起令一切眾生超過憂惱曠野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愁憂苦惱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惡緣愚癡等苦心。我發起與一切險難眾生作依怙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出生死苦處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捨離生老病死等苦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成就如來無上法樂心。我發起令一切眾生皆受喜樂心。
【疏】於中有二十心。前十起上求大智心。後我發起令一切眾生超過下十心。下化大悲心。
○第二答所作事業。
發是心已。復為說法。令其漸至一切智地。所謂若見眾生樂著所住宮殿屋宅。我為說法。令其了達諸法自性。離諸執著。若見眾生戀著父母兄弟姊妹。我為說法。令其得預諸佛菩薩清淨眾會。若見眾生戀著妻子。我為說法。令其捨離生死愛染。起大悲心。於一切眾生平等無二。若見眾生住於王宮采女侍奉。我為說法。令其得與眾聖集會入如來教。若見眾生染著境界。我為說法。令其得入如來境界。若見眾生多瞋恚者。我為說法。令住如來忍波羅蜜。若見眾生其心懈怠。我為說法。令得清淨精進波羅蜜。若見眾生其心散亂。我為說法。令得如來禪波羅蜜。若見眾生入見稠林無明暗障。我為說法。令得出離稠林黑暗。若見眾生無智慧者。我為說法。令得般若波羅蜜。若見眾生染著三界。我為說法。令出生死。若見眾生志意下劣。我為說法。令其圓滿佛菩提願。若見眾生住自利行。我為說法。令其發起利益一切諸眾生願。若見眾生志力微弱。我為說法。令得菩薩力波羅蜜。若見眾生愚癡暗心。我為說法。令得菩薩智波羅蜜。
【疏】於中有標釋結。初標可知。二所謂下。別釋。有三十七門分三。初十五門隨其便宜。以十度化.治其十蔽。於中初五門.雙明捨戒。以捨一切著。則戒淨故。後十心明餘八度。而般若及願。各有二門。
若見眾生色相不具。我為說法。令得如來清淨色身。若見眾生形容醜陋。我為說法。令得無上清淨法身。若見眾生色相粗惡。我為說法。令得如來微妙色身。若見眾生情多憂惱。我為說法。令得如來畢竟安樂。若見眾生貧窮所苦。我為說法。令得菩薩功德寶藏。若見眾生住止園林。我為說法。令彼勤求佛法因緣。若見眾生行於道路。我為說法。令其趣向一切智道。若見眾生在聚落中。我為說法。令出三界。若見眾生住止人間。我為說法。令其超越二乘之道住如來地。若見眾生居住城郭。我為說法。令其得住法王城中。若見眾生住於四隅。我為說法。令得三世平等智慧。若見眾生住於諸方。我為說法。令得智慧見一切法。
【疏】次有十二門。化無功德眾生。令得佛因果功德。見第一義。
若見眾生貪行多者。我為彼說不淨觀門。令其捨離生死愛染。若見眾生瞋行多者。我為彼說大慈觀門。令其得入勤加修習。若見眾生癡行多者。我為說法。令得明智觀諸法海。若見眾生等分行者。我為說法。令其得入諸乘願海。若見眾生樂生死樂。我為說法。令其厭離。若見眾生厭生死苦。應為如來所化度者。我為說法。令能方便示現受生。若見眾生愛著五蘊。我為說法。令其得住無依境界。若見眾生其心下劣。我為顯示勝莊嚴道.若見眾生心生憍慢.我為其說平等法忍。若見眾生其心諂曲。我為其說菩薩直心。
【疏】後十門。但以對治門。破其惑障。
善男子。我以此等無量法施攝諸眾生。種種方便。教化調伏。令離惡道。受人天樂。脫三界縛。住一切智。我時便得廣大歡喜法光明海。其心怡暢。安隱適悅。
【疏】三總結化意。見物成益。故大歡喜。此即釋名中初意。
○第三答觀察問。
復次善男子。我常觀察一切菩薩道場眾會。修種種願行。現種種淨身。有種種常光。放種種光明。以種種方便。入一切智門。入種種三昧。現種種神變。出種種音聲海。具種種莊嚴身。入種種如來門。詣種種國土海。見種種諸佛海。得種種辯才海。照種種解脫境。得種種智光海。入種種三昧海。遊戲種種諸解脫門。以種種門趣一切智。種種莊嚴虛空法界。以種種莊嚴雲徧覆虛空。觀察種種道場眾會。集種種世界。入種種佛剎。詣種種方海。受種種如來命。從種種如來所。與種種菩薩俱。雨種種莊嚴雲。入如來種種方便。觀如來種種法海。入種種智慧海。坐種種莊嚴座。
【疏】於中二。先觀菩薩境界。
善男子。我觀察此道場眾會。知佛神力無量無邊。生大歡喜。
【疏】後觀佛勝用。於中三。初結前生後。知佛神力下。義當生後故。
善男子。我觀毗盧遮那如來。念念出現不可思議清淨色身。既見是已.生大歡喜。
又觀如來於念念中放大光明充滿法界。既見是已.生大歡喜。
