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觀詮要
- 一 緒言
- 二 八教
- 甲 化儀四教
- 乙 化法四教
- 1 藏教
- 2 通教
- 3 別教
- 4 圓教
- 三 結論
一 緒言
教為佛聖下被之言,觀為賢凡上達之行;觀非教則行無所明而常殆,教非觀則言失其實而常罔,猶夫學而思,思而學,相藉而不容相離也。抑教固啟心之靈鑰,而觀實入理之正軌。故佛祖說法必就眾生之執著,隨眾生之根器,反覆詰破,輾轉開示,使先悟本心自性乃授以觀法,俾一門深入,諦證無虛。然則教觀之義,可以稍知矣。
夫藥所以治病,衣所以適身,身有修短之別,衣安得而無修短!病有萬千之異,藥安得而不萬千!浸假以藥而藥北俱盧洲無病之人民,以衣而衣無色界天無身之眾生,其有不視為狂者乎!浸假以一藥而欲醫眾病,以一衣而欲適眾體,不分甘苦寒熱,不辨小大高低,其有不目為愚者乎!佛之說法亦若是則已矣!茍無眾生之機感,佛本無法可說,而眾生之機感不一,佛之說法又烏得而一哉!是所以四十九年,三百餘會,年年有異,會會不同。設有人焉,不解其因病施藥隨機說法之意,試繙一大藏經論盡閱之,鮮有不疑佛說之自相矛盾者。古代諸大師研究佛法而有所心得者,有鑑於是,乃判其種類,別其旨趣,淺之深之,三之五之。且為佛辨白之曰:佛之說法,蓋有權巧方便耳。此佛不可不有古德為之判白,而古德亦不得不藉之以發表一己之心德,布施有情而報佛恩也。
但古代判教諸大師,其受稟不同,其識見不同,其悟理不同,其所際之時代、所化之人根、種種不同,故其判之也,亦各有所出入而莫或盡同者。然求其精當而純全者,宜無如五時、八教。蓋天台大師所判定者,故緇流多呼之為天台教云。今請言八教:
二 八教
八教維何?化儀四教、化法四教是也。
甲 化儀四教
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是謂化儀四教。頓教者:如日欻然而出,世界頓時無不光明也。華嚴頓悟佛慧,遍入法界;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此頓教之屬也。漸教者:如種植物然,由芽而幹,由幹而枝葉、而花、而果,漸次長成也。佛於鹿苑轉三乘法輪,說淺小之法,引誘鈍根眾生,堅其信、瀹其智、淘汰其餘習、破除其執著,漸漸皆引歸於圓乘者是也。秘密、不定:其實際上於佛邊全同,但眾邊互知、互不知微有不同耳。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機之大者獲大益,機之小者獲小益。其獲大益者,自知獲益之大,復知他眾生獲益之小。而獲小益者,亦自知獲益之小,復知他眾生獲益之大。彼此互知,名不定教。若彼此得益不同而各不相知,則便名秘密教矣。又灌頂部中一切陀羅尼咒,亦名秘密教。要之、此四教皆判教者敘明師資主伴間用意獲益所以不同之理由,示後世師家應機說法之儀軌,俾研究者易得其要領耳。有虛位,無實法,故謂之化儀。逮下化法四教,方是佛所說示眾生所思修而為教觀體相之所託焉。
乙 化法四教
化法四教者:藏教、通教、別教、圓教是也。此之四教,又當中分為二:藏、通為三乘教,而別、圓為一乘教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是也。前二為小乘,後一為大乘。一乘則佛乘是也。
1 藏教
