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九十九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
如是十方一切菩薩。并其眷屬。皆從普賢菩薩行願中生。
以淨智眼見三世佛。普聞一切諸佛如來所轉法輪修多羅海。已得至於一切菩薩自在彼岸。於念念中現大神變。親近一切諸佛如來。一身充滿一切世界一切如來眾會道場。
【疏】德行中二。初總。後以淨智下。別。就別讚中。三十四句分三。初五句明上近諸佛德。二於一塵中下十四句。下攝眾生德。三一切菩薩神通下十五句。大用自在德。亦名三種三業。今初。一淨眼見佛.即是意業。二聞如來法.即淨修語業。餘三句並顯身業自在。(【鈔】亦名三種三業者。一名近佛三業。二攝化三業。三神通三業。)
於一塵中普現一切世間境界教化成就一切眾生未曾失時。一毛孔中出一切如來說法音聲。
知一切眾生悉皆如幻。知一切佛悉皆如影。知一切諸趣受生悉皆如夢。知一切業報如鏡中像。知一切諸有生起如熱時燄。知一切世界皆如變化。成就如來十力無畏。
勇猛自在.能師子吼。深入無盡辯才大海。得一切眾生言辭海諸法智。於虛空法界所行無礙。知一切法無有障礙。
【疏】第二下攝眾生德中三。初微細化生。二知一切眾生下七句。明攝眾生之智。故末句結云。十力無畏。前六別明。一緣集非真故。二隨機本質。映光有勝劣故。三諸趣思所起故。四隨照映質有妍媸故。五想所持故。六無而忽有。暫有還無故。三勇猛下五句。明攝生語業。於中初句總顯決定。下四句別明四辯。(【鈔】下之四句別明四辯者。初句樂說無礙。二得一切下。辭無礙。三於虛空法界下。義無礙。四知一切法下。法無礙。)
一切菩薩神通境界悉已清淨。
勇猛精進摧伏魔軍。
恆以智慧了達三世。知一切法猶如虛空。無有違諍.亦無取著。雖勤精進.而知一切智終無所來。雖觀境界.而知一切有悉不可得。以方便智入一切法界。以平等智.入一切國土。
以自在力.令一切世界展轉相入。於一切世界處處受生。見一切世界種種形相。於微細境現廣大剎。於廣大境現微細剎。於一佛所.一念之頃.得一切佛威神所加。普見十方無所迷惑。於剎那頃.悉能往詣。
【疏】第三大用自在德中。初句總明所得。餘別明通用。於中三。一三業摧邪。勇進通三故。二恆以智下六句。明意業自在。皆權實雙行故。一智了三世事。慧達三世空。二知法如空。空無可諍。而不壞有。故不著空。三進無進相。故曰無來。四即有而空。五即空而有。故云方便。六智入性土。三以自在力下七句。身業自在。可知。
如是等一切菩薩滿逝多林。皆是如來威神之力。
【疏】第三總結集因。可知。(第四明集新眾分竟。)
【論】如是十方一切菩薩已下。至皆是如來威神之力。有二十五行經。歎如上十方諸來菩薩至德用分。又就以報上.加神通所嚴。初陳樓閣莊嚴。次陳寶地徧周莊嚴。次陳虛空莊嚴。次陳十方諸菩薩來集身相莊嚴。一一莊嚴。皆映徹相入。互體重重。十方諸佛菩薩眾海身土及莊嚴.一一相入.自在無礙者。但約法身根本智為體.差別智報得萬事合然故。設一切如來起一切神通.不離此智起大用故。無不自在。無不相入。無不明淨。如是之智.以如上五位和會進修.乃得成故。獨修一法.不可得也。只可多不離一。不可守一以為自然。此逝多林及一切法界國土莊嚴.不離二法。一約往昔所修行理智大慈大悲大願眾行所成。二以佛菩薩不思議神通所嚴。如經自明。是答前諸菩薩四十問。
○大文第五舉失顯得分。亦名舉劣顯勝。明不共故。於中三。初明不見之人。二明所不見境。三釋不見所由。今初。
於時上首諸大聲聞。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葉.離婆多.須菩提.阿㝹樓馱.難陀.劫賓那.迦旃延.富樓那等.諸大聲聞。在逝多林。
【疏】舍利。此云鶖鷺。其母目睛明利。似彼鳥故。弗者。子也。從母立稱。故標子言。(【鈔】今初舍利弗。然諸弟子。古今譯殊。今多依羅什三藏。又舍利亦翻為身。母好身品故。或舍利云珠。母之聰利相在眼珠故。並從母之稱。增一云。我佛法中。智慧無窮。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第一。智論四十一。稱為如來左面弟子。父名優婆提舍。)目犍連。此云采菽氏。上古仙人.山居豆食。尊者母是彼種。從外氏立名。有大神通。揀餘此姓。故復云大。(智論云。舍利弗以才明見貴。目犍連。豪彥最重。智藝相比。德行互同。增一云。我弟子中神通輕舉。飛到十方者。大目連第一。智論四十一。