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第七編 法界圓覺學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記上

    釋題     一 釋經題      甲 出題名       1 別題        (一) 出今本        (二) 會異譯       2 通題       3 合題      乙 彰題義       1 譬喻辭       2 讚美辭        (一) 無上        (二) 寶     二 辨品題    釋經     甲一 序分      乙一 證信序      乙二 發起序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空遍計執以顯一切法真如       丙一 請佛垂許       丙二 正申問答        丁一 大慧問        丁二 如來答         戊一 偈牒          己一 總讚許          己二 牒所問          己三 責未問          己四 復牒問          己五 結誡聽         戊二 正答      乙二 辨境行果以成一切法唯識       丙一 彰唯識境        丁一 依識明相         戊一 諸識生滅門          己一 大慧問          己二 如來答           庚一 答生滅           庚二 答諸識           庚三 答識之生滅           庚四 辨識之不滅           庚五 破外道            辛一 出外計            辛二 顯內法            辛三 離惡見            辛四 惡見共           庚六 判迷悟            辛一 總說            辛二 別判           庚七 明修正觀         戊二 藏識境界門          己一 問答識境           庚一 總問答            辛一 大慧問            辛二 如來答             壬一 長行              癸一 明轉識緣起              癸二 顯藏識深細               子一 正顯深細               子二 修證了知             壬二 重頌           庚二 別問答            辛一 問答見相分            辛二 法喻解            辛三 假實說          己二 開示觀行           庚一 根本慧           庚二 上聖智        丁二 破執顯性         戊一 有無妄計門          己一 問          己二 答           庚一 長行            辛一 正答             壬一 出計             壬二 破執            辛二 轉問            辛三 推破            辛四 再斥外計            辛五 重破            辛六 合破            辛七 勸告           庚二 重頌         戊二 淨除現流門          己一 問          己二 答           庚一 二淨漸頓            辛一 事須漸除            辛二 理則頓悟           庚二 三身說殊            辛一 報佛            辛二 法身佛            辛三 化身佛            辛四 重明法身佛           庚三 三乘證別            辛一 總標            辛二 別明             壬一 自覺境             壬二 妄執相         戊三 常不思議門          己一 辨外小無常不思議           庚一 問           庚二 答            辛一 辨外無            辛二 顯內有            辛三 再辨外            辛四 再顯內            辛五 辨小無            辛六 顯大有          己二 辨初治地五姓差別           庚一 長行            辛一 總標            辛二 別說             壬一 聲聞             壬二 各別種姓             壬三 緣覺             壬四 如來             壬五 不定姓            辛三 結顯           庚二 重頌           庚三 別辨            辛一 徵說            辛二 問答          己三 就五法相辨三自性           庚一 長行            辛一 直告            辛二 問答           庚二 重頌           庚三 結成          己四 就陰界入辨二無我           庚一 總標           庚二 別顯            辛一 顯人無我            辛二 顯法無我           庚三 結勸         戊四 建立誹謗門          己一 問          己二 答           庚一 正答            辛一 頌說            辛二 直說             壬一 總示             壬二 別解              癸一 非有相              癸二 非有見              癸三 非有因              癸四 非有性             壬三 結成           庚二 勸告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戊五 空無生性門          己一 請許          己二 答說           庚一 長行            辛一 總標            辛二 別說             壬一 空             壬二 無生             壬三 離自性             壬四 無二            辛三 結示           庚二 重頌          己三 別示         戊六 如來藏心門          己一 問          己二 答           庚一 長行            辛一 斷無我畏故說            辛二 方便善巧故說            辛三 令離我見故說           庚二 重頌       丙二 辨唯識行        丁一 總明四行         戊一 問         戊二 答          己一 總標          己二 別示           庚一 正說            辛一 善自心現            辛二 外性非性            辛三 辨善離生住滅見            辛四 得自覺聖           庚二 推問            辛一 問            辛二 解答           庚三 合說          己三 結成        丁二 別明三位         戊一 資糧位──諸法因緣門          己一 問          己二 答           庚一 長行            辛一 示因緣相             壬一 緣             壬二 因            辛二 揀因緣計           庚二 重頌         戊二 加行位──觀言說妄想門          己一 請許          己二 解說           庚一 長行            辛一 正答所問            辛二 問答言生            辛三 問答言想            辛四 問答言義           庚二 重頌         戊三 修習位──觀遠離四句門          己一 請許          己二 解說           庚一 長行            辛一 略標            辛二 喻說             壬一 識境計             壬二 佛說計              癸一 顯所說法              癸二 喻所起計            辛三 勸離           庚二 重頌           庚三 結成        丁三 結明四禪         戊一 長行          己一 總標          己二 別釋           庚一 愚夫所行禪           庚二 觀察義禪           庚三 攀緣如禪           庚四 如來禪         戊二 重頌       丙三 成唯識果        丁一 共涅槃果         戊一 大般涅槃門          己一 問          己二 答           庚一 正辨涅槃            辛一 如來涅槃            辛二 二乘涅槃           庚二 佛力加持            辛一 長行             壬一 正明加持             壬二 問答明意            辛二 重頌         戊二 分別緣起門          己一 問答緣生           庚一 問           庚二 答          己二 問答言說           庚一 問           庚二 答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戊三 常聲如幻門          己一 問答常聲           庚一 問           庚二 答          己二 問答如幻           庚一 第一問答           庚二 第二問答           庚三 第三問答           庚四 第四問答          己三 辨名句文          己四 辨止記論           庚一 長行           庚二 重頌         戊四 四果差別門          己一 請許          己二 解說           庚一 正答四果            辛一 長行             壬一 別明四果             壬二 結明唯心            辛二 重頌           庚二 別明二覺           庚三 四大造色           庚四 五陰性相           庚五 辨涅槃相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庚六 辨妄想相            辛一 長行             壬一 佛許說             壬二 總標             壬三 別釋            辛二 重頌        丁二 大菩提果         戊一 自證智          己一 聖智一乘門           庚一 請許           庚二 解說            辛一 長行             壬一 正說             壬二 問答一乘覺            辛二 重頌          己二 意生身相門           庚一 誡聽           庚二 正說            辛一 長行             壬一 總標             壬二 別釋             壬三 結勸            辛二 重頌          己三 五無間業門           庚一 請許           庚二 正說            辛一 長行             壬一 標名             壬二 別釋              癸一 內五無間              癸二 外五無間            辛二 重頌          己四 諸佛知覺門           庚一 問           庚二 答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戊二 化他智          己一 四等密意門           庚一 問           庚二 答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己二 依二密法門           庚一 問           庚二 答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己三 法離有無門           庚一 請許           庚二 解說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己四 宗通說通門           庚一 請許           庚二 解說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己五 虛妄分別門           庚一 請許           庚二 解說            辛一 長行             壬一 直說             壬二 問答            辛二 重頌          己六 善於語義門           庚一 依義不依語句            辛一 請許            辛二 解說             壬一 長行              癸一 離觀              癸二 合觀             壬二 重頌           庚二 依智不依識句            辛一 誡聽            辛二 正說             壬一 長行             壬二 重頌           庚三 九種轉變論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己七 相續解脫門           庚一 辨相續解脫            辛一 請許            辛二 解答             壬一 長行             壬二 重頌           庚二 辨遍計依圓            辛一 問答             壬一 問             壬二 答            辛二 再問答             壬一 再問             壬二 再答              癸一 明說法意              癸二 不應立宗               子一 長行               子二 重頌          己八 智不得境門           庚一 正明智境            辛一 問            辛二 答             壬一 長行             壬二 重頌           庚二 寄辨宗說            辛一 誡聽            辛二 正告            辛三 重頌          己九 勿習世論門           庚一 長行            辛一 初問答             壬一 初問             壬二 初答              癸一 顯理              癸二 證事              癸三 結勸            辛二 重問答             壬一 重問             壬二 重答              癸一 顯理              癸二 證事              癸三 結意            辛三 三問答             壬一 問             壬二 答           庚二 重頌          己十 涅槃差別門           庚一 請許           庚二 解說            辛一 長行             壬一 正說              癸一 外道妄執              癸二 如來正見             壬二 結勸            辛二 重頌          己十一 如來覺性門           庚一 問           庚二 答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己十二 不生不滅門           庚一 設問           庚二 正答            辛一 異名釋            辛二 離言釋           庚三 轉難           庚四 解釋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庚五 偈問           庚六 偈答           庚七 躡問           庚八 追頌          己十三 揀別無常門           庚一 問           庚二 答            辛一 長行             壬一 出計破             壬二 顯正破            辛二 重頌          己十四 入滅現證門           庚一 問           庚二 答            辛一 長行             壬一 三乘次第             壬二 實無次第            辛二 重頌          己十五 常無常義門           庚一 問           庚二 答            辛一 長行             壬一 雙非             壬二 非常             壬三 許常             壬四 復雙非            辛二 重頌          己十六 蘊處生滅門           庚一 問許           庚二 解說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己十七 四法差別門           庚一 請許           庚二 解說            辛一 長行             壬一 總說             壬二 問答              癸一 正明五法              癸二 通攝三性             壬三 抉擇             壬四 別顯             壬五 結成            辛二 重頌          己十八 佛如恆沙門           庚一 問           庚二 答            辛一 長行             壬一 不如說受             壬二 更有餘義             壬三 問答抉擇            辛二 重頌          己十九 諸法剎那門           庚一 請許           庚二 解說            辛一 長行             壬一 直說             壬二 問答            辛二 重頌          己二十 如來變化門           庚一 請許           庚二 解說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己二十一 遮斷肉食門           庚一 請許           庚二 解說            辛一 長行            辛二 重頌

【釋 題】

一 釋經題

甲 出題名

1 別題

(一)出今本

今所講之四卷本為藏中現存三譯之最古者乃六朝時劉宋元嘉年間有天竺三藏法師名求那跋陀羅此云性賢或功德賢者來華之所譯也但相傳此四卷楞伽乃達磨傳慧可以印心者故宋明來獨流通此今亦用之所標別題則曰楞伽阿跋多羅寶即分為三

楞伽

楞伽若作釋迦毗楞伽寶而釋乃赤寶石向作山名或城名解譯不可往及不可入山城中之寶或寶所成之山城要之皆依說經之處立名此名乃為三譯之通名應作不可往之山或不可入之城名解之

阿跋多羅

阿跋多羅或云是下入義即入楞伽之入字但向來皆作無上解今亦從之

寶字或云即指楞伽寶言今以無上及寶皆釋為讚美於法之辭

(二)會異譯

入楞伽

北朝元魏時有天竺三藏法師菩提流支此云覺愛譯此經為十卷別題曰入楞伽少阿跋多羅寶五字而加入字不可入而能入於能入之行有深意存焉

大乘入楞伽

李唐武則天時有天竺三藏法師實叉難陀此云學喜三譯此經為七卷文義明暢廣略適中別題曰大乘入楞伽較魏譯加大乘二字簡別中下乘法即宋譯為上寶之義

2 通題

通題即經字是梵音修多羅或修妒路或素怛纜本是線義取能貫穿文義攝化生機之意為如來所說或所印證故引申之有三世十方恒常遵法之義與此方之經字相符故譯為經或云契經加契理契機義華嚴阿含諸部通得此名不同入楞伽等別在此經對彼別題此為通題若對三藏簡別律標此是經藏攝非律論攝則通又為別矣

3 合題

合三譯題即為大乘入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華言大乘入不可入無上寶經今本無上法寶即含大乘義楞伽為所入城舉所入即含能入義故下彰題義仍照今本說之

乙 彰題義

1 譬喻辭

此譬喻辭即指楞伽二字以說法所依之楞伽城為喻所說之法也然城依於山而山在於海海有風浪城為夜叉所居佛從海出而入城現通說法有如是等重重相關之事且分十六段明之

一 眾生心海

經云『藏識海常住』則城山所依之海即喻眾生根身器界之集起心也此心為真妄因依圓成實之真與遍計執之妄皆依之亦為聖凡染淨根本依故首明之

二 六塵境風

本無有境而現有六塵境者以從來未悟唯識無境之末那根本無明力故不了唯心乃分別六塵以執取為實有鼓盪心海經云『境界風所動』也

三 七轉識浪

無明境風鼓盪心海隨境界緣意等諸識相續而起如海中浪經云『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是也

四 二我執山

二識不達唯識無我於阿賴耶見分及五蘊和合假執為人之實我又於根塵等法執為法之實我法二我之山乃巍然高聳於心海境風識浪之上愈高愈大所以下小上大作不可往相憨山觀記傳摩羅耶山但影現於風雨昏黑之夜亦顯二執之山乃無明邪見之妄現本空無實夫二我本空原無可取而夜叉王往來其中亦為不可往而往義

五 生死縛城

二執山上有生死縛城此山不倒則恒住此城不捨斷分別俱生我執盡時則離分段生死斷分別俱生法執盡時則離變易生死也

六 乘四顛倒

夜叉王等於二執山生死城中無常計常無樂計樂無我計我不淨計淨乘此四倒往來出入於本空寂不可往入之山城中也

七 煩惱夜叉

彼山城中夜叉王眾等即為煩惱所起三界有漏心心所聚引發雜染業之報通等殘害佛性眾生輪轉生死相續往來於山城中也

八 佛法興世

佛從海中龍王宮出龍宮喻阿賴耶中如來藏心在佛果即為不思議善常之無漏性在眾生即為本有無漏佛性及夙熏無漏善根海佛悲願及眾生機感故佛從海出即佛興世佛望山城言為古佛說佛證境之處乃至為夜叉王現通說法即法興世

九 了悟本心

依上佛法興世為增上緣即從煩惱所起之有漏心聚開發佛性及諸無漏善根故夜叉王聞佛所說觀大海山城悟藏識所現之境乘華宮殿迎佛入城恭敬供養於佛勸請大慧問法即見佛聞法而生信解也佛現神通令見無數山城佛及夜叉大慧等眾乍現乍隱乍隱乍現即修正觀而證法界唯心此為自證之宗通也復問『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即悟他之說通也此夜叉王一段發起序皆喻聞法悟心也

十 真如性山

由上節了悟本心則轉我法二山為二空觀智所顯真如性無相山故憨山觀記傳摩羅耶山當晴明時海湛空澄即無蹤影故山喻二空所顯之真如性也

十一 大涅槃城

山喻無相真如城喻真如出障離繫之大涅槃果為極聖所究竟處譬晴明空為光明充滿也

十二 乘法空入

海湛空澄中無相山城既無可往無可入云何而言入耶乘法空妙觀如如相應無往無入謂之入耳故佛眾夜叉眾皆從空入而諸菩薩從種種佛剎不來相而來也

十三 無漏定通

乘法空入之眾羅婆那華言十頭甕耳夜叉王眾喻無漏禪定神通如華嚴十定十通品明亦如來覺海中之大定也

十四 無漏慧辯

大慧及摩帝菩薩眾當喻無漏慧辯如十力十智四無畏四無礙解等亦如來覺海中之大智也

十五 圓滿法身

此海湛空明山城無相中之牟尼佛即喻湛明空海之圓滿法身盡眾生心海已轉為如來覺海也

十六 悲願方便

佛之隨行聖眾則喻佛之大悲願風方便法浪亦如來覺海中之大悲也故皆成為佛之自證心境

2 讚美辭

(一)無上

讚美之法即前譬喻之法茲攝為境行果三事境無上眾生心海如來覺海皆喻一切法唯識相二無我山諸法空山皆喻一切法真如性此經以一切法唯識相性為境其所明境非小有非大空而為非有非空無上無容之真實境故境無上行無上始終以法空妙觀所引無得不思議智為前導以具修萬行圓成萬德不共二乘故行無上果無上明藏識海真相即如來藏為法身攝非但解脫身攝是以出障圓明具大悲願無量方便盡於未來利樂無盡不同二乘解脫故果無上

(二)寶

此中寶字正讚法寶然法為佛師而僧隨法行有法即具佛通明三寶為三法寶此經總非大慧所問百八句義由遮門顯法性非安立故從唯識現歷辨有為無為有漏無漏內外聖凡染淨因果一切諸法由表門彰法相假施設故即遮即表非遮非表法如如意寶故佛寶法不自明明之在人通離言內自證之法性故運假智詮悟他之法相故既通於宗亦通於說宗通說通之極稱佛為寶能自利利他圓滿故僧寶僧者從佛依法而住而行之和合眾隨順於佛寶故修證於法寶故能用法如意寶以自利利他故故名僧寶

二 辨品題

此譯於品題但一切佛語心品魏譯有十八品唐譯有十品而品品有別題唯類同此譯之品題者有集一切佛語品有積集之義此之心字亦可作彼集字解則「一切佛語心」云者即「諸佛語積集」之義謂諸佛所說法皆集於此品中故名一切佛語心也心者中心中堅義此品文義為一切佛所說法語中之精要猶一身中之堅實心一團體中之中堅分子名一切佛語心而常途所解則一切佛語皆顯於心故佛語皆以心為宗離一切佛語則心無由顯離心則一切佛語無所宗而此經明諸法唯心正明斯義故題一切佛語心品

【釋 經】

甲一 序分

乙一 證信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為莊嚴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從彼種種異佛剎來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於五法自性二種無我究竟通達

證信序亦名通序諸經所通有故以結集人處等證成後人之信心故明此通序依龍猛大智度論說六種成就依親光佛地經論說五重證信今依親光如是我聞指法親聞證信一時舉說經時證信標說法主證信住南海至莊嚴出說法處證信與大比丘至究竟通達引同聞眾證信

