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釋會紀聞下
辛一 淨名總問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
辛二 各入不二
壬一 就言入不二法門
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不眴菩薩曰:『受、不受為二,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無取無捨、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德頂菩薩曰:『垢、淨為二,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不動則無念,無念即無分別,通達此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普眼菩薩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弗沙菩薩曰:『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於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師子意菩薩曰:『有漏、無漏為二,若得諸治等,則不起漏、不漏想,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是為入不二法門』。淨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所礙者,是為入不二法門』。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為入不二法門』。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現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法若究竟,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如是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普守菩薩曰:『我、無我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妙意菩薩曰:『眼、色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無盡意菩薩曰:『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為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則無心、意、識。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上善菩薩曰:『身、口、意善為二,是三業皆無作相。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口無作相即意無作相,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則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為二,無闇、無明則無有二,所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珠頂王菩薩曰:『正道、邪道為二,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離此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
【釋】 此文自成三十一章。一、法自在無生門:一切法起於生而不起於不生,故此端為根本法門。悟無生法性名為法自在,乃空分別法執而見法空真如者也。凡愚分別,聞不生即執之為滅,不知滅因生有,先有生故後乃有滅。若推觀諸法生處不可得,了見法性本未有生,生且無有,安從有滅?故不生者非謂滅也。滅者與生相待,今曰不生,實以諸對待法皆起於生,不生則諸對待法皆本未嘗有,故入不二法也。二、德守無我門:德守者,真如守其性,不隨無明妄動起我我所見也。三、不眴不受門:眴、目動也。目者、六根之首,不眴者六根不觸受六塵,根不接塵,則識不起而諸法空寂矣。四、德頂實性門:頂者、最高最貴之義,故德頂即一切法實性。從實性以觀之,則生死煩惱垢之實性,即菩提、涅槃淨之實性。五、善宿不動門:宿者、本有,善者、淨觀。善宿者、本覺也。無明妄動有心念生,心念生則諸分別起,二者分別之端,此以本覺不動故不二也。六、普眼平等門:普眼者、一相無相平等遍照也。七、妙臂心空門:臂雖有二,而同為法身之妙用。猶大、小乘心相如幻,空無自性。出此數例,餘可類推。
無相際、謂無善、不善相之實際。有漏、謂雜染法,無漏、謂清淨法。漏者、過失之義。有為、無為之為,是造變義。有為是無常義,故生、異、滅之三相謂之有為相。諸不遍者必不常住,不常住者必非其實,故無為是遍、常、真實之義。那羅延、是堅固之義,或翻金剛。四種異、空種異,指四大之種異虛空之種。謂四大是有質礙,虛空是無質礙也。了皆即心為性,但有名言都無實性,則不二矣。身滅、謂證涅槃,不受後有。隨拈一法皆成二相,即由二相以契不二,是謂入不二門。
【紀】 法自在菩薩段中,得此無生法忍句:以三世推之,亦畢竟無生,此即是無生法性;能見此無生法性者,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者,便入不二門也。
不眴菩薩段中,眴之一字,為目動貌。眼為六根之首,而受色塵,故有所受。受,又分境界受、自性受。
德頂菩薩段中,見垢實性二句:以實性即是佛性,故無垢淨。
善宿菩薩段中,不動則無念二句:謂動念皆由無明,倘無無明長養習氣種子,即無名言一切分別。
普眼菩薩段中,一相無二相句:謂一一相即種種相,實本無相,相相無邊。若為有相,相皆一合——金剛云:即是一合相,一合相者,即是不可取、不可說——故曰入於平等。
妙臂菩薩段中,觀心相空如幻化四句:謂承上一乘而說為二。菩薩、聲聞猶一身而有兩臂,不過為善巧方便之妙用,更無分際可得。
弗沙菩薩段中,入於無相際而通達者句:謂無善與不善,分別對待之實際相可得也。
師子菩薩段中,以金剛慧三句:喻具有堅利之性——堅則妄想不破之,利則能破諸妄想——,解脫之能——此專屬智者;此解脫非謂縛而後解,謂本來無縛也。
師子意菩薩段中,不起漏不漏想二句:一切能招未果之業法,為漏;無上正等覺及涅槃,為無漏。無此有漏、無漏二法念,及此有漏、無漏二法相也。
那羅延菩薩段中,世間性空句:謂亦如諸法體性本空。對於世間,亦本無出、入,故不溢不散。不溢屬入世,不散屬出世。
善意菩薩段中,若見生死性二句:正謂無實體相,因虛妄顛倒有。其實不入生死,不入涅槃,故無縛無解。
現見菩薩段中,盡若不盡四句:世法,謂皆不緣起,名盡。今佛法,若究竟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多謂隨緣者為無盡相,豈知不變者亦無盡相也,故曰皆是無盡相。
普守菩薩段中,我尚不可得四句:謂佛因眾生執我而說無我法,其實本無自體,當體空寂之性,即是恆沙之性,故曰見我實性,不復起二。
喜見菩薩段中,色即是空七句:見五塵皆是心相,各由見分而顯。心相,亦名自心相分。如鏡中之影相,並無自體,體即鏡之光明,均即是空。
明相菩薩段中,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四句:如謂地大種性為堅,水大種性為溼,火大種性為業,風大種性為力,本不離四大而有空,亦不能離前後而有中間也。
妙意菩薩段中,眼性於色三句:謂眼性即同於色性,本無三毒——順境貪,背境恚、中境癡也,當體是空。
無盡意菩薩段中,布施迴向一切智二句:謂大布施者,三輪體空。如無能布施之我,亦無所受布施之人,中間布施之物亦無,即為修波羅密多布施法,亦即是迴向一切智。故曰: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能迴向此佛智,則所修為無漏法;不迴向,則所修為有漏法。淨土念佛,發願往生外,亦注重迴向者,同此義。
深慧菩薩段中,則無心意識句:謂皆不緣起,能緣取一切境界而行於思慮者,為心、意、識,三者之同分義。識又專屬分別了知,意又專屬審察考慮,心又專屬結合含藏,為心、意、識三者之別分義。其實即於一切法上,求其實體,則畢竟是空,皆離於分限而為無相,更無造作可得,故言無相、無作。
寂根菩薩段中,佛即是法二句:見三寶雖有同體、事相、自性之名,兩足、離欲、眾中三尊之號。事理因緣都歸自性,自性真如,本體空寂。三寶皆為無相句:謂無能所皈依義。與虛空等句:謂周遍廣大義。
心無礙菩薩段中,見身實相者四句:謂了法性本空。但阿羅漢先滅煩惱,尚遺身縛。後滅果報,始灰身泯智。身為積聚義,四大所積聚故。生滅相續曰積,眾法和合曰聚。更如地球,為無數微塵結成,是本無有相,當體空寂之真如相故,即是身滅無可滅故。前寂根為八地菩薩,此心無礙為九地以上菩薩。能離所緣境礙,未斷能緣心礙,必至九地以上菩薩,則能所、心境皆無礙矣。
上善菩薩段中,身口意善四字:身、口、意為三業。身業有三:殺、盜、淫。口業有四:惡口、兩舌、妄言、綺語——一切戲謔詼諧皆屬之。意業亦三:貪、瞋、癡。總為十惡,反之為十善。造作不失名業。是三業無作相二句:見三業體即真如,更無一法可得。
福田菩薩段中,福行二字,指三善道業。罪行二字,指三惡道業。不動行三字,指專修四禪定者。屬於色界、無色界。三行實性是空句:見一一功德習染之相,皆為如來藏清淨法身總相之全體,重重無盡。得此實性,便為無上行。
華嚴菩薩段中,見我實相者二句:謂所有對待,皆由我執而起,無我則無分別法。則無有識句:即是無有分別。如梁武帝問對朕者誰,達摩祖師答以不識是。
月上菩薩段中,闇與明三字,各有心與境之區別。屬心之闇者,為無明。其明者,為觀照。屬境之闇者,為不見處。其明者,為見處。平等入,謂入於無明無闇耳。
寶印手菩薩段中,謂欣樂涅槃,則涅槃雖出世淨妙法,一變而為世間染污法矣。若有縛則有解四句:謂必先有煩惱生死之苦累,而後方說脫此生死之苦,煩惱之累。如三祖初參二祖時,求為解脫。二祖謂:誰縛汝,三祖悟本來無縛,又將誰解是。
珠頂菩薩段中,住正道者二句:謂如來本為邪道不得已而說正道,使世無邪道,如來亦不說正道。
樂實菩薩段中,非肉眼所見四句:謂吾人肉眼平時之見,多係對境而顯。境滅時見亦隨滅,均屬法塵分別影事。尚有不見之見真如慧眼在,此真見者,非對境故,故無見不見也。例如空觀所見空相,尚非平等法性,以有所見故。如摩訶般若波羅密多照見五蘊皆空時,便為無見無不見,無對境故。
壬二 遣言入不二法門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釋】 一法之可言說者皆二,由二契應不二,即是由言以入無言。由種種言以入無言,則種種言莫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諸問答皆所不能到,莫非不二,斯真不二。正以諸菩薩皆宗極文殊師利,故在文殊師利之意,二入不二為二,本無有二,莫非不二,始入不二法門。
【紀】 此章,以言遣言也。如我意者五句:是當時文殊無有文字言語,尚遺此文字言語之相。此經文殊為了因佛性——佛性三種:一、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三、因緣佛性——,在契應不二究竟佛心也。
