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七十九
十忍品第二十九(之二)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夢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如夢。
譬如夢。非世間非離世間。非欲界非色界非無色界。非生非沒。非染非淨。而有示現。
【疏】釋中亦三。一標法同喻。
二譬如下。正舉喻相。然開此夢義.亦有五法。一所依。謂覺心。以喻本識。二所因。謂睡葢。以喻無明習氣。三所現。謂夢相差別。以喻緣所起法。四此夢事。非有而有。但心變故。非見前法。五令夢者取以為實。(【鈔】一所依者。若無本識。無所熏故。則無無明等。亦可喻如來藏。喻本識者。諸宗共許故。法相宗明如來藏不受熏故。二所因者。智論云。復次。如夢中無喜事而喜。無瞋事而瞋。無怖事而怖。三界眾生亦復如是。無明眠力故。不應瞋而瞋等。四此夢事者。智論云。夢有五種。一若身中不調。若熱氣多。則夢見火。見黃見赤。二若冷氣多。見水見白。三若風氣多。則見飛見黑。四又復所聞見事。多思惟念故。五或天與夢。欲令知於未來事故。是五種夢皆無實事而妄見。世人亦復如是。五道之中眾生。身見力因緣故。見四種我。眾色是我。色是我所。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如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四五二十。得實智覺已知無實。釋曰。論中身見力.合上身中不調。五道眾生.亦可合前五夢。初火如地獄.火塗道故。白如人.善法故。黑如畜生.愚癡故。多思如鬼.天與如天故。但心變者。此通喻合。約喻者。即通妨難也。謂有難言。若無實者。何以夢中見色聞聲等耶。故智論云。不應言論無實之事。何以故。得緣便生。夢中之識。有種種緣。若無緣。云何生。故今答云。夢中五識不行。所見五塵。但心變耳。故智論云。無也。不應見而見故。如夢中見人頭有角。見身飛等。人實無角。身實不飛故。二約法者。但心變故.合而有義。不見前境.合非有義。)文中初明俱非。喻法非有。後云而示現有。喻法而有。雙辨為俱句。互奪為雙非。然此四句。皆由以是夢故。謂一.以是夢故。有夢事現。於夢者為有。二.既言是夢。其性必虛。於無實處而見實故。然語有.則全攝無而為有。言無.則全攝有而為無。以非二相故。非但相有性無而已。思之。(然語有下。揀濫。於中又二。先正舉。謂有無交徹。即夢事而性虛。即性虛是夢事。約法即性空是幻有。即幻有為性空。若是定有.不得為空。若是斷空.不得為有。既無性故有。即全攝無而為有也。既緣生故空。則全攝有而為無。故結云。非有二相。非但相有下。二揀非也。謂諸宗計.多有此說。但空自性。不空於法。如法相宗。但無徧計。非無依他。設學三論不得意者。亦云法無自性。故說為空。則令相不空矣。今既無性緣生故有。有體即空。緣生無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徹。方是真空妙有故。其言大同。而旨有異。故令思之。若得此意。則下二句。義旨可知。)三以是夢故。必具二義。全有之無.與全無之有.二門峙立.不相是故。非是半有半無。四既言是夢。必是雙非。形奪俱融。二相盡故。然此俱非.不違雙是。以若不奪無令盡.無以為無。若不奪有令盡.無以為有。是故存亡不礙。俱泯自在。方為夢自在法門。是故經云。世間恒如夢。智不得有無。此之謂也。(世間等者。三引證也。即楞伽第一。此即中間兩句。若具應云。遠離於斷常。世間恆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前如幻忍鈔已具引。【校】上疏謂覺心以喻本識。覺.他本皆作悟。)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知一切世間悉同於夢。無有變異故。如夢自性故。如夢執著故。如夢性離故。如夢本性故。如夢所現故。如夢無差別故。如夢想分別故。如夢覺時故。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如夢忍。