稱為右面弟子。焚得勝之殿。蹴耆域之車。壓調達五百之徒。尋佛聲過恆河沙界。德難稱也。)摩訶迦葉。此云大飲光。本族仙人。及尊者身。並有光明。飲蔽日月。頭陀第一。揀餘迦葉。故云大也。(此云飲光者。真諦等。同譯為飲光。上古譯云。龜氏。其先學道。靈龜負圖而應之。因以命族。增一阿含云。羅閱祇大富長者。名迦毗羅。婦名檀那。子名畢鉢羅。婦名婆陀。其家千倍勝瓶沙王。十六大國。無與為鄰。畢鉢羅。即迦葉名也。其父禱此樹而生故。付法藏傳云。毗婆尸佛滅後。其塔中像。金色缺壞。時有貧女得金珠。請打為箔。金師歡喜。治瑩佛畢。立誓為夫婦。九十一劫。天上人中。身恆金色。恆受快樂。最後為迦葉夫婦。畏勝王得罪。減一犂。但用九百九十九雙牛金犂。又經云。其家有㲲。最下品者。直百千兩金。以釘釘入地十尺。㲲不穿。如本不異。六十庫金粟。一庫管三百四十斛。又經云。以麥飯供養辟支佛。恆趣忉利。各千返受樂。身三十二相。但論金色耳。剡浮那陀金。在濁水底。光徹水上。在暗暗滅。迦葉身光。勝此金光。照一由旬。增一云。佛法中行十二頭陀難行苦行。大迦葉第一。揀餘迦葉者。即如十力迦葉。優樓頻螺等。)離波多。此云室星。祀之而生故。或云所供養。或云假和合。即智論二鬼食人之事。(智論二鬼食人之事者。謂此人行涉空亭止宿。見二鬼爭屍。皆言我先持來。二鬼共言。取其分判。此人實見小鬼持來。及被鬼問。竊自思惟。我隨言一持來。彼不得者。必當見害。我寧實語而死。終不虛誑而終。遂如實答。小者持來。被其大鬼。拔其手足。隨而食之。得屍之鬼。便取其屍。手足隨安。彼鬼食竟。拭口而去。及明憂惱。不測誰身。言假和合。初常疑云。若我本身。眼見拔去。若是他身。復隨我行住。疑惑猶豫。逢人即問。汝見我身不。眾僧見之。云此人易度。而語之云。汝身本是他人之遺體。非己有也。悟此假合。因即得道。以常問故。亦云常作聲也。)須菩提。此云善現。生而室空。現善相故。(生而室空者。相師占云。是善相故。亦云善吉。亦曰空生。其義一耳。解空第一。得無諍三昧。有供養者。現與其福。亦曰善吉。)阿㝹樓馱。此云無滅。一食之施。九十一反。天上人間。不沒惡趣故。(阿㝹樓馱等者。亦云阿泥㝹豆。或阿那律。亦云阿泥嚕多。並梵音楚夏。皆云無滅。亦曰無貧。言一食之施者。賢愚經說。弗沙佛末。時世饑饉。有辟支佛。名利吒。行乞。空鉢無獲。有一貧人。見而悲憐。白言勝士。能受稗不。即以所噉奉之。食已。作十八變。後更採稗。有兔跳抱其背。變為死人。無伴得脫。待暗還家。委之於地。即成金人。拔指隨生。用却還出。取之無盡。惡人告王。欲來奪之。但見死屍。而其所覩。即是金寶。現報若是。九十一反。即果報也。又其生已。復家業豐溢。日夜增益。父母欲試之。蓋空器皿往送。撥看百味具足。而其門。日日常有一萬六千取債。一萬六千還直。出家後。隨所至處.人見歡喜。欲有所須。如己家無異。即世尊之堂弟。斛飯王之次子也。)難陀。此云歡喜。性極聰敏。音聲絕倫故。(難陀等者。即放牛難陀。)劫賓那。此云黃頭。黃頭仙人之族故。(劫賓那者。疏釋即音義中大乘法師.及天台等。舊譯為房宿。然有二義。一以父母禱此星宿。感此子生故。二云與佛同房宿故。謂初出家時。未得見佛。始向佛所。夜復值雨。寄宿陶師房中。以草為座。晚又一比丘寄宿。即推草座與之。自在地坐。中夜相問。欲何所之。答云覓佛。後比丘即說法辭去。豁然得道。後比丘即佛也。增一阿含云。我佛法中。善知星宿者。劫賓那第一。則亦從所知為名。)迦旃延。此云翦剃種。(迦栴延者。即大乘法師釋。謂上古多仙。山中靜處。年歲既久。鬢髮稍長。無人為剃。婆羅門法。要剃髮故。一仙有子。兄弟二人。俱來觀父。小者乃為諸仙剃之。諸仙願護。後成仙道。爾來此種。皆稱剪剃。)富樓那。此云滿。具云滿慈子。其母甚慈。亦從母稱。(增一云。善能廣說分別義理。滿願子最第一。)而言等者。等取五百。廣辨古今譯殊。德行緣起。如智論。及音義中說。
○第二明所不見境。
皆悉不見如來神力。如來嚴好。如來境界。如來遊戲。如來神變。如來尊勝。如來妙行。如來威德。如來住持。如來淨剎。
亦復不見不可思議菩薩境界。菩薩大會。菩薩普入。菩薩普至。菩薩普詣。菩薩神變。菩薩遊戲。菩薩眷屬。菩薩方所。菩薩莊嚴師子座。菩薩宮殿。菩薩住處。菩薩所入三昧自在。菩薩觀察。菩薩頻申。菩薩勇猛。菩薩供養。菩薩受記。菩薩成熟。菩薩勇健。菩薩法身清淨。菩薩智身圓滿。菩薩願身示現。菩薩色身成就。菩薩諸相具足清淨。菩薩常光眾色莊嚴。菩薩放大光網。菩薩起變化雲。菩薩身徧十方。菩薩諸行圓滿。
如是等事。一切聲聞諸大弟子。皆悉不見。