壬三 無言入不二法門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釋】 諸菩薩入不二法門,悉無二言也。而各言其由以入不二,是從無言而言其言言無言也。所言既窮,維摩詰乃即於其所言之無言,契會靡間。故諸菩薩皆入二門,而維摩詰則為不二。文殊師利歎為真入不二法門,所謂『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者也。然知文殊師利之獨歎維摩詰,不知維摩詰之所默,即是諸菩薩之所言,與遍歎諸菩薩無異,是猶未悟不二者也。諸菩薩從無言而言,維摩詰從言而無言,則因此經本以維摩詰為正因佛性,法會大眾為緣因佛性,文殊師利為了因佛性,故此不二法門始於淨名之問,終於淨名之默,獨以維摩詰示無言之宗極也。
【紀】 此章,遣無可遣也。默然無言句:不著一字,顯當時淨名無有文字言語,實離文字言語之相,斯真不二。此經淨名為正因佛性,尤為殊勝難能,亦固其所。且舉前次諸品,維摩詰所說種種方便、神通、智慧、圓妙之法,皆各顯其能,名盡其妙;今一爐而冶之,皆默契於此章無言中,實顯佛說無法可說真之旨。通常三乘相共之法,有從有門入者,有從無門入者,更有從亦有亦無門入者,又有從非有非無門入者。但皆契入於無言,乃為真見法性。即進而推之大乘不共法,其宗極究竟處,亦是在契入此無言法性中耳。
辛三 時眾獲益
說是入不二法門品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釋】 此中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是登初地。
庚二 香積佛品
香積佛品第十
【釋】 五塵中、以聲為緣生最無自體,其次當以香為最微,觸為最麤。故觸遍成四大,色成三大,味成二大,香唯地大,而聲則但成空大也。言香積者、極言其積聚之精妙。蓋質之可積者,莫精微淨妙乎香者。過此以往,唯聲之空更不可積。所謂建淨佛國,當於空地,不於虛空。而香乃地之最微者,故香積佛之眾香國,為淨佛國之至。過此則為虛空,不足以建佛淨國矣。夫香者何?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乃至八萬四千波羅密香,無量無邊佛功德香,唯此妙香之聚;謂之佛,亦謂之佛國。
上明佛國三種因果,共有六品。皆前一品明理、次一品成事者。上品既明佛國不二因果之理,故此顯成佛國不二因果之事。
【紀】 此品,顯不二因果之事。顯見淨佛國土,必藉香塵,過此為空,使無從顯現。五塵以香為最微相,觸為最粗相。四大本無聲,相觸而有聲,故觸塵遍含地、水、火、風四大,色塵含地、水、火三大,味塵含地、水二大,香塵唯含有地之一大。香有善香、惡香,此但言善香。如五分無漏功德香等是。故顯正報,名香積佛;顯依報,名眾香國也。
辛一 舍利弗引起
於是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
【釋】 處處舍利弗引起者,以示小乘聖智正為入大乘之方便,亦現分別法執遣之以證法空真如性也。前者不思議品念座,座為身之所依,於依正事最為明顯。此品念食,以食攝他物為自身,轉自身為他物,資益身心,調和眾意,於依正、主伴不二之事最為明顯也。
【紀】 此章、日時欲至句:指日午正食時也。佛制:中日分、正午時乃食,因初日分為諸天食時,後日分為諸鬼道食時,佛處於中道故。經云:時節若至,其理自彰。於此可見前不可思議品中,舍利弗念座有座;此品舍利弗念食有食。亦見維摩詰所得神通,非徒顯理也。
辛二 維摩詰顯現
壬一 現香積佛國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以神通力示諸大眾、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在。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說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時彼佛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供養彼佛及諸菩薩。此諸大眾,莫不目見。
【釋】 上方、指上求佛道之法門。過四十二恆河沙佛土,表從初住至妙覺地也。香氣、指清淨功德言,謂於諸佛凡聖同居土,清淨功德最為第一也。如極樂世界猶有聲聞眾,香積佛國純一大乘,故說法尤為清淨也。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顯自他身土融遍無礙。而咸見彼佛與菩薩方共坐食,受諸天子供養,正顯依正、主伴不二之因果也。
【紀】 此章、示諸大眾上方界分句:眾香國為佛菩薩最上清淨功德結成者,故居上方,非同此娑婆世界,為眾生凡夫業力招感而成者,居下方也。
壬二 請香積佛飯
時維摩詰問眾菩薩:『諸仁者!誰能致彼佛飯』?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維摩詰言:『仁!此大眾無乃可恥』!文殊師利曰:『如佛所言,勿輕未學』。於是維摩詰不起於座,居眾會前,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於眾會。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詞曰: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願得世尊所食之餘,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時化菩薩即於會前升於上方,舉眾皆見其去。到眾香界,禮彼佛足。又聞其言:『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願得世尊所食之餘,欲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
【釋】 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者,此會諸菩薩眾之同入不二法門者,未嘗不能請飯於香積,徒欲抑之、揚之以為後學激勸,故共令當陽獨出耳。然文殊師利又承神威神力者,故還述佛言勿輕未學以裁之。嘗謂此經乃緣起乎釋尊徹底之大悲心,維摩詰、文殊師利、舍利弗、迦葉等皆承佛大悲而共同宣揚者,意見乎是。
維摩詰之化作菩薩,乃從三昧力在空中變現一相好光明與眾香國菩薩同等之菩薩,乃可往彼請飯,故曰威德殊勝蔽於眾會。空中化現之理,有二種義:一者、一切諸法體皆空寂,空寂之體即是靈知,空寂靈知離名絕相,以願力故或念力故,起一作意欲現何形,即有一如何之形現。雖吾人以無明妄動而起身根、器界,亦未嘗非如幻如化,徒以生於不覺,未能自主。且由先業累積,成之以漸,故昧然罔知耳。二者、如大智度論明:四大極微種子,充滿空界,無意力以為結集之中心,故無成形顯現。諸佛菩薩心等空界,隨興一念皆能作集起形體之中心,故應念能從空中現身也。樂小法者,如求現身福報,或求來生人天福報,或求速得解脫生死,此皆不宏、不毅,不能任重致遠,但求小效,硜硜自喜,將欲化而大之,使共遊於莽蕩無涯之不可思議解脫中,故令勝劣、淨穢相形以會得其通也。
壬三 來眾香國眾
彼諸大士見化菩薩,歎未曾有。今此上人從何所來?娑婆世界為在何許?云何名為樂小法者?即以問佛,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今現在於五濁惡世,為樂小法眾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薩,名維摩詰,住不可思議解脫,為諸菩薩說法,故遣化來,稱揚我名并讚此土,令彼菩薩增益功德』。彼菩薩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無畏,神足若斯』!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饒益眾生』。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并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佛言:『可往。攝汝身香,無令彼諸眾生起惑著心。又當捨汝本形,勿使彼國求菩薩者而自鄙恥。又汝於彼莫懷輕賤而作礙想,所以者何?十方國土皆如虛空。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不盡現其清淨土耳』。時化菩薩既受缽飯,與彼九百萬菩薩俱,承佛威神及維摩詰力,於彼世界忽然不現,須臾之間至維摩詰舍。時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嚴好如前,諸菩薩皆坐其上。時化菩薩以滿缽香飯與維摩詰,飯香普熏毗耶離城三千大千世界。
【釋】 觀香積佛所教誡於彼諸菩薩之言,知彼諸菩薩乃上齊佛德之極,正須大悲下度群生,不可養尊處優以自高舉。故此品為深心修集善法之終,下品即由彼土菩薩,入大悲弘度眾生法門也。飯香普熏三千世界,是忍土即為眾香國,穢隱於淨,淨現於穢,淨穢交徹以無際也。
【紀】 娑婆二字,此解:忍世苦。佛號釋迦牟尼句:佛本出剎帝利王族。釋迦牟尼、此言能仁寂默之義,上姓、下名可知。若合取其義者,慈悲普覆曰能仁,無為密證曰寂默。攝汝身香二句:見妙香本為種種清淨功德之香,但令眾生貪著此香,便又變為煩惱香,轉使人增諸菩薩眾化身來世為無所益之感想。十方國土二句:以實法性言。為欲化諸樂小法者二句:以佛功德言也。
壬四 來本佛國眾
時毗耶離婆羅門、居士等,聞是香氣,身意快然,歎未曾有。於是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入維摩詰舍。見其室中菩薩甚多,諸師子座高廣嚴好,皆大歡喜。禮眾菩薩及大弟子,卻住一面。諸地神、虛空神、及欲、色界諸天,聞此香氣,亦皆來入維摩詰舍。
【釋】 此中先人間眾入室,共八萬四千者,指八萬四千塵勞皆轉為功德。次三界神天眾入室,指無數眾生皆入圓融性海中。蓋香氣即菩薩所修淨佛國土之行。大眾聞香氣而入室,即因菩薩修種種淨行故,種種同類相感之眾生來生其國也。前文殊師利、舍利弗等眾是同修因行者,此則是果上所攝化也。
【紀】 諸地神虛空神句:指三行——天行、地中行、空中行夜叉等言。而來入維摩詰舍句:見凡能聞此妙香者,皆來維摩詰舍中,實皆屬有緣之眾。而其能知此妙香又來自維摩詰室者,更為正因佛性之內熏耳。
壬五 食香積佛飯
時維摩詰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露味飯,大悲所熏,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有異聲聞念是飯少而此大眾人人當食。化菩薩曰:『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搏若須彌,乃至一劫,猶不能盡。所以者何?無盡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具足者所食之餘,終不可盡』。於是缽飯悉飽眾會,猶故不儩。其諸菩薩、聲聞、天、人食此飯者,身安快樂,譬如一切樂莊嚴國諸菩薩也。又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眾香國土諸樹之香。