【疏】第三合喻中十句。初句為總。次無有下。別。別中初句。近上總句。略無如夢二字。於九句中。前八辨夢。後一明覺。就前八中。攝為四對。初二明常無常門。體虛無變.即是常義。自性無恆.是無常義。次二辨真妄門。妄由著生。真由性離。次二性相門。性本一如.相現多種。後二明一異門。但是一心.一而無別。隨相分別.異異不同。又唯是一夢.相現多種。上之四門。各雙存互奪以為四句。思之可見。(【鈔】上之四門者。如第一常無常門云。一者常。二無常。三合前。即成亦常亦無常。故云雙存。四約互奪。即成非常非無常。無常奪常故非常。常奪無常故非無常矣。謂正以體虛無實。即自性無恆故。下三門例知也。)後一句明覺。即止觀門。謂要在覺時.方知是夢。正夢之時.不知是夢。純昏心故。設知是夢。亦未覺故。覺時了夢.知實無夢。然由夢方有覺。故辨夢覺時。若離於夢。夢覺斯絕。觀了上之多門。止不取於夢妄。如此方為了夢法門。(謂要在覺下。說立覺所以。亦是解妨。謂有問言。此明夢忍。那說覺時。故今釋云。覺夢相成。故須說覺。於中初以覺成夢。以未覺時.不知是夢故。要在覺時.方知是夢者。正辨須覺所以。謂大夢之夜。則必有彼大覺之明。謂我世尊。方知三界皆如夢故。上引楞伽。歎佛能了於夢。正夢時者。謂為實故。為諸凡夫長眠大夜。不生厭求故。叡公云。夢中矇夢。純昏心也。設知是夢者。此通妨難。謂亦有人夢知是夢。如人重眠。忽有夢生。了知我夢。以睡重故。取覺不能。喻諸菩薩.從初發心.即知三界皆夢。豈非是覺。何用更說覺時。故今釋云。亦未是覺。未大覺故。故起信云。若人覺知前念起惡。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有生滅故。無明覆心。不自在故。覺時了夢者。非唯覺時知夢。亦知無夢。如八地菩薩夢渡河喻。證無生忍。不見生死此岸.涅槃彼岸。能渡所渡.皆叵得故。況於大覺。故經云。久念眾生苦。欲脫無由脫。今日證菩提。豁然無所有。然由於夢者。上辨以覺成夢。此辨以夢成覺。對夢說覺。無夢無覺。既了夢無夢。對何說覺。故覺夢斯絕。如無不覺。則無始覺。覺夢雙絕。方為妙覺。觀了下。釋止觀義。照上四門.故名為觀。覺夢斯絕。即不取於夢妄故。無量義經歎佛云。智恬情怕慮凝靜。意滅識亡心亦寂。永斷夢妄思想念。無復諸大陰界入。即知究竟了夢.唯我世尊。叡公頌云。長夜之內。大夢所成。皆由心畫。徧造眾形。神傳五道。備盡跉𨂲。若能悟之。即破無明。)
○第七如響忍。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響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聞佛說法。觀諸法性。修學成就。到於彼岸。
【疏】釋中分三。一忍行所因。二知一切下。成忍之相。三此菩薩下。忍成之益。今初。由聞起觀。能成忍故。
知一切音聲.悉同於響。無來無去.如是示現。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觀如來聲不從內出。不從外出。亦不從於內外而出。雖了此聲非內。非外。非內外出。而能示現善巧名句.成就演說。
【疏】二中。先法。後喻。法中有二。一指法同喻。略顯其相。通知一切音聲如響。無去無來.明其體空。如是示現.彰其相有。二佛子下。了知佛聲如響。非獨但喻世間聲故。於中先明即有之無。離機無聲故非內。離佛無聲故非外。二法相依故非內外。若言內外合者。便有二聲。內外相依.即顯無性。後雖了此聲下。明即無之有。故牒非三而能巧現。
譬如谷響。從緣所起。
而與法性.無有相違。令諸眾生隨類各解而得修學。
如帝釋夫人.阿脩羅女.名曰舍支。於一音中出千種音。亦不心念令如是出。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無分別界。成就善巧隨類之音。於無邊世界中。恆轉法輪。