乙二 發起序

爾時大慧菩薩與摩帝菩薩俱遊一切諸佛剎土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讚佛

此下發起序佛從大海中出將於此寶山大城中說此十方三世諸佛自證境界甚深之法而彼夜叉王以神通力迎佛問法之後更勸請大慧菩薩請問摩訶衍法詳見魏唐二譯此譯簡略大慧菩薩受請將問於佛先興讚嘆即為此譯之發起序發起序亦名曰別序如法華以佛入無量義處三昧放光現瑞彌勒文殊問答又如楞嚴之阿難遭難佛遣文殊救之各有緣起之不同此經既以大慧受夜叉王之請於是有與其無量數以慧為名之眷屬菩薩俱而為上首之事相然即事顯理大慧者即是根本無分別慧由此平等無分別慧而起大用發後得智了諸差別即為無量慧之菩薩而總名曰摩訶般若遊一切佛剎土者佛有三身佛剎土亦有三種一法性土即是諸法離言說分別真實平等法性本無佛與剎土之相可得即以平等法界而名之曰佛剎土耳無分別慧遍行法界謂遊諸佛剎土諸佛受用身土此有二自受用身土他受用身土前者以四智菩提所成究竟圓滿之覺海惟佛與佛之所證知雖唯佛證知亦是諸大菩薩摩訶般若所能隨分而知故名遊佛剎土後者以諸佛大悲本願力為九界眾生說法示現種種身土隨機感應為應法身菩薩機而示現受用法樂亦為回小向大菩薩隨分能受用而示現類如華嚴所載莊嚴淨妙華藏國土有微塵數種種相好差別受用此福德莊嚴之相惟有此大智慧菩薩相應名遊諸佛剎土應化身土分三為勝應身剎土為未證真如菩薩之加行位及回小向大之漸悟菩薩而示現劣應身剎土隨人天機示現成佛隨類變化身剎土與應機所化之眾生同一身類承佛神力者明無上之佛果即是一切菩薩所趨求最究竟之妙覺果亦即眾生本具法身德之離障開顯是名諸佛圓滿法身若初發心以上之菩薩不忘失此菩提心者終必成佛倘剎那忘失此心即成魔業故一切菩薩之清淨智行一切眾生之成辦諸事乃至大地山河之所安立莫不由於承佛之神力也

隨順之意偏袒右肩者隨順佛願荷擔眾生之意如楞嚴會上觀音之上同諸佛慈力右膝著地即隨順眾生下同眾生悲仰與眾生心體融合為一合掌亦名合十指爪乃表圓滿十度——前五表福後五表智——具足福智恭敬乃仰契諸佛之心而啟問也偈者伽陀是諷頌義音調整齊可諷誦故有劃一之字句如東土之詩是也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此讚佛究竟通達五法之智悲也世者時世遷流無常意世俗虛偽無實意即表無常無實凡諸法在無常無實所包括之內者謂之曰世間如器世間及有情世間是羅漢未入灰心滅智無餘涅槃異熟未除仍謂之曰有情菩薩須到金剛道後異熟空而成佛方不謂之有情因皆未究竟故遷變無常故有進有得故不特九法界謂之世間乃至佛受用身土應化身土應九法界聖凡之機而現故亦不離世間義世間者即是九法界妄想分別所變現之相及設立之名也既由妄想分別而現是虛假無實矣世間名相既皆虛假無實了其本空則妄想遣而正智成即為離生滅之實相真如矣虛空華譬如眼見空華也虛空比真如清淨見比正智華比世間名相病眼比妄見但除眼病不用遣空所以諸佛所空者即是空去眾生本來之空並非另有所空之實法可空所以即生滅當體無生滅可得即世間當體無世間可得如來正智非有非無不落二邊著有即增益謗落空即損減謗皆不契於中道下二句係讚佛智悲二德無有限量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此讚佛究竟通達三自性之智悲也明三自性皆從緣起性——即依他起性——而顯一切法皆仗因托緣和合而生而因緣所生法皆是幻化雖有相用而無實體可得只有幻相幻用耳如陽燄似有流水相有引動山中愚癡獸類奔赴求取之妄用按之毫無水之實體此如幻相普遍一切從佛至於地獄即菩提涅槃亦無不是如幻亦依眾多因緣而現起故不能究竟通達此依他起性種種虛妄分別周遍計度即是遍計執性即有種種生滅之相倘能即於此遠離一切顛倒虛妄分別之遍計執心識即為圓成實性所以若執著依他起即成遍計執矣智不得有無者一切法如幻而遍計非有故不得謂有一切法如幻而圓成非空故不得謂無

『遠離於斷常世間恒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一切世間種種妄想分別種種依正果報皆是眾生如夢之心之所顯現此如夢心即第八識八識恒轉猶如瀑流以剎那生滅故不得謂常現起相續故不得謂斷此讚佛通達八識究竟之智悲也

『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燄常清淨無相而興大悲心』

指一切眾生即實體人空即離煩惱障法空即離爾燄——所知——障而皆永得清淨此讚佛通達二無我究竟之智悲也

『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

此總讚佛以前乃分讚也一切法平等性清淨無二無有生死可得如古德云汝等要了生死汝等取生死來我為汝等了之乃至亦無有能證涅槃之佛與佛所取涅槃之法故無能覺所覺之二相也

『牟尼寂靜觀是則遠離生是名為不取今世後世淨』

人若能觀察佛之清淨法身本來寂靜遠離生死不生取著則今世後世常得清淨矣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空遍計執以顯一切法真如

丙一 請佛垂許

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已自說姓名『我名為大慧通達於大乘今以百八義仰諮尊中上』世間解之士聞彼所說偈觀察一切眾告諸佛子言『汝等諸佛子今皆恣所問我當為汝說自覺之境界』

從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已至四卷終皆正宗分分兩大科空遍計執以顯一切法真如辨境行果以成一切法唯識今初大慧總問而佛總答此菩薩為令眾生空遍計執者以此經中有四法門所謂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各門皆攝一切法無不窮盡如依五法而論所謂名相 妄想——分別——則攝盡一切世間有漏法正智如如攝盡一切出世間無漏法三性亦復如是諸法仗因托緣而起性本空寂相皆如幻依如幻相假名諸法以一切法相皆如幻從因緣而有故有即非有以一切法性皆空寂如幻之有即空空亦非空此因緣所生法執之則為遍計之有漏依他起若了達如幻本空即為圓成實之無漏依他起故三性為一法界大總相法門也此菩薩依一切眾生分別妄想建立種種名相與種種問難倘隨名執實即墮遍計執而百八句一切皆非以皆非故應盡空卻以空卻故一切法皆離言絕思而契會於一真法界所以於下科將辨境行果以成一切法唯識之初先為空遍計執以顯一切法皆真若將唯識所現境為實境行為實行果為實果則一切法皆成法執也

爾時大慧下於請問前必經佛先許可所以自說姓名請佛垂許再以百八義問也佛法明無我云何說我蓋佛法所無之我乃是外道妄執之我凡夫貪著之我及二乘所執著一切法有自體之法我此人我法我皆煩惱之根本妄想所依資如了達唯識所變眾緣所起在假相上安立假名於是佛也菩薩也緣覺聲聞也乃至天修羅地獄畜也皆是和合假現之如幻法大慧早已了達無我之假名相即以隨順世間唯識所變之假我假名為我耳自通德名者蓋久已親近諸佛久已通達大乘之法故在今會而仰問世出世間最尊最上之佛也世間解於世間已能究竟解脫了解之義佛亦稱無上士合二而名也菩薩為佛子一切眾生亦為佛子菩薩能荷佛家業興辦佛事必當成佛故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紹隆佛種故此之佛子乃指今會大眾而名也即自由之義佛自述亦假名之我自覺境界各各皆有自證之不同此之境界彼則不得而知如人類所覺者畜類即不能知聖賢所知者庸愚莫曉本國人所知者外人亦多莫解推之異類亦復如是未曾親自領略均是隔閡難明此中有修得者有報得者無論修得報得皆是唯心所變唯識所現故業報所招修力所成身心器界各見不同猶如外道所修得一切心境住著於所得起邪分別諸法真相茫然不見即學佛者如不得明哲開示教導亦不能離所著乃至於緣覺聲聞不能知菩薩之自覺境界菩薩初地之自覺亦不知二地之境界二地望三地乃至等覺亦復如是前者不能知後者之境界三乘聖賢之自覺雖可謂聖智境界然皆有限量唯佛能圓通遍達究竟無礙聖凡依正種種自覺之境悉皆普現於大覺果海中所以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以佛之自覺境界雖等覺菩薩亦不能了而佛對於等覺以下聖凡境界無不究竟了知故覺他智悲無有限量此之覺他作用即法華所謂『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是也

丙二 正申問答

丁一 大慧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以偈問曰『云何淨其念云何念增長云何見癡惑云何惑增長

表大慧以最敬之頂而禮最尊之足以顯恭敬

此問迷悟根元也為別境五心所之一凡所經過之境於重現時能記念之作用是在此經此段之念字乃總指三界一切眾生之有漏虛妄心心所聚名之曰念淨念者問如何能伏滅此妄念心而離染清淨即轉識成智之意念增長者即問為何不能離此妄念心而反增長之也念增長即是迷心境淨其念即是悟心境見癡惑者即照見癡惑即無明凡有漏虛妄心發動皆由無明問如何而能照空彼無明以斷除之惑增長者問如何非但不能斷除根本及枝末無明而反增長起煩惱也此四何以先問因一切聖凡皆因此迷悟而起故

『何故剎土化相及諸外道云何無受次何故名無受何故名佛子解脫至何所誰縛誰解脫何等禪境界云何有三乘唯願為解說

此問諸佛教化之相也因迷而有眾生因悟而有佛問如何而有受教化者有不受教化之外道者無受者畢竟無所受無所取著無一切分別之相也以離二取相故畢竟無所受也次者次第也即金剛經所謂一切賢聖地位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之意受者影相也無受次者即問如何依此無影相法而有次第差別何故名無受者問如何親證真如非變相所緣無影相可得而畢竟無所受也佛子指菩薩言問如何得解脫而為菩薩為佛之法子向下問佛子解脫往至何所誰為生死縛誰解脫生死諸修禪者境界為何為何有菩薩緣覺聲聞三乘

『緣起何所生云何作所作云何俱異說云何為增長

此問世間諸法緣起也何作者問造作善惡業所作者問善惡業所作果俱異者非能作亦非所作增長者問三界諸有之業果由何而起由何而流轉不息也

『云何無色定及與滅正受云何為想滅何因從定覺

問禪定差別也無色定無色界之定滅正受滅受想定想滅即無想定從定覺從定而起也

『云何所作生進去及持身云何現分別云何生諸地破三有者誰何處身云何往生何所至云何最勝子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最勝為我說

此問菩薩行果也所作生者明修聖因以生聖果之德由因生果也進去及持身者明身去住之意言菩薩身從一地至一地進修上去而又安住於當地之上也現分別者無分別中重現起分別也生諸地者漸入諸地而增進也破三有者三界業依三界煩惱而造問誰菩薩破除三界之惑業而出三界也何處身者菩薩破除三有身在何處也往生何所至生至何處淨土也最勝子佛子也佛為世出世間之最勝者故何因得神通兩句問如何得神通及三昧也三昧心者問如何為三昧相應之心也

『云何名為藏云何意及識云何生與滅云何見已還云何為種性非種及心量云何建立相及與非我義云何無眾生云何世俗說

此問唯識無我也指第八識指第七識指前六生與滅者起虛妄見故有生滅見已還者還滅虛妄之見也種性者有出世間之種性非種者無出世間之種性也心量者明萬法皆不出於心外也建立相建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法相也非我義明一切法無我也無眾生即說無我及眾生為何隨世俗而說我說眾生也

『云何為斷見及常見不生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違云何當來世種種諸異部

表二見相違也斷見常見皆眾生心識種種相違差別之見佛與外道亦相違相如何又可融攝佛諸弟子皆依佛法如何又分諸部

『云何空何因云何剎那壞云何胎藏生云何世不動何因如幻及犍闥婆城世間熱時燄及與水月

此問世間有為相也何空何因者明法空無性也剎那壞表生滅極速也胎藏生表有情世間之有為相世不動世界遷變無常為何不動表器世間之有為相也如幻如夢虛假不實犍闥婆城影像幻現如東士之海市蜃樓熱時燄者陽燄有似流水水月水中月影鏡光中之影喻一切法皆虛假如幻不實眾生無清淨智慧不能如實照了惟佛智能親切證明也

『何因說覺支及與菩提分云何國土亂云何作有見

問漏無漏法也覺支指七菩提支菩提分指三十七道品全也前二句明無漏法後二句明五濁惡世之有漏法也國土亂即劫濁作有見即見濁

『云何不生滅世如虛空華云何覺世間云何說離字離妄想者誰云何虛空譬如實有幾種幾波羅密心何因度諸地誰至無所受何等二無我云何爾燄淨諸智有幾種幾戒眾生性

云何不生滅至云何虛空譬問覺世成佛也覺世間覺知世間一切法也離字離語言文字相也離妄想離妄想分別心虛空譬悟世間如虛空也

如實有幾種下問菩薩境智也如實有幾種問菩薩證如實之境共有幾種波羅密心者到彼岸之行度諸地者昇超十地究竟圓滿至妙覺佛果無所受者理智一如如如相應無所受也二無我法空也爾燄淨所知之境清淨畢竟能無障也諸智如理如量等正智也幾戒眾生性眾生之性幾種對治之即有幾種戒於教化眾生之時而不為所動搖

『誰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誰生諸語言眾生種種性明處及伎術誰之所顯示伽陀有幾種長頌及短句成為有幾種云何名為論

此問五明工巧諸法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指工巧明諸語言及眾生性指各類眾生語言文字種性差別之聲明明處及伎術通於工巧醫藥二明伽陀長頌短句明文字體例亦指聲明末二句指因明為以「因」「喻」成立「宗」也

『云何生飲食及生諸愛欲云何名為王轉輪及小王云何守護國諸天有幾種云何名為地星宿及日月解脫修行者是各有幾種弟子有幾種云何阿闍黎佛復有幾種復有幾種生

云何生飲食至星宿及日月問世間諸法也首二句亦如儒書所謂飲食男女人之大欲轉輪小王守護國指大小王及四天王子守護國土之分別地及星宿日月均表器世間

解脫修行者下問出世諸法也第一第二句問能解脫者能修行者有幾種第三句第四句問弟子及師有幾種阿闍黎軌範師也佛有幾種者問佛有幾種身也幾種生者問所化之眾生也

『魔及諸異學彼各有幾種自性及與心彼復各幾種云何施設量唯願最勝說云何空云何念云何為林樹云何為蔓草云何象鹿云何而捕取云何為卑陋何因而卑陋云何六節攝云何一闡提女及不男斯皆云何生

魔及諸異學至唯願最勝說問我法假說也初二句問魔及外道共有幾種魔者殺害謂能害一切修解脫行者自性及心者自性即外道所執自性等即外道所執神我等施設量者明此魔外所執若我若法皆隨情假設也最勝者稱佛也

云何空風雲下復合問有情器世間也天上之空雲也人之心念耳聰目明也林樹蔓草之叢生也鹿之如何生也如何又為人取捕之也何為有卑陋之相及因何業而得此相也如何分為晝夜六時一年三節也如何有信不具而善根斷絕之一闡提也男者女者及不男不女者皆何因而生也

『云何修行退云何修行生禪師以何法建立何等人眾生生諸趣何相何像類云何為財富何因致財富云何為釋種何因有釋種云何甘蔗種無上尊願說

云何修行退至建立何等人問修所得法也初句明修行為何退墮二句明如何精進三句明瑜伽師修何禪定之法四句明何等人

眾生生諸趣下問報所得法也諸趣即天人及地獄之六道相者像者財富者世間之報致財富者得報之因釋種釋迦種釋迦種及甘蔗種皆天竺之貴族無上尊稱佛也

『云何長苦仙彼云何教授如來云何於一切時剎現種種名色類最勝子圍繞云何不食肉云何制斷肉食肉諸種類何因故食肉

問內外律儀也初句明修仙人長生苦行二句明何人教授之是外道律儀第三四五六句明佛隨類應身無剎不現及佛子之眾多也七及十句問斷肉食之因緣也

『云何日月形須彌及蓮華師子勝相剎側住覆世界如因陀羅網或悉諸珍寶箜篌細腰鼓狀種種諸華或離日月光如是等無量

問世界諸相也日月形者一四天下有一日一月所繞須彌山即世界所安立世界有側者有仰者有覆者各各不同因陀羅網即帝釋珠網珠光交映明世界之重重無盡亦有世界為諸寶所成或如箜篌或如鼓或如種種諸物或有不見日月者以上皆不可稱量

『云何為化佛云何報生佛云何如如佛云何智慧佛云何於欲界不成等正覺何故色究竟離欲得菩提善逝般涅槃誰當持正法天師住久如正法幾時住悉檀及與見各復有幾種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緣彼諸最勝子緣覺及聲聞何因百變易云何百無受云何世俗通云何出世間云何為七地唯願為演說僧伽有幾種云何為壞僧云何醫方論是復何因緣

此問佛法僧三寶也初四句明佛之三身也五至八句明佛何不於欲界成等正覺而必於色究竟天離欲得菩提也此上明佛寶九句至十六句明法寶善逝亦佛之號問佛涅槃後誰住持此法寶天師天人師也亦佛之尊號住久如者佛法住世幾多時也幾時住者正法住世若干時也悉檀法門也妄見也有種種妄見施種種法門對治之也毗尼戒律也比丘分者比丘律也自第十七句至第廿八句明僧寶最勝子指菩薩修六度之菩薩修十二因緣之緣覺修四諦之聲聞雖變易種種經歷諸位而皆無所受明真如法性平等一味世俗通及出世間明世間神通及出世間之神通也七地者明七地以下皆為三乘所共同而七地以上則非七地以下所能及僧伽和合眾也壞僧者即是破壞和合之僧眾也醫方論者譬語以明三寶醫師譬佛方譬法醫生譬僧明僧荷擔佛法如廣說醫方論也