【疏】不見境中三。初不見果。有十句。初總。餘別。多同念請果中初之十句。重閣同空等.即是神變。不壞本相.即是遊戲。餘可準思。
次亦復下。明不見因。即諸菩薩。初總明。即分齊境界。次菩薩大會下。別顯。會.通新舊。入.謂身徧剎塵。智入諸法等。普至.即新來。普詣.即此往。皆言普者。一橫豎徧故。二一即一切故。餘句準上諸來菩薩作用中辨。及上離世間品十十所明。
後如是等下。總結不見。
○第三不見所由者。然皆廢本從迹。以顯一乘因果。不共深玄。篤諸後學。令習因種。文中二。先徵後釋。徵意云。身廁祇園。目對尊會。而莫覩神變。其故何耶。後釋意云。彼境殊勝。宿因現緣。並皆闕故。其猶日月麗天.盲者不覩。雷霆震地.聾者不聞。道契則隣。不在身近故。菩薩自遠而至。聲聞在會不知。文自廣釋。分為三別。初法。次喻。後徵以結成。今初分二。先明闕宿因故。後明闕現緣故。今初。
何以故。以善根不同故。
【疏】分四。初一總標大小善差。二舉劣異勝。三舉勝揀劣。四結不見聞。今初。有小善根.得廁嘉會。大小善異.不覩希奇。
本不修習見佛自在善根故。本不讚說十方世界一切佛剎清淨功德故。本不稱歎諸佛世尊種種神變故。本不於生死流轉之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本不令他住菩提心故。本不能令如來種性不斷絕故。本不攝受諸眾生故。本不勸他修習菩薩波羅蜜故。本在生死流轉之時.不勸眾生求於最勝大智眼故。本不修習生一切智諸善根故。本不成就如來出世諸善根故。本不得嚴淨佛剎神通智故。
【疏】二本不修下。舉劣異勝。有十八句。前十二句。釋不見佛果之因。後六句。釋不見菩薩之因。前中初句總。餘句別。由不讚等。即是不集見佛自在善根。於中二。初二句不讚果故。後九句不修因故。於中亦二。前五句闕自分行。後四句闕勝進行。亦是前明狹心。後顯劣心。故不能見。
本不得諸菩薩眼所知境故。本不求超出世間不共菩提諸善根故。本不發一切菩薩諸大願故。本不從如來加被之所生故。本不知諸法如幻。菩薩如夢故。本不得諸大菩薩廣大歡喜故。
【疏】二釋不見菩薩所因。一不見十眼所見無礙法界。二闕無障礙智之因。若但修真常離念。即共二乘菩提之善。法華遊戲神通。即聞而不樂。此中樂而不聞。餘可思之。(【鈔】法華遊戲神通等者。舉法華揀異。亦是通妨。今云揀異者。即法華信解品。四大聲聞自敘云。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即聞而不樂也。下偈兼出不樂所以。云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釋曰。既了無生。故不喜樂。是以結云。勿滯寂故。八地云。諸法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也。言通妨者。此何令其不聞。彼何令其得聞。此義至下釋之。)既本因中不修不見。願諸後學。修見佛因。勿滯冥寂。
如是皆是普賢菩薩智眼境界。不與一切二乘所共。
【疏】第三舉勝揀劣。言如是等者。指前佛神通等所不見法。普賢智境.即是舉勝。不共二乘.名為揀劣。
以是因緣。諸大聲聞不能見。不能知。不能聞。不能入。不能得。不能念。不能觀察。不能籌量。不能思惟。不能分別。是故雖在逝多林中。不見如來諸大神變。
【疏】第四結不見聞。以前闕因。境勝因緣。故不能見。於中初後總明。中十別顯。謂眼不見。心不知。耳不聞。本有不證。新成不獲。無方便不能念觀。無後得不能籌量淺深。思惟旨趣。分別事理。
○第二明闕現緣故不見中三。初明無勝德行故不見。次明住自乘解脫故不見。後結成不見。今初。
復次諸大聲聞。無如是善根故。無如是智眼故。無如是三昧故。無如是解脫故。無如是神通故。無如是威德故。無如是勢力故。無如是自在故。無如是住處故。無如是境界故。
是故於此不能知。不能見。不能入。不能證。不能住。不能解。不能觀察。不能忍受。不能趣向。不能遊履。又亦不能廣為他人開闡解說。稱揚示現。引導勸進。令其趣向。令其修習。令其安住。令其證入。
【疏】分二。先十句明無勝德行。即是前所不見境。亦即是前宿因不修勝進四句。不修故無。無故不見。初總餘別。勢力即是加持。餘皆同前後。是故於此下十句。顯不能見。入有二義。前文約證。今約了達。餘可知。
○第二明住自乘故不見。
何以故。
諸大弟子依聲聞乘而出離故。成就聲聞道。滿足聲聞行。安住聲聞果。於無有諦得決定智。常住實際。究竟寂靜。遠離大悲。捨於眾生。住於自事。
