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量壽經要義(附科目)
- 一 淨土法門在佛法中之位置
- 甲 一切淨土通義
- 1 嚴淨佛土
- 2 清淨國土
- 甲 一切淨土通義
- 乙 彌陀淨土別義
- 二 淨土經論中無量壽經勝義
- 附 佛說無量壽經科目
一 淨土法門在佛法中之位置
甲 一切淨土通義
土即國土,亦即世界依住之義。所謂淨者,即清淨無垢義。謂此國土,其受有樂無苦,其行有善無染,乃極莊嚴淨妙無上清淨之依處也。又淨為洗淨污穢之動詞。此云淨土,謂菩薩因中依眾生心修種種清淨之行,而使眾生世界清淨,以嚴淨此不淨國土令淨。具此二義,故名淨土。
1 嚴淨佛土
一切大乘佛法,都是嚴淨國土之行。以諸菩薩最初發大乘心,乘大悲願,不同小乘專為自了。而菩薩初發心,即為普度一切眾生。發此心已,然後修行。完全依眾生之心為心而修行,無自身想,即攝諸眾生以為自。維摩經云:若菩薩修淨佛國行,當何所依?依眾生心;所謂眾生心淨則國土淨。譬如現在國家人心不淨,遂成此多災多難之國土,皆由眾生煩惱惡業增長之所成故。而諸菩薩為轉惡業成淨行故,乃發大心,率眾同修淨行。一國如此,一國安全。世界如此,則全世界和平。是故菩薩修行,不為己利,即以利益一切眾生為心而修行也。此行即為淨佛國土之行,能淨一切眾生心故。一菩薩行如是,一一菩薩修行亦復如是。何以故?譬如一燈在室,其光遍照;一一燈在室,光光遍照。故諸大乘菩薩發心修行,皆為淨佛國土;而諸大乘佛法皆是淨土法門,此嚴淨佛土之義也。
2 清淨國土
清淨國土,及種種清淨世界,與種種清淨依處,皆名淨土。則此淨土之義甚為普遍,較前尤廣。今可分二言之:
一 豎顯三種淨土之義
一者、變化淨土。在天台教,即所謂凡聖同居與方便有餘淨土是也。此為佛菩薩應六道凡夫與二乘賢聖之機,所示現之清淨佛土也。故名曰變化淨土。為六道凡夫而現者。如佛應在天則天有淨土道場,乃至地獄、鬼、畜無不有佛示現其中,亦即有佛所安居之佛土在故。佛變化身應在人道,則變化土亦在人中。而變化佛非僅應於六道,即應二乘聖者及三賢、四加行菩薩之機者,亦為變化身土;唯轉增勝妙,謂之勝應身土耳。故此云變化土,攝凡聖同居淨土及方便有餘淨土也。二、受用土:此之受用,即受用果報之謂也。所謂造何種因,受何種報。在佛菩薩之果中,為實報莊嚴淨土。此亦分二:一者、自受用,二者、他受用。他受用者:即菩薩所緣無邊相好之身,無邊莊嚴之土,若華嚴經所明華藏世界是也。此乃佛隨菩薩所證、非佛自受。然亦唯有登地菩薩能可了知,地前及餘可知也。自受用者:謂佛果上自所受用,故此清淨佛土,唯佛與佛乃能證之。然則其體為何如耶?謂以無垢清淨菴摩羅識、四智相應為其體性。若欲自心親證了知,非至成佛時不能也。三、法性土:他處亦名常寂光土,此即諸法平等真如法性。此之法性,入初地時能證少分;至於佛位證乃圓滿。蓋諸法從本以來之清淨自性,非從佛淨而淨,是故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此之淨土,乃名法性淨土。凡愚如此,菩薩、佛亦如此,乃至一草一木一微塵,亦無不如此,無不自性清淨。然必佛智乃能圓證,故亦名佛淨土。上之諸義,統攝一切佛法,故以法性等三種淨土而言之,世出世法無不攝入淨土法門。入此法門,則一切法無不包含。修天人法,則得凡聖同居淨土。修二乘法,則得方便有餘淨土。果修大乘菩薩之行,則得實報莊嚴淨土及常寂光淨土。隨其修入之門不同,修法華行則成法華淨土,修密宗行則入密嚴淨土,修禪宗行入自性清淨土。概言之:即無論人天、小乘、大乘,所修者是何淨土行,則得何淨土果。而此淨土一門,故能統攝大小乘世出世法因果,罄無不盡。由上來所說二義以觀之:一為最勝佛法之大乘不共法;二為無所不攝之普遍一切法。
