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釋會紀聞上[1]
懸論 一 說經來意 二 解釋題目 甲 定名 乙 明義 1 能說人 2 所說法 (一) 不可思議 (二) 解脫 (三) 不可思議解脫 (四) 不可思議解脫經 釋經 甲一 經序分 乙一 通序 乙二 別序 甲二 經宗分 乙一 如實說受得佛國淨不可思議解脫 丙一 敘請 丙二 說示 丁一 稱理直說 戊一 隨緣定宗建宗攝緣緣成佛國土成 戊二 從心起行融行歸心心淨佛國土淨 丁二 斷疑生益 戊一 為眾斷疑 戊二 隨機獲益 乙二 如實修證不可思議解脫得佛國淨 丙一 出維摩詰本行而廣稱歎 丁一 出名 丁二 歎德 戊一 歎根本德 戊二 歎方便德 丙二 因維摩詰示疾而興教化 丁一 觀身發心 丁二 從心起行 戊一 直心正念真如 己一 弟子品 庚一 淨名運悲感慈 庚二 弟子述緣辭往 辛一 舍利弗 辛二 大目犍連 辛三 大迦葉 辛四 須菩提 辛五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辛六 摩訶迦旃延 辛七 阿那律 辛八 優波離 辛九 羅睺羅 辛十 阿難 庚三 總結弟子不任 己二 菩薩品 庚一 述緣辭赴 辛一 彌勒 辛二 光嚴 辛三 持世 辛四 善德 庚二 總結不任 戊二 深心樂集善法 己一 觀佛國依正因果 庚一 文殊師利問疾品 辛一 受命率眾問疾 辛二 示相入室問答 壬一 示相 壬二 入室 壬三 問答 癸一 主問賓答 癸二 賓問主答 子一 問答疾因 子二 問答室空 子三 問答疾相 子四 問答如何慰喻有疾菩薩 子五 問答有疾菩薩如何調其心行 辛三 會眾聞法發心 庚二 不思議品 辛一 引不思議理 壬一 舍利弗念座 壬二 維摩詰究責 壬三 示理遣情 壬四 聞法獲益 辛二 顯不思議事 壬一 借座直示 壬二 標名廣說 辛三 讚不思議德 壬一 大迦葉反讚 壬二 維摩詰正讚 己二 觀佛國主伴因果 庚一 觀眾生品 辛一 理觀 壬一 如幻非有觀 壬二 慈悲喜捨觀 壬三 依住根本觀 辛二 事證 庚二 觀佛道品 辛一 求菩提於煩惱 壬一 通達佛道 壬二 明如來種 癸一 正明塵凡是如來種 癸二 反明真聖非如來種 辛二 攝塵緣為佛事 己三 觀佛國不二因果 庚一 入不二法門品 辛一 淨名總問 辛二 各入不二 壬一 就言入不二法門 壬二 遣言入不二法門 壬三 無言入不二法門 辛三 時眾獲益 庚二 香積佛品 辛一 舍利弗引起 辛二 維摩詰顯現 壬一 現香積佛國 壬二 請香積佛飯 壬三 來眾香國眾 壬四 來本佛國眾 壬五 食香積佛飯 壬六 明彼土說法 壬七 明此土說法 壬八 明此土德行 辛三 法會眾獲益 戊三 大悲普度眾生 己一 現瑞見佛 己二 聞法興供 庚一 廣顯佛事 庚二 讚揚大乘 庚三 說菩薩行 庚四 供養佛法 丁三 得佛國淨 戊一 重觀佛身以證初心 戊二 取淨佛國以攝有緣 己一 舍利弗問答開端 己二 維摩詰現取佛國 戊三 結成經宗以歎人法 甲三 經益分 乙一 法供養品 丙一 天帝稱揚給護 丙二 世尊比校加德 丙三 自說護法本事 丙四 結成法供養義 乙二 囑累品 丙一 釋尊囑言 丙二 慈氏承旨 丙三 菩薩弘布 丙四 天王護持 丙五 別結經名 丙六 通結信奉 貫 攝 一、經分別 二、時分別 三、處分別 四、會分別 五、藏分別 六、教分別 七、乘分別
【紀】
吾人無論受持讀誦何經,須先解佛經通義。凡稱經者,皆為佛所說、所印可之法——如本經係經佛所印可者,故亦名經。佛為法王,心亦為法王:佛明證自心,故成就真淨;眾生迷昧自心,故流轉生死。然則吾人發心學佛,首當發明自心。欲讀誦佛經,尤當先決定自心。自心維何?人人本有之寂常靈覺是也;亦曰佛性,亦號真心。此真心本然清淨,在聖不增,在凡不缺,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無時不在,無物不然者也。無如眾生無始來為無明習氣所染,六塵緣影萬念紛馳,便不識此法中王矣。今以勝緣,得與大眾聚會一堂,開演此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故亦於未講之前,願人人審觀自心,先發四種決定之心。云何為四?一、真實心:真者、無偽義,實者、不虛義;無偽、非矯揉造作,不虛、非生滅去來,合之即是直心。經云:『直心是道場』,即是此意。二、向上心:人雖具有直心而不向上,借以為惡,反沽直名,世所恆有。今當本此直心,正念真如,專以修積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三、慈悲心:世間亦有自了漢,只求自己解脫生死之累、煩惱之苦,不顧他人。於財、於法皆慳吝不捨,視彼貧窮、下賤、無威力之人,漠不相關,翻笑自作自受,似此亦非佛道。今則我輩發心自利,還須利他,時行布施,不住於相。四、方便心:惟此心最難,難在方便,以隨方——通時與事——便利於人,即隨處未必便利於己也。發此心時,便當滅除人、我二相,見得利人還是利己,我原與人同一法性故。如一世界之所有眾生,與我一身之五官、百骸痛癢同具,未忍捨離,須盡力救治。諸君四心具備,自能受持、讀誦此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并能受持、讀誦佛說一切之經。
【懸 論】
一 說經來意
【釋】 今講此經,且將釋尊與淨名大士等所以說此經之用意,先為一論。案諸家講經者,在講經文以前,皆有一番提綱振領之說,用以貫攝全經,評判群說。在天台宗謂之五重玄義,如所謂:名、體、宗、用、教是也。嘉祥亦名玄義,其詳未究。在清涼宗先開十門,謂之懸談,第九總釋名題,第十別解文義,上之八門則皆文前總論。然圓覺疏鈔、彌陀疏鈔等皆取則華嚴懸談者,顧前之八門往往有開合、增減之殊,雖意義全同、文或微異焉,要以華嚴懸談所開十門為正,今不事詳論也。真言宗之分十住心,則傳以黜陟諸宗者,餘未全睹,不能猝斷。在慈恩宗則依成唯識論述記,分為五門:一、辨時機,二、論宗體,三、藏乘所說,四、說教年主,五、判釋本文也。雖建言互殊而大致還相通貫,廣為評騭,讓之異時。今意以為既未將所講之經文講明,先說體、宗、用、教多言,在說者縱言言不離經旨,並非隨意牽混塗傅,但聽者或不免為之茫無端緒,故茲一概無取。然古德若智者大師所以在文句前廣談玄義者,蓋大有故。
一、彼時佛法興盛,經內文義靡不了了,轉因講者各成宗尚,非但欲明經義,尤欲知講者對於此經意旨之所在,故當先有以貫攝全經也。二、彼時聽者,不唯了於經義,且多有嘗專精於其經者,先有對於此經主觀上之宗旨,將以校其異同而為決擇。非然者,彼將謂講者不明宗旨,捨之不聽,故當先有以評判群說也。三、如來說法,有隨自意語者,有隨他意語者。古人先出玄義,廣作懸談,將以楷定千古,非必問一時聽者之能受與否;但欲將所得於經之義旨,盡量發揮,令聽者自表同情耳。後人講經,既無如上所說緣故,必依照古人之陳說翻誦一過,殆亦靈峰所謂「執死方醫變症」者歟!故今所有宗體、教相、功用等義,可隨文點出之,或結顯經終耳。唯佛菩薩所以說此經之來意,則當先一探察,此在華嚴懸談即所謂「教起因緣」也。
【紀】 明佛說此經來意,引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名、體、宗、用、教五重玄義。名、為名言,名立義彰。體、為法體,平等真如。宗、為宗旨,因明果顯。用、為功用,釋疑生信。教、為教相又曰教化——化儀四,化法四。此宗智者大師,廣疏七卷為二十卷。嘉祥宗、亦名三論宗。清涼宗、亦名華嚴宗。懸談計四十卷;清涼疏鈔為十門懸談正鵠。本經判釋,等天台、清涼二宗之九、十耳。所謂教起因緣,約分五類:一、應說法,二、本行心,三、眾生機,四、教根本,五、顯果德。
【釋】 大涅槃經謂: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以有因緣故可得說。在大智度論謂:依四悉檀因緣故,如來說法。梵語悉檀,古無定翻:或翻宗、成;或翻遍施;或翻為墨、為印、為實;或翻成就究竟;或同嗢陀南義翻為集施,謂集正法義,施有緣眾也。今以意會之,即「說法之宗旨」耳。所謂四悉檀者,茲出其例如下:
【紀】 引大涅槃經生生不可說六句,意謂說不過一偏,不得法性之全體,以有對待不符法體絕待故;能離言說相,便不入思量分別。法施之因緣,謂集合正法,布施有緣,佛出世故。
【釋】 一、普為世界悉檀:隨俗常化義,適應一時、一地眾同分心理義,使陷溺習俗者咸得驚醒義,使聞見歡喜者發生信心義,為說世界正因緣義。二、各為人生悉檀:隨機異說義,引發各人各種不同類善根義,使隨其所處之地位各成進修義,使信解修行者增長福德義,為說人生正因緣義。三、藥病對治悉檀:破惡義,遠離世間義,斷除煩惱義,止息分別義。四、顯第一義悉檀:入理義,契證法性義,成就菩提義,圓滿寂靜義。
【紀】 一、普為世界悉檀中,適應一時、一地眾同分心理句:如三千大千、娑婆、中國、北京,及現在之北京,各有此眾同分心理也。二、各為人生悉檀中,又名眾生悉檀,引發各人各種不同類善根句:如教育之分級法。三、藥病對治悉檀中,破惡義句:惡有淺深不同,必破無明乃為究竟。遠離世間義句:世間惱熱難安,必遠離、乃清涼自在。四、顯第一義悉檀中,入理義二句:顯非尋常人情所能測者,即前三種悉檀皆在在入理,所顯唯第一義諦,不會、不識,悟到法身即是。總之、諸佛菩薩取己身與一切眾生皆同等真如法性,顯此同等大悲而為說此四悉檀也。
【釋】 今按釋尊與淨名等所以說此經者,四重悉檀皆有,據其尤勝之相,則在第三、第四悉檀。茲分述如下:
一、自佛華嚴以來,雖廣說大小乘諸法,要皆明從初發心以至究竟三乘聖果之方法。雖無量壽佛經、悲華經等,亦嘗帶明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等因地修取淨土及悲願垂化穢土之方法,而未有專說如何修取淨妙國土之法者。至阿彌陀經等求生西方極樂淨土之法,譬如居殷都者,傳說周文王治西岐,如何政修俗美、善能養老,使伯夷、叔齊聞風而嚮往。然未明文王如何致西岐於隆治之道,且未明人人皆可為文王及處處皆可致隆治之道,故未能令聞者不待文王而亦興起,從惡濁之世以轉為清泰之界。是以餘經所說修三乘聖果及往生淨土之方法,皆偏重救度人生及人生自度,而鮮救度世界、世界共度之義。於是、佛威神故,寶積獻蓋,炳現十方諸佛淨土,引起樂欲,與五百長者子發心共求修取淨土之法。佛為說修淨土之行,首明須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即是聖人無常心,以眾人之心為心,明世界實由眾人心造也。世界正因緣義,於是乎顯。而淨名為示現實踐修取淨土之模範者,即因身疾廣為說法,使問疾者覺悟世間無常,身命危險,醒習俗之沉夢,即由「普為世界悉檀」而說此經者也。此其一例,餘可類推。
【紀】 修取淨妙國土之法句:如本經偈有『戒品為塗香』,又後香積佛品指妙香國為淨土正因,故茲專就戒言之。十戒首重不殺,先去殺行,後去心中之殺機,極至連此戒殺機之心亦須除去盡淨,因此為無始以來眾生心念中之細微種子習氣——即根本無明。傳言:一獵者捕鷂,鷂先飛避舍利弗身影中,尚復驚恐;後飛至釋尊身影中,頓現安隱。舍利弗問故,世尊答言:由汝習氣種子未斷,故鷂視之心尚驚恐。譬如以香熏物,香雖除去,熏習尚存——如經云結習未盡。喻舍利弗殺機雖斷,而未能除去戒此殺機之心。此為佛說戒之徹底精義,亦即淨佛國土之理。世界實由眾人心造句:世界乃無量因緣所成,大都眾同分心理業力之所招感。造物主、即是眾生心。此為共業之果報,亦即世界之正因緣。
【釋】 二、於此閻浮提,舍利弗與大梵王各見不同,明雜業界中各人有各人不同境界;以業障、報障故,雖居佛淨土中不得觸受。於是佛現本界淨土以明此土本淨,一人心淨即能一人現前,不事他求。而淨名告諸問疾者,當求佛身,廣讚佛德,隨其宜聞開發道意,此皆由「各為人生悉檀」而說此經者。
三、由藥病對治悉檀而說此經者,大略為三:
甲、從鹿苑三轉法輪度憍陳如等五比丘以來,除常隨眾千二百五十人,其餘從佛出家成四沙門果者,殆不可以數計。十大弟子各有專長,五百比丘咸稱第一,持佛威音弘化三界,濟濟僧寶盛極一時。在小乘、即謂現生不出家行比丘法,不能成就阿羅漢果;且文殊師利與彌勒等菩薩之上首,亦是出家之眾。於是在家士女,遂於出世三乘之法,咸生絕分之想,非從事種種異道而不知信佛,則亦供養佛僧、修行人天戒善之法,以冀緣福而增福耳。在家菩薩之領袖、若長者子善德,亦僅能設大施會,餘可知矣!卒之出家僧眾,究屬人中少分,使必出家乃能修證佛法,則佛法豈不限於一部份人而不能普及於世人乎?夫此豈眾生心——體、相、用大之佛法本來如是哉,抑豈釋尊大悲度世之本懷哉?於是如來運徹底之大悲;淨名菩薩承佛大悲,現居長者、居士之位,不離六蔽之相而能具足六度之行,不離白衣、居家、妻子眷屬乃至博戲、異道、淫舍、酒肆種種塵勞之相而能成就菩提之道。入一切眾為眾中尊,示其禪定、智慧、辯才、神通,且能折服諸聲聞眾、諸菩薩眾而超其上。於是人人知佛法可不離世網俗染而得;及既得矣,且較絕俗離塵而修得者功德尤為殊勝。於是雖至屠沽、騶卒、倡優等輩,亦皆能自奮於佛法,不視佛法為分外之事。貴倨之侯王、將相,富有之鉅商、素封,虛驕之文人、學士,隱僻之怪黨、邪徒,胥能沐浴如來德化,以之自正正人俱適乎道,更無論矣!雖然、此豈舍利弗等大阿羅漢、彌勒等大菩薩實為淨名所訶斥哉!蓋同承釋尊徹底之悲心,現為抑揚,互贊玄化而已。由是觀之,則此經實流出於釋尊之大悲,淨名、舍利弗、彌勒、文殊師利等仰承佛意共為宣說,以對治塵俗自畫而不敢發心修佛法者,使知佛法平易近人,咸欣慕修習耳。夫然,令群俗得周洽佛法之利,千百年後猶有聞風而興起者,又寧能不深感諸聖賢眾洋洋之盛德歟!然考覈其本意:出家者,當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現生求證四沙門果,住持如來清淨律儀,為世福田,生人淨信。而在家者,則當敬事三尊,振興眾善,攝受眷屬,饒益眾人。但須不昧本菩提心,則出家、在家所行者皆菩薩道,莫非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而修淨土行者也。若不勤其分所當行,繫心欣厭,著念愛惡,畏塵煩而取鬧,慕清靜以馳思,妄執山林幽閒以為佛法,則正淨名所治之病而非得淨名之意者。因之、見有入塵同事、弘法利生之摩訶衍人士,騁其顛倒之情,橫興譏毀之誚,不知菩薩將以建三寶之廣居,致群生於樂地。蓮華生於污泥,宮室起於空地,非高原、虛空能有如是之事也。甚或外崇佛言,內蘊魔毒,逞辯聰之世智,竊說法之虛譽,[A1]剌取佛祖、經錄之片言隻語,假借為高尚清淨之說,以覆藏其污垢瑕穢之行。絕人之善,破人之信,鬥諍堅固以為莊嚴,名利恭敬以為希求,將三寶法用為提倡三惡道之具,牽率好心學佛法者與之俱墮,其為辜負釋尊與淨名、彌勒、鶖子、妙德諸聖眉毛拖地之大悲深恩者,更為何如哉?此令人即俗而真者。
乙、天台諸家,皆以維摩詰為方等時斥小彈偏、歎大褒圓之中堅。今衡以法華開顯之佛意,雖舍利弗與彌勒等皆是大權示現,而厥徒屬實多執滯其主導偏小之行跡以為至者。得淨名之痛棒熱喝,為之打破所崇奉者,絕其依傍,遂得蕩然無閡,共會大圓滿覺。此與前番同法而異其用,乃令從真出俗者。
丙、種種菩薩之行皆成佛因,而佛之依報、正報同謂之佛果。依報之果謂之佛土,正報之果謂之佛身,身土圓融不可分別,故種種行皆是修佛土行。法性身土與自受用身土,如如不二,平等平等;至他受用身土與應化身土,則大有差別。即就凡聖同居士言,淨穢相殊不可以數量計。蓋凡聖同居士乃人天同業之所感,種種異類眾同分業,遂有種種不同形之世界。未能不動當處而周遍十方者,輒為眾同分業之所限量,不能互相通徹;且不知淨土有淨土種種功德,穢土亦有穢土種種功德,欣淨厭穢,不能平懷泯放。於是香積之飯,既令飽滿大眾氣味充盈三界,不離娑婆而入眾香;彼土所來菩薩,亦獲知此土之功德,入盡無盡解脫法門。彼此淨穢鎔融無間,乃能隨其所應現佛國異,不致拘牽一割求齊之見而自礙礙人也。
【紀】 復開藥病對治悉檀為三:甲中,在小乘即謂現生不出家二句:佛說小乘本為人設,立得效果,證非虛故。且說小乘現獲二利:一、實驗得效,二、解脫分段以便度生,本為大乘方便。佛法二字,為超越世出世法——又名一乘法,對世法(凡夫法)、出世法(小乘法)說。故本科之甲為對凡夫說法,乙為對小乘說法,丙為對菩薩大乘說法也。
【釋】 四、由顯第一義悉檀而說此經者,略出四例:
甲、顯第一義性一如無二如,不帶功用行位之相。夫始自凡夫終至佛地之一切行位,皆似空中鳥跡:當其鳥空緣會,雖現千差萬別之跡,而曷嘗實有蹤跡從鳥身出或虛空生哉!種種跡象皆因空顯,實皆虛空性耳,雖屎溺、螻蟻亦與彌勒何別哉!故令爽然自失其一生授記之地位也。
乙、顯第一義非內外凡聖諸法,而內外凡聖諸法無非第一義性。須菩提雖善解空義,而實未能空內外凡聖之法見;即此一見,便障第一義性不得顯現。亦猶牛頭山道融禪師,雖能觀空,愕然猶有一佛念梗心耳。
丙、顯第一義事理性相通徹無礙。全事皆理,全理皆事,全性皆相,全相皆性,不壞高下、小大諸相而現高下、小大平等融合之事。此義、經中開顯最多,借燈王之座於室中,擎不動之界於掌上,而其說見於舍利弗宴座。
丁、顯第一義空寂離相,不落作為,不涉言說。是故空室獨臥,離來去相。文殊問以不二法門,則默然離文字言說心緣之相,離念相應以為真入不二法門而證第一義性。
【紀】 開第一義悉檀為四例:甲例中,功、用、行、位四字,即功行、業用、相位——如十地,皆由修行造作所成,非第一義。第一義者,一切法皆無施作——即無功行業用相位,皆無自性,以真如為體故。講義所云,反顯此種不如法見——不如實相法之見解,登地菩薩亦所不免。乙例中,非內外凡聖諸法句:正以真如法性本同一體,無二無別。須菩提善解空義句:見一切法空,涅槃亦空。道融禪師事,載道融見四祖時,忽來一虎,四祖少形驚避之態,道融譏其身相未除。四祖知其心念,乃書佛字於座上,道融見之不敢就座,知其尚有佛念未空。丙例中,事理性相二句:反徵動時即斷靜功,便為事礙,便為相礙,亦是性與理礙。下引借燈王之座於室中二句:正顯性與理即事相也。丁例中,默然離文字言說心緣之相句:反徵一有文字即落分別,一有言說即落二三。分別、二三,皆對待之法,必圓融(非分別)絕待(非二三),乃得不可思議解脫,為真實第一義也。
二 解釋經題
甲 定名
【釋】 此經、據疏共有五譯,二種不知失傳抑係未睹,嘗見之藏經者唯三種。尋厥文義,大致相同。一名維摩詰經三卷,吳支謙第二譯。一名說無垢稱經有六卷,唐玄奘譯。一名維摩詰所說經,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經,即是今所講者,乃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姚秦詔所翻譯者。鳩摩羅什,此云童壽,以其童年而有耆德,故立斯名;復以遍通經、律、論藏,尊稱之為三藏法師:蓋在中國翻譯佛經之第一大師也!前之譯者,非不諳梵語,即有昧華言,縱或華梵兼曉,而亦才智疏短,學行麤淺,未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且無大護法如姚興之合朝崇奉,得以聚天下之英俊於門下而共研習,有若生、肇、融、叡諸哲。故譯經之功,獨盛乎什師,此經亦以之獨傳也!然此經題名,雙列維摩詰所說與不可思議解脫為二。今謂維摩詰即是能說不可思議解脫之人,不可思議解脫即是維摩詰所說之法,故當定其名曰「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
【紀】 此經、據智者大師疏,有五譯。茲所講者,為姚秦鳩摩羅什三藏法師所譯。什師七八歲時,便能講經,常受人禮敬。外如法華經、大智度論、金剛經等,皆出其手。合之真諦三藏,玄奘法師、不空三藏,為東土四大譯師。
乙 明義
【釋】 此中經之一字,乃大藏諸經之通題;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十一字,乃此經之別題。經如常說。
【紀】 經之一字,即梵語修多羅,翻云契經,含契理、契機二義。契理者,謂合真如妙理。契機者,謂適時機根性也。
1 能說人——維摩詰
【釋】 此維摩詰一言,在古來傳述之梵語,賒促不同,譯梵為華,義亦不一。一云、毗摩羅詰帝隸,此翻為淨名無垢稱,或淨名無垢歎。一云、毗摩羅詰,此翻淨名。一云、毗摩羅詰栗致,此翻淨無垢稱。今按:無垢即淨,稱歎即名,可依肇法師翻淨名為定。今用三釋釋此淨名:
(一)相違釋
淨者、真淨,在五法是正智、真如,在三身是法性身、受用身,佛土亦然,在二諦是真諦。名者、名相,在五法是分別、法相、名言,在三身是他受用身及應化身,佛土亦然,在二諦是俗諦。淨不是名,名不是淨,非淨淨名,非名名淨,淨之與名不相關屬。此云淨名,猶云淨之與名。
(二)依士釋
淨者、滌盪洗淨之謂,以淨淨名,謂之淨名。所淨之名,約為三種:甲、一切法體本自無名,無名而有名者,皆自心現,故心即是名也。成唯識論謂之顯境名言,亦曰名言種子,故淨乎名者即淨其心也。乙、攝大乘論謂三界皆名言假立。依例推之,十種依正五陰法界,皆是名言假立,無邊剎土總屬名言,故淨名即是淨佛國土也。丙、世間種種名字言說,皆屬愛論、見論所攝。愛、見未空,即從佛經所學種種名字言說,亦皆愛論、見論所攝。淨此愛論、見論,轉愛、見為慈悲智慧,一字一句皆成妙淨陀羅尼門,謂之淨名。
(三)持業釋
淨名者、謂「真淨名相」。真淨名相,亦名諸法空相,亦名諸法實相,亦名一真法界,亦名常住真心,亦名法性,亦名佛性。此性最尊最貴眾法中尊,故名淨名長者。祇此淨名長者,人人本具,箇箇不無,常在人人六根門頭、六塵堆裏、六識巢中說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現不可思議神通變化,能令人人不離塵勞而具足諸波羅密行,不離俗欲而具足諸清淨律儀,不斷煩惱而證菩提,不捨生死而般涅槃。諸君欲速證不可思議妙心者,不可不急急著眼以識取之也。
【紀】 講義用三種釋釋此淨名:一、相違釋:相違二字,即牴觸義。如講義謂:淨不是名,名不是淨,淨之與名,各明一義互不相屬是。二、依士釋:依士二字,即依伴義。如俗云連帶,以淨為伴,名則為主,依主連伴,依淨帶名。如淨一字,只見為淨,必依名字乃顯淨名是。三、持業釋:持業二字,即名是淨,淨是說此名之德相。
凡釋經之法,共有六種釋。云何為六?除講義採用之三釋外,更有鄰近釋,帶數釋,有財釋。講義相違釋中,名者名相句:名指名言,相指法相。有名必依於相,名之實體即是法相故,故名即為相。依士釋中,顯境名言句:謂心了別以顯境,明了分別,為心之通相故。名言種子句:謂所成就之觀念。三界皆名言假立句:以凡相皆可名故。十種依正五陰法界句:謂佛亦有五陰法,亦名究竟眾生,與一切凡夫眾體無差別故。皆屬愛論見論所攝句:論苦樂利害之受用名愛論(慈悲門攝),論邪正真偽之見解名見論(智慧門攝)。淨此愛論見論句:應念慈悲、智慧,皆隨順法性。皆成妙淨陀羅尼門句:妙淨、則重重無盡,一即一切,齊彰萬法。一切即一,泯同果海耳。
2 所說法——不可思議解脫
(一)不可思議
【釋】 思謂思量,亦即觀念;議謂議擬,亦即推論:乃分別之端,學理之根也。一切法相依之明晰,一切名言依之建立,然皆彼此、是非相為對待而起,虛假無實。由名理而達乎實際,即為思量之所不可得到。故雖吾人尋常日用之事,亦莫不由無思而為、不勉而成,一涉思量議論,即睡不成睡、行不成行也。然此不可思議之實,且約六事以為揀別:甲、尋常日用之事、現實之境,皆是不可思議。故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乙、世間之科學、哲學者,推論名理至於極處,即為思路之所不可得通,言端之所不可得執。故老子曰:『道法自然』,謂之『無名之樸』。又曰:『無名天地之始』。名之曰道,唯是強名,恍惚窈冥,豈曰不嘗審思明辯之哉,其如審思明辯之所不能到乎!丙、思量議擬,必經尋伺。凡外、聖賢修習禪定,入二禪天定生喜樂地以上者,即入無尋無伺之地,超過擬議思量。此則第二靜慮之不可思議境,非治俗學者之所能企也。丁、三乘聖弗耆年解脫,舍利弗默然,繼謂『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此則出人,皆依無為法性而有差別,三人同以無言說道而般涅槃。故此經散華天女問舍利世三乘之不可思議境,非三界凡夫之所能逮也。戊、大乘不共般若相應真如法身,所謂自覺聖智境界。若此經文殊師利問維摩詰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此則初地以上菩薩根本智所證不可思議境,非二乘人所能與也。己、若此經不思議品之所顯現。又若天女告舍利弗:『言說文字皆解脫相,無離文字說於解脫』。此則八地以上菩薩乃至唯佛與佛所能究盡之不可思議境,即事而真,事事無礙。此之六重,前之二重似而未是,中之二重是而未真,復之二重乃為真不可思議耳。今淨名所有之不可思議,即後之二重也。
【紀】 睡不成睡、行不成行二句:譬若吾人於紛亂之餘,收心斂意,執著思量一定入睡,翻不能睡,甚且狂起。又如小兒於懷抱之餘,扶牆摸壁,執著思量一定強行,反行不成,甚至傾跌。後約說不可思議,雖出六類,實別三重。前二、謂是人心量中不可思議境,故曰似而未是。中二、三乘聖人二句:無為法性,謂真如本一。而有差別,謂資位異數,終不入大乘,故曰是而未真。後二、自覺聖智境界,本非阿羅漢、辟支佛所能知。言說文字皆解脫相,眼前事物悉是菩提,是乃佛果,唯佛窮了,故曰真不可思議。
(二)解脫
【釋】 解脫亦云離繫,謂離諸纏縛拘牽也。有處謂之三昧,有處謂之善巧,皆就其適當應事、恰到好處之正面以為言者。謂之解脫,則就開解除脫諸智障礙、煩惱障礙,而得色自在、得心自在、得業自在以為言者。解脫在涅槃,與法身、般若共稱三德,天台判之謂方便淨涅槃。要之、種種方法之達到圓滿常寂者,皆名解脫,亦名波羅密行。佛華嚴經善財所參諸善知識,各知一解脫門,蓋就方法以言,故成種種解脫門也。種種方法達到圓滿常寂,全用成體,全體成用,隨緣施為靡不盡善盡妙:故謂之方便善巧、三昧、解脫者,其義均也。
【紀】 解脫中,離諸纏縛拘牽句:指煩惱、業、果三縛言。儻能解脫,即離生死輪迴也。善巧,謂純熟方便,不思而中,不勉而獲,不受其縛而成妙用。又有謂之勝解者,明見法空故。波羅密行有六,通常言六度是;有十,加願、力、方便、智四度是;有八萬四千,即指無量萬行是。
(三)不可思議解脫
【釋】 此經所云解脫,非佛華嚴各各善知識別別所知之解脫,尤非六凡、二乘妄想執著所謂解脫,蓋是窮微盡化,體幽用玄,渺莽無為而無不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之不可思議解脫,乃種種解脫所從之流出及會歸者也。
【紀】 不可思議解脫中,蓋是窮微盡化五句:指此經淨名所有之不可思議解脫,為清淨寶嚴,妙高無上,一真法界耳。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故曰種種解脫所從之流出及會歸也。蓋不可思議之境,本不異解脫,解脫之相亦不異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即是解脫,解脫法門即是不可思議,名雖為二,原可作平等一如觀。惟在此維摩詰經者,修證上說不可思議四字。又不可思議四字,為解脫之根本;解脫二字,又為不可思議之究竟。
(四)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
【釋】 此經有諸佛所說者,有諸菩薩說者,有諸聲聞說者,獨標名為維摩詰所說者,何耶?室中以維摩詰為主所說六品,當然標名為維摩詰所說,可無論矣。出室後四品,或關維摩詰同往之眾,或關維摩詰之本身,或因其所說法而說,故亦得標名維摩詰所說。弟子品、菩薩品所述者,亦皆維摩詰之說。祇初佛國品似與維摩詰全無關係,故奘師譯為說無垢稱經,意同佛說阿彌陀經,乃釋迦佛說無垢稱、仍以釋迦佛為經主。然按肇師維摩經注,淨名乃寶積所將五百中一人,此說本之什師,必有所據。則獻蓋及請求佛淨土行,固亦因淨名而起者。且標其能說此法門者,即指其能有此法門也。淨名乃實踐修淨佛土行之模範者,即是能有佛說淨佛國土之行者也,故得謂之為維摩詰所說。蓋釋尊為一代大化之總主,而淨名亦為此一法會之別主也。然維摩詰所說,應同聲菩薩之論,今以嘗為佛所印可,故得名為經也。
【釋經文】
佛國品第一
【釋】 今經所列,與支謙所譯維摩詰經同,而奘師所譯說無垢稱經,則名序品第一。今按:若列序品,則第一品當析為二,從爾時長者子說此偈已之後,應題為佛國品第二。今既不分,則以佛國納之於序而名序品,不如以序附之佛國而名為佛國品。雖序係全經序而非佛國品序,不應僅附在佛國品,然更有要義須知者,據今所明以此經者,此佛國品實為經宗分全部之綱格。且推原竟委,則經序、經益,靡不握其樞要乎是。故當略為分別其義。
一 佛
梵語具云佛陀,譯為「覺者」。有乎此「覺」之「者」,不止是覺,故有十號乃至無量德號,覺亦無量德號之一不足以盡其德。雖然、無量諸德固靡不原本乎覺、依持乎覺、開顯乎覺、長養乎覺、圓滿乎覺者,則覺又無量德號之宗也。故雖有諸號而稱之為佛者,獨多也。況乎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法法圓融絕待,隨舉一德眾德全彰者哉!然而名號纔建,法相斯存;名相之端,分別以寄。名、相、分別不契智性,故纔言覺者,即有不覺者與之分疆別界而并立乎意識。是以佛陀之號,亦因津濟名、相、分別之有情眾,赴四悉檀而為宣說。將令仰德思齊,生長善本;由之破惡斷惑,契歸乎名無名、相無相、分別無分別不二之正智真如耳。是以今明覺者,從名相分別而正智真如,有其四焉。
一、應界內凡夫佛┐ ┌隨類變化身 ├……應身………應化身┤人間應生身 二、應界外聖者佛┘ └淨土勝應身 三、應地上大士佛………報身………他受用身 ┌自受用身 四、法性自受用佛………法身……┤ └法 性 身
【紀】 佛為正報,覺者之義。謂佛隨類現身,故不曰人而曰者。無量諸德下七句:明一切功用,皆由本覺開顯,自本而始,自始而終至於圓滿,無不依之。但依覺故,便有不覺,故曰纔言覺者,即有不覺者。生不覺故,念念分別名相;今欲覺之,亦只能就其分別而顯度生之本願。講義表列三身,所謂應身,即是吾人所見相好莊嚴丈六金身是。所謂報身,即他受用身,為妙樂智慧福德所生者,如菩薩所受法樂之實用是。所謂法身,分二:一、自受用身為正智菩提,二、法性身為真如涅槃也。
【釋】 二、佛國 一、釋佛國義:佛國者,指依報言。佛無所依,即依眾生心住。譬言國家,則攝人民、土地、政治事業。舉眾生心,亦攝同業有緣之眾,及彼同業所感居域,與其共同和合所作事業。同業眾生之一居域,各有有緣之佛應化施教,佛為教化之主,依主立名,故名佛國。佛身所依,亦名佛土。佛化所被時間、空間,名佛世界。諸佛化居,種種不同,各現特色,名為佛幢。依伴——本名依土——立名,亦云凡聖同居國土,三乘聖者方便國土,菩薩實報莊嚴國土,主伴交參,重重無盡。至於自受用法性佛,既無應化,亦無依居;然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是佛究竟所得顯者,具有無邊常樂我淨真實之德,謂之常寂光法性土,身土一如,色心不二。前三土之應化,既皆依此為本,而一切眾生心真如佛性內熏,亦即法性土佛之冥化也。
【紀】 佛國為依報。佛本為眾生而現應身,故得有所依止。然佛又為法身——法性自受用身——故本無所依止,但依眾生之心住耳。譬如國家,依土地、人民、主權三要素乃能成立。佛國亦爾,所謂土地,即世界;人民,即眾生;主權,即佛。又就顯著者言,約有三義:一者、同居土,眾同分界,大如微塵世界,小如一家皆是;方域既分,各有世界,即各有教化之法。二者、佛剎,若釋迦佛剎之娑婆界是,此界亦為有勝妙功德相之一,有非他清淨土世界所有者。三者、眾生心,經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常在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心中說法是。
【釋】 二、明佛國宗:今此之所謂宗,與天台五重玄義所謂宗有異。蓋五重玄義之體、宗、用三,律之起信論之三大,似以「體」、「相」為體,分「用」為宗與用者。今所謂宗,乃統體、相、用以言者。如起信論就大乘以明體、相、用,即以大乘為宗。今經就佛國以明,故以佛國為宗。宗者、謂總持綱要之主旨,非但從因趣果為宗;彼狹、此寬,故云有異。明此今復為二。
甲、依經文明:寶積請說得佛國淨,如來具答並現淨土,此為佛國一品所由安立,可無論矣。方便、弟子、菩薩三品,有義無文。問疾品、淨名現空室,文殊問之,答云:『諸佛國土亦復皆空』,正顯種種佛國皆常寂光。不思議品、既顯須彌燈王佛國,借座入室,立身如座,亦顯器界小大自在。觀眾生品、天女顯淨名室八種功德,結歸『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以中現』。天女即為淨名所化眾生,就所化眾生及所居丈室以顯,亦正顯佛國也。入不二法門品無文。香積佛品、顯眾香國及其教化事業,彼土此土人民飯食,淨穢交徹,一多遍融,此亦顯佛國也。菩薩行品、為香積佛品之餘勢。見阿閦佛品、正結顯淨名所修淨土,可知。且不獨經宗分為然,經序分、獻寶蓋合成一蓋,現諸世界及十方諸佛說法相,皆顯示佛國之文也。
【紀】 明佛國宗中,引起信論,體相為體,指如來藏具足功德相,而此藏心仍依空為體也。分用大為宗與用者,指大乘因果。
【釋】 乙、依法義明:佛為寶積所說淨佛土行,即是淨名一經法本。其下淨名所說所現,要唯依此法本,修淨土行、證淨土果而已。猶華嚴入法界品之善財,其所參學修習,要唯實踐華嚴所說諸菩薩地而已。方便品、即『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也。弟子品、菩薩品,即『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也。室中六品,即『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也。菩薩行品、見阿閦佛品,即『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也。此就緣以言者。若就因以言,則方便品是觀世間苦聞佛發心也。弟子品、菩薩品,是修直心淨土。室中六品,是修深心淨土。菩薩行品、見阿閦佛品,是修菩提心淨土。此之三心為總,餘十四心為別。明維摩詰即是修取淨佛國土、攝化眾生之實踐者,則佛國為此經之宗,可無疑矣。經序是宗由藉,經益是宗效功,胥繫乎宗,不言可知。諸眾生自性清淨心,為宗之體:真應佛土及其種種功德,為宗之相;修種種心行、得種種佛國、攝受種種眾生來生其中,為宗之用。本經玄義,微顯乎是。
【紀】 依法明義中,猶華嚴入法界品之善財句:佛說善財童子,入十地而參訪善知識,皆一一實踐,步步證行,所謂自行者也。今於此經之維摩詰則反是,自居師位,教化他人,蓋以淨佛國土,須由教化眾生而成故。彼證法身,此淨佛國,實則自行化他,同一佛法,皆為佛事,特存兩方觀察而已。
【釋】 三、佛國品第一 品謂品類,就經中品類相同之文義,聚割分段得十四品。此品居在最前,故曰第一。
甲一 經序分
乙一 通序
【釋】 序者、端緒,居在經首,故名為序。其式由佛親定,不獨為此經序,遍為一切經序,故名通序,亦名遺囑序也。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耶離、庵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眾所知識,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諸佛威神之所建立。為護法城、受持正法,能師子吼,名聞十方,眾人不請、友而安之,紹隆三寶、能使不絕,降伏魔怨,制諸外道。悉已清淨、永離蓋纏,心常安住無礙解脫。念、定、總持、辯才不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逮無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隨順轉不退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蓋諸大眾,得無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捨諸世間所有飾好。名稱高遠、踰於須彌,深信堅固、猶若金剛。法寶普照而雨甘露,於眾言音微妙第一。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演法無畏猶師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無有量,已過量。集眾法寶,如海導師。了達諸法深妙之義,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畏、十八不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定自在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法相菩薩,光相菩薩,光嚴菩薩,大嚴菩薩,寶積菩薩,辯積菩薩,寶手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慘菩薩,喜根菩薩,喜王菩薩,辯音菩薩,虛空藏菩薩,執寶炬菩薩,寶勇菩薩,寶見菩薩,帝網菩薩,明網菩薩,無緣觀菩薩,慧積菩薩,寶勝菩薩,天王菩薩,壞魔菩薩,電德菩薩,自在王菩薩,功德相嚴菩薩,師子吼菩薩,雷音菩薩,山相擊音菩薩,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妙生菩薩,華嚴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梵網菩薩,寶仗菩薩,無勝菩薩,嚴土菩薩,金髻菩薩,珠髻菩薩,彌勒菩薩,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如是等三萬二千人。復有萬梵天王尸棄等,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為聽法。復有萬二千天帝,亦從餘四天下來在會坐。并餘大威力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悉來會坐。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俱來會坐。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眾,恭敬圍遶而為說法。譬如須彌山王顯於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
【釋】 今釋此文,聊陳梗概,若廣解說,百年難盡。
一、科判:
┌五成就 ┌聲聞眾 ┌標舉類數 ┌詮敘事由─┤ │菩薩眾─┤稱歎功德 通序─┤ └眾成就─┤禪天眾 │陳列名號 └結成法會 │欲天眾 └結成類數 │八部眾 └四眾眾
二、翻譯:毗耶離:此云廣嚴,一云好稻,一云好道,一云好德。西域記云:吠舍釐國,舊訛曰毗舍離。菴羅:此云難分別,或云奈。比丘:亦作苾芻。一翻除饉,一云:具含破惡、怖魔、乞士三義。今謂除饉即是乞士之義。菩薩:具云菩提薩埵。一翻自覺覺他為義,或云開士、始士、高士、大士,或翻無上道大心,大道心眾生,大道心成就眾生,佛道成就眾生。今定為覺有情。魔:具云魔羅,此翻縛者。禪:具云禪那,此翻靜慮。須彌:或須彌羅,或蘇迷盧,此翻妙高。梵:此翻質淨。彌勒:此翻慈氏。文殊師利:此翻妙德,或妙吉祥,或翻妙智。尸棄:此翻云火,亦云火首,亦云螺髻,亦云蠡髻。夜叉:或作藥叉,此翻輕捷。有地、空、天三行分別。乾闥婆:或健達縛,此云香陰。阿修羅:亦作阿修洛,此云無天德。迦樓羅:此翻為妙翅鳥。緊那羅:此云疑人,頭有角神。摩睺羅伽:此云地龍,即蟒蛇神。比丘尼:尼、譯為女。優婆塞、優婆夷:亦作鄔波斯迦、鄔波斯夷,此云清信士、清信女。
三、綸貫:此之一文,皆結經者敘當時法會情形之文也。夫將欲舉其所親聞之說以傳信來葉,必指出當時說法之教主,在何場所,與同聞者有若干人,其人皆為何如之人,於其時、處來相集會懷何意念,與其聞持傳述之說咸可參證,乃能疑絕信成。阿難遵佛遺囑,敘之經首,古稱六種成就,以成就後世得諸傳聞者之信心,即此信、聞、時、主、處、眾是也。主伴雲集,感應道交,於彼時、處遂成法會。其法會之情形,蓋如是其盛也!