【疏】第二喻顯。於中四。一喻。二合。三轉喻。四重合。今初。直舉從緣所起。明響無性。無性之相。已見法中。然有五法。一空谷。二有聲。此二是緣。三聲擊空谷。便有響應。此明所起。四有而非真。此彰無性。五愚小謂有。亦有有無等義。如上準之。然此一喻。通喻三法。一喻上一切聲。則谷喻喉𡕏。聲喻風氣。二喻上如來聲。則谷喻如來。聲喻緣感。三喻一切法。今經略無。晉本具有。大品十喻。亦響喻一切。則谷喻如來藏。聲喻無明習氣。二而與下。合。但合佛聲。以從近故。然初至令諸眾生隨類各解。言含法喻。謂約法.則如來之聲.不違法性.而能隨類。合上能巧示現。約喻.則不違本聲事法之性.隨其呼人.類別各解。三如帝釋下。轉以喻顯。此有二意。一則喻上佛聲。一音隨類。二則喻下菩薩.無心普演。四菩薩下。重合。
此菩薩。善能觀察一切眾生。以廣長舌相而為演說。其聲無礙.徧十方土。令隨所宜.聞法各異。雖知聲無起而普現音聲。雖知無所說而廣說諸法。妙音平等。隨類各解。悉以智慧而能了達。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七如響忍。
【疏】第三忍成之益。於中二。一隨機徧說。二雖知聲下。明權實雙行。以同於響。性相無礙故。是則由聞如響之教。了如響之聲。發如響之音。演如響之法也。(【鈔】疏文可見。叡公讚云。聲以響酬。相和如一。無扣而應。誰辨虛實。業雖虛妄。罪福不失。若映斯照。朗如皎日。又為讚曰。響無所在。緣會發聲。不知自我。喜怒交爭。妄和真心。事像萬形。莫知其本。終日營營。)
○第八如影忍。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影忍。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非於世間生。非於世間沒。非在世間內。非在世間外。非行於世間。非不行世間。非同於世間。非異於世間。非往於世間。非不往世間。非住於世間。非不住世間。非是世間。非出世間。
非修菩薩行。非捨於大願。非實非不實。
雖常行一切佛法.而能辦一切世間事。不隨世間流.亦不住法流。
【疏】文分四別。一標。二釋。三結。四果。釋中有三。謂法。喻。合。今初法中有十一對。分三。初七對雙遮顯性以成止行。如影無實故。二非修下二對。雙照性相以成觀行。如影雖虛而現故。性則非修。相乃不捨。真即俗故非實。俗即真故非不實。三雖常下二對。遮照無礙。成雙運自在行。初對雙照真俗.即權實雙行。後對雙遮真俗.即權實雙寂。遮照一時為雙運。互奪無礙為自在。以此結上二段。同斯無礙。為忍相之深玄。
譬如日月.男子女人.舍宅山林.河泉等物。
於油於水。於身於寶。於明鏡等清淨物中。
而現其影。
影與油等。非一非異。非離非合。於川流中.亦不漂度。於池井內.亦不沈沒。雖現其中.無所染著。
然諸眾生.知於此處有是影現。亦知彼處無如是影。遠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近遠。
【疏】二喻中。文具五法。一日等為所依本質。二於油下。明能現之處。上二是緣。三而現其影。明緣之所起。四影與油下。明有之非有。五然諸下。愚小謂有。
今初。若約影喻別喻菩薩現身。則日等喻悲智願等。若約影喻通喻一切法。則日等喻因。其河泉二種.雖通能現。且為所現。長河飛泉入鏡中故。(【鈔】長河飛泉入鏡中故者。出是所現之相。登樓持鏡。則黃河一帶.盡入鏡中。瀑布千丈.現於徑尺。王右丞云。隔窗雲霧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鏡中。明是所現矣。)
二能現中。亦有通別。別喻機感。及應現處。通喻於緣。謂無明等。(別喻機感者。日月既喻菩薩。則水等喻機。亦喻菩薩應處。如影落百川。喻菩薩身。充徧法界。百川江河。喻所現國土之處也。)然此文.具攝論三喻。一以油水對上日月為水月喻。喻於定地所引境界。以水有潤滑澄清性故。鏡等影像.闕此潤等。喻非定地。(一以油水者。則月影喻菩薩悲智。水喻機心。水中月喻定境界。謂定中見佛等。亦喻徧處定境。青黃赤白等故。出現偈云。譬如淨月在虛空。能蔽眾星示盈缺。一切水中皆現影。諸有觀瞻悉對前。如來淨月亦復然。能蔽餘乘示修短。普現人天淨心水。一切皆謂對其前。叡公偈頌云。水月不真。唯有虛影。人亦如是。終莫之領。為之驅驅。背此真靜。若能悟之。超然獨醒。)