『何故大牟尼唱說如是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何故說斷及與我無我何不一切時演說真實義而復為眾生分別說心量何因男女林訶梨阿摩勒雞羅及鐵圍金剛等諸山無量寶莊嚴闥婆充滿』

何故大牟尼至拘那含是我再問佛寶也問佛何故言過去三佛即是我釋迦牟尼耶何故說斷常至分別說心量再問法寶也問佛何不恆常說真實義說一切唯心而廣隨順眾生之心量說斷無我種種諸法耶何因男女林下再問世間法也男女林者此林所結之果如男女形訶梨天上持來意阿摩勒難分別義諸果皆天竺所生諸山復有眾寶莊嚴山上諸神仙闥婆者乾闥婆龍諸神也

上來正申問答中大慧菩薩所問一百另八義已竟以下乃如來答也

丁二 如來答

戊一 偈牒

己一 總讚許

無上世間解聞彼所說偈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善哉善哉問大慧善諦聽我今當次第如汝所問說

此佛總讚嘆許可於所問也無上世間解即佛之十號之二而略去一士字也佛聞大慧所說之偈皆由彼契於諸佛清淨心最上第一微妙甚深大乘度門文義雙妙故兩稱善哉以讚許而當隨所問以次第為之解釋也

己二 牒所問

『生及與不生涅槃空剎那趣至無自性諸波羅密佛子與聲聞緣覺諸外道及與無色行如是種種事須彌巨海洲渚剎土地星宿及日月外道修羅解脫自在通三摩提滅及如意足覺支及道品諸禪定無量諸陰身往來正受滅盡定三昧起心說意及與識無我法有五自性想所想及與現二見乘及諸種性摩尼等一闡提大種荒亂及一佛智爾燄得向眾生有無有象馬諸禽獸云何而捕取因成悉檀及與作所作叢林迷惑通心量不現有諸地不相至百變百無受醫方工巧論伎術諸明處

自生及與不生至如是種種事兩偈略領所問之大綱自須彌巨海山至伎術諸明處八偈廣領大慧所申之各問也生不生者世間一切法概括之不出於有為無為即生滅不生滅兩種生則生死相續流轉無常不生即解脫於生死流轉涅槃空剎那趣至無自性者一切不生法即涅槃本來空寂之相一切生滅法即剎那纔生即趨於滅而此生滅無常之有為諸法皆眾緣所顯畢竟空無自性起則緣起滅則緣滅實無一法可得佛諸波羅密以下表十法界有漏無漏諸行唯佛可稱到究竟彼岸之行世間凡夫外道通於三界雖凡外所修無色行之法仍是遷變生滅非常住之法蓋縱能昇至無色界諸天仍是隨業受果遷滅無常故有漏行法皆非究竟種種事者領前所問四聖六凡器及有情世間種種外道神通及種種法事也

須彌巨海山洲渚剎土地星宿及日月者領前所問器世間諸相也外道天修羅至三昧起心說諸句領情世間諸法名相及修所得漏無漏諸法也諸陰身者即生前死後之生死流轉身也三昧起心說即明從正定而起以隨心說法也心意及與識領八七識及六識也無我者領二無我也法有五領五法也自性者領三自性也想所想者能想之分別虛妄心及所想之分別境界相也二見者有無斷常等二見也乘及諸種性至眾生有無有者領前問三乘世出世種性無量莊嚴珍寶相斷滅信心善根之闡提堅濕等四大種五濁惡世之荒亂國土過去三佛是我一佛智爾燄障斷所得之妄境趨向菩提之覺地眾生計有計無之種種也象馬諸禽獸云何而捕取者領前問誰使之生誰能捕取之也譬因成悉檀者領前問五明之因明也向來悉檀解作遍施今譯「宗」義謂佛說法之宗旨也因明立三支量者曰宗若以此文配之即喻也即因也悉檀即宗也宗者法之宗本新名詞所謂主恉主義為能成立之理證悉檀為所成立之主義以譬因能成此宗也佛依四悉檀以說法者言佛以四種宗旨而說法也世界悉檀者謂隨順世界眾生心理令普通人普遍得益聞佛所說皆生歡喜故各各為人悉檀者謂聖凡根基各別不同因人示教因根成就隨各個人之根性不同而分類訓育故對治悉檀者謂受佛教之種種眾生各有煩惱輕重罪業厚薄之不同分別為之洗除所謂對病施藥故第一義悉檀者謂普令眾生通達諸法實相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此四悉檀第一是隨順普利主義第二是令人增長善根主義第三是教人破滅諸惡主義第四是令眾生皆成佛道主義前三皆隨順眾生依他意方便而說後一隨如來自覺境界稱性而說普令眾生皆得證入第一義諦若明了佛說法四種宗旨即能見到佛意而讀佛經皆可作如是觀也所以立因明比量先須立宗以為主張之主義例如立一「聲是無常」為主張若屬於聲者一定是無常牢不可破若外人不信詰問理由則次當講因因者辨所主張之理由是如曰「所作性故」若他人仍未明了必要證據則當講譬喻舉一是所作性而敗壞無常之可易見者以證之如此因明之三支比量成矣乃斯句之大義也及與作所作者能作業之因所作業之果也以三支比量配之喻者能作也因也宗者所作也果也迷惑通者迷惑即昏迷不通意相至者聖賢地位各證自境地有高下各不相到也百變百無受者種種變易皆即通達不迷惑意心量不現有者心量所現者如幻而有非實有也諸地不無受相也醫方工巧論伎術諸明處者領所問五明也

己三 責未問

『諸山須彌巨海日月量下中上眾生身各幾微塵一一剎幾塵弓弓數有幾肘步拘樓舍半由延由延兔毫窗塵羊毛𪍿麥塵缽他幾𪍿阿羅𪍿麥幾獨籠那佉梨勒叉及舉利乃至頻婆羅是各有幾數為幾阿名舍梨沙婆幾舍梨沙婆名為一賴提幾賴提摩沙幾摩沙陀那復幾陀那羅為迦梨沙那幾迦梨沙那為成一波羅此等積聚相幾波羅彌樓是等所應請何須問餘事聲聞辟支佛佛及最勝子身各有幾數何故不問此火燄幾阿風阿復幾根根幾阿毛孔眉毛幾

前來所問百八義種種名相皆是虛妄分別所變現悉皆如夢如幻不可取以為實倘隨名執相一一求實周遍計度增長名相在此名相上復分別以為實有再計度再增長如是轉轉相生無有窮盡將永陷於迷惑而不能解脫是以諸相皆非諸非皆遣所以佛於大慧之所問必為澈底掀翻盪空一切故答解之先讚許牒領方畢復詰大慧所問猶有未備在大慧之意以為自證摩訶般若境界通達大乘應問皆問而抑知甚深微妙法之聞思不到者仍不計其數或大慧以為此種甚深極甚深微妙極微妙法雖聖賢亦所難知即復存而不問而抑知大覺世尊無上最勝佛智固無所不知無所不澈也

須彌山大地巨海日月器世間諸廣大量相下眾生指三惡道中眾生指天修羅上眾生指三乘聖賢有情世間諸名表聖凡之別身各幾微塵剎土微塵幾者問身與世界各為幾微塵之所成也剎士梵名剎多羅此云國土或世界一弓有四肘一肘有二尺一拘樓舍有五百弓一由延有十拘樓舍由延或名由旬拘樓舍譯云里天竺之里約合中土四里此數句言每由延每拘樓舍每肘有若干弓也兔毫窗塵蟣羊毛𪍿麥塵者皆極微細之塵量也七極微為一鄰虛七鄰虛為一微塵七微塵為一窗塵乃至兔毛頭羊毛頭牛毛頭塵蟣塵虱塵芥塵皆以七進而七芥成一大麥塵𪍿即大麥也自缽他幾𪍿至是各有幾數六句明須若干𪍿麥塵而始成各各數量名也缽他譯言升阿羅言斗獨籠言斛那佉梨言十斛勒叉言萬舉利言一億頻婆羅言一兆也為有幾阿至為成一波羅十句明此若干種積聚數量如何累進譯言極微舍梨沙婆譯言芥子賴提言草子摩沙言荳陀那言缽迦梨沙那言兩波羅言斤也此等積聚相者言以上各種權量之積聚名相也幾波羅彌樓者言幾多斤之塵能成一須彌山彌樓即須彌也是等所應請何須問餘事者明積聚微細雖為世間平常知識名相所不能思議然佛之妙覺智當下現量印知何須疑惑所以責其應問不問而反問虛妄分別種種餘事也聲聞辟支佛至何故不問此明佛及三乘聖賢眾之身各有勝劣大小身應化無邊身身各有若干塵又責其何故不問也火燄幾阿至毛孔眉毛幾者明每一火大一風大一六根乃至於一毛一孔一眉有若干極微塵也

己四 復牒問

『護財自在王轉輪聖帝王云何王守護云何為解脫廣說及句說如汝之所問眾生種種欲種種諸飲食云何男女林金剛堅固山云何如幻野鹿渴愛譬云何山天仙犍闥婆莊嚴解脫至何所誰縳誰解脫云何禪境界變化及外道云何無因作云何有因作有因無因作及非有無因云何現已滅云何淨諸覺云何諸覺轉及轉諸所作云何斷諸想云何三昧起破三有者誰何處為何身云何無眾生而說有吾我云何世俗說唯願廣分別所問相云何及所問非我云何為胎藏及種種異身云何斷常見云何心得定言說及諸智戒種性佛子云何成及論云何師弟子種種諸眾生斯等復云何云何為飲食聰明魔施設云何樹葛藤最勝子所問云何種種剎仙人長苦行云何為族姓從何師受學云何為醜陋云何人修行欲界何不覺阿迦膩吒成云何俗神通云何為比丘云何為化佛云何為報佛云何如如佛平等智慧佛云何為眾僧佛子如是問箜篌腰鼓剎土離光明心地者有七所問皆如實

在前第二段中偈答領大慧所問未曾答畢而先責其所問未周備此續復牒答以完之然前後牒答分領隨意重拈與大慧前問次第顯有前後出入者以原問本皆隨名取相種種繳繞種種執著故答之不以次序然細按之亦可對照前問之義已為略解今不重述結云以上各問皆為如實之要義者以顯諸法皆無自性故一一即離言真如之實際也內阿迦膩吒句譯色究竟

己五 結誡聽

『此及餘眾多佛子所應問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悉檀離言說我今當顯示次第建立句佛子善諦聽此上百八句如諸佛所說

明大慧之所已問及未問者皆為佛子所應請問如是種種名相種種分別大慧必須請問掃盪一切名相而證真如實際則與自心第一義諦實際境界相應如是空一切名相了達一切虛妄證自覺正智顯離言法性一一與實相相應自遠離邊見諸過矣悉檀自性本離言說然而方便建立仍在言上設施在此生虛妄執則說一切皆非顯字句皆非字句然而十方諸佛所說宗義皆以言顯無言故佛對大慧亦方便開顯誡其聽受百八句在偈牒及長行上或多或少蓋照後正答之句則少照前牒答之句則多故不能確指之

通常講文字名句之義名詮自性句詮差別如聲是無常句聲及無常二皆名也只單獨之一物一事故只詮一法兩名或多名合之成句則顯差別義所有一切名句名為能詮相為所詮以名句詮表而現名相之差別所以有一名詮一法只指一物在數量上說只顯得一數一者對二至九而說也拈一而其餘九數皆非必對九而始顯一一亦不離餘九蓋離餘九則一亦不成立任何一數亦不離餘九故一法現前九法即聯帶而相對此即明一法既舉百法即隨之而起復次有一能詮名即有一所詮之義尋名取義即起執著之見故此百八句在他譯本亦曰百八義百八見也句即名義即相見即妄想即名妄想三法復次二名合成一句顯差別義正反兩面相對斯顯如無常從常顯因有常方有無常根本上莫不是對待義所以隨舉一差別義皆有相待——如大小多少有無斷常生滅每一義總有四句譬如言常是一句不是常二句亦是常亦不是常三句非是常非不是常四句相對之義為無常亦有四句如言無常是一句不是無常二句亦無常亦不無常三句非無常非不無常四句是故一句即有二義二各有四句對待即成八句合名之一一前說百法一一成百八句此明隨舉一法即有百八句或百八義及百八見一切法皆不出此名相分別之所設施安立凡外執以為實纏繫縛著無由脫此見網諸佛及諸大菩薩在自證智境界本離言說而起大悲度生方便即此分別名相語言以為妙用隨設施而當體即空即分別而實不分別倘通達斯恉破情除執便是佛之正見否則終不免墮凡外妄見所以此百八句該括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種種皆盡諸佛所說亦不外此而當機之大慧菩薩亦深明此故一一問佛為掀翻而澈底盪空之也

戊二 正答

『不生句生句常句無常句相句無相句住異句非住異句剎那句非剎那句自性句離自性句空句不空句斷句不斷句邊句非邊句中句非中句常句非常句緣句非緣句因句非因句煩惱句非煩惱句愛句非愛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巧句非巧句淨句非淨句成句非成句譬句非譬句弟子句非弟子句師句非師句種性句非種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所有句非所有句願句非願句三輪句非三輪句相句非相句有品句非有品句俱句非俱句緣自聖智現法樂句非現法樂句剎土句非剎土句句非阿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實句非實句數句非數句數句非數句明句非明句虛空句非虛空句雲句非雲句工巧伎術明處句非工巧伎術明處句風句非風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施設句非施設句自性句非自性句陰句非陰句眾生句非眾生句慧句非慧句涅槃句非涅槃句爾燄句非爾燄句外道句非外道句荒亂句非荒亂句幻句非幻句夢句非夢句燄句非燄句像句非像句輪句非輪句犍闥婆句非犍闥婆句天句非天句飲食句非飲食句淫欲句非淫欲句見句非見句波羅密句非波羅密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諦句非諦句果句非果句滅起句非滅起句治句非治句相句非相句支句非支句巧明處句非巧明處句禪句非禪句迷句非迷句現句非現句護句非護句族句非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攝受句非攝受句寶句非寶句記句非記句一闡提句非一闡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事句非事句身句非身句覺句非覺句動句非動句根句非根句有為句非有為句無為句非無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節句非節句叢樹葛藤句非叢樹葛藤句雜句非雜句說句非說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處句非處句字句非字句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說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此通舉大慧所問句義而一一破除之表得原問皆從對待分別而來故不離語言不離名相澈底掀翻皆云非也第一句應作生句非生句句法係倒裝也破除句義正是破除妄見顯露真實如吾人隨講青字須遍舉一切世間黃黑之非青者而反顯之所以一切名義皆有反現而無自性亦復明得一切名相皆如空中鳥跡不可指捉說之曰此即非是此假名為此耳如金剛經所說某法者非某法是名某法可互印也此百八句宋譯文缺四句而魏唐兩譯皆百六句亦缺兩句必須三本對照庶成百八之數顧統讀三譯及以原問牒答亦復前後略殊錯綜變動故不能如言而取也首不生句生句明不生句從生句立離生即無不生夫相對而立之句句皆非相餘亦如之各各相既已在前文略講此亦不為再敘唯內有重複數句應作別解如第二常句無常句與第十一常句非常句前者之常為不變不滅義後者之常作恆字解為變而不滅義又第三之相句無相句與第廿八句及第七十三之相句非相句前者之相為法相之相中者之相為標相之相後者之相為相狀之相又第六句自性句離自性句與第四十八句自性句非自性句前者係眾緣和合無自性可得之自性後者為諸法在施設上名詮自相謂之自性又第卅七卅八相連之兩數句非數句前者為數量之義後者讀為入聲為累次續續之義又成句非成句之成字他譯作相應所有句非所有句作無影三輪即佛化世之身意三輪有品非有品即有句無句滅起即還滅生滅義餘均可解以上明百八皆非了達言文即非言文從世間名相種種假立種種分別實則了無一名一相可得而一一皆是佛智無邊大妙用為覺解迷執開導凡外利樂眾生令眾生增長善根破除惡見通達於諸法平等實相斯乃佛之自心現量第一義境界亦為十方三世諸佛所自證利他故答百八句後復誡大慧告以今茲開示亦先佛所開示不但大慧應修學即諸大菩薩亦當修學此空一切妄顯一切真之無上甚深法門也

乙二 辨境行果以成一切法唯識

丙一 彰唯識境

丁一 依識明相

戊一 諸識生滅門

己一 大慧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此下即第二大科中之初彰唯識境一一從古德所判四十一門之第一「諸識生滅門」為始前科明一切法若境若行若果皆是唯識故於此科辨境以成唯識辨行以成唯識辨果以成唯識初彰唯識境又分二依識明相破執顯性今初所謂依能變之識明所變之一切法相則唯識所現境界彰顯透露由明一切法唯識相而即顯相之真實性所謂諸法相性而諸法相性即俗真二諦是故一切法不出乎真俗二諦即是不出乎唯識性相相俗性真一假立一實際由如實際而假立也如唯識論云『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亦依能變識明所變之法相也

前科所明大慧以百八問之總括世出世間諸法名相請解於佛佛總許之旋總非之以顯一切法離言說相之真如空卻計執了達如幻一一皆是識之所變此大慧乃繼續而問諸識及諸識各有幾種生住滅也眾生無始以來生死流轉中能染能淨有迷有悟皆諸識之緣起不明諸識之生滅焉得還滅之功用即依能變之識明所變之相而了知諸識之生此四十一門之第一「諸識生滅門」之所以建立也滅者即世間之有為相也諸經論有說四種或說三種及生或只說二種者廣略均無不可蓋生者仗因托緣而得生起者謂之生住者依緣起時暫有住持之功用者謂之住異者緣生暫住而剎那變異謂之異滅者剛從緣起而即剎那分散息滅謂之滅明得諸識所變現之諸法虛幻差別相實即剎那生滅相皆仗因托緣而生起暫生即滅也此經所說為三與他之說四說二意義無所增減

