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六十七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八)
【疏】讚請分中九頌半。分二。初八頌半供讚。後一頌請說。前中三。初一菩薩供讚。
【疏】次一天王眾。餘皆天女。
【疏】於中三。初一偈標。
【疏】次四偈半讚。於中初二偈美感應。皆言久者。佛應由機。機難有故。大海動者。動佛智海。竭苦海故。
【疏】後二偈半。讚具德。初偈具智斷。次半具恩。後一具此三德。是故應供。
【疏】三二偈。結讚。及請說。並可知。
○第二正說分中。先明位行。後辨位果。前中論分為三。初勝慢對治。二佛子菩薩摩訶薩如實知下。不住道行勝。三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明彼果勝。初即加行道。及初住地無間道。次即正住地解脫道。後即地滿勝進道。初言勝慢者。慢有二種。一他地慢。謂四地中得出世智。取其勝相。名為勝慢。今以十種淨心為治。二自地慢。謂於此十心希求勝相。復以為慢。以隨順如道為治。此二通名勝慢。故此一分。有其二道。文中二。先治他地慢。後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下。治自地慢。前中三。初結前舉後。二徵起正顯。三結能入地。今初。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第四地所行道善圓滿已。欲入第五難勝地。當以十種平等清淨心趣入。
【疏】平等有二義。一是如理。二是因果淨法。千聖同規。名深淨心。是此地觀解故。論云。於平等中。心得清淨故。(【鈔】言深淨心。即是論經。今經但云清淨心耳。)此復何異後地觀察十平等法。此有三異。一此地治前於淨起慢.故偏明淨法平等。後地對此依真入俗。通觀染淨諸法皆悉平等。二此約舉等理以顯心淨。後地舉觀察以入等理。三此通理事二等。後地一向約理。融二諦故。此皆地地背相捨離。後漸勝故。(此有三下答。一所治通局。通染則勝。二能所前後。若舉所等以成能等。此心猶淺。若舉能觀以入所觀。此觀則深。三能治通局。一向局理。六地則深。故疏結云。此皆地地背相捨離。以勝捨劣。)
○二正顯十心。
何等為十。所謂於過去佛法平等清淨心。未來佛法平等清淨心。現在佛法平等清淨心。戒平等清淨心。心平等清淨心。除見疑悔平等清淨心。道非道智平等清淨心。修行智見平等清淨心。於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觀察平等清淨心。教化一切眾生平等清淨心。
【疏】十心分二。初三明諸佛法。論云。謂三世力等者。即果位十力等也。(【鈔】即果位者。此一等字.等餘果法。謂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三身四智等。非釋平等。平等淨心。前已總釋。)後七明隨順諸佛法。二利因行.順成果故。於中前六自利。後一利他。前中合為三學。初戒。次定。餘四慧故。離為七淨。一戒淨。二定淨。三見淨。四度疑淨。見疑相顯.經合一句。為成十故。五道非道淨。此前五淨。大小名同。小乘六名行淨。七行斷淨。以彼宗中趣盡滅故。今大乘六名行斷。經云。修行智見。略無斷字。七名思量菩提分法上上淨。以依行斷.起勝求故。
○三結能入地。
菩薩摩訶薩。以此十種平等清淨心。得入菩薩第五地。
【疏】可知。
○第二治自地慢。論明如道行。又順經意。前明入心。從此已下。皆明住心。應分為三。此攝方便具足住。修行十心。是方便義。不退轉者.即是住義。二不住道行勝。攝離癡亂行。智清淨等無癡亂故。三彼果勝。攝無盡功德藏迴向。攝德無盡故。今且順論。此明如道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五地已。
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淨深心故。復轉求上勝道故。隨順真如故。
願力所持故。於一切眾生慈愍不捨故。積集福智助道故。精勤修習不息故。出生善巧方便故。觀察照明上上地故。受如來護念故。念智力所持故。得不退轉心。