二以於身對上日月為光影喻。身映日等而有影故。弄影多端故。喻於諸識。(二以於身等者。日月喻菩薩悲智。身喻物機。日照發影。以喻現身等。而言映日等者。等取經上月字。及燈燭故。弄影多端者。上約別喻菩薩現身。此約通喻一切諸識。動身俯仰.即是弄影。形端影正。形曲影斜。故云多端。以況八識.依身有異。)三以寶鏡等對上男子等為影像喻。喻非定地果報。以鏡中影像.離於本質.別現鏡等之中。故喻於果。與因處別。前映質之影。雖因日等。影乃隨身。不於日內而現。故喻諸識.雖託境生。異自在我。非在於境。(三以寶鏡者。釋第三喻。疏從通說。云喻非定地果報。此攝論意。對前水月等定境。故云非定地。則鏡喻於因。故云謂無明等。本質喻緣。影喻果報。故淨名云。是身如影.從業緣現。又鏡喻本識如來藏性。本質喻無明業等。像喻果報。如問明品。若將鏡像.別喻菩薩現身。則鏡等喻菩薩。本質喻機。像喻菩薩所現之身。叡公頌曰。形不入鏡。光照而有。世亦如是。業影而受。不知此者。長嬰其咎。若能悟之。還神氣母。)
三明所起中。亦有通別二果。可知。
四明有非有中。攝多義門。於中一異合離。通顯影義。各有四句。次於川流下。別顯影義。不通二影。如月映淮流.流水不將月去。光臨潭上.萬仞不見光沈。喻菩薩同世遷流.不漂生死。證真寂滅.不沈涅槃。後雖現下。雙結有無。喻性相交徹。兼於鏡像。
五取為有中。由以有無為有無。不知即影了不可取。故成執著。於中先取。有無為著。後遠物下舉影正義。顯上為執。不知此影。無遠近故。(不知此影者。即釋經中。影不隨物而有遠近。如執鏡臨池。池中月出。而此影不近。天上之月。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影落潭中。而亦不遠。以喻菩薩遠在他方。恆住此故。雖在此處。常在彼故。安有遠近之異相耶。一切遠近.皆類此知。【校】上鈔能蔽眾星示盈缺。示.纂要及金陵本誤作云。)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能知自身及以他身。一切皆是智之境界。不作二解.謂自他別。而於自國土於他國土各各差別.一時普現。如種子中無有根芽莖節枝葉。而能生起如是等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無二法中。分別二相。善巧方便.通達無礙。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如影忍。
【疏】第三合中二。先正合前文。於中初舉智境。合前本質。次而於下。合前油等。後各各下。合前現影。二如種子下。轉以喻合。非有之有。於中先喻後合。有無無礙。名為方便等。第三結。可知。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忍。雖不往詣十方國土。而能普現一切佛剎。亦不離此。亦不到彼。如影普現.所行無礙。令諸眾生見差別身。同於世間堅實之相。
然此差別.即非差別。別與不別.無所障礙。
此菩薩從於如來種性而生。身語及意清淨無礙。故能獲得無邊色相清淨之身。
【疏】第四果中三。初得稱性之身。如影不往而至。不分而徧故。
次然此下。結成無礙。以無差是差之無差故.雖不往而徧.令物見殊。差是無差之差故.雖徧.而不在彼此。
後此菩薩下。顯此身因。其無邊身.近局果中.亦通前法。
○第九如化忍。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化忍。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皆悉如化。所謂一切眾生意業化.覺想所起故。一切世間諸行化.分別所起故。一切苦樂顛倒化.妄取所起故。一切世間不實法化.言說所現故。一切煩惱分別化.想念所起故。
復有清淨調伏化.無分別所現故。於三世不轉化.無生平等故。菩薩願力化.廣大修行故。如來大悲化.方便示現故。轉法輪方便化.智慧無畏辯才所說故。