又見如來一一毛孔。念念出現無量佛剎微塵數光明海。一一光明.以無量佛剎微塵數光明而為眷屬。一一周徧一切法界。消滅一切諸眾生苦。既見是已.生大歡喜。
又善男子。我觀如來頂及兩肩。念念出現一切佛剎微塵數寶燄山雲。充滿十方一切法界。既見是已.生大歡喜。
又善男子。我觀如來一一毛孔。於念念中出一切佛剎微塵數香光明雲。充滿十方一切佛剎。既見是已.生大歡喜。
又善男子。我觀如來一一相。念念出一切佛剎微塵數諸相莊嚴如來身雲。徧往十方一切世界。既見是已.生大歡喜。
又善男子。我觀如來一一毛孔。於念念中出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變化雲。示現如來從初發心修波羅蜜.具莊嚴道入菩薩地。既見是已.生大歡喜。
又善男子。我觀如來一一毛孔。念念出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天王身雲。及以天王自在神變。充徧一切十方法界。應以天王身而得度者。即現其前而為說法。既見是已.生大歡喜。
如天王身雲。其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脩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人王。梵王身雲。莫不皆於一一毛孔。如是出現。如是說法。
【疏】次正顯。有其十門。
我見是已。於念念中生大歡喜。生大信樂。量與法界薩婆若等。昔所未得而今始得。昔所未證而今始證。昔所未入而今始入。昔所未滿而今始滿。昔所未見而今始見。昔所未聞而今始聞。何以故。以能了知法界相故。知一切法唯一相故。能平等入三世道故。能說一切無邊法故。善男子。我入此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光明海。
【疏】後總結。近結前之十門。亦遠結前觀菩薩境。以所觀境。皆稱性故。於中先標喜成益。後何以下。徵釋所由。以能觀之大智。稱法界之體相。故所生信等。等一切智
○第四答所行境界問。
又善男子。此解脫無邊。普入一切法界門故。此解脫無盡。等發一切智性心故。此解脫無際。入無際畔一切眾生心想中故。此解脫甚深。寂靜智慧所知境故。此解脫廣大。周徧一切如來境故。此解脫無壞。菩薩智眼之所知故。此解脫無底。盡於法界之源底故。此解脫者即是普門。於一事中普見一切諸神變故。此解脫者終不可取。一切法身等無二故。此解脫者終無有生。以能了知如幻法故。
此解脫者猶如影像。一切智願光所生故。此解脫者猶如變化。化生菩薩諸勝行故。此解脫者猶如大地。為一切眾生所依處故。此解脫者猶如大水。能以大悲潤一切故。此解脫者猶如大火。乾竭眾生貪愛水故。此解脫者猶如大風。令諸眾生速疾趣於一切智故。此解脫者猶如大海。種種功德莊嚴一切諸眾生故。此解脫者如須彌山。出一切智法寶海故。此解脫者如大城郭。一切妙法所莊嚴故。此解脫者猶如虛空。普容三世佛神力故。此解脫者猶如大雲。普為眾生雨法雨故。此解脫者猶如淨日。能破眾生無知暗故。此解脫者猶如滿月。滿足廣大福德海故。此解脫者猶如真如。悉能周徧一切處故。此解脫者猶如自影。從自善業所化出故。此解脫者猶如呼響。隨其所應為說法故。此解脫者猶如影像。隨眾生心而照現故。此解脫者如大樹王。開敷一切神通華故。此解脫者猶如金剛。從本已來不可壞故。此解脫者如如意珠。出生無量自在力故。此解脫者如離垢藏摩尼寶王。示現一切三世如來諸神力故。此解脫者如喜幢摩尼寶。能平等出一切諸佛法輪聲故。
善男子。我今為汝說此譬喻。汝應思惟。隨順悟入。
【疏】通二種境。如言入法界門.即所觀境。發一切智性心.即分齊境。餘可準思。文中分三。初十門法說。次猶如影下二十二門。喻說。以深廣相。難可知故。後我今為汝下一句。總結勸修。(已上初明解脫業用竟。)
○第二明得解脫所因。
爾時善財童子白寂靜音海夜神言。大聖。云何修行。得此解脫。夜神言。善男子。菩薩修行十大法藏。得此解脫。何等為十。一修布施廣大法藏。隨眾生心悉令滿足。二修淨戒廣大法藏。普入一切佛功德海。三修堪忍廣大法藏。能徧思惟一切法性。四修精進廣大法藏。趣一切智恒不退轉。五修禪定廣大法藏。能滅一切眾生熱惱。六修般若廣大法藏。能徧了知一切法海。七修方便廣大法藏。能徧成熟諸眾生海。八修諸願廣大法藏。徧一切佛剎一切眾生海。盡未來劫修菩薩行。九修諸力廣大法藏。念念現於一切法界海一切佛國土。成等正覺常不休息。十修淨智廣大法藏。得如來智。徧知三世一切諸法無有障礙。善男子。若諸菩薩安住如是十大法藏。則能獲得如是解脫。清淨增長。積集堅固。安住圓滿。
【疏】於中先問後答。答即十度為因。可知。(二明解脫所因竟。)
