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由心
世間眾生所以受種種生死流轉之依正苦報,皆由靈明真常之本心性不覺而有迷惑,後因惑而造業受苦,輪迴不息。然此迷惑既本非由外而來,乃自心所變現,則其體性必屬虛妄不實;其本來之妙明覺心,仍不失壞不變異。此迷惑既係虛幻,自可用對治法以磨除之,及至垢淨對除,則吾人一心靈明不昧之本體,既得顯現而出,生無量智慧光明矣。茲繪一圖如左:
右表顯迷悟皆由一心,在迷者則謂世界眾生或為神造,或由物質和合變化,或為自然而有,其實皆非。至宇宙人生觀能夠澈底覺悟之人,方知世界眾生之顯現,乃由真心性之迷惑造業而起,故研求種種法門以蘄達到斷惑止業之目的,則世界眾生之幻象可以永不起,而種種之痛苦解脫矣。
學佛之次第,有信、解、行、證四級。若但有信、解,而無行、證,則吾人亦不能稍得受用。如吾人雖聞知世界眾生皆由心現,而現前已受根身、器界之果,仍不能直下解脫。所以者何?以有過去世之煩惱業力為之繫縛,故須設法對治之磨除之。然佛法無量,以五戒、十善為人天之種子,人道之初基。
眾生因迷惑而造身三、意三、口四等十惡業,由其作惡之上中下品而墮入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欲脫此苦,須修不殺等十善業以治之。善業而感善報,既如前說。然善力究有時而窮,終未究竟,終屬有漏無常,故更進一步須知三界、六道猶如火宅。惡報固當避免,福報亦應捨離;須勤修出世大法,而求究竟解脫。
出世法之初步,謂止惡行善、修習禪定、智慧等法,滅苦斷集漸次證入於阿羅漢、辟支佛果。然此中小二乘,祇能自了自覺,斷惑止業而已,其一心根本之迷──即無明──尚未打破也。故又進一步言,若能了知吾人常住真心本來具有無量恆沙智慧功德,在迷不染,在悟不淨;即妙有而真空,即真空而妙有,勤修六度萬行,不住二邊,直顯中道;若是修行者,謂之菩薩。其間等級甚多,漸次增進,及至圓滿,遂頓破無明,德用顯現而成佛果。
人天乘似積極而消極,中小二乘以擇滅為手段,但求自了,故亦屬消極。惟菩薩乘為真積極。菩薩發心,當發四弘誓願;依願起行,行到願滿,即成佛果。菩薩行仍以止惡行善做起,自從此做,兼勸他故;能明理遣相,可為菩提助緣,非復有漏種子矣。
(附註)出前川聽法紀聞之三,原無題。
【經文資訊】《太虛大師全書》第 X15 冊 No. TX15n0007 第七編 法界圓覺學(第19卷-第51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太虛大師全書》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