【疏】於中三。初標分位。為顯隨如已入五地。次以善下。總顯。後願力下。別明。二總顯中四句。皆是正修諸行。故總名順如。謂前二句為所治。即四地修菩提分。以前十心。能善清淨。得入五地。於此淨心希求勝相.即復是慢。慢在文外。故以後二句而為能治。初句轉求不住道行勝為能治。謂不住淨心而起諸行。即治住淨慢故。後句雖起諸行。不退失前平等深淨之心。則能隨順真如。平等即如故。後別明中。顯上隨如之行。有其八種。經有九句。前七各一。後二為一。八中前二是起行心。一自利願。即修菩提心。二利他慈。即不疲倦心。後六是行.謂三得善根力。四不捨眾行。五善巧修行。六無厭足故。照明上上。七得他勝力。八自得勝力。此有二句。初句具三慧。念是聞思。智即修慧。後句勝進究竟。上六行中。前三自分。後三勝進。各有初中後。思之。(【鈔】後別明者。問。八皆事行.何名如行。答。有二意。一此助顯真如觀故。二如中起行。俱無所著。方顯隨如。)(初勝慢對治竟。)
○第二不住道行勝。有二種觀。一所知法中智清淨勝。二佛子至得如是諸諦下。利益眾生勤方便勝。初即自利護煩惱行.故不住世間。後即利他護小乘行.不住涅槃。同時相導。名不住道。今初智勝。分二。先明四諦實法分別。後善知俗下。復就此四.明十觀門.化生差別。此乃十種觀於四諦。非謂觀十四諦也。故瑜伽住品云。此地於四聖諦。由十行相.如實了知。今初。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實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苦滅道聖諦。
【疏】言實法者。有佛無佛。苦集二諦。體是妄想雜染因果。滅道二諦。體是出世清淨因果。此約諦實義釋。若約審諦釋者。前二無佛。不能知此是苦是集。寧有後二滅道果因。餘如本品。(【鈔】一所知者。諦是所知之法。智於其中。照見離垢。故名清淨。慈悲攝物。名利益眾生。無惰稱勤。善巧為方便。)
○後十觀中。略啟四門。一制立。謂四諦義含法界。菩薩窮照無遣。隨智異說難窮。略舉十明無盡。然十皆菩薩自智。智相難明。故論約化生以明其異。以此通名所知法中智清淨也。二明開合。此十總唯是一化生分別。若隨所化大小分二。前九化小。後一化大故。若隨化所起。則分為三。前五生解。次四起行。後一令證故。約人不同。離以為七。初為根未熟。乃至七為大乘可化故。至文當知。三對實法以明通別。此十望前四諦。前五通觀四諦。謂一世俗者。觀四諦法相。二觀其性空。三通觀性相無礙。四觀性相各異。五觀此四.緣起集成。次四別觀四諦。謂六七八九。如次觀苦集滅道。後一但觀滅道。菩薩地因。證佛智故。四正釋文。文分為二。初列十名。
善知俗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別諦。善知成立諦。善知事諦。善知生諦。善知盡無生諦。善知入道智諦。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乃至善知如來智成就諦。
○二次第解釋。
此菩薩隨眾生心樂令歡喜故.知俗諦。通達一實相故.知第一義諦。覺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諦。了諸法分位差別故.知差別諦。善分別蘊界處故.知成立諦。覺身心苦惱故.知事諦。覺諸趣生相續故.知生諦。一切熱惱畢竟滅故.知盡無生智諦。出生無二故.知入道智諦。正覺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相續成就.乃至如來智成就諦。以信解智力知。非以究竟智力知。
【疏】依本論。攝十為七。初一為根未熟眾生。謂未堪入大。為說四諦十六行等。名知四諦。即四重二諦中第三重內俗也。不同瑜伽。通於大小。及根生熟。(【鈔】為說四諦等者。謂苦下有四。即苦.空.無常.無我。集下有四。集.因.生.緣。滅下有四。滅.靜.妙.離。道亦有四。道.如.行.出。故是俗諦。即四重者。一假實二諦。二事理二諦。三四諦勝義二諦。四安立非安立二諦。廣如玄中。今是第三重中俗者。以四諦為俗故。)二為根熟堪入大故.為說法空第一義諦。三為疑惑眾生.故知相諦。謂有聞第一義諦。猶預不決。若是空耶。則無因果。若是有耶。云何言空。今明即俗自相是空。共相俱處無違。故名相諦。四為謬解迷惑深法眾生.故知差別。謂前緣二境.故名為疑。今聞俱處.便謂是一。名為謬解。今明體雖不異。性相分位.歷然差別。五為離正念眾生.故知成立諦。謂既聞差別.謂皆有體。名離正念。今明差別但是緣成.無有自性。故云成立。六為正見眾生.知事等四諦。由無前疑執.故名正見。可令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事即苦諦。生即集因。無生是滅。因亡曰盡。即盡智也。後果不起。名為無生。即無生智也。若小乘說。現在惑亡。說名為盡。利根之人。