○第三明發心久近。欲顯道根深故。先問後答。答中二。先長行中三。初於餘剎海中發心修行。二然後命終下。於娑婆界中修行得法。三善男子汝問於我下。結酬其問。今初。
善財童子言。聖者。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已久如。夜神言。善男子。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東。過十世界海。有世界海名一切淨光寶。
此世界海中有世界種。名一切如來願光明音。中有世界名清淨光金莊嚴。一切香金剛摩尼王為體。形如樓閣。眾妙寶雲.以為其際。住於一切寶瓔珞海。妙宮殿雲而覆其上。淨穢相雜。此世界中乃往古世。有劫名普光幢。國名普滿妙藏。道場名一切寶藏妙月光明。
有佛名不退轉法界音。於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爾時作菩提樹神。名具足福德燈光明幢。守護道場。我見彼佛成等正覺。示現神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於此時獲得三昧。名普照如來功德海。
此道場中次有如來出興於世。名法樹威德山。我時命終。還生此中。為道場主夜神。名殊妙福智光。見彼如來轉正法輪。現大神通。即得三昧名普照一切離貪境界。次有如來出興於世。名一切法海音聲王。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生長一切善法地。次有如來出興於世。名寶光明燈幢王。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普現神通光明雲。次有如來出興於世。名功德須彌光。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普照諸佛海。次有如來出興於世。名法雲音聲王。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一切法海燈。次有如來出興於世。名智燈照耀王。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滅一切眾生苦清淨光明燈。次有如來出興於世。名法勇妙德幢。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三世如來光明藏。次有如來出興於世。名師子勇猛法智燈。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一切世間無障礙智慧輪。次有如來出興於世。名智力山王。我於彼時身為夜神。因得見佛承事供養。即獲三昧名普照三世眾生諸根行。
善男子。清淨光金莊嚴世界普光明幢劫中。有如是等佛剎微塵數如來出興於世。我於彼時。或為天王。或為龍王。或為夜叉王。或為乾闥婆王。或為阿脩羅王。或為迦樓羅王。或為緊那羅王。或為摩睺羅伽王。或為人王。或為梵王。或為天身。或為人身。或為男子身。或為女人身。或為童男身。或為童女身。悉以種種諸供養具。供養於彼一切如來。亦聞其佛所說諸法。
從此命終。還即於此世界中生。經佛剎微塵數劫。修菩薩行。
【疏】分二。先於第一剎塵劫修。後於第二剎塵劫修。前中分五。初總顯剎海。二此世界中下。別彰時處。三有佛名不退下。顯於初佛發心得定。此即正酬發心之問。自此已去。皆顯修行得法。是知先問。亦含問其得法久近。神名具足等者。亦表五地入俗。福智高勝故。四此道場中次有如來下。畧舉次前九佛。五善男子清淨光下。結略顯廣。此舉一劫之中剎塵數佛。皆悉供事。
二從此命終還即下。於第二剎塵劫修行。界不異前。故云還即。劫時有異。言歷剎塵。前雖數數命終。今語前劫之末。是知前普光明幢劫.即是大劫。其中已含有剎塵數小劫。此中但明塵數小劫。略無大劫之名。二文影略。故下結云。於二佛剎微塵數劫中修菩薩行。是則前段一如來興。義當一劫。若以普光明劫為剎塵之一。此命終之下。結成剎塵之劫。則闕二字。故晉經言。於彼世界。經二佛剎微塵數劫。方順下文二劫之言。一劫已有剎塵之佛。則佛彌多矣。
○第二於娑婆世界修行得法。
然後命終。生此華藏莊嚴世界海娑婆世界。值迦羅鳩孫馱如來承事供養。得三昧名離一切塵垢光明。次值拘那含牟尼如來承事供養。得三昧名普現一切諸剎海。次值迦葉如來承事供養。得三昧名演一切眾生言音海。
次值毗盧遮那如來。於此道場成正等覺。念念示現大神通力。我時得見。即獲此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
【疏】於中二。先舉此前三佛。後次值毗盧下。顯遇本師。得今解脫。則前所得。望此皆因。於中二。先名體。