【釋】 如來大悲,與諸眾生同體,甘露法食即從佛之大悲心成,全心是食,全食是心。不生分別,自成資益;稍存限量,即成執滯。故維摩詰勸食之先,舉為戒之。何者?食不消則甘露變為毒藥故也。未得本不生滅無分別心,不能與佛清淨法流相通起菩薩行,亦是此意。食者、是受用義,佛以無盡福慧解脫為受用法,等法界、虛空界利樂眾生盡未來際無有窮盡,故曰悉飽眾會猶故不儩。儩者、盡也。食此飯者,身安快樂,是成就眾生正報嚴淨也。毛孔皆出妙香,如眾香國諸樹之香,隨成就眾生則國土淨也。
【紀】 如來甘露飯味二句:見由無量功德而成。無以限意食之句:含事理二義:以理而言、有不可劃分、差別而食意。以事而言,有放開肚皮、任量而食意。有異聲聞念是飯少句:指正落有限。使一切人食二句:指室中大眾。乃至一劫二句:此處一切、須彌、一劫等語,實顯無盡義,正見皆同法性耳。無盡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三句:正顯惟大乘菩薩,具此五分法身功德,乃能無盡,若小乘則為有盡。
壬六 明彼土說法
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得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釋】 此文是明隨國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也。此為深心修集一切善法之極,亦為淨行之極,故下即明從淨土以垂化穢土之法,所謂大悲下度一切眾生是也。
【紀】 得入律行四字:即謂身心調伏合度,證入三昧。若「此方真教體,功德在音聞」,乃言娑婆世界釋迦佛教體,在文字言說,屬於色、聲二塵。而彼眾香國中香積佛教體,不必文字言說,且專重於香塵耳。
壬七 明此土說法
彼諸菩薩問維摩詰:『今世尊釋迦牟尼以何說法』?維摩詰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是愚人生處;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是口邪行、是口邪行報,是意邪行、是意邪行報;是殺生、是殺生報,是不與取、是不與取報,是邪淫、是邪淫報,是妄語、是妄語報,是兩舌、是兩舌報,是惡口、是惡口報,是無義語、是無義語報,是貪嫉、是貪嫉報,是瞋惱、是瞋惱報,是邪見、是邪見報;是慳吝、是慳吝報,是毀戒、是毀戒報,是瞋恚、是瞋恚報,是懈怠、是懈怠報,是亂意、是亂意報,是愚癡、是愚癡報;是結戒、是持戒、是犯戒、是應作、是不應作,是障礙、是不障礙,是得罪、是離罪,是淨、是垢,是有漏、是無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為、是無為,是世間、是涅槃。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譬如象馬𢤱悷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彼諸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
【釋】 若修淨佛國行之至而自住於清淨報中,不觀沒在苦海中之苦惱眾生發大悲心,深垂救濟,亦焉貴有此修淨佛國行之菩薩哉!故如悲華經中所說:阿彌陀、觀世音、文殊師利等等,皆釋尊於過去勸發菩提心者,彼皆發願取清淨土,獨釋尊願常生穢土救苦眾生。何者?淨土雖亦能令苦惱眾生慕之而求往生,但諸眾生沒在苦中,又安知有淨佛國土而求往生也哉!悲願深重,任其艱鉅,故為諸佛共欽讚為大悲芬陀利華。今此世界險亂困苦極矣,望學佛者皆發大悲願而紹隆佛志,勿徒求自了也。
【紀】 言是地獄三句:地獄分二:一、寒地獄,居地邊際,如地球南北寒帶冰洋。二、熱地獄,居地中心,如地球赤道熱帶及地心之蘊火。畜生分三:一、謂飼養於人而生。二、謂嗅味而生。三、謂橫傍而生。餓鬼,鬼類甚多,詳如楞嚴經。凡稱鬼者,為虛怯之義,慳貪為罪,洎報鬼倫,亦以嗅味為食,空腹高心,故名餓鬼。凡在生前貪著好勝,貢高我慢,死後受報,便屬此類。明三途惡趣,無非三毒招感。又名火途、血途、刀途,互相噉噬殘殺為義,故曰三惡道。是身邪行六句:指由六種根起惑造業也。問:六根何止三業?答:眼、耳、鼻三根,但能發識了境,而不自造業,故僅列身、口、意三根居多,有由來者耳。是殺生下二十六句:指十善相反為十惡,六度相反為六蔽。皆屬惡業,皆是惡報。且均含有現世生前報及死後隔世報之二種。是結戒下十八句:指淨染諸業,淨染諸報,亦含有世間、出世間之二種也。以難化之人下十二句:正說釋迦世尊之不得已,本娑婆界中眾生種種分別之心,立種種分別之戒。貧所樂法四字,指眾小乘,只忻求人天福報,及自了生死之義耳。
壬八 明此土德行
維摩詰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何等為十?以布施攝貧窮,以淨戒攝毀禁,以忍辱攝瞋恚,以精進攝懈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說除難法度八難者,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以諸善根濟無德者,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維摩詰言:『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恆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法』。
【釋】 諸淨土中無有貧窮等六蔽之患,故亦無六度之德。無八難,故亦無除八難法。如眾香國無小乘,故亦無度小乘之大乘。無無德者,亦無濟無德之善根。淨土不須四攝法成就眾生,故亦無成就眾生之四攝法。夫六度乃至四攝法,皆勝德也,顧為諸餘淨土所無,而為穢惡之土所偏有。然則過患實為功德之本,明矣。故有大悲勇猛之士,正須常住濁世。恆修勝行,一日之善能抵淨土中修行百千劫,夫孰不應欣此奇遇而精進為之哉!無量壽經等說往生淨土,若於此土能讀誦大乘、尊重三寶、孝養父母、慈濟眾生者,以之求生淨土,即臻上品。如或一生彼土下品之中,若欲轉登上品,則非多劫修行不能,於此亦可見穢土中修行雖難而實勝也。行無瘡疣,謂無過失,即是無漏之義。此有八法,乃為真正得生淨土之行。在此人間世者,無論但為自度求生淨土,或為修取淨土攝化眾生,皆須依此修學,乃能離過絕非,得佛國淨。夫望得福報而不饒益眾生者,可無論矣。雖能饒益眾生而望果報,即不免乎瘡疣。何者?一望報、則果報盡時德業隨之亦盡,不能盡於未來無有窮竭,一也。望報而報未能即成,因之或生疲怠之念,不能增進,二也。故此不能行無瘡疣生於淨土。餘之七法,可類推之。
【紀】 此段,本為全經集行之大觀,詳為開示行門。如歷述先修觀行,觀自身不淨、空、苦、無常、無我,而起正信。更推觀佛身境,廣博嚴淨而發大心。次當堅固正信心而發深行,徹見真實法性,知一切恆沙功德妙用非從外來,原同本覺,皆由自體真心上顯現,真性中流出,悟得究竟,證得圓滿;終當以無量大悲而觀無邊眾生苦行,盡願救度,不遺餘力。所謂『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也。大悲堅固力句:謂不退縮義。然其一世下,說菩薩度他法門,十事善法,即合為十波羅密也。前六,經文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甚明。後四、說除八難法句,屬力波羅密。以大乘法句,屬願波羅密。以諸善根句,屬智波羅密。常以四攝句,屬方便波羅密。布施,能所皆無定限。貧窮、約有三種:一、無財寶,乞丐下賤是。二、無智德,愚狠頑嚚是。三、無威力,為水火力兵所困厄是。忍辱、諸經多單提諄諄誨人以凡遇逆境,逆來順受。如人詈罵加我,我不生瞋恨;縱來再罵,決不致三。是此忍辱,不獨攝治自身瞋恚,亦可攝治他人瞋恚。精進,謂當精進一切善法。如現時人,非不精進,但多為貪欲勤勞,雞鳴而起,惟日孜孜。由戶不由道,好色不好德,似此其由者、好者終不得為精進;其不由、不好者,實落於懈怠耳。菩薩成就八法下,說菩薩自度法門。饒益眾生二句:指善於迴向。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二句:指不自居名位。等心眾生二句:指以平等心向一切眾生。於諸菩薩二句:指亦以平等心視諸菩薩。所未聞經二句:指不謗大乘法。印度佛滅度後,先流通小乘法典,故群起疑謗,謂大乘非佛所說之法。不與聲聞而相違背句:指不廢小乘法。不嫉彼供四句:指存養進修也。常省己過四句:指省察克治也。一心、指定心言。功德、指全經解脫不可思議、一切六度萬行功德言耳。
辛三 法會眾獲益
維摩詰、文殊師利於大眾中說是法時,百千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釋】 從佛道品以來,會眾獲益,皆得無生法忍。正顯行位漸高,皆已曾發菩提心也。
戊三 大悲普度眾生
菩薩行品第十一
【釋】 獨此品標名菩薩行,以所說之盡無盡解脫門,專為功德具足之菩薩說大悲無盡行者。此大悲無盡行正是菩薩特殊之德,雖佛果後之所行者亦屬乎此。如所謂教化眾生終不厭倦、護持正法不惜身命、意而有勇志而不倦等,正所謂菩提薩埵心是也。於佛法中得心開意解者,觀眾生苦、念如來恩,於是不可不深識之。
【紀】 此品、謂以前所說恆沙功德,皆為菩薩不共之行,不求小果,不取近效,是為發菩薩心,行菩薩道。
己一 現瑞見佛
是時、佛說法於菴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佛告阿難:『是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遶,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於是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文殊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維摩詰即以神力,持諸大眾并師子座,置於右掌,往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遶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遶七匝,於一面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坐,即皆受教。眾坐已定,佛語舍利弗:『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唯然,已見』。『汝意云何』?『世尊!我睹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
【釋】 此經自佛國品之後,凡現三相以為事端:一者、是方便品淨名示疾,發生方便、弟子、菩薩三品。二者、是問疾品示現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如次發生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六品。獨寢一床,即為不二因果之象。此品則於佛地忽現廣博嚴事之相,乃表從因至果,會因行之流歸果德之海,從果海倒駕大慈悲舟楫以津濟苦惱眾生也。
維摩詰是正因佛性,登地之上則為法身。文殊師利是佛加被之智。其餘大眾,皆為法身土中別別依正、主伴、因行、果德,故持以維摩詰右掌而至佛地。到已各各避座禮佛,在一面立,受佛慰問,眾復坐定,一切因行皆轉成佛地中之因行也。佛令舍利弗述其所見事,是結成室中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也。