保彼煩惱當更不起.名曰無生。此盡無生.是其滅體。無學之智.如是而知。意在取滅。故為滅諦。道言無二者。論下重釋。云一行故。謂稱滅而知。故云一行。前列實法四諦明其所觀。此中四諦.明當如是觀。七為大乘可化眾生.故知菩薩地。乃至如來智諦。謂先住大乘。化令進故。言正覺一切相者。大乘要須於五明處善巧知故。菩薩地是因。言次第相續者。如從初地入二地。乃至十地入佛地大果也。以信解等者。為釋外疑。六地已上。乃至佛智。未曾證入。彼云何知。故此釋云。信解鏡像觀智力知。非成就智。鏡像即影像觀。未得本質故。(未得本質者。本質有二。一約未證佛智。則佛智為本質。二既未證於如來之智。於一切智所知之法。即是本質。亦影像知。一切所證。未親證故。【校】即是本質.纂要及金陵會本誤作既是本質。茲據嘉興藏南藏鈔本及續藏會本改正。)
【論】第四佛子已下。至究竟智力知。有十四行半經。明善知十諦法門分。釋義中。復分為兩段。一佛子已下。至善知如來智成就諦。有六行經。明此位菩薩善知十種諦法門分。二此菩薩隨眾生心樂已下。有八行半經。明便述知諦之所由。經自釋訖。如第一段中。善知此苦聖諦者。不同三乘厭苦欣淨。方求聖諦故。但達此世間諸苦體無故。即苦無滅性。道無生性。當知苦體.即不生不滅。即與聖道.無二性故。故云善知苦聖諦。已下四聖諦。總如之。已下諸諦義。如經自具。(一所知法中智清淨勝竟。)
○第二利益眾生勤方便中二。先總起悲觀。二別起悲觀。今初。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諸諦智已。
如實知一切有為法。虛妄詐偽。誑惑愚夫。
菩薩爾時於諸眾生轉增大悲。生大慈光明。
【疏】總中三。初結前。次如實下。觀過。後菩薩下。起悲。觀過中。先明非真。後誑惑下。對人影過。今初。虛妄二字。觀內五蘊。謂妄想常等不相似無故虛。此明所取非真。理無不同情有。故云不相似無也。常作我想慢事故妄。此辨能取不實。非有計有。常樂我淨。皆名我想。非唯我見。我為本故。獨云我想也。詐偽二字。觀外六塵。世法牽取愚夫故詐。此顯能取迷真。謂由妄取。令彼世法隱虛詐實。使其貪取也。世法盡壞故偽。此明所取不實。世法相似相續。似有義利而實速滅無理故偽。後對人彰過者.上虛偽二境引心。總名為誑。妄詐二心迷境。皆名為惑。愚夫.即是依彼正取我慢之人。三起慈悲者。憐愍故悲。勝利益故慈。不住道行勝。故云轉增。皆言大者。勝前地故。云光明者。救生方便智成故。轉增光明.俱通慈悲。文有影略。轉前慈愍。分同諸佛故名為生
○第二別起悲觀中二。先明化生願。二明化他心。今初。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智力。不捨一切眾生。常求佛智。
【疏】先牒前。得是智力。近牒觀有為。遠牒觀諸諦。不捨眾生。牒前慈悲。後常求佛智.正明起願。願救眾生義故。
○二化心中二。先明大悲觀。後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此諸眾生下。明大慈觀。前中悲有二相。一如實觀苦。因緣集故.即知苦體性。二觀深重苦。久而多故。即就人彰過。今初。
如實觀一切有為行前際後際。
知從前際無明有愛故生。生死流轉。於諸蘊宅不能動出。增長苦聚。無我。無壽者。無養育者。無更數取後趣身者。離我我所。如前際。後際亦如是。皆無所有。
虛妄貪著。斷盡出離。
若有若無。皆如實知。
【疏】前中四。初總標二際。二知從下。順觀二際。三虛妄下。逆觀二際。四若有下。結如實知。今初。前即過去。後即未來。顯無始終。流轉相故。二順觀中二。先明前際。後如前下。類顯後際。前中復二。先顯緣集苦聚。後無我下。顯二空無我。今初。無明有愛.顯流轉因。能發能潤。此以為本故。生即是果故。涅槃云。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有生老死。今菩薩觀此而起大悲。亦同淨名。從癡有愛.即我病生矣。然生果有三。一欲求眾生。故流轉生死。欲貪即是受身本故。二妄梵行求眾生。故於蘊宅不能動出。外道計我.常住其中故。三有求眾生。故增長苦聚。三有皆苦故。後顯空無我。及類顯後際。並顯可知。三逆觀中。順即苦集。逆即道滅。虛妄斷盡.即是滅也。出離是道。四結如實知。即雙結二際逆順有無三義。一約凡夫。但有苦集。而無滅道。二約菩薩。逆有順無。三雙約凡聖。真滅本有。道亦符之。妄苦本空。集亦同爾。凡夫迷故.不覺不知。菩薩正了。名知如實。(【校】逆有順無.嘉興藏南藏疏本續藏及金陵會本作順有逆無。)