【疏】文分四別。一標。二釋。三結。四果。標云化者。無而忽有故。釋中有三。謂法。喻。合。法中二。先總標。標法同喻。具能所知。既知一切世間。不局所化情類。略標世間。應具出世。後所謂下。別顯。先顯所知。後顯能知。前中十句。前五染化。後五淨化。今初。不出業惑苦三。前四是苦。即五蘊相。一識由想起。二行因識生。分別是識故。三受因想起。想取愛憎相故。四色亦行生。無記報色.如沫不實。名言熏習.即是行故。五即是惑。惑由想行。念即行故。業通二處。初句意業。此句分別.皆是業故。此中意等。從緣無性.如化不實。本無今有。如化相現故。仁王云。法本自無。因緣生諸。淨化二義。倣此可悉。(【鈔】故仁王者。證上不實相現二義。然有二義。一因緣生之。即是相現。由緣生故。有來即無。云法本自無。即無實義。二者兩句共成一義。謂自者從也。從無之有曰生。非本先有。故云法本自無。遇緣則起。故云因緣生諸。斯則但用因緣生諸。即成二義。謂因緣生故相有。緣生無性故無實。正順無而忽有名化。故引此文。)後明後五淨中。一方便調生。依真智故。二湛然真智。由理成故。故上文云。智入三世。了法平等。三願由行滿。四慈悲復依方便立故。五具無畏辯.能轉法故。(四慈悲者。即出現品文。故彼偈云。譬如樹林依地有。地依於水得不壞。水輪依風風依空。而其虛空無所依。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復依方便立。方便依智智依慧。無礙慧身無所依。彼說五重相依。今此但要慈悲依方便。方便即後得智。慈悲以後得智為體。後得智中。與樂拔苦故。)
菩薩如是了知世間出世間化。
現證知。廣大知。無邊知。如事知。自在知。真實知。
非虛妄見所能傾動。隨世所行.亦不失壞。
【疏】二別顯能知。於中初二句。結前生後。世間結前染。出世結前淨。亦結餘所不盡。謂乃至一法過於涅槃。亦如化故。或說涅槃不如化者。大品云。為新發意菩薩。恐其驚怖。分別生滅。方如化故。餘如幻說。了知之言。即是生後。
次現證下。正顯能知。上言了知。知有六義。一若事若理。非比度故。二旁無遺故。三契中道故。四稱俗境故。五真俗無礙故。六歸一實諦故。
後非虛妄下。結上六知。處真道而不傾。行非道而不壞。
譬如化。
不從心起。不從心法起。不從業起。不受果報。非世間生。非世間滅。不可隨逐。不可攬觸。非久住。非須臾住。非行世間。非離世間。不專繫一方。不普屬諸方。非有量。非無量。不厭。不息。非不厭息。非凡。非聖。非染。非淨。非生。非死。非智。非愚。非見。非不見。非依世間。非入法界。非黠慧。非遲鈍。非取。非不取。非生死。非涅槃。
非有非無有。
【疏】第二喻中。應開四義。一能化者。以喻因緣。二化現事。喻所起果。三現用而無實。四愚小謂真。故十喻傳云。猶如化事。雖空無實。能令眾生。憂苦瞋恚。喜樂癡惑。諸法亦爾。云何無實。如彼化人。無生老死苦樂。異餘人故。文中有四十句。初句標。次三十七句。一向雙非。以顯無實。後非有非無有。義通二種。一亦是雙非。謂無有亦無故。二雙融性相。化不實.故非有。現化事.故非無有。對成四句.及一異等.準前思之。(【鈔】叡公云。眾生如化。非有非真。不達此者。轉如車輪。解法清淨。無我無人。眾垢消除。如日無雲。)
菩薩如是善巧方便。行於世間。修菩薩道。了知世法。分身化往。
不著世間。不取自身。於世於身無所分別。不住世間.不離世間。不住於法.不離於法。
以本願故。不棄捨一眾生界。不調伏少眾生界。不分別法。非不分別。知諸法性.無來無去。雖無所有.而滿足佛法。
了法如化。非有非無。
【疏】第三合中二。先化行。後佛子下。化益。前中四。一起化用。以同化相有故。然但云菩薩如是者。以上諸非.一一通法。故指上如是為善巧方便。二不著下。明化智。以了化不實故。三以本願下。雙非顯中。四了法下。結示化旨。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安住如化忍時。悉能滿足一切諸佛菩提之道。利益眾生。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如化忍。