【紀】 此章,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三句:謂至此處境界所現,已鄰佛果地,與本因心地見又不同。可共見佛下五句:謂一切菩薩所修功德具足圓滿時,當泯同果海也。約本經有六時法會:一、佛國品中,實積長者子同行獻蓋時法會。二、方便品中,毗耶離國王大臣率眾問疾時法會。三、弟子品中,佛集諸弟子、善薩遣使問疾時法會。四、文殊師利問疾品中,文師率眾來維摩詰室時法會。五、香積佛品中,眾香國諸菩薩至維摩詰時法會(此會中,又附加人天二眾聞香皆來維摩詰舍法會)。六、便為此時,一切眾會菩薩神眾往詣佛所法會。共為二處所:一、菴羅樹園,一、維摩詰舍而已。維摩詰即以神力下六句:顯依正二報,皆可持方便智,達慈悲海,到圓覺地。稽首佛足句:謂通常首居上尊,足居下賤,今諸菩薩眾皆自稽其首而禮佛足,表極尊崇於佛也。右遶七匝句:右遶明乎非左道。尋常禮數,多一匝、三匝者,今遶至七匝,亦表極恭敬於佛也。
己二 聞法興供
庚一 廣顯佛事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孔之香』。於是舍利弗語阿難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難言:『此所從來』?曰:『是長者維摩詰從眾香國取佛餘飯,於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難問維摩詰:『是香氣住當久如』?維摩詰言:『至此飯消』。曰:『此飯久如當消』?曰:『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心解脫然後乃消。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譬如有藥,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乃消。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臺觀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燄、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姓、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名為多陀阿伽度,名為佛陀。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如是,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
【釋】 香飯之力,能消一切煩惱而得無生法忍乃至一生補處,正顯香飯能作之佛事也。佛遂因之廣明種種不同佛國、所作種種不同佛事。要之、根塵動靜無不可依之悟入者,以開拓執著文字語言為法義之見;亦明種種佛事,在佛無不能作,但隨調御眾生便利而現差別,不於其中橫生高下優劣之想。何者?佛功德非常人知見所能測量,故生下眾香菩薩之悔責心也。
【紀】 此章言佛事,約有二種:一、度眾生,一、轉法輪也。轉法輪,有謂專屬佛說法時言者:第一時、為初轉,為鈍根下類眾生轉小乘法輪,即是說提胃、阿含等經時也。第二時、為中轉,為中根一類眾生轉三乘法輪,即是說深密、方廣等經時也。第三時、為後轉,為利根上類眾生轉大乘法輪,即是說妙智般若等經時也。初轉名隱實教,譬如日昇轉照黑山。中轉名引攝教,譬如日昇次照高原。後轉名融通教,譬如日昇普照一切大地。今所聞香三句:先顯以鼻作佛事而發問端,後顯五根皆可作佛事也。此飯勢力三句:本與念佛至於七日,一心不亂,命終成佛義同。得入正位句:謂須陀洹果見生空法性。得心解脫句:謂阿羅漢果,得無礙自在。發大乘意,為大乘初地菩薩。得無生忍,為經二阿僧祇劫八地菩薩。一生補處,為等覺地菩薩。煩惱毒,天台雖分五住,不外人我、知見二障而已。或有佛土下:推世間諸事皆可作佛事。菩提樹三字,指佛成道處。臥具等,亦具含佛之衣缽等義。佛缽,據載為四天王所獻,本有四缽,佛合為一。六朝法顯法師,尚及見之。相傳投物其中,盡量不滿,其靈妙為若此也。三十二相,即指佛相。八十隨形好,謂隨一一相上有若干種好也。佛百劫修相好,皆為樂相。夢、幻、影、響等喻,皆為苦相。音聲、語言、文字,即合眼識、耳識、意識三種而為體。離於意識,則音聲、語言、文字、皆不能成立。清淨佛土四字,即指常寂光土。無識、無作、無為六字,即謂不分別、不造作、不生滅也。是名一切諸佛法門句:總結上來諸佛事實,顯十方三世各教體,皆是諸佛如來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但佛不說法,皆依菩薩而作佛事,佛為體位,本無言說故耳。菩薩入此門者七句:名屬釋尊教導阿難,實則化度眾香國諸菩薩眾,正對治其貪著清淨之病。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四句:釋尊顯示依正二報之相,本具圓妙功德平等。三藐三佛陀,此言正遍知義。多陀阿伽度,此言如來義。佛陀,此言覺者義。正遍知、如來、覺者,合為佛自受用身,原無何等差別,故曰其諸佛法,悉皆同等;且佛身實真如法身也。
庚二 讚揚大乘
阿難白佛言:『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佛告阿難:『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且止,阿難!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禪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難!汝等捨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詰一時所現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盡力變化所不能作』。
【釋】 夫小乘者,如病鳥得一枝之棲以止。大乘漭蕩無涯,不可限量,故此非小與大之比,而一有量一無量之比也。結歸維摩詰者,即舉現事以為證也。
【紀】 此章、阿難乃釋尊堂弟,常隨佛聞法者。此外尚有賢阿難、歡喜阿難、歡喜海阿難,即結集大乘經典者。於聲聞中四字,指小乘法中。非謂菩薩四字,即非謂大乘法中。一時,如由文殊問疾品至今來佛所,皆得謂之一時也。
庚三 說菩薩行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責,捨離是心。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何謂為盡?為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身命,種諸善根無有疲厭。志常安住方便迴向,求法不懈,說法無吝,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隨煩惱者令發正念,於遠離樂不以為貴,不著己樂慶於彼樂。在諸禪定如地獄想,於生死中如園觀想,見來求者為善師想,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見毀戒人起救護想,諸波羅密為父母想,道品之法為眷屬想。發行善根無有齊限,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行無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惡淨身口意,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求無念實相智慧。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不壞威儀而能隨俗起神通慧、引導眾生,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善別諸根斷眾生疑,以樂說辯演說無礙。淨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無量開梵天道。勸請說法、隨喜讚善、得佛音聲,身口意善得佛威儀。深修善法,所行轉勝,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觀於寂滅而不永寂滅。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觀無所行而於行法教化眾生,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集法藥故,不住無為,隨授藥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諸正士!菩薩已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釋】 明佛國淨穢平等而不住於淨,乃能入佛不可思議方便,隨應眾生現佛國異。唯其如是,故能轉淨佛國,不為淨佛國轉,此為修淨佛國行之至極,而轉淨佛國成活用者也。眾香菩薩是住於淨而未能應乎穢者也,能知穢之盡而未知穢之無盡,是知善之性而不知惡之性其為性同也,故進之以盡無盡解脫門。盡、謂滅盡,諸有為法有起、有盡,故為有盡。無為之法本無有起,亦無有滅,故名無盡。然無為法者、常住之法也,故一入無為即寂然凝住;而有為法者、起盡之法也,故一入有為即奄爾垂盡。此皆縛於法而不能自由於法者也,是凡夫、小乘之法而非大乘菩薩之法也。而菩薩者,以大悲故,與六道眾生同受生死之苦以救拔其苦,故不住無為也;以本願故,度盡眾生方入涅槃,法界眾生實無有盡,利樂眾生亦窮未來際而無盡,故不盡有為也。是為菩薩之無住大涅槃,自在圓覺,不共二乘。
先釋不盡有為:以大慈悲、一切智心為本:大慈悲故不墮於見,一切智故不墮於愛;離愛、見故不墮六凡,具悲、智故不墮二乘;諸邊不墮,成菩薩行。其要在乎教化眾生、護持正法之二事耳。教化眾生以行四攝,護持正法以種善根,唯弘法能報眾生恩——猶云國家恩、社會恩——唯利生能報佛法恩。夫眾生之顛倒流轉於眾苦之淵者,昧乎正法而不由也。能闡明正法以自正而正群有,則莫不隨順法性得究竟之樂,唯是稱應佛心,悅可聖意,故曰『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耗矣,哀哉!佛法之在今日,乃竟無人能知恩報恩也。報佛恩,弘法化,盡其一切所有而赴乎此,如所謂不惜身命者誠非易易。顧往往有人天小道,神鬼邪術,入之者竟能犧牲一切以廣事興建;而學佛者優遊乎佛、寢饋乎佛,竟坐視佛法之侵於魔外、敗於獅蟲而不一發護持之心,謀所以宣正法而救眾生之道,不其可恥之甚!夫護持正法者,先當知正法之謂何。吾心本有如來福德智慧之法,奈何縱之流轉、沈之空無而不為護持乎?大地之人無不皆具如來福德智慧之法,奈何袖手以觀其陷溺乎?貪、瞋、癡、惑,殺、盜、淫業,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不以如來正法醒其迷倒令悟本來之佛性乎?釋迦如來所遺塔廟貌像、經律論義,皆是三阿僧祇捨無量身命、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財寶所修得,乃大地眾生法身慧命、善根福田之無上勝緣,奈何聽其淪散,任其毀滅,而不為保護修持乎?依佛律儀出家之眾,應遠追妙德、慈氏、舍利弗、迦葉之芳躅,住持佛法,弘範三界,奈何縛入愚網,淪為罪藪,被諸魔羅、阿修羅、蔑戾車之所蹂躪,而無以建其隆正乎?世有發菩薩心修菩薩行乎?幸垂覽焉!誠能護持正法,則淨佛國土,自利利他,胥在乎是矣!