○第二觀深重苦。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此諸凡夫。愚癡無智.甚為可愍。
有無數身。已滅.今滅.當滅。
如是盡滅。不能於身而生厭想。
轉更增長機關苦事。隨生死流不能還返。於諸蘊宅不求出離。
不知憂畏四大毒蛇。不能拔出諸慢見箭。不能息滅貪恚癡火。不能破壞無明黑暗。不能乾竭愛欲大海。不求十力大聖導師。入魔意稠林。
於生死海中.為覺觀波濤之所漂溺。
【疏】深重苦者。無始隨逐故深。種種苦事故重。文中二。(【校】二.纂要誤作三。)初總標可愍。不知本空。故名愚癡。不知厭離。故云無智。亦可俱通。故為可愍。二有無數下。釋可愍所由。由迷二苦故。初明深苦不知。故為可愍。後如是盡下。明重苦不知。故為可愍。於中二。初牒前訶後。二轉更下。正明重苦。於中三。初觀生苦。機關苦事.即是生苦。言機關者。顯無我故。抽之則動。息手便無。若造業因。生生不息。隨生死下。明有集愛。於諸蘊下。明離滅道。二不知下。觀老病死。四大毒蛇.是不知病苦。不能拔下。明具彼集。文有四句。一妄梵行求眾生。不能拔出諸慢見箭。外道多起故。二欲求眾生受欲者。不能息三毒火。三欲求眾生行惡行者。不破無明。以見少利.行大惡行。後受大苦。故云黑暗。四有求眾生.不竭愛欲大海。三有之愛.廣無邊故。觀如實中。說彼三求以為苦果。今為集者。三求皆能為集因而受果故。二文互舉。次不求十力大聖導師。明遠彼滅。不向滅者故。入魔意下。明遠彼道。順怨道故。(【鈔】二欲求者。欲求開二。一縱情五欲。不懼當報。是造惡行者。二但耽五欲。未必造惡。今是此人。)三於生死下。總結過患。舉生死海.總顯於苦。覺觀波下。總明有集。此中兼顯死苦之義。略不明老。
○二大慈觀中二。初覩境興慈。後廣願饒益。今初。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此諸眾生受如是苦。孤窮困迫。
無救無依。無洲無舍。無導無目。無明覆翳。黑暗纏裹。
我今為彼一切眾生。修行福智助道之法。獨一發心不求伴侶。以是功德。令諸眾生畢竟清淨。乃至獲得如來十力無礙智慧。
【疏】文中二。先覩境。後我今下。興慈。初即覩前眾生受深重苦以為慈境。文中先總。無救下。別。總中.無父曰孤.明前無所恃。塗盡曰窮.明後無所依。任重無替曰困.常受生死故。強力所逼曰迫.業惑所陵故。後別中。無救無依.釋上孤義。論云。謂現報已受.不可救脫。當報因招.無善為依。次無洲無舍。釋上窮義。溺於覺觀波濤。不聞正法智洲為對治故。在於生死曠野。不為善友慈舍庇故。次無導無目。釋上困義。離於寂靜正念思惟究竟前導故。離於正見之明目故。既無導無目。非困而何。次無明下。釋上迫義。無明者。無明住地舊煩惱故。黑暗者。四住客塵故。常起邪念。故為其覆翳。不聞正法。故為彼纏裹。二興慈中。獨拔修善。令物得菩提涅槃之樂。(【鈔】二興慈中。經有三節。一為物修因。二獨一下。孤標大志。三以是下。以善益物。初令淨障為涅槃因。及畢竟清淨。亦涅槃果。後乃至下。疏總釋義。亦已周圓。)
○第二廣願饒益。亦彰慈所為。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如是智慧觀察。所修善根。皆為救護一切眾生。
利益一切眾生。安樂一切眾生。哀愍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解脫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令一切眾生普得清淨。令一切眾生悉皆調伏。令一切眾生入般涅槃。
【疏】文中二。先牒前。總明上來修善。皆為救護。即是慈相。(【鈔】先牒前者。略舉修善。實則兼前智慧觀察。見生有苦有惡。無治無救。故修善根而為饒益。皆慈相也。以善智慧能饒益故。)後利益下。別顯救護。有十種相。前二為救未來。後八通於現未。一住不善眾生。令住善法利益。二住善法眾生。令得安樂果。謂成彼善故。三愍貧乏者。與資生具。四修行多障者。令其成就。上二救順緣不足苦。五世間繫閉者。令得解脫。下有五種。令諸外道。信解正法。謂六未信。攝令正信。七令離無利勤苦。八疑惑眾生.疑除解淨。九已住決定。勤(【校】勤.嘉興藏南藏疏本續藏會本作勸。與地論合。)修三學。以調三業。十已住三學。令得涅槃。上三即解行證。論意皆為外道。理實後三兼通餘類。(上來不住道行勝竟。)