【疏】化益及結。文顯可知。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忍。凡有所作.悉同於化。譬如化士。於一切佛剎無所依住。於一切世間無所取著。於一切佛法不生分別。而趣佛菩提.無有懈倦。修菩薩行.離諸顛倒。雖無有身而現一切身。雖無所住而住眾國土。雖無有色而普現眾色。雖不著實際而明照法性平等圓滿。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無所依止。名解脫者。一切過失.悉皆捨離。名調伏者。不動不轉.普入一切如來眾會。名神通者。於無生法.已得善巧。名無退者。具一切力.須彌鐵圍不能為障。名無礙者。
【疏】第四果中。先得利他業用之果。後佛子下。得依自利。立勝名果。
○第十如空忍中亦四。謂標。釋。結。果。今初。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空忍。
【疏】標云如空。如空所喻。通一切法。佛地喻清淨法界。以離差別相故。及中邊等論。喻圓成實。但是此中一義。然其喻相.小異諸喻。諸喻開義。多分有五。雖正取所成幻等以喻於法。而亦取緣等以顯無性。此中喻相.不開別法。直指於空。具含多義以喻於法。又此諸喻。若約能喻。前五多取似有.以破實有。化喻以不有有.破似有。此喻以性相俱絕.破於一切。又前六遣有會空多。依空立有少。此一遣有入空少。依空立有多。又上所喻.則通一切。此中能喻.則具多義。所喻各隨別義.喻一類法。(【鈔】又前六下。三重將空喻對六。明空有不同。義成諸喻共喻於空。空喻却成於有。此中能喻者。謂如一空。有無相義。有無起義.一味義等。言所喻各別者。謂無相但喻事法界。無起但喻世界。一味但喻教法等故。)然龍樹十喻。以四復次.釋如空義。一近無遠有。謂如虛空。非可見法。以遠視故。眼光迴轉.則見縹色。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空無所有。以凡夫人遠無漏慧。棄捨實相。則見彼我男女等物。而實此物.竟無所有。二約性淨不染。三約無初中後。四約體實無物。及佛地有十復次。上八地中。空有十義。皆是略明。(及佛地十義。菩薩八地十義。此之二經。文皆十義。意各不同。佛地十義。喻如來清淨法界。一體唯一味。二性淨無染。三無起作。四無生滅。五無增減。六無去來動轉。七無成壞。八無變異勞倦。九非諸相。十無所起作。觀其經文。十與三同。而三是含容無起作。十是生起無起作。三合云無能所。若觀論結。十。應言無分別。三。應云無作意。八地者。十相不同。謂一無量相。二周徧相。三無形相。四無異相。五無邊相。六顯現色身相。文唯有六。例合有十耳。但語於空。又不別喻相法。)然別義有此不同。同義諸喻無別。故叡公云。十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借言以會意。意盡無會處。若得出長羅。住此無所住。若能映斯照。萬象無來去。餘無礙義。如前後說。(此但總結十喻之讚。若別明空讚云。空唯有名。無用無色。人亦如是。莫之能識。妄造妄苦。百艱孔棘。馳空求空。空竭其力。亦顯空義耳。)
○第二釋中二。先忍解之相。後忍行成益。今初。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了一切法界猶如虛空.以無相故。一切世界猶如虛空.以無起故。一切法猶如虛空.以無二故。一切眾生行猶如虛空.無所行故。一切佛猶如虛空.無分別故。一切佛力猶如虛空.無差別故。一切禪定猶如虛空.三際平等故。所說一切法猶如虛空.不可言說故。一切佛身猶如虛空.無著無礙故。
菩薩如是以如虛空方便.了一切法皆無所有。
【疏】先別明。以空九義。喻九種法。隨義雖別。然其總意。亦以緣成無性故空。九句各初標法同喻。後出所以。一標事法界如空。下出所以者。以無相故。謂從緣無性。其相自虛。即事是理法界故。此句為總。二世界共業所起故。三軌儀教法.一味法界所流故。及餘六句。並準初句。
後菩薩如是下。總結。
○第二忍行成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虛空忍智了一切法時。得如虛空身.身業。得如虛空語.語業。得如虛空意.意業。