於彼智慧不能積集。不能修行。不能安住。不能願求。不能成就。不能清淨。不能趣入。不能通達。不能知見。不能證得。
【疏】先徵後釋。(【校】上三字纂要金陵本誤作釋後徵。)以此二段.反覆相成。故徵以釋之。謂何以無如是善根等。由住自乘作證故。亦應徵云。何以作證。由無上善根故。所無在前。故略不明耳。此段亦同法華自釋心不喜樂云。何以故。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故。(【鈔】所無在前者。即前無如是善根故。無如是智眼故等。)釋文亦二。先明住自乘作證。後於彼智慧下。結成所無。今初十句。初總餘別。別中一道者。以見修等道。斷惑集故。不同菩薩無住道等。二三行果可知。四觀諦智別。謂我空法有。不能我有法空。名無有諦。以證現觀。名決定智。故無菩薩中道第一義三諦之理。亦如涅槃。聲聞有諦而無真實。五已證理故。六捨事故。下三句成上聲聞行。一內無悲。二外捨物。三但自調。又上十句。總為四失。一初句出粗而不出細。但出分段故。次四句得權失實。次三句滯寂失悲。後二句捨生自度。二結成所無。即由住自乘。故無前智等。亦有十句。但於前一智有十不能。餘三昧等。例此可知。
○三結成不見。
是故雖在逝多林中對於如來。不見如是廣大神變。
【疏】可知。(初法釋竟。)
○第二喻顯。文有十喻。自古諸德。皆將配前所迷佛果十句。唯第九二天一喻。喻上第二如來嚴好。餘皆如次。此亦有理。今解有二。一者隨一一喻。總喻不見因果等境。以合文中亦言不見菩薩眾故。又不喻菩薩之德。義不盡故。又合文中多從總合。但言不見如來神變。明通諸句。二者別喻諸德。若全不別.何俟多喻。然雖別喻。亦通因果。而前九約勝境為喻。謂恆河須彌等。喻佛德故。後一就劣法為喻。入滅盡定。喻二乘故。於前九中。配所迷菩薩之德。其義則次。配所迷如來之德。義少不次。所喻義別。至文當知。又第一五十。單喻聲聞不見。第二三四七。雙喻菩薩聲聞見不見別。餘三佛對聲聞論見不見。有此三類者。文影略耳。又唯約聲聞說者。十喻皆喻彼無德故。就中初一兼喻有障故。後一兼喻住自乘故。且就前九約勝境為喻。顯九種勝德。其後一種總明不共。顯十無盡。前九德中.一一皆具通別二意。今初鬼對恒河喻。
佛子。如恒河岸。有百千億無量餓鬼。裸形飢渴。舉體焦然。烏鷲豺狼競來搏撮。為渴所逼。欲求水飲。雖住河邊而不見河。設有見者。見其枯竭。何以故。深厚業障之所覆故。
彼大聲聞亦復如是。雖復住在逝多林中。不見如來廣大神力。捨一切智。無明翳瞙覆其眼故。不曾種植薩婆若地諸善根故。
【疏】其恒河清流。通喻佛及菩薩潤益甚深德。別喻佛神力。及菩薩境界德。以此二句為初總故。鬼喻二乘。有所知障故。不見亦喻不得諸法喜故。言餓鬼等者。生分已盡為鬼。未得無生忍衣為裸形。不得法界行食為飢。不得真解脫味為渴。由此故稱為餓。此上並無真道。即是業餘。行苦所遷。為舉體焦然。即是苦餘。空見為烏鷲。有見為豺狼。於斯作決定解為搏撮。內含大機.有真脫分。名為渴所逼。欲求水飲。身在法會。名住河邊。不覩神變。名不見河。雖覩世尊。但見丈六.為見枯竭。(【校】竭.纂要續藏金陵本誤作渴。)無明翳膜。名為業障。即煩惱餘。(【鈔】三餘之義。已見上文。)後彼大下合中。先合業障。不曾已下。合裸形等。(不曾已下。合裸形等者。無生忍衣。法界行食。皆一切智諸善根也。)
○第二覺夢相對喻。
譬如有人。於大會中。昏睡安寢。忽然夢見須彌山頂帝釋所住善見大城。宮殿園林種種嚴好。天子天女百千萬億。普散天華徧滿其地。種種衣樹出妙衣服。種種華樹開敷妙華。諸音樂樹奏天音樂。天諸采女歌詠美音。無量諸天於中戲樂。其人自見著天衣服。普於其處住止周旋。其大會中一切諸人。雖同一處。不知不見。何以故。夢中所見。非彼大眾所能見故。
一切菩薩世間諸王亦復如是。以久積集善根力故。發一切智廣大願故。學習一切佛功德故。修行菩薩莊嚴道故。圓滿一切智智法故。滿足普賢諸行願故。趣入一切菩薩智地故。遊戲一切菩薩所住諸三昧故。已能觀察一切菩薩智慧境界無障礙故。是故悉見如來世尊不可思議自在神變。一切聲聞諸大弟子。皆不能見。皆不能知。以無菩薩清淨眼故。
【疏】夢游天宮。通喻佛及菩薩高顯廣大德。別喻如來遊戲神變二句。及菩薩大會已下十一句。喻甚相似。(【鈔】及菩薩大會下十一句者。即上文不見因中。謂一菩薩大會。二菩薩普入。三菩薩普至。四普詣。五神變。六遊戲。七眷屬。八方所。九莊嚴師子座。十宮殿。十一菩薩住處。今文夢往須彌山。即普至普詣。入善見大城等宮殿。即菩薩宮殿。城池園林。即是住處。天子天女。即眷屬。聖華奏樂。即是神變。歌詠戲樂。即是遊戲。住止周旋。即是座矣。)然此下八喻。約二乘喻。明其無德。亦有通別。通則於一一德不了。皆由前闕因緣故。別則各喻無德不同。此一喻無如是神通故。又不知菩薩如夢故。然合文中。明無如是智眼故者。從通相合。故下數段。皆合無眼。文中先喻。後一切菩薩下合。合中二。先合夢者自見。後一切聲聞下。合大會不見。並可思也。