【紀】 凡佛說經通序分中,準智度論,皆俱作六種成就。以六緣缺一則教不興,興則必具,故曰成就。云何為六?一、如是二字,阿難尊者結此經時,意謂信我聞於佛說、佛印可者,實屬如是,決非不如是也,是為信成就。我聞二字,亦謂我與大眾親聞於佛者,是為聞成就。一時二字,從一法會因由起,至聞說是經已止,不拘時日,皆名一時。佛本不說法,亦無法可說,但以因緣故可得說法。因緣兩字,亦隱含時義,是為時成就。佛之一字,惟佛能說法,教化菩薩以下眾生,故法化以佛為主,是為主成就。至在何方處所,即為處成就。與大比丘眾若干人具,見當時聞法之眾,有目共睹,決非一二人所能臆度杜撰者,是為眾成就。
乙二 別序
【釋】 序者、由引、借事現瑞以為由藉,睹瑞測意以為引稱,乃緣起此經之特別事故,不關餘經,故云別序。
爾時、毗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盡共供養佛。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悉現於寶蓋中。又十方諸佛、諸佛說法,亦現於寶蓋中。爾時、一切大眾睹佛神力,歎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不暫捨。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目淨修廣如青蓮,心淨已度諸禪定,久積淨業稱無量,導眾以寂故稽首。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天人得道此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度老、病、死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毀譽不動如須彌,於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虛空,孰聞人寶不敬承!今奉世尊此微蓋,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闥婆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眾睹希有皆歎佛,今我稽首三界尊。大聖法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稽首十力大精進,稽首已得無所畏,稽首住於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導師,稽首能斷諸結縛,稽首已到於彼岸,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悉知眾生來去相,善於諸法得解脫,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
【釋】 此文分判如下:
┌同行獻蓋 ┌共獻佛蓋現佛國瑞┤ │ └合蓋普現 別序┤ │ ┌述欣歎狀 └睹佛國瑞欣歎佛德┤ └紀欣歎辭
此文翻譯如下。目真鄰陀:或作目真鄰那,此云石山。摩訶:此云大,或云具大、多、勝三義。
此文釋名如下。寶積:一譯寶事,一譯寶性。梵語云何,未從稽考。今會釋之:事謂事實,積謂積聚,性謂性空。今一事實當前,要皆眾緣積聚和會之所成就,究其性元當體空寂湛然常遍,而德相、業用之積累增長亦不斷滅,寶、是有價值義,可貴重義。此菩薩為極有價值極可貴重之人,故名寶事。此菩薩由無量善根智種所生,故名寶積。此菩薩證諸法實相,總持緣起,無量功德不壞不雜,故名寶性。又、寶積者,佛國之因,自利利他。萬有寶貴之謂佛,有情、無情眾德積合之謂國,故佛國由寶積起也。寶蓋:諸佛以大慈悲為功德,本普覆含育一切眾生,攝有緣者而為教化,使得解脫熱惱、清涼自在,是為寶蓋之義。寶積等長者子,以此心共同迴向佛,和合為一,故淨佛國土即依之而現。無我:一、假名我,二、妄執我;此云無我,無妄執我。甘露滅:據肇注:梵本作寂滅,甘露寂滅即大涅槃。甘露是喻,喻得寂滅,如渴得甘露也。三千大千世界:一太陽系為一世界,合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合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此之三千大千世界,皆釋迦佛之應化境。三轉法輪:轉惑、業、苦三,成般若、解脫、法身三德也。輪有摧碾、旋轉、圓動之義,即三轉之相也。世尊:佛號之一,為種種世間之尊也。三界:有色有欲界,有色無欲界,無色無欲界也。一音:法性之音,即是圓音,於一切音常如其性。
此文綸貫如下:廣博淨嚴之城,即眾生自性清淨心,是謂本性淨佛國土。真淨恆熏,緣行互感,是以俱持寶蓋,趣向佛地,普覆有情,同登大覺。據肇注:維摩詰亦五百長者子之一。此法本中以寶積為首者,大乘佛法僧寶積藏之心地,即眾生正因佛性;故因地法行雖無量,唯寶積為本也。然實踐時但舉維摩詰,以淨諸愛見、淨諸世間、淨諸心行之功,重在淨名也。攝歸圓覺,普現威神,一行出一切行,一切行入一行。體融大悲,量周真界,應諸國土作大法施,此淨佛國土之因果,不可思議之解脫也。
發起因心,推崇果覺,用示依歸,遂興稱頌。首讚佛已得色自在、得心自在、得業自在,故能攝化群生,導歸圓寂,此總起也。次讚寶蓋普現十方佛化之神變力,舉現事證成前偈也。得法自在,謂之法王。群生者制於法,而法隨法王轉,故能善施法力資益有情,巧說法相借顯實義。說有不有,說無不無,說因緣生以明不生,雖說畢竟無有主宰造業受報之者,而善惡業燦然不落空亡,業報歷歷不昧,此舉佛所說法以證成前偈也。降魔成佛,轉法輪度眾生,此三偈乃讚佛應世之大事者。八風不動,一子等慈,心平如空,人敬為寶。此一偈讚佛處世之德化,雖千載下猶令人想見佛之生平也。於下,就當時獻蓋睹瑞、眾心變化之情狀以為稱歎。此有二偈直敘事狀,次有一偈讚身輪不思議神通,次有三偈讚口輪不思議教誡。於是寶積遂復讚佛智斷二德以為宗極。證於知眾生相即涅槃、菩提相,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也。能善巧施設諸法而無所住著,本無拘縛,亦無解脫,故達諸法相無罣礙、圓湛如空無所依也。此讚人法二空、結歸一實相者。
【紀】 年德資位俱高,為長者;有謂唯稱佛者,餘則皆為長者子,總之、尊稱也。寶蓋、有二義:依事言,為七寶而成之幢幡寶蓋。依理言,寶為一切功德相,蓋即同等大悲相。來詣佛所句:謂從本因地至於佛地,始覺與本覺合一也。三千大千世界句:積此一太陽系之世界一千為一小千,合千小千為一中千、合千中千為一大千。但此係就凡夫心量所能及者而論,其實四禪天普遍大千世界,必到阿羅漢乃能見之。又、十方諸佛諸佛說法句:此種世界,似又不限於普通大千,又非阿羅漢所能見者也。瞻仰尊顏句:凡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顯現者,皆在頭目。得色自在乃得心自在,心為身之體,故能現莊嚴清淨之身。此章,當知寶積長者子俱持獻蓋,為同感自心。譬如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由體起用也。佛以威神力故,令諸寶蓋合為一蓋,正是相應自心,攝用歸體也。莊嚴寶飾,光明無量,照十方國,體用同時也。偈頌中,心淨已度諸禪定句:謂不被覆於禪定而得其究竟,是心自在。能善分別諸法相二句:謂不落垢淨、增減、生滅六相而分別諸法,故曰第一義,故曰不動,故曰能善分別。以因緣諸法生二句:即謂無造作主體之我,皆因因緣和合,故有造、受。三種法輪,謂轉迷成悟,轉凡成聖,轉染成淨。十力哀現此變化句:十力、指無畏言,哀、指大悲言。大聖法王眾所歸句:謂佛統一切法蔑不自在,故曰法王,反徵凡、小為法力所縛,不得不求救度,故曰眾所歸。稽首十力大精進句:指佛智德言。稽首能斷諸結縛句:指佛斷德言。悉知眾生去來句:謂本無所來,亦無所去,即是菩提、涅槃之相。
甲二 經宗分
乙一 如實說受得佛國淨不可思議解脫
丙一 敘請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
【釋】 寶積獻蓋,先有修意。睹瑞欣歎,即為發心之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正等正覺。其敘請辭言: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蓋深有以。何者?非已發菩提心,則無論所修為何種法門,要唯人天雜業或小乘偏行耳,總不得入佛法。而發心位不一,或信成就,或解成就,或證成就;至少亦必如善財遇文殊師利之發心相,及阿難在大佛頂三卷終之發心相。觀楞嚴耳根圓通,必令阿難悟得真心後乃教修習;善財參善知識學菩薩行,一一皆言已先發菩提心。驗之此經,若合符節,故大乘必先悟而後修也。逮其一悟相應,眾行遍修。菩薩淨佛國土之行,實眾行會歸之宗致,然非怯弱眾生求生淨土之行,乃勇猛大士都攝種種眾生緣起淨土之行。夫無大乘則無小乘,以無佛則無法、無聲聞也。然則疇昔若無勇猛大士若法藏比丘者,發願修淨土行,今日安有極樂世界可往生哉!夫彼既丈夫我亦爾,寶積之所能,亦固諸菩薩之所共能。故佛讚曰: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
【紀】 此章先說皆已發菩提心,後說願聞得佛國淨,自有漸次。如楞嚴經,阿難初啟請白佛,佛必先令發心,自尋本因心地,然後許說開示。凡大乘諸經,皆先說本因心地而後許說法要,因不發心則法為浪擲耳。
藉此敘請,可釋三疑:一、來生淨土:菩薩修成,還來度眾,與眾生念佛往生淨土,同是佛事。不過一為還相,一為往相。二、專教化他:雖不自修,實則度己度人本同一義,故自行便是化他。三、示現塵勞:此雖似易假借以便恣妄行,實則迴向佛智,過則消滅,即在流轉——即塵勞相——而菩提心自不散失,所謂隨緣不變者是。
丙二 說示
丁一 稱理直說
戊一 隨緣定宗建宗攝緣緣成佛國土成
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地。
【釋】 夫佛土非穢非淨,而唯隨所化眾生以類——即眾同分——業為感,故曰眾生之類是菩薩土。隨所曾化、所今化、所能化之眾生為何如眾生,遂即建設如何佛土,此一例也。建設如何佛土乃能隨緣化度眾生,遂即建設何如佛土,此又一例。隨所調伏為如何眾生取如何佛土,取如何佛土乃隨機調伏眾生;為入佛智慧、及起菩薩根,其例亦然。隨所化、指人天,隨調伏、指二乘,入佛智慧、指發大心,起菩薩根、指修大行。菩薩唯為饒益眾生,非以自求,故無成見。大悲般若為因,眾生類業為緣,因緣湊合佛國土現,譬猶空地之起宮室。設或無大悲心,捨離眾生,得佛淨國,無有是處。故曰:若處虛空,終不能成。
【紀】 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四句:即是隨所化緣而建宗也。菩薩取於淨國二句:即是建宗攝所化緣也。譬如有人下八句:即是所化緣成則佛國土成也。
戊二 從心起行融行歸心心淨佛國土淨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四攝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其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釋】 此文從心起十七行,行行徹果,果果該因。種種眾生來生其國,皆由佛之因行所感。由佛感成,故成佛國。初之三心是根本心。然按肇注:菩提心名為大乘心,準之他種經論應名為大悲心。但古來菩提心、大乘心,皆是大悲心之義,誠以大悲心是大乘菩提之特性也。其次有六波羅密心,其次為四無量心、四攝法,其次為方便及道品,結之以迴向心。迴向真如佛果以利一切眾生,故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其下除八難、自守不譏、修十善三心,唯是方便成就眾生。行十善攝受十善業人天,十善業盛故即得佛土淨。佛土淨故無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等道,不說剛強苦切之言,故說法淨。法淨則智淨,智淨則心淨,心淨則德淨,即轉眾生濁、劫濁、見濁、命濁、煩惱濁為五淨也。融行歸心,一切唯心。淨心為因,淨土為果,淨眾生心得佛土淨。因果不昧,如是,如是!
【紀】 此章所言,真心即迴向真如心,深心即集受淨法心,大乘心即濟度眾生心。清藏本、大乘作菩提,應作大悲,方不混入直、深。三十二相,惟忍乃成。佛特揭忍辱波羅密處甚多者,以此。四攝法:一、布施,二、愛語,三、同事(現種種同類之身而作同業),四、利人:皆攝取眾生之法也。迴向心、謂迴向種智,不求果德而招有漏,是為真善迴向。如講義、直心是菩薩淨土下,指從三根本心起無量善行也。迴向心是菩薩淨土下,指攝無量善行復歸三心也。隨智慧淨則心淨下,指若能淨其心,則所修取之佛國土亦自能淨也。
丁二 斷疑護益
戊一 為眾斷疑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國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釋】 此文有三:一者、舍利弗聞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證以現見此南閻浮提不淨相,遂生佛因地心豈有不淨之疑。佛釋其疑,有比量云:汝舍利弗不見此土嚴淨非如來咎;以汝等眾生自己罪障故;凡眾生自己業障不見淨土皆非如來咎,譬如眾盲者不見光明皆非日月咎。
二者、螺髻見淨,舍利弗見穢,則有不定疑。螺髻釋以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不淨;若能深心平等,依佛智慧,即見佛土淨。仍是見不淨是舍利弗咎,非如來咎。言心有高下者,舍利弗未嘗不見自在天宮之嚴淨,但由封執情見,心不平等,謂彼係自在天所有,非此閻浮提所有耳。此中、一者雖成立理論、而不得實證;二者二人各見,但能成立不定是穢,未能證實決定是淨。此時若不能證實此佛土決定是淨,則將令當時在法會之閻浮提人眾,益深罥疑網,末由解除矣,佛遂示現淨土。
三者、示現淨土,證實此佛土淨,使在法會大眾共見共聞,於是乃知見不淨者確由自己之罪,而隨分見淨者亦由自己之福。此正猶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耳。佛土嚴淨,尚非螺髻梵王所能想像,況執為穢惡充滿哉!佛現身於——閻浮提人——同業招感、同分妄見之穢惡充滿閻浮提,亦為大悲願力現同塵事,攝化罪業深重、志趣下劣之人焉耳。此與法華窮子喻品,可相引證。夫此佛土本常清淨,非假造作而後清淨。故一人心淨,即一人見佛土嚴淨也。
此經發起疑念皆由舍利弗者,以舍利弗在聲聞中智慧第一,表法執也。此云承佛威神作是念者,蓋佛說法,但有信受,莫敢懷疑。佛因情見凡夫、法執聖眾皆不能不疑此,而又深藏心底不敢起問,乃加持舍利弗生此念以斷眾疑耳。
【紀】 此章、承佛威神作是念句:正顯疑之所以起。自在天宮有二:一、大自在天,二、他化自在天。依佛智慧二句:指一念返觀、頓現淨土,即是自性清淨本心。寶莊嚴佛,為當時西士人所共知,莊嚴第一,故釋尊舉以喻之。示諸眾生不淨土句:明業力不同,得果自異。因眾生同分之心理、行為,眾惡不淨,故招感得今時惡濁世界耳。
戊二 隨機獲益
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求聲聞乘者三萬二千諸天及人,如有為法皆悉無常,遠離塵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釋】 此文有二:一者、在嚴淨中,寶積等證無生法忍,及八萬四千人發菩提心。得無生法忍,種種位不一。觀其前述發心,則此正如善財遇德雲登初住耳。此大乘益即在佛淨土中得者,以大乘依佛智慧故,佛智慧即法華佛知見也。二者、回復原狀之後,有小乘人二種獲益:三萬二千天人入見道位成須陀洹,八千比丘成阿羅漢。小乘益在復故之後得者,一、因不依佛慧,故還從眾生見中得;二、因穢而忽淨,淨忽又穢,悟世無常,遂得聖果。此二者,亦淨眾生心分得二種淨佛土者。前者似得菩薩實報淨土;後者得小乘方便淨土因,故所得即淨土益也。
【紀】 此章所言,得無生法忍,發菩提心,得法眼淨,漏意盡解各句:其義淺深,亦各自不同。顯大機大根獲大益,小機小根獲小益也。神足者,即六神通之第五種神足通。聲聞者,必待聞佛聲音說法而後悟解,不能獨覺者也。
乙二 如實修證不可思議解脫得佛國淨
丙一 出維摩詰本行而廣稱歎
方便品第二
【釋】 方者、方法,便者、便宜。方者、方國時代,便者、便利順勢。謂心無常心,見無成見,惟以順便種種方國、種種時代之氣勢福利,善能應用種種便當適宜之方法化益群生也。古來釋為權巧、善巧等義,總不越此。第二品文題之為方便者,凡有三義:一者、第一峰頭無相見處。善財參學以修己求生淨土,淨名實行而化他取得佛國,皆別峰相見耳。實際理地不立一法,種種施為無非方便;故直至見阿閦佛皆方便也。但善財修己而往生淨土,故凡諸所遇皆奉以為師;淨名以化他而修取佛國,故凡諸所遇皆將以為資。其歷程相同而行趣相反,故一生西方極樂國,一取東方不動國也。雖然、此皆方便門中事耳。二者、經云:以善方便居毗耶離。指維摩詰淨法界身,唯以方便應化人世,廣作種種和光同塵、隨類主導之事,故此標題方便。三者、經云:其以方便現身有疾。指維摩詰功德聚身,唯以方便示現老病,遂說種種應病與藥、解黏去縛之法,故此標題方便。由是觀之,此品實為淨名種種方便所依,故標方便為題也。
丁一 出名
爾時、毗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
【釋】 爾時、猶云當時,但指發現其事之時,未嘗確定年月日期。今意測之:淨名示疾之時,距寶積獻蓋之時,必已二三十年矣。何者?一、因前品睹瑞發心,聞法得忍,五百皆稱為長者子;今已稱為長者,且歷敘其以長者身所作種種佛事,故知其已隔二三十年也。否則、此淨名長者必非前品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之一也。二、因列淨名示疾之方便,諸弟子及諸菩薩遂倒敘往者遇維摩詰之事,其所經歷必非少時,故知相距之年必久。
【紀】 自此而後,從理即而入名字即(賅事想言)。
丁二 歎德
戊一 歎根本德
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殖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遊戲神通,逮諸總持,獲無所畏降魔勞怨,入深法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儀,心大如海。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
【釋】 夫淨名者,乃吾人本淨之真性,即為正因佛性,無量諸佛皆從流出。然而真如內熏,須藉佛法僧寶外熏之緣,以為開發,起深厚心,向佛法僧,隨順修習淨善之法,資益真如佛性,故云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殖善本。此之二句,實為根本諸德之本。昧者空念佛名,妄想法性,靜坐鬼窟裏作活計謂是工夫,貪戀神識上弄光影執為本心,唯是落空亡外道與平地自囚之類。不知宏護三寶,溥利群生,興法供養及財供養,修敬福田與悲福田,乃能深殖善根,開顯德本,福備智圓成無上覺。淨名供養諸佛,深殖善本,於是得無生忍,得無礙辯,得神通,得總持,得無畏,得智度,得通達方便,得成就大願,得他心智,得宿命智,得決定大乘;結歸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儀,心大如海。故為諸佛之所咨嗟,弟子、釋、梵、世主之所恭敬。此自利也。
【紀】 此章、供養諸佛、深殖善本二句:是為智、福兼修,智福二者即諸佛種性。辯才無礙句:謂於一義顯無量義,攝無量義為一義。逮諸總持句:謂收藏諸法,不令散失也。
戊二 歎方便德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離。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昧。若至博奕、戲處輒以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執持正法,攝諸長幼。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遊諸四衢饒益眾生;入治正法救護一切;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入諸淫舍示欲之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若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波羅門、波羅門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正宮女;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長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