譬如虛空.一切法依.不生不沒。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一切法身不生不沒。譬如虛空.不可破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智慧諸力。不可破壞。譬如虛空.一切世間之所依止而無所依。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一切諸法之所依止而無所依。譬如虛空.無生無滅.能持一切世間生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無向無得.能示向得.普使世間修行清淨。譬如虛空.無方無隅.而能顯現無邊方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無業無報.而能顯示種種業報。譬如虛空.非行非住.而能示現種種威儀。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非行非住.而能分別一切諸行。譬如虛空.非色非非色.而能示現種種諸色。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非世間色.非出世間色.而能示現一切諸色。譬如虛空.非久非近.而能久住現一切物。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非久非近.而能久住顯示菩薩所行諸行。譬如虛空.非淨非穢.不離淨穢。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非障非無障.不離障無障。譬如虛空.一切世間皆現其前.非現一切世間之前。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一切諸法皆現其前.非現一切諸法之前。譬如虛空.普入一切而無邊際。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普入諸法而菩薩心無有邊際。
何以故。菩薩所作如虛空故。謂所有修習。所有嚴淨。所有成就。皆悉平等一體一味。一種分量。如虛空清淨.徧一切處。如是證知一切諸法。於一切法無有分別。嚴淨一切諸佛國土。圓滿一切無所依身。了一切方.無有迷惑。具一切力.不可摧壞。滿足一切無邊功德。已到一切甚深法處。通達一切波羅蜜道。普坐一切金剛之座。普發一切隨類之音。為一切世間轉於法輪.未曾失時。
【疏】成益中三。初總明。得如空三業業具。
二譬如下。別顯德齊虛空。於中初二句。一向喻實。無依為依已下。皆顯性相無礙。從緣有故。無性空故。又此二相即故。便成四句。一緣生故空。緣生故有。二無性故空。無性故有。三緣生故有。無性故空。四即反此。餘一異等。並例此知。(【鈔】四即反此者。謂無性故有。緣生故空。並如問明品。若對經文。應言從緣有故。為世界依。無性空故。而無所依。四句但出空義。所以差別耳。)無法出空。故皆現其前。空不可見。故不現法前。餘並文顯。
三何以下。徵釋得益之由。所以得者。釋意云。空觀成故。於中二。先智證齊空故。一體者。真如平等故。一味者。解脫不殊故。一種分量者。大小皆稱性故。後嚴淨下。德用滿空故。
○三結名。四得果。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十如空忍。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忍。得無來身.以無去故。得無生身.以無滅故。得不動身.以無壞故。得不實身.離虛妄故。得一相身.以無相故。得無量身.佛力無量故。得平等身.同如相故。得無差別身.等觀三世故。得至一切處身.淨眼等照無障礙故。得離欲際身.知一切法無合散故。得虛空無邊際身.福德藏無盡如虛空故。得無斷無盡法性平等辯才身.知一切法相唯是一相.無性為性.如虛空故。得無量無礙音聲身.無所障礙如虛空故。得具足一切善巧清淨菩薩行身.於一切處皆無障礙如虛空故。得一切佛法海次第相續身.不可斷絕如虛空故。得一切佛剎中現無量佛剎身.離諸貪著如虛空無邊故。得示現一切自在法無休息身.如虛空大海無邊際故。得一切不可壞堅固勢力身。如虛空任持一切世間故。得諸根明利如金剛堅固不可壞身.如虛空一切劫火不能燒故。得持一切世間力身.智慧力如虛空故。