次釋、不住無為:證涅槃而不住,恆修習佛功德以利益眾生也。
次釋、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結歸知眾生病故、滅眾生病故。還顯諸佛菩薩入濁惡世,皆同淨名示疾,以大悲起,因眾生病,眾生病愈諸佛、菩薩病乃愈也。然此眾生之病,其性空寂,寂然常遍,即是一切法真如性,故又盡而無盡,平等解脫。軌之生解、持之不失之謂法,依之開示、由之悟入之謂門。此盡無盡解脫法門,乃不可思議解脫之究竟,諸佛菩薩於是振乎無竟。
【紀】 此章,下劣二字、指穢惡充滿言。方便不可思議六字,指化度眾生言;即菩薩若離於凡夫,亦無不可思議。有為法,謂生滅法。無為法,謂常住法。不過對有為說無為,其實無為本無法無相。例如海水,波浪起滅為水之有為相,即在定時不得謂之無水;但亦不可執著清明鎮靜之水為水無為相,若必執此者,則是動時便又不得謂之水耳。但本相、變相二種,皆不得過執成病,反使真性不明。如本相為水之鎮靜無為相,變相為水之波浪有為相,皆不得過執成病,反令水之真實溼性不明。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大慈,謂當念一切隨順眾生,常得樂利。大悲,謂常觀一切苦惱眾生,急欲救度。深發一切智心句:即成一切平等了知之佛智。佛智中,能觀圓融、差別、因、果四相。又謂佛圓滿功德果智,稱一切種智,與初地菩薩發心根本智不同。而不忽忘句:謂不忽略忘失菩提心。護持正法句:謂法之供養。不惜身命句:謂破和合相。於遠離樂不以為貴下,多說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也。以智劍二句:謂以生空、法空二智,破見、思根本二惑。以樂說辯二句:謂得法、心二種自在。善本,指色身言。以能修說,則為善本;以受報說,則身又為苦本也。寂滅、指佛性。善法、指佛法。無漏、即無為法——戒、定、慧,為無漏三學。諸漏、即一切有漏有為法。不捨大悲句:謂無眾生得滅度者,而諸佛菩薩終以度生為本願。此志不撓。如謂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力無盡,我願亦無盡,必如是乃為不捨耳。法藥,謂對治也。授藥,謂應化也。
庚四 供養佛法
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種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并諸菩薩。已,稽首佛足,歎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
【釋】 忽然不現、盡也,還到彼國、盡無盡也,此即眾香菩薩證入盡無盡解脫法門也。
丁三 得佛國淨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釋】 梵語阿閦、此無動。種種分別於一切法,而未嘗有動乎一切法之實性,真實契會乎初未嘗動之法性,開顯其無邊妙淨可喜之德相,是謂妙喜世界、無動如來。此品為維摩詰修淨佛國行之結果,得佛國淨。蓋既顯維摩詰為無動佛國之一身補處菩薩,則妙喜世界即為維摩詰佛國。手取阿閦佛國。令大眾瞻觀以發願往生,是取佛國以攝化有緣也。而曰『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者,蓋維摩詰即是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者,是仍歸入維摩詰之所行。且標明取淨佛國以攝有緣之宗旨,非徒哀惠求往生也。此維摩詰經之為教,以寶積明得淨佛國土之妙理,以維摩詰明得淨佛國土之妙行,以阿閦佛明得淨佛國土之妙果。理藉行而始顯,果由行之所致。雖理、行、果三教全具,其所重者尤在乎行,此經乃行經也。故結歸於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神通力者,正指其能取得妙喜國也。理、行、果三,至此皆已完具,故正宗分終乎此品。
戊一 重觀佛身以證初心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具足三明,與無明等。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淨、非穢,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道斷。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捨,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等諸智,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一切無失。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釋】 觀亦念也,此即維摩詰經之念佛法門也。
最初觀身發心,嘗分別觀自身、佛身。此曰『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是初心所觀行者,至此究竟證明耳。經謂『初心後心二不別』,正以後心菩薩之所觀者,不離初心。猶文殊師利伸手過百城摩善財頂,令見普賢,顯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此文維摩詰之觀佛,正同佛華嚴經善財尋普賢而不得,故雖廣顯真淨佛法而卒無可顯示。下因舍利弗等念其來生之處,佛為說出阿閦佛國,取示有緣,攝令生此。猶善財由禮佛獲見普賢,大願導往極樂國也。一負、一正,其致大同。此三卷維摩詰,正不異說七處、九會佛華嚴耳。
【紀】 此章、講義中,特標為淨名之念佛法門。如自觀身實相句:指常、樂、我、淨,無四念處之相可得。前際不來三句:無三世之相可得。不觀色句:無五陰之相可得。不觀色如句:無五陰之體可得。不觀色性句:無五陰生性可得。非四大起四句:謂心空真地。三垢,指煩惱垢、業垢、生死垢言。三脫,指空、無作、無相言——即三解脫。三明,謂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不此岸三句:謂離於世間、出世間,菩薩住也。不施不慳六句:謂離於六度功德、六蔽煩惱也。福田,約有三種:一、敬德福田——以佛法供養,為最貴最上。二、濟苦福田。三、報恩福田。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句:見離四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遣百非——即是百非之所不能喻者,佛法中名清淨句,皆是不可以言說分別也。總之、此科文字,正合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諸說。此雖為淨名對答釋尊之問,詎知早深契入於釋尊之旨耳。
戊二 取淨佛國以攝有緣
己一 舍利弗問答開端
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沒而來生此』?維摩詰言:『汝所得法有沒生乎』?舍利弗言:『無沒生也』。『若諸法無沒生相,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於意云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甯沒生耶』?舍利弗言:『無沒生也』。『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舍利弗!沒者、為虛誑法、壞敗之相,生者、為虛誑法相續之相。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是時、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捨清淨土而來樂此多怒害處』。維摩詰語舍利弗:『於意云何?日光出時,與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出時則無眾冥』。維摩詰言:『夫日何故行閻浮提』?答曰:『欲以明照為之除冥』。維摩詰言:『菩薩如是雖生不淨佛土,為化眾生,不與愚闇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闇耳』。
【釋】 夫觀如來及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無可顯,非藉分別自土、他方、彼沒、此生、清淨、怒害之妄想心,則佛不現身土之相。故曰:種種佛國,皆為隨順眾生作饒益事而現。維摩詰雖拂舍利弗之執,阿閦佛國卒因之而見也。
【紀】 此章、本前佛國品中,為饒益眾生而取淨佛國土之意而來。明必先滅分別、妄想、執著三心,次成不可思議解脫,後方得完全成熟淨佛國土之行。汝於何沒而來生此句:是舍利弗由生希有之心,發此問端;實早知淨名為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化生。若諸法無沒生相句:見一切法皆涅槃相。在二乘中人,多半執生死、涅槃為二,謂非脫離生死則不能得涅槃。深信涅槃中,本無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及和合相續之相故。不明佛法究竟涅槃體性空寂,與眾生體性畢竟空寂,無二無別。譬如幻師三句:即指幻心妄想分別眾生男女相故。雖生不長諸惡句:謂菩薩證果時,惡染諸法均捨離故。多怒害處:即指瞋怒惱害、五濁惡世也。維摩詰語舍利弗下:正破舍利弗,恐復生淨穢之見。日光出時二句:謂並非日光來至冥處,但日光出時自能無冥耳。
己二 維摩詰現取佛國
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及其菩薩、聲聞之眾。佛知一切眾會所念,告維摩詰言:『善男子!為此眾會現妙喜國無動如來、及諸菩薩、聲聞之眾!眾皆欲見』。於是維摩詰心念:吾當不起於座,接妙喜國——鐵圍、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天、龍、鬼、神、梵天等宮,并諸菩薩、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無動如來,及菩提樹、諸妙蓮華、能於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寶階從閻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寶階諸天來下,悉為禮敬無動如來,聽受經法,閻浮提人亦登其階,上升忉利見彼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吒天,下至水際,以右手斷取如陶家輪,入此世界,猶得華鬘示一切眾。作是念已,入於三昧,現神通力,以其右手斷取妙喜世界置於此土。彼得神通菩薩及聲聞眾並於天人,俱發聲言:『唯然,世尊!誰取我去?願見救護』。無動佛言:『非我所為,是維摩詰神力所作』。其餘未得神通者,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雖入此土而不增減,於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無異。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等且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見』。佛言:『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現此妙喜國時,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佛土。釋迦牟尼佛即記之曰:『當生彼國』。時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其事訖已,還復本處,舉眾皆見。
【釋】 此文凡十:一、大眾欲見,二、如來敕命,其文義皆可知。三、淨名取現。此中事理,見於不思議品。先作觀念,次入禪定,從禪定起神通力,將所觀念者實現。然正定中唯自見之,神通力所現則與眾同觀,此其異也。言斷取者,世界無盡,如映珠網,互攝互入得以成立。將彼世界與諸世界之關係者劃然絕其維紐,取之來此,故曰斷取。四、彼土驚異,五、容通自在,六、令眾共觀,七、勸修淨行,八、發心生彼,九、授記當生,十、還復如本。
【紀】 於是維摩詰心念句:顯淨名隨念所作,皆能成就,與凡夫心念僅能自見者不同。此皆能依神通力,令大眾共見。推之諸佛心念中正遍知海,又何莫非由眾生心念而生?并諸菩薩聲聞之眾句:顯香積佛品、眾香國皆是大菩薩,不同此國但無四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而已。阿迦尼吒天、為色究竟天。以右手斷取句:謂方便智斷取。凡世界地輪依水輪居,而風輪又外包水輪,勢必先斷後取。入於三昧句:有三說:一、名正定,謂得諸禪定。二、名正受,謂都無所受。三、名正見,謂不取於相。彼得神通菩薩七句:顯均有天眼通,故皆見三千大千世界。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句:正如地球之運行同。此太陽系中之地球,有自轉、公轉,而居於地上之凡夫眾生,皆是不知不覺。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句:無動,謂不退轉,亦即指維摩詰所行不可思議解脫之道也。妙喜世界,如據什師、玄奘法師、智者大師等所釋,謂維摩詰為阿閦佛國一生補處之菩薩,則維摩詰即是彼土承繼之主。所云無動如來,當是妙喜世界現在之主,亦可即屬淨名實報莊嚴之主也。還復本處四字:顯返本還原,仍入常寂光土耳。