藏教雖具有三乘之人法,然主重於聲聞、緣覺二乘,故以三界之惑業果報因緣所生法皆為實有。而苦、空、無常、無我、不淨,行者觀之生厭離心,修三十七道品以趨入偏空寂滅為究竟依歸。大涅槃經有一四句偈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最足代表此教之諦理。賅而言之,藏教四諦始終皆未能出乎生滅之範圍者也。蓋此教明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有之身、受、心、法,皆為生滅聚,以眾生所共之生滅固生滅矣,此苦集二諦之生滅也。而修此教者,以滅前此眾生所共之生滅,而入寂靜之涅槃,生滅滅而涅槃生,亦生滅矣。此道滅二諦之生滅也。苦、集為世間因果,道、滅為出世間因果,世間出世間雖有不同,其為生滅則一而已矣。唯其以生滅為境,故遂認依正二報、苦樂二果,皆本無今有,今有還無,三世有無,截然不同。過去非現在、未來,未來非現在、過去,現在非過去、未來。過去、未來之無,不可為現在之有。現在之有,不可即過去、未來之無。故其為觀也,必假分析至盡而後始能悟入空理。如隨碎一物,轉更碎之,碎碎相續,碎至極微而更碎之,則歸如空而漠無痕跡可睹矣,是謂析空觀。如八背捨、九不淨想、十一切處、十二因緣等觀門,皆此觀為之鈐轄,為之樞紐,而復能為此觀藉手之方便者也。
然此教亦有大乘菩薩緣四諦境,發四宏誓,勇哲無匹,精進無前,但慈悲心雖既切且大,而智慧尚微,禪定尚弱,故雖行六度萬行,皆未能不著是相。及夫佛道成熟,度脫因地所緣之眾生已,便斷滅身心而入無餘涅槃。復與前小乘人一以因中所修之慧觀同故,故歸宿之止境,亦不得不同也。第此教所以名藏教者,蓋有多義。今用其易解而近理者言之,則實理暫為權法所隱藏而未能顯暢是也。
2 通教
通教,三乘所通行者也。前藏教雖亦為三乘共教,但聲聞修四諦法,緣覺修十二因緣法,菩薩修六波羅密法,各各釐然迥別。今通教則反是,同以無言說道體化入空。雖有三乘之異,特因其能觀與夙根有不同耳。其託無生生空為所觀與所止境,固未始深異也。故獸形不同,而一般渡生死之河;門徑雖歧,而平等到清涼之地。此據通教自體以論通也。而稟此教之教觀者,下根則前可以退入藏教,上根上上根,則後可以進入別、圓二教,前後皆可通入,故名通教。此則綜四教而論通矣。抑通教雖亦以空為歸,但其所觀之空,萬事萬物當體全空,乃是無生空,非藏教生滅之空。無生空即是真空,真空即是妙有,真空妙有不二圓融,即是唯心識觀。故修此教者,多進入後之圓教、別教,唯一類最鈍最頑下愚而不可移者,始倒退入前之藏教,而以聲聞、緣覺半面清淨寂滅之境域自畫,故初不觀光於華嚴,終致退席於法華也。
中論偈曰:『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頗足代表此教之真理。夫一切事物法相皆起源於生,今於四處推求生理皆不可得,生理尚無,何處尚有一切法耶?此即通教所修之無生體空觀也。修此觀者,觀蘊、界、根、塵皆如幻、如化、如夢、如影、如水中月、如鏡中花,當體非有,徹底全空,不待分析至無而後始能證入空性也。修此無生空觀者,鈍根則僅見空理,利根則兼見不空。蓋利根之人證此空理時,復反覆觀一切法,雖體性全空,而不妨有山河國土,蘊、界、處,種種苦樂、因果、善惡事業。且當此依正二報皆虛空性,當虛空性便是依正二報,重重差別不異平等,一味平等無礙差別。智論破世出世間一切法遍而復不壞世間相;禪宗燒盡大千世界而不損一草,皆與此同意。古師定通教為大乘入理之初門,良有以也。然大丈夫者,一悟窮其際,一見澈其源,不唯可以為大乘初義,即大乘之究竟境義,要亦莫能外乎是也。