二 橫論十方淨土之義
如大乘經中所說義:西方極樂淨土,東方藥師琉璃淨土,上方眾香淨土,乃至十方世界種種淨土。即極樂亦為十方淨土之一,不過總集十方淨土之勝,而現為西方淨土耳。此則淨土通義之所以包含內外,普攝無餘者也。
乙 彌陀淨土別義
阿彌陀在因中即法藏比丘,曾多劫觀察無量清淨土,統攝發願,修成彌陀淨土,為勝方便,廣度眾生。如是由上通義,歸到十方中之西方彌陀淨土,則諸通義皆攝入於彌陀淨土。故此進辨別義:法藏比丘因中發願,即願攝十方諸眾生,共生極樂,永出輪迴。而諸大菩薩於因中之根本願雖同,但如何度生,則方便有異。阿彌陀則專示現莊嚴功德無邊之清淨土,引諸眾生起深仰慕,持名往生,入正定聚,即於菩提得不退轉。就漢土一般人而言,每不知此娑婆世界教主為釋迦牟尼佛;但阿彌陀佛則無人不知,可見阿彌陀佛與一切眾生於過去劫中結緣非淺鮮也。今阿彌陀佛既由因中發願而成此勝果;而十方諸佛於攝受眾生法中,亦以彌陀淨土為最勝妙方便,勸導眾生,往生不退。又此淨土,眾生固能深信稱念,自然一一得生極樂,乃至成佛。故此方便為根本之方便,一信信入,即決定成佛無疑也。然此彌陀淨土法門,置之佛法總聚之中,位置如何,今制一表為嗢柁南,後解說之。──淨土宗十住心論
(世間) (出世)人天法┐ (律宗)二乘法┐ ├佛法 (三論)制行教┐ ├出世法┘ (唯識)隱密教┐ ├大乘法┘ (法華)行智教┐ ├詮理教┘ (華嚴)會實教┐ ├顯了教┘ (密宗)圓理教┐ ├果智教┘ (禪宗) 別行宗┐ ├本實教┘ 難行道─┐ ├超理宗┘ (淨土)├通行宗┘ 易行道─┘
佛法先分世間、出世間法。出世法中分小、大乘。通大小乘有制行之制教:制行教者,即我佛所說之戒律,使諸眾生止惡而行善也。再進為大乘詮理教,以佛菩薩智證平等,清淨法界,不可思議,所以施方便智,為諸眾生演說諸法詮表其義,使其依文思義而求深悟。此詮理教,又分為二:一者顯了,二者隱密。如大乘般若等多說空義,隱不空義,曰隱密教。而空不空義皆顯了者,謂之顯了教。此顯了教,在菩薩因行智上而流出者,曰行智教;在佛果智上流出者,曰果智教。果智教中,若法華之會三歸一,曰會實教;對此本唯實者,曰本實教。若華嚴等,詮理最為圓滿,以菩薩因海顯諸佛果海;凡佛法之可言說者,皆已說之,所以名為圓理教也。餘則超理曰宗,不在言教,所謂行起理絕,此有通行別行之二:如密宗之各有本尊壇場手印,各人各修,各修一行,則得此一行之功用,求財、求壽、求天、求神,枝末方便千差萬別;雖皆流出佛之果智,非必為出世成佛之根本方便,唯亦是超理之行耳。至於禪、淨通行,不須別別各立行法,所謂阿伽陀耶總治萬病,摩尼寶珠總成萬德。有此一行,一切皆具,以是直截根源之法門故。得根本時則萬德齊彰,萬用齊發故;未得根本,不願為尋枝摘葉之事故。此分難行、易行二道:專修禪宗行者,則必深明本心,開悟實相,定慧圓成,方為了當,故為難行之道。度此難行,則更有一易行道之淨土在。故永明大師云:『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以此重重上推,至極究竟,乃得淨土。可知淨土法門,深大圓廣,統攝無量,而居佛法中最高之位也。故吾人對此不可不明信奉行。隨順阿彌陀佛,發如是願,自利利人,超此惡世,直入極樂,得不退轉;行菩薩道,廣化一切眾生,皆使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此則修彌陀淨土之大勝利也,吾人豈可忽諸!