○第三愚對雪山喻。
譬如雪山具眾藥草。良醫詣彼悉能分別。其諸捕獵放牧之人。恒住彼山。不見其藥。此亦如是。以諸菩薩。入智境界。具自在力。能見如來廣大神變。諸大弟子唯求自利.不欲利他。唯求自安.不欲安他。雖在林中.不知不見。
【疏】雪山良藥。通喻幽邃難見德。別喻亦喻佛境界。所悲境故。喻菩薩所住處。悲救眾生為所住故。其捕獵等。喻聲聞無大悲救眾生病。亦是無如是境界故。
○第四伏藏難知喻。
譬如地中。有諸寶藏。種種珍異悉皆充滿。有一丈夫聰慧明達。善能分別一切伏藏。其人復有大福德力。能隨所欲。自在而取。奉養父母。賑卹親屬。老病窮乏。靡不均贍。其無智慧無福德人。雖亦至於寶藏之處。不知不見.不得其益。
此亦如是。諸大菩薩有淨智眼。能入如來不可思議甚深境界。能見佛神力。能入諸法門。能遊三昧海。能供養諸佛。能以正法開悟眾生。能以四攝攝受眾生。諸大聲聞不能得見如來神力。亦不能見諸菩薩眾。
【疏】藏則通喻祕密難知德。別喻如來尊勝可寶重故。喻菩薩所入三昧.及觀察.頻申.勇猛.供養。如喻思之。薄福喻聲聞。無如是威德故。(【鈔】喻菩薩下。如喻思之者。然合文自具。若約喻者。伏藏猶如三昧。聰慧分別。即是觀察。隨欲而取。即是頻申。有大福力。即當勇猛。奉養父母。即供養也。)
○第五盲不見寶喻。
譬如盲人至大寶洲。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不能得見一切眾寶。以不見故。不能採取。不得受用。
此亦如是。諸大弟子雖在林中親近世尊。不見如來自在神力。亦不得見菩薩大會。何以故。無有菩薩無礙淨眼。不能次第悟入法界。見於如來自在力故。
【疏】寶洲通喻逈絕難測德。別喻如來妙行。積行圓妙故。喻菩薩受記.成熟.勇猛.可知。盲喻二乘。無如是善根故。(【鈔】喻菩薩受記等者。不能採取。即無勇猛。不得受用。即無授記成就義也。)
○第六淨眼無障喻。
譬如有人.得清淨眼。名離垢光明。一切暗色不能為障。爾時彼人於夜暗中。處在無量百千萬億人眾之內。或行或住。或坐或臥。彼諸人眾形相威儀。此明眼人莫不具見。其明眼者威儀進退。彼諸人眾悉不能覩。佛亦如是。成就智眼清淨無礙。悉能明見一切世間。其所示現神通變化。大菩薩眾所共圍繞。諸大弟子悉不能見。
【疏】通喻智照難量德。別喻如來威德。菩薩法身已下五句。不覩威儀。喻二乘無如是自在故。(【鈔】喻菩薩法身下五句者。即菩薩法身清淨。菩薩智身圓滿。願身示現。色身成就。菩薩諸相具足。釋曰。五句不出菩薩形相威儀故。)
○第七徧處定境喻。
譬如比丘。在大眾中入徧處定。所謂地徧處定。水徧處定。火徧處定。風徧處定。青徧處定。黃徧處定。赤徧處定。白徧處定。天徧處定。種種眾生身徧處定。一切語言音聲徧處定。一切所緣徧處定。入此定者見其所緣。其餘大眾悉不能見。唯除有住此三昧者。
如來所現不可思議諸佛境界。亦復如是。菩薩具見。聲聞莫覩。
【疏】通喻周徧難思德。別喻如來淨剎。菩薩常光。眾色莊嚴。菩薩放大光明網。不見定境。喻聲聞無如是三昧故。喻中言徧處者。於一切處周徧觀察。無有間隙。故名徧處。然瑜伽智度俱舍等論。皆說有十。今有十二。前八同彼青黃赤白地水火風。彼中九名空徧處。十名識徧處。先觀青等普徧。次觀青等為何所依。知由地等。次思所觀。由何廣大。知由於空。次思能觀.知由依識。前八依第四靜慮。觀欲可見色。後二依無色定。今以宗別。合空識二為天徧處。皆容假想。種性周徧。加於三事。十名種種眾生身徧處者。即眼等根色。十一語言音聲。即前聲塵。十二一切所緣。即六塵境。則收前香味及法塵境。例此天徧處言。亦可通於諸天。(【鈔】例此下。以論例經。重釋前天徧處。)次如來所現下。合文可知。
○第八妙藥翳形喻。
譬如有人。以翳形藥自塗其眼。在於眾會。去來坐立無能見者。而能悉覩眾會中事。
應知如來.亦復如是。超過於世。普見世間。非諸聲聞所能得見。唯除趣向一切智境諸大菩薩。
【疏】通喻隱顯超世德。別喻如來住持。喻菩薩起變化雲德。不覩者。喻聲聞無如是解脫故。
○第九二天隨人喻。
如人生已。則有二天.恒相隨逐。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