己二 如來答

庚一 答生滅

『佛告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

此下佛答所問且分七段今初答生滅流注及相諸家所解不易明瞭今以唯識論等流異熟二義釋之所謂流注生住滅者即等流生住滅相生住滅者即異熟生住滅是也流注唐二譯均作相續即連續不斷意相狀也有顯了生滅之相狀可得意諸識者即八識心王及心所等至於淨第八曰菴摩羅識乃佛所自證湛然恆如之真常淨識八識各有種子現行展轉相生種子在第八識內而不現起時亦自生滅相續而為前七所無所謂流注生住滅即等流生住滅者均等也流注也一切法各由自類種起自類現均等流注而不斷之生滅如依八識種子起八識之現行前七識之種子起前七之現行何法之種子即起何法之現行乃至一切法無論何類種子皆各起何類之現行種現因果相續生滅所謂等流因果生住滅也相生住滅即異熟生住滅者不同也成熟也隨業招感所成熟之果報有三異義異時而熟此時造因後時感果例如春季下種秋後收成變異而熟言所造業集眾因緣成熟之際與初不同異類而熟所造業因或善或惡所得之果唯是無記而此第三之說最為重要因中善惡所招感之果是無記所以因為異熟因果亦為異熟果而謂之異熟因果生滅也此二種生滅須得無分別智之菩薩乃至於佛之自覺聖智乃能了知其究竟而為未證真如之菩薩及二乘語言卜度所不能至也

復次等流因果生滅一一即流注生滅一一者遍諸識法一一即五八識即一切法在阿賴耶中具含有漏無漏之一切種子無漏種藏即如來藏亦名佛性亦名如來法身但眼識種子只起眼識現行他識亦然所謂此法種必起此法現不起他法當起即滅滅下又為種子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如此轉轉生滅剎那相續流注不斷通於真妄染淨此不獨八識阿賴耶如此亦復遍通五七識各各皆有離染識種故阿賴耶乃至一切識等有漏之法各有一分妄染之流注生住滅乃三界二十五有有漏雜染心心所等諸法種現生滅此虛妄流注雖相續生滅不斷但至成佛時則皆須斷除而此流注中即有一分永久不滅之離染真淨之識與大圓鏡等四智相應者即下文所謂之真相魏譯曰智相識者是所以在諸識之流注生流注住流住滅中有一分可斷滅之妄亦有一分永不滅之真也

異熟因果生滅一一即相生滅一一者隨前所造業因感異熟果非俟能感因盡所感之果不滅譬如由修人界五戒業因熟招人報則第八識即為人之報體變現人之根身器界餘識亦成人之餘識與異類眾生有不同業盡報謝另感後報故在生死流轉之中即有此種生滅如人投胎而生時即曰生在世一年二年至幾十年曰住至將死時一報命盡曰滅一期果報相續不斷倘八識一捨則是人即死故八識隨業力於一報中不斷六識雖在不死時亦能斷如睡至無夢時入定時六識毫不起作用根身發識業報各別如同是一種前六識有時報作人者天者或畜類鬼類者皆是業力關係此相粗顯易知其實各有自類識種而起現行業為增上緣耳一般未聞佛教之世人不能了知異熟生滅之相凡夫外道常據以為天賦神造或另計有其他之原因皆愚癡之邪見故相生滅者即由前六識所造善惡業因而第八識與前六識同招感五趣差別之無記果生滅也此相生滅只第八及前六識有之七識只與見慢四煩惱相應執第八之見分為我不造業亦非業所招故無相生滅此相生滅即生死相到成佛位必皆斷脫修行人所謂了脫生死者即是斷除此相生滅也兩種生滅細釋甚深此其大略耳

庚二 答諸識

『大慧諸識有三種相轉相業相真相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慧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

八識統括而言有三相從識上而講此差別之相也轉相識及業相識皆有漏虛妄分別之三界心心所聚真相識者即與四智相應轉識成智之智由無分別智通達真如所生清淨識也由以前所造之業引八識受此業報此業報識為果報之主體名真異熟故轉相即染前七識業相即染第八識第七隨第八所生而繫縛執以為我隨同八識於諸趣轉前六由異熟生而轉又隨境緣而轉轉有漏為無漏凡夫不能二乘及菩薩漸能之至佛境界完全清淨無漏諸識在因位中皆有轉變唯第八識因中不轉故轉相通前七業相唯第八識以此二相統有漏識真相識為四智相應諸識之清淨無漏識

八相即八識其略者唐譯均唯有二而此譯云三統觀下文應以二種為是故此中之真識現識應並為一而名曰同真相識之現量識此染分現量識與四智之無漏清淨識同現量然染識中唯第八識及前五是現量第六識只一分屬於現量分別事識者是非量比量識也染分七識皆是非量染分六識通現分別事者即六七二識執實我實法之謂所以現量通於第八識及前六通於聖凡染淨比量唯在獨頭意識而非量通於與我法二執相應之六七二識唯在凡夫因地染位上耳在凡夫位上如一剎那與現量相應即是真識所以凡夫眾生若一剎那離分別事識即與此現識相應反之即落分別事識眾生於此思議不到蓋一思議已落到虛妄分別也所以古人有云『一切眾生現行無明即是當即照知身心世界一切唯心所現猶鏡中之現影影固不在鏡外由此可知吾人所見之根身器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亦不在心識外矣故息除一切虛妄分別當下即是現量識一一因分別事識皆從現量識轉加而起一一由此身心世界悉皆脫落現量得以安住不動即為聖凡平等如來藏心此即頓悟法門是也此佛所以誡大慧同真相識之現量識中現諸分別事識亦如明鏡之現色像也持字作現字解

庚三 答識之生滅

『大慧現識及分別事識此二壞不壞相展轉因大慧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大慧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大慧相續滅者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所從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謂無始妄想熏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

壞不壞者差別不差別之義言現識及分別事識不一不異何以故以展轉相因依故所謂依現量識而起非量比量識以分別念熏習增長遂使現識成三界虛妄有漏之識反之亦可依分別事識而成為清淨無漏現識展轉相因不即不離亦差別亦無差別也

自不思議熏至是分別事識因明識之生起言種種分別不知不覺熏入第六識復令前五皆有此熏入於第八阿賴耶於是八識及前七變起虛妄有漏識而此熏平常了知分別所不及非證真如起無分別智不能了知此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由此熏變染則為三界有漏現量識淨則為如來藏無漏現量識此種染淨種子自無始來即已不思議熏常人粗心所不能覺有一剎那現量相應即與列代祖師同一鼻孔出氣取種種塵者即緣取六塵境界也是獨頭意識事無始妄想熏通於第六第七二識第七執八識以為我第六執五陰六塵以為實有種種虛妄分別以妄熏故即成六七二識之分別事識

自若覆彼真識至是名相滅言諸識相生住滅之滅了所謂生死了脫也因三界有漏虛妄諸法悉皆滅了相生住滅即滅以此虛妄能覆四智相應淨心故曰覆彼真識第八異熟識滅則所依之有漏五根及所發之有漏五識立隨之而滅即玄奘法師所謂「金剛道後異熟空」一一業報永空矣故菩薩以無漏業為增上緣猶住業報七二識在因中轉前五及八則果上轉因前五所依之根須與第八同轉故曰一切根識皆滅也自相續滅者以下明流注生住滅之滅了此中有二即虛妄流注生滅係自真流注生滅相續生住滅之所依因及所從緣滅則相續滅蓋諸識流注中有一分可以斷除者因於無始分別妄想熏習為因故為種現相續此因既滅則其相續即斷緣者以自心中所緣境界不了達是自心所現故能為能取所取識相續之起緣至澈底曉了唯識所變而不執著則妄想取之境界緣滅而相續生滅之染識永斷除矣以上明流注生滅及相生滅可以明解脫之大要

庚四 辨識之不滅

『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知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先以喻顯以微塵喻現量真識及藏識泥團喻分別事識及轉識非異非不異者團外無塵塵外無團以無別體故故非異若言同者則泥團滅時微塵亦滅而微塵仍在故非不異此明轉識與藏識異者轉識應非從藏識生藏識應不受轉識熏則藏識不為諸識染淨聖凡之因云何能從有漏轉為無漏若非異者轉識滅則藏識亦應滅然諸無心位六轉識雖滅而藏識實不滅譬如人睡無夢六識均已滅而八識仍在不然則是人將死去云何能醒是故前六識皆從藏識中之種子而生醒後又復原狀統上所說可見諸轉識滅而藏識不滅亦可見諸有漏識滅而離虛妄自證真相識不滅也此以微塵泥團喻顯如是而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可意會矣自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下簡外道之非言有漏識滅時與四智相應之清淨識並不滅唯無明有漏之業報識相滅耳修仙學定之外道等不達此義以為人死之後諸識及諸識種悉皆斷滅而不知有一分清淨真識雖至成佛永不斷滅若此念不簡除即墮於外道斷見之戲論矣

庚五 破外道

『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論謂攝受境界滅識流注亦滅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大慧外道說流注生因非眼識色明集會而生更有異因大慧彼因者說言若勝妙若士夫若自在若微塵復次大慧有七種性自性所謂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復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所謂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以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法聖慧眼入自共相建立如所建立不與外道論惡見共大慧云何外道論惡見共所謂自境界妄想見不覺識自心所現分齊不通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此文又分四初出外計斥外道之妄計蓋流注生滅一一無始來虛妄習氣一一有一分到菩薩地漸能伏滅到佛果位究竟圓斷而此虛妄離盡之時其一分無始來相續不斷盡未來際無有窮盡之四智相應真識相亦即自證清淨心外道不明妄計取執自心所緣境界之虛妄流注生滅識滅時一切流注生滅都滅而不知若如外計執都滅者則從無始際種現相生流注無盡之真相識斷滅則一切心性悉皆斷滅無存矣復次外道又計在流注識之外另有常住因意謂眼識乃至諸識各皆具有之流注生滅識另有能生之因並非種現相續眼識等在阿賴耶中自類種子托色塵境界及光明等緣和合而生在此親因眾緣之外另以為有造作諸法之常住果因而計種現相生流注相續之識皆可斷滅如外道中有說勝妙者亦曰勝性印度所謂數論彼等妄計在世界萬物未有以前有此勝性為能造者此造作者為能生因是常住不變在眾緣相生一切之外能生諸識及身心世界者若萬物諸識斷滅則仍為勝性而一切心法皆斷滅又有計士夫即神我為造作者印度所謂勝論又有計大自在天為造一切眾生者眾生若滅惟自在天存在又有計時節者謂一切萬物皆由時節造作及時而生時過則流注諸識都滅又有計四大微塵為造作者如現世所謂原子電子論者又有計方位為造作者種種外道皆是計於諸識流注生滅之外另有異勝之因能生起而常存應知佛法所明一切善染迷悟能生種子無始來都藏在阿賴耶中從無始際展轉傳來從未斷絕名曰無始流注學佛法者不了達此無始流注以為阿賴耶有始生之時或阿賴耶未生之前有真如如來藏計為從無而有有已還無亦與外道所計無異故在諸識種現生滅外另執一異因是常能生實為無明生死之張本也

對上種種外計繼顯內法在有七種性自性句上魏譯加外道二字唐譯今本則無古註多以此七種性自性屬之於外道然以下段文義合觀反覆推覈此性自性實佛法所建立七性自性與七第一義境在安立世諦上假設曰性自性在非安立勝義諦上離言自證曰第一義境界佛說法度生皆依此二諦依世諦一一亦曰俗諦一一而假設安立依勝義諦一一亦曰第一義諦一一示世間語言思量所不能到之自證境界性自性即自性與言三自性之義同自性即法爾如是本來如是義第一集自性明一切法法爾如是皆仗因托緣和集而生也性自性明一切法緣生無性而無性所顯之平等真如性常遍如是法爾如是也相自性一一法各由一親因集合眾緣而起故法爾各有其差別相也大種自性謂堅法爾為根塵等色法生起之共同親增上緣也因自性明一切眾生法爾皆具成佛之因性或出世之因性也緣自性上說之因法爾須待緣顯如親近善知識聞法修行則二轉依果可成也成自性證出世真解脫及成無上菩提一得永得乃謂之成凡果終壞都不名成有無漏出世因及具足無漏出世緣則法爾得成無漏二轉依果也諸佛言說施設所建立法不出此七種自性也前三通一切法第四專指色法從凡至聖因緣專指二轉依果外道所計違於佛法如第一種明集自性外道不信一切皆因緣和集生以為別由一不從因生之常因而生若所計自在等殊不知能生因亦因緣和合生如世界為微塵和合成世界壞為眾微雖賸一微塵仍是因緣和合成故曰『一微空故眾微空眾微空故一微空』也復次第一義者即無分別智所行之境界非可施設安立非語言思量所能及心境界一切法親能生因種悉皆在心一一即阿賴耶一一心為一切法和集起之親勝因佛之離言智證此時在非安立諦曰第一義心境界在安立諦即名集自性也慧境界即無分別慧根本智所行諸法離言自性真如對前所安立即性自性也智境界即後得智了達諸法差別相皆如其量故對前所安立即相自性也見境界一一見者二見亦曰邊見一一由佛智慧照了凡夫外道二乘之有無斷常空色等見所照雖通聖凡然非佛智不能究竟照了就能照智名第一義對前所安立即大種自性也以凡外不了達四大唯心故起有無斷常等見超二見境界了達人法二無我故通達平等真如得無分別正智畢竟超脫增損有無邊見此在台宗名曰了因佛性般若超脫二見成出世間正見為成佛因對前所安立即因自性也超子地境界超子地即超佛子地菩薩皆曰佛子到第十地入灌頂位而紹佛業曰超子地具足所修六度萬行入微塵數佛剎聞一切法如空含雲無漏勝緣悉皆圓滿對前所安立即緣自性也如來自到境界無上菩提果位圓滿自覺離言聖智到第一義心境界之究竟對前所安立即性自性也依七種第一義境界對照施設七種自性乃如來之如證而說依七種自性而悟七種第一義境界是佛子之如說而證此七種假說安立之自性及七種離言自證之第一義皆斥外而顯內也

以下說離惡見說此義之先統結前答自性第一義心皆三世諸佛所依之建立種種度門自悟悟他者依第一義自證聖智境界了達諸法皆空無自性然空即非空不與外道斷見共依方便化他建立種種法然有亦非有不與外道常見共如來者親證真如而來如前諸佛而來應供者應受天人三乘之供等正覺亦曰正遍知佛智無不照了世間出世間者化他之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出世間上上法自證之最上乘佛乘聖慧眼者佛知見也

以下結說外道惡見共而破斥之夫一切法一切境界皆是自心分別所現妄想執著之外道不了達唯心無性處處執著於心量之外別計實有實無以不明所說自性即無性故執有作有見論以不明無性之性為第一義故執無作無見論而此邪見所共之論皆由不通諸法分齊皆自心分別而起也

庚六 判迷悟

辛一 總說

『復次大慧妄想三有苦滅無知業緣滅自心所現幻境隨見今當說

此總說一節文義倒裝奧晦當依唐譯曰『我今當說若了境如幻自心所現則滅妄想三有苦及無知愛業緣』較為明順了達唯心妄想不起三界生死之苦及無明業緣之集即寂滅矣無知及愛即十二因緣之無明及愛取之三支為發業潤生之關頭業指行有二支業空故生死了也

辛二 別判

『大慧若有沙門婆羅門欲令無種有種因果現及事時住緣陰入生住或言生已滅大慧彼若相續若事若生若有若涅槃若道若業若果若諦破壞斷滅論所以者何以此現前不可得及見始非分故大慧譬如破缾不作缾事亦如焦種不作芽事如是大慧若陰入性已滅今滅當滅自心妄想見無因故彼無次第生大慧若復說無種有種識三緣合生者龜應生毛沙應出油汝宗則壞違決定義有種無種說有如是過所作事業悉空無義大慧彼諸外道說有三緣合生者所作方便因果自相過去未來現在有種無種相從本已來成事相承覺想地轉自見過習氣作如是說如是大慧愚癡凡夫惡見所噬邪曲迷醉無智妄稱一切智說

『大慧若復諸餘沙門婆羅門見離自性浮雲火輪犍闥婆城無生水月及夢內外心現妄想無始虛偽不離自心妄想因緣滅盡離妄想說所說觀所觀受用建立之藏識於識境界攝受及攝受者不相應無所有境界離生住滅自心起隨入分別大慧彼菩薩不久當得生死涅槃平等大悲巧方便無開發方便大慧彼於一切眾生界皆悉如幻不勤因緣遠離內外境界心外無所見次第隨入無相處次第隨入從地至地三昧境界解三界如幻分別觀察當得如幻三昧度自心現無所有得住般若波羅密捨離彼生所作方便金剛喻三摩提隨入如來身隨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莊嚴等入一切佛剎外道入處離心意意識是菩薩漸次轉身得如來身