○自下大文第三明彼果勝。即不住道行勝之果。有四勝果。一攝功德勝。二修行勝。三教化眾生勝。四起隨順世間智勝。四中初二自利。即所知法中智清淨果。初自分。後勝進。後二即利他勤方便果。前化他行。後化他智。今初。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五難勝地。名為念者。不忘諸法故。名為智者。能善決了故。名為有趣者。知經意趣.次第連合故。名為慚愧者。自護護他故。名為堅固者。不捨戒行故。名為覺者。能觀是處非處故。名為隨智者。不隨於他故。名為隨慧者。善知義非義句差別故。名為神通者。善修禪定故。名為方便善巧者。能隨世行故。
【疏】初攝功德中十句。初三攝聞勝。然有二義。一即三慧。如次配聞思修。二顯二持。念即聞持。智及有趣.即是義持。義有多種.略說二種善巧。謂智即法智勝。有趣即義智勝。然二釋.皆聞在初。故論名攝聞勝。次二攝戒勝。一忍辱柔和勝。即戒因成也。謂內懷慚愧.不誑幽明。自護七支.不招譏毀。故能持戒。二戒無缺勝。即戒體成也。乃至命難。不捨戒故。(【鈔】一忍辱者。能忍他惱。名為忍辱。能將護他。說為柔和。以柔忍故.緣不能動。二皆拒惡。故名為愧。唯崇戒善。故稱為慚。謂內懷下。釋慚愧相。慚者羞天。故不誑幽。愧者羞人。故不誑明。不招譏毀.即是護他。乃至命難者。釋堅固言。鵝珠草繫。即命難也。)後五攝智勝。一者因緣集智。此知法相智。無因倒因.名為非處。正因緣集.名之為處。知處治於非處。故名覺者。二者證智。知魔事對治。隨識分別.皆魔事故。三知妄說智。異說對治。即知教智。正說為義句。邪說為非義句。邪正交雜。揀邪得正。名善分別。四神力起用智。依定起通。治邪依故。五化眾生智。折伏攝受.隨世宜故。上五中。前三自利。後二利他。
○第二修行勝。
名為無厭足者。善集福德故。名為不休息者。常求智慧故。名為不疲倦者。集大慈悲故。名為為他勤修者。欲令一切眾生入涅槃故。名為勤求不懈者。求如來力無畏不共法故。名為發意能行者。成就莊嚴佛土故。名為勤修種種善業者。能具足相好故。名為常勤修習者。求莊嚴佛身語意故。名為大尊重恭敬法者。於一切菩薩法師處如教而行故。名為心無障礙者。以大方便常行世間故。名為日夜遠離餘心者。常樂教化一切眾生故。
【疏】有十一句。前四自分。一增長因行。集五度福故。二依止因行。慧為所依故。此自利福智對。三化生不疲行。四令物證滅行。此二利他因果對。後七勝進。五起佛法行。六起淨土行。此依正一對。七依佛法身起行。相好法身故。八依佛所作起行。顯三密用故。此二外相內密對。上四皆起菩提。九敬重法行。進依勝己故。上五自利。後二利他。十願取有行。十一離小乘行。即顯是揀非對。
○第三教化眾生勝。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勤修行時。以布施教化眾生。以愛語利行同事教化眾生。示現色身教化眾生。演說諸法教化眾生。開示菩薩行教化眾生。顯示如來大威力教化眾生。示生死過患教化眾生。稱讚如來智慧利益教化眾生。現大神通力教化眾生。以種種方便行教化眾生。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能如是勤方便教化眾生。心恒相續.趣佛智慧。所作善根.無有退轉。常勤修學殊勝行法。
【疏】文二。初正明化生。後佛子下。結行成益。今初分二。初總以四攝攝生。後示現色身下。別明四攝。文有八句。一示色身。是同事攝。隨順眾生。應化自眾故。(【鈔】應化自眾者。隨彼眾類。以身同故。即八地中身同事也。)二演說法。即愛語攝。諦語法語。為愛語性。一切種愛語中。多約開演。論云。為疑惑眾生。即一切門中之語也。(一切種者。一切愛語皆有三種。一慰喻愛語。二慶悅愛語。三勝益愛語。)三開示下。皆利行攝。此句為於菩提無方便眾生示菩薩行。即利行自性。四於大乘疲倦眾生示佛威力。即一切利行。未成令成故。五為樂世間眾生著財位故。示其過患。明位大憂大。財多禍多。六為不信大乘。先未行勝善。讚如來智。七為無智外道。示以神通。上三即難行利行。八總顯一切門一切種利行。故云種種方便。然利行愛語。亦可參用。由彼愛語示其所學。即為利行故。第二結行成益中。初結前。心恒下。成益。趣佛智者。為化眾生。更求勝力。餘文己作不退。未作增修。
○第四隨順世智勝者。明染障對治。染即煩惱。障即所知。(【鈔】明染即煩惱。是第五內明為治。障即所知。是前四明為治。)文分為三。初總標多門。二所謂下。別示其相。三及餘下。總結成益。今初。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
○二顯示五明之相。
所謂文字算數。
【疏】故大般若云。五地菩薩學五明故。即分為五。一文字算數。是其聲明。通治懦智障。言文字者。名句文身。即聲論中法施設建立故。算數.即數建立故。又治取與生疑障。