禪宗入手工夫,簡直了捷,亦無非導人自悟此當體無生空寂之心性耳。若根器稍劣者,便死於此。但隨消舊業,不造新殃,冷湫湫地作個自了漢而已。而根器猛利者,復於此無生空寂之心性中,明見具有無量功德、無量智慧,與虛空等、與法界等、與諸佛等。即運無緣之大慈,起同體之大悲,不般涅槃,不求淨土,於三界六道之中出入無間,與拔無盡。如所謂若不上天堂即便入地獄者,則以進入別圓賢聖之位,而與佛菩薩不思議境界相鄰矣。明心見性之前矛,斷惑生智之先鋒,便利了當,此為其最。無上佛道誓願成者,可以知所急務焉。
3 別教
別教行人,從初發心即仰信中道,誓成正覺。但未能即中道理具一切法,故須先修空觀,斷見思惑,證入十住;從空起假,入十行位,斷塵沙惑;然後融會空假觀照中諦,經十回向熏伏無明;趣入十地,漸證法身;至等妙覺,成就佛道。三觀次第而修,三諦次第而照,三惑次第而斷,三智次第而得,位位各異,分分不同,進不如圓教之圓融,故謂之別。蓋貶辭也。
然別教以修不思議假觀,破界內外塵沙惑為主,故其觀四諦境,各各有無量相。苦不但生老病死,集不但貪瞋癡等,滅不但遠離空寂,道不但三十七品。眾生無邊,有一小眾生未度者,即是自性之煩惑。法門無盡,有一毛頭法未明者,即是佛道之障礙。故其根性之猛利,器宇之宏偉,悲智之兼大,力行之精進,善能分別一切法相,應眾生機演無量義,雅非藏、通二教之三乘眾生所堪比擬。則名之為別,又褒德之稱耳。
抑此教初地與圓教初住齊位,同破一品無明,同證一分法身,同能分身百界八相成佛。唯圓教始乎圓融,終乎究竟;別教始既未能圓融,終亦祇破十二品無明,與圓教二行齊位,未克究竟法身耳。其同觀中道,同一大乘,無聲聞、緣覺之徒,不滯化城,遙歸寶渚,固未嘗有異焉。
抑究而言之,藏、通二教祇被二乘。其大乘菩薩,實則皆別、圓之因人耳。故三祇行因,百劫修相,成藏教劣應身佛,及通教勝應身佛者,非別教地上菩薩,即圓教住上菩薩,而藏通二教畢竟無成佛義矣。別教所以永殊藏、通者,其在此乎。
4 圓教
圓教之為教,法圓、人圓、事圓、物圓、性圓、理圓、修圓、證圓。住、行、向、地,位位法身。色、聲、香、味,塵塵中道。三惑一念中斷,三智一念中得。三觀唯一心,故無不即空即假即中也。三諦唯一境,故無不即真即俗即中也,惡道與善道平等,魔界與佛界平等,煩惱與般若平等,解脫與生死平等,法性與無明平等,貪染與廉潔平等,慈忍與瞋恚平等,定慧與昏亂平等,四榮與四枯平等,有情與無情平等,微塵與虛空平等,剎那與永劫平等,平等與不平等平等,不平等與不平等平等;無相無不相,無緣無不緣,無作無不作,無得無不得:要之、莫非絕待也,莫非平等也,莫非相融相即也,莫非相攝相入也。故圓之為義,含有圓絕、圓融、圓頓、圓成之多意。
夫圓教本末一如,始終一貫,固矣。然不妨論有六即,即即皆佛。故六而常即,即不異六;即而常六,六還同即。非如是,不足以成圓融與不圓融無不圓融之大圓融也。圓教之理佛,即吾人現前介爾一念,佛然、眾生然,心然、法界然,即空即假即中之圓明妙心也。名字佛知此,觀行佛照此,相似佛順此,分證佛入此,究竟佛盡此。一知一切知,無照、無順、無入、無盡、無不知。乃至一盡一切盡,無入無順無照無知無不盡。於是乎萬善乃皆於無所成中熾然成就,萬惡亦皆於無可滅中蕩然滅絕。極三身,圓四智,究竟菩提,歸無所得。
此教行人,從名字佛悟即究竟,故其一舉手、一投足之境界,已非別教初地前之人所能測度,況通教藏教之人乎!況三界六道之博地凡夫乎!又據此教以望別教之妙覺,尚非究竟,況藏、通二教之佛乎!況聲聞、辟支乎!橫綜四教,豎窮十界,唯圓教妙覺果位為永斷無明,究竟德性,更無可上之佛道,餘皆未能全出無明之區宇者也。斯所以善學佛者,總不得少為足,生下劣心,而必以圓教之無上正等正覺為歸墟為止境也。靈利佛子,可不勗哉!