【釋】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離,此轉上起下者。維摩詰既已成就如此大菩薩功德,為何居毗耶離與塵俗無異耶?答曰:此以善方便度人耳。然則其度人之善方便又為何等耶?答曰:以六度度六蔽,一也。示有六種俗欲而常修戒、定、慧無漏之法,二也。示同四種邪行,度人自守咸軌於正。雖為一切人所恭敬供養奉為最上,而能不生驕慢,執持正法攝諸長幼,三也。雖現身為實業家、交際家、法律家、政治家、演說家、教育家,而能隨處開導饒益救護,四也。入縱欲之淫舍而能示其過,入亂性之酒肆而能立其志,則令淫欲、沉湎之徒見之,亦能發心趨道不以為難。不然、彼淫湎者,將執酒色為天性,謂離欲清淨者,徒因藏身深山幽林,不見可欲而心不亂焉耳,非真有離欲清淨之人也。上來述其示居毗耶離和光同塵之方便,其下隨類現尊貴身以為主導,則又無間人天。人道有其八應,天道有其三應,近於觀音三十二應,可謂不出毗耶離而形充宇宙者也。故曰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此就利他以言。從自利言,則如來藏不變隨緣,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乃理即菩提薩埵也。
剎利、此云地主,乃印度四姓中貴族。婆羅門、此云梵志,乃印度四姓中教徒。釋提桓因、此云能天主,華梵簡稱合云帝釋,即上帝也。護世、有四天王: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廣目,北方多聞。受上帝命護持人世,故名護世。
【紀】 此章、博奕戲處句:謂博奕者,惟耽博奕,他非所知,故必入化度,令知尚有佛法。帝釋、為忉利天(欲界第二天)帝。護世、謂四天王,受天帝命,護諸行法眾生。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句:顯維摩詰心中,自與常人「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之心量不同。雖入淨穢之場,原無絲毫淨穢之相。以所見眾生淨穢之相,固是心作;能見眾生淨穢之心,亦是心造——如楞嚴云:自心取自心。本非外來起於妄念,能自離念而救度眾生——如金剛云:滅度無量無邊無數眾生已,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則自得方便、獲大饒益耳。
丙二 因維摩詰示疾而興教化
丁一 觀身發心
其以方便現身有疾,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並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燄,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是身無人為如水。是身不實,四大為家;是身為空,離我我所;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是身無作,風力所轉。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是身為災,百一病惱;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是身無定,為要當死。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成。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從慈、悲、喜、捨生;從佈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密生;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是長者維摩詰、為諸問疾者如應說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釋】 本文之科判如下:
┌觀自身 ┌大眾問疾 ┌分別觀身─┤ 觀身發心─┤因疾說法─┤ └觀他身 └聞法發心 └勸導發心
世間眾生,因不覺妄動而有病,淨名菩薩以大悲方便而示疾。非眾生病,如來無施教之功,眾生無自行之果。緣菩薩疾,法界有應機之教,菩薩有利他之行。若不覺妄動之病滅,則大悲方便之疾除;若大悲方便之疾起,則不覺妄動之病轉。感應道交,內外熏通,故以維摩詰疾,而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及王子、官屬等無數千人,雲集興問。淨名於是乃令人人以彼有病之身,推之人人自己之身。先觀身是無常、苦惱之聚,無足依恃,遂說十喻、以明人人自身無常及苦之理。立比量云;身是無常;不久立故;諸不久立者皆無常,如泡。餘之九喻,例推可知。
問曰:何以知身是眾苦之聚也?答曰:以身乍生,即為老與病死所依,呼吸無常,甚為危迫,故知是苦。問曰:何以知身是無常耶?答曰:此身血肉業風所持,如吹水沫聚為一團,不可撮摩,撮摩即散,故知是無常也——初因無明業識為中心力,遂攬父精母血凝為自體——。問曰:不然,身有個形體故。答曰:身根色狀業力暫現,猶如漚泡不得久立,故知是無常也。問曰:不然,身長時存在故。答曰:渴愛所注,相似相續。如彼燈燄從油炷生,油乾炷燼,燄續則斷;渴消愛歇,亦復如是,故知是無常也。問曰:不然,身有自體相故。答曰:層疊纏裹,恍似有實,然同芭蕉中空無堅,故知是無常也。問曰:不然,身體本常一故。答曰:本無常一,顛倒故見。如觀眩人幻無為有,故知是無常也。問曰:不然,身明了現前故。答曰:雖有身相,如在夢中,見自見他,皆是虛妄,故知是無常也。問曰:不然,身體是真實故。答曰:由三世業集四大緣,在心鏡中現身如影,故知是無常也。問曰:不然,身本自然有故。答曰:業識為因,名色為緣,身依起滅,如聲之響,故知是無常也。問曰:不然,身個形自存故。答曰:業緣牽合,時變時滅,猶如浮雲倏然有無,故知是無常也。問曰:不然,身有形現存故。答曰:眾緣集起,纔起即滅,如閃電光剎那不住,故知是無常也。能見此身現前剎那、剎那變滅不住,則無常觀成矣。
下有八喻,觀身無我。問曰:身是無常與苦,此義不然。身有生命,有自在力,主宰環境,造作受用,何得比同影、響、雲、電、無我無生之物?答曰:不然,身體如地,非能自主。身心如火,豈為吾我?身之業用,動作如風,何來性命?身之生死,流轉如水,安有魂靈?四大假合,寧有真實?當體全空,何我何物?如草木瓦礫無知,故如地無主。為風力所轉無作,故如風無壽。此身無我,故無常、苦、空也。
以下六句,合觀不淨及苦。蓋苦與不淨是事,而無常、無我是理。雖悟無常、無我之理,觀身是苦,而習慣自然已成常事,貪玩色身深生愛著,然此實唯互相誑騙而自欺其明耳。何則?涕、淚、屎、尿、痰、唾、汗、垢,凡所流溢無非不淨,足知全身穢污充滿,外包薄皮,偽現形容。雖復澡浴香潔、鮮衣美食,病與老死輒相凌逼,凡是又誰不曾身歷目擊者哉!顧猶貪玩愛著,非自欺欺人而何?故此身實為毒蛇、猛獸、怨賊、惡鬼所聚之曠野,處此甚可怖畏,甚可憂患,甚可厭惡。此為觀自身竟,即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四枯念處也。
一切可樂皆自身起,身既如是,除此身外復有何者以為樂耶?使更無堪樂者,雖悟此身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不唯無可除卻,除卻亦何所得,則翻不如不知此為愈也。答曰:不然,有佛清淨法身甚是可樂。所以者何?以從無量功德智慧生故,從五分無漏法生故,從四無量心生故,從六波羅密生故,從方便、神通生故,從道品、止觀生故,從佛果不共力生故,從斷智二德生故,從真實嚴重生故,故當欣樂。此為觀佛身竟,即常、樂、我、淨四榮念處也。
釋尊昔於雙林之間現般涅槃,林之八樹變現四枯、四榮之相,以表四枯、四榮之間為大涅槃。六凡執世間法為常、樂、我、淨,固迷大涅槃,二乘執一切法為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亦迷大涅槃。而大涅槃實亦不離四枯、四榮,四枯四榮全即大涅槃也。大涅槃性如是,本不生菩提心亦復如是。故淨名令分別觀身相為剴切而顯發真心也。
雖然、此身既不足依,縱有佛身可樂,亦與吾今有何交涉?答曰:不然,吾人自心本真如性,亦即佛心本真如性;而此心真如性,本非是人亦非是佛,然具能起諸佛、眾生一切因果業報依正染淨之事。心迷性違,無明妄動,遂成吾人可患身世。心悟性順,圓覺真淨,遂成如來可樂法身。今且能迷之、違之而成此可患身世,夫甯不能悟之、順之而成佛可樂之法身也哉!亦在當人悟本心性,自覺佛性本具,發無上正等正覺心,學佛修習無量清淨之法焉耳。然佛清淨法身,圓明真常,離名絕相,隨九法界眾生淨善根緣,以本因地中大悲行願,故現諸差別福智身士。是以得佛身現,須淨眾生善根緣力;欲得眾生緣力,須斷一切眾生煩惱生死之病,非由自求解脫之所能得。必焉發大乘心,普遍種植、發生、長養、成熟一切眾生善根德本,乃能得之。故曰:誠欲斷一切眾生病、得佛身者,當發無上菩提心也。此為勸導發心竟。
夫維摩詰既因身疾,當前指點,深切著明,如應解說。彼問疾之無數千人,遂皆發無上正等正覺心。此為聞法發心竟。
然此經是修取淨佛國土法門,故專從利他一方面,示為維摩詰度人發心耳。須知此經即俗而真,即事而理,非所謂從假入空以自度,再從空出假以度他,然後自度度他入中道者。此圓頓門,一時同具,即利他而自利。故從自利言之,則淨名自發菩提心,猶善財初遇文殊耳。
┌─透視障礙 ┌─天眼─┼─明矚微遠 ┌─身能飛行如鳥無礙 │ ├─能見未來 ┌─┼─移遠令近不往而到 │ └─遍觀諸趣 │ ├─此沒彼出彼沒此出 ├─天耳─聞 聲 無 礙┌─到達─┘ └─一念能至十方世界 六通─┼─他心─知他心事無礙│ ┌─小大互變 ├─宿命─知過去事無礙│ ├─一多互變 ├─神境───────┼─轉變─┼─彼此互變 │ │ └─有無互變 │ │ ┌─應機不測 │ └─應化──────┤ └─漏盡─自能漏盡遍知一切眾生漏盡不盡 └─化現無方 ┌─天眼 ┌─菩薩明─般若 三明─┼─宿命 又─┼─如來明─佛德 └─漏盡 └─無明明─法空 ┌─觀身不淨 ┌─四 念 處─┼─觀受是苦 │ ├─觀心無常 │ └─觀法無我 │ ┌─未生惡令不生 ├─四 正 勤─┼─已生惡令滅 │ ├─未生善令生 │ └─已生善令長 │ ┌─欲 ├─四如 意足─┼─念 │ ├─進 │ └─慧 │ ┌─信 三十七道品─┼─五 根─┐ ├─進 │ ├──┼─念┌─念 ┌─正見 ├─五 力─┘ ├─定├─擇 ├─正思 │ └─慧├─進 ├─正語 ├─七 覺 支───────┼─喜 ┌┼─正業 │ ├─輕安 │├─正命 │ ├─定 │├─正進 │ └─捨 │├─正念 └─八聖道──────────────┘└─正定 ┌─因果 ┌─發一切智心堅固…………解脫 ├─業 ├─不捨眾生大慈……………救苦 ├─定 ├─具足大悲……………………觀 ├─根 ├─信一切佛法精進……………忍 佛果十力─┼─欲 因地十力─┼─思行禪定……………………智 ├─界 ├─除二邊智慧…………………斷 ├─至處 ├─成熟眾生……………………聞 ├─宿命 ├─觀法實相……………………願 ├─天眼 ├─入三解脫…………………圓滿 └─漏盡 └─無礙智………………………愛 ┌─總持……………一切智─┐ 四無畏─┼─知根………………漏盡─┼─果地 ├─決疑……………說障道─┤ └─答報…………說苦盡道─┘ ┌─三業無失 │ ┌─無不定心 ├─無 三 心─┼─無 異 想 ┌─欲 │ └─無不知捨 ├─念 十八不共法─┼─六 無 減────────┼─精進 │ ├─智慧 ├─三業隨智慧行 ├─解脫 │ └─解脫知見 └─知三世無礙
【紀】 此章、淨名因疾說法,不出四諦法門。是身無常下、先說分別觀自身,厭苦、斷集;觀四念處,知五陰、諸入所共合成。此可厭惡、當樂佛身下,次觀佛身,慕滅、修道。明法身從無量功德智慧生,乃至五分無漏法,四無量心——梵天亦修此而量不同,僅能遍一世界,聖則隨分修習——,六波羅密,六通——本心無礙,是謂神通——、三明,三十七道品——小乘亦有生滅道品,對治煩惱而起者,此則為平等法性,菩提煩惱皆同——,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從如是無量清淨善法所生。在眾生身中,觀苦、不淨——即是事觀——,無常、無我——即是理觀——,如來涅槃四德中、即常、樂、我、淨耳。從業緣現句:吾人當知業為過去身中未斷之貪、愛、生因,與夫父母、四大之性緣相合,便現此身。設有因無緣、或有緣無因,皆不能生此身也。百一病惱句:人身有四大痛苦,苦即惱義。地、水、火、風各有百一病惱,共為四百四病惱。
丁二 從心起行
戊一 直心正念真如
【紀】 此章、通攝弟子、菩薩二品。直心正念真如,即迴事向理,不立一法,以法皆事故。一起法見、佛見,便違真如本體也。
己一 弟子品
【釋】 夫「聞法發心」之後,繼之以「從心起行」者,全心成行,全行成心,三心總攝眾行,眾行集顯三心,雖復三心一行中發,眾行一心中修,然亦不廢前後層次,秩焉無紊,成厥條貫。初由勝解開發覺心,雖復遍修眾行、廣歷萬法,而唯念念求證真如法性。確立不拔,直往無前,把持要津,截斷凡聖,慧劍揮空,佛魔齊斬,是所謂實際理地不留一塵者。迨夫離念相應,觸證真如,顯如實空即是如實不空,淨德深淳充周法界。由不可思議之熏起不可思議之變,妙用繁興,靡從軌則。雖然,未應勝善獨居,還得昏蒙兼濟;盡而不盡,寓之無竟,大悲方便等虛空界,利樂眾生窮未來際。故由直心進乎深心,遂終之以大悲心也。夫不可思議解脫之妙行,即俗而真,即真而俗;即事而理,即理而事;即自而他——自即菩薩,他即眾生,自即箇人,他即社會——,即他而自;即人而境,即境而人;即色而心,即心而色;即因而果,即果而因。然此經標佛國為宗,歸宗有在,故專從化他一面以明之。夫淨名者,即是真如實相,亦即直心正念真如。從本以來,唯是一心,名之真如。無真如名,非可修相,非可證相,擬心即錯,起念斯乖;小乘之真慧所不能到,大士之俗智亦不能契。故聲聞魁首、菩薩班頭,均被彈訶也。而先之以弟子品者,從信滿發心,經十住行,多修定慧,近於二乘,第知而不滯、過而不留耳。觀善財十住、十行間所參多比丘者,可知之矣。故佛國品師資感應,染淨隱現,從不可思議心湧不可思議境,觀不可思議境發不可思議心,依不可思議心起不可思議教,聞不可思議教得不可思議益。諸佛華嚴初成正覺,於海印三昧中一念炳現微塵剎土、十世古今,頓從佛地詮顯歷劫修行諸菩薩法是也。次、方便品兼談小乘之法,示疾說法,開發勝心,猶佛華嚴入法界品,祇園會上已有舍利弗等聲聞僧眾。文殊師利遊化,意同淨名示疾,善財乃因之發心也。此弟子品,淨名彈訶舍利弗等,正猶善財參學德雲等耳。華嚴以策進行人至於佛地為宗,故就他之益自者以明。此經以攝受眾生淨乎佛國為宗,故就自之益他者以明。宗本無本,遇緣即宗;建宗有殊,行法斯異;行法雖異,程序同也。
弟子品第三
【釋】 師資禮道,不違世間。師視資如弟,以兄自居;資事師如父,以子自處;相影合稱,故名弟子。然如來為三界大師、四生慈父,孰非弟子、而獨標名聲聞眾者何哉?蓋釋尊忍土之教法,雖復從大施小,迴小成大,而化儀則存乎聲聞。捨家從佛,為法眷屬,住持三寶,宏範三界,從聞生解,事事資承,弟子之儀,事理圓足。不同俗人雖信佛而在家奉事君親,大士雖契佛而隨處遊化世間。故弟子之名義,有廣有狹:廣雖遍及一切,狹則專屬聲聞。又依大乘經之廣義,皆稱佛子;此依小乘經以稱為弟子,故專指聲聞也。然此應名弟子述昔被呵斥因緣辭不堪往維摩詰問疾品,今略之、故但標名弟子品第三也。
庚一 淨名運悲感慈
爾時、長者維摩詰,自念:寢疾於床,世尊大慈,甯不垂愍?
【釋】 現疾運悲,回果向因;興念佛慈,回因向果。寢床、即證真如法性。智悲同現,體用圓彰,如首楞嚴經所說上同十方諸佛慈力,下同六道眾生悲仰者是也。此本屬文殊領眾入室後,從甚深慈悲之根本心集諸善法者;佛是具足眾善法者,故念佛心為深心也。而此弟子、菩薩二品,則從佛應感邊,倒顯淨名已曾歷空一切人法證入法性,非根本智、究竟智之文殊師利不足與之對揚。從甚深不可思議心,興甚深不可思議化,故諸弟子、菩薩咸言不堪。此為淨名邊之能感,此一感念,直貫至經宗分之終。下為佛邊赴感之應:未入室、猶是應非所感,此猶未登地前,雖感佛應、尚同三乘應化,未見真身。入室後、雖感應相交而猶有隔,此猶佛應登地菩薩,雖現他受用身,猶是菩薩所分見之佛身,未接真身。出室至於佛前,觀佛身、取佛土,乃如佛華嚴經普賢近在毗盧遮那佛前,居等覺地,為佛長子。感應之功,方極親切。
【紀】 此章、引如首楞嚴經所說,上同十方諸佛慈力句:正述淨名之所以仰慈也。下同六道眾生悲仰句:正起淨名之所以示疾也。先因仰慈以示疾,次因示疾以運悲,後因運悲而感慈。故曰:感應之功,方極親切。
庚二 弟子述緣辭往
辛一 舍利弗
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於林中宴坐樹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不捨道去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時我、世尊!聞說是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釋】 舍利弗,於聲聞中智慧第一。
夫樹下宴坐,乃沙門之常法耳。然以宴坐為宴坐者,則亦以不宴坐為不宴坐。對待既生,分別斯熾,雖至滅盡恆、不恆行心心所法得大歇息,迨夫起心應物,依然事與真違。夫宴坐者,本無不坐,今亦無坐,坐不坐相了不可得,清淨本然,周遍法界,豈必如此樹下之坐乃為宴坐?夫即事而真,則全真皆事,坐無坐相,烏有此身如枯木、心若死灰之宴坐相哉!坐即不坐,經行、翹立孰非坐哉!不坐即坐,豈必捨定慧之道法,乃現穿衣、吃飯等凡夫之事哉?覓坐不坐相不可得,豈有坐則攝心緣內,起則應外緣哉?身邊等見當體空寂,豈必斷諸見乃能修行道品哉?煩惱之性即是涅槃,豈別有涅槃外與涅槃相對之煩惱,必斷滅之乃得入涅槃哉?如是之坐即大涅槃,具足德用,佛所印可。舍利弗聞淨名之說而默然者,以其所說雖說無說,舍利弗執法相不知其所說之謂何,故默然耳。
自行則在善邊策進精益,從智德明,故善財遇一善知識即得一法門也。化他則向濁邊減少過患,從斷德明,故淨名遇一善知識即去一法執也。此一法之兩面觀也,亦當體之中道觀也。一智一斷,一得一去,如稱兩頭,低昂時等。
【紀】 舍利弗段中,不於三界現身意句:謂了身意之相本不可得故。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句:謂見諸法寂滅相,乃是真定,威儀亦本來寂滅故。
辛二 大目犍連
佛告大目犍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目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毗耶離大城,於里巷中為諸居士說法。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目連!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所說。夫說法者,當如說法。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法無壽命,離生死故;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法常寂然,滅諸相故;法離於相,無所緣故;法無名字,言語斷故;法無有說,離覺觀故;法無形相,如虛空故;法無戲論,畢竟空故;法無我所,離我所故;法無分別,離諸識故;法無有比。無相待故;法不屬因,不在緣故;法同法性,入諸法故;法隨於如,無所隨故;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法無去來,常不住故。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法離好醜;法無增損;法無生滅;法無所歸;法過眼、耳、鼻、舌、身、心;法無高下;法常住不動;法離一切觀行。唯!大目連!法相如是,豈可說乎?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善於知見無所罣礙,以大悲心讚於大乘,念報佛恩不斷三寶,然後說法」。維摩詰說是法時,八百居士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無此辯,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釋】 目犍連,古婆羅門姓;名拘律陀,印度樹名。於聲聞中神通第一。
此經淨名所訶斥諸弟子及諸菩薩,其所行者皆佛之常法也。諸人輔佛化之常,而淨名贊之以奇,奇而彌常,乃因是成佛法之大。此中目連為諸居士說法,亦依佛之常式:先說施論,次說戒論,次說生天果報之論,次說樂論,次說果報過患之論,次說離世間論,次說涅槃功德。而未觀察聽法之眾是何根性,貿然為說人天業果之法,轉令起執人、我、眾生、壽命之相,障其大乘善根,不能發心。故淨名乃直從第七涅槃功德而說。所謂如法而說,即如涅槃法性而說是也。法性離言,故無可說,無說而說,同於幻化。不執軌式,不存知見,隨根利鈍說無罣礙;大悲心故,讚歎大乘,令彼聞佛功德增長善信;廣設方便,興建三寶,以是因緣乃可說法。案:此即是以四悉檀故佛乃說法也。夫大乘者具一切乘,人天之機隨得人天之益,二乘之機隨得二乘之益,大乘之機即可因之得入大乘,故八百居士聞之即發生大乘心也。夫此豈拘執資格、牽制形儀者,規規然謂塵俗之士唯人天之法是宜者所能逮哉!夫所謂即俗而真者,見乎茲矣!