先明迷之失沙門為出家修行人并不專屬佛之弟子婆羅門譯淨裔亦曰淨行亦內外道在家修行人之通稱欲令者妄計意無種有種者種種計無計有此處種字不作種子解先執諸法以為實有於諸法外計有異因所生復於因中計有果無果也如印度外道數論等皆計因中有果而小乘有部計三世恆有在未生前即計有也次如印度外道勝論等計因中無果而小乘空部計無明托空而起皆此所破因果現及事時住者言計因中有果之外道等於因果外顯諸事物為能生因依時而住三世恆有如提婆菩薩百論所破外道計因中未起時現已有果譬飲食至消化變糞言因中有果則未食前已有糞緣陰界入生住者言三世恆有之五陰十八界十二入依托現緣而生而住則為現在然體本有但現相用相用當下即滅滅仍有體或言生已滅者或言陰入等生已即滅此皆印度小乘外道所計自彼若相續句下即施以破斥相續者言因果相續事者言有作用有者言三界諸有涅槃者言出世間無漏果道者言修出世之因業者有漏業果者所證之果諦者言苦道四諦以上諸法以外道計異因中有果故悉被壞滅何以故其異因及異因中果現前不可得故亦無本始可尋見故故云非分破瓶焦種二喻一壞作瓶之果一缺作芽之因前者明無果即不成因後者顯無因決不成果此正喻外道妄計之因果悉斷滅也更有一種外道計蘊等法體是恆有相用一起即滅起之前滅之後都是無因豈知佛法明一切法熏在阿賴耶之種子隨時皆可復起現行倘無此因何能相續而生譬吾人今來天童寺禮佛聞法後復遊斯陡然憶及前事絲毫不失若一起即滅無受熏持種之藏識者將來斷不能有遇緣再起之力所以復以法合若五陰十八界十二入諸法剎那皆滅則無熏習種現次第相續生起之能以無因展轉生起故下復破因中無果外道計印度勝論外道有六句義曰實大有同異和合此中無種言一切法此無有彼彼無有此彼此有無即同異義有種即大有義即和合因緣之一以此三緣和合諸法即生故破之曰諸法既依此三緣生則三緣和合時龜何不生毛沙何不生油又諸法本無都可生何以合多龜多沙而不仍能生毛則縱有三緣和合可生亦有三緣和合不能生違彼等所立決定義彼宗不待破而壞矣此說既有如是過患故彼所作事業悉無實義彼說三緣和合所生似有因與果之自相可明但說三世諸法從異因中本無而有則由邪外依積古相承之言教及自己邪分別習氣流布於世凡夫中於邪染遂埋沒於邪愚惡見猶妄稱一切智者說如勝論數論等有種種失故總破之

下言悟之得此處言諸餘沙門婆羅門乃前僧俗外其餘明白正教如理修行之僧俗見一切法皆無自性實體緣起如幻及如浮雲與夢等譬皆明幻境不離自心以無始來虛妄蒙蔽執取在外倘了唯心如幻斷分別因滅妄想緣乃至能觀心寂所觀境空如起信論所謂『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無有能念可念』由是更進而觀身及所受用依資之器界悉依藏識顯現之影唯是藏識離能所取自心若空則所現生住滅亦空入無分別證菩薩地以得常寂滅相生死即涅槃故一切平等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此為八地菩薩故能自在無功用行大悲方便無開發即無功用也從即空無起之因緣度如幻之眾生了達種種境界離心無得行無相道漸昇諸地了達三界唯心入如幻三昧觀自心現影像無所有得方便智離諸有生起而證無生性到菩薩究竟地入金剛定至無始來妄想煩惱剎那斷盡入解脫道隨證佛果恆住於一切法平等不二真如起諸變化具足神通慈悲一切功德遊眾佛剎離於外道所起心意意識轉所依識即成佛身以上明悟得竟統要而觀應悟入菩薩行須遠離外道迷達一切法唯識如幻自覺覺他即轉凡夫而為菩薩由菩薩而成佛所以迷之即失悟之即得

庚七 明修正觀

『大慧是故欲得如來隨入身者當遠離陰入心因緣所作方便生住滅妄想虛偽唯心直進觀察無始虛偽過妄想習氣因三有思惟無所有佛地無生到自覺聖趣自心自在到無開發行如隨眾色摩尼隨入眾生微細之心而以化身隨心量度諸地漸次相續建立是故大慧自悉檀善應當修學』

欲轉迷之失成悟之得須修正觀故以此結勸也隨入身者隨順證入於如來身或曰入法身亦曰入法界八十華嚴所謂入法界品是也佛告大慧言欲得佛身者應了知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從心所起因緣生滅之法於諸法上遠離分別妄想習氣簡言之即於依他起性上遠離遍計執也是故龍樹菩薩中論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以緣生無性故當體即空即空之假一切唯心故當安住諸法唯心觀中直趨佛果觀察三有之苦皆無始來虛偽過患習氣為因之所集起故知三界唯心復思惟世出世間最究竟上上之佛法亦唯自心所現實無所緣相分可得所謂理智一如唯一真如此無相中亦無生滅此即到佛果智自證實相境界故知一切唯心於是無所依傍得大自在無功用行遊諸佛剎以八地菩薩得色自在故現身現土自他一多圓融無礙如如意寶珠於空明中現諸色像無有定形菩薩亦復如是隨眾生差別之心量現差別身說差別法漸昇諸地至大果位此大乘自行之悉檀善法即一切法唯心觀門簡別於凡外及二乘結勸大慧兼諸大眾當善修學

戊二 藏識境界門

己一 問答識境

庚一 總問答

辛一 大慧問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所說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一切諸佛菩薩所行自心見等所緣境界不和合顯示一切說成真實相一切佛語心為楞伽國摩羅耶山海中住處諸大菩薩說如來所歎海浪藏識境界法身』

雖曰藏識境界其實通說諸識緣起此經所題一切佛語心品正指此段文義唐譯亦曰諸佛教心本經所示四種法門皆薈於此八識之義茲再略明集起義指第八識集諸種子起現行故恆審思量曰意指第七末那識能為第六意識之根意識指依第七為根之第六識識字統括前六六識依第七為根得名意第七恆審第八為我正名為意識者明了種種境界而分別之第六識雖廣能了別亦有間斷前五必依塵境始能發識如眼根必有色塵境界相對而始生眼識餘四根亦復如是若無塵境當前識不能生故多間斷五法三自性前已明即人無我相法無我相之相大慧復請佛說此四法門了達唯心離自心邪見及所緣境界亦不見能離之心及所離之相乃至能見所見之佛亦不可得則證一切法離言說自性真如實相乃至諸佛言教之心亦皆唯心所現方便請佛為說如過去佛為此海中山上城內諸大菩薩演說所讚嘆之藏識海中轉識浪之境界此為凡夫二乘所不能知唯佛與大菩薩方能了達故為法身境界法身者一切法離言平等真如性也法身無相亦無不相以無相故即真如性以無不相故即藏識海浪

辛二 如來答

壬一 長行

癸一 明轉識緣起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言『四因緣故眼識轉何等為四謂自心現攝受不覺無始虛偽過色習氣計著識性自性欲見種種色相大慧是名四種因緣水流處藏識轉識浪生大慧如眼識一切諸根微塵毛孔俱生隨次境界生亦復如是譬如明鏡現眾色像大慧猶如猛風吹大海水外境界風飄蕩心海識浪不斷因所作相異不異合業生相深入計著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五識身轉大慧即彼五識身俱因差別分段相知當知是意識因彼身轉彼不作是念我展轉相因自心現妄想計著轉而彼各各壞相俱轉分別境界分段差別謂彼轉

眼識轉有四緣因先舉眼言例諸轉識四緣者因不覺自心所現境界而攝取故並非由於不覺而現蓋由不覺是自心現而妄取故因依所現粗劣有漏境眼識有無始來虛妄取著於色塵習氣故眼識自性法爾取著了別於色故眼識法爾樂見種種色故以此四因緣故有眼識轉餘識亦然六識各有此等習氣在藏識中藏識海乃成大瀑流轉識亦時取所緣境熏習生長如浪不斷解深密經所謂『一切種子成瀑流』楞嚴所謂『習氣成瀑流』是也轉識緣境以眼識為例或諸根毛孔頓時俱見或山河等次第而見藏識起諸轉識亦然或各識次第起或諸識俱時轉譬之明鏡照像同時頓見又如猛風吹海次第方起藏識海瀑現諸識塵同時次第亦復如是故心海為境界風吹飄蕩識浪相續不斷心海為因七轉識為所作之相如浪心海識浪不一不異因之所作相故非異然浪息海存故非一業所招異熟報體即八識又曰異熟識起信論名業繫苦相此業生相業力所縳著也由報得之報身發識如人身祗發人之識不能了知色等諸法皆無自性唯心所現五識乃轉起矣聚也即五識心王心所之聚也轉變轉起轉現義五識身俱者言五識起有意識同起也第六意識能了諸差別故有獨頭意識起第六功用最大一分同前五之現量即照了色塵至觸塵緣畢繼起一種分別此為獨頭意識亦即前分別事識之一分此所謂差別分段相知也所以意識通現非三量獨頭現量在未證真如菩薩之禪定皆是彼前六識身轉者第六每依前五轉前五常依第六轉也然彼並不念同時與餘識展轉為因但各緣自境俱時而轉耳壞相言相壞無差別總之藏識恆有一末那識俱轉意識則在熟眠位及死位等時不轉有時八六同轉如在定時前五皆不起等然散心位有時同前五中之一或二或三或四或五俱轉然雖相轉而又各了自境各不相到華嚴經問明品亦明此義

癸二 顯藏識深細

子一 正顯深細

『如修行者入禪三昧微細習氣轉而不覺知而作是念識滅然後入禪正受實不識滅而入正受以習氣種子不滅故不滅以境界轉攝受不具故滅大慧如是微細藏識究竟邊際除諸如來及住地菩薩諸聲聞緣覺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一切不能測量決了

此明除大菩薩之外皆淺智修行者有四禪四空有心定及無想與滅盡定等第六識視其淺深而伏滅然第七及阿賴耶仍持種不滅聖位滅定染末那雖不起而淨末那仍起所以邪見邪定計身心斷滅者妄也空等定仍有微細六識無想滅受想定仍有七八二識也然不但七八不滅六及前五習氣種子仍舊含藏出定之後遇緣又能現行但因前六未取境界暫能伏住攝受不具即不取境界也古人云『莫謂無心便是佛無心猶隔一重關』正顯其計心斷為滅妄見之非也下明藏識行相微細非佛及登地菩薩不能了諸二乘及外道凡夫所得之定慧皆不能測知也

子二 修證了知

『餘地相智慧巧便分別決斷句義最勝無邊善根成熟離自心現妄想虛偽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無量剎土諸佛灌頂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諸善知識佛子眷屬彼心意意識自心所現自性境界虛妄之想生死有海業愛無知如是等因悉已超度是故大慧諸修行者應當親近最勝知識』

餘地相智慧承前除諸如來及住地菩薩句此指住地菩薩如實了達諸法大修行者以智慧善巧方便力了諸地相依最勝處修諸善根離自心之妄想宴處山林漸經諸位由資糧而加行而修習而圓滿能見種現流注生滅遍入諸佛大集會中蒙佛為之灌頂菩薩為其眷屬知心識等唯心境界以了知故無明愛業諸有悉空超生死海故復結勸學者當親近諸菩薩如實修行大善知識不可與二乘外道為伍蓋惟此類之大善知識方能曉了藏識海浪之境得其開示可悟入修證也

壬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青赤種種色乳及石蜜淡味眾華果日月與光明非異非不異海水起波浪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譬如海水變種種波浪轉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謂彼藏識處種種諸識轉謂以彼意識思惟諸相義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譬如海波浪是則無差別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心名採集業意名廣採集諸識識所識現等境說五』

首四句喻次藏識四句以法合藏識梵語阿賴耶識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義藏納淵深故喻如海能藏者言能含藏一切色法心法之習氣種子遇緣起現現熏成種所藏者言此識隨前六所造善惡業能引其在三界受報為業力之所攝藏故復次前七起現行時為前七之所攝藏故如海起浪海攝於浪也我愛執藏者言識之見分為見慢四煩惱相應之第七識執以為我為彼我執所攝藏也三藏義有寬狹我愛執藏到二乘極果或菩薩八地皆斷故成唯識論曰『阿羅漢位捨』即捨此我愛執藏也但能所二藏義仍在隨業所藏報體等覺尚有必至達佛地時異熟乃空業所攝藏義及能藏有漏種義皆捨但能藏無垢清淨種及為淨現行前七所攝藏永無捨時無漏種自無始來即與有漏種同在能藏故能所藏通於凡聖迨至超凡入聖漸斷有漏種新起無漏種乃至證入佛位相續湛然即如來藏——即淨第八——盡未來際無有斷絕所以說為常住聖凡諸位皆以無始無明業力報現根身器界凡夫盡屬流轉菩薩亦由悲願更為末那無明風六塵境界風所動生前五及第六轉識之浪忽滅又起跳躍時生前五識浪為一定境界風所動所謂各緣各塵第六不必定境有時獨起影境而緣第七識浪不斷因所緣之第八不斷但第八隨業感諸報七亦隨之而轉以上詳詮法合青赤種種色至日月與光明一偈言在此識浪上有種種所緣境界如諸色珂之聲淡之味花之香果之香先華與後果之法日月光明之色皆眼意各各所緣然能緣六識之心與所緣六塵之境非異非不異如海水之波浪以離水無波離波無水故非異以海浪宛然有差別相故非不異海水起波浪至心俱和合生者喻七識浪與藏識海同時轉譬如海水變種種波浪轉者言海浪之兩不相離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二句重出謂彼藏識處種種諸識轉二句謂諸識轉處即是藏識處此合浪起處即是海之義謂以彼意識思惟諸相義二句謂第六取諸識相種種思惟也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二句謂建立不壞識相不壞即差別意而所建立之差別相無一定差別相可得復於差別相外亦無無差別相可得因六識思惟差別而安立離言絕思俗之差別即真之無差別譬如海波浪四句再以喻顯海浪不異一一波浪亦無差別此波彼波一波眾波互依互起不即不離所謂一攝一切一切即一藏識及諸轉識亦爾非異非不異故無定異相可得然設施安立為八者以心名採集業至現等境說五故指藏識是集起義能受熏故積集有漏無漏一切種為恆審思量思量雖諸識俱有唯第七具恆審八無慧心恆而不審七則恆審八為我故使前六所造業皆成有漏在未轉第七前恆為染依所以雖修六度行萬善如未破末那之我執仍是有相有漏之行此所以名為廣採集一切有漏業也識以了別得名諸識識所識者言諸識乃第六識之所識一切法皆為第六所了別故諸識亦為所識也現等境說五者言前五了現前五塵境而別之此在差別義建立為八不壞相不別而別別而不別

庚二 別問答

辛一 問答見相分

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曰『青赤諸色像眾生發諸識如浪種種法云何唯願說』爾時世尊以偈答曰『青赤諸雜色波浪悉無有採集業說心開悟諸凡夫彼業悉無有自心所攝離所攝無所攝與彼波浪同受用建立是眾生現識於彼現諸業譬如水波浪』

初偈係大慧別問見相分也謂諸識上所變起之相分及有能了別之見分云何如浪而現諸相請佛說也次偈佛答初問也謂諸色塵相分之法皆識浪自證分所變及見分所了別以唯識故當體即空故於識之波浪中悉無有心因採集業故變緣根身器界實亦當體即空說心現諸物者為方便凡夫開悟耳三界業繫之凡夫識浪中畢竟亦無能現之業相及所現之根身器界皆如夢如幻之無明有漏八識心所自取自離耳實則本無所取豈有所離無能攝心無所攝法唯是一心同彼海浪如言青赤波浪浪無青赤自心妄現能取所取見相二分皆無有實受用建立指資財及器界即根身眾生識即藏識能現曰業所現曰相皆於彼而妄現末句喻根塵即第八識如水之浪全浪皆水古人云『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則能所有何可立耶

辛二 法喻解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大海波浪性鼓躍可分別藏與業如是何故不覺知』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凡夫無智慧藏識如巨海業相猶波浪依彼譬類通』

初偈再問法喻也明上能喻可明而所喻藏識海及三界有漏諸法浪不能覺知大慧以喻與法不齊請直就法上開解也佛解所問眾生為無明所盲佛方便欲令比悟為說心如海轉識等如浪之喻在比量可略通一線法固難明而比語更不易符契不過隨情使略解少分耳

辛三 假實說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日出光等照下中上眾生如來照世間為愚說真實已分部諸法何故不說實』爾時世尊以偈答曰『若說真實者彼心無真實譬如海波浪鏡中像及夢一切俱時現心境界亦然境界不具故次第業轉生識者識所識意者意謂然五則以顯現無有定次第譬如工畫師及與畫弟子布彩圖眾形我說亦如是彩色本無文非筆亦非素為悅眾生故綺錯繪眾像言說別施行真實離名字分別應初業修行示真實真實自悟處覺想所覺離此為佛子說愚者廣分別種種皆如幻雖現無真實如是種種說隨事別施設所說非所應於彼為非說彼彼諸病人良醫隨處方如來為眾生隨心應量說妄想非境界聲聞亦非分哀愍者所說自覺之境界

大慧菩薩復說偈言難假實說也佛出如日普照世間無分遠近高下應說自證聖境遍悟聖凡為何不為凡愚說真實義也

世尊以偈答其問也凡夫愚癡之心豈有佛知見所證聖智所自覺之真實境界說亦不能令通且心相本如幻無有一定境界可得如海波鏡影夢事雖一切俱現然皆虛妄喻心境亦如是六塵不俱現則轉識須待境為緣故亦不俱時而現六識亦有時不起識諸識之作用第七識雖恆然前五須隨五塵而起或俱不俱亦無定相故佛方便說法如畫工之圖形彩色筆素能畫之具綺飾錯綜所圖之相畫師為悅眾意故巧運眾具成假設之相佛之說法亦然故聖教乃隨機施設因物變異世諦流布共相差別相耳真實相本離於名字不在文句之中特初修業人無自覺聖智不得不方便開顯之至為如實修行之佛子等當示以自證離分別能所之智境愚者則隨其所緣之幻相幻事為之分別開演以如不廣施設變異於彼無益譬如良醫對病授藥大悲救苦之佛自覺境界隨應眾生心量而說因指見月方能契入非凡夫妄想及二乘小智所得而知也