得此解脫已。能入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法界安立海。
【疏】後明業用。此中業用。非獨事業。良以前之四問皆業用。故此通包。於中二。初標所入海數。
見彼一切法界安立海一切佛剎所有微塵。
一一塵中有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土。
一一佛土。皆有毗盧遮那如來坐於道場。於念念中成正等覺現諸神變。所現神變.一一皆徧一切法界海。亦見自身在彼一切諸如來所。又亦聞其所說妙法。
【疏】後明海中所見。展轉深細。略為四重。一剎海中塵。二塵中之剎。三剎中之佛。
又亦見彼一切諸佛一一毛孔。出變化海。現神通力。於一切法界海。一切世界海。一切世界種一切世界中。隨眾生心轉正法輪。
【疏】四佛毛變化。於中二。先通力演法。
我得速疾陀羅尼力。受持思惟一切文義。以明了智。普入一切清淨法藏。以自在智。普遊一切甚深法海。以周徧智。普知三世諸廣大義。以平等智。普達諸佛無差別法。如是悟解一切法門。
【疏】後明夜神悟入。於中有二。一總顯能所悟。
一一法門中.悟解一切修多羅雲。一一修多羅雲中.悟解一切法海。一一法海中.悟解一切法品。一一法品中.悟解一切法雲。一一法雲中.悟解一切法流。一一法流中.出生一切大喜海。一一大喜海.出生一切地。一一地.出生一切三昧海。一一三昧海.得一切見佛海。一一見佛海.得一切智光海。
【疏】二明重重微細。於中二。先總顯十重。後一一智光下。別顯智光之用。今初有十重一切。顯無盡法門。十中前五約所悟。一法門者。如般若一門中。有多契經。二隨一契經。詮多深廣之法。謂含諸度等。三隨一深法。有多品類。四隨一類中。有多事法。其一一法。含旨如雲。五隨一根本法雲.流出眾多支派.後五約能悟。可知。(【鈔】三隨一深法有多品類者。如一施度。有九門等。四一一類中有多事法者。如一外施。有多財寶等。五如一施食。有多支派。)
一一智光海。普照三世徧入十方。知無量如來往昔諸行海。知無量如來所有本事海。知無量如來難捨能施海。知無量如來清淨戒輪海。知無量如來清淨堪忍海。知無量如來廣大精進海。知無量如來甚深禪定海。知無量如來般若波羅蜜海。知無量如來方便波羅蜜海。知無量如來願波羅蜜海。知無量如來力波羅蜜海。知無量如來智波羅蜜海。
知無量如來往昔超菩薩地。知無量如來往昔住菩薩地。無量劫海現神通力。知無量如來往昔入菩薩地。知無量如來往昔修菩薩地。知無量如來往昔治菩薩地。知無量如來往昔觀菩薩地。
知無量如來昔為菩薩時.常見諸佛。知無量如來昔為菩薩時。盡見佛海劫海同住。知無量如來昔為菩薩時。以無量身徧生剎海。知無量如來昔為菩薩時。周徧法界修廣大行。知無量如來昔為菩薩時。示現種種諸方便門.調伏成熟一切眾生。
知無量如來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剎海。知無量如來現大神力。普現一切諸眾生前。知無量如來廣大智地。知無量如來轉正法輪。知無量如來示現相海。知無量如來示現身海。知無量如來廣大力海。
彼諸如來從初發心。乃至法滅。我於念念悉得知見。
【疏】二別顯智光之用者。是第十一重。但廣最後一重功用無邊。則類前重重不可盡也。於中初句總該橫豎。後知無量如來下。別顯橫豎之中所知。於中五。一知如來因地之行。二知往昔超菩薩地下。知佛因地之位。三知為菩薩時常見下。知因地作用。上三知因。四知無量如來放大光下。知果用。五彼諸如來下。總知因果。
○第三結酬其問。
善男子。汝問我言。汝發心來其已久如。善男子。我於往昔過二佛剎微塵數劫。如上所說。於清淨光金莊嚴世界中為菩提樹神。聞不退轉法界音如來說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二佛剎微塵數劫中修菩薩行。然後乃生此娑婆世界賢劫之中。從迦羅鳩孫馱佛。
至釋迦牟尼佛。
及此劫中未來所有一切諸佛。我皆如是親近供養。如於此世界賢劫之中。供養未來一切諸佛。一切世界一切劫中所有未來一切諸佛。悉亦如是親近供養。
善男子。彼清淨光金莊嚴世界今猶現在。諸佛出現相續不斷。汝當一心修此菩薩大勇猛門。
【疏】於中三。初結此前。次及此劫中下。類顯未來。及於餘界。後善男子下。結勸修學。
○第二偈頌。
爾時寂靜音海王夜神。欲重宣此解脫義。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疏】有十偈分三。初一誡聽勸修。次八正明昔行。於中前四智行上供。後四悲心下救。後一結行分齊。