應知如來亦復如是。在諸菩薩大集會中現大神通。諸大聲聞。悉不能見。
【疏】通喻微妙難壞德。別喻如來嚴好。菩薩身徧十方諸行圓滿德。不覩二天。喻二乘無如是勢力故。亦喻無悲。捨眾生故。
○第十滅定不行喻。
譬如比丘得心自在。入滅盡定。六根作業皆悉不行。一切語言不知不覺。定力持故.不般涅槃。
一切聲聞亦復如是。雖復住在逝多林中。具足六根。而不知不見。不解不入。如來自在菩薩眾會諸所作事。
【疏】唯喻聲聞。安住自乘。證實際故。亦總喻無德。(【鈔】第十滅定不行喻者。然滅定之義。六地已略明。今當更說。薩婆多宗。此定唯依有頂地起。以下諸地。皆名有想。行相粗動。難可止息。此有頂地。名為非想。行相微細。易可止息。故唯有頂有滅盡定。俱舍頌云。滅盡定名體。為淨住有頂。謂滅盡定以二十二法為體。謂修定前。有二十一心所及心王故。言二十一心所者。謂大地十。大善地十。欣厭隨一為滅定。故有二十二法。不相應行替處。名為滅定。隨滅爾許心心所法。為定體也。若成實論第十六滅定品云。問曰。若此中意。以泥洹為滅者。是汝先言。九次第定中滅定。心心數滅。是則相違。答曰。滅定有二。一諸煩惱盡。二煩惱未盡。煩惱盡者。在解脫中。煩惱未盡。在次第中。一滅煩惱。故名滅定。二滅心心數法。故名滅定。滅煩惱是第八解脫。亦名阿羅漢果。若唯識第七云。滅盡定者。謂有無學。(即羅漢及獨一辟支也。)或有學。(即三果身證阿那含。)已伏惑障。無所有貪。(謂無所有已下諸貪滅。)上貪不定。(上貪未滅也。)由止息想。作意為先。令不恆行(六識)染污(染污第七。)心心所滅。(令上二識俱不行故。)令身安和。故亦名定。(謂有心定.令心平等安帖和悅為安和。今無心定.由定前心力.能令身心平等和悅.如有心定。故亦名定。)由偏厭想受。亦名滅彼定也。(即加行心。)顯揚第一云。滅盡定者。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或入非非想處定。或復上進。入無想定。或復上進。由起暫息想。作意前方便故。止息所緣。不恆行諸心心法。及恆行一分諸心心法滅也。餘文可知。)又上十喻。從後逆次。配前闕因後之十句。謂一喻無法喜。二喻不知菩薩如夢。三喻不從如來加被之所生等。如理思之。其前十句。但通為不見之因。(又上十喻。從後逆次配前闕因後之十句者。疏但出三。謂一鬼對恆河喻。喻無法喜。法喜為食故。二夢遊天宮喻。喻不知菩薩如夢幻故。此相甚顯。三愚對雪山喻。喻不從如來加被之所生故。其合經云。以諸菩薩入智境界。具自在力。得見如來神變自在。即如來加被之力。其捕獵者。即無加被也。四伏藏難知喻。喻本不發一切菩薩諸大願力故。謂無福力。即闕大願。五盲不見寶喻。喻不求超出世間。不共菩薩諸善根故。無眼不見於寶。即闕不共善根。六淨眼無障喻。乃喻本不得諸菩薩眼所知境故。此喻更顯。諸人不見。喻於二乘不見淨眼境故。七徧處定境喻。喻本不得嚴淨佛剎神通智故。青等徧淨。即淨剎也。八妙藥翳形喻。喻本不成就如來出世諸善根故。翳形之藥。即出世善根。九二天隨人喻。喻本不修習生一切智諸善根故。二天見人.即一切智。人不見天.故無此也。十滅定不行喻。喻本在生死流轉之時。不勸眾生求於最勝大智眼故。諸識不行。豈當有眼。故於六境。都不見知。是故十喻。對前十因。文相甚顯。令如理思。【校】不共菩薩諸善根故。薩.應從嘉興藏作提。)(第二喻竟。)
○第三徵以結成。
何以故。如來境界甚深。廣大。難見。難知。難測。難量。超諸世間。不可思議。無能壞者。非是一切二乘境界。是故如來自在神力。菩薩眾會。及逝多林普徧一切清淨世界。如是等事。諸大聲聞悉不知見。非其器故。
【疏】文有十句。結前十喻。唯第七八為順前合。故有前却。餘皆如次。(【鈔】餘皆如次者。一如來境界甚深。結鬼對恆河喻。二廣大。結夢遊天宮喻。三難見。結愚對雪山喻。四難知。結伏藏難知喻。五難測。結盲不見寶喻。六難量。結淨眼無障喻。七超諸世間。結徧處定境喻。八不可思議。結妙藥翳形喻。九無能壞者。結二天隨人喻。十非是一切二乘境界。結滅定不行喻。六根作業.皆不行故。其間文意。極相順故。)上來法喻。廣顯聲聞不見聞等。問。般若經。明聲聞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若是其忍。何以上文皆言無菩薩德耶。又文殊巡行經中。五百聲聞。聞而不信。法華不輕。亦令其聞。何得此中。不令聞耶。答。為顯不共故。故智論明般若有共不共。指此不思議經。不共二乘說故。(問般若下。申難也。引於三經。而有二難。一引大品難無現緣。言若智若斷者。彼經具云。須陀洹若智若斷。