己二 開示觀行

庚一 根本慧

『復次大慧若菩薩摩訶薩欲知自心現量攝受及攝受者妄想境界當離群聚習俗睡眠初中後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當離惡見經論言說及諸聲聞緣覺乘相當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

觀行先須得根本慧故告大慧大心菩薩若欲了知能攝取及所攝取之見相皆唯心所現者當離囂俗昏散諸過覺悟修行禪定方便法門於夜間者正以對治昏散更離外道言論及二乘之法執破虛妄顯自心乃得唯心觀之根本慧也

庚二 上聖智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建立智慧相住已於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何等為聖智三相當勤修學所謂無所有相一切諸佛自願處相自覺聖智究竟之相修行得此已能捨跛驢心智慧相得最勝子第八之地則於彼上三相修生大慧無所有相者謂聲聞緣覺及外道相彼修習生大慧自願處相者謂諸先佛自願處修生大慧自覺聖智究竟相者一切法相無所計著得如幻三昧身諸佛地處進趣行生大慧是名聖智三相若成就此聖智三相者能到自覺聖智究竟境界是故大慧聖智三相當勤修學』

此明菩薩修唯心觀已得根本智慧由之當修學上聖智三相無所有相謂初地離去虛妄分別人法我執空無形像之二空智一切諸佛自願處相謂八地由諸佛加持圓成大悲本願自覺聖智究竟之相謂十地進趣究竟佛地之自覺聖智境界修此三相即捨懈怠心及二乘偏空智入菩薩地至第八地增長慧不計著一切法得如幻三昧直趨向佛地如是修行究竟圓滿無上菩提故結勸大慧當勤修學以上藏識境界門竟亦即彰唯識境大科之初依識明相竟總明一切法唯識所變緣起如幻之相不可計執執即成妄破之即顯一切法真實性故下科即來破執顯性也

丁二 破執顯性

戊一 有無妄計門

己一 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知大菩薩眾心之所念名聖智事分別自性經承一切佛威神之力而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聖智事分別自性經百八句分別所依如來應供等正覺依此分別說菩薩摩訶薩入自相共相妄想自性以分別說妄想自性故則能善知周遍觀察人法無我淨除妄想照明諸地超越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外道諸禪定樂觀察如來不可思議所行境界畢定捨離五法自性諸佛如來法身智慧善自莊嚴起幻境界昇一切佛剎兜率天宮乃至色究竟天宮逮得如來常住法身』

大慧聞佛說藏識境之後即知大眾心念聖智所知於一切因緣所生事上所生妄想自性之法門即法門也問者聽者皆蒙佛力加被遂請宣此法門而此法門即一一法起百八見所依諸佛當為墮自共二相分別之菩薩分別解說此妄想自性義使菩薩善能觀察二無我淨諸妄想以妄淨故能照明諸地超越二乘外道耽著禪樂以超二乘故修習如來不思議智入如來界證如來身了達五法自性本空以了達性空故以佛福慧而自莊嚴入如幻三昧現身無礙遊一切剎示現從兜率降閻浮提成應佛報身於色究竟天成佛隨眾生機利樂無盡畢竟得佛常住法身

己二 答

庚一 長行

辛一 正答

壬一 出計

佛告大慧『有一種外道作無所有妄想計著覺知因盡兔無角想如兔無角一切法亦復如是大慧復有餘外道見種求那極微陀羅驃形處橫法各各差別見已計著無兔角橫法作牛有角想

佛為出外道計執告大慧言有一種外道計無見者覺一切法隨因而盡因觀角無之兔計兔無角執於無見盡一切法皆無所有如兔角然復有外道對有計無見四大種性德極微粗物形量分位——橫法——各差別相也求那此翻性德陀羅驃此翻物或實印度勝論外道有六句義前三句曰實——陀羅驃德——求那業——羯磨對此有——牛角——而作彼無——兔角——想對彼無——兔角——而作此有——牛角——想在兔無角上而生一牛有角想豈知彼此有無但假分位如高低上下長短等皆依顯色假現之形如一方桌在顯色上現其方相如離顯色方相不存又如麵粉所作饅首碎之方圓即無白色仍在故諸差別分位唯假無實不應待之計有計無

壬二 破執

『大慧彼墮二見不解心量自心境界妄想增長受用建立妄想根量大慧一切法性亦復如是離有無不應作想大慧若復離有無而作兔無角想是名邪想彼因待觀故兔無角不應作想乃至微塵分別事性悉不可得大慧聖境界離不應作牛有角想』

此於出計後破其執也外道墮在有無二見於不有處計一切無於此方無計他方有悉於自心增長妄想分別由妄想之遍計自性不了唯心之依他起夫一切依正報之根器界悉皆自心分別所現不應依有計無依無計有蓋一切皆離有無之相故以妄想所取之有不可得待有所取無相亦不可得兔角亦然不應於有無俱離作兔無角之邪想復次因對牛有而觀兔無亦是顛倒邪想將牛分析至微塵復將微塵分之即空此為凡夫說析空觀若在聖智則了本空聖智親證既無隨情分析亦無不宜再作有想復待誰為有而計彼無耶

辛二 轉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得無妄想者見不生相已隨比思量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耶』

大慧轉問『計兔為無角者豈不是妄想上先見到一不生角之無相而計度為無耶』

辛三 推破

佛告大慧『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所以者何妄想者因彼生故依彼角生妄想以依角生妄想是故言依因故離異不異故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角大慧若復妄想異角者則不因角生若不異者則因彼故乃至微塵分析推求悉不可得不異角故彼亦非性二俱無性者何法何故而言無耶大慧若無故無角觀有故言兔無角者不應作想大慧不正因故而說有無二俱不成

此因大慧轉問而推破也謂彼非觀察妄想上不生起之無相而言無蓋彼以妄想為生因故彼兔無角之相依妄想而生也若有角若無角之相皆依妄想生也以角依妄想生故彼角與此能生妄想非一非異故彼外道非觀察此不生之無相而計無角何以妄想及所緣角之有無相非一非異說異角不因妄想生說不異則妄想亦以彼為所緣緣而生復次對牛角有而計兔無如此之有無不能成為有無以析牛角至極微再析至盡牛角亦無如是已不獲以有角之牛之有顯彼無角之兔之無而彼此展轉相計為有為無聖智上當體皆空既皆空無自性何因而有相待之無以說有相對之有以說無耶既無對待根本取消二俱不立對牛有而說兔無之因非正因牛本無故妄想上及角之有無上而執有無之見皆不成立

辛四 再斥外計

『大慧復有餘外道見計著色空事形處橫法不能善知虛空分齊言色離虛空起分齊見妄想

外道又有見色法虛空上境界事相而不知其邊際遂起計執妄於色外之空計無空外之色計有而生相離相對之分位上妄想

辛五 重破

『大慧虛空是色隨入色種大慧色是虛空所持處所建立性空事分別當知大慧四大種生時自相各別亦不住虛空非彼無虛空

此重破也色離空外空離色外乃妄計耳吾人試徵事實為例凡土石種種器物所在處無非空而空亦不即諸實物以虛空即一切法虛通無礙性此性遍於一切色法之中一切色法皆有變化若失此性即失其變化故四大色法皆空無礙色種之所入處即顯空之所在所謂色法乃虛空所顯現而虛空乃色法所安住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能持色之空及為空所持之色互相建立也同時色不失色之自性空亦如是明此則不應將色空打成兩橛所以古人問曰『一切可捉能捉得虛空否』答者即捉問者之鼻以鼻即是空也復次四大體相各別而又互遍以各各皆空故當體即空故色非無虛空

辛六 合破

『如是大慧觀牛有角故兔無角大慧又牛角者析為微塵又分別微塵剎那不住彼何所觀故而言無耶若言觀餘物者彼法亦然』

對彼外道種種因有計無觀牛角有計兔為無然將牛角析至極微無相可得則所計之有已畢竟空復何所依而計無計有耶如觀空為無而計色法為有執色為有而計虛空曰無豈知色即是空故色非有空即是色故空非無何能待之說無說有耶如此一切二見悉可破盡

辛七 勸告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當離兔角牛角虛空形色異見妄想汝等諸菩薩摩訶薩當思惟自心現妄想隨入為一切剎土最勝子以自心現方便而教授之』

總前來計牛有角計兔無角計色計空種種虛妄分別之相菩薩應常思惟一切皆自心妄想之所現了無實法離此相對邪見修習正觀則能不墮入假立言詮自共相以之自覺復以無礙智方便而覺他方國土諸佛子破執顯性修最勝行

庚一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色等及心無色等長養心受用安立識藏現眾生意及與識自性法有五無我二種淨廣說者所說長短有無等展轉互相生以無故成有以有故成無微塵分別事不起色妄想心量安立處惡見所不樂覺想非境界聲聞亦復然救世之所說自覺之境界』

色等及心無八句言心所緣六塵境界法相皆心所無有唯依心長養而起故即無始來能起所起分別心熏習故內法根身外法器界皆眾生第八藏識所現如明鏡之現影此八識三自性五法二無我諸法皆能廣說者之諸佛大悲方便之所說也此下十二句謂對待之法以長故生短以有故生無皆是墮在百八見圈套內從有計無從無計有循環展轉妄想滋生佛法根本取消以一切唯心故作析空觀以離分別使外道凡夫虛妄離而對待絕則安住唯心之量中然此雖為不正見者所不信樂外道之妄想所不能覺悟二乘智亦不能了知乃實為救世大悲者所說破執顯正之自覺境界也

戊二 淨除現流門

己一 問

爾時大慧菩薩為淨除自心現流故復請如來白佛言『世尊云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為頓為漸耶』

前所說之分別自性妄想自性即是遍計所執無始來由遍計執熏習所起——八識虛妄分別心心所聚——之現行流注生滅即為能造能變能現二種生死之因此所以大慧菩薩問佛此眾生現行流注虛妄心識如何盡除障染而清淨之也夫欲除現流之有漏虛妄無如微細生滅縱有時略為了知而不能盡淨因不知不覺中剎那剎那種現生滅熏變雖初地以上菩薩已能覺現無漏無間有漏仍起所以淨除之方有頓漸二門或頓照即空或漸除始滅請佛決示所謂『但須息妄不用求真』諸法相性現成真實不假營求造作因無始顛倒想蒙蔽不能現前遍計起執心心流注其理雖悟未得實際受用仍隨習氣流轉所謂明知生是不生如何又隨生死流轉乃由覺力未充起信論云『凡夫之人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理則頓悟事須漸除也

己二 答

庚一 二淨漸頓

辛一 事須漸除

佛告大慧『漸淨非頓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譬如陶家造作諸器漸成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譬如人學音樂種種伎術漸成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

此先答事須漸除也菴摩羅是難分別之果此果由生漸熟陶工造器手續有調土入模成形鍛鍊加釉上彩諸步大地草木亦有播種抽芽發葉開花結果之程序或春種夏生或隔年成熟工巧伎術亦非一學能成必須唯日孜孜時習不厭始有造就此明世間事務皆由漸來以合佛法淨除現妄流注生滅亦由漸漸治伏以無始虛妄習亦漸漸集成故猶之操練世務必具一番堅忍之心斷除一分習氣即是增長一分法身功德故但從淨除習氣上用功迨於先粗後細次第除盡

辛二 理則頓悟

『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頓現無相無有所有清淨境界如日月輪頓照顯示一切色像如來為離自心現習氣過患眾生亦復如是頓為顯示不思議智最勝境界譬如藏識頓分別知自心現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彼諸依佛亦復如是頓熟眾生所處境界以修行者安處於彼色究竟天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自覺聖趣亦復如是彼於法相有性無性惡見妄想照令除滅

此次答理則頓悟也明鏡頓現一切色像而無分別喻佛法由加行位入通達位時頓悟人法我執自心現流頓證二無我所顯之一真法界頓斷無始分別所起二執頓遍照了一切法真如性而無能所分別之相日月光明普遍無礙喻佛為登地——已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菩薩尚須澈底離自心現無始有漏習氣過患頓為顯示圓融果海之不思議無礙智境以思議皆名相假法不能於實際相應故此智非凡小所能階如華嚴等所明藏識於一剎那頓現根器界無有前後喻報身佛能於一時成熟一切眾生而現他受用身安住色究竟天遍入諸國土而成佛隨眾生所處境而令策修諸行皆各成就由法性身現報身化身佛光明照耀遍於法界喻自覺聖智所證如法性之普周世出世間也有無雙照真俗平證有性無性計有計無所有一切惡見妄想依自證智照令皆滅由前來二淨頓漸之法喻依之真修實行漸能通達諸法相性則頓照一切虛妄如黑暗現光昏夢忽醒立時斷除所謂從頓悟之理行漸除之事行漸除之事證頓悟之理即漸而頓即頓而漸總之不聞聖教從聞思修不能淨自心現流耳

庚二 三身說殊

辛一 報佛

『大慧法依佛說一切法入自相共相自心現習氣因相續妄想自性計著因種種不實如幻種種計著不可得復次大慧計著緣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大慧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起種種妄想彼諸妄想亦無真實如是大慧依緣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種種妄想心種種相行事妄想相計著習氣妄想是為妄想自性相生大慧是名依佛說法

法性能依之報佛說一切法自相共相由一切眾生自心現流習氣及妄想相續執著為因不知有皆如幻實不可得乃於依他緣起生計著之妄想如幻師以種種幻具幻術而作幻像對此幻像起分別想妄執為實不了依他而由種種虛妄計著習氣起種種妄想相亦復如是所以報身佛皆說唯心唯識去一切虛妄分別也

『大慧法佛者離心自性相自覺聖所緣境界建立施作

此繼明法身佛也謂法性佛依自覺聖智所緣清淨無漏境界建立施設離一切心意識所分別自性相唯是真如即前所說之自覺聖趣也

辛三 化身佛

『大慧化佛者說施精進禪定及心智慧離陰解脫識相分別觀察建立超外道見無色見

此繼明化身佛也謂化佛說六度法門或為聲聞而說四諦為緣覺而說十二因緣法門了達諸法皆諸識變現相及諸解脫破我法執是由妙觀察智建立超外道見及無色界諸定六凡之無色界為外道耽為最高涅槃出世三乘皆超過之

辛四 重明法身佛

『大慧又法佛者離攀緣攀緣離一切所作根量相滅非諸凡夫聲聞緣覺外道計著我相所著境界自覺聖究竟差別相建立是故大慧自覺聖究竟差別相當勤修學自心現見應當除滅

此重明法身佛也謂法佛即法性攀緣不及而無所緣本來如是非假造作凡夫六根各有限量如眼只緣色塵耳只緣聲塵等法佛離於根量相一根能作一切根一切互攝於一根所謂『眼內聞聲始得知』此非凡夫二乘及諸外道執著我法者所了知之境界是依究竟自覺最勝相而建立而此建立之相菩薩當勤修學以淨除自心現流矣

庚三 三乘證別

辛一 總標

『復次大慧有二種聲聞乘通分別相謂得自覺聖差別相及性妄想自性計著相

聲聞乘有二種差別相一與菩薩相通而一不同同者所謂自覺聖智差別相不同者所謂妄想自性計著相後者所謂計著相即法妄想自性即執合之即法執菩薩已離二乘仍未能離也

辛二 別明

壬一 自覺境

『云何得自覺聖差別相聲聞謂無常無我境界真諦離欲寂滅息陰入自共相外不壞相如實知心得寂止心寂止已禪定解脫三昧道果正受解脫不離習氣不思議變易死得自覺聖樂住聲聞是名得自覺聖差別相聲聞大慧得自覺聖差別樂住菩薩摩訶薩非滅門樂正受樂顧憫眾生及本願不作證大慧是名聲聞得自覺聖差別相樂菩薩摩訶薩於彼得自覺聖差別相樂不應修學

聲聞乘聖智所覺到者離凡夫四顛倒見證四諦理離欲寂滅也於根身塵界自相共相等外緣不壞相如實了知心得寂止得心解脫及慧解脫脫離三界煩惱生死苦然猶未離無明習氣及變易生死以猶不了諸法自共相皆自心現是名聲聞所得自覺聖智差別相菩薩雖亦同得此智證境但以悲愍眾生故不取寂滅樂及正受樂聲聞於此證耽樂境菩薩不應修學也

壬二 妄執境

『大慧云何性妄想自性計著相聲聞所謂大種非作生自相共相先勝善說見已於彼起自性妄想菩薩摩訶薩於彼應知應捨隨入法無我相滅人無我相見漸次諸地相續建立是名諸聲聞性妄想自性計著相』

聲聞於地風四大及顯色等壞不壞相雖知非外道所計之作者生但尚執有實法以依先來勝智慧者之教理說自共相實有自性也菩薩知此妄執應捨以知捨故不但滅聲聞所滅人我執且悟入無我法相漸入諸地安立不同聲聞有此妄想自性計著相

戊三 常不思議門

己一 辨外小無常不思議

庚一 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常不思議自覺聖趣境界及第一義境界世尊非諸外道所說常不思議因緣耶』

此大慧初問佛所說自覺第一義境界是常住者不思議者而外道計種種異因緣造作者是常如今之計有上帝者謂天地萬物未生前即有既壞後仍常住是不思議得無與佛所說者相同耶蓋此種混淆未得差別智菩薩亦易起計執落外道見此非大慧之計正求佛智簡別外道作者不能得常不思議耳

庚二 答

辛一 辨外無

佛告大慧『非諸外道因緣得常不思議所以者何諸外道常不思議不因自相成若常不思議不因自相成者何因顯現常不思議復次大慧不思議若因自相成者彼則應常由作者因相故常不思議不成

諸外道說作者為常不思議然其立作者之因與所立作者之自相皆不成立故不能依之說常不思議譬云上帝是常是不思議設有人問何物上帝上帝何在汝何知有上帝且是常是不思議耶彼不能答故上帝自相及建立上帝因相皆不成立必二相成可應許常而彼外道所計作者自相先不成故不得常不思議也