【紀】 大目犍連段中,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句:謂不為已知見所障礙,隨順而說。以大悲讚於大乘等三句:謂當如法而說——如真如法而說,了平等性,不取諸相,不生差別,是為真善說法。
辛三 迦葉
佛告大迦葉:『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貧里而行乞,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捨豪富,從貧乞。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為不食故,應行乞食;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摶食;為不受故,應受彼食。以空聚想,入於聚落;所見色與盲等,所聞聲與響等,所嗅香與風等,所食味不分別,受諸觸如智證,如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迦葉!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以邪相入正法,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可食。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非入定意、非起定意,非住世間、非住涅槃。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迦葉!若如是食,為不空食人之施也」。時我,世尊!聞說是語,得未曾有,即於一切菩薩深起敬心。復作是念:斯有家名,辯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釋】 迦葉亦古婆羅門姓,於聲聞中精進第一。
夫阿羅漢已得無生,證身命空,何資摶食?徒以助行佛化,應受供養,為世福田,利益人天而已。夫然,故大迦葉悲心獨重,憫諸貧苦之輩,夙無福因,今無福果。如今生不種福因,來世仍無福果,乃多從之乞食使獲成福因也。然迦葉之應供自居,貧苦是乞,見法高下,存心取捨,甚矣其違於平等實相也,故來淨名之訶。夫以平等如應乞食,乞食即非乞食,六塵即非六塵,邪正多少即非邪正多少,聖凡染淨即非聖凡染淨,福無大小,人無損益,乃能如乞食之法,證乞食之性。如是乞食,乃不空食人施。若夫稍有高下、取捨,即為毒器,豈成福田?迦葉從是敬重菩薩,不復以小乘法化人,亦承認在家居士之能學佛也。
┌─內有色相外觀色…┐ ├─內無色相外觀色…│ ├─淨背捨身作證……│ 八解脫─┼─虛空處……………├─此即八背捨,成阿羅漢時轉成八解脫也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滅受想……………┘ ┌─邪見 ┌─地獄 ├─邪思惟 ├─餓鬼 ├─邪語 ├─畜生 八 邪─┼─邪業 八 難─┼─盲聾瘖啞 ├─邪命 ├─世智辨聰 ├─邪精進 ├─佛前佛後 ├─邪念 ├─北俱盧洲 └─邪定 └─無想天
【紀】 迦葉段中,應次行乞食句:謂依佛制,次第行乞。佛制比丘行乞,必須挨戶而乞,不越貧趨富,亦不避惡趨善。沿門托缽,缽滿即已,一視平等,俾修福田。為不食故句:謂二乘人有云:滋養此身,備入涅槃,即為增相。以涅槃無增減,與性相違,故應不食。本自不然句:謂本來無一切法生。無大福等四句:謂真如法性本空,故無大、小、損、益。
辛四 須菩提
佛告須菩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舍,從乞食。時維摩詰取我缽,盛滿飯,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若須菩提不斷淫怒癡、亦不與俱,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不滅癡愛起於解脫,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不見四諦非不見諦,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離凡夫法,非聖人非不聖人,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乃可取食。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彼外道六師——富蘭那迦葉、末伽黎拘賒黎子、刪闇夜毗羅胝子、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迦羅鳩馱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住於八難不得無難,同於煩惱離清淨法。汝得無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時我、世尊!聞此茫然,不識是何言,不知以何答。便置缽欲出其舍,維摩詰言:「唯!須菩提!取缽勿懼。於意云何?如來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詰,寧有懼不」?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所懼也。所以者何?一切言說不離是相,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何以故?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解脫相者、則諸法也」。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法眼淨,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釋】 須菩提,此云善現,或云善業,或云空生。於聲聞中解空第一。
須菩提雖解空第一,徒以定慧觀察如是,而於尋常日用之間,實未能息聖凡、染淨、邪正、魔佛種種分別,不起執著。雖知一切眾生如幻,一切諸法如化,說時雖悟,用時尚迷,故於文字言語之縛不得解脫。淨名能使解空第一之須菩提生大恐懼,亦所謂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大威力能為逼迫,龍象蹴踏非驢所堪者也!此文所說,不外食與一切法平等義,一切法平等故,雖一切煩惱惡見、外道邪魔法,皆與佛及汝阿羅漢無諍三昧無二無別可也。須菩提向為佛法、阿羅漢法縛其心,分別執著凡外、邪魔之法,故聞之心驚也。在須菩提之意,此種種法其性雖等,然其體相、因果、功用不能平等,殊不知即法性是種種法,種種法即法性,彌滿清淨,當處圓湛,豈離一切法外別有所謂法性者哉?故曰:解脫相者,即諸法也。
一相──謂無相也 ┌─殺父 ├─殺母 五逆相─┼─殺阿羅漢 ├─破和合僧 └─出佛身血 ┌─富蘭那迦葉…………迦葉是姓,名富蘭那,執空為極。 ├─末伽黎拘賒黎子……姓拘賒黎,名末伽黎,此云昧道,執自然見。 外師六道─┼─刪闇夜毗羅胝子……姓毗羅胝,名刪闍夜,此云正勝,執苦盡見。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名阿耆多翅舍,別號為欽婆羅,極苦求脫。 ├─迦羅鳩馱迦旃延……姓迦旃延,名為剪髮,矯亂論者。 └─尼犍陀若提子………尼犍陀、出家也,若提是母名也,執定命見。 ┌─地獄 三惡道─┼─餓鬼 └─畜生
【紀】 須菩提段中,入其舍,從乞食句:謂入淨名之室,向淨名行乞也。空生行乞,專入富家。此與迦葉相反,迦葉專入貧里,意謂:貧人今世由不聞佛法,不見比丘僧,三寶種斷,故受貧窮。向其行乞,使修福田,發起善根,令生正信。空生意謂:今世富人,過去生中必具微少善根,受人間福。向其行乞,使補足福田,增長善根,令不退墮。雖各執一義,但二俱遠平等法性耳。若能於食等者句:正破貧富差別之相,淨名即於一食中開顯正智法性也。汝若如是乃可取食句:總結上義,反顯雖證涅槃,應受共養。但當知本無自相,諸法皆空,乃解真空。——因時稱須菩提善解空,故淨名對之說空。
辛五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佛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大林中,在一樹下,為諸新學比丘說法。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富樓那!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琉璃同彼水精,汝不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起以小乘法,彼自無瘡勿傷之也。欲行大道,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內於牛跡,無以日光等彼螢火。富樓那!此比丘久發大乘心,中忘此意,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我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植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時維摩詰因為說法,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說法,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釋】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此云滿慈,帶父母名。聲聞眾中說法第一。
小乘聞佛聲教,得以悟入,遂執佛語為決定是,向人講說,不復觀機,遂將自證小乘之法,為諸新學比丘講說。不知此新學比丘,久植大眾善根,故為淨名所彈斥也。
【紀】 富樓那段中,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無以琉璃同彼水晶,無以大海內於牛跡,無以日光等彼螢火數句,皆為所喻。意謂:見新學比丘,本具足大乘心,不應對之說小乘法。即時[A2]豁然、還得本心二句:諸君亦當自念:我輩自性中有維摩詰,於二六時中常使我輩覺悟,倘能豁然,亦還得淨心也。
辛六 摩訶迦旃延
佛告摩訶迦旃延:『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我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迦旃延!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說是法時,彼諸比丘心得解脫,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釋】 迦旃延,亦婆羅門姓,聲聞眾中論議第一
佛說法要,但舉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名,迦旃延為解說其義。不知此四念住、三法印之更有深義,徒將佛言局其小乘之見,豈稱佛意!故曰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蓋法實相,本無生滅,生滅心行見為生滅。譬云舟行岸移、雲駛月運,正就所見行移、駛運指出岸月實不移運,故曰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猶云岸月畢竟不移不運,是舟行岸移、雲駛月運義。說五陰逼迫苦,正明五陰本空無受,實無苦樂。說諸法空,非謂有實有法可使成空,乃由研究諸法自性無有。以執我故說為無我,正明所執之我不異無我,非教別執無我。諸法實相本無諸法,非今滅之故名寂滅。諸比丘聞之心得解脫者,成阿羅漢果也。
【紀】 迦旃延段中,生滅心行,即功用造作義。五受,凡五陰各有受義。我無我,凡夫執著五陰法,和合假相為我義;小乘人證得無凡夫外道之我,為無我義。其實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真菩薩通達無我法。
辛七 阿那律
佛告阿那律:『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一處經行,時有梵王名曰嚴淨,與萬梵俱,放淨光明,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幾何阿那律天眼所見」?我即答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見,為作相耶?無作相耶?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等;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世尊!我時默然。彼諸梵聞其言,得未曾有,即為作禮而問曰:「世孰有真天眼者」?維摩詰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於是嚴淨梵王及其眷屬五百梵天,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禮維摩詰足已,忽然不現。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釋】 阿那律,此云如意,是佛族弟,佛弟子中天眼第一。
大阿羅漢天眼,多能見大千界,量同大自在天,然未若阿那律見如掌果之清晰耳。蓋阿羅漢天眼之見,類其大齊,本無異乎天神、天道,特言其量,故言第一。實則見有限量,即有不見;不見即礙,礙非天眼。有相既周外道,無相則無所見,阿那律將以何為天眼第一耶?惟佛即肉眼同時具五眼,見麤果色,見細業色,見色性空,見色性德,見不見、色不色不二,故曰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見,如是乃真為通非礙之天眼耳。淨名訶彈一切,又處處稱歎佛德者,在自行即直心正念真如,在化他即念報佛恩、紹隆三寶,所謂不求人、天、聲聞、緣覺、權乘菩薩之果,唯求無上正等正覺。用是真往無前,離諸委曲。
【紀】 阿那律段中,菴摩勒果,如中土檳榔。
辛八 優波離
佛告優波離:『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為恥,不敢問佛,來問我言:「唯!優波離!我等犯律,誠以為恥,不敢問佛,願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為其如法解說。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當直除滅,勿擾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如優波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唯!優波離!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顛倒是垢,無顛倒是淨;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優波離!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諸法皆妄見,如夢、如燄、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於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優波離所不能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說」。我答言:「自捨如來,未有聲聞及菩薩能制其樂說之辯,其智慧明達為若此也」。時二比丘疑悔即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願言:「令一切眾生皆得是辯」。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釋】 優波離,此云上首,持律第一。
淨名彈訶佛諸弟子,多就其所得之第一法以施破斥。蓋其所得之第一法,即其執見之所存也。解其所執,非壞其法,故就其法以顯其性。優波離持律第一,故犯律比丘就而求決疑除悔之法,優波離必照律為之解說。則令犯者益見罪相,非疑己永不復能修佛法,悔之無已,則疑佛律過嚴,悔出家耳,此則是重增其罪也。故謂當直除滅,勿擾其心。此之二語,最為除罪滅障無上上義。罪非他物,擾濁心是。不擾其心,心本清淨;諸法如故,罪性亦如。唯由妄想顛倒取著我人之相,斯即違犯本清淨心,名犯戒垢。何者?一切法皆妄想所生,念念不住,是故念一切法皆名犯戒。唯知是妄想生,一切不取,乃名善解佛律而奉持者。此顯金剛心地本清淨戒,但能護持,即入佛位。故二比丘聞之,疑悔消而大心生也。
【紀】 優波離段中,如法解說句:謂即如常制,說犯何戒,在何律(戒有具足、方便二種;有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之別),當如何懺悔;如不懺悔,得何惡果也。罪性不在內三句:謂罪性本空,當觀察性空時,所犯亦當體直滅。例如殺人,世法、出世法中皆認為犯罪、犯罪之極重者。執梃與刃之手,及所執之梃與刃,并被梃與刃所殺斃之人。試問:此犯罪戒,生於三者之何種?如謂生於能執梃刃之手,是手便有罪垢性,則此手無論作何事業皆為罪垢——內。如謂生於所執之梃與刃,是梃、刃又有罪垢性,則此梃、刃無論用作何用亦皆為罪垢——中間。如謂生於所被殺斃之人——所謂刑律犯殺傷罪,特定客體為人;然殺甲與殺乙等,又不確定——,是殺斃之人、便有罪垢性、應無論何種因緣皆為罪垢——外。此三際罪垢之屬於相分者,即事分。至屬於見分中——即性分——之心境動念,則內決意,中間著手,外亦復如是,無有罪垢性之所在。然則犯者,是之謂妄動;判罪垢者,亦是妄判。不出於如句:謂見一切無有二相,無有變異相,一如無二如。如、即真如也。以心相得解脫句:謂小乘證生空法性,雖為戒、定、慧——三無漏學——修成,實則眾生心相本來無垢,皆由倒妄起,能離倒妄,則真解脫矣。倒即顛倒,為依他起;妄即妄想,為遍計執。諸法不相待,分前後、彼此皆妄見。一念不住,微細生滅,正所謂剎那剎耶,念念生滅,而一剎那中,即有九百念生滅也。
辛九 羅睺羅
佛告羅睺羅:『汝行詣維摩詰問疾』!羅睺羅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時、毗耶離諸長者子,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唯!羅睺羅!汝佛之子,捨轉輪王位出家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我即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羅睺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羅睺羅!夫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離六十二見,處於涅槃,智者所受,聖所行處,降伏眾魔;度五道,淨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惱於彼,離眾雜惡,摧諸外道,超越假名,出於泥,無繫著,無我所,無所受,無擾亂,內懷喜,護彼意,隨禪定,離眾過。若能如是,是真出家」。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心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難值」。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爾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釋】 羅睺羅,此云覆障,是佛之子,於聲聞中密行第一。
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即出家功德經之類。夫說出家功德,乃依一二悉檀令生歆慕生善根耳。然有利根上智,則不喜此,或將因之轉生譏毀。謂以功德誘人出家,諸出家者皆以貪功德故、貪私利故乃為出家,若宋儒有謂佛之徒皆因自私出家者是。是則在法門既招人之謗,在本人又長己之貪,故淨名直赴第三、第四悉檀以說之,而曰無利無功德名出家。此正猶菩提達摩答梁帝,謂「度僧造寺等並無功德」,而曰「自性妙圓,體是空寂,如是功德,不向世求」者也。然赴前二悉檀與赴後二悉檀,適機而赴,不存優劣。蓋真出家乃無功德之大功德,無利之大利耳。故淨名既說出家無利、無功德,即說出家真實功德之利,勸令出家。父母未許,勸令發無上心即為出家,即為具戒。夫何等平易、何等活潑、何等坦蕩、何等自由哉?此真不用一法繫人者也。
【紀】 羅睺羅段中,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句:謂出家本無功德,功德本無自性故。離六十二見句:謂六十二見皆為對待之法,依見惑顛倒起。五陰各具四陰——有有、非有、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四陰又各具三世——各成十二,合成六十;再加根本有、無二見,總為六十二。得五力,立五根二句:謂能得信、進、念、定、慧效力,其根便不易動搖。隨禪定四句:謂凡夫平時為五陰法所障,此所障者即便是家,能離此障即是出家也。
辛十 阿難
佛告阿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時、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我即持缽詣大婆羅門家門下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難!何為晨朝持缽住此」?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故來至此」。維摩詰言:「止!止!阿難!莫作是語。如來身者,金剛之體,諸惡已斷,眾善普會,當有何疾,當有何惱?默往,阿難!勿謗如來。莫使異人聞此麤言,無令大威德諸天及他方淨土諸來菩薩得聞斯語。阿難!轉輪聖王以少福故,尚得無病,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哉?行矣,阿難!勿使我等受斯恥也。外道、梵志若聞此語,當作是念:何名為師?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聞。當知阿難!諸如來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佛為世尊過於三界,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如此之身當有何疾」?時我、世尊!實懷慚愧,得無近佛而謬聽耶。即聞空中聲曰:「阿難!如居士言。但為佛出五濁惡世,現行斯法,度脫眾生。行矣,阿難!取乳勿慚」。世尊!維摩詰智慧辯才為若此也,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釋】 阿難,此云慶喜,是佛族弟,於聲聞中記聞第一。
夫佛身本無身相之可得,為應有緣生於人間,則亦如人常法,現行人世幻化之相。世人昧之,以為佛身實有其事,故淨名即從色身揭出法身、實報身,使人敬仰。既令阿難自疑近佛謬聽,去其多聞之恃。又聞空聲說明佛應五濁惡世現為如是之故,應機不同,示說非一。此文雖少,遍赴四悉檀緣。顯佛身無為不墮諸數者,第一義也。讚佛福德生人善信,各為人也。破阿難之自恃記聞無謬,是對治也。五濁惡世現行斯法,普為世也。
【紀】 阿難段中,金剛之體句:謂如來身清淨法身,功德莊嚴,究竟一切堅固。轉輪聖王:謂天人所修。人間亦有四,常指者,金輪王也。印度古傳說,常有之,謂能率其大臣眷屬,飛行空中。梵志:為淨行義,即婆羅門也。修清淨行,雖不出家,奉大梵天王,自謂此天所生者。非思欲身句:反顯三界眾生貪欲為本,思即無明妄動,隨起貪欲故。不墮諸數句:謂佛性本無分別,超諸數量之外,自難以數目分量表示,法身亦爾。五濁惡世句:謂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皆能令眾生昏亂不明淨,猶以泥沙投於清水也。
庚三 總結弟子不任
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釋】 夫十大弟子各居一特長,表十行之義也。十住、十行皆真如性,而初不壞十住、十行之相。五百弟子通表眾行,眾行亦皆真如而又皆非真如,故皆不任詣彼問疾。
己二 菩薩品
菩薩品第四
【釋】 此品繼弟子品來者。弟子品歷十住、十行,至此品入十迴向也。奚以知此品為十迴向也?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所參十迴向位之善知識,皆大菩薩,其為證一。十迴向位不出三種迴向:一者、迴因向果,亦名迴向無上菩提。二者、迴事向理,亦名迴向真如法性。三者、迴自向他,亦名迴向法界眾生。今此彌勒一章,泯其功行名位,即為迴因向果。光嚴一章,融其境界法相,即為迴事向理。持世一章,化其佛魔知見,即為迴自向他。善德一章,既迴善德之財施向法施,即為迴向真如法性;分一分施會中最下乞人,即為迴向法界眾生;分一分供光明國土難勝如來,即為回向無上菩提:乃一念中修三迴向者也。其為證二。
佛不即命妙德問疾,引令諸弟子、諸菩薩歷述前番遇維摩詰之因緣者,固將顯維摩詰現居之德,使群情肸嚮而成其淨佛國土之行。亦反明維摩詰所曾經過之事,具其直心正念真如,趨無上觀,修一切行而不取、證一切位而無著。蓋心直者言直,在行己則有疑必決,在處人則無過不摧。維摩詰者、所以示修淨佛國行者之模範者也。當仁不讓,見義勇為,禪宗古德,頗多其人。
【紀】 此品,承上品入十迴向。通標三種迴向:一、迴向無上菩提,即迴因向果,迴向佛果義。二、迴向真如法性,即迴事向理。所言事者,即是世、出世間種種差別不同之法,皆以真如法性為理體義。三、迴向法界眾生,即迴自向他義。因此菩薩,雖入大乘,尚未證得真如佛海,故應入此十迴向位耳。
庚一 述緣辭赴
辛一 彌勒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彌勒受一生記乎?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當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彌勒!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釋】 兜率、此云知足,屬欲界第四天。有內外院:外院天人,內院則為一生補處之居。彌勒將為彼天內院之主,故彼天之外院天王、及其眷屬,先起欽慕,時從聽法。不退轉地之行非一:一、信不退,在於初住。二、解不退,在於七住。三、證不退,在於初地。四、念不退,在於八地。彌勒為兜率王所說,未知屬於何等。證下文得無生法忍,亦俱通此四位,不如認為俱說此四種不退轉地之行也。授記、是佛為他人決定將來之事者。佛之懸記,決定不易。佛嘗授彌勒記,人世從此身歿,當生兜率內院為補處尊。時至,降生人世,即成無上正等正覺。此乃功行最大,名位最高,為諸菩薩之所宗尚者也。然而執著必用如是工夫乃到如是境界,功行名位不忘,則迷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將有高推聖地、埋沒己靈之弊。彌勒之說不退轉行,必將謂須經若干劫、若干生死、若干行位乃至不退轉地;雖至不退轉地,望於一生補處猶甚遙遠。怯弱凡夫,於是聞而望洋興歎,逡巡卻退。夫其所說者未嘗非,而其弊可至於高壓群情,斷滅佛種。故淨名為法界眾生攘臂直前,大聲疾呼,亟從而救正之。何者?從凡夫至佛地——一切行位,皆依眾生生死煩惱之法而立。今以真慧遍覓眾生生死煩惱之相了不可得,體性如如,即是菩提、涅槃;且無有眾生生死煩惱,況有依此而立之菩薩行位哉?諸菩薩行位與眾生生死煩惱,一如無二如,同即菩提、涅槃焉耳。故諸眾生本性,菩提、涅槃體自圓成,非由造作,不應說諸行位,使於菩提生分別見,反障本菩提心。乃廣明佛菩提唯是即心自性菩提,二百天子遂因之悟無生法忍。此所以先破其無生能受,次又破其無記可受,次明一切眾生與彌勒,皆如如無異,次明一切眾生皆即是菩提、涅槃。不假栽修,無發無退,發明自性菩提具足一切功德,則已靈與佛果齊貴,庶迴因向果,而初心人不致退屈也。
【紀】 彌勒段中,彌勒、亦稱一生補處,當來住世成佛者。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之行二句:諸君讀至此處,或有懷疑,以其時彌勒、淨名尚在人間,如何彌勒向天宮說法?淨名又於天宮相遇乎?不知其時天王等,每來人道中聽法。如天帝釋提桓因等,常隨釋尊聞法。且如各經流通分中,多舉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是其佐證。授記:即預言義。依法性言、生不可得,記更無有。於正位中亦無授記句:謂不受一切法;通云正受,即真如法性——為一切佛法、心法、眾生法之本體法性。一切眾生亦應受記句:謂平等同一法性故。不二不異者:如俗所謂分不開,合不攏也。即菩提相句:謂即是一切清淨智慧功德妙用之相。即涅槃相句:謂即是覓一切生死、煩惱、惡業、了不可得之相。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二句:華嚴十地品,說一切位,亦云是空中鳥跡,但從依他性而說者;楞伽經亦顯此理。寂滅是菩提句:謂法相當體常寂滅,則顯了不可得意,非滅體也,故曰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二句:謂妄立境界為所觀之緣,自生妄能覺觀之心。如楞嚴「所妄既立,生汝妄能」義。障是菩提二句:謂一切俱捨,自無障礙。不入是菩提二句:謂不起於念,自無愛取。住是菩提二句:謂常住不動,自無生滅。至是菩提二句:謂實際為法之本體,諸法起滅,必從實際生,必從實際滅也。等是菩提二句:等謂約六根、五陰總相言,但種種皆非真如,故曰等虛空故。然以空相顯真如,特喻其一分,實則非虛空非不虛空。不會是菩提二句:謂無所融會,自絕對不二。不合是菩提二句:謂破諸和合,自不為業縛。微妙是菩提二句:謂第一義諦不從相解,妙高峰頭惟在自證耳。
辛二 光嚴
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毗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答我言:「吾從道場來」。我問:「道場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精進是道場,不懈怠故;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苦故;喜是道場,悅樂法故;捨是道場,憎愛斷故;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解脫是道場,能背捨故;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法故;四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密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中來,住於佛法矣」。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釋】 佛菩薩有兩種光明:一曰智慧光明,二曰福德光明。用是莊嚴清淨法性身土,名為光嚴。童子、非必年幼之稱。依俗事言:既不拘受沙門儀式,而亦未嘗具有室家,獨身之人謂之童子。據真理言:乃指根本無分別智,迥脫根塵,靈光獨耀,謂之童子。在光嚴意:修行菩提,成就菩提,須有場所,定其區域,合乎儀軌。若密宗之建立壇場,供陳物像,故光嚴或即是傳佛密宗之金剛薩埵也。然亦因此係心物境,意著事相,不能迴法界身融歸自性。淨名乃假道場發明其意:夫一切真淨法無非道場,則菩薩於一切時、一切處,自行化他,舉足下足,又孰非從道場來哉!此真道場,即本真菩提性,故五百天人因之發菩提心也。
【紀】 光嚴段中,淨明答問道場,先說三根本心是道場,次說六度、四無量心、六通、四攝法及一切染淨諸法皆是道場。正破光嚴所必執之行道之場乃得謂道場,或成道之場始可云道場也。持戒是道場二句:謂依戒修願,皆能成就。智慧是道場二句:謂不起分別,現量真如故。悲是道場二句:謂如世間父母,對諸子女飲食、教誨,不厭勞倦故。捨是道場二句:謂捨離憎愛——即違順境界,依之而成違順業苦,此二者為一切煩惱根源——自斷煩惱。解脫是道場二句:謂先修不淨觀背捨欲界,解脫欲界而入初禪;次又背捨初禪,解脫初禪而入二禪;依次背捨三禪、四禪,依次解脫;如是乃至背捨無所有處,而得解脫。總之、背捨有八,果有解脫耳。伏心是道場二句:謂調伏其心,自入正理觀察。三十七品是道場二句:謂能證涅槃,自得道諦。四諦是道場二句:謂真實義諦,自不虛誑。緣起是道場二句:謂十二因緣,全體真如。諸煩惱是道場二句:謂依真起妄,了妄全真。眾生是道場二句:謂依眾緣生,本來無我。
辛三 持世
佛告持世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住於靜室。時魔波旬從萬二千天女,狀如帝釋,鼓樂、絃歌來詣我所。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合掌恭敬於一面立。我意謂是帝釋而語之言:「善來!憍尸迦!雖福應有,不當自恣!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於身、命、財而修堅法」。即語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我言:「憍尸迦!無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釋子,此非我宜」。所言未訖,時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即語魔言:「是諸女等可以與我,如我應受」。魔即驚懼,念維摩詰將無惱我。欲隱形去而不能隱,盡其神力亦不得去。即聞空中聲曰:「波旬!以女與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俛仰而與。爾時、維摩詰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隨所應而為說法,令發道意。復言:「汝等已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作五欲樂也」。天女即問:「何為法樂」?答言:「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共養眾;樂離五欲,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樂觀內入如空聚;樂隨護道意,樂饒益眾生,樂敬養師;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忍辱柔和,樂勤集善根,樂禪定不亂,樂離垢明慧;樂廣菩提心,樂降伏眾魔,樂斷諸煩惱,樂淨佛國土,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樂莊嚴道場;樂聞深法不畏,樂三脫門不樂非時;樂近同學,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樂將護惡知識,樂親近善知識;樂心喜清淨,樂修無量道品之法,是為菩薩法樂」。於是波旬告諸女言:「我欲與汝俱還天宮」。諸女言:「以我等與此居士,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五欲樂也」。魔言居士:「可捨此女,一切所有施於彼者,是為菩薩」。維摩詰言:「我已捨矣,汝便將去,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於是諸女問維摩詰:「我等云何止於魔宮」?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汝等雖住魔宮,以是無盡燈令無數天子、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為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爾時、天女頭面禮維摩詰足,隨魔還宮,忽然不現。世尊!維摩詰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辯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釋】 執持佛法,教化世間,謂之持世。觀其所言,抑何嚴正隆重,凜凜不可犯耶?此有常心,未以眾人之心為心,故不能捨己以從人,與之無町畦而有教無類,廣大其化,是能入佛不能入魔者也。故淨名導之以迴自向他,迴佛向魔。夫維摩詰心是菩薩、身現白衣,不為沙門之法拘縛,故如應得受魔女也。魔以魔女為施,本屬虛偽,別有目的。遇維摩詰乃不得真施與之;謂以畏故俛仰而與,極言其勉強也。然法無定,習之有恆,勉強久之,即成安行。強魔以捨其難捨之五欲,魔雖未即受化,固已漸化乎不知不覺也。夫以魔女為可畏者,魔女亦何嘗可畏哉!顧視遇之者為何如人耳。蓋魔女非魔女也,亦即同具佛性之眾生耳。故遇淨名隨應說法,當發覺心。然以心貪欲樂,情習濃厚,非有法樂以代其樂,未易護持其覺心不墮也。逮其既深法樂,不復樂五欲樂,則正可因魔言捨之令去。既隨順魔意而滿足其願,發願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亦將藉之布佛化於魔界,燈燈傳燃,光光無盡,而魔宮遂無異普光明殿,此誠迴佛法向迷情之極詣哉!