○第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深入一切法界海。悉知一切諸劫數.普見一切剎成壞。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第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此菩提場如來會中。有主夜神。名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疏】般若為得佛之所。特言菩提場。般若若現。則善守心城。及一切智城。萬行由生。為增威力。
○第六戀德禮辭。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觀察寂靜音海主夜神身。而說頌言。
時善財童子說此偈已。頂禮其足。繞無量帀。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疏】於中初以心觀。次以偈讚。後以身禮。可知。
【論】云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者。明禪悅徧周。利生廣大。稱本願行以立其名。理行互嚴.名之莊嚴。夜神號寂靜音海者。明理性無為.故名寂靜。言音響應。等利含生。名為音海。明即音是定體用故。如善財問夜神發心久如。夜神云。此世界海東。過十世界海。有世界海名一切淨光寶已下。至然後命終。生此華藏莊嚴世界海娑婆世界中四十六行半經。明夜神所供養十佛出興。一一佛皆以身承事供養。及所聞法。此是所行之事。答善財所問發心久近。若以表法門中。是一地中修十地行。次生娑婆世界。先見三佛。然後見毗盧遮那如來。得此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者。是一地入十地十一地法門。得三世智印。印三世佛。悉皆承事。悉皆聞法。如經具明。以表禪體徧該。三世一念。普印諸法。無去來今。是所答善財發菩提心之久近。十佛之後。供養佛剎微塵數佛者。表十地之後。智印普周。於一塵中。徧多佛剎。以多佛剎住一塵中。以智無障礙故。無表裏故。等諸佛智。同眾生心故。此約法界禪定體用論也。此是難勝地善知識。以禪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治寂用不自在障。令得自在。
○第六守護一切城夜神。寄現前地。(【鈔】寄現前地者。謂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第一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隨順寂靜音海夜神教。思惟觀察所說法門。一一文句皆無忘失。於無量深心。無量法性。一切方便神通智慧。憶念思擇。相續不斷。其心廣大。證入安住。行詣守護一切城夜神所。
○第二見敬咨問。
見彼夜神。坐一切寶光明摩尼王師子之座。無數夜神所共圍繞。現一切眾生色相身。現普對一切眾生身。現不染一切世間身。現一切眾生身數身。現超過一切世間身。現成熟一切眾生身。現速往一切十方身。現徧攝一切十方身。現究竟如來體性身。現究竟調伏眾生身。善財見已。歡喜踊躍頂禮其足。繞無量帀。於前合掌而作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修菩薩行時。云何饒益眾生。云何以無上攝而攝眾生。云何順諸佛教。云何近法王位。唯願慈哀。為我宣說。
【疏】可知。
○第三稱讚授法。先讚發心之相。後善男子我得下。正授法界。於中三。初標名體。二顯業用。三辨法根深。今初。
時彼夜神告善財言。善男子。汝為救護一切眾生故。汝為嚴淨一切佛剎故。汝為供養一切如來故。汝欲住一切劫救眾生故。汝欲守護一切佛種性故。汝欲普入十方修諸行故。汝欲普入一切法門海故。汝欲以平等心徧一切故。汝欲普受一切佛法輪故。汝欲普隨一切眾生心之所樂雨法雨故。問諸菩薩所修行門。
善男子。我得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
【疏】即事契理。故曰甚深。權實無礙.蘊攝妙辯.稱為自在。依此演法.普應羣機。是為妙音。
○二顯其業用三。初總明。次別顯。後結益。今初。
為大法師。無所罣礙。善能開示諸佛法藏故。具大誓願大慈悲力。令一切眾生住菩提心故。能作一切利眾生事。積集善根無有休息故。為一切眾生調御之師。令一切眾生住薩婆若道故。為一切世間清淨法日。普照世間令生善根故。於一切世間其心平等。普令眾生增長善法故。於諸境界其心清淨。除滅一切諸不善業故。誓願利益一切眾生。身恒普現一切國土故。示現一切本事因緣。令諸眾生安住善行故。恒事一切諸善知識。為令眾生安住佛教故。佛子。我以此等法施眾生。令生白法求一切智。其心堅固。猶如金剛那羅延藏。善能觀察佛力魔力。常得親近諸善知識。摧破一切業惑障山。集一切智助道之法。心恒不捨一切智地。