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咸所通達。
【疏】二圖書至咸通達。即當因明。咸通達者。正是明義。種種論者。言論。尚論。諍論。毀謗論。順正論。教道論等。類非一故。地水火風.即是諍論中攝。謂諸邪見。計不同故。順世外道。唯地為因。一切皆以微塵成故。水風二仙外道。以風水為因。世界水成故。風輪持故。事火外道。以火為因。火成熟故。圖書印璽。即尚論。隨世所聞故。又此圖書。亦正教量。即治所用事中忘障。論云。取與寄付。即事中障。聞法思義。解中障。作.不作.已作.未作.應作.不應作.皆業中障。印璽亦是現量。又治所取物不守護障。璽即玉印。(【鈔】圖書印下。即六中之第二論也。隨世所聞。即釋尚義。出所宗尚故。又此圖書下。重釋。即因明中論所據也。所據有十。謂所成立有二。即自性.差別。能成立有八。謂宗因喻.同異類.現比教量。下兼現量。即治所用事者。即是本論。論中但有書字為所用事中忘障。取與下。即論釋此障。論但通云。取與寄付。聞法思義。作不作事。已作未作事。應作不應作事。此對治故書。釋曰。今但以義節略論文。於此一障。自為三節。一事中障。二解中障。三業中障。便以疏解意。言作不作者。但作者。書之言作。不作者。書之言不作。未必惡不作而善作也。下二準之。印璽等者。論中有印而無於璽。今以加璽。故云亦是現量。顯現可見故。又治所取物不守護障。即是論釋印字。如鹽米等。以印印之。則無強取。)
又善方藥。療治諸病。顛狂乾痟。鬼魅蠱毒。悉能除斷。
【疏】三即醫方明。即四大不調眾生毒相病障對治故。(【鈔】瑜伽醫方明有四。一病相善巧。二病因善巧。三於已生病永滅善巧。四已斷病不復更生善巧。今文具之。即四大不調下。即本論文。)善療能斷。皆除斷方便。斷已不生。故名為善。(涅槃云。世醫所療治。雖差還復生。如來所治者。畢竟不復發。)顛至蠱毒。病相病因。於中顛等內四大。鬼等外眾生。蠱毒通二。有草毒蛇等毒故。(顛狂乾消.正明病相。四大不調故。沈重.地病相。冷.水病相。黃熱.火病相。風相多端。其顛狂二事。亦是病因。由顛狂故。應食不食。食不應食。作不應作等。故生諸病。鬼魅蠱毒。正是病因。因鬼魅等而生病故。亦是病相。鬼等病故。)
文筆讚詠。
歌舞伎樂。戲笑談說。悉善其事。
國城村邑。宮宅園苑。泉流陂池。草樹花藥。凡所布列.咸得其宜。
金銀摩尼真珠瑠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藏。悉知其處。出以示人。
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觀察.一無錯謬。
【疏】四工巧明。文筆讚詠。即書算計度數印工業。中書所攝故。韻屬曰文。對辭曰筆。顯德為讚。寄情曰詠。次歌至談說.即音樂工業。悉善其事。通上二文。皆憂惱障對治。(【鈔】二音樂工業皆憂惱者。即是本論。凡言對治。皆是本論。絃竹娛耳。故除憂惱。)國城至其宜.即營造工業。草樹華果。亦兼營農工業。此即不喜樂障對治。(四營農工業。而言亦者。草樹華果。有兩向故。布列宮苑.即是營造。樹之園圃.即是營農。此即等者。峻宇雕牆。朱軒玉砌。居然悅情。況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洪波躍淵魚。清風吹落華。縱意林流間。歡愛彌日月。豈能憂哉。)金至示人.即生成工業。繫閉障對治。(五生成工業。能作能成故。繫閉等者。家有千金。不死於市。何能閉哉。)日月至無錯謬。即占相工業。是所得報分過惡因障對治。謂皆由前世惡因。感此凶吉等故。日月五星.以為七曜。及二十八宿。並上知天文。地震.即下知地理。夜夢至休咎.即中知人情。鳥鳴。即察鳥情。亦是人情所感。咸善無謬。總究上三才。(即占相者。先舉論。謂皆由下。是疏釋論。不知過去所作業因。便取外相為吉凶原。乃造惡業。排凶招吉。安可得耶。今示因招。便修德業。排凶招吉.即為能治。日月五星者。東方歲星。主春主木。西方太白.主金主秋。南方熒惑。主火主夏。北方辰星。主水主冬。中方鎮星。以主於土。通主四季。星者。散也。列位布散。漢書云。星者。金之散氣。與人相應。凡物之精。上為列星也。言二十八宿者。謂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廣如大集四十中。經云。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天王等。而白佛言。過去天仙。分布安置諸宿辰曜。攝護國土。養育眾生。於四方中。各有所主。東方七宿。一者角宿。主於眾鳥。二者亢宿。主出家求聖道者。