【紀】 持世段中,憍尸迦、帝釋名。當觀五欲無常四句:謂諸法夢幻,應念真常。身、命、世財,均不能堅,不如依之轉修法身、慧命、德財之三堅法,故曰而修堅法。正士下至俛仰而與:持世、淨名先後與來魔相酬答,正見持世不能降伏波旬,故被其欺誑。淨名能攝伏波旬,故使其驚懼。沙門,為出家人通稱。釋子,指專從釋尊出家者;以佛為父,己則為子。世有是沙門而非釋子者,亦有沙門而兼釋子者,有二俱有者,亦有俱非此二者。汝等已發道意三句:謂能樂此法樂,縱未離五欲亦不退墮。樂常信佛下,開示菩薩法樂:先樂三皈,次樂六度及一切善法也。樂觀內入如空聚句:謂六根門頭,意為總相,識神緣影,畢竟無常。樂集善根句:即精進義。樂淨佛國土二句:指佛依報、正報言。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句:持平等義。樂將護善知識句:持規勸義。我等甚樂二句:顯佛正法中自有真樂地,實未可與凡夫、外道同日而語。諸姊下至亦大饒益一切眾生:淨名以深切之意,反覆叮嚀示諸魔女,勸學無盡燈法門也。
辛四 善德
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魔詰問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時維魔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說,當為法施之會,何用財施會為」?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曰:「何謂也」?「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捨心;以攝慳貪起檀波羅密,以化犯戒起尸羅波羅密,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密,以離身心相起毗黎耶波羅密,以菩提相起禪波羅密,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密;教化眾生而起於空,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示現受生而起無作;護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度眾生起四攝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於身、命、財起三堅法,於六念中起思念法,於六和敬起質直心;正行善法起於淨命,心淨歡喜起近賢聖,不憎惡人起調伏心,以出家法起於深心,以如說行起於多聞,以無諍法起空閒處,趣向佛慧起於宴坐,解眾生縛起修行地,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斷一切煩惱、一切障礙、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時心得清淨,歎未曾有,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臺,四面嚴飾不相障蔽。時維摩詰現神變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釋】 善根具足,德本深殖,是名善德。設大施會,誠一切善德之根本。捨內一切所有、捨外一切所有、捨內外一切所有,捨色一切所有、捨心一切所有、捨色心一切所有,捨一合相、捨二障礙、捨三雜染、捨四煩惱、捨五蓋、捨六蔽、捨七垢、捨八識、捨九有、捨十惡,捨至究竟捨無可捨,即得寂滅現前、忽然超越。起大慈悲以為根本,轉成四無量心、六波羅密、乃至無量無邊真淨微妙自性功德。布施一切眾生,供養十方諸佛,盡未來際無窮竭,如是大施即是不可思議解脫,故維摩詰即因其設大施會而發之。夫珠瓔非珠瓔,即是淨善福德之聚,一入真淨名相,頓然上同難勝如來慈力,下同最下乞人悲仰。無有高下,不起分別,如是乃名具足法施,亦名真法供養。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義,於是圓滿。
┌─布施 ┌─法身 四攝法─┼─愛語 三堅法─┼─慧命 ├─利行 └─功德法財 └─同事 ┌─念佛 ┌─戒和同修 ├─念法 ├─見和同解 六 念─┼─念僧 六和合敬─┼─身和同住 ├─念天 ├─利和同均 ├─念戒 ├─口和同讚 └─念施 └─意和同悅 一合相───一箇世界、一箇人身等 ┌─煩惱障……煩惱礙 ┌─煩惱………惑 二障礙─┤ 三雜染─┼─業…………業 └─所知障……智礙 └─生…………苦 ┌─貪 ┌─愛 四煩惱─┼─瞋 又─┼─慢 ├─癡 ├─癡 └─等 └─見 ┌─貪欲┐ ├─瞋恚│ 五 蓋─┼─掉悔├此五蓋為定慧覆障,修禪人當察之。 ├─睡眠│ └─疑惑┘ ┌─財 ┌─色 ├─色 ├─聲 五 欲─┼─名 又─┼─香 ├─食 ├─味 └─睡 └─觸 ┌─希求┐ ├─分別│ ├─疑惑│ 七 垢─┼─傲慢├此七垢為修道人所難免,求善友者察之。 ├─高狂│ ├─惑習│ └─慳吝┘
【紀】 善德段中,當為法施之會二句:謂行法施,方得名大施會,使聞法者得永久利益故,非財施功德所能較勝。法施會者句:此前,似應有維摩詰言四字,或維摩詰謂我言六字,乃不混同。非如下文曰何謂也,皆知為善德所問;謂以菩提云云,皆知為淨名所答之明瞭也。一時供養一切眾生句:謂一切無不是法,且一一法上皆能使人得益——譬如行路,殊途同歸。淨名先說應以四無量心、六度法、三解脫門、行於布施——不專指施捨言,一切往來酬酢皆是。終以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道佛法。檀波羅密,即布施波羅密。尸羅波羅密,即持戒波羅密。羼提波羅密,即忍辱波羅密。毗黎耶波羅密,即精進波羅密。禪波羅密,即禪定波羅密。般若波羅密,即智慧波羅密。各有對治:如以布施慈善治慳貪,持戒規律治罪業,忍辱耐苦治瞋惱,精進勤勉治懈怠,禪定靜思治亂意,智慧覺悟治無明。護持正法句:有宏法意。以度眾生句:有利生義。起於淨命句:謂不以邪法滋身養命。入一相門句:謂一相無相,即不二法門。一切善法句:謂三十七道品,皆助道佛法。至淨名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二句:顯大悲心也。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二句:顯大智心也。乞人而曰最下,如來而曰難勝,彌顯淨名悲智雙運,與眾不同。
庚二 總結不任
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釋】 夫維摩詰者、般若也,疾者、大悲心也,病維摩詰者、大悲般若也。般若者、萬行之主導,大悲者、萬德之淵海,非妙萬行萬德之大智,其又孰能與於此哉?故一切不任而文殊師利斯任之也。
戊二 深心樂集善法
【紀】 今於第二章,通釋問疾、不思議、觀眾生、佛道、不二法門、香積佛、六品。依講義所明,列初二品為觀佛國依正因果,列中二品為觀佛國主伴因果,列後二品為觀佛國不二因果。如問疾品為因,不思議品為果。觀眾生品為因,佛道品為果。不二法門為因,香積佛品為果。皆顯真如性德也。
己一 觀佛國依正因果
庚一 文殊師利問疾品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釋】 夫淨名示疾,本為修淨佛國土之行,文殊師利問之,即發明其意也。此品近為不思議品之因,遠則發起下之五品乃至下之七品。
辛一 受命率眾問疾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深達實相,善說法要,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秘藏無不得入,降伏眾魔,遊戲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遶,入毗耶離大城。
【釋】 此文自成四段:一、佛遣文殊問疾:夫諸弟子與諸菩薩,皆辭不詣維摩詰問疾,而悲與慈既相感應,將由之廣作諸佛事饒益眾生,然後攝之同歸佛地,其勢不能中止,則不得不命及上首大弟子矣。妙德本深跡高,望孚道隆,故一受命,大小聖眾諸天人等皆願從往也。二、文殊謙辭承旨: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此照應前之二品而總讚之也。上人、猶曰超出人上之人,謂其智德超出一般人上,故諸弟子、菩薩均難與酬對也。何者?以其內證深達實相,外化善說法要,是故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佛菩薩藏靡不通達,神用無方俱臻究竟,雖今亦非能酬對也。然以承佛慈威加被,當前往問之耳。三、法會大眾,咸欲因文殊師利問維摩詰疾得聞妙法,故即時有菩薩、聲聞、天、人之眾,皆隨從之。四、文殊師利率眾入城,恭敬圍遶,具見威儀之盛。
【紀】 文殊、此言妙德,謂妙一切功德而為言義。上人、今多稱出家人,其實謂智慧功德在一般人上,即是上人,非必專指出家人也。深達實相句:謂證得正法,不依倒妄。善說法要句:謂通達一切法門。一切菩薩法式悉知句:即法門無量誓願學是。諸佛秘藏句:如開權顯實,惟佛與佛知是。無不得入句:謂圓教菩薩,皆初心中便能知諸佛秘藏,與別教不同也。降伏眾魔句:謂眾魔為束縛人修善,心境皆有,隨緣伺便,擾亂淨心。亦在能隨緣降伏,魔自不生。遊戲神通四字:依義似專指六通中神境通言。
辛二 示相入室問答
壬一 示相
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臥。
【釋】 佛由大慈應以大智,淨名乃從大悲受以大慧。神者覺心,力者慧性。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乃從覺心慧性空諸器世間及有情世間,窮至本源,豁然獨照一真法界,運大悲心泯合無間,用為緣起淨佛國土之本。唯甘受和,唯白受采,亦唯空諸所有,乃能上同佛慈,虛容諸有緣眾而起不思議化,此深心集諸善法之源也。
【紀】 此章空其室內句:即一切諸相了不可得境。唯置一床句:即證得不二法性真如境。以疾而臥句:即顯真如上起大悲心境也。
壬二 入室
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
【釋】 夫妙吉祥乃兩足之佛智,萬行之主導也。既入其舍,法由緣會而事成也。見其室空,因緣生法當體空也——就此經、可云淨佛國土當體空寂也。無諸所有,妙有非有唯假名也。獨寢一床,真空不空契中道也。歷歷明明,一念中現,此妙觀之宗本,法性之實相也。人人有箇獨寢一床之維摩詰,一切世間法所不能埋沒,亦為出世法所不能羅籠,蓋天蓋地,無形無名,塵劫昧之枉輪生死,一旦遇之即與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同入不可思議解脫。恆沙妙用一時俱發,猶文殊師利眾咸會維摩室也。試回光體究看!
【紀】 此章,既入其舍三句:意顯如依地基、土木和合成舍,取能居人功用,實在空間。更如太陽,除取所見之圓影相、光明相、及所感觸之熱力外,另欲覓太陽實相,了無所得,當體即是諸無所有。金剛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過為意識上結合觀念之假名言耳。
壬三 問答
癸一 主問賓答
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
【釋】 善來文殊師利,此維摩詰歡迎之辭。即事言之:夫舍者、舍於空非舍於舍,舍無自體,體即是空。然則一切眾生皆舍於空,諸佛、聖賢亦舍於空,雖文殊師利亦曷嘗不舍於空;未嘗不舍於空,夫又安有來入其舍者哉!然乃宛然已來在其舍,故曰不來相而來也。夫見室今空無諸所有,是不見一相也;然今乃灼然見室空無有,獨寢一床,故曰不見相而見也。即理言之:盡法界是一維摩詰,亦盡法界是一文殊師利,覓來不來、見不見相了不可得,而未嘗不體露堂堂,當處即來,覿面相見,故曰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妙德將欲致佛來旨,申己問端,故即順而印之。乃曰:若其既來,早非是來。何則?來相已過去故。夫未來者,直未有乎來耳,非謂來之所從來也。過去者、直已無之耳,非謂其轉至何處也。設或來有所從,則應去有所至,如有昨日亦有明日。既其去無所至,則亦來無所從,如無明日亦無昨日。無所從來而來,故不來相而來。夫絕對則無見,而可見必假乎相待,相待則緣會靡常而剎那變壞,一見不可再見,再見早非前見之相。即見不帶見相,故不見相而見。大佛頂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三世、十方當頭坐斷,此之謂大智文殊師利歟!了此數句,一部中論無餘蘊矣。
【紀】 此章淨名問言,不來相而來二句:明當體是來而無來相,當體是見而無見相。妙德答言,若來已更不來二句:正顯來相不定。如兩行人,一由東往西,一由西向東,各有去來相,亦必不同也。
癸二 賓問主答
子一 問答疾因
『且置斯事,居士所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世尊慇懃,致問無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疾者以大悲起』。
【釋】 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此亦通於菩薩實有斯病,非但三界眾生。有癡則即有見,有愛則即有慢。何者?有所不見、即有所見,有所愛、即有所不愛,此即末那根本四惑。專從集生正面言之,唯癡與愛實為原力。癡者、動之所由興也,見者、體之所由判也,愛者、自之所由結也,慢者、他之所由離也。菩薩猶有無明,癡與見俱;從癡有愛,愛與慢俱。因此根本煩惱,遂有變易、分段兩種生死。在菩薩雖已無分段生死,尚有變易生死;雖已空分別執,尚有俱生、我法二執未盡,故曰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有生死及我即有病故。或者、菩薩本已五住斷盡,二死永無,然以大悲願故,為度眾生現身人世,既受人身因有諸病。所謂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眾生不病則我病滅,菩薩疾者以大悲起是也。雖然、推原因何而有眾生,因何眾生有病,還是從癡有愛則有眾生及眾生病,故菩薩病依菩薩及眾生之癡愛起。其生無從,其滅無至,了癡愛之本空,覓癡愛而無得,則眾生病愈故菩薩病滅。此究詰疾之由來及其畢竟者。
【紀】 此段前七句,為妙德傳佛意旨。中四句,為妙德自問疾因。維摩詰言下至以大悲起,皆淨名答辭。從癡有愛句:癡為根本無明,愛為根本煩惱。起無明,則不能了知明見;起煩惱,則不免造業受苦。入生死三句:謂生老病死數種相連,有生則必有死也。講義中,有變易生死、與分段生死二種。變易生死者,為菩薩生死:此種生死,菩薩以所修真空法性上一切佛果智慧功德為因,本願度生,依未盡之癡、見、愛、慢為緣——得自主的,為進化的——以願力生者也。分段生死者,為凡夫生死:此種生死,眾生以過去生中未斷之貪愛、惑業為因,引起父母四大為緣——不自主的、為輪迴的——以癡愛生者也。
子二 問答室空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又問:『以何為空』?答曰:『以空空』。又問:『空何用空』?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又問:『空可分別耶』?答曰:『分別亦空』。又問:『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又仁者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
【釋】 夫疾者生於眾生之癡、愛與菩薩之悲願,諸佛國土亦皆從之緣起。然癡與愛體本空寂,菩薩悲願亦復如是,故疾體與諸佛國土之體無不空也。然以何者名為空乎?以本空故空也。然本空何必空乎?直以不分別空故空耳。吾人種種無明妄動,顛倒貪著種種名相,皆分別乎空而幻現,猶從目翳見空華也。然而空非可分別者,不可分別而妄分別,其所分別亦皆是空,猶之空華即是空也。夫本空則不事求也,第以妄想執著昧其是空,是以求空,然則不即以六十二見求之將何求乎?妄見體空,即是諸佛解脫,故欲索妄見之根元,舍諸佛解脫則又無從也。夫諸佛解脫,即指解脫乎眾生種種煩惱心行而言。究眾生種種煩惱心行之體性了不可得,即是求諸佛之解脫。蓋大悲之疾即淨土之行,性空為體而以眾魔外道為緣,不捨生死而令解脫,不動諸見而令清淨,則眾生心淨而佛國土淨。何者?以佛國土及眾生心性常空寂,故能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此究詰疾之實體及其本性者。
┌─過去 ┌─有色──────┼─現在 ┌─色─┼─非有色────┐└─未來 ┌─有─┤ ├─亦有色亦無色─┼──同上 六十二見─┤ │ └─非有色非無色─┘ └─無 ├─受─┐ ├─想─┼──同上 ├─行─┤ └─識─┘
每蘊歷四句、三世成十二,五蘊合成六十,另加有無二根本見,成六十二。
【紀】 此段、以無分別空句:如病目人所見空華之空,與無病目人所見淨明之空,原無有二。但不隨著空華分別,當體即是空也。
子三 問答疾相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如是。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釋】 夫疾無定相,以疾體空故。然本以大悲攝受眾生故現身現疾,有依他性,無自依性,則亦即以眾生病相為病相耳。此究詰疾之定義及其界說者。世間學者,研究諸法執著是實,不出此三;在佛法則轉為無作、空、無相三解脫法門也。
【紀】 此段首明疾相本無邊際、無界限、無自相可得。以凡所謂相,皆是五陰為因,名字文言為緣,和合而成。故今淨名以疾而顯疾實體之相。現身現疾,從癡有愛句,謂疾之實體。而此實體,即是真如法性,以真如能起無明,即一切法,離一切相。下述之四大各有體相,亦自不同。如地以堅為體,以質礙為相。水以溼為體,以流潤為相。風以動為體,以搖擊為相。火以熱為體,除冥燃燒為相。其名大者,含周遍義。故推而論之,各種有形質堅固之物體,皆屬地大。地大中本含四塵——色、香、味、觸,水含三類——色、味、觸,火含二類——色、觸,惟風大中僅含一類,只觸而已。是病非地大句:謂因大悲心起故。亦不離地大句:謂眾生病則我病故。而眾生病從四大起句:因眾生身由四大成故。
子四 問答如何慰喻有疾菩薩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以己之疾愍於彼疾,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常起精進,當作醫王療治眾病。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
【釋】 文義可知。此明處他人疾之道,亦明於此世間度此身心之法,不著此岸,不住彼岸,菩薩當安處中道行是也。
【紀】 此段說身無常、有苦、無我、空寂,不說厭離於身、樂於涅槃、畢竟寂滅而說教導眾生者,正謂不同凡夫貪著生命,不同小乘趣入空寂耳。說先悔罪二句:謂夙業所遺,以病推之。當識宿世無數劫苦句:為當念生死苦。當念一切饒益眾生句:為當發菩提心。念於淨命二句:謂於正命不妄貪求。當作醫王二句:謂如佛慈悲,救度苦厄也。總之、大乘菩薩,以種種方便,利益一切有情為究竟,不以涅槃寂滅為究竟。
子五 問答有疾菩薩如何調其心行
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導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云何為離?離我我所。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為斷病本而教導之。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為無慧利。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
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謂無方便慧縛。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為慧。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在於生死不為汙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雖過魔行而現降伏眾魔,是菩薩行。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雖行六波羅密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于梵世,是菩薩行。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雖行四念處,不畢竟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釋】 此文當分為四:一者、調伏自心癡愛病,用三空觀:一、我空觀,從今我此病至滅時不言我滅是也。二、法空觀,從為滅法想至無決定性是也。三、空空觀,從得是平等至空病亦空是也。二者、調伏眾生癡愛病,即上求佛法下度眾生也。未具如來智慧福德,不證寂滅,是上求佛法也。以身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勇猛救度眾生生、老、病、死之苦,是下度眾生也。三者、調伏自他癡愛病:一、離愛見覆,二、解偏著縛,文義可知。四者、從調伏不調伏之中道,起菩薩行而淨佛國土,起種種菩薩行而結歸現佛身、現佛土、現成佛、轉法輪、涅槃而不捨菩薩道。故此品亦為說淨佛國依正之因。
此明處自己疾之道,亦明於此身心度此世間之法,依此應當先悟自疾性空。然既未能修習成滿一切佛功德,不可即證性空涅槃,此若取證,還同小乘自了,故當觀眾生苦,發大悲心。然復應知世間眾生苦亦性空,勿起愛著、見取;雖復性空,眾生在癡、愛中實有種種苦惱,故應等運智慧、方便,善自解脫,而能勇於救人。由是乃能不墮六凡,不墮二乘,遍修諸菩薩行,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具修佛果無量功德。自癡愛病愈故治眾生癡愛病,眾生癡愛病愈故自大悲病愈。淨名示疾之意,胥見乎是。
【紀】 此段、講義順文略分為調伏自心癡愛病,眾生癡愛病,自他癡愛病,及調伏不調伏之中道、起菩薩行而淨佛國土四類,其義自已賅括無遺。我、我所三字:如以自身為我,則凡自身以外對待幻現者,皆為我所矣。更如以自心為我,則自身又為我所矣。得是平等句:謂人法二空為平等空。亦不滅受而取證句:是上求佛智處。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句:是下度眾生處。謂有攀緣句:謂以心取境也。以無所得句:謂三界無有也。在在所生句:指六道、三途言。不為愛見所覆句:指明了常知言。成就眾生句:即方便也。而自調伏句:即智慧也。求一切智句:為攝證入真如。無非時求句:為隨順因緣。諸法不生四字:為無生法性。不依身心盡句:為不樂生死滅盡。起一切善行句:謂由精進力。遍知眾生心心數法句:謂由智慧觀。而不漏盡句:謂由聲聞、辟支位而現身度生。不隨禪生句:謂由修初、二、三、四禪,而不受彼天報也。止觀助道之法,即總結前三十七道品是也。究竟淨相,為最淨法身。隨所應為現其身句:如觀音現三十二應身,無身不現矣。
辛三 會眾聞法發心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庚二 不思議品
不思議品第六
【釋】 此品正顯佛國依土資用不可思議之果。雖所明因果皆不可思議,而果上之事用較顯;雖主伴不二諸果事皆顯,依土資用之化共之眾人事尤彰明較著。故於此品,獨標為不思議。譬之六種皆是神通,而往往以神境通獨當神通之名也。
辛一 引不思議理
壬一 舍利弗念座
爾時、舍利弗見此室中無有床座,作是念:斯諸菩薩大弟子眾,當於何坐?
【釋】 夫室空乃佛國之體,室中眾人乃佛國之因行,因未成果是謂無有床座。發心小者,欲圖一旦之利,速求證果,故舍利弗推己及人,乃曰斯諸菩薩大弟子眾當於何坐。此所謂著相以求者,故招來淨名之訶也。雖然、不因漁父引,爭得入桃源!見維摩詰不思議事,不知實出舍利弗之引發,是忘卻漁父也。
【紀】 大乘菩薩,乃實報莊嚴法身,惟是樂相而無苦相。若小乘,因雖淨而業果猶繫,尚難解脫,既此報緣未謝,勢不得不求床座也。但舍利弗乍入淨名之室,便念無有床座,少得修因,急求證果。淨名之責,無怪其然。
壬二 維摩詰究責
長者維摩詰知其意,語舍利弗言:『云何?仁者為法來耶?求床座耶』?舍利弗言:『我為法來,非為床座』。維摩詰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貪軀命,何況床座?