辛二 顯內有

『大慧我第一義常不思議第一義因相成離性非性得自覺相故有相第一義智因故有因離性非性故譬如無作虛空涅槃滅盡故常如是大慧不同外道常不思議論如是大慧此常不思議諸如來自覺聖智所得如是故常不思議自覺聖智所得應當修學

佛所說之第一義常不思議有自覺聖智所證之第一義境界故自相成有遠離有無之自覺聖智故因相成以實證第一義之無分別智即是了因所證第一義是自相譬如三乘共知之虛空擇滅非擇滅無為是常此佛智第一義常不思議亦復如是不同外道諍論以如來自覺聖智所得故故菩薩當修學

辛三 再辨外

『復次大慧外道常不思議無常性異相因故非自作因相力故常復次大慧諸外道常不思議於所作性非性無常見已思量計常大慧我亦以如是因緣所作者性非性無常見已自覺聖境界說彼常無因大慧若復諸外道因相成常不思議因自相性非性同於兔角此常不思議但言說妄想諸外道輩有如是過所以者何謂但言說妄想同於兔角自因相非分

外道所見常從無常反面計以異於常之無常相為因見所造作有為之法悉是無常對無常之反面計常非自智慧力證於常如來聖智亦見到世間有為是無常但非對此因說是常由智證第一義說是常復次外道依彼所作計作者相為常不思議然無自相同於兔角無從實證不可說有不可說無譬如說自在天是作者是常不思議而彼不能證明自在天自身之存在則我亦可講兔角是作者是常不思議彼亦不能否認以與彼所計作者皆無自相及因故

辛四 再顯內

『大慧我常不思議因自覺得相故離所作性非性故常非外性非性無常思量計常大慧若復外性非性無常思量計常不思議常而彼不知常不思議自因之相去得自覺聖智境界相遠彼不應說

佛法以第一義離言說離能作所作為自相以能證第一義之不思議智為因不同外道對生滅無常說有常以外道初不知常不思議之自因相去自證聖智境遠矣故常不思議非彼所應說

辛五 辨小無

『復次大慧諸聲聞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一切性妄想非性未來諸根境界休息作涅槃想非自覺聖智趣藏識轉是故凡愚說有三乘說心量趣無所有是故大慧彼不知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自心現境界計著外心現境界生死輪常轉

聲聞不知生死涅槃一切法無性其差別悉由自心分別之所現實見有生死可怖畏不知生死實相本空在生死即本無生死乃妄計灰身滅智之未來根塵境界悉滅以為涅槃不達藏識轉為菴摩羅清淨識自覺聖趣為大涅槃故佛法依凡愚說有三乘以不知生死涅槃一切唯心故所以凡外在分段生死中流轉二乘在變易生死中流轉也夫外道有四倒二乘亦有四倒涅槃經雙破之此中亦雙破之故如來之常不思議確非凡外及二乘所可得而有

辛六 顯大有

『復次大慧一切法不生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謂自心現性非性離有非有生故大慧一切性不生一切法如兔馬等角是愚癡凡夫不實妄想自性妄想故大慧一切法不生自覺聖智趣境界者一切性自性相不生非彼愚夫妄想二境界自性建立趣自性相大慧藏識攝所攝相轉愚夫墮生住滅二見希望一切性生有非有妄想生非聖賢也大慧於彼應當修學

一切法不生不滅皆十方諸佛金口同宣以一切皆自心現非有非無故即有而空故有即非有即空而有故無亦非無一切法皆性離空有愚夫迷於佛智所明非有非無之一切法不生遂妄計從無而有從有而無之二分別境不知聖智自證境界器界皆藏識所變現之法離於能攝取之識見能攝取之影像之二種分別也凡愚墮於生住滅二見中非有即無皆是妄想非聖智也結誡於大乘所有之常不思議應當修學

己二 辨初治地五性差別

庚一 長行

辛一 總標

『復次大慧有五無間種性云何為五謂聲聞乘無間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不定種性各別種性

上來顯常不思議唯修大乘行證如來智得成非凡夫外道及二乘所有何故如此以初發心修行者有五性差別之故也性者體性及種姓義如言佛性之性種性是種族姓氏意無間者契證義言有契證於五乘法之五姓也五無間種性者謂一依聲聞種性證入聲聞乘依緣覺種性證入緣覺乘依如來種性證入如來乘依不定種性證入於三乘謂此類眾生在因上種性未定以上三乘均能悟入遇何乘緣而證何果未入菩薩不退位之前三乘進退無定各別種性亦曰無種性謂無出世種性各別言異類受生之異生亦曰凡夫前三乘之果皆不能悟入遇佛法只能增長人天之福報不遇佛法則退入外道以升天為涅槃墮落惡趣故出世三乘無分也常不思議唯佛菩薩能證得而小乘凡夫外道不得者正以無始生死相續以來即有此五性差別也

「附佛性有無辨」

佛性有無古說各異根據差別諍論繁興有云情與無情皆成佛故皆有佛性有云凡有心者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當成佛有云三無二有皆依聖言判斷各無過失可訾須知佛性一名名同實異後人據其名同而爭有無不知所詮之實有異故不能決情與無情皆有佛性者是以聖智所證之第一義境界即平等真如法界名為佛性也此平等真如在如來果上即法性身依此名為佛性當然情與無情皆有無間於有生命之動物及無生命之植礦物也故此說決不錯說凡有心者皆有佛性者是對無情已有所揀蓋無情者即無心識靈覺之謂大凡有情所有心及心所皆以能覺知為自相如水以濕火以熱為自相不濕不熱即非水火故不覺必非心覺即佛性所以凡有心者即具佛性皆得成佛但無心之無情則無佛性有情眾生迷染不覺然實際非不覺何以故特其覺較低耳如言冷煖冷無別法不過熱度低耳故眾生雖在迷而覺仍有既然有覺即有佛性只需發揮擴充漸漸增長至於圓滿即名成佛說三無二有者如此經之五種性辨第一聲聞種性第二緣覺種性第五各別種性之三類無佛性第三如來種性第四不定種性之二類有佛性聲聞緣覺雖無佛性得證涅槃有出世性各別眾生之外道凡夫則不具佛性且無出三界性故此三無佛性如來性正具頓入菩提之佛種不從餘乘而入不定種性或先入二乘而轉入佛乘性既不定趨證何乘先後不同但終回小向大故此二有佛性就初說則情無情無差別可言就次說則有情無差別之可言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也若如此經三無二有之差別者則依有情藏識中具有無漏智種否而辨無種性者即無無漏智種不具出世之因如聞佛法不過善業增長惡業減少不遇佛法三惡道充滿人天減少耳又對出世無漏智種之具足不具足有三乘別具生空法空智則為如來性不定性之有佛性但具生空智則為聲聞性及緣覺性聲聞以悟四諦而證生空緣覺以悟十二因緣而證生空一則聞佛音聲而悟一則觀察因緣變化而悟悟門不同所證同在生空不定種性法空智不強聞二乘法心生退墮往昔舍利弗尊者先發大乘心後以行菩薩道為難退證小果未證第七不退住菩薩有退心此就眾生法辨有五乘五性之差別就佛平等願言如法華經說諸佛皆為一大事因緣出世所謂悉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大願方便平等熏習為增上緣眾生終必成佛所謂『佛種從緣起』也故此經言依初治地辨五性差別亦明依智證真無差別也

辛二 別說

壬一 聲聞

『云何知聲聞乘無間種性若聞說得陰界入自共相斷知時舉身毛孔熙怡欣悅及樂修相智不修緣起發悟之相是名聲聞乘無間種性聲聞無間見第八地起煩惱斷習煩惱不斷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度分段死正師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如實知修習人無我乃至得般涅槃覺

云何知眾生有聲聞種性若彼於五陰十八界十二入自共相如實能證知而斷諸法顛倒分別聞佛說時舉身皆得法喜知樂修習對緣起法不發悟不起修是名聲聞乘無間種性悟後且無間修習乃至得第八地——初果向曰一地初果曰二地乃至得四果曰八地——阿羅漢果能斷煩惱但不能斷無明習氣雖已度過分段生死而變易生死未度也分段有分限限量形段段落意三界六道之生死曰分段無論四生十二類有生必有死在何一類或何一道果報壽命皆有一定限量形段化生亦有一定時限依報正報亦有一定大小升至非非想天縱有八萬大劫長壽然報盡時仍然輪迴至人畜之分段更明瞭矣度分段生死亦即所謂三界內生死解脫變易生死為出世三乘有依其所證本可不受此死而由大悲願力資助先存能受生死業種受身上求下化非業力所縛之業繫苦相若成佛時此業識轉為清淨識不受熏不變矣所作已辦能於人外道眾中作大吼云生死已盡淨行已立不受後有因上修人無我果上得解脫知見也

壬二 各別種性

『大慧各別無間者眾生壽命長養士夫彼諸眾生作如是覺求般涅槃復有異外道說悉由作者見一切性已言此是般涅槃作如是覺法無我見非分彼無解脫大慧此諸聲聞乘無間外道種性不出出覺為轉彼惡見故應當修學

各別種性前總標敘在第五此乃先說者蓋文內帶誡聲聞也謂凡夫中之外道在邪定聚內以覺知我眾生壽者養育者及士夫作者為證涅槃長養即養育義外道計身心存在必由有一個能長養者之我有說八種或十六種各各都是我差別相作如是觀觀到一種我相即可涅槃如印度尼犍子計見我得涅槃復有計一切法因作者有作者即造物主不生不滅只要見此主宰超離世外與之合一即成涅槃彼皆執人我法我為涅槃心外取物無解脫分執法我者通於聲聞乘及外道種性未出生死而妄作出世想菩薩為轉彼各別惡見故應當修學

壬三 緣覺

『大慧緣覺乘無間種性者若聞說各別緣無間舉身毛豎悲泣流淚不相近緣所有不著種種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聞說是時其心隨入若知彼緣覺乘無間種性已隨順為說緣覺之乘是名緣覺乘無間種性相

緣覺乘無間種性聞說趨證各別緣法各別離散驚喜之極毛豎淚流離十二緣不著憒鬧更聞現種種身種種神變其心信受隨之而入斯時佛子若知彼之種性方便為說中乘令悟聲聞要聞法以分別緣覺開引不須多聞覺悟之後亦現神通而不說法所以見有神通最契其機而生悲喜此緣覺乘無間種相

壬四 如來

『大慧彼如來乘無間種性有四種謂自性法無間種性離自性法無間種性得自覺聖無間種性外剎殊勝無間種性大慧若聞此四事一一說時及說自心現身建立不思議境界時心不驚怖者是名如來乘無間種性相

親證入如來乘種性有四種所證法唐譯本所證法有三種蓋合第一第二而為一也四種所證法者即證法相三自性法——妄計自性緣起自性成自性——而能悟入證法性三無自性——相無自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而能悟入合之曰親證諸法相性而悟入由證得佛自覺聖智即一切種智證了等虛空器世界無量無邊佛剎廣大之相趨證此四及聞觀內外法一切唯心頓入無畏是名如來乘無間種性相

壬五 不定性

『大慧不定種性者謂說彼三種時隨說而入隨彼而成

不定性者謂若聞三乘法隨說生信喜證入是名不定種性

辛三 結顯

『大慧此是初治地者謂種性建立為超入無所有地故作是建立彼自覺藏者自煩惱習淨見法無我得三昧樂住聲聞當得如來最勝之身』

所以說三乘五種性差別乃為初發心修治者令漸證入一切法畢竟無所有之諸法實相地而建立耳彼聲聞緣覺等眾若自覺藏識從耽著三昧樂而起遇佛勝緣見法無我仍當發心成佛

庚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須陀槃那果往來及不還逮得阿羅漢是等心惑亂三乘與一乘非乘我所說愚夫少智慧諸聖遠離寂第一義法門遠離於二教住於無所有何建立三乘諸禪無量等無色三摩提受想悉寂滅亦無有心量

須陀槃那果至是等心惑亂言二乘自初果至證四果仍未離所知障不了諸法唯識仍皆惑亂三乘與一乘非乘我所說者對聲聞等說有三乘對不定說一乘對無性說非乘非乘即各別也為一愚夫少智慧諸聖遠離寂者故說三乘法耳至第一義法門中無能教之佛及所教之眾生既無能證之智焉有所證之相一乘尚且不立何況三乘所謂『平等性中無生佛之二體真如界內絕自他之假名』也諸禪無量等至亦無有心量者諸禪即四禪無量四無量心也無色定無想定滅盡定等此等皆唯心現量而別無有也

庚三 別辨

辛一 徵說

『大慧彼一闡提非一闡提世間解脫誰轉大慧一闡提有二種一者捨一切善根及於無始眾生發願云何捨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及作惡言此非隨順修多羅毗尼解脫之說捨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二者菩薩本自願方便故非不般涅槃一切眾生而般涅槃大慧彼般涅槃是名不般涅槃法相此亦到一闡提趣』

此徵說者謂一闡提眾生何為不信世間有此解脫此無信之闡提說有二種乃毀謗三寶不順法戒捨善根者因悲憫無始眾生本願力故如地藏菩薩永遠在生死流轉中度眾生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於此可知善根之捨由於謗菩薩藏而作惡言更不順從經律之說一切出世善根均皆斷絕不得解脫至於菩薩本願方便憫眾生故不取涅槃若一眾生未入涅槃者終不先入也然眾生無盡而此類菩薩亦永不得涅槃故入一闡提趣是名不涅槃法相

辛二 問答

大慧白佛言『世尊此中云何畢竟不般涅槃』佛告大慧『菩薩一闡提者知一切法本來般涅槃已畢竟不般涅槃而非捨一切善根一闡提也大慧捨一切善根一闡提者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所以者何謂如來不捨一切眾生故以是故菩薩一闡提不般涅槃

大慧問此二種一闡提何種畢竟不般涅槃佛答以菩薩一闡提達一切法空本來即涅槃相別無涅槃可得故此菩薩畢竟不般涅槃非捨善根之闡提也然捨善根之闡提遇諸佛菩薩慈悲神力之加被仍可熏發佛種以佛永不捨眾生故

己三 就五法相辨三自性

庚一 長行

辛一 直告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三自性云何三自性謂妄想自性緣起自性成自性大慧妄想自性從相生』

此直告三自性也一切世出世間有漏無漏諸法別為五法即經初所謂覺想正智如如也然依其性質而歸納之即三自性佛不待大慧之問而直告以菩薩皆當善巧通達於三自性義自性者即諸法本自如是之理分別有三妄想自性即虛妄想念起計較度量執著於諸法相之謂緣起自性即仗因托眾多緣而起顯法無實體之謂成自性即畢竟成就不可破壞即圓滿成就真實性之謂依此三性為標準判一切法則真實與虛妄生滅與不生滅分明顯現妄想者虛無也緣起依他幻有也真實也妄想自性從相生言妄想自性即從五法中之相而生即從一切緣起之法相生也世間一切事實皆從緣起起即無起執著此相為實有即妄想離妄想之所顯即成自性

辛二 問答

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妄想自性從相生』佛告大慧『緣起自性事相相行顯現事相相計著有二種妄想自性如來應供等正覺之所建立謂名相計著相及事相計著相名相計著相者謂內外法計著事相計著相者謂即彼如是內外自共相計著是名二種妄想自性相若依若緣生是名緣起云何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妄想聖智所得及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來藏心』

此乃大慧問妄想自性為何從相生以下即佛答也謂因緣所生之萬事萬法——十法界一切依正法——各有自相又有在生滅遷流行上所顯差別之相——無量數類差別——於此起計著又有二種妄計性生乃如來之所宣示非菩薩二乘及凡夫外道所能說即名相計著相及事相計著相是也名及事二字何解名者實之賓蓋必有一所詮實物然後有此能詮之名所以此二種相一在名上起執一在實上起執以下解釋二種相之四句依義則文句有顛倒應讀作『事相計著相者謂內外法計著名相計著相者謂即彼如是內外自共相計著』蓋言計事相即於內根身法外器界法上而計著計名相即於如是內外法上自共相而計著——離言說為自相有言說為共相今非此之自共相此中如言色識為自相則五陰一名為共相除意根之五根及六塵為自相則色法亦名為共相——計著即妄想自性相也若依若緣生是名緣起者言依種子親因從眾緣而起即解釋緣起自性也云何成自性下釋成自性也言依緣起法上離名相事相上計著妄想即正智所得趨證於自覺聖智圓成聖果名曰成自性如來藏心聖智通於三乘自覺聖智所行言所照了之境界此中自覺專指佛之自覺如來藏心者即正智如如理智一如之自覺聖智境界不可思議者也所以楞嚴會上文殊菩薩曰『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也

庚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名覺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則成相

為能詮之言為所詮之法皆依他之緣起自性覺想屬於妄想因以覺想為分別故然長行係言妄想從相生蓋相是緣起如計著其名執為實有則名及覺想皆攝入妄計矣正智及如如皆成自性以經以有漏無漏法判之正智是有為無漏如如是無為無漏皆離於顛倒者也

庚三 結成

『大慧是名觀察五法自性相經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結成此正依五法而觀察三自性之法門是佛所自覺境界菩薩應當修學以圓滿無上菩提

己四 就陰界入辨二無我

庚一 總標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觀二種無我相云何二種無我相人無我及法無我

隨順二無我觀破我執法執解脫煩惱所知二障故佛於辨三自性後復告大慧以菩薩當善觀察人無我法無我二相一切有情為五陰等和合而成剎那生滅無有主宰以為實體而能和合之五陰法亦復眾緣所生故佛說但有諸法實無有我以法破人我之執破人我之二乘又執法為有我矣惟菩薩法執亦破此所以告諸菩薩當觀察也