三 結論
猗歟偉哉!厥維我佛之說法也乎!雖紛糾繁賾,井然有條而不紊;雖奇駁宏誕,卓然精純而不雜;雖恢廓空疏,軋然盛水而不漏。等一毫於十虛,極廣大而不為淫;藏須彌於芥子,盡精微而不為隘。輝乎其炳炳焉,麗乎其郁郁焉,湛乎其淵淵焉,謷乎其巍巍焉,曠乎其堂堂焉,洵不可得而思議者也!雖然、佛法有宗,宗唯三諦。三諦者,真諦、俗諦、中諦也。中諦統一切法,俗諦立一切法,真諦泯一切法。此三諦理,物物然,塵塵然,法法然,心心然。故吾人介爾一念,莫不具之。能如是悟、如是觀、如是行、如是證,即名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合乎圓教之圓中法性。所謂唯此一事實,其他皆非真也。
但眾生無明力強,障道業重,迷倒云久,靡由覺悟。或習於善,或習於惡,或滯於空,或執於有,或執自然,或鶩因緣,或膠常見,或誤斷滅。著空華而結空果,不知華生於眼眚;對夢境而馳夢想,不知境現於魂遊。有情惑之滋甚,大覺憫之彌切,於是運無緣慈,垂同體悲,入方便智,現神通身。或依俗俗諦故,示五戒、十善之因,談十惡五逆之果,盡乎九有、四生之域,不出六道、七趣之途。或依俗真諦故,說苦、空、無常、無我之法,俾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先除見思之麤垢,脫離分段之幻軀,而暫止乎空寂之化城。或依真真諦故,說無生無滅無住無為之法,令體之者,中根從空出假,上根因假會中,下根株守乎寂。或依漸真漸俗漸中諦故,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無始煩惱不能頓除,使仰中道次第證入,分破無明、分證法身。此皆佛陀應眾生機,廣施權巧,萬不獲已之苦衷也。
夫真如界內不立纖塵,佛事門中非離一法。眾生無邊故世界無邊,緣起無盡故佛法無盡,夫豈言語所能殫述,文筆所能罄宣哉!故佛嘗以指甲取少許土,顧諸弟子曰:佛法無量,不可稱言,所說者猶指甲上之土耳,其未說者譬如大地。以故善學佛者,依心不依古,依義不依語,隨時變通,巧逗人意,從天然界、進化界、種種學問、種種藝術發明真理,裨益有情,是謂行菩薩道,布施佛法。終不以佛所未說而自畫,佛所已說而自泥,埋沒己靈,人云亦云。抑佛之說法,圓滿周足,實無乎不具。世謂『人間好語佛說盡』者,殆非諛辭也。以吾人不善求之,故橫生畛域,殊未知佛界、眾生界,一如無二如耳。故古德之分判教觀,翊贊佛化,不獨未始於佛說有所增益,且祇得大海中之一波而已。著者茲之所述,蓋又一波中之一波耳。然而觸波波濕,觸水水濕,一波之性不異瀛渤,言雖數千,其義既非此世界眾生卒然所能窮矣。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以一波自囿,從之而深究焉,則法海汪洋固未嘗外乎是也。
烏虖魂魂迷都,芸芸萬涂!以升以沉,載馳載驅!智愚強弱,佛性同枯!法雨滂沱,盍其來蘇!
【經文資訊】《太虛大師全書》第 X15 冊 No. TX15n0007 第七編 法界圓覺學(第19卷-第51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太虛大師全書》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