【疏】於中二。先十句彰法施之德。後佛子我以此等下。顯法施之意。
○第二別顯業用。於中三。初釋甚深。次釋自在。後釋妙音。今初。
善男子。我以如是淨法光明.饒益一切眾生集善根助道法時。作十種觀察法界。
何者為十。所謂我知法界無量。獲得廣大智光明故。我知法界無邊。見一切佛所知見故。我知法界無限。普入一切諸佛國土恭敬供養諸如來故。我知法界無畔。普於一切法界海中示現修行菩薩行故。我知法界無斷。入於如來不斷智故。我知法界一性。如來一音。一切眾生無不了故。我知法界性淨。了如來願普度一切諸眾生故。我知法界徧眾生。普賢妙行悉周徧故。我知法界一莊嚴。普賢妙行善莊嚴故。我知法界不可壞。一切智善根充滿法界不可壞故。
善男子。我作此十種觀察法界。集諸善根辦助道法。了知諸佛廣大威德。深入如來難思境界。
【疏】於中三。初總標。次何者下。徵列。列法界中十種別義。約十種行顯之。以行必稱理。理由行顯故。謂一無分量。二無邊際。三無齊限。四無涯畔。五豎無斷絕。餘可知。後善男子我作下。結前觀益。
○二釋自在義。
又善男子。我如是正念思惟。得如來十種大威德陀羅尼輪。何者為十。所謂普入一切法陀羅尼輪。普持一切法陀羅尼輪。普說一切法陀羅尼輪。普念十方一切佛陀羅尼輪。普說一切佛名號陀羅尼輪。普入三世諸佛願海陀羅尼輪。普入一切諸乘海陀羅尼輪。普入一切眾生業海陀羅尼輪。疾轉一切業陀羅尼輪。疾生一切智陀羅尼輪。善男子。此十陀羅尼輪。以十千陀羅尼輪而為眷屬。恒為眾生演說妙法。
【疏】自在義。謂總持權實故各就所持立名。可知。
○三釋妙音義。
善男子。我或為眾生說聞慧法。或為眾生說思慧法。或為眾生說修慧法。或為眾生說一有法。或為眾生說一切有法。或為說一如來名海法。或為說一切如來名海法。或為說一世界海法。或為說一切世界海法。或為說一佛授記海法。或為說一切佛授記海法。或為說一如來眾會道場海法。或為說一切如來眾會道場海法。或為說一如來法輪海法。或為說一切如來法輪海法。或為說一如來修多羅法。或為說一切如來修多羅法。或為說一如來集會法。或為說一切如來集會法。或為說一薩婆若心海法。或為說一切薩婆若心海法。或為說一乘出離法。或為說一切乘出離法。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不可說法門.為眾生說。
【疏】於中二。先別明。後總結。今初有二十三句。初三約三慧。後二十句為十對。約廣略辨。畧而言一者。通理通事。理一有者。二十五有。理無二故。事一有者。同一有為故。餘可思準。後我以如是等下。總結。(【鈔】二十五有理無二故者。偈云。四洲四惡趣。梵王六欲天。無想五那含。四空并四禪。義如前釋。)
○第三結益。
善男子。我入如來無差別法界門海。說無上法普攝眾生。盡未來劫住普賢行。善男子。我成就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於念念中增長一切諸解脫門。念念充滿一切法界。
【疏】於中二。先別結甚深益。由入無差別故。住劫而不疲。後我成就下。通結妙音自在。總持故增長解脫。妙音故充滿法界。
○第三辨法根深。先問後答。
時善財童子白夜神言。奇哉天神。此解脫門.如是希有。聖者證得。其已久如。
夜神言。善男子。乃往古世。過世界轉微塵數劫。有劫名離垢光明。有世界名法界功德雲。以現一切眾生業摩尼王海為體。形如蓮華。住四天下微塵數香摩尼須彌山網中。以出一切如來本願音蓮華而為莊嚴。須彌山微塵數蓮華而為眷屬。須彌山微塵數香摩尼以為間錯。有須彌山微塵數四天下。一一四天下。有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城。
【疏】答中二。先辨初劫修行。後從是已來下。類顯多劫成益。今初分二。一總舉剎劫。言世界轉者。謂世界為塵。一塵一剎。復末為塵故。亦猶無量無量為一無量轉等。若取迴轉形世界塵者。何以偏取此形。
善男子。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為妙幢。中有王都。名普寶華光。去此不遠。有菩提場。名普顯現法王宮殿。須彌山微塵數如來於中出現。
【疏】二別彰遇佛。於中四。初總舉佛數興處。
其最初佛。名法海雷音光明王。
彼佛出時。有轉輪王。名清淨日光明面。於其佛所。受持一切法海旋修多羅。佛涅槃後。其王出家。護持正法。