戊三 結成經宗以歎人法
佛告舍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唯然,已見。世尊!願使一切眾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養。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此經者,亦得善利,況復聞已信解、受持、讀誦、解脫、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若有讀誦、解釋其義、如說修行,則為諸佛之所護念。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則為供養於佛。其有書持此經卷者,當知其室即有如來。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趣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為他說者,當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釋】 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是結成經宗也。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養,是歎人也。下皆稱歎此經法者:一、聞此經得善利益。二、受持此經得法寶藏益。三、讀誦、解釋、如說修行,得諸佛所護念益,四、供養、讀誦、解釋、如說修行此經者,得良福田益。五、書持此經者,得佛同居益。六、隨喜是經者,得趣向佛慧益。七、信解、為他人說此經者,得受佛菩提記益。有此七益,無間今後。故吾等大眾今日能聞聽、信解、受持、讀誦、解說、修行是經法者,皆應生大慶幸,切勿懷疑甚至毀謗,如過寶山空無所獲,反因以喪身失心也。
【紀】 此章、得清淨土如無動佛句,謂須得淨佛國土。獲神通力如維摩詰句:謂須修淨佛國土之行。是人、指維摩詰言。法寶之藏,謂諸佛功德、菩薩功行。解釋、即解義。佛法有信、解、行、證四義,必依漸次,謂信乃能解,由解乃能行,由行乃能證。修行二字,即行義。但解與行本相應者,無能行之解,亦無能解之行也。受持,謂一齊照管,不令散失。但受有自性受、及境界受之二。讀誦,謂對本不對本,念念現前——對本為讀,不對本為誦。隨喜,即隨順得入、登歡喜地也。總之、觀行成就,初念覺心便強有力,直與佛究竟覺心法流相接,不止乾慧。(悟而不修者,名為乾慧地,詳楞嚴經)。永不退轉者:非復不定聚——一切生滅虛妄之法,如幻非實有,皆為不定聚——而成決定聚矣。
尚有應說明者:凡聽講諸大乘經典不生信解者,約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毀謗:在毀謗者,必先知有此佛法而後加以毀謗,是早已種得此佛法善根於彼毀謗者之心中。二者、漠不經心:在漠不經心者,雖所聞佛法未能入彼意識中,而已由彼耳識、眼識、深納之於八識田中,下此佛法種子。三者、懷疑:在懷疑者,實較前二尤為難得,必先種佛法入彼意識,乃有思量擬議、計較考慮之可言,種根已深。如上所說,暫時雖似不能發起信心,已獲聞法之益。倘經多次遭遇,終必開解。金剛云:『如來善護念咐囑諸菩薩』,當亦善護持攝受諸凡夫五逆眾生耳。
甲三 經益分
乙一 法供養品
法供養品第十三
【釋】 法供養者,猶世間之孝道,以能養志為上,色養次之。佛以弘通正法、覺救含靈為大悲願,故能體行佛之此心,紹隆三寶,護持眾生,則為第一孝順於佛,報酬佛恩。故曰: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也。
【紀】 此品、稱法供養者,謂以法供養於佛也。供養,義同布施。布施,本不專指施捨財物言。故布施中,又分財施,法施,無謂施。今此供養亦然,故有法供養。換言之,即是供養法。惟平等相行,則曰布施;以下奉上,則曰供養,其義又稍有區別耳。
丙一 天帝稱揚給護
爾時、釋提桓因於大眾中白佛言:『世尊!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經,未嘗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如我解佛所說義趣,若有眾生聞此經法,信解、受持、讀誦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況如說修行!斯人則為閉眾惡趣,開諸善門,常為諸佛之所護念,降伏外學,摧滅魔怨,修治菩提,安處道場,履踐如來所行之跡。世尊!若有受持、讀誦、如說修行者,我當與諸眷屬供養給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曠野、有是經處,我亦與諸眷屬聽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當令生信,其已信者當為作護』。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說,吾助爾喜。此經廣說過受持、讀誦、供養是經者,則為供養去、來、今佛。
【釋】 信解、受持、讀誦之者,何為即得成就諸功德乎?以必得是經所說不可思議自在神通之決定實相法門故也。是故有能如說修行,即為閉眾惡趣、開諸善門等等,而為天帝所給事供養、聽受擁護也。此經所說理、行、果三,乃為去、來、今佛成道之本,故供養是經者即為供養去、來、今佛。
【紀】 此章、梵語釋提桓因。乃三十三天主名。決定實相經典句:謂菩提煩惱諸法,皆為決定實相。斯人則為閉眾惡趣二句:謂解脫生死煩惱二苦,成熟菩提涅槃之樂。更推諸度他,不僅自度,勿自負於焦芽敗種之倫,故曰履踐如來所行之跡。
丙二 世尊比校加德
『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以一劫或減一劫,恭敬尊重,讚歎供養,奉諸所安。至諸佛滅後,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寶塔,縱廣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剎莊嚴。以一切華、香、纓珞、幢、旛、妓樂,微妙第一,若一劫若減一劫而供養之。天帝!於意云何?其人植福甯為多不?釋提桓因言:『甚多,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億劫,說不能盡』。佛告天帝:『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解脫經典,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於彼。所以者何?諸佛菩提皆從此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緣福不可量。
【釋】 三千大千世界則大,如來則勝,譬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則多。於此大而且勝、勝而且多之真福田,奉事孝敬無不周至,慎終追遠無不完美,其修福者誠大。然有限量,則無論大至何程度,終非圓滿。由是不可思議經法,稱法界量,契菩提本,乃能將一一福相會同真如相無有涯際。故受持此經者,其福不可量也。然此非教人不廣修供養等福,正以悟入此經者乃可修福耳。
【紀】 此章、如來滿中句:謂充滿大千界無非佛也。如來為勝義,滿中為大義,譬如甘蔗、竹、葦二句:為多義,合顯大、多、勝義也。恭敬尊重二句:顯三業清淨義也。舍利,此言堅固子,據載:佛滅度後,自起真如三昧之火,化脫金身時所遺——相傳此子極細而堅,不能破壞,其影像之大小不一,光明之顯現不同,皆本佛力,致無定限。可作起嚴飾七級之塔,照耀奪目,金光逼人——,多用作七級浮屠。阿羅漢三重,菩薩多五重,惟佛七級。諸佛菩提二句:謂實相本為迷悟所依,而佛果法身功德,亦必生於實相。福不可量句:謂福本非福德性,惟見福德無故,乃見實性,是乃能化有量為無量也。
丙三 自說護法本事
佛告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藥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曰大莊嚴,劫曰莊嚴,佛壽二十小劫。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菩薩僧有十二億。天帝!是時有轉輪聖王名曰寶蓋,七寶具足,王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敵。爾時、寶蓋與其眷屬,供養藥王如來,施諸所安,至滿五劫。過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當如我以深心供養於佛』。於是千子受父王命,供養藥王如來,復滿五劫,一切施安。其王一子名曰月蓋,獨坐思惟,甯有供養殊過此者?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養勝諸供養』。即問:『何謂法之供養』?天曰:『汝可往問藥王如來,當廣為汝說法之供養』。即時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諸供養中法供養勝,云何名為法之供養』?佛言:『善男子!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一切世間難信難受,微妙難見,清淨無染,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菩薩法藏所攝。陀羅尼印印之,至不退轉,成就六度,善分別義,順菩提法,眾經之上。入大慈悲,離眾魔事及諸邪見,順因緣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無相、無作、無起。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轉法輪,諸天、龍、神、乾闥婆等所共歎譽。能令眾生入佛法藏,攝諸賢聖一切智慧,說眾菩薩所行之道。依於諸法實相之義,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能救一切毀禁眾生。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諸佛賢聖所共稱歎。背生死苦,示涅槃樂,十方三世諸佛所說。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又於諸法如說修行,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有眾生,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不復起相,是名最上法之供養』』。佛告天帝:『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順忍,即解寶衣嚴身之具以供養佛。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我當行法供養,守護正法。願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伏魔怨,修菩薩行』。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記之曰:『汝於末後守護法城』。天帝!時王子月蓋見法清淨,聞佛授記,以信出家,修習善法。精進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薩道,得陀羅尼,無斷辯才。於佛滅後,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滿十小劫,藥王如來所轉法輪隨而分布。月蓋比丘以守護法、勤行精進,即於此身化百萬億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十四那由他人深發聲聞、辟支佛心,無量眾生得生天上。天帝!時王寶蓋,豈異人乎?今現得佛,號寶焰如來。其王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從迦羅鳩孫馱為始得佛,最後如來號曰樓至。月蓋比丘,則我身是。
【釋】 藥王如來所說法之供養,分為二種:一者、弘宣佛法,二者、如說修行。月蓋比丘即能興此二種法供養者,舉是以證。其能傳說此經,依經修持,必得經中妙法,成佛菩提,信矣!