二 淨土經論中無量壽佛經勝義
甲 因果具
彌陀淨土法門,遍諸大乘方等經論。而專說者,向為三經、一論,多談果事。此經則言法藏比丘於菩薩因中修種種願行,乃獲得今此之淨果。又以此所得之妙果,轉而攝化十方眾生,一切眾生依此修因,則亦決得其果。此則自行化他,兩重因果,理皆具足,為第一較勝餘經處。
乙 信解具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解為修行第一義,亦由信心之所生。此經明法藏於因地,由深信勝解而造成彌陀淨土。在餘淨土經論,多談生信之難,以勸生信。此經勸信同切,而尤啟發法空無我、唯心如幻之殊勝解,令了佛智明達無惑。故其信心勝解,兩皆圓具,此又較餘經之殊勝處也。
丙 願行具
彌陀經雖有多善根福德因緣,乃得往生;然未明應如何修多善根福德。而在此經,既明彌陀因中如何發願修行,又明依彌陀之淨果,求往生者當如何以發願修行。願行雙具,為此經第三殊勝也。
丁 勸誡具
勸者、所以舉善令生欣慕心也。誡者、指斥諸惡會遠離也。此經痛言娑婆世界如何苦惱,警惕其心,使發厭離之想;尤復廣讚淨土如何莊嚴妙樂,以啟發其信願。激揚叮囑,悲心獨切。此為第四殊勝也。
戊 理事具
理者、真如如幻等理。事為事相,如淨土中阿彌陀佛光壽無量,黃金布地,音樂和暢,皆事之勝妙可徵者。餘淨土經,顯事隱理,此經理事圓明,如信解中所說,故為第五殊勝也。
己 說證具
此說西方淨土諸種功德,無量莊嚴不可思議。雖然十方諸佛,亦稱極樂淨土如何清淨,如何莊嚴,但未親見,難決人信。今佛說此經已,令阿難頂禮西方極樂淨土之阿彌陀佛,亦現極樂淨土莊嚴之相,使當會大眾皆得親見之。則不唯說之而現證之矣。是為此經第六殊勝義。
(附註)原題『佛說無量壽經紀要』,今改題。
附 佛說無量壽經科目
甲一 序分 乙一 通序 乙二 別序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述往因 丙一 述往昔諸佛 丙二 述彌陀因地 丁一 出家讚佛 丁二 願修淨土 丁三 正發大願 戊一 直說 戊二 頌說 戊三 瑞應 丁四 廣修勝行 乙二 示今果 丙一 總問答 丙二 別顯示 丁一 示國土勝 丁二 示佛身勝 戊一 光明 戊二 壽命 丁三 示聖眾勝 丁四 示寶樹勝 丁五 示音樂勝 丁六 示種種勝 戊一 堂舍 戊二 浴池 戊三 衣食 丁七 示正報勝 丁八 示依報勝 乙三 明往生 丙一 總明往生功德 丙二 別明往生功德 丁一 三輩往生 戊一 上輩出家菩薩 戊二 中輩修善菩薩 戊三 下輩信心菩薩 丁二 十方往生 丁三 普勸往生 丁四 廣顯功德 乙四 申勸誡 丙一 舉彼勝以勸 丙二 舉此苦為誡 丁一 總申告誡 丁二 問答激揚 丁三 別提告誡 戊一 總舉五事 戊二 別列五事 戊三 結誡五事 丙三 舉此善為勸 乙五 現彼土 丙一 正現彼土 丙二 別申問答 丁一 問答嚴淨 丁二 問答胎生 丁三 問答此往 戊一 正明此往 戊二 通例十方 甲三 流通分 乙一 讚法勸修 乙二 獲益信受
【經文資訊】《太虛大師全書》第 X15 冊 No. TX15n0007 第七編 法界圓覺學(第19卷-第51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太虛大師全書》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