法欲滅時。有千部異眾。千種說法。近於末劫業惑障重。諸惡比丘多有鬬諍。樂著境界不求功德。樂說王論。賊論。女論。國論。海論。及以一切世間之論。
時王比丘而語之言。奇哉苦哉。佛於無量諸大劫海集此法炬。云何汝等而共毀滅。作是說已。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身出無量諸色燄雲。放種種色大光明網。令無量眾生除煩惱熱。令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以是因緣。彼如來教。復於六萬五千歲中而得興盛。
時有比丘尼。名法輪化光。是此王女。百千比丘尼而為眷屬。聞父王語。及見神力。發菩提心。永不退轉。得三昧名一切佛教燈。又得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得已。身心柔軟。即得現見法海雷音光明王如來一切神力。
善男子。於汝意云何。彼時轉輪聖王隨於如來轉正法輪。佛涅槃後興隆末法者。豈異人乎。今普賢菩薩是。其法輪化光比丘尼。即我身是。我於彼時守護佛法。令十萬比丘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又令得現見一切佛三昧。又令得一切佛法輪金剛光明陀羅尼。又令得普入一切法門海般若波羅蜜。
【疏】二別明於佛得法。三次有佛興下。畧舉次前百佛。四善男子如是等下。結畧顯廣。二中分六。一標佛現。二彼佛出時下。父王出家。三法欲滅下。惡世過興。四時王比丘下。滅過弘闡。五時有比丘尼下。王女見聞。發心得法。即正答得法久近也。六於汝意云何下。結會古今。
次有佛興。名離垢法光明。次有佛興。名法輪光明髻。次有佛興。名法日功德雲。次有佛興。名法海妙音王。次有佛興。名法日智慧燈。次有佛興。名法華幢雲。次有佛興。名法燄山幢王。次有佛興。名甚深法功德月。次有佛興。名法智普光藏。次有佛興。名開示普智藏。次有佛興。名功德藏山王。次有佛興。名普門須彌賢。次有佛興。名一切法精進幢。次有佛興。名法寶華功德雲。次有佛興。名寂靜光明髻。次有佛興。名法光明慈悲月。次有佛興。名功德燄海。次有佛興。名智日普光明。次有佛興。名普賢圓滿智。次有佛興。名神通智光王。次有佛興。名福德華光燈。次有佛興。名智師子幢王。次有佛興。名日光普照王。次有佛興。名須彌寶莊嚴相。次有佛興。名日光普照。次有佛興。名法王功德月。次有佛興。名開敷蓮華妙音雲。次有佛興。名日光明相。次有佛興。名普光明妙法音。次有佛興。名師子金剛那羅延無畏。次有佛興。名普智勇猛幢。次有佛興。名普開法蓮華身。次有佛興。名功德妙華海。次有佛興。名道場功德月。次有佛興。名法炬熾然月。次有佛興。名普光明髻。次有佛興。名法幢燈。次有佛興。名金剛海幢雲。次有佛興。名名稱山功德雲。次有佛興。名旃檀妙月。次有佛興。名普妙光明華。次有佛興。名照一切眾生光明王。次有佛興。名功德蓮華藏。次有佛興。名香燄光明王。次有佛興。名波頭摩華因。次有佛興。名眾相山普光明。次有佛興。名普名稱幢。次有佛興。名須彌普門光。次有佛興。名功德法城光。次有佛興。名大樹山光明。次有佛興。名普德光明幢。次有佛興。名功德吉祥相。次有佛興。名勇猛法力幢。次有佛興。名法輪光明音。次有佛興。名功德山智慧光。次有佛興。名無上妙法月。次有佛興。名法蓮華淨光幢。次有佛興。名寶蓮華光明藏。次有佛興。名光燄雲山燈。次有佛興。名普覺華。次有佛興。名種種功德燄須彌藏。次有佛興。名圓滿光山王。次有佛興。名福德雲莊嚴。次有佛興。名法山雲幢。次有佛興。名功德山光明。次有佛興。名法日雲燈王。次有佛興。名法雲名稱王。次有佛興。名法輪雲。次有佛興。名開悟菩提智光幢。次有佛興。名普照法輪月。次有佛興。名寶山威德賢。次有佛興。名賢德廣大光。次有佛興。名普智雲。次有佛興。名法力功德山。次有佛興。名功德香燄王。次有佛興。名金色摩尼山妙音聲。次有佛興。名頂髻出一切法光明雲。次有佛興。名法輪熾盛光。次有佛興。名無上功德山。次有佛興。名精進炬光明雲。次有佛興。名三昧印廣大光明冠。次有佛興。名寶光明功德王。次有佛興。名法炬寶蓋音。次有佛興。名普照虛空界無畏法光明。次有佛興。名月相莊嚴幢。次有佛興。名光明燄山雲。次有佛興。名照無障礙法虛空。次有佛興。名開顯智光身。次有佛興。名世主德光明音。次有佛興。名一切法三昧光明音。次有佛興。名法音功德藏。次有佛興。名熾然燄法海雲。次有佛興。名普照三世相大光明。次有佛興。名普照法輪山。次有佛興。名法界師子光。次有佛興。名須彌華光明。次有佛興。名一切三昧海師子燄。次有佛興。名普智光明燈。