【紀】 此章、為釋尊自述過去本身之事,所謂現身說法也。無量阿僧祇,謂阿僧祇為十大數中之一。曰無數,合兩無數成一無量。藥王如來,謂治眾生病根,為大醫王義。應供,謂受人天供養義。正遍知,謂了知圓明周遍義。明行足,謂福智共足義。善逝,謂得吉祥義。世間解,謂能知一切世間、十方、三世諸事義。無上士,謂無能超越義。調御丈夫,謂能調伏六道眾生,及小乘菩薩心行義。天人師,謂接引天人大導師義。佛,謂覺義。世尊,謂三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正覺世間——所共尊仰義。總之、佛法無邊,佛號亦無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矣。王有千子句:在當時,釋尊為千子中之一人也。名曰月蓋:自出前名也。至滿五劫句:謂供養人壽命亦長。寧有供養殊過此者句:謂自念非世間所有。空中有天曰四句:使有為福德化為無為福德。諸佛所說深經下,自闡前經教也。菩薩法藏所攝二句:顯非人天二乘所攝。惟在善自契會,以心悟總持——即陀羅尼——印之。又於諸法如說修行下,自明前經理也。十二因緣,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即由煩惱——無明、造作諸業——行,此二支為過去所作之因也。起妄念初託母胎為識,從託胎後生諸根形曰名色,於胎中成六根,為六入,出胎後六根對六塵名觸,領納世間好惡等事曰受:此五支,為現在所受之果也。貪染五欲等事名愛,於諸憶念生取著心名取,作有漏之因,招未來之果——有;此三支,為現在所作之因也。受未來五蘊之身曰生,未來之身,既勞而老死;此二支,為來世當受之果也。又名十二緣起,簡稱十二緣,又名十二有支。隨順十二因緣四句:謂凡貪、瞋、癡皆生於愛,因愛有取而成無明種子,便發業果。倘能正觀十二因緣中,屬現在因之愛與取二行,內不愛戀,外不取境,自能捨離一切有無、斷常二邊邪見,而直入於中道觀。依於義下十五句:謂當依真智分別,不當依妄想分別。無有盡相二句:見畢竟寂滅,即一真空法界,故不盡不起。佛告天帝下,正自說前護法也。如來滅後三句:顯佛在世時,本如說自心修行;佛滅度後,尤當弘法,使大眾奉行。守護法城句:自述前受記也。蓋謂以真如三昧守護佛道正法之城,且能使人人信解、受持、讀誦佛經,即為真能守護佛法,非必謂置法而守藏也。時王子月蓋下,自述前出家也。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句下,自述前度生也。時王寶蓋下,自述前眷屬也。賢劫,為現在劫名。此劫中,釋迦牟尼為第四佛,迦羅鳩孫馱為第一佛名。一大劫中有二十小劫,皆有成、住、壞、空四相。成、壞、空三劫中,皆無人類。過去劫亦名莊嚴劫。月蓋比丘則我身是二句,自述前身也。佛本具足三明、六通,舉揭過去生中本身實事,歷歷說明,不過弘宣佛說如實修行,便起佛種性、究竟成佛之本旨。藉以開示、接引無邊無數眾生,證知我輩凡夫亦當自勉,疾起直追,勇猛精進;視三界難安,如同火宅,一息不來,便為隔世,生死事大,如救頭然,彼岸非遙,頃刻便到,蓮花骨肉,自結宗盟,決不唐捐之意。諸君讀至此處,安能不感激涕零,圖報佛恩也哉!
丙四 結成法供養義
『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第一無比。是故天帝!當以法之供養於佛』。
【釋】 如文可知。
乙二 囑累品
囑累品第十四
【釋】 釋尊以此經法功德,乃為無量億劫修集,能令南閻浮提一切眾生,由是悟入佛之知見,故舉以付囑之慈氏。累其廣宣流布於此人間,及如何信解修行之方法。慈氏次釋尊當成佛,正猶大富長者以其財產及其事業,囑累於宗子也。次又囑累阿難,令之記持結集,故名囑累。
【紀】 此品、釋迦佛以三阿僧祇所修之不可思議神聖功德之法,專咐囑於彌勒菩薩,以累其弘通流布也。其所以專囑累彌勒者,以彌勒次釋迦佛遺化之後,當即來此世界成佛故也。
丙一 釋尊囑言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於汝。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布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龍、鬼、神、乾闥婆、羅剎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樂於大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如此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毀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說其過惡。有此二法,當知是新學菩薩,為自毀傷,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二者、雖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
【釋】 此閻浮提濁惡世中,猶如淤泥,能生蓮華;聞此大乘經法,即成清淨佛種。有樂大乘法者,若不聞如是等經法,則不能發佛菩提心而成善利。故廣宣流布,隨所應得而為廣說。依此可見佛說此經之意,正是令濁世中眾人起發大菩提心,紹隆佛種,不祇是當時斥小、彈偏也,此中所說菩薩三種二相,有三種新學菩薩相。第五種以所曾學、輕慢新學者不令聞解深義。第六種取相分別而執著成病,知見自高,橫生法礙。此皆雖遭遇此大乘法寶,不獲善利,反因之而墮大地獄者也。唯第二種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若入其中聞已心淨,護持解說、如說修行,斯成善利。亦以見其夙殖德本、久修善根,故能信受於此。反是者、皆根行淺薄,福慧微劣,猶盲人無所堪受日月光明之益耳。於此釋尊親口囑言,遇斯經者,應自迴心體察以自研磨。學彌勒之遠離斯惡,信奉宣揚,斯乃為不辜釋尊大悲深恩也。有好心向佛法之人,於此當深覺悟,勿以世間惡濁狹劣之見,迷自誤他,切要切要!
【紀】 此章、廣宣流布於閻浮提句:因此閻浮提人,功德與過失均不可限量。他洲人多清淨不能發心,故專說閻浮提也。名新學者句:就聞位說;其實一念迴光,便同本德,故不可輕慢視之。
丙二 慈氏承旨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說,我當遠離如斯之惡,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經;與其念力,使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世尊!若後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說者,當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佛言:『善哉!善哉!彌勒!如汝所說,佛助爾喜』。
【釋】 如文可知。
【紀】 此章、當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句:慈氏直下承當,謂當來成佛時,能如釋迦之慈悲攝受,加被於一切眾生也。
丙三 菩薩弘布
於是一切菩薩合掌白佛:『我等亦於如來滅後,十方國土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復當開導諸說法者,令得是經』。
丙四 天王護持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林、曠野,有是經卷,讀誦、解說者,我當率諸官屬,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面百由旬,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紀】 此章、諸官屬,指天王所部屬之八部天神、地祇等。百由旬,約華里,在三千里外。
丙五 別結經名
是時、佛告阿難:『受持是經,廣宣流布』!阿難言:『唯!我已受持要者。世尊!當何名斯經』?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如是受持』。
【釋】 此獨告阿難者,以阿難為將來結集經典之人故也。而阿難請問經名者,亦正以將來結集時可安名耳,此為別結此一經者。
【紀】 此章、於講義外有應說者:如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二句:顯非是佛所說者,以明各有因緣,釋尊不掠維摩詰之美也。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二句:顯維摩詰既能說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經我印可,汝等不應以非佛所說而不受持,亦應如法受持也。
丙六 通結信奉
佛說是經已,長者維摩詰、文殊師利、舍利弗、阿難等,及諸天、人、阿修羅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釋】 此為各經終結處之通式,亦等於經前之通序。以見當時有此大眾共同聞說歡喜、信受奉行,足堪傳信來葉,垂之無窮。
【紀】 此章、與前通序分中六種成就,文字上只少時與處二者。其實、時猶是時,處猶是處,更推知主猶是主,眾猶是眾,聞猶是聞。
無離於文言,說有解脫相。願以此紀聞,迴向真如海。
【貫 攝】
【釋】 上來釋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竟,茲更條貫全經義例於下:
一 經分別
按佛經有理經、行經、果經之別。通而言之,每經各有理、行、果經三分。即如此經,第一佛國品是理經,從第二方便品以至第十一菩薩行品是行經,見阿閦佛品、法供養品及囑累品是果經。理經、乃說之為教本者也,行經、乃示之於實踐者也,果經、乃證顯而成就圓滿者也。大小諸乘各得有理、行、果三經。從其偏勝主重之點而特別之,於大乘諸經中,如摩訶般若、解深密、楞伽等經,是理經也。如妙法蓮華、佛地、分別佛功德、小阿彌陀等經,是果經也。若佛華嚴——亦得是果經——大佛頂首楞嚴等經,是行經也。果經於立願行為最有力,理經於開信解為最有力,行經則以轉理成事、從因致果為最有力。此經蓋與佛華嚴等同類。乃行經也。從其特點而更別之,則此經乃行經中專從化他以修取淨佛國土者也。斯義於經文中,已處處顯示之。但就佛於此經所標題目觀之,便可知矣。此經佛國品,佛因寶積之問說淨佛國行,果上所指佛國乃是東方無動如來妙喜世界。乃既不名佛說寶積所問淨佛國土行經,亦復不名佛說無動佛妙喜世界功德經,而就實行修取淨佛國之維摩詰及其所現不思議事立名,則此經主要之特點,固不得不謂其在行,尤不得不謂其在於化他修取淨佛國之行也。將欲稟修淨佛國行,須先有理教以成其信解,故有佛國一品。推此理教之所由起,故有序分。既稟理教,當現觀乎惡濁眾生世間而求淨善佛國之果,以確立無上正遍覺知之意志,此方便一品之所由來也。既立無上正遍覺知之志,當先發明本真如性,已蕩凡情,應空聖解,一法不得,乃證法性,故有弟子、菩薩二品。既證真如法性,乃見恆沙眾生煩惱體本空寂,恆沙佛法功德性自圓成,轉成佛國依正、主伴不二之事,遂有室中六品。上求行滿,自利功圓,則當下化而廣利他,故既同歸佛地,盡而不盡,寄之世界無邊、眾生無盡,乃有菩薩行品。窮未來際行菩薩道,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本修淨佛國因,當證淨佛國果,取淨佛國饒益眾生,故有見阿閦佛國品。至此、理顯行成,行成果滿,唯是一乘佛國因果不可思議解脫之法,實為諸佛圓滿菩提成就眾生之本。勸發能信解、受持、讀誦、講說者,則為供養盡十方三世際一切如來;且顯此經修取淨佛國之法,須補處菩薩乃能擔荷,故殿以法供養、囑累二品。此經十四品皆淨佛國行,大章如是。
二 時分別
有世俗時,有勝義時。從世俗時觀之:釋尊說法四十九年,此經說在何時,殊難定說。要之、當已經說法一二十年後乃說耳。就此經文察之,蓋非一時之說。寶積獻蓋,佛說取淨佛國之行,此為一時。維摩詰彈訶諸弟子及諸菩薩,此所歷時應有先後,行布非一,又為一時。維摩詰示疾至結成此經,唯在一日之間,又為一時。從勝義時言之:真勝義時,一時即一切時,一切時即一時,窮三世際,三世性如。就佛教義分別言之:則分有時、空時、及中道時,就本經分別之:佛國品及方便品為有時,弟子品及菩薩品為空時,文殊師利問疾品以去皆為中道時。就諸經分別之:小乘諸經屬於有時,般若諸經屬於空時,此經與佛華嚴、妙法蓮華諸經,皆屬中道時也。
三 處分別
佛華嚴經以七處、九會貫攝乎全經,此經則有二處、六會。何謂二處?一者、菴羅樹園,二者、維摩詰舍。此之二處,二各有二。菴羅樹園二者:一者、原來世間相之菴羅樹園,佛國品、弟子品、菩薩品之說處是也。二者、廣博嚴淨相之菴羅樹園,菩薩行品、見阿閦佛品、法供養品、囑累品之說處是也。維摩詰舍二者:一者、示居塵俗相之維摩詰舍,方便品之說處是也。二者、空諸所有相之維摩詰舍,文殊師利問疾品、不思議品、觀眾生品、佛道品、入不二法門品、香積佛品之說處是也。此依其說法之處以言之,要不出於毗耶離之界也。從其所說之處言之:弟子品、菩薩品、諸弟子菩薩遇維摩詰處,雖不離於人世,固已不專在於菴羅園及維摩詰舍二處。如云: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著在帝釋帝釋中尊,則不限人間而亦及於天上矣。經中屢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遍於三千大千世界矣。如說東方須彌相世界,及屢說十方諸佛世界,則遍於盡虛空界矣。更就所現言之:初於寶蓋中沙佛土眾香世界,手取阿閦佛國,則亦遍於十方諸世界也。故就所說所現之處以言,則有處而無處。以廣大無邊故,十方佛國永寂如空,於不二境現諸淨土,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過十方界唯是一心,則不動毗耶離城而圓遍十方法界,謂之不可思議之處。
四 會分別
主伴會集現通說法,謂之曰會。上云二處六會,會固依處,抑亦依時。時處既明,可得論會。初、佛國品為第一會;二、方便品為第二會;弟子、菩薩二品合為一會;文殊師利問疾品至香積佛品,共五品半合為一會;眾香菩薩來維摩詰室並加入人天之眾,又為一會;同到菴羅樹園後之四品,又為一會。就會之所集處言之,祇在毗耶離。就會眾本處言,既有梵、釋,則遍大千;既有眾香世界菩薩,則遍十方諸佛國土。就會之所集時言之:佛國品時,維摩詰示疾時,兩皆一日間事;弟子品、菩薩品,雖經歷非一時,中間亦一二十年耳。就會之人法言:則通於過、現、未三世。若夫當念而通十世,當處而遍十方,則維摩詰法會,橫遍豎窮,大方之內皆充塞,盡未來際無間歇。雖吾人流轉五趣、三界中,未嘗不在維摩詰之法會。觸處相逢,皆見菴羅樹園、維摩詰舍法會,儼然未散。
五 藏分別
佛法向分為經、律、論三藏。然有種種分別,茲出其例,配屬本經於下。
┌─經………如本經等大乘經 ┌菩薩─┼─律………如梵網戒本等 │ └─論………如瑜伽師地論等 六 藏─┤ │ ┌─經………如長阿含等小乘經 └聲聞─┼─律………如四分律等 └─論………如俱舍論等 ┌經……………如本經等大小乘顯教諸經 │律……………如大小乘諸戒律 五 藏─┤論……………如大小乘諸論 │密……………如諸陀羅尼經及諸儀軌 └雜……………如翻譯名義、教乘法數、法苑珠林、高僧傳等 ┌經藏…………如本經等大小乘顯密諸經 四 藏─┤律藏…………諸大小乘律 │論藏…………諸大小乘論 └雜藏…………同上 ┌素怛纜………經………定………本經屬此 三 藏─┤毗奈耶………律………戒 └阿毗達磨……論………慧 ┌菩薩藏………本經屬此 二 藏─┤ └聲聞藏 一 藏………佛法藏
此皆依世俗諦有分別耳,從勝義論,唯一佛法藏,無二無二分。謂之如來功德藏而無如來功德相可得,謂之自性清淨藏而無自性清淨相可得,謂之三德涅槃藏而無三德涅槃相可得,謂之一真法界藏而無一真法界相可得,是之謂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
六 教分別
古來種種分判言教,今大別之為三:一、世間教,即人天教。二、出世教,即三乘教。三、世出世間教,即是佛教,此經唯屬佛教。第今不依是以分別乎教。諸經論中常言三藏、十二分教,或略之為九分,或言小乘教唯九分,大乘有十二分。此不盡然,通大小故,然要以十二分為正。今分別本經之十二分教如下:——
┌─修多羅………法本……對淨名言佛國品正宗為法本、對後人言法本即全經也 除因├─祇夜…………重頌……本經無 大乘 緣譬├─和伽羅那……授記……授成佛記、僅淨名問慈氏言及授當生淨土記、如見阿閦佛品有之 九部 喻論├─伽陀…………孤頌……如佛國品及佛道品之偈是也 議三├─優陀那………自說……此經佛告舍利弗問維摩詰疾、諸弟子等所述淨名之言、皆無問而自說 ├─尼陀那………因緣……此經如諸弟子菩薩有曾受訶因緣不去問疾是也 十二分教─┼─阿波陀那……譬喻……此經散見各品、如夢幻泡等喻、若日月豈不淨也等 ├─伊帝目多伽…本事……指佛說他人夙生事、此經如說維摩詰由妙喜世界來生此等 除方├─闍陀那………本生……指佛說自己夙生事、此經如法供養品佛說月蓋王子是 小乘 廣授├─毗佛略………方廣……指文義豐富名理深閎也、本經當全屬此 九部 記自├─阿浮陀達磨…未有……本經從佛合蓋現土、法會眾屢歎未曾有、皆屬乎此 說三└─優波提舍……論議……本經若文殊師利與維摩詰之問答、即為論議
此之十二分教,猶文章體例也。有單就文字名句之異而為區別者,如云有韻文、無韻文、駢文、散文者是。此中法本、重頌、孤起頌三,是也。其餘皆就文義以為之區別者,今不事詳論焉。要之、從一佛教而起分別,分別之極還一佛教,統不離乎佛教是也。
七 乘分別
乘者、指能用此道法,運載有情至於所願至地而言。然則從因致果,皆得言乘。雖行十惡、五逆至於地獄,亦得謂之地獄乘也。然至於三惡趣,非有情之所願。從其所願者以言之,分別如下:——
┌─人 ├─天 五 乘─┼─聲聞 ├─緣覺 └─菩薩………本經正屬乎此、亦得旁通前之四種、遍為世出世間諸善因果 ┌─聲聞 ├─緣覺 四 乘─┼─菩薩………此開菩薩乘因果為二、地前為菩薩乘、此上為佛乘、本經正屬此二 └─佛 ┌─聲聞乘 三 乘─┼─緣覺乘 └─菩薩乘………本經屬此可知 ┌─大乘……本經屬之 二 乘─┤ └─小乘 一 乘…… 佛乘
於一佛乘,開說為三、為五、乃至為無量無數之乘,而是三乘、五乘、乃至無量無數之乘,畢竟唯一佛乘。無不從此法界流出,無不還歸於此法界。無不流出於此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亦無不還歸於此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也。
分別且止。願施有緣眾,共修淨佛國!
【經文資訊】《太虛大師全書》第 X12 冊 No. TX12n0007 第七編 法界圓覺學(第5卷-第9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太虛大師全書》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紀】 此章眾字、諸字、各字,皆表總問概括之詞。隨所樂三字,即各各精神獨——即不二——到處,亦即各各所入之不二法門也。