三者氐宿。主水出眾生。四者房宿。主行車求利。五者心宿。主洲渚眾生。六者尾宿。七者箕宿。主於國師。南方七宿。一者井宿。主於金師。二者鬼宿。主於一切國王大臣。三者柳宿。主雪山龍。四者星宿。主巨富者。五者張宿。主於盜賊。六者翼宿。主於貴人。七者軫宿。主須羅吒國。西方七宿。一者奎宿。主行船人。二者婁宿。主於商人。三者胃宿。主婆樓迦國。四者昴宿。主於水牛。五者畢宿。主於一切眾生。六者觜宿。主鞞提訶國。七者參宿。主於剎利。北方七宿。一者斗宿。主堯部沙國。二者牛宿。主於剎利。及安鉢竭國。三者女宿。主央伽摩陀國。四者虛宿。主般遮羅國。五者危宿。主著花冠者。六者室宿。主乾陀羅國。輸盧那國。及諸龍蛇腹行之類。七者壁宿。主乾闥婆善音樂者。大德婆伽婆過去天仙。如是布置四方諸宿。攝護國土。養育眾生。釋曰。此皆西域之事。此方所主分野等。又有差殊。經文有之。略知去就。未窮玄象。非我之愆。難勝聖人.不習而利。然天垂象。聖人則之。故繫辭云。辭也者。各指其所之。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釋曰。其知幽明.即中知人情。瑜伽之中。餘六工業者。一和合。二呪術。三商賈。四成就。五防邪。六事王。廣如彼釋。【校】輸盧那國.及諸龍蛇腹行之類。盧.纂要及續藏金陵會本誤作虛。茲據嘉興藏南藏鈔本改正。腹行.各本皆誤作蝮行。據大集經改正。)
持戒。入禪。神通。無量。四無色等。
【疏】五內明。治五種染。一持戒。治破戒染。二入禪。治貪欲染。三神通。治邪歸依染。四無量。治妄行功德染。謂治殺生祀祠。求梵福故。五四無色定。治妄修解脫染。(【鈔】謂治殺生者。即智論百論。皆說外道殺馬祀梵天。祈生梵世。今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能生梵天。治其邪見。五四無色定者。外道以彼為涅槃故。今能入之。示其謬計。此經論中唯說世間為內明者。經明隨順世間智故。)上來所釋。多依本論。及瑜伽十三四五。其中更有別理。恐厭繁文。又論與經。有不次者。但可以論就經。不可迴經從論。
○第三總結成益。
及餘一切世間之事。但於眾生不為損惱。為利益故.咸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佛法。
【疏】成益者。此起世智。具四種相。一異障中無障。故云。但於眾生不為損惱。事中不知。名之為障。損惱生事。復是事中異障。今無此捕獵等之異障。二與無過樂。即為利益故。謂雖不惱。令其染著。亦不為之。三發起清淨。即咸悉開示。謂能起助道之事。四所用清淨。即漸令安住無上佛法。謂用此得淨故。(【鈔】但於眾生者。賢首品云。若見世界始成立。眾生未有資身具。是時菩薩為工匠。為之示現種種業。不作逼惱眾生物。但作利益世間事。即其義也。而論但云。異障中無障故。餘皆如疏釋。)
○第二位果。亦有三果。初調柔果亦四。一調柔行。二教智淨。三別地行相。四結說地相。前中有法.喻.合。
佛子。菩薩住是難勝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隨力修行。復於彼諸佛法中而得出家。既出家已。又更聞法。得陀羅尼。為聞持法師。住此地中經於百劫。經於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明淨。佛子。譬如真金。以硨磲磨瑩轉更明淨。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思惟觀察。轉更明淨。
【疏】法中。正起行內.又更聞法得陀羅尼者。論云。非得義持者。對勝顯劣。般若未現前故。所以得聞持者。得二難故。一地初十平等心。難得能得故。二地中樂出世間智。現世間智。此不住道。難得能得故。此之二難。對劣顯勝。故得聞持。不同三地。唯世間聞持。喻中。真金硨磲磨瑩者。證智契如事為真金。教智光明.能示現如事。猶彼硨磲。(【鈔】證智契如者。論云。此地智光明。真如事示現。如經諸佛子。譬如真金等。釋曰。證智為真金。如如為所契之理。智為能契之事。事合於如。故云如事。教習能顯上之如事。故如硨磲。)
○二教智淨。
佛子。菩薩住此難勝地。以方便智成就功德。下地善根所不能及。佛子。如日月星宿宮殿光明。風力所持不可沮壞。亦非餘風所能傾動。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智.隨逐觀察.不可沮壞。亦非一切聲聞獨覺。世間善根所能傾動。