善男子。如是等須彌山微塵數如來。其最後佛名法界城智慧燈。並於離垢光明劫中出興于世。我皆尊重親近供養。聽聞受持所說妙法。亦於彼一切諸如來所。出家學道。護持法教。入此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種種方便。教化成熟無量眾生。
從是已來。於佛剎微塵數劫。所有諸佛出興於世。我皆供養修行其法。善男子。我從是來於生死夜無明昏寐諸眾生中而獨覺悟。令諸眾生。守護心城。捨三界城。住一切智無上法城。
【疏】三略舉。四結廣。及類顯成益。文並可知。
○第四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令諸世間離戲論語。不作二語。常真實語。恒清淨語。
如諸菩薩摩訶薩能知一切語言自性。於念念中。自在開悟一切眾生。入一切眾生言音海。於一切言辭悉皆辯了。明見一切諸法門海。於普攝一切法陀羅尼已得自在。隨諸眾生心之所疑而為說法。究竟調伏一切眾生。能普攝受一切眾生。巧修菩薩諸無上業。深入菩薩諸微細智。能善觀察諸菩薩藏。能自在說諸菩薩法。何以故。已得成就一切法輪陀羅尼故。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疏】於中先謙已知一。略顯四種業用。若約妙音釋。則不綺。不離間。不妄。不惡口。如次配之。若約甚深釋者。不與理合。皆名戲論。理外發言。即是二語。既與理乖。則非真非淨。反此可知。後如諸下。推勝知多。
○第五指示後友。
善男子。此佛會中有主夜神。名開敷一切樹華。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一切智。云何安立一切眾生住一切智。
【疏】分三。初指後位。次頌前法。後善財得益。今初。開敷樹華者。約事。在香樹閣內故。約位。七地是有行有開發無相住故。
爾時守護一切城主夜神。欲重宣此解脫義。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疏】二頌中。頌前法者。臨去殷勤。囑令修學故。十一偈分二。初二偈頌前體用。餘頌顯法根深。於中亦二。初頌初劫。後一偈頌類顯多劫。前中三。初三通頌初後。次四別頌於初佛得法。後一頌中間百佛。及後結文。
爾時善財童子。得入此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故。入無邊三昧海。入廣大總持海。得菩薩大神通。獲菩薩大辯才。心大歡喜。觀察守護一切城主夜神。以偈讚曰。
【疏】三善財得益。雖通由前文。亦近由此。於中先長行敘益。後觀察下。偈頌慶讚。十偈分四。初一讚福智超絕。次四歎悲智甚深。念念攀緣一切境。不礙分別事故。心心永斷諸分別。常契理故。又上句約觀。下句約止。即止觀雙運。了達無性。成無分別。而起大悲。成上攀緣。攀緣即分別耳。不唯屬妄。次四總顯德圓。離障攝益。後一成行入位。
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禮夜神足。繞無量帀。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論】從善財問.證得此法其已久如已下。以理事相表法中。義隱難知處。略釋少分。以舉大綱。意明約報境即法故。以所行之法成其報故。因果相似。見報知法。其王及女俱作比丘及尼者。為般若波羅蜜三空寂滅門。是出生死中智慈之門。當時轉輪王者。今普賢菩薩是。此明智也。比丘尼者我身是。此明悲也。我唯知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者。此明一音徧法界音。復無體無所分別。能轉一切法門。教化一切眾生。名之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此是第六現前地。為一切智慧皆現前故。以般若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此位治三空智慧。寂用不自在障。令得自在。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一百之九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5 冊 No. 2 華嚴經疏論纂要(第86卷-第12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第五寂靜音海夜神。寄難勝地。文中具六。第一依教趣求。(【鈔】寄難勝地者。謂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