【釋】 夫迴事而向理,則修行者為證法性,行尚應捨,何況求其果報?
壬三 示理遣情
『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識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無色之求。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夫求法者,無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證、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無戲論。若言我當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唯!舍利弗!法名寂滅,若行生滅,是求生滅非求法也。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求法也。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法無處所,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法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法名無為,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求法也。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
【釋】 此文分為三段:一、不著世間法求,二、不著出世法求,三、不著一切法求。此義云何?謂若求世間法、出世間法乃至一切諸法,皆分別念令心起滅,不契法性故也。
【紀】 首言求法,不著五陰、十八界、十二入、三界求(此屬世間法),三寶、四諦求(此屬出世間法),知因為見,終不離我,故曰戲論。明以我見修一切善法者,終為有漏,不能得其究竟解脫耳。後言不著一切法求也。
壬四 聞法獲益
說是語時,五百天子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釋】 於諸法中得法眼淨,此斷大乘之分別法執也。
【紀】 得法眼淨句:即見道。意謂會中大乘初地菩薩,證斷分別法執,正見菩薩法空真如。小乘初果弟子,證斷分別我執,正見聲聞生空真如耳。
辛二 顯不思議事
壬一 借座直示
爾時、長者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仁者遊於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國,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師子之座』?文殊師利言:『居士!東方度三十六恆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之座,高廣嚴淨,來入維摩詰室。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廣博,悉皆包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無所妨礙;於毗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亦不追迮,悉見如故。爾時、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就師子座!與諸菩薩上人俱座,當自立身如彼座像』。其得神通菩薩,即自變形為四萬二千由旬,坐師子座。諸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皆不能升。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就師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廣,吾不能升』。維摩詰言:『唯!舍利弗!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乃可得坐』。於是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即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便得坐師子座。
【釋】 此文有二:一者、借座入室,二者、就座得坐。
文殊是萬行之智導,故獨就問。此經須彌燈王佛、阿閦佛皆居東方,亦示修取佛國非求生西方也。世界名須彌相,佛名須彌燈王。夫須彌是依土,燈是光照,王是主權。光照者、群人之心理行業,合之即是國義。座乃行行之別依報。迴因心之不思議力,向果佛之不思議德,感應道交,心佛緣會,於體空之一念心中,一一正行皆現別別依果。得念佛三昧人,在三昧中即現極樂世界主伴依正。有同入三昧者,亦可同時互見,而在色身居處了無妨礙。在大不小,在小不大,不小不大,大宛在小,不思議事,此其由致。
法身菩薩見一切法唯一心故,心無高下、大小、長短、闊狹、多少、通礙相故,高大之座不變低小,低小之身不變高大,即身就座,恰恰合式。功行未泯,業報猶縛,然以深觀法性,藉勝解作意之力故,則能變身與座一般高大,就座而坐。若其未登初住、得無生法忍之菩薩,及小乘聖,猶滯化城,非仗佛方便力化城亦無,故須禮佛乃能就座。
【紀】 顯示事實,由理事無礙見得事事無礙。阿僧祇,此言無數。佛心量中,有十種大數,以阿僧祇為第一。今現在:顯非過去、未來。師子座,有二釋:一、謂如來說法,威音震懾十方,如獅子吼,百獸驚懼。一、謂座上本來雕飾獅子之形。今取前義。由旬,本為梵語,有大中小三種,即中土驛站之義,乃計路之長數者。須彌燈王之座,惟維摩詰現神通力,乃能借來;如此高廣之座,亦惟須彌燈王現神通力,乃能遣來。其室廣博三句:內相不增。於毗耶離三句:外相不減,故曰悉見如故也。但前述座高八萬四千由旬,與後得神通菩薩變形為四萬二千由旬,兩兩相較,仍應莫能升。經文許是結集時互為倒置,然無實據,未能輕斷。淨名勸新發意菩薩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乃可得坐下數句:即是以誠懇心求佛加被也。於是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即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便得坐師子座數句:即是承佛哀愍,攝受證知也。有感斯應,推之淨名。此品之能向須彌燈王如來借座,與後香積佛品之能向香積佛如來請飯,雖曰神通無礙,又豈有他巧妙哉!
壬二 標名廣說
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廣之座,於毗耶離城無所妨礙,又於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亦不迫迮』。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鱉、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著右掌中,擲過恆沙世界之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又復還置本處,都不使人有往來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舍利弗!或有眾生樂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薩即演七日以為一劫,令彼眾生謂之一劫;或有眾生不樂久住而可度者,菩薩即促一劫以為七日,令彼眾生謂之七日。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一切佛土嚴飾之事集在一國,示於眾生。又、菩薩於一切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動本處。又、舍利弗!十方眾生供養諸佛之具,菩薩於一毛孔皆令得見。又、十方國土所有日月星宿,於一毛孔普使見之。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諸風,菩薩悉能吸著口中而身無損,外諸樹木亦不摧折。又、十方世界劫盡燒時,以一切火內於腹中,火事如故而不為害。又、於下方過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取一佛土舉著上方,過恆河沙無數世界,如持針鋒舉一棗葉而無所嬈。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以神通現作佛身,或現辟支佛身,或現聲聞身,或現帝釋身,或現梵王身,或現世主身,或現轉輪聖王身。又、十方世界所有眾聲、上中下音,皆能變之令作佛聲,演出無常、苦、空、無我之音;及十方諸佛所說種種之法,皆於其中普令得聞。舍利弗!我今略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之力,若廣說者,窮劫不盡』。
【釋】 此文有四:一、舍利弗稱頌,二、維摩詰標名,三、就事歷顯,四、以略結廣。初二後一可知。第三段中有八無礙:一者、大小無礙,二者、動靜無礙,三者、延促無礙,四者、一多無礙,五者、依正無礙,六者、業用無礙,七者、應現無礙,八者、法音無礙。無礙乃平等自在同時義,大可入小,小能容大,小與大等,大與小等,小大平等。然大者不失其大也,小者亦不壞其小也,小大自在。出此一例,餘可推知。
辟支佛:此云獨覺者,或云緣覺者。聲聞:必須遇佛聞佛法聲乃能悟道,故名聲聞,即弟子義。亦以處處依佛而住,隨從佛行,名聲普聞,故名聲聞。世主:此有二種:一、即各國國主,二、是山川、嶽瀆、日月、星雲等等神主。轉輪聖王:此有四種:一、金輪王,王東南西北四大洲;二、銀輪王,王東南西三洲;三、銅輪王,王東南二洲;四、鐵輪王,王南瞻部洲。
【紀】 未曾有也句:本非小乘菩薩所能夢見者,應歎得未曾有。於毗耶離城五句:由近推遠。須彌、山名,此翻妙高。此山居四洲之中,高八萬四千由旬,出水面四萬二千由旬。須彌之頂,通傳三十三天居其上。四天王、忉利諸天句:——梵語忉利,此云三十三天。共為四方,每方八天,帝釋天居中主之——。顯帝釋與人間世,有密切關係也。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句:天神尚不知不覺,何況於人?經文所云一芥子、一毛孔,以俗眼見之似甚細微,以佛眼見之,為真如法性之全體。如人身內之心,能納一切世間,不見增大。依此理推之,此說內須彌於芥子內,容海水於毛孔中,本相如故,無所增減,本性如故,亦無所嬈,信不誣矣。斷、取二字,對無邊世界言。各世界——如三千大千——當互有相連關係,防擾亂計,勢不得不先斷而後取也。菩薩於一毛孔句:指正報之極為分言。又十方國土所有日月星宿句:指依報之極廣分言。十方世界二句:顯依四大而成者,還由四大而滅。世主,謂三世界各有其主也。如有情世間,人天主之;器世間,天神主之;正覺世間,惟佛主之也。
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下、講義又細分為就事歷顯八種無礙。以須彌之高廣至一無所嬈,為大小無礙。又舍利弗至本相如故,為動靜無礙。或有眾生至謂之七日,為延促無礙。住不可思議至而不動本處,為一多無礙。十方眾生至普使見之,為依正無礙。十方世界至而無所嬈,為業用無礙。能以神通至或現轉輪聖王身,為應現無礙。所有眾聲至普令得聞,為法音無礙。
讀此經者,每多疑此段不思議境,為理論上所有,事實上所必無。今舉二實例以證明之如下:唐時有人名王玄策,曾至天竺國,其時維摩之室尚在。亦久疑本經所說,如是小室能容九百萬,合後香積佛國眾言——三萬二千高廣師子之座,是座能確定其大,而室終未確定其小。以笏量其室之周圍,僅東西南北各得十笏,每笏一尺,即成一丈(雖度量之數代有損益不同,然終不能大至如何程度)。於是讚歎維摩詰當時神通不置。世稱叢林長老所居為方丈室,亦原於此。又、玄奘法師亦至天竺,曾造維摩之室。賭此小室,頗懷疑經說之非事實,擬題維摩室壁,申述己意。詎濡毫向壁欲書,而壁與身終距離而莫能近,捉摸不得,幾於終日,仍不曾寫著一字。玄奘擱筆稱歎維摩詰應跡所遺,尚不可思議若此,其在當世之時現神通力,更可想見矣!疑團從茲頓解。依上二例觀之,可知我輩現在之疑,亦即王玄策及玄奘當時之疑。夫理以事顯,非離事而見理,事以理彰,非離理而成事。總之、理無礙,事無礙,事理無礙、事事無礙——四法界,諸佛菩薩決不相賺。諸君如將此段文字,徒作空理看過,則為寶山空返,辜此經義。所謂百花叢裏過,一葉不沾身,未免可惜!
辛三 讚不思議德
壬一 大迦葉反讚
是時、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歎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現眾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智者聞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若有菩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大迦葉說此語時,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釋】 迦葉跡示獨覺根性,在聲聞中精進之最,未嘗為小乘限。故前者聞維摩詰語,即於大乘菩薩深生欽慕,不復以小乘法化人。此處語舍利弗,自鄙其為聲聞乘人一切無能,深為諸大乘人欣慶。故他日遇釋尊拈花,獨能微笑,為宗門第一祖。但此猶淺窺迦葉者,蓋真是住不可思議解脫之菩薩也。何者?以天竺相傳來多自求解脫之外道,故佛初以小乘化之,其效大彰。出家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之人,如麻、似栗,世人睹其成效,無不欽仰,遂多從小乘發心者。咸視大乘以為迂闊,或謂大而無當,或以不得現實受用;或者雖發大乘之心,亦必將自他、先後分次第,從小乘道先求自度,然後再來度人。此皆執著世間法為實在,合之、背之,惟得人天、小權之益,不入真大乘法。迦葉於是乃示現極鄙棄小乘,稱歎大乘,又絕人先從小乘道自度然後回向大乘上求佛果下度眾生之念,故曰我等何為永斷其根,於此大乘己如敗種。證阿羅漢果者,雖非永不能入大乘,然除諸大弟子從佛轉法輪度人者,其餘大都一經證入,即沈空滯寂而不醒。經無量劫,縱能發大乘心而求佛道,迴度眾生,然諸根闇鈍,眾緣疏遠,修習百千萬劫尚不如大心凡夫之修行一日。此正猶幽沈暗室數十年,不見色、不聞聲、不知味、不覺觸、不習言語文字思想,再登人世,身根朽廢,親友斷亡,其不如孩提之童也遠矣。夫今凡夫之人,誠無日不縱其根識昧然妄動,種種造作皆雜染不善之業而鮮有淨善之業。然持刀殺人者此手,燃香敬佛者亦此手。今以此手持刀殺人,欲致後不復殺,豈必縛使不能動哉!亦從心主宰以制之,使不行惡而能行諸善耳。昔天親謗大乘,逮其開悟,欲割舌以謝罪;無著止之,令顯揚大乘以成就功德,亦此理矣。故大乘法必先令悟煩惱之體即菩提體,生死之體即涅槃體,捨除煩惱生死,主乎心而不傷乎體,是為不斷而斷。龐居士曰:『但願空諸所有,切莫實諸所無』。故望學佛者能善用其心,心能轉物,則若家、若國、若社會、若世界之一切眷屬眾生,皆菩提功德之勝緣;家庭、國家、社會、世界乃至宇宙萬有,皆涅槃圓常之實相。維摩詰之不可思議解脫,人人有分,應大欣慶!深體會之,毋令大迦葉尊者空為吾曹號泣也。三萬二千天子皆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乃誓不求人天福果、聲聞辟支佛果、權乘現神通菩薩果,決定唯求無上真果覺也,彼天子亦大丈夫哉!
【紀】 我等何為永絕其根四句:見先證小乘果者,以內獲涅槃之樂,外斷生死之累,故生貪著,發大乘心,實覺甚難。
壬二 維摩詰正讚
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故,教化眾生,現作魔王。又、迦葉!十方無量菩薩,或有人從乞手、足、耳、鼻、頭、目、髓、腦、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馬、車、乘,金、銀、琉璃、硨磲、碼腦、珊瑚、琥珀、真珠、阿貝,衣服、飲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而往試之,令其堅固。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諸眾生如是難事。凡夫下劣無有力勢,不能如是逼迫菩薩,譬如龍象蹴踏,非驢所堪。是名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智慧方便之門』。
【釋】 夫苦樂、利衰猶人所能忍,至於勝劣、尊卑、榮辱、勞逸、邪正、順逆之見泯除無跡,是真難能之事。以菩薩而現為魔逆,使稍有為己之見存,又寧能為之哉!故獨舉是以歎不可思議解脫方便智慧之德。夫然、舍利弗、迦葉等示為聲聞,以受訶、以自貶,發人大乘之心,斯為真住不可思議解脫;其功不在維摩詰下,明矣。
【紀】 魔王,我貪生死最有力者。十方無量菩薩下,手足耳鼻等,見內應一切捨;聚落城邑等,見內與外皆應一切捨;金銀琉璃等,見外應一切捨也。
己二 觀佛國主伴因果
庚一 觀眾生品
觀眾生品第七
【釋】 眾生者、佛國之伴侶,佛陀者、佛國之主導。然無所往而非佛陀,無所往而非佛國也。如一切法而無二相,烏有指之為佛陀、佛國者哉?亦應眾生心量,循共業發現耳。既明佛國依正,欲知其用,故觀佛國主伴因果。欲明佛國佛所行道,故先之以觀眾生也。觀是能觀之智,眾生是所觀之境。夫取佛土所以成就眾生,成就眾生即以淨佛國土。然必觀察眾生是何,乃能成就眾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上來皆觀心也,此第七品觀眾生,下第八品觀佛也;不二品以下,則進之無差別也。
如何觀察眾生,經中具有明文,不須先述。茲為略釋眾生一名:一者、眾生,猶云一切有生之類。依成唯識論述記說:眾生亦兼無情植物而言。故此眾生一名,若為類名,當以有情一名為正。圓覺經謂:我是眾生,則是非我,我是眾生非彼我故,亦指此義而言。二者、眾謂眾多,生謂生起。五陰正名五蘊,有處亦名五眾,謂眾色法聚乃至眾識法聚也。五蘊和合相之謂眾,和合相起續之謂生。眾者、和合假相,生者、起續假相。和合假相,世人之所謂性;起續假相,世人之所謂命;依茲二假,立眾生名。三者、眾謂無生四聖法界之眾,生謂輪迴分段生死六凡法界有情生命之類,此依十法界立名者。此眾生一名之界說,大抵如是。
【紀】 此品眾生二字,以六道言,應專指有情,即薩埵之義。或云眾多生起為眾生,係指十八界言。佛亦為究竟眾生。
辛一 理觀
壬一 如幻非有觀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燄,如呼聲響,如空中雲,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薩觀眾生為若此。如無色界色,如焦穀芽,如須陀洹身見,如阿納含入胎,如阿羅漢三毒,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如佛煩惱習,如盲者見色,如入滅盡定出入息,如空中鳥跡,如石女兒,如化人煩惱,如夢所見己寐,如滅度者受身,如無煙之火,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釋】 初譬如幻師觀所幻人至如電久住,觀眾生如幻也。次如第五大至無煙之火,觀眾生非有也。合之為從假入空觀。
┌─一地大─┬─質┐ ├─二水大─┘ ├─有 五 大─┼─三火大─┬─力┘ ├─四風大─┘ └─五空大──────非有 ┌─一色陰───色┐ ├─二受陰─┐ │ 六 陰─┼─三想陰─┤ ├─有 ├─四行陰─┼─心┘ ├─五識陰─┘ └──────────非有 ┌眼────┐ ├耳────┤ ├鼻────┼─身┐ 七 情─┼舌────┤ │ ├身────┘ ├─有 ├意──────心┘ └──────────非有 ┌─六根─┬─────有 十三入─┼─六塵─┘ └─第十三入─────非有 ┌─六根─────┐ 十九界─┼─六塵─────┼─有 ├─六識─────┘ └─第十九界─────非有
【紀】 此章,為如幻非有觀,亦名從假入空觀,簡名空觀。謂有情世間、器世間,皆為和合、相續、假相而成,妄執為實。凡修行人,便當觀此假相為空,以遣其執。幻師喻眾生自心,幻人喻變造諸相,雖有業用,但知空寂。如呼聲響句:為空谷傳聲。如芭蕉堅句:為和合假相。如電久住句:為剎那相續。上皆幻境,下皆非有境。如第五大句:諸法中只有四大,故五大非有也。如第六陰句:法稱五陰,六陰則非有也。以及須陀洹預入聖流,不起身見;阿那含名為不來,不應入胎;阿羅漢解煩惱縛,不應有毒;至佛菩薩,不應有毀禁貪恚煩惱諸習。
壬二 慈悲喜捨觀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無諍慈,無所起故;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行不壞慈,畢竟盡故;行堅固慈,心無毀故;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行無邊慈,如虛空故;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覺眾生故;行自然慈,無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昧故;行無等慈,斷諸愛故;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行法施慈,無遺惜故;行持戒慈,化毀禁故;行忍辱慈,護彼我故;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行禪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行無誑慈,不虛假故;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菩薩之慈,為若此也』。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何謂為捨』?答曰:『所作福祐,無所希望』。
【釋】 既觀眾生如幻非有,菩薩又何為發慈、悲、喜、捨度眾生哉?此文殊師利所由問之也。答云:正因眾生如此,而諸眾生妄想執著不自覺知,深可悲憫,故說如斯法令得悟,即真實慈。然欲令之得悟,或可頓悟,或必漸悟。以慈悲故,放下威光,說三乘法以為階梯,說人天法以為階梯,導之轉惡為善,轉動為靜,轉染為淨。修學無量法門,隨機利化,種種不一,此為從空出假觀也。
【紀】 此為慈悲喜捨觀,亦名從空出假觀,簡名假觀。此雖分慈、悲、喜、捨為四,但說慈較廣,餘三皆略。讀經者,能以廣顯略,以略攝廣,見慈為根本自心;能明乎慈,即明乎悲、喜、捨矣。淨明為菩薩作是觀已二句:因眾生多不明斯究竟法故。行等之慈句:顯法平等,無有高下故。無所起故句:一有所起,便落法相名言,不能無諍故。阿羅漢,有三義:一曰無生,能了法性無生也。二曰殺賊,能滅煩惱諸毒也。三曰應供,應受人天供養也。得如相故句:謂一如無二如。無因得故句:謂本心所自有。等一味故句:謂無所差別。無遺惜故句:謂不留餘地。不受味故句:謂不貪樂禪味。無不知時故句:謂各得其宜。皆與一切眾生共之句:謂令諸眾生皆解脫一切煩惱生死之苦耳。
壬三 依住根本觀
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如何住』?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答曰:『當行正念』。又問:『云何行於正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釋】 此文凡二:一者、善不善法,二者、善不善法之本。不善法、謂凡夫生死,善法、謂如來功德,不善法、善法根本,謂無明妄動與真如覺性。
夫發心本為解脫苦、空、無常、無我之生死,然滅受而取證又不能完具乎佛法,故又當於生死中行菩薩道,宏度群生,圓修佛德。但生於無明,死於無明,雖至地上菩薩見佛性猶有障羅縠,在生位猶有迷隔陰,一念失照,恆沙患起,夫生死乃如是其可畏也。設因生死可畏,心懷怯弱,或求速證涅槃退墮二乘,又如何護持歟?妙德舉此以問,淨名答以當依如來功德之力,此即菩薩之念佛也。佛華嚴經明初地至十地菩薩,不離念佛是也。蓋菩薩本為修滿佛功德故不滅度,然則設生怯弱欲退,即觀佛之功德,依之生大歆仰,勇猛精進之心自不期而壯往直前。且知佛威德力無在不存,發菩薩心雖處生死,常為諸佛之所加被護持,故無所畏。又、觀諸佛本因地中,皆曾歷劫處於生死,修德利眾,卒成佛果;引佛自況,夫復何畏!然欲依如來功德力,當如何居心乎?答曰:必常存心度脫一切眾生乃可。不常存心度脫一切眾生,則忘失菩薩心,忘失菩薩心則不能與佛心吻合,諸佛無從加護,故不獲依如來功德力住。然度眾生何所除脫?則亦除其煩惱而已。煩惱者何?諸躁動擾亂身心者是也。故除煩惱,常行正念,念不失正,自無躁動擾亂之患。何為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定是也。卓爾精純,湛然明了,諸惡無從發生,眾善得其長養。此之一負、一正,一向、一背,旁敲側擊,密顯中道。中道者何?不善不生、善法不滅之正念也。
夫善、不善性空,隨所得身以為本,建善不善之界,起善不善之業。然得身乃由於夙生愛取之惑,儲為引業無明,發行、生識,於有緣處忽起欲愛,遂成業繫受身。欲貪以虛妄分別為本者,前之六識因境界風動而分別六塵,遂起愛、不愛也。顛倒想、即後二識因無明風動者也。又、虛妄分別即六、七二識遍計執性;顛倒想是八識染分依他起性,乃非有現有,非無現無者。無住:一、指根本無明,不覺妄動,剎那不住,故名無住;一、指真如,於一切法常為體性,無依住故名為無住。真如絕對不自知故,不可守故,即是無明妄動。無明妄動無自體故,無可得故,即是真如。真如為一切善法本,無明為一切不善本,於此更無元本,故曰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知夫身與無住為善、不善之本,則轉不善為善固無難也。此為從空假入中道觀也。
【紀】 依住根本觀,亦名空假平等觀,簡曰中觀。惟此可作淨佛國土正宗觀。生死有畏句:因由種種煩惱結成。當依如來功德之力句:即當觀佛,禮佛——觀禮佛像、此屬身業者——,念佛——屬口業者,憶佛——屬意業者。正念、即謂直心正念真如,如見一切法,了原無有二相。更知一念無明不滅,便使善法不生;倘能行於正念,便了善法顯現不滅。所以經言:不善不生、善法不滅也。善不善皆屬行業,故又云身為本。倘離於身,則善、不善皆無相可得。推之三業——身、口、意——亦皆以身為本,無身則自無口與意耳。欲貪為本句:凡人生於無明,實因過去生中未斷貪欲,死後皆歸在第八識——阿賴耶識——根本無明中,隨業依類受生。虛妄分別為本句:由六根、六塵、起六識分別也。顛倒想為本句:謂法本無生,妄計有生。無住為本句:謂真如不守自性妄動——非真如不守自性,因無明妄動,瞥爾一念,自離自性。總之、根、身、器界種子之相,皆由八識顯現。但八識所由能顯現此根、身、器界種子之相者,又實依無住(即真如不守自性之妄動),與真如(即具有恆沙無量妄染之真如)二者為本耳。依無明為不覺義,依真如為覺義。此經雖顯此種種不淨之法,是在善修者反之從真如為本,則又皆為種種淨法。此段為全經示行之徑路,望諸君務當留意,其念之哉!