皆菩薩無生法忍。斯陀含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阿那含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阿羅漢。辟支佛。皆別之。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下結難可知。又文殊巡行經下。後引二經不令聞。今此一經。略以義引耳。若具引者。名文殊師利巡行經。以說文殊徧巡五百比丘房。皆見寂定。因以為名。最後難舍利弗。以顯甚深般若。問舍利弗言。我時見汝獨處一房。結跏趺坐。折伏其身。汝為當坐禪耶。不耶。答云坐。難云。為欲令未斷者斷。故坐禪耶等。因此廣顯性空無得之理。時五百比丘。從座而起。於世尊前。高聲唱言。從今已去。更不須見文殊身。不須聞其名字。如是方處。速應捨離。所有文殊一切住處。亦莫趣向。所以者何。文殊煩惱解脫。一相說故等。舍利弗令文殊為決了。文殊言。實無文殊而可得故。若實無文殊可得者。彼亦不可見等。廣為說法。四百比丘漏盡得果。一百更謗。陷入地獄。後還得道。廣如彼說。故云五百比丘。聞而不信。意云。何以此會。不令其聞而不信耶。法華不輕。亦令其聞者。引意同前。即第六經。常不輕品。不輕徧禮四眾云。我不輕汝等。汝等行菩薩道。當作佛。即宣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知見平等之理。為令聞也。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復於千劫入阿鼻地獄受大苦惱。從地獄出。還遇常不輕教化。即跋陀婆羅等菩薩。即二經之中。皆令其聞。一時之謗。後皆成益。今何不爾。答。為顯不共下。第三會釋。於中有五。一顯不共般若。不共般若已如前引。若準天台意。前以通教難於圓別。今以圓別。揀異於通。)又大聖化儀。其類不等。或令聞不信以為遠種。如上所引。或以威力令其出會。如法華中五千拂席。或令在會使其不聞。即如今經。然法華漸教之終。將收敗種。故加令其去。篤勵在會。使其信受。此經頓教之始。為顯深勝。留使不聞。令諸後學。修見聞種。(法華是漸者。化儀漸故。先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故云漸也。非法門為漸。將收敗種者。義如前引。謂二乘結斷。如根敗士。無利五欲。如焦穀子。不能生芽。即昔教意。今至法華。三根聲聞.皆得記別。不在此會。亦為宣陳。則焦穀生芽。盲聾視聽。死屍再起。寒灰重熱。而言將收者。當未廣說。先且斥之。使在會者。自欣多幸。故云激勵。是以經云。此眾無枝葉。唯有諸真實。故彼疏中云。繁柯既亡。則貞幹存焉。廣說之後。方復收之。故不在會。亦合為說。此經頓教之始者。初成頓說故。未有滯權。不須引斥。直彰不共。顯法難思。在會不聞。由無因種。若修因種。於何不聞。故云。令修見聞種也。)又復大乘該於小乘。則其智斷。皆是菩薩法忍。小智不知大智。故此云。於有無諦。作決定解。不見不聞。(小乘猶於百川.不攝大海。大乘猶如大海.必攝百川。)又若已開顯。即權為實漸。故法華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若權實相對。則如聾盲。非其器故。其猶黎庶以對於王。貴賤懸隔。以王收人。則率土之內.莫非王人。是以若約普收。即一切眾生。無不具有如來智慧。況於二乘無漏因果。若較優劣。則權教久行菩薩。尚不信聞。況於二乘。二乘上首。尚如聾盲。況凡夫外道。既非其器。本不合列。為顯法勝。大權菩薩。示為聾盲。是知聾盲。於勝有力。能顯勝故。勝劣相望。力用交徹。成大緣起。方是深玄。
【論】佛子如恒河岸有百億無量餓鬼已下。至諸大聲聞悉不知見非其器故。有七十四行半經。有十種喻。比聲聞無有廣大菩提善根。在於會中。不知不見如來自在分。其所有十喻。經文自明。如是聲聞。示同不聞。不見如來變化神力境界。菩薩海眾。令諸實是聲聞迴心。種如來大願大智大慈悲。常處生死。廣利眾生故。(第五舉失顯得分竟。)
○大文第六。偈頌讚德分。既至詠德。顯所證故。文中十方菩薩。即為十段。初二讚道場三昧等用。餘八通讚佛德。今初東方。總讚一會。
爾時毗盧遮那願光明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疏】十頌分二。初總餘別。
【疏】別中亦二。前四歎佛。於中初二歎內德。一廣。二深。次一歎內外無礙。後一結成今用。