庚二 別顯

辛一 顯人無我

『云何人無我謂離我我所陰界入聚無知業愛生色等攝受計著生識一切諸根自心現器身藏自妄想相施設顯示如河流如種子如燈如風如雲剎那展轉壞躁動如猿猴樂不淨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火無始虛偽習氣因如汲水輪生死趣有輪種種身色如幻術神咒機發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無我智

人為陰入和合聚了得本來無我則妄執之我及我所應離印度數論計受陰為我其餘外道亦有執他陰為我則一陰為我餘四為我所無明發業愛潤業業成乃生根身對塵起識又攝受取著又分別諸根所緣器世界皆藏心中無始來妄想熏習之種所現復由六識思量計較施設名相要知皆如流注之河生滅之種子乃至如虛假變幻之機發像動總顯剎那轉壞虛偽無實躁動不靜不淨無厭之五陰假體無我及我所因此世界眾生具有同等業力故感現在同一世界身心眾生之相如善觀察五陰幻質及所緣之幻境悉空是名得人無我智

辛二 顯法無我

『云何法無我智謂覺陰界入妄想相自性如陰界入離我我所陰界入積聚因業愛繩縳展轉相緣生無動搖諸法亦爾離自共相不實妄想相妄想力是凡夫生非聖賢也心意識五法自性離故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分別一切法無我善法無我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初地菩薩無所有觀地相觀察開覺歡喜次第漸進超九地相得法雲地於彼建立無量寶莊嚴大寶蓮華王像大寶宮殿幻自性境界修習生於彼而坐同一像類諸最勝子眷屬圍繞從一切佛剎來佛手灌頂如轉輪聖王太子灌頂超佛子地到自覺聖智法趣當得如來自在法身見法無我故是名法無我相

此繼顯法無我謂陰一一法各別法相皆妄想所現之相耳如能離假我及我所見所積聚之——業愛如繩——縳則行陰之虛妄展轉假合無造作主宰發動之者也由此知諸法自相及共相皆虛妄相由妄想成是故凡夫分別聖賢不然如是漸次觀察漸離諸識五法三自性等分別得無分別真智即為法無我智亦曰佛性如此能善修習法無我觀證入平等智之初地菩薩知一切法畢竟無得能所之相悉皆寂滅正楞嚴觀音所謂「寂滅現前」也於是開覺歡喜漸次上升至究竟地到法雲之後心知將成佛現大莊嚴寶蓮宮殿於百萬億佛剎中現幻性境界所成就之佛子圍繞一切佛皆以五智水來灌其頂超佛子地證自覺智圓滿法身是名法無我相

庚三 結勸

『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結勸大眾應當修學直到成佛

戊四 建立誹謗門

己一 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建立誹謗相唯願說之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離建立誹謗二邊惡見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已離常建立斷誹謗見不謗正法』

非有計有曰建立執亦曰增益執非無計無曰誹謗執亦曰損減執二邊破則中道顯佛子所應當觀察也得大菩提離二邊見通中道相自覺覺他不謗正

己二 答

庚一 正答

辛一 頌說

爾時世尊受大慧菩薩請已而說偈言『建立及誹謗無有彼心量受用建立及心不能知愚癡無智慧建立及誹謗』

佛受大慧之請而先以偈答建立計常誹謗計斷兩皆唯心不了唯心乃至根器界亦不知其離心外了不可得愚癡無慧乃有二邊

辛二 直說

壬一 總示

爾時世尊於此偈義復重顯示告大慧言『有四種非有有建立云何為四謂非有相建立非有見建立非有因建立非有性建立是名四種建立又誹謗者謂於彼所立無所得觀察非分而起誹謗是名建立誹謗相

前來偈答文略佛於是重顯偈義謂彼以四種非有建立為有無而計有違於諸法實相四種者非有相建立相非有見建立見非有因建立因非有性建立性也復次依彼所建立法上展轉分別觀察無所得遂疑正法亦無所得即於非無上而又計無對前四種建立執相立四誹謗

壬二 別解

癸一 非有相

『復次大慧云何非有相建立相謂陰界入非有自共相而起計著此如是此不異是名非有相建立相此非有相建立妄想無始虛偽過種種習氣計著生

此解非有相謂陰本非有自共相而彼計著此自相如是此共相不異此所以妄在非有相上以建立相此種妄計皆由無始來虛妄過患種種習氣所生

癸二 非有見

『大慧非有見建立相者若彼如是陰界入眾生壽命長養士夫見建立是名非有見建立相

此繼解非有見謂彼執陰假我計我眾生壽命長養士夫作者而建立種種妄見前非有相之相指所見之法此見指能見之我妄起種種我見故曰非有見而建立見

癸三 非有因

『大慧非有因建立相者謂初識無因生後不實如幻本不生眼前生生已實已還壞是名非有因建立相

此解非有因謂彼初識從因生現從現生種計最初一念生一念未生之前則本不生遂妄計於阿賴耶之外另有一常住不壞之因然後有眼界等為緣然生已實在有有後仍歸滅此乃於非有因處而建立之異因相

癸四 非有性

『大慧非有性建立相者謂虛空般涅槃非作計著性建立此離性非性一切法如兔馬等角如垂髮現離有非有是名非有性建立相

此解非有性謂小乘計三種無為為實有此三無為雖不似外道所計作者之過患然不應執為實法蓋此三法離有無故如兔馬等但有名故如垂髮輪現故兔馬等角實在無故離有性垂髮輪如幻有故離非有性所以名彼為非有性建立性之相

壬三 結成

『建立及誹謗愚夫妄想不善觀察自心現量非聖賢也是故離建立誹謗惡見應當修學

建立誹謗計有計無皆愚夫之妄想非聖賢之現量以不了唯心故故有建立及誹謗兩惡見應遠離應修學

庚二 勸告

辛一 長行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知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趣究竟為安眾生故作種種類像如妄想自性處依於緣起譬如眾色如意寶珠普現一切諸佛剎土一切如來大眾集會悉於其中聽受佛法所謂一切法如幻如夢光影水月於一切法離生滅斷常及離聲聞緣覺之法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三昧得三昧已遊諸佛剎供養諸佛生諸天宮宣揚三寶示現佛身聲聞菩薩大眾圍繞以自心現量度脫眾生分別演說外性無性悉令遠離有無等見』

此佛於問答後加以勸告謂菩薩善證八識五法三自性二無我相種種聖智然為安樂眾生仍示現種種類像如依緣起而起妄計如眾色珠之互映普現諸佛剎與大眾同受法樂觀一切法如夢光影及水月之不實於一切法離生滅斷常及二乘之小果得無量數三昧禮佛供佛宣揚佛化而現佛身以唯心法度脫無數聖凡等眾演說外道境界悉令眾生遠離種種惡見

辛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心量世間佛子觀察種類之身離所作行得力神通自在成就』

此言佛子觀察世間隨類現身唯是自心現量道力成就神通無礙然而雖作無有能作所作雖行無有能行所行

戊五 空無生性門

己一 請許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佛言『惟願世尊為我等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我等及餘諸菩薩眾覺悟是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已離有無妄想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為汝廣分別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一切法不離此經所說五法自性等眾妙法明門故六百卷十六會般若所明不出此空無生性門一切大乘離空無生義即非大乘所以小乘根據三法印大乘唯一實相印即由此空等四法門盪無所得然後正智現前通達諸法實相此乃一切大乘部之通量此所以大慧菩薩代表此會大眾及十方未來世界諸大菩薩而為啟請冀覺悟於佛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不復有所懷疑遠離分別妄想頓得無分別摩訶般若乘大白牛車遍修萬行無所行而行圓滿無上菩提也

佛因垂許而誡教蓋開示大乘佛法通量須善思諦聽方得不失故大慧答願受教誡

己二 答說

庚一 長行

辛一 總標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大慧妄想自性計著者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

此總標空義也佛說空者空其本空並非背法本相說空亦非滅有為空特為一向執有之眾生說破其所執之有本空耳眾生在妄計自性上執種種相起種種分別見然彼所執之實全即是空在彼所執著之一切法確如龜毛兔角但有名言毫無實體倘不為之說空將何以離其妄而引生其無分別智與實相相應耶故說空不足更說無生無二離自性相無生者依他如幻生即無生非撥無因果無二者離能所絕對待明中道圓成實離自性者通於前三謂皆無自性相也

辛二 別說

壬一 空

『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相空性自性空行空無行空一切法離言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云何相空謂一切性自共相空觀展轉積聚故分別無性自共相不生俱性無性故相不住是故說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云何性自性空謂自己性自性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說性自性空云何行空謂陰離我我所因所成所作業方便生是名行空大慧即此如是行空展轉緣起自性無性是名無行空云何一切法離言說空謂妄想自性無言說故一切法離言說是名一切法離言說空云何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謂得自覺聖智一切見過習氣空是名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云何彼彼空謂於彼無彼空是名彼彼空大慧譬如鹿子母舍無象羊等非無比丘眾而說彼空非舍舍性空亦非比丘比丘性空非餘處無象馬是名一切法自相彼於彼無彼是名彼彼空是名七種空彼彼空者是空最麤汝當遠離

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至彼彼空總標後出七空名也空為大乘通量本無數量今說為七云何相空下分別解空云何相空至是名相空者明相空也即一一法上所具之相眾生於相上分別立名字再於名上而詮義相故其自共之相由展轉積聚互相對待而有耳僅第六識所分別了知之意義此意義與實體全不相關所以意義皆非法體如吾人呼火字口既不煖亦不燃燒可見不得火之體用自相之法既無共相之義更無猶之龜毛本無所有毛上之差別更妄之又妄相不住者言相不能存在所以名曰相空大乘須知相空不同小乘僅知性空故首顯之

云何性自性空至是故說性自性空者明性空也相是諸法能詮名上所詮義相而諸法即其自性也意言所分別一一法都無有自體性可得三界依正一切法皆假名言所安立皆意識上所自變之相分尚非阿賴耶上從因緣所生之相分解佛所說法並不得證實但為空卻意識上虛妄分別耳是故說性自性空

云何行空至是名行空者明行空也行者遷流造作意剎那不停纔生即滅隨滅又生說陰不說界入者行指五陰所攝九十四種有為法不同界入攝無為也故曰行空方便者助緣之意

大慧即此如是行空至是名無行空者明無行空也對行之有為法說無為法即是無行即無遷流造作意因有為法空曰無為法并非另有一無為法故曰自性無性有為行既空故無行亦空云何一切法離言說空至是名一切法離言說空者明一切法離言說空也言說有二曰顯義言說通常語言文字之義曰顯境言說乃心心所了別種種境界所謂言語能顯義了別能顯境一切法離言說別無可得故名曰一切法離言說空

云何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至是名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者第一義離分別不思議聖智即是自覺聖智所有種種有漏法皆無始妄見過患習氣聖智現前畢竟皆空從金剛道入解脫道一剎那間大圓鏡智與第八識相應轉為清淨菴摩羅則無始微細習氣悉空是名聖智大空

云何彼彼空至汝當遠離者此明彼彼空也彼彼者彼此相無之意言彼中無此此中無彼也例如牛欄中無馬馬中亦無牛故彼彼空亦曰彼此空鹿子母之精舍無象羊耳非無比丘亦非無精舍故不可說比丘及精舍亦無復次亦非餘處無象在一切法自相彼此皆空彼於彼無彼者前彼字指一切法中彼字指精舍後彼字指象言一切法於精舍中無象羊也故名彼彼空此彼彼空乃凡外麤俗之空相故誡遠離以顯前六種空菩薩應當修學可見凡夫所執之空乃除去而無之曰空是頑空耳前一至五空乃菩薩於因中修第六空果上大智現前果所顯

壬二 解無生

『大慧不自生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無生

眾緣所起無自體當未生時尚無此物自字不能成立乃至眾緣和合仍唯眾緣不能有自也不自則不他亦不共然非不生此中所明但有緣而無法所以生即不生除住滅想定時即緣生是無生小乘無生不過入滅定耳般若所明無生不取定中無生諸緣生法當體即無生也

壬三 離自性

『離自性即是無生離自性剎那相續流注及異性現一切性離自性是故一切性離自性

此從緣生無性之生無自性性明離自性緣起法上之生無自性性蓋緣起法剎那生滅變異無定隨見此法即非此法絕無定相可取即相無自性性取之全唯妄計相本無故離相無相之成自性亦不可得曰勝義無自性於此三性皆明三無性矣故一切性離自性

壬四 無二

『云何無二謂一切法如陰熱如長短如黑白大慧一切法無二非於涅槃彼生死非於生死彼涅槃異相因有性故是名無二如涅槃生死一切法亦如是

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一切相對法皆是二一一法皆有即無有一既不有於二何成以相違相為因說有此法是則無相違相也如言生死涅槃似相違矣然生死外無涅槃涅槃外無生死一切法皆如是觀是名無二

辛三 結示

『是故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應當修學』

結示空無生等相皆應修學

庚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常說空法遠離於斷常生死如幻夢而彼業不壞虛空及涅槃滅二亦如是愚夫作妄想諸聖離有無』

佛法明二空智相非凡外之計斷計常即生死離生死是名生即無生離常見雖生死如幻如夢而業報不壞是無生而生離斷見對有為說三種無為有為尚不可得離有為之無為更不可得二俱不可得矣故曰愚夫妄想執有執無諸聖觀一切法無二早離有無之見

己三 別示

爾時世尊復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大慧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普入諸佛一切修多羅凡所有經悉說此義諸修多羅悉隨眾生希望心故為分別說顯示其義而非真實在於言說如鹿渴想誑惑群鹿鹿於彼相計著水性而彼無水如是一切修多羅所說諸法為令愚夫發歡喜故非實聖智在於言說是故當依於義莫著言說』

此別示之語亦即結上而教誡也謂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諸法非但此經顯示亦為十方三世諸佛所說大乘契經通量佛說皆隨眾生願欲以細分別去粗分別以正分別斷邪分別但假言說以顯真義譬之陽燄誘彼渴鹿實無水相莫執為水佛法令眾生即法遣分別亦復如是真實聖智非在言說所謂以楔出楔以說通宗是故當依義不依文

戊六 如來藏心門

己一 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入垢衣所纏貪欲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污一切諸佛之所演說云何世尊同外道說我言有如來藏耶世尊外道亦說有常作者離於求那周遍不滅世尊彼說有我』

如來藏心是破執顯性最後之一門了達唯識現即一切法非一切相既無可執之相亦無能取之執若執唯識亦同法執故以破為顯執之破處即性之顯處性者諸法真實相之謂本來恆常普遍如是因妄想故致不能顯而成妄想相離妄想即成自性矣所以前明正智如如是成自性亦即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依前種種所破而顯即顯此心故大慧復疑問凡諸佛修多羅均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之義性雖明而諸修多羅中又說如來藏自性清淨具足三十二相即在眾生五陰聚中如如意珠藏垢衣內以喻如來之藏雖為陰入及根本煩惱隨煩惱乃至種種塵勞垢污之所纏覆清淨德相仍然常住不變雖現業繫苦相而苦即法身以內有大價寶也眾生不知自有如乞人竛竮辛苦向外妄求正如棄大海而執一漚耳然外道亦計於受用身資有一作者之實我體實遍常不生不滅彼之實我豈不與佛說五陰聚中有一不滅之如來藏名異義同耶大慧菩薩為悲愍後來眾生故恐發生此種學佛法而執我之外道使起正智而離邪執庶令如來藏教無過所以詳為請問

如來藏義可作數種解釋作如來即藏釋此持業釋有含藏統攝義言如來即統攝一切佛果無量功德作如來之藏釋此依主釋謂如來所證之清淨法界為如來四智菩提藏藏讀去聲庫藏之藏此二前者唯在如來後者通於菩薩作如來在覆藏中釋如來指佛果上一切無漏無為法指覆於眾生有漏心中此通於九法界作眾生自性清淨心即如來本因而隱藏未顯釋謂眾生位具有佛性但隱而未顯耳

離於求那者謂勝論講六句義即一實句梵語陀羅標實質物體之義德句梵語求那德性義業句梵語羯磨業用義大有句同異句和合句六句統指一切法前三各別如言人身各有德性及有作用我屬實句所攝異於德句故離於求那也

己二 答

庚一 長行

辛一 斷無我畏故說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

佛法所明如來藏與外道所計神我實我全然不同夫如來藏乃佛智自證之第一義心離言絕思有時或說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或說如實際法性等乃至於自性涅槃等句其實皆說如來藏詮異旨同機感各別凡夫愚癡終日在此清淨平等真如性中而分別不到攀緣不及聞無我句為斷滅而妄生怖畏佛以慈悲方便令除怖畏不得不說此無所有而有之境界令漸通達如來之所證也

辛二 方便善巧故說

『大慧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不應作我見計著譬如陶家於一泥聚以人工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復如是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相以種種智慧善巧方便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以是因緣故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是名說如來藏

所以誡大慧及未來現在諸菩薩對於如來藏法門皆不應以我見計著也如陶工以聚泥及種種器具為方便因緣成種種器佛亦如是依於種種方便悉檀因緣應種種機立種種名或曰如來藏或曰無我乃至其他一切名義無非破其妄執令生正智之方便耳非同外道所說之我在心外另有一如來藏矣

辛三 令離我見故說

『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作如是說如來之藏若不如是則同外道是故大慧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

蓋佛說如來藏不但非用執我且正為開引執我執法之外道令其離於我見妄想須知佛所說法皆是離分別所證真如如欲證此真如如來藏必離人法我之分別入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乃得無上菩提是故唯佛所說無訛否則執我同於外道欲離外道我見當知此人無我法無我所顯之如來藏也

庚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人相續緣與微塵自在心量妄想』

指人我相續指壽者相指五陰謂有異因緣微塵自在作等皆指外道所執種種皆所執之人我法我離二執即得二無我智至此破執已破究竟顯性已顯究竟於唯識境亦彰究竟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