【疏】教智淨中。日月等者。論云。依阿含增長智慧光明。勝前地智故。謂勝前地珠光。餘文如前。(【鈔】日月等光者。遠公云。梵本唯以星光喻於此地。意云。六地方用月光喻故。理應合然。餘如前釋。)
○三別地行相。四結說地相。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禪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五難勝地。
○二攝報果。
菩薩住此地。多作兜率陀天王。於諸眾生所作自在。摧伏一切外道邪見。能令眾生住實諦中。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千億三昧。見千億佛。知千億佛神力。能動千億佛世界。乃至示現千億身。一一身示千億菩薩以為眷屬。
○三願智果。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第三重頌。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疏】二十二頌。分三。初十七偈。頌地行。次四頌地果。後一結說。初中又三。初五偈三句。頌勝慢對治。於中初四偈。頌十平等。
【疏】餘一偈三句。頌如道行。
【疏】第二六偈三句。頌不住道。於中初兩偈一句。頌所知法中智清淨。
【疏】後四偈半。頌教化眾生勤方便。於中初一偈頌總觀有為虛偽。起慈悲二心。次一偈半。頌悲觀中觀緣集苦。次一頌半。頌觀身重苦。後半頌大慈觀。(【校】大慈觀.纂要及金陵會本誤作大悲觀。據嘉興藏南藏疏本及續藏會本改正。)
【疏】第三四偈半。頌彼果勝中。初半偈頌攝功德勝。次一頌修行勝。於中如是一切為眾生句。兼頌教化眾生勝。
【疏】後三頌。起世智勝。
【疏】後二偈。頌果位。(【校】位果.纂要及金陵本誤作果位。)三果。并結說。可知。
【論】此重頌前法。意明難勝地。以其禪體。治三界中寂亂障。契菩提根本無造作禪理。不出三界。不在三界。無有欣求淨穢等障。任理恒禪。寂用自在。以定觀察。為世技之妙能。(五地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六十七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4 冊 No. 2 華嚴經疏論纂要(第47卷-第85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第五難勝地。初明大意。
【疏】所以來者。略有四義。一約寄位。四五六地寄出世間。前寄初果。此寄羅漢。義次第故。雖有四果。舉於始終。以攝中間。此依本論。約所觀行相。以後六地既觀緣起。寄同緣覺。故但二地寄於聲聞。仁王下卷。瓔珞上卷。約人配位。以七地未離分段故。四五六七寄同聲聞。二前明覺分相應慧。今辨諸諦相應慧故。三前得出世。未能順世。今能五明攝化。故次明之。四前得三十七菩提分。今辨方便所攝菩提故。此後三意。出於瑜伽。
○言難勝者。解深密云。即由於彼菩提分法。方便修習。最極艱難。名極難勝。此從初說故。初分經云。善修菩提分法故等。攝大乘云。由真諦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故。唯識同此。世親釋云。由此地中知真諦智是無分別。知世間工巧等智是有分智。(【校】有分智.嘉興藏疏本作有分別。與世親釋合。)此二相違。應修令合。能合難合。令相應故。名極難勝。此通初中後。瑜伽云。今此地中。顯示菩薩於聖諦決定妙智。極難可勝。名難勝地。唯約地中。莊嚴論云。於此五地有二種難。一勸化無惱難。二生不從心無惱難。此地菩薩能退二難。於難得勝。此多約地滿。若據實位。約仁王經。初地菩薩四天王。即雙照二諦平等道。今約寄位。前寄出世。此方卻入。故云無礙。
○故此地中。斷於下乘般涅槃障者。即前四地出世。厭生死苦。樂取涅槃。此障五地。今入真俗無差別道。便能斷之。此斷欣厭。即是二愚。
○由此證得類無差別真如。亦約生死涅槃皆平等故。
○其所成行。亦成二種。謂諸諦增上慧行。五明處教化行。此二無礙。故得無差別法身之果。皆義旨相順。(【鈔】無差別法身。二諦均故。故疏結云。義旨相順。)
【論】何故名為難勝地。為以禪波羅蜜發起善根。慈悲喜捨。通達世法。下地不如。故名難勝地。又明以定體善知世法無定亂性。勝於定亂。故名難勝地。為過三界惑。復不證涅槃。三界及涅槃。總不能壞其無依住之智慧。故名難勝地。
○次正釋文。文亦三分。初讚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