【疏】後五歎菩薩。一總顯雲集。二願行深。三超下位。四智地高。五定用廣。
○第二南方。唯歎菩薩。然既結歸佛力。亦為歎佛。
爾時不可壞精進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疏】十頌分五。初二令觀內德。於中初偈二嚴究竟。後偈定智廣深。
【疏】次二示其集處。
【疏】次三明寂用無礙。初一偈半即寂.後一偈半起用。
【疏】次一結歸佛力。
【疏】後二結其德廣。同諸佛故。
○第三西方下。唯歎佛德。然雖通諸德。隨多顯名。今此歎智用應時德。
爾時普勝無上威德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疏】十頌分二。初三法說。一內德。二外用。三總結離言。
【疏】後七喻顯。一喻前廣大。二喻圓滿。三四喻現通。一長時。二無礙。五喻演法。六喻摧邪。七總喻前德。諸佛同依。
○第四北方十偈九喻。歎三德深廣。
爾時無礙勝藏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疏】於中二。前五偈四喻。喻內德。一恩。二斷。次三喻喻智。前一高遠。次二深廣。
【疏】後五喻大用。一巧示。二隨欲。三照機。四合理。五結益。
○第五東北方法界願月王。十頌。歎普益眾生德。
爾時化現法界願月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疏】分四。初偈總喻見無不益。
【疏】次三別明益菩薩。初一淨二障。後二成妙力。
【疏】三有五頌明益徧。一成道徧。二神通徧。三示行徧。四了法徧。五轉法徧。
【疏】四有一偈結益周普。
○第六東南方十頌。歎大用難思德。
爾時法慧光燄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疏】分三。初三明凡小難思。
【疏】次四出難思之法。
【疏】後三顯能知之人。
○第七西南方十頌。歎智身難思德。
爾時破一切魔軍智幢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疏】分四。初一總顯難思。
【疏】次一舉因顯果。
(【校】菩提.纂要金陵本誤作菩薩。)
【疏】次三別示難思之相。於中三。初三智照淨障。次一示現深廣。後二念智圓融。
【疏】四有二頌結勸。謂從不思議生佛智身。令絕思議之念。是思佛矣。
○第八西北方十頌。歎佛成就菩薩德。
爾時願智光明幢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疏】分二。初總標觀成決定。
【疏】餘九展轉成益。於中前七偈各一行。
【疏】後二總結深廣。
○第九下方菩薩。歎佛難見聞德。
爾時破一切障勇猛智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疏】分二。初一標名難聞。近必斷疑。餘別顯益物之相。於中初一生福益。次二向菩提益。次二成智益。餘四就人結益。
○第十上方菩薩。歎佛恩深德(【校】德。嘉與藏南藏無。)重德。
爾時法界差別願智神通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疏】分四。初二總舉佛德。意在於恩。
【疏】次一恩深難報。
【疏】次四發荷恩之心。
【疏】後四釋成荷恩之意。(【鈔】大文第六偈頌分可知。)
【論】明毗盧遮那菩薩等十菩薩說頌分。已下有十菩薩。並是十方來者。各說一頌。各隨自名。各歎自法。是一切諸佛諸菩薩行。皆隨菩薩名下義。表其頌意可見。如初毗盧遮那願光明菩薩。是種種光明。直是佛果願光者。是佛果菩薩中行。從初總歎。令諸觀察逝多林如來境界。次下九箇。是總中別。各隨菩薩名下義。取所頌之法也。如不可壞精進王者。還頌不可壞精進義。王者自在義。已下倣此準知。(第六偈頌讚德分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九十九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5 冊 No. 2 華嚴經疏論纂要(第86卷-第12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第二通讚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