【疏】結名可知。果中得二十種身。前十與十行.及離世間.大分相似。然通相多從德用立名。可以意得。
○大文第四總結十忍。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忍。
【疏】可知。
○第二祇夜。一百七頌。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言。
【疏】大分為二。百偈頌前。七偈結歎。前中但頌廣釋。即為十段。段各十偈。初有十頌.頌音聲忍。於中先二偈.頌所聞佛說。
【疏】餘頌能聞入法。於中一偈頌不驚怖畏。一偈深信。一偈悟解。二偈愛樂。一偈修習安住。後二偈頌趣向。專心憶念。
【疏】第二有十偈.頌順忍。於中初一偈三句。頌思惟。次二偈一句。頌隨順了知。令心清淨。次一却頌觀察平等無違。餘頌正住修習。
【疏】第三有十偈.頌無生忍。初三頌標。以前三忍。皆是法說。故偈初各加其喻。次四頌釋。後三結歎。
【疏】第四十偈.頌如幻忍。初六頌略說。於中前四頌指法同喻。及顯緣相。後二頌成就忍行。後四頌廣。於中初二頌喻。次一頌合。後一頌忍行成。
【疏】第五十偈.頌如燄忍。初一躡前生後。以明觀意。次五頌指法同喻。次一頌喻。後三頌合。
【疏】第六十偈.頌如夢忍中。正頌前合。兼頌標喻。十頌頌前九句。一頌無變。二一頌頌自性。上二兼頌標法。三頌執著。翻則解脫。兼頌前喻。四頌性離。五超頌所現。六却頌本性。七八二頌.頌無差別。九頌想分別。十頌覺時。思之可了。
【疏】第七十偈.頌如響忍。初一偈頌忍行所因。文云。修行如是行。似結前喻。既言知諸法性。義同忍行。次二偈頌聞一切聲如響。次二頌知如來聲如響。餘頌忍成之益。其喻徧諸偈中。
【疏】第八十偈.頌如影忍。頌法說十對。喻合含在其中。初二偈頌非世生沒。謂了寂故不生。饒益故不沒。
次偈頌非在內外。不住故不內。不離故不外。
次偈頌非行不行。了無染故非行。化世故非不行。
次偈頌非同非異。知自性故非同。了無二故非異。
次偈頌非往不往。第一句不往。餘三句非不往。
次六句頌非住非不住。於中初二句.兼別頌喻。故云非內外。
次亦不在內外二句.頌非是世間。非出世間。
次入此一偈.頌非修菩薩行。非捨於大願。
次一偈.頌雖常行一切佛法。而能辦一切世間事。其實不實.及不住世流法流。義通結上。故略不頌。
【疏】第九十偈.頌如化忍。初三偈頌總知一切世間如化。次一頌染法化。次二頌淨法化。言度脫亦如化者。為釋疑故。謂觀察眾生如化。何用化之。故此答云。化若有實.可招來難。度既如化。化之何妨。餘頌法合。
【疏】第十十偈.頌如空忍。初一偈頌忍解之相。餘頌忍行成益。於中初五偈頌別顯德齊虛空。次三偈頌徵釋得忍之由。後一偈。却頌上總明得如空三業。
【疏】末後七偈.結歎中二。前三二利行圓。言超過一切。正顯十頂之義。後四顯深難測。上智所知。
【論】一段頌。是重頌前十忍法故。如第一音聲忍總配五位中初位。十住初。十行初。十迴向初。十地初。十一地初。如第二順忍者。十住第二住。十行第二行。十迴向第二迴向。十地第二地。十一地第二位。如是一一次第。五位同配。但以升進功用。慣習生熟不同故。如是無生法忍。如幻忍。如燄忍。如夢忍。如響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皆如上。一一隨五位同配同修。又一位具十忍故。餘義如文自具。已上十一地行滿。(十忍品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七十九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4 冊 No. 2 華嚴經疏論纂要(第47卷-第85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1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第六如夢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