辛二 事證
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天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爾時、天問舍利弗:『何故去華』?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舍利弗言:『止此久耶』?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舍利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舍利弗言:『不復以離淫、怒、癡為解脫乎』?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辯乃如是』?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則於佛法為增上慢』。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神、鬼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何等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說六波羅密不退轉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眾室積滿,周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於中現,是為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為正問不』?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云何乃問不轉女身』?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為女身』?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復如故。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所』?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天曰:『眾生猶然,無沒生也』。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天曰:『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如恆河沙,皆謂何乎』?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曰:『無所得故而得』。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無所得故而得』。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諸佛,已能游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眾生』。
【釋】 上觀眾生,明善不善同本,即明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於此現為事實以證成之。天亦凡夫眾生,又為女身,乃能具有如來功德智慧,轉變從心,聖凡無界,正顯心、佛、眾生無差別也。此為一心圓融三觀。
夫華者、諸法空華也。菩薩已離分別法執,故無所著;聲聞分別取捨於涅槃、生死等諸法,故不唯著空亦復未能空有也。此空處俗、居僧分別法執。
舍利弗問天女止室久近,天女即事而真,推同聲聞內證法性,令之自悟。又推同一切凡夫法皆即真性。舍利弗進問其何得何證而能如是,猶是執著行位修證,未領即事而真之旨,故進明乎無得無證。蓋有證、有得,於佛法皆屬功果邊事,非真佛法。未得謂得,正增上慢。此空眾生與佛分別法執。
舍利弗問三乘何求,天女答以唯一佛乘故能隨現三乘。於是盛稱大乘功德,廣顯維摩詰室八種功德。蓋此室即法性佛國,故圓具一切、隨現一切也。此空三乘分別法執,以明唯一佛乘。瞻蔔、此云黃花。
以心幻師現種種身,雖現女身,實非男女。男女互轉,聖凡互轉,僧俗互轉,此空二性分別法執,以明唯一佛性。明眾生無所生而生,眾生不異乎如來也。明菩提無所得而得,成佛無加乎自性也。於是維摩詰乃結讚天女之德,顯是示現應化。
【紀】 此章,即世俗詞章家、劇曲家、所指為天女散華一場事實、因緣,亦全經之奇觀也。如前述三觀,皆一心上得,三心一境上現。此又為居凡夫地位者,自身觀察自身法。天女,即所觀之眾生,亦即菩薩,亦即是佛也。前四句為總敘,以下皆別敘也。舍利弗答此華不如法句:即是小乘出家人法,不應著華鬘,故曰不如法。淨名答無所分別是則如法句:實大乘菩薩法,平等之法,故曰如法。已斷一切分別想故句:謂似以空投空,以水合水,正自無礙。結習未盡句:即謂習氣種子,根本無明,未能斷盡也。結習已盡句:即觀一切法惟自一心,皆是真如也。耆年、耆舊,皆天女尊稱舍利弗。解脫,為聲聞所證之果相。解脫者無所言說句:小乘執解脫為必離文字言說。一切諸法是解脫相句:大乘見無離文字言說說解脫也。增上慢人,指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則於佛法為增上慢。且第一義中,本無能得、能證之我,又安有所得、所證之法耶!心經言:『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可解舍利弗必欲去華之疑。又言:『無智亦無得』,可解舍利弗偏執解脫之誤。三乘,謂聲聞、緣覺、菩薩也。本一佛乘,以方便故列為三乘。大乘,對小乘而言則有大乘,如真大乘,則唯一佛乘耳。
天女說維摩詰之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實顯維摩詰之法身淨土,皆依正大乘。金色光照二句:即常寂光土。常有釋、梵、四天王二句:指福德智慧諸天人。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句:謂凡眾生相皆是菩提相。雖現女身而非女也句:反見如現男身亦實非男。無在無不在句:謂舉能而言,一法不立;舉用而言,萬法齊彰也。更舉夢境以證:如吾人曾於睡寐之際,禪觀之中,得見如來金色之身,得歷極樂寶嚴之土。質以告人,多不能信,謂其不能取是境以示人,為無在故。但轉念所夢之境,歷歷分明不昧,自信決非偽造杜撰,徒託空言。惟吾心自能見,自能知,為無不在故。汝於此沒句:謂盡此一報身義。眾生猶然句:謂眾生畢竟寂滅義。菩提無住處二句:謂有得便生能所二相,究竟無得乃得真性菩提。菩提,約分三種:一、實智菩提,二、方便菩提——無得而得,三、真性菩提——得無所得。總之、天女與舍利弗,往來十八番問答,九番開示,皆就舍利弗之所已知、已能者,推之於其所未知、未能。結以淨名讚歎諸德,良有由矣。
庚二 觀佛道品
佛道品第八
【釋】 佛道、梵語佛陀菩提。菩提、古翻為道,乃就中國所謂——先王之道,強名曰道——之道以意譯之。據實、道路之道,梵語乃末伽也。故唐人譯菩提為覺,不譯為道。然覺之一字亦不能盡之。要之、佛所成就圓滿之一切淨善福慧法,總名為佛菩提,即此所謂佛道是也。前一品觀眾生以上達乎佛,此品明佛道以下達乎眾生。前問疾品正明室空,所謂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也。此觀眾生品、佛道品,正明無諸侍者,所謂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是以觀眾生之佛法,求佛到於眾生,而成佛國主伴因果。
辛一 求菩提於煩惱
壬一 通達佛道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至於地獄無諸罪垢,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示行貪欲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礙,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示行慳貪而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樑,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種姓中具諸功德,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釋】 非道謂非佛道,三世、二十五有、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以及二乘之道,皆非佛道。雖非佛道而實一切皆是佛道,何者?非道得其通達,即是佛道。譬如奸盜頑嚚,能歸正化,何非良民?五逆、三惡是世間之惡法。十善、八定是世間之善法,三毒、六蔽、諂偽、憍慢、煩惱、魔事是世出世間之惡法,聲聞、辟支是世出世間之善法,貧窮、形殘、下賤、羸劣醜陋、老病是人間苦事,資生、妻妾婇女是人間之樂事:凡是種種示現,各得其反而適乎正。現於訥頓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是行於愚夫而不墮於愚夫也;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是行於外道而不墮於外道也;現遍入諸道——謂六道輪迴也——而斷其因緣,是行於世間而不墮於世間也,亦即不墮於三界凡夫也;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是行於涅槃而不墮於涅槃也,亦即不墮於二乘聖人也。在非道而超出非道,故得即諸非道通達佛道。
┌─四部洲──┐┌─南 │ └┼─東 ┌─地獄 ├─四惡趣─┐ ├─西 ┌┼─餓鬼 ┌─四王天 │ │ └─北 │├─畜生 ├─忉利天 │ └─────┘└─修羅 ├─夜摩天 ├─六欲天─────────────┼─兜率天 │ ├─化樂天 二十五有─┼─大梵天 ┌─初禪 └─他化天 │ ├─二禪 ├─四禪天───┼─三禪 ┌─空無邊處 │ └─四禪 ├─識無邊處 ├─四空天────────┼─無所有處 │ └─非非想處 ├─無想天…………………………純外道天 │ └─那含天…………………………五不還天
【紀】 此章、若菩薩行五無間八句:指三惡道言,皆由因示果也。五無間,係造五逆惡者所受之地獄名,即阿鼻地獄。地獄分寒、熱,劫數長短滿,則皆可超脫耳。惟無間地獄,一經墮入,歷時最長,受苦無間。有如世間罪人,永遠監禁。
西域佛典中,載菩薩應身惡道救度眾生者,如文殊曾現無間業,地藏曾常住於地獄,釋尊曾入畜生道,觀音曾入餓鬼道,斑斑可考。行色無色界道二句:指行三界言。示行貪欲六句:指行三毒言。示行慳貪十四句:指示六度而自行六蔽言。世間出世間慧,謂後得智與根本智也。猶如橋樑四字:謂戒謹心與恐懼心也。憍慢為根本煩惱,憍則屬於慢相,慢則約有九種。諸煩惱三字,總上來所述各類惡法。魔,約有十類,如楞嚴想陰定境十重差別中,有怪鬼、魃鬼、魅鬼,年老成魔等是。不隨他教句:以上皆敘世間有漏法。示入聲聞句:以下皆敘出世無漏法。辟支佛為獨覺果,亦不過藉顯神通,使人生信仰心。貧窮,為人世苦惱事相。那羅延,為堅固義,又翻為金剛。佛種性,有二種釋:一、由天竺人種推之者,剎帝利種為最貴。二、由十法界推之者,佛乘位為最貴。示有資生句:言世之俗事。示入邪濟三句:言外道之度眾。現遍入諸道四句:又總示輪迴六道生死也。
壬二 明如來種
癸一 正明塵凡是如來種
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六入為種,七識處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曰:『何謂也』?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溼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植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釋】 夫佛種從緣起,最初欣求佛道之心,即如來種。而彼最初發心者,實具足一切煩惱眾生,非佛、非菩薩、尤非二乘聖人也。故曰:一有身、二惑、三毒、四倒、五蓋、六入、七識處、八邪法、九惱處、十不善道以至一切煩惱,皆為佛種。畏煩惱,離生死,住無為,守空寂,則不能生佛功德也。
┌─於身不淨計淨 四顛倒─┼─於受非樂計樂 ├─於心無常計常 └─於法無我計我 ┌─五超雜居識處 ├─離生喜樂識處 ├─定生喜樂識處 七識處─┼─離喜妙樂識處 ├─空無邊識處 ├─識無邊識處 └─無所有識處 ┌─我 ├─人 ├─眾生 八邪法─┼─壽者 ├─斷 ├─常 ├─有 └─無
【紀】 有生為種二句:明業報身,因癡有愛,皆可為修如來之正因。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二句:明阿羅漢證到無生,則不復發大乘之道意。起我見如須彌山句:由好勝、上慢、貪著來;其實、在好勝者,正可移好勝之心,誓成無上佛道。在上慢者,正可移上慢之心,誓斷無邊煩惱。在貪著者,更可移此貪著之心,誓學無量法門,誓度無邊眾生。而此又概明佛道之緣耳。
癸二 反明真聖非如來種
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勞之儔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反復,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釋】 此文大迦葉與文殊師利合唱,其所以獎勵塵勞之儔發大心者至矣,願居塵勞者勿生退屈而辜負迦葉之苦心也。據實、小乘證涅槃者,亦非不能迴向大乘。但以生死之畏既離,親愛之恩先捨,無足生其欣厭,起其慈悲,又有涅槃之安、三昧之樂之可自居,故未易迴心耳。
【紀】 此聖字,專指二乘聖果者言。根敗,謂五根毀敗,麻木不仁。不能復利句:謂不復能領略利益。凡夫於佛法有反覆句:謂即現在不信或詆毀,然已初種佛法善根於心中,不過現時尚不信或詆毀耳。但於第二次觸發時,則必先知有前次佛法,顯現當前,自較前次深入議擬思量,或由此起信發心,而至究竟成就佛果。此又概明佛道之因也。
辛二 攝塵緣為佛事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現色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於是維摩詰以偈答曰:『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諸度法等侶,四攝為妓女,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調御以一心,遊於八正路。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慚愧之上服,深心為華鬘。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四禪為床座,從於淨命生,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淨心以澡浴,戒品為塗香。摧滅煩惱賊,勇健無能踰,降伏四種魔,勝旛建道場。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悉現諸國土,如日無不見。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諸有眾生類,形聲及威儀,無畏力菩薩一時能盡現。覺知眾魔事,而示隨其行。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或示老、病、死,成就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礙。或現劫盡燒,大地皆洞然,眾人有常想,照令知無常。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經書、禁咒術,工巧諸技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或時作地、水、或復作風、火。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眾毒。劫中有饑饉,現身作飲食,先救彼饑渴,卻以法語人。劫中有刀兵,為之起慈悲,化彼諸眾生,令住無諍地。若有大戰陣,立之以等力,菩薩現威勢,降伏使和安。一切國土中,諸有地獄處,輒往到於彼,勉濟其苦惱。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益。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或現作淫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或為邑中主,或作商人導,國師及大臣,以祐利眾生。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其有恐懼眾,居前而慰安,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或現離淫欲,為五通仙人,開導諸群生,令住戒、忍、慈。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如是道無量,所行無有涯,智慧無邊際,度脫無數眾。假令一切佛,於無數億劫,讚歎其功德,猶尚不能盡。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癡冥無智者』。
【釋】 普現色身菩薩,即普現三界、七趣、二十五有,種種形類色身者是也。按在他經,如月上女經等,嘗載:維摩詰姓雷氏,妻曰金姬,男名善思,女名月上。故維摩詰乃於佛時,在天竺實有生身之處者。玄奘大師西域記,亦載嘗瞻禮其臥病之遺室,固非眾香國菩薩暫來應化之可比也。但此中普現色身舉問其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奴婢、僮僕及諸所有胥何所在,而維摩詰悉舉佛法以答之者,正明佛國主伴交徹,因果圓融,即俗而真,即事而理,頭頭顯露,物物全彰,無障無礙,非自非他,此大乘不可思議解脫之至也。故曰:『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癡冥無智者』。可謂竭法界之樞機,而罄其鼓舞軒揚之能事者矣。
淨名答偈,析為三段:一、明種種皆為佛法,智度菩薩母以至勝旛建道場是也。此又有二:甲、佛法眷屬,智度菩薩母以至以此為音樂是也。乙、佛法資具,總持之園苑以至勝旛建道場是也。二、明種種皆由示現,雖知無起滅以至皆能給足之是也。三、讚勝德勸發大心,如是無量以至癡冥無智者是也。
┌─戒淨 ├─心淨 ├─見淨 七淨華─┼─度疑淨 ├─分別道淨 ├─行斷知見淨 └─涅槃淨 ┌─信 ├─進 ├─戒 七財寶─┼─慚愧 ├─聞 ├─捨 └─定慧 ┌─欲 四 魔─┼─身 ├─死 └─天
劫,梵語具云劫波,此翻時分,近人所謂時間是。短至一剎那劫,長至微塵點劫,皆得名之為劫。然通常所稱為劫者,就此娑婆器世間長時代言。此又分三:一者、小劫:依南閻浮提人壽計算之,從八萬四千歲每過百年減除一歲,減至十歲,再從十歲每過一代倍倍增加,又增至八萬四千歲,如此一減、一增,為一小劫。減至十歲前有疫癘、饑饉、刀兵三災,死人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謂小三災。二者、中劫:積二十小劫以為一中劫,此中劫即人之世界生存期限。三者、大劫:合四中劫為一大劫,指此世界經歷成、住、壞、空各二十小劫言。人之世界生存之期,即住劫也。住劫二十劫滿,則入壞劫,人類與有生命者先空,其次植物、礦物等亦漸壞。其壞之者,凡分三種大災:一為火災,壞至初禪天止。經七火災,有一水災,壞至二禪天止。經七水災,有一風災,壞至三禪天止。
【紀】 此章、普現色身菩薩之問,實由上問疾品中,空其室中無諸所有等句而來。淨名之答偈中,智度菩薩母句:即指摩訶般若波羅密多,證入無生——即五蘊諸法皆空——能生菩薩諸功德法。智度之智,乃不起分別之根本智。方便以為父句:謂一切善行——後得智。本末互賅,法體顯現,故曰父母。一切眾導師句:即指十方三世諸佛也。因諸佛接引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故曰導師。法喜以為妻句:謂樂法不復樂於五欲,心與法相交融和合,故曰為妻。菩薩得初地為歡喜地,又曰極喜地。慈悲以為女句:謂慈祥悲憫,皆顯柔和事相,故曰為女。善心誠實男句:謂信心慚愧,具堅強功能,故曰誠實男。畢竟空寂舍句:謂以空寂之舍,喻法性空。弟子眾塵勞句:謂以八萬四千人喻塵勞眾。隨意之所轉句:謂本可轉塵勞為菩提也。善知識,謂諸助道者。善知識,約有教授、同行、外護三種。總持之園苑二句:陀羅尼,寓翻遮正合義。總持有念總持、定總持二種。覺意、指三十七道品中七覺、七意言。八解,指八背捨言。五通,六通除漏盡通言。一心,指車軸言。慚愧之上服句:見善根依慚愧起故。從於淨命生句:見不入邪定、不為禪縛故。雖知無起滅句:謂本因不動故。示彼故有生句:謂隨緣顯現故。悉見諸國土至降伏使和安,為各說依正,示報有常無常也。覺知眾魔事四句:謂於魔處隨示而化魔也。世間眾道法四句:謂於外道出家而化外道也。劫中有疾疫十六句:謂於劫中隨示而解劫也。示受於五欲句:謂因魔持五欲以惱亂人故。先以欲鉤牽句:謂因貪欲者,必向其說欲,乃可隨順得入故。大力士,兼智勇而言。皆能給足之句:謂不令其圓滿如意、慶快生平也。如是道無量四句:見一切眾生之業力,雖不可思議,而菩薩為度一切眾生故,其神通方便之力,亦是不可思議。其實諸菩薩之心,與一切眾生之心,本同體真如故。茲舉近事以明之:現代末法中,凡疾疫、刀兵、饑饉之劫,屢見不鮮,豈諸佛菩薩無此神通方便之力以救度歟?其實多由一切眾生共同招感之業力,瀰漫無盡,障蔽最深。還求各自投誠、懺悔自心,立弘誓願,遠離惡法,不復更造,則知般若波羅密多,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耳。
庚一 入不二法門品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釋】 夫數非止乎二,而今曰不二者、何耶?蓋二者、對待也,隨舉一法之名,即有非此一法者與之相對待。如舉曰人,則人之外一切皆為非人,人與非人相對成二,此二即攝盡一切法。故不二者,非以其是三、四、五、六、七、八等等也,亦非以其是一也。何則?一與非一相對,三與非三相對,乃至十與非十、百與非百、千與非千、萬與非萬相對,此皆二也,非不二也。夫然,則不二者,必將極乎智無分別,如無名相,審矣。顧由淨名令諸菩薩隨意各各說之,然後會歸文殊師利之有言顯無言,與維摩詰之無言顯無言,非徒結示宗極,亦顯法法對待,法法皆到達乎不二之地,非僅以默然為高,或借為藏拙。於此經內,舍利弗亦嘗默然矣,何以不為文殊師利歎為真入不二法門也耶?世之辯難相詰,亦多理屈辭窮,默然無說,豈皆真入不二法門也耶?蓋是窮微盡化,絕量超宗,洞然明白,寂然靈照,心欲緣而慮忘,口欲談而辭喪,於是乃歎為真入不二法門耳。此寧啞羊之類、矯亂之徒所得假之以為式哉!一切法皆二也,默默無言猶是二也,然可由之而契會不二之心性。門者、可由之義,入者、契會之義,故名為入不二法門。
【紀】 此品、推窮乎名言之極而超乎名言,追窮乎數量之極而逾乎數量。絕諸對待,不落名言,乃為真入不二法門品也。非如前依與正對待,主與伴對待者。但引入此品中釋其義趣:則依中現正,正中現依,主中現伴,伴中現主,交徹圓融,即事而理。諸佛(即主)、菩薩(即伴),法身(即正)、淨土(即依),頭頭顯露,物物齊彰,無障無礙,非自非他。前指為大乘不思議解脫之至者,又為此品真入不二法門之至也!
校注
[0701001] 大師於講次,手編講義,臨時印發,後定名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釋。時黃崗王黻彝、湘潭黎錦熙,聽次紀述口義,名維摩詰經紀聞,載於海刊第一卷。今合編為一部,因改為「經釋會紀聞」。 [0706002] 凡經釋原文,上冠一【釋】字;紀聞則加一【紀】字以別之。【經文資訊】《太虛大師全書》第 X11 冊 No. TX11n0007 第七編 法界圓覺學(第2卷-第4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太虛大師全書》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釋】 次釋經文,判為三分。一、經序分,從如是我聞至稽首如空無所依是。二、經宗分,從爾時長者說此偈已至見阿閦佛品終是。三、經益分,法供養品及囑累品是也。此經三分之判,今與天台正同。古來雖多異說,定義決當如是。譯出諸經,有但一經題不列品題者,有經題後將經文分為若干段加立一品題者。經題都出經中佛說;品題既非佛說,而阿難結集時首唱我聞如是,則品題亦非結集人之所安立,其為梵土誦講者之所立無疑。殆猶析金剛般若為三十二分,雖出昭明太子,而古今相承為定式,則亦不復竄易。故此經雖三譯不同,品數、品題無大出入。
【紀】 經文判分,概屬之佛滅度後,結經之菩薩、尊宿、古德。若梵網經亦有佛自標之品名,是為罕見。此經共十四品,傳為印度古德所分判。天親造論,似亦謂然。有分前四品皆屬序分者,後四品皆屬流通分者。今講義,判佛國品前半品為經序分,法供養、囑累二品為流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